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剖腹產共有3筆結果

  • 坐月子期間想愛愛?產前產後性生活大哉問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懷孕期間因為考量會造成孕婦不適(曾有醫學報告指出,精液中的前列腺素造成腹痛甚至早產),許多準爸爸在此時會自動配合降低或暫停性生活需求,但畢竟性生活也是維繫親密關係的一環,等到寶寶誕生後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再度開機呢?這是很多媽咪和爸爸的疑問。   坐月子期間想愛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鄭志堅指出,古代婦女在產後大多夾緊雙腳乖乖在床上休養,不過古今中外並沒有一定的法則和研究指出坐月子時不能有性生活。通常自然產媽咪的性生活在產後二到四星期就可開始,但因為剛經歷生產過程,生殖器官(陰道和會陰)都會有些變化和創傷,譬如自然產的媽咪生產過程大多都會做「會陰切開術」,在外陰部會有傷口,而生產所造成的外陰水腫、充血,至少也需要十餘天恢復正常。   因此過早開始性生活,不僅會疼痛,也容易造成媽咪陰部感染。而剖腹產或是使用產鉗、或是大量出血、感染等情形的媽咪,子宮和外陰等器官的恢復會比自然產的媽咪更慢,所以性生活開始的時間可能更要延後一些。剖腹產媽咪子宮內傷口的癒合至少也要四到六週,所以性生活開始時間一般建議在六週後,也就是產後回診後再開始。   總之,如果自然產的媽媽沒有任何生理上的不適,產後數周內可以開始嘗試緩慢溫和的性生活,但要避免情緒起伏和猛烈衝撞;而剖腹產的媽媽則建議做完月子後再考慮開始性生活,不過因為現在醫療進步,傷口復原狀況可能因人而異,所以可以視傷口復原狀況評估性生活開始的時間。   鄭志堅建議,如果真的不知何時可以開始恢復性生活,不妨可以和婦產科醫師討論,如果夫妻彼此真的有性趣,而且沒有任何身體上的不適或是醫師建議,其實可以慢慢的由愛撫開始,畢竟性慾也是人類慾望之一,對增進夫妻生活具有正面意義,而且性生活的刺激更可以促進子宮收縮;只是剛開始時,可能無法一開始就如未懷孕時的狀況,需要彼此慢慢熟悉,緩慢、放鬆進行,以免造成疼痛。   產後媽咪會延後性生活的開始甚至有所抗拒,因為生理機能需要時間來慢慢恢復,心理上也可能會隨著新生命的到來需要調適。然而媽咪的「性」趣缺缺可能會讓另一半覺得被冷落,而造成關係和情緒上的挑戰。其實媽咪和爸爸要一起瞭解產後的身心變化,彼此支持和溝通,不需過度擔憂或顧忌,便能重溫兩人親密世界。     影響性生活品質的身心因素   鄭志堅說,媽咪的身心狀況在產後都是很敏感的,以下狀況可能會影響性生活的品質,然而,只需要時間、耐心和關懷,這些問題都是可以復原的。   1.陰道疼痛與乾澀   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產後想要恢復愉悅的性生活,陰道保養很重要。自然產媽咪在會陰切開處未完全癒合,且子宮開口也未完全緊閉時從事性行為,可能會將細菌帶入造成感染,或使傷口裂開而導致出血。此外,因為產後荷爾蒙的急速下降以及哺餵母乳因素,也會使得陰道黏膜乾澀、皺摺變少,在性行為時感到不舒服。不過這些都是暫時現象,只要傷口癒合良好,隨著組織復原和荷爾蒙分泌正常後,自然而然的,這些不適都會解除。     2.骨盆腔肌肉無法有效收縮   媽咪在經歷生產過程之後,骨盆腔肌肉筋膜會受到破壞而下垂,陰道可能會變得較為鬆弛,下垂的骨盆腔組織會讓陰道無法有效收縮,導致在性行為時會比較沒有感覺,嚴重時還可能產生漏尿和子宮脫垂等問題,此時可用提臀運動和凱格爾運動來鍛鍊骨盆腔肌肉。     