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穴道共有3筆結果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一覺醒來發現頭頸卡住無法順利轉動,即使保持不動也會感到疼痛不已,原來是「落枕」了!為什麼睡得好好的,但醒來突然就落枕了呢?落枕後又該冰敷還是熱敷?小心錯誤處理反而讓落枕情況加劇,跟著美醫誌聰明緩解疼痛,別讓小痛變大病。 什麼是落枕?「落枕」究竟是什麼病? 「落枕」不是明確的診斷病名,屬於症狀陳述,代表頸部發生疼痛並且造成頸部的活動障礙。中醫師陳盈光表示,西醫對於落枕症狀的診斷名稱含括了多樣面向,例如急性頸椎周圍炎、頸肩筋肌膜炎或椎肩盤突出等,都可能是落枕的診斷病名。落枕雖是常見的症狀,但如果放任落枕症狀持續惡化,很有可能發生反覆落枕的情形,需多加注意! 睡得好好的,為什麼就落枕了?先了解落枕原因 很多時候落枕都是來快又急,常常睡醒隔天早晨就有落枕的情形。陳盈光醫師指出,落枕常見於睡眠期間的睡姿不良,但不侷限於睡眠中才會發生,包括日常的姿勢、生活習慣不良,以及疾病影響,或精神、情緒不佳,都是引起落枕的原因。 睡姿不良或長時間的姿勢不良都可能造成落枕,例如坐姿不正、駝背、聳肩,或一邊夾電話一邊打字等。 選擇不符合人體工學的枕頭,太高或太低的枕頭都會對頸部造成不良的影響,應該選擇對頸部具支撐力的枕頭,才能保證正確睡姿。 頸部受到冷風刺激,易導致血管收縮。 久坐少動、睡眠不足或血液循環差。 疾病引起落枕,例如感冒、頸部肌肉發炎或關節發炎等。 不安全感容易讓大腦產生疼痛機制,陳盈光醫師表示,長期處於壓力、恐懼的不安全感環境下,發生落枕的機率較高,另外「A型人格」也是落枕的高危險群之一,這類型的人通常具有求好心切、追求完美及容易緊張的特質,誘發落枕的發生率也因此高於一般人。 落枕自然就會好?落枕的就醫時機 一般輕度落枕7天內就會慢慢痊癒,如果一週內落枕疼痛程度日益加劇,請盡速就醫。陳盈光醫師提醒,如果經常出現反覆性落枕者,也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及診斷,找到引發落枕的真正原因,才能對症治療。 落枕痛到無法忍!落枕按摩這樣按 落枕痛起來讓人苦不堪言,頭頸不能自在轉動更造成生活不便,陳盈光醫師提供幾項簡易的居家按摩,學會舒緩落枕小妙招,輕鬆緩解落枕疼痛。 1. 先冰後熱 落枕的局部部位觸摸時感到溫、熱或燙時,代表患部正在發炎,需以冰敷方式舒緩。冰敷時不宜過度刺激,以免造成肌肉痙攣加重落枕症狀。冰敷時使用冰敷袋外加一層毛巾包裹,局部冰敷15分鐘,中間休息15分鐘,以此為一循環,一天不限次數重複以上動作,直至發炎部位降溫後,轉而改成熱敷。 2. 穴位按摩 藉由輕柔按摩方式舒緩落枕疼痛,切勿過於用力,按壓穴位感到輕微的痠感即可。有些人以為將患處的氣結「按散」就能改善落枕情形,但其實過度用力的按摩容易造成肌肉痙攣,疼痛反射可能會促使落枕症狀更加嚴重。陳盈光醫師提供以下舒緩落枕的穴位及按摩方式: 風池穴:位於後頸部的枕骨兩側,髮際線的明顯凹陷處,以姆指按壓左側的風池穴,往右(對)側的眼球方式按摩,每按10秒休息5秒,連續進行3分鐘。留意不要按壓超過3分鐘,避免過度發炎。 天柱穴:天柱穴與風池穴相近,只間隔一個指幅,位於斜方肌的正上方。將姆指及中指按於兩側天柱穴上,以垂直方式按壓,進行3分鐘,也應注意不要按壓超過3分鐘。 大椎穴:位於頸後凸起來的位置,以順時針方式按摩大椎穴30下,再逆時針按摩30下。如果因疼痛無法以手按摩方式處理,在患部非嚴重發炎前提下,可借由吹風機的熱風,進行熱敷處理。 肩井穴:在兩側肩頸上,以按壓方式按摩肩井穴,按到痠感出現就可以停止。特別提醒孕婦不宜按壓肩井穴,以防流產。 後谿穴:手握拳,掌横紋的末端位置即為後谿穴,一邊按壓後谿穴,頭頸一邊緩慢上下左右轉動。以不痛為原則,如果在轉動過程中感到疼痛就應暫停,以免疼痛引發痙攣。按壓後谿穴可促進大腦分泌腦內啡,減少局部疼痛感,因此一邊進行無痛運動,同時釋出訊號指引大腦解除身體保護機制,便能幫助解除疼痛與痙攣的警鈴。 