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台灣共有55筆結果

  • 生活沒有小確幸,只有小憂鬱?從冬季憂鬱認識「藝術治療」

    文/陳旻毓 圖/翁嘉妤      摘要  有一段時間我們總想好好休息,心情特別低落,沒有工作的動力,對每件事情都感到疲倦,即使知道不能頹廢,卻忍不住躲在被窩裡偷偷哭泣。憂鬱症就像陰鬱的天氣,我們無法掌控它的到來,學會如何調適、排解,就成了一道課題。尤其在季節變換陰雨濛濛的梅雨季,或是寒冷的冬天,罹患季節性憂鬱的民眾又更多,除了身心科診治外,還可以尋求諮商協助。 在治療方式上,您知道藝術也可以重新帶給自己希望與力量嗎?有別於一般心理諮商的「藝術治療」,它不需要有美術能力才能進行,創作也只是一個過程,更不需要任何基礎,即使不擅言詞也沒有關係,透過藝術治療師的幫助,在整個創作過程中,治療師將帶你重新檢視內心的創口。 透過藝術治療,重建一個讓自己感到安全的小空間,你可以選擇與自己和解,也能夠檢視過去的傷痕,排解憂鬱症帶來的不適,接受那樣的「不完美」;藝術治療將陪伴你共同挖掘被包裹在季節性憂鬱下的不安,擁抱內在那個受傷的小小孩。     選憂鬱始於人性,過去的傷口好難懂,「心」的治療與你相伴   你是一個憂鬱的人嗎?   或是說每次季節變換,天氣不穩定,就覺得自己的內心好像快要爆炸?沉悶得像是有一陣怎麼下都下不停的雨,讓自己筋疲力盡狼狽不堪,或許你已經被憂鬱壟罩,找不到陽光。季節性憂鬱常好發在兩個時節,一個是秋天進入冬天,另一個則是春天進入夏天;回頭想想,每一年的那個時候,你是不是都覺得自己特別憂鬱呢?也許憂鬱症早已敲敲進入你的內心,揪著過去的傷,在提醒你尋求支援。   無論是冬季季節性憂鬱或是夏季季節性憂鬱,都是因為日照長短影響了體內荷爾蒙、褪黑激素,造成了我們情緒不穩定;它不一定好發在哪一類的族群,並不是我們誰特別不好所以才會生病,每個人都有不穩定的時刻,每個人都需要休息,只是說當這樣的憂鬱情緒超過3個星期以上,就需要好好檢視、觀察自身是否已罹患憂鬱症。   當你漸漸感覺心情越來越調適不過來,不要單打獨鬥鎖起房門,讓專業的醫療人員來幫助你判別現在的情況,提供最好的協助來盡快恢復。     「藝術治療」與「心理諮商」,從行為模式找到情感壓力的源頭   「藝術治療」與「心理諮商」最大的不同,在於諮商主要是以「口語」的方式來進行,而藝術治療則是透過有執照的藝術治療師,透過「口語」加上「媒材」,提供治療的個案五感體驗,透過個案進行藝術創作的過程中,觀察個案的行為模式、表現的情感,找尋心裡面不知道怎麼說出口的問題,探索自己,認識自己。   黃暄文諮商心理師分享她與個案的相處經歷:「一開始我們不會幫個案選擇特定的媒材,通常會由個案從各式各樣的媒材中,像是流動性的媒材(水彩、油彩等)、觸覺性的媒材(毛線、棉花等)、還有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元素(紙膠帶、美工亮片、鈕釦等),讓個案就當下的心情去選擇,透過這些玩媒材的歷程當中,藉此探索自己。讓他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經驗、某種情緒,協助個案練習了解自己的壓力,然後發展自己調適的技巧。」   簡單來說藝術治療的過程,是在創造與自己相遇的小世界,創作的作品也會反映出一個人的狀態、他的行為模式,通常也可能會與他目前遇到的心理壓力有關。治療師並非只看作品,也在觀察個案創作時的每一個停頓,每一次意外,或是喜好。而很多時候在這個過程中也並非一定要創作出成品,有許多人進行到一半就無法繼續,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是不是也給自己一個停下來的機會,在藝術治療中休息片刻,重新感覺自己的感受。     不完美也很好,安全感的重建是藝術治療很重要的一環   很多人在小時候就會被要求一定要品學兼優,長大了要考到好的學校知名學府,出社會了要進大公司,成為人上人,實際上卻被所謂「完美」的枷鎖壓得喘不過氣。黃暄文諮商心理師說道:「很有時候為什麼我們會急著想要完成作品,會不會是因為我們從小到大都被要求完美,才是一個負責任的人?」   舉例來說:「像是在編織時,線斷掉了不知道怎麼進行下去,這個斷掉的線就好像我們的人際關係,面對斷掉的人際關係有時候我們是很無力的,不知道如何找回連結;但在創作的歷程中,我們不斷不斷的去嘗試,把斷掉的線不管是補回來,或是乾脆留在那邊,一遍一遍地跟自己練習,慢慢地我們也能一點一滴找回自己重新跟斷掉的線連結的勇氣。」   藝術治療也不需要有創作的背景、高深的美術技巧,只要不排斥創作,就可以進行藝術治療,甚至簡單的「圖像選擇」、「牌卡」也是藝術治療的類型。在台灣除了醫療單位,還有社福機構,甚至學校也都有提供藝術治療,透過專業且合格的藝術治療師,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在諮商過程中找到調適自己的力量。     創作有時也很意外,藝術治療重新開啟自己的舒心小天地   藝術治療跟坊間的手作不一樣的地方在於,藝術治療強調的是歷程而非作品,在創作的當下,這個空間與過程就是為你所打造的,不管是諮商師,或是空間、時間,甚至是手上的媒材,都是專屬於你自己的一場治療體驗,全然為你而存在,扮演著療癒安撫的作用,其獨特性就在這裡。透過視覺跟觸覺的探索中,慢慢地就能感覺到,你與自己是越來越靠近的。   很多時候我們面對外界,常常需要變成外在所需要的角色,符合社會上的大眾要求;可是在諮商室中如果突然間想停下來了、不想做了,也沒有關係,因為這個時間空間是完完全全為你存在,沒有所謂的規則對錯,不需要跟別人比較,也無須介懷。   如果有一天,你也想要探索藝術帶來的治療魅力,也可以上「台灣藝術治療學會」網站,學會有提供專業藝術治療認證,並且能透過地圖找到距離自己比較近的藝術治療師,除了提供聯絡資訊,也可以幫助你更深入的了解藝術治療的相關知識。希望在這樣獨特的治療過程中,也能幫助你找回失去的安全感,重新與內在和解,安慰心中的那個小小孩。       諮詢專家:黃暄文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美國芝加哥阿德勒大學 諮商心理與藝術治療碩士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雕塑系 李政洋身心診所 諮商心理與藝術治療師 自閉症基金會士林/北投工坊 外聘藝術治療師 臺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學院 阿德勒藝術治療課程外聘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想到慣老闆就想吐? 你的心理健康可能出問題了!8項指標檢視工作壓力 影片|夏天也有季節性憂鬱?判斷關鍵「看這點」!藝術治療超紓壓,隨意創作也能治心傷?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2.26

  • 病人治不完!醫生永遠不能下班?沒有勞基法保障的主治醫師該怎麼辦?

