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睡眠共有17筆結果
過年睡太少~好像出現眼袋還是黑眼圈,但黑眼圈是不是之後如果睡眠補回來就會消掉,眼袋就會永久存在?
2020.02.04
最近一直看到日本美胸睡眠內衣廣告... 說是如果睡覺時一直壓到乳房會變形什麼的..所以穿舒服的睡覺內衣比較好 但疑惑這是真的? 睡覺的時候穿不穿內衣真的會影響那麼多嗎? 想問水水睡覺穿內衣嗎?
2020.07.03
睡得好,精神才會好,皮膚也會好 聽說以睡眠周期來說睡完整7.5個小時剛剛好 https://s.weibo.com/weibo?q=%23%E9%87%8D%E8%A6%81%E7%9A%84%E4%B8%8D%E6%98%AF%E7%9D%A18%E5%B0%8F%E6%97%B6%E8%80%8C%E6%98%AF%E7%9D%A1%E5%A4%9F%E7%9D%A1%E7%9C%A0%E5%91%A8%E6%9C%9F%23&Refer=top
2021.02.01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0208/SCSWEUFG2ZFDZHRIVQGQ2IXUKQ/ 針灸竟也能微整形!新竹一名40多歲熟女,因眼周暗沉加上臉上出現法令紋,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看診,中醫科醫師陳亮宇利用「美顏針」拉提臉部肌群、刺激眼周穴位,加強局部氣血循環來達到效果。經過2周2次針灸,該名熟女臉部細紋及眼周暗沉減少,皮膚緊緻度也增加,整體氣色明亮許多,也變得更有自信。醫師表示,除了美容,美顏針也能放鬆過度緊繃的頸部及頭皮張力,幫助睡眠及減緩頭痛。
2021.02.17
百萬Yourtuber阿滴自爆罹患了憂鬱症,經過一年的治療,目前也已逐漸康復,特地拍了影片分享這期間所學到的事,與大家分享。 阿滴透露在去年忙完紐約時報刊登廣告的事宜後,開始出現一些憂鬱傾向,會覺得自己很爛,對工作得表現很焦慮,睡眠障礙很嚴重,會無故的哭泣,但當時並沒有警覺到自己生病,加上工作都一直是高壓狀態,持續了幾個月後,9月時他去台南演講,憂鬱症狀況就爆發,站在台上開始喘不過氣,無法好好思考,提不起精神,最後只能草草結束演講,回到台北後他半夜躺在床上發抖哭泣,這時才覺得自己真的不太對勁。 https://stars.udn.com/star/story/120661/5594968
2021.07.12
明明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 我也變成了在家工作者 照裡說省去上下班通勤的時間 應該會比較輕鬆一點 但我發現反而在家上班後 變得更容易加班的感覺 甚至有時候晚上還在熬夜處理case 明明睡眠的時間也都有到六個小時 但是隔天起來就覺得整個人滿沒有精神的 實在是已經過了可以任意熬夜的年紀了
2021.07.15
有人知道嗎><" 長期睡眠不足會有什麼影響? 我會這樣問是因為我男友總是很愛熬夜 他常常下班都已經很晚了 洗澡完就開始一邊吃晚餐一邊打遊戲 到晚上都已經半夜了還在玩 早上常常會賴床起不來 我每天都叫他叫到很厭世 像他這樣長期都睡眠不足對健康會有什麼影響嗎? 他常常一天睡沒幾小時耶...
2021.09.01
我發現我大概才不過一個多禮拜 比較晚睡每天睡眠時間有變短 結果黑眼圈就直接跑出來了 也因為我是男生是不會化妝的 所以黑眼圈跑出來就很明顯 雖然對外觀來說我個人是還好 但也常被笑晚上是不是去做小偷了 = = 有點想知道黑眼圈是不是通常來的快去得也快啊?
