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經閒置10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
搜尋口共有81筆結果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酷熱夏天想要喝杯冰涼的飲料消暑,但牙齒卻一陣酸痛難耐,非常掃興。天氣漸漸轉涼,清晨刷牙漱口時,牙齒酸痛敏感,非常困擾。別懷疑,你可能有敏感性牙齒的問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林慧娟表示,敏感性牙齒是指牙齦萎縮造成牙根外露,或琺瑯質磨損造成牙本質暴露,一旦牙齒受到冷熱溫度的變化或特定食物的酸甜刺激,會引起牙齒的酸軟疼痛。造成敏感性牙齒的原因很多:不當的刷牙方式,會造成齒頸部琺瑯質磨損、牙齦萎縮,甚至牙根暴露,導致牙齒敏感。 口腔衛生不良、牙菌斑堆積會造成常見的牙齦炎、牙周炎,並且因牙根外露而對冷熱敏感。夜間磨牙或飲食習慣不良喜好嚼食硬物,也會造成琺瑯質的磨損,引起牙齒敏感。強酸的腐蝕,如酸性食物或長期胃食道逆流,也會是敏感性牙齒的元凶之一。另外,牙齒漂白和美白,也可能會對牙齒造成刺激,引起牙齒的敏感。 如果有敏感性牙齒的症狀,為了享受美食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就必須選擇溫和的飲食,並對症下藥,找到最適合的改善方法。選擇軟毛牙刷及學習正確適合的刷牙方法,避免用力過度。改善不良的飲食習慣,避免酸性飲料或過於堅硬的食物。 林慧娟提醒,最重要的是注意口腔清潔,定期洗牙檢查,經過牙醫師的專業診斷,早期發現問題,給予最適切的建議與治療,遠離敏感性牙齒的惱人困擾。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1.05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性功能向來是男性相當在意的問題,近來坊間出現標榜能加強勃起硬度與持久性的陰莖環,王先生因為步入中年,時常覺得欲振乏力,看到相關廣告非常心動,立馬下單火速拆封使用,萬萬沒想到套上後卻拔不下來,心急如焚的他趕至醫院就診,最後所幸在醫生協助下順利將陰莖環取下,後續也並未造成長期的後遺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許哲維指出,針對上述所提到陰莖絞勒,國外相關醫學期刊認為,因年紀不同,可能和對性好奇、希望提升性功能、以及長期尿失禁使用尿套有關。國內過往相關案例較常發生在老年人,長期臥床合併尿失禁,使用尿套時因照護者疏於注意,進而導致陰莖絞勒;不過近年來因男性功能越來越被各界所重視,網路或坊間通訊軟體上出現各種偏方的廣告,其中尤以陰莖環的使用需要特別注意。 臨床上會詢問病人相關病史和評估其風險因素,進一步抽血或安排相關檢查,最後針對病人不同需求給予後續治療,可能的治療選項包括口服藥物、針劑、體外震波、合併治療或是以生活作息調適為主。若是使用陰莖環時,須避免使用金屬材質,建議以塑膠材質為主,萬一有突發狀況也比較好處理。然而各種方式均有其優缺點,建議與醫師充分溝通諮詢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處理方式。 許哲維提醒,居家辦公少外出、常熬夜追劇或是運動頻率下降,這些都是男性勃起功能的「沉默殺手」;此外若發現有血精、血尿等問題時,更應該積極求診、接受檢查,切勿相信傳統偏方。適度運動搭配健康飲食和規律作息,才是重振雄風的關鍵根本。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0.22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全球暖化日益嚴重,天氣一年比一年更熱,很難想像原來氣溫跟內臟健康也有關係,炎熱氣候所導致的熱危害可能對戶外工作者,甚至中年糖尿病患者、慢性腎臟病患者造成危險。 熱危害泛指大家熟悉的一些狀況,包括像是熱衰竭、熱中暑等因外界溫度上升,導致身體調節失衡的狀況。其實人體有自我調節的機制,人體體溫大約維持在36度、37度,當身體對熱調節能力下降,核心體溫上升過快,散熱機制失衡,身體出現發炎現象,另外,面對高溫時,除了全身性發炎反應,人體也會因大量流汗、蒸發等導致水份快速流失,若水分補充不及或不足導致脫水現象,也是影響腎臟功能,造成腎臟損傷的一大危機。 炎熱高溫可能誘發全身性發炎反應,若再加上水份補充不足(缺水、脫水)是兩大造成腎臟損傷的主因。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主任謝至同指出,一般而言長時間暴露在戶外的工作類別,例如:軍人、戶外勞動者、農林漁牧、建築工程等或一些密閉空間者、運動選手等都是危險族群,其他像是過度肥胖、年長者、孕婦甚至嬰幼兒也都具有風險,面對炎熱高溫,身體調節能力較慢都要特別注意。 另外,有一些慢性病患者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患者或罹患呼吸道疾病: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以及慢性腎臟病都屬於高風險族群。 謝至同說,人體體溫調節中樞主要是透過皮膚、毛細孔、血管和呼吸的傳導、對流、輻射和蒸發來進行調節,因此無論哪個族群一但出現熱傷害,症狀大多相似,例如:全身無力、頭痛頭暈、口乾想吐甚至肌肉抽筋等,嚴重的還可能出現中樞神經異常,甚至意識不清或昏迷,這就比較危險了。 腎臟是負責維持人體液體平衡的器官,因此對極端高溫特別敏感,熱傷害還可能產生併發症橫紋肌溶解,橫紋肌溶解是一種急症,因橫紋肌急速損傷,導致肌肉細胞的壞死,肌肉的一些蛋白質及肌球蛋白滲漏,進入血液中並出現在尿中,若沒有即時治療,肌肉破壞的太嚴重,會導致腎臟機能損傷,甚至是嚴重的急性腎衰竭。 因此,為能降低熱危害帶來對身體的負擔與影響,溫度、濕度以及暴露的時間都是關鍵,高溫悶熱或烈日曝曬的環境,容易導致體溫調節失衡,而溼度太高的環境,也會讓人體代謝蒸發的效率變差,都儘量不要待太久,另外適時補充水份及電解質也助於舒緩。 謝至同提醒,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之外,透過平日的飲食管理「三多三少:多纖維、多蔬果、多喝水,少鹽、少油、少糖」也可降低對腎臟的負擔,提升對抗環境變化的能力。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9.04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陳先生39歲,本身是工程師,育有一女。因為工作及照顧小孩的原因,常常睡眠不足且缺乏運動。最近一年勃起狀況總是力不從心,不論是晨間勃起或是跟太太的房事表現都大不如前,特別是在硬挺程度明顯變差不少。為了重拾以往美好的夫妻生活,陳先生自行上網購入藥品服用,吃完後覺得表現不但沒有變好,甚至有強烈的頭痛及臉脹副作用,因此前往泌尿科診間尋求幫助。 經由醫師診察及建議,陳先生調整了自己的生活作息,並增加運動習慣。在醫師評估下,接受陰莖低能量震波治療,兩周後覺得晨間勃起次數大幅增加,在夫妻性生活部分也讓太太大為滿意。陳先生也表示,接受低能量震波治療後並無明顯不適,跟使用藥品的頭痛等副作用相比,著實少了許多。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高國維表示,勃起功能障礙在全球有很高的盛行率。