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ASA共有4筆結果

  • 英國祭出新規定,將禁止對18歲以下青少年投放整形廣告!

    文/郭佳語 圖/郭佳語、翁嘉妤      摘要  雖然18歲以下未成年的青少年無法進行整形手術,但廣告卻沒有這項限制,英國廣告監督機構於2021年11月表示,將會限制調整整形廣告的規定,且相關規定預計將於明年(2022)5月生效。     限制對青少年的廣告曝光   繼中國擴大整形廣告相關規範(延伸閱讀:「容貌焦慮」是醫美廣告的鍋?中國有意擴大監控,以後這些詞通通不能說!)後,英國整形手術廣告也開始受到限制,起因是由廣告實踐委員會(Committee for Advertising Practice)提出的一項指引,限制在Facebook、Titok和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以及海報、雜誌或廣播等整形手術相關的廣告曝光。   該項指引預計將於2022年5月生效,屆時所有英國廣告商都必須遵守,整形外科診所與也將會被禁止針對18歲以下的青少年做隆乳、隆鼻、抽脂……等等的手術廣告。     為了維持年輕人的心理健康   在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和公共衛生專家表達對整形廣告的擔憂後,委員會便針對廣告對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形象壓力問題做調查。廣告實踐委員會主任Shahriar Coupal表示,「整形手術的過程存在風險,卻對於外貌自信感到困擾的年輕人具有潛在吸引力。」   委員會認為,兒童和青少年因外貌跟身體產生壓力的現象越來越顯著,限制整形手術廣告行銷,在曝光上加以規範的原因,即是為心理健康做把關,保護未成年青少年以避免因整形廣告產生的負面影響。     垃圾食物、酒精的廣告都有限制,整形廣告卻沒有   為了避免兒童過度肥胖問題,英國政府頒發規範,此後不得在晚上9點前播放垃圾食物廣告,在公共運輸如地鐵、公車站等也禁止出現相關的廣告曝光。   然而未成年動整形手術雖是非法,但廣告的投放卻並未在此限制之內,委員會希望透過這項指引規則,能確保廣告不會使用誤導或其他方式利用未成年人對於外貌焦慮脆弱易傷的弱點。     數位名人也被公開點名警告   英國廣告標準局(ASA,Advertising Standards Authority)除了禁止以「不健康瘦」的模特為主題的廣告外,現也公開點名數位不斷發貼文宣傳產品或服務,卻沒有依規定告訴粉絲相關規定的名人,被指名的對象包括Jodie Marsh、Chloe Khan、Lucy Mecklenburgh和Chloe Ferry。   我們處於資訊取得相當便利與快速的現代,收集資料變得容易,卻也缺乏更多面向,因此我們可以輕易看見他人光鮮亮麗或是意氣風發的一面,卻難以理解背後可能會有的風險或曾承擔的痛苦。   儘管英國多位女演員也曾公開站出來表示反對整形,並希望抵制好萊塢女性整形的趨勢,但整形的風潮似乎仍於世界各地盛行,許多人也還是會對自己的容貌感到焦慮。   想要變得更好是人之常情,然而在每個決定前確實了解背後可能的風險,釐清自己希望這麼做的原因是很重要的。畢竟審美觀也會隨著時代改變,建立好穩固的心理健康,深思熟慮下的決定都是好決定。   英國對於整形手術廣告對青少年影響的擔憂,或許也是其他國家在意與憂慮的,你也認為限制對18歲以下青少年投放廣告會有助益嗎?看見許多國家開始對整形廣告施加限制,你有什麼想法呢?   不管如何,在廣告曝光的規範上路後,究竟對於現況會有何改變,或對於維護心理健康並降低青少年的外貌焦慮是否有幫助,便是未來要持續觀察的課題了。         資料來源: 1. https://www.theguardian.com/society/2021/nov/25/cosmetic-surgery-ads-aimed-at-under-18s-to-be-banned-in-uk     延伸閱讀 文章|不要跟我開視訊,我好討厭自己的臉!淺談視訊畸形恐懼症 影片|整形真的能緩解容貌焦慮嗎?用修圖軟體竟是整形成癮前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12.23

