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音波共有18筆結果

  • 顏值經濟未來五年破千億,電音波仍是大勢主流

    文章/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顏值經濟成長力道不墜,根據研究報告指出,全球醫美市場預計將在2030年前達到1400億美元的規模,並持續擴張 。就趨勢而言,由於對非手術性治療(non-surgical treatment)、修復期短、講求自然的護膚(skin care)方案之喜愛,使得電波與音波療程仍是醫美主流,其中醫美音波市場預期以7.22%的年複合成長率在2030年達近20億美元規模 ,而醫美電波市場則是以10.6%的年複合成長率達16億美元之譜 。   隨著科技應用與客製化需求成長,電音波也不斷精進與發展,全球醫美儀器及產品專業代理泰可國際日前攜手台灣醫美名醫舉辦醫美產品與趨勢研討會,透過實務案例解析,帶出醫美電音波最新的應用和觀察,全場超過百位醫美診所醫師與產業代表到場盛情響應。     翡翠電波療程新發現,醫:不只緊緻,還能處理棘手肝斑和酒糟肌   結合「微針」與「電波」的新型態微針電波已成為高詢問度的醫美療程選項,京硯皮膚科診所蔡逸姍醫師表示:「翡翠電波是一種能處理多項問題肌的有效且安全的低侵入式療程,透過0.16mm的微針矩陣將能量導入淺、中、深層的皮膚進行加熱,具有刺激膠原蛋白生成、改善膚質環境的緊緻除皺作用。」蔡醫師補充說:「根據研究案例的觀察,透過翡翠電波在患部表面淺層能量的施打,回復膠原蛋白與良好真皮層,同時搭配傳明酸或外泌體,肌膚不僅恢復了光澤,肝斑的色素沉澱也顯著減少」。     Z音波:複合式體雕療程的新選擇   相較於對醫美顏面療程的討論,傑尼斯時尚醫美整形外科診所陳信宏醫師分享Z音波在身體雕塑的案例與觀察。陳醫師提到,目前音波體雕應用範圍從以往的臉部擴展到特定身體部位,與傳統抽脂手術相比,Z音波在身體雕塑應用的優勢在於其探頭設計不僅能局部減脂,同時可達到肌膚緊實的效果,加以擊發速度相當快,能大幅縮短療程時間與降低過程中的疼痛感,且屬於幾乎沒有修復期的非侵入式療程,療程結束後即可回歸日常生活,故成為不少人選擇雕塑體態的方式之一。但陳醫師也提到,目前Z音波體雕成本相較仍較高,建議搭配複合式療程,或是較不適合透過抽脂處理的部位。     音波拉提新觀念,客製化時代「深度」決定效果   本次研討會儷寶得信義皮膚科診所鄭國良醫師以Z音波客製化拉提療程為例,突破窠臼點出深度設定對音波效果的影響,鄭院長表示:「音波治療不是只著重在3.0mm與4.5mm的深度,根據東方人臉部不同厚度的與區域,應該運用不同深度做有效的治療,尤其現在接受音波治療的年齡層更廣,在絕大部份治療無效果的案例中,很大原因是深度選擇不正確,或接受如同機械化的制式療程,在講求客製化的時代,音波應該不只侷限於4.5mm,要將1.5與2.0mm深度加以應用,正確使用在亞洲人臉部厚度與將能量傳遞於正確組織的治療中」。   擔任本次研討會座長的美麗境界皮膚科美容診所曾忠仁醫師表示,「根據現階段的態勢觀察,未來五年包含電波與音波的雙波在醫美市場仍會佔有一席之地,隨著科技發展和創新,如何展現高效、客製甚至多元療程的應用與規劃,將會是各醫美院所用心思考改善的重點。」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5.03.31

  • 乳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篩檢年齡層擴大成關鍵

    文章/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乳癌為臺灣婦女發生率第一位之癌症,依據衛生福利部111年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及112年死因統計,111年有17,366位婦女罹患乳癌,112年有2,972名婦女死於乳癌。女性乳癌標準化發生率近年呈上升趨勢,標準化死亡率持平。111年標準化發生率及死亡率分別為92.0及13.1(每十萬人口),其中標準化發生率較110年的82.5上升9.5。由於第零期至第二期乳癌五年存活率超過9成,第四期乳癌五年存活率卻只剩下約4成,所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成為乳癌患者治療的關鍵。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乳房外科主治醫師謝佳蓉說,乳癌是一種在乳腺組織中形成的癌症,其中大多數始於乳腺管。乳癌發病率基本上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但與其他癌症的最大區別在於,有可能在相對年輕的時候便患上乳癌。尤其亞洲女性,乳癌發生年齡較歐美國家年輕5至10歲。過去臺灣年輕型乳癌高峰在40至49歲,近10年臨床發現,有越來越多20至30多歲的女性被診斷為乳癌。任何人都有罹患乳癌的風險,因此瞭解乳癌特徵,對於早期發現和治療非常重要,需要謹慎面對。   謝佳蓉指出,女性荷爾蒙(雌激素)與乳癌的發生密切相關。初經早或停經晚、從未生育或較晚生育、未哺乳的女性,罹患乳癌風險增加,即是與分泌的雌激素量有關。雌激素分泌在月經初潮前後增加,40多歲後逐漸減少,但這並不意味著完全不分泌。此外,雌激素雖然主要由卵巢分泌,但體內還有其他來源,因此即使進入更年期後,也有可能罹患乳癌。其他危險因子包含家族病史、相關基因變異(尤其BRCA1和BRCA2遺傳基因)、曾經得過相關癌症的過去病史(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老化、有異常或良性乳房疾病、緻密型乳房、缺乏運動、肥胖、服用荷爾蒙藥物、酗酒、壓力,或曾因疾病治療接受過高劑量輻射線曝露。   乳癌常見可能症狀包含腫塊(通常是無痛的)、乳頭異樣分泌物、乳頭凹陷、左右乳房形狀不同或外型改變、局部凹陷或凸出、皮膚變化如橘皮樣、紅腫、或潰瘍。大部份乳癌初期沒有症狀,也不會疼痛,甚至不一定摸得到腫塊;患者若在摸到腫塊時才就醫檢查,往往腫瘤可能已經不再是早期,因此想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乳房影像學檢查相當重要。   「早期發現」是指在乳癌分期較早的時候即發現病變。乳癌分期分為第零期至第四期,取決於癌症在乳房中的擴散程度、是否已經擴散到淋巴結以及是否已經擴散到遠離乳房的器官。相對存活率會隨著分期的進展而降低。   謝佳蓉表示,為了在早期發現乳癌,定期進行乳癌篩查相當重要。乳房X光攝影檢查是目前國際上最具醫學實證,可有效提早發現並改善預後的乳癌篩檢方法。將乳房夾在兩塊板子之間並加壓,使用低劑量X光透視乳房組織拍照檢查,可偵測出乳房鈣化點或微小腫瘤,發現無臨床症狀之非常早期的乳癌,敏感度較乳房超音波高。對於亞洲女性緻密型乳房,除了乳房X光攝影檢查之外,輔以超音波檢查,加強對緻密型乳房內的腫瘤之辨別,以及是否已經擴散到周圍的腋窩淋巴結。乳房攝影與乳房超音波為互補的檢查,各有優缺點,無法互相取代。當乳房有可疑病灶時,通常需要兩種檢查都進行,才能得到完整的評估。如果在這些篩查中發現任何異常,則採集一部分病灶檢體進行病理檢查,以正式診斷。不過乳房X光攝影及乳房超音波皆有其限制,仍有一定比例的乳癌無法偵測到。因此即使檢查結果正常,在二次定期檢查之間,如有發現任何異狀,仍應盡速就醫評估。   今年起,每二年一次的乳癌篩檢(乳房X光攝影檢查)除了原本45~69歲女性外,延伸年齡擴大至40~44歲及70~74歲女性。乳癌相對存活率和期別息息相關,會隨著期別的進展而顯著降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乳癌患者治療的關鍵。建議您定期進行乳癌篩檢,守護健康。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5.03.10