2021.10.20
我的鼻翼兩側只要睡眠不足或抵抗力比較低時就會脫皮~~~ 皮膚科醫師每次都開有類固醇的藥膏給我,可是我發現皮膚好像越擦越薄ㄌ~~~ 有沒有大大們一樣曾經有脂漏性皮膚炎看好的或擦什麼而改善的呢~~
2021.12.21
網路資訊化作業時代,使得許多人必須仰賴手機、電腦來辦公,不僅工作時間8小時需要不斷盯著電腦,下班後休閒時間又懶得動彈,只想倒在床上滑手機追劇打遊戲,一天就這樣在不斷用眼的過程中度過......這樣的生活,你是不是也相當熟悉呢? 你知道嗎?台灣人平均每天超過10小時都在用3C! 2019年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曾發布「全民護眼趨勢調查」,結果發現台灣人每日使用3C產品時間長達10.7小時,等於每天醒著的75%時間都在看電腦和手機,而2020年起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可想而知,眼睛與藍光螢幕接觸時間更是愈發延長。 這麼長時間的用眼之下,除了容易使發育期間的兒童近視或散光,也會導致成人眼睛疲勞酸澀,這些都是視力惡化的因子,可能加劇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甚至失明或嚴重失能。 面對眼睛疲勞的狀況,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守護眼睛健康呢? 美國國立眼科研究所(National Eye Institute)和美國眼科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提出了這些建議: 1.定期檢查眼睛: 檢查是發現疾病且盡快治療的最佳方法,所以如果你屬於視力惡化高風險群,請務必至少每年檢查一次眼睛。 視力惡化高風險群的人包含: 有黃斑部病變、青光眼等家族史 體重過重 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其他健康狀況 500度以上高度近視 2.使用「20-20-20」原則來控制使用3C產品時間 美國眼科學會建議使用3C產品時,應該遵守「20-20-20」原則讓眼睛休息:每20分鐘,將視線轉移到至少 20 英尺外(約6公尺)的物體上,至少持續 20 秒。 而台灣衛福部則是建議用眼每30分鐘,至少休息10分鐘,並且需要維持每日7-8小時睡眠時間,讓眼睛充分放鬆。 3.多眨眼、配戴抗強光眼鏡 人類正常情況下,一分鐘內大約眨眼15次,然而在使用電腦和其他3C用品時,眨眼頻率會下降到每分鐘只眨眼5到7次,使得眼睛無法獲取充足的淚水,解決方法是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多眨眼,並且適量使用人工淚液來緩解乾眼症狀。 同時藍光和紫外線是眼睛的兩大殺手,所以如果經常使用3C用品,建議配戴專門濾藍光的眼鏡,減少戴隱形眼鏡,而如果外出會曬到太陽,則建議戴上濾紫外線的太陽眼鏡,以減少強光對眼睛造成的損傷。 4.調整螢幕亮度和坐姿 美國眼科學會提到,如果螢幕亮度比周圍環境更強,眼睛需要更用力才能看清楚,所以建議將螢幕亮度調整至與周圍環境相似水平即可。並且使用電腦時,應該距離螢幕約60公分(約一個手臂長),並採取眼睛微微向下的姿勢,而非眼睛往上或平視喔! 5.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最後,維持整體健康,對於保護眼睛也有所幫助,例如: 健康的飲食:多吃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花椰菜等)和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的魚種(如鮭魚、秋刀魚等)。 持續的運動:經常鍛鍊身體有助於保持健康,配合良好的飲食菜單,可以降低多種罹患慢性病的風險,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 戒除吸菸:吸菸不僅損害肺,事實上,吸菸還會傷害眼睛!吸菸會增加黃斑部病變和白內障等眼疾的風險,還會損害視神經,所以建議戒菸為佳。 若上班族經常外食、飲食不均,可以考慮透過葉黃素和魚油補充劑來幫助護眼,葉黃素和魚油都能夠抗氧化,減少自由基的損害,葉黃素有過濾藍光、紫外線的作用,而魚油內豐富的DHA,有助於改善淚液和保護視網膜,再加上維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守護視力健康更全面。 而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葉黃素、魚油怎麼挑,請參考以下兩篇文章: 2022魚油推薦品牌10款PK!營養師教你魚油挑選有5原則! 15家葉黃素推薦品牌!眼睛酸澀疲勞?營養師教你該吃哪款! 延伸閱讀: 魚油好處與功效多?營養師揭Omega-3魚油吃法和副作用 2022瑪卡推薦品牌7款比較!營養師再教4招挑選技巧! 參考資料: National Eye Institute-Keep Your Eyes Health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Computers, Digital Devices and Eye Strain
2022.04.22
最近不知道是因為壓力太大還是睡眠不足 臉上長了好多痘痘 照鏡子看到那些痘痘就覺得心情好差… 最近有看了兩家皮膚科也擦了藥 但好像沒什麼改善 想問有沒有板橋人看哪一家皮膚科不錯 有診所或醫生可以推薦給我 想盡快解決問題
2022.06.21
想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飲食均衡,多鍛煉等,可以讓身體健康,皮膚更有光澤。 注意皮膚護理:使用合適的護膚品,定期清潔皮膚,防止皮膚幹燥,保持皮膚水分,可以使皮膚更美麗。 遵循睡眠規律:遵循睡眠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可以使皮膚更有彈性。 嘗試微整形:有些是可以運用後天去改善,像是皺紋改善、法令紋、眼皮垂等等
2023.02.02
自從生完小孩後,這兩年年失眠、睡眠品質差,讓我很困擾。聽說打靜脈雷射,好像可以改善很多身體的小毛病,想問問有沒有人去打過?那是什麼啊?有推薦台北的診所嗎?
