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水晶體共有4筆結果
圖、文/翁嘉妤 摘要 飛蚊症是一種常見的症狀,患者會在視線中看到像是黑點、線條或網狀的漂浮物,隨著眼球轉動而移動。這種現象多與眼睛的玻璃體退化或混濁有關,因此在醫學上又稱為「玻璃體退化」或「玻璃體混濁」,較常出現在年長、高度近視者中,但現在不少年輕族群也因為長時間使用3C產品,導致眼睛提早老化,面臨飛蚊症提早來報到的困擾。這次我們就要來了解飛蚊症的成因及類型,並認識病理性飛蚊症的治療方式,不要再為飛蚊症感到過度憂鬱、焦慮,對病症有疑慮,就要盡早就醫診治喔! 飛蚊症是什麼?為什麼我會有飛蚊症? 飛蚊症顧名思義,指的是患者眼前出現如蚊蟲飛舞般的黑影,會隨著眼球的轉動而移動。這些「飛蚊」可能是點狀、線狀、環狀或是網狀,出現的時機不一,有時候數量還會突然增加,甚至伴隨閃光。眼科醫師徐郁芳指出,飛蚊症是由於眼球內的玻璃體產生變化所致,這些變化通常無害,但在部份情況下可能表示眼底的病變,特別是當飛蚊突然增多或伴隨視力變化時,應立即就醫。 飛蚊症的成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與年齡相關的玻璃體退化。徐郁芳醫師進一步解釋,玻璃體位於眼球內,介於水晶體和視網膜之間,通常是一種無色透明的膠狀體,但隨著年齡增長,膠狀物可能發生液化或凝縮,導致其中出現細胞碎片或黏結物,這些物質影響視覺,就形成了飛蚊。 飛蚊症也有分類型?病理性飛蚊症需要密切注意! 飛蚊症可以大致分為三類,徐郁芳醫師針對不同類型,說明需要注意的要點: (1)生理性飛蚊症 多發生於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通常是眼睛內自然產生的雜質所致,大部份的生理性飛蚊症是無需治療的。 (2)退化性飛蚊症 退化性飛蚊症是最常見的類型,約佔飛蚊症病例中的75%,主要發生於40歲以上的族群。徐郁芳醫師說明,退化性飛蚊症的成因主要是由於年齡增長,玻璃體開始退化,與視網膜分開後形成混濁物,也就是飛蚊症中的「飛蚊」現象了。除了年長者外,高度近視、曾接受過眼科手術、有眼部外傷史者,也比較容易會出現退化性飛蚊症。 (3)病理性飛蚊症 病理性飛蚊症是較少見,但也相當危險的類型,通常與視網膜裂孔、視網膜剝離,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嚴重眼底疾病有關。徐郁芳醫師強調,這類飛蚊症可能會伴隨視力的迅速惡化,需盡早進行治療。 要怎麼改善飛蚊症?病理性飛蚊症的治療方式 病理性飛蚊症通常需要積極的治療措施,尤其是當伴隨眼底病變時,更應該盡快處理。徐郁芳醫師指出,這些病變可能包括視網膜裂孔、視網膜剝離、玻璃體出血或眼球內發炎等,而治療方式包括藥物、雷射或手術,需要由專業醫師進行詳細、精密的檢查後,再評估適合的處理方法。 (1)藥物治療 玻璃體出血的患者可以先服用止血藥物,並在3個月內觀察血液吸收的情況。如果沒有改善,則可能需要進一步接受雷射治療或手術。 (2)飛蚊症雷射 適合因大塊玻璃體混濁物造成視力困擾,甚至嚴重影響到生活者。醫師會先評估混濁物的位置,確認其不在視網膜或水晶體後囊周圍的危險區域後,再使用雅鉻雷射將大塊的混濁物打碎或汽化。徐郁芳醫師表示,飛蚊症雷射相較於玻璃體切除術安全,但風險在於如果瞄準時若有誤差,可能會損害水晶體、視網膜或黃斑部,導致視力永久損傷,因此術前需要經過嚴密的檢查,並確認是否有進行雷射的必要性。每次療程約需10~15分鐘,可能需要進行3~4次的治療,費用則在7千~1萬元左右。 (3)玻璃體切除術 玻璃體切除術是屬於侵入性的手術,醫師會將眼內的玻璃體及漂浮物去除,並用鹽水溶液替代。徐郁芳醫師提醒,手術的風險較高,可能會導致其他併發症,如玻璃體出血、視網膜剝離、白內障或眼內炎等,因此若非必要,會避免進行手術,較適合飛蚊症已經嚴重影響視力,或其他治療方式無效的患者,手術費用約為3~7萬元不等。 不受歡迎的「蚊子」!如何預防飛蚊症? 預防飛蚊症首先就是要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適當休息,不要過度使用3C產品。徐郁芳醫師指出,攝取含葉黃素的保健食品雖然可以幫助維持眼睛健康,但並不能治療飛蚊症,所以想要避免飛蚊症來報到,紮紮實實的做好眼睛保健才是最重要的,良好的用眼習慣可以幫助降低眼睛老化速度,減少產生飛蚊症的機率。 飛蚊出現「這情況」要就醫!觀察飛蚊症惡化徵兆 雖然大部份飛蚊症都是屬於良性的,但飛蚊症若開始出現某些徵兆,則可能代表病情惡化,應及時就醫,徐郁芳醫師提醒,若發現以下症狀,應特別留意: 飛蚊數量突然增加,眼前出現大量黑點或細絲。 伴隨閃光感,即使閉上眼睛或在暗處也能看到閃光。 視野某個區塊好像被布幕或水波遮蓋住。 視力模糊。 上述徵兆可能表示眼部有視網膜裂孔、視網膜剝離或其他眼底疾病,應儘快接受眼科檢查。飛蚊症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無需治療,但患者仍應定期追蹤視網膜健康,尤其是病理性飛蚊症患者,每半年至一年要進行一次檢查。 有飛蚊症怎麼辦?定期追蹤檢查,掌握病況不焦慮 如今隨著3C產品的黏著度提升,現代人用眼時間大幅增加,造成以往40歲以後才開始逐漸出現的玻璃體退化,現在許多人的眼睛其實早已提早邁向老化。很多年輕族群會對飛蚊症感到困擾,或擔心飛蚊症可能造成眼部病變,徐郁芳醫師提醒,若發現有飛蚊症的症狀時,無須過度憂鬱或焦慮,先找專業醫師進行詳細檢查,確認飛蚊症的類型和成因,並定期觀察,避免延誤治療時機,學會與「飛蚊」和平共處,更加愛惜保護眼睛。 諮詢醫師:徐郁芳醫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學士後醫學系畢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住院醫師總醫師 中華民國眼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會員 延伸閱讀 文章|蝦紅素裡沒有蝦?素食者也能吃?護眼保健品大戰,該選蝦紅素或葉黃素? 影片|飛蚊症有「這症狀」要注意!葉黃素可以治療飛蚊症嗎?飛蚊症有雷射?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0.29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飛蚊症有「這症狀」要注意!葉黃素可以治療飛蚊症嗎?飛蚊症有雷射? 你眼前是不是常有黑點出來擾亂視線,還會隨著視野飄移呢?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飛蚊症」嗎?以往40歲以後才開始會出現的飛蚊症,現在不少年輕人也因為長時間使用3C產品,導致眼睛提早老化。很多年輕族群會擔心飛蚊症影響日常生活,為此感到憂鬱、焦慮,難道飛蚊症真的沒有辦法改善嗎?占星專家唐綺陽曾在社交媒體上透露自己同時罹患多種眼疾,在謹慎考量下選擇了飛蚊症雷射治療,咦?