40歲以上的台灣男性約有三成比例深受其困擾。勃起功能障礙原因包含:血管、神經、內分泌及心理因素,在治療上除了處理已有的疾病,如控制血糖、血脂,改善生活作息及舒緩心理壓力等,再來則可以考慮藥物治療,如威而鋼、犀利士,若藥物效果不彰或副作用明顯,陰莖低能量震波就是一個不錯的治療選擇。 陰莖低能量震波是一種非侵襲性的治療,原理是利用震波作用於陰莖,達到血管新生效果,使更多血液流入海綿體,進而改善勃起功能。適合的族群為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不願意口服藥物或口服藥物效果不彰的患者。療程為每周一次,持續六周,每次約15分鐘,此治療副作用少,唯獨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要謹慎評估。另外有文獻指出,陰莖低能量震波合併口服藥物治療對勃起功能障礙有更多的幫助。 高國維醫師表示,勃起功能障礙的治療需要謹慎細心,藉由共同討論及醫病共享決策模式(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建構完整治療計劃,深入瞭解患者的需求與期待,提供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式。若民眾有相關問題,或想更瞭解陰莖低能量震波治療,歡迎至泌尿科門診由醫師進一步評估。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8.16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每到熱情如火的夏季,平口上衣、細肩帶背心,可是夏日衣櫃裡不可缺少的必備單品,因為對女性來說,不論是休閒運動還是甜美性感,都能輕鬆打造多元風格,成為女孩心中不敗地位的降溫系單品。為了能襯托出頸部與鎖骨的美感,大家也就更追求肩頸線條的流暢度。 現代人因生活型態,導致時間低頭滑手機、坐辦公桌、聳肩等不良姿勢,久而久之容易導致斜方肌過於發達,體態顯得粗壯魁梧,視覺給人脖子粗短、臉大的感覺影響整體美觀之外,由於肌肉緊繃僵硬而導致肩頸痠痛,為此不少人也會使用各式按摩器材藉以舒緩。斜方肌發達的特徵多是圓肩和駝背,大陸女演員白鹿曾為此穿著駝背矯正帶來矯正身形而引發熱議。 肩膀兩側的上斜方肌是由兩塊三角型扁平狀的肌肉,由頸部連接到肩膀,共同形成斜方型的四邊形,肌肉過於發達,肩膀就會隆起,倘若想要達到改善肌肉緊繃,先得讓肌肉有一定程度的放鬆,也因此會先以物理性方式,透過SPA按摩、瑜珈、矯正帶等方式達到肌肉放鬆舒緩。黃天儀醫師表示,臨床上會藉由施打肉毒桿菌素可使過度收縮的肌肉放鬆進而萎縮變小,讓肩膀看起來自然維持在下垂的狀態,視覺上頸部線條也會更加修長。 肉毒桿菌素可不只能運用在臉部,其實治療用途相當廣泛。黃天儀醫師指出,有些人會不經意挑眉、皺眉,容易產生動態紋如抬頭紋、魚尾紋;或者習慣嚼食口香糖、不自覺咬牙,下半臉肌肉就很容易緊繃等狀況,皆可採用肉毒做治療,打造自己的輕齡美學。現代人繁忙的行程,若搭配其他療程如玻尿酸、雷射、音波等療程,與肉毒治療效果更有相輔相成作用,讓臉部整體線條更為流暢優雅。 黃天儀醫師提醒,因為個人體質不同、生活習慣或是術後照顧等因素影響,時效可能隨著縮短或增加。所以療程後仍需矯正姿勢,盡量避免聳肩,同時加強訓練背肌,維持肩頸線條,打造少女背讓大家自信展露曲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7.23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預測,2024年全球氣溫將有三分之一的機率相較於2023年再升高,也看到台灣去年於五月的同期比已達到40度的高溫!當離開冷氣房就開始大汗淋漓,從脖子、腋下再到背部,全部都是汗,尤其是腋窩的部分,因為汗水與皮膚表層的細菌接觸加上溫度,便會散發出一種特殊難聞的氣味。加上近日也已全面解除強制戴口罩的規範,倘若在人潮眾多或稍微封閉的空間,各種味道混雜的確也在社交場合上更加尷尬不已。 高溫的狀態下大幅提升了多汗和腋味的困擾,兩種狀況也容易相互伴隨產生異味,多數民眾在初期大多以頻繁更換衣物或使用止汗劑、清香劑等方式緩解,但多汗症屬於慢性醫學疾病,特徵是出汗過多、超過調節體溫所必需的出汗量,因此以物理性的方式較無法改善根本問題。 夏季客製清爽計畫,跟汗味腋味說Bye Bye 光澤診所吳宜芳醫師表示:「透過醫學治療可改善多汗與腋味,初期可選擇注射肉毒桿菌,抑制小汗腺的分泌,大約維持4~6個月,因此需要定期施打;手術則透過內視鏡截斷或燒除交感神經,多數人對於手術多有恐懼,術後也需要比較長的恢復期。現代人在尋求解方過程,大多會希望以非侵入性、恢復期較短的治療方式,miraDry清新微波以專利科技,利用熱能使汗腺萎縮,進而改善腋下多汗與腋味等症狀,相較於手術也比較不會有代償性出汗的反應。單次治療時間約一小時左右,且多數民眾對於術後滿意度高。 吳宜芳醫師也提醒,雖然miraDry清新微波屬非侵入式治療,術後仍會有泛紅及腫脹的情形,因此需先避免劇烈運動,並且持續冰敷減緩紅腫現象。每個人的狀況與體質皆有所不同,因此進行療程前須先向合格專業的診所醫師進行問診與溝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6.03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一名42歲的陳先生,左側鼻孔鼻塞及黃鼻涕半年,於診所就醫多次,症狀仍未緩解,前往北市聯醫中興院區耳鼻喉科做內視鏡檢查後,發現為左側鼻腔巨大息肉。據了解,陳先生平時有抽菸習慣,無其他慢性疾病,接受了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簡稱FESS)之後,鼻子功能恢復正常,重新體驗順暢呼吸的美好,而病理檢查結果為良性息肉,也讓陳先生安心不少,藉此機會戒菸,一舉數得。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郭乃文指出,單側鼻竇疾病很多跟牙齒相關,病患如果有單側黃鼻涕、單側鼻塞、頭痛等,要小心齒源性鼻竇炎,最好同時請牙醫師協助診療。單側鼻竇炎可能的診斷還有黴菌感染、良性及惡性腫瘤等,必要時須接受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清除病灶,得到確切的病理診斷,以治療疾病,緩解症狀。 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是一種透過內視鏡技術治療鼻竇疾病的微創手術,用於治療鼻竇炎、鼻息肉、鼻腫瘤等等。手術目的主要是清除鼻腔及鼻竇內的病灶,改善鼻竇的通氣功能、減輕鼻塞及發炎症狀。內視鏡手術相對傳統手術傷口較微創,透過不同角度的內視鏡更增進手術視野,手術中可搭配不同角度的微創旋轉刀頭及鼻科手術器械,以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量、降低復發及併發症機率,也讓病患康復時間縮短,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鼻竇炎及鼻過敏是民眾常常分不清楚的診斷,郭乃文說明,鼻竇炎指的是有黃鼻涕、可能併發息肉,症狀有鼻塞、黃鼻涕、鼻涕倒流、咳嗽、眼睛周圍脹痛、嗅覺減退等等,嚴重者則有顱內及眼睛症狀,例如:頭痛、複視;鼻過敏則是鼻甲或鼻黏膜肥厚,常見症狀有鼻塞、流鼻水、鼻子癢、眼睛癢。