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世界衛生組織共有18筆結果

  • 肥胖是慢性病?教你如何瘦得健康又美麗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的健康促進統計年報資料顯示,2017至2020年成人過重及肥胖率已高達50.3%,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20年全球肥胖年報中,台灣為東亞地區肥胖盛行率第一名。肥胖會引發各種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呼吸睡眠中止症、非酒精性脂肪肝、退化性關節炎等等,甚至也會提高罹患癌症風險,所以肥胖是國人應該要重視的健康問題。     WHO已定義肥胖是慢性病,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基因、生活習慣、環境、個性、身體健康等因素,但最重要的還是與飲食最相關。   隨著生物科技的發展,手術、藥物都有協助改善肥胖的方式,但這些體重控制管理方法背後的原理,都是強制肥胖病患少吃,來達到體重下降的效果。少吃意味著攝取的營養素減少,可是人體每天都需要基本六大營養素的補充,藥物或手術介入治療只是輔助,治標不治本。   利用減重手術快速瘦身的病患,普遍都有皮鬆肉垮及產生肥胖紋的問題,這是因為強制減少食物的攝取後,身體所需的營養素也變得不足,造成肌肉量減少,皮膚的膠原蛋白流失且失去彈性,也失去正常皮膚的保水功能所引發的問題。   2017年肥胖因素醫學期刊中的一篇隨機臨床研究報告,針對高蛋白飲食與標準蛋白飲食對代謝症候群體重下降的影響報告中發現,在進行高蛋白飲食的這組病患,半年後體重平均下降了7公斤,而進行標準蛋白飲食這組病患,半年後體重平均下降5.1公斤。這些大型臨床研究告訴我們,人體攝取足夠量的蛋白質,就會造成體重下降,提高蛋白質的攝取量會使體重下降更為明顯,但每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同,如果要以提高蛋白質攝取量的減重方式,還是需要諮詢專業醫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郭智偉分享兩位病患經驗,一位來自桃園的李先生,四年多前因大腸癌末期進行手術切除腫瘤後,再接著九個月的化療,變得極為消瘦,在2023年10月與朋友慶祝癌症重生四週年紀念,大吃大喝21天,胖了約20公斤,高血脂及糖尿病等慢性病上身。回診時談到慢性病的危害有時比癌症更可怕,李先生接受建議以提高蛋白質攝取量的方式進行體重管理,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便減少了14公斤,減掉的幾乎都是脂肪,肌肉量沒有下降反而上升1公斤。   另一位也是來自桃園的黃小姐,因為做大腸鏡時發現有癌前病變的瘜肉,切除瘜肉後發生大腸穿孔的併發症,轉介至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進行緊急手術,術後心情低落,醫師建議她嘗試進行提高蛋白質攝取量的減重方式,也是不到3個月的時間,減掉11公斤體重,減掉的也都是純脂肪,肌肉量大約上升1公斤。   郭智偉指出正確的減重方式,需要耐心及時間,而非少吃多動,過度挨餓,既容易放棄,也會復胖,應養成良好的飲食觀念及習慣,才能瘦得健康又美麗,也能夠養成不易胖的體質。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3.08

  • 每31分鐘14秒 就有1名國人罹患大腸癌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腸癌發生人數已連續15年位居第1位,依據國民健康署109年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7歲,相較108年延後了1歲。     根據癌症篩檢資料庫資料顯示,近期因疫情稍緩,111年大腸癌篩檢量較110年增加13.3萬人(增加12.4%),但仍未恢復疫情前(108年)的篩檢量;其中,111年男性篩檢人數49.2萬人,女性70.1萬人,男性篩檢人數相較女性少,而根據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男性大腸癌的發生率則比女性高出1.5倍。因此鼓勵男性應定期篩檢,並特別留意身體狀況,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癌症不會因為疫情的關係而減緩發生,為了「腸」保健康,民眾應積極接受癌症篩檢,只要兩步驟即可揪出潛「腸」危機,第一步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第二步當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異常時,請儘速接受大腸鏡檢查,以便及早揪出潛藏在大腸的息肉及癌症。     第一步:定期糞便潛血檢查 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有鑑於大腸癌的發生有近9成(88%)為50歲以上的族群,國民健康署提供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之民眾,補助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科學實證研究顯示,定期接受篩檢,可減少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及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糞便潛血檢查沒有侵入性,且檢查前不必限制飲食,只要照著8步驟,在家就可輕鬆定期篩檢!   持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 在採便管外的標籤寫下姓名、採便日期與時間。 旋轉管蓋後,將採便棒向上拔開。裡面的水勿倒掉。 在坐式馬桶內斜鋪衛生紙,避免糞便掉入水中不易採集。 坐上馬桶解便。(也可在報紙上解便後取得檢驗樣本) 在整條糞便上以輕劃方式重複來回刮取適量的檢體。 將沾有檢體的採便管插回管內並用力蓋上。 送回醫療院所,回家等待檢驗報告。     第二步:篩檢結果異常 6個月內儘速做大腸鏡檢查   大腸癌篩檢為陽性的民眾,經由大腸鏡檢查後,發現平均每2人中1人有息肉、每20人中有1人罹患大腸癌!我國實證資料顯示,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者,若超過6個月不做大腸鏡檢查,罹癌風險會增加30%;而超過一年以上才做大腸鏡檢查,罹患晚期大腸癌的風險則增加2.8倍。國民健康署提醒,篩檢結果異常時,請儘速至醫療院所安排大腸鏡檢查,如檢查發現息肉,可同時進行切除,就可以儘早阻斷癌前病變的發展,避免惡化為大腸癌。     足量蔬果與規律運動 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大腸癌的風險因子包含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等。國際癌症研究總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豬肉、羊肉、牛肉),則會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另,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新春連續假期期間,與親友聚餐多攝取蔬菜水果,減少紅肉及加工肉(煙燻、鹽漬或亞硝酸鹽加工),另外不妨安排一同出遊「走」春,每日一萬步,健康「腸」保固。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1.12

