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王若昱共有7筆結果

  • 綠拿鐵有比例公式?剩菜也能華麗轉型?沒綠沒拿鐵的綠拿鐵食譜

    文/陳旻毓 圖/翁嘉妤      摘要  新型女巫湯──綠拿鐵,號稱健康養身、減脂塑身,但林林總總這麼多食材,到底哪一些是真正有益於健康的綠拿鐵,哪一種又是喝了等於白喝,平白傷心又傷身呢?大家應該都是從好萊塢巨星的健康菜單中認識這個青綠綠的蔬菜汁,許多明星每日一杯綠拿鐵養生,方便又隨意,除此之外長期飲用綠拿鐵,還號稱有清理體內廢物的效果。但真的要能入口的綠拿鐵,確定是點子一來,家裡冰箱清一清,就能做成的嗎?聽聽營養師的分析,掌握關鍵大原則,做出好喝健康的綠拿鐵。     綠色蔬菜的華麗轉型,比例這樣看   綠拿鐵的「綠」一般來說是指由蔬菜製成的蔬果汁,而「拿鐵」則是形容它的質地與混濁的濃稠口感。可以用來製作綠拿鐵的蔬菜其實很多,例如菠菜、小白菜、青江菜、地瓜葉,這些都是非常容易入手的四季常見蔬菜,使用蔬菜最好是燙過,因為你絕對不想把小小的菜蟲、蟲卵吃下肚,不僅容易拉肚子,衛生安全也相當令人擔憂。   綠拿鐵的配方有相當多,王若昱營養師指出,也可以用水、無糖豆漿、無糖優酪乳、杏仁奶、燕麥奶來取代牛奶,健康來說每人每天至少需攝入三份蔬菜,一份是生重100公克,葉菜類煮熟後的體積大概就是一個拳頭大小,假如一整天都沒有吃蔬菜,那綠拿鐵裡就要加三個拳頭的菜,喝好喝滿才能補足基本蔬菜量。而王若昱營養師建議每天最好吃二到三份水果,也是以拳頭來測量。最後是常常被忽略的堅果類,除了每日烹調用油脂(25~30cc)的攝取量之外,建議額外攝取一份堅果,為一湯匙免洗湯匙的份量,是健康的油脂,放個幾顆混和堅果,提味又健康。     綠拿鐵好處多,便便順暢人輕鬆   製作綠拿鐵時可以把一個拳頭當作測量標準, 不需要特別購入工具,簡易的果汁機就能完成,對生活忙碌的現代人來說,無非是養生健康的福音。富含膳食纖維的綠拿鐵,對於長期排便不順暢的體質也是相當友好,長期便秘的民眾都可以試試看。綠拿鐵中蔬菜、水果、堅果等原型食物的營養,可以抗氧化、抗發炎,因為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多種植化素,對於體內慢性發炎的情況有抑制作用,也不限定於哪一個時段飲用,也是因為它的方便性,在全球都引發跟風潮。   但是,綠拿鐵用來取代早餐到底行不行?王若昱營養師提醒,飲用綠拿鐵前,一定要認清自己的體質,選用合適的食材,如果是手腳冰涼的寒涼體質,或是平常容易有腸胃不舒服的情況,最好還是要搭配其他早餐食用;而如果要以綠拿鐵完全取代早餐,建議需要含有蛋白質成份,例如豆漿、牛奶基底的綠拿鐵,也建議找營養師評估一整天其他餐的營養是否吃足夠,對健康更加分。     喝綠拿鐵排毒?營養師建議先注意以下重點   綠拿鐵能不能幫助體內排毒,這個問題的討論層面就更廣了,人體的排毒良好與否與以下幾點息息相關:大小便順暢、流汗順暢、會定時深呼吸、全身循環要好、肝臟、腎臟、腸道要健康,除了飲食要注意,每天適量的運動也會有幫助,如果以上幾點沒有做好,純粹靠一直喝綠拿鐵想達到排毒效果,也是沒有過於驚人的幫助。王若昱營養師表示,綠拿鐵在排毒上扮演的角色,不外乎是補充了水份與蔬果中的膳食纖維,可以使大小便更為順暢,它可以成為每日用餐時的輔助飲品,但不代表只靠喝綠拿鐵就可以解決身體各種面向的排毒問題,每日的其他飲食營養攝取、運動與否,和各個器官的健康程度如何,才是更重要的。     綠拿鐵食譜大公開,飲用須知看過來   王若昱營養師表示,她心目中蠻推薦的搭配是地瓜葉加上牛奶或豆漿的組合,加上幾顆堅果;地瓜葉加牛奶再加上番薯,也是不錯喝的綠拿鐵配方;綠拿鐵沒有一定的食譜,它的搭配可以有千百種,只要能從天然的食物裡攝取到充足的營養,有綠沒綠都沒關係,也有紅拿鐵、黃拿鐵或紫拿鐵的組合,何時飲用建議依照個人體質來調整,想詳細了解個人體質狀況,建議諮詢醫療人員,推薦大家可以動手做做看,找到適合體質、喝了喜歡的組合,也讓自己更健康,喝了沒負擔。     1.精力滿滿偽綠拿鐵 材料列表   青花椰苗或豌豆苗 20克 小松菜 40克(要燙熟) 大蕃茄 40克 蘋果 80克 鳳梨 70克 綜合堅果 1大匙 水 適量     2.