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皮膚共有144筆結果

  • 鳳凰電波「不上麻藥」竟不會痛?關鍵原因在減痛機制!讓鳳凰更有效率的撇步?打前必知「定錨式拉提」原理!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鳳凰電波「不上麻藥」竟不會痛?關鍵原因在減痛機制!讓鳳凰更有效率的撇步?打前必知「定錨式拉提」原理!   鳳凰電波一定要打到哭爹喊娘才有用?新一代電波拉皮「鳳凰電波」是近來相當受歡迎保養療程,但也有許多人因擔心過程中會有的疼痛而不敢嘗試。 然而在「減痛」上,鳳凰電波可是有特別下過功夫,怕痛的醫美入門者看過來,就跟著楊仕安醫師,一起來了解鳳凰電波重要的減痛機制,以及能針對臉上錨點做加強的「定錨式拉提」打法吧! 看完楊醫師細心的解說,幫助你從鳳凰小萌新,從此變成「與時光逆行」的鳳凰專家!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2 打電波很痛? 00:48 鳳凰電波能不麻醉就打? 02:06 打鳳凰電波有什麼竅門? 02:36 定錨式拉提是什麼? 04:06 誰適合做鳳凰電波? 04:27 鳳凰電波打完多久會有改善? 05:20 想打鳳凰電波又怕痛該怎麼辦?       諮詢醫師:楊仕安醫師    學經歷: 粹究美學診所院長 美加膚MegaFill異體真皮粉首席講師 德國莫氏大藥廠Merz認證講師 晶亮瓷Radiesse講師 保柔緹水無痕Belotero講師 艾麗斯AestheFill講師 愛霓密絲ANiMERS原廠認證講師 膚力原膠原蛋白(熊貓針)講師 鳳凰電波原廠認證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打鳳凰電波痛到不行?一篇看懂原理、副作用,定錨式拉提法讓你不上麻藥也好打! 影片|法令紋超顯老?不想要微整僵硬笑容,填充物選擇大有玄機!異體真皮粉大解析!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6.20

  • 腋毛生長有極限?睫毛總是長不長?頭毛該怎麼保養?帶你認識「體毛」的奧秘!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腋毛生長有極限?睫毛總是長不長?頭毛該怎麼保養?帶你認識「體毛」的奧秘!   人類在漫長的演化之後,逐漸變成光溜溜、僅有部份皮膚覆蓋毛髮的哺乳動物。毛髮有保暖、保護皮膚等優點,但隨著時代審美的推進,身體部位上的毛髮也成為某些人的困擾,頭髮可以長得很長,睫毛和眉毛抹再多保養液卻都還是稀稀疏疏,到底為什麼這些毛這麼不合群?抓緊安全帶,美醫誌這次開啟了毛毛之旅,跟著我們一起上路囉!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33 為什麼人體會有毛髮呢?毛髮的功能是什麼呢? 01:17 不同部位的毛髮,為什麼生長的速度以及極限的長度都不一樣呢? 02:28 為什麼歐美國家的人體毛會比亞洲人還多呢? 02:53 男性和女性毛髮的生長速度一樣嗎? 03:23 為什麼有些男性有鬍子,有些男性卻長不出鬍子? 04:02 如何加速毛髮生長的速度? 05:15 如何降低毛髮生長的速度? 06:12 睫毛生長液有效嗎? 07:16 誤用生髮水,會導致不想要長毛的地方長出粗粗的毛髮嗎? 07:43 常常剃體毛,會讓毛髮變粗嗎? 08:08 小孩子小時候有剃過光頭,長大頭髮就會長比較多? 08:29 用生薑抹頭皮刺激生髮嗎?       諮詢醫師:王筱涵醫師    學經歷: 卓越聯合診所 皮膚科院長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皮膚科暨雷射美容中心 主治醫師 維格醫美診所、安珀琢玉診所 主治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 碩士 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會員 教育部部定皮膚學科講師       諮詢醫師:黃愉真醫師    現職: 萬芳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專任助理教授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皮膚學科主任 台北醫學大學兼任講師 萬芳醫院皮膚科總醫師 萬芳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 臺大醫院外科部第一年住院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網路瘋傳啤酒可以拿來洗頭?敷蘆薈美白不成竟可能爛臉?專業醫師破解超荒謬的皮膚保養偏方! 影片|鬍子應該這樣刮!爆血、毛囊炎不是刮鬍刀的錯!雷射除鬍讓你擺脫落魄大叔形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6.13

  • 網路瘋傳啤酒可以拿來洗頭?敷蘆薈美白不成竟可能爛臉?專業醫師破解超荒謬的皮膚保養偏方!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皮膚保養是每個愛美人士關心的話題,然而保養資訊的「來源」也很重要!網路上充斥著各種皮膚保養資訊及美妝保養品廣告,內容誇大不實,如果選擇不當,不僅皮膚不會變好,還可能引起皮膚發炎,得不償失。     美醫誌蒐集網傳的各種皮膚保養「秘技」,由皮膚科專科醫師柯威志來為大家解說,究竟這些偏方為什麼沒效果?就讓醫師從專業的醫學角度來破解吧!   頭皮保養篇   清潔頭髮時需選擇適合頭皮及毛髮的洗護產品,切勿使用啤酒、汽水等食物,當心引起皮膚發炎反應。   問題1:啤酒洗頭可以治療頭皮搔癢、潤澤頭髮嗎? 解答:╳ 啤酒是含酒精成份的偏酸性飲品,如果長期接觸頭皮,會造成頭皮發紅、發癢或發炎。     問題2:汽水洗頭可以讓頭髮更有彈性嗎? 解答:╳ 汽水含碳酸及糖份,PH值偏酸性,如果長期刺激頭皮,容易造成發癢、發炎。     問題3:雞蛋洗頭,能減少白頭髮和頭皮屑嗎? 解答:╳ 白頭髮的成因主要是毛囊裡的黑色素細胞退化,頭髮顏色漸漸褪白,形成白頭髮。而雞蛋的蛋白則是屬於大分子結構,難以滲透頭皮或頭髮,且雞蛋未含有消炎成份,無法治療頭皮發炎形成的頭皮屑,因此還是不建議使用於頭皮洗沐上。     問題4:洗頭髮泡泡越多越好,是真的嗎? 解答:╳ 洗髮精的泡泡來自於界面活性劑,界面活性劑成份越多,洗淨力就會越好,但是過度的清潔頭皮會刺激皮膚,造成皮膚不適,所以洗頭時的泡泡還是適度就好。     臉部保養篇   想要縮毛孔、去除粉刺,千萬不要拿啤酒、小蘇打刺激皮膚,當心敷臉不成,反而成了大花臉!   問題1:小蘇打粉敷臉可以去除粉刺嗎? 解答:╳ 小蘇打粉由碳酸氫納組成,加入水後會產生鹼性溶液,雖然可以溶解皮膚表層的油脂,但對皮膚太過刺激,且會破壞皮膚表面障壁,造成皮膚發炎、發癢,因此請千萬不要這樣做。     問題2:鹽加白糖去粉刺,是有效果的嗎? 解答:╳ 鹽和白糖都是顆粒結晶體,所以在皮膚上搓揉的話,容易讓人誤以為有去除粉刺的效果,但其實粉刺生成的原理,是來自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及角質代謝不完全,由於粉刺會卡在毛孔深層位置,不易清潔,所以使用鹽或糖的物理性搓揉方法,只能去除皮膚最外層的角質層,無法達到去除粉刺的目的,所以還是不建議用鹽和白糖來去除粉刺。     問題3:啤酒敷臉可以縮毛孔嗎? 解答:╳ 啤酒能幫助皮膚增加保濕度、亮澤皮膚,但僅能維持短暫的效果,所以有些人誤以為啤酒敷臉會讓皮膚變好,但是啤酒含有酒精及複雜的化學成份,可能造成皮膚發炎或發癢,所以千萬不要拿啤酒當保養品,以免傷害皮膚。     問題4:茶包敷臉可以消黑眼圈嗎? 解答:╳ 因為人體眼周的皮膚比較敏感,所以亂敷東西容易造成皮膚發炎,如果是因為眼周循環不佳造成的血管型黑眼圈,建議採用溫熱敷較妥當。     抗痘保養篇   痘痘治療是一場長期抗戰,因此還是需要與皮膚科醫師共同作戰,並記得保持清潔和謹遵醫囑,別讓臉上留下難以抹滅的痕跡,到時就後悔莫及了。   問題1:牙膏因為含有抗菌的成份,所以抹在臉上可以治療痘痘嗎? 解答:╳ 治療痘痘必須使用抗痘專用的抗生素藥膏或口服藥物,而且含氟的牙膏會讓敏感性肌膚的人更容易冒痘痘,所以牙膏是無法治療痘痘的,反而有可能讓臉部狀況雪上加霜。     問題2:綠豆粉能吸收臉上多餘的油脂,達到改善青春痘的效果嗎? 解答:╳ 痘痘肌通常屬於敏感性肌膚,如果隨意地敷上綠豆粉,可能會加重發炎反應。而且痘痘肌上常有一些看不見的小傷口,敷上未經消毒的產品,更會加重感染風險。     問題3:眼藥膏治療痘痘,可行嗎? 解答:╳ 眼藥膏雖然含有抗生素成份,但並非是專門治療痘痘的抗生素種類,治療痘痘請選擇專用痘痘抗生素。     美白肌膚篇   古人常說「一白遮三醜」,針對各種美白的偏方也五花八門,來看看到底哪些偏方是錯的!   問題1:檳榔葉敷臉可以美白皮膚、抗黑斑嗎? 解答:╳ 檳榔葉的成份會造成膚發炎、發紅,甚至導致黑色素沈澱。臨床發現用檳榔葉敷臉的人,臉上會產生黑白不均的花臉,因此想要正確、安全的美白肌膚,建議還是要選用食藥署核可的、不刺激肌膚的化妝品或保養品。     問題2:蘆薈敷臉可以美白、抗皺嗎? 解答:╳ 除了上述提到的各種「食材」和「生活用品」外,可能會有民眾認為蘆薈是屬於天然的原料,拿來保養較不會出錯,但其實蘆薈本身也含有各種成份,由於每個人的皮膚敏感度不同,所以不一定人人皆能承受,直接拿生蘆薈敷在臉上,也容易導致皮膚敏感、皮膚炎。再者,蘆薈具有光敏感性,敷過蘆薈後直接去曬太陽,可能會讓皮膚更黝黑,因此還是不建議直接用蘆薈敷臉。     問題3:止汗劑可以達到妝前控油的效果嗎? 解答:╳ 止汗劑是利用鋁鹽塞住汗腺的開口達到抑制出汗的目的,止汗劑的濃度及設計是針對身體、腋下使用,如果將身體止汗劑直接塗抹在臉上,會造成皮膚不適、刺激敏感。若想要控制臉上的出油,請使用專門為臉上設計的控油產品。     問題4:凡士林會破壞皮膚調節機制,是真的嗎? 解答:╳ 凡士林石蠟是不受其他物質影響而產生化學變化的穩定物質,因為不容易被皮膚吸收,較適用於乾性或敏感性肌膚,所以如果是油性肌膚者使用凡士林的話,需注意皮膚可能會長粉刺或易有悶熱感。     問題5:漂白水能漂白肌膚,是真的嗎? 解答:╳ 漂白水主要的功用是在居家環境消毒及衣物清潔上,因為漂白水的濃度和成份會刺激皮膚,所以如果用在臉部或敏感的皮膚上,會造成皮膚炎,反而傷害皮膚。     柯威志醫師提醒,其實皮膚問題大多都來自於後天保養不當,所以在選擇保養方式及產品的時候,要記得不要聽信來路不明的偏方,如果皮膚出了狀況,應該先向皮膚專科醫師諮詢,找到膚況改變的原因,再由專業醫師對症下藥,對肌膚才是最好的做法。     諮詢醫師:柯威志醫師    學經歷: 安珀琢玉皮膚專科醫師&醫療技術長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美容皮膚科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暨美容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皮膚部臨床研究員 中華皮膚科醫學雜誌貢獻獎得主     延伸閱讀 文章|膠原蛋白真的能靠吃來補充嗎?原來「壓力」也是膠原蛋白流失的原因! 影片|精液迷思大破解!可樂、手機電磁波會殺精?精蟲奧運盃帶你看怎樣的精子才是「精中之精」!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6.07

