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共有6筆結果

  • 頭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頭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這句話,放在現代已經是一個錯誤的敘述:頭痛確實是疾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神經內科主任洪嘉蔚指出,根據第三版國際頭痛疾病分類,原發性、次發性及其他頭痛疾病多達十幾種。其中最常見的原發性頭痛,就是偏頭痛。偏頭痛(Migraine)指的不是頭部一邊的疼痛,而是一種有特定症狀的疾病。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偏頭痛在台灣15歲以上成年人的盛行率約為9.1%,以20~50歲的人口比例最高,男女比例約為1:3。在不使用止痛藥或止痛藥無效的情況下,偏頭痛會持續4~72小時。其症狀特徵包括:(1)單側;(2)搏動性;(3)疼痛程度中或重度;(4)日常活動(如走路或爬樓梯)會使頭痛加劇。若頭痛發作時,符合上面特徵的其中兩項,且伴隨噁心、嘔吐、畏光及怕吵其中一種症狀,就有可能罹患了偏頭痛。   洪嘉蔚說,若是頭痛發作越來越頻繁,連續三個月都有每個月15天以上的頭痛,極有可能已從陣發性偏頭痛轉變為慢性偏頭痛,需考慮使用預防性藥物。第一線的預防性藥物包含:乙型阻斷劑、抗癲癇藥物、鈣離子阻斷劑、抗憂鬱劑等,雖然效果極佳,但仍有少部分病人無法緩解頭痛,或是無法忍受藥物副作用。最新的偏頭痛預防藥物為CGRP拮抗劑,該院亦有引進,其副作用較少,但藥價昂貴,健保限用於慢性偏頭痛且第一線預防藥物無效或無法忍受副作用的病人,需事前審核通過方可開立。不符合健保條件的病人,亦可自費使用。   偏頭痛雖然不會致命,但發作時對病人的生活功能及生活品質影響甚鉅。洪嘉蔚提醒,病人應盡早至神經內科門診就醫,經由適當的診斷與治療,可降低陣發性偏頭痛惡化為慢性偏頭痛的機率。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4.17

  • 兒童要定期塗氟,成人也需塗氟嗎?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定期帶家中六歲以下兒童到醫療院所塗氟的家長們是否曾想過或詢問過牙醫師:「小孩要塗氟,那大人是否也可以塗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林理堂表示,答案是可以的,而且對於一些特定族群的成人也建議需定期塗氟。     氟普遍存在水、空氣、土壤及食物中,人體內本來就有氟,主要存在於骨骼及牙齒中;而存在於口腔內的氟化物可和牙齒表面結合,增加牙齒表面對酸的抵抗力,並促使初期脫鈣的牙釉質再礦化。氟化物也能干擾口腔內造成蛀牙之細菌的生長代謝及酸的產生,進而減少蛀牙的形成,所以氟可說是防蛀抗生素。   林理堂說明,所謂的塗氟是將含氟濃度22600ppm(濃度會因氟漆品牌而稍有不同)的氟漆塗佈在牙齒表面,塗氟之後多餘的氟漆會用紗布稍稍擦掉,並且建議塗氟後30分鐘內避免喝水、喝飲料及進食,即使不慎誤食,其劑量也不至過量,所以不必擔心會因塗氟而吞入過量的氟造成氟中毒。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提供     既有的政策是六歲以下之幼兒每半年可以到醫療院所塗氟,或是牙醫師到幼兒園幫幼兒塗氟。112年3月起,全民健康保險給付除原有的頭頸部電療患者塗氟及口乾症塗氟之外,新增「齲齒經驗之高風險患者氟化物治療」,此新增項目是提供糖尿病、65歲以上、腦血管疾病、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使用雙磷酸鹽類或抗骨鬆單株抗體藥物、惡性腫瘤、身心障礙(肢體障礙、慢性精神病、重要器官失去功能)等七大類患者每90天塗氟治療一次。   林理堂建議,除了塗氟,平常居家可使用含氟牙膏(WHO推薦1000~1500ppm)刷牙每日至少2次、每次至少2分鐘,以及含氟漱口水(含氟濃度約225ppm)每日使用一次,每次約10c.c.,這些都是安全且有效的運用氟化物預防蛀牙的方式。林理堂醫師溫馨提醒,無論是塗氟或是其他氟化物的使用,大家仍需注重口腔清潔、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及定期口腔檢查,才能有效的預防蛀牙。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0.02

