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共有29筆結果

  • 肥胖是慢性病?教你如何瘦得健康又美麗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的健康促進統計年報資料顯示,2017至2020年成人過重及肥胖率已高達50.3%,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20年全球肥胖年報中,台灣為東亞地區肥胖盛行率第一名。肥胖會引發各種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呼吸睡眠中止症、非酒精性脂肪肝、退化性關節炎等等,甚至也會提高罹患癌症風險,所以肥胖是國人應該要重視的健康問題。     WHO已定義肥胖是慢性病,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基因、生活習慣、環境、個性、身體健康等因素,但最重要的還是與飲食最相關。   隨著生物科技的發展,手術、藥物都有協助改善肥胖的方式,但這些體重控制管理方法背後的原理,都是強制肥胖病患少吃,來達到體重下降的效果。少吃意味著攝取的營養素減少,可是人體每天都需要基本六大營養素的補充,藥物或手術介入治療只是輔助,治標不治本。   利用減重手術快速瘦身的病患,普遍都有皮鬆肉垮及產生肥胖紋的問題,這是因為強制減少食物的攝取後,身體所需的營養素也變得不足,造成肌肉量減少,皮膚的膠原蛋白流失且失去彈性,也失去正常皮膚的保水功能所引發的問題。   2017年肥胖因素醫學期刊中的一篇隨機臨床研究報告,針對高蛋白飲食與標準蛋白飲食對代謝症候群體重下降的影響報告中發現,在進行高蛋白飲食的這組病患,半年後體重平均下降了7公斤,而進行標準蛋白飲食這組病患,半年後體重平均下降5.1公斤。這些大型臨床研究告訴我們,人體攝取足夠量的蛋白質,就會造成體重下降,提高蛋白質的攝取量會使體重下降更為明顯,但每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同,如果要以提高蛋白質攝取量的減重方式,還是需要諮詢專業醫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郭智偉分享兩位病患經驗,一位來自桃園的李先生,四年多前因大腸癌末期進行手術切除腫瘤後,再接著九個月的化療,變得極為消瘦,在2023年10月與朋友慶祝癌症重生四週年紀念,大吃大喝21天,胖了約20公斤,高血脂及糖尿病等慢性病上身。回診時談到慢性病的危害有時比癌症更可怕,李先生接受建議以提高蛋白質攝取量的方式進行體重管理,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便減少了14公斤,減掉的幾乎都是脂肪,肌肉量沒有下降反而上升1公斤。   另一位也是來自桃園的黃小姐,因為做大腸鏡時發現有癌前病變的瘜肉,切除瘜肉後發生大腸穿孔的併發症,轉介至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進行緊急手術,術後心情低落,醫師建議她嘗試進行提高蛋白質攝取量的減重方式,也是不到3個月的時間,減掉11公斤體重,減掉的也都是純脂肪,肌肉量大約上升1公斤。   郭智偉指出正確的減重方式,需要耐心及時間,而非少吃多動,過度挨餓,既容易放棄,也會復胖,應養成良好的飲食觀念及習慣,才能瘦得健康又美麗,也能夠養成不易胖的體質。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3.08

  • 年終大宴小酌不斷,醫授保糖降脂心法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時值冬至將屆,寒流一波波來襲,台灣民眾習慣進補禦寒,加上年終尾牙聚會旺季,大宴小酌應酬不斷,難免過度攝取高糖和高油脂食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潘立昕提醒,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應多注意餐食份量和用餐細節,以免血糖失控飆升引發嚴重的併發症。     潘立昕醫師特別建議,糖尿病患者在年節、宴飲期間的飲食,三餐要定時定量,應以蒸煮、滷、清燉或燒烤的方式烹調食物,肉類須去皮,以減少油脂攝取,每餐還要增加非澱粉類蔬菜及膳食纖維的攝取量,以纖維量較多的糙米飯、五穀飯或紫米飯取代白飯,飯以不超過一碗為原則,若有進食澱粉類蔬菜,當餐飯量則須減半。   進食的順序也會影響血糖上升的速度,如果可以,建議由蔬菜及肉類開始進食,最後進食澱粉類,同時放慢用餐速度。另外水果與乳製品也都含有糖分,會升高血糖,因此在食用水果方面,建議以碗盛裝,裝到八分滿為一份水果量,每日攝取建議不超過兩份,而且兩份水果須分散於一天內不同時間吃完;有關乳製品的食用,則建議一天飲用不要超過360-480 c.c.,可搭配燕麥或其他穀類製品,但必須注意榖類製品不可泡太爛以免造成血糖飆升;在飲酒方面,建議盡量避免飲酒以免血脂肪升高,若為應酬所需,則須隨餐適量淺酌,不要過量或空腹飲酒。   潘立昕醫師也提醒,飯後一小時左右可以從事有氧運動,如游泳、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瑜珈、打太極拳等等,持續30分鐘以上,可有效的降低餐後血糖與血脂肪。然而,上述飲食與運動的原則,仍需要患者與醫師及糖尿病共同照護團隊討論後,依照個人的病況,訂定個別化的治療計畫,透過相關的追蹤與提醒,即可時時保有健康愉快的生活。   醫師同時提出一個案例來說明,有位51歲的男性和朋友一起吃大餐之後,突然發生嚴重的腹痛,伴隨著噁心和嘔吐而前往急診就醫。檢查後發現血糖、血脂肪及胰臟指數皆嚴重升高,血液呈現酸化現象且驗出酮體,診斷為急性胰臟炎併發糖尿病酮酸中毒,以及嚴重高血脂。   潘立昕醫師解釋,即便糖尿病患者已規則服藥,若進食過量,仍可能誘發高血糖,血糖太高將加重胰島素抗性,造成血脂肪上升,若血脂肪上升幅度過高就有可能引起急性胰臟炎,而急性胰臟炎又會加劇血糖升高,進一步演變成糖尿病酮酸中毒。急性胰臟炎的症狀為飽餐後上腹部劇痛,疼痛可能會輻射到背部,同時伴有噁心、嘔吐,而糖尿病酮酸中毒的表現則再包含口渴、尿多、體重減輕與氣促。   歡樂年關將近,糖尿病患者只要能妥善掌握飲食內容與份量,仍然可以開心參加各式宴會,享受美食和佳餚,與親朋好友們談笑歡聚,並同時保有控制良好的血糖與血脂肪,若民眾有相關問題,則建議前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門診諮詢或就診。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2.15