鼻過敏的人常常會說兩隻鼻子輪流鼻塞,分不清楚有沒有鼻竇炎,這時候可以就醫接受鼻咽喉內視鏡檢查,直接看鼻腔裡的狀況來判斷。 郭乃文建議,有鼻塞、鼻涕症狀應儘早就醫,確定診斷,才能用適當的藥物或手術治療疾病,以避免產生相關併發症。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4.30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頭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這句話,放在現代已經是一個錯誤的敘述:頭痛確實是疾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神經內科主任洪嘉蔚指出,根據第三版國際頭痛疾病分類,原發性、次發性及其他頭痛疾病多達十幾種。其中最常見的原發性頭痛,就是偏頭痛。偏頭痛(Migraine)指的不是頭部一邊的疼痛,而是一種有特定症狀的疾病。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偏頭痛在台灣15歲以上成年人的盛行率約為9.1%,以20~50歲的人口比例最高,男女比例約為1:3。在不使用止痛藥或止痛藥無效的情況下,偏頭痛會持續4~72小時。其症狀特徵包括:(1)單側;(2)搏動性;(3)疼痛程度中或重度;(4)日常活動(如走路或爬樓梯)會使頭痛加劇。若頭痛發作時,符合上面特徵的其中兩項,且伴隨噁心、嘔吐、畏光及怕吵其中一種症狀,就有可能罹患了偏頭痛。 洪嘉蔚說,若是頭痛發作越來越頻繁,連續三個月都有每個月15天以上的頭痛,極有可能已從陣發性偏頭痛轉變為慢性偏頭痛,需考慮使用預防性藥物。第一線的預防性藥物包含:乙型阻斷劑、抗癲癇藥物、鈣離子阻斷劑、抗憂鬱劑等,雖然效果極佳,但仍有少部分病人無法緩解頭痛,或是無法忍受藥物副作用。最新的偏頭痛預防藥物為CGRP拮抗劑,該院亦有引進,其副作用較少,但藥價昂貴,健保限用於慢性偏頭痛且第一線預防藥物無效或無法忍受副作用的病人,需事前審核通過方可開立。不符合健保條件的病人,亦可自費使用。 偏頭痛雖然不會致命,但發作時對病人的生活功能及生活品質影響甚鉅。洪嘉蔚提醒,病人應盡早至神經內科門診就醫,經由適當的診斷與治療,可降低陣發性偏頭痛惡化為慢性偏頭痛的機率。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4.17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近日最震撼的新聞莫過於大谷翔平的貼身翻譯水原一平因沉迷於賭博,因而竊取了大谷翔平高達數百萬美元的資產。在驚訝之餘,我們也必須感嘆賭博是如此的有破壞性與成癮性,讓水原一平深陷債務中而無可自拔,導致身敗名裂,令人不勝唏噓。 賭博成癮有徵兆?專業門診助戒賭 全台灣首創賭博成癮門診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在黃名琪院長的帶領下,治療賭博成癮已頗具規模。身為其中一員的主治醫師鄭勝允表示,賭博成癮是一個正式的醫學診斷,患者可能會有以下數種症狀: 1.花在賭博的金額持續增加 原本可能玩個一、兩百元淺嚐即止,但胃口逐漸被養大,後來便需要一萬元、五萬元、十萬元才夠刺激、過癮。 2.試著戒賭時會變得焦躁易怒 賭博的當下感到刺激過癮,相對的在平常沒有賭博的時候便會感到無聊、坐立難安、煩躁,個案往往會用「阿砸」來形容這種感覺。 3.思緒被賭博所佔據 賭博具有最致命的吸引力,會讓個案朝思暮想都是跟賭博有關的事情,無論念書、工作、吃飯、洗澡都會一直想到,甚至是睡覺時都會魂牽夢縈。 4.心情不好、壓力大時更想賭 心情不好時找紓壓方式是人之常情,但患有賭博成癮的個案第一且唯一的紓壓方式就是賭博。但諷刺的是,往往他們的壓力來源就是賭輸之後欠下的債務。 5.輸錢就會想要翻本 賭輸了之後,個案往往會做的事情就是繼續賭,拚下一把連本帶利贏回來,江湖行話叫做「呸回來」。但其實很常「呸」不回來,反而欠下更多的賭債。 6.欺瞞家人 起初個案會向家人隱瞞事實,會用各種名目、理由向家人要錢,但總有一天紙包不住火了,家人才赫然發現個案的狀況是如此嚴重。 7.需要靠別人幫忙還債,並因此失去學業、工作、友情或是親情 近期的新聞便是一個很適切的例子,水原先生因此已遭球團開除,同時也失去了許多人的信任。 賭博成癮並非老年專利,臨床觀察多為小鮮肉? 這幾年透過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的賭博成癮門診,鄭勝允醫師發現了許多讓人相當意外且吃驚的事實: 1.願意就診的個案,積欠的賭債都非常多 鄭勝允醫師表示,因賭博而來求診的患者,絕大多數都已輸數佰萬元以上,甚至有輸幾千萬甚至破億的。這也暗示著,在台灣的賭博成癮個案,往往要欠下超過七位數的賭債,才會開始覺得自己生病了。 2.個案幾乎都是年輕男性 台灣人對賭徒的形象多半來自電影,因此也多半認為賭博是中老年人才會做的事情。但實情卻不盡然,前來賭博成癮門診的患者,絕大多數都是35歲以下的年輕男性,有部分甚至還是20歲出頭的大學生。 3.許多人都有相當好的職業 我們所看到的賭博成癮個案,許多有著高學歷以及亮眼的工作。而這些工作也通常規範員工需要有一定的道德標準。這也是妨礙許多患者前來就醫的一個因素,但因為害怕就醫紀錄被公司知道,而選擇繼續逃避,結果個案在賭博上越陷越深,欠債越來越多,到最後工作反而就真的保不住。 4.最後變成不得不賭 賭到最後個案往往欠下鉅款,靠一般的工作根本無法償還,只好心存僥倖再去賭博,期待能贏一把大的,就此把賭債還清,但最後能夠鹹魚翻身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是背負了更多的賭債。 5.治療具初步成效 所幸,近幾年在賭博成癮治療上有長足的進步。透過個案、家人與醫院的互相合作,許多個案的賭博行為都獲得控制,甚至停賭的人也不在少數。但由於賭博已破壞大腦中的獎賞中樞,若想必要達到完全康復,個案需要停止賭博行為至少三年。 賭博成癮是影響大腦成癮中樞的疾病,令賭博成為一個強迫型的行為,往往會讓個案和親朋好友受到極大的痛苦。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數年前首創了賭博成癮門診,已累積了許多寶貴的臨床治療經驗。賭博成癮絕對不會是絕症,但需要個案、家人和醫院的通力合作,方能拯救這些深受折磨的靈魂。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3.25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時值冬至將屆,寒流一波波來襲,台灣民眾習慣進補禦寒,加上年終尾牙聚會旺季,大宴小酌應酬不斷,難免過度攝取高糖和高油脂食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潘立昕提醒,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應多注意餐食份量和用餐細節,以免血糖失控飆升引發嚴重的併發症。 潘立昕醫師特別建議,糖尿病患者在年節、宴飲期間的飲食,三餐要定時定量,應以蒸煮、滷、清燉或燒烤的方式烹調食物,肉類須去皮,以減少油脂攝取,每餐還要增加非澱粉類蔬菜及膳食纖維的攝取量,以纖維量較多的糙米飯、五穀飯或紫米飯取代白飯,飯以不超過一碗為原則,若有進食澱粉類蔬菜,當餐飯量則須減半。 進食的順序也會影響血糖上升的速度,如果可以,建議由蔬菜及肉類開始進食,最後進食澱粉類,同時放慢用餐速度。