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評估共有189筆結果

  • 擺脫嚴重跛行,脊椎手術讓患者重拾笑容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劉彥麟曾經遇過一位眉頭深鎖的病患,一跛一跛的走進診間,苦惱的說:「醫生,我沒辦法好好走路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雙腳站一下就很痠痛麻木不舒服,諮詢過很多醫院都建議開刀,不知道你的意見如何?」   從當時病患的X光影像可以看出來,第三腰椎至第五腰椎滑脫,且外院的核磁共振影像也顯示有嚴重的椎管狹窄,病人表示已接受過藥物保守治療以及復健,但效果不明顯。在與病人多次溝通並詳細解釋開刀風險及日後恢復情況後,病患決定開刀治療,手術解決了病患雙腳麻木痠痛的問題,也改善行走情況,回家上下樓梯已經不再是很痛苦的事情,甚至站立超過三十分鐘以上都沒有問題,生活上得到很大改善,最重要是終於看到他的笑容。   劉彥麟說,很多人對脊椎手術很畏懼,但也很想了解,脊椎手術本身帶來可能的後遺症及風險的確存在,不過要是臨床症狀明顯且影響日常生活,大多病人都能藉由手術獲得改善及緩解。如果症狀不嚴重或是持續時間不長,可以先用藥物或是復健等保守治療改善,幾個月後若並沒有改善甚至有更嚴重的神經學症狀,手術就是可以考慮的選項。   現今治療方式非常多變化,劉彥麟提醒病患與醫師詳細討論及溝通是非常重要的,醫病雙方對於風險及治療方式有相當了解,對於日後變化有一定共識,這樣也可避免病人過於緊張情緒以及日後的擔心。   劉彥麟進一步說明,該名病患因為脊椎不穩定而且神經壓迫嚴重,因此選擇椎弓鋼釘置入、完整減壓及脊椎內支架來達到穩定脊椎及神經放鬆的效果,術後第三天即可下床走路,一個禮拜後回家休養,叮嚀照顧好傷口及穿戴護腰保護開刀處,適當的休息,幾個月後成功擺脫神經壓迫造成的麻木痠痛,獲得一個新的人生。       第三至第五腰椎滑脫 圖片來源:國際外科雜誌       術後照-椎弓鋼釘置入、減壓及支架置入 圖片來源:國際外科雜誌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5.01.03

  • 失智症的預防及治療的新曙光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現代生活中,許多人發現自己經常忘東忘西,不禁擔心自己是否罹患失智症。其實,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逐漸減退是正常的老化現象。然而,失智症不僅影響短期記憶,還會導致語言、空間感、計算能力、注意力及抽象思考能力的退化,甚至可能改變個性,出現幻覺或妄想等症狀。這些都是因為腦部病變引起腦功能下降所致。   失智症的三大成因:   ● 退化性失智症:因異常蛋白長期沉積引起腦部病變,例如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失智症。   ● 血管性失智症:因腦血管梗塞或出血造成腦部損傷,逐漸引起認知功能下降,例如腦中風。   ● 可逆性失智症:由感染、內分泌異常或營養不足引起,若及時治療,有可能逆轉病情,例如神經性梅毒、愛滋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水腦等。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周友芳表示,預防是對抗失智症的最佳策略。研究表明,「地中海飲食」多攝取蔬菜、水果、豆類、堅果、魚類及不飽和脂肪,可降低23%的癡呆症風險,即使有家族遺傳史,也能有效降低發病機率。   美國加州大學教授提出的ReCODE療程(逆轉知能退化,reversal of cognitive decline),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及針對致病因子的個性化治療,在失智症初期逆轉病程的效果顯著。研究顯示,輕度患者(MoCA量表得分≥19)受益最大,而重度患者的認知功能改善有限,但生化指標仍可能改善。   阿茲海默症的藥物治療,有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包括donepezil(愛憶欣)、rivastigmine(憶思能)和galantamine(利憶靈),能降低乙醯膽鹼轉移酶的量,增加突觸間膽鹼的濃度,促進腦神經元間的傳導,改善失智的症狀,適用於輕中重度的阿茲海默症。副作用是容易噁心嘔吐,通常可減低使用劑量和緩步增量,來降低不適的症狀。另外的副作用是心跳減緩、低血壓、失眠、鮮明的夢境等。另外Rivastigmine 肝功能不佳或體重小於50公斤者,須調整劑量,Galantamine 則是末期腎病或嚴重肝功能異常者禁忌使用。   周友芳說,中、重度阿茲海默症,除使用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外,可用麩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體拮抗劑,包括memantine(憶必佳;威智),能保護腦細胞,避免因神經傳導物質(glutamate)過度活躍產生的毒性,使得腦細胞的受損或死亡。其主要由腎臟排除,腎功能低下的人,需要調整劑量。   以上這些藥物,能夠改善阿茲海默症的症狀,但隨著腦神經元的持續凋零,終究失效。   雖然科學家數十年前,早已發現異常的類澱粉蛋白在腦部堆積,造成了阿茲海默症,但過去的藥物均無法從根本治療。目前阿茲海默症的治療出現了劃時代的新曙光,可以針對類澱粉蛋白加以清除,延緩失智病程。但嚴重的副作用如腦水腫和腦出血,以及昂貴的檢查和藥物費用,令人觀望卻步,尚待科學家及醫界繼續努力。   預防失智症最佳策略,就像《黃帝內經》提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是在等生病之後才開始治療,而是在還沒有生病的時候就進行預防。   生活中以地中海飲食均飲食、規律運動,時時關注自身和家人的健康,保持學習讓腦部在老化過程中依然充滿活力。周友芳提醒,失智症初期徵兆至關重要,例如記憶力異常下降、判斷力變差或情緒劇烈改變,應至神經內科門診就診,初期出現症狀時及早治療,才能有效延緩病情。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2.27

  • 疝氣治療要及時!腸子卡住回不來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55歲從事建築業的李先生,因長期搬運重物,近幾個月來右側鼠蹊部反覆出現鼓脹症狀,按壓時伴隨痠痛,平躺休息後稍有緩解,但影響了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在家人陪同下,李先生前往醫院一般外科門診檢查,確診為「右側腹股溝疝氣」。他接受腹腔鏡微創修補手術,術後隔日即出院,3天後便恢復日常生活。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王俞傑表示,「腹股溝疝氣」俗稱「墜腸」是最常見的疝氣,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尤其好發於小孩與老年人。小兒疝氣通常源於腹股溝處的囊袋未完全閉合,腸子或腹網膜掉入囊袋形成疝氣;而中老年人則多因搬重物、慢性咳嗽或便秘導致腹壓升高,進而引發疝氣。   若疝氣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腸子或腹內網膜卡住回不來,甚至缺血壞死,進一步引起劇烈疼痛、腹脹、噁心嘔吐等症狀。此時切勿強行擠壓,應立刻前往急診就醫處理。   疝氣手術主要分為「傳統無張力修補術」與「腹腔鏡微創修補術」兩類。傳統手術傷口約5~6公分,術後較疼痛,且可能留下明顯疤痕;腹腔鏡手術僅需3個1公分小孔,術後疼痛減輕,恢復速度快,雙側疝氣也可透過單側手術一次修補完成。王俞傑強調,腹腔鏡手術需全身麻醉,若患者不適合全麻或曾接受複雜腹部手術,則不建議採用。   王俞傑提醒,疝氣手術後1至3個月內應避免搬重物,以促進人工網膜與組織的結合,形成堅韌筋膜。為避免疝氣復發,飲食應避免辛辣食物、酒類及燥熱補品,以減少血管擴張及出血風險;並飲食以容易消化的食物為原則,減輕腹壓減少傷口癒合負擔。   若懷疑自己罹患疝氣,務必盡早就診,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才能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與術後照顧。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2.26

