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紫外線共有14筆結果

  • 冬天也會曬黑?預防皮膚癌,防曬很重要!防曬怎麼擦懶人包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冬天看起來太陽不大,出門應該不用防曬吧?有這樣的觀念就錯了!紫外線其實是不分季節的,防曬也不是愛美人士的專利,應該是每人必做的日常保養。「防曬」不僅能防止曬黑、曬傷,還能夠幫助對抗皮膚老化,更是保護肌膚、預防皮膚癌的重要皮膚保健。那要如何正確的使用防曬產品呢?防曬係數PA、SPF又要怎麼看?防曬固然重要,但也不要白做工!跟著美醫誌一起來學好防曬吧!     防曬在防什麼?認識紫外線UVA、UVB、UVC   防曬可以幫助肌膚不受紫外線的傷害,但為什麼紫外線會這麼毒辣,我們擦防曬又是在防護什麼呢?陳怡安藥師指出,太陽光的紫外線可以根據波長的不同,分為UVA、UVB、UVC,其中UVC因為無法穿過臭氧層,不會對皮膚造成影響,所以防曬主要是針對UVA及UVB的防護。         ● UVA 波長為320nm~400nm,具有很強的穿透力,能穿透雲層、玻璃及真皮層,到達皮下組織,促使肌膚膠原蛋白變性,造成皮膚鬆弛、老化、曬黑、曬斑及皺紋生長。     ● UVB 波長為280nm~320nm,具有能量大、波長短的特性,能到達真皮層,造成皮膚的灼傷及紅斑。     ● UVC 波長為100nm~280nm,致癌風險高,但因為會被地球臭氧層吸收,無法到達地表,因此不會對肌膚造成傷害。     防曬標示傻傻看不清?防護係數PA、SPF的差別   市售齡瑯滿目的防曬產品會標示對UVA及UVB的防護力,通常以PA、SPF表示,陳怡安藥師表示,「PA」主要是針對UVA的防護,以「PA+」、「PA★」標示,加號或星號代表防護的時間,符號越多,代表防曬時間越長。例如「PA+」或「PA★」通常表示可以延緩曬黑2~4小時,每增加1個符號代表增加1倍的防護力,最多增加4個符號,例如「PA++++」或「PA★★★★」。   而SPF則是針對UVB的防護,SPF通常介於15~50之間,根據台灣食藥署規定,防曬的最高係數為SPF50,所以當數值超過50,就會以「SPF50+」做為標示。陳怡安藥師指出,SPF數值代表皮膚在太陽下不做任何防護的曝曬為標準,如果皮膚在太陽下曝曬10分鐘,會產生泛紅反應,SPF15是指在150分鐘之後皮膚才會曬紅,SPF即為延長皮膚曬紅時間的倍率。     物理性、化學性防曬差在哪?購買時要怎麼選?   很多人經常會被物理性和化學性防曬搞混,在購買時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類型。陳怡安藥師說明,可以先從物理性和化學性的防曬方式開始了解:   ● 物理性防曬 添加氧化鋅或二氧化鈦粉末,塗抹在皮膚上時,可以反射紫外線以達到保護皮膚的目的,但物理性防曬產品的質地較為黏膩、厚重,也有易顯白的缺點。     ● 化學性防曬 在塗抹肌膚後會先吸收紫外線,再以低能量的形態釋放熱能,但較容易引發皮膚敏感的問題。   陳怡安藥師表示,綜上所述,物理性和化學性防曬各具優缺點,所以大部份的防曬產品都是同時兼具2種成份,也就是所謂的混和性防曬,除非個人有特殊的膚況需求,一般通常並不需要特別選擇純物理性或純化學性的防曬產品。不過陳怡安藥師也提醒,如果有皮膚敏感的問題,購買產品前應該先向醫師或藥師諮詢,才能在防曬同時保護肌膚健康。     常見防曬迷思破解   防曬迷思(1):防曬係數越高越好嗎?   防曬係數高的產品通常質地較黏膩、厚重,在炎熱的天氣使用時,對於粉刺、痘痘或油性肌膚會造成較大的負擔,所以防曬係數的挑選適當就好。陳怡安藥師建議,可以依照當天的活動性質選擇適合的防曬係數,例如從事戶外活動時,可選擇高防曬係數的產品;如果是室內或低強度的活動時,可以選擇SPF20~SPF30或PA+++的產品。     防曬迷思(2):防曬品擦越多,防護力越高嗎?   市面上販售許多彩妝產品也添加防曬功能,那防曬效果是可以互相疊加的嗎?很多人會以為防曬產品擦越多種效果越好,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防曬不是累計的加法,是取決於「最高」的防曬數值,例如先擦了SPF35的飾底乳,再擦SPF50的防曬乳,那防曬效果就是50,並不是85。陳怡安藥師指出,疊擦太多層不一定會具有較高的保護力,過於厚重的產品反而會增加肌膚的負擔,恐會導致毛孔阻塞、粉刺或痘痘等皮膚問題。     防曬迷思(3):防曬有擦就好,量不用多?   防曬品並非有擦就有效,用量足夠才能達到防曬的目的。陳怡安藥師表示,一般而言,臉部防曬產品用量建議為0.5克,如果一次塗抺覺得太過厚重,建議間隔20分鐘、分次塗擦,讓產品完整的附著在肌膚上,否則用量過少也會無法達到應有的防曬效果。     防曬迷思(4):防曬擦一次,就能防護一整天?   防曬產品不是使用後就能防護一整天,陳怡安藥師指出,補擦的頻率可以考量流汗狀況作為判斷的基準,如果有流汗,約1.5~2小時就要補充一次;如果沒有流汗情形,可以約2~3小時再做補擦。如果活動量大導致大量出汗,或從事水上活動,則應該要再縮短補擦防曬品的時間。   防曬不是愛美的人或怕曬黑的人才要做的事情,是外出活動時重要的保健。陳怡安藥師提醒,使用防曬產品後應多留意,觀察膚況,如果有產生過敏或長疹子的情形,應立即停用,並攜帶防曬產品迅速就醫診治,讓醫師可以評估其成份。購買前若擔心皮膚過敏,或皮膚有開放性傷口等使用疑慮,可以詢問醫師或藥師,千萬不要貿然使用不適合自己的產品而傷害肌膚。       諮詢藥師:陳怡安藥師    學經歷: 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學士 台南市立醫院實習藥師 三軍總醫院執業藥師 衛教諮詢藥師     延伸閱讀 文章|曬黑好難白回來!為什麼狂擦美白保養品沒用?美白雷射種類比較 影片|過了夏天就不用擦防曬?懶得補擦、擦太少?不想得皮膚癌,你一定要懂防曬!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1.07

