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大腸癌共有6筆結果

  • 肥胖是慢性病?教你如何瘦得健康又美麗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的健康促進統計年報資料顯示,2017至2020年成人過重及肥胖率已高達50.3%,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20年全球肥胖年報中,台灣為東亞地區肥胖盛行率第一名。肥胖會引發各種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呼吸睡眠中止症、非酒精性脂肪肝、退化性關節炎等等,甚至也會提高罹患癌症風險,所以肥胖是國人應該要重視的健康問題。     WHO已定義肥胖是慢性病,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基因、生活習慣、環境、個性、身體健康等因素,但最重要的還是與飲食最相關。   隨著生物科技的發展,手術、藥物都有協助改善肥胖的方式,但這些體重控制管理方法背後的原理,都是強制肥胖病患少吃,來達到體重下降的效果。少吃意味著攝取的營養素減少,可是人體每天都需要基本六大營養素的補充,藥物或手術介入治療只是輔助,治標不治本。   利用減重手術快速瘦身的病患,普遍都有皮鬆肉垮及產生肥胖紋的問題,這是因為強制減少食物的攝取後,身體所需的營養素也變得不足,造成肌肉量減少,皮膚的膠原蛋白流失且失去彈性,也失去正常皮膚的保水功能所引發的問題。   2017年肥胖因素醫學期刊中的一篇隨機臨床研究報告,針對高蛋白飲食與標準蛋白飲食對代謝症候群體重下降的影響報告中發現,在進行高蛋白飲食的這組病患,半年後體重平均下降了7公斤,而進行標準蛋白飲食這組病患,半年後體重平均下降5.1公斤。這些大型臨床研究告訴我們,人體攝取足夠量的蛋白質,就會造成體重下降,提高蛋白質的攝取量會使體重下降更為明顯,但每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同,如果要以提高蛋白質攝取量的減重方式,還是需要諮詢專業醫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郭智偉分享兩位病患經驗,一位來自桃園的李先生,四年多前因大腸癌末期進行手術切除腫瘤後,再接著九個月的化療,變得極為消瘦,在2023年10月與朋友慶祝癌症重生四週年紀念,大吃大喝21天,胖了約20公斤,高血脂及糖尿病等慢性病上身。回診時談到慢性病的危害有時比癌症更可怕,李先生接受建議以提高蛋白質攝取量的方式進行體重管理,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便減少了14公斤,減掉的幾乎都是脂肪,肌肉量沒有下降反而上升1公斤。   另一位也是來自桃園的黃小姐,因為做大腸鏡時發現有癌前病變的瘜肉,切除瘜肉後發生大腸穿孔的併發症,轉介至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進行緊急手術,術後心情低落,醫師建議她嘗試進行提高蛋白質攝取量的減重方式,也是不到3個月的時間,減掉11公斤體重,減掉的也都是純脂肪,肌肉量大約上升1公斤。   郭智偉指出正確的減重方式,需要耐心及時間,而非少吃多動,過度挨餓,既容易放棄,也會復胖,應養成良好的飲食觀念及習慣,才能瘦得健康又美麗,也能夠養成不易胖的體質。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3.08

  • 思覺失調症的癌症風險不容忽視,宜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根據過去的文獻,思覺失調症患者的預期壽命明顯低於一般人群,平均壽命較一般人群少10~15年。在這些患者中,較低的預期壽命可以歸因於更高的身體疾病發生率。為了減少上述預期壽命差距,需要加強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身體疾病診斷和治療。其中,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癌症診斷率、癌症篩檢及治療為先前研究的重要議題。     一項由臺北巿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跨院合作進行的研究發現,顯示思覺失調症的癌症風險不容忽視,宜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這一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發表,提供實證資料與國際學術界對話。   研究團隊採用全國健保研究資料庫,總共納入107,489位於2000年至2019年之間被診斷出患有思覺失調症的患者。