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洗腎共有4筆結果

  • 小便有泡泡?當心可能是蛋白尿!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上完廁所後,尿液上出現一些泡泡是很常見的現象,但是如果泡泡的數量變得很多、或是過了很久泡泡都不會消散,就可能是有蛋白尿,代表腎臟可能已經出問題。     什麼是蛋白尿?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主任謝至同說明,腎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過濾血液、產生尿液,把血液中不需要的廢物以及多餘的水分排到尿液,同時腎臟會像是守門員一樣,把重要的營養素像是蛋白質,保留在血液中不讓它從尿液流失到身體外。因此在正常的情況下,尿液中只會有極少量的蛋白質。如果尿液中的蛋白質異常增加,就會容易讓小便產生泡泡,也就是所謂的蛋白尿。     蛋白尿還會有什麼症狀?   除了讓小便的泡泡增加之外,大量的蛋白尿也會讓下肢水腫,手壓下去會凹陷無法馬上回彈。除此之外也可能會合併高血壓以及高膽固醇。     蛋白尿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謝至同指出,評估腎臟功能好壞的方法最直接就是抽血檢查,看血中肌酐酸與腎絲球過濾率的數值。但除了抽血以外,尿蛋白的多寡也是用來判斷腎臟功能的重要數據。即使抽血腎功能正常,但驗尿發現有蛋白尿的話還是代表有腎臟病,而且蛋白尿也會加速腎臟病惡化,蛋白尿越嚴重的人腎功能退化的速度就越快,未來需要洗腎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小便有泡泡一定是腎臟病嗎?   除了蛋白質之外,尿液中也有其他成分可能會造成泡泡增加,所以肉眼看到小便有泡泡不一定有蛋白尿,統計起來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的泡泡尿檢驗出來真的是有蛋白尿。另外,造成蛋白尿的原因也有很多種,除了腎臟功能異常以及腎臟的疾病之外,像是泌尿道感染或是劇烈運動也都會讓尿液中的蛋白質增加。   腎臟是沉默的器官,在腎臟病的前期絕大部分的病人是不會有症狀的,往往要到慢性腎臟病第四期、第五期,甚至到了需要洗腎的時候才開始出現疲勞、水腫、貧血等症狀。謝至同建議民眾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只要簡單的抽血和驗尿,就可以明確的知道自己有沒有腎臟病,另外如果有發現泡泡尿、水腫等腎臟病相關的症狀,更是要及早就醫檢查,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2.26

  • 秋天出遊,當注意蚊蟲叮咬與虎頭蜂蜂螫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秋高氣爽,秋天天氣晴朗且穩定,除早晚稍有涼意,整天都是適合出遊到郊區健行散步的絕佳好天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急診科主治醫師鍾稟彥說,除了要補充水份與注意保暖外,在山區或郊外行走須留意可能的蚊蟲叮咬,或虎頭蜂的蜂螫,做好個人保護措施,讓出遊可以盡興踏足大自然多樣的景觀,亦可放心且確保旅遊安全。     首先,蚊蟲是秋天旅行中的常見困擾之一。目前台灣郊區雖少有登革熱的案例,但仍須小心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出沒,主要症狀:突發性的高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與出疹及搔癢,及警示出血與重症徵兆。恙蟲病的病媒為恙蟎(Mite),恙螨會停留於郊外草叢,伺機攀附到經過的動物或人身上,若遭具傳染性的恙蟎或其幼蟲叮咬,經由其唾液感染恙蟲病,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臨床症狀主要有持續性高燒、頭痛、背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恙蟎叮咬處出現無痛性的焦痂。(Eschar)   預防蚊蟲可以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1.穿著長袖衣褲、手套、長筒襪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並將褲管紮入襪內。   2.使用蚊帳:在戶外露營或住宿,使用蚊帳是保護自己免受蚊子叮咬的有效方法。   3.於衣物及皮膚裸露部位使用防蚊液體:塗抹含有DEET或picaridin等防蚊成分的防蚊液體,以確保額外的保護。   4.減少暴露草叢環境,離開草叢環境後應儘速沐浴並更換全部衣物,避免恙蟎的附著和叮咬,以降低感染風險。   夏秋兩季往往是蜂螫通報高峰期,郊外旅遊須小心蜜蜂和胡蜂(俗稱虎頭蜂)出沒與螫傷,虎頭蜂相較蜜蜂有較強的蜂毒性與攻擊性。在戶外活動時,建議避免穿著鮮豔衣物或塗抹香水。因蜂群有領域性,若遇虎頭蜂在附近盤旋,不要試圖驅趕,應迅速且安靜離開,以免驚擾蜂隻,更不要揮動手臂或跑開,導致引來蜂群攻擊。   鍾稟彥提醒,無論蜜蜂或虎頭蜂的蜂螫,都建議儘速就醫,避免蜂螫引起的過敏現象,若過去曾經遭蜂螫,就要特別小心發生蕁麻疹、眼睛腫、呼吸不順等急性過敏反應,若再被蜂螫,一定要儘速就醫,並遵從醫囑治療,切勿因當下沒有不適就輕忽潛在的過敏性休克與全身性毒性反應。蜂螫若及時治療,大多不會留下後遺症,但若不幸因蜂毒性造成全身溶血,橫紋肌溶解併腎臟損傷,或造成慢性腎衰竭,恐需要終生洗腎。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1.01

