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臉部皺紋共有2筆結果

  • 除皺拉皮懶人包!拉皮手術後遺症、風險一次收錄,魚尾紋、法令紋也難逃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老是擔心臉上皺紋藏不住嗎?隨著年歲增長,臉上的皺紋難免越來越明顯,狂抹保養品卻不見成效,想做拉皮卻又擔心會有風險,這時到底該怎麼辦呢?其實醫美整形只要深入了解原理,做好功課,也可以很安全!就讓我們從認識皺紋的類型開始認識拉皮手術,讓拉皮助你恢復青春緊緻吧!     「動態紋」和「靜態紋」的差異,你是屬於哪種紋?   雖然說都是惱人的皺紋,但其實臉部皺紋可以簡單分為「動態紋」和「靜態紋」兩大類。整形外科醫師錢逸群表示,由於我們的表情肌肉會影響臉部表情,當大笑或擠眉弄眼時,臉部表情在明顯變化時產生的紋路,就稱為「動態紋」;而在臉上面無表情時仍能看到的皺紋,稱為「靜態紋」。     臉部皺紋的分類還需要觀察肌肉收縮的方向及牽動的範圍而定 圖片來源:錢逸群醫師提供     ● 動態紋 臉部表情肌肉收縮時產生的紋路,常見動態紋為抬頭紋、川字紋及魚尾紋等。   抬頭紋:額肌產生橫向的紋路。 川字紋:皺眉時產生的紋路,又稱為皺眉紋。 魚尾紋:眼睛周圍的眼輪匝肌因大笑或眨眼產生的紋路。     ● 靜態紋 臉部肌肉在沒有特別收縮的情況下,仍然清楚可見的紋路。   隨著肌膚老化、鬆弛或下垂造成的廣泛性紋路,例如眼下細紋、頸紋等。 動態紋歷經肌膚老化或彈性鬆弛,日經月累演變成靜態紋,例如抬頭紋、法令紋等。     了解皺紋屬性,選擇適當的除皺方式   皺紋固然難除,但想要除皺也並非只是一昧的塗抹保養品或做醫美,除皺也是需要「對症下藥」的。錢逸群醫師指出,除皺前要先考量皺紋的屬性,動態紋、靜態紋都有其不同的除皺方法,此外還有兩者兼具的「綜合紋」,需要由醫師進行專業評估,規劃適合的改善方針。   ● 動態紋 可以透過注射肉毒桿菌素,治療肌肉過度收縮造成的皺紋,以達到適度放鬆肌肉、減少皺紋產生的目的。     ● 靜態紋 若是要治療肌膚老化造成的皺紋,應加強肌膚保濕、防曬,或使用雷射增加真皮層厚度。 針對皮下脂肪、軟組織萎縮或下垂的皺紋,可藉由自體脂肪或人工合成物填充(例如玻尿酸),增加軟組織的體積,減少皺紋產生。 深層皺紋及廣泛型的皺紋,可透過電波或音波緊緻皮下組織。針對嚴重皺紋者,則可採用拉皮手術改善。     拉皮手術很可怕?別再讓傳統觀念侷限你的印象   錢逸群醫師指出,傳統的拉皮手術僅拉提皮膚,所以容易導致術後臉部發生緊繃或不自然的現象,且有效果不持久的缺點,但如今隨著醫學進步,新式的拉皮手術重點為SMAS層(筋膜層,位於皮下脂肪與肌肉層之間),透過拉緊筋膜層維持拉提效果,筋膜層承受最大的張力作用,皮膚僅是作為重新舖平的角色,改良後的拉皮手術能大幅減低傳統手術後臉部的緊繃感,也能達到自然持久的目的,且拉皮手術不會影響表情肌肉,術後的表情功能也不受影響。   民眾常擔心拉皮手術後,臉部會產生緊繃感或僵硬等不自然狀況,錢逸群醫師指出,其實造成臉部僵硬不自然的兩大因素,通常都是注射過多的肉毒桿菌素或人工填充物,因此無論選擇的是醫美還是整形除皺,術前的實際評估和醫師經驗、技術都相當重要。     拉皮手術施作位置   施作拉皮手術時,會將臉部份為上臉部、中臉部及下臉部。         ● 上臉部(臉上緣至眉下區塊) 前額拉皮是常見的上臉部手術,可減輕額頭鬆弛的皮膚,改善下垂的眉毛。臨床上治療眼皮下垂或雙眼皮,需考量是否為前額或眉毛的下垂情形導致雙眼皮消失,如果此時僅施作不適當的雙眼皮手術,成效將大打折扣。   ● 中臉部(眉下至鼻下區塊) 通常與上臉部或下臉部一同施作拉皮手術。傷口位置位於眼睛下緣或耳前或顳部(太陽穴)進行中臉部拉皮。   ● 下臉部(鼻下至下巴區塊,可延伸至頸部) 通常和中臉部一起施作拉皮手術,也可併同頸部拉皮。傷口位置位於耳前、耳垂下部,視病人情況延伸到耳後施作。   拉皮手術是減少皺紋外觀的美容手術,傳統拉皮手術的傷口大、恢復期長,然而隨著醫學內視鏡技術進步及輔助器材改良(例如五爪勾、八爪勾等固定器材優化),拉皮手術已走向微創、隱痕及恢復期短的方向。錢逸群醫師解釋,以前額拉皮手術為例,採用內視鏡施作時傷口會埋藏在髮際線裡, 4個傷口大小約1.5~2公分,術後恢復期短,外觀上也不容易察覺傷口,同時擁有良好的拉提效果,因此民眾施作拉皮手術時已不需擔心傷口太大或恢復期長的問題。   除了恢復期外,許多民眾關心的也就是拉皮手術的維持時間,錢逸群醫師表示,拉皮手術不會減少生命老化進程,皮膚拉提的維持效果與選擇的術式有關,通常若是全臉的、徹底的拉皮手術,可以維持達10年以上,若是微創手術或剝離範圍小的手術,則可維持約5~10年。不過拉皮手術的維持度與術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因此需留意術後不應日夜顛倒常熬夜、吸菸、不防曬或疏於保養皮膚。     避免皺紋產生,可別光只是「想」!   想要減少臉部皺紋,除了平日要做好保養、保持作息正常外,也要時刻留意動態紋的產生,做好「預防勝於治療」的準備。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熬夜。 注重皮膚保養,做好保濕、防曬。 避免吸菸,以免造成身體各部位組織加速老化。 發現臉部產生動態紋時,建議適當注射肉毒桿菌素放鬆肌肉,減緩動態紋演變成靜態紋的速度。   錢逸群醫師提醒,如果發現有皮膚老化或皺紋困擾問題,請諮詢專業醫師,找到適合自己的皮膚療程,才能重拾年輕緊緻。       諮詢醫師:錢逸群醫師    學經歷: 貝拉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衛福部部定整形外科專科醫師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整形外科住院醫師及臨床研究員     延伸閱讀 文章|埋線拉提有風險!拯救鬆弛肌,合法線材如何選? 影片|打肉毒會讓臉變僵硬?拉皮手術後遺症、風險全解析!跟魚尾紋、法令紋說拜拜,讓你不再顯老!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1.10

  • 臉部拉皮除皺大全!先搞清楚你的目標到底是哪種廢紋

    文/翁嘉妤 圖/游捷安   臉上的紋路代表了歲月的痕跡,隨著年紀增長,無論男女幾乎都難逃皺紋的影響。然而如今醫療科技已有長足的進步,不少醫美整形的療程已經可以改善惱人的紋路,為許多愛美人士帶來福音,不過在各種五花八門的療程中,究竟你臉上的紋路是屬於什麼皺紋,又該使用什麼方式改善呢?美醫誌這次就帶你來認識我們的「臉部廢紋」!   動態紋和靜態紋差在哪裡?當心靜態紋難救 首先,在了解臉上的紋路分佈前,我們要先搞清楚什麼是「動態紋」和「靜態紋」。整形外科醫師杜隆成表示,人體有很多肌肉,這些肌肉牽動我們的表情,使我們能夠傳達各種情緒,因此臉部的肌肉在做動作的時候,難免會因為收縮而在皮膚產生紋路,也就是所謂的「動態紋」。 靜態紋則是由越來越深的動態紋演變而來,動態紋隨著時間越久,纖維化成為固定的紋路,變成即使沒有做臉部的表情動作,紋路也依然存在,便是俗稱的「靜態紋」。靜態紋由於肌肉組織已經纖維化,因此相較於動態紋而言,是較難消除的紋路。     皺紋是從哪個動作產生的?四種常見的臉部皺紋 杜隆成醫師解釋,通常上臉部最容易產生動態紋的地方有:額頭、眼尾、眉間。額頭的皺紋就是俗稱的抬頭紋,當我們抬頭或是抬眉毛的時候,額頭上便會產生紋路,也就形成常見的抬頭紋。