  • 線上就能看醫生!迎接視訊看診的遠距醫療時代

    文/林聖錡 圖/翁嘉妤      摘要  COVID-19新冠肺炎在全世界疫情仍然嚴峻,台灣也不例外,醫護人員也疲於奔命照顧各式各樣的病患,醫療系統似乎像塞車般難以找到順暢的道路,許多的流程及檢驗、繁瑣的管理系統導致醫護出現過勞的狀況,不只是在疫情發生的當下,這已是長久以來累積的問題。面對病患暴增、醫護人員短缺的情形,如果沒有新的變革,醫療系統就會崩盤。因此運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和資通訊科技來達成智慧醫療、精準醫療等醫學技術的發展就變得非常重要,遠距醫療(Telemedicine)就是其中之一,如何落實遠距醫療並實際應用,對於疫情當下和疫情後,仍有許多挑戰。     談到遠距醫療, 就先得回溯到100多年前心電圖的發明,這是由 William Einthoven運用當時的電話及電報線達到遠端傳輸的效果,藉此正確判讀病人心臟跳動所產生的電位微小波動,這就是遠距醫療的前身。以美國為例,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在1960年代,藉由科技監控在外太空的人體健康狀況,於必要時提供醫療建議;這也證實在遠距的情況下, 醫療服務可以於雙向溝通並進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遠距醫療是藉由資訊通訊科技,增加汲取照護和醫療資源的方式,進而提升病人病情結果。     遠距醫療仍需基礎軟硬體配合   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遠距從電話問診、電郵,或到近期如LINE等通訊軟體傳達病情,傳遞影像和檢查報告等,這已是許多醫界、醫病甚至親友之間,很普遍的諮詢或討論病情的方式。視訊的方式也是其中之一,這方面需求都一直存在,尤其這兩年遇到新冠肺炎疫情,使用遠距醫療看診比例逐漸增多,即便如此實務上仍有困難存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主任楊智傑醫師表示,長者手機若是陽春機,或是使用智慧型手機但不一定會操作視訊APP,在軟體方便性上本身就是挑戰。另外一個問題是身分辨識和健保卡刷卡的問題,醫院端如何在無法實體刷健保卡的情況下仍能夠完成看診和健保申報,這些基礎建設的部分都需要軟硬體配合。   另外一個遠距醫療的應用就是穿戴式裝置做遠端生理量測,在疫情期間檢疫所及居家隔離都會配發血氧計,拍照血氧計數字然後上傳,醫院端就可以知道隔離者的狀況,但比較理想符合加密安全作法是用雲端監測方式,血氧計透過藍芽傳至手機再傳至雲端。現在一般家用的血壓血糖測量則是已符合數位化遠距醫療使用,搭配遠距門診就可以讓醫師看到過往監測記錄。楊智傑醫師說,穿戴式裝置已行之有年,但是在醫療上仍不普及,自然使用的人數無法提升,相關知識就不會被傳遞出去,例如現在開發中的心電式穿戴裝置,可針對睡眠障礙或心律不整監測,只要病人戴這項裝置回家就可以記錄,上傳至醫療端後,AI就會分析心電訊號並做成報告,有利於醫師運用報告來解釋病患狀況。這些軟硬體的建置是相當必要,尤其對於後疫情時代的醫療變化,不僅可降低醫護人力負擔,亦可提升醫療服務的效率與品質。     遠距醫療重要性與病患需求   遠距醫療為何重要,楊智傑醫師表示這與病患需求有關,第一點是解決病患運輸交通問題,不僅僅是在偏鄉,都市也會有這種問題,病患有人從很遠地方舟車勞頓,為了要看到心目中信任的醫師門診,過程對病患很辛苦,尤其是高齡或行動不便者,住在沒有電梯大樓的地方更可以浮現這種問題。第二點是解決慢性病處方箋者與醫師的時間,在現行的門診上,很多人只是來拿藥,不是實際看診,這類民眾其實可以在家透過遠距醫療讓醫師確認狀況就可以拿處方箋,這樣也不用排擠到真正有看診需要的人。     法規窒礙遠距醫療難以持續   不過在法規上要推動遠距醫療必須要有依據,尤其是突破通訊診察治療辦法的限制,它的母法是醫事法第11條,也就是醫師必須要親自看診,除了部分族群如偏鄉、離島、山地居民、出院後需要追蹤的患者,還有國際病患。