  • 腎友及長者應盡早接種新冠疫苗 先打有保障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摘要  自新冠肺炎疫情於5月中旬逐漸擴大後,民眾對於疫苗接種由觀望逐漸轉趨積極,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於6月中取得分配給洗腎病患的AZ疫苗後,旋即安排在隔天為腎友施打,接受率約九成,其中還包含一位102歲的陳奶奶及併有大腸癌及肝、肺轉移的蘇先生。     腎臟科醫師徐永勳表示,洗腎患者通常併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通常也是年紀較大的長者,因為洗腎病患須頻繁進出醫療院所,透析患者得到新冠肺炎的風險是一般人的5~20倍,而且透析患者若得到新冠肺炎,死亡率為10~30%,是一般人的10倍,建議腎友應該盡早接種疫苗,先打先有保障。   對於長輩們擔心的血栓問題,腎臟科醫師田翹榜表示,其實打疫苗會造成血栓是在對血小板有特殊抗體的病人才有關聯,跟一般動脈粥樣硬化所造成的中風或心肌梗塞機轉完全不同,有此類特殊抗體的病人非常罕見(約十萬分之一),且大多發生在西方白種人,長輩及腎友可以不用太擔心。         至於需不需要等待莫德納或其他疫苗,腎臟科醫師洪惠萱說明,打疫苗並不是就不會被傳染,而是被傳染後可減少演變成重症的機會,就這個觀點來說,現在台灣已有或將有的疫苗都是好疫苗,都可有效降低未來被染病時的重症發生率及死亡率。感染科醫師顧文瑋補充,所有疫苗都有其副作用,常見的有注射部位疼痛、疲倦、全身肌肉痠痛等,這些反應在長者反而比較少發生,也沒有哪種疫苗比哪種好或安全,像注射完發燒的狀況在莫德納會比AZ多,莫德納也有罕見的心肌炎報告,但案例主要發生在年輕人,長輩們也毋需多慮。顧文瑋醫師建議腎友及長輩在有急症或才剛恢復的狀況下先暫緩接種,若有慢性病但控制穩定,就可以接種。   陪伴陳奶奶出入洗腎室的媳婦表示,當初家人看新聞上注射疫苗後疑似副作用的報導時也很猶豫要不要讓奶奶接種,但是換個方式想,為了洗腎奶奶兩三天就要來醫院,萬一染疫了她的年紀更承受不起,且家人及替奶奶洗腎的醫護人員也會有被傳染的疑慮,所以還是決定讓奶奶接種。另一位病友蘇先生的女兒則表示,她也經歷了同樣的猶豫與擔心,因此尋求父親腫瘤科醫師及腎臟科主治醫師的意見,考量其父親病情穩定,經醫師的專業分析及家人討論後,父親自己決定接受注射。   徐永勳醫師說,從注射疫苗到現在已超過2週,洗腎室一百多位腎友們都沒有出現嚴重的副作用,蘇小姐跟陳奶奶媳婦則一致表示,如腎友或長者對於接種新冠疫苗有猶豫或擔心,應信任主治醫師的建議,保護病人,也保障家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16

