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經閒置10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
搜尋清潔共有17筆結果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酷熱夏天想要喝杯冰涼的飲料消暑,但牙齒卻一陣酸痛難耐,非常掃興。天氣漸漸轉涼,清晨刷牙漱口時,牙齒酸痛敏感,非常困擾。別懷疑,你可能有敏感性牙齒的問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林慧娟表示,敏感性牙齒是指牙齦萎縮造成牙根外露,或琺瑯質磨損造成牙本質暴露,一旦牙齒受到冷熱溫度的變化或特定食物的酸甜刺激,會引起牙齒的酸軟疼痛。造成敏感性牙齒的原因很多:不當的刷牙方式,會造成齒頸部琺瑯質磨損、牙齦萎縮,甚至牙根暴露,導致牙齒敏感。 口腔衛生不良、牙菌斑堆積會造成常見的牙齦炎、牙周炎,並且因牙根外露而對冷熱敏感。夜間磨牙或飲食習慣不良喜好嚼食硬物,也會造成琺瑯質的磨損,引起牙齒敏感。強酸的腐蝕,如酸性食物或長期胃食道逆流,也會是敏感性牙齒的元凶之一。另外,牙齒漂白和美白,也可能會對牙齒造成刺激,引起牙齒的敏感。 如果有敏感性牙齒的症狀,為了享受美食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就必須選擇溫和的飲食,並對症下藥,找到最適合的改善方法。選擇軟毛牙刷及學習正確適合的刷牙方法,避免用力過度。改善不良的飲食習慣,避免酸性飲料或過於堅硬的食物。 林慧娟提醒,最重要的是注意口腔清潔,定期洗牙檢查,經過牙醫師的專業診斷,早期發現問題,給予最適切的建議與治療,遠離敏感性牙齒的惱人困擾。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1.05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隨著2025腳步逼近,相信許多人行事曆上的活動預約也開始升溫。Q4可說是歡慶的季節,除了10月萬聖節、12月聖誕節與年底跨年活動外,由於2025春節來到早,尾牙場、感恩餐會等各式聚會也將在今年底一併爆發!面對滿檔的活動,相信愛美的妳必將使出渾身解數,舉凡眼影、唇妝以及各式顏面彩妝,展現驚豔全場的一面。 完美妝容的第一步,關鍵在源頭 而要怎麼畫出驚豔全場的妝容?其實不論妝容風格或是色系搭配,完美妝容的第一步在於好的皮膚基底,擁有平滑、緊緻與細嫩的皮膚,不必偽裝也能演繹生動、自然的妝容,反之如果面色粗糙、暗沉與皺紋,即便補上再多妝粉,卡粉、色差、斷層只會讓妳落得濃妝豔抹(cakey),因此無暇妝容的基礎來自良好的肌膚保養。 那如何進行保養才能畫出優質的妝容?聖宜診所沈若蘭醫師提到,想要有好的妝感,日常與妝前的皮膚清潔與保濕相當重要,這兩步驟可以讓妝更加服貼與長時間維持;此外,若有時間可去角質,除去老廢細胞能讓皮膚表層更加平滑;最後,選用適合肌膚類型的妝前乳也有助毛孔縮小與平滑肌膚,讓彩妝顏料不易脫落位移,固妝時間更久。 幫助全方位肌膚保養的微針電波 然而,除了透過平時的肌膚保養維護外,隨著醫美科技的日新月異,新型態的微針電波已能作到由內而外,精準分層的肌膚保養。沈若蘭醫師表示,微針電波顧名思義就是結合「微針」與「電波」兩項技術,以最新型態的翡翠電波為例,一次進針可達三層深度,透過目前市面最細微針,將電流通過肌膚淺、中、深層進行加熱,刺激膠原蛋白新生,改善紋路與優化皮膚基底,讓肌膚展現緊緻、平滑的良好狀態,如此妝容呈現就能更加自然與持久。 活動前夕救急首選的翡翠電波 沈若蘭醫師表示,翡翠電波設計了提供全方位的客製保養療程,除改善皮膚基底環境的微針電波外,還有透過熱效應,幫助磨皮煥膚的飛梭概念療程。此外,近年隨著高效保養概念興起,翡翠電波的非侵入式療程也深受歐美名媛貴婦的喜愛,像是貝嫂、金卡戴珊等人都將其視為活動出席前夕的保養SOP。沈若蘭醫師提到,翡翠電波中結合雙極電波與遠紅外線脈衝光探頭,能作用於表皮層與真皮層,刺激膠原蛋白讓肌膚緊緻,療程時間短且幾乎無修復期,適合忙碌生活人士的日常保養與出席重要場合前的救急。 最後,沈若蘭醫師不忘提醒,進行醫美療程前皆需與專業醫師諮詢,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並注意是否使用認證合格的器材儀器,如此才能讓理想狀態維持更長久。 參考資料: 1. How to Achieve a Perfect Makeup Look for Events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0.29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抗老(anti-aging)更是許多愛美女性追求的目標,根據國外針對抗老主題所做的消費調查顯示,高達96%的受訪者對被誤認為比實際年齡還年輕時感到於愉悅,且令人驚訝的是,Z世代消費者開始購買抗衰老產品服務的平均年齡為23歲,遠低於千禧世代的35歲,由此可見抗老意識抬頭更是逐步年輕化。 洩齡殺手,女性抗老最怕「它」找上門 根據美國美容和個人護理消費者研究公司The Benchmarking Company所做的研究調查,在購賣抗老化商品/服務時,77%的女性消費者期望能撫平或減少皺紋(reducing/eliminating fine lines and wrinkles)、72%為肌膚緊緻(firming) 、61%為深層補水(deep hydration)而51%則是改善肌膚彈性。(improving skin elasticity)由此不難得知皺紋是許多女性抗老路上的洩齡殺手,尤其眼周、口周細紋和頸紋等顏面部位皺紋,更是讓人顯得老態龍鍾。 動靜態紋大不同,掌握成因是關鍵 皺紋的產生除了年齡老化外,還包括不良生活作息、環境中的紫外線與肌膚缺水乾燥等因素,而根據紋路的深淺和成因,又分為動態紋與靜態紋兩種。動態紋指的是因部位或表情肌肉運動所產生的紋路,例如魚尾紋、眉間紋與抬頭紋這些皺紋等,通常動態紋僅在肌肉收縮時出現,放鬆時便會消失;而靜態紋則是當動態紋持續存在且變更深層時所形成的紋路。此外,隨著年齡老化,皮膚組織失去彈性與膠原蛋白逐漸流失,在失去支撐力的情況下,鬆弛皮膚擠壓形成持續存在的皺紋與凹陷,例如眼下細紋、法令紋和頸紋等。 聖宜診所陳亮宇醫師表示:「針對動態紋的改善,通常會使用肉毒桿菌素減少肌肉的收縮,進而減少動態皺紋;而靜態紋在治療上較為多元,除了常見的以注射玻尿酸或膠原蛋白增生劑撫平細紋,電波拉皮也是熱門的選項,透過對真皮層加熱刺激膠原蛋白增生使皺紋變淺,讓皮膚恢復緊緻飽滿狀態。」 新趨勢結合PLT再生療法,複合式醫美療程有望成大勢 近年隨著再生醫學技術與科技進步,結合再生療法的複合式醫美療程成為新興的熱門選項,其中又以萃取血小板生長因子的PLT(Platelet-Lyophilized Treatment)凍晶結合皮膚修護療程逐漸廣為應用。