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視力模糊共有4筆結果

  • 飛蚊症年輕化!飛蚊症還有分類型?3種飛蚊症治療方式

    圖、文/翁嘉妤      摘要  飛蚊症是一種常見的症狀,患者會在視線中看到像是黑點、線條或網狀的漂浮物,隨著眼球轉動而移動。這種現象多與眼睛的玻璃體退化或混濁有關,因此在醫學上又稱為「玻璃體退化」或「玻璃體混濁」,較常出現在年長、高度近視者中,但現在不少年輕族群也因為長時間使用3C產品,導致眼睛提早老化,面臨飛蚊症提早來報到的困擾。這次我們就要來了解飛蚊症的成因及類型,並認識病理性飛蚊症的治療方式,不要再為飛蚊症感到過度憂鬱、焦慮,對病症有疑慮,就要盡早就醫診治喔!     飛蚊症是什麼?為什麼我會有飛蚊症?   飛蚊症顧名思義,指的是患者眼前出現如蚊蟲飛舞般的黑影,會隨著眼球的轉動而移動。這些「飛蚊」可能是點狀、線狀、環狀或是網狀,出現的時機不一,有時候數量還會突然增加,甚至伴隨閃光。眼科醫師徐郁芳指出,飛蚊症是由於眼球內的玻璃體產生變化所致,這些變化通常無害,但在部份情況下可能表示眼底的病變,特別是當飛蚊突然增多或伴隨視力變化時,應立即就醫。   飛蚊症的成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與年齡相關的玻璃體退化。徐郁芳醫師進一步解釋,玻璃體位於眼球內,介於水晶體和視網膜之間,通常是一種無色透明的膠狀體,但隨著年齡增長,膠狀物可能發生液化或凝縮,導致其中出現細胞碎片或黏結物,這些物質影響視覺,就形成了飛蚊。     飛蚊症也有分類型?病理性飛蚊症需要密切注意!   飛蚊症可以大致分為三類,徐郁芳醫師針對不同類型,說明需要注意的要點:   (1)生理性飛蚊症   多發生於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通常是眼睛內自然產生的雜質所致,大部份的生理性飛蚊症是無需治療的。     (2)退化性飛蚊症   退化性飛蚊症是最常見的類型,約佔飛蚊症病例中的75%,主要發生於40歲以上的族群。徐郁芳醫師說明,退化性飛蚊症的成因主要是由於年齡增長,玻璃體開始退化,與視網膜分開後形成混濁物,也就是飛蚊症中的「飛蚊」現象了。除了年長者外,高度近視、曾接受過眼科手術、有眼部外傷史者,也比較容易會出現退化性飛蚊症。     (3)病理性飛蚊症   病理性飛蚊症是較少見,但也相當危險的類型,通常與視網膜裂孔、視網膜剝離,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嚴重眼底疾病有關。徐郁芳醫師強調,這類飛蚊症可能會伴隨視力的迅速惡化,需盡早進行治療。         要怎麼改善飛蚊症?病理性飛蚊症的治療方式   病理性飛蚊症通常需要積極的治療措施,尤其是當伴隨眼底病變時,更應該盡快處理。徐郁芳醫師指出,這些病變可能包括視網膜裂孔、視網膜剝離、玻璃體出血或眼球內發炎等,而治療方式包括藥物、雷射或手術,需要由專業醫師進行詳細、精密的檢查後,再評估適合的處理方法。   (1)藥物治療   玻璃體出血的患者可以先服用止血藥物,並在3個月內觀察血液吸收的情況。如果沒有改善,則可能需要進一步接受雷射治療或手術。     (2)飛蚊症雷射   適合因大塊玻璃體混濁物造成視力困擾,甚至嚴重影響到生活者。醫師會先評估混濁物的位置,確認其不在視網膜或水晶體後囊周圍的危險區域後,再使用雅鉻雷射將大塊的混濁物打碎或汽化。徐郁芳醫師表示,飛蚊症雷射相較於玻璃體切除術安全,但風險在於如果瞄準時若有誤差,可能會損害水晶體、視網膜或黃斑部,導致視力永久損傷,因此術前需要經過嚴密的檢查,並確認是否有進行雷射的必要性。