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經閒置10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
搜尋尿共有46筆結果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3C產品人手一支,加上疫情影響線上會議開不停,有時會感到眼睛乾澀、看不清楚(眼睛疲勞),甚至兔子眼(紅眼睛)。目前已有許多眼用藥品可以改善、緩解眼睛的不適,但你選對了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藥劑科藥師賴妘薇表示,氯化鈉、玻尿酸或聚合物潤滑劑,具有保濕效果以減緩眼睛乾澀。若產品中含有維生素B12、B6成分,則可以舒緩睫狀肌、恢復眼部調節能力,有效減緩眼睛疲勞。 至於naphazoline、tetrahydrozoline等成份屬於血管收縮劑,可使眼球血管收縮,改善眼睛充血的症狀。上述多為市面上眼用藥品所內含的成份,民眾可以針對自己的症狀,在醫師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並注意使用說明。 眼用藥品在包裝上有分瓶裝或單支裝,針對有配戴隱形眼鏡習慣的民眾,盡量選用單支包裝或選擇使用改良型防腐劑的瓶裝產品,以免防腐劑沉積在隱形眼鏡上造成角膜受損。 賴妘薇提醒大家,使用眼藥水前,請洗淨雙手,點藥水時,藥瓶瓶口不可接觸眼睫毛、眼球和手指。藥水開瓶超過28天,或藥液混濁、變色甚至出現異物時,勿繼續使用。平日也請保有正確的護眼習慣,讓眼睛適度休息,以恢復眼睛的調節力,才能常保一雙明亮健康的雙眼。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4.18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神經科門診常見主訴頭暈的病人,各個年齡層皆有,尤其是在長輩族群。每個人形容自己感受是各式各樣,昏昏的、脹脹的、頭重腳輕、天旋地轉,或是走路不穩、地震般晃動、噁心嘔吐等現象。 神經內科醫師周友芳表示,頭暈最常見的是眩暈,常是陣發性的,患者感受有如天旋地轉,或是突然感覺如地震般晃了一下,嚴重時可能伴隨冷汗、嘔吐,或走路困難等現象。有時感覺視力模糊,其實是因為眼睛出現規則的跳動,也就是神經學所謂的眼震,表示內耳、腦幹及或小腦病變。常見原因是內耳的耳石掉到半規管所引起的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症,如果伴隨有耳鳴及聽力減退現象,通常為梅尼爾氏症,有時因病毒感染引起前庭神經炎所致。 如果走路不穩更勝於暈的感覺,則可能是腦幹及小腦的病變或是後腦循環不良而引起腦幹或小腦的灌流不足。如果伴隨講話不清楚、複視、臉及肢體麻木無力、意識不清或吞嚥困難,則可能是腦幹及小腦中風。 沒有天旋地轉的頭暈,常常讓人覺得頭部悶悶脹脹、重重不清爽的感覺,比較少是因為掌管平衡的神經病變引起的。這種頭暈,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焦慮、神經衰弱症、失眠、貧血、病毒或細菌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若是突然站起來會頭昏眼花,眼前一片黑,甚至昏過去,通常幾秒鐘就恢復正常,這種情形最常是因為姿勢性低血壓。這種頭暈是因為自律神經的失調或是降血壓的藥物,使得下肢的血管收縮不足,血液回流減少,引起腦血流不足造成頭暈。另外還有迷走神經性暈厥,也就是患者在受到外在強烈刺激下,產生暈厥情況,但少數心血管疾病,例如心律不整、嚴重心瓣膜疾病、中風等也會出現這樣情況,因此還是建議患者就醫檢查。 周友芳說,頭暈的治療,除了針對頭暈原因使用適當的藥物治療,慢性頭暈也可以藉由前庭平衡復健(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exercise)來改善,增進生活品質,預防跌倒。有研究指出,同時並用前庭復健與藥物治療比單獨服用前庭神經抑制藥物效果較好。雖然,對中樞前庭神經病變不是主要治療方式,卻仍有相當程度的療效。 前庭復健有許多方式,一些新的科技如虛擬實境、任天堂wii系統,也有設計前庭平衡的復健,但是簡單的自我訓練也可以達到相當效果。例如,坐著或躺的時候,伸出一隻手臂食指比一,眼睛注視食指,頭往左往右往上往下轉動,頭轉動的時候,眼睛保持注視食指,如此反覆做20次。其他還有彎腰撿球、閉眼站立、坐姿轉圈、雜耍拋球、旋轉雨傘……等。 周友芳提醒,頭暈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因為跌倒外傷,引起生命危險。找到頭暈的原因,予以適當治療,並配合前庭復健運動,改善因為頭暈引起的步伐不穩,除了減少跌倒,期能重拾信心走向戶外,享受生活。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4.06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時序入春,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2月14日鋒面通過、東北季風增強或大陸冷氣團南下,各地天氣明顯轉涼;北部、東半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仍有短暫雨。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低溫與早晚溫差大均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呼籲民眾面對氣溫下降而導致的溫差大,一定要加強身體的保暖,並維持室內的空氣流通,避免門窗完全緊閉,適當補充水分及身體的活動等。 從「心」認識自己,避免造成遺憾 近期有名人因心血管疾病,而導致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生命的現象,相當令人惋惜,常見誘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包括腹部肥胖、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膽固醇偏高等,但其實這些是可以被提早預防的。首先,先了解是否有家族病史的疾病,並善用政府提供之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以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確認是否有三高或其他疾病等問題),透過健檢的結果,早期發現是否有慢性病、早期介入及治療,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國民健康署再次呼籲,由內到外保命的5個重點: 1.控制三高 有三高(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民眾要維持量血壓-量測7天、每天2次、每次2遍原則、定期測血糖習慣,更應遵照醫師指示用藥及定期回診追蹤,切勿任意停藥或增減用藥劑量,積極做好三高的管理與控制。 2.健康飲食、體重及腰圍的控制 採低油、低糖、低鹽、高纖(3低1高)原則,避免加工食品的攝取,並建議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於18.5-24之間;另外,腰圍部分,成年男性控制小於90公分,女性小於80公分。 3.規律運動、減輕壓力 避免早、晚低溫時段外出運動,運動前先充分暖身,或天冷時改採室內運動;尋找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盡可能減緩或降低緊張情緒。泡湯時溫度勿超過攝氏40度,避免冷熱溫差過大,且不宜單獨泡湯。 4.戒除喝酒取暖、戒菸、遠離二手菸 不管是直接吸菸或被動吸入二手菸,都會增加血管傷害以及心臟病的風險,所以戒菸、遠離二手菸危害;另,以茶(水)代酒,避免喝酒造成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下降更危險,茶(水)溫度以攝氏65度以下入口,避免食道灼傷。 5.注意保暖 留意天氣,採多層式穿搭法,適時增減衣物,外出穿戴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暖暖包(須注意溫度與放置的位置)等。 