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顏面整形共有5筆結果

  • 醫美醫師遭威脅恐嚇?6大醫學會發表聯合聲明 望制止有心人士不實操控!

    文/高芷瑩 圖/傅暄閔      摘要  社群媒體文化風行,訊息的真實性無人知,許多「靠北」、「爆料」社團中,總是有人刻意散布假新聞,讓民眾信以為真,近日更有多名醫師身受其害,因此,台灣6大醫學會包括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等於本月4日在Facebook上緊急發表共同聲明,希望能夠還醫師清白,並呼籲民眾能夠擦亮雙眼,不要被有心人士亂帶風向、被假新聞欺騙。     近日在Facebook粉絲專頁《靠北醫美2.0》社群及YouTube平台中陸續有針對特定醫師的不實指控的貼文及影片出現,亂帶風向,誹謗醫師名聲,有的醫師為了找回名譽會在留言處為自己澄清,然而卻有醫師收到勒索信件,信中聲稱「只要付費,就可以保證讓文章及影片消失,協助醫師清除負面假新聞、影片」。為了不讓事件繼續延燒,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台灣顏面整形外科醫學會、台灣眼整形美容重建手術醫學會、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等6大醫學會不再靜默,共同發出聯合聲明,希望可以制止網路不實謠言。   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前理事長陳錫根表示現在是一個網路媒體爆發的年代,多數人會透過網路平台去抒發自己的看法及經歷,在一傳十、十傳百後,事實大多會被扭曲,很難去求證,並造成負面影響。近期網路也出現千面人的手法去向醫師恐嚇,勒索費用,若醫師妥協就容易讓更多人去效法這樣的方式,因此從學會的角度是希望,若顧客對於整形結果有不滿意的想法,無論如何都應直接向負責開刀的醫師溝通,才能夠確實解決問題,並非藉由網路平台去抒發、抱怨,對實際情形幫助也不大。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秘書長葉麗靖表示此次聯合6大醫學會發表聲明,是因為各大醫學會醫師大量在YouTube及Facebook遭受到以假圖及不實訊息做不明的抹黑,甚至有醫師因此接到協助付費消負評的信函。目前雖已報警,警方也已介入偵辦,看到網路平台消息、貼文、留言和報導,真假事實未釐清前,請勿先下評論或轉傳。   陳錫根前理事長也提醒民眾,由於網路媒體訊息量過多,很難直接去判斷事件的正確性,只能看民眾對於醫師的信任度,理性對待事情發生,不應於網上發表單方面言論、模糊事件、帶亂風向,切勿淪為有心人網路輿論審判操弄。當事人應尋求法律途徑公平正義處理,而非在網路上發表單方面說法,謾罵誹謗、恐嚇霸凌,屆時害人也害己。   《醫學會聯合聲明》內容:「呼籲網友和民眾,看到網路平台消息,貼文,留言和報導,真假事實未釐清前,請勿先下評論,請等待事實釐清;需秉持客觀公正的態度,切勿淪為有心人網路輿論審判操弄,製造假貼文(偽造人時地物),勒索醫療人員,收取假消息保護費,助長謾罵威脅歪風之工具。當事人應尋求法律途徑公平正義處理,而非在網路上發表單方面說法,謾罵誹謗、恐嚇霸凌。違法行為,牽涉刑法,請大家理性冷靜以對。」       圖片來源: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臉書專頁     諮詢醫師:陳錫根醫師    現職: 三軍總醫院整形外科主任 學經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 台大醫管所碩士 三軍總醫院整形外科主任 三軍總醫院副院長 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常務理事 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     延伸閱讀 文章|醫美注射恐與新冠疫苗排斥?爆首例過敏反應 嚴重者引起臉部腫脹  文章|三大皮膚醫學會齊聚高雄 線上串流會議成交流焦點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1.06