  • 2025女性愛美三大趨勢,醫師:高效自然是關鍵

    文章/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隨著三八婦女節(又稱國際婦女節)的到來,世界各國無不慶祝這表彰女性各領域成就的日子,而身為女性更一定要好好愛自己。愛美是女人的天性,愛美就是愛自己,綜合國內外媒體調查與報導,2025年女性愛美呈現多元發展趨勢,但自然與高效仍是求美的重點。     2025女性愛美三大趨勢:自然、個性、極簡、高效是關鍵   分析國內外美容與時尚媒體平台的調查與報導,2025年女性對美的追求呈現多元的面向,像是自然、健康甚至是ESG等,但整體而言仍不難看出以下的重點:     1.對自然與個性化醫美療程的追求   透過醫美療程維持美貌已成為現今許多女性日常的保養行為,對於醫美療程的需求在這幾年也出現變化,強調自然、無痕,甚至能突顯個性美(real me)的方案逐漸受到求美者喜愛。     2.極簡與多功能美容產品與服務的喜愛   偏好精簡的保養步驟,願意選擇多功能且高效的產品或服務。     3.科技驅動的個性化保養方案   隨著科技創新,能為女性提供更精準與個性化的保養方案,讓求美者如獲量身定制的服務。     音波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打造自然與個性的美麗方案   由韓國氧氣女神李英愛代言的Z音波,透過尖端音波科技的應用,提供符合2025愛美趨勢的療程。章葳瑄醫師提到,Z音波整合帶有緊實效果的點狀與消脂效果的線性探頭,搭配6種不同深度的探頭,可安排15種療程模式,既有助緊緻提拉又能消脂塑形,同時改善皮膚質地,另外,針對額頭有輕微鬆弛、壓眉的狀況,也可使用點狀探頭進行拉提。最後,章葳瑄醫師提到,Z音波擊發速度非常快,線性一發不到0.4秒,打100發幾乎不到1分鐘時間,大幅提升療程舒適度,且在幾乎無須修復期的狀態下,後續只要搭配基礎的配套保養,就能為皮膚基底環境打底。   然而,章葳瑄醫師也不忘提醒,任何醫美療程都是存在風險,求診者術前一定要與專業醫師溝通諮詢,瞭解其適應症、禁忌症、副作用等,並選擇原廠認證的合格器材與醫療院所,如此才能降低風險與減少期望上的落差,在2025年美麗出發。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5.03.08

  • 「心臟擴大」不可輕忽!認識心臟衰竭

    文章/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心臟衰竭是一種嚴重且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指心臟無法有效地供給血液來滿足全身的代謝需求。心臟擴大(Cardiomegaly)是心臟衰竭的一個常見表現,指心臟的結構性改變,例如心室或心房的異常擴張。過往一旦心臟擴大要再回復原本正常大小並不常見,但隨著藥物演進及各式心衰竭治療的進步,心臟瘦身成功的例子變得越來越多了起來。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內科主任曾梓維表示,最近半年之中就有兩位年約40至50歲的男子,長期三高不控制因此心臟衰竭造成呼吸困難、無法平躺睡以及全身水腫的病人來到門診及住院治療,經藥物治療後,不只心衰竭症狀改善,心臟擴大在16天之內回復正常大小,心臟收縮力(LVEF,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也由使用藥物前的28%上升到48%的案例。可見近代心衰藥物及治療確實有了長足進步。   曾梓維說,心臟擴大的成因多種多樣,常見包括: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心肌病變(如擴張型心肌病)以及瓣膜疾病等。這些情況導致心臟需要承擔額外負擔,最終導致心臟結構改變並影響其功能。   心臟衰竭通常分為兩類:收縮功能不全(HFrEF),心室無法有效收縮;以及正常收縮分率型(HFpEF),心室無法有效舒張填充血液。這些改變進一步加劇心臟擴大的進程。   患者常出現症狀包括: 呼吸困難,尤其是在活動或平躺時。 下肢水腫或體重短期內增加。 持續性的疲倦與運動耐受力下降。   診斷方面,醫生通常會利用胸部X光檢測心臟大小,心電圖評估是否有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心臟超音波則能詳細觀察心室心房及瓣膜的結構和功能。核磁共振(MRI)有助於進一步分析心臟肌肉的健康狀態。此外,血液檢查中BNP(B型利鈉蛋白鏈)的升高也是心臟衰竭的一項參考指標。   心臟擴大和心臟衰竭的治療以改善症狀、延緩疾病進展為目標。常見治療方法包括:   ● 藥物治療:目前四大支柱的用藥   1.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及血管張力素接受器拮抗劑(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能減輕心臟的負擔。   2.β阻斷劑有助於穩定心率。   3.第二型鈉葡萄糖轉運通道抑制劑(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簡稱SGLT2抑制劑)排糖減鈉同時保護腎臟。   4.礦物皮質酮受體拮抗劑MRA(Mineralocorticoid/ Aldosterone receptor antagonists,MRAs)可排鈉排水。     ● 手術治療   針對瓣膜疾病的修復或置換手術,針對冠狀動脈疾病可安排心導管手術放置支架或透過心臟再同步治療(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改善心臟的收縮泵血功能。   曾梓維指出,預防心臟擴大和心臟衰竭的關鍵在於控制危險因子,如: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此外,定期健康檢查和早期發現異常心臟功能,有助於減少疾病的發生風險。生活方式改變及調整也很重要包含減鹽飲食、控制體重和戒菸限酒有助於減輕心臟壓力。   心臟擴大和心臟衰竭雖然嚴重,但通過現代醫療技術與生活方式的改變,患者的生活品質可望顯著改善。及早注意症狀並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對於疾病的管理至關重要。       胸部X光照片(圖片來源:曾梓維醫師提供)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5.02.27