沒有綠的綠拿鐵 材料列表   蘋果 1顆 無糖豆漿 400cc     ※綠拿鐵適合搭配的食材   地瓜葉:配豆漿沒菜味 青江菜:燙過菜味都不見 鳳梨:不管搭什麼都好喝 香蕉:稱霸群雄香味四溢 木瓜:健康養胃好香濃 酪梨:隸屬油脂堅果類       諮詢營養師:王若昱營養師    學經歷: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碩士 曾任亞東醫學中心 營養師 曾任營養品研發 顧問營養師 現職健康體重管理 營養師 現職居家長照與社區演講 營養師 現職台灣健康體重管理促進會 合作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不運動、常外食,年輕人也被三高纏身?學會「照順序吃飯」,遠離新陳代謝症! 影片|食材不夠也能做的綠拿鐵菜單!綠拿鐵有禁忌?食譜比例怎麼抓?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7.18

  • 食材不夠也能做的綠拿鐵菜單!綠拿鐵有禁忌?食譜比例怎麼抓?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食材不夠也能做的綠拿鐵菜單!綠拿鐵有禁忌?食譜比例怎麼抓?   綠拿鐵究竟為什麼這麼受歡迎?這杯看起來青青綠綠的蔬菜汁,真的能入口嗎?這次美醫誌要帶你來動手做超不一般的綠拿鐵,從「沒有拿鐵的綠拿鐵」到「沒有綠的綠拿鐵」,原來做綠拿鐵是可以這麼隨性的嗎?別懷疑,就讓王若昱營養師教你,掌握「關鍵原則」做出健康綠拿鐵!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34 什麼是綠拿鐵? 01:00 「精力滿滿偽綠拿鐵」食材介紹 01:58 綠拿鐵的蔬果份量要怎麼抓? 02:41 「精力滿滿偽綠拿鐵」份量列表 ⬅ 想看食譜的直接看這裡! 02:58 綠拿鐵其他食材配方搭配 03:36 綠拿鐵對人體的好處? 04:51 綠拿鐵能幫助排毒? 06:19 運動完能喝綠拿鐵嗎? 06:58 「沒有綠的綠拿鐵」食材介紹 07:39 「沒有綠的綠拿鐵」份量列表 ⬅ 想看食譜的直接看這裡! 07:52 營養師的綠拿鐵小建議       諮詢營養師:王若昱營養師    學經歷: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碩士 曾任亞東醫學中心 營養師 曾任營養品研發 顧問營養師 現職健康體重管理 營養師 現職居家長照與社區演講 營養師 現職台灣健康體重管理促進會 合作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換季過敏不用怕,抗炎彩虹食物打造全身抗敏防護盾 影片|看完你一定想學做菜!適合小資族帶的時尚便當「梅森罐」,幫助你照「順序」吃飯!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4.03

  • 吃不胖真的是好事嗎?營養師曝隱憂!想要健康增肌增重,必須掌握飲食關鍵5原則!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穠纖合度的身材是許多人追求的理想,當大部份的人正小心翼翼計算吃進去的食物熱量,深怕多吃一口就會胖一公斤時,卻有人也總是因為過瘦的紙片人身形感到困擾,反而想找到增加體重的方法,但想要增重可不是一味猛吃,毫無節制,美醫誌這就教大家該如何「健康增重」!     瘦子總是令人羨慕?「吃不胖」體質真的好嗎?   每個人會「吃不胖」的原因眾多,包含荷爾蒙平衡不佳、心理壓力等,但最核心的是腸胃道健康的問題。營養師王若昱指出,吃不胖通常與腸胃道吸收不良有關,包括過度節食、暴飲暴食,或是把零食當正餐等不好的飲食習慣,都會影響胃的消化功能,吃東西容易脹氣、胃痛或胃食道逆流的人要特別注意。   腸道吸收不良,則與先天基因、後天飲食、壓力和環境因子有關,王若昱營養師表示,我們身體內的胰臟會分泌消化液,幫助食物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分解,才能被腸道中的絨毛順利吸收,所以當腸胃道消化不良,消化液分泌不足時,食物就會無法被妥善分解,當大分子的食物進到身體腸道裡,身體機能會自動產生防禦機制,造成腸道吸收問題,甚至未消化的食物被壞菌運用,長期下來養成菌相不平衡的體質、腸躁症等。所以如果擁有「吃不胖」體質可別高興得太早,先確定是否腸胃道健康狀況出了問題才是上策喔。     增加體重健康吃,營養師建議遵循5要素!   高熱量高蛋白飲食:適當增加熱量,每天增加300至500大卡。 足夠的優質蛋白質:豆、 魚、蛋、肉類及乳製品富含優質蛋白質,足量攝取優質蛋白質能幫助全身細胞運作,還有助於增加肌肉量。 