原來不只近視有雷射,飛蚊症也有雷射的嗎?這次《名醫問診室》就帶你了解飛蚊症的成因、風險和治療方式,如果這些抓不住的「小黑蚊」讓你感到困擾,就一定要看這一集喔!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8 飛蚊症是什麼? 01:17 飛蚊症的成因 02:17 病理性飛蚊症治療 03:18 飛蚊症雷射治療 04:00 玻璃體切除術 04:26 如何預防飛蚊症? 04:51 飛蚊症惡化的徵兆? 05:25 醫師小提醒 諮詢醫師:徐郁芳醫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學士後醫學系畢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住院醫師總醫師 中華民國眼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會員 延伸閱讀 文章|眼睛疲勞就狂點眼藥水?放冰箱「人工」製造清涼感?眼睛乾澀應該這樣做! 影片|眼睛一癢就點眼藥水?眼睛紅有血絲,可能是「眼中風」?帶你了解用眼過度後遺症!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9.23
圖、文/翁嘉妤 摘要 台灣近視人口比例世界第一,在3C 產品盛行的時代,因為用眼過度造成近視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也有越來越多人考慮透過近視雷射手術,來擺脫近視帶來的不便。新一代技術更是造福了不少近視族群,除了提升安全性、精準度以外,術後併發副作用的機率也降低許多,手術時間也越來越快速,使得患者術後能盡快恢復日常生活。近視雷射的趨勢究竟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過去擔心術後後遺症者,終於有機會可以嘗試近視雷射了嗎?以下詳盡的近視雷射懶人包,從技術發展、療程原理到術後恢復,還有你最想知道的謠言破解,豐富內容一次告訴你。 近視雷射發展史!矯正已是基本,安全才是趨勢? 近視雷射的發展行之有年,從早期痛感明顯的PRK,到後來的ALK,傷口變得越來越小,眼科醫師宋普生指出,ALK因為是採用機器做切割,並非氣化,所以精密度較為不足,因此後來便發展出利用雷射氣化的技術,也就是大眾普遍熟知的「LASIK」,繼LASIK後又有使用雷射做切割的「無刀雷射」,以及微創小切口透鏡取出的「Smile雷射」。 綜觀近年來近視雷射的趨勢,都致力朝向降低眼部的傷害發展,宋普生醫師表示,從安全性的考量來看,近視雷射技術已回到早期PRK的手術概念去做升級,傳統PRK是先用酒精溶解上皮細胞層後再做刮除,術後痛感較為明顯,恢復期也比較長,但因為是從表層開始處理,所以留下的角膜厚度較多,術後結構也較為接近原本的角膜。而新一代ONE-Step Trans-PRK技術則是改良了傳統PRK表層手術的優勢,利用雷射磨平角膜上皮層,再打掉前彈力層及前基質層,全程只用準分子雷射治療,並採用全自動、零器械接觸角膜,減少人為疏失及感染風險,恢復速度相對較快,痛感也降低許多。宋普生醫師進一步說明,ONE-Step Trans-PRK消耗的角膜量少,且因為手術不製作角膜瓣,不僅能避免角膜瓣位移或其他併發症風險,也可以留下更多的角膜基質,保留住原來角膜的結構,清晰度也更高。 眼球能說不動就不動?追蹤速率大提升,安全性更加分 近視雷射技術發展的速度隨著科技的進步,早己超乎我們的想像,雷射的速度也超越以往。