  • 喝酒容易臉紅嗎?小心酒精不耐症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您喝酒會臉紅嗎?還是您有看過周遭朋友酒後臉部漲紅?根據研究,酒精進入體內由先代謝成乙醛,再由分解成乙酸,最終變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喝酒臉紅表示酒後體內短時間累積乙醛,而乙醛未能順利分解的表現。這個乙醛的快速累積也會帶來頭痛、心悸、噁心/嘔吐等症狀。     酒後容易乙醛堆積,一個常見的原因是天生的基因變異,令代謝乙醛的酵素(乙醛脫氫酶2)功能缺陷,導致飲酒後乙醛無法正常被分解,讓臉部漲紅。這些天生的基因變異中,有一個常被研究的基因位點,稱為rs671;rs671在國內外許多學者的研究中,證實和酒後臉紅有密切相關。這個rs671的基因變異,或稱酒精不耐症體質,常見於東南亞國家,臺灣比率居全球之冠,高於鄰近的日本和韓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和國家衛生研究院以及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合作研究中,檢測147名酒癮個案和114名健康受試者體內的rs671基因變異,並且分析血液中一個反應腦神經損傷的分子(NFL,中文譯為神經絲輕鏈)的濃度。研究發現,酒癮患者體內的NFL濃度高於健康受試者,而具有rs671基因變異者,也就具有酒精不耐症體質者,具有更高的NFL,肝功能異常也比較嚴重。所幸經過兩週的酒精解毒治療(或說戒斷治療),NFL在體內有逐漸下降,至於停酒多久才能回復正常,目前研究上無法得知。   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黃名琪說,這個研究結果揭示了酒精對大腦的傷害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嚴重;而喝酒會臉紅的人,可能意味著他們的更容易受到酒精帶來的腦神經損害更為嚴重。所以,不要再陷入錯誤迷思,誤以為酒後臉紅是肝好心臟強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聯合國已經將乙醛列為一級致癌物(其他的一級致癌物如空氣中的PM2.5),也證實飲酒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因此,國人若具有酒精不耐症體質,表示在酒後乙醛不容易代謝而累積在體內造成臉紅者,在飲下杯中物之前,應當慎思再三。   ※研究成果發表於歐洲精神醫學與臨床神經科學期刊, 2023年6月14,DOI: 10.1007/s00406-023-01635-5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9.14

  • 新冠肺炎康復後,卻頻繁心悸、心跳加速?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張小姐25歲,未婚,無慢性病史,亦無心血管家族史,不抽菸,平時有規則從事有氧運動、游泳的習慣,健康狀態良好。3個月前得到新冠肺炎時,僅有喉嚨痛及輕微咳嗽症狀,已完全緩解。然而,張小姐卻發現,運動表現大不如前,稍微動一下就心跳加速,伴隨些許呼吸喘促、胸悶,起初認為染疫後可能體力需要時間鍛鍊,才能回到原來水準。但早上剛起床的時候、甚至從事靜態活動時,也經常感覺到心跳異常快速,體力好像比染疫前還差,因此前往心臟內科門診就醫。     內科醫師李穎灝說,新冠肺炎染疫後,大約5人當中會有1人出現「長新冠(Long COVID)」症候群,其症狀可能包含:認知障礙、味嗅覺改變、呼吸喘促、心悸、胸悶、疲勞等。「長新冠」當中,有不少患者於染病後4週,仍然有心悸或心跳加速的症狀,甚可長達半年以上,許多患者於染疫前完全沒有慢性病史或不良健康嗜好,染疫後卻深受心悸所苦。   張小姐罹患的疾病是新冠後心搏過速症候群(post-COVID-19 tachycardia syndrome),該疾病包含兩種類型的心搏過速:   1.不正常竇性心搏過速(inappropriate sinus tachycardia, IST):   定義為休息時竇性心率達每分鐘可達100次以上,且於24小時心電圖監測中,平均心跳達每分鐘90次以上。患者可能發現,即便是在休息時,心跳也明顯比染疫前快上許多。     2. 姿勢性心搏過速症候群(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 POTS):   定義為傾斜床或直立測試時,每分鐘心跳增加達30次以上,且未出現血壓降低現象。患者平時心跳不一定很快,但稍有姿態變動,特別是早上起床時,會有顯著心跳加速的感覺出現。   李穎灝表示,新冠後心搏過速症候群當中,上述不正常竇性心搏過速及姿勢性心搏過速症候群兩種情況可能同時出現,患者可能主述平常心跳就快到感覺得到,稍微動一下更是快到不行,甚至伴隨胸悶、微喘、疲倦等。   目前致病機轉仍然不是十分明確,但研究多顯示和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失衡有關。在預防上,部分研究顯示,疫苗注射或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可能減少長新冠發生,但根據現有證據強度,尚無法下定論。   治療方面,目前大多依照傳統的不正常竇性心搏過速及姿勢性心搏過速症候群來處理,但尚不清楚這類治療在新冠後心搏過速症候群上是否同樣有效。藥物部分,醫師可能會開立調節自律神經的藥物,如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非藥物治療方面,包含循序漸進的運動訓練幫助修復失衡的自律神經、避免咖啡因或酒精、避免快速姿態改變、彈性襪的使用、在飲食中加入額外的鹽、多喝水,有可能改善症狀。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新冠後心搏過速症候群並不是新冠肺炎造成心悸或心跳加速的唯一原因,病人亦可能因為焦慮、低血氧、輕度發燒、心肌炎、心衰竭而引起相關症狀,是否適合上述治療方式,建議由醫生問診檢查評估後再施行。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1.21

  • 預防食道癌 避開菸檳酒 「離」癌遠一點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依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8年有2,833人罹患食道癌、110年有2,030人死於食道癌;其中9成以上罹癌患者為男性,好發於50~70歲,為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位、癌症死因排名第5位。     揪出食道致癌因子 保持警覺有效防癌   目前已知食道癌致癌因子,包括:抽菸、飲酒、嚼檳榔、含亞硝胺食物(如醃漬、煙燻食物)、過熱的飲食溫度、食道曾受腐蝕傷害、吞嚥功能疾病、胃食道逆流、肥胖及口腔衛生不良等,建議民眾把握以下3要點,提早預防以遠離食道癌。   1.避免過燙的食物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當覺得食物燙口時,有可能達到傷害食道的溫度,請民眾將食物送進口中時,務必注意溫度是否過燙,或是儘量待食物稍微溫涼後再食用。     2.減少含亞硝胺食物,及時戒除菸、酒、檳榔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指出,煙燻、燒烤、醃漬、加工肉品等食物,都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減少食用此類含亞硝胺食物,有助「離」癌遠一點。 另外,抽菸、飲酒及嚼檳榔是多種癌症的共通危險因子,呼籲有接觸菸檳酒習慣的民眾儘速戒除,以避免癌症找上門。     3.有異狀速就醫   食道癌的症狀除了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或痛感外,也可能導致食物逆流、火燒心、聲音沙啞、胸後痛、體重減輕、上腹痛及久咳等情形,而食道癌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因此平時就需留意自身的不適感,切勿輕忽,如出現上述症狀時,務必提高警覺,及時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     食道癌目前沒有實證有效之篩檢工具,因此落實健康生活並遠離致癌因子及規律運動,將是必要的防癌步驟,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戒除菸、酒及檳榔,減少食用加工、燒烤及避免過燙食物,避免對食道造成傷害或負擔才能降低罹癌風險;民眾平時需多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或痛感時,請務必提高警覺,及時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0.17