進一步,透過台灣癌症登記檔及全國死亡檔之大數據資料,追蹤觀察了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的資料。研究團隊共識別出了3,881例初發癌症病例和2,288例癌症死亡病例。研究結果顯示,在患有思覺失調症的族群中,與一般人口群相比,整體癌症發生率稍微較低,然而癌症死亡率卻較高。此外,研究團隊還計算了癌症死亡率和癌症發生率之比值,此一算法可以讓我們知道在相同的癌症診斷數量下,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癌症死亡數量卻比較高,且在各種癌症種類均有類似發現。   第一作者鄭楚玄住院總醫師指出,這一發現顯示了患有思覺失調症的人群在診斷癌症之後,死亡率卻比一般人群高。可能原因為思覺失調症患者較晚被診斷出癌症,導致癌症診斷時已相對晚期,抑或是在診斷之後未能接受適當之癌症治療,而導致死亡率較一般人群高。本研究另外針對台灣四癌篩檢中的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進行分析,顯示此四種癌症在思覺失調症及一般人群中診斷後死亡率的差距大,推測可能顯示思覺失調症患者接受癌症篩檢率較低。未來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深入探討思覺失調症患者診斷後死亡率較高的潛在原因,以及可能存在的癌症篩檢資源使用不均之現象。   通訊作者郭千哲醫師表示,這項研究顯示了全國大數據資料在健康研究中的重要性,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癌症預防與治療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研究結果也突顯精神病患在健康醫療體系存在相關潛在的問題,需要社會各領域持續關注和改進,例如強化精神病患之癌症篩檢。   ※跨院研究團隊合作:包括聯醫松德鄭楚玄醫師,郭千哲教授,陳文瑩主任,張祜銘主任,潘俊宏主任等,北醫團隊蔡尚穎教授,及馬偕醫院陳喬琪教授等。   ※研究經費來源: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及台北巿政府衛生局統籌款研究計劃,謹此誌謝。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0.05

  • 每31分鐘14秒 就有1名國人罹患大腸癌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腸癌發生人數已連續15年位居第1位,依據國民健康署109年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7歲,相較108年延後了1歲。     根據癌症篩檢資料庫資料顯示,近期因疫情稍緩,111年大腸癌篩檢量較110年增加13.3萬人(增加12.4%),但仍未恢復疫情前(108年)的篩檢量;其中,111年男性篩檢人數49.2萬人,女性70.1萬人,男性篩檢人數相較女性少,而根據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男性大腸癌的發生率則比女性高出1.5倍。因此鼓勵男性應定期篩檢,並特別留意身體狀況,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癌症不會因為疫情的關係而減緩發生,為了「腸」保健康,民眾應積極接受癌症篩檢,只要兩步驟即可揪出潛「腸」危機,第一步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第二步當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異常時,請儘速接受大腸鏡檢查,以便及早揪出潛藏在大腸的息肉及癌症。     第一步:定期糞便潛血檢查 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有鑑於大腸癌的發生有近9成(88%)為50歲以上的族群,國民健康署提供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之民眾,補助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科學實證研究顯示,定期接受篩檢,可減少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及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糞便潛血檢查沒有侵入性,且檢查前不必限制飲食,只要照著8步驟,在家就可輕鬆定期篩檢!   持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 在採便管外的標籤寫下姓名、採便日期與時間。 旋轉管蓋後,將採便棒向上拔開。裡面的水勿倒掉。 在坐式馬桶內斜鋪衛生紙,避免糞便掉入水中不易採集。 坐上馬桶解便。