聖宜診所翁書賢醫師表示:「血小板富含多種生長因子,在美容醫學應用上,血小板因增加纖維母細胞的數量,對於肌膚整體的年輕、健康化將有所助益,且當血小板中的生長因子釋放時,能補充肌膚中纖維母細胞缺失的養分,故能加速表皮細胞、上皮細胞的成長,應用於皮膚皺紋治療上,PLT搭配電音波或針劑注射療程,能刺激膠原蛋白增生,輔助提高皮膚再生能力與活性,縮短恢復時間。」此外,翁書賢醫師也提到:「相較於單次治療的PRP(Platelet-Rich Plasma),PLT凍晶一次抽取約250c.c.的自體血液,並以無菌狀態送至無塵實驗室,萃取出血小板內的生長因子,再透過低溫真空方式,將血小板結晶於真空封瓶中,滅菌後製成約10~20瓶各含有約10億以上生長因子的細粉狀PLT凍晶,定劑定量方便醫師掌握療程安排,適合像皮膚皺紋與凹疤改善等通常需多次治療的療程。此外,PLT凍晶取自於自體,產生排斥、過敏的機率極低,可說是一種安全、精準且穩定的輔助療程,能讓膚況更穩定與細緻。」 最後,翁書賢醫師也提醒,不論何種複合式療程,都要先和專業醫師溝通諮詢,經評估後規畫適合的療程,此外,抗老的撫紋除皺要從日常保養做起,平時注意防曬保濕與皮膚清潔,保持健康生活作息與均衡飲食,才是延緩皮膚老化的長久之道。 資料來源: 1. Anti-aging products remain highly popular among US women 2. She’s (Anti-) Aging Beautifully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1.10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定期帶家中六歲以下兒童到醫療院所塗氟的家長們是否曾想過或詢問過牙醫師:「小孩要塗氟,那大人是否也可以塗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林理堂表示,答案是可以的,而且對於一些特定族群的成人也建議需定期塗氟。 氟普遍存在水、空氣、土壤及食物中,人體內本來就有氟,主要存在於骨骼及牙齒中;而存在於口腔內的氟化物可和牙齒表面結合,增加牙齒表面對酸的抵抗力,並促使初期脫鈣的牙釉質再礦化。氟化物也能干擾口腔內造成蛀牙之細菌的生長代謝及酸的產生,進而減少蛀牙的形成,所以氟可說是防蛀抗生素。 林理堂說明,所謂的塗氟是將含氟濃度22600ppm(濃度會因氟漆品牌而稍有不同)的氟漆塗佈在牙齒表面,塗氟之後多餘的氟漆會用紗布稍稍擦掉,並且建議塗氟後30分鐘內避免喝水、喝飲料及進食,即使不慎誤食,其劑量也不至過量,所以不必擔心會因塗氟而吞入過量的氟造成氟中毒。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提供 既有的政策是六歲以下之幼兒每半年可以到醫療院所塗氟,或是牙醫師到幼兒園幫幼兒塗氟。112年3月起,全民健康保險給付除原有的頭頸部電療患者塗氟及口乾症塗氟之外,新增「齲齒經驗之高風險患者氟化物治療」,此新增項目是提供糖尿病、65歲以上、腦血管疾病、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使用雙磷酸鹽類或抗骨鬆單株抗體藥物、惡性腫瘤、身心障礙(肢體障礙、慢性精神病、重要器官失去功能)等七大類患者每90天塗氟治療一次。 林理堂建議,除了塗氟,平常居家可使用含氟牙膏(WHO推薦1000~1500ppm)刷牙每日至少2次、每次至少2分鐘,以及含氟漱口水(含氟濃度約225ppm)每日使用一次,每次約10c.c.,這些都是安全且有效的運用氟化物預防蛀牙的方式。林理堂醫師溫馨提醒,無論是塗氟或是其他氟化物的使用,大家仍需注重口腔清潔、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及定期口腔檢查,才能有效的預防蛀牙。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0.02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肺癌是全世界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也是全球癌症死因第一位。在台灣,肺癌是107年發生率第二高的癌症,僅次於大腸癌。而肺癌標準化死亡率雖已連續9年下降,肺癌仍高居台灣癌症死因首位,109年共9,629人死於肺癌,占了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19.2%)。 每年8月1日是「世界肺癌日」,在全球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之際,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顧肺4招「戒菸、防護、篩檢、警訊」,呼籲共同降低肺癌發生及COVID-19隱形威脅。 第1招 戒菸 「吸菸」是造成肺癌最大的危險因子,佔70~80%,而二手菸暴露也會增加肺癌的發生風險,與吸菸者同住,得到肺癌的機會比一般民眾高出20%到30%,這也是許多不吸菸女性罹患肺癌的主因之一。另外,吸菸者若感染COVID-19,發展成重症的風險更大,也更容易死亡。因此,戒菸是刻不容緩的行動。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可以撥打免費戒菸服務專線0800-63-63-63尋求專業諮詢,或是參考戒菸教戰手冊(https://reurl.cc/MAz58p),全國也有近4000家戒菸服務合約機構(https://reurl.cc/ogY2rj),提供專業戒菸治療服務。 第2招 防護 根據國內數據顯示,罹患肺腺癌的女性有九成是不吸菸的。因此,除了避免吸菸與二手菸害外,同時要減少廚房油煙、遠離空氣污染或廢氣多的地方。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拒吸二手菸;烹煮時應開啟排油煙機,並多選擇水煮、清蒸方式烹煮食物;外出戴口罩,回家後,記得用肥皂洗手、清潔鼻腔,並適當關閉門窗,以減少細懸浮微粒(PM 2.5)的暴露;隨時注意空氣品質監測網訊息(https://airtw.epa.gov.tw),空品狀況不佳時,避免戶外活動,或改變運動型態、避開交通高峰時段及路段;生活作息規律,適當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第3招 篩檢 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掃描(以下稱LDCT)是目前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但目前國際實證證據僅有對「重度吸菸族群」(抽菸史超過30包年、戒菸小於15年),可以降低2成死亡;而衛生福利部補助台灣肺癌學會「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台灣不吸菸肺癌高危險群之研究」初步研究結果,支持針對具肺癌家族史者進行LDCT肺癌篩檢。