  • 浪漫佳節送禮顛覆傳統!醫美保養送進心坎裡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隨著醫學美容技術日益進步,輕齡保養概念成為趨勢,醫美療程已不再是成熟女性的專利,Z世代也開始將其融入日常保養。年輕人對肌膚保養的方式不再依賴昂貴護膚品來維持光采,更多人選擇具有高效的醫美療程,以快速有效的方式延緩衰老,提升自信。面對即將到來的情人節及女王節,許多人也選擇將醫美療程作為驚喜禮物,送給摯愛之人,既能加持美貌,又能傳遞關懷與愛意。   據聖宜診所忠孝院長翁書賢醫師的說法,水光針、電音雙波和皮秒雷射榮登2025情人節醫美療程的熱門選擇。翁書賢醫師說明:「近期許多年輕女性積極參與醫美保養,不僅能顯著改善膚質,更有助於提升自信,也有許多客人帶著另一半或是父母來到診所挑選好禮,逐漸成為佳節送禮的新潮流。」     輕齡保養新趨勢:Z世代搶先步入科技養膚行列   如今的年輕人對於肌膚保養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加,尤其是Z世代女孩,已搶先步入醫美保養的行列,將醫美視為日常保養的環節。Z世代活躍於社交媒體,更願意在網路平台上展示自我想法和觀點,展現其獨特的個性與價值觀。已經不僅僅是追求外在美的手段,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自我投資的方式。隨著對美的追求日益精緻,醫美療程將成為她們未來保養的重要選項,幫助她們在歲月流轉中保持最好的自己。並且Z世代將醫美視為「預防性保養」,透過定期的醫美療程,讓「輕齡保養」成為他們生活中的常態。這種轉變顯示出台灣女性對於美麗的要求已經升級為更長遠、更科學的肌膚管理方式,醫美療程成為她們維持青春光采和健康肌膚的最佳選擇。特別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這些療程不需要長時間的恢復期,成為其廣受歡迎的原因。   根據《2024年醫美洞察–Z世代比你想的更愛美!》產業趨勢報告發現,2024上半年Z世代對醫美話題的討論聲量大幅增加38.48%,其中,現在年輕人使用的社交軟體Threads在各式微整手術討論暴增17.6倍。在雷射保養類別中,94%的聲量集中於「皮秒雷射」,其中對於「痘疤(+29.97%)」、「毛孔(+49.88%)」和「美白(+111.36%)」關注度成長最為快速,顯示醫美保養不再僅限於成熟女性。     2025情人節送醫美?投資自己好實在   近年來幫另外一半挑選既實用又貼心,還能送進心坎裡的禮物屬實為一大難題,因此也不少民眾在情人節、女王節這樣專寵另一半的節日中,選擇合適的醫美療程作為助攻完美情人的禮物;不僅能有助改善肌膚狀況,還能幫助重拾自信,在特別的日子中感受到另一半的愛與關懷,從內而外的美麗呵護,讓對方感受到來自心底的關懷。這份創意十足且富有心意的禮物,能讓愛情與浪漫的節慶氛圍共同綻放,為彼此的生活增添更多光彩與幸福。   翁書賢醫師表示:「過去每逢節慶即將到來之際,診所求診的客人就會顯著提高,更有甚者是帶著另一半一起諮詢,希望能夠親手打造完美情人;其中水光保濕療程、電音波拉提、以及皮秒雷射的保養,更是成為近期民眾的最愛,也不乏有低於30歲的年輕客群來進行求診,提前進行肌膚管理。」       翁書賢醫師表示水光注射、電音波療程都是時下相當受歡迎的保養方式之一,消費者在進行療程前記得確認使用原廠正貨的儀器及產品,避免使用價格過於便宜或來路不明的機器,避免術後隱形風險。 圖片來源:聖宜醫美提供     ● 水光保濕療程   水光針作為當前最受歡迎的非手術療程之一,可以為不同肌膚量身訂做,成為眾多消費者的首選。透過負壓真空技術,精準鎖定施打肌膚範圍,再利用精細的微針將保濕玻尿酸及其他營養成份注入到肌膚淺層皮下;翁醫師說明,水光注射療程可根據每個人的需求進行客製化調整,有助於改善肌膚乾燥、暗沉、易敏等問題,幫助肌膚重現自然水潤光澤。     ● 電音波拉提   相比於完美肌膚,研究顯示,Z世代更注重清晰的輪廓線條以及臉部立體度,其中非侵入式且恢復期短的電音波療程更是受到大眾喜愛,翁書賢醫師進一步說明:「電音波療程能夠透過能量分別刺激肌膚真皮層及筋膜層,有助催生組織中的膠原蛋白,幫助改善細紋、緊實輪廓、拉提線條;其中最新一代的Z音波更主打低痛感及速度快,在一眾音波儀器中快速崛起,而具有韓式小鳳凰之稱的IG電波因能量溫和,即使僅進行簡易敷麻也能輕鬆完成,獲得不少消費者的好評。」     ● 皮秒雷射   皮秒雷射作為全國人民首選的入門級醫美保養,也在2024年成為Z世代相當關注的保養項目,翁書賢醫師提及:「求診民眾在肌膚保養上,一般對於疤痕、毛孔以及暗沉膚色最為在意,也恰好合乎民眾最關注的項目,不過還是提醒民眾要在專業醫師的建議之下,選擇肌膚能夠接受的能量強度。」翁書賢醫師也再次強調,每個人的肌膚狀況不同,因此選擇適合的療程和專業醫師的建議,才能達到最佳的保養效果。     醫療旅遊隱形成本高,在台求美無懼風險更安全   近期醫療旅遊風氣盛行,有許多消費者特地前往海外,諸如韓國、大陸亦或是東南亞,接受不同類型的醫美保養療程,但卻因為返台後反因無法回原診所進行照護而引發不少訴怨,翁書賢醫師說明:「各國民情不同,雖然海外國家因為當地法規以及同質競爭關係,導致療程本身價格更吸睛,但可能隱含更多的隱形成本而不得不防;在過去一年中就曾有幾位診所熟客在海外進行埋線療程後,返台卻找不到診所願意協助拆線,後續更引發傷口反覆發炎狀況,只能求助醫院協助;也有顧客施打不明材質的填充劑後續發生嚴重『位移』的情況,只能另外花錢進行術後改善,不得不謹慎提防。」   無論是微整形、雷射還是水光療程,還是需要專業的醫師和護理團隊全程跟進,為每一位顧客量身訂製專屬保養方案,才能大幅降低消費者求美不慎後的隱形風險。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5.02.14

  • 肝臟沉默的殺手:一年一檢,守住健康與家人笑容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48歲的李先生,年輕時候就知道自己有B型肝炎,因為工作忙碌關係,偶爾想起時才會前往消化內科檢查肝臟。前幾年新冠疫情打亂了生活習慣,更是忘記之前醫師叮嚀的規律追蹤,直到最近食慾變差、常常疲累不堪,且家人發現李先生肚子愈來愈大,才急忙催促著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門診求治。經過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李先生的肝臟裡佈滿了大大小小的腫瘤,再接受後續一連串的檢查確診為末期肝癌,經過半年的治療,最終還是無法挽回李先生寶貴生命。   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癌症仍位居10大死因之首,而肝癌已經連續44年名列前2名,每年約有1萬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主因皆為B型肝炎及C型肝炎,而死於肝癌的病患中,超過三分之二的人為B型與C型肝炎帶原者。B型肝炎帶原者如持續有肝炎發作,有15-20%會發生肝硬化,大幅增加肝癌的機率;而C型肝炎病毒感染至少會有一半以上變成慢性肝炎,其中約20%會導致肝硬化,而肝硬化者每年有3~5%會變成肝癌。   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謝文斌認為,除了常見的B型與C型肝炎,脂肪肝也逐漸成為醫學界重視議題。在台灣,平均每3個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因為大多無症狀,所以許多人也不以為意,然而放著不管,若引發慢性肝炎,還是會傷害肝臟,甚至導致肝癌。   謝文斌特別建議有肝硬化者,每3個月找消化內科醫師抽血並接受腹超檢查;有慢性肝炎者(B、C肝帶原者、脂肪肝、酒精肝),則每6個月追蹤1次;其餘40歲以上民眾,也建議規律定期健康檢查,特別要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   肝癌是一個「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可以活很久的疾病;但中晚期肝癌的治療常常不如人意。謝文斌深深體會出,每一個癌症患者的死亡不只是一個病人本身的痛苦,也包含了一整個家庭無盡的淚水與數個破碎的心,與其事後的懊悔、千金難買早知道,倒不如一年之中花一點點時間,敲敲消化內科醫師的門,多重視一下自己的身體,規律的追蹤檢查,才能活得健康、活得久。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5.01.31

  • 萌系醫美!Hello Kitty跨界合作,療癒變美又紓壓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疫情過後,不確定性使人們開始更注重心靈撫慰與精神紓壓的追求,所謂「療癒經濟」(Healing Economy)乘勢而起,根據全球健康研究所(GWI)的報告顯示,與療癒開銷相關所創造的療癒經濟每年以10%的高速度增長,2025年全球療癒經濟市場規模預計達到台幣228兆。如今這股旋風也吹進醫美,全球醫美儀器及產品專業代理泰可國際看準療癒魅力,攜手三麗鷗推出Hello Kitty品牌跨界合作,要給愛美民眾療癒變美的體驗。   相信對大家而言,變美本身就是件很療癒的事,而隨著醫美保養觀念的普及與生活化,人們對醫美療程的期望,已從過去講究效果,變成不只有效還要舒適度高,到現在若能從療程中獲得一點心情的紓壓,相信會更加分,也因為如此,泰可國際於2022年即率各品牌之先,攜手三麗鷗,推出Hello Kitty與品牌跨界合作,獲得合作醫美診所好評迴響。   隨著撫慰心靈的療癒風持續延燒,泰可國際本年度與Hello Kitty再譜萌系魅力,並擴大品牌合作至Z音波、翡翠電波與蒙娜麗莎玻尿酸等組合,發展一系列萌度爆表且實用的周邊,包括美妝鏡、保溫杯、毛毯與問號枕等平時看診諮詢與療程必需小物,讓化身醫師的Hello Kitty、Dear Daniel與Mimmy彷彿現身診所各角落,妝點出滿滿的療癒感,希望為一般人印象中高冷的醫美療程注入溫度與撫慰感。       泰可國際與Hello Kitty再譜萌系魅力,擴大品牌合作至Z音波、翡翠電波與蒙娜麗莎玻尿酸,發展一系列萌度爆表的實用周邊。     本次品牌合作中,以韓國音波旗艦機Z音波的跨界合作最具話題。泰可國際執行長鄭旭辰提到,去年(2024)在台上市就引發極大關注的Z音波是由韓國氧氣女神李英愛代言,透過點線自由切換與多功能探頭的客製化拉提療程模式,為年過50的李英愛凍齡加持,今年除了李英愛外,加入同樣也已經50歲的日本永遠卡哇依代表Hello Kitty,日韓兩位雙天后聯手,為Z音波增添凍齡、可愛的魅力意象。       Hello Kitty化妝鏡。     泰可國際執行長鄭旭辰表示:「泰可國際以為求美者提供高品質醫美療程為使命,除了科技的硬體面外,也致力於提升療程的氛圍體驗,泰可國際很高興能再度攜手三麗鷗,發展Z音波、翡翠電波與蒙娜麗莎玻尿酸跨界合作,相信有『可愛教主』Hello Kitty超過50年不墜的療癒魅力加持,能為療程帶來無形的體驗加值。」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5.01.13