  • 曬黑好難白回來!為什麼狂擦美白保養品沒用?美白雷射種類比較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亞洲人普遍有「一白遮三醜」的審美觀念,認為只要皮膚白就能遮掩臉部的其他缺點,擁有白晳的肌膚成為美麗的標竿,然而有些人膚色天生白皙,但有些人即使不曬太陽,做足了防曬及美白工作,膚色卻依然偏黑,這個族群可能就是台語說的「黑肉底」!到底「白肉底」和「黑肉底」是受什麼影響呢?到底為什麼我們會曬黑?後天美白方式分別有什麼優缺點?想要做個美美的白雪公主,就繼續看下去吧!     天生皮膚白?原來是基因早就決定好的!   人體膚色的設定是受到天生基因的影響,與黑色素細胞分佈、黑色素與黑色素體的活性與數量有關,所以有些人天生就是「白肉底」,而有些人則是「黑肉底」,也是黃種人、白種人或黑人皮膚顏色呈現的重要因素。皮膚科醫師李曉育指出,美白是有極限的,想要知道自己能夠變得多白,可以檢視手臂內側或大腿內側皮膚白的程度,就能探知自己的白皙極限。     黑色素是人體自我防禦的保護機制   皮膚的「黑」是來自黑色素的影響,李曉育醫師表示,黑色素是人體自我防禦的演化機制,為了保護人體免於紫外線的傷害及細胞DNA的破壞,進一步阻隔紫外線引起的皮膚癌症,所以當人體受到陽光紫外線的刺激時,黑色素體受到活化刺激促進黑色素的製造及運輸,進而分配到人體表皮,保護我們的皮膚。     美醫小教室:黑色素的一生 黑色素細胞只存在於表皮及毛髮上,位於表皮層的基底層,透過酪胺酸酶(Tyrosinase)的氧化還原反應(黑色素細胞受刺激活化並製造黑色素),慢慢形成黑色素。黑色素經由樹突(Dendrites—神經元的輸入通道)將黑色素小體運送到周圍的表皮細胞,經過28天的成熟與代謝過程到達表皮的角質層,這就是皮膚變黑的過程。             三大美白機制,健康變白不死白   從黑色素影響皮膚變黑的過程中,李曉育醫師指出以下三大美白機制,幫助維持皮膚的健康及白淨。   抑制黑色素的製造 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減少黑色素的生成,例如塗抹維他命C、麴酸、雄果素…等。   避色黑色素的運輸 阻斷黑色素小體傳遞至周圍的表皮細胞,例如使用菸鹼醯胺。(維他命B3)   表皮適度去角質 促進角質更新,達到皮膚細緻。     美白雷射療程比一比,術前諮詢很重要   李曉育醫師以表格分析常見的美白除斑雷射特色,包括皮秒雷射、淨膚雷射、紅寶石雷射、亞歷山大雷射和較為溫和的脈衝光,但無論何種療程,治療前都應由專業醫師診斷,並依據個人皮膚狀況選擇機型與波長,提供適合的客製化療程,才能達到最佳的美白效果。         皮秒雷射 最大優勢為脈衝時間最短,對皮膚熱傷害較小,是其他雷射的千分之一。透過短波長輸出高能量,達到反黑機率低及除斑效率快。   淨膚雷射 具有兩種波長,分別為1064nm及532nm,針對深層及淺層的黑色素進行破壞。   紅寶石雷射、亞歷山大雷射 抑制黑色素生成,也可消除刺青。   脈衝光 屬於大波段、多波段的光能,能量溫和,需多次數的治療,整體療程較長。   此外療程前應注意,需避免皮膚去角質,若是剛曬傷後的皮膚,也不建議進行雷射治療。雖然醫美技術已經讓療程後的保養輕鬆很多,但還是有一些要點需要注意,李曉育醫師也提醒療程後的注意事項:   術後記得冰敷保養,減少皮膚發紅機率。 平時注意防曬,選用SPF50+係數防曬產品,並且適時補充防曬乳。 避免熬夜、壓力。 不要攝取雌激素及褪黑激素,避免黑色素細胞製造更多的黑色素。 不要泡溫泉或三溫暖,避免皮膚發紅及發炎的機率。 雷射後不宜安排登山、野餐、出遊等密集性的戶外活動,減少紫外線曝曬的機率。   有些人以為秋冬的陽光曝曬少、紫外線少,秋冬進行美白雷射的效果會更好,李曉育醫師指出,很多人做完療程後會在秋冬,或是陰天時忽略防曬,這樣反倒讓反黑的機率更高,提醒不論是在任何季節及氣候,做完雷射都需要防曬。     防曬是一輩子的課題,皮膚健康最重要   隨著時代改變,白皙肌膚已經不再是審美的唯一標準,但防曬還是每個人必做的功課。李曉育醫師表示,「黑」是人體自我保護的機制,即使不出門、不曬太陽人體仍會產生黑色素,因此做好防曬工作,是保護皮膚的重要方法。我們擁有完整的角質,讓皮膚維持在健康的狀態,就能讓皮膚看起來更透亮,也是避免變黑的不二法門。       諮詢醫師:李曉育醫師 學經歷: 南崁維格皮膚科院長 陽明交通大學 醫學系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班 馬偕紀念醫院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皮膚美白方法真有效?4招推薦,2022年美白全攻略懶人包在這裡! 影片|曬黑怎麼白回來?美白雷射全比較!膚色白皙有極限?從「這部位」看你能多白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0.24

  • 膠原蛋白真的能靠吃來補充嗎?原來「壓力」也是膠原蛋白流失的原因!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醫學報導或美容廣告時常提及,「小心膠原蛋白流失,就會老得快!」,到底什麼是膠原蛋白呢?膠原蛋白就像人體的潤滑劑,不僅可幫助支撐人體組織,也能改善皮膚的Q彈度,也難怪許多人會想要從飲食上來補充膠原蛋白,像是謠傳的吃豬腳、魚皮、木耳等,但這些方法真的能補充膠原蛋白嗎?在那之前,你應該要先知道膠原蛋白是如何產生的!     想補充膠原蛋白前,先了解什麼是膠原蛋白!   膠原蛋白(Collagen)有28種型態,廣泛分佈在人體的不同部位,包含皮膚真皮層、骨骼、血管及肌腱等,形成支撐作用,是結締組織的重要成分。其中膠原蛋白在皮膚的真皮層中約佔80%,少部分組織為彈性纖維。   膠原蛋白是人體重要的蛋白質,第一型的膠原蛋白佔人體總量的90%,由甘胺酸(Glycine)、脯胺酸(Proline)及羥脯胺酸(Hydroxyproline)三種主要胺基酸聚集而成,經由不斷複製而形成一條多胜肽鏈,三條多胜肽鏈交錯,像辮子一樣不斷鍵結,形成膠原蛋白的最小單位,供人體使用。           不!我逝去的青春!為什麼膠原蛋白會從我們身上流失?   造成膠原蛋白流失的原因有很多,皮膚專科醫師何文藻表示,其實簡單來說,可以分為以下3大原因:   1.人體老化 嬰兒的皮膚通常Q彈透亮,但隨著年齡越來越長,皮膚的膠原蛋白會漸漸流失,膠原蛋白的生成減緩,皮膚就會開始呈現皺紋、粗糙。   2.紫外線曝曬 紫外線會加速膠原蛋白老化,長時間的戶外工作者,例如農夫、漁夫長期在紫外線曝曬下,膠原蛋白容易流失,外表會比實際年齡看起來年長。   3.作息不正常 這點許多現代人應該都深有同感,因為我們在壓力大、熬夜、睡眠不足的情況下,人體會產生自由基去攻擊膠原蛋白,所以長期處於壓力環境,會降低膠原蛋白的生成效果,加速皮膚老化。     現代科技來補助!醫美療程是怎麼幫助增長膠原蛋白的?   想要靠醫美療程來補充膠原蛋白,不妨先了解其原理,何文藻醫師就常見的兩大醫美療程來做解說:   ● 音波拉皮 音波拉皮是將熱能聚焦於皮膚真皮層,幫助膠原蛋白快速增生,或運用電波的熱能刺激,來加速真皮層膠原蛋白的合成,藉此來增加皮膚的Q彈度,改善皮膚老化現象。   ● 注射玻尿酸或注射膠原蛋白 注射治療都是透過提升皮膚支撐度,來達到讓皮膚年輕化的目的,但是因為這些注射的玻尿酸或膠原蛋白,都不是人體自然產生,所以會隨著時間會慢慢流失,需定期補充才能維持皮膚的Q彈效果。     輔助膠原蛋白合成:均衡飲食、攝取適量維生素、正常作息及防曬   除了醫美療程外,何文藻醫師指出,均衡飲食也是產生膠原蛋白的重要過程,補充維他命C、鈣離子,也能幫助膠原蛋白合成,許多的肉類食物都含有膠原蛋白,平日可多食用奶、蛋、豆、魚、肉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此外從飲食中適量補充維他命C,是幫助膠原蛋白合成的關鍵因素,維他命C可從天然水果中攝取,像是柑橘、檸檬、芭樂及葡萄等,都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   何文藻醫師提醒,從事戶外工作或活動時,需注意防曬,避免過度照射紫外線,影響膠原蛋白的合成效果,減緩膠原蛋白流失的速度,除了須留意紫外線這一因素外,也別忘了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遠離壓力環境或日夜顛倒的熬夜生活,都是避免膠原蛋白流失的好習慣。     美醫小教室:打破膠原蛋白迷思!常見問題大匯集! 迷思1:用吃的補充膠原蛋白,可以馬上看到成效嗎? 解答:╳ 人體需攝取蛋白質才能幫助膠原蛋白生成,但是攝取蛋白質不代表會立即生成膠原蛋白被人體吸收,膠原蛋白需經過轉化過程才能被人體吸收,蛋白質經由消化道內的蛋白質酵素,切割成為最小單位的胺基酸,將所需的胺基酸重新排列,形成人體所需要的膠原蛋白,再堆積至各個部位供人體使用。     迷思2:吃魚鱗、魚鱗果凍、膠原蛋白粉、豬皮、木耳、雞爪,真的能補充膠原蛋白嗎? 解答:○ 上述食物都含有蛋白質,進到人體後轉化成胺基酸,都可能成為人體生成膠原蛋白的成分之一。     迷思3:缺少膠原蛋白會影響指甲、胸部、頭髮或軟骨的生長嗎? 解答:不一定 膠原蛋白在人體的各個器官及組織佔有一席之地,膠原蛋白能幫助提升組織的支撐度及Q彈度。然而人體各個部位的結構成分不單只有膠原蛋白,仍有許多困素會影響身體部位的生長,例如胸部組織不只含有膠原蛋白,還需要荷爾蒙的刺激,才能幫助乳腺或胸部脂肪發育,因此想要幫助胸部發育,可不是單純補充膠原蛋白就能達到理想效果的。     諮詢醫師:何文藻醫師    學經歷: 中華民國皮膚專科醫師 台灣皮膚科學會專科醫師 新加坡國家皮膚病中心進修研究 韓國KCCS整形美容外科進修研究 美國皮膚科醫學會年會進修研究 狐臭手術國際期刊認證     延伸閱讀 文章|皮膚美白方法真有效?4招推薦,2022年美白全攻略懶人包在這裡! 影片|磨皮雷射怎麼治療痘疤?術後有白疤怎麼辦? 認識抗痘的關鍵療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3.29