適當的好油脂: ● Omega3是一種抗發炎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深海魚油、亞麻仁油、藻油、堅果類都富含Omega3。 ● Omega6是一種促進免疫反應發炎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從大豆油、葵花油、沙拉油、麻油等攝取, Omega3:Omega6攝取的比例建議1:3~5倍。 ● Omega9是烹調適用的好油脂,包含橄欖油、芥花油、菜籽油、酪梨油、苦茶油、菜籽油等,但由於價格較高,通常營業用油甚少使用,大部份的外食族Omega3吃了1倍,Omega6卻攝取高達20倍,攝取失衡。因此王若昱營養師建議,民眾在家時可選擇Omega9的烹調用油,除了油類產品,鮭魚、鮪魚、鯖魚、鰻魚、鱈魚及秋刀魚等深海魚也含有優質油脂,可適當加入飲食。 適量的好澱粉:澱粉需攝取巧妙,可食用白飯、但要減少精緻糖類,如甜食、飲料。若想吃得更健康,可選擇原型非加工的澱粉食物,包含地瓜、芋頭、山藥、馬鈴薯、南瓜、蓮藕及菱角,皆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維生素與礦物質能幫助身體工廠代謝運轉,對增重也有助益。 補充健康的點心:增重者不像減重者,點心選擇不用限定只能吃蔬菜類,反而增重者需要補充適當的熱量,攝取蛋白質、油脂,例如皮蛋豆腐、茶葉蛋、水煮蛋、毛豆或堅果、酪梨、牛奶或無糖優酪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良好的睡眠品質,才能幫助平衡自律神經   除了飲食控制外,「睡眠」也是增重相當重要的關鍵之一。王若昱營養師指出,人體的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掌管消化和睡眠狀態,可以促使人的心跳變慢、呼吸和緩,幫助食物消化和擁有良好的睡眠狀態。然而因為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副交感神經運作失衡,常讓人無法順利入眠,進而影響身形比例,變得不是健康瘦,而是「消瘦」了。     ● 改善睡眠品質3招!   無光環境:全黑的環境能幫助入眠,所以睡前不要滑手機,否則3C產品的藍光會減少褪黑激素分泌,容易影響睡眠品質。 適量日曬:不喜歡曬太陽的人生理節律容易受影響,一個人如果常常沒有見到陽光,身體會對白天或夜晚的時間反應遲頓,因此建議白天適當曬曬太陽,改善入眠狀態。 舒緩放鬆:睡前按摩、泡腳等放鬆活動,都可以幫助身心舒緩,讓身體轉化成休息模式。     如何規劃飲食份量?營養師客製化專屬的健康餐盤   在傳統迷思中,不論是增重或減重,對於食物份量都要斤斤計較,王若昱營養師表示,其實可以不用這麼麻煩,巧用隨手可得的工具,就可以輕鬆規劃飲食份量,包括我們的手指頭、手掌、拳頭都是方便順手的測量工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為了幫助民眾落實每日飲食指南,考量台灣在地食材和飲食習慣,設計了一份台灣版的「我的餐盤」,其參照比例便是我們「隨手可得」的掌心、拳頭、杯子和茶匙等物件,透過實用的配餐指引,幫助民眾達到均衡飲食的目的,也使得餐食規劃更加便利。           王若昱營養師提醒,不論是增重者或減重者,其實都不需要執著於精密計算每天攝取的熱量多寡,過度追求體重計上的數字,只會讓自己心力交瘁,反而對健康並無益處。腳踏實地的養好腸胃道,與自身壓力平衡減少發炎情形,方能有效吸收食物養份,同時調整好自己的睡眠習慣,改善生理機能,才是維持健康體魄的中庸之道。     諮詢營養師:王若昱營養師    學經歷: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碩士 曾任亞東醫學中心 營養師 曾任營養品研發 顧問營養師 現職健康體重管理 營養師 現職居家長照與社區演講 營養師 現職台灣健康體重管理促進會 合作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增肌減脂好難!重訓累到很灰心?醫美儀器真的能「躺著」鍛鍊深層肌肉嗎? 影片|徐若瑄辣秀川字腹肌!「川姊」腹肌訓練有秘招~減脂增肌同時不費力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5.24