    圖、文/翁嘉妤      摘要  我們隨時都有可能需要醫師診治,日常生活中也脫離不了醫病,但在需要醫師的時候,你是否曾經想過,這些主治醫師的勞動權益,跟你的受醫權益也息息相關呢?台灣的醫療保健水準雖然受到世界肯定,但醫事人員的勞動環境卻相當苛刻,近年來隨著大大小小的陳情活動和抗爭宣導,醫事人員的勞權開始逐漸受到關注,但主治醫師至今卻仍然沒有勞動法規規範。透過本篇深入報導,一起來了解主治醫師目前面臨的困境,以及推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又該如何關心、支持這項議題,希望未來能夠盡早使主治醫師的勞動權完善地納入法規保障,讓我們的醫療環境更加健全、平衡。     主治醫師不受勞基法保障,任意資遣、鉅額違約金時有所聞?   在亞洲社會,醫師應該是人人稱羨的職業,但其實台灣的醫療勞動環境仍有許多需要改善之處,以往我們認為光鮮亮麗、收入高的主治醫師,其背後沒有勞權保障的辛酸,是一直以來難以解決的課題,卻也是必須處理的當務之急。   在台灣只要是受雇身份,就會受到勞基法的保障,在2019年9月後,住院醫師也已經納入勞基法規定,而臨床研究醫師也被衛福部保障,在醫院簽訂勞動契約約滿至少30天要通知是否續聘。然而負責各科門診及住院病患主治診療的主治醫師,卻仍然是勞權孤兒,在沒有勞基法的保護下,不僅沒有傷病給付,也有可能遭到資方任意資遣,被迫只能狼狽離職,缺乏基本的保障。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蔡豐州醫師指出:「當你離職的時候,要簽一份叫做永不錄用,一個在醫院工作那麼多年(的醫師),他因為一年一聘、因為某些因素,他不需要開勞資相關的委員會,一些相關的權利都沒有受到保障,人家就可以直接叫你走路。」   在這樣的勞動條件下,主動權皆在院方,主治醫師可能會遇到院所惡意不續聘的情況,甚至無法領到應有的資遣費。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醫師表示:「醫師跟醫院之間這樣子簽署的契約,其實都是定期契約,也就是期滿自動失效,要開除,或者是說要跟受僱的醫師之間解除雇傭的關係,是不需要任何的成本的。」   在沒有勞基法的保障下,主治醫師面對勞動契約幾乎沒有選擇的權利,契約的掌控權也都在院所身上,主治醫師為了謀生,只能遵院方提出的契約時限、違約條款和各方面的條件,當中便可能產生不合理的勞動情況。   陳亮甫醫師說明:「醫師跟醫院之間其實很常會簽立一些契約,而這個契約是要求醫師必須要服務滿一定的時間,可是在這一定時間之內醫院可能人事改組、可能勞動條件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一些變化,使得說他萌生想要離開,或是有更好的出路這樣的念頭,可是在這個時候卻面臨到醫院要求你必須要按照契約上面的時間走完,否則就要負擔相對高價的、甚至動輒數百萬的違約金的這樣子的狀況。」     勞基法內雇主與勞工所約定之勞動契約,可區分為「定期契約」及「不定期契約」兩種。 陳亮甫醫師表示,以主治醫師的工作型態而言,可能較適合「不定期契約」, 不定期契約意即沒有終止期限,除非被裁員或自動離職,否則可以持續工作, 被迫離職時,可以視工作年資長短領到額度不等的資遣費, 只要符合退休條件,也可領取退休金。     無法生存就出來開業?醫坦言「現在不容易逃出去」   很多人對醫師的待遇感到憧憬,傳統觀念普遍認為醫師薪資高、社會地位也高,更有網友直言「醫生做到退休比比皆是」、「有幾個行業可以做到老的,醫生是其中一個」,但其實沒有勞基法保障的主治醫師,自然也沒有完善的退休制度和退休金,醫師必須要有個人的財務規劃,才能維持退休後一定程度的生活品質,在這樣的環境下,主治醫師們又該如何從中求生存呢?   蔡豐州醫師直言:「資深醫師有兩套邏輯,第一個,事已至此,大家就算了吧,就是告訴年輕世代,你就不要再想了;第二個,你如果夠強,為什麼怕人家競爭?你如果夠強,為什麼要推勞動基準法?人家把你解雇,你就去開一個診所啊,跟人家嗆聲,這種行為不是法治的體系跟民主社會要做的事情。」   陳亮甫醫師指出:「我覺得現在大家的心態就是說,我趁年輕我還可以值班,我還可以這樣子衝來衝去的時候,我多做一點事情,然後趕快把我收入累積起來,等到我生涯後期的時候,我就要離開大醫院,離開醫學中心,離開這些要值班的地方,到那個時候我去一些比較小型的醫療機構,我自己去開診所,我自己去開業,可能我的工作生活品質就可以提升。就住院醫師的時候累得像狗一樣,但是我期待就是等到我之後累積了一定的名聲跟技術的時候,然後我就出去自立門戶。」   撐不下去,就出去另闢蹊徑?滿街的開業診所,反映了市場競爭的飽和問題,而且,時不時還有個疫情來攪局。據統計2021年5~7月,因為國內疫情大爆發,當時至少有208家診所倒閉。2023年雖然已進入後疫情時代,但原先由公務預算支應的新冠確診者治療費用,轉由健保給付,病人又多至基層診所就醫,造成健保點數上升、點值下降,可能造成醫療院所陷入營運危機。   陳亮甫醫師進一步說明:「你現在怎麼跑,你跑不太出大型的醫療體系,就是小醫院也被大醫院併吞,也被它放進到它的大體系醫院,就算我去了診所,很多診所也都是聯合診所。那我自己想要去開一間小小的診所,那其實現在市場相對也飽和,這個就是一個為什麼法規的保障變比較重要的原因。」   蔡豐州醫師指出:「為什麼世界上會有勞基法這種東西,大家要去想這個源頭,基本上這些都是有原因的,整套邏輯,只有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訂。」     無法生存就出來開業?醫坦言「現在不容易逃出去」   很多人對醫師的待遇感到憧憬,傳統觀念普遍認為醫師薪資高、社會地位也高,更有網友直言「醫生做到退休比比皆是」、「有幾個行業可以做到老的,醫生是其中一個」,但其實沒有勞基法保障的主治醫師,自然也沒有完善的退休制度和退休金,醫師必須要有個人的財務規劃,才能維持退休後一定程度的生活品質,在這樣的環境下,主治醫師們又該如何從中求生存呢?   蔡豐州醫師直言:「資深醫師有兩套邏輯,第一個,事已至此,大家就算了吧,就是告訴年輕世代,你就不要再想了;第二個,你如果夠強,為什麼怕人家競爭?你如果夠強,為什麼要推勞動基準法?人家把你解雇,你就去開一個診所啊,跟人家嗆聲,這種行為不是法治的體系跟民主社會要做的事情。」   陳亮甫醫師指出:「我覺得現在大家的心態就是說,我趁年輕我還可以值班,我還可以這樣子衝來衝去的時候,我多做一點事情,然後趕快把我收入累積起來,等到我生涯後期的時候,我就要離開大醫院,離開醫學中心,離開這些要值班的地方,到那個時候我去一些比較小型的醫療機構,我自己去開診所,我自己去開業,可能我的工作生活品質就可以提升。就住院醫師的時候累得像狗一樣,但是我期待就是等到我之後累積了一定的名聲跟技術的時候,然後我就出去自立門戶。」   撐不下去,就出去另闢蹊徑?滿街的開業診所,反映了市場競爭的飽和問題,而且,時不時還有個疫情來攪局。據統計2021年5~7月,因為國內疫情大爆發,當時至少有208家診所倒閉。2023年雖然已進入後疫情時代,但原先由公務預算支應的新冠確診者治療費用,轉由健保給付,病人又多至基層診所就醫,造成健保點數上升、點值下降,可能造成醫療院所陷入營運危機。   陳亮甫醫師進一步說明:「你現在怎麼跑,你跑不太出大型的醫療體系,就是小醫院也被大醫院併吞,也被它放進到它的大體系醫院,就算我去了診所,很多診所也都是聯合診所。那我自己想要去開一間小小的診所,那其實現在市場相對也飽和,這個就是一個為什麼法規的保障變比較重要的原因。」   蔡豐州醫師指出:「為什麼世界上會有勞基法這種東西,大家要去想這個源頭,基本上這些都是有原因的,整套邏輯,只有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訂。」     主治醫師加入勞基法會遇到什麼困難?錢和時間怎麼算?   勞基法行之有年,已經擁有相當完善的體系和檢查機制,從住院醫師適用於勞基法的先例,主治醫師或許也可以研擬,該如何透過納入勞基法來改善勞動環境現況,但是雖然勞基法看似很完美,只要將主治醫師加入保障範圍,所有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嗎?納入制度後會遇到的問題,可能不如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蔡豐州醫師直指:「現在最主要的阻礙在勞基法,主要是資方(認為)所有的保障都是要由我來出錢,資方跟勞方有矛盾,資方一定會覺得說,如果納入了,醫師的工時怎麼計算?醫師為了救人,怎麼可以有什麼時間限制呢?但如果這樣講很多行業,照理說都不應該納入勞基法。」   陳亮甫醫師舉例:「如果說我這是一位外科醫師,他今天白天開了3台手術,有3個病人現在還在醫院裡面做休養跟照顧,他今天利用白天的上午4個小時的時間完成這3台手術,下午他看了1個門診,到下午5點的時候他離開醫院,下班之後如果說他前面的這些病人出了狀況,他可能還是得回到醫院裡面,可以說是只要他還有一個病人,他的下班時間就不存在,在這個狀況之下去限制工時,就會變得非常地困難。」     假設主治醫師若早上進行手術,下午看診後下班休息, 一旦早上開刀的患者有狀況,可能還是得回醫院待命, 導致醫師的工時沒有盡頭,只要還有醫療需求,就必須隨時回到密集的工作型態。     這就是現階段施行的困難點之一,要讓醫師適用勞基法規保障,由於主治醫師的職業屬性較為特殊,不同於下班後較不需要待命的住院醫師,主治醫師是經常需要隨時待命或候傳的,但目前勞基法中並沒有規定這樣的工作型態。因此該如何制定醫師的工時上限,就是一個相當困難的課題,特別是人力缺乏的醫院在交接的安排上也就更加不易,主治醫師隨時都有可能被叫回醫院,回到密集的工作型態,若要將這些時間歸類為加班,那加班成本就有可能變成一個巨大支出。   因此為了因應勞基法的適用,醫療體系也就需要補充更多的人力,但以目前現有的醫療資源而言,能夠增加的總額如果無法跟著擴大,也就會影響醫事人員的報酬。這種情況對於人員較少的偏鄉醫院而言,衝擊更是巨大,院所因為無法符合法規,可能就會影響經營的意願,不只讓醫師失去工作機會,也讓偏鄉的民眾失去就醫的權益。   除了工作時數以外,醫師的薪資也是一個困難點,陳亮甫醫師繼續說:「大家可能會預期一個醫師,他至少應該要月入個10萬、20萬,可是實際上在一個醫院裡面,可能是只有十分之一的比例是屬於固定的,另外十分之九的比例都是業績。」當醫師工時受到限制,報酬也就理所當然的減少了, 這也是讓部份醫師擔心的問題,一部份的醫師對納入勞基法保障也就有所疑慮,擔心改變帶來的影響。     陳亮甫醫師表示「目前許多院所和醫師的做法,是採低底薪高獎金, 或高抽成比例的工作條件約定,鼓勵醫師多增加業務量, 對醫師而言,多做事才能幫助醫院與增加薪資, 因此醫師反而擔心若有工時限制,就不能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上。」     此外,因為主治醫師的薪資沒有固定比例,浮動較大,因此像是退休金,若用平均值來做計算,就會多了許多成本考量,可能會造成醫療院所的財務負擔,而當院所的經營受到影響,自然也就衝擊到醫師的生計問題。   顯然,勞基法是無法直接套用於主治醫師身上的,但主治醫師的職業類型雖然特殊,不代表就必須在過勞的環境下超時工作,醫師也是勞動者,理應有法律保障醫師的勞權。現階段政府的當務之急,應該要與相關單位溝通,研議出符合現況、讓勞資雙方都能接受的規則。     在加與不加之間,還有第三條路?先取得基本保障   主治醫師的勞動條件,其實是環環相扣的,從醫療資源到制度、體系,甚至到健保規範等,都會影響到醫師的勞動環境,要改善現有勞動條件,並非將主治醫師全部納入勞基法保障這麼簡單,若強硬實行,可能還會造成醫療資源分配上的衝擊,那麼還有沒有其他做法,可以讓主治醫師先擁有基本的勞動權益呢?   陳亮甫醫師指出:「有沒有可能我們今天先把我剛剛所提到的其他點,不管說是職災,或是最低服務年限、違約金、定期契約等等的,這一些相對地跟工時和勞動業務量比較沒有那麼直接相關的議題,可以把它拉出來,然後專門地放到一部法規裡面去做一個保障,先不要去談工時,或者說先避免去碰觸到敏感的醫療業務量的問題,但是我們先讓醫師跟醫療機構所簽出來的這一紙契約,先不要出現一些非常奇怪的條文,這其實我覺得是這一兩年我們在思考的一個第三條路。第一條就是維持現況,第二條就是我們直接納入勞基法,第三條路也許就是把勞基法裡面一些概念抽出來,專門放到另外一部法規裡面,試圖地去先保障一部份的權益。」     陳亮甫醫師坦言「由於勞基法在主治醫師的工時劃分上仍有很多疑義, 因此是否能夠不先談工時及業務量的問題,先追求讓勞動契約合理、有保障, 這是工會目前思考的第三條路。」     然而特別建立一個專章或特別條例,可能在挑選適合納入的條例時,使其他權益喪失,或是陷入不知道該由衛福部或勞動部管轄的處境,這也是該如何制定法規時,所需面臨的難題。   蔡豐州醫師表示:「主要精神是在傷病跟死亡,以及它任意資遣這件事情,因為我們有這個工作權,我們的工作權在沒有法案的保障之下,今天就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不管你今天採訪了勞基法或相關的法,上層結構永遠都是醫界最忽略的,所以我們在這裡呼籲大家,大家都應該更對自己的同行抱有更多的寬容跟照顧。」     蔡豐州醫師說道「沒有說勞基法是完美的,或是醫師法要推動的就是不完美, 而是說盡早通過一個大家可以認可 接受的條例,是來保障勞動權益的, 這就是我們今天最重要的,我們想要呼籲的精神。」     勇於捍衛自身勞權,在健全的環境下,進行守護健康的工作   創造一個讓主治醫師安心工作的環境,是需要更多人的關注與支持的,推動法律保障醫師勞權的路並不容易,但這條道路上最大的困難,是事不關己的冷漠和消極。   陳亮甫醫師說道:「我覺得我們真正要面對的最大的對手,是我們的冷漠,是我們的不討論,是我們抱著一種心態,就是這個問題應該我不會這麼倒楣碰上吧,或者是說,以後真的不幸的遇到了,我再來想辦法這樣子的心態,那我們的進度就會非常非常地緩慢,不管今天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希望醫師回歸勞基法保障,或者說今天我們是希望另外訂定一部法律,例如說用醫療法或其他的這些法令來保障醫師的權益,我覺得冷漠都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主治醫師若要納入勞基法,確實有許多因素需要考量,需要嚴肅審視,但若只有少數人去努力爭取權益,那改革便會難以推行,因此以實際行動表達訴求,或是給予相關團體支持,對改變醫療勞動環境才是正向、健康的發展。     參考資料: 1. 9成醫師不受勞基法保障 民團籲立院速修《醫療法》(Yahoo新聞) 2. 讓醫師變醫奴的定期聘僱契約(Dr.131醫生醫) 3. 工時超過20小時、扛生死協商...勞基法能解救住院醫師的過勞嗎?(今周刊) 4. 熱議題/診所難敵疫情倒閉潮 下波還有少子化(聯合新聞網) 5. 獨/醫療院所門診暴量健保點值低 衛福部補助方式出爐(聯合新聞網) 6. 臨床研究員(Fellow)與醫療機構訂定聘用契約注意事項條文說明(衛生福利部) 7. 醫師納入勞基法──給醫病的啟示(獨立評論) 8. 定期契約?不定期契約? 兩者差異及適用範圍?(中華民國勞資關係服務協會) 9. 住院醫師納勞基法只是開窄門 工會盼主治醫師獲保障(聯合新聞網)       諮詢醫師:陳亮甫醫師    學經歷: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 現職台北市醫學中心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 台大醫學系畢       諮詢醫師:蔡豐州醫師    現職: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醫學博士教育部部定副教授 台北市生物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名譽理事長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秘書長 消基會/醫策會醫療委員 前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         延伸閱讀 影片|只要還有病人,我就無法下班!主治醫師沒有勞基法保障?逃不走的醫生怎麼辦? 影片|不錄了不錄了!醫生喝著喝著就哭了?對醫學系後輩喊話「活下去!」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1.15

  • 台灣健康照護聯合國際學術研討會 邁向疫後韌性醫療新時代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國內醫療品質界殿堂等級,規模最大的醫療產業交流盛會「2023台灣健康照護聯合國際學術研討會」於10日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登場。     今年「2023台灣健康照護聯合國際學術研討會」由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以下簡稱醫策會)主辦,主題為「疫後韌性醫療新時代」。開幕儀式由衛生福利部周志浩次長、醫策會林啓禎董事長、醫策會王拔群執行長、協辦單位台灣醫院協會(以下簡稱醫院協會)李飛鵬理事長、社團法人台灣醫務管理學會(以下簡稱醫管學會)洪子仁理事長、中央健康保險署石崇良署長與4位國際嘉賓共同點燈,期能持續照亮我國醫療成就,展現疫後韌性醫療新時代之精神與價值。     衛生福利部周志浩次長開幕致詞 照片來源:醫策會提供   周志浩次長致詞提及:「經過COVID-19疫情,可以看到台灣醫療的進展,如:新科技的使用、單位之間的協調都有所提升,但也發現部分仍待努力的地方,而現在正是該有所行動的時刻。除了發展新科技、智慧醫療、精準醫療外,要提升基礎設施,衛生方面的投資不可或缺,以促進台灣的醫療體系建立更強的韌性。」   醫策會林啓禎董事長表示:「受到COVID-19影響及因應超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本次研討會醫策會特別邀請到哈佛醫學院教授Michael J. Cunningham分享國際間醫學教育CBME的推動情形、國際健康照護品質協會(ISQua)主席Jeffrey Braithwaite及執行長Carsten Engel分享醫療品質及醫院評鑑的國際趨勢,以及加拿大評鑑暨健康標準組織執行長Leslee J. Thompson分享該國精神及長照之執行現況並分享這些領域的未來趨勢、挑戰及因應作為,盼能成為國內衛生政策之借鏡。」     醫策會林啓禎董事長表示「今日邀請到4位國外貴賓來到現場分享,希望透過國際間的交流,盼能成為國內衛生政策之借鏡」 照片來源:醫策會提供   ISQua理事長Jeffrey在記者會中更提到,台灣抗疫的表現在國際間十分亮眼,醫界不分彼此的團結合作,眾志成城完成抗疫使命。此次來到台灣,看到醫策會、醫院協會與醫管學會共同舉辦如此重要的研討會,更展現出台灣醫療界的團結與共同提升醫療品質的決心。   醫策會致力於提升國內醫療品質與推廣國際交流,本次研討會徵文領域新增「企業永續(ESG)」主題,本次各領域錄取海報共計408篇,盼能進一步提供各醫療院所打造安心執業、放心就醫之醫療環境。未來也將持續與國內外產官學界合作,永續台灣享譽國際的醫療品質。     延伸閱讀 文章|醫策會品質認證授證,逾百組團隊獲專家肯定,守護民眾健康 影片|記住這3個圖案,醫美前一定要知道!擔心整形手術後遺症?必做認證功課!外國朋友也適用!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1.10