  • 「輕憂」的退休生活?老年憂鬱可能正在發生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退休」是現代人普遍會經歷的人生階段,退休後沒有生活目標,影響健康,罹患疾病風險增60%,該如何減少退休帶來的失落感,降低罹患老年憂鬱的風險。   WHO(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有2.6億人以上患有憂鬱症,盛行率約3~4%,65歲以上的高齡憂鬱症盛行率更高達10%,相當於每10個老人就有1人患有憂鬱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文瑩說,老年憂鬱症,往往是多重危險因子導致,包括多重身體疾病(如各種慢性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或是遺傳及特殊壓力事件,如經濟因素、早期創傷;另需要特別關注的議題是失落感,像是身份地位喪失、社會價值低落、伴侶過世等都有影響。另外,老年憂鬱症患者相較於沒有的族群,得到失智症的機率多出二倍,由於憂鬱症也會有記憶力減退等症狀,一般人往往會把憂鬱症狀與失智搞混。老年憂鬱症如果沒有好好治療,最後也會演變成失智症;而憂鬱的情緒及表徵,也常是失智前期的表現。   近年來由於積極宣導,民眾大多都較熟悉一般年輕及成年人的憂鬱症狀,包含:情緒低落、憂鬱乏力、做事提不起勁、失眠、睡太少(或過多)、食慾減少(或增加)、覺得活著沒價值沒希望、有自殺意念等等。而憂鬱症,在老年人身上的表現,通常較不典型,一般常見以下兩類表徵:   1.老年憂鬱症,常以身體症狀或疼痛來表現:主要是長輩不習慣表達自我的情緒及心理狀態,也較傾向壓抑而非表達,所以經常會以無法解釋的身體症狀或難治型疼痛,來傳達其內在心情的不適。   2.老年憂鬱症患者,在憂鬱發作時會有專注力下降、記憶力不佳、呈現失能等情形,很容易和失智症混淆,通常記憶力或認知功能下降,也會伴隨其他憂鬱症狀,且失能下降速度較快(相較於阿茲海默症)。   陳文瑩表示,憂鬱和失智是影響老年身心健康的兩大威脅,一般可從「日常」「情緒」「認知」等來觀察。如上述症狀持續超過兩周以上,且每天有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情緒低落、充滿負面想法、對生活喪失興趣時,就要高度注意長者是否有憂鬱傾向,應即時就醫評估,及早診斷治療。   老年憂鬱症在診斷上,會需要先了解各種身體疾病及相關因素,透過問診並依病史來診斷及給予治療,目前透過適當藥物搭配心理治療,對老年輕、中度患者的療效很好,不比年輕憂鬱症患者效果差;而針對難治型的憂鬱症患者,需要時會輔助以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目前也都有顯著的效果。   陳文瑩指出,老年憂鬱的病因,可能來自於生理、心理、社會等不同的因素,年長者的身心健康,可以「三動」來做為預防保健的準則,透過身動、腦動、互動的三原則,作為老年憂鬱的預防行動。   ● 身動 慢性心血管或中風等疾病,都屬於憂鬱症的危險因子,因此均衡飲食及適當運動,可增進自我效能,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 腦動 轉動大腦活絡腦部,轉換情緒,降低失智發生。     ● 互動 透過良好的互動與陪伴,以因應高齡者面對的角色轉換與生活模式改變,因應高齡產生的孤獨感與失落感。三管齊下,對預防憂鬱症有其正面效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65歲以上長者自殺率高居各年齡層之首。老年憂鬱已然成為高死亡率的風險。了解憂鬱症相關的知識,除了檢視自身的精神狀態外,也可多了解憂鬱症的危險因子、預防方式以及就醫管道,幫助自己也守護長輩。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2.20

  • 2024全球最美女星出爐,亞洲人就愛這種臉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日前由國際知名雜誌《Nubia》所公佈的2024年全球十大最美女星排名出爐,BLACKPINK成員Jisoo以精緻且帶高級感的臉龐,連續三年獲得此榜單的第一名。而從今年榜單上的十大美女觀察,還是能看出東方與西方審美觀點的差異。   醫師:東西方臉孔美感大不同,亞洲女性偏愛澎潤感   在YouTube上擁有超過20萬粉絲,同時是Z音波韓國原廠講師的韓國美女網紅皮膚專科醫師Joo Hong-jin(Dr. Judy)提到,亞洲與西方女性的審美標準略有不同,西方女性偏愛高的顴骨以及稜角分明的下顎線,有些女性甚至會透過手術,除去臉頰上的脂肪以雕塑所謂的凹頰(sunken cheeks)感;反觀在亞洲,以韓國女性為例,他們追求年輕(young-looking)的外表,喜愛光亮、光滑的膚質(texture);在輪廓方面,V字型下顎線但又帶點澎潤感(chubby)、蘋果肌的臉孔是女性的最愛。         圖片來源:翻攝自Instagram     2025韓國醫美趨勢:「自然」低填充感是重點   本次來台參加皮膚科醫學年會的Dr. Judy分享,2025韓國醫美趨勢追求的是自然,不喜歡太過刻意與過度填充的感覺,在面對皮膚鬆垂的老化過程,Z音波可以提供不同層次的治療,其線性探頭的設計,可以幫助臉部線條緊實與膚質優化,多功能且點線自由切換的探頭模式,不僅能客製化療程,還可消除局部脂肪堆積,因此,不論想形塑澎潤感或是略帶稜角感的輪廓,Z音波都可依照個案規劃合適的治療深度與能量模式,展現不同顏值魅力。最後,Dr. Judy也補充,Z音波除了臉部外,還能進行手臂與身體曲線的雕塑,加以線性探頭能量溫度較點狀探頭低,在療程安全方面也更有保障。   其實,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美人臉孔,緊緻膚質與符合個性的輪廓線條相信都是重點,但最後仍不忘提醒,任何醫美療程都存在風險,求診者一定要與專業醫師溝通諮詢,並選擇認證合格的器材與專業醫療院所,如此才能降低風險與減少期望上的落差。   資料來源: 1.  2024全球最美女星TOP10!周子瑜未能上榜,第一名蟬聯三年美翻天!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2.16

