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冷凍溶脂共有3筆結果

  • 從醫美消脂針到抽脂手術,雙下巴瘦臉的超詳實大全!減重筆、音波電波也能瘦下巴?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努力自拍喬角度,怎麼樣臉都顯得胖,原來都是雙下巴惹的禍?到底為什麼我們會有雙下巴呢?大部份的雙下巴來自於肥胖,所以減肥也能同時消除雙下巴嗎?美醫誌教你分辨雙下巴的類型,從醫美到手術,各種治療療程一次告訴你!輕鬆擺脫胖胖臉,呼喚漂亮的下顎曲線!     想改善先搞清楚原因!了解雙下巴的成因   雙下巴的贅肉不只是顯胖,還更顯老,到底該怎麼讓臉型看起來更精緻呢?先讓我們來搞清楚形成雙下巴的原因。蔡坤原醫師表示,「肥胖」是造成大部份雙下巴的主要因素,常見的的原因還包括皮膚、脂肪、肌肉因素及天生骨架的影響,概述如下:   1.皮膚因素   皮膚結締組織鬆散。 皮膚老化、膠原蛋白流失,造成皮膚纖薄、包覆力不佳,導致皮膚線條鬆弛。 長期低頭滑手機或不良姿勢使用3C用品,造成下顎的深層脂肪往外推移,破壞皮膚線條穩定性。     2.脂肪因素   生活飲食不正常及運動量不足,造成下巴脂肪堆積,形成雙下巴。     3.肌肉因素   先天擴頸肌的包覆力及支撐力不足,造成下巴深層脂肪向外膨出,形成視覺上的雙下巴。     4.天生骨架   東方人先天骨架小,也是影響雙下巴的成因之一。東方女性的下顎骨常有骨架較小或後縮的現象,骨架支撐力不足導致皮膚、脂肪及肌肉無法維持穩定的漂亮線條,導致下巴交角不明顯。     雙下巴也有分類?來看看你的下巴是哪種類型   雙下巴可不單純只有贅肉,蔡坤原醫師指出,雙下巴可以分為三大類,建議可以依照類型差異擬定療程計劃,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脂肪型雙下巴:與後天脂肪堆積相關,適用於減脂療程消除雙下巴。 老化型雙下巴:皮膚膠原蛋白流失及皮膚老化問題造成皮膚鬆弛,適用於緊緻拉提的醫美療程。 天生型雙下巴:先天面部骨架寬廣或下顎骨角度明顯,形成圓臉或短臉;適用於填充支撐式的醫美療程。     醫美消脂針、抽脂手術一次詳解!雙下巴的治療療程       一、「脂肪型」雙下巴的療程:減脂   1.減重筆:藉由降低食慾、減少熱量攝取,達到全身脂肪減少的效果。蔡坤原醫師建議可以採用減重筆來改善,只是這種療程適用於全身性減脂,但無法針對雙下巴進行局部重點改善。   2.消脂針:將去氧膽酸成份注射到脂肪細胞內,去破壞脂肪細胞,加強身體代謝,達到局部消脂的效果。消脂針適合改善雙下巴,通常1~1.5個月就能有改善效果。   3.冷凍減脂:獲得FDA認可,使用在雙下巴的減脂療程,因恢復期短,特別適合上班族群需要快速復原的人,冷凍減脂能達到穩定局部減脂的效果。     二、「脂肪型」及「老化型」複合式雙下巴的療程:消脂及皮膚緊緻   1.傳統抽脂:單純減脂效果。蔡坤原醫師表示,由於現代人對於美感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抽脂手術中,可以再同時搭配電漿療程,於移除脂肪後,藉由電漿療程幫助皮膚達到緊緻效果。然而,傳統抽脂手搭配電漿療程的費用,會高於一般的傳統抽脂手術,術前也需要評估一下預算來決定。   2.天鵝頸手術:為傳統抽脂手術的進化版,在傳統抽脂手術的基礎下,針對擴頸肌進行合併評估的複合式手術。如果患者有合併擴頸肌的問題,可移除下巴深層脂肪同時進行擴頸肌縫合,強化擴頸肌支撐作用,促進深層脂肪的保護。天鵝頸手術也能作到深層脂肪的抽取,達到改善雙下巴、脂肪堆積、肌肉鬆弛及緊緻皮膚等綜合性的效果。   3.音波療程:音波加熱在皮膚表面能達到緊緻拉提的效果,蔡坤原醫師指出,如果音波療程的探頭深入作用至脂肪層,就能夠有效破壞脂肪細胞、促進脂肪代謝,是兼具減脂及皮膚緊緻的療程。   4.