  • 反對教育部增設藥學系,藥師上街陳情籲重視總量管制

    文、圖/翁嘉妤      摘要  慈濟大學明年增設藥學系,預計招收30名學生,引發藥界反彈。反藥學生增額聯盟發起陳情活動,聯合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聯會、本土小牙醫聯盟(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維護中醫總量管制聯盟、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目標於9月28日向行政院長遞交陳情函,表達希望政府停止所有大學設立新的藥學系,並將藥學系學生總額入法的訴求。     教育部同意慈濟大學增設藥學系,藥師反彈站上街頭   慈濟大學於今年8月11日行文教育部,擬在113學年增設藥學系學士班,開放30個名額,教育部於9月6日函覆慈濟大學同意增設,此舉引發議論。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於9月26日接受媒體採訪直言,開設專業科系前,應當徵詢相關團體意見,藥師公會有近4萬名藥師,是台灣最具代表性藥師團體之一,但教育部卻未徵詢公會意見就做決定。黃金舜呼籲政府落實改革,重新檢討藥學生名額,改善藥師的養成教育。   反藥學生增額聯盟召集人沈采穎藥師表示,政府去年7月允諾維持現行藥學生總額之前提下,請教育部進行各校藥學系評比,重新檢討各校藥學系員額,如有空出之員額,可供他校新設藥學系,或供既有藥學系增加員額,此後續再由專家會議予以審查決定,現今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通過慈濟藥學生增額案,使得眾人只能在928站上街頭,親自向院長表達在校學生及基層藥師的心聲。   雖然藥師公會全聯會9月26日發佈聲明表示,此928陳情活動非由公會發起,公會未涉及該活動的規劃、宣傳或經費支助等一切事宜,但對於活動表示尊重,該活動也在國內批踢踢實業坊(PTT)、Dcard等討論區引發眾多網友響應。沈采穎藥師指出,此行來到行政院,主要是表達對現今醫療政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不滿,更要捍衛藥師對民眾用藥安全的使命。         藥師市場已供過於求?各界籲政府研議總額管制制度   教育部26日表示,根據大學法規定,增設系所(含藥學系)屬大學自主權責,學校可衡酌自身辦學條件提出申請,並由教育部依程序進行專業審查,過程均會邀請衛福部參與,綜合衛福部及領域專家意見,衡酌慈濟大學113學年申設藥學系學士班,相關教學資源且對培育的畢業生提出人才留任機制,符合衛福部強化東部地區藥師人力需求的政策,因此同意慈濟大學設立藥學系。   設立藥學系一舉引發熱議,藥界擔憂破壞當前藥事人力市場平衡。黃金舜表示,台灣藥學系一年的總額就是1,142名,醫學系則是1,300名左右,依照國外每3位醫師須有1名藥師配合的比例,台灣明顯已經超出很多,在先進國家,每1萬個民眾,會有8.6個藥師提供服務,而台灣則已到達13人,不宜再過度培養藥師。黃金舜進一步舉例,日本曾一度廣設藥學系,已產生資源的浪費,政府不應招生困難就放任熱門科系招生。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表示,護理環境缺的不是護理學生名額,每年護理畢業生約有1萬4千多名,但卻不願投入職場,因此真正該改善的是護理勞動環境。維護中醫總量管制聯盟也指出,每年有365名中醫師充滿熱情地取得執照,卻只有265名中醫師能夠實際執業,這並非中醫師人才不足,而是執業環境的困難和不利情況所致。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聯會理事長蔡豐州提到,「總量管制」是世界趨勢,藉由避免「過量」導致的市場供需競爭和品質劣化,進而維持長遠專業水平,保障民眾醫療安全。本土小牙醫聯盟暨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代表林元敏表示,總量管制不僅關係到醫事人員的訓練品質,也關係到將來對病人的服務品質,108年成功大學新設立牙醫系時,招生名額是從各校牙醫系縮減名額而來,因此不影響整體總額,可為總量管制之範例,期望政府能重視教育的公平正義。   藥師公會全聯會指出,藥學教育制度與藥師執業品質、藥師人力市場,以及國民用藥健康有重大關係,不應貿然增額,相關主管機關應盤點目前藥師人力市場情況,分析其中問題,並深入了解各藥學系員額、課程、師資等情況,訂定制度推動藥學教育全面改革,精進教學品質。   教育部26日回應,對於藥師人才培育,教育部表示,除了須有完善師資、課程及教學設備等條件外,也應符合國家發展人力需求,後續衛福部將評估藥師總量管制名額,並依評估結果會同教育部,邀集相關公協會、各藥學系共同建立平台,商定檢視指標並調配招生名額,共同強化健全藥師的培育及均衡。       資料來源: 1. 【新聞稿】教育部與衛福部同意設立各校系員額協商平台 研議藥學生總額管制制度(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2. 慈大將增設藥學系引議 教部:強化東部藥師人力(中央通訊社) 3. 反對慈濟超額增設藥學系 藥師公會:莫忘流浪教師前車之鑑(聯合新聞網) 4. 慈濟大學設藥學系引藥界反彈 藥師公會:已協商研議總額制度(自由時報) 5. 慈濟大學新設藥學系!公會怒批「霸王硬上弓」恐釀流浪藥師潮(ETtoday新聞雲) 6. 加設藥學系恐增流浪藥師 藥師公會直言被教育部「霸王硬上弓」(工商時報) 7. 【新聞稿】保障民眾醫療安全,捍衛總量管制維護(反藥學生增額聯盟)     延伸閱讀 文章|美醫誌上課囉!醫護人員名稱別亂叫!護士、護理師傻傻分不清? 影片|想當醫生到底有多難?醫學系考試壓力超大?急救現場只是個礙事的路障?揭密醫師養成的血汗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9.28

  • 看到夾娃娃機就手癢!玩刮刮樂就想中獎!台灣人賭性堅強,見好就收有多難?

    文/陳旻毓 圖/翁嘉妤      摘要  台灣人賭性堅強,雖說小賭怡情,但如果賭博已經影響到財務,控制了你的大腦,那戒賭就成了必要措施。可是為什麼賭博會這麼容易成癮,也常迷惑人們當下的理智,總學不會見好就收呢?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萬中選一,殊不知天選之人永遠觸不可及。面對賭博的誘惑,我們能怎麼克服呢?愛賭的人是個性使然,還是離不開賭博的爽感?或許心理學能找到答案。     賭癮有多難戒?「賭徒心理」讓人錢包破洞、存款掏空   說起賭博,相信許多人都有切身之痛,尤其是樂透開獎上看破億獎金,你是不是也會忍不住走進投注站跟著下幾筆?順帶買幾張刮刮樂,哪次真的能見好就收?事實上,賭博行為什麼這麼難防,跟我們的大腦有很強烈的關聯。   日常生活中的扭蛋、一番賞,虛擬遊戲中的轉蛋、抽卡,無不在考驗著我們的自制力。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首先我們要先了解,「賭博成癮」其實與「行為」是沒有關係的,會讓我們成癮的原因並不是最終想贏到錢,或是夾到那一隻夾了無數次的娃娃;人們並不會因為得到最後的「獎勵」而停止這賭博行為。簡單舉例:夾娃娃機都會寫上保底多少錢,難道那些錢不會讓你在其他地方買到更好的娃娃嗎?絕對是買得到的,所以重點從來不是那個獎品,獎品只是附加價值,更重要的是你在享受簽賭開獎的那一剎那、刮刮樂刮開的那一剎那,並沉浸在過程中,當你沉浸在那個快感而不自知時,「賭徒心理」就產生了。     別人賭博是湊熱鬧,你卻是賭身家!什麼情況需戒賭?   當大腦大量分泌多巴胺時,人們就會感到興奮與快樂,甚至會有幸福感,林佳瑾諮商心理師表示,賭博的過程其實是多巴胺分泌最濃密的時候,我們會對於這樣的快感念念不忘,但如果我們一直、一直、一直不停的輸錢,始終得不到想要的獎勵,慢慢的心裡會開始沒有期待;可是當你某一次贏錢,或是突然手氣很好夾到娃娃的時候,是不是更激勵、更加地開心呢?此時的期待感是讓人們容易有賭徒心理的一個關鍵因素,所以不容易成癮的人,反而是抱持著「不期、不待、沒有傷害」這樣豁達心態的人。   但要說賭徒心態真的是很糟糕的一件事嗎?林佳瑾諮商心理師解釋道,其實每一場賭局,我們要意識到這是一件「獨立事件」,每場賭局的結果就是50:50,每次行為導致的好壞結果都各為50%,不會因為前面輸了好幾場,這次就會有驚喜,從來都沒有明牌,只有執迷不悟的一手壞牌。     賭博成癮該怎麼戒?追求「快感」,不如累積「快樂」   那到底什麼樣的情況,需要尋求專業協助呢?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提出以下幾個警訊與建議來幫助大家判斷,讓我們先了解需戒掉賭癮的情況:   ● 影響生活、飲食   當你知道這樣簽下去會影響到接下來的生活,等一下的飯錢就是要沒有了,房租就是不夠了,你還是會拿去賭的時候。     ● 對親友勸說感到不適   當家人叫你不要去做的時候,你會感到不舒服,難以克制你的行為。     ● 出現類戒斷症狀   當你開始想要控制想賭的慾望,但發現自己開始坐立難安、情緒易怒,甚至如果不讓你去,你就覺得全身心跳加快、胸口變悶,整個人變得焦躁不安、容易發脾氣,所有的事情都會讓你的情緒更容易起伏,甚至難以控制。   當你發現身邊已經有人賭到廢寢忘食,錢包空空,走過扭蛋機就忍不住把餐費全都投進去,路過娃娃機就把零錢全送給機台,那該怎麼幫助他呢?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最重要的是「陪伴」,陪伴的意思並非勸他不要去賭,因為當事者也很痛苦,我們能做到的是去意識到他的生活中的所有快樂,是不是只剩下賭博?他生命中所有的意義跟他覺得感到幸福的事情,是不是其實完全都沒有了,只剩下賭博可以陪伴他。   由於賭博是可以快速感受到快感的一件事,但是「快感」與「快樂」並不是同一件事,林佳瑾諮商心理師表示,快感會成癮,它是一種當下很強烈的刺激感受,但快樂是不會隨著時間流逝,快樂才是這個人需要擁有的,因此我們可以帶當事者離開賭博的現場,轉而走向大自然,去一些比較親近、環境接觸比較容易打開感知的地方,讓他接受你的陪伴,讓時間與感受停留在快樂的層面。     「心理帳戶」定規範,見好就收也不是那麼難   如果你也正為賭癮感到困擾,首先我們可以檢視自己的行為,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而開始成癮,進而檢視自己的目的,慢慢地去整理自己的情緒,並與身邊的人分享這樣的狀況。然而,如果你發現賭癮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務必尋求身心科與心理諮商的協助。   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提到,我們在娛樂事項中,可以為自己的「心理帳戶」設一個定時定額,這筆金額不管要花去哪裡都可以,但是要有一個非常清楚的原則,那就是很有可能花完就沒了,並不會讓你得到另一個獎品,那就可以去花掉。但是假設心理帳戶是1,000元,可是回過頭贏了2,000元,我們還可以把2000拿來繼續玩嗎?答案是不行,因為心理帳戶的設定就是1,000元,這就是「見好就收」,我們必須用心理帳戶來讓自己有明確的帳戶規範,好讓娛樂行為有一定的限制。   其實真正的快樂是需要我們慢慢去建立的,而不是在追求快感中建立,這些只是人生中的小確幸,而不是主要的快樂來源;當你可以辨識這樣的小確幸時,就能為生活增添許多的樂趣。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年終獎金、過年紅包還剩多少?為什麼意外之財總是留不住?先來認識你的「心理帳戶」! 影片|我就是天選之人!抽卡扭蛋一番賞,全都是「賭博」?台灣人賭性堅強?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8.01