  • 想要增肌減脂?營養師傳授健康增重的飲食方式!擺脫紙片人睡前竟然還要注意「這件事」?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想要增肌減脂?營養師傳授健康增重的飲食方式!擺脫紙片人睡前竟然還要注意「這件事」?   近年審美觀念改變,以往瘦便是美的價值觀已被顛覆,加上健身已成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環,健康健美的身材更為人稱羨;然而還是有很多過瘦的族群,面臨吃不胖、甚至被測量出「泡芙人」的體質,這次美醫誌有請王若昱營養師來告訴我們健康增重的關鍵!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6 為什麼有些人吃不胖? 02:47 如何健康的增加重量? 07:21 如何改善睡眠幫助增重? 09:29 如何規劃飲食的份量? 11:40 營養師給觀眾的建議       諮詢營養師:王若昱營養師    學經歷: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碩士 曾任亞東醫學中心 營養師 曾任營養品研發 顧問營養師 現職健康體重管理 營養師 現職居家長照與社區演講 營養師 現職台灣健康體重管理促進會 合作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打完疫苗要吃什麼才能增強免疫力?營養師教你從飲食緩解疫苗副作用! 影片|你不胖,只是假胯寬!3分鐘改善久坐臃腫下半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2.28

  • 打完疫苗要吃什麼才能增強免疫力?營養師教你從飲食緩解疫苗副作用!

    文/翁嘉妤 圖/傅暄閔      摘要  根據美國2021年1月《心理學觀點》期刊研究指出,營養不良可能會造成疫苗保護力下降,因此均衡飲食可說是「後疫情時代」的全民課題。在居家防疫期間,我們可能已經養成一些挑食、重口味的不當飲食習慣,不妨透過接種疫苗這個契機,來幫助調理體質,讓身體獲得必須的營養素,不僅幫助緩解副作用的不適感,也有助於強化體內的免疫系統。     國內疫苗接種對象開放範圍擴大,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21日公佈統計數據,目前已有567萬4千多人次接種新冠疫苗,疫苗覆蓋率達到23.5%,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三輪的預約,也有約121萬2千人完成手續。不過隨著接種人數增加,打完後應如何緩解副作用帶來的不適感、維持疫苗保護力,也是許多民眾好奇的議題。     打完新冠疫苗要注意這些!營養師飲食重點提醒   疫苗雖然可以幫助加強對病毒的防禦力,但是若生活習慣不佳、飲食不均衡,也是會拖累身體的保護機制,尤其防疫期間許多人都會選擇美食外送,卻往往忽略了營養均衡的概念,為此王若昱營養師提出以下5個飲食要點,並提醒民眾盡量選擇原型天然食物,不要常吃高油、高糖、高鹽份和加工食品(如火腿、培根、零食等),才能幫助身體恢復元氣,與體內的疫苗一同提升抗疫保護力。     一、適當喝水來補足缺失水份   接種疫苗後一到兩日內,可能會有一些發燒、反覆畏寒又大流汗等副作用,因此需要注意補充水份。由於人體在退燒的過程中,會透過排汗來散熱,所以排汗越多,缺失的水份就越多,必須靠飲水量來補足。王若昱營養師指出,每日應補充的水份可以用「體重 × 30~40㏄」來換算,例如體重50公斤者,50 × 30 = 1,500,因此每日水份攝取標準就是1,500㏄ 。(腎衰竭或心衰竭不適用此標準,請諮詢醫療人員)           此外,接種後若有大流汗或水瀉等情況,都會造成電解質流失,王若昱營養師表示,這時可以適量補充一些含有電解質的運動飲料,來保持體內水份、電解質與酸鹼平衡。     二、補充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是製造免疫細胞的原料,優質蛋白質食物包含豆魚蛋肉奶類,可以幫助免疫細胞保持良好運作,其中「豆」指的是黃豆製品,如豆腐、豆乾、豆漿、毛豆、黃豆、黑豆等。王若昱營養師建議,剛打完疫苗若發生食慾不振,可補充雞蛋、魚類、豆腐等較易入口、好消化的蛋白質。   三、選擇好油脂   施打疫苗後要避免吃太多容易促發炎的食物,如炸物、精緻甜點、含糖飲料、洋芋片、零食、烘焙製品等。