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醫療共有53筆結果

  • 營養師分享夏季水果食譜,鮮吃鮮營,這夏好健康!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許多夏季蔬果富含礦物質及維生素,能幫助身體代謝,豐富的纖維含量,對於維持腸道及血管健康也有助益。另外,不同顏色的水果含有不同的植化素,是身體抗發炎及預防疾病的好幫手。     每天該吃多少水果呢?   根據國健署的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天應攝取至少2份水果,而每份的份量,大約是一個女性的拳頭大小,若為切塊的水果,則以飯碗的7分滿為一份的量。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傅茵指出,平均而言,每份水果的熱量約60大卡、醣類15公克;許多人誤以為水果甜度和熱量呈現正相關,其實不然,甜度高的水果,熱量不一定比較高,也不代表醣類含量較多或容易導致血糖上升。     水果乾的份量要注意   水果乾是水果脫水而製成,雖然來自天然食材,看似安全、養生的小點心,仍然要留意攝取量,經過脫水後雖然縮小了體積與重量,但提供熱量的葡萄糖、果糖仍存在其中,也就是說,即使攝取較少份量的水果乾,也已經達到一份水果的熱量了。   例如:每100公克的芒果約55大卡,同樣重量的無糖芒果乾就含有328大卡,若添加糖去蜜漬的果乾,其熱量、糖份都會再增加,另外要注意,許多水果乾產品都會額外添加色素、香料或防腐劑,如:二氧化硫、偏亞硫酸氫鈉、亞硫酸鉀等,購買前記得多注意食品成份與標示。     市售果汁不可取代水果   傅茵營養師說,在現代忙碌的社會中,許多人會以喝果汁來取代吃水果,認為不但節省削水果、切水果的時間,也能攝取到水果裡的營養。但其實,大部份瓶裝果汁都是使用濃縮果汁還原而成,濃縮果汁在製作過程中,為確保品質,會經過高溫、高壓、殺菌的過程,容易導致維生素流失,也會添加糖,且製作過程中,大多會過濾掉膳食纖維。另外,現打果汁需要注意衛生安全,應確認使用的水果是否新鮮,果汁機和器具是否有正確清洗與消毒,作業環境是否整潔,以及人員在製作過程中是否佩戴手套,藉以確保製作的果汁安全無虞。     當季在地更營養   在水果的挑選上,建議民眾選購在地、當季的水果,除了減少因國際運輸而增加的碳排放量,在地時令蔬果,從產地到餐桌,所經過的時間越短,需要使用的農藥及防腐措施越少,也較能保留住營養素。     正確清洗,去除農藥   除了營養素,營養師也提醒大家,清洗水果以清水流動沖洗10~15分鐘為佳,網路上流傳以鹽水、小蘇打、醋等清洗方式,目前並沒有任何科學能證實清洗效果較佳,甚至有可能會影響農藥分解,所以建議民眾以簡單的清水沖洗即可。     慢性病患者應注意   傅茵營養師表示,雖然水果營養豐富,部份慢性病患食用上還是要特別注意,例如慢性腎臟病人代謝鉀子的能力異常,若有高血鉀的症狀,應避免高鉀水果,像是瓜類、小番茄、芭樂、奇異果等,並定期追蹤回診,由醫療專業人員個別指導;另外提醒有在服用降血壓、降血脂藥物(如:Amlodipine, Felodipine, Lacidipine, statin類藥物)的民眾,可諮詢藥師指導以及避免食用柚子、葡萄柚等水果,避免肝臟中酵素受到干擾,而無法順利代謝藥物。     食譜示範   一、沁涼鳳梨飲     照片來源:傅茵營養師提供     食材:鳳梨30g切丁、烏龍茶包1包、氣泡水300ml(無添加糖)   步驟: 1.以150ml熱水沖泡烏龍茶包後放涼 2.於烏龍茶中加入氣泡水 3.放入冰塊,最後再放入鳳梨即完成   營養成份:熱量16.4kcal、醣類4.1g、蛋白質0.2g、脂肪0g、膳食纖維0.3g     二、水果優格碗     照片來源:傅茵營養師提供     食材:奇異果20g、芒果30g、火龍果30g、無糖優格210g   步驟: 1.將水果洗淨、切丁 2.優格裝入碗中後,放上水果丁   營養成份:熱量178.9kcal、醣類16.1g、蛋白質11.9g、脂肪7.7g、膳食纖維0.3g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7.26

  • 產後骨盆肌肉大走鐘?令人心煩的產後漏尿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不知道妳有沒有這種困擾,在經歷10個月辛苦的負重前行後,好不容易卸貨了,卻總是在不經意的咳嗽、漏尿、跑步追回失控的幼獸時,感到內褲濕濕的嗎?甚至覺得產後身體彷彿不是自己的,總感到骨盆下墜、腹部肌肉無力,容易腰酸背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張懿芬表示,這些都是懷孕生產的印記,卻是許多婦女難以啟齒的私密煩惱,尤其在濕熱的台灣,既不舒爽更擔心有異味產生。     其實產後漏尿比妳想的好發許多,根據統計,在懷孕過程中約有4~6成孕婦曾有尿失禁,而在產後三個月仍有將近3成的人有殘餘症狀。通常漏尿情形在產後三個月內會慢慢改善,如果在產後6個月症狀仍持續,要自行恢復的機會就比較小了。張懿芬解釋,女性的骨盆底肌就像一個吊床,上面承載著膀胱、尿道、子宮,當吊床負重過度或時間久了(例:懷孕、體重過重、產道傷害、年紀增長),就容易造成吊床支撐力減弱,進而產生漏尿,這也是為什麼剖腹產媽媽仍然有可能發生產後漏尿的狀況。   隨著時代進步,也發展出許多治療利器,因每人嚴重程度不一,建議病人在門診跟醫師討論,目前就該院可提供的治療依序介紹:   1.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生理回饋訓練   主動發力收縮骨盆底肌肉,強化排尿排便相關肌肉強度。優點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且不須花費額外金錢;缺點是跟重訓一樣,要每日持之以恆鍛鍊,且骨盆底肌無法透過肉眼直接觀察,生理回饋訓練便是將貼片黏在身上相對應位置,可在螢幕上偵測發力是否正確。     2.