  • 除疤治療跟疤痕類型息息相關!人工皮該怎麼貼?皮膚科醫師曝「淡化傷疤」的重要關鍵!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除疤治療跟疤痕類型息息相關!人工皮該怎麼貼?皮膚科醫師曝「淡化傷疤」的重要關鍵!   夏天即將來臨,大家也都紛紛換上短袖短褲,然而對於身上有疤的人來說,這無非就是一場酷刑!市面上有許多的除疤產品、療程可以選擇,但要如何選擇才能有效消除疤痕呢?而在成長過程中,免不了嗑嗑碰碰,但有些傷口癒合了會留疤,有些卻不會,這是為什麼呢?今天美醫誌邀請了皮膚科醫師來為我們做解答!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34 為什麼皮膚會留下疤痕? 01:08 容易留疤的部位及原因 01:44 如何預防傷口留疤? 02:35 使用除疤產品的時機? 03:02 如何選擇除疤產品? 03:32 人工皮的功用 04:10 疤痕種類及除疤方式 06:01 什麼是放射線治療? 06:40 雷射除疤後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 07:14 請醫師給有疤痕困擾,想要除疤的觀眾一些小建議       諮詢醫師:劉承翰醫師    學經歷: 現任高雄勻禾妍美學健康診所院長 現任台南安安婦幼診所附設美學中心主任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 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 國立成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國立成大醫院醫學美容部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醫用雷射光電醫學會會員 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會員     延伸閱讀 文章|皮膚美白方法真有效?4招推薦,2022年美白全攻略懶人包在這裡! 影片|磨皮雷射怎麼治療痘疤?術後有白疤怎麼辦? 認識抗痘的關鍵療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5.30

  • 鬍子應該這樣刮!爆血、毛囊炎不是刮鬍刀的錯!雷射除鬍讓你擺脫落魄大叔形象!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鬍子應該這樣刮!爆血、毛囊炎不是刮鬍刀的錯!雷射除鬍讓你擺脫落魄大叔形象!   普遍男生每天都需要花時間刮鬍子,下巴也會因為刮鬍,導致有毛囊發炎、長痘痘的情況,雷射除鬍可以讓男性省去刮鬍子的時間,在外貌形象上也比較清爽,今天美醫誌就邀請了醫師,來為大家講解雷射除鬍的療程。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16 哪些雷射適合除鬍? 01:05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雷射除鬍療程? 02:02 如何刮鬍避免比較毛囊發炎? 02:20 手動刮鬍刀的使用技巧 02:42 判斷臉上的毛流方向的小技巧 04:10 請醫師給所有為刮鬍感到困擾的男性一點建議       諮詢醫師:林宏謙醫師    學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醫學士 台南市立醫院內科醫師 成大醫院皮膚部總醫師 成大醫學系臨床指導教師 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會員 成大醫院皮膚部兼任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體毛冷知識知多少?除毛推薦3招,讓你除毛不失敗! 影片|植鬍手術後要注意什麼?來創造一個讓鬍子安穩生長的環境吧!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4.25

  • 膠原蛋白真的能靠吃來補充嗎?原來「壓力」也是膠原蛋白流失的原因!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醫學報導或美容廣告時常提及,「小心膠原蛋白流失,就會老得快!」,到底什麼是膠原蛋白呢?膠原蛋白就像人體的潤滑劑,不僅可幫助支撐人體組織,也能改善皮膚的Q彈度,也難怪許多人會想要從飲食上來補充膠原蛋白,像是謠傳的吃豬腳、魚皮、木耳等,但這些方法真的能補充膠原蛋白嗎?在那之前,你應該要先知道膠原蛋白是如何產生的!     想補充膠原蛋白前,先了解什麼是膠原蛋白!   膠原蛋白(Collagen)有28種型態,廣泛分佈在人體的不同部位,包含皮膚真皮層、骨骼、血管及肌腱等,形成支撐作用,是結締組織的重要成分。其中膠原蛋白在皮膚的真皮層中約佔80%,少部分組織為彈性纖維。   膠原蛋白是人體重要的蛋白質,第一型的膠原蛋白佔人體總量的90%,由甘胺酸(Glycine)、脯胺酸(Proline)及羥脯胺酸(Hydroxyproline)三種主要胺基酸聚集而成,經由不斷複製而形成一條多胜肽鏈,三條多胜肽鏈交錯,像辮子一樣不斷鍵結,形成膠原蛋白的最小單位,供人體使用。           不!我逝去的青春!為什麼膠原蛋白會從我們身上流失?   造成膠原蛋白流失的原因有很多,皮膚專科醫師何文藻表示,其實簡單來說,可以分為以下3大原因:   1.人體老化 嬰兒的皮膚通常Q彈透亮,但隨著年齡越來越長,皮膚的膠原蛋白會漸漸流失,膠原蛋白的生成減緩,皮膚就會開始呈現皺紋、粗糙。   2.紫外線曝曬 紫外線會加速膠原蛋白老化,長時間的戶外工作者,例如農夫、漁夫長期在紫外線曝曬下,膠原蛋白容易流失,外表會比實際年齡看起來年長。   3.作息不正常 這點許多現代人應該都深有同感,因為我們在壓力大、熬夜、睡眠不足的情況下,人體會產生自由基去攻擊膠原蛋白,所以長期處於壓力環境,會降低膠原蛋白的生成效果,加速皮膚老化。     現代科技來補助!醫美療程是怎麼幫助增長膠原蛋白的?   想要靠醫美療程來補充膠原蛋白,不妨先了解其原理,何文藻醫師就常見的兩大醫美療程來做解說:   ● 音波拉皮 音波拉皮是將熱能聚焦於皮膚真皮層,幫助膠原蛋白快速增生,或運用電波的熱能刺激,來加速真皮層膠原蛋白的合成,藉此來增加皮膚的Q彈度,改善皮膚老化現象。   ● 注射玻尿酸或注射膠原蛋白 注射治療都是透過提升皮膚支撐度,來達到讓皮膚年輕化的目的,但是因為這些注射的玻尿酸或膠原蛋白,都不是人體自然產生,所以會隨著時間會慢慢流失,需定期補充才能維持皮膚的Q彈效果。     輔助膠原蛋白合成:均衡飲食、攝取適量維生素、正常作息及防曬   除了醫美療程外,何文藻醫師指出,均衡飲食也是產生膠原蛋白的重要過程,補充維他命C、鈣離子,也能幫助膠原蛋白合成,許多的肉類食物都含有膠原蛋白,平日可多食用奶、蛋、豆、魚、肉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此外從飲食中適量補充維他命C,是幫助膠原蛋白合成的關鍵因素,維他命C可從天然水果中攝取,像是柑橘、檸檬、芭樂及葡萄等,都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   何文藻醫師提醒,從事戶外工作或活動時,需注意防曬,避免過度照射紫外線,影響膠原蛋白的合成效果,減緩膠原蛋白流失的速度,除了須留意紫外線這一因素外,也別忘了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遠離壓力環境或日夜顛倒的熬夜生活,都是避免膠原蛋白流失的好習慣。     美醫小教室:打破膠原蛋白迷思!常見問題大匯集! 迷思1:用吃的補充膠原蛋白,可以馬上看到成效嗎? 解答:╳ 人體需攝取蛋白質才能幫助膠原蛋白生成,但是攝取蛋白質不代表會立即生成膠原蛋白被人體吸收,膠原蛋白需經過轉化過程才能被人體吸收,蛋白質經由消化道內的蛋白質酵素,切割成為最小單位的胺基酸,將所需的胺基酸重新排列,形成人體所需要的膠原蛋白,再堆積至各個部位供人體使用。     迷思2:吃魚鱗、魚鱗果凍、膠原蛋白粉、豬皮、木耳、雞爪,真的能補充膠原蛋白嗎? 解答:○ 上述食物都含有蛋白質,進到人體後轉化成胺基酸,都可能成為人體生成膠原蛋白的成分之一。     迷思3:缺少膠原蛋白會影響指甲、胸部、頭髮或軟骨的生長嗎? 解答:不一定 膠原蛋白在人體的各個器官及組織佔有一席之地,膠原蛋白能幫助提升組織的支撐度及Q彈度。然而人體各個部位的結構成分不單只有膠原蛋白,仍有許多困素會影響身體部位的生長,例如胸部組織不只含有膠原蛋白,還需要荷爾蒙的刺激,才能幫助乳腺或胸部脂肪發育,因此想要幫助胸部發育,可不是單純補充膠原蛋白就能達到理想效果的。     諮詢醫師:何文藻醫師    學經歷: 中華民國皮膚專科醫師 台灣皮膚科學會專科醫師 新加坡國家皮膚病中心進修研究 韓國KCCS整形美容外科進修研究 美國皮膚科醫學會年會進修研究 狐臭手術國際期刊認證     延伸閱讀 文章|皮膚美白方法真有效?4招推薦,2022年美白全攻略懶人包在這裡! 影片|磨皮雷射怎麼治療痘疤?術後有白疤怎麼辦? 認識抗痘的關鍵療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3.29