心血管疾病猝發不能等,撥打119速送醫 春季氣溫變化大,有時氣溫驟降或乍暖還寒的天氣型態,要多留心身體徵兆,如果出現心臟病徵兆: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更年期女性則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若有以上的現象發生,應隨時留意自身的狀況且同時告知身旁的人,由於可能立即危及生命,應儘速撥打119送醫治療。對於本身有心臟病史的民眾,務必要隨身攜帶健保卡與緊急時的救命藥物以備不時之需。若有中風的徵兆,記住FAST口訣:臉部(Face)表情不對稱、雙手(Arm)力氣不一樣、或講話(Speech)變得不清楚,有任一症狀,記下時間點(Time),切勿因症狀緩解而輕忽嚴重性,一定要撥打119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2.21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109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有11,737人,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是全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死亡人數有3,964人。肝癌佔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有7,773人,約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15.5%。 脂肪肝是我國僅次於B、C型肝炎的肝病,根據10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有75.7%肝癌是由B、C型肝炎所引起的,有B、C肝炎者應照醫囑定期追蹤治療,可有效降低肝癌發生。然約有2成肝癌,並非罹患B、C肝炎,而是由其他原因如脂肪性肝炎所引起。研究指出亞洲地區脂肪肝的盛行率為29.62%,於脂肪肝患者中,每年發生肝癌中,每1000人年中約1.8名會變成肝癌。 均衡飲食 幫助改善脂肪肝 最常見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包括肥胖、高血脂、過度飲酒、糖尿病控制不良,因為脂肪肝沒有症狀,讓人難以察覺。尤其近幾年來國人生活型態改變,如喜好手搖杯含糖飲料、高脂肪食物、油炸食物,以及久坐缺乏運動等,因此導致體重增加甚至產生脂肪肝等健康問題。 30歲的汪先生,身高172公分,體重80公斤,BMI指數27。在健康檢查的超音波檢查,發現有中度脂肪肝。經詢問,才知汪先生熱愛吃油炸、高熱量食物且愛喝手搖含糖飲料,所以,除了體重過重之外,脂肪肝的形成正是與飲食攝取過多熱量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罹患脂肪肝應遵醫囑定期回診,另外還可以藉由控制體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養成健康生活型態來減輕脂肪肝;正確飲食概念可參考國民健康署「我的餐盤」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國民健康署提醒您,平常只要落實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控制健康體位,就有助改善脂肪肝。 規律運動 和脂肪肝說NO! 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減重有訣竅-「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即均衡飲食及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規律運動,讓大家為健康身體動起來,向脂肪肝說NO! 更多資訊可至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首頁/找教材/多媒體或手冊)下載使用。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31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自新冠肺炎疫情於5月中旬逐漸擴大後,民眾對於疫苗接種由觀望逐漸轉趨積極,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於6月中取得分配給洗腎病患的AZ疫苗後,旋即安排在隔天為腎友施打,接受率約九成,其中還包含一位102歲的陳奶奶及併有大腸癌及肝、肺轉移的蘇先生。 腎臟科醫師徐永勳表示,洗腎患者通常併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通常也是年紀較大的長者,因為洗腎病患須頻繁進出醫療院所,透析患者得到新冠肺炎的風險是一般人的5~20倍,而且透析患者若得到新冠肺炎,死亡率為10~30%,是一般人的10倍,建議腎友應該盡早接種疫苗,先打先有保障。 對於長輩們擔心的血栓問題,腎臟科醫師田翹榜表示,其實打疫苗會造成血栓是在對血小板有特殊抗體的病人才有關聯,跟一般動脈粥樣硬化所造成的中風或心肌梗塞機轉完全不同,有此類特殊抗體的病人非常罕見(約十萬分之一),且大多發生在西方白種人,長輩及腎友可以不用太擔心。 至於需不需要等待莫德納或其他疫苗,腎臟科醫師洪惠萱說明,打疫苗並不是就不會被傳染,而是被傳染後可減少演變成重症的機會,就這個觀點來說,現在台灣已有或將有的疫苗都是好疫苗,都可有效降低未來被染病時的重症發生率及死亡率。感染科醫師顧文瑋補充,所有疫苗都有其副作用,常見的有注射部位疼痛、疲倦、全身肌肉痠痛等,這些反應在長者反而比較少發生,也沒有哪種疫苗比哪種好或安全,像注射完發燒的狀況在莫德納會比AZ多,莫德納也有罕見的心肌炎報告,但案例主要發生在年輕人,長輩們也毋需多慮。顧文瑋醫師建議腎友及長輩在有急症或才剛恢復的狀況下先暫緩接種,若有慢性病但控制穩定,就可以接種。 陪伴陳奶奶出入洗腎室的媳婦表示,當初家人看新聞上注射疫苗後疑似副作用的報導時也很猶豫要不要讓奶奶接種,但是換個方式想,為了洗腎奶奶兩三天就要來醫院,萬一染疫了她的年紀更承受不起,且家人及替奶奶洗腎的醫護人員也會有被傳染的疑慮,所以還是決定讓奶奶接種。另一位病友蘇先生的女兒則表示,她也經歷了同樣的猶豫與擔心,因此尋求父親腫瘤科醫師及腎臟科主治醫師的意見,考量其父親病情穩定,經醫師的專業分析及家人討論後,父親自己決定接受注射。 徐永勳醫師說,從注射疫苗到現在已超過2週,洗腎室一百多位腎友們都沒有出現嚴重的副作用,蘇小姐跟陳奶奶媳婦則一致表示,如腎友或長者對於接種新冠疫苗有猶豫或擔心,應信任主治醫師的建議,保護病人,也保障家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16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今年4月底、5月初,華航及諾富特群聚事件,看著疫調足跡滿佈台北市,接著獅子會及萬華群聚爆發,中興院區急診突然湧進萬華快篩專案的大量人群,防疫策略就從境外阻隔進到社區防疫與醫療體系保全。 小兒科醫師陳信貿表示,在萬華疫情爆發時,就碰到國小學齡小朋友來採檢,當想要跟爸爸說明採檢狀況時,爸爸一臉憂愁無奈的樣子說道:這些我都知道,我自己也採檢了,然後小朋友阿嬤正在隔離室插管急救。碰到這種情況雖然小朋友快篩是陰性,但是一個家庭老中幼要面對病毒的重大打擊,那位爸爸也滿臉愁容。 陳信貿醫師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主要症狀有發燒、乾咳、倦怠,部分病患會有呼吸急促。其他症狀還包括肌肉痠痛、頭痛、喉嚨痛、腹瀉等,比較特別的還有出現嗅覺或味覺異常。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約八成左右感染個案為輕症大多能自行康復。約有一到二成左右出現嚴重症狀需住院與氧氣治療,5%需加護病房治療,年紀越大、有系統性疾病(例: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竭)的族群重症率跟死亡率也越高。兒童個案數在這波疫情中佔的比例較少,且多為其它確診成人之接觸者或家庭群聚相關。 