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月亮臉共有7筆結果

  • 正顎、削骨、下巴美型手術,拯救不完美的臉龐

    文/楊雅雲 圖/傅暄閔      摘要  精緻又立體的臉型一直都是大眾追捧的美麗樣貌,尤其在明星、網美及媒體的助長之下,臉部美容已成時尚風潮。但並非每個人天生就擁有完美無睱的臉龐,如果發現自己的鼻子、下巴、顎骨的瑕疵造成臉部線條的不完美,現今醫學技術可依照民眾不同的身體需求,透過削骨、正顎手術、下巴美型等侵入式醫美整形手術改善肌膚及臉部線條。美醫誌特別解析網友關心的臉部醫美話題,帶你認識削骨手術、正顎手術及下巴美型的護理觀念,找到適合自己的臉部醫美療程。     削骨手術改善顴骨凸、國字臉的問題   臉頰寬、臉頰外擴的困擾,可透過削骨手術改善臉部視覺效果。削骨手術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已是成熟且低風險的手術,即使患者的年齡大小可能會影響手術風險程度,例如皮膚鬆弛等較常見的問題。此外年齡長者的骨骼恢復期約需八至十二週,骨質疏鬆患者可能造成骨頭癒合不良或不對稱等風險。           一般美容性的削骨手術分成臉部上半部及下半部,上半部屬於顴骨凸或顴骨寬,下半部為國字臉或方形臉。上半部的骨頭屬於實骨(空心)的骨頭,在削骨過程中不會出血,在手術時同時作好骨釘的固定,就能滿足患者的期待。臉部下半部手術因頷骨部分含有神經、血管的分布,在手術過程中較會產生出血,或是術後瘀血狀況,恢復期較長。下頷骨削骨手術可能會合併部分神經的暫時性損傷,術後三個月到一年會產生神經麻木的不適感,導致臉部敏感度變差或嘴型不自然的狀況,但在恢復期過後即可復原,患者不需過度擔心。   民眾常詢問削骨手術是否需同時進行拉皮手術的問題,整形外科專科醫師莊家榮提出一般年輕族群的皮膚彈性較好,削骨手術後皮膚彈性容易恢復,所以通常不需再進行拉皮手術,但是臉頰皮膚呈現下垂現象的患者則需要執行削骨手術並搭配拉皮手術,才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了解更多請點:削骨手術會影響下顎骨骼的強度嗎?削骨迷思大解析!     正顎手術是雙顎型的功能性矯正手術,可搭配填充或隆鼻,修飾臉部線條   正顎手術是屬於功能性的矯正手術,常用於矯治顎骨嚴重畸形或咬合不正的狀況,例如戽斗、骨性暴牙、下顎後縮、顏面歪斜等。通常正顎手術需同次做雙顎手術,下顎骨切除時上顎骨也需進行部分調整,讓上下排的牙齒在術後能咬合密合。一般患者若有「月亮臉」或「關刀臉」患者,嚴重者甚至會影響牙齒咬合功能,可透過正顎手術矯正外觀容貌,術後由側面觀看臉型曲線就不會過彎或過平。   醫師執行正顎手術時大多會著重在功能性的矯正手術,不一定能全面性考量外觀的比例與美醜,因此多無法保證矯正後的臉形外觀是否能夠符合患者期待,所以部分患者會建議搭配中臉部的填充或甚至是隆鼻手術,來修飾臉頰的各種角度,讓整體臉型更趨近於完美。   了解更多請點:正顎手術可能傷到神經?帶你了解正顎手術的各種眉角!     墊下巴或注射微整都能讓下巴更美麗   下巴整形手術能改變下巴長短及視覺比例,下巴的整形手術假體類型包含矽磟、Gore-tex、人工骨等,若以矽膠墊下巴,矽膠假體因較容易移位,必須將假體放在皮膚更深層的位置,也稱為骨膜下的剥離,運用骨膜的癒合力讓假體固定,以減低位移風險。   曾經進行下巴美型手術的患者,若對植入矽膠的成果不滿意而欲移除的話,莊家榮醫師提醒下巴假體取出後不一定能回復原本形狀。一般取出假體的情況需參考實施手術時患者的年齡,若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族群患者,因皮膚條件彈性較好,取出假體後下巴恢復原樣的機率較大;若是三十五歲以上患者因皮膚條件鬆弛,取出假體後下巴恢復原樣的機率較小。