  • 雞蛋洗頭去頭皮屑?美白保養花招百出,皮膚科醫師帶你破解謠言!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雞蛋洗頭去頭皮屑?美白保養花招百出,皮膚科醫師帶你破解謠言!   你看過網友瘋傳的保養密技嗎?發達的網路讓資訊流傳更快更廣,然而許多謠言也應運而生,這些偏方大多不僅無效,還可能對皮膚造成嚴重的影響,你是否也成為謠言的受害者了呢?! 今天美醫誌就囊括了各種皮膚相關的錯誤偏方,讓醫師一次跟你說仔細!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32 啤酒洗頭潤澤頭髮? 00:52 汽水能讓頭髮柔軟有彈性? 01:09 雞蛋洗頭減少頭皮屑? 01:38 洗頭泡泡越多越好? 01:57 小蘇打敷臉去粉刺? 02:44 啤酒敷臉縮毛孔? 03:11 敷茶包消黑眼圈? 03:35 牙膏可以治痘痘? 03:53 敷綠豆粉治痘痘? 04:18 眼藥膏可以治痘痘? 04:35 敷檳榔葉美白抗黑斑? 05:00 蘆薈可以美白抗皺? 05:22 止汗劑可以妝前控油? 05:49 凡士林會破壞皮膚調節機制? 06:22 漂白水可以漂白肌膚?       諮詢醫師:柯威志醫師    學經歷: 安珀琢玉皮膚專科醫師&醫療技術長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美容皮膚科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暨美容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皮膚部臨床研究員 中華皮膚科醫學雜誌貢獻獎得主     延伸閱讀 文章|皮膚美白方法真有效?4招推薦,2022年美白全攻略懶人包在這裡! 影片|黑眼圈偏方到底有沒有用?消除黑眼圈前先了解原因再治療,才能對症下藥!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3.07

  • 皮膚美白方法真有效?4招推薦,2022年美白全攻略懶人包在這裡!

    文/郭佳語 圖/翁嘉妤      摘要  隨著臭氧層破洞導致的大量紫外線侵入,憂心溫室效應的同時,一部份的人開始過起「全面防護」的日子,擔心自己的防曬是不是做得不夠足,開始研究各種美白方式,從吃的、用的到擦的,療程保養……等,全都圍繞著一個字:「白!白!還要再更白!」但盲目追求快速卻來路不明的美白方式,不僅可能沒效果,還會讓自己的肌膚受傷。想要健健康康的美白,到底該怎麼做?這篇美白大補帖看起來!吃什麼?用什麼?怎麼防曬?我們上課囉!     為什麼皮膚會變黑?   人,為什麼會變黑呢?   這個大哉問,可能是自古以來追求美白肌膚的人最椎心刺骨的一個提問。其實會變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常見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外來刺激,例如日曬、壓力、空氣汙染。這些刺激會使我們的黑色素工廠開始產生大量的黑色素,最主要就是酪胺酸酶這個酵素,啟動產生黑色素的化學反應,而黑色素經過表皮層跟真皮層的擴散,就讓皮膚看起來灰灰黑黑的了!   也因為刺激-生成黑色素-黑色素擴散……等各個過程,協力合作,讓皮膚逐漸變黑,因此所有的美白產品跟服務,其實就會根據這些「產生黑色素導致變黑」的過程中不同的機轉來做設計,例如干擾黑色素生成,或是加速代謝,從不同方面著手,來使皮膚變白。   雖然黑色素是導致皮膚變黑的罪魁禍首之一,但其實保持適當的黑色素也很重要,畢竟這些小傢伙能吸收紫外線,也會幫助清除攻擊膠原蛋白跟彈力蛋白的自由基,如果你身上的黑色素消失了,這些蛋白質就會老化,皮膚也會變得很敏感,過猶不及都是不可以的啊~所以其實健康均勻的膚色,就是最好的顏色了!   不過點進這篇的你,應該都有個希望變得比以前白、再白一點的小小願望吧?   ……那好吧!我們整理了幾個方法,分成飲食、美白產品、醫美跟防曬幾個面向,內容比較淺一點,主要是讓大家有個簡單的方向,有興趣的話可以再搜搜關鍵字,看看我們以往做過的幾則採訪報導哦!   那麼我們開始囉!           一、吃也有竅門,透過吃找回白皙的肌膚!   吃什麼像什麼,好像也是很常見的說法?例如多喝牛奶、豆漿好像貌似可能就會比較白,常吃醬油會不會變黑?常喝黑咖啡會讓膚色越來越深?   但其實,現階段並沒有科學證據證明深色食物會造成黑色素沉澱。   不過是可以避免吃一些光敏感食物,例如檸檬、芒果、九層塔,海鮮例如蝦蟹等,不過通常這些光敏感食物,在料理過後已經不會對皮膚產生太大影響,要吃到足夠的量也滿困難的,其實也不需要太擔心~頂多就是曬太陽前不要特別吃、不要天天吃,都是很好可以降低曬黑的可能喔!           而講完要避免的食物,也可以多攝取維生素比較多的食物。 例如奇異果、草莓、柳橙、綠花椰菜……等對美白也有幫助。像番茄的茄紅素,能夠降低酪胺酸酶,減少黑色素生成,綠花椰菜可以幫助加速代謝黑色素。     二、慎選美白產品!美白產品怎麼挑選才對?   美白產品滿山滿谷,為什麼有人用有效,有人用沒效,到底要怎麼挑、怎麼選,怎麼使用,才能讓自己離理想的膚色更近一點點點呢?   在挑選產品前,你要先知道這些產品的「原理」是什麼,畢竟這樣才能對症下藥啊!     ● 美白產品這麼多,差異在哪裡?   而現在坊間美白產品這麼多,吃的、擦的或是打針注入的,其實都是類似的原理,使黑色素細胞不要產生那麼多黑色素。   外擦的美白產品又分成「黑色素形成階段」、「黑色素形成中」、「黑色素形成後」的使用。     (1)黑色素形成階段   Tretinoin維A酸     (2)黑色素形成中   Hydroquinone對苯二酚 Arbutin熊果素 Aloesin蘆薈素 Azelaic acid杜鵑花酸 Kojic acid麴酸 Ascorbic acid維生素C Ascorbic acid Palmitate維生素棕櫚鹽     (3)黑色素形成後   Linoleic acid亞麻仁油酸 Saybean/milk extracts豆漿牛奶萃取成分 Niacinamide維生素B3 Glycolic acid果酸 Lacticacid乳酸 Retinoic acid A酸     ● 哪種美白成分最有效?   在問這個問題前,你需要先摸摸自己的心,你真的了解自己嗎?   因為,造成每個人皮膚顏色變深的原因都不同!   舉例來說,若這個人本身只是角質比較厚,因此顯得皮顏色較深,卻只是一味地擦美白的維他命C,效果就容易差強人意,因此了解為什麼皮膚會黑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真正改善皮膚顏色深的問題喔!   而成分上來說,有些美白成分確實有效但也有刺激性,因此確認是因為發炎後的色素沉澱,角質肥厚或是長斑、日曬等,真正確認了問題,才能知道自己該使用哪種產品,也因此同樣是想要美白,每個人適合擦的產品可能是不同的。(畫重點)   例如在使用含有A酸成分,用以抑制黑色素形成的產品,由於A酸與類A酸有刺激性,但對於抑制黑色素是有效果的,因此適用上就要判斷使用者的膚質是不是比較敏感,是否需要選擇其他的產品做替代。   黑色素在形成中時,常見的美白成分有麴酸、熊果素、杜鵑花酸等等,儘管能干擾黑色素的生成,但使用時也需要注意濃度是否適當,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像杜鵑花酸若使用不當的話,可能會造成色素不均的情況,要特別小心。   若是已經形成的黑色素,可以選擇使用角質代謝劑,例如果酸類等等,也都是常見的成分。     ● 美白產品使用上要注意什麼?   抹了美白乳液,塗抹後皮膚產生皺摺,還冒出大量痘痘,結果原來是類固醇惹的禍。 除了藥品本身的成分外,也要注意塗抹的範圍,大範圍使用的話,藥品吸收的量自然也會增加,需要特別注意。   類固醇也不全然是不好的,以皮膚科常使用的三合一的外用藥為例,裡頭成分通常會含有維他命、A酸、類固醇跟對苯二酚,可以用來淡化斑點使用,但因為A酸和對苯二酚都有刺激性,所以需要添加類固醇,來緩解一些皮膚的反應。   但類固醇使用的劑量需要評估,因此若不慎使用過量,就很容易導致皮膚萎縮、長痘痘,甚至因為改變了皮膚的免疫力,導致一些菌落等感染問題,因此使用含有類固醇的藥膏,務必要尋求醫師的專業建議。   此外在挑選美白產品上,要注意一些需要避光的成分,例如果酸或A酸、對苯二酚、熊果素、果酸等,儘管擦了都會美白,但不適合接受日曬,第二天清潔若沒有洗掉,就會因為日曬變得更黑。   ➦ 延伸閱讀: 美白霜會讓皮膚萎縮?類固醇真有那麼可怕?!     三、 我想要靠醫美美白,有哪些療程可以選擇?   說到美白,大家就會想到雷射對吧?   但雷射是什麼原理,可以把原本深色的肌膚變得比較白皙呢?做療程前我們要先來了解一下雷射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可不是閉上眼睛,啪啪啪,就一瞬間變白了啊。   雷射的原理,簡單來說就是使用光熱,在短時間內針對黑色素組織進行破壞,因為黑色素會吸收比較多的能量,就會被雷射擊碎,接著就會被免疫細胞吞噬吸收,代謝出去囉!   一般來說可以選擇的雷射如:   紅寶石雷射 淨膚雷射(釹雅克雷射) 脈衝光 皮秒雷射 亞歷山大雷射(紫翠玉雷射) 二極體雷射(粉餅雷射)   對於膚色不均或是斑點都有不錯的治療成效,不過畢竟療程還是會有一定的風險,術後的保養可是很重要的!這裡就不詳細介紹每種雷射了,你可以看看我們以前寫的文章。   ➦ 更多雷射介紹在這裡: 雷射大作戰,除斑、美白、除疤、除毛、除痘一次掌握     美白雷射術後可能會有泛紅、乾燥、敏感,容易長痘痘的幾個症狀,術後防曬沒作好也可能造成術後的反黑,如果做太頻繁或能量調整太高,則可能反白,也就是黑色素全部死光光。而這個反白可別太高興,反白可是比反黑難復原的啊!   此外,一般膚色越深的人若防曬沒有做好,反黑機率越高,所以與白種人比起來,東方人做完雷射後是比較容易反黑的,所以乖乖術後保養跟防曬很重要,知道嗎?   ➦ 延伸閱讀: 雷射療程「只要人到」就好嗎?雷射術前保養知多少!     另一種很常見的療程是美白針,主要是透過點滴注射,將抑制黑色素的成分注入人體,不過美白針通常包含許多成分,每個診所配方也不同,最好還是先了解可能的風險與副作用,會比較安全喔!想更了解美白針,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 更多雷射介紹在這裡: 美白針迷思大破除!美白針打了會變白?背後隱藏的健康風險要知道     四、預防勝於治療,防曬做足,美白效果事半功倍   像前面說的,好不容易白回來了,不想要再繼續黑下去,防曬也是很重要的,畢竟我們都知道要預防勝於治療!   防曬又可以分成幾個部分,簡單的例如物理性遮蔽,像是出外時盡量走在遮陰處,可以帶帽子、撐傘、穿長袖衣服等等,盡量減少陽光的曝曬就是防曬的第一步啦!           而擦的防曬,又可以分成物理性防曬以及化學性防曬。   物理性防曬就是利用防曬劑的顆粒,在皮膚上形成防護膜,藉此反射、散射或折射紫外線。物理性防曬的成分大部分是氧化鋅和二氧化鈦,抹上肌膚後會讓皮膚顯得比較白,也因為比較不容易滲入肌膚,穩定性也高,相對不刺激,適合皮膚較敏感或是小朋友使用。   而化學性防曬則是透過將紫外線吸收,再將熱能散發的方式,幫助皮膚對抗紫外線的傷害!相較於不容易吸收的物理性防曬,抹上去比較不會有不舒服的黏膩感,但也因為會滲透肌膚,「比較」有可能導致皮膚敏感,所以建議若是肌膚比較敏感易受刺激的人,最好要讓醫師評估是否適合使用哦。   ➦ 延伸閱讀: 化學性防曬還是物理性防曬?不同防曬乳有不一樣的使用方式!     想要美白,建議這樣做!   看到這裡,應該多少對於美白有一點點的概念了,從為什麼人會變黑,怎麼吃,到美白產品的選用、醫美療程的選擇,可以發現美白的方法不只一種,每種方式也各有優缺。   雖然能理解想追求白皙美肌的心情,不過也不要為了追求快速或超強力的美白效果,反而使皮膚狀況變差,那就得不償失了,今天上課的重點都在這裡,我們一起來複習一下吧!     ● 飲食控制   可以多多攝取維生素C比較多的食物,例如奇異果、草莓、柳橙,預防更多的黑色素沉澱。或是吃一些可以降低酪胺酸酶的食物,減少黑色素生成,直接防堵起來!   ● 做好防曬   每天擦好防曬就有固定的保護力,也能減少色素沉澱。而防曬又分成物理與化學防曬,物理性防曬是透過產品反射陽光的特性,會比較黏但對膚況敏感的人來說相對穩定,化學性防曬則是將紫外線吸收再散發出去,通常比較輕透,但因為會滲透所以可能對敏感性肌膚的人比較不適合,總之若不確定自己是什麼膚質適合怎麼使用,記得找你的醫師聊聊,選擇自己的心儀產品啊。   ● 慎選美白產品   美白產品又分成黑色素生成前、生成中、生成後,每種的目的都不一樣。會讓皮膚看起來黑黑的原因有很多,像是皮膚粗糙、角質層過厚或是黑色素過多,都會讓皮膚顏色看起來比較深,選擇正確的產品,才不會越擦越辛酸。   ● 照顧好皮膚,避免發炎   敏感性肌膚除了防曬外,也要注意保濕度以及避免發炎。發炎為什麼跟美白有關?因為發炎後若沒有處理好,很有可能會色素沉澱,這也是讓皮膚色素不均勻或暗沉的其中一個原因。     呼!好的我們整理完囉!   其實美白的要點都藏在日常生活的細節裡,好好注意它,知道自己的深膚色是因為什麼導致,選擇正確的保養方式,希望這篇在美白的路上也能給大家一個方向,可以用正確且健康的方式保養,擁有自己喜歡的膚色哦!       延伸閱讀 文章|美白雷射除斑:淨膚雷射、紅寶石、亞歷山大、二極體推薦用在這 影片|美白霜會讓皮膚萎縮?類固醇真有那麼可怕?!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2.03

