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陳情共有2筆結果

  • 反對教育部增設藥學系,藥師上街陳情籲重視總量管制

    文、圖/翁嘉妤      摘要  慈濟大學明年增設藥學系,預計招收30名學生,引發藥界反彈。反藥學生增額聯盟發起陳情活動,聯合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聯會、本土小牙醫聯盟(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維護中醫總量管制聯盟、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目標於9月28日向行政院長遞交陳情函,表達希望政府停止所有大學設立新的藥學系,並將藥學系學生總額入法的訴求。     教育部同意慈濟大學增設藥學系,藥師反彈站上街頭   慈濟大學於今年8月11日行文教育部,擬在113學年增設藥學系學士班,開放30個名額,教育部於9月6日函覆慈濟大學同意增設,此舉引發議論。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於9月26日接受媒體採訪直言,開設專業科系前,應當徵詢相關團體意見,藥師公會有近4萬名藥師,是台灣最具代表性藥師團體之一,但教育部卻未徵詢公會意見就做決定。黃金舜呼籲政府落實改革,重新檢討藥學生名額,改善藥師的養成教育。   反藥學生增額聯盟召集人沈采穎藥師表示,政府去年7月允諾維持現行藥學生總額之前提下,請教育部進行各校藥學系評比,重新檢討各校藥學系員額,如有空出之員額,可供他校新設藥學系,或供既有藥學系增加員額,此後續再由專家會議予以審查決定,現今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通過慈濟藥學生增額案,使得眾人只能在928站上街頭,親自向院長表達在校學生及基層藥師的心聲。   雖然藥師公會全聯會9月26日發佈聲明表示,此928陳情活動非由公會發起,公會未涉及該活動的規劃、宣傳或經費支助等一切事宜,但對於活動表示尊重,該活動也在國內批踢踢實業坊(PTT)、Dcard等討論區引發眾多網友響應。沈采穎藥師指出,此行來到行政院,主要是表達對現今醫療政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不滿,更要捍衛藥師對民眾用藥安全的使命。         藥師市場已供過於求?各界籲政府研議總額管制制度   教育部26日表示,根據大學法規定,增設系所(含藥學系)屬大學自主權責,學校可衡酌自身辦學條件提出申請,並由教育部依程序進行專業審查,過程均會邀請衛福部參與,綜合衛福部及領域專家意見,衡酌慈濟大學113學年申設藥學系學士班,相關教學資源且對培育的畢業生提出人才留任機制,符合衛福部強化東部地區藥師人力需求的政策,因此同意慈濟大學設立藥學系。   設立藥學系一舉引發熱議,藥界擔憂破壞當前藥事人力市場平衡。黃金舜表示,台灣藥學系一年的總額就是1,142名,醫學系則是1,300名左右,依照國外每3位醫師須有1名藥師配合的比例,台灣明顯已經超出很多,在先進國家,每1萬個民眾,會有8.6個藥師提供服務,而台灣則已到達13人,不宜再過度培養藥師。黃金舜進一步舉例,日本曾一度廣設藥學系,已產生資源的浪費,政府不應招生困難就放任熱門科系招生。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表示,護理環境缺的不是護理學生名額,每年護理畢業生約有1萬4千多名,但卻不願投入職場,因此真正該改善的是護理勞動環境。維護中醫總量管制聯盟也指出,每年有365名中醫師充滿熱情地取得執照,卻只有265名中醫師能夠實際執業,這並非中醫師人才不足,而是執業環境的困難和不利情況所致。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聯會理事長蔡豐州提到,「總量管制」是世界趨勢,藉由避免「過量」導致的市場供需競爭和品質劣化,進而維持長遠專業水平,保障民眾醫療安全。本土小牙醫聯盟暨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代表林元敏表示,總量管制不僅關係到醫事人員的訓練品質,也關係到將來對病人的服務品質,108年成功大學新設立牙醫系時,招生名額是從各校牙醫系縮減名額而來,因此不影響整體總額,可為總量管制之範例,期望政府能重視教育的公平正義。   藥師公會全聯會指出,藥學教育制度與藥師執業品質、藥師人力市場,以及國民用藥健康有重大關係,不應貿然增額,相關主管機關應盤點目前藥師人力市場情況,分析其中問題,並深入了解各藥學系員額、課程、師資等情況,訂定制度推動藥學教育全面改革,精進教學品質。   教育部26日回應,對於藥師人才培育,教育部表示,除了須有完善師資、課程及教學設備等條件外,也應符合國家發展人力需求,後續衛福部將評估藥師總量管制名額,並依評估結果會同教育部,邀集相關公協會、各藥學系共同建立平台,商定檢視指標並調配招生名額,共同強化健全藥師的培育及均衡。       資料來源: 1. 【新聞稿】教育部與衛福部同意設立各校系員額協商平台 研議藥學生總額管制制度(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2. 慈大將增設藥學系引議 教部:強化東部藥師人力(中央通訊社) 3. 反對慈濟超額增設藥學系 藥師公會:莫忘流浪教師前車之鑑(聯合新聞網) 4. 慈濟大學設藥學系引藥界反彈 藥師公會:已協商研議總額制度(自由時報) 5. 慈濟大學新設藥學系!公會怒批「霸王硬上弓」恐釀流浪藥師潮(ETtoday新聞雲) 6. 加設藥學系恐增流浪藥師 藥師公會直言被教育部「霸王硬上弓」(工商時報) 7. 【新聞稿】保障民眾醫療安全,捍衛總量管制維護(反藥學生增額聯盟)     延伸閱讀 文章|美醫誌上課囉!醫護人員名稱別亂叫!護士、護理師傻傻分不清? 影片|想當醫生到底有多難?醫學系考試壓力超大?急救現場只是個礙事的路障?揭密醫師養成的血汗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9.28