  • 只要還有病人,我就無法下班!主治醫師沒有勞基法保障?逃不走的醫生怎麼辦?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只要還有病人,我就無法下班!主治醫師沒有勞基法保障?逃不走的醫生怎麼辦?   以往我們可能會很羨慕「醫師」這個行業,但是你知道嗎?其實主治醫師是沒有納入勞基法保障的,醫師們的工時、聘僱、退休以及離職違約金等問題層出不窮,在沒有保障的環境下工作,會衍生什麼問題?有什麼辦法能夠改善呢?等等,這干我的事嗎?這件事或許現階段與你無關,但意外狀況每天都在發生,像是行車擦撞、工傷意外、事故傷害、疾病等等,你隨時都有可能需要醫師診治,我們的生活也脫離不了醫病。在這樣高需求量的情況下,主治醫師的權益卻沒有獲得保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主治醫師面臨的現況吧。     各節重點: 00:27 醫師不受勞基法保障? 01:24 沒有傷病給付、一年一聘任一資遣 02:28 不合理的離職違約金 03:14 退休制度缺乏保障 03:34 對法規保障心態消極? 05:21 納入勞基法可以改善?——①簽訂契約時的保障 06:06 納入勞基法可以改善?——②避免不合理的違約金 06:51 勞基法的優點? 07:54 推動勞基法的爭議:資方成本增加 07:54 推動勞基法的爭議:難定工時上限、加班標準 10:26 推動勞基法的爭議:醫師收入會受影響? 11:58 到底該怎麼保障主治醫師權益?       諮詢醫師:陳亮甫醫師    學經歷: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 現職台北市醫學中心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 台大醫學系畢       諮詢醫師:蔡豐州醫師    現職: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醫學博士教育部部定副教授 台北市生物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名譽理事長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秘書長 消基會/醫策會醫療委員 前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         延伸閱讀 文章|看醫生時偷錄音做記錄?就醫偷錄影求自保?你可能已經違法了! 影片|想當醫生到底有多難?醫學系考試壓力超大?急救現場只是個礙事的路障?揭密醫師養成的血汗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7.24

  • 我就是天選之人!抽卡扭蛋一番賞,全都是「賭博」?台灣人賭性堅強?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我就是天選之人!抽卡扭蛋一番賞,全都是「賭博」?台灣人賭性堅強?   從日常中常見的實體扭蛋、一番賞,到虛擬的手遊抽卡轉蛋機制,無不考驗我們的賭性。瘋狂的賭徒總是會相信自己是那個萬里挑一,這也是許多人因為沉迷而導致傾家蕩產的原因。難道面對誘惑,我們只能掏出魔法小卡乖乖就範嗎?到底該怎麼抑制這種「下一把就會中」的心態,戒掉這無止盡的惡習呢?讓產後回歸的Ariel來告訴你,除了剁手以外更安全的方式吧!     各節重點: 00:00 美醫小劇場:錢錢是怎麼不見的? 00:50 什麼是「賭徒心理」? 01:54 有「賭徒心理」是壞事嗎? 02:57 該怎麼戒除賭癮?–怎麼樣才算「有問題」? 03:40 該怎麼戒除賭癮?–周遭親友可以怎麼做? 04:28 該怎麼戒除賭癮?–自身可以怎麼改善? 04:45 為什麼得到後反而會覺得空虛? 05:04 給觀眾的一些建議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年終獎金、過年紅包還剩多少?為什麼意外之財總是留不住?先來認識你的「心理帳戶」! 影片|心理諮商開箱!瓶頸期超焦慮也可以去諮詢?原來這些都是免費諮商資源!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6.05

  • 夏天也有季節性憂鬱?判斷關鍵「看這點」!藝術治療超紓壓,隨意創作也能治心傷?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夏天也有季節性憂鬱?判斷關鍵「看這點」!藝術治療超紓壓,隨意創作也能治心傷?   每當天氣寒冷的冬季來臨,或是陰雨綿綿的梅雨季到來時,你是否就會感到特別低落?你知道「憂鬱症」也有好發季節嗎?而且這樣的「季節性憂鬱」原來並不是冬季的專利!   在治療方式上,美醫誌這次要帶各位ME粉了解有別於一般心理諮商的「藝術治療」,很多人可能會認為要有一定的美術能力才適合藝術治療,沒有自信可以創作出好看的作品,或是覺得自己不能清楚地向藝術治療師表達情緒。但其實藝術治療不只不需要任何基礎,創作媒材、目的也沒有設限,你可以不用完成作品、不用跟他人比較,即使你不擅言詞也沒有關係,治療師並不是只有在看作品而已。   透過藝術治療,你可以與自己和解,排解憂鬱的那個結,接受那樣的「不完美」,藝術治療的輕柔解方,將陪伴你共同挖掘被包裹在季節性憂鬱下的不安,擁抱內在那個受傷的小小孩。現在就泡杯熱飲,一起來看看這溫暖的一集吧!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6 什麼是季節性憂鬱? 01:21 藝術治療和諮商的不同 01:40 藝術治療的過程 02:21 透過藝術治療與自己和解 03:05 透過創作歷程梳理自己 03:44 誰適合做藝術治療? 04:07 提供藝術治療的單位 04:32 藝術治療能做到什麼?       諮詢專家:黃暄文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美國芝加哥阿德勒大學 諮商心理與藝術治療碩士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雕塑系 李政洋身心診所 諮商心理與藝術治療師 自閉症基金會士林/北投工坊 外聘藝術治療師 臺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學院 阿德勒藝術治療課程外聘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進行心理諮商前一定要注意這些事!免費諮商資源怎麼找?24小時專線看這裡 影片|有好事不會來找我!諮商心理師該怎麼排解負面情緒?特殊技能像「廟公」能一眼看穿人心思?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3.20

  •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該怎麼照護失智的家人?這些照顧訣竅要記牢!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身旁的長輩是不是會突然忘東忘西、不記得說過的話,或有經常走失的情形呢?根據衛福部2011年至2013年調查結果顯示,老人失智症盛行率為7.78%,推估2022年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超過30萬人, 加上65歲以下年輕型失智人口, 全台失智人口超過31萬人。如果家中有失智症患者,那可能會是一個漫長的照護過程,照顧失智症時該怎麼做,又有哪些社會資源能協助失智症家庭呢?一起來深入認識失智症照護,幫助全家人打造一個和諧的互助環境吧。     失智症不是失憶症,而且很難察覺!   失智症只是「記憶失調」問題嗎?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失智症不等於失憶症,而且近來失智症也不再是高齡者的專利了,根據台灣臨床統計,65歲以下的失智症患者超過1萬人。失智症是一種非正常老化現象的疾病,失智症症候群是結合認知功能障礙及精神行為障礙,導致多種生活功能逐漸退化,影響人際關係、工作能力及生活能力。認知障礙包含記憶障礙、方向感障礙、語言表達障礙、行為障礙及視覺空間障礙等;精神行為障礙包含妄想、幻覺等。   極輕度、輕度的失智症行為表現不明顯, 一般人很難察覺。湯麗玉秘書長指出,當所有人都能看出是失智患者時,通常就已經是重度失智症了,因此失智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平時多觀察長輩的行為變化,察覺長輩認知功能與過去有明顯不同,或是個性轉變,例如長期準時的長輩突然開始忘記約定、平時溫和的個性突然變得易怒等等,可以從日常生活軌跡發現疑似失智症的輕度症狀,記得早期就要積極尋求醫師診斷,及時的接受治療。   如果感到自己或親友常常忘東忘西,或是認知行為發生變化,可透過「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AD-8)」的篩檢表自行評估,如果行為描述符合(含)2項以上敍述時,即可安排就醫評估,前往醫療院所的精神科、神經內科、失智症特別門診或記憶門診。         協助長輩就醫有訣竅:尊重長輩自尊心、共同掛號評估   初期失智症症狀較不明顯,而且大部份疑似失智的長輩缺乏病識感,礙於面子較難主動提出就醫需求,湯麗玉秘書長分享鼓勵長輩就醫的訣竅,家屬需顧慮失智長輩的自尊心,透過長輩喜愛的關鍵人物溝通,循循善誘提醒失智症早期發現的重要性。就醫時,家屬可一同進行失智症評估,讓長輩知道並非只有自己需要被評估,降低抗拒與防衛心。平常也應該為長輩記錄行為異常狀況,作為醫師問診時的參考資料,減少在醫師面前談論長輩的症狀,避免長輩自尊心受挫,更能順利就醫。     打造失智症安全的居家照護,「看、問、留、撥」幫助走失者回家   1.提升失智者活動量:打麻將、散步或參與社區活動等,增加患者活動量及促進人際互動。   2.走失防護:選擇一種以上多元性的防走失方法,幫助走失親友回家。   大門設置門簾:為防止患者在無親友陪同的狀況下外出,可在門前加上門簾遮蔽大門,減少失智者看到門想外出的念頭。 建立鄰里互助網絡:請附近鄰居協助注意失智家人的行蹤,例如超商、早餐店、水果行等,在社區環境中打造友善生活圈。 向台灣失智症協會申請緊急連絡卡,掛在失智者出門常用的包包。 向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各縣市社會局申請愛心手鍊,讓他人協助找回走失者。 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每位長輩20個布標,家人可縫在衣服及佩件上。 準備衛星定位器或開啟手機定位,並妥善將裝置充電。     圖片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     3.小心火源:失智者可能會發生忘記關火的情形,須注意火源,以免引發火災。   4.製作一目了然的物件標示:失智者會有物品分辨困難的情形,例如無法辨別沙拉油或沙拉脫,家屬可在易混淆的物品上貼上字大且清晰的標示牌。   5.家中尖銳家具增添防護墊:失智者容勿碰撞銳利桌腳,可在尖銳家具上加上防護墊。   6.注意門檻:失智者無法分辨門檻高低,造成跌倒。   7.採取地中海式飲食,多攝取蔬菜水果及五穀雜糧。   8.妥善治療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會影響認知功能,如果是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應按時服藥, 控制在正常範圍,以免加速退化狀況。     美醫小教室:多一點關心,幫他找到回家的路   如果發現疑似失智者在街上徬徨徘徊,請主動關心,採取「看、問、留、撥」4動作,幫助走失者回家。   看:觀察 問:了解他狀況、與他對話 留:陪在他身邊 撥:確認需求後, 撥打110     給照顧者的重要指引,照顧者應優先照顧自己   家中如有失智者就如一場長期抗戰,照顧者應優先照顧自己才有能力照顧他人。   給照顧者的重要指引:   1.家屬需理解失智症的病程及照顧方式,如果事前未能理解疾病,常會發生家庭吵假及衝突等兩敗俱傷的事情,造成家庭不睦,徒增照護困難。   2.期待需合乎現實,明白失智症並非治療後就一定會回到正常狀態,失智症是無法痊癒的。   3.鼓勵照顧者參加家屬團體及照顧訓練課程,提升對失智症的認識,從中獲得支持與鼓勵的力量。   4.善用社會資源,協助失智者參加失智據點或日間照顧中心,增加活動及互動機會。失智症患者白天體力得到適當地發洩,夜晚就能睡得好,改善症狀,減輕照顧者的照護壓力。   5.照顧者家屬需安排自己喘息及放鬆的時間,在照護的漫漫長路才能走得久遠。   6.如果有失智症相關問題,可電洽台灣失智症協會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週一~週五9:00~21:00),或有長照需求可洽衛福部長照專線1966,提供諮詢及協助。       諮詢專家:湯麗玉秘書長    學經歷: 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 秘書長 行政院長照推動小組委員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 世界失智症理事會理事 國際失智症協會 理事 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失智老人服務組副主任 財團法人健順養護中心失智照護顧問     延伸閱讀 文章|失智症、阿茲海默症不是年長者的專利!有這些症狀要注意 影片|失智症照護指南,照顧者帶長輩看醫生的技巧!哪些症狀是失智症惡化前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1.31

  • 記住這3個圖案,醫美前一定要知道!擔心整形手術後遺症?必做認證功課!外國朋友也適用!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記住這3個圖案,醫美前一定要知道!擔心整形手術後遺症?必做認證功課!外國朋友也適用!   在做醫療療程前,你知道該如何選擇安全且可靠的診所嗎?今天這集的美醫學英文,我們邀請到醫策會執行長王拔群醫師,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找診所的小訣竅,來看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標章到底有什麼功能~準備好我們就開始上課囉!   Do you know how to find out a safe and reliable clinic? Well don't worry! In this episode, Dr. Wang, th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Joint Commission of Taiwan, can give us some easy tips to find safe and reliable clinics! Stay tuned and let's find out more!     各節重點: 00:00 Preview 精彩片段 00:10 Opening 開場 00:34 Introduce 內容介紹 02:19 Conversation 會話 03:19 Topic 今日重點 05:23 Keywords 單字教學 05:51 Idiom 俗語教室       諮詢醫師:王拔群醫師    學經歷: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執行長 國泰綜合醫院品質管理部主任 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級主治醫師 輔仁大學醫學系、中央大學生醫理工學院教授 台灣醫療品質協會常務理事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常務理事     延伸閱讀 文章|又見醫美無照行醫、枉顧病人安全!幫你做療程的是「真」醫師嗎? 影片|雷射、隆鼻、玻尿酸!微整形百百款,最高CP值攻略指南一網打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2.05

  • 曼陀女王波在台灣上市了!隆乳手術前必做的新課題!女王波手術價格?光滑面隆乳還要按摩嗎?

