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經閒置10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
搜尋症狀共有44筆結果
是這樣的 我有這個煩惱很久了 但長大之後一直沒有跟媽媽討論過 原本一直覺得這是正常的 後來常常發現穿內衣的時候會因為摩擦破皮流血 上網查過才發現有乳頭過長這種症狀 我才去了很多成人網站觀察各式各樣的胸型 發現我自己好像真的乳頭過長 然後開始覺得很醜 想問除了手術以外 還有什麼方法能讓乳頭變小嗎… 謝謝大家了
2019.08.22
若有暈眩症狀要多久檢查一次? 暈眩的原因 1.感冒後耳悶暈眩 急性中耳炎作怪:最常見的原因 該患者其實是罹患了急性中耳炎暈眩症候群,起因於感冒時,鼻咽部位發炎腫脹,耳咽管開口阻塞,中耳腔黏液無法排出,細菌孳生,續發急性中耳炎。如果中耳發炎不嚴重時,耳朵不見得會痛,人也不見得會發燒,但或多或少會有傳導性聽力障礙,聽不清楚。一旦突然吹到冷風,或環境溫差驟變,發炎的中耳腔內有黏液阻隔,內耳對於冰冷的感受比健側耳微弱,雙耳對於溫度的感應出現差異,會直接影響到兩側內耳半規管內淋巴液的流動速度,故此病比較常見於急性單側中耳炎患者,鮮少發生在兩側急性中耳炎患者。標準治療使用抗生素及副腎皮質素,消除中耳腔黏膜的腫脹發炎,也清除細菌感染,治療期間會建議患者多喝水,降低黏液的黏滯度,加速它順著耳咽管排出或是被黏膜所吸收。治療發炎 清除細菌感染再不行,就只能施行耳膜切開術,或放置中耳通氣管,直接把黏液引流出來,並改善中耳通氣。倘若一感冒就會暈眩發作,先別盲服止暈藥物,宜先正確就醫。 2.反覆頭暈發作 原來是腦袋裡有「洞」:這種「窗型小孔」其實一種先天胚胎發育所遺留下來的痕跡,最常見於基底動脈,戲謔地說是腦袋裡有「洞」真的是一點也不為過。 3.東西會旋轉 幼童耳石脫位搞鬼:會造成幼兒內耳不平衡的疾病並不多,最常見的首推良性復發性暈眩症,會呈現週期性的發作,在幼兒過度疲憊或是改變作息時誘發,合併噁心、嘔吐、食慾不振或是凡事提不起勁的現象,會持續數小時到數日,影響日常活動與課業學習,患者往往會有偏頭痛的家族遺傳,在長大後會轉變成偏頭痛。 4.70歲嬤如廁暈眩 耳石脫落作祟:半夜起床如廁時所發生的暈眩症,大多跟基底動脈(位於顱底,負責供血給腦幹的動脈)缺血有關,起因於突然起身時的姿態性低血壓;如果缺血擴及內耳,不僅會引起耳鳴及聽障,還會使內耳橢圓囊內掌管平衡的耳石鬆脫,隨著內耳淋巴液的迴流,沉積在某一條半規管內;爾後,只要一改變頭部姿勢,易位的耳石就會因重力因素及慣性作用,帶動該條半規管內的內淋巴液,造成眩暈,很像是梅尼爾氏症。 5.梅尼爾氏病發作 天旋地轉:「梅尼爾氏病後管耳石沉積症」,這是一種「複雜暈眩」,起因於梅尼爾氏病發作時,內耳的耳蝸、前庭(橢圓囊及球囊)及半規管同時發生了水腫,當水腫太過嚴重時,影響到橢圓囊內的耳石器,造成耳石鬆脫,接著鬆脫的耳石就會順著內耳淋巴液的迴流,沉積於某一條半規管內,造成患者在持續性的暈眩及耳鳴發作過後,只要一改變頭部姿勢時,就會感到短暫的天旋地轉,時間大約數秒到數分鐘不等。 6.雙側全耳石脫位症 躺平轉頭就暈眩:雙側全耳石脫位症導因於頭部外傷、內耳缺血或其他電生理原因(例如癲癇),使耳石顆粒從橢圓囊脫落,掉到半規管內。在頭部轉動或姿態變換時,耳石顆粒隨著半規管內的內淋巴液移動;當姿勢改變停止時,耳石顆粒因慣性作用,持續帶動內淋巴液,刺激半規管壺腹的頂帽(平衡覺感知器),誘發眼震。 