每次療程約需10~15分鐘,可能需要進行3~4次的治療,費用則在7千~1萬元左右。     (3)玻璃體切除術   玻璃體切除術是屬於侵入性的手術,醫師會將眼內的玻璃體及漂浮物去除,並用鹽水溶液替代。徐郁芳醫師提醒,手術的風險較高,可能會導致其他併發症,如玻璃體出血、視網膜剝離、白內障或眼內炎等,因此若非必要,會避免進行手術,較適合飛蚊症已經嚴重影響視力,或其他治療方式無效的患者,手術費用約為3~7萬元不等。     不受歡迎的「蚊子」!如何預防飛蚊症?   預防飛蚊症首先就是要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適當休息,不要過度使用3C產品。徐郁芳醫師指出,攝取含葉黃素的保健食品雖然可以幫助維持眼睛健康,但並不能治療飛蚊症,所以想要避免飛蚊症來報到,紮紮實實的做好眼睛保健才是最重要的,良好的用眼習慣可以幫助降低眼睛老化速度,減少產生飛蚊症的機率。     飛蚊出現「這情況」要就醫!觀察飛蚊症惡化徵兆   雖然大部份飛蚊症都是屬於良性的,但飛蚊症若開始出現某些徵兆,則可能代表病情惡化,應及時就醫,徐郁芳醫師提醒,若發現以下症狀,應特別留意:   飛蚊數量突然增加,眼前出現大量黑點或細絲。 伴隨閃光感,即使閉上眼睛或在暗處也能看到閃光。 視野某個區塊好像被布幕或水波遮蓋住。 視力模糊。   上述徵兆可能表示眼部有視網膜裂孔、視網膜剝離或其他眼底疾病,應儘快接受眼科檢查。飛蚊症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無需治療,但患者仍應定期追蹤視網膜健康,尤其是病理性飛蚊症患者,每半年至一年要進行一次檢查。     有飛蚊症怎麼辦?定期追蹤檢查,掌握病況不焦慮   如今隨著3C產品的黏著度提升,現代人用眼時間大幅增加,造成以往40歲以後才開始逐漸出現的玻璃體退化,現在許多人的眼睛其實早已提早邁向老化。很多年輕族群會對飛蚊症感到困擾,或擔心飛蚊症可能造成眼部病變,徐郁芳醫師提醒,若發現有飛蚊症的症狀時,無須過度憂鬱或焦慮,先找專業醫師進行詳細檢查,確認飛蚊症的類型和成因,並定期觀察,避免延誤治療時機,學會與「飛蚊」和平共處,更加愛惜保護眼睛。       諮詢醫師:徐郁芳醫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學士後醫學系畢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住院醫師總醫師 中華民國眼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會員       延伸閱讀 文章|蝦紅素裡沒有蝦?素食者也能吃?護眼保健品大戰,該選蝦紅素或葉黃素? 影片|飛蚊症有「這症狀」要注意!葉黃素可以治療飛蚊症嗎?飛蚊症有雷射?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0.29

  • 飛蚊症有「這症狀」要注意!葉黃素可以治療飛蚊症嗎?飛蚊症有雷射?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飛蚊症有「這症狀」要注意!葉黃素可以治療飛蚊症嗎?飛蚊症有雷射?   你眼前是不是常有黑點出來擾亂視線,還會隨著視野飄移呢?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飛蚊症」嗎?以往40歲以後才開始會出現的飛蚊症,現在不少年輕人也因為長時間使用3C產品,導致眼睛提早老化。