磁波椅   利用電磁脈衝波刺激骨盆底肌肉,增強其強度與耐力。非侵入性,無須麻醉更衣,安全性高,僅需輕鬆坐在椅子上。每次療程20分鐘,每週兩次,六次為一個完整療程。需注意體內有金屬植入物者(心臟節律器、藥物幫浦)為療程禁忌症。     3.陰道雷射   雷射光的能量經由陰道探頭,作用在上皮組織造成溫度的變化,使膠原蛋白活化,再經由血管新生,達到組織重塑(remodeling)作用。過程中無痛、僅有微溫熱感,無需麻醉,建議3次為一個完整療程。目前健保無給付。     4.中段尿道懸吊手術   藉由手術,經陰道放置一個支撐尿道中段的懸吊帶,與周圍組織產生纖維化,當腹壓增加時,提供有效支撐。提供保守性治療失敗、漏尿較嚴重之個案選擇。     每一位生產後的女性都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巨變,不管是生理、心理彷彿經過一場戰爭,等待時間的修復固然重要,但也別忘了尋求現代醫療科技的幫忙,一味忍耐並不是美德,勇敢地跟醫師討論並做出對自己最適合的決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4.01

  • 2024年智慧醫院院長大會,推動醫療永續,數位綠色雙軸轉型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2024年智慧醫院院長大會於今(22)日在高雄展覽館北館會議室舉行,由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以下簡稱醫策會)與HST台灣智慧醫療創新整合平台(以下簡稱HST)及台北市電腦公會主辦,並由衛生福利部指導、高雄市政府協辦。本屆大會邀請到高雄市陳其邁市長、國家發展委員會高仙桂副主委及衛生福利部王必勝次長蒞臨。今年度延續去年朝向淨零碳排的目標,以「醫療永續 數位綠色雙軸轉型」為主題,並在高雄智慧城市展期間,邀請全國醫院院長以及智慧醫療產業之代表,針對醫療體系發展方向和國家重要政策進行焦點對談,期望透過院長大會凝聚醫療照護體系成員對於未來發展之共識。     醫療作為臺灣亮點關鍵產業,環境友善、綠色醫院及永續發展已成為全球淨零趨勢下各醫療院所的努力目標。為此,要如何將綠色科技、環保材料或設備製程與醫療照護體系緊密結合、相輔相成尤為關鍵。本屆智慧醫院院長大會會議核心將圍繞「淨零碳排」、「數位醫療」及「永續發展」如何與政府醫療政策結合,以及公部門資源如何協助醫療院所達成淨零減碳等實際面進行探討與分享,並邀請醫療機構代表分享他們的實務經驗,促進各醫院彼此交流學習,並進一步落實到創新的醫療服務與能源管理等實務操作中。     2024年智慧醫院院長大會在高雄展覽館舉行,希冀透過辦理智慧醫院院長大會,為醫療體系與相關醫療照護產業帶來新的觀點與啟發 圖片來源:醫策會     在國家政策與執行面上,高雄市羅達生副市長於大會中分享市政府如何透過數位治理與數位轉型使高雄市落實健康照護智慧化,實踐邁向淨零城市之目標,成為全球城市的典範;衛生福利部劉越萍司長也將分享政府對於醫療淨零碳排、發展智慧醫療科技等政策方向與重點,提供醫界及產業界未來的發展方向;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也就公部門可以提供醫院的資源進行剖析,希望透過本次的分享,讓業界能掌握公部門資源的有效運用,達成協助醫院推動節能減碳之目標。   除了公部門的分享外,本次大會也特別邀請到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吳美儀副院長與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大林慈濟醫院林名男副院長,分別就該院在數位淨零理念前提下,如何規劃布局並逐步落實醫療服務創新進行經驗分享。同時,醫策會方震中執行長也在會議中就如何實踐醫療永續與品質領航雙軸發展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在ESG的浪潮下,環境友善與綠色永續成為醫療體系發展的重要課題,醫策會希冀透過辦理智慧醫院院長大會,為醫療體系與相關醫療照護產業帶來新的觀點與啟發。醫策會及HST也將持續依循政府ESG的政策方向,提供醫界導入數位醫療建議,並透過優質的標竿案例,創造機構相互交流分享之契機,共同朝向醫療永續發展邁進。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3.22

  • NHQA國家醫療品質獎,與標竿機構攜手打造韌性臺灣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以下簡稱醫策會)辦理的國家醫療品質獎(National Healthcare Quality Award , NHQA)自1999年起,24年來始終秉持著引領臺灣醫療品質的信念,透過競賽的方式協助醫界進行全面性的醫療品質落實與提升。     本屆NHQA特別增設「傑出醫療類」,在本類競賽中獲獎團隊展現其卓越的臨床照護、先進技術與服務,及「ESG特別獎」,激勵醫療機構朝向永續經營的方向邁進。醫策會26日於公務人力發展學院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辦「第24屆NHQA國家醫療品質獎」頒獎典禮,得獎團隊在競賽中的卓越表現成為國內標竿。醫界在面對外在環境的挑戰下,仍堅守崗位,持續致力於醫療品質提升及發展,展現出健康體系的韌性,使臺灣醫療體系成為世界典範。     第24屆NHQA國家醫療品質獎頒獎典禮於公務公務人力發展學院福華國際文教會館登場 圖片來源:醫策會     提供醫療機構標竿學習平台,持續追求卓越品質   醫策會NHQA國家醫品質獎擁有多元的競賽種類,每年有逾100家機構、600組團隊報名,24年來累積參賽團隊約7300組,是國內最具權威且最專業的醫療品質領導品牌,提供醫療機構一個可相互分享與標竿學習的平台,透過競賽及評比營造品質提升之文化、優化臨床醫療照護實務、提升醫療工作效率及保障就醫環境安全等。