  • 牙齒也怕不夠長?什麼是牙冠增長術?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牙齒不僅關係到口腔健康,還會影響整體面部的美學,甚至是自信的微笑。隨著牙科技術發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盧冠勳認為,「牙冠增長術」能為患者提供一種既能改善牙齒外觀,又能提升口腔功能的療程方案。   盧冠勳說,「牙冠增長術」是一項微創外科手術,通過去除多餘的牙齦組織或重塑牙槽骨結構,暴露出更多牙齒的可見部分(即牙冠),使牙齒長度和形態更為和諧。這項手術可以解決由牙齒過短、牙齦位置不正或牙齒嚴重缺損,同時改善牙齒的咀嚼功能。   選擇牙冠增長術時,除了要考慮生物學寬度(biological width),由牙齒齒槽骨往上到牙齦溝底部、含兩部份連接上皮及結締組織附著以避免造成牙齦慢性疼痛、慢性發炎或是導致齒槽骨吸收,另外牙齒周圍的角化牙齦寬度,也是非常需要注意的。角化牙齦則包含的游離牙齦(free gingiva)和附著牙齦(attached gingiva),適當的角化牙齦寬度對於牙齒周圍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牙冠增長術的適應症:   1.牙齒過短或磨損   隨著年齡增長或不當的咬合習慣,牙齒可能會變得過短,影響微笑美感。牙冠增長術能夠幫助暴露更多的牙齒表面,讓牙齒看起來更長、更對稱。     2.牙齦過高或過低   不均勻的牙齦形態會影響牙齒的外觀,讓牙齒顯得不夠突出或比例失衡。牙冠增長術通過調整牙齦的位置,達到理想的微笑線,改善面部整體美學。     3.牙齒缺損或嚴重齲齒需要修復   對於缺損或齲齒損壞較為嚴重的牙齒,牙冠增長術能為後續的修復手術(如牙冠安裝)創造更多的修復空間,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和持久性。   牙冠增長術通常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手術過程中,牙醫會根據患者的口腔狀況,選擇性地去除部分牙齦組織或調整牙槽骨,從而暴露更多牙齒表面。整個手術過程通常需要30分鐘至1小時。手術後,有患者可能會感到輕微的腫脹或不適,但大多數人可以在幾天內恢復正常活動。因此,患者仍需遵循牙醫的術後護理建議,保持口腔清潔,避免硬物刺激,並定期回診檢查,以確保手術效果穩定。   如果您正在為牙齒外觀或功能問題煩惱,盧冠勳建議您不妨向專業牙醫諮詢,了解這項手術如何幫助您實現完美微笑與健康牙齒。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2.14

  • 癢到無法忍受?解密慢性搔癢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張女士是一位60歲的家庭主婦,過去三個月持續感到身體多處皮膚搔癢,特別是在夜晚症狀加重。儘管多次使用抗過敏藥物和潤膚乳,癢感卻沒有明顯改善。晚上常被癢醒,多次抓破皮膚,甚至導致皮膚感染。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主任柯玫如指出,這種情況稱為「慢性搔癢」,是指持續六週以上的搔癢,並可能影響生活品質、睡眠和心理健康。根據研究,慢性搔癢的終身盛行率約為22%,也就是每五人中就可能有一人在其生命中的某個階段遭受這種困擾,並且年齡越大盛行率越高。   慢性搔癢的病因多樣且複雜。根據其病因,可分為以下幾大類型:   1.皮膚性搔癢:如濕疹、異位性皮膚炎、乾癬或蕁麻疹等皮膚病引起的癢感。   2.神經性搔癢:與神經受損或神經系統疾病有關。   3.系統性疾病搔癢:見於肝臟疾病、腎臟疾病或甲狀腺疾病等患者,這類癢感通常無明顯皮膚異常。   4.心因性搔癢:可能與焦慮或抑鬱等心理因素相關。   5.特發性搔癢:找不到明確病因的慢性癢感。   柯玫如表示,慢性搔癢的原因從皮膚性搔癢到系統性疾病搔癢不一而足,建議尋找專業皮膚科醫師,透過臨床經驗與專業知識,準確區分不同類型的搔癢,方能對症下藥。慢性搔癢的治療根據病因不同,針對病因的個人化治療是關鍵,常見以下幾種方式治療:   1.局部治療   潤膚乳液或乳霜,有效減少皮膚乾燥引起的癢感。     2.局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   針對發炎性皮膚病效果顯著。     3.全身治療   抗組織胺藥物,常用於蕁麻疹或過敏性搔癢,但對某些搔癢疾病效果有限。     4.神經調控藥物   對神經性癢感有明顯效果。     5.新型生物製劑或小分子藥物   如IL-31拮抗劑、IL-4/IL-13拮抗劑或JAK抑制劑,為難治性搔癢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6.紫外光光線治療   是慢性搔癢患者的重要治療選擇,特別是針對某些對藥物反應不佳或藥物使用受限的患者。   柯玫如也提醒,選擇適合的潤膚乳液或乳霜,每日塗抹,保持皮膚潤澤,避免過熱的水溫洗澡、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潔劑或穿著粗糙衣物,另外盡量避免搔抓皮膚,維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飲食、規律作息,並減少過度緊張或壓力,慢性搔癢的治療也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上列事項,才能達到最好效果。若癢感無法緩解,應及時找皮膚科醫師就醫,接受專業評估與治療。   慢性搔癢是易受忽視但許多人深受其苦的疾病,接受專業評估與並且配合治療,才能擺脫癢感,重拾無癢的舒適人生。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2.13

  • 為什麼MBTI會紅?你真的懂人格障礙症嗎?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你是什麼型的人格?」、「你是I人還是E人?」這可能是近期人們最瘋迷的話題之一。從過去的血型、星座,到後來的MBTI及各種性格測驗,人們總是熱衷於探索自己的性格特質。從MBTI性格測驗到心理遊戲,人們逐漸發現這些工具不僅能提供有趣的自我發現過程,還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人格特質,但這些性格測驗或是心理測驗遊戲是什麼呢?而所謂的人格,甚至是「人格障礙症」又是什麼呢?   什麼是MBTI性格測驗?了解非定型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性格測驗是一種基於心理學家榮格理論的測驗工具,目的在根據人的偏好和思維方式將其劃分為16種不同的性格類型,而這些類型是透過四個維度構成的,包括外向(E)/內向(I)、感知(S)/直覺(N)、思考(T)/情感(F)和判斷(J)/知覺(P),而根據結果,許多人會說:"我是INTJ"或"我是ESFJ"。但要注意,這些分類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注意這是「傾向性而非絕對性」、「自我了解而非限制」、「彈性發展而非僵化固著」,MBTI的核心主要是在於幫助人們理解自己的偏好、處事方式和對外界的反應,而非將此作為一個「自我標籤」。     從心理測驗遊戲到人格探索   「當你面前有三道門你會想開哪一扇?」、「今天如果你走在一個蜿蜒的小路上,你覺得路的盡頭會有什麼?」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林宛萱說,相信大家很常在網路上或生活中做過類似的遊戲問題,這種未經嚴謹的常模建立、精確的統計計算及不斷地信效度驗證的在心理學上通常都稱為「心理遊戲」(是的,並不是所謂的心理測驗),而心理遊戲則是另一種讓人探索人格特質的方式,這些遊戲可能以選擇題、圖像測試或場景模擬呈現,用以揭示個人的情緒反應、潛在的偏好和行為模式,且透過這些心理遊戲,就像是MBTI,我們也可能因而注意到自己在人際互動中的模式,或是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緒反應。     人格特質與人格障礙症   不管是用什麼方式,透過這些自我發現的過程能使我們對自己的行為、思維模式有更多理解,進一步加深對自我特質的認識,然而有些時候也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認識不代表「我」永遠就是「這樣的人」了,還記得幾年前鬧的沸沸揚揚的「好萊塢世紀官司」強尼戴普與安柏赫德嗎?當時「邊緣型人格障礙症」一度被關注,並開始有層出不窮的「測驗」、「量表」來幫助人們自我檢測自己「是不是邊緣型人格障礙症」,然而什麼是人格障礙症呢?   林宛萱表示,人格特質是每個人特有的思考和行為方式,所以可能每個人都可能會有類似的特質出現,而當某些人格特質極端化或失去平衡導致生活適應上出現問題,甚至造成個人痛苦無法調節,便可能會發展為人格障礙,但要注意並不是你有這個特質就代表你有這個人格障礙症,人格障礙症的成因、病理及症狀有嚴格的定義,遠比想像中的更為複雜及嚴苛。   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我們可以透過許多方式來探索及覺察自己的人格特質,然而,在臨床心理領域中,我們發現:過度執著於性格標籤,有時反而會影響更多的自我探索甚至是心理健康,每個人都是獨特而複雜的個體,不該被簡單的標籤定義,急著將自己套入某個性格或是人格障礙症可能會造成自我侷限而限制了我們更多不同的可能性,如何更開放、彈性及包容的看待每個不同的人,並過上我們「值得活得人生」才是更重要的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2.12