很多年輕族群會擔心飛蚊症影響日常生活,為此感到憂鬱、焦慮,難道飛蚊症真的沒有辦法改善嗎?占星專家唐綺陽曾在社交媒體上透露自己同時罹患多種眼疾,在謹慎考量下選擇了飛蚊症雷射治療,咦?原來不只近視有雷射,飛蚊症也有雷射的嗎?這次《名醫問診室》就帶你了解飛蚊症的成因、風險和治療方式,如果這些抓不住的「小黑蚊」讓你感到困擾,就一定要看這一集喔!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8 飛蚊症是什麼? 01:17 飛蚊症的成因 02:17 病理性飛蚊症治療 03:18 飛蚊症雷射治療 04:00 玻璃體切除術 04:26 如何預防飛蚊症? 04:51 飛蚊症惡化的徵兆? 05:25 醫師小提醒       諮詢醫師:徐郁芳醫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學士後醫學系畢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住院醫師總醫師 中華民國眼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會員       延伸閱讀 文章|眼睛疲勞就狂點眼藥水?放冰箱「人工」製造清涼感?眼睛乾澀應該這樣做! 影片|眼睛一癢就點眼藥水?眼睛紅有血絲,可能是「眼中風」?帶你了解用眼過度後遺症!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9.23

  • 免切角膜瓣的近視雷射Trans-PRK,高度近視也能做?破解近視雷射乾眼、眩光後遺症

    圖、文/翁嘉妤      摘要  台灣近視人口比例世界第一,在3C 產品盛行的時代,因為用眼過度造成近視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也有越來越多人考慮透過近視雷射手術,來擺脫近視帶來的不便。新一代技術更是造福了不少近視族群,除了提升安全性、精準度以外,術後併發副作用的機率也降低許多,手術時間也越來越快速,使得患者術後能盡快恢復日常生活。近視雷射的趨勢究竟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過去擔心術後後遺症者,終於有機會可以嘗試近視雷射了嗎?以下詳盡的近視雷射懶人包,從技術發展、療程原理到術後恢復,還有你最想知道的謠言破解,豐富內容一次告訴你。     近視雷射發展史!矯正已是基本,安全才是趨勢?   近視雷射的發展行之有年,從早期痛感明顯的PRK,到後來的ALK,傷口變得越來越小,眼科醫師宋普生指出,ALK因為是採用機器做切割,並非氣化,所以精密度較為不足,因此後來便發展出利用雷射氣化的技術,也就是大眾普遍熟知的「LASIK」,繼LASIK後又有使用雷射做切割的「無刀雷射」,以及微創小切口透鏡取出的「Smile雷射」。   綜觀近年來近視雷射的趨勢,都致力朝向降低眼部的傷害發展,宋普生醫師表示,從安全性的考量來看,近視雷射技術已回到早期PRK的手術概念去做升級,傳統PRK是先用酒精溶解上皮細胞層後再做刮除,術後痛感較為明顯,恢復期也比較長,但因為是從表層開始處理,所以留下的角膜厚度較多,術後結構也較為接近原本的角膜。而新一代ONE-Step Trans-PRK技術則是改良了傳統PRK表層手術的優勢,利用雷射磨平角膜上皮層,再打掉前彈力層及前基質層,全程只用準分子雷射治療,並採用全自動、零器械接觸角膜,減少人為疏失及感染風險,恢復速度相對較快,痛感也降低許多。