  • 2024全球最美女星出爐,亞洲人就愛這種臉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日前由國際知名雜誌《Nubia》所公佈的2024年全球十大最美女星排名出爐,BLACKPINK成員Jisoo以精緻且帶高級感的臉龐,連續三年獲得此榜單的第一名。而從今年榜單上的十大美女觀察,還是能看出東方與西方審美觀點的差異。   醫師:東西方臉孔美感大不同,亞洲女性偏愛澎潤感   在YouTube上擁有超過20萬粉絲,同時是Z音波韓國原廠講師的韓國美女網紅皮膚專科醫師Joo Hong-jin(Dr. Judy)提到,亞洲與西方女性的審美標準略有不同,西方女性偏愛高的顴骨以及稜角分明的下顎線,有些女性甚至會透過手術,除去臉頰上的脂肪以雕塑所謂的凹頰(sunken cheeks)感;反觀在亞洲,以韓國女性為例,他們追求年輕(young-looking)的外表,喜愛光亮、光滑的膚質(texture);在輪廓方面,V字型下顎線但又帶點澎潤感(chubby)、蘋果肌的臉孔是女性的最愛。         圖片來源:翻攝自Instagram     2025韓國醫美趨勢:「自然」低填充感是重點   本次來台參加皮膚科醫學年會的Dr. Judy分享,2025韓國醫美趨勢追求的是自然,不喜歡太過刻意與過度填充的感覺,在面對皮膚鬆垂的老化過程,Z音波可以提供不同層次的治療,其線性探頭的設計,可以幫助臉部線條緊實與膚質優化,多功能且點線自由切換的探頭模式,不僅能客製化療程,還可消除局部脂肪堆積,因此,不論想形塑澎潤感或是略帶稜角感的輪廓,Z音波都可依照個案規劃合適的治療深度與能量模式,展現不同顏值魅力。最後,Dr. Judy也補充,Z音波除了臉部外,還能進行手臂與身體曲線的雕塑,加以線性探頭能量溫度較點狀探頭低,在療程安全方面也更有保障。   其實,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美人臉孔,緊緻膚質與符合個性的輪廓線條相信都是重點,但最後仍不忘提醒,任何醫美療程都存在風險,求診者一定要與專業醫師溝通諮詢,並選擇認證合格的器材與專業醫療院所,如此才能降低風險與減少期望上的落差。   資料來源: 1.  2024全球最美女星TOP10!周子瑜未能上榜,第一名蟬聯三年美翻天!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2.16

  • 公司健檢發現甲狀腺結節?「這狀況」可能須手術!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我有甲狀腺結節?」年末是許多企業進行員工健康檢查的高峰期,隨著超音波檢查的普及,越來越多人發現自己有甲狀腺結節。究竟甲狀腺結節是什麼?該如何處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潘立昕表示,甲狀腺位於頸部中央偏下的兩側,是身體的「發電廠」,分泌的甲狀腺荷爾蒙決定能量代謝速率。   所謂的結節,其實是甲狀腺上長了瘤或囊腫。結節形成原因不明,可能與基因、環境或飲食等多重因素有關,因此並非單靠改變生活或飲食習慣就能讓結節消失。潘立昕建議,如果發現結節後,應前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門診,尋求專業醫師建議並定期追蹤。   潘立昕指出,甲狀腺結節的檢查通常包含抽血檢測甲狀腺功能和甲狀腺超音波。有些結節可能會過度分泌甲狀腺荷爾蒙,稱為「毒性結節」,可能導致甲狀腺機能亢進,表現出冒汗、心悸、手抖及體重減輕等症狀。若抽血結果顯示甲狀腺功能亢進,需進一步安排核子醫學檢查,以確認毒性結節的位置。毒性結節良性機率很高,不需進行穿刺,後續可選擇藥物治療、原子碘治療或手術切除。   若甲狀腺功能正常,超音波則成為判斷結節是否需穿刺檢查的依據。專科醫師會根據結節特徵來決定哪些結節需要穿刺,再根據穿刺結果決定是否需要手術切除或定期追蹤。在進行穿刺過程中,醫師會使用比抽血還細的針進行檢查,而過程中所造成的疼痛大多數患者都能忍受,如果患者擔心疼痛問題,可以在穿刺前冰敷脖子下方約15分鐘,以減少不適感。不過,有時可能出現取樣不足或細胞不夠典型,需要再次進行穿刺。   結節的治療方式,若結節大於四公分或壓迫氣管、食道導致呼吸或吞嚥困難,建議手術切除。如果穿刺結果懷疑為惡性,醫師也會建議手術。潘立昕指出,以往常使用藥物或原子碘來縮小結節,但藥物可能導致甲狀腺機能亢進,增加心律不整、骨質疏鬆及中風風險,而原子碘則可能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需終身補充甲狀腺荷爾蒙。現在,多家醫院提供甲狀腺射頻消融術或酒精消融術,能有效縮小結節,有需要的患者可向專科醫師諮詢。   潘立昕提醒,甲狀腺結節相當常見,大多數為良性,患者不必過度擔憂,只需定期就診,並交由專業醫師檢查及治療即可。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1.14

  • 打造夏日少女背,掰掰厚片大嬸味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每到熱情如火的夏季,平口上衣、細肩帶背心,可是夏日衣櫃裡不可缺少的必備單品,因為對女性來說,不論是休閒運動還是甜美性感,都能輕鬆打造多元風格,成為女孩心中不敗地位的降溫系單品。為了能襯托出頸部與鎖骨的美感,大家也就更追求肩頸線條的流暢度。     現代人因生活型態,導致時間低頭滑手機、坐辦公桌、聳肩等不良姿勢,久而久之容易導致斜方肌過於發達,體態顯得粗壯魁梧,視覺給人脖子粗短、臉大的感覺影響整體美觀之外,由於肌肉緊繃僵硬而導致肩頸痠痛,為此不少人也會使用各式按摩器材藉以舒緩。斜方肌發達的特徵多是圓肩和駝背,大陸女演員白鹿曾為此穿著駝背矯正帶來矯正身形而引發熱議。   肩膀兩側的上斜方肌是由兩塊三角型扁平狀的肌肉,由頸部連接到肩膀,共同形成斜方型的四邊形,肌肉過於發達,肩膀就會隆起,倘若想要達到改善肌肉緊繃,先得讓肌肉有一定程度的放鬆,也因此會先以物理性方式,透過SPA按摩、瑜珈、矯正帶等方式達到肌肉放鬆舒緩。黃天儀醫師表示,臨床上會藉由施打肉毒桿菌素可使過度收縮的肌肉放鬆進而萎縮變小,讓肩膀看起來自然維持在下垂的狀態,視覺上頸部線條也會更加修長。   肉毒桿菌素可不只能運用在臉部,其實治療用途相當廣泛。黃天儀醫師指出,有些人會不經意挑眉、皺眉,容易產生動態紋如抬頭紋、魚尾紋;或者習慣嚼食口香糖、不自覺咬牙,下半臉肌肉就很容易緊繃等狀況,皆可採用肉毒做治療,打造自己的輕齡美學。現代人繁忙的行程,若搭配其他療程如玻尿酸、雷射、音波等療程,與肉毒治療效果更有相輔相成作用,讓臉部整體線條更為流暢優雅。   黃天儀醫師提醒,因為個人體質不同、生活習慣或是術後照顧等因素影響,時效可能隨著縮短或增加。所以療程後仍需矯正姿勢,盡量避免聳肩,同時加強訓練背肌,維持肩頸線條,打造少女背讓大家自信展露曲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7.23