  • 二度變臉手術找回新人生 女子成美國首位案例

    文/林聖錡 圖/傅暄閔      摘要  談到「變臉」,不少看過電影的影迷會聯想到二十多年前的動作電影,描述FBI探員為了追捕殺人犯,藉由換臉手術來達到目標,但卻落入了正直與邪惡的內心交戰,相信許多老影迷想起來仍是津津有味。不過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人為了活出自己,對抗病痛和人生的不愉快,嘗試做了變臉手術,而且在多年以後再度變臉;究竟為什麼要變臉,而且還進行兩次手術,跟著國際新知讓你掌握醫美最新時事。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整形不外乎是為了讓自身看起來更具魅力,但是有人會因為外力的因素需要接受整形的手術。美國一名女子Carmen Tarleton,在2007年的時候遭到當時的先生暴力攻擊,用了裝滿鹼液的瓶子攻擊她,致使她的整個顏面幾乎毀容,整身有85%的面積灼傷,因此當時接受了第一次的全臉整形移植手術,但是後來經過了多年,捐贈者的組織無法和Carmen Tarleton本身相融合,臉部陸陸續續在幾年間出現了傷疤、腫脹以及伴隨著不時的疼痛,在生活上她也無法好好打理,這其實不太算是個成功的手術。     接連幾年的病痛,讓Carmen Tarleton在2020年7月下定決心要做第二次的臉部整形手術,她希望透過整形手術能夠讓人生變成彩色的,該手術在波士頓的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施作,總共有45名醫護人力投入約20小時的時間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在完成手術後,Carmen Tarleton表示所有的痛覺和不適都消失了,整形外科醫師Dr. Bohdan Pomahac也表示她的恢復狀況也相當順利,沒有任何的敏感狀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的手術中,團隊選擇在15小時的時候暫停手術,為的是要讓控管血液的流失,但這麼做也可能會造成血液凝結更加的困難,Dr. Bohdan Pomahac說暫停手術並不是計畫好的,而是為了要先處理比較複雜的部份,尤其是在眼皮、鼻子和嘴唇周遭間的組織必須小心地來重新連接血管。這並不是個簡單的手術,尤其現在又是個新冠肺炎猖獗的時期,執行手術必須更加小心。     在美國曾經做過臉部移植的16名病患中,有10名就是在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裡面做的,而且Dr. Bohdan Pomahac曾經在2018年巴黎做過史無前例的第一位二度換臉移植的手術,可說是經驗相當豐富。在Carmen Tarleton手術後,她也成為美國首位二度接受臉部手術的人,至於臉部的恢復期則需要3至6個月來恢復,不過對於她來說,她像是宛如再度重生了!     整形的需求並不是每個人都相同,尤其對於遭受到外力影響的人,他們勇敢的去面對術前的缺陷以及術後冗長的復健之路,其中的辛苦不是外人能夠完全理解的;不管如何,透過整形能讓自身保持樂觀及正面的心態,何嘗不也是一種面對人生的方式之一。     資料來源: 1. https://edition.cnn.com/2020/08/10/us/second-face-transplant-scn-trnd/index.html 2. https://summarizer.co/article/she-is-the-first-american-to-get-a-new-face-twice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10.28