  • 注意低溫及早晚溫差大,嚴防心血管疾病猝發!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時序入春,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2月14日鋒面通過、東北季風增強或大陸冷氣團南下,各地天氣明顯轉涼;北部、東半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仍有短暫雨。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低溫與早晚溫差大均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呼籲民眾面對氣溫下降而導致的溫差大,一定要加強身體的保暖,並維持室內的空氣流通,避免門窗完全緊閉,適當補充水分及身體的活動等。     從「心」認識自己,避免造成遺憾   近期有名人因心血管疾病,而導致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生命的現象,相當令人惋惜,常見誘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包括腹部肥胖、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膽固醇偏高等,但其實這些是可以被提早預防的。首先,先了解是否有家族病史的疾病,並善用政府提供之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以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確認是否有三高或其他疾病等問題),透過健檢的結果,早期發現是否有慢性病、早期介入及治療,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國民健康署再次呼籲,由內到外保命的5個重點:   1.控制三高   有三高(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民眾要維持量血壓-量測7天、每天2次、每次2遍原則、定期測血糖習慣,更應遵照醫師指示用藥及定期回診追蹤,切勿任意停藥或增減用藥劑量,積極做好三高的管理與控制。     2.健康飲食、體重及腰圍的控制   採低油、低糖、低鹽、高纖(3低1高)原則,避免加工食品的攝取,並建議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於18.5-24之間;另外,腰圍部分,成年男性控制小於90公分,女性小於80公分。     3.規律運動、減輕壓力   避免早、晚低溫時段外出運動,運動前先充分暖身,或天冷時改採室內運動;尋找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盡可能減緩或降低緊張情緒。泡湯時溫度勿超過攝氏40度,避免冷熱溫差過大,且不宜單獨泡湯。     4.戒除喝酒取暖、戒菸、遠離二手菸   不管是直接吸菸或被動吸入二手菸,都會增加血管傷害以及心臟病的風險,所以戒菸、遠離二手菸危害;另,以茶(水)代酒,避免喝酒造成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下降更危險,茶(水)溫度以攝氏65度以下入口,避免食道灼傷。     5.注意保暖   留意天氣,採多層式穿搭法,適時增減衣物,外出穿戴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暖暖包(須注意溫度與放置的位置)等。     心血管疾病猝發不能等,撥打119速送醫   春季氣溫變化大,有時氣溫驟降或乍暖還寒的天氣型態,要多留心身體徵兆,如果出現心臟病徵兆: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更年期女性則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若有以上的現象發生,應隨時留意自身的狀況且同時告知身旁的人,由於可能立即危及生命,應儘速撥打119送醫治療。對於本身有心臟病史的民眾,務必要隨身攜帶健保卡與緊急時的救命藥物以備不時之需。若有中風的徵兆,記住FAST口訣:臉部(Face)表情不對稱、雙手(Arm)力氣不一樣、或講話(Speech)變得不清楚,有任一症狀,記下時間點(Time),切勿因症狀緩解而輕忽嚴重性,一定要撥打119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2.21

  • 卵巢早衰至不孕 小心免疫失調是關鍵!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32歲A小姐本身是長期服用西藥的紅斑性狼瘡患者,結婚三年都沒有受孕,至西醫婦產科檢查,卵巢功能竟然明顯退化,AMH(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MH值已經在1以下(小於1),代表「卵巢濾泡存量」偏低,懷孕機率大幅下降,由於月經長期不規則,加上常有臉部潮紅與皮膚乾燥的情況,從沒想過這麼早的年紀卵巢就開始早衰,於是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看診。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認為,A小姐的卵巢早衰不是屬於典型的腎虛型老化導致的卵巢衰退,反而是免疫失調導致自身的免疫細胞攻擊自己的卵巢,造成卵巢機能衰退,而且紅斑性狼瘡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等等免疫系統的疾病不可隨便亂用溫補藥,應該以調節免疫的思維去治療,經過一年中藥與針灸的長期抗戰,今年已經34歲的A小姐在疫情嚴峻時候成功安穩生下小寶寶,紅斑性狼瘡症狀在中藥與西藥相互搭配的治療下,也有顯著好轉。   周宗醫師翰解釋,卵巢早衰一般是提早老化的徵兆,但是臨床上發現有越來越多案例是跟免疫調節失調有關係,自身的免疫細胞攻擊卵巢造成卵巢功能暫時衰退,這時AMH(抗穆勒氏管荷爾蒙)也會跟著偏低,可能伴隨出現月經延後,不孕、性慾下降、潮熱多汗、陰道乾澀、失眠煩躁等假性更年期症狀。   傳統中醫治療以補腎為主,但是面對免疫失調導致的卵巢早衰,胡亂溫補反而會讓免疫失調症狀更加惡化,也可能加重本身潛在性的免疫系統疾病的惡化,如關節腫痛越來越嚴重,皮膚癢疹越來越惡化,通常這類型的病友補藥酒是碰不得的。   周宗翰醫師表示,免疫系統失調導致卵巢早衰的患者要自然受孕有一定的難度,先決條件是月經週期一定要規律,免疫疾病的症狀一定要控制好,所以長期規律服用的西藥也不能隨便貿然停用,中醫利用針灸與中藥把身體的平衡抓回,讓身體回到它該有的平衡,免疫反應太過與不及都不好,當免疫細胞過度活化,接著伴隨而來的是細胞激素風暴,造成身體發炎,卵巢與內分泌系統也會受到明顯影響,所以風邪外感常用的桂枝、荊芥、紫蘇葉,或是調理腸胃的木香、白朮、茯苓等中藥,對於治療卵巢早衰至不孕也有正面幫助,而頭皮針與耳針刺激,刺激耳廓影響迷走神經,傳訊至大腦,進而影響身體免疫調節,可以讓不聽話的免疫系統變溫馴。   周宗翰醫師說明,要調節免疫改善卵巢早衰的不孕,良好睡眠品質是關鍵,睡眠是很重要的身體修復時間,身體所有細胞的亞健康或微發炎狀況,都是在睡眠時修復,再來就是情緒要穩定,日常生活應保持心情愉快,適時抒發壓力,中醫認為過度的情緒會傷害臟腑,例如怒會傷肝;肝是掌管自律神經的總司令,情緒影響肝,肝影響荷爾蒙,荷爾蒙又會影響子宮卵巢的作用,進而影響女性健康。   飲食方面,少吃加工食品絕對有必要,因為加工食品在製作過程中為了改變口感、外觀色澤、香味及延長保存期限,往往含有防腐劑、色素、人工香料等添加物,火鍋料、醃製類絞肉食品,泡麵、罐頭等,都屬於容易刺激免疫系統的地雷食物,應避免食用。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8.07

  • 給飲酒者在疫情中的溫馨提醒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自5月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以來,公共場所關閉,公司企業啟動居家辦公模式,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到底疫情對於喝酒的人會有什麼影響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張祜銘說,可以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雖然喝酒地點從餐廳轉移到家中,許多國家都發現大多數喝酒的人喝的量會比原本還要多,在美國、英國、德國也發現酒品銷售量反而增加。   此外,可能是因為在家中時間變長的關係,歐盟國家的家暴通報案件大幅增加,這也反映出面對疫情的恐慌,或是家人之間的相處問題在此時浮上檯面。有些人選擇喝酒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安恐懼,在門診也觀察到有不少原本已經戒酒成功的病人,在疫情期間控制不住又開始喝酒了。   至於喝酒對於身體會有什麼影響呢?張祜銘表示,大量喝酒可能會抑制免疫系統對抗病毒的能力,研究也發現,大量喝酒會抑制打疫苗產生的免疫力。此外,喝酒可能會造成肝臟、腸胃及心血管等器官病變,造成在疫情期間不必要的外出就醫。OECD國際組織在2020年曾經提出呼籲,各國政府應該重視國民飲酒健康問題並制定政策,飲酒者也應該注意喝酒習慣在疫情期間的變化。   面對疫情可以怎麼做呢?張祜銘提供以下一些方法讓大家可以試著幫助自己度過疫情帶來的恐慌:   1.規律作息:固定的躺床及起床時間,避免睡眠紊亂而依賴酒精。   2.適量飲食:固定的吃飯時間,選擇健康飲食,避免空腹飲酒造成更大傷害。維持體能:定期安排在室內可以做的運動,例如瑜珈、快走、深蹲。   3.維持人際:主動關心久未見面的親友,也可以定期安排視訊聚會,避免因隔離的孤獨感而飲酒。   4.接納自己:接納疫情期間的壞情緒,不要藉酒澆愁反而愁更愁。   5.建立目標:多出來的時間空檔,很適合為自己訂下一個具體的目標並做出改變,回歸工作時同事也會驚訝於您這段期間的改變。   6.尋求協助:如果自己的情緒、睡眠或飲酒問題無法獨自處理,也可以電話聯繫專業人員尋求建議或主動就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具有完整的成癮醫療團隊,可在門診進行飲酒問題的評估與治療,此外也在衛福部協助下設置飲酒問題諮詢專線,民眾對於醫療資源相關疑問都可以撥打電話至(02)2728-5791諮詢酒癮個管師。希望在疫情尚未落幕之前,大家都可以調整好生活型態並維持健康,為回歸原本工作及生活做好準備。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8.05

