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炎症共有5筆結果

  • 大吃大喝肚子痛?小心膽結石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隨著三年疫情解封,旅宿業和餐飲業開始復甦,各家餐飲廣告滿天飛及民眾外食邀約不斷,各式腹痛腸胃疾病問題不斷在醫院門急診出現,膽結石甚至膽囊炎就是其中一個大宗。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外科主任黃郁創指出,造成膽結石的成因有很多,與種族、性別(女性較高)、懷孕、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病患者、腸道手術後及缺乏運動有關,但最主要成因是飲食習慣。   黃郁創解釋,根據解剖位置,膽囊位於右上腹,肝臟下方。肝臟製造膽汁經由膽管至腸道幫助脂肪消化,而膽囊位在膽管旁可儲存膽汁,就如同位在長江旁的洞庭湖一樣,可調節長江水量(雨季吸水儲存,旱季則出水)。如果喜好常食用高脂肪類食物,膽囊就必須不斷儲存、收縮,這會造成膽汁被濃縮而過飽和,就會形成膽砂、膽石。另一種不良飲食習慣,台語俗稱「大小頓」,空腹很久後去吃大餐,也會造成膽汁濃縮而過飽和,形成膽砂、膽石。所以要避免膽結石,一定要避免高卡路里、高油的食物,還要三餐定時定量。   膽結石的患者若無膽囊炎症狀,不一定要治療,定期追蹤即可。至於膽結石溶解藥物(Chenodeoxycholic acid),療效對東方人並不一定,使用上較有爭議。膽結石的患者若有膽囊炎症狀(如:上腹痛、噁心、黃疸、發燒、畏寒),就需積極治療,合用抗生素及手術。手術主要分成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和傳統膽囊切除手術。而用來對付腎臟結石的體外震波碎石(ESWL)已被證實成功率低,負作用大,鮮少被使用。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5.22

  • 單側鼻塞,是過敏還是腫瘤?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一名42歲的陳先生,左側鼻孔鼻塞及黃鼻涕半年,於診所就醫多次,症狀仍未緩解,前往北市聯醫中興院區耳鼻喉科做內視鏡檢查後,發現為左側鼻腔巨大息肉。據了解,陳先生平時有抽菸習慣,無其他慢性疾病,接受了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簡稱FESS)之後,鼻子功能恢復正常,重新體驗順暢呼吸的美好,而病理檢查結果為良性息肉,也讓陳先生安心不少,藉此機會戒菸,一舉數得。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郭乃文指出,單側鼻竇疾病很多跟牙齒相關,病患如果有單側黃鼻涕、單側鼻塞、頭痛等,要小心齒源性鼻竇炎,最好同時請牙醫師協助診療。單側鼻竇炎可能的診斷還有黴菌感染、良性及惡性腫瘤等,必要時須接受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清除病灶,得到確切的病理診斷,以治療疾病,緩解症狀。   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是一種透過內視鏡技術治療鼻竇疾病的微創手術,用於治療鼻竇炎、鼻息肉、鼻腫瘤等等。手術目的主要是清除鼻腔及鼻竇內的病灶,改善鼻竇的通氣功能、減輕鼻塞及發炎症狀。內視鏡手術相對傳統手術傷口較微創,透過不同角度的內視鏡更增進手術視野,手術中可搭配不同角度的微創旋轉刀頭及鼻科手術器械,以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量、降低復發及併發症機率,也讓病患康復時間縮短,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鼻竇炎及鼻過敏是民眾常常分不清楚的診斷,郭乃文說明,鼻竇炎指的是有黃鼻涕、可能併發息肉,症狀有鼻塞、黃鼻涕、鼻涕倒流、咳嗽、眼睛周圍脹痛、嗅覺減退等等,嚴重者則有顱內及眼睛症狀,例如:頭痛、複視;鼻過敏則是鼻甲或鼻黏膜肥厚,常見症狀有鼻塞、流鼻水、鼻子癢、眼睛癢。鼻過敏的人常常會說兩隻鼻子輪流鼻塞,分不清楚有沒有鼻竇炎,這時候可以就醫接受鼻咽喉內視鏡檢查,直接看鼻腔裡的狀況來判斷。   郭乃文建議,有鼻塞、鼻涕症狀應儘早就醫,確定診斷,才能用適當的藥物或手術治療疾病,以避免產生相關併發症。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4.30