王若昱營養師指出,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發炎效果,Omega-6脂肪酸有促發炎的效果,留意均衡攝取人體必需脂肪酸Omega-6和Omega-3的比例,建議比例3~5:1,可以讓身體調控發炎處在平衡狀態,一般外食族群Omega-6和Omega-3的攝取比例為20:1,容易導致身體長期處在慢性發炎狀態,進而對免疫力有不良影響。   Omega-6 脂肪酸富含於大豆沙拉油、葵花油、玉米油等,Omega-3脂肪酸的來源則主要是深海魚類,如鯖魚、鮪魚、鮭魚、秋刀魚等,還有堅果類、海藻、亞麻仁油等,烹調用油選用不影響發炎平衡的Omega-9油脂來源,如橄欖油、芥花油、苦茶油、酪梨油。所以接種後不僅要留意補充抗發炎的Omega-3食物,選用Omega-9的烹調用油,也要盡量少吃富含Omega-6的炸物。     四、若食慾不振可選擇好消化澱粉   近期通訊軟體上曾誤傳澱粉會影響疫苗效力,接種後3天應避免攝取所有的澱粉類食物,但其實傳言實屬錯誤。澱粉是人體一日所需,好的澱粉幫助身體補充能量,應避免的是容易造成發炎的精製糖、蛋糕甜食、洋芋片和炸物。王若昱營養師建議,接種疫苗後若發生食慾不振的副作用,可選好消化的粥類或清湯麵類,幫助在身體不舒服的狀態下補充基本能量。     五、補充支持免疫的營養素   由於人體在接種新冠疫苗後,會開始產生相關免疫作用,所以會有一些注射部位或全身的發炎反應,這時會快速消耗體內與免疫功能相關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王若昱營養師指出,這段期間可以補充富含以下營養素的天然食物來源,幫助調節與支持免疫力。   1. 維生素C   適量補充維生素C對人體好處多多,在免疫方面是保持免疫細胞活性的關鍵營養素,能協助巨噬細胞和T 細胞更有效地發揮作戰能力,增加人體對抗外來病菌的能力。   蔬菜水果是維生素C的最佳來源,例如奇異果、柑橘類、芭樂、釋迦、蕃茄、草莓、鳳梨,還有甜椒、青椒、球芽甘藍、苦瓜、青花椰菜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容易受熱破壞,所以每天攝取適量2~3拳頭份量的水果還是很重要的。除了食物來源外,不少人也會選擇服用保健食品來補充維生素C,建議與了解自身身體狀況的營養師或醫療人員討論建議攝取劑量。     2. 維生素D   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可以減少人體的發炎反應,也可以調節免疫功能,人體可以透過接觸陽光來自行合成,也可以藉由食物或營養品來攝取。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包括富含油脂的魚類、魚肝油、肝臟、蛋黃、強化維生素D的乳製品、曬過太陽的香菇、木耳等蕈菇類等。   王若昱營養師建議民眾,防疫期間可以走到陽台、打開窗戶曬曬太陽,補充一下維生素D,也讓心情可以放鬆一下,享受陽光帶來的療癒。     3. 鋅   鋅是一種微量礦物質,能夠幫助免疫系統功能完善,也是活化人體中抗氧化酵素的重要元素之一。天然食物中的蛤蜊、蚵仔、瘦肉、堅果類、全穀類都是富含鋅來源的食物。   防疫的前提,在於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疫苗只是輔助增加對病毒防禦力的角色而已,因此若只是在短時間內攝取單一營養素,是無法完全發揮身體的保護機制的,長期保持營養均衡的飲食習慣,才是健康之道。王若昱營養師提醒,除了要留意飲食均衡外,也要記得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少熬夜、不抽菸,飲酒不過量,放鬆心情,這樣才能支持免疫系統順利運作,全力對抗新冠病毒。       諮詢營養師:王若昱營養師    學經歷: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碩士 曾任亞東醫學中心 營養師 曾任營養品研發 顧問營養師 現職健康體重管理 營養師 現職居家長照與社區演講 營養師 現職台灣健康體重管理促進會 合作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餐餐吃外送、沒冷氣會死、久坐懶得動?戒掉你的居家防疫壞習慣! 文章|夏天吃芒果會誘發皮膚過敏?真實原因就在這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8.20