  • 長輩量六力 關心老化與失能的距離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超高齡的浪潮即將到來,老化使身心功能衰退是一個重要課題,若到達失能階段,則更需要依賴家庭成員或主要照顧者的照顧,甚至造成家庭嚴重負擔。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數據指出,109年國人健康餘命與平均餘命差距約8年,即平均需仰賴家人或主要照顧者照顧8年。然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身心功能可以透過適當的介入策略而維持或回復,進而預防及延緩失能的發生,並明確點出「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情緒)」是維持生活品質者不可或缺之六項能力。     為因應疫情並提高功能評估的可近性,國民健康署依據WHO指引,於今(111)年發展六項能力的線上評估工具,民眾可加入「國健署 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好友(LINE ID搜尋「@hpaicope」),在家中即可評估長輩有無衰退徵兆,後續可採取LINE@中之健康資訊或搜尋社區據點課程或活動,及早獲得生活照顧上的改善。     長者整合式照護 22縣市共同守護   為能推動長者功能評估,國民健康署於全國推動「預防及延緩失能之長者功能評估知能提升試辦計畫」,運用各式宣導管道並與社區據點合作,教導民眾如何使用自評工具進行自我健康管理,並招募醫療院所加入試辦計畫,針對自我評估異常、多重慢性疾病或高齡75歲以上的衰弱高風險長輩,提供更深入之功能評估。亦透過整合社區內運動、營養等各類據點與資源,提供居民整合性的照護。   111年為因應疫情及提升功能評估的可近性及便利性,國民健康署建置「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目前好友人數計約7萬名,並透過約450個社區合作點推廣自評工具,總計近20萬人次完成自評,其中約9.4萬人次(佔47%)有1項以上功能異常,評估結果以行動及認知異常較多,分別占27%及20%;醫療院所提供之專業功能評估服務,已服務約8萬人,其中1.3萬人(佔16%)為至少1項功能異常者,評估結果以行動及認知異常較多,分別占總評估人數之8.9%及4.2%。     長輩定期自我評估 需要家屬與主要照顧者共同支持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至少每六個月,利用長者量六力線上工具進行自我檢測,早期發現異常,及早介入處理,是預防及延緩長輩失能的關鍵行動,若長輩有多重慢性疾病或高齡75歲以上,家屬可協助至專業功能評估單位,由醫事人員深入評估六大能力,並安排整合式的照護計畫。若家屬及主要照顧者能共同關心長輩健康,協助自評、陪伴就醫,並鼓勵參與社區活動,更能發揮預防及延緩失能的最大效益。     「國健署 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請透過LINE ID搜尋「@hpaicope」或掃描下方QR code,加入好友並註冊後,即可進行自我檢測。簡介及操作影片請至健康署健康九九+觀看,連結網址:   1.加入長者量六力 讓健康不退流行: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7518 2.長者量六力LINE@操作教學: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7519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2.27

  • 預防食道癌 避開菸檳酒 「離」癌遠一點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依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8年有2,833人罹患食道癌、110年有2,030人死於食道癌;其中9成以上罹癌患者為男性,好發於50~70歲,為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位、癌症死因排名第5位。     揪出食道致癌因子 保持警覺有效防癌   目前已知食道癌致癌因子,包括:抽菸、飲酒、嚼檳榔、含亞硝胺食物(如醃漬、煙燻食物)、過熱的飲食溫度、食道曾受腐蝕傷害、吞嚥功能疾病、胃食道逆流、肥胖及口腔衛生不良等,建議民眾把握以下3要點,提早預防以遠離食道癌。   1.避免過燙的食物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當覺得食物燙口時,有可能達到傷害食道的溫度,請民眾將食物送進口中時,務必注意溫度是否過燙,或是儘量待食物稍微溫涼後再食用。     2.減少含亞硝胺食物,及時戒除菸、酒、檳榔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指出,煙燻、燒烤、醃漬、加工肉品等食物,都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減少食用此類含亞硝胺食物,有助「離」癌遠一點。 另外,抽菸、飲酒及嚼檳榔是多種癌症的共通危險因子,呼籲有接觸菸檳酒習慣的民眾儘速戒除,以避免癌症找上門。     3.有異狀速就醫   食道癌的症狀除了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或痛感外,也可能導致食物逆流、火燒心、聲音沙啞、胸後痛、體重減輕、上腹痛及久咳等情形,而食道癌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因此平時就需留意自身的不適感,切勿輕忽,如出現上述症狀時,務必提高警覺,及時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     食道癌目前沒有實證有效之篩檢工具,因此落實健康生活並遠離致癌因子及規律運動,將是必要的防癌步驟,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戒除菸、酒及檳榔,減少食用加工、燒烤及避免過燙食物,避免對食道造成傷害或負擔才能降低罹癌風險;民眾平時需多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或痛感時,請務必提高警覺,及時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0.17

  • 年輕人易重聽?你也是聽覺困難者嗎?聽力保健愛注意!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人類的聽覺系統可分為周邊和中樞,周邊聽覺系統由外耳、中耳、內耳所組成。外耳負責接收聲音、定位聲源、聚集聲能,使聲音通過外耳道和鼓膜、傳輸到中耳;中耳為內含空氣的腔室、當中有三塊小聽骨負責傳遞聲波;內耳分為前庭(負責平衡)和耳蝸(負責聽覺),耳蝸內含柯蒂氏器(Organ of Corti)、為聽覺的終端受器;柯蒂氏器含有兩種聽覺細胞:內毛細胞和外毛細胞。當聲波從中耳進入內耳時,外毛細胞會放大聲音振動;內毛細胞會將聲能轉換為電位差、以利後續神經信號傳遞。傳輸至大腦以解讀聲音的訊息。     臨床上針對主訴聽覺困難者,會施予純音聽力檢查判斷其聽力損失程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以優耳聽覺級為主,正常:小於25分貝;輕度聽損:26~40分貝,建議尋求專業諮詢;中度聽損:41~60分貝,建議使用助聽器;重度聽損:61~80分貝,需使用助聽器;極重度聽損:81分貝以上,使用助聽器並配合相關復健計畫,需學習唇語。   耳鼻喉科醫師上官瑋娟指出,聽覺系統任一部位受損皆可能造成聽力損失,依病變部位可分為:   一、 傳導性聽力障礙   發生於外耳、中耳,常見原因有耳垢栓塞、鼓膜穿孔、中耳積水、聽小骨斷裂等情況。常可藉由藥物或手術改善。   二、 感音神經性聽障   發生於內耳或聽神經,常見原因有感染、老化、噪音、耳毒性物質暴露。   三、 中樞性聽障   發生於中樞聽覺系統,可能因老化、腦傷、其他神經疾病造成。常導致聽覺記憶及理解能力的減退。   四、 混合性聽障   同時存在兩種以上聽障類型。   感音性聽力障礙雖無有效的治療方法,然而輔具科技的進步、對於此類聽障者大有裨益。上官瑋娟醫師表示,目前常見的聽覺輔具依形式可分為:   一、 助聽器   基本原理是利用內建麥克風接收聲音、經過擴音器將聲音處理並放大後傳出,使聽損失者聽見本來聽不清楚的聲音。市面常見有:耳掛型(behind the ear)、耳內型(in the ear)、耳道型(in the canal)、深耳道型(completely in the canal)及骨導式助聽器。視情形可配合使用其他語音清晰度增強技術,如:方向性麥克風、噪音消除機制、雙耳配對功能等。   二、 人工電子耳   需藉由外科手術將電子裝置植入耳蝸,可放出電流、刺激聽神經產生聽覺。適用於兩側極重度聽損者,植入後仍需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與學習。   三、 生活輔具   主要功能是解決使用者生活上的問題、減輕生活中參與限制,依功能分為: 1.警示輔具:利用閃光或振動以警示環境變化; 2.電訊輔具:如電話擴音器、網路攝影機; 3.溝通輔具:使用圖卡或文字表達。     《日常聽力保健》   ● 避免過度或不當清潔外耳道。   ● 避免菸、酒、高分貝噪音場所、長時間配戴耳機。   ● 作息規律、睡眠充足、保持心情平靜。   ● 飲食均衡,攝取維生素ACE、Omega-3脂肪酸、深綠色葉菜。   ● 慢性病需穩定控制、定期回診檢查。   ● 聽損溝通零距離。   ● 儘量去除背景音。   ● 說話速度放慢點。   ● 關鍵字請說清楚。   ● 面對面和他說話。   ● 說話不要用吼的。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25