楊智傑醫師表示,因應疫情升溫至第三級警戒,這項法條已稍微鬆綁,因為很多有定期回診需求的慢性病人不敢去醫院;因此衛福部推動全國視訊診療指定院所開設「視訊診療門診」,同時開放複診病人經醫師評估病情穩定可採電話問診,還有居家隔離者及初診者都可適用,對於民眾及醫師來說都是個安心的保障。但是若在解除三級警戒以及後疫情時代,這條法規可能就會回復至原本的狀況,其實很多急性病人出院三個月內的追蹤、長照機構,以及家庭整合照護慢性病管理、居家照護、慢性病管理等都有遠距醫療的需求,通訊診察治療辦法的修改及鬆綁的確有其必要。     疫情之下8,000家醫療機構投入視訊診療門診   談到疫情下衛福部推動的「視訊診療門診」,全國已有8,000多家醫院及診所投入,但不是每個科別都有開放視訊門診,以台北榮總為例,心臟內科、神經內科、精神科都投入遠距門診的行列,不過遠距醫療只有開放給有慢性病處方箋且在榮總看過診的患者,看診地區則不限於台北市。雖然只開放部分的科別,但民眾踴躍的程度讓院方也嚇了一跳,透過遠距民眾看診時間也拉長,相對於面對面看診,遠距門診民眾也多花了更多時間詢問健康相關的問題,顯見遠距門診的影響力是逐漸擴大。     遠距醫療如何落實健保、藥品、配送、隱私及安全   整體而言,遠距醫療的推動仍然有諸多障礙,除了軟硬體的建置,人員的配置訓練,還有以下幾點尚待克服   障礙一:如何透過雲端查詢病患用藥紀錄   現行做法是透過病人健保卡查詢雲端藥例,因為許多病患都會有重複看診的情況,特別是管制藥品都會有重複拿的情形,而醫師現場看診透過健保卡才看的到紀錄;但遠距醫療不可能刷健保卡,目前健保署已經適度開放可以用遠端查詢病患用藥的紀錄。   障礙二:藥品如何領取   遠距醫療醫師開的藥方要如何讓病患拿到,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以台北榮總為例,做法是將處方箋寄送到病患家中,病患可以去醫院或是附近藥局領藥,不考慮藥物配送的方式是因為藥物配送成本很高,至於是否由藥師親送藥品至病患住所,在肺炎疫情的風險下也不太適合。   障礙三:健保給付   在遠距醫療的方式下進行醫療行為,如何計價和給付目前還沒有真正的辦法出來,繳費仍要家屬或代理人去醫療機構繳費。不過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減少民眾進入醫院,不少醫院外面都設立領藥窗口,只要刷健保卡、領藥,就可以離開,儘量減少在醫院停留的時間。健保署有協助在積極解決這方面的問題,目前為止尚未有完整的方案。   障礙四:隱私及安全   這次因應疫情許多政策是匆忙上路,像是遠距門診,多半是使用市面上的視訊軟體,例如LINE、ZOOM等等,這些影音檔並沒有妥善管理,而是各自儲存在醫院的儲存裝置,所有病歷資料、影像傳輸、用藥處方等資料的隱私權,以及相關的網路安全都必須要訂定 準則及法規來依循,避免衍生出日後的糾紛。   針對後疫情時代遠距醫療該如何發展,楊智傑醫師表示,除法規能儘速鬆綁外,當務之急就是以簡單方便的方式來解決需求,目前不論是醫院端或民眾端,遠距醫療和網路環境尚無法跟上科技的進展,再來就是醫療分配,如果開放遠距醫療,民眾都可以自由選擇醫師,醫療生態會改變,在規劃上必須要小心。所有的疾病若能提前預防,治療成效會較好、成本也會比較低,政府應加緊部署遠距醫療,透過業界與醫界的整合,用更安全的數位環境,面對未來的醫療挑戰。       諮詢醫師:楊智傑醫師    現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主任 學經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副主任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腦科學研究所專任教授 臺北榮總精神部教授特約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AZ疫苗猝死頻傳,郭台銘爭取BNT!AZ+BNT效果佳?一圖了解各疫苗差異 文章|賈永婕速捐數百台HFNC 帶你一次看懂「救命神器」優缺點!新冠肺炎疫情見真情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30

  • 肺炎疫苗導致腫痛發炎副作用 醫美填充物惹的禍?