  • 蕁麻疹治不好怎麼辦?釐清蕁麻疹原因,才能擺脫癢氣人生!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身上起了搔癢難耐的膨疹,而且24小時週期會反覆發疹,你也是深受蕁麻疹困擾的族群嗎?蕁麻疹有哪些特性?又該如何預防呢?同樣也是讓人苦惱的皮膚問題「濕疹」,和蕁麻疹之間又是差在哪裡呢?美醫誌教你認識蕁麻疹,對抗過敏源,癢癢不要來!     蕁麻疹原來這麼常見?20%的人在一生中會罹患蕁麻疹   「蕁麻疹(Urticaria)又名「風疹塊」,源於早期患者觸碰到蕁麻科的植物造成全身發疹而得名。蕁麻疹為接觸過敏物質引起的過敏反應,患者可能在食用某些食物或藥物後,產生全身性的疹子,此類疹子具有24小時之內消疹,但24小時之後又會從其他部位發疹的特性。有些患者還會合併皮膚劃紋症(Dermatographia),像是手指或物體劃過身體後留下的線狀膨疹,這種膨疹會在24小時內反覆發作與消失。     蕁麻疹成因藏在哪?原來就在日常生活中!   蕁麻疹分為急性蕁麻疹及慢性蕁麻疹,皮膚科專科醫師陳眉穎表示,急性和慢性在皮膚上發作的症狀是相同的,醫師會以發作的時間長度為界線來做評估,通常風疹塊症狀超過6週才會診斷是慢性蕁麻疹,更詳細的差異如下:   1.急性蕁麻疹   臨床上急性蕁麻疹常見於因食物或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容易誘發過敏因子的食物包括帶殼類海鮮、花生堅果類等,而藥物則多為阿斯匹靈、NSAID的止痛類藥物。除了食物及藥物可能會引起過敏發疹,生活中吸入的物質、揮發性氣體、接觸性物質(灰塵)、或環境溫度、溼度變化,都有可能是產生蕁麻疹的影響因素。   急性蕁麻疹發作時,患者全身會產生發疹現象,嚴重時可能衍生眼睛腫、嘴巴腫等血管水腫的問題,甚至喉部水腫造成呼吸困難,需要馬上就醫治療,以免危及生命安全。   2.慢性蕁麻疹   可分為自發型及誘發型,慢性蕁麻疹有50%以上屬於自發型,多與自體免疫系統有關,也因此自發型通常找不到發病的原因。而誘發型蕁麻疹包含膽鹼型蕁麻疹(Cholinergic Urticaria),多與物理因素有關,例如氣候冷熱差異或壓力引起。     急性蕁麻疹治療須謹慎,擅自停藥當心得不償失   針對急性蕁麻疹患者,陳眉穎醫師表示,通常醫師會開立抗組織胺藥物或外擦藥膏治療,若是症狀較為嚴重者,則會改以類固醇藥物治療。倘若患者有其他腫脹現象,如眼睛腫、嘴巴腫症狀者,醫師會在評估後,提供正腎上腺素藥物治療。   急性蕁麻疹治療期間約1~2週,但有些患者會在治療尚未完成時,便即自行停藥,這麼做容易讓蕁麻疹病程拉長反反覆覆,擅自停藥可能會造成「春風吹又生」的後果。     慢性蕁麻疹抽血檢驗免疫系統,釐清過敏源對症治療   50%以上的慢性蕁麻疹患者,是無法輕易找到發病原因的,因此診療時會先抽血檢驗患者的免疫系統狀況。治療期間需約3~6個月,並依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遞延。   陳眉穎醫師指出,治療慢性蕁麻疹,醫師通常會開立第二代抗組織胺藥,以減少嗜睡副作用,若服用2週抗組織胺藥仍未有顯著成效,則可增加第二代抗組織胺藥的劑量。若患者在加重藥物劑量治療後,症狀仍無法受到控制,醫師第二線或第三線的治療方針,包含新型生物製劑、免疫抑制劑等。另外針對慢性蕁麻疹還有一種特殊治療——「減敏療法」,抽取患者自體血液,採取全血或離心處理取用血清,再回注患者體內,達到自體免疫產生適應性,減少免疫系統受到刺激。減敏療法治療週期為1週1次,或2週1次,完整治療需進行8次療程。     蕁麻疹反覆發作,自然修復也能不藥而癒?   急性蕁麻疹是急性過敏引發的出疹反應,雖然症狀在24小時會消失,但在24小時又會反覆發作。陳眉穎醫師表示,由於組織胺在體內會形成連鎖效應不斷延續,若未積極治療,因癢感難耐反覆搔癢,反而可能誘發更多的組織胺,形成惡性循環,所以蕁麻疹需以藥物治療介入,切斷連鎖過敏反應。陳眉穎醫師建議,蕁麻疹發作時要趕緊就醫,切莫延誤治療時程,以免後患無窮。     避免接觸過敏物質,是預防蕁麻疹的關鍵要素   由於蕁麻疹與過敏物質有關,所以避免接觸誘發過敏的物質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次罹患蕁麻疹時,也許會難以判斷誘發自身過敏的原因及源頭。陳眉穎醫師表示,醫師問診時,會從患者的日常生活中抽絲剝繭,找到可能的過敏源,例如發病前的飲食及服用藥物紀錄等。若是有藥物過敏的患者,醫師會在健保卡上特別註記過敏藥物,以免再次發生藥物過敏的情形。   建議民眾平時要注重環境清潔,避免灰塵、寵物毛髮等不潔物質引發的過敏反應,維持環境溫度及濕度平衡,也能改善過敏現象。如果在家中蕁麻疹發作時,馬上冰敷患部,可減小膨疹範圍,並且迅速就醫。     如何分辨難以抗拒之癢—蕁麻疹和濕疹?   蕁麻疹和濕疹發疹時都會搔癢難耐,因此許多民眾都會將兩種病症混淆,引起蕁麻疹的原因包含食物、藥物、吸入灰塵、接觸過敏物質、物理性因素(冷熱、環境、陽光因素)或自體免疫系統問題,通常避開過敏因素,就能降低蕁麻疹發生的機率。而「濕疹」又稱為皮膚炎,濕疹發作時皮膚上會有小顆紅疹或是一整片的紅斑,或者會有脫皮、起小水泡的症狀,甚至可能會產生滲出液。通常濕疹的症狀會延續超過24小時,不像蕁麻疹的症狀來得快、去得也快,不過實際症狀建議還是要由專業皮膚科醫師來做評估,才不會誤判病灶。   ● 蕁麻疹表皮皮膚不會產脫皮現象,僅會呈現浮腫或腫塊,其中大塊的風疹塊,腫塊的外型類似被蚊子叮咬的凸起物;膽鹼型蕁麻疹則會在皮膚表面產生小小顆的疹子。   ● 濕疹的表皮皮膚會發生變化,產生紅疹、紅斑或脫皮現象。如臉部的脂漏性皮膚炎,會呈現脫皮症狀;異位性皮膚炎則是會有苔癬化紅疹紅斑,好發於手肘及膝窩部位。     蕁麻疹、濕疹案例照 圖片來源:陳眉穎醫師提供     陳眉穎醫師也提醒,濕疹是因為皮膚過度刺激引起,內因性濕疹包括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或汗疱疹等;外因性濕疹如接觸誘發過敏的物質而引起的接觸性皮膚炎。預防濕疹應避免搔抓,注意皮膚保濕護理,避免過度清潔。在夏日時應勤換衣物,別讓汗水沾黏皮膚。同時避免接觸可能引發過敏的物質,保持心情愉快、規律作息。     諮詢醫師:陳眉穎醫師    學經歷: 光澤診所 皮膚科主治醫師 台安醫院美容皮膚科主治醫師 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 古亭光澤診所院長 臺安醫院 皮膚科主任 臺大醫院皮膚部臨床研究醫師 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會員 日本東京虎之門病院皮膚外科研究員     延伸閱讀 文章|惱人「濕疹」惹的禍!指紋消失無法Touch解鎖? 影片|皮膚紅腫越抓越癢不會好?一張圖帶你分清楚蕁麻疹和濕疹!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11.26