  • 白內障手術後又模糊了,是白內障復發了嗎?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白內障手術逐漸成為常見的眼科治療。然而,許多患者在手術後一段時間可能會再度出現視力模糊情況,以為白內障又復發了,真的是如此嗎?眼科醫師解釋,白內障手術後視力再模糊並非「白內障復發」,而是可能出現的「後發性白內障」現象。   白內障術後視力退步原因很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醫師張延瑞指出以下幾點常見項目:     1.後囊混濁   後囊膜混濁是白內障術後視力模糊的最常見原因。白內障手術中,會移除混濁的水晶體核和皮質,但會保留一層非常薄的透明包囊(約3微米)來固定人工水晶體。這層包囊中可能殘留少量纖維細胞,隨著時間增生纖維化,導致視力模糊。現代醫學能輕鬆處理這種情況,透過「YAG雷射」打開包囊的一個小孔即可改善視力,無需切開手術或擔心人工水晶體位置改變。     2.人工水晶體變質   受個人體質或人工水晶體材質影響,人工水晶體隨著時間產生鈣化或霧化現象,而這種情況較為少見,若有嚴重影響視力,可能需要更換人工水晶體。     3.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會影響視網膜的血管健康,導致視網膜缺氧和水腫,尤其當水腫發生在黃斑部,會對視力造成重大影響。若進展成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可能併發玻璃體出血甚至視網膜剝離,必需儘快積極治療,減少永久性視力損害風險。     4.老年黃斑部病變   50歲以上人群中,有約10%患有不同程度的黃斑病變,且與白內障常同時發生,易造成診斷混淆。但隨著共軛焦視網膜斷層掃描儀的應用,目前能快速準確地診斷黃斑病變。若診斷為滲出性黃斑病變,患者可申請健保給付的抗血管新生針劑來治療。     5.其他眼疾   視力下降可能源自視覺路徑上的其他問題,包括角膜、視網膜、視神經、大腦視覺區的任何病變,導致白內障術後視力再次下降。   張延瑞醫師提醒,白內障術後定期檢查非常重要,若手術後視力模糊情況持續,建議儘速至眼科診察,找出原因並及早處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2.05

  • 百貨周年慶、黑五購物狂潮當心失控消費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隨著百貨周年慶和黑色星期五的促銷活動席捲而來,許多民眾沉浸在搶購折扣的快感中,但也有些人因購物行為失控而感到壓力和痛苦。一名30歲的A小姐,過去曾經每季購買同一品牌的20件首飾,導致數十萬元的負債。她在家人支持下接受醫療協助,經過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如今購物行為已經明顯改善,生活逐漸回到正軌。專家提醒,若無法控制購物慾望,可能是「強迫性購物症」的徵兆,應及早尋求協助。   「買買買」的背後,可能隱藏心理健康問題。「強迫性購物症」此一新興疾病,已經在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國際疾病分類系統ICD-11中列出。強迫性購物症特點是持續性的購物衝動,導致無法克制的購物行為,即使對財務、生活或人際關係造成困擾,也難以停止。這樣的行為通常與壓力、焦慮或情緒煩悶有關,而購物則成為一種短暫的情緒紓解方式,但消費過後往往帶來更多的罪惡感和負擔。   A小姐的案例就是典型強迫性購物症表現,A小姐看到新一季的首飾上市時,會感到一種「無法拒絕的衝動」以及興奮感,即使空間已經塞滿,還是會花大筆錢購買。長期下來,欠下了數十萬債務,並且與家人發生衝突。然而,在親人鼓勵下,她選擇勇敢面對問題,接受專業醫療協助,並在治療後逐漸重拾生活平衡。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蘇璿允指出,強迫性購物症的形成與衝動控制困難及行為成癮有關,類似於賭博成癮或飲食失調。購物過程中的短暫滿足感會強化從慾望到消費的行為模式,讓人陷入反覆的購買循環。此外,研究顯示,購物行為可能與腦中的獎賞系統和情緒調節功能失衡有關,這也是為什麼購物能暫時讓人感覺愉悅,但最後卻無法停止。   治療強迫性購物症通常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包括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來協助病人辨識誘因和建立新的行為模式,以及藥物治療來穩定情緒和控制衝動。在A小姐的治療過程中,醫師結合心理諮商和藥物(如調節情緒的藥物)來控制購物衝動,並慢慢學習規劃個人財務,逐步減少負債。   失控購物的警訊,早期尋求協助是勇敢的行為。蘇璿允呼籲大眾注意,如果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有以下特徵,應考慮尋求專業協助:   1.購物頻率過高 經常因購物耗費大量時間和金錢。     2.無法控制購物慾望 即使購物行為已造成財務或人際困擾,仍無法停止。     3.情緒影響購物 購物成為排解壓力或情緒低落的主要方式,購買後卻感到後悔或內疚。     蘇璿允指出,勇於面對問題並尋求協助,是解決的第一步。強迫性購物症並不是單純的意志力不足,而是精神健康問題,以及大腦神經內分泌失調的一部份。透過醫療團隊的專業治療與家人支持,許多患者可以重新掌控生活,並學會用健康的方式處理情緒。   強迫性購物症是一個逐漸受到關注的議題,尤其在促銷活動頻繁的時節,更容易誘發消費者的購物慾望。蘇璿允建議,面對琳瑯滿目的折扣時,保持冷靜,並學會放慢速度,與家人討論,分辨需求與慾望,對控制購物行為會有幫助。若發現自己已陷入購物的惡性循環,勇敢像A小姐一樣,尋求專業協助並接受治療。透過心理治療、藥物及家人支持,重新找到生活的平衡,享受購物之外的生活美好,可以省去很多寶貴的金錢與時間。   強迫性購物症並非不能治癒,及早治療才能避免超額消費的行為惡化及長期損失。蘇璿允也鼓勵有需要的民眾,可以盡快諮詢專業醫療機構,幫助自己或家人重新踏上康復之路。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2.03