  • 偏頭痛怎麼辦?偏頭痛的預防與治療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偏頭痛是一個常見疾病,影響全球約12~15%的人口,也是一個已知有顯著性別差異的神經科疾病,女男比約3:1,尤其好發於20到50歲女性,有週期性。誘發因素包含情緒、壓力、飲食、情緒及睡眠品質等,甚至在疫情期間也使偏頭痛平均天數延長,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工作能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莊凱如指出,在台灣,有高達兩百萬人口受偏頭痛困擾,但根據台灣頭痛學會於今年7月份的問卷調查(共2,300多位民眾填寫),有將近七成民眾以為頭痛只是一種「症狀」,但其實偏頭痛是一種疾病,除了反覆頭痛之外,可能還伴隨噁心嘔吐,怕光怕吵等特色。且超過半數的民眾不知道偏頭痛有預防性治療,且過度使用頭痛藥,反而造成頭痛更嚴重,就是所謂的『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 (Medication overuse headache)』。   莊凱如說,為提升民眾對於偏頭痛的認知並把握適當就醫時機,台灣頭痛學會也推出「偏頭痛超前部署123懶人包」:每週頭痛超過1次要看神經內科;每週服用止痛藥超過2天以上可能使頭痛惡化;預防偏頭痛有3招:運動、紓壓、預防性藥物,希望加深民眾印象。   以下是偏頭痛的疾病定義與治療:   ● 偏頭痛   單側(但也可雙側),中重度,搏動性,日常活動會加劇頭痛,持續4到72小時,伴隨噁心嘔吐怕光怕吵等症狀。   ● 慢性偏頭痛   頭痛持續3個月以上,且每月超過15天,符合偏頭痛的天數超過8天。   急性治療   一般止痛藥物,有痛才吃。   預防用藥   定期使用。(是否需使用偏頭痛預防藥物,須經由醫師評估)   ‧ 口服預防用藥:鈣離子阻斷劑、抗癲癇藥、抗憂鬱藥等   ‧ 肉毒桿菌的針劑治療   ‧ CGRP單株抗體製劑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12.15

  • 新冠肺炎疫情對嬰幼兒的影響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新型冠狀病毒(簡稱新冠病毒,SARS-CoV-2)自2019年底從中國武漢爆發以來,席捲全球造成上百萬人死傷與商業社交活動停擺,已成為這兩年全世界最深刻的共同記憶。傳染模式主要藉由病人飛沫或接觸被病毒染污的物體來傳染人,但相較於SARS具有較多無症狀高傳染性的特性。對人體危害程度可輕可重,從完全無症狀的輕微感染至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需要葉克膜的嚴重肺炎重症均有。現今已知高齡、免疫系統不全或有系統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竭與肥胖)族群是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     小兒科醫師陳品君指出,新冠肺炎感染中,嬰幼兒染疫臨床症狀以輕中症為主,無症狀比例也高於成人;常見症狀以發燒、咳嗽、無力、肌肉痛等;但相較於成人更多特異性症狀,如食慾不振、腹瀉、嘔吐等。兒童相較於成人感染比例較低,台灣歐美新冠肺炎患者的數據顯示兒童約占2~5%。兒童重症相對比例也較低,義大利與美國致死率0.1%;重症者多為小於一歲或具有潛在病史(心臟疾病,糖尿病,肥胖,慢性呼吸道疾病),因此提醒家屬心肺相關自體免疫疾病兒童最需要小心,目前台灣尚無兒童新冠肺炎死亡案例。   其中與成人相異可能原因與新冠病毒進入人體以後,必須要依靠細胞上的ACE2受體當作侵入大門,來進入細胞內造成感染。目前醫學研究已證實,兒童肺部的ACE2受體量明顯少於成人的ACE2受體量,所以使兒童和成人相比,較不容易因為暴露到病毒而造成感染。