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下巴截骨共有4筆結果

  • 你的臉該做正顎還是削骨?臉部整形手術的大改造!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你的臉該做正顎還是削骨?臉部整形手術的大改造! 臉型線條影響第一眼的視覺印象,在人人追求小臉、鵝蛋臉的審美風潮下,骨骼線條明顯煩惱油然而生,但是不同的骨骼狀態有不同的手術方式,究竟你的臉是需要正顎、削骨還是需要合併牙齒矯正、拉皮呢?先後順序真的會影響手術效果?跟著美醫誌一起了解如何改變臉型吧!       諮詢醫師:荊偉政 現職: 璞美整形外科醫美診所院長 學經歷: 前極緻醫美診所院長 前台北及桃園長庚醫院美容中心專任主治醫師 前台北及桃園長庚醫院顱顏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前台北及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總醫師 前台北及林口長庚醫院外科行政總醫師 前台北及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住院醫師 前台北及林口長庚醫院外科住院醫師 台灣外科醫學會會員 長庚大學醫學系畢業 美國爾灣(Irvine)醫學中心臨床研習 韓國 MD乳房醫學中心-隆乳手術進修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3.18

  • 削骨手術後還可以托腮嗎?做完削骨手術要避免做哪些事?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削骨手術後還可以托腮嗎?做完削骨手術要避免做哪些事? 削骨術前術後要避免做哪些事情?通常術後一兩週內不要激烈運動,影響傷口不穩定的癒合狀況,另外也可以讓軟組織附著的更好,過完兩週後至一個月就可以開始運動。若是下巴截骨的話,則要注意托腮類的動作一個月內都要避免。   諮詢醫師:蔡宗儒 現職: 微顏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學經歷: 台北醫學院 醫學系畢業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住院醫師訓練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整形外科住院醫師訓練 臺北及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名人整形外科診所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重建整形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國際美容外科醫學會(ISAP)會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2.03

  • 削骨手術會影響下顎骨骼的強度嗎?削骨迷思大解析!

    文/翁嘉妤 圖/游捷安   隨著網紅社群時代的來臨,許多愛美人士開始著重細緻完美的臉形,削骨手術的詢問度也跟著水漲船高,但傳統觀念總是認為削骨是高風險的整形手術,對身體的骨骼動刀,甚至有可能會影響下顎骨骼的強度,無法托腮、趴睡?難道削骨真的有這麼不安全嗎?   削骨手術屬精密大工程 術前評估很重要 臉型會給人無形的定位與刻板印象,更是左右臉部整體比例的關鍵,即使是再美艷的五官,視覺效果依然會被臉型所影響,因此更突顯削骨手術的重要性。整形外科醫師蔡宗儒表示,削骨手術的患者可大致分為追求自然好看,以及想要做出極具話題性變化兩種截然不同的族群,前者是較多人追求的類型,而後者則較屬於特例。 蔡宗儒醫師指出,以臨床經驗來看,人的臉部結構中不會變的是瞳孔位置,因此醫師會以瞳孔、眼眶、牙關節等做基礎參考點,設計規劃出適合該名患者的臉型。此外,軟組織的承載力也是考量因素之一,例如患者骨頭過少,導致皮膚無法承載的話,醫師便需要再另尋他法做改善。   越削越尖?別把自己整成錐子臉 隨著修圖軟體的興起,修過頭的「錐子臉風潮」也不免開始讓人懷疑,又小又尖的下顎,真的是「美」的展現嗎?蔡宗儒醫師表示,削骨手術並非一昧追求「小」、「尖」,將下顎削得越小越窄、下巴切得越來越尖絕非審美指標,如果傷到下頷神經,一旦發生後遺症則無法挽救,以醫師角度而言是絕對不會贊成這樣的做法。想要藉由削骨變美,必須考量到個人條件是否允許,以及患者意願,經過專業醫師評估後才能進行手術。蔡宗儒醫師更提到,改造臉型的做法並非只有單純讓骨頭變尖,也可以透過集中軟組織的方式,與削骨互相搭配,達到理想的目的。 削骨術後悉心照護 給骨頭時間恢復 削骨後的骨骼究竟會不會變得比較脆弱?這可能是很多對削骨手術有興趣的愛美人士心中的疑問。蔡宗儒醫師指出,患者恢復期過後不會影響正常生活,但恢復期要細心照顧,術後1~2週由於骨頭需要時間癒合,並使手術中被剝離的軟組織可以加強附著度,因此需要避免手術部位受到撞擊,術後約2週~1個月才能開始恢復較激烈的運動。 日常生活中一些小動作也要注意,例如採截骨手術的患者,術後1個月內謹記不要做出托腮動作。而選擇植體的患者,若醫師採用的是不固定植體的做法,恢復期患者托腮則必須承受植體位移的風險,因此建議手術前後可以與醫師仔細確認,以免術後照顧不當,產生不必要的後遺症。 美麗的臉龐不是拿來挨揍 術後避免激烈運動 曾經進行過削骨手術的患者,術後較不適合頻繁參與極限運動、跆拳道、拳擊、橄欖球等,經常需要承受碰撞、高度壓力的活動,因此術前患者必須與醫師進行詳細溝通,審慎考量許多層面,確保術後不會陷入需要重修的窘境。 蔡宗儒醫師特別提醒,採顴骨削骨、下巴截骨手術者,因為骨頭是被切削後重新固定的,因此需要約3個月,甚至更久的術後觀察期,傷口癒合期間切勿進行肢體碰撞的運動。此外,如果手術會切削到大量的下頷骨角,也會影響下頷肌出力,所以較不適合運動選手、武術相關職業或有此類興趣者,患者在術前要具備一定程度的認知。     削骨是非常仰賴醫師專業技術的手術,蔡宗儒醫師建議,民眾術前可以多注重醫師背景資歷,以及醫師是否有足夠專業經驗等要素,來選擇執刀醫師,才能降低手術風險,保障手術安全性及效果。   諮詢醫師:蔡宗儒 現職: 微顏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學經歷: 台北醫學院 醫學系畢業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住院醫師訓練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整形外科住院醫師訓練 臺北及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名人整形外科診所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重建整形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國際美容外科醫學會(ISAP)會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1.11