  • 打完疫苗哪些事不能做?別讓你的免疫力降低!「這件事」營養師建議要持續保持

    文/翁嘉妤 圖/傅暄閔      摘要  台灣疫情終於開始漸趨穩定,政府也陸續開放民眾接種疫苗,面對棘手的新冠肺炎,除了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防疫意識外,提升保護力也是相當重要的關鍵,究竟接種完疫苗後,有哪些事情「不能做」呢?既然要提升保護力對抗病毒,那是不是免疫系統越強越好?一起來看看專業營養師的建議!     免疫力不是越強越好,長期不平衡甚至會造成腦霧?   人體在受到病毒攻擊時,免疫系統是首當其衝的第一線,所以強化免疫力,是對抗病毒的重要關鍵。而免疫系統中的首要重地,就是人體的消化道,範圍可以從口腔、食道、胃部、小腸大腸直腸,一路延伸到肛門,這片「戰場」非常廣大,尤其消化道黏膜的表面積,約有260~300平方公尺,所以身體中有70%的免疫細胞都是集中在消化道。在這裡免疫細胞必須抵禦想要入侵人體的許多病毒、細菌與有害物質,在前線戰場中奮勇作戰,不讓它們進入循環系統,擴散到各處細胞,所以如果我們有將基礎打好,保持腸內菌叢的健康穩定,就可以幫助防止病原體入侵,不讓這層重要的防線輕易被擊潰。   人體消化道的免疫系統,影響層面相當廣泛,也與大腦息息相關。王若昱營養師指出,由於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和腸道神經系統之間是可以透過腸腦軸(gut-brain axis)來進行雙向溝通,所以日常生活中做好腸道保健,也同時照顧好大腦健康。另外,雖然提升人體免疫力很重要,但免疫力並非是「越強越好」,否則腸道健康和免疫力長期不平衡,可能會產生腦霧(brain fog),也就是會讓我們的大腦某些功能突然「當機」,可能影響記憶力、專注力或邏輯思考的能力。           理想中的免疫力應該是平衡的狀態,若免疫力過低,身體就會容易受到感染、反覆感冒、生病等,開始產生各種不良的病症,但免疫力太強,也會因為反應過度,出現過敏、自體免疫疾病等異常反應,所以維持良好平衡的免疫力不應利用偏方,按部就班的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穩固人體免疫系統的禦敵能力,才是踏實、穩定的健康之道。     接種日期越近越緊張?營養師建議要注意這3點   許多人在施打疫苗前後,都會相當擔心自己的行為會影響疫苗效力,甚至引發不良反應,其實不必過度恐慌,施打前應請醫師評估自身的疫苗過敏、慢性病史,並以輕鬆、日常的狀態接種,避免因緊張造成暈針,施打後也要保持充足休息,勿抽菸酗酒,並持續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除此之外,王若昱營養師也提供了以下3點建議,幫助建立民眾施打疫苗前後的正確認知。   一、睡眠充足   施打疫苗前不要讓自己過於勞累、好好休息,充足的睡眠對提升免疫力相當重要,王若昱營養師建議,接種前一週可開始調整自身的睡眠時鐘,每天睡足7~8小時,接種後也可以持續保持這樣的生活習慣,讓身體提升防禦能力,維持良好的機能,幫助抗體在體內生成順利。     二、避免酗酒   雖然目前沒有研究顯示飲酒會影響疫苗效果,因此也沒有明文禁止,但從醫學角度來看,施打疫苗前後都要盡量避免酗酒,因為長期大量飲酒可能影響免疫系統並干擾疫苗反應,一次攝取過多酒精則可能會導致身體脫水,進而造成頭痛、肌肉或關節疼痛等症狀,容易干擾疫苗副作用的判斷,且接種疫苗後身體可能較虛弱,會影響肝臟代謝酒精的速度,建議還是先避免為佳。   其實無論是否有安排施打疫苗,平日也該留意自身的酒精攝取量,不建議過量攝取。根據國健署《國民飲食指標手冊》建議,男性每日不超過2罐330c.c.的啤酒(相當於兩個酒精當量),女性不超過1罐330c.c.的啤酒。(相當於一個酒精當量)     三、避免抽菸   菸癮和酒精一樣都會削弱免疫系統,因此施打疫苗前後都不建議抽菸。國健署也一再呼籲民眾趁著疫情期間戒菸,根據國際研究表示,抽菸是新冠肺炎重症危險因子,吸菸者罹患新冠肺炎出現嚴重症狀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 1.4 倍,引發重症風險高達2倍,因此抽菸會讓提高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遠離肺炎威脅,就是最好的戒菸理由。   王若昱營養師提醒,接種疫苗後必須充份休息,減少抽菸、酗酒、熬夜,面對防疫多一份謹慎,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風險。