宋普生醫師進一步說明,ONE-Step Trans-PRK消耗的角膜量少,且因為手術不製作角膜瓣,不僅能避免角膜瓣位移或其他併發症風險,也可以留下更多的角膜基質,保留住原來角膜的結構,清晰度也更高。     眼球能說不動就不動?追蹤速率大提升,安全性更加分   近視雷射技術發展的速度隨著科技的進步,早己超乎我們的想像,雷射的速度也超越以往。宋普生醫師表示,以100度的近視為例,新一代的ONE-Step Trans-PRK療程只要1秒鐘就能完成矯正,但傳統雷射可能必須花費3秒鐘,度數更高者也就需要更多時間,因此雷射時間的大幅縮短,不只降低了手術風險,也減少過程中患者的恐懼感和心理壓力,幫助提升治療品質。   以往近視雷射術中會需要透過負壓吸環,將眼球固定住以防止位移,宋普生醫師表示,ONE-Step Trans-PRK療程則改成透過光點的方式讓患者集中視線,避免過程中的接觸,也減少眼壓增加的風險,由於追蹤速率相當快速,因此在患者眼神晃動前便可完成療程。   除了速度快外,雷射是相當精密的手術,過程中並非單純靠「意志力」保持不動就能完成,更需要精準預測眼球的動作,才能提升施打的準確度,因此追蹤速率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宋普生醫師指出,現今ONE-Step Trans-PRK療程的追蹤速率幾乎是傳統手術的7倍,速率快代表穩定性較高,減少雷射偏位的可能性。     高度近視族群也能做近視雷射嗎?術前檢查不可少   根據統計,台灣近視人口比例高居世界第一,超過5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族群更有高達22%。由於高度近視患者眼軸大幅變長,眼睛結構變化大,手術過程中需要移除較多的角膜基質層,必須確保術後角膜能維持一定厚度,因此高度近視者進行雷射矯正前,需要經過格外嚴密的檢查、評估,術後也需要定期追蹤養護。   ONE-Step Trans-PRK是屬於表層的近視雷射手術,手術方式是直接從上皮層施打,宋普生醫師指出,相較於早期傳統雷射是透過切削基質層做出角膜瓣,ONE-Step Trans-PRK可以打到更深的範圍,施作的度數也就更加廣泛,適合以往無法透過LASIK矯正的高度近視者,或是因為角膜厚度不足,無法施行近視雷射手術者,造福更多為近視所苦的族群。   高度近視族群容易罹患視網膜、青光眼、黃斑部、白內障等眼睛疾病,所以雷射術前的專業考量相當重要。每個人的眼睛條件皆有所不同,民眾應至門診請醫師實際評估,進行眼部構造的深層檢查,術前與醫師詳細溝通,避免認知差異,術後才能達到理想中的滿意成果。     宋普生醫師表示,以往高度近視者較不適合進行近視雷射,容易切削掉太多的角膜組織,手術風險也較高,因此新一代的ONE-Step Trans-PRK近視雷射,可說是提供想矯正近視的族群另一種選擇。     近視雷射恢復期短,與日常生活無縫接軌!   雷射治療使用的儀器設備越來越精密,相對地也改善許多術後復原的不便。宋普生醫師表示,傳統PRK恢復期可能長達1週,甚至1個月,如今ONE-Step Trans-PRK的疼痛感輕微,約3~4天即可消退,而以前術後視力恢復以前可能需要等待1~3個月,現在約1~4週即可恢復,減少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但手術傷口雖然小,恢復期仍需要妥善照顧。宋普生醫師提醒,術後需遵照醫囑保養,若出現眼睛乾澀或視力模糊等情形,應盡速回診,切勿採用偏方按摩、搓揉眼睛,或使用來路不明的眼藥水,避免造成眼睛的二度傷害。     近視雷射術後會有乾眼症嗎?眼睛乾澀怎保養?   很多人會擔心近視雷射術後會有後遺症,因而不敢進行雷射矯正,其中最廣為討論的就是乾眼症的問題。