宋普生醫師表示,以100度的近視為例,新一代的ONE-Step Trans-PRK療程只要1秒鐘就能完成矯正,但傳統雷射可能必須花費3秒鐘,度數更高者也就需要更多時間,因此雷射時間的大幅縮短,不只降低了手術風險,也減少過程中患者的恐懼感和心理壓力,幫助提升治療品質。 以往近視雷射術中會需要透過負壓吸環,將眼球固定住以防止位移,宋普生醫師表示,ONE-Step Trans-PRK療程則改成透過光點的方式讓患者集中視線,避免過程中的接觸,也減少眼壓增加的風險,由於追蹤速率相當快速,因此在患者眼神晃動前便可完成療程。 除了速度快外,雷射是相當精密的手術,過程中並非單純靠「意志力」保持不動就能完成,更需要精準預測眼球的動作,才能提升施打的準確度,因此追蹤速率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宋普生醫師指出,現今ONE-Step Trans-PRK療程的追蹤速率幾乎是傳統手術的7倍,速率快代表穩定性較高,減少雷射偏位的可能性。 高度近視族群也能做近視雷射嗎?術前檢查不可少 根據統計,台灣近視人口比例高居世界第一,超過5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族群更有高達22%。由於高度近視患者眼軸大幅變長,眼睛結構變化大,手術過程中需要移除較多的角膜基質層,必須確保術後角膜能維持一定厚度,因此高度近視者進行雷射矯正前,需要經過格外嚴密的檢查、評估,術後也需要定期追蹤養護。 ONE-Step Trans-PRK是屬於表層的近視雷射手術,手術方式是直接從上皮層施打,宋普生醫師指出,相較於早期傳統雷射是透過切削基質層做出角膜瓣,ONE-Step Trans-PRK可以打到更深的範圍,施作的度數也就更加廣泛,適合以往無法透過LASIK矯正的高度近視者,或是因為角膜厚度不足,無法施行近視雷射手術者,造福更多為近視所苦的族群。 高度近視族群容易罹患視網膜、青光眼、黃斑部、白內障等眼睛疾病,所以雷射術前的專業考量相當重要。每個人的眼睛條件皆有所不同,民眾應至門診請醫師實際評估,進行眼部構造的深層檢查,術前與醫師詳細溝通,避免認知差異,術後才能達到理想中的滿意成果。 宋普生醫師表示,以往高度近視者較不適合進行近視雷射,容易切削掉太多的角膜組織,手術風險也較高,因此新一代的ONE-Step Trans-PRK近視雷射,可說是提供想矯正近視的族群另一種選擇。 近視雷射恢復期短,與日常生活無縫接軌! 雷射治療使用的儀器設備越來越精密,相對地也改善許多術後復原的不便。宋普生醫師表示,傳統PRK恢復期可能長達1週,甚至1個月,如今ONE-Step Trans-PRK的疼痛感輕微,約3~4天即可消退,而以前術後視力恢復以前可能需要等待1~3個月,現在約1~4週即可恢復,減少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但手術傷口雖然小,恢復期仍需要妥善照顧。宋普生醫師提醒,術後需遵照醫囑保養,若出現眼睛乾澀或視力模糊等情形,應盡速回診,切勿採用偏方按摩、搓揉眼睛,或使用來路不明的眼藥水,避免造成眼睛的二度傷害。 近視雷射術後會有乾眼症嗎?眼睛乾澀怎保養? 很多人會擔心近視雷射術後會有後遺症,因而不敢進行雷射矯正,其中最廣為討論的就是乾眼症的問題。宋普生醫師指出,其實嚴格來說,乾眼症不是近視雷射的禁忌症,有乾眼症體質者,即使不做近視雷射還是會有乾眼症,只是近視雷射可能會有暫時性的部份神經傷害,所以會產生約半年的乾眼症現象,隨著神經慢慢恢復,敏感度增加,乾眼症的現象便會恢復到術前程度,因此並非因為施打近視雷射而產生乾眼症。 