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性生活共有4筆結果

  • 擴大癌症篩檢!妳做過子宮頸抹片檢查了嗎?

    文章/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子宮頸癌的發生通常與持續的高危型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有關,大部分患者在早期並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因此早期篩檢對於預防和治療至關重要。     自114年1月1日起,國民健康署擴大癌症篩檢,增列25~29歲女性每3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女性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35歲、45歲、55歲女性當年度1次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服務。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婦產科主任林季瑤呼籲大家,保持警覺,預防為主,早篩檢、早發現,共同為女性的健康保駕護航。   林季瑤說,子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以HPV為最常見的性傳播病毒,約70-80%的女性在某一時期會感染HPV,雖然大多數感染會在兩年內自行清除,但部份高危型HPV(如HPV16和18型)可能引發子宮頸癌。另外,有多個性伴侶的女性或是免疫系統弱化者,感染HPV的機會較高,進而增加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   子宮頸癌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異常陰道出血(例如月經期間外的出血,或是性行為後出血)、骨盆區或下腹部不明原因的疼痛、白帶呈現異常顏色或帶有異味、性交疼痛。   如何預防子宮頸癌?林季瑤提出以下建議:   1.接種HPV疫苗   HPV疫苗是預防高危型HPV感染的有效手段,尤其對青少年或尚未開始性行為的女性來說,可以顯著降低未來患子宮頸癌的風險。這疫苗對男性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預防HPV相關的其他癌症。     2.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Pap smear)   子宮頸抹片檢查能夠檢測子宮頸的異常細胞變化,及早發現可能轉變為癌症的病變。一般建議18歲以上、或開始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進行一次抹片檢查,且建議25歲以上的女性每3年進行一次檢查。     3.安全性行為   使用避孕套可以減少HPV感染的風險,儘管避孕套無法完全避免HPV傳播,但它仍然是一種有效的防護措施。     4.避免吸菸   吸菸會削弱免疫系統的功能,增加感染HPV的風險,並加速病變過程。     5.健康飲食和維持良好生活習慣   多吃蔬菜水果,維持良好的體重,避免過度壓力,增強免疫系統的健康。   子宮頸癌是可以通過有效的篩檢和預防措施大幅減少的疾病。林季瑤建議女性朋友應該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及早進行HPV疫苗接種,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並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若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5.03.03