  • 泰可國際攜手專業醫師,剖析醫美4大新趨勢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醫美產業在2022年站上全球第三大產業後持續成長,根據全球市場調查公司MarketsandMarkets分析,2023年全球醫美市場營收約為150億美元,估計在2028年將突破250億美元。位於醫美產業成長最快速的亞太地區,年產值預估超過600億(台幣)的台灣不僅極具發展量能,更是醫美品牌與供應商的必爭之地。面對富潛力但又高競爭的環境,如何掌握趨勢契機是突破重圍的關鍵。     全球醫美儀器及產品專業代理泰可國際日前攜手台灣醫美名醫舉辦醫美產品與趨勢研討會,透過實務案例解析與產品科技對照,帶出最新台灣醫美發展趨勢、科技應用與產業觀察,全場超過130位醫美診所醫師與代表盛情響應。     微整針劑注射熱度不減,醫師分享玻尿酸注射要訣   研究顯示全球玻尿酸市場規模預估2030年將達到168億美元,在台灣術式時間短且顯效快的玻尿酸注射成為熱門的微整針劑類注射選項。王祚軒醫師分享玻尿酸注射的訣竅:「玻尿酸注射應掌握內輪廓『充填流失 增加飽滿度』,外輪廓『拉提輪廓 線條更流暢』兩大原則進行注射施打」。   對於玻尿酸療程,王祚軒醫師說:「玻尿酸有「顆粒型」以及「凝膠型」兩種,顆粒型的玻尿酸支撐力效果好、硬度高,而凝膠型玻尿酸則是高平滑、組織結合度高、能產生較自然塑形效果。」王醫師接著說:「玻尿酸療程主要依個人狀況而有不同,沒有非要哪一種類型,但隨科技進步,近期也推出結合顆粒型及凝膠型優勢的玻尿酸,像韓國品牌Monalisa玻尿酸即採用獨特的Hy-BRID交聯技術,大幅提高交聯率、降低化學交聯劑量殘留量,改善玻尿酸密度與彈性,平衡了黏彈性和豐盈持久度,並且透過GCWs純化製程去除了殘留的交聯劑,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結合「微針」與「電波」的新型態微針電波強勢來襲   2023年開始,結合「微針」與「電波」的新型態微針電波成為高詢問度的醫美療程選項。蔡逸姍醫師表示:「微針電波是一種能處理多種問題肌的有效且安全的低侵入式療程,透過極細微針矩陣將『電流』導入淺、中、深層的皮膚進行加熱,具有刺激膠原蛋白生成、改善膚質環境的作用。」   然而伴隨科技的發展,電波儀器不論是在功能與設計上都更加精準與複合。蔡逸姍醫師表示:「以今年推出的最新美國品牌微針電波為例,其微針電波手把一次進針即可調整三段深度與能量,讓醫師得以依據患者的狀況作客製化的參數精細調整;此外搭配超細的針頭與即時電阻回饋與偵測,讓療程過程更安全且修復期更短;此外平台式機種還可擴充手把,合併安排非侵入式到微侵入式的療程,一機即可規劃除皺、拉提、緊緻的方案」。     醫美新藍海:複合式體雕療程   相對大多數對醫美顏面療程的討論,李承鴻醫師跳脫框架,分享「體雕」的趨勢的技術,李承鴻醫師表示:「醫美體雕療程的評估要全面性地從CVS:線條(Curve)、體積(Volume)與皮膚鬆弛度(Skin laxity)三面向著手,在療程規劃上建議可朝複合式療程的安排,例如增肌減脂、冷凍減脂與可用於體態雕塑的線性音波組合,達到更加乘的效果」。   而提到體雕的趨勢,李承鴻醫師則說:「運用電磁波刺激使肌肉高強度反覆收縮,達到腹肌、臀肌增強和緊實的效果的非侵入式體雕逐漸受到歡迎,電磁波刺激可30分鐘內達36,000次腹肌訓練,持續且規律性的治療可強化核心維持體態,對於醫師與病患來說都算是相當高效的療程」。     科技升級 ,音波拉提再進化   本次研討會的亮點之一,即是由鄒承軒醫師介紹的新形態音波。鄒承軒醫師表示:「近十年來,醫美市場中的音波類別發展是由高強度聚焦超音波(HIFU)的點狀探頭為主,隨著科技進化,2022年已發展出具緊實體積的線性探頭,然而醫美療程的體驗與升級除了讓療程效果更有感外,療程時間與客製化設計也逐漸成為重要考量的項目」。   鄒承軒醫師進一步指出:「目前新型態的音波在設計上做了大幅度的升級,可以在同一把手上即時切換點狀與線狀探頭,同步進行不同深度的調整,客製化並降低療程時間;此外雙向擊發與安全偵測系統更提升療程的安全性,目前在韓國已獲得高度關注,實為音波療程開啟新的紀元」。   泰可國際執行鄭旭辰表示:「泰可國際致力提供『先進安全的醫美產品』,為台灣帶來高品質與客製醫美需求的規劃,今年1月泰可和美國醫美儀器領導品牌Candela攜手合作,引進最新型態的微針電波——翡翠電波,已獲得高度的迴響,隨著台灣對於醫美電音波療程的高接受度,泰可5月將接力引入科技升級的新形態音波儀器產品,為台灣醫美受眾族群帶來更多與更佳的選項。本次的研討會很高興邀請醫美界的先進共襄盛舉,觀察與分享醫美新趨勢,透過醫界與產業界的交流,為台灣美容醫學創造更多元的可能。」     資料來源: 1. https://www.marketsandmarkets.com/Market-Reports/medical-aesthetics-market-885.html?gad_source=1&gclid=Cj0KCQjwncWvBhD_ARIsAEb2HW9RE3mpxk9rCShphtxwO_PDfK6X0dPsxSHszdNND1DSvjU1vC98f5waAp8XEALw_wcB 2. https://www.gii.tw/report/sky1321969-global-hyaluronic-acid-market-size-share-growth.html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3.19