而眼角的魚尾紋是在做瞇眼、笑容等動作的時候,眼眶外側因為肌肉收縮而產生的紋路。皺眉紋則是皺眉、思考的時候,不經意會出現在眉間的紋路。 中臉部份的皺紋尤其以法令紋最令人感到困擾,法令紋是在鼻翼兩側往下延伸的兩道紋路,也是屬於動態紋的一種。但是隨著時間累積,有時候臉部沒有做表情,卻還是可以看到明顯的法令紋,就表示法令紋已經變成靜態紋了。       肉毒桿菌搭配其他療程 幫助撫褪皺紋 醫學美容上的除皺療程,大多都是注射肉毒桿菌來達到撫平動態肌的效果,以減少肌肉動作的方式,不著痕跡的減少產生的皺紋。如果患者的動態紋路太深,或是已經變成靜態紋問題的話,可能就需要搭配其他方式改善。例如抬頭紋過深的問題,可以透過玻尿酸、舒顏萃等注射物,來填充凹陷的紋路,使其變得比較平整,或是搭配肉毒桿菌的療程,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除以之外,自體脂肪移植也是另一種常見的選擇。杜隆成醫師指出,人體在全身都有分佈脂肪,尤其是腹部和大腿會有較多的脂肪可以再利用,將脂肪抽取出來後注射在臉部一些比較深的紋路做填充,不僅能夠減少皺紋,還可以幫助皮膚更加緊實,改善膚質,也是相當不錯的除皺選擇。    侵入式拉提手術 全面性改善臉部問題 除了使用微整的方式外,如果皺紋紋路過深的話,便可能需要採外科手術的方式解決。杜隆成醫師解釋,例如患者額頭的皺紋過多,或眉毛與眼睛的距離過近、魚尾紋下垂太嚴重的話,經醫師評估後,可運用內視鏡技術進行提眉手術,拉提上半臉的皮膚,減少抬頭紋、皺眉紋、魚尾紋,甚至達到撫平臉部整體細紋的效果。 相對如果有法令紋過深的問題,也可以透過中下臉拉皮手術做提拉,讓顏面看起來更年輕。 杜隆成醫師指出,即使目前醫療技術發達,但臉部仍然會隨著時間,自然形成老化的痕跡,醫美整形能改善的幅度還是有限。因此進行手術療程前,一定要與醫師進行詳細溝通,確立想達到的目標並聽取專業建議,以免術後結果與期望有所落差。     諮詢醫師:杜隆成醫師    現職: 極緻醫美診所主治醫師 學經歷: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附屬醫院整形外科進修 美國德州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進修 德國和保兒童醫院手外科進修 國立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博士 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學術委員 振興醫院美容特別門診 主任醫師 振興醫院整形外科 主治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整形外科 資深主治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外科 總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外科 住院醫師 中華民國燒燙傷及傷口照護醫學會監事 中華民國手外科醫學會監事 馬偕護專 兼任講師 馬偕紀念醫院吉里巴斯醫療團 團長 馬偕紀念醫院外科 病房主任 中華民國燒燙傷及傷口照護醫學會 理事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 理事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 監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9.23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