  • 這次不衛教!分享那些年醫師念念不忘的案例們!陰莖大到竟獲頒醫師證書?蕁麻疹起因是心愛毛孩?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這次不衛教!分享那些年醫師念念不忘的案例們!陰莖大到竟獲頒醫師證書?蕁麻疹起因是心愛毛孩?   從小到大,醫師在我們的生活中就像是水一樣,不可或缺,我們的大病小病都是藉由醫師來治療,醫師在我們心中也是一個權威的形象,而在醫師的職業生涯中,遇過的病例千奇百怪,又有哪些時刻是讓他們印象深刻的呢?今天美醫誌就帶大家了解,醫師會對對哪些人事物有深刻印象,攻略醫師從此刻開始~ME粉們衝啊!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45 毛孩與過敏肌的選擇 01:45 注重止鼾,睡飽飽沒煩惱 03:19 全家盯著爸爸戒菸 05:00 醫師也能桃李滿天下 05:40 男性女乳不自卑 07:05「最大槍」雙醫師認證       延伸閱讀 文章|如何選擇適合你的醫美整形診所? 影片|外科手術大直擊!詳細開刀房知識醫師講給你聽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11.01

  • 皮膚紅腫越抓越癢不會好?一張圖帶你分清楚蕁麻疹和濕疹!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皮膚紅腫越抓越癢不會好?一張圖帶你分清楚蕁麻疹和濕疹!   你也是蕁麻疹的患者嗎?根據統計,平均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會罹患蕁麻疹,這樣不容忽視的皮膚病,你還在傻傻分不清楚嗎?就由陳眉穎醫師帶你區分蕁麻疹和濕疹差異,深入了解成因和症狀吧!皮膚病灶不容易分辨,越抓越癢不是辦法,積極就醫才不會陷入惡性循環!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1 蕁麻疹有什麼症狀呢? 01:20 蕁麻疹的成因有哪些? 02:25 如何分辨蕁麻疹和濕疹? 04:59 蕁麻疹的治療方式 06:55 蕁麻疹會不藥而癒嗎? 07:45 醫師給患者的建議       諮詢醫師:陳眉穎醫師    學經歷: 光澤診所 皮膚科主治醫師 台安醫院美容皮膚科主治醫師 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 古亭光澤診所院長 臺安醫院 皮膚科主任 臺大醫院皮膚部臨床研究醫師 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會員 日本東京虎之門病院皮膚外科研究員     延伸閱讀 文章|皮蛇是什麼?治療三原則斬斷帶狀皰疹復發魔咒 影片|濕疹可能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醫師教你如何正確對抗濕疹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10.18

  • 澎湖引爆蟲蟲危機?「毛毛蟲皮膚炎」可能讓你奇癢無比、紅疹橫行!

    圖、文/翁嘉妤      摘要  夏天來臨時,可不是只要擔心高溫日曬和颱風侵襲,其實夏天也是「毛毛蟲皮膚炎」好發的季節,毛毛蟲皮膚炎(Caterpillar dermatitis)是一種接觸性皮膚炎,常見原因是來自於蝴蝶或蛾等幼蟲,這些幼蟲身上的刺毛會有特殊毒性,皮膚接觸到時會覺得搔癢難耐,甚至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因此在戶外活動時需格外留意。     小心極細毒毛!徹底清潔衣物,杜絕毛毛蟲皮膚炎   夏季可謂「蟲蟲危機」的好發季節,近日澎湖地區驚傳怪病,自中秋假日後有許多民眾反應皮膚出現嚴重過敏症狀,長出奇怪紅疹且劇烈發癢,造成遊客恐慌。皮膚科醫師林昱廷在社群專頁中便分享近期一名來自澎湖的患者,過去3天內皮膚陸續開始出現紅、腫與會癢的丘疹,經醫師診斷後評估可能是「毛毛蟲皮膚炎」。林昱廷醫師表示,這名患者的皮膚症狀,是一種由台灣黃毒蛾(Euproctis Taiwana)體毛所造成的皮膚過敏反應,牠們的體毛大小非常細微,可能穿透衣服,造成皮膚劇烈發癢或刺痛。       圖片來源:林昱廷醫師Facebook粉絲專頁     想要防範毛毛蟲皮膚炎,可別以為穿著長袖長褲就能安然無恙,這些細毛會隨風飄落在皮膚或衣服上,常見的皮膚過敏反應以分散性的紅斑、丘疹、膨疹或水泡為主,分佈的位置通常位於脖頸、四肢、腋下、腰部、足部等地方,如果有毛毛蟲在身上爬行過,病灶一般會呈線狀排列。至於出現的時機,則不一定在接觸後立即產生,也可能在數小時,甚至數天後才出現。   根據這名患者皮膚紅疹的分佈與人群擴散的狀況,加上澎湖自9月24日起開始吹東北季風,林昱廷醫師推測可能為毛毛蟲體毛隨風飄散,接觸到皮膚才引起的過敏症狀。但畢竟這些細毛可謂防不勝防,長袖長褲僅能達到初步隔絕,因此民眾在戶外活動時,還是要小心留意。如果不慎接觸到毛毛蟲,可千萬要手下留情,勿拍打或直接碰觸毛毛蟲,才不會擴大毒毛的接觸面積,除了要盡快洗淨皮膚外,返家後也需要徹底清潔衣物,可以利用膠帶沾黏查看是否有殘餘的細毛,以免往後再次穿著同一件衣物時,又會誘發相同的症狀。   倘若毛毛蟲皮膚炎的發癢情形和紅疹持續擴大,須及早就醫,由專業醫師診斷治療,千萬不要聽信網路偏方,以免過敏反應更加嚴重。醫師通常會開立口服的抗組織胺,或使用外用的類固醇藥膏來緩解症狀,約半個月內就會逐漸痊癒,但復原期間要記得不要過度搔抓患處,謹遵醫囑才能早日康復。     小小一隻毛毛蟲,也能讓你癢到叫苦連天   毛毛蟲皮膚炎其實並不只有在台灣出現,過去在國外甚至有爆發過類似的疫情。林昱廷醫師表示,根據國外媒體報導,早在1989年的法國以及2001年澳洲的雪梨,都曾有出現過類似的群聚案例。   林昱廷醫師進一步指出,這起澳洲雪梨的例子特別的是,案例是來自於一間社區中心,當中有過半的員工及5%的顧客都有發生紅疹的反應,但每當有人週末離開社區,外出去渡假時,症狀就會減輕,回來後症狀卻又浮現,該中心懷疑是某種昆蟲造成的影響,因此對社區內部及戶外用殺蟲劑清潔了數次,但卻從未在社區中心找到疑似的昆蟲,患者皮膚搔癢的問題也依然沒有得到改善,這樣的狀況持續了長達4個月,最後才在郵箱附近的一棵樹上發現許多黃尾毒蛾幼蟲,最後中心派員將樹鏟下移走,並徹底清潔該樹周圍的區域,才終止了整個疫情。   至於澎湖地區近日傳出的「紅腫癢怪病」,澎湖衛生局在接獲通報後,於28日委請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運用遠距設備,與多位專家視訊連線調查,綜合看診民眾症狀和敘述,以及皮膚專科醫師看法,澎湖衛生局表示,現行地區內的紅腫症狀像是丘疹樣尋麻疹(insect bite induced popular urticaria),此皮膚癢疹有可能因節肢動物叮咬,不排除是樹木草叢棲息的毛毛蟲、纖毛或寄生在季節性候鳥、家禽的蟎造成,建議只要不過度搔抓,此癢疹會自動痊癒,也不會留下疤痕。   澎湖衛生局呼籲民眾出門運動或通勤時,記得穿著長袖衣物、脖圍和長褲,減少暴露部位,若皮膚感到紅疹、搔癢,建議先以溫水淋浴沖洗,更換乾淨衣物,若無改善請盡速就醫,切勿隨意購買藥物或乳液塗抹,以免症狀惡化。     諮詢醫師:林昱廷醫師    學經歷: 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醫學系畢業 木木日安皮膚專科診所院長 皮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 萬芳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 第16屆國家新創獎 第17屆國家新創獎 101與102年台北醫學大學學術研究獎     延伸閱讀 文章|焦慮摳皮想抓癢?「皮膚搔抓症」讓你忽視了皮膚痛苦的哀鳴嗎? 影片|皮膚癢好想一直抓抓抓 擺脫你的過敏原兇這麼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9.29