(也可在報紙上解便後取得檢驗樣本) 在整條糞便上以輕劃方式重複來回刮取適量的檢體。 將沾有檢體的採便管插回管內並用力蓋上。 送回醫療院所,回家等待檢驗報告。     第二步:篩檢結果異常 6個月內儘速做大腸鏡檢查   大腸癌篩檢為陽性的民眾,經由大腸鏡檢查後,發現平均每2人中1人有息肉、每20人中有1人罹患大腸癌!我國實證資料顯示,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者,若超過6個月不做大腸鏡檢查,罹癌風險會增加30%;而超過一年以上才做大腸鏡檢查,罹患晚期大腸癌的風險則增加2.8倍。國民健康署提醒,篩檢結果異常時,請儘速至醫療院所安排大腸鏡檢查,如檢查發現息肉,可同時進行切除,就可以儘早阻斷癌前病變的發展,避免惡化為大腸癌。     足量蔬果與規律運動 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大腸癌的風險因子包含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等。國際癌症研究總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豬肉、羊肉、牛肉),則會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另,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新春連續假期期間,與親友聚餐多攝取蔬菜水果,減少紅肉及加工肉(煙燻、鹽漬或亞硝酸鹽加工),另外不妨安排一同出遊「走」春,每日一萬步,健康「腸」保固。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1.12

  • 「戒菸、防護、篩檢、警訊」四招保肺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肺癌是全世界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也是全球癌症死因第一位。在台灣,肺癌是107年發生率第二高的癌症,僅次於大腸癌。而肺癌標準化死亡率雖已連續9年下降,肺癌仍高居台灣癌症死因首位,109年共9,629人死於肺癌,占了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19.2%)。     每年8月1日是「世界肺癌日」,在全球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之際,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顧肺4招「戒菸、防護、篩檢、警訊」,呼籲共同降低肺癌發生及COVID-19隱形威脅。     第1招 戒菸   「吸菸」是造成肺癌最大的危險因子,佔70~80%,而二手菸暴露也會增加肺癌的發生風險,與吸菸者同住,得到肺癌的機會比一般民眾高出20%到30%,這也是許多不吸菸女性罹患肺癌的主因之一。另外,吸菸者若感染COVID-19,發展成重症的風險更大,也更容易死亡。因此,戒菸是刻不容緩的行動。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可以撥打免費戒菸服務專線0800-63-63-63尋求專業諮詢,或是參考戒菸教戰手冊(https://reurl.cc/MAz58p),全國也有近4000家戒菸服務合約機構(https://reurl.cc/ogY2rj),提供專業戒菸治療服務。     第2招 防護   根據國內數據顯示,罹患肺腺癌的女性有九成是不吸菸的。因此,除了避免吸菸與二手菸害外,同時要減少廚房油煙、遠離空氣污染或廢氣多的地方。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拒吸二手菸;烹煮時應開啟排油煙機,並多選擇水煮、清蒸方式烹煮食物;外出戴口罩,回家後,記得用肥皂洗手、清潔鼻腔,並適當關閉門窗,以減少細懸浮微粒(PM 2.5)的暴露;隨時注意空氣品質監測網訊息(https://airtw.epa.gov.tw),空品狀況不佳時,避免戶外活動,或改變運動型態、避開交通高峰時段及路段;生活作息規律,適當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第3招 篩檢   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掃描(以下稱LDCT)是目前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但目前國際實證證據僅有對「重度吸菸族群」(抽菸史超過30包年、戒菸小於15年),可以降低2成死亡;而衛生福利部補助台灣肺癌學會「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台灣不吸菸肺癌高危險群之研究」初步研究結果,支持針對具肺癌家族史者進行LDCT肺癌篩檢。