宋普生醫師指出,其實嚴格來說,乾眼症不是近視雷射的禁忌症,有乾眼症體質者,即使不做近視雷射還是會有乾眼症,只是近視雷射可能會有暫時性的部份神經傷害,所以會產生約半年的乾眼症現象,隨著神經慢慢恢復,敏感度增加,乾眼症的現象便會恢復到術前程度,因此並非因為施打近視雷射而產生乾眼症。   現代人久坐辦公室冷氣房,又長時間用眼,眨眼次數減少,淚水容易蒸發,更容易會有乾眼症。宋普生醫師建議,近視雷射後的前半年,可以遵照醫囑點適量使用人工淚液保養,半年後待神經恢復,則不應頻繁點人工淚液,視情況偶爾補充即可,讓眼睛自行分泌淚液就足夠保濕了。     購買人工淚液前,應注意內容成份,使用上也需要注意用量。宋普生醫師指出,多點人工淚液並不會增加效果,反而可能稀釋掉眼淚或破壞淚膜結構。     近視雷射術後會產生夜間眩光?晚上看什麼都花花?   近視雷射後晚上出門,看招牌、過馬路時,感覺眼花撩亂,這也是網友傳聞中的近視雷射副作用「夜間眩光」,意即在昏暗環境下觀看明亮物體時(例如車燈、街燈等光源),光點周圍會出現一圈光暈或射線,令人感到眩暈。對此宋普生醫師說明,其實在配戴一般隱形眼鏡的時候,也會有夜間眩光的情形,這種現象主要與瞳孔大小和水晶體的調節力有關,與近視雷射無關,近視雷射的患者隨著度數越深、散光越重、年紀越大,恢復的速度相對來說也較慢,但眼睛會慢慢地去適應夜間眩光,約半年至一年會逐漸改善。不過隨著眼睛正常老化,水晶體的調節力自然就會變差,夜間眩光的現象可能又會再次出現,若發現有夜間眩光的情形,可能是白內障的徵兆,需要就醫進一步檢查。     近視雷射完後不能睡太多?讓眼睛適應「新生活」   雖然近視雷射的恢復期短,但術後一個月應注意不要撞擊、搓揉、刺激眼睛。宋普生醫師指出,角膜復原有一定的時程,ONE-Step Trans-PRK因為沒有製造角膜瓣,所以不用擔心揉眼睛會造成角膜瓣移位的問題,但如果用力搓揉,仍可能造成眼睛破皮,因此還是應留意不要對眼睛造成傷害,包括化妝、臉部美容可能會造成眼睛感染的行為,以及運動、搬重物等可能會碰撞到眼睛的活動,都應盡量避免。   近視雷射術後角膜需要妥善照顧,因此網路謠傳術後要「多睡覺」促進角膜恢復,對此宋普生醫師呼籲,睡眠時間太少易使眼睛調節力變差,但也不建議睡得太多,睡眠時間太長會造成眼睛無法適應新狀態,畢竟一夜之間原本的近視度數消失了,若此時不讓眼睛適應正常使用情況,可能會影響視力的穩定度,建議睡眠時間保持在6~8小時即可。     避免3C產品傷害視力,落實規律用眼3010原則   當眼睛注視3C產品的螢幕時,睫狀肌會持續收縮緊繃,長時間用眼將對視力造成傷害,因此無論是否有施打近視雷射,皆須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特別是近視雷射治療後,眼睛重獲明亮視野,更應該悉心照顧,避免不良的用眼習慣影響視力。宋普生醫師建議,可以參考國教署為了減緩學童近視提出的「3010」口訣,意即用眼30分鐘,就要看遠處5~10分鐘,盡量多望遠凝視。   此外用眼時間也需要特別留意,宋普生醫師指出,用眼過度可能造成度數回退,雖然比例不高,但若回退則需要再透過雷射修補,因此建議還是多看遠,少看近,特別是38歲開始逐漸有老花現象的年齡,更需要特別注意度數回退的問題。若有老花症狀需要盡速就醫檢查,盡早配戴老花眼鏡,以延緩度數回退的速度,避免引發其他眼部病變,保護靈魂之窗的健康。       諮詢醫師:宋普生醫師 學經歷: 台北榮總眼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雷射醫學會會員 美國眼科醫學會會員(AAO) 美國白內障屈光手術會員(ASCRS) 歐洲白內障屈光手術會員(ESCRS) 國際屈光手術學會會員(ISRS)     延伸閱讀 文章|把「隱形眼鏡」植入眼睛?重度近視者必看!認識植入式微型鏡片 影片|眼睛一癢就點眼藥水?眼睛紅有血絲,可能是「眼中風」?帶你了解用眼過度後遺症!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8.20