3.乳房漲痛   媽咪一般在產後第三天開始就會有輕微的發熱與乳房漲痛等症狀,如果只是輕微不適,可以用熱敷來舒緩,定期將乳汁排空也有助於舒緩不適。只是哺乳的媽咪因為每兩個小時就要哺乳一次,在身心上比較勞累,這些都會影響性生活的愉悅感,需要另一半多加體諒。     4.失去自信   產後身體變化,包括身材變形、陰道乾澀與鬆弛等,都是媽咪在意的問題,也常會因此對自己失去自信心,對性生活也提不起勁。這個時候除了應該讓爸爸知道懷孕生產身理變化,也提醒爸爸在言語行動上都應該多給予支持、鼓勵和體諒,畢竟親密關係仍是建立在雙方情感上,所以回到愛的基本面是最重要的。建議給新手爸爸在新生命來到之後,不要太忙碌於工作,或者把重心完全移到小孩身上,讓媽媽覺得失去關注。     蠟燭多頭燒,沒了「性」緻   有了寶寶之後,生活更忙碌了。哺乳媽咪需要休息,而產後回到家中、職場之後,有限的時間與精力要分給這麼多事,在疲勞的狀況下,通常也會對性行為沒有興趣。此時建議如果是哺乳媽咪,可以適當儲存乳汁備用,減少哺乳準備時間;同時也和另一半一起討論如何分配家事和帶孩子的時間,只要雙方溝通良好,相信都是可以克服的。同時也要提醒媽咪,別因為寶寶而忽略了另一半。寶寶是愛情的結晶,而媽咪和爸爸則是愛的源頭,這樣才是完整又幸福的家。     重拾美好性生活   有了寶寶之後,生活更忙碌了。哺乳媽咪需要休息,而產後回到家中、職場之後,有限的時間與精力要分給這麼多事,在疲勞的狀況下,通常也會對性行為沒有興趣。此時建議如果是哺乳媽咪,可以適當儲存乳汁備用,減少哺乳準備時間;同時也和另一半一起討論如何分配家事和帶孩子的時間,只要雙方溝通良好,相信都是可以克服的。同時也要提醒媽咪,別因為寶寶而忽略了另一半。寶寶是愛情的結晶,而媽咪和爸爸則是愛的源頭,這樣才是完整又幸福的家。 只要注意以下提醒,就能在產後重拾「性」福:   1.避孕   坐月子期間懷孕其實不建議,另外考量身心、家庭狀況,也不建議在剛開始哺乳沒多久便再度懷孕;此外,理論上兩胎太接近的話,流產機率也比較高。     2.前戲很重要   建議用比較長的時間醞釀第一次的性行為,把前戲時間延長,循序漸進地刺激陰蒂和陰道是比較建議的。如果媽咪因為陰道乾澀不是很愉快,可以使用陰道潤滑劑。     3.性行為要溫柔   這個時期強度和次數過度的性行為是要避免的,可能會造成傷口裂開甚至出血;考量傷口的位置,體位也要注意不要太奇怪,可以採用「女上男下」的姿勢,除了比較不易擠壓傷口,女方也較能引導另一半採取讓自己較無壓力且舒服方式。而此時提醒行為時間不適宜太長。     4.注意清潔   性行為後盡量解出小便,有助於沖走細菌以避免感染;並用清水清潔私處,若還有會陰傷口尚未完全癒合,則使用稀釋優碘或生理食鹽水清潔,並同時更換護墊。如廁後應「由前往後」擦拭,較不會造成感染。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5.02.11

  • 產後骨盆肌肉大走鐘?令人心煩的產後漏尿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不知道妳有沒有這種困擾,在經歷10個月辛苦的負重前行後,好不容易卸貨了,卻總是在不經意的咳嗽、漏尿、跑步追回失控的幼獸時,感到內褲濕濕的嗎?甚至覺得產後身體彷彿不是自己的,總感到骨盆下墜、腹部肌肉無力,容易腰酸背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張懿芬表示,這些都是懷孕生產的印記,卻是許多婦女難以啟齒的私密煩惱,尤其在濕熱的台灣,既不舒爽更擔心有異味產生。     