本屆共有361個團隊在各類競賽組別中獲得國家級榮耀的肯定,「特優機構獎」為鼓勵醫療機構多元均衡發展各項品質改善活動,獲獎機構為本年度表現績優者,共分為醫學中心組、區域醫院組及地區醫院組,分別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獲得。     選拔優秀智慧創新產品,落地應用引領醫療照護新時代   隨著科技技術的發展與創新,近年發展出許多特色智慧醫療產品,醫策會因應國家發展數位轉型策略,透過NHQA競賽選拔出優秀、值得推廣的創新智慧醫療照護或整體解決方案,使照護流程整合有效落地應用,進而引領醫療照護進入全新的服務模式。本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臺中榮民總醫院及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委託臺北醫學大學興建經營)獲頒「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以品質管理為基礎,從臨床照護、行政管理或教學研究等各面向導入資訊科技,以提升整體醫療作業效率、降低潛在風險,如:電子病歷系統、影像判讀,應用人工智慧及大數據進行分析、發展遠距醫療等亮眼成果,因此脫穎而出。智慧醫療類產業應用組則由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榮獲「銀獎」、太暘科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及倍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榮獲「銅獎」。   衛生福利部薛瑞元部長在典禮致詞提到:「這20幾年來臺灣的醫療品質提升了很多,疫情時醫界的表現也給予了國人許多信心,外界對於臺灣醫療界保持正面的態度,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第一線醫療人員帶給民眾許多的感動。」醫策會張上淳董事長在發言中感謝各醫療機構為了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不斷地努力,除了第一線醫護同仁外,院內像是品管中心等各個單位也都為提升品質付出了許多的心力。同時也感謝所有為NHQA付出的評審委員,本屆也特別延續前一年度頒發「品質耆碩獎」予資深評審委員。   蔡英文總統於今(113)年元旦演說中提出繼續強化健康體系的韌性之目標,醫策會持續遵循國家政策方向,提升醫療品質、打造更具有韌性的醫療系統,NHQA國家醫療品質獎亦將與醫界典範攜手,再創臺灣醫療的巔峰榮耀。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2.27

  • 愛滋防治,從校園做起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臺北市近年在衛生局、聯合醫院及民間單位的共同努力下,自2018年起愛滋新增感染人數逐年下降,已連續5年平均降幅高達20%以上。在疾病管制署公布國際愛滋防治策略目標95-95-95方面,臺北市最新統計數據2022年度為90-97-95,其中第2個95已發現的感染者服藥率高出全國2個百分比!為能深耕愛滋防治觀念,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今年與劇團合作辦理愛滋防治校園巡迴舞台劇宣導活動,深入國中及高中校園辦理27場舞台劇演出,以活潑有趣的戲劇表演方式傳遞愛滋防治觀念,嘉惠約8,500名師生,滿意度評分高達9.18分(滿分10分),獲得學生熱烈迴響。     愛滋防治一直是臺北市關注且重視的議題,為遏止疾病蔓延,臺北市積極配合疾病管制署政策投入愛滋防治工作,訂定減少社會歧視、降低新增感染、完善個案照護的防治策略,持續有效的控制疫情。愛滋新增感染人數自2018年起逐年下降,已連續5年平均降幅高達20%以上,防治成效斐然。   臺北市目前持續依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訂定2030年「95-95-95」的目標執行愛滋防治策略。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全國2022年成效為「90-95-95」。「95-95-95」第1個指標即95%知道自己感染,臺北市藉由積極開發多元愛滋篩檢管道引導民眾接受篩檢,期望能讓未確診的感染者藉由篩檢獲知病況,及早進入醫療體系,目前已達到90%;第2個指標為95%感染者有服藥,由專業個案管理師協助愛滋感染者進入醫療體系,已達到97%,高出全國2個百分比;第3個指標則是95%服藥者病毒量受到控制,藉由提供一天一顆藥的簡易服藥模式,使感染者有效抑制體內病毒量,目前已達到95%。   為能提升第1個95指標,本市提供多元的愛滋篩檢管道,其中包含推廣愛滋快速自我篩檢試劑及各項匿名篩檢活動,鼓勵有性行為的朋友至少進行1次愛滋篩檢,利用本市提供具隱私性的篩檢管道得知自己的健康狀態,維護自身健康。   除此之外,為深耕愛滋防治觀念並響應12月1日世界愛滋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於2020年、2021年及今年皆配合世界愛滋日,邀請專業劇團,進入臺北市國中及高中(職)校園辦理愛滋防治巡迴舞台劇宣導活動,今年預計演出27場,嘉惠約8,500名師生,統計至11月10日已演出21場,愛滋防治知識部分演出前測驗平均分數為6.19分(滿分10分),演出後測驗平均分數為8.82分(滿分10分),分數成長率達42.49%,學生滿意度達9.18分(滿分10分),成效良好。   昆明防治中心王建淳副主任說, 除了學習愛滋防治知識,臺北市亦非常重視對於愛滋感染者之態度及預防感染行為等議題,我們在學生填答問卷中的態度部分「若發現周遭有朋友感染愛滋,我可以自然地與他相處」,行為部分「未來若發生性行為,我會使用或說服對方使用保險套」、「未來若得知親友對愛滋病防治觀念誤解,我願意主動分享今日所學知識」等皆可看見顯著提升,顯見正確傳遞疾病相關知識,影響學子對於疾病預防及關懷之態度。   昆明防治中心於12月1日世界愛滋日在臺北市政府1樓中庭辦理臺北市愛滋防治校園巡迴舞台劇成果發表記者會,由校園巡迴演出之斑馬人演劇團現場精華版演出,邀請熱情響應巡演活動學校出席頒發感謝狀,更邀請參與校園巡迴演出問卷填答及臺北市愛滋防治學生網路有獎徵答活動獲獎同學現場領獎,感謝學校重視愛滋防治議題,並給予參與愛滋防治活動同學鼓勵。   若您有任何性病、愛滋病相關疑問,或想諮詢愛滋在家快速自我篩檢試劑及各項匿名篩檢活動相關問題,歡迎您撥打臺北市性病愛滋諮詢專線02-23703738,或至Facebook「愛在昆明」粉絲專頁詢問。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2.01