    圖、文/翁嘉妤      摘要  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疑惑,亞洲女性的身形和歐美女性好像天生就有不少差異,那是否有適合亞洲女性的隆乳假體,可以讓術後效果看起來更逼真、更自然呢?隨著技術的進步,在2022年4月,近期最引人矚目的新型隆乳材質「女王波」舉辦了上市前研討會,這款隆乳假體讓骨架小的東方女性也能輕鬆擁有飽滿豐盈的胸型,還能夠達成自然性感的深V乳溝,因此迅速掀起一陣熱潮。究竟這波女王波風潮到底在紅什麼呢?讓美醫誌的女王波懶人包帶著你一探究竟吧!     光滑面隆乳的新革命,觸感和安全我全都要!   曼陀女王波(Mentor MemoryGel® Xtra)是由美國嬌生集團旗下隆乳品牌Mentor ®所推出的新型隆乳假體,也是曼陀繼美人魚水滴假體後,又一次在隆乳植入物上所做的技術性突破,因此在美國、韓國、泰國等地上市時,也備受當地隆乳市場關注。   新一代的女王波假體全面提升了立體度、飽滿感和柔軟度,不僅達到「三位一體」的自然觸感,在相比同樣的胸寬條件下,也提供了更大的體積。對於這樣的改良再升級,外科醫師蔡昀達指出,女王波的設計讓胸圍較小的亞洲女性更能輕鬆擁有自然豐盈的曲線,是相當適合台灣女性的隆乳新選擇。         究竟這「三位一體」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大家現在都在討論女王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位來勢洶洶的女王到底多有料吧!     ● 立體度升級   乳房的審美觀一直以來都以歐美女性的體態為主流,但是亞洲女性的身形通常比較嬌小,因此以往若是想要追求較大尺寸的隆乳假體,礙於底盤直徑會超出胸廓,在選擇上存有許多限制,外型也會容易顯得外擴、下垂,「假奶感」明顯。   但經過曼陀女王波研發團隊數十年來針對國際化市場的改良,重新設計了假體外膜的形狀、減少底盤寬度,創造出女王波特殊的增高型(MemoryGel Xtra High Profile Breast Implants)規格,終於讓光滑面假體也能達到理想中圓潤飽滿的外觀,成為亞洲女性的福音。   在100%的側影對照之下,女王波與其他品牌同比例的產品相比,可以提供更加立體的輪廓,使胸型曲線堅挺突出。蔡昀達醫師表示,立體度的提升可以幫助骨架較小的台灣女性塑造出像歐美女性一樣的豐滿雙峰,但又不會因為乳房過於寬厚,而使得整體身形顯得粗壯笨重。     女王波特殊的增高型設計,可以幫助讓身形較為瘦小的女性擁有渾圓的胸型     ● 飽滿感升級   以往選擇光滑面隆乳假體時,民眾最擔心的風險之一,就是可能因為膠體填充率不足,造成術後產生凹陷、下垂或是水波紋的現象。對此,曼陀女王波也加以創新改良,捨棄傳統100% 或90% 等機械式填充設定,改採專利的「精準填充技術」(Precision Filling),以最新的AI智慧填充科技,客製出不同規格假體的「外膜、膠體、填充度」。   蔡昀達醫師解釋,這是指女王波在製造時,會先透過精密的計算和量測,讓每顆假體都能保持最佳的柔軟度和塑形能量,確保每一顆女王波都有著相同品質的最高水準。   假體的「外膜、膠體、填充度」為什麼這麼重要,需要由AI來進行客製化計算呢?假設只是一味地增加填充度,卻忽略外膜厚度的話,會導致外膜不夠輕薄、無法具備一定程度的柔韌性,使得假體觸感變硬,晃動起來更顯得相當不自然。因此在填充時,需要配合不同型號的假體去做精密調整,以達到「外膜、膠體、填充度」的完美平衡。   此外,女王波外膜採用專利的光滑表層,比他牌外膜輕薄30%,其堅韌度也提高了35%,擁有飽滿的「塑形能量」(Energy-storing technology)。意指將高聚合性的膠體,以黃金比例填充至圓潤飽滿的外殼,因此在植入後能夠與乳房穩定貼合,呈現出宛如真乳般自然的弧度。   蔡醫師進一步說明,這個改革也可以讓普遍上胸偏瘦的亞洲女性,或是產後北半球消風的媽媽們能夠擁有理想中飽滿豐盈的胸型,還可以減少隆乳後出現水波紋或是尖端凹陷(Dimple)的情況,塑造出更自然、更聚攏的性感乳溝。     ● 柔軟度升級   等等,你是不是想到我們還漏了個最後的關鍵,「膠體」?   許多想要隆乳的民眾會擔心假體日後可能會有爆裂、外漏、變形等風險,要是膠體在體內四散,造成難以想像的後果怎麼辦?蔡昀達醫師表示,目前隆乳市場的主流材質為「果凍矽膠」,與傳統矽膠假體不同,果凍矽膠能因應外力擠壓而暫時改變外形,但隨著壓力解除又會自動恢復原來形狀;這種特質可以使其同時擁有乳房般的彈性及Q度,又不易與其它物質結合,所以即使假體破裂,內容物也不會到處滲漏、流竄,在安全性上比傳統的矽膠義乳提升許多。     即使女王波假體被剪成兩半,內部填充物也不會流出     女王波假體在被剪掉後放入溫熱的水中,其膠體也不會融化、擴散     而女王波使用的果凍矽膠是曼陀最柔軟的一級記憶凝膠,「記憶」意為即使假體受到強力擠壓,也會迅速恢復原狀,更可承受高達700%的拉扯和225公斤的重量,等於一頭獅子踩上去都不會破裂!這些特性都能夠幫助女王波對抗擠壓和預防莢膜攣縮,更進一步提升整體隆乳手術的安全性。     女王波假體在承受來自不同方向的擠壓測試時,皆能在壓力解除後迅速恢復原狀     當然了,隆乳手術除了外觀和安全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那就是「手感」!   以往偏好柔軟觸感又想擁有豐滿乳房外形的民眾,可能必須在立體度與觸感中做出妥協,不得不選擇摸起來較為Q彈的絨毛面假體。但如今想要追求極致「手感」的族群,也多了女王波這一個新選擇囉。   之所以會叫女王「波」,就代表這款隆乳假體具有非常逼真的波動感。由於改變了假體的形狀與矽膠的填充比例,因此女王波得以兼顧飽滿與柔軟兩大訴求。蔡昀達醫師表示,女王波可隨著身體的姿勢變換流動樣態,使其站立時呈現水滴型的垂墜感,平躺時呈現自然外擴的圓盤狀,達到宛如天生的真實美感。     無論身形如何,各種尺寸任君選擇,總有一款在等你   要達到完美的隆乳效果,並不是一款隆乳規格就能打遍天下,畢竟每個人的身形厚薄、身高、皮膚彈性等條件都不盡相同,必須依造個人的條件選擇適合的假體尺寸。對此,曼陀女王波也考量到不同族群的多元化身材,延伸出豐富多樣的型號,使乳房形態更符合身體曲線,滿足各種身形的隆乳需求。     曼陀女王波新增的新增2款假體型號,包括形狀自然、中高側邊的Moderate Plus Profile以及具有立體體積、高側邊的High Profile,光是這2款假體就有更多細節和尺寸可以做選擇     隆乳手術最擔心「莢膜攣縮」!女王波莢膜攣縮的機率?   傳統的隆乳手術可能會因為鹽水袋或是光滑面圓盤的特性,造成假體在術後容易滑動移位,或是產生莢膜攣縮、石頭奶等情況。但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目前市面上的隆乳假體產生硬化或莢膜攣縮的機率已大幅下降。蔡昀達醫師引用研究結果指出,女王波發炎與細菌黏附的可能性極低,當結合無接觸隆乳技術和使用凱勒隆乳漏斗袋(keller-funnel)來進行手術時,莢膜攣縮率甚至可以降低到2%以下,使得安全性大幅提升,術後的護理也比傳統光滑面圓盤來得更加輕鬆。   不過,要預防莢膜攣縮,除了慎選原廠的隆乳假體,以及了解每款假體的特性外,醫師的技術與執刀經驗更是關鍵。像是術前評估適合的假體尺寸,還有植入的切口、放置的層次,甚至對於手術過程的嚴格把關,都影響著術後效果與安全,因此民眾在術前一定要慎選主治醫師和診所。     三證一體加上原廠12年保固,「安全」永遠是最重要的!   曼陀女王波在2017年通過美國FDA認證後上市,並率先由韓國於2018年底引進亞洲,隨後進入泰國等市場,成為東方女性近年來熱門的隆乳選擇。而台灣於2022年4月舉辦了上市前研討會,並於同年8月正式上市,也讓女王波成為同時擁有美國FDA、歐盟CE與台灣衛福部TFDA三證核可的乳房假體。   此外,曼陀原廠為女王波提供長達12年的保固,不只創下台灣隆乳市場的新紀錄,也為消費者提供更完善、更長久的安心保障。     越新的隆乳假體就一定越好?不要盲目追求新技術!   雖然曼陀女王波已正式在台灣上市,但不少民眾還在觀望女王波的費用,並和其他類型的假體做比較。蔡昀達醫師表示,女王波是目前曼陀系列中價格最高的一種假體,與市面上常聽到的柔滴、魔滴不相上下。不過也因為女王波本身有許多專利技術,以及整體多項特色升級,再加上延續光滑面無可取代的柔軟優勢,因此即使定價偏向金字塔頂端,仍預估將掀起市場潮流。   但蔡昀達醫師也提醒,隆乳手術切記不能盲目跟風,術前要先對假體有基本的認知,了解每種假體的特色,而不是認為越新就越好、越貴就越安全。畢竟沒有完美的假體能夠滿足任何人的需求,或是不用經過評估就能符合每一個人的條件,唯有術前與醫師仔細溝通、根據個人身形、喜好與預算等因素去做考量,才能打造出最適合自己的理想美胸。       諮詢醫師:蔡昀達醫師    現職: 粹究美學診所醫師   學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雙主修醫學士 中華民國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外科總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乳房外科 總醫師 韓國BIO 整形醫院 研究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隆乳手術入門說明書】魔滴柔滴差在哪?曼陀還有美人魚?懶人包一次收錄! 影片|隆乳手術有哪些後遺症?乳癌風險會變高?失敗後悔怎麼辦?專業醫師分析,讓你不再擔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8.23