  • 亞洲、歐美胸型大不同,隆乳需求怎評估?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28歲女星Zendaya20日出席第39屆搖滾名人堂入圍儀式,身穿Bob Mackie的2001年秋季服飾性感登場,原來她這一身的性感打扮,是向同場的78歲天后雪兒(Cher)致敬。   Zendaya出席第39屆搖滾名人堂入圍儀式時,因致敬百變天后雪兒身穿一襲透視金色禮服上身,更直接嶄露完美胸型,雖然Zendaya的體態偏纖細,但因西方人部位的曲線分明,依舊給人凹凸有致、玲瓏有緻的身形比例。       Zendaya身著透視金色禮服,即便體態纖細依然凹凸有致。 圖片來源:luxurylaw Instagram     光澤診所整形外科蔡昀達醫師表示,與歐美國家女性「脂肪型」的胸部相比,亞洲女性多屬於「乳腺型」,再加上骨架偏窄、單薄,因此比較難像歐美女性前凸後翹的身形,但可透過醫學技術可改變胸部的大小或外型。另外不僅年輕女性在意,各年齡層皆有不同的困擾,舉凡35歲後女性的胸部會開始逐漸老化,從胸部上半球會開始有脂肪流失的現象,45歲以後胸部會明顯下垂,到55歲後乳頭位置會低於手臂二分之一,呈現乾扁的狀態,若中間還有經歷生產、哺乳的話,胸部的鬆弛幅度會更加明顯、快速,由此可見隆乳並沒有區分哪個年齡層才合適。   蔡昀達醫師解釋,目前隆乳主要分為兩大類型,分別是透過抽取自體脂肪隆乳或置入假體,針對求美者的身體條件及希望達到標準來做評估及建議,兩者的差別在於自體脂肪因有脂肪吸收率的問題,通常一次只能大1~1.5cup,比較偏向些微增量和修飾這兩種功能,若想要稍微改善胸型的話,可以考慮自體脂肪隆乳手術;但若希望擁有足夠挺度的胸型、罩杯升級2個以上,假體隆乳會比自體脂肪隆乳容易達成這個目標。假體材質也各有不同,又可再以形狀區分為水滴與圓盤型、材質部分則有光滑與奈米絨毛面等,除了假體的選擇之外,整體的美觀與術後修復更重要的是仰賴術前與整形外科醫師的溝通以及執刀技術。再看到假體目前植入多以筋膜下和半筋半肉的位置   筋膜下:術後呈現豐盈飽滿,容易擠出乳溝的自然胸型,但屬於比較淺層的位置,若本身乳房組織厚度低於1公分或先天雞胸骨架明顯的族群,比較容易出現邊緣感與水波紋的問題。   半筋半肉:又稱作雙平面,同時植入於筋膜與肌肉層底下的放法,讓上胸更加自然飽滿,下胸也可以減少肌肉的牽動,整體看起來更加真實,並且大幅下修莢膜攣縮率。   最後蔡昀達醫師提醒,沒有一個植入假體的層次適合所有客人,針對不同的切口、層次、材質,醫師會有不同的想法,對於隆乳手術來說,除了讓胸部變大外,要如何符合客人的身形,不會突兀、外觀要呈現水滴型還是飽滿型,還要兼具柔軟與自然晃動感,甚至是躺下不能太生硬等等的細節,都是需要經過與醫師討論、整體條件綜合評估後決定,術後更要遵從醫囑才可以維持胸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1.28

  • 《黑白大廚》百變豆腐料理,三餐不是問題?醫師籲切勿過量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Netflix爆紅實境節目《黑白大廚》的「無限料理地獄」環節,針對「豆腐」需要想出許多不一樣的料理的環節,豆腐本是料理常見的品項,但《黑白大廚》裡,無論是將豆腐做成炸雞型狀,連味道都驚艷評審的愛德華李主廚,還是三星主廚的滸苔豆腐拌麵把豆腐當成醬料,或是其他主廚所做出的豆腐料理都令人印象深刻。眾所周知豆腐是非常適合減重的食物,網路上就有許多靠著豆腐減肥法來減重的例子,如韓國女星宋慧喬就曾分享過自己的豆腐減肥法,吸引許多人學習模仿。   京都堂中醫周律廷醫師表示,大豆與其製品如像豆腐,不僅具有營養價值且相當適合推薦給減重者的食物,因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及膳食纖維,熱量低又能增加胃部的飽足感與膽固醇代謝,相對來說是適合正在增肌減脂、飲食控制者食用,另外豆腐的原料之一石膏,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裡非常適合燥熱體質,如胃熱濕阻型、肝鬱氣滯型的人食用,在中醫裡,石膏通常會搭配黃連、知母等中藥材來清胃瀉火、清熱收濕,但由於其性味甘、大寒,所以體質偏寒者不適合過多食用,有痛風者以及患有腎臟疾病的患者也要注意分量,切勿過多攝取。   京都堂中醫張家榕營養師表示,要盡量選擇接近黃豆原型,沒有過度加工的豆腐,如板豆腐、傳統豆腐、嫩豆腐,並減少選擇百頁豆腐、魚豆腐,一塊百頁豆腐的熱量及鈉含量都是傳統豆腐的兩倍以上,而魚豆腐的原料也並非黃豆,而是魚漿及其他原料,所以他並不是真正的豆腐,在食用時要避免攝取過的的鈉。除了豆腐以外,還有許多豆製品也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如一杯馬克杯的豆漿大約就含有1.5顆蛋的蛋白質,但要注意豆漿富含的鈣含量其實很低,所以可以另外搭配芝麻等補充鈣質;另外還有像豆干因含水量低的原因,營養密度較豆腐大大提升,所以如果要補充鈣及蛋白質,豆干是一個好選擇,但也因水分低,所以熱量相對較高,每一百公克大約會有200大卡的熱量。       圖片來源:翻攝自Netflix實境節目《黑白大廚》     張家榕營養師提醒,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胺基酸,我們可以利用食物搭配,來補足身體需要的完全蛋白質,例如黃豆製品可以搭配全穀類或是堅果種子類的食物,因黃豆製品的「甲硫胺酸」較低,「離胺酸」豐富,而穀類和堅果類的「離胺酸」含量低,但「甲硫胺酸」含量高,兩者可以互相補足彼此缺乏的胺基酸,滿足完全蛋白質的需求。周律廷醫師也指出,透過食療方法可以有效幫助我們吸收身體所需的養分,但若是食用過量便會造成反效果,所以要記得均衡攝取。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1.25