  • 視力模糊、吞嚥困難竟是頸椎病?手麻因骨刺纏身?護頸保命有方法

    文/羅立珊 圖/傅暄閔      摘要  你有肩膀痛、上背痛、手指麻這些疾病的問題嗎?按摩後這些緊繃痠痛的感覺依然存在嗎?那你可能也患有「頸椎病」,隨著手機、平板、電腦普及後,低頭族越來越多,長時間低頭不只會造成頸部肌肉疲勞,也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頸椎過直,引發後續長骨刺、上肢發麻、無力,甚至出現視力模糊、吞嚥困難等情形,連帶影響生活的品質。想要預防頸椎病,除了改善不良姿勢之外,也可以透過一些伸展運動舒緩筋骨,讓肌肉適時放鬆,才能避免頸椎受到傷害。     你知道頸椎有弧度嗎?頸椎弧度消失是頸椎病的根源   頸椎出現問題最主要的病因來自於頸椎長期遭受不當的壓力。骨科醫師楊育昇表示,正常人的頸椎應該是呈現「向前凸」的曲線,從力學的角度來說,頸部微彎的結構可以將頭部壓在頸椎上的力量有效分散至周圍的肌肉,與肌肉一起撐起頭顱的重量,所以頸椎不用負擔過多的壓力。   若長時間處於低頭姿勢,頭部的重心也跟著往前移,當頭部前傾愈多,頸椎承受的壓力就愈大,肌肉為了要保護頸椎,則需要用力拉住頭部,長期下來就容易讓肌肉筋膜與韌帶出現緊繃、僵硬與發炎的現象,導致頸椎漸漸失去弧度與靈活度,加速頸椎的老化甚至產生頸椎周邊的神經病變。     肩頸痠硬、手指麻、頭暈,小心是長骨刺的警訊   頸椎過直的初期症狀主要為肩膀僵硬與痠痛,若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卻不治療,症狀將持續惡化,嚴重時肩膀、手臂與手指會有痠、痛、麻等症狀產生,這些感受源自於頸椎的骨刺壓迫到神經。   楊育昇醫師說明,正常的頸椎是由一節一節的椎骨連接而成,椎骨中間都有椎間盤相連接,椎間盤像是車子的避震器,可以吸收頸椎承受的外部壓力,提供脖子更好的活動度與緩衝椎骨的壓力。若頸椎弧度消失,椎骨會過度壓迫椎間盤導致椎間盤被大量磨損、變薄,椎骨間距也跟著變窄,增生的骨細胞因為生長位置不正確而生成骨刺。   骨刺剛形成時並沒有疼痛感,但當骨細胞持續增生,骨刺生長過大壓迫到周圍的神經時,就容易讓肩膀、手臂甚至手指頭出現痠、麻、痛等症狀,變成慢性肩頸疼痛。此外,骨刺壓迫到椎動脈或是頸部周圍的血管,會造成血液的供氧量不足而出現頭痛、頭暈等症狀。若民眾出現上述症狀,請儘速尋求骨科醫生的協助,勿拖延就醫時間。     頸椎過直也會影響自律神經,造成視力模糊、吞嚥困難、心悸等症狀   當頸椎排列不正確時,椎骨可能會刺激到頸椎周圍的自律神經,自律神經系統包含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兩者共同調控呼吸、心跳、胃腸道、泌尿生殖、排汗、瞳孔與支氣管等功能,一旦自律神經被過度刺激,會導致自律神經的運作失調,由自律神經管控的器官也會產生反應,引發許多疾病,像是視線模糊、眼睛疲勞、吞嚥困難、喉嚨有異物感、心悸胸悶,甚至有腸胃道症狀發生。若身體反覆性出現這些症狀,透過其他專科也找不出原因,就要思考一下是不是頸椎出了問題,建議可以到骨科做進一步的檢查。     