另外水果與乳製品也都含有糖分,會升高血糖,因此在食用水果方面,建議以碗盛裝,裝到八分滿為一份水果量,每日攝取建議不超過兩份,而且兩份水果須分散於一天內不同時間吃完;有關乳製品的食用,則建議一天飲用不要超過360-480 c.c.,可搭配燕麥或其他穀類製品,但必須注意榖類製品不可泡太爛以免造成血糖飆升;在飲酒方面,建議盡量避免飲酒以免血脂肪升高,若為應酬所需,則須隨餐適量淺酌,不要過量或空腹飲酒。 潘立昕醫師也提醒,飯後一小時左右可以從事有氧運動,如游泳、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瑜珈、打太極拳等等,持續30分鐘以上,可有效的降低餐後血糖與血脂肪。然而,上述飲食與運動的原則,仍需要患者與醫師及糖尿病共同照護團隊討論後,依照個人的病況,訂定個別化的治療計畫,透過相關的追蹤與提醒,即可時時保有健康愉快的生活。 醫師同時提出一個案例來說明,有位51歲的男性和朋友一起吃大餐之後,突然發生嚴重的腹痛,伴隨著噁心和嘔吐而前往急診就醫。檢查後發現血糖、血脂肪及胰臟指數皆嚴重升高,血液呈現酸化現象且驗出酮體,診斷為急性胰臟炎併發糖尿病酮酸中毒,以及嚴重高血脂。 潘立昕醫師解釋,即便糖尿病患者已規則服藥,若進食過量,仍可能誘發高血糖,血糖太高將加重胰島素抗性,造成血脂肪上升,若血脂肪上升幅度過高就有可能引起急性胰臟炎,而急性胰臟炎又會加劇血糖升高,進一步演變成糖尿病酮酸中毒。急性胰臟炎的症狀為飽餐後上腹部劇痛,疼痛可能會輻射到背部,同時伴有噁心、嘔吐,而糖尿病酮酸中毒的表現則再包含口渴、尿多、體重減輕與氣促。 歡樂年關將近,糖尿病患者只要能妥善掌握飲食內容與份量,仍然可以開心參加各式宴會,享受美食和佳餚,與親朋好友們談笑歡聚,並同時保有控制良好的血糖與血脂肪,若民眾有相關問題,則建議前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門診諮詢或就診。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2.15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抗老(anti-aging)更是許多愛美女性追求的目標,根據國外針對抗老主題所做的消費調查顯示,高達96%的受訪者對被誤認為比實際年齡還年輕時感到於愉悅,且令人驚訝的是,Z世代消費者開始購買抗衰老產品服務的平均年齡為23歲,遠低於千禧世代的35歲,由此可見抗老意識抬頭更是逐步年輕化。 洩齡殺手,女性抗老最怕「它」找上門 根據美國美容和個人護理消費者研究公司The Benchmarking Company所做的研究調查,在購賣抗老化商品/服務時,77%的女性消費者期望能撫平或減少皺紋(reducing/eliminating fine lines and wrinkles)、72%為肌膚緊緻(firming) 、61%為深層補水(deep hydration)而51%則是改善肌膚彈性。(improving skin elasticity)由此不難得知皺紋是許多女性抗老路上的洩齡殺手,尤其眼周、口周細紋和頸紋等顏面部位皺紋,更是讓人顯得老態龍鍾。 動靜態紋大不同,掌握成因是關鍵 皺紋的產生除了年齡老化外,還包括不良生活作息、環境中的紫外線與肌膚缺水乾燥等因素,而根據紋路的深淺和成因,又分為動態紋與靜態紋兩種。動態紋指的是因部位或表情肌肉運動所產生的紋路,例如魚尾紋、眉間紋與抬頭紋這些皺紋等,通常動態紋僅在肌肉收縮時出現,放鬆時便會消失;而靜態紋則是當動態紋持續存在且變更深層時所形成的紋路。此外,隨著年齡老化,皮膚組織失去彈性與膠原蛋白逐漸流失,在失去支撐力的情況下,鬆弛皮膚擠壓形成持續存在的皺紋與凹陷,例如眼下細紋、法令紋和頸紋等。 聖宜診所陳亮宇醫師表示:「針對動態紋的改善,通常會使用肉毒桿菌素減少肌肉的收縮,進而減少動態皺紋;而靜態紋在治療上較為多元,除了常見的以注射玻尿酸或膠原蛋白增生劑撫平細紋,電波拉皮也是熱門的選項,透過對真皮層加熱刺激膠原蛋白增生使皺紋變淺,讓皮膚恢復緊緻飽滿狀態。」 新趨勢結合PLT再生療法,複合式醫美療程有望成大勢 近年隨著再生醫學技術與科技進步,結合再生療法的複合式醫美療程成為新興的熱門選項,其中又以萃取血小板生長因子的PLT(Platelet-Lyophilized Treatment)凍晶結合皮膚修護療程逐漸廣為應用。聖宜診所翁書賢醫師表示:「血小板富含多種生長因子,在美容醫學應用上,血小板因增加纖維母細胞的數量,對於肌膚整體的年輕、健康化將有所助益,且當血小板中的生長因子釋放時,能補充肌膚中纖維母細胞缺失的養分,故能加速表皮細胞、上皮細胞的成長,應用於皮膚皺紋治療上,PLT搭配電音波或針劑注射療程,能刺激膠原蛋白增生,輔助提高皮膚再生能力與活性,縮短恢復時間。」此外,翁書賢醫師也提到:「相較於單次治療的PRP(Platelet-Rich Plasma),PLT凍晶一次抽取約250c.c.的自體血液,並以無菌狀態送至無塵實驗室,萃取出血小板內的生長因子,再透過低溫真空方式,將血小板結晶於真空封瓶中,滅菌後製成約10~20瓶各含有約10億以上生長因子的細粉狀PLT凍晶,定劑定量方便醫師掌握療程安排,適合像皮膚皺紋與凹疤改善等通常需多次治療的療程。此外,PLT凍晶取自於自體,產生排斥、過敏的機率極低,可說是一種安全、精準且穩定的輔助療程,能讓膚況更穩定與細緻。」 最後,翁書賢醫師也提醒,不論何種複合式療程,都要先和專業醫師溝通諮詢,經評估後規畫適合的療程,此外,抗老的撫紋除皺要從日常保養做起,平時注意防曬保濕與皮膚清潔,保持健康生活作息與均衡飲食,才是延緩皮膚老化的長久之道。 資料來源: 1. Anti-aging products remain highly popular among US women 2. She’s (Anti-) Aging Beautifully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1.10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一位63歲女士於今年7月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除了有咳嗽、流鼻水症狀以外,同時還伴有雙眼難以張開。在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後,上呼吸道症狀有逐漸改善,但雙側眼瞼痙攣的情形卻愈來愈嚴重,她因看不到路,步態又不穩而時常跌倒受傷。後續幾個月,痙攣情形甚至影響到頭頸部的其它肌肉,造成臉部歪斜、不自主咬牙、斜頸及頭部顫抖。 至神經內科求診後,開立口服抗痙攣藥、肌肉鬆弛劑、抗癲癇藥、乙醯膽鹼拮抗劑,但症狀並未改善,且愈發嚴重,連講話都變得結巴不流暢,認知功能和反應也變得遲鈍。神經內科醫師臨床診斷為疑似和新冠病毒相關的肌張力不全症及神經退化。腦部核磁共振檢查只發現一些非特異性的白質小點,腦波為正常,腦脊髓液中只有蛋白含量稍高而無其他異常,免疫系統的檢查在血清中發現了一種罕見的GAD65抗體,惡性腫瘤和血管發炎的篩檢均為陰性。 醫師給予類固醇治療,並輔以數次肉毒桿菌的注射後,半年間,其眼瞼和面部痙攣、斜頸顫抖、講話、步態,和認知功能都慢慢進步,生活功能也逐漸恢復正常。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珮昀指出,肌張力不全症是一種動作障礙疾病,當肌肉持續或陣發的收縮,而造成姿勢扭轉疼痛甚至合併顫抖,碰觸痙攣處會使症狀減輕,時常會因為自主的動作而引發或加重,甚至伴隨著一連串相鄰肌肉的連帶影響。