目前醫學研究顯示,當新冠病毒進入人體以後,必須要依靠細胞上的ACE2受體,來進入細胞內造成感染,兒童生理特徵跟大人有所不同,兒童肺部的ACE2受體量少於成人的ACE2受體量,所以兒童和成人相比,較不容易因為暴露到病毒而造成感染,就算被感染得病嚴重程度也會比成人輕微。 然而有少部分兒童被新冠病毒感染後的症狀,以類似川崎氏症病徵來表現,其臨床症狀會類似川崎氏症造成全身皮疹、結膜炎、口部粘膜發炎、腹痛、腹瀉,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心血管功能,造成冠狀動脈擴張。世界衛生組織將此疾病表現命名為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目前治療方法主要以川崎症的治療方式為基礎,以免疫球蛋白或類固醇治療來幫助病人改善病況,嚴重個案往往需要積極的加護病房照護。 至於成人的冠狀病毒感染也無特定推薦的治療方式,多採用支持性療法。疾管署臨床治療指引建議瑞德希韋、安挺樂(Tocilizumab)、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單株抗體治療。其中地塞米松可以降低住院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死亡率。但這些藥物對於感染新冠肺炎重症的使用都還是有侷限性,對於感染症最佳的對策還是預防重於治療。 最後陳信貿醫師提醒,在預防方面,COVID-19疫苗接種對於建立自身抗體免疫力有很大的幫助,當接種人數達一定比例時,也能誘發群體免疫阻斷病毒的傳播。COVID-19疫苗是珍貴資源,原本疫苗研發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不過面對這全球病毒感染事件,各國疫苗研發於去年底獲得緊急授權。雖說如此美英等國也是經歷了半年時間才提高疫苗施打率,把新冠病毒肺炎傳染控制住。然而全球各地仍有許多國家缺乏疫苗,印度、巴西、馬來西亞、菲律賓、東南亞各國仍受疫情肆虐。 台灣目前所擁有的疫苗主要以牛津腺病毒載體疫苗跟少量莫德納疫苗mRNA疫苗。因為疫苗數量目前相對稀少,因此得根據群眾暴露跟罹病風險的性質安排符合接種條件的對象依序施打。有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對於先前接種之疫苗劑次發生立即過敏反應者不適合接種。 如未排到時程施打疫苗,建議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出入密閉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感染風險。面對影響全世界的新冠病毒感染,沒有人能從世紀大瘟疫中全身而退,期許大家互相合作、一同面對一起努力、一起度過難關。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14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為防堵疫情擴散,全國持續維持疫情警戒第三級,民眾因減少外出,網購情形也相對增加,郵差、快遞、外送員等工作量暴增,不僅面臨送貨壓力更要長時間曝曬在太陽底下,如果沒有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就可能因大量流汗造成脫水,進而引發熱衰竭甚至中暑,若處理不當,更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其死亡率超過30%。 針對在戶外工作的外送人員,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預防熱傷害3要訣」,以提前預防熱傷害的發生。 要訣1:保持涼爽 1.裝備選擇 (1) 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可適度搭配透氣輕薄長袖防曬衣物,但勿包覆過多,造成悶熱。 (2) 選擇使用國家標準檢驗合格防曬或涼感產品,挑選商譽良好店家生產、中文標示清楚的產品。須長時間於陽光下活動時,應選擇防曬係數較高(如SPF 30或更高),同時具有 UVA (以★號或PA+號表示)防禦效果的防曬產品。 (3) 選購太陽眼鏡時,應挑選具有商品檢驗及完整標示的產品,避免購買來路不明、水貨及仿冒品;護眼防曬係數(E-SPF, Eye-Sun Protection Factor):係數分為5、10、25三類,數字越大效果越佳。另開車時請勿佩戴顏色過深的深色太陽眼鏡,避免天色昏暗時影響行車視線,才能確保行車安全。 2.身體降溫及散熱 (1) 避免長時間高溫曝曬,應適當安排時間至陰涼通風處或有空調地方,讓身體適度降溫及散熱,並卸下易致身體悶熱物品,例如:安全帽及長袖防曬衣物等,幫助身體儘速散熱。 (2) 可適時在身上噴灑冷水及搧風,加速身體降溫。 要訣2:補充水分 1.戶外工作者可每小時補充2-4 杯冷開水(1 杯為240c.c.),少量多次補充水分,大量流汗時可喝加少許鹽的冷水。 2.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份的飲料、避免喝太過冰冷的水。 3.如患有慢性病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病等),因散熱機能較差而不易排汗,對於環境的調節及應變能力較差。依疾病需求,定期量測血壓、血糖等,諮詢醫師用藥及適當水分攝取,並定期回診追蹤。 4.可透過檢查尿液顏色來初估喝水量是否足夠,一般來說,大致可以將尿液顏色分成五種顏色,透明無色、透明黃色、黃色、烏龍茶色、濃茶色,分別代表不同情況: (1) 透明無色:表示體內水分可能過多,不需要補充水分。 (2) 透明黃色(淺黃色):表示體內水分充足,可正常補充水分。 (3) 黃色:表示可能有一段時間未補充水分或有持續出汗之情形,需要持續補充水分。 (4) 烏龍茶色:表示身體可能已出現缺水狀態,要立即補充水分。 (5) 濃茶色:表示可能已1~2天完全沒有水分攝取,此時喝水可能對於腸胃吸收速度已經太慢,建議尋求醫療單位協助,以吊點滴的方式補充水分。 要訣3:提高警覺 1. 隨時注意氣象局發布的天氣預報,儘量避免長時間待在高溫環境,並做好防護及適時降溫散熱。 2. 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如有不適切勿逞強,應先休息並儘快求助或送醫。 3. 雇主應加強宣導認識熱傷害的症狀及預防,以提升員工自我保護力。 國民健康署提醒您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飲用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若體溫持續上升、嘔吐、或意識持續不清,請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12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50歲的文先生,因為發燒及呼吸喘住院檢查,診斷是肺膿瘍合併菌血症,抗生素治療一個月後,卻因下背劇烈疼痛無法行走,X光發現第3/4腰椎盤消失,磁振照影顯示3/4腰椎體被侵蝕導致駝背畸形,確定是細菌性脊髓炎後,緊急安排腰椎神經減壓及矯正固定術,依據椎間盤膿瘍細菌培養結果,投予治療性抗生素,病人術後1週就可以穿著背架行走,4週後感染指數恢復正常順利出院。 骨科醫師陳晉瑋表示,有病人劇烈下背痛,用一般止痛藥沒效,夜間疼痛影響睡眠,嚴重的甚至併發下肢癱瘓無力,遇到這類病人,會抽血檢查白血球及發炎指數,以判斷背痛是細菌感染造成,還是一般退化性機械性結構的問題,如壓迫性骨折。如果發炎指數偏高,加上影像學檢查有椎體變形或化膿,就有可能是脊椎骨髓炎。 陳晉瑋醫師說,該位病人的致病原因,有可能是肺部感染產生的感染性血栓,透過血液循環至脊椎動脈分支而引起脊椎感染,培養出來的細菌就是最常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一般脊髓炎需要靜脈抗生素治療6週,整體療程至少3個月,一旦病人有神經學症狀或脊椎後凸變形及脊椎不穩定造成難以控制的痛,這時就需要脊椎骨科手術矯正固定脊椎,無法單靠內科治療。 因此,當民眾出現藥物難以控制的下背痛,有時還會出現發燒、下肢麻木及無力,合併其他系統性的疾病,例如肺炎或泌尿道感染,就要尋求專業骨科醫師診治,早期診斷,及時給予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可提供病人較好的預後。