7.遊樂園的夢靨-雲霄飛車後眩暈眩: 醫師問診後發現,只要請患者平躺時轉頭,或是頭快速向兩側後仰時,均會誘發出眼振和暈眩,顯然是兩側內耳的半規管內均充滿了脫位的耳石,這樣的症狀正是最嚴重的耳石脫位症型態。經過反覆多次進行不同方向的耳石復位術後,病症最終緩解消失了。 預防、緩解 暈眩 的方式 當病症在平日發作時,往往會伴隨著工作持續一整天,直到下班後才會緩解,但隔天回到工作崗位後,一樣的病症又開始,輕者反覆兩、三日,重者會達數週或數月,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家庭生活或人際關係。由於腦幹中風或出血在發作初期與此病很類似,患者千萬不要亂服止暈或止痛藥而不就醫。建議患者平日適度運動,最簡便的方法莫過於步行或騎腳踏車上下班,不僅可以預防病症發作,也可紓解壓力與維持健康,否則就得在發作前,口服預防性藥物,例如乙型腎上腺素源性受器,或丙型胺基丁酸受器調節劑。患者最好能有規則的作息,即便是假日,也要按平日習慣在固定時間入睡和起床,千萬別前一天熬夜玩樂、隔日睡懶覺,這樣做,可以避免病症在假日時發作。不僅如此,患者也不能過量飲用咖啡或茶,以免誘使病症發作。 暈眩 名醫的建議每半年檢查一次 頭暈(dizziness)一詞的定義較含糊不清,因為頭暈可能是眩暈、暈厥前期 、重心平衡障礙 [2][3] 或一種不明確的「感覺」,比如說「就覺得東西要旋轉了」或「六神無主、靈魂出竅、魂不守舍、腦筋遲鈍、或傻氣的感覺」。 [i][4]所以本條目的目的在於深入頗析「頭暈」並附上英文註解協助讀者釐清。 每個人都會有頭暈的時候,例如:圓圈活動——原地自轉、在圓形場地玩捉迷藏等等。 眩暈是一種旋轉的感覺;或是一種周遭的一切都在繞著自身旋轉的感覺。 很多人都覺得眩暈是非常擾人的。眩暈常伴隨著噁心與嘔吐。大約25%的頭暈屬於眩暈。[5] 重心不穩是一種失去平衡的感覺,常常被形容為「往某個方向傾倒」。這種類型的頭暈較少伴隨著噁心或嘔吐。 不明的頭暈常常是起因於精神/心理因素。有時則是起因於過度換氣。[4] 中風大概佔所有單純因為頭暈而送到急診室的患者中的0.7%。 [ii][5]很多疾病都會使一個人頭暈。事實上,頭暈可能是很多嚴重問題的前兆,例如:腦震盪或腦出血、癲癇和癲癇發作、身體抽蓄、中風、腦膜炎、腦炎(又名大腦腫脹)。 然而這些成因大概可歸納為四大類(%百分比):[7] 外周前庭功能障礙 = 10% 中樞神經損傷 = 5 % 精神/心理疾患 = 5 % 昏昏欲墜、重心不穩 = 5% 不明原因(病因未定)的頭暈 = 5 % 宿醉 Hangover = 70%
2020.01.21
最近經常經過滿有名的皮膚科,發現裡面常常男生患者比女生還多,雖然不知道大家都看什麼症狀,但是滿顛覆印象的
2020.03.03
一直覺得痣是很神祕的東西,明明小時候大家皮膚都長得乾乾淨淨,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會長一些小黑痣,甚至有又黑又凸一大顆的那種,有人觀察過痣這件事嗎? 有說法是有些黑色素痣是癌症的症狀,難道真的是癌變?
2020.03.16
前陣子回娘家聽爸媽說覺得視力有點退化 有時候會模糊,就算戴眼鏡也不會變清楚 爬過文覺得逐漸母湯 該不會是傳說中的黃斑部病變? 還是我想太多,只是正常視力老化? 他們也才60歲左右,會這樣嗎?