  • 思覺失調症的癌症風險不容忽視,宜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根據過去的文獻,思覺失調症患者的預期壽命明顯低於一般人群,平均壽命較一般人群少10~15年。在這些患者中,較低的預期壽命可以歸因於更高的身體疾病發生率。為了減少上述預期壽命差距,需要加強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身體疾病診斷和治療。其中,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癌症診斷率、癌症篩檢及治療為先前研究的重要議題。     一項由臺北巿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跨院合作進行的研究發現,顯示思覺失調症的癌症風險不容忽視,宜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這一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發表,提供實證資料與國際學術界對話。   研究團隊採用全國健保研究資料庫,總共納入107,489位於2000年至2019年之間被診斷出患有思覺失調症的患者。進一步,透過台灣癌症登記檔及全國死亡檔之大數據資料,追蹤觀察了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的資料。研究團隊共識別出了3,881例初發癌症病例和2,288例癌症死亡病例。研究結果顯示,在患有思覺失調症的族群中,與一般人口群相比,整體癌症發生率稍微較低,然而癌症死亡率卻較高。此外,研究團隊還計算了癌症死亡率和癌症發生率之比值,此一算法可以讓我們知道在相同的癌症診斷數量下,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癌症死亡數量卻比較高,且在各種癌症種類均有類似發現。   第一作者鄭楚玄住院總醫師指出,這一發現顯示了患有思覺失調症的人群在診斷癌症之後,死亡率卻比一般人群高。可能原因為思覺失調症患者較晚被診斷出癌症,導致癌症診斷時已相對晚期,抑或是在診斷之後未能接受適當之癌症治療,而導致死亡率較一般人群高。本研究另外針對台灣四癌篩檢中的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進行分析,顯示此四種癌症在思覺失調症及一般人群中診斷後死亡率的差距大,推測可能顯示思覺失調症患者接受癌症篩檢率較低。未來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深入探討思覺失調症患者診斷後死亡率較高的潛在原因,以及可能存在的癌症篩檢資源使用不均之現象。   通訊作者郭千哲醫師表示,這項研究顯示了全國大數據資料在健康研究中的重要性,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癌症預防與治療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研究結果也突顯精神病患在健康醫療體系存在相關潛在的問題,需要社會各領域持續關注和改進,例如強化精神病患之癌症篩檢。   ※跨院研究團隊合作:包括聯醫松德鄭楚玄醫師,郭千哲教授,陳文瑩主任,張祜銘主任,潘俊宏主任等,北醫團隊蔡尚穎教授,及馬偕醫院陳喬琪教授等。   ※研究經費來源: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及台北巿政府衛生局統籌款研究計劃,謹此誌謝。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0.05

  • 兒童要定期塗氟,成人也需塗氟嗎?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定期帶家中六歲以下兒童到醫療院所塗氟的家長們是否曾想過或詢問過牙醫師:「小孩要塗氟,那大人是否也可以塗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林理堂表示,答案是可以的,而且對於一些特定族群的成人也建議需定期塗氟。     氟普遍存在水、空氣、土壤及食物中,人體內本來就有氟,主要存在於骨骼及牙齒中;而存在於口腔內的氟化物可和牙齒表面結合,增加牙齒表面對酸的抵抗力,並促使初期脫鈣的牙釉質再礦化。氟化物也能干擾口腔內造成蛀牙之細菌的生長代謝及酸的產生,進而減少蛀牙的形成,所以氟可說是防蛀抗生素。   林理堂說明,所謂的塗氟是將含氟濃度22600ppm(濃度會因氟漆品牌而稍有不同)的氟漆塗佈在牙齒表面,塗氟之後多餘的氟漆會用紗布稍稍擦掉,並且建議塗氟後30分鐘內避免喝水、喝飲料及進食,即使不慎誤食,其劑量也不至過量,所以不必擔心會因塗氟而吞入過量的氟造成氟中毒。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提供     既有的政策是六歲以下之幼兒每半年可以到醫療院所塗氟,或是牙醫師到幼兒園幫幼兒塗氟。112年3月起,全民健康保險給付除原有的頭頸部電療患者塗氟及口乾症塗氟之外,新增「齲齒經驗之高風險患者氟化物治療」,此新增項目是提供糖尿病、65歲以上、腦血管疾病、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使用雙磷酸鹽類或抗骨鬆單株抗體藥物、惡性腫瘤、身心障礙(肢體障礙、慢性精神病、重要器官失去功能)等七大類患者每90天塗氟治療一次。   林理堂建議,除了塗氟,平常居家可使用含氟牙膏(WHO推薦1000~1500ppm)刷牙每日至少2次、每次至少2分鐘,以及含氟漱口水(含氟濃度約225ppm)每日使用一次,每次約10c.c.,這些都是安全且有效的運用氟化物預防蛀牙的方式。林理堂醫師溫馨提醒,無論是塗氟或是其他氟化物的使用,大家仍需注重口腔清潔、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及定期口腔檢查,才能有效的預防蛀牙。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0.02