  • 均衡吃 規律動 向脂肪肝說NO!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109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有11,737人,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是全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死亡人數有3,964人。肝癌佔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有7,773人,約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15.5%。     脂肪肝是我國僅次於B、C型肝炎的肝病,根據10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有75.7%肝癌是由B、C型肝炎所引起的,有B、C肝炎者應照醫囑定期追蹤治療,可有效降低肝癌發生。然約有2成肝癌,並非罹患B、C肝炎,而是由其他原因如脂肪性肝炎所引起。研究指出亞洲地區脂肪肝的盛行率為29.62%,於脂肪肝患者中,每年發生肝癌中,每1000人年中約1.8名會變成肝癌。     均衡飲食 幫助改善脂肪肝   最常見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包括肥胖、高血脂、過度飲酒、糖尿病控制不良,因為脂肪肝沒有症狀,讓人難以察覺。尤其近幾年來國人生活型態改變,如喜好手搖杯含糖飲料、高脂肪食物、油炸食物,以及久坐缺乏運動等,因此導致體重增加甚至產生脂肪肝等健康問題。   30歲的汪先生,身高172公分,體重80公斤,BMI指數27。在健康檢查的超音波檢查,發現有中度脂肪肝。經詢問,才知汪先生熱愛吃油炸、高熱量食物且愛喝手搖含糖飲料,所以,除了體重過重之外,脂肪肝的形成正是與飲食攝取過多熱量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罹患脂肪肝應遵醫囑定期回診,另外還可以藉由控制體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養成健康生活型態來減輕脂肪肝;正確飲食概念可參考國民健康署「我的餐盤」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國民健康署提醒您,平常只要落實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控制健康體位,就有助改善脂肪肝。     規律運動 和脂肪肝說NO!   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減重有訣竅-「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即均衡飲食及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規律運動,讓大家為健康身體動起來,向脂肪肝說NO! 更多資訊可至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首頁/找教材/多媒體或手冊)下載使用。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31

  • 國人每年超過3千人死於口腔癌 早期檢查揪出病變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口腔癌為我國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ㄧ,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排名第4名。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死因統計和國民健康署10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超過3千國人死於口腔癌、8千多人診斷為口腔癌。預防口腔癌的發生,除避免接觸菸、檳榔及飲酒等危險因子外,有菸檳行為者,定期口腔黏膜檢查也不可少。     實證顯示,有菸檳行為者不做口腔黏膜檢查,死亡風險增加3成5,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接受癌症篩檢的情形也大受影響,根據1~6月最新統計,有菸檳行為者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有23.7萬人次,相較109年同期減少約1.5萬人次(6/%)。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於防疫期間做好全防護,抗疫也要防癌,呼籲有菸檳習慣的人拒絕使用檳榔、菸品外,符合口腔癌篩檢資格尚未接受口腔黏膜檢查者,記得於疫情緩和後,要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     自我檢查5症狀-「破斑硬突腫」   預防口腔癌的不二法門為「拒絕菸檳、定期檢查及早就醫」,有嚼食檳榔與吸菸行為的民眾需及早戒除菸檳等有害物質,也應養成定期至醫療院所做口腔檢查的習慣,早期發現口腔病灶是提升存活率與降低治療難度的關鍵,民眾若發現口內出現「破斑硬突腫」之一的情形,應盡速就醫:   1.破:口腔黏膜破皮超過兩週未癒合   2.斑:口腔黏膜出現不明的紅斑、白斑   3.硬:口腔黏膜逐漸變硬、緊,最終嘴巴張不開   4.突:口腔黏膜表面不規則突起(乳突狀或疣狀突起)   5.腫:臉或頸部出現腫塊或兩側不對稱。建議至牙科或耳鼻喉科就醫,必要時應接受切片檢查,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才能真正有效降低口腔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     口腔黏膜檢查,降低死亡風險   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篩檢率達約5成,就可降低21%晚期口腔癌發生率及26%死亡風險,為降低口腔癌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自民國99年起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民眾,每2年1次口腔癌篩檢,每年透過篩檢可以發現3,600名癌前病變個案與約1,300多名口腔癌。不過,防範口腔癌不能僅靠政府衛生局所與醫療院所等單方面推動篩檢,有菸檳習慣的民眾只需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之牙科、耳鼻喉科之醫療院所,就可接受檢查。依資料顯示,經檢查發現為早期(第0~1期)病灶與及時接受口腔癌治療,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如果延遲發現或治療,則晚期個案存活率不到4成!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29

  • 年輕人易重聽?你也是聽覺困難者嗎?聽力保健愛注意!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人類的聽覺系統可分為周邊和中樞,周邊聽覺系統由外耳、中耳、內耳所組成。外耳負責接收聲音、定位聲源、聚集聲能,使聲音通過外耳道和鼓膜、傳輸到中耳;中耳為內含空氣的腔室、當中有三塊小聽骨負責傳遞聲波;內耳分為前庭(負責平衡)和耳蝸(負責聽覺),耳蝸內含柯蒂氏器(Organ of Corti)、為聽覺的終端受器;柯蒂氏器含有兩種聽覺細胞:內毛細胞和外毛細胞。當聲波從中耳進入內耳時,外毛細胞會放大聲音振動;內毛細胞會將聲能轉換為電位差、以利後續神經信號傳遞。傳輸至大腦以解讀聲音的訊息。     臨床上針對主訴聽覺困難者,會施予純音聽力檢查判斷其聽力損失程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以優耳聽覺級為主,正常:小於25分貝;輕度聽損:26~40分貝,建議尋求專業諮詢;中度聽損:41~60分貝,建議使用助聽器;重度聽損:61~80分貝,需使用助聽器;極重度聽損:81分貝以上,使用助聽器並配合相關復健計畫,需學習唇語。   耳鼻喉科醫師上官瑋娟指出,聽覺系統任一部位受損皆可能造成聽力損失,依病變部位可分為:   一、 傳導性聽力障礙   發生於外耳、中耳,常見原因有耳垢栓塞、鼓膜穿孔、中耳積水、聽小骨斷裂等情況。常可藉由藥物或手術改善。   二、 感音神經性聽障   發生於內耳或聽神經,常見原因有感染、老化、噪音、耳毒性物質暴露。   三、 中樞性聽障   發生於中樞聽覺系統,可能因老化、腦傷、其他神經疾病造成。常導致聽覺記憶及理解能力的減退。   四、 混合性聽障   同時存在兩種以上聽障類型。   感音性聽力障礙雖無有效的治療方法,然而輔具科技的進步、對於此類聽障者大有裨益。上官瑋娟醫師表示,目前常見的聽覺輔具依形式可分為:   一、 助聽器   基本原理是利用內建麥克風接收聲音、經過擴音器將聲音處理並放大後傳出,使聽損失者聽見本來聽不清楚的聲音。市面常見有:耳掛型(behind the ear)、耳內型(in the ear)、耳道型(in the canal)、深耳道型(completely in the canal)及骨導式助聽器。視情形可配合使用其他語音清晰度增強技術,如:方向性麥克風、噪音消除機制、雙耳配對功能等。   二、 人工電子耳   需藉由外科手術將電子裝置植入耳蝸,可放出電流、刺激聽神經產生聽覺。適用於兩側極重度聽損者,植入後仍需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與學習。   三、 生活輔具   主要功能是解決使用者生活上的問題、減輕生活中參與限制,依功能分為: 1.警示輔具:利用閃光或振動以警示環境變化; 2.電訊輔具:如電話擴音器、網路攝影機; 3.溝通輔具:使用圖卡或文字表達。     《日常聽力保健》   ● 避免過度或不當清潔外耳道。   ● 避免菸、酒、高分貝噪音場所、長時間配戴耳機。   ● 作息規律、睡眠充足、保持心情平靜。   ● 飲食均衡,攝取維生素ACE、Omega-3脂肪酸、深綠色葉菜。   ● 慢性病需穩定控制、定期回診檢查。   ● 聽損溝通零距離。   ● 儘量去除背景音。   ● 說話速度放慢點。   ● 關鍵字請說清楚。   ● 面對面和他說話。   ● 說話不要用吼的。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25

