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Gays共有1筆結果

  • 【同志驕傲月特別企劃】教你了解何謂性傾向!別再為同性戀貼標籤,認同、理解才是最公平的對待

    文/高芷瑩 圖/傅暄閔      摘要  美醫誌特別企劃,本次我們不說美容醫學,要來和ME粉們聊聊關於同志這件事。小編還記得先前看過一則男同性戀伴侶的廣告,一對年近半百的同性戀人,其中一名伴侶生病了,另一名伴侶卻因其身分在法律上不具有任何效力,而無法為他簽署任何醫療相關同意書,明明是最親密的人,卻無能為力,也讓人深刻的體會到同性戀者的無奈。在2019年,台灣正式通過同性婚姻法令,讓許多同性戀者都很有感觸,法律之前他們終於不再只是最親密的陌生人,成為真正的合法配偶,真正的一家人。     數十年來,同性戀者的身分往往不被認同、理解,所以當意識到性傾向有別於他人時,態度也較異性戀者低調,不敢勇於追愛,因為一旦被發現,可能就會得到歧視、不平等的對待。隨著社會風氣改變,全世界都在講求性別平等的年代,同性戀逐漸被人們了解,給予相等的對待。而台灣更是在2019年成為亞洲首個通過合法同性婚姻的國家,就觀念較保守的東方國家來說無非是一項創舉,更說明了台灣對於婚姻平權的重視,並藉由通過同婚,讓同性戀伴侶都能夠得到應該有的法律保障。     你了解自己的性傾向嗎?   若我們都能夠更了解同性戀,就可以發現其實同性戀者和一般人並沒有不同,只是在於他們剛好喜歡的是同性,但為何有的人會喜歡同性、有的人會喜歡異性呢?其實這和性別傾向大有關連,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也稱作性取向,是指一個人被異性、同性吸引所產生的情感,當你喜歡的性別是什麼,你的性傾向就是什麼,舉例說明:當我是男性,我喜歡的是男性,那我的性傾向就是同性戀;當我是男性,我喜歡的是女性,那性傾向就會是異性戀。因此性傾向又有分為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等等的表現。現今則將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統稱為「LGBT」。         LGBTQIA包含的範圍不只有同性戀、雙性戀,另外還有像是認為自身的心理性別與出生時的生理性別不同時的跨性別者、對自己的性別產生疑慮的酷兒/疑性戀,以及不對任何男性或女性表現出性慾望,缺乏性衝動者的無性戀,而I雙性戀者又與B雙性戀者不同,此處的I是指雌雄同體,同時擁有男女性徵的人。     理解才是最大的關懷 我們沒有不一樣   比起異性戀者,同性戀者仍舊需要承受更多的壓力及眼光,現今社會風氣雖較過去開放,依舊還是會有少部分人不能理解同性戀者,並抱持著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以往更出現同性戀基因、同性戀是疾病等等觀點,事後雖有專家針對這些言論做出說明,卻無法減少人們對於同性戀的刻板印象,外界的眼光、家人的不理解,都會使同性戀者更加壓抑內心,不敢面對最真實的自我。   2019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更是全球第二個通過同婚的國家,此舉除了讓世界看到台灣社會對於LGBT族群的理解,對於同性戀者們來說,同婚法令的通過不僅僅是得到社會認可,同性伴侶間能夠行使更多的實質權利及保障,在面對生老病死的課題上,不再是無能為力。   喜歡一個人無非就是被對方所散發出的氣質、外表所吸引,同性戀者也是如此,只是剛剛好和吸引他的那個人性別相同,如同歌手蔡依林的歌曲《不一樣又怎樣》歌詞中所說:「愛都一樣,不一樣都一樣,從缺憾找圓滿。」我們應該拋棄舊有觀念,跳出框架,接受多元想法,減少不友善的眼光,用同理心去看待,就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有愛,讓不同性別傾向的人都能夠不再壓抑自我,活出自在人生。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的愛都需要被尊重與包容*

    2020.10.30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