2020.09.29
最近忽冷忽熱過敏又開始了 晚上鼻塞睡不好 早上鼻涕一直流 除濕機+空氣清淨機只要在家就會開著 床包每週洗 家裡盡量一周掃一次 但症狀依舊持續...... 有人推洗鼻子..... 我真的不行.....心裡的那個檻過不去ㄚ..... 想聽聽過敏人的想法?
2020.11.27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1226/1884920.htm 美國18日批准莫德納(Moderna)新冠疫苗的使用授權,波士頓一名醫師24日卻傳出接種後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成為此疫苗的第一個過敏案例。此外,美國食藥局(FDA)顧問委員會發現,曾在臉部注射填充物的病患在施打莫德納疫苗之後,做過整容手術的部位出現嚴重腫脹、發炎症狀。
2020.12.28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731/post/202101120013/%E8%8B%B1%E7%99%8C%E5%8F%8B%E6%9F%93%E7%96%AB%E5%BE%8C%E8%85%AB%E7%98%A4%E5%85%A8%E6%B6%88%E5%A4%B1%20%E5%B0%88%E5%AE%B6%E6%9B%9D%E4%B8%8D%E8%97%A5%E8%80%8C%E7%99%92%E5%8F%AF%E8%83%BD%E5%8E%9F%E5%9B%A0?utm_source=LINE&utm_medium=text&utm_campaign=2101121215 這名61歲的嚴重腎病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療時發現患有晚期霍奇金淋巴瘤,而且身體各處都有活躍的癌細胞。更糟的是,確診不久他又因為呼吸困難再次住院,被診斷出患上了新冠肺炎。在醫院住院11天后,他的症狀得到緩解,出院在家中休養。期間沒有用過任何免疫化療和類固醇治療。
2021.01.15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01162 醫美技術越來越發達,許多人會做一些整形手術讓自己的外貌變得更完美,不過也出現過不少手術失敗的例子,還有人因此喪命。土耳其一名24歲大學生2年前接受隆鼻手術後出現併發症,最後因多重器官衰竭死亡。 綜合外媒報導,土耳其一名24歲女大生森梅茲(Leyla Sonmez)於2019年接受隆鼻手術後,開始出現吐血、腹痛的症狀,不舒服到無法入眠。儘管醫生向森梅茲的家屬保證,雖然她出現併發症,但很快就會恢復且能夠出院。
2021.02.08
百萬Yourtuber阿滴自爆罹患了憂鬱症,經過一年的治療,目前也已逐漸康復,特地拍了影片分享這期間所學到的事,與大家分享。 阿滴透露在去年忙完紐約時報刊登廣告的事宜後,開始出現一些憂鬱傾向,會覺得自己很爛,對工作得表現很焦慮,睡眠障礙很嚴重,會無故的哭泣,但當時並沒有警覺到自己生病,加上工作都一直是高壓狀態,持續了幾個月後,9月時他去台南演講,憂鬱症狀況就爆發,站在台上開始喘不過氣,無法好好思考,提不起精神,最後只能草草結束演講,回到台北後他半夜躺在床上發抖哭泣,這時才覺得自己真的不太對勁。 https://stars.udn.com/star/story/120661/5594968
2021.07.12
求解,如果因為內分泌的原因(暫時無解的那種)導致痘痘暴長,有甚麼方法可以減緩症狀,或是讓皮膚比較不會留疤嗎?
2021.08.19
整型外科領域的祕密武器 沈寂了近一世紀之後,活體吸血蛭類的放血療法在 1970 年代又開始復興。這次不再提及體液平衡,而是基於對蛭類唾液中,各種功能性因子的了解,藉由蛭類吸血時分泌的「抗凝血因子」,緩解「組織皮瓣縫合」或「斷肢接合」等整型外科手術後出現的靜脈淤積症狀。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25660
2021.08.31
長期過敏讓我有黑眼圈問題 我雖然有在吃過敏藥了 但也只能抑制症狀無法根治 黑眼圈就一直都在 平時我上班會化妝 就都會用遮瑕+粉底遮 可是現在靠化妝也遮不住了 這該怎麼辦啊?