  • 世紀大瘟疫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今年4月底、5月初,華航及諾富特群聚事件,看著疫調足跡滿佈台北市,接著獅子會及萬華群聚爆發,中興院區急診突然湧進萬華快篩專案的大量人群,防疫策略就從境外阻隔進到社區防疫與醫療體系保全。     小兒科醫師陳信貿表示,在萬華疫情爆發時,就碰到國小學齡小朋友來採檢,當想要跟爸爸說明採檢狀況時,爸爸一臉憂愁無奈的樣子說道:這些我都知道,我自己也採檢了,然後小朋友阿嬤正在隔離室插管急救。碰到這種情況雖然小朋友快篩是陰性,但是一個家庭老中幼要面對病毒的重大打擊,那位爸爸也滿臉愁容。   陳信貿醫師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主要症狀有發燒、乾咳、倦怠,部分病患會有呼吸急促。其他症狀還包括肌肉痠痛、頭痛、喉嚨痛、腹瀉等,比較特別的還有出現嗅覺或味覺異常。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約八成左右感染個案為輕症大多能自行康復。約有一到二成左右出現嚴重症狀需住院與氧氣治療,5%需加護病房治療,年紀越大、有系統性疾病(例: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竭)的族群重症率跟死亡率也越高。兒童個案數在這波疫情中佔的比例較少,且多為其它確診成人之接觸者或家庭群聚相關。   目前醫學研究顯示,當新冠病毒進入人體以後,必須要依靠細胞上的ACE2受體,來進入細胞內造成感染,兒童生理特徵跟大人有所不同,兒童肺部的ACE2受體量少於成人的ACE2受體量,所以兒童和成人相比,較不容易因為暴露到病毒而造成感染,就算被感染得病嚴重程度也會比成人輕微。   然而有少部分兒童被新冠病毒感染後的症狀,以類似川崎氏症病徵來表現,其臨床症狀會類似川崎氏症造成全身皮疹、結膜炎、口部粘膜發炎、腹痛、腹瀉,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心血管功能,造成冠狀動脈擴張。世界衛生組織將此疾病表現命名為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目前治療方法主要以川崎症的治療方式為基礎,以免疫球蛋白或類固醇治療來幫助病人改善病況,嚴重個案往往需要積極的加護病房照護。   至於成人的冠狀病毒感染也無特定推薦的治療方式,多採用支持性療法。疾管署臨床治療指引建議瑞德希韋、安挺樂(Tocilizumab)、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單株抗體治療。其中地塞米松可以降低住院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死亡率。但這些藥物對於感染新冠肺炎重症的使用都還是有侷限性,對於感染症最佳的對策還是預防重於治療。   最後陳信貿醫師提醒,在預防方面,COVID-19疫苗接種對於建立自身抗體免疫力有很大的幫助,當接種人數達一定比例時,也能誘發群體免疫阻斷病毒的傳播。COVID-19疫苗是珍貴資源,原本疫苗研發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不過面對這全球病毒感染事件,各國疫苗研發於去年底獲得緊急授權。雖說如此美英等國也是經歷了半年時間才提高疫苗施打率,把新冠病毒肺炎傳染控制住。然而全球各地仍有許多國家缺乏疫苗,印度、巴西、馬來西亞、菲律賓、東南亞各國仍受疫情肆虐。   台灣目前所擁有的疫苗主要以牛津腺病毒載體疫苗跟少量莫德納疫苗mRNA疫苗。因為疫苗數量目前相對稀少,因此得根據群眾暴露跟罹病風險的性質安排符合接種條件的對象依序施打。有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對於先前接種之疫苗劑次發生立即過敏反應者不適合接種。   如未排到時程施打疫苗,建議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出入密閉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感染風險。面對影響全世界的新冠病毒感染,沒有人能從世紀大瘟疫中全身而退,期許大家互相合作、一同面對一起努力、一起度過難關。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14