根據影響到的肌肉範圍,可分為局部型、節段型、全身型。依照發病年齡的不同、病程演變的狀態,以及是否伴隨有其他神經學異常的特徵,輔以血液、尿液、腦脊髓液、神經影像(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電氣生理檢查,和基因檢測,會有不同的鑑別診斷。 陳珮昀表示,肌張力不全症的病因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原發性是和體質遺傳相關,例如某些神經退化疾病,有些則找不到原因,而次發性的病因有:腦傷、代謝性疾病、缺氧、發炎、感染、中風、毒物藥物、腫瘤、心因性的原因等。治療的部分若能找到次發性病因,通常治療根本病因有機會改善或痊癒,而原發性的肌張力不全症,會先以口服藥物治療來減輕症狀,常用的藥物有:多巴胺、肌肉鬆弛劑、抗痙攣藥、抗癲癇藥、乙醯膽鹼拮抗劑等,若效果不佳可考慮肉毒桿菌注射,甚至可評估使用深腦刺激術植入腦內晶片的手術方式來減輕症狀,以改善生活品質。 後疫情時代來臨,許多長新冠後遺症的患者也苦於症狀不知何時可改善,病毒變異十分快速,何時會有下一波疫情並無法預料,陳珮昀建議民眾平時就要做好個人衛生習慣,注重營養、運動、睡眠、增加個體免疫力,保持愉快的心情,才能過著健康的防疫新生活。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0.13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根據過去的文獻,思覺失調症患者的預期壽命明顯低於一般人群,平均壽命較一般人群少10~15年。在這些患者中,較低的預期壽命可以歸因於更高的身體疾病發生率。為了減少上述預期壽命差距,需要加強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身體疾病診斷和治療。其中,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癌症診斷率、癌症篩檢及治療為先前研究的重要議題。 一項由臺北巿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跨院合作進行的研究發現,顯示思覺失調症的癌症風險不容忽視,宜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這一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發表,提供實證資料與國際學術界對話。 研究團隊採用全國健保研究資料庫,總共納入107,489位於2000年至2019年之間被診斷出患有思覺失調症的患者。進一步,透過台灣癌症登記檔及全國死亡檔之大數據資料,追蹤觀察了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的資料。研究團隊共識別出了3,881例初發癌症病例和2,288例癌症死亡病例。研究結果顯示,在患有思覺失調症的族群中,與一般人口群相比,整體癌症發生率稍微較低,然而癌症死亡率卻較高。此外,研究團隊還計算了癌症死亡率和癌症發生率之比值,此一算法可以讓我們知道在相同的癌症診斷數量下,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癌症死亡數量卻比較高,且在各種癌症種類均有類似發現。 第一作者鄭楚玄住院總醫師指出,這一發現顯示了患有思覺失調症的人群在診斷癌症之後,死亡率卻比一般人群高。可能原因為思覺失調症患者較晚被診斷出癌症,導致癌症診斷時已相對晚期,抑或是在診斷之後未能接受適當之癌症治療,而導致死亡率較一般人群高。本研究另外針對台灣四癌篩檢中的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進行分析,顯示此四種癌症在思覺失調症及一般人群中診斷後死亡率的差距大,推測可能顯示思覺失調症患者接受癌症篩檢率較低。未來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深入探討思覺失調症患者診斷後死亡率較高的潛在原因,以及可能存在的癌症篩檢資源使用不均之現象。 通訊作者郭千哲醫師表示,這項研究顯示了全國大數據資料在健康研究中的重要性,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癌症預防與治療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研究結果也突顯精神病患在健康醫療體系存在相關潛在的問題,需要社會各領域持續關注和改進,例如強化精神病患之癌症篩檢。 ※跨院研究團隊合作:包括聯醫松德鄭楚玄醫師,郭千哲教授,陳文瑩主任,張祜銘主任,潘俊宏主任等,北醫團隊蔡尚穎教授,及馬偕醫院陳喬琪教授等。 ※研究經費來源: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及台北巿政府衛生局統籌款研究計劃,謹此誌謝。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0.05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定期帶家中六歲以下兒童到醫療院所塗氟的家長們是否曾想過或詢問過牙醫師:「小孩要塗氟,那大人是否也可以塗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林理堂表示,答案是可以的,而且對於一些特定族群的成人也建議需定期塗氟。 氟普遍存在水、空氣、土壤及食物中,人體內本來就有氟,主要存在於骨骼及牙齒中;而存在於口腔內的氟化物可和牙齒表面結合,增加牙齒表面對酸的抵抗力,並促使初期脫鈣的牙釉質再礦化。氟化物也能干擾口腔內造成蛀牙之細菌的生長代謝及酸的產生,進而減少蛀牙的形成,所以氟可說是防蛀抗生素。 林理堂說明,所謂的塗氟是將含氟濃度22600ppm(濃度會因氟漆品牌而稍有不同)的氟漆塗佈在牙齒表面,塗氟之後多餘的氟漆會用紗布稍稍擦掉,並且建議塗氟後30分鐘內避免喝水、喝飲料及進食,即使不慎誤食,其劑量也不至過量,所以不必擔心會因塗氟而吞入過量的氟造成氟中毒。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提供 既有的政策是六歲以下之幼兒每半年可以到醫療院所塗氟,或是牙醫師到幼兒園幫幼兒塗氟。112年3月起,全民健康保險給付除原有的頭頸部電療患者塗氟及口乾症塗氟之外,新增「齲齒經驗之高風險患者氟化物治療」,此新增項目是提供糖尿病、65歲以上、腦血管疾病、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使用雙磷酸鹽類或抗骨鬆單株抗體藥物、惡性腫瘤、身心障礙(肢體障礙、慢性精神病、重要器官失去功能)等七大類患者每90天塗氟治療一次。 林理堂建議,除了塗氟,平常居家可使用含氟牙膏(WHO推薦1000~1500ppm)刷牙每日至少2次、每次至少2分鐘,以及含氟漱口水(含氟濃度約225ppm)每日使用一次,每次約10c.c.,這些都是安全且有效的運用氟化物預防蛀牙的方式。林理堂醫師溫馨提醒,無論是塗氟或是其他氟化物的使用,大家仍需注重口腔清潔、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及定期口腔檢查,才能有效的預防蛀牙。