有關LDCT肺癌篩檢之建議族群及相關風險等資訊,可進一步參考本署「我該不該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手冊及影片(【手冊】https://reurl.cc/O0m3KD、【影片】https://reurl.cc/Ak3mZK)。 第4招 警訊 瞭解肺部的「警訊」有助提高自我警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肺癌和新冠肺炎雖然都有咳嗽、喘不過氣、衰弱疲倦等症狀,但新冠肺炎個案之上開症狀,通常是急性發作,且多伴隨著發燒、肌肉疼痛、味覺及嗅覺喪失;而肺癌通常是持續性或原因不明的咳嗽、喘不過氣;疲倦衰弱現象通常持續超過4週,且多伴隨著咳血(痰中帶血)、胸痛、體重減輕、食欲不振等現象。其他肺癌警訊尚包括:持續或反覆性的胸部感染、肩背疼痛、聲音沙啞或呼吸出現喘鳴聲等。以上症狀也有可能不是肺癌或新冠肺炎引起的,若有相關症狀,建議做好防護措施,儘早尋求醫師諮詢與評估,以免耽誤病情。 在COVID-19疫情下,確診為新冠肺炎的癌症患者有很高的死亡率約為25%,而肺癌患者相較其他癌症的死亡風險更高達1.6倍。建議民眾,尤其是肺癌等癌症患者,務必做好預防措施(正確勤洗手及配戴口罩、避免觸摸眼鼻口),保持社交距離,並經醫師評估後施打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降低新冠肺炎的威脅。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8.01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中醫兒科門診常有過敏體質兒童或青少年前來求診,其中一部分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據統計,此病在全球的盛行率是7.88%,台灣特定族群約4.1~6.7%,且過去數十年來顯著增加。病人通常在接受治療後改善,但若一段時間未服藥或擦藥則容易復發,除局部搔癢外,可能還會有滲出液,嚴重時影響睡眠,甚至因外觀不好看而自信心受創、學習工作能力降低。 中醫科醫師陳欣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又稱為異位性濕疹,屬於慢性發炎性疾病,在臨床表現上為反覆發作,疾病程度會隨時間而波動,兒童的病灶為急性濕疹樣紅色斑塊,通常長在臉頰、頸部及關節伸側,嚴重者會搔癢不適、有滲出液,初期會有水泡、結痂,日久則脫屑、龜裂、苔癬化,過去認為此病是兒童疾病,但依據遺傳學與生理學資料顯示為終身性疾病,實際上可在任何年齡發病,有四分之一的病人甚至在成年後才會發病,所以有些父母認為「長大後就會好」而不治療是錯誤觀念。西醫治療主要是修復皮膚,維持皮膚的保水力,有三步驟治療流程,分為口服及外用藥,依病人輕重程度選擇適當藥物。 陳欣瑜醫師說,根據文獻記載,異位性皮膚炎在中醫屬於「奶癬」、「胎歛瘡」、「浸淫瘡」、「四彎風」等範疇,病因有: 一、稟性不耐:具有異位性體質; 二、濕熱內蘊:父母在孕前或妊娠期間恣食魚蝦、烤炸辣等物; 三、飲食不節:兒童容易嗜食偏食,特別是西式飲食含有大量糖份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四、外邪侵襲:氣候變化、暴露寒熱或接觸致敏物質,導致肌膚腠理開合不調,在臨床表現上以濕、風、熱、瘀為主,臟腑則與心、肺、肝、脾相關。 常見有脾虛濕熱、血虛風燥、濕熱內蘊等證型,中醫師會根據四診合參歸納病人當下情況來決定用藥,除內服藥之外,針灸與外用藥(藥膏、外洗方)亦有相同治療效果,可依孩子的接受程度來選擇治療方式。 陳欣瑜醫師指出,近代研究發現,中藥對於紅斑、表皮損傷、搔癢、睡眠改善程度皆優於安慰劑,可有效減低西藥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的使用量,由此可知,中醫在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有相當程度的療效,且可改善生活品質,提升學習與工作能力。除接受治療之外,須做到以下自我的日常保養,以維持療效: 一、皮膚適當保濕清潔; 二、環境中避免過敏原、控制室內濕度及溫度; 三、飲食方面:少吃加工、冰冷及油炸物,儘量吃新鮮原型食物,烹調方式清淡,記錄飲食以找出致敏物。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26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人類的聽覺系統可分為周邊和中樞,周邊聽覺系統由外耳、中耳、內耳所組成。外耳負責接收聲音、定位聲源、聚集聲能,使聲音通過外耳道和鼓膜、傳輸到中耳;中耳為內含空氣的腔室、當中有三塊小聽骨負責傳遞聲波;內耳分為前庭(負責平衡)和耳蝸(負責聽覺),耳蝸內含柯蒂氏器(Organ of Corti)、為聽覺的終端受器;柯蒂氏器含有兩種聽覺細胞:內毛細胞和外毛細胞。當聲波從中耳進入內耳時,外毛細胞會放大聲音振動;內毛細胞會將聲能轉換為電位差、以利後續神經信號傳遞。傳輸至大腦以解讀聲音的訊息。 臨床上針對主訴聽覺困難者,會施予純音聽力檢查判斷其聽力損失程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以優耳聽覺級為主,正常:小於25分貝;輕度聽損:26~40分貝,建議尋求專業諮詢;中度聽損:41~60分貝,建議使用助聽器;重度聽損:61~80分貝,需使用助聽器;極重度聽損:81分貝以上,使用助聽器並配合相關復健計畫,需學習唇語。 耳鼻喉科醫師上官瑋娟指出,聽覺系統任一部位受損皆可能造成聽力損失,依病變部位可分為: 一、 傳導性聽力障礙 發生於外耳、中耳,常見原因有耳垢栓塞、鼓膜穿孔、中耳積水、聽小骨斷裂等情況。常可藉由藥物或手術改善。 二、 感音神經性聽障 發生於內耳或聽神經,常見原因有感染、老化、噪音、耳毒性物質暴露。 三、 中樞性聽障 發生於中樞聽覺系統,可能因老化、腦傷、其他神經疾病造成。常導致聽覺記憶及理解能力的減退。 四、 混合性聽障 同時存在兩種以上聽障類型。 感音性聽力障礙雖無有效的治療方法,然而輔具科技的進步、對於此類聽障者大有裨益。上官瑋娟醫師表示,目前常見的聽覺輔具依形式可分為: 一、 助聽器 基本原理是利用內建麥克風接收聲音、經過擴音器將聲音處理並放大後傳出,使聽損失者聽見本來聽不清楚的聲音。市面常見有:耳掛型(behind the ear)、耳內型(in the ear)、耳道型(in the canal)、深耳道型(completely in the canal)及骨導式助聽器。