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07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新型冠狀病毒(簡稱新冠病毒,SARS-CoV-2)自2019年底從中國武漢爆發以來,席捲全球造成上百萬人死傷與商業社交活動停擺,已成為這兩年全世界最深刻的共同記憶。傳染模式主要藉由病人飛沫或接觸被病毒染污的物體來傳染人,但相較於SARS具有較多無症狀高傳染性的特性。對人體危害程度可輕可重,從完全無症狀的輕微感染至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需要葉克膜的嚴重肺炎重症均有。現今已知高齡、免疫系統不全或有系統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竭與肥胖)族群是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 小兒科醫師陳品君指出,新冠肺炎感染中,嬰幼兒染疫臨床症狀以輕中症為主,無症狀比例也高於成人;常見症狀以發燒、咳嗽、無力、肌肉痛等;但相較於成人更多特異性症狀,如食慾不振、腹瀉、嘔吐等。兒童相較於成人感染比例較低,台灣歐美新冠肺炎患者的數據顯示兒童約占2~5%。兒童重症相對比例也較低,義大利與美國致死率0.1%;重症者多為小於一歲或具有潛在病史(心臟疾病,糖尿病,肥胖,慢性呼吸道疾病),因此提醒家屬心肺相關自體免疫疾病兒童最需要小心,目前台灣尚無兒童新冠肺炎死亡案例。 其中與成人相異可能原因與新冠病毒進入人體以後,必須要依靠細胞上的ACE2受體當作侵入大門,來進入細胞內造成感染。目前醫學研究已證實,兒童肺部的ACE2受體量明顯少於成人的ACE2受體量,所以使兒童和成人相比,較不容易因為暴露到病毒而造成感染。另一可能原因兒童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完全相較於成人也較不易後續造成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 syndrome) 此外,兒童新冠肺炎感染源在研究指出常具有家族群聚史,在中國的數據,兒童感染者約有七成家中至少有一名感染者;而美國資料則高達91%兒童因接觸到家庭或社區感染者而染疫。因此第一線醫療人員針對具有接觸史的無症狀兒童建議要積極採檢。 新冠肺炎對於兒童的特有表現: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adolescents) 陳品君醫師說,雖然兒童相較於成人為低感染率與嚴重度較輕,但近期英國和美國出現了與新冠病毒有關的非常罕見兒童炎症綜合症(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病例,引起醫學界關注。MIS-C的症狀會出現在SARS-CoV-2感染數周後,也可能發生在無症狀感染的兒童中,其臨床症狀會類似川崎氏症造成全身皮疹、結膜炎、口部粘膜發紅、腹痛、腹瀉,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心血管功能,造成急性心臟衰竭或冠狀動脈擴張。 血液檢查可能會顯示出發炎症狀升高的指標,包含C反應蛋白、紅血球沉積率和前降鈣素原。通常會涉及各種器官系統包含心臟、腎臟和神經異常。由於MIS-C會加速造成心源性休克,因此需要對兒童進行重症監護以及免疫球蛋白或類固醇治療來幫助病人改善病況。 《父母應該留意哪些症狀?》 如何觀察孩子有變成重症的傾向呢?陳品君醫師表示,如果感染過程中,有發現小朋友高燒不容易退,或是燒退了,但是精神、活動力不好,或是有食慾不佳、嘔吐、腹瀉、脫水的症狀,以及呼吸困難,就是重症預兆,需要儘快就醫。此外還要留意MIS-C症狀:持續性發燒不退身皮疹、結膜炎、口部粘膜發紅、手腳腫脹,腹痛、腹瀉等等,對於有慢性疾病患者的兒童更要小心留意。 最近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增溫,最佳保護是預防新冠肺炎。為了您的家人,減少出門待在家中並請保持社交距離,外出在公共場所戴好口罩及勤洗手。懇請您待在家中守護家人,我們醫護也站在第一線為您守護台灣。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06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十大死因資料顯示,慢性疾病占超過一半,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公布之新冠肺炎與非傳染性疾病訊息說明(Information Note COVID-19 and NCDs)顯示,非傳染性疾病患者(包含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等)更容易出現嚴重症狀,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亦說明有8成新冠肺炎死亡個案有潛在的慢性疾病史,因此國民健康署呼籲,慢性疾病是導致新冠肺炎重症的重要危險因子,民眾在家可應用電腦或平板輸入健檢資料,透過健康署發展的風險評估平台可測出自己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進而採行健康生活方式,才可遠離慢性疾病。 遠離慢性疾病的第一步: 從掌握風險開始 國民健康署已建立國人「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透過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或於國民健康署官網及健康九九+(健康檢測)搜尋,35歲至70歲的民眾在家裡可自行在平台上輸入最近一次的健檢報告數據,計算未來10年後罹患5種慢性疾病(包含: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網站上也提供簡易的健康建議(如:少鹽、戒菸、運動、健康飲食等)以及提醒危險因子控制(如:體重、腰圍及血壓等),鼓勵民眾在家裡也可透過培養健康生活習慣,並持續改善健康數值,就可降低自己的罹病風險,預防慢性疾病發生。 疫情期間,國健署教您簡單居家的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得慢性病的風險 在掌握風險後,疫情期間要如何在家維持健康生活習慣以減少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呢?國健署也有提供各種居家健康生活的方式供大眾參考。 一、健康吃:每天可依照「我的餐盤」均衡飲食中準備5色蔬果,並檢視是否吃足6大類食物,透過飲食提升自身抵抗力。 二、快樂動:4個居家適度運動的妙招。 1.核心穩定、瑜珈、徒手訓練效果好 2.水瓶、彈力帶簡易器材多變化、 3.椅子、門框、牆壁皆是好設備 4.親子互動、代間互動、全齡運動樂趣多 三、向菸說不:疫情期間是最好戒菸的機會,請在居家期間有菸癮的朋友們,可撥打國民健康署免付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專業人員與您共同討論及規劃專屬的戒菸計劃 此外,國健署提醒民眾,在國內COVID-19疫情嚴峻的現在,一定要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保持適當社交距離等保護彼此的措施。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28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世界衛生組織今年6月公布,2016年全球肥胖人數已是1975 年的近3倍,2016年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過重者超過19億,其中肥胖者超過 6.5 億人,顯然已成為全球的健康問題及挑戰,而臺灣18歲以上成人之過重及肥胖比率達47.9%,也是不容小覷的問題。 