若是對下巴整形術後的形狀、大小或角度不滿意,醫師大多建議不以拿掉假體作處理,而是更換假體樣式或尺寸等以符合患者的期待。   萬一若真的需要取出下巴假體,手術的過程會比植入假體時單純,醫師通常依循植入假體的軌跡逆向取出假體即可。假體取出手術基本上不會導致額外的創傷,但是需注意假體取出後皮膚的恢復狀況,包含皮膚鬆弛程度、皮膚與骨頭貼合的能力等,若恢復情形不佳或過長,即可能會導致下巴鬆弛等後遺症發生。   改善下巴型狀及線條除了動手術之外,現今也能透過微整方式,例如注射玻尿酸、晶亮瓷或者童顏針修飾側面或45度臉頰線條。取出下巴假體後,若患者若需要再進行注射微整,需與假體取出的時間有所間隔,一般假體取出後約需等待三至六個月的時間讓皮膚貼合,此時若發現皮膚鬆弛的狀況,則需先進行皮膚鬆弛的處置,若皮膚未有鬆弛狀況,才能使用填充劑,例如玻尿酸、微晶瓷、晶亮瓷或童顏針等進行下巴注射填充。   了解更多請點:怎樣才算「完美比例」的下巴?墊下巴各種材質介紹,看這篇就對了!     埋線拉提恢復肌膚緊緻,皮膚纖薄者易有皮膚凹陷風險   埋線拉提是一種可以幫助肌膚恢復彈性、緊緻的微整方法,也能改善衰老的皮膚外觀。目前埋線拉提大多採用衛福部核定的合法線材諸如鈴鐺線,其埋線位置位在皮膚深層處靠近肌肉層與脂肪層,因此較不易造成臉部凹陷或線材脫出等問題。若是選用倒勾線、玫瑰線或其他淺層埋線材料,則必須將線材埋在皮膚表層才有效果。   此外患者的皮膚條件,也會影響埋線拉提的效果,較佳的埋線拉提皮膚條件是膠原蛋白充沛的情況,可提供線材足夠的支撐結構而不易提早下垂,而皮膚過於纖薄或鬆弛的患者,埋線後較可能導致皮膚凹陷或不均等問題,因此缺乏膠原蛋白或脂肪的皮膚,也可能會影響埋線效果的持久度。若埋線拉提後發生臉部凹陷等狀況也不需過於擔心,通常約等待三至六個月線材吸收後就會漸漸回復平整。   了解更多請點:埋線拉提有風險!拯救鬆弛肌,合法線材如何選?     諮詢醫師:莊家榮醫師    現職: 知美整形外科診所 院長 學經歷: 三軍總醫院 整形外科總醫師 三軍總醫院 外科部總醫師 三軍總醫院 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國防醫學院 醫學系臨床講師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整形外科專科醫師     延伸閱讀 影片|美醫誌5000訂閱精選問題(上)!網友問題一次解答!  文章|埋線拉提有風險!拯救鬆弛肌,合法線材如何選?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2.10

  • 不可不知的異位性皮膚炎 醫師QA一次解答疑難雜症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不可不知的異位性皮膚炎 醫師QA一次解答疑難雜症   你知道什麼是異位性皮膚炎嗎?很多人會和皮膚其他疾病搞混,其實異位性皮膚炎跟我們所處的環境、飲食及過敏刺激來源有關,有的人從小就有異位性皮膚炎至今,有些則已經順利擺脫這個惱人的症狀,相信還是有不少人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有不正確的認知,就讓皮膚科陳昱璁醫師一一為你解答!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08 異位性皮膚炎成因 01:44 異位性皮膚炎分布部位 02:53 如何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05:13 異位性皮膚炎會不會傳染? 05:29 異位性皮膚炎如何攝取食物? 05:49 異位性皮膚炎能夠泡湯? 06:39 異位性皮膚炎可以使用漂白水改善皮膚狀態? 07:18 服用保健食品可改善異位性皮膚炎? 08:00 異位性皮膚炎沖熱水可以止癢? 