現代人久坐辦公室冷氣房,又長時間用眼,眨眼次數減少,淚水容易蒸發,更容易會有乾眼症。宋普生醫師建議,近視雷射後的前半年,可以遵照醫囑點適量使用人工淚液保養,半年後待神經恢復,則不應頻繁點人工淚液,視情況偶爾補充即可,讓眼睛自行分泌淚液就足夠保濕了。 購買人工淚液前,應注意內容成份,使用上也需要注意用量。宋普生醫師指出,多點人工淚液並不會增加效果,反而可能稀釋掉眼淚或破壞淚膜結構。 近視雷射術後會產生夜間眩光?晚上看什麼都花花? 近視雷射後晚上出門,看招牌、過馬路時,感覺眼花撩亂,這也是網友傳聞中的近視雷射副作用「夜間眩光」,意即在昏暗環境下觀看明亮物體時(例如車燈、街燈等光源),光點周圍會出現一圈光暈或射線,令人感到眩暈。對此宋普生醫師說明,其實在配戴一般隱形眼鏡的時候,也會有夜間眩光的情形,這種現象主要與瞳孔大小和水晶體的調節力有關,與近視雷射無關,近視雷射的患者隨著度數越深、散光越重、年紀越大,恢復的速度相對來說也較慢,但眼睛會慢慢地去適應夜間眩光,約半年至一年會逐漸改善。不過隨著眼睛正常老化,水晶體的調節力自然就會變差,夜間眩光的現象可能又會再次出現,若發現有夜間眩光的情形,可能是白內障的徵兆,需要就醫進一步檢查。 近視雷射完後不能睡太多?讓眼睛適應「新生活」 雖然近視雷射的恢復期短,但術後一個月應注意不要撞擊、搓揉、刺激眼睛。宋普生醫師指出,角膜復原有一定的時程,ONE-Step Trans-PRK因為沒有製造角膜瓣,所以不用擔心揉眼睛會造成角膜瓣移位的問題,但如果用力搓揉,仍可能造成眼睛破皮,因此還是應留意不要對眼睛造成傷害,包括化妝、臉部美容可能會造成眼睛感染的行為,以及運動、搬重物等可能會碰撞到眼睛的活動,都應盡量避免。 近視雷射術後角膜需要妥善照顧,因此網路謠傳術後要「多睡覺」促進角膜恢復,對此宋普生醫師呼籲,睡眠時間太少易使眼睛調節力變差,但也不建議睡得太多,睡眠時間太長會造成眼睛無法適應新狀態,畢竟一夜之間原本的近視度數消失了,若此時不讓眼睛適應正常使用情況,可能會影響視力的穩定度,建議睡眠時間保持在6~8小時即可。 避免3C產品傷害視力,落實規律用眼3010原則 當眼睛注視3C產品的螢幕時,睫狀肌會持續收縮緊繃,長時間用眼將對視力造成傷害,因此無論是否有施打近視雷射,皆須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特別是近視雷射治療後,眼睛重獲明亮視野,更應該悉心照顧,避免不良的用眼習慣影響視力。宋普生醫師建議,可以參考國教署為了減緩學童近視提出的「3010」口訣,意即用眼30分鐘,就要看遠處5~10分鐘,盡量多望遠凝視。 此外用眼時間也需要特別留意,宋普生醫師指出,用眼過度可能造成度數回退,雖然比例不高,但若回退則需要再透過雷射修補,因此建議還是多看遠,少看近,特別是38歲開始逐漸有老花現象的年齡,更需要特別注意度數回退的問題。若有老花症狀需要盡速就醫檢查,盡早配戴老花眼鏡,以延緩度數回退的速度,避免引發其他眼部病變,保護靈魂之窗的健康。 諮詢醫師:宋普生醫師 學經歷: 台北榮總眼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雷射醫學會會員 美國眼科醫學會會員(AAO) 美國白內障屈光手術會員(ASCRS) 歐洲白內障屈光手術會員(ESCRS) 國際屈光手術學會會員(ISRS) 延伸閱讀 文章|把「隱形眼鏡」植入眼睛?重度近視者必看!認識植入式微型鏡片 影片|眼睛一癢就點眼藥水?眼睛紅有血絲,可能是「眼中風」?帶你了解用眼過度後遺症!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8.20