  • 居家防疫 持續哺乳增強寶寶免疫力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母乳具有多種抗體及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物質,可以增強嬰兒免疫力,保護嬰兒避免感染。世界衛生組織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建議各國政府單位應持續鼓勵那些懷疑或確診的母親開始或繼續母乳哺育,並勸告母乳哺育的好處遠大於傳染病傳播的潛在風險。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於西元2021年4月8日指出,迄今為止,尚未檢測到透過母乳和母乳哺育而傳播的活性COVID-19病毒(可引起感染的病毒),並建議所有母親繼續哺餵母乳。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遵循該基金會提供之「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保持寶寶健康與安全的哺乳技巧」,以確保母嬰的安全:   一、保持衛生良好下繼續母乳哺育   餵養寶寶須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把握3W的重要技巧(Wear餵養寶寶時戴口罩、Wash觸摸寶寶前後用肥皂洗手、Wipe定期清潔和消毒接觸過的表面)。     二、如果染病,要採取特別衛生措施並繼續母乳哺育   如果在分娩前或母乳哺育時感染新冠狀病毒的母親,其乳汁中會有抗體,可以保護嬰兒並增強嬰兒自身的免疫反應。如果母親有發燒、咳嗽或呼吸困難,要立即尋求醫療照護,並遵照醫護人員的指示,若身體狀況還可以哺餵母乳,都要遵守上述3W技巧,才可以繼續哺乳。     三、當染病嚴重而無法哺餵母乳時,可以擠出母乳餵養嬰兒   當母親病情嚴重而無法哺餵母乳時,應立即就醫,並可以將母奶擠出來,請家庭中未受感染的成員遵守上述3W技巧,協助餵養嬰兒。     四、如餵食配方奶時要格外注意   母乳哺育是提供嬰兒健康成長和發育最佳食物。但在某些情況下,母親無法或決定不進行母乳哺育,而以配方奶餵養嬰兒,應按照包裝說明,並特別注意徹底清洗奶瓶、奶嘴和其他使用的設備,同時也要遵守上述3W技巧。     參考資料: 1.WHO (2020). Breastfeeding and COVID-19. Scientific Brief. 2. Breastfeeding safely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How to nourish your child following the current expert guidance. 3. Breastfeeding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Tips on keeping your baby healthy and safe.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22

  • 世紀大瘟疫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今年4月底、5月初,華航及諾富特群聚事件,看著疫調足跡滿佈台北市,接著獅子會及萬華群聚爆發,中興院區急診突然湧進萬華快篩專案的大量人群,防疫策略就從境外阻隔進到社區防疫與醫療體系保全。     小兒科醫師陳信貿表示,在萬華疫情爆發時,就碰到國小學齡小朋友來採檢,當想要跟爸爸說明採檢狀況時,爸爸一臉憂愁無奈的樣子說道:這些我都知道,我自己也採檢了,然後小朋友阿嬤正在隔離室插管急救。碰到這種情況雖然小朋友快篩是陰性,但是一個家庭老中幼要面對病毒的重大打擊,那位爸爸也滿臉愁容。   陳信貿醫師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主要症狀有發燒、乾咳、倦怠,部分病患會有呼吸急促。其他症狀還包括肌肉痠痛、頭痛、喉嚨痛、腹瀉等,比較特別的還有出現嗅覺或味覺異常。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約八成左右感染個案為輕症大多能自行康復。約有一到二成左右出現嚴重症狀需住院與氧氣治療,5%需加護病房治療,年紀越大、有系統性疾病(例: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竭)的族群重症率跟死亡率也越高。兒童個案數在這波疫情中佔的比例較少,且多為其它確診成人之接觸者或家庭群聚相關。   目前醫學研究顯示,當新冠病毒進入人體以後,必須要依靠細胞上的ACE2受體,來進入細胞內造成感染,兒童生理特徵跟大人有所不同,兒童肺部的ACE2受體量少於成人的ACE2受體量,所以兒童和成人相比,較不容易因為暴露到病毒而造成感染,就算被感染得病嚴重程度也會比成人輕微。   然而有少部分兒童被新冠病毒感染後的症狀,以類似川崎氏症病徵來表現,其臨床症狀會類似川崎氏症造成全身皮疹、結膜炎、口部粘膜發炎、腹痛、腹瀉,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心血管功能,造成冠狀動脈擴張。世界衛生組織將此疾病表現命名為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目前治療方法主要以川崎症的治療方式為基礎,以免疫球蛋白或類固醇治療來幫助病人改善病況,嚴重個案往往需要積極的加護病房照護。   至於成人的冠狀病毒感染也無特定推薦的治療方式,多採用支持性療法。疾管署臨床治療指引建議瑞德希韋、安挺樂(Tocilizumab)、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單株抗體治療。其中地塞米松可以降低住院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死亡率。但這些藥物對於感染新冠肺炎重症的使用都還是有侷限性,對於感染症最佳的對策還是預防重於治療。   最後陳信貿醫師提醒,在預防方面,COVID-19疫苗接種對於建立自身抗體免疫力有很大的幫助,當接種人數達一定比例時,也能誘發群體免疫阻斷病毒的傳播。COVID-19疫苗是珍貴資源,原本疫苗研發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不過面對這全球病毒感染事件,各國疫苗研發於去年底獲得緊急授權。雖說如此美英等國也是經歷了半年時間才提高疫苗施打率,把新冠病毒肺炎傳染控制住。然而全球各地仍有許多國家缺乏疫苗,印度、巴西、馬來西亞、菲律賓、東南亞各國仍受疫情肆虐。   台灣目前所擁有的疫苗主要以牛津腺病毒載體疫苗跟少量莫德納疫苗mRNA疫苗。因為疫苗數量目前相對稀少,因此得根據群眾暴露跟罹病風險的性質安排符合接種條件的對象依序施打。有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對於先前接種之疫苗劑次發生立即過敏反應者不適合接種。   如未排到時程施打疫苗,建議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出入密閉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感染風險。面對影響全世界的新冠病毒感染,沒有人能從世紀大瘟疫中全身而退,期許大家互相合作、一同面對一起努力、一起度過難關。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14

