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呼吸器共有3筆結果

  • 小心新冠病毒對腦神經造成長期後遺症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新冠病毒疫情發生至今已超過一年半,仍然持續對全球民眾健康造成嚴重威脅,除了最廣為人知的幾種症狀如發燒、咳嗽、胸悶、易喘、血氧降低外,它同時還可能感染心臟、腎臟、免疫及神經系統,堪稱是無孔不入,這些器官的感染同樣可能造成嚴重及持久的併發症或後遺症,值得關注。     神經外科醫師莊淵丞表示,正常人體中的腦及神經組織會受到血腦屏障的周密保護,不會讓細菌病毒等病原體輕易通過。但新冠病毒可使組織發炎產生縫隙後進入腦神經開始肆虐,引發腦炎、腦膜炎、脊髓發炎等狀況,患者此時會感受到頭痛、肌肉疼痛、肢體乏力、嗅覺味覺的改變及喪失等等不適。當病毒感染腦幹時,人體會無法察覺缺氧的危機,導致猝死,這是隱性缺氧或稱快樂缺氧的由來。   大腦中的血管也可能成為病毒攻擊目標,當血管發炎受到傷害後,原本提供給大腦的養分及氧氣會減少,影響到腦部運作,患者會感到白天容易疲倦嗜睡、夜間失眠、記憶力減退、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等。更糟的情況是腦血管血栓的產生,伴隨而來的腦出血、腦梗塞會導致永久性的神經功能缺損,甚至死亡。   許多研究指出,神經症狀的發生機會跟患者本身健康狀況、慢性疾病的存在、免疫能力等息息相關,當患者已產生新冠重症而免疫力急遽下降時,會更加容易合併神經系統併發症。所以已轉入加護病房,已使用呼吸器或長時間染疫PCR檢測仍呈陽性的患者,都會是可預期的高風險族群。   新冠病毒對神經系統還能產生多少後遺症?理論上大腦細胞組織受損會增加後續發生退化性疾病,如早發性失智、帕金森症等疾病的機會,這種看法是否正確仍有待更長時間的觀察追蹤。   莊淵丞醫師提醒,要避免新冠病毒的種種危害,仍是預防更勝治療。除了加強個人防護,避免群聚減少接觸病毒的機會。接種疫苗預防染疫後產生重症、免疫力下降等等狀況,身體健康才有保障。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23

  •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 新增「經鼻高流量濕化氧氣治療」申報代碼

    文/衛生福利部 中央健康保險署提供      摘要  為因應治療COVID-19(新冠肺炎)個案所需,國際經驗及實證上顯示「經鼻高流量濕化氧氣治療」(High Flow Nasal Cannula, HFNC)及「俯臥式擺位」(Awake prone)為具效益之治療方式,中央健康保險署李伯璋署長表示,只要防疫所需,健保一定會積極配合解決,將新增「經鼻高流量濕化氧氣治療」申報代碼,並放寬「體位引流」申報次數限制,COVID-19之治療費用會由政府公務預算支應。     相較於傳統氧氣治療,HFNC可提供病人相對穩定且精準控制溫濕度的高濃度氧氣,並減少空氣逸散,且依國際經驗及實證上顯示可避免COVID-19病人插管,減少呼吸器使用。健保署已依相關專科醫學會建議,循新增診療項目流程辦理徵詢專業意見,於正式納入健保給付前,因應COVID-19疫情需要,健保署新增本項申報代碼,支付1,745點/每日,支持醫院提供確診病人高效益的治療方式,降低重症比率,提升病人治癒率。   至於俗稱「超人姿勢」的俯臥式擺位,可以增加肺部擴張、減少肺部和心臟的壓迫,促進氧氣交換效率,減少病人呼吸器、氧氣使用時間,降低高濃度氧氣的肺損傷後遺症。健保署表示,「體位引流」為現行健保給付項目,原規定每日申報二次,為因應COVID-19疫情所需,重症病人須仰賴第一線醫護人員協助翻身、擺位,為回應照護所需人力負擔,健保署放寬本項目之申報次數限制,全力支援醫院照護病人。   COVID-19個案治療讓醫事人員承受高風險及高壓力,健保署感謝全體醫事人員的努力,凡是因應疫情所需,健保署都會積極解決,透過各種靈活彈性方式調整,全力支援醫院防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1

  • 睡到一半吸不到氣?小心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文/聯合醫院提供    編輯/高芷瑩      摘要  您是否也有睡眠中吸不到氣而驚醒的經驗?您很有可能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了。一位52歲男性患者,身材不胖但長期有打鼾問題,鼾聲大到太太長期睡不好,自己也常常半夜睡到一半突然吸不到氣而驚醒坐起,因睡眠品質差白天精神不濟,診療病人時常常要靠灌咖啡來提神,血壓也長期偏高,降血壓藥越調越重仍控制不理想,因此在心臟血管內科醫師的建議下至耳鼻喉科就診。     在耳鼻喉科門診理學檢查發現,該患者有雙側扁桃腺第四級的肥大,並有懸雍垂過長,安排睡眠多項生理檢查後,診斷有重度之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一開始接受了正壓呼吸器治療,但嘗試幾個月仍然戴不住而決定放棄,最後選擇接受「低溫電漿刀」懸雍垂顎咽成型術。術後的第二天即出院,在術後一週便感覺睡眠品質明顯進步,睡到一半吸不到氣驚醒的情形已不再發生,白天的精神明顯改善,鼾聲大幅減小,連每天測量的收縮壓及舒張壓都降低了十毫米汞柱左右。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耳鼻喉科主任朱峻緯表示,低溫電漿刀相較於傳統電燒刀,能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手術,對組織的傷害小,術後傷口疼痛感較低,可縮短住院天數也能更快恢復正常飲食;另一方面因電漿刀刀頭設計尖、細,刀柄可彎曲調整角度,能更精準快速的進行手術。   朱峻緯醫師指出,懷疑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需接受睡眠多項生理檢查來檢測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pnea/hypopnea index; AHI)是否超過標準。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之標準,AHI低於5為正常,5~15為輕度睡眠呼吸中止症,15~30為中度睡眠呼吸中止症,30以上則為重度之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方法則包括配戴正壓呼吸器、口內矯正器與手術治療…等,需針對病患症狀、嚴重程度、上呼吸道阻塞的部位,選擇個別化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3.13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