  • 坐月子期間想愛愛?產前產後性生活大哉問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懷孕期間因為考量會造成孕婦不適(曾有醫學報告指出,精液中的前列腺素造成腹痛甚至早產),許多準爸爸在此時會自動配合降低或暫停性生活需求,但畢竟性生活也是維繫親密關係的一環,等到寶寶誕生後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再度開機呢?這是很多媽咪和爸爸的疑問。   坐月子期間想愛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鄭志堅指出,古代婦女在產後大多夾緊雙腳乖乖在床上休養,不過古今中外並沒有一定的法則和研究指出坐月子時不能有性生活。通常自然產媽咪的性生活在產後二到四星期就可開始,但因為剛經歷生產過程,生殖器官(陰道和會陰)都會有些變化和創傷,譬如自然產的媽咪生產過程大多都會做「會陰切開術」,在外陰部會有傷口,而生產所造成的外陰水腫、充血,至少也需要十餘天恢復正常。   因此過早開始性生活,不僅會疼痛,也容易造成媽咪陰部感染。而剖腹產或是使用產鉗、或是大量出血、感染等情形的媽咪,子宮和外陰等器官的恢復會比自然產的媽咪更慢,所以性生活開始的時間可能更要延後一些。剖腹產媽咪子宮內傷口的癒合至少也要四到六週,所以性生活開始時間一般建議在六週後,也就是產後回診後再開始。   總之,如果自然產的媽媽沒有任何生理上的不適,產後數周內可以開始嘗試緩慢溫和的性生活,但要避免情緒起伏和猛烈衝撞;而剖腹產的媽媽則建議做完月子後再考慮開始性生活,不過因為現在醫療進步,傷口復原狀況可能因人而異,所以可以視傷口復原狀況評估性生活開始的時間。   鄭志堅建議,如果真的不知何時可以開始恢復性生活,不妨可以和婦產科醫師討論,如果夫妻彼此真的有性趣,而且沒有任何身體上的不適或是醫師建議,其實可以慢慢的由愛撫開始,畢竟性慾也是人類慾望之一,對增進夫妻生活具有正面意義,而且性生活的刺激更可以促進子宮收縮;只是剛開始時,可能無法一開始就如未懷孕時的狀況,需要彼此慢慢熟悉,緩慢、放鬆進行,以免造成疼痛。   產後媽咪會延後性生活的開始甚至有所抗拒,因為生理機能需要時間來慢慢恢復,心理上也可能會隨著新生命的到來需要調適。然而媽咪的「性」趣缺缺可能會讓另一半覺得被冷落,而造成關係和情緒上的挑戰。其實媽咪和爸爸要一起瞭解產後的身心變化,彼此支持和溝通,不需過度擔憂或顧忌,便能重溫兩人親密世界。     影響性生活品質的身心因素   鄭志堅說,媽咪的身心狀況在產後都是很敏感的,以下狀況可能會影響性生活的品質,然而,只需要時間、耐心和關懷,這些問題都是可以復原的。   1.陰道疼痛與乾澀   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產後想要恢復愉悅的性生活,陰道保養很重要。自然產媽咪在會陰切開處未完全癒合,且子宮開口也未完全緊閉時從事性行為,可能會將細菌帶入造成感染,或使傷口裂開而導致出血。此外,因為產後荷爾蒙的急速下降以及哺餵母乳因素,也會使得陰道黏膜乾澀、皺摺變少,在性行為時感到不舒服。不過這些都是暫時現象,只要傷口癒合良好,隨著組織復原和荷爾蒙分泌正常後,自然而然的,這些不適都會解除。     2.骨盆腔肌肉無法有效收縮   媽咪在經歷生產過程之後,骨盆腔肌肉筋膜會受到破壞而下垂,陰道可能會變得較為鬆弛,下垂的骨盆腔組織會讓陰道無法有效收縮,導致在性行為時會比較沒有感覺,嚴重時還可能產生漏尿和子宮脫垂等問題,此時可用提臀運動和凱格爾運動來鍛鍊骨盆腔肌肉。     3.乳房漲痛   媽咪一般在產後第三天開始就會有輕微的發熱與乳房漲痛等症狀,如果只是輕微不適,可以用熱敷來舒緩,定期將乳汁排空也有助於舒緩不適。只是哺乳的媽咪因為每兩個小時就要哺乳一次,在身心上比較勞累,這些都會影響性生活的愉悅感,需要另一半多加體諒。     4.失去自信   產後身體變化,包括身材變形、陰道乾澀與鬆弛等,都是媽咪在意的問題,也常會因此對自己失去自信心,對性生活也提不起勁。這個時候除了應該讓爸爸知道懷孕生產身理變化,也提醒爸爸在言語行動上都應該多給予支持、鼓勵和體諒,畢竟親密關係仍是建立在雙方情感上,所以回到愛的基本面是最重要的。建議給新手爸爸在新生命來到之後,不要太忙碌於工作,或者把重心完全移到小孩身上,讓媽媽覺得失去關注。     蠟燭多頭燒,沒了「性」緻   有了寶寶之後,生活更忙碌了。哺乳媽咪需要休息,而產後回到家中、職場之後,有限的時間與精力要分給這麼多事,在疲勞的狀況下,通常也會對性行為沒有興趣。