肥胖與慢性病及十大死因 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病包括第二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退化性關節炎、癌症、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症、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孕症、胃食道逆流等。而109年臺灣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八項與肥胖相關,包括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肥胖除了造成多種慢性疾病,也會增加罹患新冠肺炎風險並增加3倍住院風險,根據美國調查因新冠肺炎住院的患者中,有48.8%需要入住加護病房,而肥胖住院者較健康體位住院者多2倍死亡率。世界衛生組織於1997年已將肥胖視為一種慢性疾病,歐盟委員會也在2021年將肥胖歸類為慢性疾病。肥胖是可以預防的,因此,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民眾,從天天量體重、調整生活習慣著手,也可適時尋求醫療專業人員的協助。 從調整生活習慣開始 過重及肥胖之因素可能是攝取的卡路里大於消耗的卡路里,包括飲食攝取過多熱量、久坐不動缺乏身體活動等所造成,民眾可運用以下方法,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天天量體重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為體重除以身高(公尺)平方,如果大於或等於24公斤/公尺2就是過重,超過27公斤/公尺2就是肥胖。每天找一個固定的時間點,在相同狀況下測量,並且記錄比較。 二、飲食三多三少 多喝白開水、多吃蔬果、多全穀雜糧、少油、少鹽、少糖。例如以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選擇外食或自煮餐食,多選蒸、煮、燉及涼拌食物;選擇瘦肉並去皮;蔬菜多一些並注意油量及沙拉醬的量;以糙米或五穀米取代白米等,或可參考我的餐盤做外食選擇讓你營養又均衡(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O2-GYg2lw)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引起胃部持續的慢性發炎,進而造成慢性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癌前病變出現,最後導致胃癌,因此餐前落實正確洗手、使用公筷母匙,防疫又防癌。 三、規律運動 依據「2020世界衛生組織身體活動與靜態行為指引」,運動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血壓、糖尿病、心理健康和睡眠等,建議成人每週至少運動150-3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6。防疫期間也可在家運動,不須任何工具就可在家「超慢跑」或利用椅子做伸展、抬腿等運動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hfoaW09-w)。 造成肥胖的因素很多,體重管理除了調整生活習慣外,也可適時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幫助,找尋真正的成因及正確的減重方式,不再讓體重失控。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26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癌症再度蟬聯十大死因第一位,已連續39年居十大死因首位。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109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61人,主要癌症死亡原因(男女合計)順位依序為:(1)肺癌、(2)肝癌、(3)大腸癌、(4)女性乳癌、(5)攝護腺癌、(6)口腔癌、(7)胰臟癌、(8)胃癌、(9)食道癌及(10)卵巢癌。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30~5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導致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為菸、酒、檳、不健康飲食、不運動及肥胖、感染(如:人類乳突病毒(HPV)、B、C型肝炎病毒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及環境因素等。 為喚起社會對防癌之重視,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出抗癌4招「拒菸酒檳、飲食衛生、規律運動、均衡營養」,邀請全民共同抗癌兼抗疫。 第一招 拒菸酒檳 癌症最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建議應拒檳榔、拒菸,避免過度飲酒。嚼檳榔不但增加口腔癌風險,長期下來還會危害全身健康,如食道癌、心血管疾病、腸胃系統疾病、腎功能受損與肝硬化等,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吸菸除了增加罹癌風險,也會增加感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風險,吸菸會導致肺功能受損,若吸菸者感染COVID-19,發展成重症的風險更大,也更容易死亡。 喝酒除了會提高食道癌、肝癌等罹癌風險,導致胃潰瘍、肝硬化、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失智、癲癇等200多種疾病外,過量飲酒還會降低免疫力,甚至會增加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的風險。想用酒精抗病毒,外用就好,不要喝酒。 第二招 飲食衛生 自行烹煮前應徹底將食材洗淨,無法自行烹煮時應選擇注重衛生的店家,減少生食、不飲用生水及不共飲共食、使用公筷母匙,用餐及喝水前,落實正確洗手,用乾淨流動的水且使用肥皂,每次至少20秒。如果一時不方便用清水洗手,可先用含酒精的乾洗手液替代,有機會就趕快以肥皂洗手,才能有效防疫。此外,也可避免經糞、口傳染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擤鼻涕及如廁後都應徹底洗手。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引起胃部持續的慢性發炎,進而造成慢性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癌前病變出現,最後導致胃癌,因此餐前落實正確洗手、使用公筷母匙,防疫又防癌。 第三招 均衡營養 健康均衡的飲食可增加抵抗力、增進營養及改善免疫系統。選購當季、新鮮的食材,避免加工類食物及甜食和含糖飲料,當無法親自採買或想避免至人多的地方採買,也可運用網購方式聰明選擇優質新鮮的產品,肉類多選用家禽及瘦肉,減少飲食中飽和脂肪的攝取量、多喝水,選擇原形食物最健康;每天應攝取6大類食物:全榖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及堅果種子等,國民健康署提供「我的餐盤」圖像(https://ppt.cc/fiGZux),依各類別之比例,均衡多樣化攝取食物,較容易落實每一餐,吃得夠,營養跟著來。 第四招 規律運動 運動可增加心肺功能及降低20%罹患癌症的風險,每天規律運動30分鐘可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規律運動也有益於身心健康,可降低高血壓、有助於控制體重,並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之風險,而這些疾病也是導致COVID-19重症的原因,改善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維持健康體位及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增加抵抗力。 