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0.02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52歲的黃姓銀行經理,最近感覺上班注意力不能集中,開會時變得易怒罵人,下班後看電視會打瞌睡,腰圍變粗,性慾下降很多。黃先生驚覺是否罹患男性更年期?在家人的支持下前往泌尿科求診,經過評估與血液檢查,證實睪固酮濃度為285ng/dL明顯偏低,經過泌尿科醫師的藥物治療和衛教,改善了男性更年期症狀,順利找回青春活力和自信心。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泌尿科主任許富順表示,女性以停經為界線,女性更年期很容易理解。男性的活力和性功能是靠睪固酮來維持,從30歲以後會逐漸下降,到了50歲大約有38%的男性睪固酮濃度就已經低於正常值。 睪固酮對於男性的生理機能十分重要,負責精子製造、性慾、勃起功能、肌肉質量、骨質密度、情緒穩定、體脂肪的穩定、心臟健康等。隨著年紀漸長,睪固酮逐年下降,男性會感覺活力不如從前、容易疲倦、記性不佳、性功能變差、情緒變得暴躁。詳細的男性更年期檢測表如下。 男性更年期/睪固酮低下自我檢測量表 性慾降低 感覺活力下降 體力變差或耐受力下降 身高變矮 感覺生活變得沒有樂趣 覺得心情不好,脾氣變得暴躁 勃起功能變差 運動能力減退 晚餐後、看電視會打瞌睡 工作表現不佳 若有以上任三項症狀,極可能為睪固酮低下症。 男性更年期與代謝症候群的關係 許富順說,男性更年期不僅影響性慾和造成陽痿,更與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病有著因果關係。研究顯示,肥胖、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和骨質疏鬆症患者中,睪固酮低下的比例高達40-52%,比無慢性病者來得高很多。根據大規模的臨床研究已建立預測模型,代謝症候群越嚴重的患者,睪固酮越低。因此,治療(補充)睪固酮,能成功的改善代謝症候群,譬如降低內臟脂肪、縮小大肚腩、增加肌肉質量、改善高血糖值和高血脂症。 此外,國外長期的研究顯示,長期補供睪固酮能降低男性整體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和攝護腺癌的發生率。 補充睪固酮 人體的睪固酮是由腦下垂體的性腺激素調控,再由睪丸製造釋放到血液中。對於睪固酮低下(低於350ng/dL)或在臨界值卻有男性更年期症狀者,補充的方法有針劑、皮膚吸收凝膠、鼻內凝膠或口服藥。因為口服藥有肝毒性的疑慮,現在已經非常少在使用。打針的方式血中濃度變化較大,現在泌尿科醫師多半建議以凝膠方式補充,劑型有皮膚吸收或鼻內吸收。 補充睪固酮的患者,醫師會定期抽血檢驗睪固酮濃度、PSA、血糖、血脂、血紅素等。 補充睪固酮可以讓男性變得年輕有活力,但有沒有副作用?許富順表示,若有轉移攝護腺癌,或者正要準備生育的男性,不適合補充睪固酮。其他可能的副作用有血紅素過高。至於是否會影響心血管疾病或攝護腺癌的發生,根據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補充睪固酮能減少心血管疾病和攝護腺癌的發生。 許富順強調,男性過中年,面對所謂中年危機,毋須沮喪,尋求泌尿科專科醫師的診斷評估,若確認是睪固酮不足,現在有方便使用的補充凝膠,睪固酮濃度回復正常,輔助少鹽少油的飲食習慣、每週三次的有氧運動,很快的年輕帥勁、活力滿滿,又是猛龍出閘! ※資料來源: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8.01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音波保養日益受到歡迎,今(14)日Merz Aesthetics®莫氏醫學美容集團旗下品牌美國音波Ulthera®公開舉辦「即視青春。拉提隨我」記者會,並公佈在台針對589名消費者進行音波拉提問卷調查結果,數據顯示超過6成消費者在做完音波保養不滿意拉提效果,有超過5成消費者認為拉提維持時間不夠長。彭賢禮醫師、黃政傑醫師提醒音波拉提成效提升的關鍵來自於「精準、安全」的施打,美麗不盲從,先從不盲打開始! 主辦本次活動的Merz Aesthetics®莫氏醫學美容集團台灣洪淑芬總經理表示:「我們相信每個人都能擁有獨特的美麗與自信,而美國音波Ulthera®正是讓消費者能重拾自信的肌膚保養首選。美國音波Ulthera®擁有市面唯一即視顯像功能,獲得國際醫療審查權威機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及台灣衛福部認證,且是一種全球新興備受矚目的非侵入性肌膚保養技術,近年尤其受到亞太區消費者喜愛。日前在韓國特別邀請李敏鎬、金荷娜及全昭旻擔任品牌大使,以『See My Skin, Lift My Way即視青春.拉提隨我』的主張,透過這些巨星長時間站在鎂光燈所背負的壓力下,與美國音波Ulthera®相遇,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肌膚保養方式,找到屬於自我的美麗,擁抱最獨特的自己!」 現場也首播亞太區品牌大使李敏鎬、金荷娜、全昭旻3位韓國巨星影片,揭曉保養首選秘訣來自美國音波Ulthera®的精準量身照護,大使之一全昭旻也特別為了台灣粉絲錄製獨家影片,分享保養美麗秘方。活動品牌大使莫允雯也站台分享美國音波初體驗,親自傳授自信美拉提養成術。 6成消費者不滿拉提效果、5成認為維持時間太短 「即視青春。拉提隨我」記者會公佈音波拉提問卷大調查,問卷內容針對台灣589名消費者進行調查。問卷邀請到彭賢禮醫師進行數據解讀,調查結果顯示: 針對醫美治療選擇上,86%消費者傾向非侵入式,如音波、電波;14%消費者傾向侵入式。選擇非侵入式音波保養的主因為不需開刀(72.8%)、沒有傷口(68%)、能快速看到效果(63.1%)、較無恢復期(60.2%)。 消費者主要希望透過音波拉提臉部皮膚鬆弛(82.5%)、促進膠原蛋白增生(58.3%)、拉提輪廓線(54.4%)、拉提紋路(48.5%)、拉提雙下巴(35%)、拉提下垂眼皮 (33%)、拉提皮膚鬆弛身體部位(20.4%)。 有體驗過音波拉提的消費者,多數進行保養後不滿意的原因來自拉提效果不如預期(65.4%)、維持時間太短(57.7%)。而沒有體驗過音波拉提、想嘗試的消費者,最在乎保養後立即拉提的效果(72.7%),及希望維持效果能較長(63.6%)。 9成以上消費者願意多付出成本選擇獲得國際權威機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品質與安全性更有保障的音波拉提儀器,並在施作音波拉提過程中,透過即視影像顯示清楚看見醫師施作的皮膚層,更精確施打到正確的位置。 彭賢禮醫師提醒:「許多消費者對於音波保養有迷思,甚至可能因聽過音波保養有效果進而施打,然而選對音波才是真正關鍵。音波維持效果長的關鍵來自儀器施打的深度以及精準度,才能在適當深度提供適量熱能,刺激膠原蛋白及彈力蛋白的增生,讓肌膚在幾乎沒有修復期的情況下進行自然拉提,並且可以為消費者量身打造屬於自己的肌膚保養方式。而擁有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的儀器,在施打過程能提供穩定且較佳的治療品質,我會提醒想進行音波保養的消費者優先注重精準與安全這兩大要點。」 即視影像可準確掌握施打位置與深度,減少併發症的發生率 黃政傑醫師說明:「不同年齡層的人需求不同,並非真的要皮膚非常鬆弛才能施打,年輕族群想調整嬰兒肥、泡泡臉,也是可以通過音波讓臉型更加緊緻。