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經閒置10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
搜尋綜合感冒藥共有1筆結果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隨著全球逐漸進入新冠肺炎的後疫情時代,家庭必備的醫藥箱中也必須保留防疫用品以便不時之需,哪些藥品是你日常就應該要準備好的呢?如果不幸染疫,有發燒、咳嗽、流鼻水或腹瀉等症狀時,該如何服藥緩解不適症狀呢?多一份準備,多一份心安,陳怡安藥師簡單介紹6大類疫情常備藥品,來看看你家裡醫藥箱是不是都備齊了! 備妥家庭防疫6大類藥品,做好居家照護工作 現在國內對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已經不再像當初一樣恐慌不安,但即使如此,面對疫情我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如果有發燒、流鼻水、咳嗽等輕微症狀時,有什麼藥品可以幫助我們呢?陳怡安藥師建議民眾可提前備妥6大類家庭防疫藥品,以緩解確診時身體的不適症狀,包括: 1. 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緩解發燒、喉嚨痛症狀。 2. 止鼻水藥(抗組織胺):緩解鼻塞、流鼻水症狀。 3. 止咳化痰藥:緩解咳嗽、痰液症狀。 4. 腸胃藥及電解質補充劑:舒緩腹瀉症狀。 5. 維生素B和維生素C:提升免疫力。 6. 額溫槍、體溫計或血氧機:監測生理數值。 雖然說常備藥品都是用以應付不時之需,但陳怡安藥師提醒,每種藥品應準備3~5天份量即可,不宜過多囤積,以免超過保存期限。此外如果藥品的成份、效果都相同的話,也不需要重複購買不同廠牌的藥品。家裡如果有小朋友的話,也要記得備好兒童專用的劑型或劑量,這些都是在準備常備醫藥箱時要注意的。 發燒就吃普拿疼?解熱止痛藥用量每天都有上限! 發燒的測量方式會影響發燒定義,耳溫、額溫的測量方式皆有不同,陳怡安藥師指出,發燒的定義通常是指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 38℃,但其實也有「低度發燒」的情況,所以即使體溫介於37.5~38°C 之間也不能輕忽,還是要參考前後測量的體溫,以及其他身體症狀來判斷是否有發燒。 發燒時通常會服用解熱止痛藥來緩解,常見的種類為乙醯胺酚,如果對乙醯胺酚過敏的人,在服用前務必向醫師或藥師諮詢。陳怡安藥師指出,以500毫克(1顆)的乙醯胺酚為例,成人1天最高用量為8顆,每次間隔4~6小時服用。不同的劑型或劑量的藥品會影響使用頻率,使用時需特別注意。 吃完止鼻水藥會想睡覺?老人家服用要當心! 止鼻水藥為抗組織胺藥物,用於緩解鼻塞、流鼻水症狀。陳怡安藥師建議,每次服用1~2顆,於早、中、晚的頻率使用,如果選擇長效型的藥品,每日服用1顆即可,但實際服用劑量還是要視藥盒上的說明為主,如果使用藥物後症狀仍未緩解,請就醫看診,不應繼續服用過量藥物。 需要注意的是,抗組織胺藥物可能造成嗜睡,如果長輩使用需特別留意,以免發生跌倒的危險,陳怡安藥師更提醒,如果同時飲用酒精及抗組織胺藥物,將增加中樞神經抑制的副作用發生機率,造成鎮靜、嗜睡及暈眩等情形,所以使用藥品期間禁止飲酒。如果必要飲酒時,需於停藥 24小時後待藥品完全代謝後才能飲用。 什麼都治、一顆就搞定?服用綜合感冒藥的注意事項 止咳化痰藥能夠緩解咳嗽或痰液症狀,陳怡安藥師表示,市面上也有許多綜合感冒藥會將解熱止痛藥、止鼻水藥、止咳化痰藥結合成複方型藥物,如果有符合上述症狀的時候,可以服用複方型藥品,但當服用超過一種藥品時,應先諮詢醫師或藥師,以免發生重複用藥的問題。 腹瀉應補充水份及電解質,維持能量代謝 如果有腹瀉情形,除了服用止瀉藥之外,還需要注意補充水份及電解質。陳怡安藥師指出,電解質為身體需要的離子及維生素,如果是腎功能不佳的患者,在補充電解質前應請醫師或藥師多做評估。 保健品吃了強身健體?注意用量和補充水份 許多人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都會想要吃保健品來補充營養,但保健品畢竟並非藥品,服用時可能較容易忘記每日的用量。陳怡安藥師以維生素為例,成人維生素C每日攝取量為100亳克,上限為2,000亳克,服用前記得確認產品建議用量。而維生素B群及維生素C都是屬於水溶性維生素,除了在服用前也需要確認用量外,使用後還需要留意多補充水份。 時時監測身體狀況,染疫不驚慌 新冠肺炎確診者應早晚量體溫、監測血氧狀況。如果家中沒有血氧機,請留意自身是否有呼吸困難及胸悶的症狀,並檢查指甲、嘴唇是否有發青或發紫的現象。指揮中心提醒如果有出現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請直接撥打119或自行開車、騎車、步行、家人親友載送就醫,以免延誤病情。雖然我們正慢慢學習與新冠病毒相處,不讓疫情影響日常生活,但仍不能掉以輕心,出門在外做好防疫,戴好口罩勤洗手,落實防疫政策,降低傳播風險,守護你我的健康。 諮詢藥師:陳怡安藥師 學經歷: 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學士 台南市立醫院實習藥師 三軍總醫院執業藥師 衛教諮詢藥師 延伸閱讀 文章|忘記吃藥能補吃嗎?吃藥配果汁正確嗎?用藥觀念懶人包,讓你不再「吃錯藥」! 影片|藥品保存超重要!你還敢把藥水放冰箱?5分鐘教你怎麼處理過期的藥!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