疫情期間使人們待在家裡的時間增多了,也不方便出門運動,這時可在家進行居家運動如核心穩定、瑜珈、徒手訓練、超慢跑、健康操等(網址:https://health99.hpa.gov.tw/news/18572),選擇適合自己強度的運動,亦可運用家裡的水瓶、彈力帶等簡單的器材進行訓練。亦可在久坐後歇息片刻,進行3~4分鐘的低強度身體活動(如伸展運動),有助於肌肉舒緩及改善血液循環。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24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依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108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12歲、生育第1胎平均年齡為31歲,其中35歲以上者占30.94%。而108年出生通報統計年報資料也顯示生母年齡為35歲至39歲之早產比例達12.54%,較25歲至29歲之早產比例高(8.31%)。隨著孕媽咪年齡升高,懷孕早產風險也隨之提升。另,正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期間,孕媽咪對於是否到醫院進行產檢充滿擔心及焦慮,國民健康署呼籲高齡孕婦應「重視產前檢查」、「注重葉酸、鐵攝取」、「注重體重管理」、「避免危害物質」、「認識早產預兆」、「瞭解產兆來臨」及「自我健康管理」等原則,幫助寶寶健康長大。 好孕助攻原則,確保孕期健康 為讓高齡懷孕媽咪降低妊娠相關併發症風險,國民健康署建議高齡孕婦應掌握下列原則: 重視產前檢查 孕婦定期產前檢查,可追蹤胎兒發育及母體生理變化,發現任何異常,就能及早治療。自今年7月起,國民健康署補助每位準媽媽14次產前檢查、3次超音波檢查及妊娠糖尿病、貧血、乙型鏈球菌等檢查,請孕媽咪務必按照妊娠期程接受產檢。 注重葉酸、鐵攝取 葉酸與胎兒神經系統發育有關,建議每日應攝取3~4份深綠葉蔬菜、豆類及切塊水果約2~3碗,以達到每日葉酸建議攝取量;鐵是製造母體及胎兒血紅素的重要元素,建議食用鐵質豐富的食物,如紅肉、深綠色蔬菜(如莧菜、甜碗豆、紅鳳菜等)及豆類,可於用餐中或餐後一起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當季水果,可促進鐵吸收。 注重體重管理 懷孕期間,孕婦體重應依懷孕前體重做適量調整,以增加10~14公斤為宜。若懷孕期間低於建議體重,會增加胎兒成長發育不良、早產風險;高於建議體重,會有胎兒過大,增加生產風險。如果增重異常者,或有特殊情況者如懷多胞胎,建議諮詢醫師或營養師。 避免危害物質 菸(含二手菸)、咖啡因、酒都會對準媽媽及胎兒造成危害,包含影響胎兒智力發展及發育,或造成早產或流產的風險。孕媽咪若有戒菸、戒酒的困擾,可主動向您的產檢醫療院所人員提出,讓專業人員提供您相關支持與協助。 認識早產徵兆 如出現產兆,或是子宮規則性收縮、腹部悶痛、腹痛、下墜感或便意感、胎動較平常明顯減少等早產徵兆,應儘速就醫,以降低早產風險。 了解產兆來臨 若出現輕鬆感(食慾較好,呼吸較順暢)、落紅、陣痛或腰痠(不規則疼痛轉變為規則陣痛,且無論按摩或走動都無法減輕)、破水(由陰道流出多量液體)等生產徵兆,應儘速至醫院待產。 自我健康管理 建議孕婦依照孕期時程進行產檢。平日非必要請勿出門,避免接觸人群而增加感染風險,並加強自我健康管理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如有不明原因的發燒或其他症狀應主動告訴醫師,讓專業的醫護人員協助順利渡過孕產期。 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防疫諮詢管道一把罩 民眾如有任何孕前、孕期及產後健康管理相關問題,歡迎撥打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國語諧音:抱緊您,抱緊您),將由專業人員解答及主動致電回復,或至「孕產婦關懷網站」(https://mammy.hpa.gov.tw/)查詢孕期照護資訊;相關防疫措施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3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近期疫情嚴峻,全國升級為三級警戒,民眾外出時應全程佩戴口罩,一經查獲有違反情事,不再勸導,逕予依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第1項規定,裁罰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然而仍能看到吸菸者在戶外吸菸區吸菸,這種行為除了可能面臨罰鍰外,吸菸者也會讓自己處於染疫風險中,吐出的二手菸霧容易讓路過民眾擔心是否有染疫的疑慮,萬一吸菸者不幸確診,會增加路過民眾的染疫風險。 國民健康署呼籲全國的公司老闆或場所管理者,於三級防疫期間暫時關閉戶外吸菸區,以避免員工或民眾因吸菸而成為防疫缺口,並多多鼓勵吸菸者趁此機會戒菸,即刻撥打免費且專業的戒菸專線0800-63-63-63。 吸菸增加罹患新冠肺炎(COVID-19)重症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吸菸會增加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且如受到病毒感染,更容易引發重症或死亡: 1.吸菸者可能會透過手指與菸品、嘴唇間的頻繁觸碰而增加病毒接觸傳染的可能性,病毒也會透過吸菸者吐出的的二手菸霧傳染給旁人。 2.吸菸會破壞肺部細胞,長期吸菸會使肺功能下降或罹患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如果再被病毒感染,容易發展為重症。 3.吸菸會破壞免疫系統,降低身體抵抗病毒的能力。 4.吸菸者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1,而慢性病者是新冠肺炎重症或死亡的高危險族群。 5.吸菸者因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而罹患重症及死亡的風險要比非吸菸者高出40~50%。 遠離COVID-19,從承諾戒菸開始,讓戒菸專線幫助您 戒菸的路上難免會遭遇到困難,總是因為各種理由放棄戒菸,但在這疫情嚴峻的時刻,為了保護自己及全家人的健康,減少染疫和重症風險,沒有理由不戒菸,請給自己再次戒菸的機會,告訴自己為了避免染疫,一定要戒菸。疫情期間,不用到醫療院所,可利用免付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 (Line ID:tsh0800636363),有專業諮詢人員會提供您便利、隱密的戒菸諮詢,並與您共同討論及規劃專屬的戒菸計畫,協助您克服生理戒斷症狀,挺過戒菸過程中的不適,放下菸,現在正是時候。 參考資料: 1. WHO statement: Tobacco use and COVID-19. 2. WHO/Europe. Coronavirus (COVID-19) and tobacco use. 3. People with Certain Medical Conditions 4. WHO. WHO supports people quitting tobacco to reduce their risk of severe COVID-19.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09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近日因為疫情關係,全台啟動學校停課不停學的措施,居家辦公比率也提升,宅在家成為時下現況,根據中央氣象局天氣預報資料顯示,最近台灣夏季連日高溫炎熱,近期各縣市接連亮起高溫預警燈號,氣溫至少達攝氏36度以上,甚至有時會高達攝氏38度,高溫環境最害怕產生熱傷害,國民健康署提醒大家要做好防範措施,才可以在家安心防疫! 什麼是熱傷害? 當身體熱能產生過多或散熱不足,就可能會造成熱傷害的產生,熱傷害依照傷害程度分為「熱中暑」、「熱衰竭」、「熱痙攣」,除了室外因為有輻射容易造成熱傷害,室內也是需要注意預防熱傷害,因為如果室內空氣流動不佳,空間內的熱能便無法順利排出,導致環境溫度不斷升高,身體就會出現散熱不易的狀況,特別是人體溫度調節較不佳的人,像是老人和兒童,更容易產生熱傷害,所以家中若有老人或兒童,要特別注意室內的溫度及通風。 