然而施打音波過程,若是探頭拿得不夠服貼,就容易打在不對的層次,輕則無效,重則燙傷。因此透過音波拉提的即視顯影功能可以清楚看見醫師施打的皮膚層,協助醫師精準施打位置及深度,可有效降低因為探頭不夠服貼而產生的併發症,讓音波拉提非盲打,從未施作過的民眾也能對音波拉提感到更加安心。」 莫允雯首次體驗音波拉提,打造夢幻情人肌 首次體驗音波拉提的莫允雯表示因為拍戲需要面面俱到,而脖子是最能看出女人年齡的部位,所以選擇保養脖子部位,她表示:「原本擔心過程中無法即時了解狀況,效果不如預期,但美國音波可以根據我個人的需求,精準量身打造屬於自己的透明化拉提與肌膚保養方式,恢復期也較短,無需過長時間就感受緊實效果,讓我非常安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2.14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疾病管制署今(18)日表示,近期門急診類流感診人次呈上升趨勢,陸續出現流感重症確定病例,近日再添1例流感重症死亡案例,為南部70多歲女性,未接種流感疫苗,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病史,於去(2022)年12月17日因呼吸急促就醫,並於12月18日收治加護病房,流感快篩檢驗為B型,之後因心衰竭併心因性休克於今(2023)年1月8日不幸病逝。 疾管署提醒民眾,勿輕忽流感威脅,並特別留意家中老年人、嬰幼兒、孕婦及高風險慢性病人等流感高風險群之健康,如有呼吸道症狀,應儘速就醫,以掌握治療契機,降低重症及死亡的風險。 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1月8日至1月14日)門急診類流感就診達45,284人次,近期呈上升趨勢,亦較過去前2個流感季同期為高。近4週社區合約實驗室分離出呼吸道病毒以流感病毒、單純疱疹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為多,其中流感病毒分離以A型H3N2為主。本流感季自去年10月1日起至今年1月16日止,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23例(17例A型H3N2、2例A型H1N1、4例B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43%),22例(占96%)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15例(占65%)具慢性病史;其中死亡4例(3例H3N2、1例B型),均為65歲以上具慢病史長者,且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疾管署呼籲,農曆春節假期將至,返鄉及旅遊人潮將陸續湧現,農曆春節前後為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請民眾務必落實勤洗手、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出現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應留意是否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及早就醫,同時提醒醫師,如遇病人符合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用藥條件,不需流感快篩,即可開立公費藥劑,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降低重症風險。 疾管署提醒,春節期間如有類流感症狀,可至該署「 流感防治一網通」網頁,或運用健保署全球資訊網及健保APP,查詢開立公費流感藥物診所及急救責任醫院急診即時訊息等資訊,並請佩戴口罩儘速就醫,按醫師指示服藥,以減少併發重症及死亡的風險。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1.18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與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以下簡稱醫策會)今(10)日舉辦「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卓越計畫成果發表暨頒獎典禮」,表揚並授證予執行成效優質且通過「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卓越中心(IPCAS CoE)」認證醫院。典禮邀請到疾病管制署周署長志浩、計畫主持人張副校長上淳與醫策會洪副執行長聖惠蒞臨並頒獎,也對於獲獎之醫療院所面對COVID-19疫情衝擊,仍持續精進院內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以降低感染與抗生素抗藥性帶來的危機,提升病人照護品質,保障病人安全的成果表達肯定。 「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卓越計畫」由醫策會以多面向整合性策略與品管手法,並參考國際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相關文件,導入具實證基礎之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措施,制定「領導、當責、行動、監測、改善及教育」6大核心要素,發展成為醫院內部優化之標準作業流程,並以認證標準檢視成果。首次由4家標竿機構領銜:包括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及高雄榮民總醫院,4家醫學中心自願擔任主責醫院,做為標竿帶領21家聯盟醫院及19家聯盟診所執行,為國內首度透過醫療群組院所合作模式運行。 在110年至111年期間,4家主責醫院積極通過「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卓越中心(IPCAS CoE)」認證,並展現其輔導及引領能力,透過指標監測、訓練課程、交流會議、輔導及訪視等方法,協助各層級醫院相互觀摩學習、經驗與資源共享,共同提升醫療院所之照護品質。 因應新興傳染病防疫與應變,持續優化感染管制品質(如: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等醫病安全措施等)、落實感染管制,可防範院內傳染病疫情發生。此外,因抗生素新藥進展有限,而全球抗藥菌日益增加,不僅增加病人死亡率、延長住院天數更增加醫療支出與民眾負擔。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如果沒有採取行動控制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在2017至2050年期間,全球可能造成100萬億美元的產值損失;依據英國知名經濟學家Jim O'Neill推估,若抗藥性危機延續至2050年,全球每年將造成1,000萬人死亡。因此,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刻不容緩。 