  • Z世代23歲就開始抗老?近八成女性最怕「它」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抗老(anti-aging)更是許多愛美女性追求的目標,根據國外針對抗老主題所做的消費調查顯示,高達96%的受訪者對被誤認為比實際年齡還年輕時感到於愉悅,且令人驚訝的是,Z世代消費者開始購買抗衰老產品服務的平均年齡為23歲,遠低於千禧世代的35歲,由此可見抗老意識抬頭更是逐步年輕化。     洩齡殺手,女性抗老最怕「它」找上門   根據美國美容和個人護理消費者研究公司The Benchmarking Company所做的研究調查,在購賣抗老化商品/服務時,77%的女性消費者期望能撫平或減少皺紋(reducing/eliminating fine lines and wrinkles)、72%為肌膚緊緻(firming) 、61%為深層補水(deep hydration)而51%則是改善肌膚彈性。(improving skin elasticity)由此不難得知皺紋是許多女性抗老路上的洩齡殺手,尤其眼周、口周細紋和頸紋等顏面部位皺紋,更是讓人顯得老態龍鍾。     動靜態紋大不同,掌握成因是關鍵   皺紋的產生除了年齡老化外,還包括不良生活作息、環境中的紫外線與肌膚缺水乾燥等因素,而根據紋路的深淺和成因,又分為動態紋與靜態紋兩種。動態紋指的是因部位或表情肌肉運動所產生的紋路,例如魚尾紋、眉間紋與抬頭紋這些皺紋等,通常動態紋僅在肌肉收縮時出現,放鬆時便會消失;而靜態紋則是當動態紋持續存在且變更深層時所形成的紋路。此外,隨著年齡老化,皮膚組織失去彈性與膠原蛋白逐漸流失,在失去支撐力的情況下,鬆弛皮膚擠壓形成持續存在的皺紋與凹陷,例如眼下細紋、法令紋和頸紋等。   聖宜診所陳亮宇醫師表示:「針對動態紋的改善,通常會使用肉毒桿菌素減少肌肉的收縮,進而減少動態皺紋;而靜態紋在治療上較為多元,除了常見的以注射玻尿酸或膠原蛋白增生劑撫平細紋,電波拉皮也是熱門的選項,透過對真皮層加熱刺激膠原蛋白增生使皺紋變淺,讓皮膚恢復緊緻飽滿狀態。」     新趨勢結合PLT再生療法,複合式醫美療程有望成大勢   近年隨著再生醫學技術與科技進步,結合再生療法的複合式醫美療程成為新興的熱門選項,其中又以萃取血小板生長因子的PLT(Platelet-Lyophilized Treatment)凍晶結合皮膚修護療程逐漸廣為應用。聖宜診所翁書賢醫師表示:「血小板富含多種生長因子,在美容醫學應用上,血小板因增加纖維母細胞的數量,對於肌膚整體的年輕、健康化將有所助益,且當血小板中的生長因子釋放時,能補充肌膚中纖維母細胞缺失的養分,故能加速表皮細胞、上皮細胞的成長,應用於皮膚皺紋治療上,PLT搭配電音波或針劑注射療程,能刺激膠原蛋白增生,輔助提高皮膚再生能力與活性,縮短恢復時間。」此外,翁書賢醫師也提到:「相較於單次治療的PRP(Platelet-Rich Plasma),PLT凍晶一次抽取約250c.c.的自體血液,並以無菌狀態送至無塵實驗室,萃取出血小板內的生長因子,再透過低溫真空方式,將血小板結晶於真空封瓶中,滅菌後製成約10~20瓶各含有約10億以上生長因子的細粉狀PLT凍晶,定劑定量方便醫師掌握療程安排,適合像皮膚皺紋與凹疤改善等通常需多次治療的療程。此外,PLT凍晶取自於自體,產生排斥、過敏的機率極低,可說是一種安全、精準且穩定的輔助療程,能讓膚況更穩定與細緻。」   最後,翁書賢醫師也提醒,不論何種複合式療程,都要先和專業醫師溝通諮詢,經評估後規畫適合的療程,此外,抗老的撫紋除皺要從日常保養做起,平時注意防曬保濕與皮膚清潔,保持健康生活作息與均衡飲食,才是延緩皮膚老化的長久之道。     資料來源: 1. Anti-aging products remain highly popular among US women 2. She’s (Anti-) Aging Beautifully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1.10

  • 音波拉提後不滿意?李敏鎬、金荷娜、全昭旻公開保養秘訣,拉提前先做好功課!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音波保養日益受到歡迎,今(14)日Merz Aesthetics®莫氏醫學美容集團旗下品牌美國音波Ulthera®公開舉辦「即視青春。拉提隨我」記者會,並公佈在台針對589名消費者進行音波拉提問卷調查結果,數據顯示超過6成消費者在做完音波保養不滿意拉提效果,有超過5成消費者認為拉提維持時間不夠長。彭賢禮醫師、黃政傑醫師提醒音波拉提成效提升的關鍵來自於「精準、安全」的施打,美麗不盲從,先從不盲打開始!     主辦本次活動的Merz Aesthetics®莫氏醫學美容集團台灣洪淑芬總經理表示:「我們相信每個人都能擁有獨特的美麗與自信,而美國音波Ulthera®正是讓消費者能重拾自信的肌膚保養首選。美國音波Ulthera®擁有市面唯一即視顯像功能,獲得國際醫療審查權威機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及台灣衛福部認證,且是一種全球新興備受矚目的非侵入性肌膚保養技術,近年尤其受到亞太區消費者喜愛。日前在韓國特別邀請李敏鎬、金荷娜及全昭旻擔任品牌大使,以『See My Skin, Lift My Way即視青春.拉提隨我』的主張,透過這些巨星長時間站在鎂光燈所背負的壓力下,與美國音波Ulthera®相遇,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肌膚保養方式,找到屬於自我的美麗,擁抱最獨特的自己!」   現場也首播亞太區品牌大使李敏鎬、金荷娜、全昭旻3位韓國巨星影片,揭曉保養首選秘訣來自美國音波Ulthera®的精準量身照護,大使之一全昭旻也特別為了台灣粉絲錄製獨家影片,分享保養美麗秘方。活動品牌大使莫允雯也站台分享美國音波初體驗,親自傳授自信美拉提養成術。     6成消費者不滿拉提效果、5成認為維持時間太短   「即視青春。拉提隨我」記者會公佈音波拉提問卷大調查,問卷內容針對台灣589名消費者進行調查。問卷邀請到彭賢禮醫師進行數據解讀,調查結果顯示:   針對醫美治療選擇上,86%消費者傾向非侵入式,如音波、電波;14%消費者傾向侵入式。選擇非侵入式音波保養的主因為不需開刀(72.8%)、沒有傷口(68%)、能快速看到效果(63.1%)、較無恢復期(60.2%)。 消費者主要希望透過音波拉提臉部皮膚鬆弛(82.5%)、促進膠原蛋白增生(58.3%)、拉提輪廓線(54.4%)、拉提紋路(48.5%)、拉提雙下巴(35%)、拉提下垂眼皮 (33%)、拉提皮膚鬆弛身體部位(20.4%)。 有體驗過音波拉提的消費者,多數進行保養後不滿意的原因來自拉提效果不如預期(65.4%)、維持時間太短(57.7%)。而沒有體驗過音波拉提、想嘗試的消費者,最在乎保養後立即拉提的效果(72.7%),及希望維持效果能較長(63.6%)。 9成以上消費者願意多付出成本選擇獲得國際權威機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品質與安全性更有保障的音波拉提儀器,並在施作音波拉提過程中,透過即視影像顯示清楚看見醫師施作的皮膚層,更精確施打到正確的位置。   彭賢禮醫師提醒:「許多消費者對於音波保養有迷思,甚至可能因聽過音波保養有效果進而施打,然而選對音波才是真正關鍵。音波維持效果長的關鍵來自儀器施打的深度以及精準度,才能在適當深度提供適量熱能,刺激膠原蛋白及彈力蛋白的增生,讓肌膚在幾乎沒有修復期的情況下進行自然拉提,並且可以為消費者量身打造屬於自己的肌膚保養方式。而擁有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的儀器,在施打過程能提供穩定且較佳的治療品質,我會提醒想進行音波保養的消費者優先注重精準與安全這兩大要點。」     即視影像可準確掌握施打位置與深度,減少併發症的發生率   黃政傑醫師說明:「不同年齡層的人需求不同,並非真的要皮膚非常鬆弛才能施打,年輕族群想調整嬰兒肥、泡泡臉,也是可以通過音波讓臉型更加緊緻。然而施打音波過程,若是探頭拿得不夠服貼,就容易打在不對的層次,輕則無效,重則燙傷。因此透過音波拉提的即視顯影功能可以清楚看見醫師施打的皮膚層,協助醫師精準施打位置及深度,可有效降低因為探頭不夠服貼而產生的併發症,讓音波拉提非盲打,從未施作過的民眾也能對音波拉提感到更加安心。」         莫允雯首次體驗音波拉提,打造夢幻情人肌   首次體驗音波拉提的莫允雯表示因為拍戲需要面面俱到,而脖子是最能看出女人年齡的部位,所以選擇保養脖子部位,她表示:「原本擔心過程中無法即時了解狀況,效果不如預期,但美國音波可以根據我個人的需求,精準量身打造屬於自己的透明化拉提與肌膚保養方式,恢復期也較短,無需過長時間就感受緊實效果,讓我非常安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2.14