  • 克服吞嚥困難,重拾飲食樂趣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吞嚥困難是中風病患常見症狀,除此之外,如胃食道逆流、老化、失智症、帕金森氏症、頭頸部或消化道腫瘤及牙齒鬆動亦可能造成類似症狀。唯有詳細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才能正確診斷。   86歲女性失智症患者,日前因吸入性肺炎住院後持續使用鼻胃管灌食,前來評估吞嚥功能。吞嚥纖維內視鏡檢查 (flexible fiberoptic examination of swallowing, FEES)顯示吞嚥前洩漏及大量咽喉部殘餘食團。接受語言治療師三個月的吞嚥訓練後,再無吞嚥前洩漏狀況且咽喉部殘餘食團減少,顯示吞嚥功能改善,移除鼻胃管恢復由口進食指日可待。   68歲男性,主訴吞嚥經常嗆咳及聲音嚴重沙啞。理學檢查頸部觸診無明顯異常。鼻咽內視鏡顯示聲帶活動正常,但聲帶萎縮造成聲門間隙及聲門閉合不全。病患隨後接受聲帶玻尿酸注射,從此聲音品質明顯改善且進食不再有嗆咳情況。   53歲男性,主訴聲音日漸沙啞及吞嚥困難,咽喉經常有異物感。理學檢查頸部觸診無明顯異常,鼻咽內視鏡顯示右側下咽腫瘤合併右側聲帶麻痺,喉顯微直達鏡切片顯示為右側下咽癌。病患隨後接受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過程中曾短暫放置氣切管及鼻胃管,療程結束後皆順利移除,病患聲音品質及吞嚥功能皆有明顯改善。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余育霖指出,病史詢問可了解病患的飲食型態、用餐狀況、過去病史。理學檢查可初步了解是否有解剖構造上的異常如牙齒鬆動、咽喉部或頭頸部腫塊,或是神經學上的異常如聲帶麻痺、咳嗽反射減弱、口咽部無力。實驗室檢查包括電視螢光吞嚥錄影檢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 VFSS)可觀察各個吞嚥時期是否有延遲或食團殘餘;吞嚥纖維內視鏡檢查可觀察吞嚥前洩漏及吞嚥後是否有嗆入、吸入或是食團殘餘的現象;咽食道壓力計可評估食道括約肌弛緩不能;如懷疑神經學病灶可安排腦部影像學檢查,懷疑上消化道病灶可安排胃鏡檢查及切片,頭頸部腫塊可安排影像學檢查及切片。   余育霖表示,在台灣,長照機構中有94%的病患使用鼻胃管,位居全球之冠。鼻胃管確實有著餵食方便快速之優點,然而缺點如異物感、口臭、胃食道逆流及不甚美觀也嚴重影響著病患生活品質。   余育霖說,其實鼻胃管並不是治療吞嚥困難的唯一解。大部份神經學或退化性疾病則可藉由吞嚥復健改善,經由語言治療師指導吞嚥技巧多有進步空間,唯之所以叫「吞嚥復健」,代表療程並非一蹴可幾,訓練也不僅止於課程時間,回家也必須時時練習;另外也可以諮詢營養師做食物質地的調整。其他尚有儀器治療如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視覺回饋儀器幫助病人提升吞嚥生理之本體感覺。若有明顯解剖構造上的異常可藉由贋復或手術改善。   吞嚥是人體每天都會使用且很重要的反射行為,但吞嚥困難卻有很多不同的表現方式,注意生活中的微小徵象,即早發現,即早治療。吞嚥困難並非不治之症。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1.22

  • 公司健檢發現甲狀腺結節?「這狀況」可能須手術!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我有甲狀腺結節?」年末是許多企業進行員工健康檢查的高峰期,隨著超音波檢查的普及,越來越多人發現自己有甲狀腺結節。究竟甲狀腺結節是什麼?該如何處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潘立昕表示,甲狀腺位於頸部中央偏下的兩側,是身體的「發電廠」,分泌的甲狀腺荷爾蒙決定能量代謝速率。   所謂的結節,其實是甲狀腺上長了瘤或囊腫。結節形成原因不明,可能與基因、環境或飲食等多重因素有關,因此並非單靠改變生活或飲食習慣就能讓結節消失。潘立昕建議,如果發現結節後,應前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門診,尋求專業醫師建議並定期追蹤。   潘立昕指出,甲狀腺結節的檢查通常包含抽血檢測甲狀腺功能和甲狀腺超音波。有些結節可能會過度分泌甲狀腺荷爾蒙,稱為「毒性結節」,可能導致甲狀腺機能亢進,表現出冒汗、心悸、手抖及體重減輕等症狀。若抽血結果顯示甲狀腺功能亢進,需進一步安排核子醫學檢查,以確認毒性結節的位置。毒性結節良性機率很高,不需進行穿刺,後續可選擇藥物治療、原子碘治療或手術切除。   若甲狀腺功能正常,超音波則成為判斷結節是否需穿刺檢查的依據。專科醫師會根據結節特徵來決定哪些結節需要穿刺,再根據穿刺結果決定是否需要手術切除或定期追蹤。在進行穿刺過程中,醫師會使用比抽血還細的針進行檢查,而過程中所造成的疼痛大多數患者都能忍受,如果患者擔心疼痛問題,可以在穿刺前冰敷脖子下方約15分鐘,以減少不適感。不過,有時可能出現取樣不足或細胞不夠典型,需要再次進行穿刺。   結節的治療方式,若結節大於四公分或壓迫氣管、食道導致呼吸或吞嚥困難,建議手術切除。如果穿刺結果懷疑為惡性,醫師也會建議手術。潘立昕指出,以往常使用藥物或原子碘來縮小結節,但藥物可能導致甲狀腺機能亢進,增加心律不整、骨質疏鬆及中風風險,而原子碘則可能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需終身補充甲狀腺荷爾蒙。現在,多家醫院提供甲狀腺射頻消融術或酒精消融術,能有效縮小結節,有需要的患者可向專科醫師諮詢。   潘立昕提醒,甲狀腺結節相當常見,大多數為良性,患者不必過度擔憂,只需定期就診,並交由專業醫師檢查及治療即可。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1.14

  • 敏感性牙齒好掃興?這樣做注意口腔清潔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酷熱夏天想要喝杯冰涼的飲料消暑,但牙齒卻一陣酸痛難耐,非常掃興。天氣漸漸轉涼,清晨刷牙漱口時,牙齒酸痛敏感,非常困擾。別懷疑,你可能有敏感性牙齒的問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林慧娟表示,敏感性牙齒是指牙齦萎縮造成牙根外露,或琺瑯質磨損造成牙本質暴露,一旦牙齒受到冷熱溫度的變化或特定食物的酸甜刺激,會引起牙齒的酸軟疼痛。造成敏感性牙齒的原因很多:不當的刷牙方式,會造成齒頸部琺瑯質磨損、牙齦萎縮,甚至牙根暴露,導致牙齒敏感。   口腔衛生不良、牙菌斑堆積會造成常見的牙齦炎、牙周炎,並且因牙根外露而對冷熱敏感。夜間磨牙或飲食習慣不良喜好嚼食硬物,也會造成琺瑯質的磨損,引起牙齒敏感。強酸的腐蝕,如酸性食物或長期胃食道逆流,也會是敏感性牙齒的元凶之一。另外,牙齒漂白和美白,也可能會對牙齒造成刺激,引起牙齒的敏感。   如果有敏感性牙齒的症狀,為了享受美食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就必須選擇溫和的飲食,並對症下藥,找到最適合的改善方法。選擇軟毛牙刷及學習正確適合的刷牙方法,避免用力過度。改善不良的飲食習慣,避免酸性飲料或過於堅硬的食物。   林慧娟提醒,最重要的是注意口腔清潔,定期洗牙檢查,經過牙醫師的專業診斷,早期發現問題,給予最適切的建議與治療,遠離敏感性牙齒的惱人困擾。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1.05