    文/林聖錡 圖/傅暄閔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世界各地仍無停歇的跡象,就連台灣本地也出現了大幅人數確診的消息,全台更是進入第三級的防疫警戒狀態,除了個人本身做好防疫措施外,就必須仰賴COVID-19疫苗來達到防堵病毒的功效。但疫苗對於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狀態的呈現,對於曾經在臉上注射過填充劑或是玻尿酸的人,有可能會因為疫苗讓身體感到不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跟著國際新知一起來看看!     你曾經在臉上做過微整嗎?是否有注射過填充物呢?在新冠肺炎期間想注射COVID-19疫苗可得先想一想,根據American Society for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 (ASAPS)美國美容整形外科學會指出,曾經在臉上有注射填充物的民眾,在接受疫苗接種後,身體出現了紅腫以及發炎的副作用,還有人出現嘴唇腫大的情形;不過這僅僅是個位數的個案,而身體出現狀況的患者在接受類固醇及抗組織胺的治療後,症狀已得到緩解。   其實這是很罕見的狀況,尤其是此類報導一出,不少曾經注射過填充物的民眾紛紛打電話詢問醫師是否可以接受COVID-19疫苗接種,皮膚科醫師Dr. Brooke Jackson指出,副作用出現的案例雖少,但是隨著疫苗接種人數越來越多,就數學統計上這些案例仍有可能會發生。而上述案例的患者,其實他們注射填充物至少有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會產生這種情形不一定是跟疫苗有關,人體內的免疫系統作用也是因素之一。   在COVID-19疫苗上市前都會經過美國FDA的測試及實驗,舉某牌疫苗為例,15,184名的受試者中有3名受試者之後出現不適的狀況,但是測試時並不會知道受試者過去曾經服用過或施打過的藥物,這並不代表疫苗就是有問題或是出現瑕疵,大部分受試者身體仍然是出現正常的反應。注射填充物出現紅腫或發炎情況也不是施打疫苗後獨有的,原本個人的體質也是有可能會引發一些不良反應,所以把施打疫苗和不適症狀劃上等號其實是不太正確的。   當然在疫情嚴峻狀況下,接受疫苗接種還是必須的,美國皮膚科手術學會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Dermatologic Surgery(ASDS)建議民眾不要因為你注射過相關填充物就害怕去接受疫苗的施打,畢竟病毒是相當可怕的,傳播速度又快,疫苗才能有效地隔絕病毒,幫助人體免於危害。當然如果有個人病史或是其他的藥物使用歷史,最好在施打前告知相關單位或醫師,請他們詳細評估後再進行,保持正確的認知來面對疫苗施打後的狀況也非常重要,不要因為恐慌或是一些消息來源就錯失了疫苗的施打時機,畢竟沒有人希望成為疫情下的受害者。     資料來源: 1. FDA: Moderna Vaccine May Cause Reaction in People With Facial Fillers | Health.com 2. Are the Covid-19 Vaccines Safe for Facial Fillers? (vogue.me) 3. Q&A: Reaction to facial fillers may be seen with Moderna COVID-19 vaccine (healio.com) 4. COVID-19 Vaccine and Facial Fillers: The Interactions and Side Effects to Know About (goodhousekeeping.com) 5. About Us | Skin Wellness Dermatology Associates 