  • 史上第一罐「防曬乳」的誕生 原來美白功能防曬霜都是騙人的?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史上第一罐「防曬乳」的誕生 原來美白功能防曬霜都是騙人的?   疫情趨緩終於可以出門曬太陽!但曬日光浴的同時,你知道紫外線就是加速皮膚老化、皮膚癌、白內障的元兇嗎?現在不少藝人都提倡在家也要防曬才讓她們年近30~40歲,還能擁有嬰兒般的白皙光澤牛奶肌,其實西元前的古埃及人類就已經開始就地取材,使用手邊植物、礦石做為降低曬傷風險的的保護霜,但你普羅大眾都知道的是,防曬係數與防曬效果才是真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本集美醫誌動知識要帶你回到20世紀見證史上第一罐防曬乳的誕生,從防曬進化史告訴你阻擋紫外線有多重要!     各節重點: 00:00 原來「白皮膚才是美」的審美觀從古早前就有? 00:27 古埃及希臘人都是怎麼防曬的? 01:05 史上第一罐商業販售防曬乳的誕生 01:18 防曬乳的進化都是因為「他們」的休閒娛樂! 01:37 防曬乳不只防曬傷,看不見的「紫外線」更要防 02:05 功能性(美白、防水)防曬霜CP值高嗎? 02:46 有防曬跟沒防曬的臉老化速度相差30歲?     資料來源: 1. https://blog.greenvines.com.tw/gv-clean-beauty-perspectives/the-history-of-sunscreen-and-sun-care-part-1/ 2. https://blog.greenvines.com.tw/gv-clean-beauty-perspectives/the-history-of-sunscreen-and-sun-care-part-2/ 3.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4882#1 4.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5248 5. https://kknews.cc/zh-tw/fashion/rp69klv.html 6. https://blog.sciencemuseum.org.uk/the-story-of-sun-cream/ 7.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5819 8. https://painting-mythology.blogspot.com/2016/01/39-old-masters-embedded-with-helen-of.html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8.16

  • 一直掉頭髮也是新冠肺炎後遺症?放置不管當心「落髮禿頭」!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一直掉頭髮也是新冠肺炎後遺症?放置不管當心「落髮禿頭」!   掉髮是許多現代人的困擾,研究顯示高達30%~50%的COVID-19患者,在確診後3至6個月內出現休止期落髮,即便是無症狀者也有高達10%的人歷經同樣的情況。究竟掉髮是後遺症,抑或是疫情之下過大壓力造成的?而新冠肺炎又是否會直接導致掉髮呢?本集邀請到朱冠州醫師來為我們一一解答!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1 新冠肺炎導致掉髮? 01:00 為什麼會休止期掉髮 02:01 掉髮該怎麼解決 03:08 雄性禿與休止期落髮 04:39 性別會影響掉髮嗎 05:10 掉髮會自行痊癒嗎 06:25 掉髮要吃藥治療嗎 07:36 掉髮何時該就醫 08:30 醫師給觀眾的建議       諮詢醫師:朱冠州醫師    現職: DCDC生髮診所 醫師 學經歷: DCDC生髮診所院長 台灣植髮學會理事長 台大醫學系畢 馬偕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 台北市立仁愛醫院皮膚科總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植髮手術存失敗風險?!生髮不成頭皮反長蟲! 影片|植皮術後不只色差還長陰毛!異體移植手術來源是OO?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8.09

  • 夏天吃芒果會誘發皮膚過敏?真實原因就在這裡

    文/林聖錡 圖/傅暄閔      摘要  台灣是水果王國,一年四季都有水果盛產,在炎炎夏日民眾除了吃西瓜消暑之外,最常吃的就屬芒果了,由芒果做成的各式甜品和冰品也隨處可見,不過坊間有傳聞吃芒果會造成皮膚過敏、芒果吃多了會產生蕁麻疹、芒果有毒等謠言,究竟這種說法有沒有根據,吃芒果真的會過敏嗎?跟著美醫誌一起來破除謠言,讓你安心享受好吃的芒果!     你最喜歡吃什麼水果?相信每個人都心有所選,不過在夏天最夯的那就非芒果莫屬了,光是想像吃上一口芒果冰就讓人垂涎欲滴,但是在吃芒果之前,坊間似乎有些傳聞吃芒果可能造成過敏、吃芒果會得蕁麻疹、甚至傳出芒果有毒的消息,面對這些消息來源,其實民眾不用緊張,讓醫師來告訴你真正的原因。     芒果過敏原從何而來?少數人出現的過敏交叉反應   皮膚科鄭百珊醫師指出,芒果造成身體過敏有兩種,一是接觸性皮膚炎、二是遲發性全身過敏。接觸性皮膚炎是因為果樹的外表,或是芒果外皮一層油油黏黏的東西,那種汁液叫做漆酚,比較不溶於水,皮膚接觸後十分鐘內就會被吸收,所以在切芒果或吃芒果時會碰到果皮有可能造成手或嘴巴周圍癢的症狀,只要把果皮清洗乾淨就可減少這樣的問題。   遲發性過敏與體質有關,但一般對果肉敏感的人非常少見,這類民眾吃完一兩小時後身體開始發作,其症狀可能以蕁麻疹的樣子出現,比較嚴重可能有血管性水腫,包括眼皮嘴唇都會有影響。談到過敏,某些人會有乳膠水果過敏症候群,就是身體內部有過敏源的交叉反應,就是說如果某種食物會引起你過敏反應,某些相類似的食物,可能也會造成你過敏反應;例如,如果你對蝦子過敏,通常你不只對蝦子過敏,可能你對螃蟹、龍蝦、甲殼類海鮮都會過敏,這叫做交叉反應(Cross-reactivity),主要是他們有相類似的過敏原致敏蛋白,只要吃進去某些食物,體內的系統就會誤認成為相似的,出現相似的反應,像是奇異果、香蕉、芒果、鳳梨、哈密瓜、番茄、百香果、酪梨等等,吃進去喉嚨會發癢腫脹或蕁麻疹反應,甚至有過敏性休克,但是這侷限於少數,並不是大部分的人都有。           鄭百珊醫師表示,有些家長會聽別人說某些食物會過敏,然後就禁止小孩吃,她建議家長要先讓小孩以少量嘗試,不是別人會過敏的食物自己就會,其實很少人會對多種食物過敏。人體最大過敏源是來自空氣,因為有塵蟎和其他物質,不能把所有過敏怪罪到吃的食物。           吃芒果有蕁麻疹且有毒,真實原因包含多種   吃芒果會得蕁麻疹,是不是芒果有毒,這是民眾最常傳出的謠言;蕁麻疹分成急性跟慢性,急性可能與食物有關,像是蝦蟹甲殼類、海鮮或是不新鮮的食物,另外感染也是會引起蕁麻疹,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壓力也可能會誘發蕁麻疹。慢性蕁麻疹定義是6週以上,像是溫度的冷或熱、自體免疫疾病、甲狀腺疾病、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或不明原因等等都有可能會引起慢性蕁麻疹。鄭百珊醫師表示,吃芒果發生的機率非常非常低,應該排除這種芒果有毒錯誤的觀念,若本身有蕁麻疹還是要給醫師評估原因是哪一個。     水果適量攝取好處多 打成果汁非最佳選擇   芒果是台灣盛產水果,有豐富維生素A,可以改善乾眼症和促進皮黏膜健康;另外也有維生素C、番茄素以及ß胡蘿蔔素,富含纖維可以增加腸胃蠕動,不過因為含糖量高,一顆大芒果就有50~60克的糖分,糖尿病患者不建議過度食用,另外一般人吃太多會因為ß胡蘿蔔素過量而有皮膚泛黃的問題,因此水果固然對人體有多種好處,但是一旦過度攝取卻可能帶來壞處。鄭百珊醫師表示,水果攝取對人體健康很重要,衛福部建議國人每日三份蔬菜兩份水果,水果有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身體健康和幫助腸道吸收,但若是打成果汁比較不建議,因為糖份過高,血糖上升容易變胖、熱量變高,所以吃水果也記得要適量即可、盡量攝取水果原型而非榨成汁飲用。       諮詢醫師:鄭百珊醫師    現職: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 皮膚科主治醫師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 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紫外線過敏4成因你也有嗎?原來檸檬、香菜都會讓皮膚發炎變色! 影片|皮膚癢好想一直抓抓抓 擺脫你的過敏原兇這麼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09