視情形可配合使用其他語音清晰度增強技術,如:方向性麥克風、噪音消除機制、雙耳配對功能等。 二、 人工電子耳 需藉由外科手術將電子裝置植入耳蝸,可放出電流、刺激聽神經產生聽覺。適用於兩側極重度聽損者,植入後仍需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與學習。 三、 生活輔具 主要功能是解決使用者生活上的問題、減輕生活中參與限制,依功能分為: 1.警示輔具:利用閃光或振動以警示環境變化; 2.電訊輔具:如電話擴音器、網路攝影機; 3.溝通輔具:使用圖卡或文字表達。 《日常聽力保健》 ● 避免過度或不當清潔外耳道。 ● 避免菸、酒、高分貝噪音場所、長時間配戴耳機。 ● 作息規律、睡眠充足、保持心情平靜。 ● 飲食均衡,攝取維生素ACE、Omega-3脂肪酸、深綠色葉菜。 ● 慢性病需穩定控制、定期回診檢查。 ● 聽損溝通零距離。 ● 儘量去除背景音。 ● 說話速度放慢點。 ● 關鍵字請說清楚。 ● 面對面和他說話。 ● 說話不要用吼的。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25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母乳具有多種抗體及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物質,可以增強嬰兒免疫力,保護嬰兒避免感染。世界衛生組織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建議各國政府單位應持續鼓勵那些懷疑或確診的母親開始或繼續母乳哺育,並勸告母乳哺育的好處遠大於傳染病傳播的潛在風險。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於西元2021年4月8日指出,迄今為止,尚未檢測到透過母乳和母乳哺育而傳播的活性COVID-19病毒(可引起感染的病毒),並建議所有母親繼續哺餵母乳。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遵循該基金會提供之「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保持寶寶健康與安全的哺乳技巧」,以確保母嬰的安全: 一、保持衛生良好下繼續母乳哺育 餵養寶寶須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把握3W的重要技巧(Wear餵養寶寶時戴口罩、Wash觸摸寶寶前後用肥皂洗手、Wipe定期清潔和消毒接觸過的表面)。 二、如果染病,要採取特別衛生措施並繼續母乳哺育 如果在分娩前或母乳哺育時感染新冠狀病毒的母親,其乳汁中會有抗體,可以保護嬰兒並增強嬰兒自身的免疫反應。如果母親有發燒、咳嗽或呼吸困難,要立即尋求醫療照護,並遵照醫護人員的指示,若身體狀況還可以哺餵母乳,都要遵守上述3W技巧,才可以繼續哺乳。 三、當染病嚴重而無法哺餵母乳時,可以擠出母乳餵養嬰兒 當母親病情嚴重而無法哺餵母乳時,應立即就醫,並可以將母奶擠出來,請家庭中未受感染的成員遵守上述3W技巧,協助餵養嬰兒。 四、如餵食配方奶時要格外注意 母乳哺育是提供嬰兒健康成長和發育最佳食物。但在某些情況下,母親無法或決定不進行母乳哺育,而以配方奶餵養嬰兒,應按照包裝說明,並特別注意徹底清洗奶瓶、奶嘴和其他使用的設備,同時也要遵守上述3W技巧。 參考資料: 1.WHO (2020). Breastfeeding and COVID-19. Scientific Brief. 2. Breastfeeding safely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How to nourish your child following the current expert guidance. 3. Breastfeeding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Tips on keeping your baby healthy and safe.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22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5月中新冠肺炎疫情在台灣社區大爆發,戴口罩已成為防疫新日常,目前正值盛夏時節,溫度不斷飆高。而皮脂的分泌會隨著溫度而改變,氣溫每上升攝氏1度,皮脂腺分泌會增加10%,加上戴口罩呼吸時產生的水氣,又油又水的狀態,使皮膚成為適合細菌滋生悶熱環境,皮膚容易出現泛紅搔癢、大冒痘或是粉刺、敏感問題。皮膚科醫師王朝輝表示疫情期間戴口罩時間大幅增加,因此更要留意口罩下肌膚的保養,透過三大對策,來緩解肌膚敏感期之不適。 避免厚重彩妝,清潔要徹底 長時間戴口罩肌膚容易悶熱、透氣性差,濃厚的彩妝、油垢及皮脂相混,容易堵塞毛孔長出痘痘,還可能引發皮膚紅腫癢等過敏問題。王朝輝醫師建議戴口罩時盡量不要帶妝,如有化妝需求,質地輕爽的粉餅會比厚重粉底更佳適合,或者輕透的膚色防曬乳也可以取代淡妝。下班回家後儘快卸妝與清潔,給予肌膚舒適清爽環境。 勿使用相對滋潤保養品 夏季天氣炎熱,口罩遮住肌膚不通風的情況下,油脂分泌量增加的同時,細菌也特別容易滋生,因此若使用太過滋潤的保養品會引發痘痘或粉刺。王朝輝醫師建議防疫時期保養品可以選擇輕爽的乳液,若是較為乾燥的肌膚,使用霜類保養品的用量就要減半。 肌膚有問題,儘快治療 民眾長時間佩戴口罩,呼吸產生的溼氣使臉部溫度升高,容易引起毛囊發炎形成痘痘,並誘發脂漏性皮膚炎、酒糟,其毛囊皮脂腺容易分泌較多油脂,下巴、鼻子及臉部也容易泛紅。若佩戴口罩產生痘痘、皮膚炎及過敏情況發生,建議諮詢皮膚科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17