預防熱傷害 記住3要領 國民健康署提醒大家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下,且牢記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共同守護健康。 一、多喝白開水 對抗熱傷害,其實預防勝於治療,要定時的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以白開水最好,避免喝含有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也要注意尿量及顏色,若尿量減少、顏色變深,表示體內水分不足。 二、冷氣設定在26至27度,不開冷氣則務必保持室內良好通風 經常進出冷氣房,身體會難以適應高頻率的瞬間溫差過大,容易出現打噴嚏、流鼻水等不適感,建議室內冷氣設定在26至27度,從戶外到冷氣房內最好先穿薄外套,在不開冷氣的情況下,也應該保持室內良好通風,避免悶熱的環境讓散熱速度下降。 三、穿著寬鬆及透氣的衣服 人體內的熱量是通過輻射、傳導、對流和蒸發向外擴散的,穿寬鬆的服裝可以讓衣服內形成對流,將人體部分熱氣帶走。尤其領子、袖口、褲腿等開口處最好寬大些,將更有助於散熱,穿起來會更涼快。 出現疑似徵兆要警覺,必要時應盡快就醫 夏季高溫預防熱傷害相當重要,悶熱的環境是造成中暑的原因之一,保持室內良好通風以及多補充水分是保護身體的不二法門!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隨時關心家中長輩及孩童是否產生有熱傷害徵狀,如疲倦、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昏迷等症狀,若出現以上症狀請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飲用加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並儘速就醫,熱傷害若無緊急且適當之處理,恐造成多重器官衰竭等嚴重後果,面對疫情的嚴峻,做好防疫措施外,也要預防高溫引起的傷害,多補充水分,大家一起渡過炎炎夏日及新冠疫情。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5.21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現代人較喜愛立體的五官及深邃的輪廓,因此整形無論在春夏秋冬都是熱門話題,而眼睛又被稱為靈魂之窗,雙眼皮手術在整形手術中的地位更是居高不下。不過普遍來說,民眾總是會先從雙眼皮貼、雙眼皮膠水著手,長期沾黏、拉扯下,貼不好是小事,若造成眼皮鬆弛下垂,更是得不償失。整形外科醫師陳彥瑋表示:「使用暫時性的美妝工具,雖然可以免去手術恢復期的時間,但是無法永久改善眼皮問題;現在科技進步,有各種類型的雙眼皮手術,愛美民眾可以衡量自身狀況來選擇。」 各項重點一次解答 坊間常聽到雙眼皮手術共有兩個方式,切割與縫合,兩者的差異主要是切口的大小;縫雙眼皮的手術方式,其實就是採用多點縫合的技術,但是此方式可能會因為年紀增長、肌膚的膠原蛋白流失,造成眼皮下垂,失去雙眼皮的效果;反之如果使用切割方式的話,比起使用縫合手術更能維持較長久的效果。而術後消腫的時間因人而異,在後續護理上也要注意是否產生了相關併發症;包含皮下出血、傷口感染等,只要好好照護、冰敷幾天後,通常都不會造成大礙,不過如果有感染問題,一定要立刻回診,及早接受醫師治療。 專業眼整謹慎諮詢 雙眼皮手術因應技術、方式不同,後續的處理與照顧也不盡相同。不過愛美民眾仍要仔細判斷、謹慎諮詢專業醫師,整形外科陳彥瑋醫師說明:「臨床上曾經遇過部分民眾諮詢,例如糖尿病、凝血功能異常等,確實這些症狀影響會較為劇烈。也有人會詢問蟹足腫體質是否適合施作雙眼皮手術,只能說雙眼皮手術,以切割舉例,是會有永久性的效果的,有任何相關疾病都要尋求專業醫師的諮詢與確認才去進行手術。」而前往施作手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身的眼睛、五官,是不是真的適合加上雙眼皮,也要將自己的期待充分的與專業醫師溝通,才能擁有亮麗深邃的大眼。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4.24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隨著社會進步,科技發達,生活變得更加便利,但也造成現代人活動量越來越少;另外,飲食精緻化或是因年紀增長退化而飲食不均衡的情況也時有所聞。缺少活動加上營養不均這兩大要素,可能造成一種疾病的發生,就是肌少症。所謂的肌少症,指的就是低肌肉質量,低體能表現,與低肌肉力量三大面向。在日常生活上,肌少症比較容易被發現的症狀包括有:行走速度變緩慢、腿部突然容易無力、無法舉起重物,甚至體重減輕,反覆跌倒等等。當出現這些狀況時,就要小心已經罹患了肌少症。 要確診肌少症,必須用量測儀器如DXA雙能量掃瞄儀或是BIA生物電阻抗分析去檢查身體肌肉量(即是上述低肌肉質量的證明),輔以用合格的握力器檢測握力,如果男性小於28公斤,女性小於18公斤即符合(即是上述低肌肉力量的證明)。但是這些檢查所費不貲且比較麻煩,民眾可以在家中用兩個簡單方法初步篩檢是否疑似肌少症。 第一種方法是量測小腿圍,小腿與地面呈90度用皮尺量測小腿肚最粗的地方,如果男性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即符合。第二種是坐在椅子上面,測量坐下起立5次所需的時間,如果大於等於12秒即符合(即是上述低體能表現的證明)。如果這兩項測試都符合,建議開始做營養及運動的改善計畫。同時也可以考慮就醫,讓醫師作整體評估,是否有其他共病症,如心臟病、關節炎、糖尿病、肝腎功能不良等等。 營養改善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蛋白質的攝取。簡單評估方式是一掌心大小的蛋白質食物,例如魚類,肉類,豆腐,蛋類等就是一份,一天要攝取到六份,另外還要早晚喝一杯奶類,整天的蛋白質攝取量才算足夠。運動改善方面,須注意的是要有重量的運動方式,才能維持肌肉量。可以依循下列方式每天施作: 資料來源:聯合醫院提供 1.手拿寶特瓶將手肘彎曲10次,接著手拿寶特瓶高舉過頭10次。 2.雙手拿寶特瓶向側邊打開10次。 3.扶著椅背,小腿向後勾10次,然後向後抬腿10次。 4.手扶椅背,腳往側邊打開10次。 5.兩手叉腰,起立坐下10次。 6.背靠牆壁,單腳踩板凳10次。 透過以上的居家運動學習,可以有效維持肌肉力量,避免肌肉流失。所有人都會因年齡增長而造成肌肉量逐漸減少,但可以努力減緩肌肉流失速度與避免因為肌少症造成意外傷害。只要從日常生活的規律運動與飲食注意蛋白質攝取量,人人都能免於肌少症帶來的困擾與傷害。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4.23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你可曾因與朋友聚餐時大笑或在路邊追公車時尿液不自主滲出而感到困擾不好意思?這就是所謂尿失禁。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表示尿失禁是指在腹壓增加時,如咳嗽、大笑、打噴嚏、跑步、跳繩等動作時,尿液有不自主滲出的情形。根據調查50歲以上的中年婦女約30-60%的人有這樣的困擾,危險因子包括:生產、懷孕、肥胖、老化、抽菸等導致,其病理機轉有可能是支持骨盆底的肌肉或筋膜缺損,或尿道本身括約肌缺損,或本身膠原蛋白缺乏所導致。 對於尿失禁的病人,保守性療法仍為第一線治療方法,尿失禁的保守療法包括生活型態的調整、凱格爾運動、骨盆底電刺激療法、生理回饋治療、磁波椅及陰道雷射治療。 一、凱格爾運動: 最早是由Dr. Arnold Kegel在1948年所提倡,這項運動是用來訓練骨盆腔底的肌肉群,以達到強化此肌肉群之功效。由於膀胱、陰道、子宮等骨盆腔器官就是由這群骨盆底肌肉群(又稱提肛肌肉群)所支撐,所以訓練此肌肉群可以用來預防及治療因提肛肌肉群鬆弛所引起的疾病,包括應力性尿失禁、陰道鬆弛、子宮脫垂、大便失禁、甚至性生活障礙。 首先,需先辨別提肛肌群的位置,即是當你坐到馬桶上解尿時,嘗試停止解尿,中斷小便的感覺,表示你做到收縮尿道口周圍的肌肉,緩慢的收縮夾緊肛門,持續縮緊到陰道周圍肌肉及尿道口,此時收縮的肌肉即是骨盆底肌肉,如此反覆的緩慢收縮5秒鐘與放鬆5秒鐘,這就是骨盆底肌肉運動。