  • 血壓忽高忽低容易導致腎病變 中醫輔助治療延緩腎衰竭

    文/聯合醫院提供    編輯/高芷瑩      摘要  中年男子平時無任何不適,只是常常在天氣冷熱交替時,早上起床常感一陣眩暈,直到偶然的健康檢查發現血壓竟然高達收縮壓在175-180mmHg之間、舒張壓在130-135mmHg,原來自己有高血壓的情況,但到了下午,血壓又回復穩定約收縮壓在130-135mmHg之間或舒張壓在85-90mmHg之間,長期下來血壓高低起伏不定,持續數年患者不以為意,直到公司例行健康檢查才發現事情大條了,腎絲球過濾率(GFR)只剩下53mL/min、尿素氮(BUN) 30mg/d、 Creatinine Cr高達2mg/dl,屬於中度慢性腎衰竭。     西醫腎臟科醫師隨即給予高血壓藥物治療,過了兩個月追蹤,指數不見起色,血壓依舊高高低低,小便的泡沫也越來越多,建議患者有洗腎的心理準備,患者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來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門診求診,接受中醫輔助治療,針灸以及飲食調控,蛋白尿血顯著下降變成1個+,Creatinine Cr回復到1.7mg/dl,腎絲球過濾率(GFR)顯著回升到68mL/min,已經經過兩年腎臟功能無惡化跡象,血壓穩定,目前仍在積極治療中。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秋冬氣溫變化大,血壓高低起伏不定成了腎臟的隱形殺手,人體的腎絲球是非常敏感的構造,忽高忽底的血壓所造成的壓力差往往容易讓腎絲球質接受到機械性的損害,引起的血管硬化,也會讓腎臟過濾淨化人體血液的功能變差,殘餘的腎元將會增加本身的血流量來補償已經損失的腎功能,殘餘腎元的血流量必須增加,這會對腎元造成惡性循環的損害,所以要補保護腎臟,首重就是要控制自己的血壓。   周宗翰醫師建議,最好可以把血壓穩定控制在130/80mmHg左右,忽高忽低的血壓導致的壓力差,反而比長期高血壓對比腎臟的損害更為明顯,當腎功能愈差,血壓就愈不易控制,因此治療上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血壓愈低,對腎臟愈有保護作用,愈能減緩腎功能惡化。   中醫針對高血壓腎病變的治療方式十分多元,用藥方面中醫的治療根據虛損臟器的不同而養肝、健脾、補腎,而降低血壓方面根據病情變化常使用瀉火、潛陽、燥濕、化痰、瀉濁、活血、化瘀等方法辨證使用。另外會加上改善腎臟血流、修復腎絲球功能的中藥材如大黃、丹參、黃耆、車前子,外治法中醫常使用耳尖刺血,具有祛風清熱、清腦明目、鎮痛降壓、減輕高血壓病對腎臟的損害,但是必須要合格的中醫師才可以施作,一般民眾不可自行操作,以免發生感染以及暈針事件,但是往往這類型的患者已經服用過多西藥,且西藥通常沒有辦法停止使用,這時中藥的使用不見得有必要,所以中醫的頭皮針,耳針,體針對人體機能的調節對於這類型的患者輔助治療更為重要,搭配中醫外治法可以有效減緩腎臟的負擔,改善腎臟對於血液的通透性。     周宗翰醫師表示,對於患有腎臟疾病還未洗腎的患者,飲食調控更是關鍵   喝水要少量頻飲,原則上當日水份攝取=前一日尿量排出+500~700毫升,避免喝酒以及突然大量灌水,腎衰竭者尤需注意每日體重勿增減太多,儘量少吃醃製及加工製品,味精最好不要用,以免容易口渴喝入過多的水分。   控制鈉鉀磷在身體的穩定,過量的鹽份會造成腎衰竭患者高血壓或水腫,一天建議攝取的鹽量約為3~5公克。烹調時可採用醋、檸檬汁、鳳梨或加香辛料如蔥、薑、蒜、花椒、胡椒、香菜等方式來減少食鹽鈉的攝取。平時多補充高鈣食物來穩定身體的磷,乳品及其製品:深綠色蔬菜、堅果種子、黑芝麻、杏仁片、開心果等可適量食用。 降低身體中血鉀,腎衰竭會減少排泄鉀離子的能力,但只要腎臟病人排尿至少1000毫升以上通常較不會產生高鉀血症,但是如果病人有高血鉀症及嚴重腎衰竭時,就須限制飲食中的鉀離子,切忌禁喝各種湯品,包含食補藥膳拉麵的湯頭,鉀離子易溶於水,蔬菜食用時切小片以熱水燙過撈起,再以油炒或油拌可以減少鉀的攝取量。食物經煮熟後運動飲料含有額外 的電解質與鹽分,有腎病的人需小心這類飲料。 降低身體中血鉀,腎衰竭會減少排泄鉀離子的能力,但只要腎臟病人排尿至少1000毫升以上通常較不會產生高鉀血症,但是如果病人有高血鉀症及嚴重腎衰竭時,就須限制飲食中的鉀離子,切忌禁喝各種湯品,包含食補藥膳拉麵的湯頭,鉀離子易溶於水,蔬菜食用時切小片以熱水燙過撈起,再以油炒或油拌可以減少鉀的攝取量。食物經煮熟後運動飲料含有額外 的電解質與鹽分,有腎病的人需小心這類飲料。   最重要的就是蛋白質攝取,早期腎功能不全時,控制飲食中的蛋白質,可以減少尿毒的產生,進而延緩腎功能的衰退,但是往往患者會因為過度限制蛋白質導致自己營養不良,必須配合足夠的熱量,才可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這時可以諮詢營養師的建議。原則上攝取優質蛋白50~75%來自動物性蛋白質,如魚、猪、牛、羊等肉類、蛋、牛奶混和食用,其餘的蛋白質由米、麵粉及其製品、蔬菜、水果供給。   此外許多市售的止痛藥、感冒藥和自己抓的中草藥可能含有腎臟毒性,不可自行服用。建議最好每半年做一次尿液和血液肌酸酐和尿素氮檢查,以了解目前身體的狀況。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12.05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