  • 一起來建立台灣人的醫療基因數據庫!台灣精準醫療計畫破50萬里程碑,中研院展望TPMI未來發展

    圖、文/翁嘉妤      摘要  時代在變,你跟上了嗎?每個人身體的健康狀況,會受到基因、環境、生活習慣等因素所影響,呈現相當大的差異,這時候過去一視同仁的制式治療方式,是不是也可以透過大數據去優化呢?現在醫療的趨勢,便是根據基因決定的體質,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也就是所謂的「精準醫療」,利用大數據考量每個人不同的基因組成,精準地找出最適合的疾病預防策略、用藥安全及健康管理模式,避免無效醫療或不必要的副作用。     「集眾之力,共創美好」,TPMI慶祝突破重大里程碑   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aiwan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簡稱TPMI)為我國最高的學術機關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與全台灣16 個醫療體系,共33 家醫院共同合作執行的臨床研究計畫,邀請一百萬名民眾共同參與,目標為促進台灣使用基因資訊發展精準醫療,並發展健康管理最佳策略。如今截至2022年6月,TPMI已突破50 萬民眾參與,成為目前歐美地區以外最大的精準醫療計畫。   今(18)日中研院於南港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舉辦感恩記者會,邀請多名貴賓出席,慶祝學研醫三方共同合作,攜手50 萬民眾,在3年內便達到計畫的重要里程碑。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先生透過影片勉勵參與團隊,記者會除了向所有支持的民眾、合作醫院的醫師、護理師、藥師、各科室醫事人員、行政人員與研究人員及專家致謝外,也感謝國內外民間與企業在3年內慷慨捐款1.7 億,TPMI計畫總主持人郭沛恩院士並於會中發表未來展望,期望能轉譯學研醫界量能,打造精準健康生態系。     TPMI醫院聯盟代表     促進台灣精準醫療發展,打造全民健康新模式   為什麼就醫時填寫的病歷表上,經常會見到先問家族有哪些病史呢?其實這與疾病的成因是有相關聯的,包括現在生病的原因,或是未來可能會罹患的疾病等,答案很可能隱藏在自身的基因當中,因此詢問家族病史的原因在於,我們可以從詢問家族病史來了解並評估罕見的遺傳疾病,例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發生的機率。但隨著科技進步,未來我們將有更精確的方式可以預測患病風險,透過評估基因資訊,直接評估病人患病風險與合適用藥,達到精準醫療的目的。   台灣有許多推動精準醫療的優勢,但目前常用的基因數據主要為歐美國家的資料,專屬於台灣人的數據量仍然十分不足,西方人種的資料也無法反映出台灣人特有的基因變異。因此,若要持續促進台灣的精準醫療發展,必須盡快建立專屬台灣人的數據資料庫,為此中研院攜手學研醫三方與民眾共同合作,推動TPMI以發展台灣精準醫療。預期未來可根據個人的基因分析參考結果,提供民眾個人化的建議,降低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及早預防與保健,此外也能避免或預防疾病的發生,同時也將有助於台灣精準醫療研究與晶片持續發展,共同為下一代的健康而努力。     TPMI醫院聯盟代表及中央研究院老師代表     發展精準健康臨床模式,評估疾病風險,提升用藥安全   TPMI使用參與民眾的基因圖譜與臨床資料,來發展疾病風險預測模式,相較於過往單一疾病基因研究計畫需要招募特定疾病參與者與健康對照者,TPMI 以人為單位,不限疾病,當參與者人數達一定數量時,整個計畫便包含了足量的台灣常見疾病之病人數與沒有此疾病的人數,計畫得以同時進行多個疾病的基因風險研究。並且因為使用參與者的病歷為疾病與用藥依據,很多參與者由於自身健康狀況,對研究上的貢獻不只是單一種疾病的研究,這樣的研究設計使得TPMI 的收案可以較有效率、資料可以永續使用。   而民眾的基因圖譜則盡量使用醫用剩餘血液來萃取出DNA,並使用台灣精準醫療晶片(TPM SNP array)進行基因型鑑定;此晶片涵蓋了可反映漢人基因體特徵的703,000 個基因位點。結合基因圖譜與病歷資料後,研究人員得以進行統計分析,並發展常見疾病的風險評估演算法,進而提出健康管理建議。     TPMI醫院聯盟代表及產業界代表     建立精準健康管理概念,偵測風險以守護健康   TPMI 亦期許能將學術研究量能傳遞給民眾,讓民眾了解自己的「基因體質」,因此也規劃將已有國際醫學指引的基因型檢測結果,提供給TPMI 參與民眾參考,幫助民眾透過參與基因研究多認識自己,從而建立精準健康管理的概念。   此外,學界與醫界更共同組成「社團法人台灣精準健康促進協會(Taiwan Precision Health Association, TPHA)」,積極推動精準健康科普教育,如近期協會便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推出「健康城市揭秘:探索獨一無二的自己」特展,希望逐步提升民眾對於疾病與基因的認識,並協助民眾建立預防疾病的觀念,以支持政府推動全齡精準健康的政策目標。     目標吸引國際大廠進駐台灣,完善精準健康生態系   本次感恩記者會中也發表了TPMI 下一階段的任務,除了繼續完成百萬名參與者的招募外,研究團隊也將致力於以下項目:   持續發展華人常見疾病風險評估演算法,促進疾病預測、預防與治療,並提升用藥安全。 持續優化台灣精準醫療基因型鑑定晶片(TPM SNP array),期能嘉惠全體台灣民眾及適用於全球華人。 聯盟醫院將繼續發展精準醫療臨床應用模式及特色醫療,未來期使人人享有量身訂製的醫療照護。 向下紮根精準健康科普教育,積極推動精準健康生活型態。 邀請企業與TPMI 聯盟攜手打造精準健康生態系的一環,促進上中下游產業鏈成型,並與其他健康大數據橫向連結,期能逐步將研究量能透過轉譯產業而嘉惠全國民眾。   計畫團隊期許TPMI 的研究成果能促進全民有最佳健康管理的規劃、有效降低社會成本與醫療負擔,同時能帶動國內精準健康產業,並期許藉由成為精準健康生態系的一環來吸引國際大廠進駐台灣。當精準健康生態系完善,全國民眾健康地變老將不再是夢想;而在台灣實踐的精準健康管理策略也將嘉惠全球華人。         延伸閱讀 文章|優質醫療機構在這裡!醫策會推品質認證,118團隊通過評定 影片|醫師袍推薦「這樣穿」才帥?原來醫師手術都不穿內褲?揭密白袍和刷手服的各種都市傳說!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8.18

  • 失智症照護指南,照顧者帶長輩看醫生的技巧!哪些症狀是失智症惡化前兆?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失智症照護指南,照顧者帶長輩看醫生的技巧!哪些症狀是失智症惡化前兆?   當記憶逐漸淡忘,日常瑣事也開始需要人幫忙……失智症剝奪了記憶,也讓家人逐漸變成恍若不同的人,而身為與他最親近的照護者,我們該怎麼與他相處?失智症早期都是難以發現的,到底哪些症狀需要多注意,有哪些社會資源能幫忙,又該如何打造友善社區避免長輩走失?今天美醫誌邀請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來與大家聊聊,身為失智症照顧者的我們,有哪些能做到的事。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3 失智症是什麼 00:40 失智症會有什麼影響 00:56 失智症的迷思 02:02 失智症治療的關鍵 02:19 失智症的早期徵兆 03:16 失智症要看哪科 04:07 怎麼帶失智者就醫 05:30 就醫時的注意事項 06:14 失智長輩的居家照護 07:18 延緩退化的飲食 07:25 慢性病會影響失智症狀 07:35 怎麼預防失智長輩走丟 08:31 預防走失可以準備的物品 09:24 遇到走失長輩怎麼辦 10:04 給照顧者的建議 11:56 怎麼找適合的長照資源 12:12 湯秘書長的小建議       諮詢專家:湯麗玉秘書長    學經歷: 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 秘書長 行政院長照推動小組委員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 世界失智症理事會理事 國際失智症協會 理事 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失智老人服務組副主任 財團法人健順養護中心失智照護顧問     延伸閱讀 文章|失智症、阿茲海默症不是年長者的專利!有這些症狀要注意 影片|小心!失智症不是老年人才會有 認知六大因素防止金魚腦上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8.01

  • 高溫來襲,輕忽症狀恐致命?預防熱傷害,中暑急救方式看這篇!

    文/郭佳語 圖/翁嘉妤      摘要  受到熱帶大陸氣團影響,台灣逐漸進入高溫。而於此同時,英國、西班牙、法國等地也陸續傳出「高溫」造成的災情,像是英國的Google雲端服務伺服器因過熱無法冷卻而當機、因極端高溫影響飛機跑道,使飛機航班被迫暫停、鐵軌扭曲,或是西班牙各地出現的森林野火。而撇除掉外在環境的危險,高溫對人體有什麼危害?我們又該怎麼做才能在這樣的氣候下安然度過呢?     比起氣溫高,濕度高更致命?   人是恆溫動物,當環境溫度升高,為了調節體溫,我們會藉由流汗讓水分及熱從毛細孔蒸發,使身體能夠好好降溫散熱。然而當環境濕度過高,會使汗水蒸發變得困難,人體無法自然降溫,進而帶來熱傷害,症狀包含熱痙攣、熱昏厥、熱中暑、熱衰竭,嚴重可能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熱傷害常見的症狀與種類   熱傷害常見的症狀有四種:(1)熱衰竭、(2)熱中暑、(3)熱痙攣、(4)熱暈厥,這些狀況大多都是由於在炎熱環境中未好好補充水分、身體熱量難以排出,或是因人體散熱機制不佳,導致血液循環不順引起,如果沒有好好處理與正視,可能會引發生命危險,不可不慎。   (1)熱傷害常見種類:熱衰竭   因患者長期處於過熱環境,持續流汗卻未適當補充水分與鹽分,導致身體的不舒服,「熱衰竭」若沒有好好處理,就會變成攸關性命安全的「熱中暑」。   熱衰竭症狀 體溫通常並不會特別高(大約在37℃~40℃) 感到口渴 頭痛、頭暈 大量出汗 心跳加速 四肢無力、疲倦 噁心嘔吐 面色蒼白 說話喘 血壓降低     (2)熱傷害常見種類:熱中暑   是最常見,也是最嚴重的熱傷害類型,沒有謹慎處理,約有30%~80%的人會因此死亡。熱中暑的原因是中樞神經的功能出現異常,身體的核心溫度升高超過40℃,通常是在熱衰竭的階段沒有被及時發現處理導致,此時情況若不立刻處理可能會導致休克、心臟衰竭、多重器官衰竭。   熱中暑常見症狀 失去意識超過1分鐘 神智混亂 體溫高、皮膚燙 感到口渴 頭痛、頭暈 肌肉痛、肌肉痙攣 噁心嘔吐 四肢無力、疲倦 反應變慢 視力障礙   出現熱衰竭、熱中暑症狀怎麼辦?   若有人疑似出現「熱衰竭」、「熱中暑」的症狀,請患者立刻停止正在進行的動作,移動到陰涼處躺下,可以將頭偏向一邊確保呼吸道暢通、避免嗆到,並協助脫掉會妨礙散熱的衣服,用冷水擦拭肌膚,在「患者意識清楚」的情況下可以給予水分跟電解質,但若患者已失去意識,請不要給水,直接撥打119電話尋求協助。     (3)熱傷害常見種類:熱痙攣   由於在高濕熱環境下活動,又因流汗過多、沒有補充電解質,使體內的納與鉀離子濃度降低,導致肌肉抽筋疼痛,患者會感受到肌肉劇烈疼痛與抽筋,摸起來會硬硬的,除了四肢也可能發生在腹部。   出現熱痙攣症狀該怎麼辦?   若有人疑似出現「熱痙攣」症狀,須請患者也立即停止活動,移動到陰涼處躺下或坐下,解開衣服扣子與腰帶等,或是脫掉會妨礙散熱的衣服,用冷水擦拭肌膚,在「患者意識清楚」的情況下亦可以藉由休息、喝水與補充電解質改善,如果痙攣嚴重且意識喪失,須直接撥打119電話尋求協助。     (4)熱傷害常見種類:熱暈厥   在濕熱環境中身體為了降溫散熱,末梢血管擴張,讓血液跑到皮膚或四肢,使血壓降低且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導致暫時性昏厥。患者的體溫並不會特別升高,但脈搏快且微弱,面色蒼白。通常容易發生在長時間站立如軍隊訓練、學生朝會時。   出現熱暈厥症狀該怎麼辦?   首先須將患者移動到陰涼處,解開束縛與阻礙散熱的衣服,適時補充水分與鹽分,並注意患者脈搏與心跳狀況是否穩定,也可透過抬高下肢緩解症狀。     綜合溫度熱指數(Wet-Bulb Globe Temperature, WBGT)   一如前面所說,濕度也該做為熱危害評估的其中一個影響因子,因為溼度高的地方,會使汗水蒸發速度變慢,進而影響身體散熱的功能,日本環境省就有舉出一個例子,同樣是最高氣溫32.5℃的兩天,一天最低濕度為41%,另一天為56%,熱傷害送醫的人數就從50人提高到94人,足足差了快一倍,由此可知環境濕度越高,越容易造成熱傷害。   而這種綜合溫度熱指數(Wet-Bulb Globe Temperature, WBGT)就是一種同時將「溫度」、「濕度」、「太陽輻射」等考量得出的熱傷害指標。   台灣目前是將WBGT用在勞工戶外作業的危害性評估上,並訂下條文要求雇主須依照指標分配勞工作業及休息時間。     處於濕熱的海島國家台灣,我們可以怎麼做?   隨著全球暖化以及悶熱的極端天氣接踵而來,歸納前面幾個症狀,可以知道讓人體陷入危急情況主要原因便是缺水、缺少電解質,缺乏適當的散熱方式,且出現異狀沒有及時被妥善地處理。   因此以下是幾個建議:   (1)適時補充水分   補充水份能避免因脫水使血壓一下子降低,也能降低休克的危險。而補水的定義,並不是「口渴了才喝」而是要有意識地補充,藉由多喝水減輕心臟、腎臟以及其他器官的負擔。   (2)補充電解質   因大量流汗,體內納離子也跟著流失,導致即使補充水分也難以留在體內,因此即使有記得乖乖喝水,還是可能會導致中暑,最好的方法是同時補充水分與鹽分,才是避免熱傷害的方法。   (3)其他   若要進行長時間的戶外活動,與夥伴同行會是比較好的選擇,除了能互相照應,在身體不舒服時也能被察覺且立即處理,避免產生中暑前兆時卻被疏忽而錯過關鍵時機。衣服則可以盡量穿著易透氣散熱的材質,幫助身體更好地降溫。     許多地區的氣溫與濕度,對人類來說開始難以生存   科學進展 (Science Advances)期刊曾刊登一項研究,根據氣候紀錄的調查,目前有些地區,如南亞、中東沿海、北美西南沿海地區,因異常高的海水溫度,和大陸氣溫,使極端濕熱的現象更容易發生。   哥倫比亞大學的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所(Lamont-Doherty Earth Observatory)教授拉德利.霍頓(Radley Horton音譯)也表示,隨著各地極端濕熱的狀況增多以及頻率越來越高,對於極端炎熱所帶來的風險,我們所知已嚴重不足。   在高溫持續,空氣濕度又居高不下的情況,還請大家謹慎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無論戶外或室內的活動都要量力而為,且適時補充水分與電解質,一起平安健康度過這個炎炎夏日!     資料來源: 1. 歐洲熱浪讓幾大雲端服務伺服器當機 Google Cloud、暑さでダウンか ロンドンのデータセンターで冷却系に障害 Oracle Clou... Google, Oracle cloud servers suffer outage in UK hea... 只有在這種時候,彷彿虛無飄渺在天上的雲端系統才終於呈現出它的物理性質 歐洲熱浪逾千人熱死 倫敦機場跑道融化-台視新聞網 倫敦高溫飆40.2度 氣象單位警告:熱浪還沒結束、恐飆42度-台視新聞網 - Plurk 2. 谷歌雲,熱或冷卻系統在倫敦數據中心故障甲骨文雲也[恢復] - IT媒體新聞 (itmedia.co.jp) 3. 谷歌,Oracle雲伺服器在英國熱浪中遭受中斷 • The Register 4. 歐洲熱浪逾千人熱死 倫敦機場跑道融化 (ttv.com.tw) 5. 倫敦高溫飆40.2度 氣象單位警告:熱浪還沒結束、恐飆42度 (ttv.com.tw) 6. 倫敦航班在熱浪期間跑道受損后暫停 (cnbc.com) 7. 歐洲在熱浪中炙烤,在法國,西班牙|助長火災美聯社新聞 (apnews.com) 8. 夏天潮濕悶熱,為什麼感覺呼吸都困難? | TechNews 科技新報 9.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熱傷害的種類,有什麼症狀? (hpa.gov.tw) 10. What extreme heat does to the human body - Washington Post 11. 高溫天氣:熱浪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和行為? - BBC News 中文 12. 熱傷害預防資訊 : 認識綜合溫度熱指數(WBGT) (env.go.jp) 13.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熱衰竭與中暑 (nhi.gov.tw) 15. 高氣溫戶外作業熱危害預防行動資訊網 | 熱危害風險等級查詢計算 (osha.gov.tw) 16. 高濕比高溫更要命 研究:致命極端氣候快轉了數十年 | 台灣英文新聞 | 2020-05-10 20:14:00 (taiwannews.com.tw) 17. 防熱中暑!光喝水不夠 電解質也要補充|Uho優活健康網 18. https://research.noaa.gov/article/ArtMID/587/ArticleID/2621/Dangerous-humid-heat-extremes-occurring-decades-before-expected 19.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aw1838     延伸閱讀 文章|發燒、體溫高是中暑還是新冠肺炎?兩點判斷免驚慌 影片|嘴破=火氣大?退火就要喝青草茶?你可能一直以來都搞錯了!中醫食補觀念大解析!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7.26