痛到難忘,落枕不要來!預防落枕的方式 隨時隨地留意姿勢是否正確,不論是坐姿或站姿,都應該避免駝背、聳肩、下巴向前伸……等不良動作。 挑選適當的枕頭,保護頸部支撐力。 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建立運動習慣,每坐1小時應起身進行伸展動作。 頸部保暖少吹風,避免頸部在風中曝露。如果因風吹頸部導致落枕困擾的人,可穿著薄長袖包覆頸部,避免頸部直接受到風的侵襲。 緩解精神壓力,陳盈光醫師建議,可藉由冥想、瑜珈舒緩焦慮,或透過中醫針灸、中藥輔助,改善焦慮情形,不要多工處理,一次做好一件事情,並且適時的肯定、鼓勵自己,別讓壓力真正的「壓垮」你。 諮詢醫師:陳盈光醫師 學經歷: 現任雅丰唯心中醫診所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 長庚大學傳統醫學研究所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醫師 韓國臉部埋線認證醫師 韓國針灸美容研習 延伸閱讀 文章|筋骨痠痛、每天都疲勞緊繃?運動按摩幫你「鬆」一下! 影片|落枕痛到不能睡覺!剛落枕可以推拿嗎?要熱敷還冰敷?落枕舒緩動作教學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9.26
文/羅立珊 圖/傅暄閔 摘要 你知道「針灸」可以運用在臉部嗎?近幾年許多中醫診所紛紛推出「針灸美容」療程,主打溫和、無修復期,因此讓許多愛美朋友們躍躍欲試,但究竟針灸美容是什麼?針扎在臉上會不會很痛呢?透過專業醫師的解說,為你們解開老祖宗的智慧,揭開針灸美容的神秘面紗! 如髮絲般細的針,是活化肌膚的第一步 在早期,針灸會運用在臉部大多是治療「顏面神經麻痺」的患者,因為顏面神經麻痺會導致臉部的肌肉無力或臉頰不對稱等,中醫師會透過針灸刺激對應的肌肉,進而調整臉頰兩側不對等的張力,隨著現代人想改善臉部的需求增加,後來才漸漸將針灸應用在醫學美容上。 為何透過「針」可以讓臉部的狀態有所不同呢?中醫師王心眉解釋,當把「針」扎在臉部的穴位、肌肉及筋膜時,會刺激身體產生一些自我修復機制,在修復的過程中,會將血流或營養物帶到針灸的部位,增加臉部的氣血循環,達成活化肌膚並刺激膠原蛋白增生。 「針」的不一樣,臉部出現瘀青要注意 雖然看起來都是「針」,但在臉上針灸用的可不是一般治療的針,王心眉醫師解釋,臉部神經分佈較密,毛孔比較細緻,使用的針具比較細、柔軟度也較好,才能讓針順著肌肉紋理走向,放鬆過度緊繃的肌肉筋膜,促進臉部氣血循環,因為針很柔軟,紮在臉上其實不太痛,但有些人會感受到痠、麻、脹以及臉微熱、緊緊的感覺,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不用太過擔心。除此之外,若民眾在進行針灸美容時發現臉上有瘀青產生,很有可能是針具不夠柔軟導致瘀青,所以針具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 針灸美容兩階段,定期針灸能保持臉部的最佳狀態 針灸美容療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密集治療期」,透過密集治療能讓臉部問題在短時間內獲得改善,適用於第一次接觸針灸美容的人,療程次數主要依年紀而定,年紀越大,需要治療的次數和頻率就會越高,原因是隨著年紀增加,使用肌肉的時間就會越長,臉部問題存在的時間也越久,需要經過比較多次的治療才有明顯療效。 「密集治療期」結束後,就會進入「定期保養期」,王心眉醫師解釋,過了密集治療期後,如果後續沒有持續針灸,會因為生活型態、肌肉使用習慣、地心引力等因素讓肌肉、筋膜的彈性產生變化,王心眉醫師建議大家,過了密集治療期後,能將針灸美容當成保養的一環,保持一個月針灸一次,以維持臉部的狀態。 有這些病症,千萬不能做針灸美容 王心眉醫師特別提醒,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針灸美容療程,像是正在洗腎、凝血功能異常、或是臉部嚴重發炎的人,不適合做針灸美容。