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經閒置10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
搜尋酵素共有3筆結果
文/陳旻毓 圖/翁嘉妤 摘要 台灣各家電視台八點檔競爭激烈,為求刺激收視率,劇情發展總是不斷突破觀眾的想像,其中三立電視台《牽手》劇中的「嘉明的味道」就令人印象深刻,不過在你轉發迷因梗圖的同時,有沒有真的觀察過精液的味道呢?其實每個人的精液氣味、顏色都有所不同,除了能夠反映我們的生活習慣、飲食偏好以外,甚至是一種反映身體健康的徵兆,就讓泌尿科醫師帶我們來破解精液的迷思。 正常精液究竟是什麼味道?先了解精液成份 精液是由男性泌尿道生殖系統製造而成,主要由睪丸、副睪丸、攝護腺與尿道球線分泌所組合成的產物。每次射出的精液量只有約 1% 為精子,是不是比想像中少很多呢?精液的其他成份大多是水,還有少部分的蛋白質、胺基酸、酵素、果糖以及一些攝護腺液,以及一部分的離子像是鎂鉀鋅鈣,精液的PH酸鹼值約落在 7.2~8.0 微鹼性的範圍。 由於精液裡含有「氨」元素,正常精液會有淡淡的氨水、漂白水味,也由於含有「果糖」,而具有輕微的甜味,泌尿科醫師陳鈺昕提醒,如果長期聞到過濃的甜味,可能要注意是否有糖尿病的症狀,精液已發出糖尿病的早期警訊。 影響男性精液味道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受到飲食的影響,如果喝了大量的咖啡,或是吃了比較多大蒜,可能就會聞到相似的味道。若吃了比較多的肉類或是食用了比較多蛋白質的話,精液的味道聞起來就會比較濃郁。但是如果精液出現了腐爛、惡臭、魚腥味……等異味,也許就是泌尿道系統發生問題,尤其是泌尿道感染發炎或是性傳染病等,這時候就要盡早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精液氣味百百種,你屬於哪一種? 吃什麼得什麼,精液的味道與食物有關,當食物的味道經腸胃道吸收後進入血液,到達儲精囊與攝護腺後,精液就會帶食有物的氣味分子,尤其是特定食物會更明顯,陳鈺昕醫師舉例如下: 芹菜、鳳梨:可能會讓精液變成比較溫潤比較甜的果香味 口服維他命、保健食品:精液變得具有礦物味或是金屬味 咖啡:精液可能也會有咖啡味 抽菸:精液味道也會改變 沒有割過包皮的男性也要留意,陳鈺昕醫師指出,因為尿液、皮質分泌物、細菌會堆積在過長的包皮底下,形成包皮垢,若沒有適當清潔,在射精的時候,這些包皮垢可能與精液混在一起,精液味道就會有所變化。除此之外,當劇烈運動完或是小便後沒有擦乾淨的情況下,因為汗水與尿液含有較多的鈉,乾燥後會留在皮膚上,若在性行為之前沒有作適當的清潔,就會導致事後的精液氨水味、漂白水味甚濃。 陳鈺昕醫師特別提醒,若是覺得精液味道不好聞,也不要對著私密處噴香水,這樣只會適得其反,香臭混雜反而更噁心難聞。有些人會因為求好心切,想透過頻繁洗澡來清潔私密處,但過度的清潔反而會讓包皮反覆破皮、發炎。陳鈺昕醫師建議,如果想要改變精液味道,可以從飲食做起,日常只要使用乾淨清水清潔私密處即可,並記得穿著寬鬆棉質的內褲。 吃精液真的可以「養顏美容」嗎? 針對網路謠傳「精液其實很營養」一說,陳鈺昕醫師表示,食用精液並沒有實際的健康效益,雖然精液裡有微量的營養成份存在,但遠遠不及直接從自然食物攝取的量,也無法取代食物來源。若對方有性病或其他傳染病,更有可能因為食用精液而造成傳染,因此安全性行為真的非常重要,不要因為一時的快感把疾病傳染給另一半,也不要相信一些網路謠言,食用精液並沒有美容效果、改善體質的效果,這些都是無稽之談。 你觀察過精液顏色嗎?淺黃深黃大不同 陳鈺昕醫師指出,正常的精液顏色應為乳白色、乳黃色或是淺灰色,呈現像是生雞蛋或是蜂王乳般稠度的液體,每個人的精液顏色會與其基因、飲食以及整體健康條件有關,變濃變淡都是正常變化。 若食用了薑黃、大蒜、洋蔥或是其他辛香料,香料裡的色素或是硫磺可能就會讓精液呈乳黃色,但是隨著這些食物被我們代謝之後,顏色也會慢慢變淡。 