6. Oral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for treatment of delayed inflammatory reaction to dermal hyaluronic acid fillers following COVID-19 vaccination-a model for inhibition of angiotensin II-induced cutaneous inflammation (jaadcasereports.org) 7. COVID-19 - Facial Fillers and COVID-19 Vaccine (surgery.org)     延伸閱讀 文章|我不喜歡鏡頭前的自己!疫情下的醫美整形熱潮 影片|新冠肺炎病毒從「眼」入?防疫期間戴隱形眼鏡要小心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5.27

  • 美國ASAPS整形外科學會預測2019年的醫美趨勢

    文/郭佳語 圖/翁嘉妤   美國ASAPS整形外科學會預測2019年的醫美趨勢 隨著醫美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在追求美的路上人們也逐漸調整心態及需求,針對現在社群網路的活躍,以及手機美妝軟體APP的發展,醫美趨勢的影響力遍及了線上與線下,在2018年關之際,美國ASAPS美容整形外科學會發布了2019年整形外科手術的趨勢預測。 美國ASAPS美容整形外科學會是由2,600名整形外科醫師組成,活躍成員皆有相關認證資格,在研究與教育上是美容產業的前線戰將,本次預測中該學會成員洞察出手術及非侵入式手術的具體趨勢,以及在未來十年的重點預測。 美國整形外科學會理事長指出,2019年將會著重皮膚表面修復、體型塑造、肌膚緊緻等美容醫學方面的技術改進,滿足消費者微創的需求,並縮短恢復期,提升手術結果並且吸引更廣泛的群眾。 根據美國美容整形外科學會的外科醫師們反應,即使他們現在仍會收到患者想依名人特徵打造的需求,如像梅根(Meghan Markle)的鼻子,或是凱莉.詹娜(Kylie Jenner)的嘴唇等等,但總體來說這類的要求已經下降,換言之,越來越多的患者更偏好選擇整形成「最好的自己(the best version of themselves)」。同時,也有更多患者會選擇使用自拍後,用濾鏡修改過的照片來反應他們的美感期待。 許多美容整形外科學會的成員亦表示,在整形手術領域,民眾也逐漸偏向精巧準確、更加細微的改變,而非太過迷人,甚至「做過頭」的外表。 而針對保守派,他們會趨向選擇較小的胸部植入物,或是以非植入物的方式隆乳。ASPAS的數據就反映了這些新趨勢,像是自體脂肪隆乳的比例增加(41.4%),而臉部脂肪移植也再提升16.7%。 隨著未來十年醫美產業的進步,促使外科手術程序有所進展,能讓患者接受侵入性更小的療程,同時縮短恢復期。手術的效果會再延長,甚至永久維持,這點會讓患者對於整形手術的接受度更加提高。 隨著越來越多人湧向社群媒體獲得手術資訊,針對千禧世代的行銷、訂閱社群為基礎的服務也將不斷發展。對於男性來說,為了追求理想體格的方式,腹部脂肪轉移的手術也可能因此而普及。 總結來說,醫美技術的進步將會逐漸提升美容外科手術的體驗,儘管預測之相關數據雖並非以亞洲為主,在醫學美容的產業相關技術仍是有很高的重疊性以及流通性,譬如皮膚修復、皮膚緊緻等,以及微創手術的改善,恢復期的縮短等,在醫美體驗上消費者也能獲得更好的服務,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資料來源: 1. https://www.smartbeautyguide.com/about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3.30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