電波療程:利用不同層次的電波加熱作用於皮膚層,達到皮膚緊緻的效果。電波作用在脂肪層時,加強脂肪的能量刺激,達成溶脂。蔡坤原醫師表示,電波療程也可以同時兼具皮膚緊緻及溶脂的效果。     三、「天生型」雙下巴的療程:填充支撐   針對天生骨架後縮或骨架小的問題,適用玻尿酸或其他類型的填充劑或支撐材料,在下顎輪廓線或下巴中點進行支撐,打造出小V臉,改善雙下巴的問題。蔡坤原醫師進一步說明,如果先天骨架問題想獲得更長久的改善,建議搭配手術療程進行人工骨或Goretex的材料放置,幫助下顎骨架的維持度更久更長遠。       好想要小V臉!如何安排雙下巴療程計劃?   蔡坤原醫師提醒,當你覺得有雙下巴的問題,大部份與脂肪堆積有關,所以通常醫師會優先採用減脂療程改善雙下巴,如果患者不介意恢復期長短,抽脂療程是很好的選擇。如果可以接受1~2週的疼痛腫脹術後狀況,採用消脂針能快速立竿見影。倘若完全無法接受恢復期的人,建議選擇冷凍脂肪療程,需進行2~3次消除局部脂肪;同時搭配局部音波或全臉電波療程幫助皮膚緊緻。   不同類型的雙下巴適合的療程各不相同,建議在治療前與專業醫師進行充份溝通及評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療程。再者,因脂肪代謝約需1.5~2個月,皮膚的緊緻效果呈現約需1~1.5個月,請提前安排療程計劃,建議雙下巴療程需提早1.5~2個月進行治療,才能在最佳時機展現煥然一新的輪廓線。     美醫小教室:治療雙下巴後,是否仍需定期維護呢?   蔡坤原醫師說明,採用雙下巴減脂療程後,不論是選擇抽脂、消脂注射或冷凍減脂方式減少局部脂肪細胞,未來只要做好體重管理,避免大幅度的體重增加,發生復胖的機率較低。曾針對皮膚鬆弛進行音波或電波療程者,隨著時間年紀漸長,膠原蛋白仍會有流失的狀況,建議在1~2年內進行定期保養,維持皮膚緊緻。       諮詢醫師:蔡坤原醫師 學經歷: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中華民國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家醫科總醫師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會會員 台灣形體美容醫學會會員 AestheFill®艾麗斯認證 Ellanse洢蓮絲認證 Sculptra舒顏萃認證 雷射脈衝光認證     延伸閱讀 文章|頸部脂肪和雙下巴你都有嗎? 注意心血管疾病找上門 影片|年前瘦臉必看「雙下巴」醫美懶人包!全面分析雙下巴成因,打造精緻小V臉!!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7.11

  • 年前瘦臉必看「雙下巴」醫美懶人包!全面分析雙下巴成因,打造精緻小V臉!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年前瘦臉必看「雙下巴」醫美懶人包!全面分析雙下巴成因,打造精緻小V臉!   2023年春節連假即將到來,你是否已經開始準備「修修臉」,準備用最好的一面迎接新年呢?雖然我們可能經常忽略下巴的重要性,但是下巴可以說是影響臉型精緻感的一大關鍵,肉肉的雙下巴總給人臃腫、臉大的印象,但偏偏下巴又是很難瘦的部位,因此這時候就需要醫美整形來助攻啦!這次美醫誌邀請蔡坤原醫師,從雙下巴成因開始分析,網羅減重筆、消脂針、音波、電波、冷凍溶脂、天鵝頸、抽脂、手術、填充等超多種療程,一次滿足你求知的慾望,想要瘦成小V臉必看這一集!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2 為什麼我們會有雙下巴? 01:48 怎麼判斷雙下巴種類? 02:39 雙下巴療程適合族群 06:40 療程何時做比較好? 07:03 往後是否需要進廠維修? 