  • 夏天補水份 保護心血管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台灣已進入夏季炎熱天氣型態,防疫期間,多數民眾在家防疫,但仍有部分民眾需在外辛勞工作,除了要預防中暑外,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如果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徵時,不要避諱就醫,另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很有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自身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做好個人防護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夏日須留「心」:保持涼爽、補充水份   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及過量飲酒等問題,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雖然天氣冷對於心臟血管傷害較為明顯,但是高溫對人體的危害也不容小覷。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葉宏一理事長指出,因氣溫升高,體表血管擴張,心臟負荷增加,再加上夏天流汗,身體水份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堵塞,嚴重時恐會導致心肌梗塞,而脫水現象也會讓心跳加速,容易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英國心臟基金會呼籲長者、年幼小孩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人應特別注意熱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在中午11點至下午3點應避免到戶外活動,外出時盡量穿著輕便、通風、淺色衣物,穿戴帽子及太陽眼鏡並隨身攜帶水,疫情爆發期間保持涼爽和補充水份尤為重要,惟心血管疾病合併腎臟病病友,補充水份須與醫師討論評估。另進出冷氣房時,因冷熱溫差較大,亦會增加心臟血管負擔,也不能輕忽。     夏季護心 照顧自己也保護家人   炎炎夏日防疫期間該如何護心?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強調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王道,就是落實護心行動於日常生活中,保持涼爽、健康飲食,適量多次飲水、居家也要規律運動、向菸說不、控制三高: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可善用健保署因應疫情指定院所開設之「視訊診療門診」或就近於社區診所就醫),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自己對健康多一分留「心」,就是預防疾病、落實防疫措施最重要關鍵!     參考文獻: 1. https://www.bhf.org.uk/informationsupport/support/practical-support/weather-and-your-heart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21

  • 皮膚科醫師三大對策 拯救悶熱口罩肌

    文/光澤醫美診所提供      摘要  5月中新冠肺炎疫情在台灣社區大爆發,戴口罩已成為防疫新日常,目前正值盛夏時節,溫度不斷飆高。而皮脂的分泌會隨著溫度而改變,氣溫每上升攝氏1度,皮脂腺分泌會增加10%,加上戴口罩呼吸時產生的水氣,又油又水的狀態,使皮膚成為適合細菌滋生悶熱環境,皮膚容易出現泛紅搔癢、大冒痘或是粉刺、敏感問題。皮膚科醫師王朝輝表示疫情期間戴口罩時間大幅增加,因此更要留意口罩下肌膚的保養,透過三大對策,來緩解肌膚敏感期之不適。     避免厚重彩妝,清潔要徹底   長時間戴口罩肌膚容易悶熱、透氣性差,濃厚的彩妝、油垢及皮脂相混,容易堵塞毛孔長出痘痘,還可能引發皮膚紅腫癢等過敏問題。王朝輝醫師建議戴口罩時盡量不要帶妝,如有化妝需求,質地輕爽的粉餅會比厚重粉底更佳適合,或者輕透的膚色防曬乳也可以取代淡妝。下班回家後儘快卸妝與清潔,給予肌膚舒適清爽環境。     勿使用相對滋潤保養品   夏季天氣炎熱,口罩遮住肌膚不通風的情況下,油脂分泌量增加的同時,細菌也特別容易滋生,因此若使用太過滋潤的保養品會引發痘痘或粉刺。王朝輝醫師建議防疫時期保養品可以選擇輕爽的乳液,若是較為乾燥的肌膚,使用霜類保養品的用量就要減半。     肌膚有問題,儘快治療   民眾長時間佩戴口罩,呼吸產生的溼氣使臉部溫度升高,容易引起毛囊發炎形成痘痘,並誘發脂漏性皮膚炎、酒糟,其毛囊皮脂腺容易分泌較多油脂,下巴、鼻子及臉部也容易泛紅。若佩戴口罩產生痘痘、皮膚炎及過敏情況發生,建議諮詢皮膚科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17

  • 量體溫不是這樣量! 「手溫計」無法判定發燒 食藥署警告已違法

    文/衛生福利部 食品藥物管理署提供      摘要  近日部分業者為加強防疫,放置同時具有量測手掌溫度及酒精噴霧之產品,用以判斷受測者體溫正常。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特別提醒,目前並未核准以量測手掌溫度用於發燒篩檢之產品,請民眾注意不應以此類產品判斷受測者是否發燒。     測量體溫用於發燒篩檢之產品屬於醫療器材,應符合醫療器材管理法等相關規定。目前常見用於量測體溫的產品,包含額溫槍、耳溫槍、口溫計、腋溫計及肛溫計等5種。由於手掌溫度容易受到個體差異(例如:容易受到末梢循環影響)、環境因素之干擾(例如:碰觸物品的溫度),且目前並無臨床證據佐證手掌溫度可做為臨床診斷(例如:發燒篩檢)之依據。   食藥署提醒,體溫計屬醫療器材,在選購時,應選擇有衛生福利部醫療器材許可證之產品,並善用「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口訣:第一要先認識體溫計是醫療器材,第二是在購買產品時看清楚包裝或標籤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第三則是在使用前要詳閱說明書,才能正確使用醫療器材。透過簡單的三個步驟,才能確保買到合法的醫療器材並安心使用。為保障民眾消費權益和生命安全,如有發現不良品或使用時/後發生不良反應,請至藥物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http://qms.fda.gov.tw)通報,或撥打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進行通報。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13