以上原則其實不僅適用於接種疫苗後的不適期,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繼續維持睡眠充足的好習慣、控制飲酒量並戒菸,保持身體健康,才可以徹底發揮疫苗的保護力。     參考資料: 1. 國健署《國民飲食指標手冊》 2.Vardavas CI, Nikitara K. COVID-19 and smoki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 Tob Induc Dis. 2020;18:20. Published 2020 Mar 20. doi:10.18332/tid/119324.       諮詢營養師:王若昱營養師    學經歷: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碩士 曾任亞東醫學中心 營養師 曾任營養品研發 顧問營養師 現職健康體重管理 營養師 現職居家長照與社區演講 營養師 現職台灣健康體重管理促進會 合作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線上就能看醫生!迎接視訊看診的遠距醫療時代 文章|疫苗引發「新冠手臂」副作用?接種處又紅又腫還痛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8.06

  • 餐餐吃外送、沒冷氣會死、久坐懶得動?戒掉你的居家防疫壞習慣!

    文/翁嘉妤 圖/傅暄閔      摘要  全台疫情雖然已進入微解封階段,但為了防止疫情傳播,多數民眾仍然選擇待在家中,減少出門群聚的機會,但疫情期間長期宅在家裡,不僅較難兼顧飲食均衡,生活作息混亂,甚至長期下來還忽略運動、曬太陽,養成許多不良習慣。可別讓疫情影響了你的身心健康,趁早戒除這些NG行為,讓營養師教你建立正確的日常觀念,一起安然度過疫情危機吧!     防疫期間長期宅在家,你是不是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呢?不是餐餐仰賴美食外送,就是天天窩在冷氣房中,與陽光接觸的機會也變少了,更別提體重還直線上升,就連上一次運動都不記得是什麼時候了?其實居家防疫期間正是調整飲食習慣的好時機,平常也不應忘記運動及日曬的重要性,王若昱營養師指出4項常見的居家防疫壞習慣,不妨審視自己是否該多加留意。     居家防疫壞習慣1:飲食不均衡   防疫期間民眾經常透過美食外送解決三餐,但外食通常都是以大量澱粉、高油烹調肉類為主,或是使用炸物或加工製品(如火腿、臘腸等),較少蔬菜、水果及乳品類,不僅較難顧及均衡飲食,重口味的調味方式,也讓民眾無法了解食材新鮮度。若選購外食時不注重營養、多元,攝取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會容易不足。   除了均衡飲食外,很多民眾容易忽略烹調時使用的「油」對健康造成的影響,王若昱營養師指出,油脂是屬於三大營養素之一,身體的慢性發炎跟烹調時使用的油品也是息息相關。平常身體發炎的狀態,除了傷口紅腫疼痛的急性發炎,其實也有所謂的「慢性發炎」。這是由於免疫系統在碰到如病毒、細菌等外來物入侵時,會啟動免疫發炎反應保護身體,但如果發炎反應長期持續,對身體健康反而會有危害,包括疲倦、頭痛、腰痠背痛、過敏,甚至糖尿病、心臟疾病、關節炎等,都與慢性發炎有關。   很多民眾都會選擇服用止痛藥來緩解慢性發炎造成的不適,卻只是治標不治本,建議還是要從飲食習慣上的根本改善。王若昱營養師表示,若要預防慢性發炎疾病,平時要留意攝取人體必需脂肪酸「Omega-6」和「Omega-3」的比例,建議攝取比例3~5:1,Omega-3的脂肪來源主要是深海魚類及堅果類,這些都是一般外食較為缺乏的,外食較多食物使用Omega-6的油脂烹調,例如大豆沙拉油、葵花油、玉米油等,所以常吃外食的人才會因為Omega-6攝取過多,Omega-6:Omega-3比例失衡至20:1,造成長期慢性發炎。   食物的「烹調方式」也很重要,王若昱營養師建議,盡量選擇蒸、煮、烤、燉、滷、涼拌等低油烹調方式,避免油炸、三杯、糖醋、蜜汁、勾芡羹類等高油烹調,而且後者大部分屬於重口味的料理方式,對身體健康也是一大負擔。   