2023.08.29
媽媽隨著年紀越大,身體機能感覺越來越不好,抵抗力變差、胃口不好、睡眠品質更是不用說,難入睡+一晚上起來好幾次,聽說靜脈雷射是可以修復體內組織,有沒有家中長者有打過可以分享的啊?
2024.05.22
以前年輕的時候 覺得睡什麼枕頭都沒差 照樣躺下去就睡著了 但是現在稍微有一點年紀後 覺得睡眠對我來說變得比較難入睡 也越來越在乎睡眠品質 像我以前枕頭可能都是買那種幾百塊一顆 最近其實有點想試試看比較高檔的枕頭 就是一顆好幾千塊的那種 不曉得價位越高是不是真的越好睡?
2024.06.29
止鼾雷射(NightLase )是一種非侵入性的低能量雷射治療方法,透過雷射作用於呼吸道黏膜和軟組織,促進膠原蛋白收縮,產生緊縮效果。這種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打鼾的機率與強度。 【為什麼會打鼾?】 打鼾通常是因上呼吸道(咽喉部)部分阻塞造成。當人進入深度睡眠時,喉部的肌肉會放鬆,導致舌頭、軟顎、懸雍垂等部位向後塌陷,部分擠壓氣道,從而產生震動和打鼾的聲音,長期打鼾容易發展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對健康影響甚巨。 【呼吸道阻塞原因】 1.軟顎鬆弛:軟顎位於口腔後方,負責封閉鼻腔和口腔。若軟顎鬆弛,容易在呼吸時產生震動,發出鼾聲。 2.懸雍垂過長:懸雍垂是軟顎末端的小肉垂,過長時可能阻塞呼吸道。 3.鼻腔阻塞:鼻中膈彎曲、鼻息肉等問題可能導致鼻腔阻塞,影響呼吸。 4.舌根後墜:舌根位於口腔底部,睡覺時可能因肌肉放鬆而後墜,阻塞呼吸道。 ※ 而「止鼾雷射」主要針對軟顎鬆弛和懸雍垂過長引起的打鼾問題進行治療。 【止鼾雷射療程原理】 「止鼾雷射」療程原理是透過雷射光束作用於呼吸道黏膜和軟組織,促進膠原蛋白收縮,產生緊縮效果,很像醫美雷射幫助臉部拉提緊實的效果。進一步減少體積並強化結構,防止呼吸道塌陷。收縮及緊實易於呼吸時振動的組織,增大呼吸通道,來降低打鼾聲。例如:懸雍垂、軟顎及喉咽後方及周圍等區域。 通過「止鼾雷射」能擴大呼吸道減少阻塞,顯著的降低打鼾,也能減輕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改善患者及周邊人的睡眠品質,成為許多受打鼾困擾人士的福音。 【止鼾雷射的優勢與治療方式】 1.微創無痛:治療過程無傷口,幾乎無疼痛感,不需麻醉。 2.恢復期短:幾乎無恢復期,不影響日常生活。 3.效果顯著快速:對於輕度至中度的打鼾問題,效果顯著,立即改善。 4.療程安全:因無外傷及麻醉需求,療程安全。 「止鼾雷射」效果因患者的軟組織情況不同,所需的療程次數會有差異,對於某些患者會顯著改善打鼾,但軟組織在緊實數月後會漸漸鬆弛,一般建議半年施作一次以維持效果。但每個人的打鼾狀況落差極大,所以建議治療前需經專業醫師評估,並非適用於所有打鼾患者。 文章來源:https://www.yanadc.com/nightlase/
2025.02.20
「止鼾雷射」通常意指「低能量雷射止鼾治療」,也稱「雷射去鼾」,原理主要利用雷射來改善因上呼吸道阻塞所引起的鼾聲(打呼聲),對於輕度或中度的打鼾(打呼)問題有所幫助。雖說「止鼾雷射」被視為一種非侵入性,也非常安全的醫療方式,但不論何種醫療都有其適合對象及要注意的地方,藉此將進一步分析「止鼾雷射」適合的怎麼樣的人及其禁忌與副作用。 「止鼾雷射」適合的對象 單純打鼾者 這些患者的打鼾主要是由上呼吸道的軟組織(如軟顎、懸雍垂)鬆弛或狹窄引起,尚未引發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雷射治療後可減少軟組織振動,降低打鼾聲。 