  • 外送員天天曝日頭 小心中暑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為防堵疫情擴散,全國持續維持疫情警戒第三級,民眾因減少外出,網購情形也相對增加,郵差、快遞、外送員等工作量暴增,不僅面臨送貨壓力更要長時間曝曬在太陽底下,如果沒有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就可能因大量流汗造成脫水,進而引發熱衰竭甚至中暑,若處理不當,更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其死亡率超過30%。     針對在戶外工作的外送人員,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預防熱傷害3要訣」,以提前預防熱傷害的發生。     要訣1:保持涼爽   1.裝備選擇   (1) 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可適度搭配透氣輕薄長袖防曬衣物,但勿包覆過多,造成悶熱。   (2) 選擇使用國家標準檢驗合格防曬或涼感產品,挑選商譽良好店家生產、中文標示清楚的產品。須長時間於陽光下活動時,應選擇防曬係數較高(如SPF 30或更高),同時具有 UVA (以★號或PA+號表示)防禦效果的防曬產品。   (3) 選購太陽眼鏡時,應挑選具有商品檢驗及完整標示的產品,避免購買來路不明、水貨及仿冒品;護眼防曬係數(E-SPF, Eye-Sun Protection Factor):係數分為5、10、25三類,數字越大效果越佳。另開車時請勿佩戴顏色過深的深色太陽眼鏡,避免天色昏暗時影響行車視線,才能確保行車安全。     2.身體降溫及散熱   (1) 避免長時間高溫曝曬,應適當安排時間至陰涼通風處或有空調地方,讓身體適度降溫及散熱,並卸下易致身體悶熱物品,例如:安全帽及長袖防曬衣物等,幫助身體儘速散熱。   (2) 可適時在身上噴灑冷水及搧風,加速身體降溫。     要訣2:補充水分   1.戶外工作者可每小時補充2-4 杯冷開水(1 杯為240c.c.),少量多次補充水分,大量流汗時可喝加少許鹽的冷水。   2.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份的飲料、避免喝太過冰冷的水。   3.如患有慢性病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病等),因散熱機能較差而不易排汗,對於環境的調節及應變能力較差。依疾病需求,定期量測血壓、血糖等,諮詢醫師用藥及適當水分攝取,並定期回診追蹤。   4.可透過檢查尿液顏色來初估喝水量是否足夠,一般來說,大致可以將尿液顏色分成五種顏色,透明無色、透明黃色、黃色、烏龍茶色、濃茶色,分別代表不同情況: (1) 透明無色:表示體內水分可能過多,不需要補充水分。 (2) 透明黃色(淺黃色):表示體內水分充足,可正常補充水分。 (3) 黃色:表示可能有一段時間未補充水分或有持續出汗之情形,需要持續補充水分。 (4) 烏龍茶色:表示身體可能已出現缺水狀態,要立即補充水分。 (5) 濃茶色:表示可能已1~2天完全沒有水分攝取,此時喝水可能對於腸胃吸收速度已經太慢,建議尋求醫療單位協助,以吊點滴的方式補充水分。     要訣3:提高警覺   1. 隨時注意氣象局發布的天氣預報,儘量避免長時間待在高溫環境,並做好防護及適時降溫散熱。   2. 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如有不適切勿逞強,應先休息並儘快求助或送醫。   3. 雇主應加強宣導認識熱傷害的症狀及預防,以提升員工自我保護力。     國民健康署提醒您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飲用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若體溫持續上升、嘔吐、或意識持續不清,請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12

  • 居家體控不要胖 慢性疾病不上門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世界衛生組織今年6月公布,2016年全球肥胖人數已是1975 年的近3倍,2016年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過重者超過19億,其中肥胖者超過 6.5 億人,顯然已成為全球的健康問題及挑戰,而臺灣18歲以上成人之過重及肥胖比率達47.9%,也是不容小覷的問題。     肥胖與慢性病及十大死因   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病包括第二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退化性關節炎、癌症、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症、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孕症、胃食道逆流等。而109年臺灣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八項與肥胖相關,包括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肥胖除了造成多種慢性疾病,也會增加罹患新冠肺炎風險並增加3倍住院風險,根據美國調查因新冠肺炎住院的患者中,有48.8%需要入住加護病房,而肥胖住院者較健康體位住院者多2倍死亡率。世界衛生組織於1997年已將肥胖視為一種慢性疾病,歐盟委員會也在2021年將肥胖歸類為慢性疾病。肥胖是可以預防的,因此,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民眾,從天天量體重、調整生活習慣著手,也可適時尋求醫療專業人員的協助。     從調整生活習慣開始   過重及肥胖之因素可能是攝取的卡路里大於消耗的卡路里,包括飲食攝取過多熱量、久坐不動缺乏身體活動等所造成,民眾可運用以下方法,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天天量體重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為體重除以身高(公尺)平方,如果大於或等於24公斤/公尺2就是過重,超過27公斤/公尺2就是肥胖。每天找一個固定的時間點,在相同狀況下測量,並且記錄比較。     二、飲食三多三少   多喝白開水、多吃蔬果、多全穀雜糧、少油、少鹽、少糖。例如以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選擇外食或自煮餐食,多選蒸、煮、燉及涼拌食物;選擇瘦肉並去皮;蔬菜多一些並注意油量及沙拉醬的量;以糙米或五穀米取代白米等,或可參考我的餐盤做外食選擇讓你營養又均衡(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O2-GYg2lw)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引起胃部持續的慢性發炎,進而造成慢性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癌前病變出現,最後導致胃癌,因此餐前落實正確洗手、使用公筷母匙,防疫又防癌。     三、規律運動   依據「2020世界衛生組織身體活動與靜態行為指引」,運動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血壓、糖尿病、心理健康和睡眠等,建議成人每週至少運動150-3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6。防疫期間也可在家運動,不須任何工具就可在家「超慢跑」或利用椅子做伸展、抬腿等運動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hfoaW09-w)。   造成肥胖的因素很多,體重管理除了調整生活習慣外,也可適時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幫助,找尋真正的成因及正確的減重方式,不再讓體重失控。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26