  • 皮膚美白方法真有效?4招推薦,2022年美白全攻略懶人包在這裡!

    文/郭佳語 圖/翁嘉妤      摘要  隨著臭氧層破洞導致的大量紫外線侵入,憂心溫室效應的同時,一部份的人開始過起「全面防護」的日子,擔心自己的防曬是不是做得不夠足,開始研究各種美白方式,從吃的、用的到擦的,療程保養……等,全都圍繞著一個字:「白!白!還要再更白!」但盲目追求快速卻來路不明的美白方式,不僅可能沒效果,還會讓自己的肌膚受傷。想要健健康康的美白,到底該怎麼做?這篇美白大補帖看起來!吃什麼?用什麼?怎麼防曬?我們上課囉!     為什麼皮膚會變黑?   人,為什麼會變黑呢?   這個大哉問,可能是自古以來追求美白肌膚的人最椎心刺骨的一個提問。其實會變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常見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外來刺激,例如日曬、壓力、空氣汙染。這些刺激會使我們的黑色素工廠開始產生大量的黑色素,最主要就是酪胺酸酶這個酵素,啟動產生黑色素的化學反應,而黑色素經過表皮層跟真皮層的擴散,就讓皮膚看起來灰灰黑黑的了!   也因為刺激-生成黑色素-黑色素擴散……等各個過程,協力合作,讓皮膚逐漸變黑,因此所有的美白產品跟服務,其實就會根據這些「產生黑色素導致變黑」的過程中不同的機轉來做設計,例如干擾黑色素生成,或是加速代謝,從不同方面著手,來使皮膚變白。   雖然黑色素是導致皮膚變黑的罪魁禍首之一,但其實保持適當的黑色素也很重要,畢竟這些小傢伙能吸收紫外線,也會幫助清除攻擊膠原蛋白跟彈力蛋白的自由基,如果你身上的黑色素消失了,這些蛋白質就會老化,皮膚也會變得很敏感,過猶不及都是不可以的啊~所以其實健康均勻的膚色,就是最好的顏色了!   不過點進這篇的你,應該都有個希望變得比以前白、再白一點的小小願望吧?   ……那好吧!我們整理了幾個方法,分成飲食、美白產品、醫美跟防曬幾個面向,內容比較淺一點,主要是讓大家有個簡單的方向,有興趣的話可以再搜搜關鍵字,看看我們以往做過的幾則採訪報導哦!   那麼我們開始囉!           一、吃也有竅門,透過吃找回白皙的肌膚!   吃什麼像什麼,好像也是很常見的說法?例如多喝牛奶、豆漿好像貌似可能就會比較白,常吃醬油會不會變黑?常喝黑咖啡會讓膚色越來越深?   但其實,現階段並沒有科學證據證明深色食物會造成黑色素沉澱。   不過是可以避免吃一些光敏感食物,例如檸檬、芒果、九層塔,海鮮例如蝦蟹等,不過通常這些光敏感食物,在料理過後已經不會對皮膚產生太大影響,要吃到足夠的量也滿困難的,其實也不需要太擔心~頂多就是曬太陽前不要特別吃、不要天天吃,都是很好可以降低曬黑的可能喔!           而講完要避免的食物,也可以多攝取維生素比較多的食物。 例如奇異果、草莓、柳橙、綠花椰菜……等對美白也有幫助。像番茄的茄紅素,能夠降低酪胺酸酶,減少黑色素生成,綠花椰菜可以幫助加速代謝黑色素。     二、慎選美白產品!美白產品怎麼挑選才對?   美白產品滿山滿谷,為什麼有人用有效,有人用沒效,到底要怎麼挑、怎麼選,怎麼使用,才能讓自己離理想的膚色更近一點點點呢?   在挑選產品前,你要先知道這些產品的「原理」是什麼,畢竟這樣才能對症下藥啊!     ● 美白產品這麼多,差異在哪裡?   而現在坊間美白產品這麼多,吃的、擦的或是打針注入的,其實都是類似的原理,使黑色素細胞不要產生那麼多黑色素。   外擦的美白產品又分成「黑色素形成階段」、「黑色素形成中」、「黑色素形成後」的使用。     (1)黑色素形成階段   Tretinoin維A酸     (2)黑色素形成中   Hydroquinone對苯二酚 Arbutin熊果素 Aloesin蘆薈素 Azelaic acid杜鵑花酸 Kojic acid麴酸 Ascorbic acid維生素C Ascorbic acid Palmitate維生素棕櫚鹽     (3)黑色素形成後   Linoleic acid亞麻仁油酸 Saybean/milk extracts豆漿牛奶萃取成分 Niacinamide維生素B3 Glycolic acid果酸 Lacticacid乳酸 Retinoic acid A酸     ● 哪種美白成分最有效?   在問這個問題前,你需要先摸摸自己的心,你真的了解自己嗎?   因為,造成每個人皮膚顏色變深的原因都不同!   舉例來說,若這個人本身只是角質比較厚,因此顯得皮顏色較深,卻只是一味地擦美白的維他命C,效果就容易差強人意,因此了解為什麼皮膚會黑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真正改善皮膚顏色深的問題喔!   而成分上來說,有些美白成分確實有效但也有刺激性,因此確認是因為發炎後的色素沉澱,角質肥厚或是長斑、日曬等,真正確認了問題,才能知道自己該使用哪種產品,也因此同樣是想要美白,每個人適合擦的產品可能是不同的。(畫重點)   例如在使用含有A酸成分,用以抑制黑色素形成的產品,由於A酸與類A酸有刺激性,但對於抑制黑色素是有效果的,因此適用上就要判斷使用者的膚質是不是比較敏感,是否需要選擇其他的產品做替代。   黑色素在形成中時,常見的美白成分有麴酸、熊果素、杜鵑花酸等等,儘管能干擾黑色素的生成,但使用時也需要注意濃度是否適當,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像杜鵑花酸若使用不當的話,可能會造成色素不均的情況,要特別小心。   若是已經形成的黑色素,可以選擇使用角質代謝劑,例如果酸類等等,也都是常見的成分。     ● 美白產品使用上要注意什麼?   抹了美白乳液,塗抹後皮膚產生皺摺,還冒出大量痘痘,結果原來是類固醇惹的禍。 除了藥品本身的成分外,也要注意塗抹的範圍,大範圍使用的話,藥品吸收的量自然也會增加,需要特別注意。   