2021.12.03
男友有輕微的男性女乳症 他也知道自己有這個症狀 最近快到夏天了 他說他以前一直都要穿上背心才敢出門 實在不想在一直這樣 所以跟我說想要去處理想讓我陪他 我們就找了滿多資料 目前是看到賴雅薇醫生的男性女乳手術好像很多人推薦 有沒有人真的做過覺得不錯? 另外不知道手術會不會很痛? 還是可能會有什麼後遺症之類的? 雖然想做但如果有後遺症就會覺得還是不要冒險比較好 所以想問問廣大網友的建議
2022.04.08
網路資訊化作業時代,使得許多人必須仰賴手機、電腦來辦公,不僅工作時間8小時需要不斷盯著電腦,下班後休閒時間又懶得動彈,只想倒在床上滑手機追劇打遊戲,一天就這樣在不斷用眼的過程中度過......這樣的生活,你是不是也相當熟悉呢? 你知道嗎?台灣人平均每天超過10小時都在用3C! 2019年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曾發布「全民護眼趨勢調查」,結果發現台灣人每日使用3C產品時間長達10.7小時,等於每天醒著的75%時間都在看電腦和手機,而2020年起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可想而知,眼睛與藍光螢幕接觸時間更是愈發延長。 這麼長時間的用眼之下,除了容易使發育期間的兒童近視或散光,也會導致成人眼睛疲勞酸澀,這些都是視力惡化的因子,可能加劇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甚至失明或嚴重失能。 面對眼睛疲勞的狀況,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守護眼睛健康呢? 美國國立眼科研究所(National Eye Institute)和美國眼科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提出了這些建議: 1.定期檢查眼睛: 檢查是發現疾病且盡快治療的最佳方法,所以如果你屬於視力惡化高風險群,請務必至少每年檢查一次眼睛。 視力惡化高風險群的人包含: 有黃斑部病變、青光眼等家族史 體重過重 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其他健康狀況 500度以上高度近視 2.使用「20-20-20」原則來控制使用3C產品時間 美國眼科學會建議使用3C產品時,應該遵守「20-20-20」原則讓眼睛休息:每20分鐘,將視線轉移到至少 20 英尺外(約6公尺)的物體上,至少持續 20 秒。 而台灣衛福部則是建議用眼每30分鐘,至少休息10分鐘,並且需要維持每日7-8小時睡眠時間,讓眼睛充分放鬆。 3.多眨眼、配戴抗強光眼鏡 人類正常情況下,一分鐘內大約眨眼15次,然而在使用電腦和其他3C用品時,眨眼頻率會下降到每分鐘只眨眼5到7次,使得眼睛無法獲取充足的淚水,解決方法是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多眨眼,並且適量使用人工淚液來緩解乾眼症狀。 同時藍光和紫外線是眼睛的兩大殺手,所以如果經常使用3C用品,建議配戴專門濾藍光的眼鏡,減少戴隱形眼鏡,而如果外出會曬到太陽,則建議戴上濾紫外線的太陽眼鏡,以減少強光對眼睛造成的損傷。 4.調整螢幕亮度和坐姿 美國眼科學會提到,如果螢幕亮度比周圍環境更強,眼睛需要更用力才能看清楚,所以建議將螢幕亮度調整至與周圍環境相似水平即可。並且使用電腦時,應該距離螢幕約60公分(約一個手臂長),並採取眼睛微微向下的姿勢,而非眼睛往上或平視喔! 5.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最後,維持整體健康,對於保護眼睛也有所幫助,例如: 健康的飲食:多吃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花椰菜等)和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的魚種(如鮭魚、秋刀魚等)。 持續的運動:經常鍛鍊身體有助於保持健康,配合良好的飲食菜單,可以降低多種罹患慢性病的風險,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 戒除吸菸:吸菸不僅損害肺,事實上,吸菸還會傷害眼睛!吸菸會增加黃斑部病變和白內障等眼疾的風險,還會損害視神經,所以建議戒菸為佳。 