07:52 醫師的貼心小建議       諮詢醫師:蔡坤原醫師 學經歷: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中華民國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家醫科總醫師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會會員 台灣形體美容醫學會會員 AestheFill®艾麗斯認證 Ellanse洢蓮絲認證 Sculptra舒顏萃認證 雷射脈衝光認證     延伸閱讀 文章|消脂針真能拯救雙下巴、嘴邊肉?想瘦小臉前先搞清楚! 影片|鳳凰電波「不上麻藥」竟不會痛?關鍵原因在減痛機制!讓鳳凰更有效率的撇步?打前必知「定錨式拉提」原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1.02

  • 【雕塑療程進階說明書】抽脂手術前必看!體雕塑身要慎選

    文/翁嘉妤 圖/傅暄閔      摘要  疫情期間民眾除了待在家中防疫,身材也難免在缺少運動走跳的情況下開始走樣,既然不能出國玩,那就把錢省下來投資在自己身上囉!抽脂體雕自然成為了雕塑身材線條的救星,但是抽脂可不單單只是把脂肪抽出體外這麼簡單,還可以分為侵入式的手術和非侵入式的療程,針對不同的部位和需求,也都有適合的抽脂方式。你還認為抽脂等於減肥嗎?跟著進階版的雕塑療程說明書一起,了解怎麼瘦得漂亮吧!     不想讓皮下脂肪在不受歡迎的地方群聚!抽脂手術成救星   人體的脂肪可以分為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內臟脂肪顧名思義就是指位於內臟周圍的脂肪,而皮下脂肪則是位於皮膚下方、肌肉上方的位置,抽脂手術適用的就是皮下脂肪。皮下脂肪比起內臟脂肪更容易囤積,一般來說可以簡單的用「手感」來測試,也就是捏膚測試(Pinch Test),例如腹部脂肪外觀像游泳圈一樣疊了很多圈,可以輕易的捏起來,厚度達到2公分以上,那麼就是適合做抽脂手術的部位了。           很多人會誤以為抽脂就是減肥的捷徑,其實更貼切的來說,抽脂應屬於「雕塑體態」的一種方式,抽脂雖然是抽出脂肪細胞,但目的是在於讓脂肪變得更加緊實,雕塑光靠飲食控制、運動健身難以瘦下來部位,所以對於體重過重者而言,抽脂的效果反而不大,甚至需要先減輕體重後,再做抽脂較為妥當,建議BMI小於30者,抽脂手術的效果才較為理想。此外,抽脂手術後不代表能夠暴飲暴食,不再忌口,仍須保持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才能夠保持完美身形,避免復胖。     抽脂手術到底差在哪?進階說明書一次教給你   抽脂可以從施作方式概分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若民眾想一次消除較多脂肪,或想利用抽脂進行自體脂肪填補,可以選擇侵入式的抽脂手術;若民眾想消除局部脂肪,或本身有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則選擇非侵入式手術較為安全,但無論抽脂方式為何,術前都還是需要與醫師詳細溝通、評估後才能施行。   侵入式抽脂手術大致可分為傳統抽脂、水刀抽脂、超音波抽脂,不過侵入式手術和非侵入式療程也可以搭配結合,來達到更好的效果。     ● 傳統抽脂   將抽脂管深入皮下脂肪層,儀器會提供負壓將脂肪抽吸出來,達到消除脂肪的效果,但缺點是在抽取淺層脂肪時,容易破壞腹壁血管、神經和結締組織,所以較適合抽取深層脂肪。市面上也有結合傳統抽脂和其他抽脂方式的複合式抽脂,也就是利用傳統抽脂的優點,在抽取深層脂肪後,搭配超音波抽脂或雷射溶脂,把剩餘的脂肪和細微的部位再抽乾淨,雕塑出更精緻的線條。     ● 水刀抽脂   水刀抽脂是利用水的作用力來清除脂肪,透過打水內管前端的扇形霧狀水柱,可以切換多段水力變化,溫和的沖刷、剝離脂肪,並用負壓將脂肪抽吸出來。