類固醇也不全然是不好的,以皮膚科常使用的三合一的外用藥為例,裡頭成分通常會含有維他命、A酸、類固醇跟對苯二酚,可以用來淡化斑點使用,但因為A酸和對苯二酚都有刺激性,所以需要添加類固醇,來緩解一些皮膚的反應。   但類固醇使用的劑量需要評估,因此若不慎使用過量,就很容易導致皮膚萎縮、長痘痘,甚至因為改變了皮膚的免疫力,導致一些菌落等感染問題,因此使用含有類固醇的藥膏,務必要尋求醫師的專業建議。   此外在挑選美白產品上,要注意一些需要避光的成分,例如果酸或A酸、對苯二酚、熊果素、果酸等,儘管擦了都會美白,但不適合接受日曬,第二天清潔若沒有洗掉,就會因為日曬變得更黑。   ➦ 延伸閱讀: 美白霜會讓皮膚萎縮?類固醇真有那麼可怕?!     三、 我想要靠醫美美白,有哪些療程可以選擇?   說到美白,大家就會想到雷射對吧?   但雷射是什麼原理,可以把原本深色的肌膚變得比較白皙呢?做療程前我們要先來了解一下雷射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可不是閉上眼睛,啪啪啪,就一瞬間變白了啊。   雷射的原理,簡單來說就是使用光熱,在短時間內針對黑色素組織進行破壞,因為黑色素會吸收比較多的能量,就會被雷射擊碎,接著就會被免疫細胞吞噬吸收,代謝出去囉!   一般來說可以選擇的雷射如:   紅寶石雷射 淨膚雷射(釹雅克雷射) 脈衝光 皮秒雷射 亞歷山大雷射(紫翠玉雷射) 二極體雷射(粉餅雷射)   對於膚色不均或是斑點都有不錯的治療成效,不過畢竟療程還是會有一定的風險,術後的保養可是很重要的!這裡就不詳細介紹每種雷射了,你可以看看我們以前寫的文章。   ➦ 更多雷射介紹在這裡: 雷射大作戰,除斑、美白、除疤、除毛、除痘一次掌握     美白雷射術後可能會有泛紅、乾燥、敏感,容易長痘痘的幾個症狀,術後防曬沒作好也可能造成術後的反黑,如果做太頻繁或能量調整太高,則可能反白,也就是黑色素全部死光光。而這個反白可別太高興,反白可是比反黑難復原的啊!   此外,一般膚色越深的人若防曬沒有做好,反黑機率越高,所以與白種人比起來,東方人做完雷射後是比較容易反黑的,所以乖乖術後保養跟防曬很重要,知道嗎?   ➦ 延伸閱讀: 雷射療程「只要人到」就好嗎?雷射術前保養知多少!     另一種很常見的療程是美白針,主要是透過點滴注射,將抑制黑色素的成分注入人體,不過美白針通常包含許多成分,每個診所配方也不同,最好還是先了解可能的風險與副作用,會比較安全喔!想更了解美白針,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 更多雷射介紹在這裡: 美白針迷思大破除!美白針打了會變白?背後隱藏的健康風險要知道     四、預防勝於治療,防曬做足,美白效果事半功倍   像前面說的,好不容易白回來了,不想要再繼續黑下去,防曬也是很重要的,畢竟我們都知道要預防勝於治療!   防曬又可以分成幾個部分,簡單的例如物理性遮蔽,像是出外時盡量走在遮陰處,可以帶帽子、撐傘、穿長袖衣服等等,盡量減少陽光的曝曬就是防曬的第一步啦!           而擦的防曬,又可以分成物理性防曬以及化學性防曬。   物理性防曬就是利用防曬劑的顆粒,在皮膚上形成防護膜,藉此反射、散射或折射紫外線。物理性防曬的成分大部分是氧化鋅和二氧化鈦,抹上肌膚後會讓皮膚顯得比較白,也因為比較不容易滲入肌膚,穩定性也高,相對不刺激,適合皮膚較敏感或是小朋友使用。   而化學性防曬則是透過將紫外線吸收,再將熱能散發的方式,幫助皮膚對抗紫外線的傷害!相較於不容易吸收的物理性防曬,抹上去比較不會有不舒服的黏膩感,但也因為會滲透肌膚,「比較」有可能導致皮膚敏感,所以建議若是肌膚比較敏感易受刺激的人,最好要讓醫師評估是否適合使用哦。   ➦ 延伸閱讀: 化學性防曬還是物理性防曬?不同防曬乳有不一樣的使用方式!     想要美白,建議這樣做!   看到這裡,應該多少對於美白有一點點的概念了,從為什麼人會變黑,怎麼吃,到美白產品的選用、醫美療程的選擇,可以發現美白的方法不只一種,每種方式也各有優缺。   雖然能理解想追求白皙美肌的心情,不過也不要為了追求快速或超強力的美白效果,反而使皮膚狀況變差,那就得不償失了,今天上課的重點都在這裡,我們一起來複習一下吧!     ● 飲食控制   可以多多攝取維生素C比較多的食物,例如奇異果、草莓、柳橙,預防更多的黑色素沉澱。或是吃一些可以降低酪胺酸酶的食物,減少黑色素生成,直接防堵起來!   ● 做好防曬   每天擦好防曬就有固定的保護力,也能減少色素沉澱。而防曬又分成物理與化學防曬,物理性防曬是透過產品反射陽光的特性,會比較黏但對膚況敏感的人來說相對穩定,化學性防曬則是將紫外線吸收再散發出去,通常比較輕透,但因為會滲透所以可能對敏感性肌膚的人比較不適合,總之若不確定自己是什麼膚質適合怎麼使用,記得找你的醫師聊聊,選擇自己的心儀產品啊。   ● 慎選美白產品   美白產品又分成黑色素生成前、生成中、生成後,每種的目的都不一樣。會讓皮膚看起來黑黑的原因有很多,像是皮膚粗糙、角質層過厚或是黑色素過多,都會讓皮膚顏色看起來比較深,選擇正確的產品,才不會越擦越辛酸。   ● 照顧好皮膚,避免發炎   敏感性肌膚除了防曬外,也要注意保濕度以及避免發炎。發炎為什麼跟美白有關?因為發炎後若沒有處理好,很有可能會色素沉澱,這也是讓皮膚色素不均勻或暗沉的其中一個原因。     呼!好的我們整理完囉!   其實美白的要點都藏在日常生活的細節裡,好好注意它,知道自己的深膚色是因為什麼導致,選擇正確的保養方式,希望這篇在美白的路上也能給大家一個方向,可以用正確且健康的方式保養,擁有自己喜歡的膚色哦!       延伸閱讀 文章|美白雷射除斑:淨膚雷射、紅寶石、亞歷山大、二極體推薦用在這 影片|美白霜會讓皮膚萎縮?類固醇真有那麼可怕?!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2.03