若上班族經常外食、飲食不均,可以考慮透過葉黃素和魚油補充劑來幫助護眼,葉黃素和魚油都能夠抗氧化,減少自由基的損害,葉黃素有過濾藍光、紫外線的作用,而魚油內豐富的DHA,有助於改善淚液和保護視網膜,再加上維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守護視力健康更全面。 而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葉黃素、魚油怎麼挑,請參考以下兩篇文章: 2022魚油推薦品牌10款PK!營養師教你魚油挑選有5原則! 15家葉黃素推薦品牌!眼睛酸澀疲勞?營養師教你該吃哪款! 延伸閱讀: 魚油好處與功效多?營養師揭Omega-3魚油吃法和副作用 2022瑪卡推薦品牌7款比較!營養師再教4招挑選技巧! 參考資料: National Eye Institute-Keep Your Eyes Health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Computers, Digital Devices and Eye Strain
2022.04.22
家人一開始覺得身體怪怪的 後來上網去查才知道 那些症狀是屬於尿毒症 後來也去做了檢查 確定了目前是有腎臟病 所以現在在飲食方面 都有乖乖的按照醫師說的去做 只是身上的尿毒症狀到現在還是滿明顯的 我們也是覺得有點擔心不曉得要怎麼辦
2022.05.25
前幾天聽我同事說 他媽媽檢查出來得了腎臟病 還說他媽媽平常也說過哪裡會痛 只是常常覺得累 還有時候會頭暈 上次是真的暈了一整天才去看醫生 結果檢查出來說是腎臟病 他說醫生問診的時候 有問媽媽尿尿是不是都有泡泡 加上說會累跟暈 醫生才說這些症狀都是腎臟病 他還說叫我跟家人都要注意健康 結果我這幾天上廁所就一直會觀察我的尿 我尿完也都會有泡泡阿 搞得我很緊張耶...
2022.07.13
眼袋是不是人老了都會有的症狀??? 以前我都沒在長 但現在35以後發現自己開始有眼袋了… 我也是花了很多保養品還是沒法倖免QQ 有在考慮要去動手術 不過我在網路上找資料看到有失敗的案例 老實說真的好嚇人… 我老人真的不太會用ptt嘗試發文好幾次都沒成功 所以想說在這邊問問看有沒有人有比較推薦的醫生可以給我參考? 目前想要先找台南的醫生 有看到洪敏翔感覺好像滿不錯的想問推不推 如果有可以推薦的或是其他建議也拜託跟我說謝謝
2022.08.17
一直以來都有偏頭痛的問題 現在一個月大概有半個月在痛吧… 原本還沒那麼嚴重的說 一直吃止痛藥也不是辦法 有看過醫生 醫生開的藥也吃了 但沒什麼用… 身邊也沒有人跟我有類似的症狀 有沒有辦法可以解決這件事啊 真的好困擾QQ
2022.10.18
天氣逐漸轉涼,許多有虛寒體質的民眾,也開始注重體內保養。愛玩美診所童盛麒醫師表示,部分體質偏寒的族群,到秋冬季節會出現手腳冰冷的症狀,其原因則和體內氣血循環有關。 到秋冬季時,身體會需要更多能量來維持中心體溫,而對於體質偏虛或有心血管問題的族群來說,就容易產生手腳冰冷的症狀。童盛麒醫師指出,近期遇到不少患者有氣血循環不良、醫美術後癒合慢的困擾,建議民眾可以透過養成良好生活作息,以及適當食物溫補來改善。 美麗不止外表,也需要由內而外。愛玩美診所廖國良醫師說明,雷射療程除了用在美容醫學,更有「靜脈雷射」能夠幫助改善身體健康。靜脈雷射又分為「ILIB(靜脈淨血雷射)」和「OLIB(經皮式靜脈雷射)」,其治療原理是利用低能量之氦氖雷射,使人體靜脈進行細胞核的粒線體行光合作用,可活化機能修復細胞,也可以讓血管增加彈性與暢通,兩者的差別在於前者為侵入式治療,後者則是以貼片式來治療。 靜脈雷射就像是幫血管照日光浴,能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啟動修復能力。其療程在歐美發展已經有30餘年,被學界多方證實有一定程度的修復效果,也廣泛地被運用在預防醫學與物理治療領域,除了能促進血液循環外,對於手術後傷口癒合、過敏體質改善、增強免疫能力都有一定的效果,且療程相當安全,幾乎無副作用。 靜脈雷射雖能改善身體機能,但在施作前仍須經過合格醫師的諮詢、規劃。廖國良醫師提醒,如孕婦、裝有心臟節律器等部分特殊族群,要在術前經過醫師評估,術後也須多補充水份,以及保持良好的作息,才能維持更長久的健康狀態。
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