  • 新冠肺炎疫情對嬰幼兒的影響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新型冠狀病毒(簡稱新冠病毒,SARS-CoV-2)自2019年底從中國武漢爆發以來,席捲全球造成上百萬人死傷與商業社交活動停擺,已成為這兩年全世界最深刻的共同記憶。傳染模式主要藉由病人飛沫或接觸被病毒染污的物體來傳染人,但相較於SARS具有較多無症狀高傳染性的特性。對人體危害程度可輕可重,從完全無症狀的輕微感染至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需要葉克膜的嚴重肺炎重症均有。現今已知高齡、免疫系統不全或有系統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竭與肥胖)族群是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     小兒科醫師陳品君指出,新冠肺炎感染中,嬰幼兒染疫臨床症狀以輕中症為主,無症狀比例也高於成人;常見症狀以發燒、咳嗽、無力、肌肉痛等;但相較於成人更多特異性症狀,如食慾不振、腹瀉、嘔吐等。兒童相較於成人感染比例較低,台灣歐美新冠肺炎患者的數據顯示兒童約占2~5%。兒童重症相對比例也較低,義大利與美國致死率0.1%;重症者多為小於一歲或具有潛在病史(心臟疾病,糖尿病,肥胖,慢性呼吸道疾病),因此提醒家屬心肺相關自體免疫疾病兒童最需要小心,目前台灣尚無兒童新冠肺炎死亡案例。   其中與成人相異可能原因與新冠病毒進入人體以後,必須要依靠細胞上的ACE2受體當作侵入大門,來進入細胞內造成感染。目前醫學研究已證實,兒童肺部的ACE2受體量明顯少於成人的ACE2受體量,所以使兒童和成人相比,較不容易因為暴露到病毒而造成感染。另一可能原因兒童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完全相較於成人也較不易後續造成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 syndrome)   此外,兒童新冠肺炎感染源在研究指出常具有家族群聚史,在中國的數據,兒童感染者約有七成家中至少有一名感染者;而美國資料則高達91%兒童因接觸到家庭或社區感染者而染疫。因此第一線醫療人員針對具有接觸史的無症狀兒童建議要積極採檢。     新冠肺炎對於兒童的特有表現: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adolescents)   陳品君醫師說,雖然兒童相較於成人為低感染率與嚴重度較輕,但近期英國和美國出現了與新冠病毒有關的非常罕見兒童炎症綜合症(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病例,引起醫學界關注。MIS-C的症狀會出現在SARS-CoV-2感染數周後,也可能發生在無症狀感染的兒童中,其臨床症狀會類似川崎氏症造成全身皮疹、結膜炎、口部粘膜發紅、腹痛、腹瀉,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心血管功能,造成急性心臟衰竭或冠狀動脈擴張。   血液檢查可能會顯示出發炎症狀升高的指標,包含C反應蛋白、紅血球沉積率和前降鈣素原。通常會涉及各種器官系統包含心臟、腎臟和神經異常。由於MIS-C會加速造成心源性休克,因此需要對兒童進行重症監護以及免疫球蛋白或類固醇治療來幫助病人改善病況。     《父母應該留意哪些症狀?》   如何觀察孩子有變成重症的傾向呢?陳品君醫師表示,如果感染過程中,有發現小朋友高燒不容易退,或是燒退了,但是精神、活動力不好,或是有食慾不佳、嘔吐、腹瀉、脫水的症狀,以及呼吸困難,就是重症預兆,需要儘快就醫。此外還要留意MIS-C症狀:持續性發燒不退身皮疹、結膜炎、口部粘膜發紅、手腳腫脹,腹痛、腹瀉等等,對於有慢性疾病患者的兒童更要小心留意。   最近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增溫,最佳保護是預防新冠肺炎。為了您的家人,減少出門待在家中並請保持社交距離,外出在公共場所戴好口罩及勤洗手。懇請您待在家中守護家人,我們醫護也站在第一線為您守護台灣。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06