  • 戴口罩悶出酒糟皮膚炎?臉紅乾癢竟蟎蟲爬滿臉?!醫師這樣說

    文/羅立珊 圖/傅暄閔      摘要  你有酒糟肌嗎?夏天是酒糟性皮膚炎盛行的季節,尤其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間,長時間戴口罩讓皮膚悶熱不透氣,酒糟發作的患者比例也跟著提升,症狀嚴重者可能還會出現疹子、膿疱,不僅不美觀,也會為患者帶來不舒服的感受。目前酒糟的致病機轉尚未完全瞭解,但已知可能與血管的異常擴張、基因、體質相關,所以難以根治。酒糟患者能做的是透過一些治療和日常保養避免誘發因子,讓肌膚降低「鬧脾氣」的機率。     什麼是酒糟性皮膚炎?帶你了解酒糟的四種類型   酒糟皮膚炎是一種皮膚慢性發炎性疾病,通常好發於鼻子、臉頰處。一般說來,常見的臉部酒糟症狀是有持久性泛紅,也可能出現如青春痘般的小疹子,隨著時間增加,皮膚會出現擴張的血管絲並有灼熱、癢或刺痛感。依照臨床的分類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其中以紅斑血管擴張型與丘疹膿疱型最為常見:   一、紅斑血管擴張型   臉部容易潮紅或出現血管絲,嚴重時泛紅難以消退。       資料來源:Fitzpatrick's Dermatology in General Medicine     好發於臉頰兩側,會在臉部出現泛紅或血管絲,泛紅狀況來自於血管擴張,並伴隨著灼熱、刺痛感,嚴重時會出現持續性紅斑,不容易消退。     二、丘疹膿疱型   臉上除了有泛紅之外,會伴隨著小膿疱。       資料來源:Fitzpatrick's Dermatology in General Medicine     丘疹膿疱型患者除了會因為微血管擴張造成臉部泛紅之外,血管周圍的皮脂腺也會發炎,導致類似痘痘的小疹子與膿疱產生,和青春痘的差別在於,酒糟性皮膚炎的膿疱不會產生粉刺。     三、鼻瘤型(酒糟鼻)   好發於皮脂腺旺盛的人身上。       資料來源:Fitzpatrick's Dermatology in General Medicine     當臉部皮脂腺增厚同時血管過度生長時,就容易形成酒糟鼻,皮膚上會有一顆顆的瘤狀物,使鼻部肥大、變形,好發於皮脂腺旺盛的人身上。     四、眼睛型酒糟   眼睛出現血絲,伴隨灼熱、發癢或刺痛的異物感。       資料來源:Fitzpatrick's Dermatology in General Medicine     會讓眼部周圍灼熱、乾澀、發癢,也可能對光線敏感與視力模糊,如果不治療,可能因為侵犯角膜而損傷視力。     酒糟皮膚炎與個人體質息息相關,受到內、外在刺激就會引起酒糟   皮膚科醫師高珮菡說道,酒糟患者大多都有潛在的酒糟體質,這些患者的血管、皮膚也比正常人來得敏感,當先天的體質加上內在、外在環境的刺激時,血管就容易過度擴張而發炎泛紅,誘發出酒糟。   1.內在的刺激因子:壓力大、熬夜使荷爾蒙紊亂、情緒起伏大,都會讓血管受到刺激而過度擴張、發炎。   2.外在的刺激因子:過度日曬、處在悶熱的環境、氣候溫度變化大、吃辛辣食物、酗酒等也容易讓血管擴張。此外,常做臉、去角質或是使用錯誤的保養方式,還會讓皮膚屏障受損,使酒糟情形惡化。     蠕形螨蟲也是導致酒糟性皮膚炎的兇手   蠕形蟎蟲是每個人臉上都會有的共生寄生蟲,會啃食皮膚的表皮細胞和油脂,平時與人是和平共存的狀態,但對某些人來說,蠕形蟎蟲卻是引起酒糟的元兇,原因如下:   一、蠕形蟎蟲過度增生,酒糟問題隨之而來   有些患者屬於油性膚質,油脂是蠕形蟎蟲的養分來源之一,當油脂分泌旺盛時,容易使蠕形螨蟲過度增長,堵塞住毛孔並過度咬食毛囊表皮,導致皮膚出現乾癢、脫皮的現象,甚至會有膿疱產生。     二、對蠕形蟎蟲極度敏感的人,也會誘發酒糟   高珮菡醫師說明,在臨床上發現,有些患者的皮膚對蠕形蟎蟲極度敏感,儘管臉上的蠕形蟎蟲數量在正常值,還是有可能讓皮膚產生泛紅、乾癢等症狀。   如果民眾發現皮膚有泛紅、乾癢與脫屑的情形或是出現小膿疱,很有可能是蠕形蟎蟲所引起的,建議到皮膚科門診由醫師進行「蠕形蟎蟲檢測」。     酒糟肌無法根治,治療的目的是穩定肌膚狀態   高珮菡醫師表示,不論哪種治療方式都只能改善酒糟症狀卻無法真正根治酒糟疾病,治療的目的是避免酒糟繼續惡化。在藥物方面,醫師會針對不同酒糟類型,給予因應的治療對策,像是臉部泛紅的酒糟患者,可以給予血管收縮的藥膏與口服藥;若是蠕形蟎蟲引起的酒糟,就要用能殺死蠕形蟎蟲的藥膏,降低蠕形蟎蟲數量後,也能進一步改善泛紅與膿疱的症狀。     雷射、光電療也是酒糟治療的一環,但在膚況穩定時才能施打   許多酒糟患者透過藥物治療後,雖然控制住肌膚的發炎狀態,但臉部的血管絲和痘印依然存在,這時就可以藉由雷射或光電療改善泛紅問題。機台選擇上有染料雷射、585黃雷射,脈衝光及彩衝光,這些儀器都能幫助改善泛紅、減少增生的血絲。差別在於,染料雷射、585黃雷射屬於雷射,專一性高,可以較快看見效果,但副作用也會比較大;脈衝光、彩衝光則是光電療,比雷射溫和但效果也較為緩慢,醫師則會視患者狀況選擇適當的療程。要特別注意的是進行療程的前提是經過醫師評估後,確認皮膚屏障穩定才能施作。     痘疤治療傳送門:治療痘疤有撇步 醫美療程對症下藥     酒糟肌日常保養,簡單、溫和最重要   除了上述的治療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從日常生活著手,避免誘發因子。像是儘量不曬到太陽,出門應擦防曬乳,並做好撐傘、戴帽子等物理性防曬。保養上使用不刺激、不含香精或酒精成份的保養品,洗臉時盡量用微涼的水、避免過度清洗肌膚,還有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好日常保養加上配合醫師的完整治療,就很有機會降低酒糟發作的頻率喔!       諮詢醫師:高珮菡醫師    現職: 漫雲思境醫美診所 院長 學經歷: 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 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會員 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長庚醫院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 台灣大學醫學系       延伸閱讀 文章|新冠肺炎來勢洶洶,防疫同時卻引起「口罩痘、酒精手」上身? 影片|四大痘疤好困擾?專業美女醫師教你擺脫痘痘人生!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02

  • 疫苗引發「新冠手臂」副作用?接種處又紅又腫還痛爆!

    文/林聖錡 圖/翁嘉妤      摘要  隨著接種的疫苗到來,國人開始依政府規定的類別接受施打,近日也開始實施殘劑預約劑,讓非規定類別的人員也可以盡早打到疫苗,不過注射疫苗並不是沒有副作用,除了有全身痠痛、發燒、頭痛等全身性反應,皮膚是最常表現症狀的部位,注射後出現紅腫及癢感也是有可能,甚至有人出現所謂的「新冠手臂」,如何緩解這些可能出現的副作用,讓醫師來告訴你。     你或你的家人去接種疫苗了嗎?相信部份長者都已經接種過了,不過根據國外研究,在注射疫苗後有人卻出現了副作用,部分是全身性的反應,像是身體痠痛、發燒等症狀,有些像是局部性的,例如打的部位痠痛、皮膚產生紅疹、蕁麻疹、玫瑰糠疹及各種濕疹型的變化,會因疫苗種類和個人體質出現不同的反應。   皮膚科醫師蔡長祐表示,英國《刺胳針》報告顯示,出現比較多副作用的族群落在女性及小於55歲佔大多數,以現行AZ疫苗來說,一般來說打完疫苗隔一兩天這些紅疹和痛感就會出現,但是約一周它自動就會消腫並痊癒;若是以mRNA疫苗來看,症狀其實也是差不多,但是要注意有人在打完後一周手臂出現局部大型紅腫的遲發性反應,令民眾感到又腫又痛,它被稱做「新冠手臂」,會有人誤以為這個是蜂窩性組織炎,但其實不是,而新冠手臂大部分的人會在4天左右消退。至於腳、嘴部及臉部皮膚會不會有影響,蔡長祐醫師說,擴散至其他部位就是全身性的皮膚反應,比較常見就是蕁麻疹、少見的如玫瑰糠疹、麻疹、肢端紅腫的皮膚反應。   至於年長者會不會有這些皮膚表現,皮膚科醫師何信君表示,一般來說年長者的皮膚對疫苗反應比較溫和,多半是發燒或痠痛,反而年長者要多注意慢性病等其他疾病引起的風險。若是皮膚本身有過敏的人,也會懷疑是否在注射疫苗後引起其他的反應,何信君醫師說,這要看體質和疫苗內容物是否有相關,本身對疫苗內容物有過敏現象,當然接種後就會有。   部份民眾會因為打了第一劑疫苗產生副作用後而對第二劑接種產生卻步,認為自己是不是對疫苗過敏,蔡長祐醫師說,其實副作用都會有,就算是注射第二劑也會有可能再度出現,但症狀就會比較輕微許多,他呼籲民眾還是要去接種第二劑來抵抗病毒的入侵。   至於在臨床上來看,民眾若覺得注射後有不適,可到就近的醫療單位去確認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治療,就兩位醫師的角度來說,注射完後發生症狀前來求診的並不多,反而是沒有打疫苗的人,皮膚出現類似蕁麻疹或小水泡症狀,懷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而前來就診,不過醫師沒辦法證實,還是要透過篩檢才能知道。蔡長祐醫師表示,處理這些症狀與一般皮膚問題大同小異,給病人使用口服抗組織胺加外用的類固醇藥膏,有時可以加止痛藥,都能得到不錯的一個治療效果。       諮詢醫師:蔡長祐醫師    現職: 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 主任醫師 學經歷: 前蔡仁雨皮膚科診所副院長 前王仁暉皮膚科診所主治醫師 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日本東京虎之門醫院皮膚外科進修 日本東京大塚形成外科研究員       諮詢醫師:何信君醫師    現職: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 皮膚科主治醫師 學經歷: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皮膚外科研究員 長庚大學部定講師 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前基隆長庚醫院皮膚科主任           延伸閱讀 文章|新冠疫苗面臨緩打潮?打疫苗後真的易猝死?你也「縮」了嗎? 影片|防疫導致口罩痘和酒精手?! 對抗病毒應該這樣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25

  • 皮膚出現大片紅疹、腳趾有凍瘡?!小心是新冠病毒找上你!