其實產後漏尿比妳想的好發許多,根據統計,在懷孕過程中約有4~6成孕婦曾有尿失禁,而在產後三個月仍有將近3成的人有殘餘症狀。通常漏尿情形在產後三個月內會慢慢改善,如果在產後6個月症狀仍持續,要自行恢復的機會就比較小了。張懿芬解釋,女性的骨盆底肌就像一個吊床,上面承載著膀胱、尿道、子宮,當吊床負重過度或時間久了(例:懷孕、體重過重、產道傷害、年紀增長),就容易造成吊床支撐力減弱,進而產生漏尿,這也是為什麼剖腹產媽媽仍然有可能發生產後漏尿的狀況。   隨著時代進步,也發展出許多治療利器,因每人嚴重程度不一,建議病人在門診跟醫師討論,目前就該院可提供的治療依序介紹:   1.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生理回饋訓練   主動發力收縮骨盆底肌肉,強化排尿排便相關肌肉強度。優點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且不須花費額外金錢;缺點是跟重訓一樣,要每日持之以恆鍛鍊,且骨盆底肌無法透過肉眼直接觀察,生理回饋訓練便是將貼片黏在身上相對應位置,可在螢幕上偵測發力是否正確。     2.磁波椅   利用電磁脈衝波刺激骨盆底肌肉,增強其強度與耐力。非侵入性,無須麻醉更衣,安全性高,僅需輕鬆坐在椅子上。每次療程20分鐘,每週兩次,六次為一個完整療程。需注意體內有金屬植入物者(心臟節律器、藥物幫浦)為療程禁忌症。     3.陰道雷射   雷射光的能量經由陰道探頭,作用在上皮組織造成溫度的變化,使膠原蛋白活化,再經由血管新生,達到組織重塑(remodeling)作用。過程中無痛、僅有微溫熱感,無需麻醉,建議3次為一個完整療程。目前健保無給付。     4.中段尿道懸吊手術   藉由手術,經陰道放置一個支撐尿道中段的懸吊帶,與周圍組織產生纖維化,當腹壓增加時,提供有效支撐。提供保守性治療失敗、漏尿較嚴重之個案選擇。     每一位生產後的女性都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巨變,不管是生理、心理彷彿經過一場戰爭,等待時間的修復固然重要,但也別忘了尋求現代醫療科技的幫忙,一味忍耐並不是美德,勇敢地跟醫師討論並做出對自己最適合的決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4.01

  • 中醫產後調養三步驟 分階段食補恢復媽媽元氣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一般歐美婦女體格較為健壯,常聽到西方國家婦女產後三日即可下床工作,但我國婦女體格較為嬌小,因此在九月懷胎及耗力生產後,仍然需要適度的休息及營養的補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謝明憲主治醫師表示,孕婦經過生產時的用力與出血、體力耗損,產後處於「血不足,氣亦虛」的狀態,大約需6~8週的時間才能恢復到懷孕前的生理狀態,這段時間的調養正確與否,關係到未來日子的身體健康,如果能抓住生產的機會調整體質,或治療某些生產以前身體上的疾患。     教你這樣做月子   按照正確的方法坐月子,好好的補充營養,充分的休息,就能帶來往後幾年的健康身體。但產後不同時期,婦女生理狀態不同,飲食及藥物的調養上也有所不同,在產後需分階段性的照護。     