若是正在食用某些抗生素或是維他命,也會讓精液變成黃澄色。另外若有抽菸、禁慾、長期不射精的情況,精液顏色也會變得較偏深黃色,這是因為一些舊的、死去的精子會讓精液變色。 隨著日常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一般來說精液顏色出現深淺變化都是正常的,除非是遇到很少見的顏色,像是綠色、紅色,同時伴隨著腥臭、惡臭時,則應馬上就醫尋求幫助。 精液有血絲該怎麼辦?認識「血精症」 陳鈺昕醫師針對精液出現血液的狀況特別說明,假設精液變成了紅色、棕色或是混有血塊,表示精液裡有血絲存在,在臨床上會將此稱呼為「血精症」,較常見的原因如下: 1.受傷、劇烈性行為或自慰:這些行為可能導致儲精囊或是攝護腺中的微小血管破裂。 2.攝護腺問題:包括攝護腺炎、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癌、攝護腺手術、攝護腺切片……等,都有可能造成血精症。 3.儲精囊、輸精管、尿道問題:這些地方若有外傷,也會導致血精症。 4.性傳染病:淋病、披衣菌、生殖器的皰疹也會造成血精。 5.睪丸、副睪丸:睪丸或副睪丸發炎,或睪丸癌都有可能造成血精症。 6.高血壓:高血壓也會造成血精症發生。 上述可以看出血精症的成因,主要與男性生殖系統的微小血管破裂有關,陳鈺昕醫師表示,這些狀況大多是良性的,也可以自行痊癒,不必過於擔心,但如果有頻繁發生血精,且久不見好,還是要趕快就醫釐清病情,痊癒後才能開心地享受歡愉。 諮詢醫師:陳鈺昕醫師 學經歷: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 馬偕紀念醫院泌尿科資深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藥理學博士班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台灣泌尿科專科醫師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會員 台灣男性學醫學會會員 歐洲泌尿科醫學會會員 美國泌尿科醫學會會員 延伸閱讀 文章|保險套怎麼用?不想太早當爹娘,買套套前先看「這裡」! 影片|精液氣味大賞來了!嘉明味道太甜要注意?精液有血絲怎麼辦?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4.02
文/陳旻毓 圖/翁嘉妤 摘要 國人常有腸胃困擾,其中之一就是脹氣,不一定是吃太飽,有時候沒吃很多,且還是看著自己的肚子脹得圓滾滾硬梆梆,一股氣上不去也下不來,難受不說,還很鬱悶。透過營養師的專業見解,從飲食習慣出發,幫助民眾遠離產氣食材,降低高油高糖飲食,透過飲食計畫的改變,方能改善脹氣所帶來的健康困擾。 吃錯東西導致腸作亂, 高油高糖、快速進食都是導火線 飲食習慣很容易造成腸胃不適,若不想整天被腸胃抗議,何沂霖營養師也提出改善辦法,注意以下狀況,調整現在的飲食基礎,才不會被脹氣糾纏,不舒服還容易影響生活。 一起來看看哪些飲食情境容易導致腸胃脹氣不適: 1. 攝取過多高油高糖食物 高油脂的食物會延緩腸胃道的消化,高糖分的食物通常也含有較多的油脂,尤其長輩或是消化功能較不佳的人,吃太多高糖及高油的食物,便容易因不好消化而脹氣。 2. 乳製品 對於有乳糖不耐的人,攝取乳製品也容易導致腸胃脹氣,甚至有腹瀉的狀況,因此應注意牛奶、起司、優格這類乳品的攝取量。 3. 麩質食物 腸道屬於麩質敏感的人,容易在攝取麵食、麵包等任何麵粉做的食物或者燕麥、大麥等食品後有脹氣的狀況產生。 4. 產氣食物 豆類、根莖類如地瓜、馬鈴薯等含有不易消化的寡糖,因此容易在腸道經由細菌分解產生氣體;此外十字花科的蔬菜如高麗菜、洋蔥、花椰菜、大蒜等,這類蔬菜含硫成分高,也會容易在腸道形成氣體。 5. 吃飯速度太快 吃飯速度過快容易造成胃部壓力,且吞下過多的空氣,除容易脹氣之外,也容易導致胃食道逆流;此外,吃太快也會讓身體來不及接收飽足的訊號,而吃下過多的食物導致發胖。 