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趨勢共有6筆結果

  • 沒跟上流行、沒看完限動就焦慮爆棚?你可能有FOMO心理!

    文/陳旻毓 圖/翁嘉妤      摘要  如果要為現代年輕族群貼上標籤,你會怎麼下註解呢?手機不離身,分分鐘想打卡上傳分享自己的生活?這種將自我價值寄託於社群互動的行為,其實並不少見,仔細想想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親友,或是你就有這種徵兆呢?社群媒體在不知不覺間左右著我們每天的心情,有些人甚至私訊、留言一來就忍不住秒讀,這種過度關心社群互動的行為,容易一不小心就陷入了社群焦慮的漩渦。美國美國風險投資家兼作家派屈克.麥金尼斯(Patrick J. McGinnis)便針對此現象提出了新的名詞「FOMO」,又稱為「錯失恐懼症」,到底什麼是FOMO?又該如何擺脫FOMO狀態呢?別再讓社群媒體過度影響你的情緒、作息,甚至人生觀了!     無形中被按讚數影響生活作息,你今天也FOMO了嗎?   當你看見手機有未讀訊息就手癢,右上角的小紅點好像在吸引著你去點開,不點就渾身不對勁?習慣在睡覺前將未讀訊息全部點開,不執行內心就會陷入重度焦慮?總是擔心自己無法參與朋友的話題?錯過聚會活動就會感到非常難受?經常覺得別人的生活比自己還要精彩? 如果你有以上情況,也許你已經陷入「FOMO」了。   「FOMO」又稱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也稱錯失恐懼症、社群恐慌症,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FOMO反映著個體因為害怕離開社群,擔心邊緣化、成為局外人,因此對於錯失機會或無法參與他人活動容易產生焦慮與恐懼。     FOMO潛藏人類對於歸屬感的強烈需求   FOMO主要是在描述人們很害怕錯失社會大眾熱議的話題或行動,彷彿錯失近期爆紅的時事,就會成為社群邊緣人。FOMO 雖然是新興名詞,但並非由社群媒體產生的心理現象,從神經生物學來說,人類天生就可能有FOMO。林佳瑾諮商心理師表示,從以前網路還不普及,沒有社群媒體的年代,人們就會透過口耳相傳來傳遞小道消息,難免會想「錯過某些事情可能很危險」或「這個我必須要知道」,因此大眾會普遍將目光鎖定在能激起眾人討論度的焦點。而在這當中,青少年是最可能有FOMO心態的群體,由於青少年的人際關係通常尚未成熟,非常追求認同感,這是青少年人格養成的一個關鍵,而近年來隨著社群媒體互動變得更普遍、更多元,短時間內獲取大量外界消息的網路生態,也成為了青少年容易陷入社群焦慮的主因。     如何判斷是否陷入FOMO陷阱?十個徵兆要注意   派屈克.麥金尼斯在其著作中設計了一份自評問卷,可初步檢視個人是否正處於FOMO 狀態。問卷總共十題,每題可評1~5分,1分代表完全不同意,5分表示非常同意,分數大於3的人,便可能有FOMO的傾向。         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提醒,這份測驗僅代表社群焦慮的指標和受到FOMO影響的程度,並非專業嚴謹的心理測驗,目的只是做為一個警訊提醒我們過份依賴社群媒體,可能對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     不再關注別人,學會關注自己,擺脫FOMO焦慮   綜上所述,造成FOMO的關鍵是因為我們缺乏判斷力、沒有自信,因此想擺脫FOMO,不一定要停止使用網路,網路只是讓我們在更新消息時變得非常快,但關鍵在於追蹤的帳號,林佳瑾諮商心理師建議,不妨從今天起只追蹤自己真正喜歡的帳號,讓我們在看完動態後能感覺到正向能量、感覺舒適,才會減輕FOMO帶來的影響。   再來是避免單向關注,當我們一直看到別人刻意經營出來的美好人設,我們會以為所有人都過得比自己好,對此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提醒,千萬要記得在社群當中避免單向關注,主動與他人交流,正向的互動有助於增加心理的豐沛度,從單向轉變為雙向,會改善非常多FOMO心態,心裡的焦慮就會得到安全感與穩定。     主動接納自身內心感受,成為自我需求的主人   冷靜下來審視自己的內心,會發現所有我們觀看出去的內在感受,都是我們內心的投射。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所有的焦慮感受,回到最根本的核心,有可能是因為自我內心有一些非常疲勞、無力、很深層的負面感受,當我們正視這些負向訊號的需求,才能夠避免FOMO的情形。   對於青少年來說,不去參與班級上、朋友圈正在討論的話題,好像會讓自己成為邊緣人,但林佳瑾諮商心理師直言,其實在成人的世界裡,人人都是邊緣人,邊緣人並不一定是負面的代名詞,而是表成人應該要成為掌握自己內心感受的主人,當我們回到自我照顧需求這條線上時,FOMO的症狀才會越來越輕微。   如果周遭親朋好友陷入FOMO焦慮,又該怎麼辦呢?一味的對他講道理,或強硬地斷網並非上策,與其排斥社群媒體和網路科技,或許學習與之共處是更實際的方法。林佳瑾諮商心理師建議,可以去關注看看他的需求是什麼,可能他很渴望你的一個問候,而你的一個互動就能讓你們從單向連結變成雙向互動,讓彼此的情緒、互動,變得越來越舒服自在。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為什麼別人過得總是比我好?比較心理讓你陷入羨慕泥沼? 影片|錯過限動就焦慮,可能有「FOMO」?看別人出去玩,為什麼會不安?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6.11

