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冷凍共有3筆結果

  • 泰可國際攜手專業醫師,剖析醫美4大新趨勢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醫美產業在2022年站上全球第三大產業後持續成長,根據全球市場調查公司MarketsandMarkets分析,2023年全球醫美市場營收約為150億美元,估計在2028年將突破250億美元。位於醫美產業成長最快速的亞太地區,年產值預估超過600億(台幣)的台灣不僅極具發展量能,更是醫美品牌與供應商的必爭之地。面對富潛力但又高競爭的環境,如何掌握趨勢契機是突破重圍的關鍵。     全球醫美儀器及產品專業代理泰可國際日前攜手台灣醫美名醫舉辦醫美產品與趨勢研討會,透過實務案例解析與產品科技對照,帶出最新台灣醫美發展趨勢、科技應用與產業觀察,全場超過130位醫美診所醫師與代表盛情響應。     微整針劑注射熱度不減,醫師分享玻尿酸注射要訣   研究顯示全球玻尿酸市場規模預估2030年將達到168億美元,在台灣術式時間短且顯效快的玻尿酸注射成為熱門的微整針劑類注射選項。王祚軒醫師分享玻尿酸注射的訣竅:「玻尿酸注射應掌握內輪廓『充填流失 增加飽滿度』,外輪廓『拉提輪廓 線條更流暢』兩大原則進行注射施打」。   對於玻尿酸療程,王祚軒醫師說:「玻尿酸有「顆粒型」以及「凝膠型」兩種,顆粒型的玻尿酸支撐力效果好、硬度高,而凝膠型玻尿酸則是高平滑、組織結合度高、能產生較自然塑形效果。」王醫師接著說:「玻尿酸療程主要依個人狀況而有不同,沒有非要哪一種類型,但隨科技進步,近期也推出結合顆粒型及凝膠型優勢的玻尿酸,像韓國品牌Monalisa玻尿酸即採用獨特的Hy-BRID交聯技術,大幅提高交聯率、降低化學交聯劑量殘留量,改善玻尿酸密度與彈性,平衡了黏彈性和豐盈持久度,並且透過GCWs純化製程去除了殘留的交聯劑,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結合「微針」與「電波」的新型態微針電波強勢來襲   2023年開始,結合「微針」與「電波」的新型態微針電波成為高詢問度的醫美療程選項。蔡逸姍醫師表示:「微針電波是一種能處理多種問題肌的有效且安全的低侵入式療程,透過極細微針矩陣將『電流』導入淺、中、深層的皮膚進行加熱,具有刺激膠原蛋白生成、改善膚質環境的作用。」   然而伴隨科技的發展,電波儀器不論是在功能與設計上都更加精準與複合。蔡逸姍醫師表示:「以今年推出的最新美國品牌微針電波為例,其微針電波手把一次進針即可調整三段深度與能量,讓醫師得以依據患者的狀況作客製化的參數精細調整;此外搭配超細的針頭與即時電阻回饋與偵測,讓療程過程更安全且修復期更短;此外平台式機種還可擴充手把,合併安排非侵入式到微侵入式的療程,一機即可規劃除皺、拉提、緊緻的方案」。     醫美新藍海:複合式體雕療程   相對大多數對醫美顏面療程的討論,李承鴻醫師跳脫框架,分享「體雕」的趨勢的技術,李承鴻醫師表示:「醫美體雕療程的評估要全面性地從CVS:線條(Curve)、體積(Volume)與皮膚鬆弛度(Skin laxity)三面向著手,在療程規劃上建議可朝複合式療程的安排,例如增肌減脂、冷凍減脂與可用於體態雕塑的線性音波組合,達到更加乘的效果」。   而提到體雕的趨勢,李承鴻醫師則說:「運用電磁波刺激使肌肉高強度反覆收縮,達到腹肌、臀肌增強和緊實的效果的非侵入式體雕逐漸受到歡迎,電磁波刺激可30分鐘內達36,000次腹肌訓練,持續且規律性的治療可強化核心維持體態,對於醫師與病患來說都算是相當高效的療程」。     科技升級 ,音波拉提再進化   本次研討會的亮點之一,即是由鄒承軒醫師介紹的新形態音波。鄒承軒醫師表示:「近十年來,醫美市場中的音波類別發展是由高強度聚焦超音波(HIFU)的點狀探頭為主,隨著科技進化,2022年已發展出具緊實體積的線性探頭,然而醫美療程的體驗與升級除了讓療程效果更有感外,療程時間與客製化設計也逐漸成為重要考量的項目」。   鄒承軒醫師進一步指出:「目前新型態的音波在設計上做了大幅度的升級,可以在同一把手上即時切換點狀與線狀探頭,同步進行不同深度的調整,客製化並降低療程時間;此外雙向擊發與安全偵測系統更提升療程的安全性,目前在韓國已獲得高度關注,實為音波療程開啟新的紀元」。   泰可國際執行鄭旭辰表示:「泰可國際致力提供『先進安全的醫美產品』,為台灣帶來高品質與客製醫美需求的規劃,今年1月泰可和美國醫美儀器領導品牌Candela攜手合作,引進最新型態的微針電波——翡翠電波,已獲得高度的迴響,隨著台灣對於醫美電音波療程的高接受度,泰可5月將接力引入科技升級的新形態音波儀器產品,為台灣醫美受眾族群帶來更多與更佳的選項。本次的研討會很高興邀請醫美界的先進共襄盛舉,觀察與分享醫美新趨勢,透過醫界與產業界的交流,為台灣美容醫學創造更多元的可能。」     資料來源: 1. https://www.marketsandmarkets.com/Market-Reports/medical-aesthetics-market-885.html?gad_source=1&gclid=Cj0KCQjwncWvBhD_ARIsAEb2HW9RE3mpxk9rCShphtxwO_PDfK6X0dPsxSHszdNND1DSvjU1vC98f5waAp8XEALw_wcB 2. https://www.gii.tw/report/sky1321969-global-hyaluronic-acid-market-size-share-growth.html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3.19