另一可能原因兒童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完全相較於成人也較不易後續造成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 syndrome)   此外,兒童新冠肺炎感染源在研究指出常具有家族群聚史,在中國的數據,兒童感染者約有七成家中至少有一名感染者;而美國資料則高達91%兒童因接觸到家庭或社區感染者而染疫。因此第一線醫療人員針對具有接觸史的無症狀兒童建議要積極採檢。     新冠肺炎對於兒童的特有表現: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adolescents)   陳品君醫師說,雖然兒童相較於成人為低感染率與嚴重度較輕,但近期英國和美國出現了與新冠病毒有關的非常罕見兒童炎症綜合症(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病例,引起醫學界關注。MIS-C的症狀會出現在SARS-CoV-2感染數周後,也可能發生在無症狀感染的兒童中,其臨床症狀會類似川崎氏症造成全身皮疹、結膜炎、口部粘膜發紅、腹痛、腹瀉,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心血管功能,造成急性心臟衰竭或冠狀動脈擴張。   血液檢查可能會顯示出發炎症狀升高的指標,包含C反應蛋白、紅血球沉積率和前降鈣素原。通常會涉及各種器官系統包含心臟、腎臟和神經異常。由於MIS-C會加速造成心源性休克,因此需要對兒童進行重症監護以及免疫球蛋白或類固醇治療來幫助病人改善病況。     《父母應該留意哪些症狀?》   如何觀察孩子有變成重症的傾向呢?陳品君醫師表示,如果感染過程中,有發現小朋友高燒不容易退,或是燒退了,但是精神、活動力不好,或是有食慾不佳、嘔吐、腹瀉、脫水的症狀,以及呼吸困難,就是重症預兆,需要儘快就醫。此外還要留意MIS-C症狀:持續性發燒不退身皮疹、結膜炎、口部粘膜發紅、手腳腫脹,腹痛、腹瀉等等,對於有慢性疾病患者的兒童更要小心留意。   最近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增溫,最佳保護是預防新冠肺炎。為了您的家人,減少出門待在家中並請保持社交距離,外出在公共場所戴好口罩及勤洗手。懇請您待在家中守護家人,我們醫護也站在第一線為您守護台灣。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06

  • 血壓忽高忽低容易導致腎病變 中醫輔助治療延緩腎衰竭

    文/聯合醫院提供    編輯/高芷瑩      摘要  中年男子平時無任何不適,只是常常在天氣冷熱交替時,早上起床常感一陣眩暈,直到偶然的健康檢查發現血壓竟然高達收縮壓在175-180mmHg之間、舒張壓在130-135mmHg,原來自己有高血壓的情況,但到了下午,血壓又回復穩定約收縮壓在130-135mmHg之間或舒張壓在85-90mmHg之間,長期下來血壓高低起伏不定,持續數年患者不以為意,直到公司例行健康檢查才發現事情大條了,腎絲球過濾率(GFR)只剩下53mL/min、尿素氮(BUN) 30mg/d、 Creatinine Cr高達2mg/dl,屬於中度慢性腎衰竭。     西醫腎臟科醫師隨即給予高血壓藥物治療,過了兩個月追蹤,指數不見起色,血壓依舊高高低低,小便的泡沫也越來越多,建議患者有洗腎的心理準備,患者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來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門診求診,接受中醫輔助治療,針灸以及飲食調控,蛋白尿血顯著下降變成1個+,Creatinine Cr回復到1.7mg/dl,腎絲球過濾率(GFR)顯著回升到68mL/min,已經經過兩年腎臟功能無惡化跡象,血壓穩定,目前仍在積極治療中。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秋冬氣溫變化大,血壓高低起伏不定成了腎臟的隱形殺手,人體的腎絲球是非常敏感的構造,忽高忽底的血壓所造成的壓力差往往容易讓腎絲球質接受到機械性的損害,引起的血管硬化,也會讓腎臟過濾淨化人體血液的功能變差,殘餘的腎元將會增加本身的血流量來補償已經損失的腎功能,殘餘腎元的血流量必須增加,這會對腎元造成惡性循環的損害,所以要補保護腎臟,首重就是要控制自己的血壓。   