了解可能會造成脹氣的原因,接下來就談談可以改善生活飲食哪些部分,能避開脹氣的不適。 改變飲食習慣自然放鬆,避開脹氣成因,與身體和解 依國人飲食習慣,營養師也提出了以下案例,讓經常脹氣的民眾可以依據以下資訊,遠離脹氣症狀,找回舒適人生。 1. 避免高油、高糖分的食物 這邊指的油不是橄欖油、酪梨油等好的油脂,而是像油炸食物、大量大豆油、葵花油烹調的外食、加工食品;高糖份食物像是糕餅、點心、含糖飲品……等,減少這類的食物可以降低腸胃道的刺激、消化食物的時間,降低脹氣的產生。 2. 避免氣泡飲品 氣泡飲料顧名思義裡面就是有氣,等於是從外面直接送氣到腸道中,對於容易脹氣的人來說,就容易會更不舒服,因此除含糖的汽水、可樂之外,氣泡水也要注意攝取。 3. 放慢吃飯速度 減緩吃飯的速度,除了可以增加咀嚼食物的時間,讓頭腦可以獲得吃飽的訊息,漸少過度飲食,也能夠幫助腸胃消化,減緩腸胃腹脹不適感。 4. 避開會脹氣的食物 有一類的食物是容易在腸道發酵(Fermentable)的寡醣、雙醣、多元醇等,稱為高FODMAP食物,這些食物本身就容易產氣,除容易脹氣者,腸燥症、容易拉肚子的的人,也可以嘗試避開這一類的食物,也會有幫助。 常見的高FODMAPS食物有:洋蔥、大蒜、韭菜、高麗菜、西瓜、蘋果、芒果、酪梨、黃豆製品、乳品、麵包、麵粉製品……等。 5. 補充酵素、益生菌 有些人腸胃含有的蛋白酶、脂解酶較少,因此在進食蛋白質、油脂較多的食物,會消化較慢而導致脹氣,因此可以在餐後補充一點酵素,或者吃含有酵素的水果像是木瓜、鳳梨(大約半碗份量,不要過多);另外,也可長期攝取益生菌調整腸道菌相,幫助建立優質的腸道菌叢。 6. 增加下肢的活動 腸胃道的蠕動有時跟下肢或腹部的活動有關,所以網路上有許多教大家如何按摩腹部,幫助消化的分享,此外飯後可以做一些溫和的運動像是散步、伸展等,也能幫助腸胃消化,增加排氣。 營養師提醒健康自我覺察、檢視身體變化,遠離脹氣食材強健腸胃道 何沂霖營養師提醒,每個人對於食物的反應完全不同,最好的方式就是「自我覺察」,吃飽後有脹氣的狀況時,回頭想想上一餐吃了什麼,然後回想是否每次吃完這項食物就會脹氣,之後便盡量避免這樣的食物就好。 此外,如果長期都有腸胃難以解決的問題,最好的方式還是可以做個檢查諮詢相關的醫事人員,說不定是身體有其他問題跟狀況需要改善,早發現早醫治,才不會錯過治療黃金期。 資料來源: 1. 何沂霖營養師 諮詢專家:何沂霖營養師 學經歷: 初日診所減重門診營養師 團膳公司營養師 中國醫藥大學營養學系學士 延伸閱讀 文章|拉肚子代表得新冠肺炎?急性腸胃炎、新冠肺炎不再分不清,腹瀉就別瞎操心 影片|這樣吃火鍋,又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嗎?從用餐順序舒緩胃食道逆流,聚餐不再「火燒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2.06
文/楊雅雲 圖/傅暄閔 摘要 台灣人愛吃藥不是新聞,中央健康保險署108年藥費申報統計,所有藥品申報金額高達2千億元。林林總總各式各樣的藥品、保健食品,你吃對了嗎?藥太苦,以茶或果汁配著服藥,是可行的嗎?保健食品又該怎麼吃,才能發揮功效呢?藥袋標示重點公開,生活中的各種服藥習慣,用藥迷思,一次告訴你! 看清楚藥袋資訊,不多吃、不少吃、不亂吃 生病就吃藥,是台灣人習以為常的保健觀念,當我們去醫療院所就診後,醫生開立處方箋,民眾到藥局領藥,當藥品領回家後,你知道該如何吃藥嗎?原來藥袋上就有用藥指引,陳怡安藥師表示,其實只要了解重點標示,就能夠避免「吃錯藥」的情況了。 診所、藥局藥袋注意事項: 1.姓名:藥袋上的姓名標示,需確定是患者本人的名字,不要誤拿他人的藥品。 2.服用時間:內容包含一天要服用幾次、服用的時間(早、中、晚)、飯前或飯後等。 飯前:空腹使用,飯前1個小時服用,或待食物消化飯後2個小時服用。 飯後:飯後1個小時內服用。 睡前:睡前30分鐘服用。 特殊使用:有症狀才使用的藥品,依藥品適應症因應需求使用。例如退燒藥,僅用在有發燒症狀時服用。 3.