  • 醫策會智慧醫院院長大會 推進臺灣醫療照護邁入新的里程碑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由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以下簡稱醫策會)台灣智慧醫療創新整合平台(以下簡稱HST平台)所主辦的「智慧醫院院長大會」,至今已邁入第6年,本(112)年度大會於今(24)日舉行,共有逾百位醫院正副院長參與,並聚焦「醫療機構推動淨零排放政策」與「次世代醫療資訊系統升級」兩大議題的推展進行交流。     大會邀請到國家發展委員會高仙桂副主委與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王必勝次長致詞,高仙桂副主委表示:「台灣將透過四大策略及兩大基礎,來實現2050淨零排放目標,很高興醫界在衛福部的指導下開始推動綠色轉型,也期待能將臺灣的成功經驗與資通訊科技應用成果輸出國際。」衛福部王必勝次長也指出:「要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建立永續發展的醫療照護將是臺灣各醫療院所未來的發展重點,在綠色轉型的過程中,數位醫療將是重要關鍵,未來亦將輔導醫院建構碳盤查及能源管理能力。」本屆大會邀請在智能科技應用與碳排減量推廣有成的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洪志興副院長及長庚醫療體系程文俊主任委員分享推動綠色轉型的實務做法。   除了推動淨零排放政策外,衛福部也在大會中公布次世代數位醫療平台的發展願景,透過資料交換標準化的整合性方案,達到資訊互通與累積醫療大數據的目的,同時也將大幅推進智慧醫療發展,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完整性,具體回應去(111)年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Bio Taiwan Committee, BTC)提出「加速醫療資訊系統革新」的建言。     大會有超過百位醫院正副院長及逾50位創新科技產業與學協公會高層參與 圖片來源:醫策會     醫策會王拔群執行長指出,醫院永續發展的各項規劃中,以團隊資源管理與照護團隊的職場復原力(resilience)為首要,醫策會也將和衛福部協力推動以價值為基礎的整合照護。他表示:「透過醫策會各項品質認證(包含疾病照護、美容醫學與健康檢查品質認證),以及強化醫院環境安全與災害應變能力,建構數位轉型的照護模式,將引領臺灣醫療服務永續發展。」   醫策會林啓禎董事長也在致詞中提到,智慧醫院院長大會是邀請全國醫院院長共同參與的年度策略會議,聯合了醫、產、官、學、研各界高層進行對談,今年更結合了醫策會的醫療品質領航營活動,擴大邀請醫院高層,有超過百位醫院正副院長及逾50位創新科技產業、學協公會等高層參與,成為國內最大規模的醫產跨界高峰會議。他表示:「智慧醫院院長大會不僅僅是一日的活動,後續亦將透過醫策會HST平台,進行『政策面』和『實務面』資訊及資源的整合與傳遞,和衛福部共同推進醫療機構的綠色與數位轉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3.24

  • 音波拉提後不滿意?李敏鎬、金荷娜、全昭旻公開保養秘訣,拉提前先做好功課!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音波保養日益受到歡迎,今(14)日Merz Aesthetics®莫氏醫學美容集團旗下品牌美國音波Ulthera®公開舉辦「即視青春。拉提隨我」記者會,並公佈在台針對589名消費者進行音波拉提問卷調查結果,數據顯示超過6成消費者在做完音波保養不滿意拉提效果,有超過5成消費者認為拉提維持時間不夠長。彭賢禮醫師、黃政傑醫師提醒音波拉提成效提升的關鍵來自於「精準、安全」的施打,美麗不盲從,先從不盲打開始!     主辦本次活動的Merz Aesthetics®莫氏醫學美容集團台灣洪淑芬總經理表示:「我們相信每個人都能擁有獨特的美麗與自信,而美國音波Ulthera®正是讓消費者能重拾自信的肌膚保養首選。美國音波Ulthera®擁有市面唯一即視顯像功能,獲得國際醫療審查權威機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及台灣衛福部認證,且是一種全球新興備受矚目的非侵入性肌膚保養技術,近年尤其受到亞太區消費者喜愛。日前在韓國特別邀請李敏鎬、金荷娜及全昭旻擔任品牌大使,以『See My Skin, Lift My Way即視青春.拉提隨我』的主張,透過這些巨星長時間站在鎂光燈所背負的壓力下,與美國音波Ulthera®相遇,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肌膚保養方式,找到屬於自我的美麗,擁抱最獨特的自己!」   現場也首播亞太區品牌大使李敏鎬、金荷娜、全昭旻3位韓國巨星影片,揭曉保養首選秘訣來自美國音波Ulthera®的精準量身照護,大使之一全昭旻也特別為了台灣粉絲錄製獨家影片,分享保養美麗秘方。