  • 防疫也要遠離慢性病:透過慢性病風險評估,掌握自己身體健康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十大死因資料顯示,慢性疾病占超過一半,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公布之新冠肺炎與非傳染性疾病訊息說明(Information Note COVID-19 and NCDs)顯示,非傳染性疾病患者(包含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等)更容易出現嚴重症狀,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亦說明有8成新冠肺炎死亡個案有潛在的慢性疾病史,因此國民健康署呼籲,慢性疾病是導致新冠肺炎重症的重要危險因子,民眾在家可應用電腦或平板輸入健檢資料,透過健康署發展的風險評估平台可測出自己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進而採行健康生活方式,才可遠離慢性疾病。     遠離慢性疾病的第一步: 從掌握風險開始   國民健康署已建立國人「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透過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或於國民健康署官網及健康九九+(健康檢測)搜尋,35歲至70歲的民眾在家裡可自行在平台上輸入最近一次的健檢報告數據,計算未來10年後罹患5種慢性疾病(包含: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網站上也提供簡易的健康建議(如:少鹽、戒菸、運動、健康飲食等)以及提醒危險因子控制(如:體重、腰圍及血壓等),鼓勵民眾在家裡也可透過培養健康生活習慣,並持續改善健康數值,就可降低自己的罹病風險,預防慢性疾病發生。     疫情期間,國健署教您簡單居家的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得慢性病的風險   在掌握風險後,疫情期間要如何在家維持健康生活習慣以減少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呢?國健署也有提供各種居家健康生活的方式供大眾參考。   一、健康吃:每天可依照「我的餐盤」均衡飲食中準備5色蔬果,並檢視是否吃足6大類食物,透過飲食提升自身抵抗力。   二、快樂動:4個居家適度運動的妙招。 1.核心穩定、瑜珈、徒手訓練效果好 2.水瓶、彈力帶簡易器材多變化、 3.椅子、門框、牆壁皆是好設備 4.親子互動、代間互動、全齡運動樂趣多   三、向菸說不:疫情期間是最好戒菸的機會,請在居家期間有菸癮的朋友們,可撥打國民健康署免付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專業人員與您共同討論及規劃專屬的戒菸計劃   此外,國健署提醒民眾,在國內COVID-19疫情嚴峻的現在,一定要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保持適當社交距離等保護彼此的措施。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28

  • 防疫避社交 戒斷有妙招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日前衛生福利部發布的109年國人十大死因,除了事故傷害之外,包含癌症、心臟病、中風及慢性肺部疾病等皆與吸菸有直接或間接相關。而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於「戒菸的百個理由」中將「吸菸者若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後罹患重症及死亡的風險更大」列為首要戒菸理由。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目前全國處第三級警戒,請民眾在家防疫減少外出,若須外出,應全程配戴口罩,室外脫口罩吸菸不僅增加染疫風險也讓荷包失血,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3千元至1萬5千元。而室內吸菸則讓家人與鄰居困擾於二手、三手菸對健康的危害,還沒戒菸的民眾,請不要再猶豫了,現在正是戒菸成功最好的時機!     在家防疫免社交 現在戒菸好時機   根據107年國人吸菸行為調查顯示,28.8%的目前吸菸者在過去一年曾嘗試戒菸卻失敗,其中67.3%之受訪者表示無法克服菸癮,戒菸時間維持不到1個月。另依國民健康署108年戒菸專線服務個案一個月追蹤,調查戒菸者的點戒菸失敗原因大致可分為生理、心理及社會環境因素。根據777名受訪者表示,前三大戒菸失敗原因為心理因素之「習慣」(84.2%)、「無聊」(68.7%)和生理因素之「渴望吸菸」(約67.7%),另外,除了上述的生理及心理因素之外,有52.8%的人是因社會環境因素中的社交關係影響造成戒菸失敗,包括難以拒絕他人請菸或遞菸。防疫在家辦公或隔離時,不會有同事朋友請菸或遞菸的情況,應趁此時,下定決心戒菸,讓自己戒菸成功。     戒斷症狀出現別緊張 教戰手冊妙招幫你忙   吸菸者停止吸菸後,可能會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稱為「戒斷症狀」。戒斷症狀其實是身體正在適應體內尼古丁含量減少的反應,有些人會出現焦慮易怒、情緒低落不穩定、難以入眠,或因肺部正在清除焦油和黏液而有口乾及咳嗽的情形。國民健康署網站的「戒菸教戰手冊」提供您遇到戒斷症狀的應對妙招,包括:   1.塑造支持環境,如加入拒菸之友會來建立支持網絡,並請親友協助提醒「自己戒菸中」。   2.透過菸品替代物或方法、分散注意、自我提醒,如咬胡蘿蔔條、芹菜條、小黃瓜,嚼口香糖或含薄荷糖,來抑制想抽菸的衝動。也可刷牙並提醒自己正在戒菸。   3.改變生活習慣,如調整生活中與菸有關的行為與習慣,藉此轉移對菸有關的情緒連結。培養新的嗜好,如作畫或學習音樂。   4.洗溫水澡、散步或做肌肉收縮運動來轉移對菸癮的注意力,以緩解戒菸期間產生的不穩定情緒,也可於睡前做緩和運動來保持輕鬆心情。   5.多喝溫開水及湯,少吃動物性蛋白質或燥熱之油炸食物,以免使痰變稠,也不宜吃太多冰及生冷的食物,導致過於刺激而咳嗽。     戒菸專線幫助您 新冠肺炎不來靠   疫情期間,國民健康署鼓勵民眾多利用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將由專業人員提供具便利性及隱密性之諮詢服務,為您量身打造專屬的戒菸計劃並協助您克服生理戒斷症狀,亦可使用Line通訊軟體的戒菸諮詢服務(ID:tsh0800636363),為您解決戒菸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與挫折,並給予最大的支持與鼓勵,與您一起對抗菸癮,迎向健康!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27