須注意收縮時腹部不可以用力。必須持之以恆的做此運動,根據研究,如果長期做此運動對於尿失禁有效率約41-85%。 二、磁波椅: 體外磁波儀於1998年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通過可作為治療尿失禁用途,其作用原理為利用電場產生磁場,藉由可深入骨盆12公分左右的電磁脈衝波刺激骨盆底肌肉,進而使骨盆肌肉收縮 、運動,強化骨盆肌肉群達到治療尿失禁的目的。 體外磁波治療椅治療原理係指病人坐在治療椅子上,而椅子下方的線圈瞬間產出強烈的電流刺激,線圈的周圍則產生高度密集的時控式磁場,可深入地穿透人體會陰部,活化所有會陰神經與內臟神經分支,來刺激強化骨盆底肌肉群,隨著刺激線圈電流頻率,肌肉就會產生反復收縮和鬆弛運動,達到重建骨盆底肌與制尿系統的力量與耐力。 磁波治療儀可用於治療尿失禁、慢性骨盆腔疼痛及膀胱過動症的病人,療效約八成左右。一週治療兩次,一次約20分鐘,18次為一個療程。但如果病人有裝心臟節律器或人工關節者,不適合此治療。根據研究,接受16個療程的病人成功率約68.3%,接受32個療程的病人成功率約75.0%,效果相當不錯。 三、陰道雷射: 隨著科技的進步,雷射在醫療上的使用越來越廣泛,近幾年來,雷射也使用在陰道來治療陰道乾澀、陰道鬆弛、輕微尿失禁等婦科疾病。而雷射的原理是以雷射光束360度汽化剝離老舊的黏膜組織,或使用雷射光熱效應,刺激黏膜下層新膠原蛋白、彈力纖維再生、玻尿酸再生,使陰道內壁膠原蛋白重組再生以及骨盆筋膜組織緊緻,改善骨盆底支持系統進而改善尿失禁。 臨床使用的陰道雷射分為CO2雷射及鉺雅克雷射兩種,臨床研究有很多有關於這兩種雷射對尿失禁治療的論文, 結果顯示陰道雷射對於輕微尿失禁治療成功率約38-82%,一開始須每個月治療一次,連續3個月後,每年需維持治療一次,對於尿失禁病人,卻不想接受手術的人,陰道雷射不失為另一種選擇。 聯合醫院表示,尿失禁對於婦女生活品質影響是很大的,但很多婦女卻羞於啟齒,不敢就醫,限縮了自己的社交生活,變成宅女。殊不知尿失禁是可以被治療的。而且懼怕手術的人可以選擇非侵入式的方式治療尿失禁。鼓勵有尿失禁的病人勇於就醫,讓你的下半身(生)不再滴滴答答。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4.10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中醫看「冷底」體質,與陽氣不足有關,通常會從脾腎著手來增強陽氣,除了使用藥材與針灸來改善,冬天應早睡晚醒,避免陽氣過度耗散。百病起於寒,日本學者研究發現,體溫下降1℃,免疫力就減少30%,中醫又是如何看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醫師趙品諭指出,俗稱「冷底」的虛寒體質,與陽氣不足有關,體內暖流運行不順,對影響陽氣的事物特別敏感且不易調整,例如夏天開冷氣會不舒服、冬天穿再多還是手腳冰冷;或是吹到風就打噴嚏、吃冰冷食物就拉肚子等等。 陽氣不足可顯現在身體各部位,像是胸悶、脹氣腹瀉、頻尿夜尿、關節肌肉僵硬痠痛、憂鬱不好動、女性生理期不順等等。不過,趙品諭醫師說,「冷底」的嚴格定義是指罹重病、長年痼疾、手術多次、年老體衰等身體機能退化。如果只有冬天手腳冰冷,夏天和正常人一樣,算是亞健康狀態,不全然算是冷底。 中醫調理「冷底」的方式,分為兩大方向,所謂「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通常會從脾腎著手來增強陽氣。例如,以辛熱的乾薑補脾,可溫中散寒;具強心成分的附子,用來補腎可回陽救逆,而肉桂性熱,亦具溫補腎陽之效。然上述中藥材藥性強,須由中醫師調配為宜。 中醫講究「藥食同源」,如果不是真冷底,只是容易手腳冰冷,最常用的方法是喝「薑茶」來改善。趙品諭另提供一道簡易茶飲,以土肉桂葉為主角,和肉桂同樣具有驅寒溫陽之效,但容易取得,劑量較為溫和,可搭配魚腥草或金銀花,降低辛辣度。白天飲用適量為佳,不宜晚上喝,以免太刺激導致失眠。 中醫也會以艾灸方式來溫熱穴位以增強陽氣,將艾絨放在肚臍附近的「氣海」及「關元」穴,每次灸20至30分鐘,2、3天灸一次,冷底的人可以每天灸。雖然坊間有販售艾灸相關產品,但不建議自行使用,因為有些人體質並不適合,甚至會過敏,應諮詢中醫師,由專業人員協助使用。此外,可在冬至後的3個9天敷貼「三九貼」,運用辛溫藥物刺激穴道,達到溫養經絡、保暖去寒之效。 從西醫角度,提升陽氣就是拉高基礎代謝率,可多補充蛋白質,像羊肉是辛溫大補的食材;而外形像大腦的核桃,具溫肺補腎效果。料理時不妨使用辛香料,如肉桂、孜然、辣椒、八角、茴香、薑等酌量入菜,可產生熱度。在日常作息方面,現代人常熬夜,會造成陽氣過度耗散,尤其是冬天應早睡晚醒,白天等日出後再外出活動比較不會受涼。運動習慣仍要維持,天冷時最好在室內做,不要到戶外吹風運動。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2.20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高血糖的代謝疾病,因胰島素分泌及功能異常(胰島素阻抗),造成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異常。第一型糖尿病是胰島素缺乏,第二型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及功能異常,造成血中葡萄糖濃度增高。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潘筱芳說,台灣每年新發生的糖尿病患者人數約有第二型糖尿病16萬人及第一型糖尿病近400人。第二型糖尿病的胰島素作用逐漸降低,胰臟內細胞功能不斷惡化,導致胰島素分泌功能降低。因此喪失進食後立即輸出的胰島素,周邊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也開始降低,餐後抑制肝醣輸出的功能降低,餐後血糖濃度逐漸升高。 最新研究也顯示,腸道分泌的腸促胰素也逐漸減少。餐後血糖升高會造成:三酸甘油脂過多之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清除減少,葡萄糖自主氧化增加,纖維溶解減少,餐後初期胰島素分泌減少,胰島素阻抗性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代謝增加,血液凝固增加,血管斑塊穩定度下降,內皮細胞功能障礙使一氧化氮釋放減少,及游離脂肪酸增加。 糖尿病的治療包括飲食份量控制、運動及藥物控制。在過農曆年期間,大家都高高興興的聚在一起,大吃大喝。過年後常見糖化血色素(HbA1C)的飆高,併發症也就快速的進行。如何在過年期間維持血糖的控制?對糖尿病病友是很大的挑戰。 潘筱芳指出,糖尿病的飲食是均衡飲食,各類食物都有,只是份量需要控制。要好好的控制血糖,首先要知道自己身體處理血糖的能力。別人吃一碗飯,血糖還好。你吃一碗飯,血糖會升高多少?通常檢測餐前血糖與餐後血糖可以告訴你這資訊。其他會升高血糖的澱粉類食物也可以這樣測出來。這樣就可以自己斟酌澱粉類食物要吃多少。特別要注意隱藏的澱粉類食物,包括:玉米、芋頭、番薯、山藥、馬鈴薯、湯圓、紅豆、綠豆、蓮子、薏仁、小米、大麥…等。 另外,吃大餐前先吃富含纖維質的綠葉蔬菜、白花菜、青花菜、高麗菜、山東大白菜,都可以增加飽足感,更能減緩餐後的血糖上升。過年期間請多加利用。 有人認為吃蛋白質的食物,不會增加血糖。但是大多數的人也發現,不吃澱粉,只吃大量的蛋白質的人,很少有低血糖的發生。其實,吃大量的蛋白質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因為肝臟需要將過多的蛋白質進行醣質新生(Gluconeogensis),仍舊會增加血糖。而且大量的蛋白質也會增加痛風發作。糖尿病病友仍需小心蛋白質的份量。 潘筱芳提醒,平常有做運動的人,也請保持運動的習慣。運動可以協助人體肌肉攝入血中的葡萄糖,由此幫助降血糖。但須注意運動前血糖在150-300 mg/dl之間比較安全。若血糖不夠高,在開始運動後容易發生低血糖。若開始運動時血糖太高,則在開始運動後,自主神經系統的啟動,會導致血糖更高,造成危險。因此糖尿病病友在運動前測血糖可以避免危險。 農曆新年期間,請糖尿病病友小心選擇食物及份量。盡量控制血糖在安全範圍。平平安安且快快樂樂的過農曆年。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