08:40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可以做醫美療程?       諮詢醫師:陳昱璁醫師    現職: ARS雅偲皮膚科診所院長 學經歷: 東妍診所副院長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皮膚科兼任主治醫師 Mdmmd.明洞美學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會員 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會員 台灣皮膚科光電醫學會會員     延伸閱讀 文章|告別癢氣人生!打破異位性皮膚炎難纏宿命 文章|寒流來襲,穿發熱衣才禦寒?新陳代謝快、痘痘肌族群可能愈穿愈癢!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1.28

  • 告別癢氣人生!打破異位性皮膚炎難纏宿命

    文/楊雅雲 圖/傅暄閔      摘要  異位性皮膚炎反復發作、奇癢難耐,不論是小baby臉紅紅腫腫,兒童流汗後膝窩發紅發癢,到了冬天,洗一場舒爽的熱水澡,身體立即癢不停!難道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注定人生將被癢癢纏住嗎?帶你認識異位性皮膚炎,學習有效治療及改善症狀的方法,皮膚科專科醫師教你皮膚照護的竅門,打破異位性皮膚炎難解的宿命。     異位性皮膚炎非傳染性,源自基因及體質易受過敏源刺激誘發身體反應   異位性皮膚炎是由天生基因及體質造成皮膚保護功能薄弱,受到環境及食物過敏源的刺激誘發身體反應,除了常見的癢感之外,也常併發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症狀,氣喘和皮膚炎會隨著年齡增長症狀逐漸減緩。一般外部環境因子包含空氣污染、炎熱氣候、悶熱流汗等,易誘發過敏食物包含奶類、蛋類、豆類、魚類、甲殼類、小麥類、花生及堅果類等,都是易引起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過敏風險。     異位性皮膚炎依年齡不同,發病的位置分別為:           ●嬰兒:雙頰、頭部、頸部、伸側(如膝蓋、手肘…等)。   ●學齡兒童:彎曲側(如肘窩、膝窩…等)皮膚皺褶處,皮膚易受流汗悶熱而發癢。   ●成人:發病部位範圍較小,例如:四肢屈側、手掌或是手指…等。     藥物治療有效快速降低癢感,減少未來過度藥物依賴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方法分為塗抹及口服藥物,包含藥膏、服用抗組織胺或類固醇、照光治療…等,不論是藥膏或是口服藥物治療,主要目的為快速降低急性發作患者的癢感反應,減少未來患者對藥物的依賴性。一般藥膏含類固醇成份,民眾往往會擔心類固醇引起月亮臉、水牛肩等副作用,皮膚科專科醫師陳昱璁指出,急性期間內使用類固醇藥物能有效降低癢感,反而能降低後續長期使用類固醇的需要性,因此遵循醫師醫囑不長期濫用則可安心用藥。另一種藥膏屬於免疫調節抑制劑,效果類似於中效類固醇,不僅不會有類固醇的副作用,也能有效減少癢感發炎,尤其適合在皮膚纖薄處塗抹,例如臉部或皮膚皺折處。   口服藥物抗組織胺能有效減少搔癢,防止抓癢造成皮膚保護層破壞。特別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會使用口服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治療,甚至提供照光治療,以局部照光或是太空艙照光方式壓抑皮膚的發炎反應。     不含刺激添加物的保濕型保養品,幫助皮膚保濕及鎖水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建議選擇具保濕功能且不含刺激性(例如香精、色素、防腐劑…等)添加物的保養品作為日常保養,保濕成份包含維生素B5、神經醘胺、尿素、角鯊烯、角鯊烷…等,幫助皮膚保濕及鎖水。   