  • 車禍雷殘臉險爛?!現代顏面重建挽救破相

    文/高芷瑩 圖/傅暄閔   小琪在某次車禍中,不幸傷了臉部,導致臉部多處挫傷之外,左臉更有凹陷變形的問題,這讓小琪感到非常擔心會回不到以前漂亮的樣子。再加上聽說顏面骨折治療需要打入骨釘,也令小琪擔心打骨釘是不是會很痛?打完後骨釘是否會有不好的觸感?術後好不好照護等等因素,都是考慮的重點。本篇特別訪問到整形外科專科醫師謝宇軒,要來告訴大家顏面骨折一點也不可怕,只要配合醫師好好治療,就可以回到過往的美麗! Q:顏面骨折治療是什麼? 一般所說的顏面骨骨折治療,是在顏面骨折之後使用骨釘,將骨頭固定的治療方式。治療時骨釘要搭配骨板一起使用,在骨折處表面先舖上骨板,然後使用骨釘把它固定起來,所以骨釘其實會在我們骨頭的表面。 打骨釘的方式是用像鑽螺絲起子的方式。一般分為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將骨板鋪好後,使用像是電鑽的東西鑽洞,然後再鎖上螺絲;另外一種比較特別的骨釘,是做成尖頭狀的,不用電鑽,就可以直接把它鎖進去,以上兩種方式都是目前常見的治療法,我們會視患者的狀況,使用較為適合的方式。     Q:打入骨釘會痛嗎?是否會有異物感? 其實根據病人的術後反應看起來,並沒有想像的痛,這是因為骨頭它在這個疼痛的感覺上沒有那麼強烈,也不會有異物感,術後會呈現的其實是腫脹的感覺。由於現在的骨釘都設計得非常的薄,當打到骨頭上之後,切開的皮膚組織蓋回去之後再貼合,其實都摸不太到骨釘以及骨板,只會從骨頭的表面,看到非常淺的螺紋狀還有很扁的骨板。 Q:打了骨釘之後還能過海關嗎? 目前骨釘的主要材質為鈦合金,即使體內植入骨釘,過海關感應器並不會接收到感應,也就不會出現嗶嗶的聲音。 Q:常見的骨釘尺寸有哪些?價格貴嗎? 一般顏面骨常用的骨釘尺寸有1.3mm、1.5mm、2.0mm、2.4mm。通常越粗大的骨頭,就會使用2.4mm這種較大的骨釘;若是比較細小,如眼眶周圍,就有可能使用1.3mm或1.5mm的骨釘。同樣尺寸的骨釘也需要配合同樣尺寸的骨板,骨板的厚度從薄到厚都有,價格通常是越小、越薄的越貴,較大、較厚的反而沒有那麼貴。     Q:傳統骨釘、鈦合金骨釘以及可吸收式骨釘,患者該如何選擇適合的? 其實在一般顏面骨的骨折治療,已經很少用不鏽鋼的材質,顏面骨的骨折主要還是用鈦合金,當然現在也有比較新的材質,就是所謂的可吸收的骨釘、骨板。 可吸收的骨釘、骨板看起來有點像透明的塑膠,一般在兩年左右會吸收,當病人比較在意身體不想要殘留任何的外來物,這時候就可以考慮可吸收的骨釘和骨板,這種材質的特色,在於碰到熱水即可改變彎度,對於角度比較特別的曲面,可以用這種材質輕易地貼合骨骼角度,將它蓋在曲面上,然後再去鎖骨釘,效果會比鈦合金來得更好一點。若是使用傳統鈦合金的骨釘、骨板,就必須要用兩個像老虎鉗板手的方式,把骨板扳到適合的角度,所以花費的時間跟力氣會比較多一點,在貼合度上也會稍微差一點。 當然各有各的好處,如果骨頭不是那麼穩定的時候,傳統的骨釘、骨板抓得比較牢;可吸收的骨釘、骨板因為材質的關係稍微軟一點,在使用上就有可能沒有這麼堅固,在療程施作前我們都會跟病人做詳細討論。 Q:不同材質的骨釘、骨板是否都可以通用? 所使用的材質都是可以通用的,只是在於各材質的特性不同。舉例來說,如果今天病人骨頭斷面非常平整,就可以使用傳統的骨板,將它彎曲到適合的角度;但如果他斷裂的地方是非常曲面的時候,就會選擇用可吸收的骨釘、骨板,讓它貼合之後,再來鎖這個骨釘。 另外,像小朋友的骨折,家長不希望說骨釘、骨板在裡面限制住它的骨頭發育,或者是未來出現感染、骨釘穿出的問題,因此就會在治療上選用可吸收骨釘、骨板,大約兩年就會完全吸收掉。     諮詢醫師:謝宇軒醫師    現職: 台北亞緻整形外科診所醫師 學經歷: 基隆長庚醫院整形外科講師級主治醫師 台北長庚醫院整形外科講師級主治醫師 長庚醫院院訂講師級主治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4.06