  • 錯過限動就焦慮,可能有「FOMO」?看別人出去玩,為什麼會不安?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錯過限動就焦慮,可能有「FOMO」?看別人出去玩,為什麼會不安?   茱莉亞羅勃茲主演的《斷訊》,帶領觀眾進入一個沒有網路的末日世界,身處現代社會,三不五時就在滑動態、查看Line,甚至撥空學跳「科目三」、「滑步舞」的我們,是否曾經想過,如果失去了便捷的網路,又該是過著怎麼樣的生活呢?隨著網路的普及,社群媒體對我們的生活型態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許多人手機不離身,訊息亮起就想秒讀、相當在意自己的動態按讚數、隨時追蹤最新的流行趨勢……這些過度在意社群互動的狀況,可能已經陷入所謂的「FOMO」中,特別是人際關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時期特別嚴重,到底什麼是FOMO?又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FOMO狀態呢?來看看Ariel怎麼說!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55 什麼是FOMO? 01:22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FOMO? 03:27 如何擺脫FOMO焦慮?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想到慣老闆就想吐? 你的心理健康可能出問題了!8項指標檢視工作壓力 影片|比較心理讓你陷入EMO?打開社群大家都過很爽,為何只有我這麼慘?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4.08

  • 【父親節特輯】變身肌肉猛男!體雕新趨勢讓你擁有大肌肌!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變身肌肉猛男!體雕新趨勢讓你擁有大肌肌!   苦做重訓還是沒有大肌肌?你知道男性體雕最看重的就是形狀跟線條嗎?60歲的阿伯也可以做出六塊肌?!想知道怎樣才是快速做出完美身材的方法嗎?你也想擁有大肌肌嗎?快點進影片,看看醫界王力宏「蘇育台醫師」教大家如何利用醫美做出男性最想要的大肌肌吧!若有任何曲線、肌肉問題,都歡迎在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經驗喔~   各節重點: 00:54 健身外的體雕介紹 01:37 可雕塑的肌肉範圍 02:49 體雕與隆乳的差異 03:12 醫師遇過的體雕特別要求 03:45 體雕的身材限制 04:18 體雕需求者的年紀分布 05:13 無脂肪者的體雕疑慮 05:51 圖解體雕部及集費用介紹 07:40 脂肪抽取量疑慮 08:00 體雕術後注意事項 08:25 體雕複合式手術介紹 09:04 父親節最大企劃預告 09:25 體雕後小醫囑     諮詢醫師:蘇育台醫師    現職: 中山璀璨診所 院長 學經歷: 台灣醫美暨再生醫學安規發展協會 秘書長 韓國首爾翰林大學江南聖心醫院整形外科研究 韓國江南IDEA整形醫院臨床研究員 中國附醫整形外科一般外科住院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7.30

  • 複合式隆乳新趨勢 Motiva魔滴隆乳美型升級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複合式隆乳新趨勢 Motiva魔滴隆乳美型升級 抽脂術後為了不浪費抽取下來的脂肪,也有不少民眾選擇將脂肪回填至身體的部位,尤以填充至胸部為最大宗,也就是所謂的複合式隆乳,抽脂與隆乳一氣呵成。隆乳植體種類多樣化,魔滴做為植體具備相當的優勢,它能將矽膠填充至袋內近乎完整無袋緣感,搭配抽脂便能打造完美的S型身材!     諮詢醫師:賴釗毅 現職: 台北亞緻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學經歷: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台北長庚醫院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燒燙傷中心主治醫師 長庚醫院慢性傷口糖尿病照護團隊主治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3.11