  • 台灣首例猴痘確診!認識猴痘症狀和預防方式!猴痘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新冠?

    圖、文/翁嘉妤    摘要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尚未平息,猴痘(Monkeypox)卻悄悄在全球蔓延,台灣24日出現了首例猴痘境外移入個案,疾管署指出,猴痘確診者為20多歲男性,於2022年1月~6月至德國就學,6月16日搭機返國,在機場新冠肺炎檢驗陰性後返家進行居家檢疫,6月20日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紅疹、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於21、22日就醫,經醫師評估後,進行採檢及通報,檢體送疾管署昆陽實驗室檢驗,於24日確認陽性。     什麼是猴痘?認識現存最嚴重的正痘病毒感染症   根據疾管署公佈資料表示,1958年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首次從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因此該疾病才會被命名為「猴痘」。人類感染猴痘病毒最早的個案是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名9歲男孩,此後中非和西非靠近熱帶雨林的偏遠地區陸續有個案報告。     圖片來源:路透社     猴痘病毒屬痘病毒科(Poxviridae),正痘病毒屬(Orthopoxvirus)。主要由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傳播給人,屬人畜共通傳染病。猴痘病毒可分為中非(剛果盆地)分支病毒和西非分支病毒,中非分支比西非分支病毒更容易傳播和嚴重,中非分支致死率高達10%,而西非分支致死率約為1%。隨著1980年天花消滅和之後停止接種天花疫苗,猴痘成為現存最嚴重的正痘病毒感染症。   疾管署指出,目前這一波猴痘疫情自5月中於英國爆發以來,全球累計50國報告至少3,598例確診,其中以歐洲及美洲病例數最多,累計病例前5名為英國793例、德國592例、西班牙520例、法國330例及葡萄牙328例,亞洲目前為韓國與新加坡有境外移入病例。     感染猴痘會有什麼症狀?猴痘會變成下一個新冠?   根據疾管署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公佈資料,猴痘症狀與天花相似,但更輕微,症狀可能持續14~21天,包括發燒、頭痛、畏寒/寒顫、出汗、肌肉痛、淋巴腺腫大(如耳週、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極度疲倦等症狀,不過疾管署也表示,在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報告中,這次的猴痘疫情患者症狀表現較不典型,包括發燒症狀較不明顯、皮疹較早出現在生殖器或會陰部,且不一定有擴散到其他身體部位等情況,因此容易與其他性傳染病混淆。   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猴痘的傳播對象較有侷限性,多是有與患者親密接觸,或照護患者的醫護人員,為減少受感染的風險,建議民眾出國應避免接觸猴痘疑似個案,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皮膚病灶如紅疹、丘疹、水泡或膿疱等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並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圖片來源:衛福部疾管署     台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臨床教授李建璋今(27)日於臉書中指出 ,猴痘不至於演變成下一波新冠病毒,因為猴痘是DNA病毒,不像新冠是變異快的RNA病毒,相較起來DNA病毒較為穩定,不易變異,再來目前天花病毒疫苗對猴痘還是有效的,暴露前或暴露後使用都可以,大約有85%保護力,加上基因分析顯示目前的爆發還是來自同一病毒,不是多點爆發,且猴痘R0值約2至3,相比於Omicron R0值12,傳播力不致於到不可控制,但李建璋教授也提醒,對於猴痘疫情還是要提早做好準備,公共衛生的啟示最重要的就是在星星之火便捻熄。     如何預防猴痘?衛生觀念要做好!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猴痘是人畜共同疾病,有別於新冠肺炎的飛沫傳染,需以粘膜接觸到帶有高病毒的病痘才會感染,雖然風險相對低,但此波猴痘疫情個案病徵都不明顯,患者可能身上有疹子也不自知,民眾也有可能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觸碰到猴痘感染者的皮膚病灶,因此也就顯示手部衛生的重要性。   施信如主任提醒,民眾只要謹記遵守預防新冠肺炎的方法,如勤洗手、攜帶酒精消毒及戴口罩,也可以預防猴痘,並記得攜帶酒精消毒來自保,但酒精不要只是噴一噴就好,要記得手搓一搓,讓酒精均勻分佈,才能達到防治效果。     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莊人祥副署長表示,除了避免與猴痘感染者接觸、前往猴痘流行區的所有食物應徹底煮熟才食用等預防方法以外,疫苗接種也是預防的手段之一,雖然台灣不會進行大規模接種,但目前已列出醫護、實驗室人員及高風險密切接觸者等三大優先施打對象,積極與國際藥廠洽談第三代天花疫苗及抗病毒藥物。       延伸閱讀 文章|皮膚出現大片紅疹、腳趾有凍瘡?!小心是新冠病毒找上你! 影片|雞蛋洗頭去頭皮屑?美白保養花招百出,皮膚科醫師帶你破解謠言!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6.27

  • 即日起簡訊實聯制取消!台灣社交距離APP,你安裝了嗎?

    文/郭佳語 圖/翁嘉妤      摘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表示,即日起將取消實聯制,鼓勵民眾改下載「台灣社交距離APP」,並提醒該APP需廣泛使用,才得以發揮最大成效,請民眾落實防疫措施,共同維護自己與他人安全。     簡訊實聯制取消!「台灣社交距離APP」你下載了嗎?   自2021年5月19日起實施的簡訊實聯制,現在要退役囉!民眾前往各大場所,是否也發現實聯制掃碼的QR Code相繼被撤下了呢?指揮中心指出,由於防疫新階段措施調整,簡訊實聯制將於明(28)日零時退場,即使是紙本實聯制也不需延續使用。   取而代之,是鼓勵民眾安裝「社交距離APP」。   社交距離APP是透過藍芽技術紀錄相關資料,民眾不需要註冊與登錄資料,只需下載後安裝,並將藍芽全天開起,若與確診者接觸超過2分鐘便會收到警示通知。   也由於社交距離APP是透過藍芽技術比對使用者與他人的距離,因此越多人安裝使用,越能發揮其成效,若需參加特定或不特定多數人的活動,建議務必要安裝好APP,並開啟藍芽,在實聯通知上才能更精確哦!           台灣社交距離APP去哪安裝?   還沒下載,或是不知道該怎麼下載APP的朋友,可以到「APP STORE」或是「Google play」商店,搜尋「台灣社交距離APP」前往下載,也可以點擊以下連結:   臺灣社交距離APP ios版本   臺灣社交距離APP Android版本   下載後也別忘了要開啟藍芽,如果將藍芽關閉APP就無法正常使用,要特別注意喔!     簡訊實聯制取消,但口罩還是要戴好   雖然取消了簡訊實聯制措施,但指揮中心也表示,目前口罩防疫規定仍然維持不變,除以下情況外,外出時民眾還是要記得全程配戴口罩!   可以免戴口罩的場合如下,但民眾還是要記得隨身攜帶口罩,以備不時之需:   室內外從事運動。 室內外拍攝個人/團體照。 自行開車,車內均為同住家人,或無同車者。 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之正式拍攝或進行時。 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 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 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   此外,外出時若有飲食需求,或是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或活動(例如:藝文表演/劇組/電視主播等演出人員正式拍攝演出時、運動競賽之參賽選手及裁判於比賽期間等),如符合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之相關防疫措施,也都得暫時脫下口罩。   指揮中心也提醒,若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好口罩,以保障你我的安全。           延伸閱讀 文章|忘記吃藥能補吃嗎?吃藥配果汁正確嗎?用藥觀念懶人包,讓你不再「吃錯藥」! 影片|市面口罩真真假假分不清?口罩續命術!藥師獨門口罩保存法!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4.27

  • 出門記得帶小黃卡!今起進入12場所須持「疫苗接種紀錄」

    圖、文/翁嘉妤    摘要  因應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嚴峻,指揮中心宣佈21日上午8時起,開放民眾申請「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並規定民眾若要前往歌廳、舞廳、三溫暖等休閒娛樂場所,須出示小黃卡或數位證明,確認已接種2劑新冠肺炎疫苗才可進入。     21日開始上路!民眾須持「疫苗接種卡」才能進入12場所   今(21)日新課綱首屆大學學測今天開考,適逢本土疫情逐漸升溫,考場防疫也不敢輕忽。除了學測登場外,今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有新規定上路,民眾如果要前往12種指定休閒娛樂場所,應配合出示完整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紀錄才能進入,接種紀錄除了出示紙本疫苗接種卡,也就是俗稱的「小黃卡」以外,亦可使用「健保快易通」或「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等數位方式提供檢視。   民國111年1月21日起,進入以下12種休閒娛樂場所需出示疫苗接種證明: 歌廳 舞廳 夜總會 俱樂部 酒家 酒吧 酒店(廊) 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 特種咖啡茶室 夜店 舞場 三溫暖   除了上述休閒娛樂場所外,指揮中心也提醒,先前已有針對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情形進行規範之場域,包括醫院、住宿式長照機構等,民眾也要依規定配合出示疫苗接種紀錄,始得入內活動。不過這些場域需檢視的疫苗接種證明,同樣不僅限於紙本「小黃卡」,包括民眾熟悉的「健保快易通」APP,以及21日上午開放申請的「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皆可通用,讓民眾出示證明時更加便利,不必再擔心搞丟紙本記錄。     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俗稱「小黃卡」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忘記帶小黃卡怎麼辦?數位證明嘛欸通!   ● 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   開啟健保快易通APP(IOS|Android),於首頁點選下方的「健康存摺」,即可找到「COVID-19 疫苗接種/病毒檢測結果」,會列出接種疫苗或PCR報告結果。     圖片來源:翻攝自健保快易通APP     ● 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   自1月21日上午 8 點起,可於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網站申請,按照網站步驟指示入輸入資料,最後會得到一個有 QR Code的 PDF 檔案,外出時便可讓相關單位進行查驗。     圖片來源:翻攝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網站     第一步:確認身份   (一)國人:①身份證號+健保卡號+戶口名簿戶號、②FIDO、③自然人憑證,三種方式擇一。   (二)外來人口:①統一證號+健保卡號、②統一證號+入出境證號、③統一證號+護照號碼,三種方式擇一。     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第二步:選擇項目   選擇「疫苗接種數位證明」或「檢驗結果數位證明」。     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第三步:取得證明   在申請成功畫面點選「下載/列印數位證明」即可完成申請,會得到一個QR Code。由於下載後的檔案格式為PDF,因此除了可以將QR Code存放在手機中,也可以將 PDF 列印出來,轉換為紙本證明。如果家中沒有列印設備,但又有列印需求的民眾,可以在申請成功畫面下方「若需列印者也可使用」選項中,選擇「便利商店」並點選「取得超商列印碼」,系統將產生超商列印條碼或編號,便可自行攜碼至超商付費列印。     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延伸閱讀 文章|新冠病毒也會傳染給動物?家中寵物要當心?小心「這樣做」反而會傷害毛小孩 影片|防疫導致口罩痘和酒精手?! 對抗病毒應該這樣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1.21