  • 史上第一罐「防曬乳」的誕生 原來美白功能防曬霜都是騙人的?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史上第一罐「防曬乳」的誕生 原來美白功能防曬霜都是騙人的?   疫情趨緩終於可以出門曬太陽!但曬日光浴的同時,你知道紫外線就是加速皮膚老化、皮膚癌、白內障的元兇嗎?現在不少藝人都提倡在家也要防曬才讓她們年近30~40歲,還能擁有嬰兒般的白皙光澤牛奶肌,其實西元前的古埃及人類就已經開始就地取材,使用手邊植物、礦石做為降低曬傷風險的的保護霜,但你普羅大眾都知道的是,防曬係數與防曬效果才是真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本集美醫誌動知識要帶你回到20世紀見證史上第一罐防曬乳的誕生,從防曬進化史告訴你阻擋紫外線有多重要!     各節重點: 00:00 原來「白皮膚才是美」的審美觀從古早前就有? 00:27 古埃及希臘人都是怎麼防曬的? 01:05 史上第一罐商業販售防曬乳的誕生 01:18 防曬乳的進化都是因為「他們」的休閒娛樂! 01:37 防曬乳不只防曬傷,看不見的「紫外線」更要防 02:05 功能性(美白、防水)防曬霜CP值高嗎? 02:46 有防曬跟沒防曬的臉老化速度相差30歲?     資料來源: 1. https://blog.greenvines.com.tw/gv-clean-beauty-perspectives/the-history-of-sunscreen-and-sun-care-part-1/ 2. https://blog.greenvines.com.tw/gv-clean-beauty-perspectives/the-history-of-sunscreen-and-sun-care-part-2/ 3.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4882#1 4.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5248 5. https://kknews.cc/zh-tw/fashion/rp69klv.html 6. https://blog.sciencemuseum.org.uk/the-story-of-sun-cream/ 7.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5819 8. https://painting-mythology.blogspot.com/2016/01/39-old-masters-embedded-with-helen-of.html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8.16

  • 聞「痣」色變?5大要點自我察覺皮膚癌徵兆

    文/翁嘉妤 圖/傅暄閔      摘要  皮膚上的黑痣可以成為一個人的獨特識別,例如藝人楊丞琳、蔡琴、韓佳人、小松菜奈等,光是臉上的痣就能夠給人留下印象深刻的特徵,但話雖如此,如果發現自己身上黑痣變多,難免還是會擔心這是否代表皮膚癌病變的警訊,本期美醫誌就帶你認識這些長期以來默默陪伴你的小黑點們,也教你日常生活中該如何自我觀察,提早察覺皮膚癌的徵兆!     每個人身上的獨特標記,除了常見的胎記、疤痕等,你可能沒有注意到「痣」其實也是一個可以用來辨別的特徵。可別以為小小的一個黑點很不起眼,近期經媒體爆料而備受關注的韓國兩大天團BIGABANG和BLACKPINK的緋聞,其成員GD權志龍與Jennie秘密戀愛的消息傳開後,就有不少網友當起鍵盤柯南分析兩人的社群照片,包括一張GD過去曾發佈的牽手照,有網友發現其中一隻手腕有顆痣,正和Jennie手腕痣的位置相同,被斷定為這是兩人默默放閃的舉動。       圖片來源:i_love_lisa_m     姑且不論網友們的判斷是否屬實,我們還是可以發現,每個人身上的「痣」都是一項個人特徵,甚至足以靠痣來辨別出他人,但痣的存在感在除了這樣的特定時刻,在平常似乎還是不高。根據台灣皮膚科醫學會2021年3月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有近半數的國人平常不會留意身上的痣,甚至有高達6成民眾,是沒有在留意身上的痣是何時出現的,究竟我們是否有必要觀察痣的狀態,痣變多是否為正常現象呢?     你識痣嗎?原來痣都是後天才開始長出來的?   一般大家泛指的「痣」是指黑痣,學名為黑色素細胞痣,是由於皮膚黑色素細胞增生而產生的。因為表皮細胞本身不會製造黑色素,所以黑色素細胞的主要工作,就是製造黑色素來傳遞到表皮細胞,通常每20~30個表皮細胞就會有一個黑色素細胞。   這種痣是一種良性的腫瘤,廣泛存在於人類皮膚上,可能長在身體的任一部位,包括陰莖、陰唇等私密處也有可能會有痣。   通常我們認為痣應該是先天的,但其實大部份的痣都是後天才產生的,因為這種痣最大只會成長到0.3~0.4公分,是很細小的斑點,所以也就是俗稱的「蒼蠅痣」。   一般情況在20至40歲之間,皮膚會陸續有新痣,特別是青春期是高峰,30歲以後新痣產生的頻率就會開始減少,如果40歲以後皮膚還不時有新痣,就要特別留意,可能是老人斑或皮膚癌的警訊。     「大痣」原來不是好事?認識常見的3種皮膚癌!   傳統觀念認為「痣越大財越旺」,但以醫學的角度而言,「大痣」可能並非好兆頭。其實黑色素細胞跟一般細胞相同,可分為良性跟惡性的分化,一般的黑痣就是良性分化來的「良性瘤」;若是惡性分化,則可能會產生黑色素細胞癌、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也就是我們統稱的「皮膚癌」。   黑色素細胞癌:發生率雖然低,但其特性一旦轉移,就會擴散全身各處,影響到其他組織或器官而致命。雖然臨床上較常出現在皮膚上,所以被歸類成皮膚癌,但也有出現在眼睛、口腔、胃腸道、呼吸道、私密處等罕見的情況。   基底細胞癌:國人最常見的皮膚癌,惡性度較低,幾乎不會轉移,大部份都能夠透過手術切除即可治療,但由於基底細胞癌生長速度緩慢,早期不痛不癢,因此常常被患者忽視或誤以為是普通的肉芽、黑痣,而延誤就醫,進而造成腫瘤過大,使手術變得更加困難,術後恢復期也相對變長。   鱗狀細胞癌:外觀為隆起的紅色腫瘤或潰瘍,表面粗糙不平,好發於臉部、頸部、嘴唇、耳朵等部位。鱗狀細胞癌通常會逐漸成長,變成蕈樣的腫塊,而且可能會藉由淋巴腺的傳播,進而導致淋巴結腫大,也有機率會轉移到身體裡的其他內臟器官。     預防癌症惡化自己來!自我檢測癌變徵兆   黑色素細胞癌是致死率相當高的癌症,即便黑色素細胞癌在台灣的發生率僅約為十萬分之一,但根據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的調查發現,多數民眾認為痣會痛、潰瘍有傷口、流血,才是有健康疑慮的徵兆,國人對於病灶的忽視,經常導致錯過了黃金治療的時機,因此臨床有許多患者都是到了第3、4期以後才發現,特別是亞洲人的惡性黑色素瘤較好發於手指、腳趾、手掌腳掌、指甲等較不明顯的地方,不容易發現,所以平時就應提高警覺,養成定期自我檢查的習慣。   我們可以定期觀察痣的大小、形狀、顏色、生長速度、表面是否光滑等,透過自我檢查來判斷有沒有癌變的危險性。臨床上最常使用的檢測方式,是依照ABCDE準則來評估,包括:           A(Asymmetry)形狀不對稱 B(Border)邊緣不規則 C(Color)顏色不均勻 D(Diameter)直徑大於0.6公分 E(Evolving)外觀快速變化或生長   如果發現痣有出現以上的異常情況,應盡快就醫,以利早期發現病變徵兆,早期治療。   雖然皮膚癌的危險性不容忽視,但我們也不用對任何「痣」都過於緊張,一般的黑痣是不需要特別治療的,考慮到美觀問題或有病變疑慮時,才需要處理,如果不確定痣的情況是否為惡性,可以請專業皮膚科醫師協助檢查。     預防皮膚癌就要防好防滿,讓防曬成為日常習慣   紫外線是引起皮膚癌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因此防曬並不是愛美女性專利,事實上,人人都應該注重防曬。美國疾病管制局(CDC)表示,要降低皮膚癌風險,就要將防曬變成日常生活的習慣,但在了解該怎麼防曬之前,我們必須要先認識防曬到底是在預防什麼。           根據光的波長不同,紫外線可分為 UVA、UVB、UVC 3種:   ●100nm~280nm的「UVC」:致癌風險高,但經過臭氧層時會被吸收,無法到達地表。   ●280nm~320nm的「UVB」:俗稱的 B光,波長短,穿透能力弱,會造成皮膚的灼傷及紅斑。   ●320nm~400nm的「UVA」:俗稱的 A 光,穿透力極強,能穿過玻璃窗與雲層,也可以深入到真皮層,使膠原蛋白變性,彈性變差,造成皮膚鬆弛、老化、長皺紋。   可見在紫外線如此不近人情的強烈照射下,不只會有罹患皮膚癌的風險,還會讓人提早老化,因此防曬並不只是為了防止曬傷灼傷,更是為了減緩老化、預防長斑,果然是不是該好好做好防曬了呢?   皮膚癌在台灣或許存在感不高,但在美國可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因此在預防上,美國疾病管制局也強力宣導出門必備「手提袋(Tote Bag)」,袋子裡須準備太陽眼鏡、長袖罩衫、寬緣帽、防曬產品來保護皮膚,防曬產品要記得每2小時就要隨時補充,流汗、游泳後,甚至是經衛生紙、毛巾擦拭後,都要立即補擦,並盡量避免在中午日曬正盛時出門,如果必須在中午時段出門,則應穿著長袖衣物和長褲以保護皮膚。   以往不少民眾都是看「天氣」防曬,如果外頭陽光正盛才會做好防曬措施,但其實應該是要看氣象局公佈的紫外線觀測數據,來做好防曬應對,因為紫外的強弱與陽光強烈與否無關,陰天或氣溫低的時候也會有紫外線曝曬的可能,在預防時應多加注意。   皮膚癌聽起來雖然可怕,但只要做好充足準備,勤補防曬,定期自我檢查身上的黑痣,有病變徵兆時立即就醫診斷,便能夠幫助自己遠離皮膚癌的威脅,放心享受陽光的美好,也不再聞「痣」色變。   延伸閱讀 文章|【父親節特輯】難纏「老人斑」靠雷射就能輕鬆去除?!郭董去斑祕密大公開!  文章|曬太陽皮膚就癢到不行?當心光敏感皮膚在作祟!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3.19