文/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提供 摘要 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全國警戒已升至第三級,民眾應勤洗手、戴口罩,減少非必要外出,宅在家配合政府防疫措施,避免疫情擴大及確保個人健康。特別是癌友及家屬(照顧者)擔心癌症治療期間及治療後病人的免疫系統較一般人為弱,更恐懼被感染及後續嚴重的危險。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供癌友及家屬能安心在家健康照護的方法,以降低相關感染的風險。 注意感染症狀 密切注意病人、家屬及照顧者是否有以下感染症狀,如發燒(額溫37.5度,耳溫38度)、乾咳、肌肉痠痛或四肢乏力、咳嗽有痰、頭痛、咳血或腹瀉,如有前述症狀請與固定就醫的相關人員或1922防疫專線聯繫,並戴口罩正確就醫,避免家庭群聚感染。 癌症病人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1.勤洗手 養成用餐及喝水前、擤鼻涕及如廁後,落實正確洗手,如廁蓋上馬桶再沖水,化療期間建議要沖兩次。洗手要用乾淨流動的水且使用肥皂,每次至少洗20秒。如果暫時無法用清水洗手,可先用含酒精的乾洗手液替代,但還是以肥皂洗手的效果最佳。正確洗手的教學影片可參考:https://reurl.cc/vD39xy。 2.勿觸眼口鼻 在未洗手狀況下,請嚴格避免觸摸眼、口、鼻,以減少感染與傳播疾病的機會;即便在有防護或洗手的條件下,也要養成儘量減少觸摸眼、口、鼻等之習慣。 3.宅在家拒訪客 待在家中盡量安排專屬個人的單獨房間;謝絕訪客,特別是剛從國外返國、接觸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感染、發燒及生病者等具高傳染風險者。 4.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可以降低吸入他人飛沫或阻擋自我產生的飛沫,並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的感染與傳播,達到保護自己和保護他人,防範疫情散播的功效。如果因病情關係無法正常戴口罩者,可與醫師商討如何採用替代方式,其親密家人或照護者也宜有相對應之防護方式。避開人群及人多擁擠地方,與他人保持室外至少1公尺,室內至少1.5公尺的社交距離。並嚴格遵守疫情指揮中心所宣布之防疫級別所規範的人數限制。 5.咳嗽禮節 想要咳嗽或打噴嚏時,未戴口罩也來不及使用手帕或衛生紙時,請用衣袖遮住嘴巴及鼻子,建議採「壓肘頂嚏」掩口鼻的標準姿勢 6.勿共用勿共食 盡量避免共享用食物、餐具、毛巾及牙刷等,用餐時應使用公筷母匙,只要是口、鼻會直接接觸的東西都避免共用。疫情升到三級(含)以上時,避免與家人同桌共食,最好在自己獨立的房間用餐。 7.降低共享空間 癌症病人做化療或放療等治療時,宜注意白血球降低期間的自我保護,盡量減少在共享空間(例如廚房、客廳或廁所),與非照顧者及非親密家人的共處時間,並注意居家環境保持通風。 8.預先準備 就醫時可與醫師討論藥物準備的足夠性,及是否可延後開始治療,或延後治療將可能造成病情與生活品質影響,均需與醫師充分討論後再做決定。有問題請聯絡您的個管師,或請洽詢離家最近的癌症資源中心協助,網站連結:https://reurl.cc/vD39xyhttps://www.crm.org.tw/。 9.緊急需要就醫 若有呼吸困難、頑固性頭疼、活動障礙或喪失活動能力、腹脹、腹痛等,可能是腫瘤或治療導致的緊急狀況,這些情況可能嚴重會危及生命,請與醫院相關人員連繫,安排就醫。 10.打疫苗 接受口服或注射治療中的癌症病人,或罹癌後已完成治療的康復者,提醒您接種疫苗保護自己,如流感、新冠肺炎等疫苗,降低發生重症或造成住院的情形。接種前建議與主治醫師討論,經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接種疫苗及適當接種的時間。 家屬、照護者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1.勤洗手 養成照顧病人前後、處理任何病人的分泌物及排泄物後、用餐及喝水前、擤鼻涕及如廁後,落實正確洗手,協助病人如廁後蓋上馬桶再沖水,化療期間建議要沖兩次。洗手要用乾淨流動的水且使用肥皂,每次至少洗20秒。如果暫時無法用清水洗手,可先用含酒精的乾洗手液替代,但還是以肥皂洗手的效果最佳。在未洗手狀況下,請避免觸摸眼、口、鼻,以減少感染與傳播疾病的機會;即便在有防護或洗手的條件下,也要養成儘量減少觸摸眼、口、鼻等之習慣。 2.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可以降低吸入他人飛沫或阻擋自我產生的飛沫,並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的感染與傳播,達到保護自己和保護他人,防範疫情散播的功效。避開人群及人多擁擠地方,與他人保持室外至少1公尺,室內至少1.5公尺的社交距離。並嚴格遵守疫情指揮中心所宣布之防疫級別所規範的人數限制。 3.咳嗽禮節 想要咳嗽或打噴嚏時,未戴口罩也來不及使用手帕或衛生紙,請用衣袖遮住嘴巴及鼻子,建議採「壓肘頂嚏」掩口鼻的標準姿勢。 4.清潔消毒 每天清潔及消毒家中經常觸摸的物件表面,如桌子、電燈開關、電話、門把手、水龍頭等物,環境若有染污要立即清潔消毒。 5.替代人選 癌症病人的免疫系統較一般人為弱,特別是做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期間,若家屬、照護者生病,應立即安排其他照護者來照顧癌症病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04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全球癌症死亡人數,肺癌排名第一;台灣也是如此,我國108年共9,701人死於肺癌,占了所有因癌症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19.3%)。5月31日為世界衛生組織(WHO)所發起的「世界無菸日」,2021年訂定為「承諾戒菸(Commit to quit)」年,呼籲全球吸菸者戒菸。吸菸者罹患肺癌的風險是不吸菸者的9倍,每天吸20根菸以上之男性,風險可達13.7倍,而女性之風險則可高達 24.1倍;雖然吸菸及二手菸是導致肺癌最主要的原因,但台灣研究發現,未吸菸者和女性肺腺癌持續增加,顯示吸菸以外的因素,如家族史等不容忽視。 為喚起社會對肺癌之重視,國民健康署提醒顧肺4招「戒菸益健康、自我須防護、篩檢慎思量、警訊早就醫」,共同對抗肺癌。 第一招 戒菸益健康 「吸菸」是影響肺癌最大的危險因子,佔70~80%,而二手菸暴露也會增加肺癌的死亡風險,與吸菸者同住,得到肺癌的機會比一般民眾高出20%到30%,這也是許多不吸菸女性罹患肺癌的主因之一。依國際經驗顯示,吸菸率下降20年後肺癌發生率及死亡率才會下降,從吸菸到發生肺癌期間,通常間隔20年以上。 呼應2021年世界無菸日的口號「承諾戒菸」,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可以撥打免費戒菸服務專線0800-63-63-63尋求專業諮詢,或是參考戒菸教戰手冊(網址:https://www.hpa.gov.tw/Pages/EBook.aspx?nodeid=1172),全國也有近4000家戒菸服務合約機構(網址:https://ttc.hpa.gov.tw/Web/Agency.aspx),提供專業戒菸治療服務。 第二招 自我須防護 根據國內數據顯示,雖然吸菸率有逐漸下降的趨勢,肺癌發生率仍逐年升高,尤其罹患肺腺癌的女性有九成是不吸菸的。