  • 怎樣才算「完美比例」的下巴?墊下巴各種材質介紹,看這篇就對了!

    文/翁嘉妤 圖/游捷安   現代不少女性嚮往迪麗熱巴精緻的瓜子臉,其實美女們美麗的關鍵其來有自,那就是在「下巴」!墊下巴可以分哪幾種方式?植體材質分為哪幾種?下巴要怎麼整才是完美比例?美醫懶人包一次告訴你! 整形外科醫師蔡宗儒指出,墊下巴的手術方向目前可分為骨頭、模型、肌肉三種方式互相搭配,重要的是看患者本身的需求,以及身體客觀的條件而定。例如肌肉肥厚的患者可以採肌肉縫合的方式,而下巴過短的患者在評估縫合、模型都無法改善時,可能就需要選擇截骨。除此之外還要看患者對於手術的接受程度,例如針對想要不破壞骨頭的患者,醫師會較建議採模型植入,因此蔡宗儒醫師建議,術前跟醫師的溝通相當重要,患者必須與醫師進行多次討論評估,以免造成術後效果與預期理想不符的落差。   下巴截骨——從根本改善 適用範圍最廣 簡單來說,截骨(削骨)就是將原有的骨頭橫向截斷,做適當推移,也就是像積木一樣重新組合,蔡宗儒醫師說到,截骨對應的範圍相當廣泛,包括運用在延長、縮短或縮窄下巴上,幾乎可以改善所有下巴困擾。   墊下巴植體——選擇多元 各有優缺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墊下巴植體有非常多種類,包括矽膠、卡麥拉、人工骨等,多元化的材質也造成患者不知該從何選擇。蔡宗儒醫師指出,以醫師的觀點而言,選擇材質時最需要注意的是植體的有效性及穩定性,但也要評估患者的客觀條件,例如下巴短翹者則較不適合採用植體改善,很可能會因為植入模型後增加體積,造成「越來越翹」的反效果,無法達到整體的修飾。此外,由於植入植體後下巴會產生變寬的視覺感,因此較適合的族群通常是下巴特別小或特別後縮者,必須由專業醫師評估而定。 .矽膠 矽膠做為墊下巴植體雖然是行之有年,但因為矽膠較易產生攣縮,即使不一定每個患者使用矽膠植體都會攣縮,但不可否認的是,矽膠還是不能做為一個穩定安全的植體,因此醫師會逐漸以新式的材質來取代,以提升手術的安全性。 .卡麥拉 卡麥拉相比起矽膠,是屬於新一代的進化材質,以 Gore-tex包覆外層,Gore -tex和人體的相容性非常高,由於不會形成筴膜,也不會有鈣化的問題,因此身體組織就會以為卡麥拉是Gore-tex,體內便不會產生排斥。不過卡麥拉也是有部份缺點,蔡宗儒醫師表示,卡麥拉植體會像衣服縮水一樣,長期下來體積會減少一定程度,患者需要在術前對質體本身特性有基本的認知,此外,卡麥拉植體的材質在手術後初期較偏軟,因此術後需要細心照護,避免碰撞移位。 .人工骨 人工骨的優點在於可以營造較多的細節,蔡宗儒醫師指出,由於骨頭是屬於偏硬的材質,因此才能製造出線條,所以這是材質偏軟的植體無法取代的特性。蔡宗儒醫師解釋,人工骨的粗糙面可以吸附人體的軟組織,真正模擬出骨頭與軟組織之間的關聯,藉此創造出較好的條件。目前人工骨是改善雙下巴最好的方式,患者可透過人工骨做整體的拉抬,獲得明顯的改善。不過因為人工骨植體的技術門檻較高,所以市面上也較少使用這種材質,手術費用通常也較高。     諮詢醫師:蔡宗儒 現職: 微顏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學經歷: 台北醫學院 醫學系畢業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住院醫師訓練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整形外科住院醫師訓練 臺北及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名人整形外科診所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重建整形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國際美容外科醫學會(ISAP)會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0.16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