保養品類型大致分為乳液、乳霜、及油類保養品,各類保養品的性質及功能皆有不同。   ●乳液:含水量最高,含油量較少,保濕功能一般;保養品隨水份比例增加易產生腐敗率,添加防腐劑的比例較高。適合一般膚質及中性膚質。   ●乳霜:含水含油,舒適感佳。適合一般膚質及偏乾性膚質。   ●油類:含油量高,含水量少,能有效防止水份散失,但補水力弱,且油脂含量高易造成油膩悶熱,舒適感不佳。適合極乾性膚質及發作期間患者。   不論使用哪一種保養品,需在淋浴後肌膚保有水分時,即時擦拭保養品鎖住肌膚水份,才能達到更好的保濕效果。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一天可塗抹三至四次保濕保養品增強皮膚保濕度。     先塗藥膏後擦保養品,吸收更好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發病期間的日常肌膚保養,一般護理順序以先塗藥膏、10-15分鐘後再擦上保養品為原則,吸收效果最好。若是使用水項藥水,可先擦藥水,再塗乳液,最後使用油類保養品進行最後保濕鎖水步驟,能將藥水有效包覆。陳昱璁醫師提醒,任何藥膏或保養品塗抹間需隔10-15分鐘,再進行下一層的塗抹覆蓋,能有效滲透皮膚,提升吸收效果。     生活起居護理防護,皮膚不再癢癢癢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注重生活起居細節,也能有效控制症狀,告別皮膚癢。   ●食:不食用會引發患者過敏的食物(例如奶類、蛋類、豆類、魚類、甲殼類、小麥類及堅果類…等);減少辛辣食物引發血管擴張,刺激皮膚癢感。   ●衣:選擇棉質或蠶絲質衣物,觸感柔暖、不刺激皮膚。冬季時毛衣的毛絮也可能會刺激皮膚,故裡面可先穿上棉質衣物後再套上毛衣,同時建議以洋蔥式穿法,進到室內時能將外部厚重衣物脫掉,防止身體過熱騷癢引起皮膚炎。   ●住:居住環境減少塵蟎、動物毛、地毯…等過敏源及黴菌孳生環境,窗簾少用厚重的棉布簾布,可用百頁窗替代。可使用空氣清新機,室內空氣濕度維持在50%-60%,減少家庭空污的污染源。   ●洗:不洗太熱的熱水澡,不建議使用肥皂,因肥皂清潔力較強且偏鹹性,熱水和皂鹼皆會破壞皮脂膜,造成皮膚敏弱肌,建議使用一般沐浴乳或異位性皮膚炎適用的沐浴乳。     異位性皮膚炎知多少?醫師帶你破解謠言   Q:異位性皮膚炎會不會傳染? A:異位性皮膚炎不會傳染,異位性皮膚炎為基因體質問題。   Q: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飲食可以吃海鮮、雞蛋、喝牛奶嗎? A: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只要吃了不會過敏,其實是可以吃、海鮮、雞蛋及喝牛奶。患者需先確認會引起過敏的食物類型,不食用此類的過敏食物,其他不會引發過敏的食物皆能適當食用。   Q:異位性皮膚炎可以泡湯嗎? A:異位性皮膚炎建議少泡湯,患者的皮膚層較弱,熱水會破壞表面皮脂層,尤其硫磺泉的刺激性強,可能會致使患者愈洗愈癢,甚至造成溫泉性皮膚炎的風險。   Q:使用漂白水泡澡,可以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嗎? A:漂白水泡澡可以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使用漂白水泡澡能改善皮膚表面金黃色葡萄球菌菌叢,稀釋比例為5%漂白水以1:1000比例加水稀釋使用,適用於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伴隨反覆細菌感染的維持療法,但不建議異位性皮膚炎大發作,身上太多抓傷傷口的患者及對漂白水過敏患者使用。