  • 居家體控不要胖 慢性疾病不上門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世界衛生組織今年6月公布,2016年全球肥胖人數已是1975 年的近3倍,2016年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過重者超過19億,其中肥胖者超過 6.5 億人,顯然已成為全球的健康問題及挑戰,而臺灣18歲以上成人之過重及肥胖比率達47.9%,也是不容小覷的問題。     肥胖與慢性病及十大死因   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病包括第二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退化性關節炎、癌症、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症、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孕症、胃食道逆流等。而109年臺灣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八項與肥胖相關,包括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肥胖除了造成多種慢性疾病,也會增加罹患新冠肺炎風險並增加3倍住院風險,根據美國調查因新冠肺炎住院的患者中,有48.8%需要入住加護病房,而肥胖住院者較健康體位住院者多2倍死亡率。世界衛生組織於1997年已將肥胖視為一種慢性疾病,歐盟委員會也在2021年將肥胖歸類為慢性疾病。肥胖是可以預防的,因此,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民眾,從天天量體重、調整生活習慣著手,也可適時尋求醫療專業人員的協助。     從調整生活習慣開始   過重及肥胖之因素可能是攝取的卡路里大於消耗的卡路里,包括飲食攝取過多熱量、久坐不動缺乏身體活動等所造成,民眾可運用以下方法,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天天量體重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為體重除以身高(公尺)平方,如果大於或等於24公斤/公尺2就是過重,超過27公斤/公尺2就是肥胖。每天找一個固定的時間點,在相同狀況下測量,並且記錄比較。     二、飲食三多三少   多喝白開水、多吃蔬果、多全穀雜糧、少油、少鹽、少糖。例如以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選擇外食或自煮餐食,多選蒸、煮、燉及涼拌食物;選擇瘦肉並去皮;蔬菜多一些並注意油量及沙拉醬的量;以糙米或五穀米取代白米等,或可參考我的餐盤做外食選擇讓你營養又均衡(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O2-GYg2lw)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引起胃部持續的慢性發炎,進而造成慢性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癌前病變出現,最後導致胃癌,因此餐前落實正確洗手、使用公筷母匙,防疫又防癌。     三、規律運動   依據「2020世界衛生組織身體活動與靜態行為指引」,運動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血壓、糖尿病、心理健康和睡眠等,建議成人每週至少運動150-3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6。防疫期間也可在家運動,不須任何工具就可在家「超慢跑」或利用椅子做伸展、抬腿等運動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hfoaW09-w)。   造成肥胖的因素很多,體重管理除了調整生活習慣外,也可適時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幫助,找尋真正的成因及正確的減重方式,不再讓體重失控。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26

  • 4招抗癌兼抗疫 全民一起來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癌症再度蟬聯十大死因第一位,已連續39年居十大死因首位。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109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61人,主要癌症死亡原因(男女合計)順位依序為:(1)肺癌、(2)肝癌、(3)大腸癌、(4)女性乳癌、(5)攝護腺癌、(6)口腔癌、(7)胰臟癌、(8)胃癌、(9)食道癌及(10)卵巢癌。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30~5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導致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為菸、酒、檳、不健康飲食、不運動及肥胖、感染(如:人類乳突病毒(HPV)、B、C型肝炎病毒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及環境因素等。   為喚起社會對防癌之重視,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出抗癌4招「拒菸酒檳、飲食衛生、規律運動、均衡營養」,邀請全民共同抗癌兼抗疫。     第一招 拒菸酒檳   癌症最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建議應拒檳榔、拒菸,避免過度飲酒。嚼檳榔不但增加口腔癌風險,長期下來還會危害全身健康,如食道癌、心血管疾病、腸胃系統疾病、腎功能受損與肝硬化等,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吸菸除了增加罹癌風險,也會增加感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風險,吸菸會導致肺功能受損,若吸菸者感染COVID-19,發展成重症的風險更大,也更容易死亡。   喝酒除了會提高食道癌、肝癌等罹癌風險,導致胃潰瘍、肝硬化、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失智、癲癇等200多種疾病外,過量飲酒還會降低免疫力,甚至會增加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的風險。想用酒精抗病毒,外用就好,不要喝酒。     第二招 飲食衛生   自行烹煮前應徹底將食材洗淨,無法自行烹煮時應選擇注重衛生的店家,減少生食、不飲用生水及不共飲共食、使用公筷母匙,用餐及喝水前,落實正確洗手,用乾淨流動的水且使用肥皂,每次至少20秒。如果一時不方便用清水洗手,可先用含酒精的乾洗手液替代,有機會就趕快以肥皂洗手,才能有效防疫。此外,也可避免經糞、口傳染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擤鼻涕及如廁後都應徹底洗手。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引起胃部持續的慢性發炎,進而造成慢性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癌前病變出現,最後導致胃癌,因此餐前落實正確洗手、使用公筷母匙,防疫又防癌。     第三招 均衡營養   健康均衡的飲食可增加抵抗力、增進營養及改善免疫系統。選購當季、新鮮的食材,避免加工類食物及甜食和含糖飲料,當無法親自採買或想避免至人多的地方採買,也可運用網購方式聰明選擇優質新鮮的產品,肉類多選用家禽及瘦肉,減少飲食中飽和脂肪的攝取量、多喝水,選擇原形食物最健康;每天應攝取6大類食物:全榖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及堅果種子等,國民健康署提供「我的餐盤」圖像(https://ppt.cc/fiGZux),依各類別之比例,均衡多樣化攝取食物,較容易落實每一餐,吃得夠,營養跟著來。     第四招 規律運動   運動可增加心肺功能及降低20%罹患癌症的風險,每天規律運動30分鐘可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規律運動也有益於身心健康,可降低高血壓、有助於控制體重,並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之風險,而這些疾病也是導致COVID-19重症的原因,改善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維持健康體位及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增加抵抗力。   疫情期間使人們待在家裡的時間增多了,也不方便出門運動,這時可在家進行居家運動如核心穩定、瑜珈、徒手訓練、超慢跑、健康操等(網址:https://health99.hpa.gov.tw/news/18572),選擇適合自己強度的運動,亦可運用家裡的水瓶、彈力帶等簡單的器材進行訓練。亦可在久坐後歇息片刻,進行3~4分鐘的低強度身體活動(如伸展運動),有助於肌肉舒緩及改善血液循環。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24