其中很特別的是,有蟹足腫體質或是孕婦,在經過醫師評估後,大部分都是可以進行針灸美容,原因是針灸比較溫和、破壞力不大,若民眾因為體質關係沒辦法打雷射,可以找中醫師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針灸美容的療程。 想要維持好臉部狀況,生活習慣也有差 在一般情況下,針灸美容後其實不太會有副作用或後遺症產生,療程結束後即可直接洗臉上妝出門,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不要過度按摩臉部。王心眉醫師說道,許多人在平時保養上,習慣用手或儀器按摩臉部,其實過度搓揉、拉扯或是按摩力道太大反而會讓臉部的鬆弛更嚴重,提醒大家在平常儘量不要過度按摩自己的臉,否則就算針灸完也沒辦法維持好臉部狀況。 另外,臉部維持的時間長短和個人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像是常喝酒、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喜歡吃辛辣食物的人,可能針灸完過沒幾天,臉又會恢復原本的模樣,所以針灸療程結束後,在飲食上盡量選擇清淡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才是美容的最佳之道。 諮詢醫師:王心眉醫師 採訪感謝: 名漾玉璽中醫診所 學經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部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 台中慈濟醫院西醫部醫師 中華針灸醫學會專科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徐若瑄辣秀川字腹肌!「川姊」腹肌訓練有秘招~減脂增肌同時不費力 影片|這批氧 純喔!躺著就能美容消除疲勞?高壓氧艙還能治療失眠、傷口修復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06
文/高芷瑩 圖/傅暄閔 摘要 韓劇《女神降臨》講述一名平凡的女子藉由化妝技術變成校園女神,成功吸引車銀優、黃仁燁兩位男神的注意及追求的故事。但女神可不是人人都能當,你得擁有6大條件,才能成功GET男神的目光。本次也特別精選出台灣女神,讓你看看她們有何獨特魅力,能夠得到女神封號。 一、 動人電眼 女神代表-林心如 圖片來源:FB粉專-Ruby林心如 林心如可是小編從小看到大的女明星,還記得她最經典的角色紫薇格格嗎?擁有一雙楚楚可憐的無辜大眼,只要有悲情的戲碼,就會勾動所有人的心,為她感到不捨,不知道騙走小編多少眼淚,眼睛也越哭越小了,真想問問林心如是怎麼保養眼睛,20多年來依舊可以擁有動人大眼! 建議療程:雙眼皮、眼瞼下垂 想要擁有電眼,首先你必須要有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可以從眼珠範圍去檢視,倘若眼皮下垂遮住部分眼球的視線,就會讓你的雙眼看起來像是沒睡飽,進行眼瞼下垂手術改善,即能放大雙眼,看起來有精神。倘若不是眼瞼下垂的問題,就可以進行割或縫雙眼皮療程讓眼睛看起來更深遂!另外,想讓眼睛看起來宛如20歲,眼周細紋可不能有,除了基本的眼周按摩舒緩,也可以進行電音波拉皮去刺激眼周膠原蛋白增生,改善眼周乾澀冒出的小細紋喔! 電眼傳送門:不知道是眼皮鬆還是眼瞼垂?醫師教你簡單判斷什麼叫「眼瞼下垂」! 二、自然笑顏 女神代表-張鈞甯 圖片來源:FB粉專-張鈞甯Ning Chang 根據網路調查「2020最美笑容女星」結果顯示,張鈞甯是網友票選出笑容最美的女星,其餘參選的有林志玲、賈靜雯等10位知名女明星,而為何張鈞甯可以打敗其他人呢?小編認為張鈞甯的笑容溫暖又不做作,鵝蛋臉搭配上完美笑容以及乾淨整齊的牙齒,不僅男性喜歡,就連女性也會愛上她! 