活動品牌大使莫允雯也站台分享美國音波初體驗,親自傳授自信美拉提養成術。     6成消費者不滿拉提效果、5成認為維持時間太短   「即視青春。拉提隨我」記者會公佈音波拉提問卷大調查,問卷內容針對台灣589名消費者進行調查。問卷邀請到彭賢禮醫師進行數據解讀,調查結果顯示:   針對醫美治療選擇上,86%消費者傾向非侵入式,如音波、電波;14%消費者傾向侵入式。選擇非侵入式音波保養的主因為不需開刀(72.8%)、沒有傷口(68%)、能快速看到效果(63.1%)、較無恢復期(60.2%)。 消費者主要希望透過音波拉提臉部皮膚鬆弛(82.5%)、促進膠原蛋白增生(58.3%)、拉提輪廓線(54.4%)、拉提紋路(48.5%)、拉提雙下巴(35%)、拉提下垂眼皮 (33%)、拉提皮膚鬆弛身體部位(20.4%)。 有體驗過音波拉提的消費者,多數進行保養後不滿意的原因來自拉提效果不如預期(65.4%)、維持時間太短(57.7%)。而沒有體驗過音波拉提、想嘗試的消費者,最在乎保養後立即拉提的效果(72.7%),及希望維持效果能較長(63.6%)。 9成以上消費者願意多付出成本選擇獲得國際權威機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品質與安全性更有保障的音波拉提儀器,並在施作音波拉提過程中,透過即視影像顯示清楚看見醫師施作的皮膚層,更精確施打到正確的位置。   彭賢禮醫師提醒:「許多消費者對於音波保養有迷思,甚至可能因聽過音波保養有效果進而施打,然而選對音波才是真正關鍵。音波維持效果長的關鍵來自儀器施打的深度以及精準度,才能在適當深度提供適量熱能,刺激膠原蛋白及彈力蛋白的增生,讓肌膚在幾乎沒有修復期的情況下進行自然拉提,並且可以為消費者量身打造屬於自己的肌膚保養方式。而擁有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的儀器,在施打過程能提供穩定且較佳的治療品質,我會提醒想進行音波保養的消費者優先注重精準與安全這兩大要點。」     即視影像可準確掌握施打位置與深度,減少併發症的發生率   黃政傑醫師說明:「不同年齡層的人需求不同,並非真的要皮膚非常鬆弛才能施打,年輕族群想調整嬰兒肥、泡泡臉,也是可以通過音波讓臉型更加緊緻。然而施打音波過程,若是探頭拿得不夠服貼,就容易打在不對的層次,輕則無效,重則燙傷。因此透過音波拉提的即視顯影功能可以清楚看見醫師施打的皮膚層,協助醫師精準施打位置及深度,可有效降低因為探頭不夠服貼而產生的併發症,讓音波拉提非盲打,從未施作過的民眾也能對音波拉提感到更加安心。」         莫允雯首次體驗音波拉提,打造夢幻情人肌   首次體驗音波拉提的莫允雯表示因為拍戲需要面面俱到,而脖子是最能看出女人年齡的部位,所以選擇保養脖子部位,她表示:「原本擔心過程中無法即時了解狀況,效果不如預期,但美國音波可以根據我個人的需求,精準量身打造屬於自己的透明化拉提與肌膚保養方式,恢復期也較短,無需過長時間就感受緊實效果,讓我非常安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2.14

  • 每31分鐘14秒 就有1名國人罹患大腸癌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腸癌發生人數已連續15年位居第1位,依據國民健康署109年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7歲,相較108年延後了1歲。     根據癌症篩檢資料庫資料顯示,近期因疫情稍緩,111年大腸癌篩檢量較110年增加13.3萬人(增加12.4%),但仍未恢復疫情前(108年)的篩檢量;其中,111年男性篩檢人數49.2萬人,女性70.1萬人,男性篩檢人數相較女性少,而根據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男性大腸癌的發生率則比女性高出1.5倍。因此鼓勵男性應定期篩檢,並特別留意身體狀況,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癌症不會因為疫情的關係而減緩發生,為了「腸」保健康,民眾應積極接受癌症篩檢,只要兩步驟即可揪出潛「腸」危機,第一步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第二步當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異常時,請儘速接受大腸鏡檢查,以便及早揪出潛藏在大腸的息肉及癌症。     第一步:定期糞便潛血檢查 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有鑑於大腸癌的發生有近9成(88%)為50歲以上的族群,國民健康署提供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之民眾,補助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科學實證研究顯示,定期接受篩檢,可減少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及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糞便潛血檢查沒有侵入性,且檢查前不必限制飲食,只要照著8步驟,在家就可輕鬆定期篩檢!   持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 在採便管外的標籤寫下姓名、採便日期與時間。 旋轉管蓋後,將採便棒向上拔開。裡面的水勿倒掉。 在坐式馬桶內斜鋪衛生紙,避免糞便掉入水中不易採集。 坐上馬桶解便。(也可在報紙上解便後取得檢驗樣本) 在整條糞便上以輕劃方式重複來回刮取適量的檢體。 將沾有檢體的採便管插回管內並用力蓋上。 送回醫療院所,回家等待檢驗報告。     第二步:篩檢結果異常 6個月內儘速做大腸鏡檢查   大腸癌篩檢為陽性的民眾,經由大腸鏡檢查後,發現平均每2人中1人有息肉、每20人中有1人罹患大腸癌!