  • 正顎好還是削骨好?改造臉部線條大哉問

    文/林聖錡 圖/林子涓   談到外型,一般人除了談論臉上的痘痘或是疤痕外,討論度居高不下的就是臉型,常常形容臉形的詞有「瓜子臉」、「鵝蛋臉」或是「方形臉」;臉型的對稱和臉部的線條對於人的自信程度相當重要,在醫美診所中可看到前來諮詢的民眾對於臉部線條和臉型的不滿。其實想要改善臉型或臉部線條是有方法的,美醫誌就為大家介紹改造臉部的妙方─正顎與削骨手術。   削骨手術一定會美化臉型? 通常是做哪個部位? 削骨手術,顧名思義就是改變骨頭的形狀和位置,最常施作的部位在顴骨和下頷骨。整形外科荊偉政醫師表示,現在小臉當道,把臉變小就是一種顯學,不過,臉變小就代表整體臉部的美觀嗎?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以顴骨來說,手術是做在顴骨體或顴骨弓的位置,以內推方式為主,至於下頷角削骨手術主要是改變下半臉的形狀,與下巴息息相關,尤其會牽扯到臉部對稱感,因此術前評估非常重要。 削骨手術後臉就一定會變瘦嗎?其實每個人的審美觀都不同,會隨著時間而有所變化,有人喜歡小臉、鵝蛋臉,有人則是喜愛方臉或是粗曠臉;整體來說,人的骨頭比例與臉型是維持一定比例的,想做手術的人必須搭配臉部肌膚和軟組織去做不同程度的削骨手術,才能呈現最佳的外觀;但現實狀況是,受到年紀老化的影響、皮膚鬆弛的幅度,會影響削骨手術的效果。荊偉政醫師建議,理想狀態是在35歲以前做削骨手術,35歲以上想要削骨也不是不行,只是需要複合式療程如搭配拉皮手術、或是搭配埋線手術,才能讓削骨成效更佳。 削骨手術與骨骼復位有關連性嗎?其中差異為何? 另外,常被提出來討論的是「骨骼復位」,荊偉政醫師說,骨骼復位就是骨折後推回原來的位置,削骨手術其實也可以算是一種骨折,讓顴骨體和顴骨弓刻意骨折,將骨頭做不同程度的調整和位移,來達到期望的臉型;但是若有人遇到了類似車禍、跌倒等引起顏面受傷,後續治療骨骼復位的順序就和削骨手術不同,顏面受傷是將受傷的骨頭恢復原來的位置。     臉型和咬合程度很重要 削骨、正顎術前評估不可少 削骨手術當然臉型的評估是少不了的,荊偉政醫師說,臉的比例是最重要的,咬合的狀況與下巴對應位置屬於評估的一環;另外,顴骨體和顴骨弓的角度、下顎角大小和外展程度、下頷骨的厚度都不能忽略;當然皮膚狀況、年紀和軟組織都會考量在內。 此外,若是做正顎手術,還有幾種常見的情況,第一個是戽斗,戽斗就是下排牙齒在上排牙齒的前面;第二個是暴牙,上下顎都呈現突出的狀況;第三是下顎後縮,後縮造成牙齒深咬的咬合狀態。 正顎手術不滿意?可否再進行削骨手術? 現代人對於美有相當的主觀意識,當然這點在手術上也是,常見到有人對術後成果並不滿意,荊偉政醫師說,削骨手術和正顎手術若是不滿意,再另做手術其實是可以的,也可以同時進行兩種手術來做修正,但是要視患者在手術中狀況和出血量決定是否可以同時進行。若以正顎手術和削骨手術來說,前者的侵入性風險較大,術後咬合有問題的話,就必須重新做正顎手術。相對來說,若是先做削骨再做正顎,可能會在操作上引起不便,尤其是在下頷骨切除太多,後續想做正顎手術就會顯得困難。 手術後的風險與副作用 民眾不得不慎 不管是正顎手術或是削骨手術,最大的風險就是出血,這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臉部的血管和神經極其複雜,必須仔細執行。另外術後神經會感覺稍微遲鈍,但是並不會影響到吃東西、講話或是做表情等日常生活;除此之外骨頭癒合不全也是可能的併發症,所以在醫師在術中必須扎實固定並加強銜接處,有助於骨頭的癒合。 正顎手術、牙齒咬合孰先孰後?醫師解釋免慌張 牙齒是一般人吃喝東西最重要的器官,但不是所有人天生下來就是完美的咬合,牙齒長得歪斜就必須要矯正,若此時需要做正顎手術該怎麼辦?荊偉政醫師說,有咬合問題的患者,傳統的術式應該先矯正牙齒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接著進行正顎手術,最後再進行牙齒的矯正約半年至一年的時間;但是現在手術潮流是朝向縮短矯正的時間,叫做「手術優先式」,因此患者可以戴牙套來進行手術,術後再將矯正牙齒時間拉長,不過這要看患者牙齒狀況和醫師手術的設計,不見得適合每一位患者。 追求臉型美感不是罪 聽取醫師建議才是最重要 臉部是社交功能最重要的工具,尤其在臉書或是IG等交友軟體上,臉就是大家第一眼會看到的部分,想要透過手術改善臉型增加自信無可厚非,但是過度追求精緻小巧的視覺感則會失去了獨特性那一面,無論是做哪一樣手術,了解自己的臉型條件是相當重要,也不一定要削骨或是正顎手術才能達到需求,與醫師溝通所有的細節,也或許最後會發現原來不用手術,自己也能呈現最美最獨特的那一面。     諮詢醫師:荊偉政 現職: 璞美整形外科醫美診所院長 學經歷: 前極緻醫美診所院長 前台北及桃園長庚醫院美容中心專任主治醫師 前台北及桃園長庚醫院顱顏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前台北及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總醫師 前台北及林口長庚醫院外科行政總醫師 前台北及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住院醫師 前台北及林口長庚醫院外科住院醫師 台灣外科醫學會會員 長庚大學醫學系畢業 美國爾灣(Irvine)醫學中心臨床研習 韓國 MD乳房醫學中心-隆乳手術進修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3.16