文/高芷瑩 圖/傅暄閔 摘要 原訂於今(2020)年8月上路的八大類、352項醫材新政策,在6月公布政策之後引發醫界反彈導致政策喊停,衛福部長陳時中也宣布「政策無限期暫緩」。然而,就在8月底健保署正式發出公告,宣布醫材價格上限新制度將於9月1日起實施,公告發出僅僅一天即上路,令醫界措手不及,紛表不滿。究竟不被醫界所認同的這項醫材收費上限政策,會為台灣醫療帶來什麼影響?是能夠改善醫療品質,抑或是讓品質下降呢?就和美醫誌一起來了解「自費差額醫材新制」吧! 醫界抱怨連連 到底何謂「醫材收費極端值」? 衛福部健保署在 6月8日初步公告8大類醫材的「自費差額醫材價格上限」,因引發反彈而暫緩。經過近2個月的討論後,原本的8大類醫材,除了「冠狀動脈塗藥支架」外,包括人工水晶體、特殊功能人工心律調節器、複雜性心臟部整脈消融導管、特殊材質生物組織心臟瓣膜、淺股動脈狹窄塗藥裝置、特殊材質人工髖關節、調控式腦室腹腔引流系統等7大類醫材,都將改以「功能分類之醫院收費價格極端值」進行管理,並於9月1日起開始實施。也就是說,健保署原先喊卡的「自費差額醫材價格上限」舊制,改為先處理收費超過「極端值」的醫療院所。消息一出,再度引發醫界反彈,很多基層醫師抱怨不知道極端值到底訂在哪裡?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自費差額醫材價格上限」一開始用採購價的上限去設定天花板,引起醫療院所的反彈,是因為太多品項的價格被壓下來。後來讓醫界自行研議功能分類、並根據不同類別的價格去討論,讓醫界自己決定該收多少錢,取得大家認為可行的百份位為極端值。 那麼,「極端值」是如何討論訂定?健保署表示價格範圍合理性屬醫學專業領域,新的「極端值價格」係由醫界達成共識後提出,健保署也尊重其專業。「極端值」一線拉出後,粗估約有20%醫材收費超標。健保署也發函要求收費超標的醫療院所於9月底前降價或說明收費較高的理由,若發現院所刻意買低賣高,再評估是否以相關法條處置。 人工水晶體價格超極端 眼科醫師這樣說 李文浩醫師表示以「健保部分給付、民眾負擔差額」的人工水晶體為例,依據不同功能有8種等級的極端值(如下表),各醫療院所向民眾收取健保給付以外的自費差額,不得超過該功能所屬等級的極端值。目前醫療院所向民眾收費範圍在1萬多元至12萬元不等。在舊制當中,健保署將人工水晶體分6類,向民眾收費的上限在2萬多元至7萬多元不等;而在新制中,學會將人工水晶體分為8類,各自的「極端值」在3萬多元至11萬元不等,舉例而言,三焦點、非球面、散光(含黃片)的品項,學會認為向民眾收費超過11萬元就不合理。 人工水晶體細項分類差額極端值 品項 新制上限 舊制上限 單焦點、非球面(含黃片)水晶體 新制上限30,856元 舊制上限24,525元 單焦點、非球面、散光(含黃片)水晶體 新制上限45,000元 舊制上限38,160元 多焦點、二焦點、非球面(含黃片)水晶體 新制上限60,000元 舊制上限54,067元 多焦點、二焦點、非球面、散光(含黃片)水晶體 新制上限60,000元 舊制上限54,067元 多焦點、延伸焦距、非球面(含黃片) 新制上限75,000元 舊制上限 多焦點、延伸焦距、非球面、散光(含黃片) 新制上限98,000元 舊制上限 多焦點、三焦點、非球面(含黃片)水晶體 新制上限85,000元 舊制上限68,838元 多焦點、三焦點、非球面、散光(含黃片)水晶體 新制上限110,000元 舊制上限75,883元 相較於其他6大類差額醫材分類(7大類醫材項目請見文章上方配圖),人工水晶體相對單純,功能分類較少,現行分類可能還是不夠細緻,會把成本不同的人工水晶體劃到同一類,比如一體成型的與組合成型的人工水晶體,前者比較不容易感染,成本也比較高,自費差額極端值就應有所區別。 