有關LDCT肺癌篩檢之建議族群及相關風險等資訊,可進一步參考本署「我該不該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手冊及影片(【手冊】https://reurl.cc/O0m3KD、【影片】https://reurl.cc/Ak3mZK)。     第4招 警訊   瞭解肺部的「警訊」有助提高自我警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肺癌和新冠肺炎雖然都有咳嗽、喘不過氣、衰弱疲倦等症狀,但新冠肺炎個案之上開症狀,通常是急性發作,且多伴隨著發燒、肌肉疼痛、味覺及嗅覺喪失;而肺癌通常是持續性或原因不明的咳嗽、喘不過氣;疲倦衰弱現象通常持續超過4週,且多伴隨著咳血(痰中帶血)、胸痛、體重減輕、食欲不振等現象。其他肺癌警訊尚包括:持續或反覆性的胸部感染、肩背疼痛、聲音沙啞或呼吸出現喘鳴聲等。以上症狀也有可能不是肺癌或新冠肺炎引起的,若有相關症狀,建議做好防護措施,儘早尋求醫師諮詢與評估,以免耽誤病情。   在COVID-19疫情下,確診為新冠肺炎的癌症患者有很高的死亡率約為25%,而肺癌患者相較其他癌症的死亡風險更高達1.6倍。建議民眾,尤其是肺癌等癌症患者,務必做好預防措施(正確勤洗手及配戴口罩、避免觸摸眼鼻口),保持社交距離,並經醫師評估後施打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降低新冠肺炎的威脅。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8.01

  • 腎友及長者應盡早接種新冠疫苗 先打有保障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自新冠肺炎疫情於5月中旬逐漸擴大後,民眾對於疫苗接種由觀望逐漸轉趨積極,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於6月中取得分配給洗腎病患的AZ疫苗後,旋即安排在隔天為腎友施打,接受率約九成,其中還包含一位102歲的陳奶奶及併有大腸癌及肝、肺轉移的蘇先生。     腎臟科醫師徐永勳表示,洗腎患者通常併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通常也是年紀較大的長者,因為洗腎病患須頻繁進出醫療院所,透析患者得到新冠肺炎的風險是一般人的5~20倍,而且透析患者若得到新冠肺炎,死亡率為10~30%,是一般人的10倍,建議腎友應該盡早接種疫苗,先打先有保障。   對於長輩們擔心的血栓問題,腎臟科醫師田翹榜表示,其實打疫苗會造成血栓是在對血小板有特殊抗體的病人才有關聯,跟一般動脈粥樣硬化所造成的中風或心肌梗塞機轉完全不同,有此類特殊抗體的病人非常罕見(約十萬分之一),且大多發生在西方白種人,長輩及腎友可以不用太擔心。         至於需不需要等待莫德納或其他疫苗,腎臟科醫師洪惠萱說明,打疫苗並不是就不會被傳染,而是被傳染後可減少演變成重症的機會,就這個觀點來說,現在台灣已有或將有的疫苗都是好疫苗,都可有效降低未來被染病時的重症發生率及死亡率。感染科醫師顧文瑋補充,所有疫苗都有其副作用,常見的有注射部位疼痛、疲倦、全身肌肉痠痛等,這些反應在長者反而比較少發生,也沒有哪種疫苗比哪種好或安全,像注射完發燒的狀況在莫德納會比AZ多,莫德納也有罕見的心肌炎報告,但案例主要發生在年輕人,長輩們也毋需多慮。顧文瑋醫師建議腎友及長輩在有急症或才剛恢復的狀況下先暫緩接種,若有慢性病但控制穩定,就可以接種。   陪伴陳奶奶出入洗腎室的媳婦表示,當初家人看新聞上注射疫苗後疑似副作用的報導時也很猶豫要不要讓奶奶接種,但是換個方式想,為了洗腎奶奶兩三天就要來醫院,萬一染疫了她的年紀更承受不起,且家人及替奶奶洗腎的醫護人員也會有被傳染的疑慮,所以還是決定讓奶奶接種。另一位病友蘇先生的女兒則表示,她也經歷了同樣的猶豫與擔心,因此尋求父親腫瘤科醫師及腎臟科主治醫師的意見,考量其父親病情穩定,經醫師的專業分析及家人討論後,父親自己決定接受注射。   徐永勳醫師說,從注射疫苗到現在已超過2週,洗腎室一百多位腎友們都沒有出現嚴重的副作用,蘇小姐跟陳奶奶媳婦則一致表示,如腎友或長者對於接種新冠疫苗有猶豫或擔心,應信任主治醫師的建議,保護病人,也保障家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16