  • 掌握一關鍵,年末跑趴季妝容all pass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隨著2025腳步逼近,相信許多人行事曆上的活動預約也開始升溫。Q4可說是歡慶的季節,除了10月萬聖節、12月聖誕節與年底跨年活動外,由於2025春節來到早,尾牙場、感恩餐會等各式聚會也將在今年底一併爆發!面對滿檔的活動,相信愛美的妳必將使出渾身解數,舉凡眼影、唇妝以及各式顏面彩妝,展現驚豔全場的一面。   完美妝容的第一步,關鍵在源頭   而要怎麼畫出驚豔全場的妝容?其實不論妝容風格或是色系搭配,完美妝容的第一步在於好的皮膚基底,擁有平滑、緊緻與細嫩的皮膚,不必偽裝也能演繹生動、自然的妝容,反之如果面色粗糙、暗沉與皺紋,即便補上再多妝粉,卡粉、色差、斷層只會讓妳落得濃妝豔抹(cakey),因此無暇妝容的基礎來自良好的肌膚保養。   那如何進行保養才能畫出優質的妝容?聖宜診所沈若蘭醫師提到,想要有好的妝感,日常與妝前的皮膚清潔與保濕相當重要,這兩步驟可以讓妝更加服貼與長時間維持;此外,若有時間可去角質,除去老廢細胞能讓皮膚表層更加平滑;最後,選用適合肌膚類型的妝前乳也有助毛孔縮小與平滑肌膚,讓彩妝顏料不易脫落位移,固妝時間更久。     幫助全方位肌膚保養的微針電波   然而,除了透過平時的肌膚保養維護外,隨著醫美科技的日新月異,新型態的微針電波已能作到由內而外,精準分層的肌膚保養。沈若蘭醫師表示,微針電波顧名思義就是結合「微針」與「電波」兩項技術,以最新型態的翡翠電波為例,一次進針可達三層深度,透過目前市面最細微針,將電流通過肌膚淺、中、深層進行加熱,刺激膠原蛋白新生,改善紋路與優化皮膚基底,讓肌膚展現緊緻、平滑的良好狀態,如此妝容呈現就能更加自然與持久。     活動前夕救急首選的翡翠電波   沈若蘭醫師表示,翡翠電波設計了提供全方位的客製保養療程,除改善皮膚基底環境的微針電波外,還有透過熱效應,幫助磨皮煥膚的飛梭概念療程。此外,近年隨著高效保養概念興起,翡翠電波的非侵入式療程也深受歐美名媛貴婦的喜愛,像是貝嫂、金卡戴珊等人都將其視為活動出席前夕的保養SOP。沈若蘭醫師提到,翡翠電波中結合雙極電波與遠紅外線脈衝光探頭,能作用於表皮層與真皮層,刺激膠原蛋白讓肌膚緊緻,療程時間短且幾乎無修復期,適合忙碌生活人士的日常保養與出席重要場合前的救急。   最後,沈若蘭醫師不忘提醒,進行醫美療程前皆需與專業醫師諮詢,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並注意是否使用認證合格的器材儀器,如此才能讓理想狀態維持更長久。   參考資料: 1. How to Achieve a Perfect Makeup Look for Events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0.29

  • 大意使用陰莖環,拔不起來真麻煩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性功能向來是男性相當在意的問題,近來坊間出現標榜能加強勃起硬度與持久性的陰莖環,王先生因為步入中年,時常覺得欲振乏力,看到相關廣告非常心動,立馬下單火速拆封使用,萬萬沒想到套上後卻拔不下來,心急如焚的他趕至醫院就診,最後所幸在醫生協助下順利將陰莖環取下,後續也並未造成長期的後遺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許哲維指出,針對上述所提到陰莖絞勒,國外相關醫學期刊認為,因年紀不同,可能和對性好奇、希望提升性功能、以及長期尿失禁使用尿套有關。國內過往相關案例較常發生在老年人,長期臥床合併尿失禁,使用尿套時因照護者疏於注意,進而導致陰莖絞勒;不過近年來因男性功能越來越被各界所重視,網路或坊間通訊軟體上出現各種偏方的廣告,其中尤以陰莖環的使用需要特別注意。   臨床上會詢問病人相關病史和評估其風險因素,進一步抽血或安排相關檢查,最後針對病人不同需求給予後續治療,可能的治療選項包括口服藥物、針劑、體外震波、合併治療或是以生活作息調適為主。若是使用陰莖環時,須避免使用金屬材質,建議以塑膠材質為主,萬一有突發狀況也比較好處理。然而各種方式均有其優缺點,建議與醫師充分溝通諮詢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處理方式。   許哲維提醒,居家辦公少外出、常熬夜追劇或是運動頻率下降,這些都是男性勃起功能的「沉默殺手」;此外若發現有血精、血尿等問題時,更應該積極求診、接受檢查,切勿相信傳統偏方。適度運動搭配健康飲食和規律作息,才是重振雄風的關鍵根本。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0.22