    文/羅立珊 圖/傅暄閔      摘要  你知道皮膚出現「紅疹」有可能是新冠肺炎引起的嗎?隨著疫情持續升溫,有越來越多特殊的症狀被發現,現在有研究指出,新冠病毒除了造成肺部受損、味覺、嗅覺的喪失之外,甚至有可能引起皮膚疹,像是紅疹、凍瘡樣病灶、小水泡以及蕁麻疹等,但並非有紅疹就一定是感染到新冠病毒,而是可以作為大家自主觀察、提高警覺的小方法,多一分了解,才能少一分恐慌。     皮膚科醫師蔡逸姍表示,根據《英國皮膚病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指出,英國有17%的患者感染到新冠肺炎後,出現的第一個症狀是皮膚有紅疹,而有21%的患者除了紅疹之外,沒有其他症狀產生,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在近期也針對新冠紅疹提出說明,表示目前台灣新冠紅疹的統計比較不明朗,但整體看起來紅疹的發生率比較低一點。雖然台灣的患者出現相關皮膚症狀的案例並不多,但我們還是有必要好好了解新冠病毒可能會引發哪些皮膚疹,並多加留意身旁的人與自己的皮膚狀況。     新冠紅疹症狀多樣, 特殊皮膚表現要注意   「新冠紅疹」有很多不同的樣子,嚴重性也不同,以下有6種新冠肺炎症狀常見的皮膚表現:   一、凍瘡樣的病灶(chilblain-like lesions) 凍瘡樣病灶的患者,趕快居家隔離,不要去擠快篩站       圖片引用自美國皮膚醫學會網頁(AAD)     蔡逸姍醫師指出,凍瘡樣病灶會出現在手指或腳趾(比較常在腳趾),又稱為「新冠腳趾」(COVID Toes),症狀區會呈現紅色或紫色的狀態,伴隨疼痛與腫脹,凍瘡樣病灶有一點很特別的是,大部份發生在免疫力較好的年輕人或小孩子身上,研究發現,這些患者因為免疫防禦系統抵抗病毒的能力較好,最後只留下凍瘡樣病灶的症狀,也因為體內病毒量少,所以進行快篩時幾乎都是陰性,所以有凍瘡樣病灶的患者不要去擠快篩站,因為較難透過快篩或抽血檢驗出是否患有新冠肺炎。   凍瘡樣病灶屬於較晚期會發生的症狀,可能在潛伏期14天過了才會發生,但病毒在潛伏期時就有一定的傳染力,若發現有此症狀的民眾要趕快居家隔離,並聯絡14~21天內接觸過的人,請他們注意是否有乾咳、發燒等症狀,而凍瘡樣病灶患者本身因為免疫力較好,若沒有其他併發症,先好好待在家靜養,因為這種病灶自行康復的機率較大。     二、麻疹樣紅疹(morbilliforme) 沒有特異性的紅疹,同時有新冠肺炎接觸史須留意       圖片引用自英國covidskinsign網頁     麻疹樣的紅疹形態細碎大片,大部份分佈在軀幹,平常人若發燒或是被不同種病毒感染時,也可能有類似的麻疹樣紅疹,因此無法單看紅疹判斷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如果民眾有新冠病毒接觸史,同時身體出現麻疹樣紅疹時,才有可能是新冠病毒所引起的,此時要提高警覺,趕快就醫確認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     三、小水泡狀紅疹(vesicular) 小水泡偏單一形態,不同於水痘具有多種時期的樣子       圖片引用自Pediatric dermatology期刊     有些民眾感染到新冠病毒後,會有形態細小的水泡產生,水泡沒有特定分佈的位置,蔡逸姍醫師說道,水痘病毒也會長出水泡,不一樣的是,水痘病毒引起的小水泡在肌膚上可能會有好幾個時期的樣子,像是剛長出來的、結痂的、乾掉的、破掉的,如果是新冠病毒誘發的水泡,研究發現水泡偏單一形態,看起來在同一時期,這是民眾可以稍微注意的特徵之一,只是沒辦法透過水泡判定是否感染到新冠病毒,醫師還是需要搭配其他資訊才能給予正確的治療。     四、網狀青斑(retiform purpura) 網狀青斑伴有凝血功能異常或血管病變,病情較嚴重       圖片引用自ABC News網站     患有「網狀青斑」的患者在新冠紅疹佔的比例不多,大約5%~6%左右,通常是晚期會出現的症狀,也就是病人已經有發燒、咳嗽、肌肉痠痛等症狀發生後,網狀青斑才會漸漸浮現出來,形態上呈現暗紅色或青紫色網狀樣,並發生在四肢。這類患者通常「病情比較嚴重」,大部份會在老人或患有重症的患者身上看見,因為他們的免疫防禦機制較弱,沒辦法有效趕走病毒,反而破壞了自身的血管壁, 造成栓塞、發炎等,合併有一些凝血功能異常或血液方面的問題,所以患有網狀青斑的患者,預後是比較不好的,蔡逸姍醫師補充,有些人肌膚接觸到冷空氣時,皮膚會呈現生理性的大理石紅斑,這個是體質關係引起,並不是所謂的網狀青斑症狀。     五、蕁麻疹(urticaria) 過去不曾有蕁麻疹,最近有新冠肺炎接觸史並長出蕁麻疹,感染新冠肺炎機率較高       圖片引用自英國covidskinsign網頁     蔡逸姍醫師表示,蕁麻疹的症狀表現和一般常見的蕁麻疹幾乎一樣,因此很難辨別,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是,如果民眾過去不曾發生蕁麻疹,可是最近有新冠病毒接觸史,同時又長出蕁麻疹,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會高一些。相反的,以前常常長蕁麻疹,現在剛好又蕁麻疹發作的民眾,第一步先確認自己有無接觸史,有疑似接觸史時,先居家隔離觀察狀況,無接觸史的話,可以到皮膚科尋求醫師協助。     六、小出血點(petechiae) 呈深紅色細碎一片,用力壓出血點不會消退       圖片引用自英國covidskinsign網頁     呈現小小紅紫色的點點,用力壓出血點也不會退掉,通常發生在四肢。     疑似出現新冠紅疹,先確認有無其他症狀、接觸史   如果發現自己身上出現「不明紅疹」,同時有發燒、腹瀉、乾咳等症狀;或是只有「不明紅疹」,但有新冠肺炎接觸史,都建議前往急診並主動告知可能為高風險患者,除了上述的情況,皮膚有紅疹的民眾,先不必擔心是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觀察後續有無其他症狀,再做進一步的處理。   台灣疫情仍在延燒,目前政府也呼籲大家,無接觸史、無症狀者先不要去篩檢站,以免增加篩檢醫療負擔,還會讓自己暴露在感染風險之中,最重要的是把口罩戴好、勤洗手並保持社交距離,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喔!         諮詢醫師:蔡逸姍醫師    現職: 京硯皮膚科診所 皮膚專科醫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馬偕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會員 台灣皮膚美容外科醫學會會員 雷射光電醫學會會員     延伸閱讀 文章|皮蛇是什麼?治療三原則斬斷帶狀皰疹復發魔咒 影片|濕疹可能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醫師教你如何正確對抗濕疹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03

  • 小心!「蛋」藏危機!美妝蛋美顏不成反爛臉、爆痘?!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小心!「蛋」藏危機!美妝蛋美顏不成反爛臉、爆痘?!   你用的美妝蛋有清潔過嗎?你知道美妝蛋是會發霉的嗎?多久清一次才算乾淨呢?相信有化妝的你,應該都知道化妝後是要卸妝,那使用的化妝道具呢?今天就要請皮膚科醫師來為我們解析美妝蛋暗藏的危機!一顆小小的美妝蛋究竟藏了多少的黴菌?不清潔的美妝蛋會讓皮膚爛嗎?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1:06 美妝蛋平均一顆可以用多久的時間? 02:32 粉撲、美妝蛋會滋生多少細菌? 03:36 如何知道美妝蛋髒了? 04:16 美妝蛋多久該清潔? 04:30 美妝蛋的清潔方法? 06:32 美妝產品沒清潔乾淨,會對臉上造成什麼影響? 08:15 日常可以如何保存美妝蛋?       諮詢醫師:鄭嵐心醫師    現職: 黃禎憲皮膚科診所 主治醫師 學經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皮膚科總醫師 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 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會員     延伸閱讀 文章|化妝「神器」發霉要人命,美妝蛋清洗保養這樣做 影片|你的保養品裡可能有它!使用對羥基苯甲酸酯要注意什麼?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5.31

  • 肺炎疫苗導致腫痛發炎副作用 醫美填充物惹的禍?

    文/林聖錡 圖/傅暄閔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世界各地仍無停歇的跡象,就連台灣本地也出現了大幅人數確診的消息,全台更是進入第三級的防疫警戒狀態,除了個人本身做好防疫措施外,就必須仰賴COVID-19疫苗來達到防堵病毒的功效。但疫苗對於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狀態的呈現,對於曾經在臉上注射過填充劑或是玻尿酸的人,有可能會因為疫苗讓身體感到不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跟著國際新知一起來看看!     你曾經在臉上做過微整嗎?是否有注射過填充物呢?在新冠肺炎期間想注射COVID-19疫苗可得先想一想,根據American Society for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 (ASAPS)美國美容整形外科學會指出,曾經在臉上有注射填充物的民眾,在接受疫苗接種後,身體出現了紅腫以及發炎的副作用,還有人出現嘴唇腫大的情形;不過這僅僅是個位數的個案,而身體出現狀況的患者在接受類固醇及抗組織胺的治療後,症狀已得到緩解。   其實這是很罕見的狀況,尤其是此類報導一出,不少曾經注射過填充物的民眾紛紛打電話詢問醫師是否可以接受COVID-19疫苗接種,皮膚科醫師Dr. Brooke Jackson指出,副作用出現的案例雖少,但是隨著疫苗接種人數越來越多,就數學統計上這些案例仍有可能會發生。而上述案例的患者,其實他們注射填充物至少有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會產生這種情形不一定是跟疫苗有關,人體內的免疫系統作用也是因素之一。   在COVID-19疫苗上市前都會經過美國FDA的測試及實驗,舉某牌疫苗為例,15,184名的受試者中有3名受試者之後出現不適的狀況,但是測試時並不會知道受試者過去曾經服用過或施打過的藥物,這並不代表疫苗就是有問題或是出現瑕疵,大部分受試者身體仍然是出現正常的反應。注射填充物出現紅腫或發炎情況也不是施打疫苗後獨有的,原本個人的體質也是有可能會引發一些不良反應,所以把施打疫苗和不適症狀劃上等號其實是不太正確的。   當然在疫情嚴峻狀況下,接受疫苗接種還是必須的,美國皮膚科手術學會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Dermatologic Surgery(ASDS)建議民眾不要因為你注射過相關填充物就害怕去接受疫苗的施打,畢竟病毒是相當可怕的,傳播速度又快,疫苗才能有效地隔絕病毒,幫助人體免於危害。當然如果有個人病史或是其他的藥物使用歷史,最好在施打前告知相關單位或醫師,請他們詳細評估後再進行,保持正確的認知來面對疫苗施打後的狀況也非常重要,不要因為恐慌或是一些消息來源就錯失了疫苗的施打時機,畢竟沒有人希望成為疫情下的受害者。     資料來源: 1. FDA: Moderna Vaccine May Cause Reaction in People With Facial Fillers | Health.com 2. Are the Covid-19 Vaccines Safe for Facial Fillers? (vogue.me) 3. Q&A: Reaction to facial fillers may be seen with Moderna COVID-19 vaccine (healio.com) 4. COVID-19 Vaccine and Facial Fillers: The Interactions and Side Effects to Know About (goodhousekeeping.com) 5. About Us | Skin Wellness Dermatology Associates 6. Oral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for treatment of delayed inflammatory reaction to dermal hyaluronic acid fillers following COVID-19 vaccination-a model for inhibition of angiotensin II-induced cutaneous inflammation (jaadcasereports.org) 7. COVID-19 - Facial Fillers and COVID-19 Vaccine (surgery.org)     延伸閱讀 文章|我不喜歡鏡頭前的自己!疫情下的醫美整形熱潮 影片|新冠肺炎病毒從「眼」入?防疫期間戴隱形眼鏡要小心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5.27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