  • 重建破碎臉部骨架靠肋骨! 或許未來有這個可能

    文/林聖錡 圖/游捷安   隨著醫學技術不斷的進步,科技不僅僅運用在藥物的研發上,針對各項手術的精進和新原理的發現,都有助於整個醫療產業發展,並協助患者和家屬得到更妥善的治療。在這個科技時代,3D模型似乎就是引領風騷的一項技術,從工業的使用,到食品應用以及醫學,3D模型協助人們達成許多原本不太可能做到的創舉;近期在生物科技醫學上又有新的突破,至於是哪方面的創舉?跟著國際新知看下去! 這項研究是由Rice大學生物工程學團隊所研究出來,由Antonios Mikos博士所發起,測試對象在羊身上,首先他們打造一個模型骨安置在羊的下顎缺陷處,並且用3D模型列印下顎的模型出來,研究團隊稱之為生物反應裝置,期望之後可以相容羊體的骨頭或組織。接著將這模型嫁接在羊的肋骨骨膜處,經過9週的時間觀察,發現原有骨頭的幹細胞與血液會流向嫁接的模型之中,並且新生長的骨頭會依照模型的外觀漸漸填滿模型。研究人員覺得相當不可思議,這代表動物體內組織其他部位是可以與人工生物裝置結合的,這對於生物工程學和組織工程學來說是一項新的突破。 這項研究也為顱面受到損害的患者來來新的希望,根據報導,這項研究是美軍重建醫療部門長期關注的項目,因為在戰爭之中或是任務當中,不少士兵因外力或是當地環境受到顏面上的損壞,若有這項新技術的協助,將可以加速受傷患者的外在恢復與心理重建。 研究團隊也指出,之所以選擇肋骨,是因為肋骨是最容易接收到幹細胞以及來自血液的挹注,不過目前尚屬於只是動物性實驗的成功,還未進行到人體實驗的部份,雖然在動物體中能讓其他模型骨順利生長,但人體的部分就是另外一個層面的討論。 當然除了在前線作戰的士兵外,另外如因外力撞擊如車禍造成的顏面損傷,也有可能靠肋骨重建原本已經失去的臉形,不管如何,醫療技術的進步可以造福越來越多人,雖然目前尚未完全可以運用,但對醫療界及患者都是值得期待的。 資料來源: 1. https://www.newswise.com/articles/researchers-grow-bone-at-rib-to-restore-facial-bone 2. https://www.usnews.com/news/health-news/articles/2019-03-18/new-facial-bone-might-someday-be-grown-from-the-patients-rib 3. https://www.upi.com/Health_News/2019/03/19/New-facial-bone-may-someday-be-grown-from-patients-rib/9351553031788/ 4. https://www.todaysmedicaldevelopments.com/article/3d-implants-design-craniofacial-rice-university-032719/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9.05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