另外提醒民眾要少喝飽含熱量和糖份的大地雷「含糖手搖飲料」,根據國健署調查,含糖飲料是國人攝取精緻糖的最大來源,尤其夏天更是難擋手搖飲料的誘惑,不過食藥署規定自110年1月起,所有的手搖飲料都必須標示「總糖量」和「總熱量」,在選購飲料時不妨多看幾眼,控制一下自己的口腹之慾。     居家防疫壞習慣2:長時間久坐不運動   防疫期間長期久坐、缺乏運動的居家生活型態,容易造成肌肉流失,並增加肥胖、慢性病的發生機率。王若昱營養師表示,居家上班期間可以嘗試「站著」使用電腦,或是每30分鐘就起身走一走,避免久坐。即使在室內,也可以透過運動來活絡身體,例如居家有氧運動、啞鈴、彈力帶等,或利用現有的安全設備,包括桌椅、牆壁等做伸展運動,不僅幫助延緩肌肉流失,也可以緩解久坐產生的腰背痠痛。           雖然目前疫情警戒已「微解封」,政府也開放健身房和運動場館供民眾使用,但運動時仍然要記得遵守防疫準則,不想外出運動者,也可以在家搭配網路上有氧運動或肌耐力訓練的影片,讓自己跟著活動筋骨,維持身心健康,但仍要記得運動不要過量,過程也要做足防護,慎防受傷。     居家防疫壞習慣3:缺乏陽光日曬   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改變了許多民眾的生活型態,幾乎足不出戶的生活模式,可能讓許多民眾身體的維生素D含量不足。根據國民營養調查顯示,維生素D是國人攝取容易不足的營養素,雖然疫情前我們還是可以經由日曬來補充維生素D,但在居家防疫期間,維生素 D的重要性卻經常被忽略。由於人體有部份維生素D是透過日照獲得,因此王若昱營養師提醒,家中或工作場所中若有陽台者,白天不妨避開日正當中的時間,在早上9點~10點或下午3點~4點時走出冷氣房,出來曬一下約10~15分鐘的太陽。   維生素D也可以透過飲食補充,如富含油脂的魚類、魚肝油、肝臟、蛋黃、強化維生素D的乳製品、曬過太陽的香菇、木耳等蕈菇類。除此之外,也有人會選擇以營養品來補充維生素D,但服用前務必要注意每日劑量,建議與了解自身身體狀況的營養師或醫療人員討論建議攝取劑量,過量補充維生素D可能會產生副作用,多吃無益。     居家防疫壞習慣4:過度焦慮無法放鬆   新冠肺炎疫情未退,確診數不斷起起伏伏,變種病毒又來勢洶洶,許多人防疫期間難免會感到焦慮,或是因為工作受到影響而心情沮喪。王若昱營養師指出,疫情雖然大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我們也不用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不必每天長時間持續接收疫情新聞,聊天的內容也不要集中在討論疫情,這樣只會讓焦慮指數越來越高,增加無謂的恐慌,甚至影響睡眠,導致生活能力下降。   近期居家「療癒風」正盛,種植植物可以綠化環境,飼養寵物也可以為生活增加不少樂趣,都是許多民眾調劑生活的選擇。王若昱營養師建議,園藝培育或陪伴寵物,都可以舒緩心情,每一個過程都是值得期待、充滿喜悅的,透過這些活動將注意力從疫情上轉移,不再掛心疫情期間的焦躁不安,對紓解情緒也很有幫助。   台灣人首次經歷如此漫長的居家防疫,難免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一些壞習慣,或在疫情壓力下逐漸迷失,不曉得該如何找回自己的步調,其實除了養成正確的防疫觀念外,也別忽略了注重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均衡飲食、多運動,偶爾曬曬太陽,培養園藝興趣,或找時間陪伴家中的毛小孩。疫情之下,我們應該加強的是自我的韌性,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可別太放縱自己,反倒被疫情擊垮了。       諮詢營養師:王若昱營養師    學經歷: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碩士 曾任亞東醫學中心 營養師 曾任營養品研發 顧問營養師 現職健康體重管理 營養師 現職居家長照與社區演講 營養師 現職台灣健康體重管理促進會 合作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拉肚子代表得新冠肺炎?急性腸胃炎、新冠肺炎不再分不清,腹瀉就別瞎操心 影片|你不胖,只是假胯寬!3分鐘改善久坐臃腫下半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30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