  • 五倍券適用醫療、醫美?掛號費、住院費也能用?使用前先查清楚!

    圖、文/翁嘉妤    摘要  今年10月開放的振興五倍券,讓各行各業紛紛祭出五倍券優惠,搶攻難得的商機,從百貨公司週年慶到電商雙11等節慶活動,可說是下半年最熱議的話題。不過由於醫療行為促銷活動會違反醫療法規定,因此醫療院所在這波五倍券熱潮中相對低調,但其實振興五倍券可用於醫療、醫美費用,民眾可先查詢各院所開放的適用項目,精打細算規劃五倍券。     五倍券可以付看病掛號費?使用前記得先查明院所規定   雖然說醫療院所無法結合振興五倍券進行宣傳促銷,但並不代表五倍券無法適用於醫療行為,不少民眾可能會誤解五倍券只能使用於食衣住行等民生消費產業上,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只要在醫療院所結帳時的金額,都可以適用於五倍券,舉例如健康檢查、醫美整形、手術治療、住院、疫苗費用等。   五倍券適用範圍廣泛,但近日有網友在Facebook社團「爆廢公社公開版」分享自身經驗,表示看完牙醫想用五倍券結帳卻被拒收,朱益宏理事長提醒,由於政府並未立法規定所有業者均需收取五倍券,因此並非所有醫療院所皆可選擇以五倍券代替現金,建議民眾先了解就診院所的規定再做使用。     違法推廣五倍券優惠,最高開罰25萬   振興五倍券自10月開跑以來,帶來的強大「報復性購物」商機,讓許多商家推出相關優惠,結合五倍券一同拚經濟,但醫療院所在宣傳時可要留意,衛福部長陳時中指出醫療行為不可促銷,台北市衛生局也提醒,醫療院所不能以「優惠」、「折扣」、「送療程」等商業廣告手法來宣傳,違法可裁處新台幣5萬至25萬元。   台北市衛生局表示,許多醫療院所透過網站、Facebook、Instagram、LINE、電視購物等管道以振興五倍券進行促銷活動,舉凡「五倍券專案,5000抵用6000」、「凡使用五倍券5000,回饋使用面額的20%、現省2500」等標語,皆已經違反醫療法第86條規定,截至25日統計,結合五倍券來宣傳的違規廣告裁處案件已裁罰4件,罰鍰共21萬元。不過由於這4起案件仍在法定行政救濟期間,業者如不服裁處可依程序提起訴願,因此現階段仍無法公佈裁罰名單。   衛生局醫事管理科視察吳秀娥表示,醫療機構不得以優惠、團購、直銷、消費券等具有意圖促銷的醫療廣告宣傳,或是刊登強調最高級、排名等敘述性名詞,或其他使用聳動用語的宣傳,許多院所都會標榜可使用五倍券,並標明使用五倍券有優惠或回饋,這些用語都可能會違反醫療法。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2020年統計指出,自2017年開始,每年受理民眾醫療糾紛相關陳情案件就近達1千件,因此近年來北市衛生局加強推廣「六要三不」口訣,提醒民眾選擇美容醫學機構療程時,多想想、多問問、多看看,並保留收據等相關事證,以降低醫療消費風險,保障自身權益。     ● 六要   (一)要檢視醫療機構開業執照   (二)要檢視醫師執業執照   (三)要充分與醫師溝通想要改善的部位   (四)要由醫事人員親自執行療程及確實瞭解療程效果   (五)要詳閱衛生福利部公告的美容醫學處置同意書及說明書範本   (六)要要求開立收據     ● 三不   (一)不要相信「全國第一」、「全球獨創」等誇大用語   (二)不要參加贈品、折扣、團購等不當招攬活動   (三)不要預付訂金,預購療程   台北市衛生局提醒,若民眾與台北市醫療機構發生醫療爭議問題,可撥打台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陳情,也可至「Hello Taipei單一陳情系統網站」登錄,台北市衛生局將依受理陳情案件之相關規定與處理流程辦理,若有相關問題,也可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7080洽詢。       資料來源: 1.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health.gov.taipei/Default.aspx) 2. 中時新聞網(https://www.chinatimes.com/?chdtv)         延伸閱讀 文章|醫美、健檢可用五倍券?陳時中:醫療行為不可促銷 影片|醫美初體驗年齡下滑!安全意識大不足?女神楊謹華呼籲找回醫美安心感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10.26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