  • 居家有氧身體好 3分課程十分效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為因應全國實施新冠肺炎疫情第三級警戒,各級學校學生留在家中學習,以降低群聚感染風險。國民健康署提供國高中學生8式律動有氧,在熱身讓呼吸與心跳略為加快後,只要跟著影片節奏踩踏3分鐘就能訓練協調性、強化心肺功能。     每個動作可做10~15次,以8個動作為1個循環。可依據個人體能狀況做1~3個循環,讓學生在家透過輕快的律動有氧,提升健康防護力。         一、手臂向上張開深呼吸   做肩關節緩慢外展的動作,向上伸展時吸氣、下放內收時吐氣,將我們的肩關節活動度釋放,有效減緩肩頸緊繃,為接下來的動作做好暖身準備。     二、手臂上下旋轉身體搖擺   配合重心左右轉移做手臂交替上下旋轉的動作,挑戰手腳與身體的協調,有效活動我們的雙腿以及手臂的肌肉,為全身性的暖身動作。     三、手腳延伸動態伸展軀幹   雙腳交替做側跨步呈弓箭步的動作,手臂同時向對側身體前伸,有效伸展軀幹與活化上、下肢肌肉。     四、腳尖左點右點手抬高   雙腳尖交替向外點步,搭配雙手上下舉高,訓練手腳協調。     五、左右擴胸腳後踩   肩關節做水平外展的動作搭配腳向後踩點,可以有效打開胸廓,提升胸椎的活動度。     六、腹側核心活化操   保持不彎腰,交替側抬高膝蓋碰對側手肘,可以活化腹部核心的肌肉,健康的核心肌群能有效保護我們的脊椎。     七、左右踏步向上拍手   交替左右踏步雙手在頭頂做拍手的動作,調整呼吸喘息一下,為下一個動作做準備。     八、側跨三步向上歡呼   左右交替向側邊跨出三步,再雙手向上舉高歡呼,在保持平衡下可以跳起來歡呼,有效提升心跳增加心肺耐力。     運動結束後,重複做第一個手臂向上張開深呼吸的動作調整呼吸做收操,可以有效穩定心跳與呼吸。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防疫期間在家上體育課或是下課時跳跳律動有氧,可先熱好身再跟著節奏舞動,以減少運動傷害。並注意運動空間通風、出汗後保暖及適時補充水分。每日所累積的身體活動量,最好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之兒童及青少年應至少有60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的標準,以提升健康體能及健康防護力。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8

  • 長者居家來運動 抵家增肌顧健康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避免戶外空間成為防疫的破口,許多公園綠地已暫停使用,以減少社區群聚的風險。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落實社區防疫外,長者的肌力對維持日常生活機能及維持生活品質至為重要。建議長者在家仍可穿合腳的平底鞋或赤腳,慢慢訓練自己下肢的肌力及腳趾對地面抓地力或是身體移動所需的平衡力,以減少身體活動時發生跌倒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65歲以上長者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另外建議每週進行3次促進平衡及防跌之運動。國民健康署提供5招以坐站為基礎訓練長者肌力、平衡感的運動,讓長者於日常生活可隨時運用。運動前除先留意身體狀況外,可在身後放一張穩固的椅子並站在有扶手的位置旁,讓自己隨時可抓握,以策安全。     每次動作維持3~5秒,重複做10~12次,每個動作可以做3組,過程當中如果感到疲憊,可以隨時坐下休息,千萬不要勉強自己!           一、原地踏步不馬虎   雙腳左右輪流踏步,以踩踏作為運動暖身,可維持基礎的肌耐力及心肺耐力。     二、深蹲如廁自己來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背部維持打直,屁股角度不要過度前移,蹲下時眼睛直視前方,背部不要前傾,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     三、爬梯雙腿要提高   先抬起同一側上下肢,而另一側手腳站穩扶好,兩側輪流進行,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     四、踮腳站立練平衡   雙手扶好椅背,踮起腳尖練習站立,略微抬高腳跟,重心放在腳趾,背部維持打直,可訓練小腿肌力以及身體平衡。     五、弓箭跨步練腿力   右腳向前跨步,重心放在右前腿,背部維持打直,雙腳屈膝呈90度彎曲,再換邊進行動作,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     國民健康署呼籲,防疫期間長者在家運動前可依自己的健康狀況逐步增加運動的次數及每次維持的時間。注意運動空間通風、出汗後保暖及適時補充水分,如常維持健康的體能增加防護力,一起守護健康安然度過疫情的警戒期。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7

  • 戒菸抗疫下一步 關閉防疫缺口「戶外吸菸區」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近期疫情嚴峻,全國升級為三級警戒,民眾外出時應全程佩戴口罩,一經查獲有違反情事,不再勸導,逕予依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第1項規定,裁罰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然而仍能看到吸菸者在戶外吸菸區吸菸,這種行為除了可能面臨罰鍰外,吸菸者也會讓自己處於染疫風險中,吐出的二手菸霧容易讓路過民眾擔心是否有染疫的疑慮,萬一吸菸者不幸確診,會增加路過民眾的染疫風險。     國民健康署呼籲全國的公司老闆或場所管理者,於三級防疫期間暫時關閉戶外吸菸區,以避免員工或民眾因吸菸而成為防疫缺口,並多多鼓勵吸菸者趁此機會戒菸,即刻撥打免費且專業的戒菸專線0800-63-63-63。     吸菸增加罹患新冠肺炎(COVID-19)重症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吸菸會增加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且如受到病毒感染,更容易引發重症或死亡:   1.吸菸者可能會透過手指與菸品、嘴唇間的頻繁觸碰而增加病毒接觸傳染的可能性,病毒也會透過吸菸者吐出的的二手菸霧傳染給旁人。   2.吸菸會破壞肺部細胞,長期吸菸會使肺功能下降或罹患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如果再被病毒感染,容易發展為重症。   3.吸菸會破壞免疫系統,降低身體抵抗病毒的能力。   4.吸菸者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1,而慢性病者是新冠肺炎重症或死亡的高危險族群。   5.吸菸者因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而罹患重症及死亡的風險要比非吸菸者高出40~50%。     遠離COVID-19,從承諾戒菸開始,讓戒菸專線幫助您   戒菸的路上難免會遭遇到困難,總是因為各種理由放棄戒菸,但在這疫情嚴峻的時刻,為了保護自己及全家人的健康,減少染疫和重症風險,沒有理由不戒菸,請給自己再次戒菸的機會,告訴自己為了避免染疫,一定要戒菸。疫情期間,不用到醫療院所,可利用免付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 (Line ID:tsh0800636363),有專業諮詢人員會提供您便利、隱密的戒菸諮詢,並與您共同討論及規劃專屬的戒菸計畫,協助您克服生理戒斷症狀,挺過戒菸過程中的不適,放下菸,現在正是時候。       參考資料: 1. WHO statement: Tobacco use and COVID-19. 2. WHO/Europe. Coronavirus (COVID-19) and tobacco use. 3. People with Certain Medical Conditions 4. WHO. WHO supports people quitting tobacco to reduce their risk of severe COVID-19.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09