使用漂白水泡澡前,請務必先向醫師諮詢。   Q:補充益生菌、保健食品,可以改善異味性皮膚炎的症狀嗎? A:目前研究指出,母親或二歲前兒童補充益生菌或保健食品,可以減少異味性皮膚炎的發生率。但學齡兒童及成年人食用益生菌或保健食品,尚未有強力證據的研究支持其效用。   Q:沖熱水就可以止癢嗎? A:沖洗熱水澡在體感上會產生舒適感,但熱水易破壞皮脂膜,降低皮膚角質層的屏障功能,容易誘發或加速皮膚刺激反應,所以不建議患者沖洗熱水澡。   Q: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可以做醫美嗎?(雷射、針劑注射...) A: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若不在急性發作期時,可進行醫美療程,建議患者在療程後,加強肌膚保濕護理。     諮詢醫師:陳昱璁醫師    現職: ARS雅偲皮膚科診所院長 學經歷: 東妍診所副院長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皮膚科兼任主治醫師 Mdmmd.明洞美學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會員 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會員 台灣皮膚科光電醫學會會員     延伸閱讀 影片|濕疹可能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醫師教你如何正確對抗濕疹  文章|寒流來襲,穿發熱衣才禦寒?新陳代謝快、痘痘肌族群可能愈穿愈癢!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1.15

  • 惱人「濕疹」惹的禍!指紋消失無法Touch解鎖?

    文/楊雅雲 圖/傅暄閔      摘要  不論是炎熱夏天或是寒冷冬季,濕疹都可能找上身,一旦罹患濕疹伴隨而來的搔癢,更是奇癢難耐!你知道什麼是濕疹嗎?皮膚發紅、濕癢,就是濕疹嗎?皮膚乾燥又粗糙又發癢,也是濕疹嗎?讓專業醫師帶你認識濕疹、對症下藥,告別惱人的濕疹!     指紋辨識功能不靈了?原來是富貴手惹的禍!   富貴手為皮膚角質層粗糙、乾燥而引起的一種手部濕疹,不僅會反覆復發,也會造成指紋淡化,而無法使用行動裝置中的指紋辨識功能。皮膚科專科周哲毅醫師建議患者及時尋求專業醫生診斷及治療,並作好手部保濕護理,富貴手痊癒了,指紋也會恢復!           季節也是影響濕疹發生的因素之一,就像乾燥型濕疹又稱冬季濕疹,好發於氣候寒冷的冬天,皮膚因油脂分泌不佳造成皮膚乾燥,建議民眾避免使用過熱的熱水沖澡,以免破壞皮膚的保濕油脂而加速濕疹惡化。     濕疹是非感染性皮膚炎,與體質、環境過敏源有關   濕疹是常見的非感染性皮膚炎,為皮膚表皮角質層發炎反應引起的皮膚疾病,病徵多呈現皮膚發紅、組織液滲出或皮膚乾燥、粗糙,同時具有皮膚搔癢的症狀。濕疹不分年齡層、性別、族群都有可能罹患濕疹,基本上只要有皮膚覆蓋的位置皆有誘發濕疹的機會,包含頭部、臉部、手部、腋下、四肢及軀幹等。   目前研究指出,濕疹成因與遺傳無直接關係,與先天體質、環境過敏源有關。濕疹好發於過度乾燥及纖薄皮膚,此時的皮膚角質層屬於脆弱及不完整的狀態,無法有效隔絶強烈的日光曝曬或是環境過敏源(例如塵蟎、化學藥劑等)形成良好的皮膚障壁,一旦過敏源進入體內,就容易形成濕疹。     濕疹原因、症狀大不同   不同的原因及症狀將濕疹分為急性濕疹、慢性濕疹及亞急性濕疹:   ●急性濕疹:皮膚在短時間內呈現非常紅、非常癢,甚至產生皮膚組織液滲出現象。   ●慢性濕疹:皮膚表面乾燥,因反覆搔抓造成皮膚脫皮、乾裂,造成皮膚反覆性增生,呈現皮膚乾、厚、暗沉、色素沉澱的現象。   ●亞急性濕疹:呈現急性濕疹和慢性濕疹之間的現象。     