周宗翰醫師建議,最好可以把血壓穩定控制在130/80mmHg左右,忽高忽低的血壓導致的壓力差,反而比長期高血壓對比腎臟的損害更為明顯,當腎功能愈差,血壓就愈不易控制,因此治療上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血壓愈低,對腎臟愈有保護作用,愈能減緩腎功能惡化。   中醫針對高血壓腎病變的治療方式十分多元,用藥方面中醫的治療根據虛損臟器的不同而養肝、健脾、補腎,而降低血壓方面根據病情變化常使用瀉火、潛陽、燥濕、化痰、瀉濁、活血、化瘀等方法辨證使用。另外會加上改善腎臟血流、修復腎絲球功能的中藥材如大黃、丹參、黃耆、車前子,外治法中醫常使用耳尖刺血,具有祛風清熱、清腦明目、鎮痛降壓、減輕高血壓病對腎臟的損害,但是必須要合格的中醫師才可以施作,一般民眾不可自行操作,以免發生感染以及暈針事件,但是往往這類型的患者已經服用過多西藥,且西藥通常沒有辦法停止使用,這時中藥的使用不見得有必要,所以中醫的頭皮針,耳針,體針對人體機能的調節對於這類型的患者輔助治療更為重要,搭配中醫外治法可以有效減緩腎臟的負擔,改善腎臟對於血液的通透性。     周宗翰醫師表示,對於患有腎臟疾病還未洗腎的患者,飲食調控更是關鍵   喝水要少量頻飲,原則上當日水份攝取=前一日尿量排出+500~700毫升,避免喝酒以及突然大量灌水,腎衰竭者尤需注意每日體重勿增減太多,儘量少吃醃製及加工製品,味精最好不要用,以免容易口渴喝入過多的水分。   控制鈉鉀磷在身體的穩定,過量的鹽份會造成腎衰竭患者高血壓或水腫,一天建議攝取的鹽量約為3~5公克。烹調時可採用醋、檸檬汁、鳳梨或加香辛料如蔥、薑、蒜、花椒、胡椒、香菜等方式來減少食鹽鈉的攝取。平時多補充高鈣食物來穩定身體的磷,乳品及其製品:深綠色蔬菜、堅果種子、黑芝麻、杏仁片、開心果等可適量食用。 降低身體中血鉀,腎衰竭會減少排泄鉀離子的能力,但只要腎臟病人排尿至少1000毫升以上通常較不會產生高鉀血症,但是如果病人有高血鉀症及嚴重腎衰竭時,就須限制飲食中的鉀離子,切忌禁喝各種湯品,包含食補藥膳拉麵的湯頭,鉀離子易溶於水,蔬菜食用時切小片以熱水燙過撈起,再以油炒或油拌可以減少鉀的攝取量。食物經煮熟後運動飲料含有額外 的電解質與鹽分,有腎病的人需小心這類飲料。 降低身體中血鉀,腎衰竭會減少排泄鉀離子的能力,但只要腎臟病人排尿至少1000毫升以上通常較不會產生高鉀血症,但是如果病人有高血鉀症及嚴重腎衰竭時,就須限制飲食中的鉀離子,切忌禁喝各種湯品,包含食補藥膳拉麵的湯頭,鉀離子易溶於水,蔬菜食用時切小片以熱水燙過撈起,再以油炒或油拌可以減少鉀的攝取量。食物經煮熟後運動飲料含有額外 的電解質與鹽分,有腎病的人需小心這類飲料。   最重要的就是蛋白質攝取,早期腎功能不全時,控制飲食中的蛋白質,可以減少尿毒的產生,進而延緩腎功能的衰退,但是往往患者會因為過度限制蛋白質導致自己營養不良,必須配合足夠的熱量,才可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這時可以諮詢營養師的建議。原則上攝取優質蛋白50~75%來自動物性蛋白質,如魚、猪、牛、羊等肉類、蛋、牛奶混和食用,其餘的蛋白質由米、麵粉及其製品、蔬菜、水果供給。   此外許多市售的止痛藥、感冒藥和自己抓的中草藥可能含有腎臟毒性,不可自行服用。建議最好每半年做一次尿液和血液肌酸酐和尿素氮檢查,以了解目前身體的狀況。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12.05

  • WHO警告:糖是隱形健康殺手!戒糖飲食為健康加分

    文/新光醫院提供    編輯/高芷瑩      摘要  在號稱手搖飲王國的臺灣 ,經常能看到民眾隨手一杯珍珠奶茶搭配下午茶點心,作為忙碌生活的小確幸,但往往多喝一杯飲料、多吃一口甜食,就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讓糖分攝取量超標!     糖分過高不僅可能導致身體慢性發炎,新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政光更指出,攝取過多糖分還可能影響身體骨骼生成、加劇肌肉衰退,進而降低骨質量,增加往後發生骨折的機率,特別對於已是骨質疏鬆高風險的中老年族群而言,每日的糖分攝取量更是不得不多加注意!新光醫院營養課高郁雯營養師提醒,民眾外食應多留意食品成分,並且可以參考營養餐盤份量,適當調整每日攝取量,為健康把關!   