  • 戒菸降低新冠肺炎風險 打電話戒菸最安全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近期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醫療院所擴大防疫量能,設立社區採檢院所與重度收治醫院,並進行分流分艙感染管制,期能戰勝疫情,為降低醫院收治承載及避免吸菸者前往醫院接受戒菸的感染風險,國民健康署呼籲想戒菸的民眾疫情期間多多利用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由專業諮詢員與您一起討論戒菸計畫,一對一的戒菸諮詢,幫助您成功戒除菸癮。     戒菸,防新冠肺炎重症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今年度世界無菸日「承諾戒菸 Commit to quit」列舉出「戒菸有超過百個理由」,第1個理由就是:吸菸者有較高風險成為新冠肺炎(COVID-19)重症,呼籲全球吸菸者儘速戒菸! WHO於2021年5月28日更發文指出,吸菸者罹患新冠肺炎發展為重症及死亡風險提高4至5成,因此戒菸是吸菸者降低新冠肺炎病毒所導致的風險以及罹患癌症、心臟病和呼吸系統疾病風險的最好方法2。國民健康署多年來協同醫師、牙醫師、藥師、護理師等其他醫事人員團體推動戒菸服務,鼓勵醫事人員於接觸吸菸民眾時,鼓勵民眾戒菸,目前有近四千家合約戒菸服務醫事機構分布於各鄉鎮市區,民眾可就近接受戒菸服務。   近期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110年6月14日,外出時必須全程配戴口罩,違反者得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3千元至1萬5千元。國民健康署呼籲吸菸者,戒菸趁現在,可避免一時菸癮上身,脫掉口罩吸菸讓自己暴露在風險中,也收到罰單,吸菸傷荷包也傷健康,實在划不來。     不出門也能戒菸,讓戒菸專線幫助您   疫情期間非必要不外出,保護自己及家人,要避免人與人接觸。想要戒菸的民眾,不用擔心到醫療院所會增加感染的風險,而裹足不前,更可以利用此時在戶外也不利吸菸的環境下,增強自己的戒菸意念,即刻撥打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此專線是國民健康署委託彰化基督教醫院辦理,亦可使用Line通訊軟體(ID:@tsh0800636363)進行諮詢。無論您身在何方,有專業人員提供您便利性、隱密性的諮詢服務,並依您的情況,提供量身打造的策略與方法,過程中也會協助您解決戒菸過程可能遇到的困難與挫折。依國民健康署統計,吸菸者透過戒菸專線諮詢服務與關懷支持追蹤,戒菸成功率達4成。   疫情期間,請吸菸者多多利用免費戒菸專線,如過去戒菸失敗的朋友們,為了增強抵抗力避免感染新冠肺炎,請告訴自己一定要戒菸,讓戒菸專線陪伴您攜手對抗菸癮,抗疫戒菸贏健康!     參考資料: 1. More than 100 reasons to quit tobacco. 2. WHO supports people quitting tobacco to reduce their risk of severe COVID-19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07

  • 防疫期間不脫罩!未戴口罩 傷健康傷荷包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近期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宣布將全國升級為三級警戒,並要求外出時全程配戴口罩,然而走在路上仍能看到癮君子難忍菸癮,偷偷脫下口罩抽菸,甚至還有民眾在等待快篩時,看見吸菸者躲在旁邊抽菸,這種行為除了違反全程配戴口罩的規定,得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3千元至1萬5千元外,吸菸者也讓自己處於染疫風險中;吐出的二手菸霧,更容易讓周遭親友、民眾擔心是否有染疫風險。若吸菸者不幸確診,還會增加周遭親友、民眾或醫護人員受感染的風險。     國民健康署呼籲,疫情期間停止吸菸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重要,因脫下口罩吸菸,會增加自己及周遭親友的染疫風險,莫讓自己變成防疫破口,傷健康也傷荷包,請抓住機會,下定決心戒菸,即刻撥打免費且專業的戒菸專線諮詢服務0800-63-63-63。     吸菸增加重症及死亡風險,戒菸遠離新冠肺炎   國際研究顯示,吸菸是新冠肺炎重症危險因子,吸菸者罹患新冠肺炎引發重症風險高達2倍,住院治療後持續惡化風險增加14倍。13~24歲吸菸的年輕人,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為不吸菸者的5倍。世界衛生組織(WHO)更於其所列舉的「戒菸的百個理由」中,將「吸菸者若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後罹患重症及死亡的風險更大」列首位,呼籲全球吸菸者儘速戒菸,遠離新冠肺炎!     電子煙無助戒菸   有業者會在網路宣稱電子煙可以幫助戒菸,請千萬不要相信。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任何形式的電子煙與菸品都有害!吸菸沒有所謂的「安全暴露量」,電子煙仍含有尼古丁及有害致癌物,對使用者和暴露於二手煙者都有害,也沒有證據證明電子煙是安全且可以幫助戒菸。研究顯示嘗試以電子煙協助戒菸者中,約95%仍持續使用紙菸或電子煙,且更有50%~60%會成為紙菸與電子煙併用者;相關研究更指出使用電子煙的青少年族群未來有6倍的風險成為紙菸吸菸者,而具有更高的物質成癮風險。千萬不要為了戒菸或避免菸臭味而選擇電子煙!     遠離新冠肺炎,就是最好的戒菸理由,讓戒菸專線幫助您   戒菸的路上難免會遭遇到困難,疫情期間,建議多利用國民健康署提供之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將由專業醫事人員提供具便利性、隱密性之諮詢服務,協助您解決於戒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與挫折外,亦可使用Line通訊軟體的戒菸諮詢服務(ID:tsh0800636363),多元戒菸通路與您攜手對抗菸癮,遠離新冠肺炎,戒菸的過程不再孤單寂寞!     參考資料: 1. https://www.who.int/news/item/10-07-2020-who-and-partners-to-help-more-than-1-billion-people-quit-tobacco-to-reduce-risk-of-covid-19. 2. Vardavas CI, Nikitara K. COVID-19 and smoki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 Tob Induc Dis. 2020;18:20. Published 2020 Mar 20. doi:10.18332/tid/119324. 3. Gaiha, S. M., Cheng, J., & Halpern-Felsher, B. (2020). Association Between Youth Smoking, Electronic Cigarette Use, and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4. More than 100 reasons to quit tobacco. 5. Benmarhnia T, Pierce JP, Leas E, White MM, Strong DR, Noble ML, et al. Can E-Cigarettes and Pharmaceutical Aids Increase Smoking Cessation and Reduce Cigarette Consumption? Findings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Cohort of American Smokers. Am J Epidemiol. 2018;187(11):2397-404. 6. Jessica L. Barrington-Trimis, Robert Urman, Kiros Berhane, Jennifer B. Unger, Tess Boley Cruz, Mary Ann Pentz,Jonathan M. Samet, Adam M. Leventhal, Rob McConnell (2016). E-Cigarettes and Future Cigarette Use. PEDIATRICS Volume 138, number 1.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01