  • 呼吸會喘?40公分巨大卵巢囊腫竟藏在婦人肚子裡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一名50多歲的婦人,最近半年被發現明顯變胖,坐著看電視甚至躺著睡覺都呼吸困難,於是前往醫院就診。經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是40公分乘以20公分的巨大卵巢囊腫,壓迫組織,必須進行手術治療,礙於腫瘤指數升高,擔心有惡性腫瘤情形,選擇剖腹手術,術後恢復健康狀態,取出卵巢囊腫甚至超過7公斤。病理組織報告指出,婦人的卵巢囊腫是黏液性囊腫,當囊腫愈大,手術風險愈高。一般卵巢囊腫剛開始長大症狀不明顯,不太容易被發現,但若超過10公分的巨大囊腫,極可能壓迫周圍器官,出現腹脹、腹痛、最嚴重恐致死。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鄭志堅指出,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見的腫瘤,因卵巢位於骨盆腔深部,腫瘤不容易及早發現,而卵巢腫瘤以型態則可分為:   一、非贅生性之卵巢囊腫   如功能性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瘤等等。   二、贅生性卵巢囊腫   如畸胎瘤、漿液性卵巢囊腫、黏液性卵巢囊腫等。   三、惡性卵巢腫瘤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卵巢良性腫瘤通常在早期較小也多無症狀,因此往往在婦科例行性檢查時才偶然發現到。等到腫瘤慢慢增至中等大小(約4~8公分以上時)才開始感腹脹或腹痛甚至腹部腫塊,若腫瘤長大到骨盆腔及腹腔時即可能產生壓迫症狀,如頻尿、便祕等等。   卵巢腫瘤危險因子為:肥胖者、初經年齡較早者、不孕症患者、有家族史者等。超音波是檢查婦女生殖器腫瘤最常用、最方便,且是快速及高準確性的工具。若再配合血液腫瘤標記的檢查,可提供參考區分是良性腫瘤或是惡性腫瘤。此外,電腦斷層及磁振造影檢查也是很好的診斷工具。   鄭志堅說,良性卵巢瘤的併發症不常見,可能需要緊急手術的併發症有:   一、扭轉   為常見的婦科急症,需要需要緊急手術,不到10%的卵巢腫瘤會併發扭轉。   二、破裂   可分為外傷性及自發性兩種,卵巢腫瘤破裂可能造成內出血的急症。   三、感染   另外,卵巢腫瘤依大小可分為三種:   ● 一般大小:約5~10公分。   ● 大卵巢瘤:10~20公分。   ● 巨大卵巢:腫瘤大於20公分以上者,巨大卵巢瘤一般而言非常少見,尤其是大於20公分以上者。   患者會有如此巨大的腫瘤原因可能是症狀不太明顯、患者警覺性不夠。而本案例是黏液性囊腺瘤,是卵巢瘤中最容易形成巨大腫瘤者。黏液性囊腺瘤好發於30~50歲的女性患者,大多為單側性,只有5~10%為雙側性,一般較大,容易發生壓迫徵狀。另外,黏液性囊腺瘤通常為圓形或橢圓形、切面常為多房有分隔,腫瘤表面大多灰色有光澤、囊壁較厚、有彈性。囊內容物為黏液性、不透明、黏稠液看似膠凍。黏液性囊腺瘤絕大多為良性(超過80%),但有10%為邊緣性惡性,不到10%為惡性。   鄭志堅表示,卵巢瘤在治療上還是以手術為主,手術種類主要為囊腫切除術及卵巢全切除術兩大類。至於該執行何種手術,基本上依患者年齡以及是否要保留生育功能為主要考量。若是要保留生育力,則以囊腫切除術為主。而手術途徑分傳統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及機器手臂輔助下的腹腔鏡手術,因為極少數卵巢囊腫為惡性,當血液腫瘤標記的檢查升高或是高度懷疑有惡性可能,建議用開腹手術。不過,透過腹腔鏡或是機器手臂輔助,傷口小,較不影響美觀。關於術後恢復時間,傳統開腹手術因肚子肌肉被拉扯,比微創手術多一些時間才能夠恢復。針對大多數卵巢良性腫瘤病人使用腹腔鏡手術即可,若有巨大卵巢囊腫或是懷疑為惡性腫瘤者,還是建議剖腹手術,安全性較高。   若想避免卵巢囊腫復發,要建議女性朋友,培養規律的生活作息,避免攝取過多富含荷爾蒙的食物例如油炸類和皮下脂肪多的食物種類,可降低卵巢病變風險。至於少數病理性卵巢囊腫與遺傳基因有關,加上症狀不明顯,建議女性安排健康檢查,當做完子宮頸抹片檢查後,再加做婦科超音波檢查,可及早發現和治療。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6.16

  • 均衡吃 規律動 向脂肪肝說NO!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109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有11,737人,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是全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死亡人數有3,964人。肝癌佔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有7,773人,約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15.5%。     脂肪肝是我國僅次於B、C型肝炎的肝病,根據10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有75.7%肝癌是由B、C型肝炎所引起的,有B、C肝炎者應照醫囑定期追蹤治療,可有效降低肝癌發生。然約有2成肝癌,並非罹患B、C肝炎,而是由其他原因如脂肪性肝炎所引起。研究指出亞洲地區脂肪肝的盛行率為29.62%,於脂肪肝患者中,每年發生肝癌中,每1000人年中約1.8名會變成肝癌。     均衡飲食 幫助改善脂肪肝   最常見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包括肥胖、高血脂、過度飲酒、糖尿病控制不良,因為脂肪肝沒有症狀,讓人難以察覺。尤其近幾年來國人生活型態改變,如喜好手搖杯含糖飲料、高脂肪食物、油炸食物,以及久坐缺乏運動等,因此導致體重增加甚至產生脂肪肝等健康問題。   30歲的汪先生,身高172公分,體重80公斤,BMI指數27。在健康檢查的超音波檢查,發現有中度脂肪肝。經詢問,才知汪先生熱愛吃油炸、高熱量食物且愛喝手搖含糖飲料,所以,除了體重過重之外,脂肪肝的形成正是與飲食攝取過多熱量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罹患脂肪肝應遵醫囑定期回診,另外還可以藉由控制體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養成健康生活型態來減輕脂肪肝;正確飲食概念可參考國民健康署「我的餐盤」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國民健康署提醒您,平常只要落實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控制健康體位,就有助改善脂肪肝。     規律運動 和脂肪肝說NO!   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減重有訣竅-「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即均衡飲食及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規律運動,讓大家為健康身體動起來,向脂肪肝說NO! 更多資訊可至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首頁/找教材/多媒體或手冊)下載使用。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31