  • 厚植美容醫學競爭力 2019美醫會研討最新趨勢

    文/林聖錡 圖/翁嘉妤       第24屆美容醫學學術研討會 由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主辦的第24屆美容醫學學術研討會,日前於張榮發基金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研討會囊括了40個專業議題的新知,50間新款儀器及廠商的展出,當然還有100位優秀的講師針對國內外科技新知和趨勢進行座談和Q&A,總共超過700名醫師專家的聚會。現場還開闢了皮秒雷射以及面部線雕的專場,透過研討會議舉辦和醫師間的交流,相信能再提升台灣的美容醫學的競爭力。   美容醫學產業的技術逐年在不斷的進步,新的觀念也不斷地被提出,例如再生醫學,尤其在幹細胞與自體細胞上的運用在國際上成為主要的研究療法;美容醫學醫學會常務理事索南多杰醫師表示,讓所有醫師會員能夠掌握國際最新訊息,有助於台灣對於再生醫學的重視和發展,不僅僅是在本次春季研討會,於秋季研討會也會舉辦相關課題讓醫師們吸收最新知識。他特別也提到2018年9月政府開放細胞療法等6項技術開放,在政府規範及人員認證之下,可以再提升國內醫師的水準。 美容醫學醫學會微創美容組委員莊德揚醫師指出,細胞療法技術開放之後,但是在台灣是尚未普遍化,例如纖維母細胞療法,可以應用在改善膚質、痘疤或凹疤等症狀。因此多數醫師採用自體血小板的作法來活化人體生長因子,達到改善膚況的目的。   本次的研討會針對兩項技術特地開闢專場,例如皮秒雷射應用與怎麼做複合式治療、多數消費者分不清的皮秒和淨膚雷射的差異。另外一個專場就是面部線雕,並在現場進行示範,協助醫師會員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除了一般技術之外,研討會也帶給醫師們BLS和麻醉安全的教育訓練,了解如何在手術中如何應對及處理併發症狀況。   藉由定期的學術研討會,不僅傳遞醫學美容的新知,更可以了解的國際趨勢和國內醫療法規的進度;透過專家們經驗傳授和交流,加強美容醫學的競爭力和專業度,對於愛美的消費者來說,在有技術經驗的醫師和安全的把關下,充分溝通期望和所需的手術過程,呈現自信的光采才是雙方所想要達到的結果。   延伸閱讀 文章|深耕顏面年輕化技術 醫事交流齊聚整外年會 影音|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年會不畏肺炎疫情 線上串流打造國際交流盛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4.15

  • 美國ASAPS整形外科學會預測2019年的醫美趨勢

    文/郭佳語 圖/翁嘉妤   美國ASAPS整形外科學會預測2019年的醫美趨勢 隨著醫美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在追求美的路上人們也逐漸調整心態及需求,針對現在社群網路的活躍,以及手機美妝軟體APP的發展,醫美趨勢的影響力遍及了線上與線下,在2018年關之際,美國ASAPS美容整形外科學會發布了2019年整形外科手術的趨勢預測。 美國ASAPS美容整形外科學會是由2,600名整形外科醫師組成,活躍成員皆有相關認證資格,在研究與教育上是美容產業的前線戰將,本次預測中該學會成員洞察出手術及非侵入式手術的具體趨勢,以及在未來十年的重點預測。 美國整形外科學會理事長指出,2019年將會著重皮膚表面修復、體型塑造、肌膚緊緻等美容醫學方面的技術改進,滿足消費者微創的需求,並縮短恢復期,提升手術結果並且吸引更廣泛的群眾。 根據美國美容整形外科學會的外科醫師們反應,即使他們現在仍會收到患者想依名人特徵打造的需求,如像梅根(Meghan Markle)的鼻子,或是凱莉.詹娜(Kylie Jenner)的嘴唇等等,但總體來說這類的要求已經下降,換言之,越來越多的患者更偏好選擇整形成「最好的自己(the best version of themselves)」。同時,也有更多患者會選擇使用自拍後,用濾鏡修改過的照片來反應他們的美感期待。 許多美容整形外科學會的成員亦表示,在整形手術領域,民眾也逐漸偏向精巧準確、更加細微的改變,而非太過迷人,甚至「做過頭」的外表。 而針對保守派,他們會趨向選擇較小的胸部植入物,或是以非植入物的方式隆乳。ASPAS的數據就反映了這些新趨勢,像是自體脂肪隆乳的比例增加(41.4%),而臉部脂肪移植也再提升16.7%。 隨著未來十年醫美產業的進步,促使外科手術程序有所進展,能讓患者接受侵入性更小的療程,同時縮短恢復期。手術的效果會再延長,甚至永久維持,這點會讓患者對於整形手術的接受度更加提高。 隨著越來越多人湧向社群媒體獲得手術資訊,針對千禧世代的行銷、訂閱社群為基礎的服務也將不斷發展。對於男性來說,為了追求理想體格的方式,腹部脂肪轉移的手術也可能因此而普及。 總結來說,醫美技術的進步將會逐漸提升美容外科手術的體驗,儘管預測之相關數據雖並非以亞洲為主,在醫學美容的產業相關技術仍是有很高的重疊性以及流通性,譬如皮膚修復、皮膚緊緻等,以及微創手術的改善,恢復期的縮短等,在醫美體驗上消費者也能獲得更好的服務,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資料來源: 1. https://www.smartbeautyguide.com/about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3.30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