  • 531「世界無菸日」顧肺四招 守護您的肺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全球癌症死亡人數,肺癌排名第一;台灣也是如此,我國108年共9,701人死於肺癌,占了所有因癌症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19.3%)。5月31日為世界衛生組織(WHO)所發起的「世界無菸日」,2021年訂定為「承諾戒菸(Commit to quit)」年,呼籲全球吸菸者戒菸。吸菸者罹患肺癌的風險是不吸菸者的9倍,每天吸20根菸以上之男性,風險可達13.7倍,而女性之風險則可高達 24.1倍;雖然吸菸及二手菸是導致肺癌最主要的原因,但台灣研究發現,未吸菸者和女性肺腺癌持續增加,顯示吸菸以外的因素,如家族史等不容忽視。     為喚起社會對肺癌之重視,國民健康署提醒顧肺4招「戒菸益健康、自我須防護、篩檢慎思量、警訊早就醫」,共同對抗肺癌。     第一招 戒菸益健康   「吸菸」是影響肺癌最大的危險因子,佔70~80%,而二手菸暴露也會增加肺癌的死亡風險,與吸菸者同住,得到肺癌的機會比一般民眾高出20%到30%,這也是許多不吸菸女性罹患肺癌的主因之一。依國際經驗顯示,吸菸率下降20年後肺癌發生率及死亡率才會下降,從吸菸到發生肺癌期間,通常間隔20年以上。   呼應2021年世界無菸日的口號「承諾戒菸」,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可以撥打免費戒菸服務專線0800-63-63-63尋求專業諮詢,或是參考戒菸教戰手冊(網址:https://www.hpa.gov.tw/Pages/EBook.aspx?nodeid=1172),全國也有近4000家戒菸服務合約機構(網址:https://ttc.hpa.gov.tw/Web/Agency.aspx),提供專業戒菸治療服務。     第二招 自我須防護   根據國內數據顯示,雖然吸菸率有逐漸下降的趨勢,肺癌發生率仍逐年升高,尤其罹患肺腺癌的女性有九成是不吸菸的。因此,除了避免吸菸與二手菸害外,同時要減少廚房油煙、遠離空氣污染或廢氣多的地方。國民健康署提供民眾自我防護5要點:拒吸二手菸;烹煮時應開啟排油煙機,為減少油煙,多選擇水煮、清蒸方式烹煮食物。另外,為了降低空污對健康的危害,民眾可隨時注意空氣品質監測網訊息;外出戴口罩,由戶外進入室內時,記得洗手洗臉、清潔鼻腔,並適當關閉門窗,以減少細懸浮微粒(PM 2.5)的暴露;空品狀況不佳時,避免戶外活動時間,或改變運動型態避開交通高峰時段及路段;生活作息規律,多運用大眾運輸工具、自行車及步行,適當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第三招 篩檢慎思量   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掃描(以下稱LDCT)是目前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但目前國際實證證據僅有對「重度吸菸族群」(抽菸史超過30包年、戒菸小於15年),可以降低2成死亡;而衛生福利部補助台灣肺癌學會「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台灣不吸菸肺癌高危險群之研究」初步研究結果,支持針對具肺癌家族史者進行LDCT肺癌篩檢。依據國民健康署與相關醫學學會以及民間團體共同訂定之《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手冊(醫療版),建議以下肺癌高風險族群可考量進行LDCT篩檢:   1.年齡介於50~80 歲,抽菸史超過30 包年之民眾。(含戒菸時間未超過15年的民眾) 2.具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罹患肺癌) 3.有肺部病史者。(如肺結核、慢性肺阻塞症) 4.暴露於氡氣環境,或特定職場環境工作者(如:金屬業、冶礦業、石油化學工業、石綿接觸者或長期暴露在有粉塵、油煙、棉絮、化學物質、放射環境下等)可諮詢醫師是否需要篩檢。   然而LDCT肺癌篩檢可能衍生以下風險,提醒民眾在決定做篩檢前應事前瞭解:   1.過度診斷的疑慮:使用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會診斷出惡化緩慢的肺癌,這些人就算不接受篩檢,終其一生亦可能不會出現症狀或提早死亡,因此會有少數的比例屬於過度診斷、多治療。 2.假警訊的壓力:美國大型試驗指出,重度吸菸者接受LDCT篩檢,每4人就有1人為陽性,但每100位陽性個案中只約有4人診斷為肺癌,假警訊恐造成民眾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3.輻射暴露的風險:LDCT肺癌篩檢平均一次的輻射線暴露約為1.5毫西弗,約為在臺灣1年的天然背景輻射量。   以上LDCT篩檢資訊,可進一步參考本署「我該不該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手冊及影片。(連結網址:【手冊】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6881、【影片】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6798)     第四招 警訊早就醫   早期肺癌並非完全沒有任何症狀,瞭解肺部的「警訊」有助提高自我警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常見的肺部7種警訊包括:   1.持續咳嗽,甚至有惡化的狀況 2.痰中帶有血絲或咳血,持續一段時間後症狀沒有緩解 3.呼吸急促、呼吸出現喘鳴聲 4.持續胸痛且有惡化情形 5.聲音沙啞 6.四肢關節疼痛 7.無預警的體重下降、食慾不振   以上這些症狀也有可能不是肺癌引起的。儘管如此,需要時建議尋求醫師諮詢與評估,找出原因及早診治,以免耽誤病情。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5.31

  • 在家也要動起來!10分鐘居家運動 提升健康防護力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為了預防新冠肺炎發生大規模社區傳播,從幼兒園到大學許多學校已實施遠距教學或其他自主學習方式,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老師及學生,為了避免久坐造成健康危害,儘管在家進行遠距教學,上課1小時也要有10分鐘的下課時間,活動伸展筋骨,才能提升健康防護力對抗肺炎疫情。     久坐不動小心增加罹病風險   「2020世界衛生組織身體活動與靜態行為指引」提出,過多的靜態時間會提高成人在許多重大疾病的罹病風險,如提升死亡率、癌症、心血管疾病罹患率及增加腹部脂肪等,甚至影響大腦健康。運動有助於大腦分泌腦內啡,對於提升學習效能,有顯著的效果,居家上課或讀書期間,若久坐容易產生肩頸與腰部僵硬,透過進行伸展活動,才不會因久坐而累積疲勞。     不出門也能運動,讓生活更健康   對此,國民健康署提供居家伸展及超慢跑運動,讓您在家輕鬆鍛鍊身體,保持體力、增強防護力。   一、居家伸展運動   伸展肩頸、下背部、臀腿部、小腿,每個部位做15到30秒,可逐漸改善肌肉僵硬及痠痛症狀。   二、居家超慢跑4訣竅   用很慢的速度原地做跑走的練習,一開始先維持10分鐘,再循序漸進到每天30分鐘。 前腳掌先著地,後腳跟再落地;膝蓋保持微彎,增加膝蓋緩衝力;步伐小腳步輕,跑起來更加輕鬆;每秒約3步,依循自己的節奏。     國民健康署呼籲居家防疫期間,要隨時動一動並循序漸進增加強度,最好能提早養成運動習慣,每天至少運動20~30分鐘,讓身體和大腦都能維持在最佳的狀態,並注意運動環境安全,保持通風及適時補充水分,和家人一起提升健康防護力,共同對抗疫情。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5.22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