  • 高齡孕婦掌握7原則 助安心懷孕平安生產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依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108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12歲、生育第1胎平均年齡為31歲,其中35歲以上者占30.94%。而108年出生通報統計年報資料也顯示生母年齡為35歲至39歲之早產比例達12.54%,較25歲至29歲之早產比例高(8.31%)。隨著孕媽咪年齡升高,懷孕早產風險也隨之提升。另,正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期間,孕媽咪對於是否到醫院進行產檢充滿擔心及焦慮,國民健康署呼籲高齡孕婦應「重視產前檢查」、「注重葉酸、鐵攝取」、「注重體重管理」、「避免危害物質」、「認識早產預兆」、「瞭解產兆來臨」及「自我健康管理」等原則,幫助寶寶健康長大。     好孕助攻原則,確保孕期健康           為讓高齡懷孕媽咪降低妊娠相關併發症風險,國民健康署建議高齡孕婦應掌握下列原則:   重視產前檢查 孕婦定期產前檢查,可追蹤胎兒發育及母體生理變化,發現任何異常,就能及早治療。自今年7月起,國民健康署補助每位準媽媽14次產前檢查、3次超音波檢查及妊娠糖尿病、貧血、乙型鏈球菌等檢查,請孕媽咪務必按照妊娠期程接受產檢。   注重葉酸、鐵攝取 葉酸與胎兒神經系統發育有關,建議每日應攝取3~4份深綠葉蔬菜、豆類及切塊水果約2~3碗,以達到每日葉酸建議攝取量;鐵是製造母體及胎兒血紅素的重要元素,建議食用鐵質豐富的食物,如紅肉、深綠色蔬菜(如莧菜、甜碗豆、紅鳳菜等)及豆類,可於用餐中或餐後一起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當季水果,可促進鐵吸收。   注重體重管理 懷孕期間,孕婦體重應依懷孕前體重做適量調整,以增加10~14公斤為宜。若懷孕期間低於建議體重,會增加胎兒成長發育不良、早產風險;高於建議體重,會有胎兒過大,增加生產風險。如果增重異常者,或有特殊情況者如懷多胞胎,建議諮詢醫師或營養師。   避免危害物質 菸(含二手菸)、咖啡因、酒都會對準媽媽及胎兒造成危害,包含影響胎兒智力發展及發育,或造成早產或流產的風險。孕媽咪若有戒菸、戒酒的困擾,可主動向您的產檢醫療院所人員提出,讓專業人員提供您相關支持與協助。   認識早產徵兆 如出現產兆,或是子宮規則性收縮、腹部悶痛、腹痛、下墜感或便意感、胎動較平常明顯減少等早產徵兆,應儘速就醫,以降低早產風險。   了解產兆來臨 若出現輕鬆感(食慾較好,呼吸較順暢)、落紅、陣痛或腰痠(不規則疼痛轉變為規則陣痛,且無論按摩或走動都無法減輕)、破水(由陰道流出多量液體)等生產徵兆,應儘速至醫院待產。   自我健康管理 建議孕婦依照孕期時程進行產檢。平日非必要請勿出門,避免接觸人群而增加感染風險,並加強自我健康管理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如有不明原因的發燒或其他症狀應主動告訴醫師,讓專業的醫護人員協助順利渡過孕產期。     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防疫諮詢管道一把罩   民眾如有任何孕前、孕期及產後健康管理相關問題,歡迎撥打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國語諧音:抱緊您,抱緊您),將由專業人員解答及主動致電回復,或至「孕產婦關懷網站」(https://mammy.hpa.gov.tw/)查詢孕期照護資訊;相關防疫措施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3

  • 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第2名「肝癌」!不容小覷的肝病三步曲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64歲的黃先生是位經商有成的企業家,近日來覺得上腹部悶漲不舒服,但是一直沒有去看醫生。最近才被太太拖著來到消化內科門診。第一眼看到病人時,就覺得臉色蠟黃,手腳瘦小卻肚子脹大透著古怪。黃先生表示,30年前曾經被醫師診斷過B型肝炎,這麼多年以來都沒有任何不舒服,也從不放在心上。立即幫忙安排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檢查後,竟發現黃先生的肝臟有一個約11公分腫瘤。全家都很驚訝,當初以為只是普通的肚子不適,沒想到結果是肝長了一顆大腫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醫師謝文斌表示,肝臟是人體最沉默的器官,就算長了什麼腫瘤,只要不大到一定程度,通常是不會感到有不舒服的症狀發生。肝臟功能複雜且重要,它主要有代謝、解毒、熱量儲存、分泌等功能,只要遭受傷害,生命也將會受到嚴重威脅。其中很特別的一點,肝臟非常厲害,能自行修復損傷,即使切除部份也仍然能夠正常地運作。   根據衛福部死因統計,每年約萬人左右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肝癌則為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國人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肇因主要為B型肝炎及C型肝炎。感染B型肝炎或C型肝炎病毒之後,有一部份人會變成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可能會演變為肝硬化,最後再罹患肝癌,這就是所謂的「肝病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謝文斌醫師說明,肝臟腫瘤一般可分為良性及惡性腫瘤,是國人容易罹患的癌症之一。然而,一般肝臟腫瘤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大家所忽略,因而失去接受治療的最好機會。肝臟的良性腫瘤通常不需要特別處理,除非長得太大而引發問題,經外科手術就能治癒;肝臟的惡性腫瘤有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轉移性肝惡性腫瘤及肉瘤和血管肉瘤等,需要依病人不同情形而接受不同程度治療。   現在社會資訊流通快速,大眾對健康意識的注重也大幅提升。門診民眾常常會問自己是不是肝癌的高危險群。回顧主要文獻,危險因子可以歸納以下幾個主要:   (一) B型及C型肝炎。臺灣的統計資料顯示出有80%~90%的肝腫瘤病人是B型及C型肝炎帶原者。   (二) 病毒性或非病毒性慢性肝臟疾病,主要就是肝纖維化及肝硬化。一般民眾常常以為要先有肝硬化才會產生肝癌,其實不然,肝纖維化就有變成肝癌的風險。   (三) 食用受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發霉的花生、大豆等。   (四) 使用不當藥物,如未經醫師處方之成藥及草藥。   (五) 從身體其他部位轉移而來的癌症,通常腸胃道、肺臟及乳房部位的癌症較容易轉移至肝臟。   (六) 家族性遺傳因子。   (七) 酒精也是一個重要因子,臺灣人在許多聚會場合都有喝酒應酬習慣,許多男性同胞常常為了生活也把自已的肝給賠掉。   最後提醒民眾,如果發現體重下降,不明原因的腹脹肚子痛、皮膚搔癢、噁心、嘔吐、食慾降低及觸摸到腫大上腹部的這些徵狀,就應該盡快到消化內科(肝膽胃腸科)就診。對於有肝癌高危風險而有肝硬化的病患,大部分都會建議每6個月做抽血和腹部超音波檢查。預防肝癌最有效的措施便是規律回診,改善不良生活習慣並且遠離誘發因子。   謝文斌醫師建議民眾,臺灣相對國外是一個醫療可近性很高的地方,若是有肝(或肚子不適)的問題,還是要好好的找一位消化內科(肝膽胃腸科)醫師看診做檢查,若是醫師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回診追蹤,就要好好遵照醫囑,以免可以早期處理的問題,拖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2

  • 早期攝護腺癌以無創海福刀治療,可保性福免漏尿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72歲吳先生是退休的科技業老闆,因健檢發現攝護腺癌指數PSA偏高,且有排尿不順的症狀,而接受超音波切片檢查,診斷為第二期攝護腺癌,吳先生選擇接受無創海福刀標靶治療,術後體力毫無影響,迅速恢復正常生活,無漏尿現象,追蹤數年仍無復發。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泌尿科許富順主治醫師指出,近年來攝護腺癌已躍升為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五位,年齡也有下降的趨勢,攝護腺癌早期並無明顯徵兆,僅有尿急、頻尿或小便不順和夜尿等與良性攝護腺肥大症相類似的症狀,患者往往延誤到骨骼轉移才有疼痛現象。   第一或第二期攝護腺癌的治療選擇有傳統根除性手術、機器輔助根除性(達文西)手術、冷凍微針治療、海福刀標靶治療和放射線治療等。依組織惡性度的不同,高惡性度者應考慮根除性手術,若是中低惡性度,則可考慮局部治療,減少不必要的組織傷害。   許富順表示,達文西根除性手術的優點是可摘取淋巴腺,有6個小傷口,術中出血約200c.c.至500c.c.不等,術後一段時間會尿失禁,仍有病患會長期漏尿。冷凍微針治療和海福刀標靶治療都屬於低侵入性的治療,術後恢復快,較不會有尿失禁的後遺症,不過冷凍微針的組織破壞區域較大,術後陽萎的比例約七成。至於海福刀標靶療法,則是利用超音波探頭伸入肛門,以高能量超音波集中於病灶、摧毀腫瘤,身上無傷口,術中不會出血,當日或隔日即可返家,術後一週內會感覺解尿不順,待治療區域消腫後即恢復正常。   針對早期攝護腺癌治療的臨床研究顯示,國內海福刀長期無復發率為73%,國外為75%,與根除性手術並無差異,但海福刀術後併發症少,患者生活品質較佳。   許富順醫師表示海福刀除了標準治療方式,亦可針對早期攝護腺癌患進行局部治療,例如單側罹癌,就治療該側的範圍,避開神經血管叢,即可保留性功能。不過,後續仍應配合定期追蹤。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11.21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