  • 4招抗癌兼抗疫 全民一起來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癌症再度蟬聯十大死因第一位,已連續39年居十大死因首位。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109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61人,主要癌症死亡原因(男女合計)順位依序為:(1)肺癌、(2)肝癌、(3)大腸癌、(4)女性乳癌、(5)攝護腺癌、(6)口腔癌、(7)胰臟癌、(8)胃癌、(9)食道癌及(10)卵巢癌。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30~5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導致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為菸、酒、檳、不健康飲食、不運動及肥胖、感染(如:人類乳突病毒(HPV)、B、C型肝炎病毒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及環境因素等。   為喚起社會對防癌之重視,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出抗癌4招「拒菸酒檳、飲食衛生、規律運動、均衡營養」,邀請全民共同抗癌兼抗疫。     第一招 拒菸酒檳   癌症最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建議應拒檳榔、拒菸,避免過度飲酒。嚼檳榔不但增加口腔癌風險,長期下來還會危害全身健康,如食道癌、心血管疾病、腸胃系統疾病、腎功能受損與肝硬化等,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吸菸除了增加罹癌風險,也會增加感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風險,吸菸會導致肺功能受損,若吸菸者感染COVID-19,發展成重症的風險更大,也更容易死亡。   喝酒除了會提高食道癌、肝癌等罹癌風險,導致胃潰瘍、肝硬化、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失智、癲癇等200多種疾病外,過量飲酒還會降低免疫力,甚至會增加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的風險。想用酒精抗病毒,外用就好,不要喝酒。     第二招 飲食衛生   自行烹煮前應徹底將食材洗淨,無法自行烹煮時應選擇注重衛生的店家,減少生食、不飲用生水及不共飲共食、使用公筷母匙,用餐及喝水前,落實正確洗手,用乾淨流動的水且使用肥皂,每次至少20秒。如果一時不方便用清水洗手,可先用含酒精的乾洗手液替代,有機會就趕快以肥皂洗手,才能有效防疫。此外,也可避免經糞、口傳染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擤鼻涕及如廁後都應徹底洗手。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引起胃部持續的慢性發炎,進而造成慢性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癌前病變出現,最後導致胃癌,因此餐前落實正確洗手、使用公筷母匙,防疫又防癌。     第三招 均衡營養   健康均衡的飲食可增加抵抗力、增進營養及改善免疫系統。選購當季、新鮮的食材,避免加工類食物及甜食和含糖飲料,當無法親自採買或想避免至人多的地方採買,也可運用網購方式聰明選擇優質新鮮的產品,肉類多選用家禽及瘦肉,減少飲食中飽和脂肪的攝取量、多喝水,選擇原形食物最健康;每天應攝取6大類食物:全榖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及堅果種子等,國民健康署提供「我的餐盤」圖像(https://ppt.cc/fiGZux),依各類別之比例,均衡多樣化攝取食物,較容易落實每一餐,吃得夠,營養跟著來。     第四招 規律運動   運動可增加心肺功能及降低20%罹患癌症的風險,每天規律運動30分鐘可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規律運動也有益於身心健康,可降低高血壓、有助於控制體重,並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之風險,而這些疾病也是導致COVID-19重症的原因,改善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維持健康體位及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增加抵抗力。   疫情期間使人們待在家裡的時間增多了,也不方便出門運動,這時可在家進行居家運動如核心穩定、瑜珈、徒手訓練、超慢跑、健康操等(網址:https://health99.hpa.gov.tw/news/18572),選擇適合自己強度的運動,亦可運用家裡的水瓶、彈力帶等簡單的器材進行訓練。亦可在久坐後歇息片刻,進行3~4分鐘的低強度身體活動(如伸展運動),有助於肌肉舒緩及改善血液循環。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24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