《第一階段》 剛生產完,傷口還在復合,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避免過食辛燥刺激類食物,以免傷口發炎,因應孕婦生理特殊需求,必須將水分留在體內以增加血液的供應量,在剛生產完時,生理尚未回歸正常,身體容易積累水分,因此在飲水方面需要限制以防止水腫,產後一周內可限制在1,000cc以內,可使用杜仲煮水來代替白開水,可以減少水腫的發生機會。後續因哺乳需求,分泌乳汁所耗損的水分逐漸依乳汁量補充上來,建議以雞湯、魚湯、排骨湯等蛋白質水來補充。   ★建議方式 自然產5~7天,剖腹產7~10天開始可服用七帖的生化湯,促進惡露的排出。根據臨床研究統計,生化湯可以清楚地減少產褥熱與感染,讓子宮供血充足,改善收縮,即使有稍微傷到子宮內壁都可以幫助其修復,減少將來子宮內息肉及沾黏。一般吃下三十分鐘後,子宮會收縮微痛,也會促使乳汁分泌,但通常第一胎喝生化湯子宮收縮不會很明顯。     《第二階段》 生產後經過一周的恢復,身體已經度過了一小階段的恢復期,傷口也逐漸的修復,此時在飲食上可以稍作適度的補養。第二週可以開始食用不含酒的麻油料理,其處理方式是薑僅爆香而非爆焦黑,這樣就不是大補,可炒腰子、瘦肉、豬肝、蛋、紅蟳。麻油可以促進子宮收縮,其中的油脂具有潤腸作用,可以使排便問題獲得改善。如果屬於燥熱體質,在煮麻油料理時,可不爆薑、不用酒,因為麻油料理之所以算是燥熱性食物,主要是因為食材綜合起來屬性偏熱。   ★建議料理 ◎麻油炒豬肝、麻油炒腰子、麻油炒桂圓:老薑用麻油炒香成淺褐色,加入腰子(或豬肝、桂圓)翻炒數回。 ◎杜仲腰子湯:煮杜仲,取藥汁備用,將腰子剖開成兩半,去白筋,表面斜切裂口,再切成3公分小片備用,老薑用麻油炒香成淺褐色、加入腰子翻炒數回,再加少許水煮開,倒入杜仲藥汁一起煮熱,加入適量米酒、調味料即可食用。 此時中藥以補血為主,稍作補氣,可以用中醫補血名方「當歸補血湯」來加減使用,另外在藥材或飲食中可以酌加四神湯的組成成分,補養脾胃,利水袪濕,幫助消化吸收及減少水腫的形成。     《第三階段》 生產後經過二到三週的休養及調理,身體已經到了可以大補的階段,此時米酒料理就可以進場。產後14天後,可以開始吃麻油雞,因這道料理含酒,在東方食補的觀念中屬於較「燥」的食物,不宜在產後初期食用,平均在產後的第15天開始食用,直到坐月子結束。   ★建議料理 一般麻油雞煮法如下:鍋子加熱倒入麻油,待油熱後加入薑炒;再加雞塊炒至7分熟,將1:1的水、酒倒入,煮開後立即轉為小火再煮20~30分鐘。體質燥熱的媽媽,酒跟麻油的比例要降低。台灣冬季天氣較冷,一般來說大概地域,中北部薑可以爆黑,一般產後坐月子需要食用6-10隻雞。3個月內小產則須服用3-4隻雞。此時中藥調理主要使用如「十全大補湯」等大補氣血的方劑,一般服用三帖,一帖服三天,煎煮藥汁後與魚或烏骨雞再燉煮,可跟麻油雞交替食用。其主要功效為幫助卵巢、骨盆恢復,補腎固筋骨。     謝明憲醫師表示近來有報導指出,產婦飲酒會導致其分泌母乳中亦含有酒精成分,擔心食用麻油雞等含酒料理後其乳汁中的酒精成分會影響幼兒腦部及神經的發育。但目前尚未有科學證據指出產婦食用雞酒料理會讓幼兒將來的腦力發展受到影響,所以坐月子的產婦亦不用過度擔心。另外根據研究顯示,食用麻油雞料理半小時後母乳中的酒精濃度會達到最高峰,三小時候則退至零,所以如果對此擔心的話,建議在食用麻油雞料理三小時後再哺乳,或在進食前先將母乳擠出儲存。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11.05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