  • 台灣研發玻尿酸上市!永恆之星鑽石玻尿酸「玻妃爾」,提供愛美新選擇

    文/郭佳語 圖/翁嘉妤、郭佳語      摘要  隨著年歲增長,人體的玻尿酸也會逐漸流失,玻尿酸微整也成了民眾想要保養進修的「小心機」。在療程前除了選擇適合的合格醫師外,也會依照偏好選擇玻尿酸品牌。而以往這類的皮下填充膠原劑大多以國際廠牌為主,如今玻尿酸選擇再加一,療程上民眾也有可以更多自由度囉!     台灣研發玻尿酸「玻妃爾」,為療程提供新選擇   玻尿酸微整是國人最熱門的微整療程之一,今(11)日由Gino主持永恆之星鑽石玻尿酸上市發表會,永信藥品公開一款新的台灣玻尿酸產品「玻妃爾」,盼能提供更多元的產品給有需求的民眾。   本次發表會邀請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國聯合會暨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蔡豐州、社團法人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蔡仁雨、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曾忠仁,長庚醫院皮膚部部主任鐘文宏,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戴浩志,以及皮膚科醫學會理事暨台北榮總皮膚部皮膚診斷科主任陳志強、張立言整形外科診所張立言院長、黃柏翰皮膚專科/美容醫學診所黃柏翰院長等專家出席,並發表對醫美市場的發展與期待。   玻妃爾玻尿酸採用3H璀璨交聯技術™,在柔軟度與塑形上具有良好的彈性。因此能使醫師更方便施打,使用上也可以達到易塑形、施打後不易破裂的效果。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蔡豐州表示,相信擁有更多的產品選擇,對於帶動醫美產業發展亦有更多正面影響。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蔡豐州表示,相信擁有更多的產品選擇,對於帶動醫美產業發展亦有更多正面影響。     低殘留,易塑形,適用於皺紋填補   玻尿酸依照不同的廠牌,有其柔軟度以及適合使用的族群,而「玻妃爾」玻尿酸(Pave Derm J-Fill Soft)使用專利交聯技術,稱如同鑽石的結構般,有良好塑形效果。   其交聯劑殘留低、交聯率高,因此能維持良好的持久度,也能減少人體內的殘留,也因其不易散開、易注射等特點,膠體強度與塑形程度適中,適用於額頭、蘋果肌、鼻子、下巴、淚溝、法令紋、豐唇等填充項目。       製造廠 市場別稱 品牌 技術 優勢 玻妃爾 (台灣-永信) 市場別稱永恆之星 品牌Pave Derm 技術3H璀璨交聯技術™ 優勢高交聯比例 低修飾 易塑形 支撐力佳 科研 (台灣) 市場別稱水微晶 品牌Hyadermis 技術CHAP透明質酸交聯平台 優勢高黏度、高彈性微晶體結構 品牌ANIMERS 技術CHAP&絲化製程技術 優勢澎潤自然 不易結塊 Allergan (美國) 市場別稱V+ 品牌Juvederm 技術HYLACROSS VYCROSS 優勢穩定且較易塑型 Q-Med (瑞典) 市場別稱純粹玻尿酸 品牌Restylane 技術NASHA 優勢低交聯度 高支撐力 市場別稱女神玻尿酸 品牌Restylane OBT 技術動態優化技術OBT 優勢強化拉伸力 高支撐度 均勻過篩 CROMA (奧地利) 市場別稱公主玻尿酸 品牌Princess 技術SMART 3D網狀交聯 優勢高黏稠性 非交聯劑型 添加甘油 TEOXANE (瑞士) 市場別稱隱形玻尿酸 品牌TEOSYAL 技術Preserved Network™ 優勢耐壓力強 延展性高 融合性高 各廠牌玻尿酸一覽表(資料來源:永信藥品提供)     長庚醫院皮膚部部主任鐘文宏表示,以往提及玻尿酸大多想到的皆為國際品牌,在台灣最新注射型醫美產品推出後,期待能帶動更多醫美產業的發展。   陳志強醫師亦指出,於為期6個月的臨床雙盲試驗中,分別於第4、14、24週觀察法令紋與整體改善程度,玻妃爾玻尿酸整體療程治療的不適感較國際品牌佳,受試者自評的改善滿意程度也相當高,相信在國人追求美麗的同時,除了國際品牌,也不失為另一個新選擇。     陳志強醫師說明,本次臨床研究指出受試者中僅有4成民眾在臨床上有輕微疼痛之不良反應,其注射疼痛反應優於國際品牌。     隨著台灣廠牌玻尿酸注入醫美市場,也為愛美民眾提供更多安全的療程,美醫誌也提醒,在選擇療程的同時,要與醫師討論並確認自身需求,方能挑選出最符合條件的產品,於追求美麗之際,才能放心與安心哦!     延伸閱讀 文章|醫美初體驗年齡下滑!安全意識大不足?女神楊謹華呼籲找回醫美安心感 影片|雷射、隆鼻、玻尿酸!微整形百百款,最高CP值攻略指南一網打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1.11

  • 澎湖引爆蟲蟲危機?「毛毛蟲皮膚炎」可能讓你奇癢無比、紅疹橫行!

    圖、文/翁嘉妤      摘要  夏天來臨時,可不是只要擔心高溫日曬和颱風侵襲,其實夏天也是「毛毛蟲皮膚炎」好發的季節,毛毛蟲皮膚炎(Caterpillar dermatitis)是一種接觸性皮膚炎,常見原因是來自於蝴蝶或蛾等幼蟲,這些幼蟲身上的刺毛會有特殊毒性,皮膚接觸到時會覺得搔癢難耐,甚至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因此在戶外活動時需格外留意。     小心極細毒毛!徹底清潔衣物,杜絕毛毛蟲皮膚炎   夏季可謂「蟲蟲危機」的好發季節,近日澎湖地區驚傳怪病,自中秋假日後有許多民眾反應皮膚出現嚴重過敏症狀,長出奇怪紅疹且劇烈發癢,造成遊客恐慌。皮膚科醫師林昱廷在社群專頁中便分享近期一名來自澎湖的患者,過去3天內皮膚陸續開始出現紅、腫與會癢的丘疹,經醫師診斷後評估可能是「毛毛蟲皮膚炎」。林昱廷醫師表示,這名患者的皮膚症狀,是一種由台灣黃毒蛾(Euproctis Taiwana)體毛所造成的皮膚過敏反應,牠們的體毛大小非常細微,可能穿透衣服,造成皮膚劇烈發癢或刺痛。       圖片來源:林昱廷醫師Facebook粉絲專頁     想要防範毛毛蟲皮膚炎,可別以為穿著長袖長褲就能安然無恙,這些細毛會隨風飄落在皮膚或衣服上,常見的皮膚過敏反應以分散性的紅斑、丘疹、膨疹或水泡為主,分佈的位置通常位於脖頸、四肢、腋下、腰部、足部等地方,如果有毛毛蟲在身上爬行過,病灶一般會呈線狀排列。至於出現的時機,則不一定在接觸後立即產生,也可能在數小時,甚至數天後才出現。   根據這名患者皮膚紅疹的分佈與人群擴散的狀況,加上澎湖自9月24日起開始吹東北季風,林昱廷醫師推測可能為毛毛蟲體毛隨風飄散,接觸到皮膚才引起的過敏症狀。但畢竟這些細毛可謂防不勝防,長袖長褲僅能達到初步隔絕,因此民眾在戶外活動時,還是要小心留意。如果不慎接觸到毛毛蟲,可千萬要手下留情,勿拍打或直接碰觸毛毛蟲,才不會擴大毒毛的接觸面積,除了要盡快洗淨皮膚外,返家後也需要徹底清潔衣物,可以利用膠帶沾黏查看是否有殘餘的細毛,以免往後再次穿著同一件衣物時,又會誘發相同的症狀。   倘若毛毛蟲皮膚炎的發癢情形和紅疹持續擴大,須及早就醫,由專業醫師診斷治療,千萬不要聽信網路偏方,以免過敏反應更加嚴重。醫師通常會開立口服的抗組織胺,或使用外用的類固醇藥膏來緩解症狀,約半個月內就會逐漸痊癒,但復原期間要記得不要過度搔抓患處,謹遵醫囑才能早日康復。     小小一隻毛毛蟲,也能讓你癢到叫苦連天   毛毛蟲皮膚炎其實並不只有在台灣出現,過去在國外甚至有爆發過類似的疫情。林昱廷醫師表示,根據國外媒體報導,早在1989年的法國以及2001年澳洲的雪梨,都曾有出現過類似的群聚案例。   林昱廷醫師進一步指出,這起澳洲雪梨的例子特別的是,案例是來自於一間社區中心,當中有過半的員工及5%的顧客都有發生紅疹的反應,但每當有人週末離開社區,外出去渡假時,症狀就會減輕,回來後症狀卻又浮現,該中心懷疑是某種昆蟲造成的影響,因此對社區內部及戶外用殺蟲劑清潔了數次,但卻從未在社區中心找到疑似的昆蟲,患者皮膚搔癢的問題也依然沒有得到改善,這樣的狀況持續了長達4個月,最後才在郵箱附近的一棵樹上發現許多黃尾毒蛾幼蟲,最後中心派員將樹鏟下移走,並徹底清潔該樹周圍的區域,才終止了整個疫情。   至於澎湖地區近日傳出的「紅腫癢怪病」,澎湖衛生局在接獲通報後,於28日委請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運用遠距設備,與多位專家視訊連線調查,綜合看診民眾症狀和敘述,以及皮膚專科醫師看法,澎湖衛生局表示,現行地區內的紅腫症狀像是丘疹樣尋麻疹(insect bite induced popular urticaria),此皮膚癢疹有可能因節肢動物叮咬,不排除是樹木草叢棲息的毛毛蟲、纖毛或寄生在季節性候鳥、家禽的蟎造成,建議只要不過度搔抓,此癢疹會自動痊癒,也不會留下疤痕。   澎湖衛生局呼籲民眾出門運動或通勤時,記得穿著長袖衣物、脖圍和長褲,減少暴露部位,若皮膚感到紅疹、搔癢,建議先以溫水淋浴沖洗,更換乾淨衣物,若無改善請盡速就醫,切勿隨意購買藥物或乳液塗抹,以免症狀惡化。     諮詢醫師:林昱廷醫師    學經歷: 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醫學系畢業 木木日安皮膚專科診所院長 皮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 萬芳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 第16屆國家新創獎 第17屆國家新創獎 101與102年台北醫學大學學術研究獎     延伸閱讀 文章|焦慮摳皮想抓癢?「皮膚搔抓症」讓你忽視了皮膚痛苦的哀鳴嗎? 影片|皮膚癢好想一直抓抓抓 擺脫你的過敏原兇這麼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9.29

  • 塑化劑影響GG發育?老一輩都是驚人巨根?台灣男性陰莖平均長度大公開!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塑化劑影響GG發育?老一輩都是驚人巨根?台灣男性陰莖平均長度大公開!   幾年前,塑化劑影響人體的報導曾在台灣引發輿論,而塑化劑真的有這麼恐怖,甚至影響到男性的生育能力?今天邀請陳偉傑醫師和羅詩修醫師一同來探討,也幫各位觀眾解開迷思,譬如陰莖真的有「世代差異」?男性陰莖大小怎樣算正常…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4 台灣男性陰莖的大小有「世代差異」? 01:31 身高與陰莖成正比? 04:43 男性的陰莖平均長度是多少? 06:50 塑化劑能夠影響陰莖大小和生育能力? 08:48 陰莖越大越好?       諮詢醫師:陳偉傑醫師    現職: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泌尿科醫師 學經歷: 長庚大學醫學士 宜蘭羅東博愛醫院外科住院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總住院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住院醫師       諮詢醫師:羅詩修醫師    現職: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泌尿科醫師 學經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總住院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住院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男女自慰不害羞,高潮自己來,健康性福非難事 影片|陰莖彎曲矯正術!自律的陰莖有多可怕?你給我挺直腰桿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9.13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