  • 4招抗癌兼抗疫 全民一起來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癌症再度蟬聯十大死因第一位,已連續39年居十大死因首位。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109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61人,主要癌症死亡原因(男女合計)順位依序為:(1)肺癌、(2)肝癌、(3)大腸癌、(4)女性乳癌、(5)攝護腺癌、(6)口腔癌、(7)胰臟癌、(8)胃癌、(9)食道癌及(10)卵巢癌。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30~5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導致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為菸、酒、檳、不健康飲食、不運動及肥胖、感染(如:人類乳突病毒(HPV)、B、C型肝炎病毒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及環境因素等。   為喚起社會對防癌之重視,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出抗癌4招「拒菸酒檳、飲食衛生、規律運動、均衡營養」,邀請全民共同抗癌兼抗疫。     第一招 拒菸酒檳   癌症最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建議應拒檳榔、拒菸,避免過度飲酒。嚼檳榔不但增加口腔癌風險,長期下來還會危害全身健康,如食道癌、心血管疾病、腸胃系統疾病、腎功能受損與肝硬化等,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吸菸除了增加罹癌風險,也會增加感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風險,吸菸會導致肺功能受損,若吸菸者感染COVID-19,發展成重症的風險更大,也更容易死亡。   喝酒除了會提高食道癌、肝癌等罹癌風險,導致胃潰瘍、肝硬化、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失智、癲癇等200多種疾病外,過量飲酒還會降低免疫力,甚至會增加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的風險。想用酒精抗病毒,外用就好,不要喝酒。     第二招 飲食衛生   自行烹煮前應徹底將食材洗淨,無法自行烹煮時應選擇注重衛生的店家,減少生食、不飲用生水及不共飲共食、使用公筷母匙,用餐及喝水前,落實正確洗手,用乾淨流動的水且使用肥皂,每次至少20秒。如果一時不方便用清水洗手,可先用含酒精的乾洗手液替代,有機會就趕快以肥皂洗手,才能有效防疫。此外,也可避免經糞、口傳染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擤鼻涕及如廁後都應徹底洗手。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引起胃部持續的慢性發炎,進而造成慢性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癌前病變出現,最後導致胃癌,因此餐前落實正確洗手、使用公筷母匙,防疫又防癌。     第三招 均衡營養   健康均衡的飲食可增加抵抗力、增進營養及改善免疫系統。選購當季、新鮮的食材,避免加工類食物及甜食和含糖飲料,當無法親自採買或想避免至人多的地方採買,也可運用網購方式聰明選擇優質新鮮的產品,肉類多選用家禽及瘦肉,減少飲食中飽和脂肪的攝取量、多喝水,選擇原形食物最健康;每天應攝取6大類食物:全榖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及堅果種子等,國民健康署提供「我的餐盤」圖像(https://ppt.cc/fiGZux),依各類別之比例,均衡多樣化攝取食物,較容易落實每一餐,吃得夠,營養跟著來。     第四招 規律運動   運動可增加心肺功能及降低20%罹患癌症的風險,每天規律運動30分鐘可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規律運動也有益於身心健康,可降低高血壓、有助於控制體重,並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之風險,而這些疾病也是導致COVID-19重症的原因,改善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維持健康體位及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增加抵抗力。   疫情期間使人們待在家裡的時間增多了,也不方便出門運動,這時可在家進行居家運動如核心穩定、瑜珈、徒手訓練、超慢跑、健康操等(網址:https://health99.hpa.gov.tw/news/18572),選擇適合自己強度的運動,亦可運用家裡的水瓶、彈力帶等簡單的器材進行訓練。亦可在久坐後歇息片刻,進行3~4分鐘的低強度身體活動(如伸展運動),有助於肌肉舒緩及改善血液循環。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24

  • 高齡孕婦掌握7原則 助安心懷孕平安生產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依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108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12歲、生育第1胎平均年齡為31歲,其中35歲以上者占30.94%。而108年出生通報統計年報資料也顯示生母年齡為35歲至39歲之早產比例達12.54%,較25歲至29歲之早產比例高(8.31%)。隨著孕媽咪年齡升高,懷孕早產風險也隨之提升。另,正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期間,孕媽咪對於是否到醫院進行產檢充滿擔心及焦慮,國民健康署呼籲高齡孕婦應「重視產前檢查」、「注重葉酸、鐵攝取」、「注重體重管理」、「避免危害物質」、「認識早產預兆」、「瞭解產兆來臨」及「自我健康管理」等原則,幫助寶寶健康長大。     好孕助攻原則,確保孕期健康           為讓高齡懷孕媽咪降低妊娠相關併發症風險,國民健康署建議高齡孕婦應掌握下列原則:   重視產前檢查 孕婦定期產前檢查,可追蹤胎兒發育及母體生理變化,發現任何異常,就能及早治療。自今年7月起,國民健康署補助每位準媽媽14次產前檢查、3次超音波檢查及妊娠糖尿病、貧血、乙型鏈球菌等檢查,請孕媽咪務必按照妊娠期程接受產檢。   注重葉酸、鐵攝取 葉酸與胎兒神經系統發育有關,建議每日應攝取3~4份深綠葉蔬菜、豆類及切塊水果約2~3碗,以達到每日葉酸建議攝取量;鐵是製造母體及胎兒血紅素的重要元素,建議食用鐵質豐富的食物,如紅肉、深綠色蔬菜(如莧菜、甜碗豆、紅鳳菜等)及豆類,可於用餐中或餐後一起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當季水果,可促進鐵吸收。   注重體重管理 懷孕期間,孕婦體重應依懷孕前體重做適量調整,以增加10~14公斤為宜。若懷孕期間低於建議體重,會增加胎兒成長發育不良、早產風險;高於建議體重,會有胎兒過大,增加生產風險。如果增重異常者,或有特殊情況者如懷多胞胎,建議諮詢醫師或營養師。   避免危害物質 菸(含二手菸)、咖啡因、酒都會對準媽媽及胎兒造成危害,包含影響胎兒智力發展及發育,或造成早產或流產的風險。孕媽咪若有戒菸、戒酒的困擾,可主動向您的產檢醫療院所人員提出,讓專業人員提供您相關支持與協助。   認識早產徵兆 如出現產兆,或是子宮規則性收縮、腹部悶痛、腹痛、下墜感或便意感、胎動較平常明顯減少等早產徵兆,應儘速就醫,以降低早產風險。   了解產兆來臨 若出現輕鬆感(食慾較好,呼吸較順暢)、落紅、陣痛或腰痠(不規則疼痛轉變為規則陣痛,且無論按摩或走動都無法減輕)、破水(由陰道流出多量液體)等生產徵兆,應儘速至醫院待產。   自我健康管理 建議孕婦依照孕期時程進行產檢。平日非必要請勿出門,避免接觸人群而增加感染風險,並加強自我健康管理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如有不明原因的發燒或其他症狀應主動告訴醫師,讓專業的醫護人員協助順利渡過孕產期。     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防疫諮詢管道一把罩   民眾如有任何孕前、孕期及產後健康管理相關問題,歡迎撥打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國語諧音:抱緊您,抱緊您),將由專業人員解答及主動致電回復,或至「孕產婦關懷網站」(https://mammy.hpa.gov.tw/)查詢孕期照護資訊;相關防疫措施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3

  • 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第2名「肝癌」!不容小覷的肝病三步曲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64歲的黃先生是位經商有成的企業家,近日來覺得上腹部悶漲不舒服,但是一直沒有去看醫生。最近才被太太拖著來到消化內科門診。第一眼看到病人時,就覺得臉色蠟黃,手腳瘦小卻肚子脹大透著古怪。黃先生表示,30年前曾經被醫師診斷過B型肝炎,這麼多年以來都沒有任何不舒服,也從不放在心上。立即幫忙安排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檢查後,竟發現黃先生的肝臟有一個約11公分腫瘤。全家都很驚訝,當初以為只是普通的肚子不適,沒想到結果是肝長了一顆大腫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醫師謝文斌表示,肝臟是人體最沉默的器官,就算長了什麼腫瘤,只要不大到一定程度,通常是不會感到有不舒服的症狀發生。肝臟功能複雜且重要,它主要有代謝、解毒、熱量儲存、分泌等功能,只要遭受傷害,生命也將會受到嚴重威脅。其中很特別的一點,肝臟非常厲害,能自行修復損傷,即使切除部份也仍然能夠正常地運作。   根據衛福部死因統計,每年約萬人左右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肝癌則為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國人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肇因主要為B型肝炎及C型肝炎。感染B型肝炎或C型肝炎病毒之後,有一部份人會變成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可能會演變為肝硬化,最後再罹患肝癌,這就是所謂的「肝病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謝文斌醫師說明,肝臟腫瘤一般可分為良性及惡性腫瘤,是國人容易罹患的癌症之一。然而,一般肝臟腫瘤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大家所忽略,因而失去接受治療的最好機會。肝臟的良性腫瘤通常不需要特別處理,除非長得太大而引發問題,經外科手術就能治癒;肝臟的惡性腫瘤有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轉移性肝惡性腫瘤及肉瘤和血管肉瘤等,需要依病人不同情形而接受不同程度治療。   現在社會資訊流通快速,大眾對健康意識的注重也大幅提升。門診民眾常常會問自己是不是肝癌的高危險群。回顧主要文獻,危險因子可以歸納以下幾個主要:   (一) B型及C型肝炎。臺灣的統計資料顯示出有80%~90%的肝腫瘤病人是B型及C型肝炎帶原者。   (二) 病毒性或非病毒性慢性肝臟疾病,主要就是肝纖維化及肝硬化。一般民眾常常以為要先有肝硬化才會產生肝癌,其實不然,肝纖維化就有變成肝癌的風險。   (三) 食用受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發霉的花生、大豆等。   (四) 使用不當藥物,如未經醫師處方之成藥及草藥。   (五) 從身體其他部位轉移而來的癌症,通常腸胃道、肺臟及乳房部位的癌症較容易轉移至肝臟。   (六) 家族性遺傳因子。   (七) 酒精也是一個重要因子,臺灣人在許多聚會場合都有喝酒應酬習慣,許多男性同胞常常為了生活也把自已的肝給賠掉。   最後提醒民眾,如果發現體重下降,不明原因的腹脹肚子痛、皮膚搔癢、噁心、嘔吐、食慾降低及觸摸到腫大上腹部的這些徵狀,就應該盡快到消化內科(肝膽胃腸科)就診。對於有肝癌高危風險而有肝硬化的病患,大部分都會建議每6個月做抽血和腹部超音波檢查。預防肝癌最有效的措施便是規律回診,改善不良生活習慣並且遠離誘發因子。   謝文斌醫師建議民眾,臺灣相對國外是一個醫療可近性很高的地方,若是有肝(或肚子不適)的問題,還是要好好的找一位消化內科(肝膽胃腸科)醫師看診做檢查,若是醫師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回診追蹤,就要好好遵照醫囑,以免可以早期處理的問題,拖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2