  • 7個臉部常見斑點,都是OO造成的!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7個臉部常見斑點,都是OO造成的!   你的臉上是否也有著大小不一的斑點呢?常曬太陽就會出現斑點?美醫誌全新單元MEnglish,運用有趣的英語對話內容教你認識斑點的形成,專業醫師更會教你用正確的方式解決斑點問題喔!ME粉們別錯過本集的精彩內容,和我們一起學習斑點的英文說法吧!   Do you also have different kinds of spots on your face? Sports that appears after getting a tan? The brand new series of MeMedia : MEnglish , uses interesting English dialogues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 of spots. Professional doctors will teach you about the correct ways to solve “spot problems.” ME Fans , don’t miss out on these exciting content , learn about English and Beauty!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13 Openinig 開場 00:25 Introduce 內容介紹 01:21 Conversation 會話 02:29 Topic 今日重點 02:50 Conversation review 會話複習 03:57 Conclusion 結論 04:14 Keywords 單字教學 04:47 idiom 俗語教室       諮詢醫師:黃千耀醫師    現職: 雅文皮膚科診所 院長 學經歷: 美國耶魯大學紐黑文醫院訪問學者 板橋黃皮膚科主治醫師 萬芳醫學中心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除斑雷射入門說明書】去你的斑,再現無暇美肌! 文章|小心免疫細胞攻擊黑色素 「白斑、白化」別再傻傻分不清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1.15

  • 紫外線過敏4成因你也有嗎?原來檸檬、香菜都會讓皮膚發炎變色!

    文/高芷瑩 圖/傅暄閔      摘要  日前韓國演藝圈發生一起憾事,一名南韓諧星朴智宣因為皮膚病惡化,導致身心俱疲,因此想不開。根據新聞報導中顯示其是患有「紫外線過敏」的皮膚疾病,只要肌膚接觸到陽光就會發癢、起疹子,肌膚變得相當脆弱。「紫外線過敏」這個皮膚疾病,你可能不常聽到,但日常生活中或許就有少數人需要躲避紫外線過日子,誰說多曬太陽就是有益健康?這些人只要照光就會全身發癢!     台灣一年四季幾乎都是豔陽高照,就連寒冷的秋冬季節也常會出現炎熱高溫,對於有紫外線過敏症狀的人來說,在天氣晴朗,太陽高掛的時候,就必須將肌膚包覆的密不透風,才能避免肌膚被紫外線照射引起皮膚過敏反應。演藝圈中也有少數人深受紫外線困擾,像是知名韓星劉在錫,身為戶外節目主持人的他時常得在大太陽光底下工作,為了不讓肌膚受到紫外線照射過敏,在節目上他總是帽子、袖套不離身;而在台灣,天團五月天主唱阿信也有因為紫外線過敏而導致活動缺席,令人不禁懷疑「紫外線過敏」究竟是何種病症?小小的皮膚疾病卻也能讓一個人深受其擾。       圖說:韓星劉在錫於節目畫面     病症多重的「紫外線過敏」   皮膚科醫師黃幼鳴表示常聽人說照太陽光會過敏,指的其實是對紫外線敏感,更正確的說是皮膚對紫外線產生異常反應,而紫外線敏感並不是單一個疾病,而是一群疾病的總合,這些疾病依據成因可以分成四大類:   一、「後天自發性日光性皮膚炎」:與個人體質較有關,這類患者的皮膚免疫系統會對日光產生異常反應,包括多形性日光疹、日光性癢疹、日光性蕁麻疹、慢性日光性皮膚炎。 二、「藥物或化學物質引起之光敏感皮膚炎」:因藥物或化學物質經光照後,形成光敏感性物質刺激皮膚所導致的,又可將其藥物或化學物的來源可分為內因性及外源性,內因性的代表疾病是紫質症,外源性則又可再分成光毒性及光過敏兩類。 三、「非紫外線直接造成,但會因日光造成惡化的皮膚疾患」:代表性疾病是紅斑性狼瘡、皮肌炎、酒糟皮膚炎。 四、「先天修復能力異常而無法修復紫外線造成之基因損傷」:此類患者與先天基因異常有關,通常小時候就發病,皮膚容易因紫外線誘發產生癌變,代表性疾病是著色性乾皮症。   如同前面所提及,環境中許多外源性的化學物質或藥物可能會引起光敏感,而光敏感的反應又可以分成光毒性及光過敏兩類:     光毒性 光過敏 症狀 光毒性藥物或化學物質經光照催化後直接對皮膚組織造成傷害,可能是皮膚接觸到,也可能是口服的藥物。 光過敏藥物或化學物質經光照催化後會去刺激皮膚免疫系統產生過度反應。 藥物或化學物質 光毒性像是檸檬、柑橘類、芹菜、香菜汁液中所含的呋喃香豆素。 光過敏香精、清潔劑、殺蟲劑、洗手乳、沐浴乳、牙膏等產品中添加的抗菌劑「三氯沙」。 備註 光毒性當皮膚接觸到這些植物汁液後若沒有清洗乾淨,在暴露日光後可能會引起皮膚發炎變色。       紫外線過敏因不同的成因影響,於肌膚上的症狀也會不太相同。但一般來說,當皮膚暴露在陽光下,此時未被衣物覆蓋的皮膚就會出現過敏反應,例如頭頸部、外露的四肢部位會出現紅、腫、癢的情形,表面可能會有丘疹、水泡,嚴重時還會抓破皮、流組織液,而被衣物覆蓋的皮膚部位則不會有症狀或症狀相對輕微,外露及覆蓋處兩者間可以看出明顯的界線。           如果懷疑自己是紫外線過敏時,也不用過於擔心,讓專業醫師判斷是否真的是光敏感現象。一般會使用外擦或口服的類固醇來抑制發炎反應,或是用免疫抑制劑或特殊的光照治療來改善光敏感現象。黃幼鳴醫師也建議,針對後天自發性日光性皮膚炎、日光會造成惡化的皮膚疾患、或者是修復基因能力異常的患者,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防曬,盡量避免在正午太陽最烈的時候外出、使用物理性遮蔽(例如戴口罩、帽子、太陽眼鏡、撐傘、著長袖衣物等),以及適量適時擦高防曬係數的防曬乳就可以避免紫外線過敏,讓你不再需要躲避陽光,時時刻刻紅腫癢囉!     美醫小教室   Q:做醫美時,會發現有些治療項目會特別將光敏感症狀註記出來,是否紫外線過敏體質的人就不能做醫美呢? A:當然是可以的喔!但前提是需要根據疾病的種類、疾病活性及個人需求,再與專業醫師評估討論後選擇適當的治療品項。舉例來說,酒糟膚質的人在不穩定期可能不適合做電波這種對皮膚有大量熱刺激的治療;像狼瘡體質的患者則不適合施打具有刺激免疫系統能力的膠原蛋白增生劑。雷射的選擇也是一樣,如果皮膚狀態穩定,還是可以根據需求選擇適當的雷射種類、波長、能量在需要的部位進行治療喔!     諮詢醫師:黃幼鳴醫師    現職: 越L'excellence醫療美學健康管理 皮膚專科醫師 學經歷: 臺大醫院皮膚部兼任主治醫師 臺大醫院皮膚部總醫師 臺大醫院皮膚部住院醫師 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會員     延伸閱讀 文章|防曬的重要性,你選對防曬產品了嗎?防曬係數大解析 影片|雷射後防曬保養很重要 避免「這種」保養品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12.11