因為是利用水力去擊碎脂肪組織,所以比起傳統抽脂的刮除方式和強力負壓,水刀抽脂可以降低對組織、血管和神經的傷害,術後的疼痛感較低、瘀青較少,消腫也較快。     ● 超音波抽脂   提到抽脂會常聽到的「威塑」,便是運用超音波方式抽脂的技術。超音波抽脂是利用超音波的高頻共振,徹底破壞固態的脂肪組織,乳化成液態脂肪後再抽吸出來,手術過程可以降低對身體的傷害,相比起傳統抽脂,適合用來處理結締纖維組織較多的淺層脂肪,達到雕塑線條的效果。除此之外,超音波抽脂抽取出來的脂肪,因為脂肪細胞本身受到的破壞不多,所以也很適合用來做自體脂肪填補,移植後存活率較高。     ➦ 想看更詳細的介紹嗎?侵入式減脂影片,還有包含抽脂手術過程全都錄!看完秒變抽脂達人! 影片連結:剖析抽脂原理 醫師帶你了解抽脂手術過程     脂肪細胞怕冷又怕熱?非侵入式療程抓準弱點來減脂   非侵入式療程的類型多元,技術也日新月異,大略可分為冷凍減脂、雷射溶脂、電波減脂、消脂針注射:     ● 冷凍減脂   因為人體脂肪組織中的三酸甘油酯,容易被低溫破壞,所以這項原理被應用在消除脂肪上,就能夠進行局部減脂療程。冷凍減脂適合負壓能夠吸起的脂肪層,也就是較厚實、面積大的脂肪,例如大腿、腹部等處。過程儀器會透過探頭,將腹部施作處的熱量吸出來降溫,脂肪降溫後便會形成微結晶,自然的凋亡後就會隨著新陳代謝排出體外,也就完成讓細胞自然死亡的排除方式了。     ● 雷射溶脂   雷射溶脂是利用雷射的熱能去破壞脂肪,由於脂肪細胞沒有辦法忍受高溫,在細胞壞死凋亡後,同冷凍減脂一樣會隨新陳代謝排出體外,使其自然死亡。但雷射溶脂與冷凍減脂最大的差異在於,冷凍減脂要改善的部位,需要能夠用負壓抽吸才有辦法作用,所以較適合大面積的範圍,而雷射溶脂則適合修飾一些如手臂、後腰、下腹部等細節處。除此之外,雷射溶脂的另一特點在於,雷射能量可以刺激皮膚的膠原蛋白增生,改善抽脂後皮膚鬆弛的情況,使施作部位更加緊緻。     ● 電波減脂   電波減脂又稱為隔空減脂,是運用高頻電磁場的方式,針對缺乏水份的脂肪組織來提高溫度,隔空加熱深層組織,用高溫來破壞脂肪細胞,讓細胞壞死凋亡,並透過新陳代謝排出體外。電波減脂因為是採用電磁場加熱,所以也可以運用在較大的治療範圍上,例如腹部、大腿、後臀、後腰等部位。     ● 消脂針注射   目前台灣通過消脂針合法的適應症,是其他非侵入式療程難以改善的下巴部位。消脂針的內容物主要是細胞溶解藥物「去氧膽酸」(Deoxycholic acid),去氧膽酸可以破壞細胞膜,使脂肪細胞溶解後再代謝掉。注射完消脂針會有幾天的腫脹感,大約需要1~2週的代謝時間。     非侵入式抽脂大多都無法一次改善,需要多次漸進式的療程,才能有顯著效果,民眾需要先對療程有基本認知,才能避免期望落差。此外需要留意的是,因為非侵入式療程都是透過新陳代謝,將凋亡的脂肪細胞排出體外,所以不適合糖尿病、血脂異常等代謝困難者,以免壞死的脂肪長期堆積在體內,術前需要與醫師詳細溝通,並主動向醫師告知自身病史,以利醫師評估。     ➦ 想看更詳細的介紹嗎?非侵入減脂專題影片,3位醫師詳細介紹給你聽! 影片連結:免侵入減脂全攻略!想脫魯就先來減脂瘦一波     現今抽脂方式多元,抽脂的安全性已大幅提升,但醫師的專業技術仍然是成功的關鍵,民眾術前須慎選專業醫師,衛福部醫策會也有公佈通過「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的院所名單,可以先上網查詢,才能保障自身權益。     延伸閱讀 影片|抽脂是否等於變瘦?身材雕塑與減肥大有不同! 影片|非侵入式抽脂VS侵入式抽脂 到底哪種方式好?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8.12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