  • 親子宅料理 吃出保護力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隨著我國防疫措施升級調整,大小朋友待在家裡的時間變多了,家長們也多了陪伴和照顧的任務,除了需準備餐點,也要想盡各式活動讓小朋友開心度過居家時間,國民健康署鼓勵親子同做健康料理,在備餐過程中增進親子關係,小朋友也更願意吃下自己做的餐點,補充重要營養素,吃出保護力。     宅在家不無聊,健康點心動手做   國民健康署特別設計了3款營養點心,讓大小朋友可以一起簡單動手做,讓宅食光增加樂趣。點心包含燕麥堅果餅乾、馬鈴薯披薩以及五榖黑豆飯糰,不僅可以補充營養素如維生素B群、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提升抵抗力,更能避免小朋友吃下空熱量的零食。   燕麥堅果餅乾 用湯匙就可將熟香蕉壓成泥,混合燕麥片、南瓜籽等材料成糰後,戴上手套整成圓餅狀。燕麥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助於調節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南瓜籽增添口感外更能補充礦物質鋅,幫助抗發炎。   馬鈴薯披薩 家長切好馬鈴薯厚片取代餅皮,再讓小朋友鋪上色彩豐富的餡料和起司絲,餡料可加入洋蔥、胡蘿蔔、花椰菜等蔬菜,或用冷凍蔬菜代替,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有助於保護腸黏膜細胞與調節腸內細菌,維持腸道健康。   五榖黑豆飯糰 小朋友可透過捏飯糰訓練手部肌肉和其他感官,材料選用黑豆、毛豆、黃豆等乾燥豆類,是絕佳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建議每餐攝取約一個手掌心大小的豆魚蛋肉類食物,足夠的蛋白質是構成免疫細胞的重要原料。     動動手指玩遊戲,抽精美小家電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大家,攝取均衡營養是強化抵抗力的好方法,可以利用「我的餐盤」均衡飲食口訣與手勢,檢視是否吃足六大類食物。即日起至110年6月1日止,歡迎至「餐盤知識隨堂考」活動網站挑戰營養小知識,就有機會獲得精美小家電。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03

  • 早期攝護腺癌以無創海福刀治療,可保性福免漏尿

    文/聯合醫院    編輯/高芷瑩      摘要  72歲吳先生是退休的科技業老闆,因健檢發現攝護腺癌指數PSA偏高,且有排尿不順的症狀,而接受超音波切片檢查,診斷為第二期攝護腺癌,吳先生選擇接受無創海福刀標靶治療,術後體力毫無影響,迅速恢復正常生活,無漏尿現象,追蹤數年仍無復發。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泌尿科許富順主治醫師指出,近年來攝護腺癌已躍升為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五位,年齡也有下降的趨勢,攝護腺癌早期並無明顯徵兆,僅有尿急、頻尿或小便不順和夜尿等與良性攝護腺肥大症相類似的症狀,患者往往延誤到骨骼轉移才有疼痛現象。   第一或第二期攝護腺癌的治療選擇有傳統根除性手術、機器輔助根除性(達文西)手術、冷凍微針治療、海福刀標靶治療和放射線治療等。依組織惡性度的不同,高惡性度者應考慮根除性手術,若是中低惡性度,則可考慮局部治療,減少不必要的組織傷害。   許富順表示,達文西根除性手術的優點是可摘取淋巴腺,有6個小傷口,術中出血約200c.c.至500c.c.不等,術後一段時間會尿失禁,仍有病患會長期漏尿。冷凍微針治療和海福刀標靶治療都屬於低侵入性的治療,術後恢復快,較不會有尿失禁的後遺症,不過冷凍微針的組織破壞區域較大,術後陽萎的比例約七成。至於海福刀標靶療法,則是利用超音波探頭伸入肛門,以高能量超音波集中於病灶、摧毀腫瘤,身上無傷口,術中不會出血,當日或隔日即可返家,術後一週內會感覺解尿不順,待治療區域消腫後即恢復正常。   針對早期攝護腺癌治療的臨床研究顯示,國內海福刀長期無復發率為73%,國外為75%,與根除性手術並無差異,但海福刀術後併發症少,患者生活品質較佳。   許富順醫師表示海福刀除了標準治療方式,亦可針對早期攝護腺癌患進行局部治療,例如單側罹癌,就治療該側的範圍,避開神經血管叢,即可保留性功能。不過,後續仍應配合定期追蹤。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11.21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