因此,除了避免吸菸與二手菸害外,同時要減少廚房油煙、遠離空氣污染或廢氣多的地方。國民健康署提供民眾自我防護5要點:拒吸二手菸;烹煮時應開啟排油煙機,為減少油煙,多選擇水煮、清蒸方式烹煮食物。另外,為了降低空污對健康的危害,民眾可隨時注意空氣品質監測網訊息;外出戴口罩,由戶外進入室內時,記得洗手洗臉、清潔鼻腔,並適當關閉門窗,以減少細懸浮微粒(PM 2.5)的暴露;空品狀況不佳時,避免戶外活動時間,或改變運動型態避開交通高峰時段及路段;生活作息規律,多運用大眾運輸工具、自行車及步行,適當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第三招 篩檢慎思量 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掃描(以下稱LDCT)是目前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但目前國際實證證據僅有對「重度吸菸族群」(抽菸史超過30包年、戒菸小於15年),可以降低2成死亡;而衛生福利部補助台灣肺癌學會「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台灣不吸菸肺癌高危險群之研究」初步研究結果,支持針對具肺癌家族史者進行LDCT肺癌篩檢。依據國民健康署與相關醫學學會以及民間團體共同訂定之《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手冊(醫療版),建議以下肺癌高風險族群可考量進行LDCT篩檢: 1.年齡介於50~80 歲,抽菸史超過30 包年之民眾。(含戒菸時間未超過15年的民眾) 2.具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罹患肺癌) 3.有肺部病史者。(如肺結核、慢性肺阻塞症) 4.暴露於氡氣環境,或特定職場環境工作者(如:金屬業、冶礦業、石油化學工業、石綿接觸者或長期暴露在有粉塵、油煙、棉絮、化學物質、放射環境下等)可諮詢醫師是否需要篩檢。 然而LDCT肺癌篩檢可能衍生以下風險,提醒民眾在決定做篩檢前應事前瞭解: 1.過度診斷的疑慮:使用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會診斷出惡化緩慢的肺癌,這些人就算不接受篩檢,終其一生亦可能不會出現症狀或提早死亡,因此會有少數的比例屬於過度診斷、多治療。 2.假警訊的壓力:美國大型試驗指出,重度吸菸者接受LDCT篩檢,每4人就有1人為陽性,但每100位陽性個案中只約有4人診斷為肺癌,假警訊恐造成民眾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3.輻射暴露的風險:LDCT肺癌篩檢平均一次的輻射線暴露約為1.5毫西弗,約為在臺灣1年的天然背景輻射量。 以上LDCT篩檢資訊,可進一步參考本署「我該不該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手冊及影片。(連結網址:【手冊】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6881、【影片】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6798) 第四招 警訊早就醫 早期肺癌並非完全沒有任何症狀,瞭解肺部的「警訊」有助提高自我警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常見的肺部7種警訊包括: 1.持續咳嗽,甚至有惡化的狀況 2.痰中帶有血絲或咳血,持續一段時間後症狀沒有緩解 3.呼吸急促、呼吸出現喘鳴聲 4.持續胸痛且有惡化情形 5.聲音沙啞 6.四肢關節疼痛 7.無預警的體重下降、食慾不振 以上這些症狀也有可能不是肺癌引起的。儘管如此,需要時建議尋求醫師諮詢與評估,找出原因及早診治,以免耽誤病情。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5.31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顧問醫師陳立愷指出,一般抗骨吸收藥物用於骨鬆及癌症患者分為骨結合之雙磷酸鹽類(Bisphosphonate)及作用於血液之單株抗體(Denosumab)二大類,常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症及攝護腺癌、乳癌等等,主要為防止癌細胞擴散,亦可抑制破骨細胞活性,減緩骨代謝保留骨質。臨床發現服藥期間若接受牙科侵入性治療,未事先審慎評估易引起顎骨壞死,一發不可收拾。 就目前文獻顯示,如患者未保持口腔清潔評估是否停藥,就有產生骨壞死之可能,若接受拔牙、植牙等侵入性處置發生顎骨壞死機率更大幅提升,甚至高於1%為常見可預期,不可不慎。所以此類藥物誠如1830年斯湯達爾(Stendhal)「紅與黑」所述「愛恨」交錯。 陳立愷醫師進一步指出,此類藥物造成顎骨壞死,臨床上常見為口內黏膜潰瘍,顎骨露出、化膿,疼痛難耐等症狀,嚴重感染時甚有痛不欲生感覺。如經確診,目前治療依患者情形多採傷口清創、局部顎骨切除、抗生素、止痛藥、抗微生物製劑漱口水等,唯需遵循「戒急用忍」原則,待腐骨形成再予手術,避免再次傷害。 目前依衛生福利部核准該類藥物仿單警語及注意事項記載,已知發生顎骨壞死危險因子包括侵入性牙科處置(拔牙、植牙、口腔手術…等),癌症、不良口腔習慣等,且顎骨壞死風險會隨用藥時間增加而提高,為減少該藥物引起顎骨壞死發生,衛福部正式公告,病人使用該類藥物期間,如需進行口腔侵入性治療前,應先評估效益及風險,及監控不良反應發生。 最後醫師特別提醒,「預防勝於治療」服用該類藥物患者時間愈久,風險愈高,因此做好定期口腔檢查,保持口腔清潔,接受牙科治療前務必告知牙科醫師服用藥物種類、時間,與醫師充分討論,必要時會診原處方醫師共同討論,因為使用此類藥物並非完全不能接受拔牙、植牙,只是需依個案使用藥物種類使用時間長短,病友身體狀況,謹慎評估,了解風險,再做決定,以避免造成遺憾。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3.27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65歲的林太太掛號門診,主訴想要做假牙。臨床檢查後發現,因為長期缺牙,加上牙周病,導致多顆牙齒歪倒傾斜,牙齒位移,齒列上有多處大小不等的縫隙。因此,建議林太太在做假牙之前,先接受齒顎矯正跟牙周病的治療,才能做上假牙。通常長者們聽到要做矯正,內心不免質疑:都那麼老了,還做什麼矯正,浪費錢啦!而且那麼老還能做嗎?做完牙齒會不會掉光光?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林嵐婷指出,相對於小孩或青年族群,中老年人尋求矯正治療,除了美觀問題之外,更多是為了要做假牙,改善咬合,和治療牙周病。 