此時建議如果是哺乳媽咪,可以適當儲存乳汁備用,減少哺乳準備時間;同時也和另一半一起討論如何分配家事和帶孩子的時間,只要雙方溝通良好,相信都是可以克服的。同時也要提醒媽咪,別因為寶寶而忽略了另一半。寶寶是愛情的結晶,而媽咪和爸爸則是愛的源頭,這樣才是完整又幸福的家。     重拾美好性生活   有了寶寶之後,生活更忙碌了。哺乳媽咪需要休息,而產後回到家中、職場之後,有限的時間與精力要分給這麼多事,在疲勞的狀況下,通常也會對性行為沒有興趣。此時建議如果是哺乳媽咪,可以適當儲存乳汁備用,減少哺乳準備時間;同時也和另一半一起討論如何分配家事和帶孩子的時間,只要雙方溝通良好,相信都是可以克服的。同時也要提醒媽咪,別因為寶寶而忽略了另一半。寶寶是愛情的結晶,而媽咪和爸爸則是愛的源頭,這樣才是完整又幸福的家。 只要注意以下提醒,就能在產後重拾「性」福:   1.避孕   坐月子期間懷孕其實不建議,另外考量身心、家庭狀況,也不建議在剛開始哺乳沒多久便再度懷孕;此外,理論上兩胎太接近的話,流產機率也比較高。     2.前戲很重要   建議用比較長的時間醞釀第一次的性行為,把前戲時間延長,循序漸進地刺激陰蒂和陰道是比較建議的。如果媽咪因為陰道乾澀不是很愉快,可以使用陰道潤滑劑。     3.性行為要溫柔   這個時期強度和次數過度的性行為是要避免的,可能會造成傷口裂開甚至出血;考量傷口的位置,體位也要注意不要太奇怪,可以採用「女上男下」的姿勢,除了比較不易擠壓傷口,女方也較能引導另一半採取讓自己較無壓力且舒服方式。而此時提醒行為時間不適宜太長。     4.注意清潔   性行為後盡量解出小便,有助於沖走細菌以避免感染;並用清水清潔私處,若還有會陰傷口尚未完全癒合,則使用稀釋優碘或生理食鹽水清潔,並同時更換護墊。如廁後應「由前往後」擦拭,較不會造成感染。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5.02.11

  • 陰莖低能量震波,讓男人重振雄風的新選擇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陳先生39歲,本身是工程師,育有一女。因為工作及照顧小孩的原因,常常睡眠不足且缺乏運動。最近一年勃起狀況總是力不從心,不論是晨間勃起或是跟太太的房事表現都大不如前,特別是在硬挺程度明顯變差不少。為了重拾以往美好的夫妻生活,陳先生自行上網購入藥品服用,吃完後覺得表現不但沒有變好,甚至有強烈的頭痛及臉脹副作用,因此前往泌尿科診間尋求幫助。     經由醫師診察及建議,陳先生調整了自己的生活作息,並增加運動習慣。在醫師評估下,接受陰莖低能量震波治療,兩周後覺得晨間勃起次數大幅增加,在夫妻性生活部分也讓太太大為滿意。陳先生也表示,接受低能量震波治療後並無明顯不適,跟使用藥品的頭痛等副作用相比,著實少了許多。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高國維表示,勃起功能障礙在全球有很高的盛行率。40歲以上的台灣男性約有三成比例深受其困擾。勃起功能障礙原因包含:血管、神經、內分泌及心理因素,在治療上除了處理已有的疾病,如控制血糖、血脂,改善生活作息及舒緩心理壓力等,再來則可以考慮藥物治療,如威而鋼、犀利士,若藥物效果不彰或副作用明顯,陰莖低能量震波就是一個不錯的治療選擇。   陰莖低能量震波是一種非侵襲性的治療,原理是利用震波作用於陰莖,達到血管新生效果,使更多血液流入海綿體,進而改善勃起功能。適合的族群為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不願意口服藥物或口服藥物效果不彰的患者。療程為每周一次,持續六周,每次約15分鐘,此治療副作用少,唯獨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要謹慎評估。另外有文獻指出,陰莖低能量震波合併口服藥物治療對勃起功能障礙有更多的幫助。   高國維醫師表示,勃起功能障礙的治療需要謹慎細心,藉由共同討論及醫病共享決策模式(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建構完整治療計劃,深入瞭解患者的需求與期待,提供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式。若民眾有相關問題,或想更瞭解陰莖低能量震波治療,歡迎至泌尿科門診由醫師進一步評估。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8.16