  • 驚!女明星的雞爪手我竟然也有?!一次教你如何變貴婦奶油手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驚!女明星的雞爪手我竟然也有?!一次教你如何變貴婦奶油手 天后居然擁有一雙洩漏年齡的雞爪手!想知道雞爪手是怎麼來的嗎?手跟臉一樣會老化,膠原蛋白流失過多,手也會變得又乾又皺,就會變成雞爪手。OMG!想要雞爪手不上身,那你就必須點進這部影片看看醫師怎麼說!讓醫師教你如何擁有一雙人人稱羨的貴婦奶油手~若有任何問題歡迎在下方留言喔!         諮詢醫師:許世人醫師    現職: 亞立山大時尚整形診所 院長 學經歷: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海峽兩岸分會委員 前台灣自體脂肪移植醫學會理事 前台北馬偕醫院整形美容外科主治醫師 整形達人雜誌資深專欄整形醫師 韓國BONG BOMG整形診所Motiva魔滴隆乳進修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7.02

  • 日常生活要怎麼保養頭皮?頭皮竟然還需要防曬?!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日常生活要怎麼保養頭皮?頭皮竟然還需要防曬?! 空氣汙染越來越嚴重,民眾若是頭皮接觸到灰塵,皮膚極有可能會出現發炎的症狀;而紫外線也是容易傷害到頭皮的因素之一,接受過多的紫外線可能會使頭皮老化。頭皮防曬最主要就是撐傘或戴帽子隔絕陽光,也可以使用噴霧式的防曬劑,去保護時常被忽略的頭皮!     諮詢醫師:蔡宗樺 現職: 髮拉儷美學植髮診所 學經歷: 陽明大學醫學系 醫學士(Doctor of Medicine, MD)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碩士(Master of Science, MSc) 加拿大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皮膚部 研究員 馬偕醫院皮膚科 住院醫師/總醫師 馬偕醫院皮膚科 主治醫師 清華大學特約門診 皮膚科 主治醫師 國泰綜合醫院 台北總院 皮膚科 主治醫師 亞東醫學中心 醫學美容中心 主任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2.30

  • 防曬的重要性,你選對防曬產品了嗎?防曬係數大解析

    文/黃俊翔 圖/翁嘉妤   防曬的重要性,你選對防曬產品了嗎?防曬係數大解析 防曬的重要性大家應該知道,無論是防止曬黑還是防止紫外線造成身體的危害,防曬其實不只是為了愛美,也是為了身體健康著想。 那麼,你知道如何挑選防曬品嗎?除了質地舒不舒服之外,防曬乳最重要的還是防曬係數,那攸關到他的防曬功效如何,才是重點,防曬係數如何解讀,以下將一一說明。 首先,要先解讀防曬係數前,必須先了解紫外線。   紫外線UVA、UVB、UVC UVA:95%的UVA可以到達地表,會造成曬紅曬黑,也會穿過窗戶、玻璃,只要陽光照射得到的地方,就會有UVA,也是造成皮膚老化的主要紫外線,是需要特別防備的紫外線。 UVB:5%的UVB會到達地表,但能量比UVA強,是造成曬紅的主要紫外線,由於能量強,所以也需特別防備。 UVC:大部分的UVC會被臭氧層阻擋,所以比較不需要擔心UVC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防曬係數SPF、PA代表什麼意思? SPF(Sun Protection Factor) SPF是代表對UVB的防曬指標。假設在完全不防曬的情況下,被紫外線照射到皮膚開始泛紅需要10分鐘,那麼塗抹SPF10的防曬乳,就可以延長10倍被曬紅的時間,也就是100分鐘才會開始皮膚泛紅,SPF50的意思就是可以延長50倍被曬紅的時間。 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 PA則是代表對UVA防黑及防老的指標。PA後面通常都會有1-4個「+」的符號,當「+」號越多,就表示防曬效果越好。「PA+」代表延長二倍曬黑時間,「PA++」代表延長4倍曬黑時間,「PA+++」代表延長8倍曬黑時間,而目前市售防曬乳也有標示到「PA++++」的產品。 除了防曬係數外,防曬乳的抗水性也是很重要的,夏天總是會流汗、出去玩水或是遇到其他狀況,如果碰到水防曬就掉了,那也失去了防曬的意義。但通常這些防曬產品都只「抗水」,並沒有辦法完全地碰到水都不會掉,不可能,最多就是碰到水之後還剩下部分的保護力。 防曬不是只有晴天時需要做,就算是陰雨天,也會有紫外線穿過大氣層到地表,只要長時間暴露在紫外線下,就有可能造成皮膚的傷害,因此基礎的防曬是每天出門都應該要做的工作,才能夠有效抵禦紫外線。 小編總結: 如果還是看不懂應該怎麼挑選的話……請把文章重讀10遍!或是牢牢記住這個大原則:防曬產品的防曬係數不是數字越高就越厲害,也不是越多+就越棒!(不要再給我打分數了~!)而是要根據適合自己使用習慣做挑選,讓防曬品可以發揮最大的效用才是正途啊~!這樣不僅可以節省荷包,也可以讓自己的皮膚不會被過度影響,才可以有更健康的夏天呦!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5.13

  • 開架防曬乳大比拚,誰才是美白救贖王者

    文/黃俊翔 圖/翁嘉妤   開架防曬乳大比拚,誰才是美白救贖王者 炎炎夏日即將來臨,又是三五好友一起出遊的好季節了。其實夏天一到,面對強烈的陽光和紫外線,無論是不是到戶外出遊,都應該做好防曬措施,曬太陽雖然有益身體健康,但過量的刺激是會對皮膚造成嚴重傷害。因此到了夏天,防曬就變得很重要了,該如何挑選適合又經濟實惠的開架防曬品呢?以下介紹五種在藥妝店就可以購入的開架防曬,趁夏天來臨前,趕緊去找到適合自己的防曬乳。 1.SUNCUT曬可皙高效防曬噴霧/凝露(防曬係數SPF50+ PA+++) (圖片引用自網路) 防曬噴霧主要是擦完防曬乳需要再補的話可以使用,或是不用長時間在太陽底下但還是要出門的話也可以噴一下,總之噴霧的效果不會比防曬乳來得好,但是質地輕薄噴起來也比較不會感受到不舒服的黏膩感。 高絲出的這款SUNCUT高效防曬噴霧,帶有柑橘的香味,噴起來清爽不黏膩,可有效抵擋紫外線。 防曬凝露的部分是適用於臉和全身,一樣屬於清爽型的防曬品,身體吸收也很快,不太會造成皮膚的負擔,如果擔心黏膩感會很重的話可以試試看SUNCUT系列產品。 2.露得清極透氣運動防曬噴霧 (圖片引用自網路) 這款在藥妝店的熱銷產品,有許多長時間在戶外練習的運動員愛用,主要是因為它主打清爽透氣,就算上了防曬也不會皮膚無法呼吸而感到悶熱,這對於要在炎熱夏天裡活動的運動員最適合不過了。 3.BANANA BOAT 香蕉船運動系列酷涼防曬噴霧/乳液   (圖片引用自網路) 同樣屬於運動系列的還有BANANA BOAT香蕉船推出的酷涼防曬噴霧和乳液系列。香蕉船的防曬力很高,但是小缺點就是黏膩感較重,許多人可能比較沒辦法適應,噴霧系列質地相對輕薄,如果炎夏無法接受乳液帶來的悶熱感,可以改用酷涼防曬噴霧,也有不錯的防曬效果。 4.防曬專科 礦泉水感防曬乳 (圖片引用自網路) 專科這款的防曬乳,質地水潤,很適合女生使用,也適用於臉部肌膚,會有泛白效果,有時候偷懶不想化妝也可以直接使用防曬乳來遮蓋一下。不過使用防曬乳和其他化妝品一樣,最好都要卸妝,不只是用一般洗面乳清洗就好,盡量還是要用卸妝產品才能清潔得更乾淨。 5.蜜妮高防曬乳液 (圖片引用自網路) 這款應該是最常出現在藥妝店的防曬產品之一,也是很多小資族會優先入手的防曬產品,除了價格實惠以外,水潤度也相當高,保濕和防曬的效果都很好,是很受歡迎的防曬乳,而且是常年的銷售榜資優生。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5.08