林嵐婷說,牙齒排列不整齊、歪七扭八,或缺牙導致的牙齒傾倒,會造成牙齒清潔困難。牙菌斑、牙結石長期累積下來,除了破壞牙齒,造成蛀牙,更會影響牙周組織的健康,牙齦紅腫發炎、齒槽骨不斷被毒素破壞的結果,就是變成牙周病,牙齒鬆動脫落。透過矯正,將牙齒排列整齊,扶正傾倒的牙齒,可以幫助去除刷牙時刷不到的死角,改善牙周病問題。 做假牙時,最怕根本沒有足夠的空間可做,再加上牙齒本身根基有問題,做上的假牙勢必不好用。透過矯正,將過度萌發的牙齒壓入,建立適當咬合高度,並將傾倒的牙齒扶正,將牙齒鬆動位移後,造成齒間縫隙都關閉,把牙齒移動到適當位置上,不僅假牙能做得好,做好後也才能維持清潔,讓假牙用得長久。 林嵐婷表示,醫院門診以長者佔大多數,主訴不外乎是牙周病或要做假牙。但往往臨床檢查發現,口內牙齒從年輕時期開始,就因為排列擁擠,造成清潔不易,長期累積下來形成了牙周病,到了中年以後,許多牙齒開始搖動,嚴重者必須拔除。但拔完牙卻未做上假牙,長期缺牙的結果,就是兩側的牙齒歪倒傾斜,對咬的牙齒持續萌出,增加了製作假牙的困難度,也加深了牙周的問題。因此,在做假牙之前,有時會建議,先接受齒顎矯正跟牙周病的治療,將牙齒重新排列,把做假牙的空間分配好,建立正確的咬合,才能做好假牙,清潔上也才更容易,能將口腔衛生控制好,避免牙周病的持續惡化。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1.23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近期在網路上流傳張冠李戴、牛頭不對馬尾的不實訊息,訊息內多數強調因為接受某某名醫的整治後,讓原本想要達成的美貌卻變得更糟等等訊息,使得許多民眾開始懷疑台灣的整形外科醫療水準。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蔡豐州表示,隨著網路越趨發達,民眾使用網路的頻率越高,依賴度也越深,許多資訊來源都來自網路,當網路出現一些攻擊誹謗性的假新聞時,大多數民眾無法得知真假,往往一面倒地以為那就是事實,因而造成惶恐的氛圍出現,這種情況尤其在整形專科上最常見。 蔡豐州指出,長期以來,醫界受到不肖網路平台的霸凌,甚至勒索。因此醫界這次決定團結起來,結合包括: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台灣顏面整形重建外科醫學會、台灣眼整形美容重建手術醫學會、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等單位,成立《跨醫學會聯合小組》,希望這種未經證實,未經審判的資訊,民眾和網友共同唾棄網路犯罪行為。 除了醫學會聯合起來對抗之外,立法委員張宏陸也站出來,共同譴責網路霸凌行為,與醫界一起打擊網路抹黑文化。 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曾忠仁和常務理事黃柏翰就沈重呼籲:「民眾不要隨著網路假新聞,假消息起舞。」 台灣顏面整形重建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藍敏瑛和常務理事凃智文則闡述:「聲明將會用在任何對醫療人員不公的報導和消息上。」受訪的許多醫界人士,普遍肯定,支持並希望,大家不要再受到這種不堪的言論折磨。 台灣整形外科理事長戴浩志則表示:「訴訟官司曠日廢時,即使最後遲來的司法還人公道,但是這些傷害已經造成永遠的傷害,無可復原。」 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楊弘旭和常務理事王朝輝說:「我們這波平台媒體清潔運動,就是希望檢調單位能夠盡快找到幕後黑手,遏止網路歪風,還給台灣一個乾淨的網路世界。」 台灣眼整形美容重建手術醫學會理事長廖述朗和理事劉淳熙認為:「寄生在Facebook 和 Youtube平台的網路平台和公司,用不實的論述,傷害了醫療人員來牟利,應該受到制裁。」 跨醫學會聯合小組召集人 蔡豐州 醫師重申:「即使不肖平台無法被司法下架,我們期待藉由長期推動,能讓民眾慎重分辨網路消息,減低不肖平台公信力和影響力,還醫療界一個公道。」 他也呼籲網友和民眾,看到網路平台消息、貼文、留言和報導,在真假事實未釐清前,請勿先下評論,並等待事實釐清;且需秉持客觀公正的態度,切勿淪為有心人士網路輿論審判操弄者,而變成助長謾罵威脅歪風之工具。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1.16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的延燒讓國人更加注重手部的清潔與衛生,與此同時,相繼有民眾抱怨手部常會莫名地冒出奇癢無比的紅疹。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蔣承臻指出,這很有可能是「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的症狀。 手部的「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過往好發在家庭主婦、清潔人員和醫護人員等身上,這和他們的工作得經常碰水、接觸清潔劑息息相關。醫師蔣承臻表示,近來皮膚科門診因「富貴手」而上門的病患激增,推敲和民眾落實勤洗手、洗手次數變多有關。如果使用的清潔劑又是較具刺激性的,則對手部的傷害會變本加厲,甚至產生乾裂脫皮的現象。 針對此有人不禁疑惑,為何以前日常洗手不會遭致如此嚴重的結果呢?事實上,我們的皮膚是需要油質來作為保護的屏障。疫情之前我們雙手或許只是用水清洗罷了,所以即使經過多次的清洗也無大礙,如今疫情肆虐,我們以清潔劑取代清水洗手,無形中皮膚的屏障遭到破壞,這使得清潔劑等刺激物更容易引發皮膚的不適,再加上台灣冬季氣候一般較為乾燥,凡此種種因素更弱化我們皮膚的屏障。 市面上清潔劑百百種,到底要使用哪一種最適合我們自己呢?蔣承臻建議,民眾若懷疑自己有特定的接觸過敏原,可到皮膚科做貼膚測試。北市聯醫有28種常見過敏原可測試,幫民眾找出過敏原。此外,建議民眾使用標示為低致敏性的清潔劑來洗手,同時盡量以溫水取代冷、熱水,洗手後要確實擦乾雙手,再塗上護手霜。在生活中也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直接接觸,例如洗碗、拖地等時,請戴上橡膠手套,這正是保護雙手的撇步。 如果民眾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的狀況已趨於嚴重時,請不要等閒視之,應儘早向專業咨詢,早日還您漂亮寶貴的雙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1.02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依據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和國民健康署106年癌症登記資料,每年超過3千國人死於口腔癌、7千多人診斷為口腔癌,換言之每天有9人死於口腔癌,21人罹患口腔癌。