鑑於此,本次典禮現場亦邀請得獎醫院分享執行經驗及成果,期待透過成果發表暨頒獎典禮,鼓勵醫療院所持續優化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將正確使用抗生素與落實感染管制措施觀念向基層醫療診所與民眾扎根,提供民眾更優質的醫療照護。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2.10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依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8年有2,833人罹患食道癌、110年有2,030人死於食道癌;其中9成以上罹癌患者為男性,好發於50~70歲,為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位、癌症死因排名第5位。 揪出食道致癌因子 保持警覺有效防癌 目前已知食道癌致癌因子,包括:抽菸、飲酒、嚼檳榔、含亞硝胺食物(如醃漬、煙燻食物)、過熱的飲食溫度、食道曾受腐蝕傷害、吞嚥功能疾病、胃食道逆流、肥胖及口腔衛生不良等,建議民眾把握以下3要點,提早預防以遠離食道癌。 1.避免過燙的食物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當覺得食物燙口時,有可能達到傷害食道的溫度,請民眾將食物送進口中時,務必注意溫度是否過燙,或是儘量待食物稍微溫涼後再食用。 2.減少含亞硝胺食物,及時戒除菸、酒、檳榔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指出,煙燻、燒烤、醃漬、加工肉品等食物,都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減少食用此類含亞硝胺食物,有助「離」癌遠一點。 另外,抽菸、飲酒及嚼檳榔是多種癌症的共通危險因子,呼籲有接觸菸檳酒習慣的民眾儘速戒除,以避免癌症找上門。 3.有異狀速就醫 食道癌的症狀除了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或痛感外,也可能導致食物逆流、火燒心、聲音沙啞、胸後痛、體重減輕、上腹痛及久咳等情形,而食道癌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因此平時就需留意自身的不適感,切勿輕忽,如出現上述症狀時,務必提高警覺,及時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 食道癌目前沒有實證有效之篩檢工具,因此落實健康生活並遠離致癌因子及規律運動,將是必要的防癌步驟,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戒除菸、酒及檳榔,減少食用加工、燒烤及避免過燙食物,避免對食道造成傷害或負擔才能降低罹癌風險;民眾平時需多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或痛感時,請務必提高警覺,及時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0.17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一名50多歲的婦人,最近半年被發現明顯變胖,坐著看電視甚至躺著睡覺都呼吸困難,於是前往醫院就診。經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是40公分乘以20公分的巨大卵巢囊腫,壓迫組織,必須進行手術治療,礙於腫瘤指數升高,擔心有惡性腫瘤情形,選擇剖腹手術,術後恢復健康狀態,取出卵巢囊腫甚至超過7公斤。病理組織報告指出,婦人的卵巢囊腫是黏液性囊腫,當囊腫愈大,手術風險愈高。一般卵巢囊腫剛開始長大症狀不明顯,不太容易被發現,但若超過10公分的巨大囊腫,極可能壓迫周圍器官,出現腹脹、腹痛、最嚴重恐致死。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鄭志堅指出,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見的腫瘤,因卵巢位於骨盆腔深部,腫瘤不容易及早發現,而卵巢腫瘤以型態則可分為: 一、非贅生性之卵巢囊腫 如功能性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瘤等等。 二、贅生性卵巢囊腫 如畸胎瘤、漿液性卵巢囊腫、黏液性卵巢囊腫等。 三、惡性卵巢腫瘤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卵巢良性腫瘤通常在早期較小也多無症狀,因此往往在婦科例行性檢查時才偶然發現到。等到腫瘤慢慢增至中等大小(約4~8公分以上時)才開始感腹脹或腹痛甚至腹部腫塊,若腫瘤長大到骨盆腔及腹腔時即可能產生壓迫症狀,如頻尿、便祕等等。 卵巢腫瘤危險因子為:肥胖者、初經年齡較早者、不孕症患者、有家族史者等。超音波是檢查婦女生殖器腫瘤最常用、最方便,且是快速及高準確性的工具。若再配合血液腫瘤標記的檢查,可提供參考區分是良性腫瘤或是惡性腫瘤。此外,電腦斷層及磁振造影檢查也是很好的診斷工具。 鄭志堅說,良性卵巢瘤的併發症不常見,可能需要緊急手術的併發症有: 一、扭轉 為常見的婦科急症,需要需要緊急手術,不到10%的卵巢腫瘤會併發扭轉。 二、破裂 可分為外傷性及自發性兩種,卵巢腫瘤破裂可能造成內出血的急症。 三、感染 另外,卵巢腫瘤依大小可分為三種: ● 一般大小:約5~10公分。 ● 大卵巢瘤:10~20公分。 ● 巨大卵巢:腫瘤大於20公分以上者,巨大卵巢瘤一般而言非常少見,尤其是大於20公分以上者。 患者會有如此巨大的腫瘤原因可能是症狀不太明顯、患者警覺性不夠。而本案例是黏液性囊腺瘤,是卵巢瘤中最容易形成巨大腫瘤者。黏液性囊腺瘤好發於30~50歲的女性患者,大多為單側性,只有5~10%為雙側性,一般較大,容易發生壓迫徵狀。另外,黏液性囊腺瘤通常為圓形或橢圓形、切面常為多房有分隔,腫瘤表面大多灰色有光澤、囊壁較厚、有彈性。囊內容物為黏液性、不透明、黏稠液看似膠凍。黏液性囊腺瘤絕大多為良性(超過80%),但有10%為邊緣性惡性,不到10%為惡性。 鄭志堅表示,卵巢瘤在治療上還是以手術為主,手術種類主要為囊腫切除術及卵巢全切除術兩大類。至於該執行何種手術,基本上依患者年齡以及是否要保留生育功能為主要考量。若是要保留生育力,則以囊腫切除術為主。而手術途徑分傳統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及機器手臂輔助下的腹腔鏡手術,因為極少數卵巢囊腫為惡性,當血液腫瘤標記的檢查升高或是高度懷疑有惡性可能,建議用開腹手術。不過,透過腹腔鏡或是機器手臂輔助,傷口小,較不影響美觀。關於術後恢復時間,傳統開腹手術因肚子肌肉被拉扯,比微創手術多一些時間才能夠恢復。針對大多數卵巢良性腫瘤病人使用腹腔鏡手術即可,若有巨大卵巢囊腫或是懷疑為惡性腫瘤者,還是建議剖腹手術,安全性較高。 若想避免卵巢囊腫復發,要建議女性朋友,培養規律的生活作息,避免攝取過多富含荷爾蒙的食物例如油炸類和皮下脂肪多的食物種類,可降低卵巢病變風險。至於少數病理性卵巢囊腫與遺傳基因有關,加上症狀不明顯,建議女性安排健康檢查,當做完子宮頸抹片檢查後,再加做婦科超音波檢查,可及早發現和治療。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