輕、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OSA)的患者 輕度(AHI指數5~15)或中度(AHI指數15~30)OSA患者可通過改善呼吸道阻塞,減輕症狀;但並不適合重度阻塞性患者,重度OSA患者通常需要更專業的治療,如使用CPAP(正壓呼吸器)或手術介入等。 **OSA(Obstructive Sleep Apnea):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患者,指的是在睡眠時反覆發生上呼吸道阻塞,導致呼吸暫停或低通氣的人。》 **AHI(Apnea-Hypopnea Index)指數:呼吸中止-低通氣指數,是用來衡量睡眠時每小時發生的呼吸中止次數。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標準AHI指數分級: 正常:AHI < 5 輕度:AHI 5-15(每小時出現 5 到 15 次呼吸中止或低通氣) 中度:AHI 15-30 重度:AHI >30 軟顎過長或懸雍垂過大者 打鼾常因軟顎、懸雍垂過長、喉部及上呼吸道的軟組織鬆弛或狹窄所引起。透過雷射治療可破壞軟組織的膠原蛋白,讓軟組織重組再生,達到拉提緊緻的效果,擴大呼吸道,改善這些部位的結構問題。 傳統治療無效者 對其他治療(如口腔矯正器、CPAP)無效或不耐受的患者,可考慮雷射。 尋求非侵入性治療的患者 對於不希望接受傳統(如切除軟顎或扁桃體)或藥物治療的患者,雷射提供非侵入性且相對安全的選擇。 無嚴重解剖結構異常者 無嚴重下顎後縮或扁桃體過度肥大等結構問題的患者,效果較佳。 無嚴重肥胖者 體重正常或輕度超重的患者,效果較好,嚴重肥胖者效果有限。 生活品質較受影響的患者 如打鼾程度已影響患者及枕邊人的睡眠質量,且透過其他保守治療(如改變睡姿、減重、避免酒精等)皆無效,雷射也可能是一個選項。 「止鼾雷射」的禁忌/不適合對象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患者 重度OSA患者(AHI指數>30)需更積極的治療,如:持續氣道正壓呼吸器(CPAP)或手術介入。雷射對重度OSA患者效果可能有限,甚至可能延誤更有效的治療。 鼻腔嚴重阻塞者 如鼻中膈彎曲、鼻息肉等,應先治療鼻腔問題,再考慮雷射。 下顎後縮或舌根後墜嚴重者 這類患者的呼吸道阻塞主要是由於下顎或舌根引起的,雷射效果有限。 嚴重肥胖者 嚴重肥胖者常伴隨嚴重的呼吸道阻塞,難以徹底解決問題。 嚴重解剖結構異常者 如下顎後縮或結構偏小,扁桃體過度肥大,無法有效處理這些結構問題。 口腔有感染或潰爛 建議將患部治療後再接受止鼾雷射。 懷孕者 可由醫師評估。 未滿18歲 青少年上呼吸道結構尚未發育完全,所以不建議進行此項治療。 「止鼾雷射」的副作用 疼痛:療程後可能出現輕微的喉嚨疼痛或異物感,一般在幾天內會消退。 口瘡:有些患者口腔較敏感,治療過程如果覺得不適請隨時跟醫師反應,可以適時的調整雷射劑量,否則患者可能因能量累積過高造成口瘡的風險。 治療效果不佳:雷射的效果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需要多次治療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重要提醒: 在考慮接受止鼾雷射之前,務必諮詢專業醫師,進行詳細的評估和檢查,以確定是否適合接受。與醫師充分溝通病史、用藥情況和期望,以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資料來源:https://www.yanadc.com/nightlase/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