建議療程:微笑唇、牙齒美白 一張完美笑容需要擁有兩大要素-唇型及牙齒。唇型長的不好看,或許用化妝技術還可以調整,但卸妝後呢?因此想要達到一勞永逸,使用醫美玻尿酸注射或是嘴唇手術去改善嘴唇厚薄度及唇形,就能讓下垂嘴型變成上揚的微笑嘴型。另外,一口整齊白牙也是吸引人的關鍵之一,若嘴巴張開是一口大黃牙,大概所有人都會距離你千里之外吧!使用居家牙齒美白或是冷光美白都能改善牙齒色階,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少喝咖啡、茶及深色食物,才能維持美白的效果喔! 微笑唇傳送門:醫師透露4要點,教你辨別什麼是微笑美唇! 三、無暇美肌 女神代表-楊丞琳 圖片來源:FB粉專-楊丞琳 Rainie Yang 說到台灣好肌膚女神,我想楊丞琳可是當之無愧,年紀將近40歲的她,肌膚卻宛如20歲的女大生,讓人羨慕不已。楊丞琳曾說過「除了工作要上妝,其它時間幾乎都是素顏。」從她的Vlog中也可以看到她保養的樣子,卸妝、清潔、保濕通通不能少,難怪可以擁有一張童顏肌。 建議療程:水飛梭、杏仁酸 要有一張無暇肌膚,臉上千萬不能有痘痘、斑點、毛孔來作客!首先臉部清潔一定要做好,出外一整天,臉上所累積的髒汙若是沒有好好清潔,藏匿於肌膚裡,造成毛孔堵塞,就會產生痘痘、粉刺,因此可以用水飛梭、杏仁酸療程,來清潔肌膚角質層,代謝髒汙。若不幸長了痘、留下痘印,也不必擔心,使用美白產品或是雷射療程,改善過深的痘印及斑點,擁有無暇肌一點也不難! 好膚質傳送門:比雞排還容易長痘!?戰痘全攻略!青春痘瘋長,你該這樣做! 四、完美好胸 女神代表-曾之喬 圖片來源:FB粉專-曾之喬 10幾歲就出道的曾之喬,歲月似乎也完全不在她身上留下痕跡,進入輕熟女階段的她,對於肌膚保養也很有一套,而在一次的內衣代言上,她首次解放上胸,讓眾人驚呼曾之喬的身材原來這麼好!曾之喬也表示想要維持好胸型,食補、美胸運動很重要,想要美胸照著她做準沒錯。 建議療程:隆乳 天生無胸、小胸族,可以使用胸部按摩刺激穴道讓胸部UPUP,另外,也可以進行醫美隆乳手術,使用自體脂肪移植或是魔滴、曼陀、柔滴等隆乳材質,植入符合自己身形的義乳,就能夠讓胸部長大,勇敢挺身而出囉! 美胸傳送門:產後婦女、乳房重建者必看!胸型自然、不位移的隆乳選擇 五、魅力翹臀 女神代表-李玟 圖片來源:FB粉專-CoCo Lee 李玟 說到李玟,相信大家都對她的招牌電臀很有印象吧?將近50歲的她,身材依舊保養如一,究竟是如何保養的?她曾在受訪中表示,她每天都會做高強度的腹部運動維持身材曲線,飲食會以清淡的水果為主,如此自律的她,著實讓人感到佩服,稱呼她為姊姊一點也不為過吧! 建議療程:臀部 天生屁股大、臀部下垂應該是所有久坐上班族、小資女都會有的問題,在歐美國家擁有緊實翹臀可是必備條件,台灣近年來翹臀手術詢問度變高,就是希望能夠讓臀部變翹。但光靠運動提臀或許較難達到,因此可以用臀部雕塑手術或是用自體脂肪移植等方式,去改善臀型過大及臀部扁平的問題,想要擁有翹臀再也不是夢。 翹臀傳送門:讓臀部抽脂挽救下垂的曲線!別再看著別人的泳裝嘆氣! 六、逆天美腿 女神代表-林志玲 圖片來源:FB粉專-林志玲Chiling Lin 台灣第一名模林志玲,身高175公分,那雙美腿就長達112公分,對於矮子一族的小編來說,真的是好羨慕!而志玲姊姊在實境秀裡,也大方的曝光她的美腿保養祕訣,睡前舉腿消除腿部水腫,做有氧及拉筋運動讓肌肉線條更完美。另外,吃含有鉀成分的食物,也可以促進鈉的排出,減少下身浮腫的問題產生。 建議療程:抽脂 擁有完美比例是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事,然而事與願違,想要擁有好曲線,就要靠運動來維持,但天下懶人到處有,想要快速達到目標,可以進行抽脂手術幫助消除難以打擊的腿部脂肪,粗壯的蘿蔔腿,也可以使用肉毒桿菌素注射改善腿部肌肉過大問題,人人都可以打造一雙像志玲姐姐一樣直又細的腿部線條。 美腿傳送門:抽脂手術竟然不能幫助瘦身?想減肥真的沒有捷徑?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