根據WHO於2020年的健康飲食,每日糖分若能降至總熱量的5%或25公克以下,將可以減少很多疾病風險 ,新光醫院本次攜手桂格共同合作推動「營養完善計畫」,希望提升一般大眾對於無糖飲食的重視,也提供日常飲食小秘訣,鼓勵大家吃得營養又安心,輕鬆擁有健康好生活!     糖分攝取過多易影響骨骼與肌肉組成!更增往後骨折風險!   新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政光說明,一般人骨質大約在三十歲左右達到最高峰,中年以後骨質每年平均減少0.3%-0.5%,如果骨質流失過多,會讓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現象,導致骨骼變得脆弱,甚至只要稍微撞到或跌倒就會骨折。   糖分對健康的影響甚大,若攝取過多,容易催化體內的糖化作用,最終生成對人體有不良影響的「糖化終產物(AGEs)」,造成膠原蛋白變質、劣化,不僅會讓全身器官和組織慢性發炎,還會導致皮膚出現皺紋鬆弛甚至蠟黃暗沉,除此之外,陳政光醫師指出,「糖化終產物」會影響骨骼裡的膠原蛋白,減少骨骼的有機物與礦物化基質,減少骨骼的強度,使得骨骼脆化。因此糖尿病患者即使骨密度正常,但因為骨骼強度較差,仍是骨折高風險族群。「糖化終產物」同時也會影響體內的蛋白質合成功能,降低肌肉的質量與強度 ,加劇肌肉衰退的速度 。   陳政光醫師指出,中老年人已是骨質疏鬆高風險族群,若是日常生活中忽視糖分的影響性,恐會增加往後骨折風險,因此,陳政光醫師建議,除了補充鈣片外,民眾平日也應盡量減少糖分攝取、多運動,提早做好預防措施,降低日後骨質疏鬆及骨折風險。     食慾之秋難忌口?每日注意均衡營養 健康OK!   近期天氣轉涼、加上年末節慶活動多,大吃大喝難以避免,但千萬要注意,別一不小心就讓健康亮起紅燈!雖然健康概念人人皆知,但卻很難實踐,如何兼顧好口味與健康呢?新光醫院營養課高郁雯營養師分享日常飲食可以把握的幾項重要原則: 1. 正餐要吃飽,可以降低對飯後甜點的慾望。 2. 多吃蔬菜,增加飽足感。 3. 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如白肉、瘦肉等。   高郁雯營養師分享,民眾常有飲食迷思,以為正餐少吃一點可以有助於減肥,或是會避開油脂、澱粉類食物不吃,然而,每日攝取足夠熱量對於維持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建議民眾若是擔心熱量,可以透過每日分配預計營養熱量, 事先計算份量,以達到均衡營養的健康原則。   至於如何執行減糖或無糖飲食管理,高郁雯營養師表示,約有七成糖分潛藏在日常包裝食品中,無論麵包、優格,甚至健康食品都可能含有糖分,因此,除了應多留意食品營養成分,民眾平時用餐時不妨多選擇原型食物,以減少多餘糖分及加工物的攝取,養成戒糖的飲食習慣,若民眾覺得一下要改為無糖太困難,可以從降低每週飲料與甜食的頻率開始,再逐步減少每次飲食中的糖分,就能無痛戒糖、迎向健康。           營養完善計畫開跑 邀您共享健康好生活   紐約時報定義2020年為減糖之年,並推動七日無糖運動 ,目的就是為了減少糖分對身體造成的負擔,而新光醫院長期以來致力於建立一般大眾對自身健康的正確認知,本次攜手桂格、共同合作推動「營養完善計畫」,希望透過健康講座與衛教活動,讓病患與家屬以及一般民眾可以瞭解無糖飲食的重要性,也提供日常兼顧均衡營養與好口味的小秘訣,鼓勵大家吃得營養又安心,輕鬆擁有健康好生活!     資料來源: 1. https://www.moea.gov.tw/Mns/dos/bulletin/Bulletin.aspx?kind=9&html=1&menu_id=18808&bull_id=6099 2.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healthy-diet 3.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34&pid=1196 4.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tb.2015.0418 5. https://www.nytimes.com/2019/12/30/well/eat/sugar-diet-healthy.html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11.28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