  • 防曬也要看場合,你用對防曬方式了嗎?

    文/林子靖 圖/翁嘉妤   防曬也要看場合,你用對防曬方式了嗎? 防曬工作的重要性,除了防曬黑曬紅外,其實更重要的是要防止紫外線對皮膚造成的傷害如黑斑、老化、甚至皮膚病變。所以不只有夏天曝曬在大太陽底下需要防曬,陰雨天長時間在室外也要上一些防曬乳或隔離霜。就算是在室內,長期坐在靠窗位置也必須做防曬,否則長時間下來還是會曬黑。 至於室內的人造光源會不會有紫外線呢?基本上現在大部分的光源、燈管,幾乎都已採用比較沒有疑慮的LED燈取代,根據實測基本上室內光源幾乎沒有紫外線釋放,所以不用太擔心。 那什麼樣的場合要怎麼做防曬呢?防曬除了防曬乳之外,還可以用其他衣物遮蔽,畢竟防曬乳不是萬能,如果碰到水或大量流汗,效果就會降低許多,還必須補上,以下就來教教大家不同場合的防曬小撇步。 海邊出遊 海邊出遊最重要的就是要使用具抗水性的防曬產品,畢竟在去海邊玩水也沒有太多衣物遮蔽身體,身體大面積暴露在陽光底下,防曬絕對是最重要的,但是有抗水功能的防曬也不是萬能,泡在水裡一定時間後防曬乳還是會掉,適時地要補擦。 登山健行 登山健行雖然沒有往水裡去,但是大量的運動還是會造成大量的出汗,如果用一般防曬乳也很容易就掉了,所以建議還是要使用比較抗水的防曬產品。另外如果怕防曬乳保護力不夠的話,也可以直接用薄長袖、袖套、遮陽帽等等作為輔助,效果也會更好,更能直接地隔離紫外線的照射。 日常防曬/室內防曬 對一般上班族來說,一天在外頭接觸陽光的機會可能不是那麼多,但就代表不用防曬了嗎?其實以目前整體的空氣環境、紫外線強度,就算不長時間曝曬於陽光底下,但只要出了室外,或是室內空間有玻璃透進來的地方,還是容易暴露在對皮膚有傷害的環境當中,所以建議皮膚比較敏感或是希望可以保持皮膚健康的人,日常可以上一些具有防曬功能及修飾氣色的隔離霜或防曬乳,一天就吃出門前上一次,基本上也不用再補,只要基本地能保護肌膚就夠了。   小編總結: 日常生活中原來也會接觸到這麼多讓皮膚受損的光線!在室內還是需要做好皮膚的基礎保養及防護,而且除了光線以外還有灰塵等因素會導致皮膚受損,隔離霜不只是阻隔光線的傷害,而是提供較完整的防護呢! 不同的場合所需要的防曬有這麼多種,不知道怎麼挑選的話可以參考這篇開價防曬比拼的文章喔!這些常年都位居銷售排行前段班的產品當然是有其過人之處囉!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5.05

  • 化學性防曬還是物理性防曬?不同防曬乳有不一樣的使用方式!

    文/林子靖 圖/翁嘉妤   化學性防曬還是物理性防曬?不同防曬乳有不一樣的使用方式! 夏日來臨,防曬工作不可少,防曬不只能夠防止皮膚變紅變黑,強烈的紫外線光波其實還會造成皮膚老化、皮膚細胞產生病變等等,所以做好防曬是不可被忽略的步驟!以下介紹會一併說明清楚,如此一來在挑選防曬乳時也可以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產品。 化學性防曬 化學性的防曬乳,組成的成分能夠將紫外線的能量吸收,並轉成熱能散發掉,藉此降低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一般來說,化學性的防曬產品質地比較清爽,皮膚比較不會產生不舒服的黏膩感。化學性防曬產品能夠有效防禦UVA長波,不過在安全性方面,有可能會有滲透皮膚或是造成皮膚敏感的問題,所以如果肌膚屬於比較敏感容易受刺激的人就要多注意成分,或是給專業皮膚科醫師評估是否適合使用化學性防曬產品。 物理性防曬 物理性防曬的原理則是利用防曬劑的顆粒,在皮膚上形成一層類似防護膜,來反射、散射或折射紫外線光波,避免紫外線傷害皮膚。物理性防曬產品成分的本質是白色粉末,因此擦起來會比較油膩、厚重還有泛白的情況,但也因為不容易滲透到皮膚,安全性和穩定性較高,如果有痘痘或是肌膚敏感問題的人,使用物理性防曬產品或許是比較適合的選擇。 混合型防曬 顧名思義,就是混合了物理和化學兩種性質的防曬產品,市面上大部分也都是混合型防曬居多。市面上的防曬產品,沒有「絕對」的物理性或化學性,即使是物理性防曬,也隨著科技的進步可以製作出質地輕薄比較不黏膩的產品;相反地,化學性防曬也不完全就不會反射紫外線光波,而為了讓消費者有更好的使用體驗,愈來愈多產品也朝向混合型防曬產品開發,讓消費者可以有更多選擇。     我適合什麼樣的產品? 市面上有這麼多防曬產品,該如何選擇自己最適合的呢?首先,要先了解自己膚況,例如自己是否容易長痘痘、出油,是否為敏感肌等。如果是青春痘患者,根據青春痘的嚴重程度,若為嚴重發炎的青春痘,建議不要再於傷口上塗抹防曬乳,可以用衣物遮蔽的方式防曬;若屬於比較輕微症狀的青春痘粉刺,化學性防曬、但不帶有香料、色素等刺激性元素的產品會比較適合的,如上面所說,化學性防曬產品通常質地比較輕薄,比起質地油膩的物理性防曬來說,對青春痘患者來說比較適合。 而對敏感肌膚的人來說,物理性防曬就會比較適合一點了,可以防止因防曬乳滲透到皮膚而刺激。但無論是使用物理性防曬、化學性防曬或是混合型防曬產品,都要記得先評估自己皮膚當時的狀況,傷口感染、紅腫、敏感等,如果真的有疑慮,記得請專業醫師評估,是最安全的方式。 小編總結: 不管是物理性還是化學性防曬,其實大多數的防曬產品或多或少都稍稍兼具兩者的特性,消費者在挑選上應該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而非迷信種類或是品牌呦!想要知道更多關於防曬品挑選的小秘訣嗎?記得關注我們的文章!除了物理性以及化學性防曬以外,防曬產品的質地以及使用環境也都需要斟酌考量喔!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4.28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