濕疹為廣泛性的通稱,根據不同的臨床表現,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錢幣型濕疹:外觀呈現圓盤形狀,多好發於四肢部位,尤以下肢部位最容易產生。臨床研究顯示,15~25歲及50~60歲這二個年齡區段,是好發族群。   ●汗皰疹:多長在手掌、腳掌上,外觀像一顆一顆小水泡。   ●苔癬性濕疹(又稱癢疹):由慢性搔抓造成皮膚粗糙乾燥、角質增厚,呈現皮膚粗皮或是顆粒狀。     濕疹別抓癢,避免刺激發炎,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的風險   周哲毅醫師指出患者發現濕疹時,請及時就醫,避免用手抓搔患處,以免刺激發炎反應或造成皮膚角質增生,引發慢性濕疹;嚴重者可能導致傷口破裂,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的風險,造成細菌感染危機。濕疹的治療方式會依局部性濕疹及全身性濕疹,提供不同的治療方式。針對局部性濕疹以擦式藥膏治療為主;全身性濕疹採取口服藥及針劑方式,協助患者病情控制及治療。   一般民眾擔心長期使用藥物會造成藥物依賴的問題,周哲毅醫師表示,濕疹藥膏多屬於類固醇藥膏或是免疫調節藥膏,過度使用會導致臨床病變風險,例如皮膚萎縮、皮膚泛紅、血管擴張等,擦藥過度也可能會引發毛囊炎、痘痘等問題。全身性濕疹過度用藥會導致全身血液吸收狀況影響代謝問題,例如月亮臉、水牛肩等,或是代謝性高血壓、高血糖等問題,但在臨床上發生上述藥物副作用是十分罕見的,患者只要遵循醫師醫囑,即可安心治療。     保濕型保養品舒緩濕疹皮膚   罹患濕疹時,除了配合醫師用藥,平日以保濕型保養品護理也能有效舒緩及改善皮膚狀況。濕疹發作時皮膚較為敏感,避免使用含有酒精、芳香劑、去角質等刺激性保養品,建議使用能有效增加皮膚保濕度的保養品,包含神經醘胺、維他命B5、玻尿酸等具有保濕成分的保養品。濕疹治療期間切勿接受雷射療程,防止刺激及惡化濕疹現象,更不能進行換膚療程,避免酸性物質促使皮膚曝露,受到外部環境或過敏源影響。     輕鬆告別濕疹—增強免疫力、使用正確保養品、專業醫師諮詢治療   濕疹雖是常見且令人困擾的皮膚病,平時多運動、提升免疫力,保持身體健康;使用正確保養品,減少濕疹發作機率,尋求專業醫師諮詢治療,也能輕鬆和濕疹說再見。     美醫小教室   保養護理皮膚,預防濕疹簡單上手: 1.維護皮膚完整度,確保皮膚保濕狀態,使用保濕保養品修護角質層,減少外來過敏源的侵犯。 2.避免接觸強烈的日曬刺激,造成皮膚敏感誘發濕疹。 3.呵護手部肌膚,並使用護手霜滋潤及保養皮膚。雙手容易接觸水份及化學劑,進行清潔活動時可戴上手套隔絶過敏源。     諮詢醫師:周哲毅醫師    現職: 維格醫美診所院長 學經歷: 南西維格皮膚科診所醫師 靚顏維格診所醫師 國立台南成功大學系 成大醫院醫學士 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會員     延伸閱讀 影片|濕疹可能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醫師教你如何正確對抗濕疹  文章|戴口罩引發肌膚災難?!口罩防痘Q&A!就算天天戴口罩臉也不會爛!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1.13