頸椎出現病症要及早治療,沒有積極治療恐造成肌肉沾黏與攣縮   楊育昇醫師說道,有些頸椎過直的患者,活動時頸椎還是看得出弧度,這時若積極復健治療是有機會改善頸椎過直的問題。若沒有及時治療,頸椎會越來越僵硬,除了長出骨刺、肌肉失去彈性之外,肌肉甚至會有沾黏與攣縮的現象,此時頸椎的生理曲線也難以回復。     護頸有方法,三招伸展運動緩解肩頸痠痛   想要避免頸椎弧度消失,除了改善生活習慣,最重要的是不要長時間低頭,低頭後也要記得起身伸展一下筋骨,避免肌肉過度僵硬,以下三種運動可以幫助你們消除肩頸痠痛,一起跟著醫師動一動吧!     一、頸部後側伸肌牽拉運動     圖片來源:楊育昇醫師提供     1.頸部呈現微點頭姿勢、記得縮下巴   2.一手握拳頂住下巴,讓下巴保持微縮狀態;另一手協助頭部往前,下牽拉頸部後方肌肉   3.動作維持20秒,重複做3次     二、上斜方肌牽拉運動     圖片來源:楊育昇醫師提供     1.將頭部側彎至左側,臉部朝向右上方   2.將右手往地板下方延伸   3.左手視情況可輕壓頭部,藉此牽拉右側的頸部肌肉   4.動作維持20秒,重複3次,再換至牽拉左側的頸部肌肉     三、提肩頰肌牽拉運動     圖片來源:楊育昇醫師提供     1.將頭部往左側側彎,臉部微微朝下,眼睛看左側腋下   2.將右手往地板下方延伸   3.左手視情況可輕壓頭部,藉此牽拉右側的頸部肌肉   4.動作維持20秒,重複3次,再換至牽拉左側的頸部肌肉     預防勝於治療!肩頸肌力訓練不可少   除了透過伸展運動緩解肩頸肌肉僵硬之外,在平時可以進行頸部肌肉力量的強化練習,增強頸椎的穩定性,也能減輕頸椎的負擔。     一、縮下巴運動   可以訓練到頸部深層肌群,也可以舒緩肩頸痠痛。     圖片來源:楊育昇醫師提供     1.挺胸,耳朵與肩膀呈一直線,這也是頸部最放鬆的姿勢   2.眼睛直視前方   3.保持下巴微縮,停5秒後放鬆下巴   4.動作重複10次,一天做三回合     二、肩胛骨後收運動   肩胛骨穩定性不佳也是引起肩頸、背部痠痛的原因之一,透過收緊肩胛骨的動作,可以訓練背部肌群,增加背部肌肉的穩定性。     圖片來源:楊育昇醫師提供     1.身體坐正,雙手呈開門姿勢   2.將肩胛骨往後收夾,避免聳肩   3.感覺到肩胛骨內側繃緊時,動作停留5秒即可放鬆   4.收夾動作重複做10次,一天做三回合     楊育昇醫師提醒大家,在使用手機、電腦時低頭的角度盡量不要超過15度,讓視線保持水平,避免脖子承受過大壓力。外出時盡可能背雙肩包,還有避免用肩膀夾著手機講電話,這些行為都會讓頸椎兩側受力不平均,容易改變頸椎的弧度也會拉傷頸部肌肉,改善這些不良姿勢與不好的生活習慣才能避免頸椎問題找上你!       諮詢醫師:楊育昇醫師    現職: 台中林新醫院骨科醫師 學經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骨科主治醫師 三軍總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 三軍總醫院骨科部住院醫師、總醫師 骨質疏鬆症專科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消除發達斜方肌、修飾完美肩線,妳也可以擁有韓星Lisa般的性感直角肩! 影片|滑3C也會「媽媽手」?!手腕痠痛竟引發變形!治療師親授復健訓練3大招!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21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