  • 癌症病人及家屬 宅家防疫這樣做!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全國警戒已升至第三級,民眾應勤洗手、戴口罩,減少非必要外出,宅在家配合政府防疫措施,避免疫情擴大及確保個人健康。特別是癌友及家屬(照顧者)擔心癌症治療期間及治療後病人的免疫系統較一般人為弱,更恐懼被感染及後續嚴重的危險。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供癌友及家屬能安心在家健康照護的方法,以降低相關感染的風險。     注意感染症狀   密切注意病人、家屬及照顧者是否有以下感染症狀,如發燒(額溫37.5度,耳溫38度)、乾咳、肌肉痠痛或四肢乏力、咳嗽有痰、頭痛、咳血或腹瀉,如有前述症狀請與固定就醫的相關人員或1922防疫專線聯繫,並戴口罩正確就醫,避免家庭群聚感染。     癌症病人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1.勤洗手 養成用餐及喝水前、擤鼻涕及如廁後,落實正確洗手,如廁蓋上馬桶再沖水,化療期間建議要沖兩次。洗手要用乾淨流動的水且使用肥皂,每次至少洗20秒。如果暫時無法用清水洗手,可先用含酒精的乾洗手液替代,但還是以肥皂洗手的效果最佳。正確洗手的教學影片可參考:https://reurl.cc/vD39xy。   2.勿觸眼口鼻 在未洗手狀況下,請嚴格避免觸摸眼、口、鼻,以減少感染與傳播疾病的機會;即便在有防護或洗手的條件下,也要養成儘量減少觸摸眼、口、鼻等之習慣。   3.宅在家拒訪客 待在家中盡量安排專屬個人的單獨房間;謝絕訪客,特別是剛從國外返國、接觸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感染、發燒及生病者等具高傳染風險者。   4.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可以降低吸入他人飛沫或阻擋自我產生的飛沫,並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的感染與傳播,達到保護自己和保護他人,防範疫情散播的功效。如果因病情關係無法正常戴口罩者,可與醫師商討如何採用替代方式,其親密家人或照護者也宜有相對應之防護方式。避開人群及人多擁擠地方,與他人保持室外至少1公尺,室內至少1.5公尺的社交距離。並嚴格遵守疫情指揮中心所宣布之防疫級別所規範的人數限制。   5.咳嗽禮節 想要咳嗽或打噴嚏時,未戴口罩也來不及使用手帕或衛生紙時,請用衣袖遮住嘴巴及鼻子,建議採「壓肘頂嚏」掩口鼻的標準姿勢           6.勿共用勿共食 盡量避免共享用食物、餐具、毛巾及牙刷等,用餐時應使用公筷母匙,只要是口、鼻會直接接觸的東西都避免共用。疫情升到三級(含)以上時,避免與家人同桌共食,最好在自己獨立的房間用餐。   7.降低共享空間 癌症病人做化療或放療等治療時,宜注意白血球降低期間的自我保護,盡量減少在共享空間(例如廚房、客廳或廁所),與非照顧者及非親密家人的共處時間,並注意居家環境保持通風。   8.預先準備 就醫時可與醫師討論藥物準備的足夠性,及是否可延後開始治療,或延後治療將可能造成病情與生活品質影響,均需與醫師充分討論後再做決定。有問題請聯絡您的個管師,或請洽詢離家最近的癌症資源中心協助,網站連結:https://reurl.cc/vD39xyhttps://www.crm.org.tw/。   9.緊急需要就醫 若有呼吸困難、頑固性頭疼、活動障礙或喪失活動能力、腹脹、腹痛等,可能是腫瘤或治療導致的緊急狀況,這些情況可能嚴重會危及生命,請與醫院相關人員連繫,安排就醫。   10.打疫苗 接受口服或注射治療中的癌症病人,或罹癌後已完成治療的康復者,提醒您接種疫苗保護自己,如流感、新冠肺炎等疫苗,降低發生重症或造成住院的情形。接種前建議與主治醫師討論,經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接種疫苗及適當接種的時間。     家屬、照護者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1.勤洗手 養成照顧病人前後、處理任何病人的分泌物及排泄物後、用餐及喝水前、擤鼻涕及如廁後,落實正確洗手,協助病人如廁後蓋上馬桶再沖水,化療期間建議要沖兩次。洗手要用乾淨流動的水且使用肥皂,每次至少洗20秒。如果暫時無法用清水洗手,可先用含酒精的乾洗手液替代,但還是以肥皂洗手的效果最佳。在未洗手狀況下,請避免觸摸眼、口、鼻,以減少感染與傳播疾病的機會;即便在有防護或洗手的條件下,也要養成儘量減少觸摸眼、口、鼻等之習慣。   2.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可以降低吸入他人飛沫或阻擋自我產生的飛沫,並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的感染與傳播,達到保護自己和保護他人,防範疫情散播的功效。避開人群及人多擁擠地方,與他人保持室外至少1公尺,室內至少1.5公尺的社交距離。並嚴格遵守疫情指揮中心所宣布之防疫級別所規範的人數限制。   3.咳嗽禮節 想要咳嗽或打噴嚏時,未戴口罩也來不及使用手帕或衛生紙,請用衣袖遮住嘴巴及鼻子,建議採「壓肘頂嚏」掩口鼻的標準姿勢。   4.清潔消毒 每天清潔及消毒家中經常觸摸的物件表面,如桌子、電燈開關、電話、門把手、水龍頭等物,環境若有染污要立即清潔消毒。   5.替代人選 癌症病人的免疫系統較一般人為弱,特別是做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期間,若家屬、照護者生病,應立即安排其他照護者來照顧癌症病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04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