  • 美醫誌5000訂閱精選問題(上)!網友問題一次解答!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美醫誌5000訂閱精選問題(上)!網友問題一次解答!   美醫誌頻道終於破5000訂閱了!在這段過程網友提出了非常多有關整形的疑慮,美醫誌將在這集影片中彙整臉部相關的問題,並邀請莊家榮醫師來做專業性的回答,一次解決ME粉們心中的疑問!若有任何其他整形的問題,歡迎留言在影片下方,下集會有更精彩與身體相關的整形問題彙整,也請觀眾敬請期待!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1:01 隆鼻植體存放疑慮 01:52 削骨手術風險疑慮 03:19 年紀輕做削骨手術搭配拉皮手術疑慮 03:49 正顎手術是否會動到上顎 04:12 月亮臉矯正介紹 05:26 矽膠墊下巴放的位置 06:07 取出植體會恢復成原來的樣子嗎 06:35 取出植體造成創傷疑慮 07:12 取出植體是否能做微整 07:42 微整能改變下巴的形狀嗎 08:23 埋線導致皮膚凹陷疑慮 09:30 大小眼非手術治療疑慮       諮詢醫師:莊家榮醫師    現職: 知美整形外科診所 院長 學經歷: 三軍總醫院 整形外科總醫師 三軍總醫院 外科部總醫師 三軍總醫院 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國防醫學院 醫學系臨床講師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整形外科專科醫師     延伸閱讀 影片|2020醫美夯這些 美醫誌年終精彩回顧十大精選影片來啦! 影片|埋線拉提導致毀容?!4大合格線材使用不可不知!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12.28

  • 濕疹可能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醫師教你如何正確對抗濕疹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濕疹可能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醫師教你如何正確對抗濕疹   春秋時期,季節冷熱交替,往往是濕疹的好發期,少部分人到了這個時候,皮膚總是癢到不行,嚴重還會脫皮、起紅疹、長水泡,讓人好生困擾。到底濕疹是怎麼引起的嗎?你知道其實大部分人都是濕疹好發的潛在族群嗎?美醫誌這次請來了皮膚科周哲毅醫師來替大家解答,如何預防、治療及保養濕疹。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13 濕疹是一項什麼皮膚疾病呢? 00:42 濕疹是先天基因還是後天影響的? 01:00 若是先天性濕疹,是否會遺傳呢? 01:09 什麼樣的體質容易得到濕疹? 01:39 濕疹普遍好發的年紀是幾歲? 02:08 濕疹包含了哪些皮膚疾病? 02:51 濕疹輕微症狀跟嚴重症狀 03:35 濕疹會出現的肌膚部位? 04:06 濕疹的治療方式? 04:40 出現濕疹症狀需要避免做哪些事呢? 05:18 濕疹可以使用哪些成分的保養品? 05:55 非濕疹患者,能夠提前避免及預防嗎? 06:32 濕疹的症狀是乾乾的? 07:21 是否會藥物上癮,有依賴性呢? 07:43 長期使用會有抗藥性嗎? 08:04 藥膏是否有副作用? 08:58 富貴手指紋都消失,請問消失的指紋還會回來嗎? 09:30 適合解決色素沉澱的療程? 09:56 濕疹能打雷射嗎? 10:09 濕疹可以繼續做換膚療程嗎? 10:29 常見濕疹其實並不可怕!       諮詢醫師:周哲毅醫師    採訪感謝: 維格醫美診所 學經歷: 南西維格皮膚科診所醫師 靚顏維格診所醫師 國立台南成功大學系 成大醫院醫學士 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會員     延伸閱讀 文章|戴口罩引發肌膚災難?!口罩防痘Q&A!就算天天戴口罩臉也不會爛! 影片|我是不是得濕疹了?汗皰疹=濕疹?汗皰疹是一種過敏的現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12.24

  • 短期服用類固醇,易增心血管風險?!皮膚科、耳鼻喉科最愛用!