另外,依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資料分析,口腔癌患者好發於中壯年族群,其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7歲,死亡年齡中位數則為60歲,而和國人平均餘命80.9歲相比,口腔癌患者整整少了20年壽命。 使用檳榔、菸品是國人口腔癌發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國際癌症研究總署公布之致癌物質,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民眾,為預防口腔癌的發生,除拒絕使用檳榔、菸品外,還要定期口腔黏膜檢查,及注意口腔黏膜變化,可有效降低口腔癌發生及死亡風險,亦可以避免後續多重癌症之發生。 多重生活不良習慣 增加罹癌風險 國民健康署分析106年17,470位18歲以上民眾所進行之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有嚼檳榔者7成有吸菸習慣,6成6長時間有喝酒,檳榔、菸、酒等習慣皆有者近5成。過去研究指出嚼檳榔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為未嚼者的28倍,然而嚼檳榔不僅會增加口腔癌發生機率,也會對上呼吸消化道(口腔、咽、喉、食道)造成傷害,近年研究指出嚼檳榔者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症風險,較不嚼檳榔者之風險高5倍,若檳榔、菸、酒三者皆有使用習慣,較無使用者罹患上呼吸消化道之風險更高達10.5倍! 國民健康署分析男性癌症患者資料,追蹤至106年發生第2個原發癌症之情形,經調整年齡、死亡與追蹤時間,男性癌症病患中,口腔癌患者發生第2個原發癌症之風險是其他非口腔癌症患者的1.9倍,其發生之第二個癌症比率為21%。 出現「破斑硬突腫」速就醫、保健康 葉先生因工作關係吃檳榔超過20年,這段期間在口腔內發現白色斑塊,嘴巴張不開等症狀,然而因為僥倖心態,認為只要戒除檳榔、刷牙清潔口腔,就不會有問題,一直沒有就醫。直到客戶發現他臉頰腫起來,口腔有異味,趕緊就醫後,已是口腔癌第4期,靠著治療及想照顧妻小的動力與堅定的意志力,撐過了艱難的治療與復健期,因此葉先生看到現在嚼檳榔的朋友常以生活交際、工作需要檳榔、檳榔吃不多沒關係為由,無視檳榔對身體傷害的嚴重性,回想過去自己經驗,語重心長的呼籲吃檳榔的檳友們「檳榔千萬不要吃」,「工作需要檳榔提神、交際,都是藉口!」,「不要以為只要戒檳、清潔口腔或是有做其他保健就沒事」。 國民健康署提醒「拒絕檳榔、定期檢查、及早就醫」才是預防口腔癌不二法門。早期發現口腔病灶是提升存活率與降低治療難度的關鍵,民眾若發現口內出現「破斑硬突腫」之一的情形,應盡速就醫: 1.破:口腔黏膜破皮超過兩週未癒合 2.斑:口腔黏膜出現不明的紅斑、白斑 3.硬:口腔黏膜逐漸變硬、緊,最終嘴巴張不開 4.突:口腔黏膜表面不規則突起(乳突狀或疣狀突起) 5.腫:臉或頸部出現腫塊或兩側不對稱 30歲以上有菸檳習慣需定期接受檢查 才能預防口腔癌發生! 口腔癌是最容易預防的癌症,國民健康署呼籲國人要拒絕檳菸酒,定期篩檢、及早戒除。口腔黏膜檢查的目的,是要找出癌前病變,加以治療阻斷癌症發生的機會,提醒30歲以上有菸檳行為的民眾,每2年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牙科、耳鼻喉科醫療院所接受口腔黏膜檢查,若自己發現有「破、斑、硬、突、腫」其中一項症狀,要盡速就醫接受治療,就可預防口腔癌!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12.19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李小姐46歲,2年內因為工作關係手需長期接觸水及清潔液,導致雙手手掌皮膚開始紅腫、搔癢、脫皮又粗糙,左手的中指及食指皮膚龜裂,即使使用了類固醇還是控制不佳,冬天傷口更是裂到深可見出血,於是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就診,發現右手掌心起紅疹,伴隨一顆顆的小水泡,給予「換膚方3.0」早晚服用兩次,並使用科學中藥當歸拈痛湯治療,加上外洗方一天一次,一周後搔癢感減少,不需外洗方,一個月後手掌手指已無龜裂情況,治療四個月後,只需擦護手霜即可。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富貴手屬於手部濕疹的一種,好發於手部需經常接觸清潔劑的人,舉凡美髮業者、家庭主婦、醫療人員、飲料業者、餐廳業者,手部因反覆受到刺激,使得皮膚開始脫皮、角質增厚的硬皮,紅腫搔癢的部位常有流湯流水,伴隨有水泡,反覆發作,嚴重的影響生活作息,除了西藥的類固醇外,中醫用喝的也能解決。 富貴手在中醫認為本病與手的外在環境確實相關,但有些人卻不會發病,所以還受本身的體質影響,中醫認為脾主四肢,代謝身體的濕氣,腎主水液,與先天遺傳相關,所以治療上需脾腎並調,補脾除濕能夠消腫抗炎、調腎補虛能夠養陰潤燥,從內在的體質調理,再配合外用藥效果加倍,才有根治的機會。 喝的換膚方3.0針對於富貴手的病因著手,富貴手龜裂得越厲害,表示內在發炎越嚴重,控制得了發炎,脫皮狀況才能減輕,蒼朮、茯苓除濕止癢,知母、石膏抗炎消腫,生地養陰潤燥調節免疫,增強肌膚的抵抗力,幫助富貴手走向痊癒又能降低復發的機率。 謝旭東醫師建議,生活注意要點如下: 1. 減少手接觸刺激物質及過敏原的機會,若有碰到需使用手套,這是縮短療程必備條件。 2. 手在脫皮、龜裂、腫痛、搔癢厲害時,先使用外用藥膏治療,等發炎搔癢降低後,才能使用護手霜,因搔癢厲害時擦護手霜會更癢。 3. 洗手時水溫宜溫不宜熱,因過熱的水溫會促使手部乾裂更厲害,在秋冬季節護手霜會比保濕乳液較好,因為乳霜保濕效果較佳。 4. 避免誘發手掌搔癢的食物,比如油炸燒烤、或是容易上火的麻油雞、羊肉爐等,會使手發炎更厲害,也不宜喝冰水冷飲,使得腸胃代謝水濕的功能下降,導致手部水腫更厲害。 5. 推薦茶飲:地膚子美手方 ● 材料:地膚子5錢、金銀花3錢、生甘草2錢。 ● 煮法:將1,000cc水加入藥材後煮至500cc即可飲用。 ● 使用方法:如果手搔癢厲害,可以連續喝三天,一天一杯,只屬於救急治標的止癢方法。 注意事項:藥性偏涼,如果體質偏冷,需諮詢醫師是否適合才能飲用。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