李文浩醫師表示醫材上限新制若像藥價調查一樣每天調整,年年重訂極端值,恐怕價格較高的新式醫材會退出,廠商研發新式醫材動力會受阻,有朝一日真的會有劣幣逐良幣的後果。健保署應尊重醫學會的意見,秉持專業管理及醫學倫理,以追求醫療執業環境與病人權益的平衡為目標。民眾生病的時候沒有很充裕的時間和資訊去做選擇,制度上應該要確實保障民眾的權益。 美容醫學是否會有影響?皮膚科有另外的看法 台北醫學大學皮膚科副教授蔡仁雨表示衛福部實施這項新制本意是希望可以藉由設立醫材上限去減輕民眾負擔,但政策一出,醫界反而擔心醫材上限制度的設立,會讓預算夠的民眾無法使用到品質較好的醫材,轉而使用價格較低的醫材,醫材選擇受限、品質下降,台灣醫療水平也會跟著倒退。就美容醫學市場而言,美容醫學手術目前都是全自費的,不使用健保給付,衛生局為避免哄抬價格的問題,都有制定美容手術治療項目的價格供民眾參考,美容醫學相關認證也都有設立價格透明化的規定,藉由醫療費用透明化,也能避免醫材出現價格高低不一的情形。 目前,民眾做醫美基本上還是會選擇信任的醫生去進行療程,療程費用反而是其次考慮的問題。醫材上限制度雖與醫美較無關係,但在將來細胞治療開放,費用較高的情況下,或許對於醫美市場才會有所影響,民眾暫且不需過於擔心。 新制上路真能減輕民眾負擔?還是會讓台灣醫療品質倒退呢? 健保署這次所公布的制度顯然與醫界溝通不足,程序正義有瑕疵,許多品質、功能不同的醫材硬被劃分在同一類別。李文浩醫師建議應將不同屬性的醫材做更細緻的分類,再去設定價格上限的目標是否應排除收取極端高價的醫院和廠商,其餘部分則讓市場自由競爭,但原定價格上限卻排擠超過8成以上的差額醫材,顯然不符常理,在劣幣驅逐良幣之下,高品質醫材反而被迫退出市場。 自費差額醫材新制拍板定案,醫界卻抱怨連連,政府的好意希望藉由醫療費用透明化,無形中卻大幅限制了醫材的使用,對於民眾來說負擔減輕了,醫材的選擇是否會受限,台灣的醫療品質是否可以維持在一定的品質,都將會是醫界及民眾關注的焦點。 美醫小教室 醫療院所「收費百分位」的概念為,將同樣醫材在各醫療院所的收費從低至高排到100,若設定好這百分位的門檻,超過就是極端值。若設定第80家為百分位,超過就是極端值。但每個學會討論出來的百分位各有不同。極端值的計算是以6月15日前登錄在醫材比價網的費用和各公會的共識的極端值收費百分位,計算出極端值的價格。 圖說:若一項醫材有10家醫療院所提供,將同樣醫材在各醫療院所的收費從低至高排到100,若設定BA診所為百分位的門檻,其他家的收費若有超過BA診所的數值就是出現收費極端的現象。每個醫學會所討論出來的百分位各有不同,圖示僅供參考,民眾若有醫材收費需求都可上中央健保署-醫材比價網查詢:https://www.nhi.gov.tw/SpecialMaterial/SpecialMaterialDiff.aspx 諮詢醫師:李文浩醫師 現職: 聖光眼科診所院長 學經歷: 美國國家衛生院國家眼科中心臨床研究 美國Duke University Eye Center臨床進修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長庚大學醫學系&康寧大學視光系教職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