  • 認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與一般感冒鼻炎有什麼不同?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一位9歲孩童,在過去半年內,常在晚上睡前或早上起床後,開始鼻塞、連打多個噴嚏、流清澈鼻涕,有時還會伴隨鼻子癢、眼睛癢、喉嚨癢,且這症狀常在忽冷忽熱的天氣變化、空氣汙染或雨天時特別嚴重,仔細詢問家族病史,孩童的爸爸也長年飽受鼻子不適的症狀困擾。     一位9歲孩童,在過去半年內,常在晚上睡前或早上起床後,開始鼻塞、連打多個噴嚏、流清澈鼻涕,有時還會伴隨鼻子癢、眼睛癢、喉嚨癢,且這症狀常在忽冷忽熱的天氣變化、空氣汙染或雨天時特別嚴重,仔細詢問家族病史,孩童的爸爸也長年飽受鼻子不適的症狀困擾。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施養真表示,過敏性鼻炎是孩童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小兒過敏性鼻炎於全球發生率約占10~30%,臺灣孩童更高達四到五成飽受此疾病所苦。   過敏性鼻炎與一般感冒鼻炎的表現有所不同。一般感冒鼻炎通常發生的時間會是一整天,會伴隨其他症狀,例如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倦怠等;而過敏性鼻炎則較常發生在夜晚、清晨、或接觸到過敏原後立即發作,通常主要以鼻子症狀為主,有時還會伴隨眼睛癢或喉嚨癢等的症狀。過敏性鼻炎的孩童有時會有一些典型的臨床表現,像是下眼瞼黑眼圈、朝天鼻、經常搓揉鼻子、鼻樑上常可見到橫摺等,此外,過敏性鼻炎的孩童可能也會同時有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史,且家族史也有家人飽受過敏疾病所苦。   施養真醫師指出,過敏性鼻炎根據接觸過敏原的時間可分為季節型與常年型兩種,前者患者易受花粉誘發;後者易受塵蟎、黴菌誘發。且會依據鼻炎症狀的發生頻率,分為「間歇型」和「持續型」兩類,並根據病情其嚴重度、症狀及對生活品質的影響,進一步分為「輕度」和「中/重度」。臨床醫師大多仰賴病人的臨床表現與理學檢查即可診斷過敏性鼻炎,有時也會仰賴立即型過敏反應的皮膚試驗,或抽血清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測定來輔助診斷過敏性鼻炎。   施養真醫師建議,過敏性鼻炎的治療需要改善環境,例如:使用防蟎寢具包裹隔離、使用HEPA空氣清淨機等減少過敏原與惡化因素的暴露。藥物方面,主要靠第二代口服H1抗組織胺緩解鼻炎症狀,此類藥物較不會有嗜睡的副作用。但當病患過敏性鼻炎已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鼻內類固醇噴劑為最有效的治療選擇。鼻內類固醇可緩解過敏性鼻炎的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眼睛癢等症狀,效果約使用後一週左右出現,長期使用對孩童的成長發育並無太大影響。若病患依據臨床病史與塵蟎過敏試驗診斷其過敏性鼻炎主要由「塵蟎」所誘發,目前衛福部已許可此類病患年滿12~65歲可使用塵蟎過敏原的舌下減敏錠。   最後,施養真醫師提醒,好好認識過敏性鼻炎的臨床表現與何時該尋求過敏科醫師進行專業評估與治療,可有效減緩臨床症狀,以期改善生活品質。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5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