我國實證資料顯示,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者,若超過6個月不做大腸鏡檢查,罹癌風險會增加30%;而超過一年以上才做大腸鏡檢查,罹患晚期大腸癌的風險則增加2.8倍。國民健康署提醒,篩檢結果異常時,請儘速至醫療院所安排大腸鏡檢查,如檢查發現息肉,可同時進行切除,就可以儘早阻斷癌前病變的發展,避免惡化為大腸癌。     足量蔬果與規律運動 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大腸癌的風險因子包含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等。國際癌症研究總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豬肉、羊肉、牛肉),則會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另,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新春連續假期期間,與親友聚餐多攝取蔬菜水果,減少紅肉及加工肉(煙燻、鹽漬或亞硝酸鹽加工),另外不妨安排一同出遊「走」春,每日一萬步,健康「腸」保固。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1.12

  • 「肝部分切除術」等17項達文西手術費納入健保給付,近千人受惠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中央健康保險署繼「達文西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與「達文西機械手臂部份腎切除術」手術費得比照健保腹腔鏡手術項目申報之後,於111年12月22日「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討論再通過「肝部份切除術」等17項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手術,手術費得比照健保胸(腹)腔鏡手術項目申報,民眾將僅需負擔達文西相關醫材費用,預計最快於112年3月1日公告實施。推估近千人,未來面對相關手術時有多一種術式的選擇。     健保署李伯璋署長表示,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在有限的預算下選擇較有價值的新醫療科技納入健保給付,為目前健保署面臨的重要課題,部份病人確實對達文西手術有臨床需求,醫師可藉由達文西機械手臂輔佐執行精準的切除、修復和縫合,降低手術風險,未來民眾選擇「肝部份切除術」等17項達文西手術,僅需負擔達文西相關醫材費用。   另健保署為維護達文西手術執行品質,為民眾把關,訂定執行醫師之專科別限制、要求醫師須經訓練並由特定學會認證後方可執行達文西手術。將規範醫療院所執行17項達文西手術,應於申報費用後2個月內上傳術後14天內是否發生不良事件、術中出血量等手術及療效資料,以利後續臨床實證追蹤評估。   達文西手術近年常用於泌尿科、消化外科、胸腔外科等科別臨床治療,惟健保署經醫療科技評估(HTA),達文西手術因其設備購置、耗材及維修費用等成本,相較傳統手術昂貴,不符本土經濟效益,且部份項目療效及安全性證據尚不充足,健保署分別於106年1月及109年12月起,先行同意具安全及療效實證、執行醫師學習曲線純熟的「達文西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及「達文西機械手臂部份腎切除術」手術費得比照健保腹腔鏡手術項目申報,達文西相關之醫材仍由民眾自費。至於其他達文西手術之手術費及相關醫材費用則由民眾自行負擔。   而自110年起,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台灣胰臟醫學會等多個醫學會陸續向健保署建議,「肝部份切除術」等17項達文西手術,經HTA評估具安全及療效實證,且實證資料亦顯示有助於減少手術時間及出血量,建議可參考前例,手術費比照胸(腹)腔鏡手術項目,由健保給付,並在醫療服務共同擬訂會議一致通過。   健保署李伯璋署長進一步說明,未來健保署仍會持續配合醫療科技發展及實際臨床需要,將新醫療技術納入健保給付,以提供民眾與時俱進之醫療技術,減輕就醫負擔,同時讓醫療提供者得到合理給付、改善現有醫療環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2.28

  • 長輩量六力 關心老化與失能的距離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超高齡的浪潮即將到來,老化使身心功能衰退是一個重要課題,若到達失能階段,則更需要依賴家庭成員或主要照顧者的照顧,甚至造成家庭嚴重負擔。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數據指出,109年國人健康餘命與平均餘命差距約8年,即平均需仰賴家人或主要照顧者照顧8年。然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身心功能可以透過適當的介入策略而維持或回復,進而預防及延緩失能的發生,並明確點出「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情緒)」是維持生活品質者不可或缺之六項能力。     為因應疫情並提高功能評估的可近性,國民健康署依據WHO指引,於今(111)年發展六項能力的線上評估工具,民眾可加入「國健署 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好友(LINE ID搜尋「@hpaicope」),在家中即可評估長輩有無衰退徵兆,後續可採取LINE@中之健康資訊或搜尋社區據點課程或活動,及早獲得生活照顧上的改善。     