    文/高芷瑩 圖/傅暄閔      摘要  從以前俗稱的「美國仙丹」,到後來的月亮臉、水牛肩等副作用症狀,類固醇已成為社會大眾耳熟能詳的一種藥物。先前的研究指出,長期使用口服類固醇可能會產生嚴重副作用,所以臨床醫師在開立口服類固醇多會謹慎以對,非必要時盡量避免讓患者長期使用。那麼,如果只吃短期呢?當然,一般而言,類固醇藥物對於適合的適應症具有相當療效,因此,民眾也不需過度排斥使用類固醇藥物。     日前,國家衛生研究院發布了一則報告,報告中指出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連續使用天數小於或等於14天),會增加消化道出血、敗血症與心臟衰竭的風險。在2013年至2015年,針對2,623,327位介於20歲至64歲的成年民眾,探討曾使用一次短期口服類固醇者,其在用藥後一個月以及二到三個月(31天至90天)期間,是否會發生消化道出血、敗血症或心臟衰竭的情形。分析結果顯示,約25%民眾曾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其中的女性患者較多(55.3%),此外,84.5%的民眾並沒有慢性疾病史。     根據2017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指出,患者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連續使用天數小於30天)時,會增加發生敗血症、靜脈血栓栓塞、骨折、骨質疏鬆的可能風險。這次在台灣進行的研究也顯示出,患者在使用口服類固醇後第一個月內,其發生消化道出血的機率將高出1.8倍、敗血症高出2倍、心臟衰竭高出2.4倍等,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沒有任何慢性疾病史的患者,短期使用14天以下的口服類固醇,也會出現同樣的疾病風險。     常見使用類固醇治療的症狀有哪些?   1.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鼻竇炎、扁桃腺炎、鼻咽炎、咽炎、喉炎。 2.皮膚相關疾病:濕疹、蕁麻疹、搔癢症、脂漏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嚴重型發炎青春痘、免疫性疾病紅斑性狼瘡。   常見相關專科別前五名依序為:皮膚科、耳鼻喉科、家醫科、內科以及小兒科。     皮膚科專科醫師廖苑利醫師表示出現變胖、月亮臉、青春痘、水牛肩等副作用都是在大劑量服用時會發生的現象,皮膚科一般使用的都是外用型類固醇藥膏。目前皮膚科已將類固醇藥膏使用在皮膚的血管收縮程度分成1~7級,由於皮膚有角質厚薄的不同,使用上會因為部位不一,所滲透的程度及藥效的程度也有落差,醫師都會根據患者實際的症狀去給予相對應級數的藥品。           若有皮膚變薄、血管擴張、長毛等症狀,大多會是因為在過薄的肌膚上使用劑量強的類固醇所出現的反應,普遍會兩種情形,一、民眾在不清楚類固醇的劑量強度時,自行去藥局買藥膏擦拭,二、當肌膚發炎症狀緩解後,沒有停用藥物持續使用,進而當作保養品擦拭。廖苑利醫師表示皮膚問題都有對應的藥物使用,只是要留意使用狀況,不論是甚麼藥品使用過度都會有副作用的產生,應諮詢醫生切勿自行診斷,並依照醫師指示確實用藥,千萬不可胡亂使用他人的處方。     國家衛生研究院提醒,有鑑於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仍存在一定的疾病風險,建議臨床醫師如需開立短期口服類固醇時,也請留意患者在用藥後一個月內是否出現上述情形。民眾若正在服用口服類固醇或是外用類固醇藥膏,切勿自行停藥,如有疑慮應主動與主治醫師討論,以確保用藥安全,若要停止用藥,也須定期回診,經由醫師評估是否減量及停藥。     諮詢醫師:廖苑利醫師    現職: 願麗醫美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 學經歷: 全球首批高階注射技術培訓教授 歐美國際化妝品指定專家、亞洲媒體採訪指定醫美專家 長庚大學傑出校友暨部定講師 台灣皮膚科專科醫師 海峽兩岸皮膚科醫學會理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9.25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