  • 尿失禁療法新趨勢 下半身不再滴滴答答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你可曾因與朋友聚餐時大笑或在路邊追公車時尿液不自主滲出而感到困擾不好意思?這就是所謂尿失禁。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表示尿失禁是指在腹壓增加時,如咳嗽、大笑、打噴嚏、跑步、跳繩等動作時,尿液有不自主滲出的情形。根據調查50歲以上的中年婦女約30-60%的人有這樣的困擾,危險因子包括:生產、懷孕、肥胖、老化、抽菸等導致,其病理機轉有可能是支持骨盆底的肌肉或筋膜缺損,或尿道本身括約肌缺損,或本身膠原蛋白缺乏所導致。   對於尿失禁的病人,保守性療法仍為第一線治療方法,尿失禁的保守療法包括生活型態的調整、凱格爾運動、骨盆底電刺激療法、生理回饋治療、磁波椅及陰道雷射治療。     一、凱格爾運動:   最早是由Dr. Arnold Kegel在1948年所提倡,這項運動是用來訓練骨盆腔底的肌肉群,以達到強化此肌肉群之功效。由於膀胱、陰道、子宮等骨盆腔器官就是由這群骨盆底肌肉群(又稱提肛肌肉群)所支撐,所以訓練此肌肉群可以用來預防及治療因提肛肌肉群鬆弛所引起的疾病,包括應力性尿失禁、陰道鬆弛、子宮脫垂、大便失禁、甚至性生活障礙。   首先,需先辨別提肛肌群的位置,即是當你坐到馬桶上解尿時,嘗試停止解尿,中斷小便的感覺,表示你做到收縮尿道口周圍的肌肉,緩慢的收縮夾緊肛門,持續縮緊到陰道周圍肌肉及尿道口,此時收縮的肌肉即是骨盆底肌肉,如此反覆的緩慢收縮5秒鐘與放鬆5秒鐘,這就是骨盆底肌肉運動。須注意收縮時腹部不可以用力。必須持之以恆的做此運動,根據研究,如果長期做此運動對於尿失禁有效率約41-85%。     二、磁波椅:   體外磁波儀於1998年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通過可作為治療尿失禁用途,其作用原理為利用電場產生磁場,藉由可深入骨盆12公分左右的電磁脈衝波刺激骨盆底肌肉,進而使骨盆肌肉收縮 、運動,強化骨盆肌肉群達到治療尿失禁的目的。 體外磁波治療椅治療原理係指病人坐在治療椅子上,而椅子下方的線圈瞬間產出強烈的電流刺激,線圈的周圍則產生高度密集的時控式磁場,可深入地穿透人體會陰部,活化所有會陰神經與內臟神經分支,來刺激強化骨盆底肌肉群,隨著刺激線圈電流頻率,肌肉就會產生反復收縮和鬆弛運動,達到重建骨盆底肌與制尿系統的力量與耐力。   磁波治療儀可用於治療尿失禁、慢性骨盆腔疼痛及膀胱過動症的病人,療效約八成左右。一週治療兩次,一次約20分鐘,18次為一個療程。但如果病人有裝心臟節律器或人工關節者,不適合此治療。根據研究,接受16個療程的病人成功率約68.3%,接受32個療程的病人成功率約75.0%,效果相當不錯。     三、陰道雷射:   隨著科技的進步,雷射在醫療上的使用越來越廣泛,近幾年來,雷射也使用在陰道來治療陰道乾澀、陰道鬆弛、輕微尿失禁等婦科疾病。而雷射的原理是以雷射光束360度汽化剝離老舊的黏膜組織,或使用雷射光熱效應,刺激黏膜下層新膠原蛋白、彈力纖維再生、玻尿酸再生,使陰道內壁膠原蛋白重組再生以及骨盆筋膜組織緊緻,改善骨盆底支持系統進而改善尿失禁。   臨床使用的陰道雷射分為CO2雷射及鉺雅克雷射兩種,臨床研究有很多有關於這兩種雷射對尿失禁治療的論文, 結果顯示陰道雷射對於輕微尿失禁治療成功率約38-82%,一開始須每個月治療一次,連續3個月後,每年需維持治療一次,對於尿失禁病人,卻不想接受手術的人,陰道雷射不失為另一種選擇。   聯合醫院表示,尿失禁對於婦女生活品質影響是很大的,但很多婦女卻羞於啟齒,不敢就醫,限縮了自己的社交生活,變成宅女。殊不知尿失禁是可以被治療的。而且懼怕手術的人可以選擇非侵入式的方式治療尿失禁。鼓勵有尿失禁的病人勇於就醫,讓你的下半身(生)不再滴滴答答。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4.10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