  • 綠飲食:從個人健康飲食到地球永續發展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全球暖化加劇,氣候變遷對人類的生活環境造成威脅,減少溫室氣體是世界各國目前刻不容緩的重大課題,身為地球一份子的我們,可以透過「綠飲食」來支持保護環境,對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吳玲怡說,綠飲食是一種既能維護地球,又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飲食與生活方式:   1.以植物為主飲食   飲食應優先選擇原態的植物性食物,如新鮮蔬果、全榖、堅果與種子,這些食物不僅富含纖維及豐富的植化素,可增加身體抗氧化力、抗發炎與調解免疫,對預防與改善慢性疾病都相當有益。   另外,優質蛋白質來源:豆、魚、蛋、肉類,依照這個順序來優先選擇「豆」類,即大豆(黃豆、毛豆等)、黃豆製品(如:豆腐、豆干等)。以豆類為蛋白質來源可減少攝取過多脂肪,減少對心血管的負擔,而豆類富含的植化素-大豆異黃酮,亦可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吳玲怡表示,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型態,不僅有益健康也兼顧環保。植物性食物生長週期短,溫室氣體排放量遠低於動物性食物,對環境的威脅較小。     照片來源:吳玲怡營養師提供 資料來源:Our World in Data     2.多吃當季與在地食材   選擇當季在地的新鮮蔬果,能減少保存與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量。當季在地的原態食物也最能攝取到其完整的營養素。     3.選擇環境友善農作物與環保餐廳   友善環境耕作,致力於維護水土資源、生態與生物多樣性,促進環境資源永續利用。而環保餐廳提供環保、低碳之供餐及用餐環境,減少對環境的衝擊也顧及食安,民眾可到「淨零綠生活資訊平台」查詢認證餐廳。     4.減少浪費   惜食是綠飲食很重要的環節,依據聯合國「2024年食物浪費指數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浪費食物達10.5億噸,食物浪費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總年度8~10%,民眾若是能惜食,不僅能避免糧食浪費,也能減少無謂的溫室氣體排放。     5.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   過去因擔心共用餐具造成疾病傳染,推行公筷母匙和免洗餐具,讓「免洗餐具」成為衛生飲食的象徵。近幾十年來生活型態改變,國人外食頻率增加,為追求快速方便,一次性餐具使用量大增,巨量垃圾已造成環境負擔。隨身攜帶餐具除了響應環保之外,許多店家也提供自備容器相關折扣,亦有連鎖餐飲業者響應,提供民眾容器租借,大大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吳玲怡強調,「綠飲食」是一種個人健康的飲食及生活方式,也是一份對地球的責任,讓我們一起成為保護地球的食踐者。     美味綠食譜–涼拌紅藜毛豆(2人份)   照片來源:吳玲怡營養師提供   1.食材:紅藜30公克、毛豆100公克、鹽1.5克、香油(或橄欖油)5克   2.步驟 紅藜洗淨後加水以電鍋蒸熟。(紅藜與水比例1:1.2) 將毛豆放入滾水煮5分鐘撈起。 將煮熟之紅藜與毛豆混和,拌入鹽與香油即完成。(拌入些許黑胡椒更美味)   3.營養成份 熱量(大卡):256 蛋白質(公克):18 脂肪(公克):8 醣類(公克):8 膳食纖維(公克):10.6 鈉(毫克):608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0.09

  • 頭痛頭暈,原來也可能是脖子搞的鬼?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王小姐22歲,間歇性常常頭暈頭痛已經1~2年,起初一兩個月發作一次,近幾月常頻繁發作,症狀常先出現後頸部緊繃,如果沒有休息持續忙碌工作,就會往上延伸引起頭暈頭痛,但又不會有看見閃光等典型偏頭痛症狀,偶爾也會出現眼窩附近痠脹不舒服,曾至神經內科及眼科多次就診及詳細檢查,都告知沒問題。     最近因手肘痠痛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就診,看診當天剛好頭痛發作,自行吃了止痛藥也無法改善,經門診問診後執行X光檢查,側面X光影像顯示頸椎變直(正常應為C形)但無其他異常,整體判斷應為「頸因性頭痛」,與患者討論後執行局部類固醇注射,頭痛瞬間緩解。   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指出,因3C產品普及,頸因性頭痛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門診常見到許多患者反覆疼痛數年,直至手麻之後才來復健科就診,此時已合併頸神經根壓迫症狀,經2~3個月漫長的頸部牽引等復健治療後,手麻及頭痛都消失了,此時才知道原來多年的頭痛頭暈及眼窩痠痛是頸因性頭痛。   引起頸因性頭痛的主因係長期固定同一姿勢(如:看電腦、追劇、長時間使用手機…等),導致椎間盤突出而後壓迫頸椎附近神經及頸部肌肉緊繃牽引至頭部肉導致頭痛,至於引起眼窩附近不適的機轉則未明。   要預防頸因性頭痛,武俊傑提醒大家,應避免長時間專注3C產品,每30分鐘做30秒的頸椎伸展運動,按摩、熱敷也是放鬆方式,若經神經內科檢查已排除其他問題,頸因性頭痛應是可能原因,可藉由藥物及復健來逐漸改善。     側面X光影像     側面X光影像顯示頸椎正常應為C形 照片來源:武俊傑醫師提供   側面X光影像顯示頸椎變直 照片來源:武俊傑醫師提供     頸椎伸展運動   屈曲   伸展   側屈   回旋   後退     前進 照片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9.20

  • 炎熱的氣候,熱危害恐對腎臟造成傷害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全球暖化日益嚴重,天氣一年比一年更熱,很難想像原來氣溫跟內臟健康也有關係,炎熱氣候所導致的熱危害可能對戶外工作者,甚至中年糖尿病患者、慢性腎臟病患者造成危險。     熱危害泛指大家熟悉的一些狀況,包括像是熱衰竭、熱中暑等因外界溫度上升,導致身體調節失衡的狀況。其實人體有自我調節的機制,人體體溫大約維持在36度、37度,當身體對熱調節能力下降,核心體溫上升過快,散熱機制失衡,身體出現發炎現象,另外,面對高溫時,除了全身性發炎反應,人體也會因大量流汗、蒸發等導致水份快速流失,若水分補充不及或不足導致脫水現象,也是影響腎臟功能,造成腎臟損傷的一大危機。   炎熱高溫可能誘發全身性發炎反應,若再加上水份補充不足(缺水、脫水)是兩大造成腎臟損傷的主因。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主任謝至同指出,一般而言長時間暴露在戶外的工作類別,例如:軍人、戶外勞動者、農林漁牧、建築工程等或一些密閉空間者、運動選手等都是危險族群,其他像是過度肥胖、年長者、孕婦甚至嬰幼兒也都具有風險,面對炎熱高溫,身體調節能力較慢都要特別注意。   另外,有一些慢性病患者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患者或罹患呼吸道疾病: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以及慢性腎臟病都屬於高風險族群。   謝至同說,人體體溫調節中樞主要是透過皮膚、毛細孔、血管和呼吸的傳導、對流、輻射和蒸發來進行調節,因此無論哪個族群一但出現熱傷害,症狀大多相似,例如:全身無力、頭痛頭暈、口乾想吐甚至肌肉抽筋等,嚴重的還可能出現中樞神經異常,甚至意識不清或昏迷,這就比較危險了。   腎臟是負責維持人體液體平衡的器官,因此對極端高溫特別敏感,熱傷害還可能產生併發症橫紋肌溶解,橫紋肌溶解是一種急症,因橫紋肌急速損傷,導致肌肉細胞的壞死,肌肉的一些蛋白質及肌球蛋白滲漏,進入血液中並出現在尿中,若沒有即時治療,肌肉破壞的太嚴重,會導致腎臟機能損傷,甚至是嚴重的急性腎衰竭。   因此,為能降低熱危害帶來對身體的負擔與影響,溫度、濕度以及暴露的時間都是關鍵,高溫悶熱或烈日曝曬的環境,容易導致體溫調節失衡,而溼度太高的環境,也會讓人體代謝蒸發的效率變差,都儘量不要待太久,另外適時補充水份及電解質也助於舒緩。   謝至同提醒,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之外,透過平日的飲食管理「三多三少:多纖維、多蔬果、多喝水,少鹽、少油、少糖」也可降低對腎臟的負擔,提升對抗環境變化的能力。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9.04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