用法:內服或外用藥品,外用藥膏會註明塗抺的部位及次數、眼藥水註明一天點藥的次數等。 4.藥品資訊:藥品名、藥品成份。 5.藥局資訊:藥局名稱、用藥諮詢聯絡方式。 醫院藥袋注意事項: 1.姓名:藥袋上的姓名標示,需確定是患者本人的名字,不要誤拿他人的藥品。 2.年齡、體重:年齡體重會影響藥品劑量。 3.用法用量:一天用藥的次數及時間,例如每日3次。 4.藥品資訊:藥品名、藥品成份。 5.副作用:可能會發生的副作用,若發生身體不適的狀況,請立即停藥,向醫師或藥師諮詢。 6.配藥資訊:院所名稱、用藥諮詢聯絡方式。 忘記吃藥可以補吃嗎?專業藥師告訴你 在服用藥品的期間,有時因為忙碌一時忘了用藥,是否就要馬上補服藥品呢?陳怡安藥師指出,可從用藥時間是否超過1/2進行判斷,例如:服藥規定為一天2次,早晚服用,服藥時間為12小時。如果超過6小時(12小時服藥時間的1/2=6小時),就不用補吃藥品;若在6小時內發現尚未服用藥品,在時間內即可補藥。此外,像小朋友容易吐藥,如果有吐藥的情形,建議以30分鐘為判斷標準,在服藥後30分鐘內吐出大量的藥品,可採取小量多次的補藥方式,避免再次吐藥;若超過30分鐘,則不需補藥。 如果經常容易忘記吃藥,或者家中長輩用藥情形複雜的話,陳怡安藥師建議,藥盒是很好用的小幫手,透過藥盒的標示設計,能夠清楚檢視是否有按時用藥,遇到容易變質或潮解的藥品,則可以保留藥品的原始外包膜剪裁分裝,減少藥品變質的問題。 用藥迷思一一破解,白開水服藥最適當 有些人由於生活習慣,喜歡用茶或果汁服用藥品,陳怡安藥師指出,因藥品容易受到酸鹼質或咖啡因的影響,應避免使用。針對網傳葡萄柚汁千萬不能配藥的迷思,陳怡安藥師解釋,這是因為葡萄柚的成份會干擾體內的CYP3A4酵素,影響藥品的代謝功能,可能會導致副作用或增加用藥風險,因此如果無法明確分辨藥品的成份,建議還是以白開水配藥最安全。 害怕吃藥、不喜歡藥品苦味的民眾,在服用藥品後可食用少量的糖果中和口中的藥味。如果在用藥後想喝飲料,建議與服藥時間間隔1小時再飲用。 按照食用規範使用保健品,有益健康維持 除了一般藥品,民眾也常自行購買保健食品調節生理功能,陳怡安藥師表示,保健食品屬於食品級,並非藥品,如果忘記食用或是減少食用,對身體不會造成明顯危害,僅會降低保健食品的效果,但提醒民眾,服用保健食品時,還是要遵照商品包裝上的食用規範,定時、定量使用。如果同時有服用保健食品及藥品時,建議二者間隔2小時分別食用。除此之外,喝式的液態成藥經常被民眾忽略,並不會認為是「藥品」,但其實液態成藥也是具有療效的,仍需在服用保健食品後間隔2小時服用,不能同時與藥品服用。 現今藥品的選擇、形態都很多元,民眾對於藥品的界定也變得較為模糊,陳怡安藥師指出,市面上的提神藥酒像是保力達B、維士比,其實都是屬於具有療效的「指示用藥」,不能因個人喜好或方便隨意飲用,千萬不能搭配藥品或食物一起食用。 建立正確的用藥觀念,遵循用藥指示,安全又健康 許多民眾有「久病成良醫」的心態,在服用部份藥品後感覺身體復原了,就自行停藥。陳怡安藥師提醒,藥品有療程的用藥考量,尤其像抗生素藥品,如果不確定自己服用的藥品是否能提前停藥,需向原就診的醫療院所或藥局確認後,再行停藥,以免留下病根。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球患者的用藥依從率只有50%,顯示民眾確實遵循用藥指示的觀念仍然相當淡薄,不過陳怡安藥師指出,其實對於「吃藥」這件事,民眾不用給予自己太大壓力,偶爾忘記服藥不需過於擔心,但要培養正確的用藥觀念,畢竟錯用良藥也可能變毒藥,安全用藥才能吃得心安、吃得健康。 諮詢藥師:陳怡安藥師 學經歷: 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學士 台南市立醫院實習藥師 三軍總醫院執業藥師 衛教諮詢藥師 延伸閱讀 文章|短期服用類固醇,易增心血管風險?!皮膚科、耳鼻喉科最愛用! 影片|眼藥水滴在眼球上很傷眼睛!?小心眼睛越點越紅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