長者整合式照護 22縣市共同守護   為能推動長者功能評估,國民健康署於全國推動「預防及延緩失能之長者功能評估知能提升試辦計畫」,運用各式宣導管道並與社區據點合作,教導民眾如何使用自評工具進行自我健康管理,並招募醫療院所加入試辦計畫,針對自我評估異常、多重慢性疾病或高齡75歲以上的衰弱高風險長輩,提供更深入之功能評估。亦透過整合社區內運動、營養等各類據點與資源,提供居民整合性的照護。   111年為因應疫情及提升功能評估的可近性及便利性,國民健康署建置「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目前好友人數計約7萬名,並透過約450個社區合作點推廣自評工具,總計近20萬人次完成自評,其中約9.4萬人次(佔47%)有1項以上功能異常,評估結果以行動及認知異常較多,分別占27%及20%;醫療院所提供之專業功能評估服務,已服務約8萬人,其中1.3萬人(佔16%)為至少1項功能異常者,評估結果以行動及認知異常較多,分別占總評估人數之8.9%及4.2%。     長輩定期自我評估 需要家屬與主要照顧者共同支持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至少每六個月,利用長者量六力線上工具進行自我檢測,早期發現異常,及早介入處理,是預防及延緩長輩失能的關鍵行動,若長輩有多重慢性疾病或高齡75歲以上,家屬可協助至專業功能評估單位,由醫事人員深入評估六大能力,並安排整合式的照護計畫。若家屬及主要照顧者能共同關心長輩健康,協助自評、陪伴就醫,並鼓勵參與社區活動,更能發揮預防及延緩失能的最大效益。     「國健署 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請透過LINE ID搜尋「@hpaicope」或掃描下方QR code,加入好友並註冊後,即可進行自我檢測。簡介及操作影片請至健康署健康九九+觀看,連結網址:   1.加入長者量六力 讓健康不退流行: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7518 2.長者量六力LINE@操作教學: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7519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2.27

  • 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卓越中心認證 表揚成效優良醫療院所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與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以下簡稱醫策會)今(10)日舉辦「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卓越計畫成果發表暨頒獎典禮」,表揚並授證予執行成效優質且通過「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卓越中心(IPCAS CoE)」認證醫院。典禮邀請到疾病管制署周署長志浩、計畫主持人張副校長上淳與醫策會洪副執行長聖惠蒞臨並頒獎,也對於獲獎之醫療院所面對COVID-19疫情衝擊,仍持續精進院內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以降低感染與抗生素抗藥性帶來的危機,提升病人照護品質,保障病人安全的成果表達肯定。     「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卓越計畫」由醫策會以多面向整合性策略與品管手法,並參考國際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相關文件,導入具實證基礎之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措施,制定「領導、當責、行動、監測、改善及教育」6大核心要素,發展成為醫院內部優化之標準作業流程,並以認證標準檢視成果。首次由4家標竿機構領銜:包括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及高雄榮民總醫院,4家醫學中心自願擔任主責醫院,做為標竿帶領21家聯盟醫院及19家聯盟診所執行,為國內首度透過醫療群組院所合作模式運行。   在110年至111年期間,4家主責醫院積極通過「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卓越中心(IPCAS CoE)」認證,並展現其輔導及引領能力,透過指標監測、訓練課程、交流會議、輔導及訪視等方法,協助各層級醫院相互觀摩學習、經驗與資源共享,共同提升醫療院所之照護品質。   因應新興傳染病防疫與應變,持續優化感染管制品質(如: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等醫病安全措施等)、落實感染管制,可防範院內傳染病疫情發生。此外,因抗生素新藥進展有限,而全球抗藥菌日益增加,不僅增加病人死亡率、延長住院天數更增加醫療支出與民眾負擔。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如果沒有採取行動控制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在2017至2050年期間,全球可能造成100萬億美元的產值損失;依據英國知名經濟學家Jim O'Neill推估,若抗藥性危機延續至2050年,全球每年將造成1,000萬人死亡。因此,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刻不容緩。   鑑於此,本次典禮現場亦邀請得獎醫院分享執行經驗及成果,期待透過成果發表暨頒獎典禮,鼓勵醫療院所持續優化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將正確使用抗生素與落實感染管制措施觀念向基層醫療診所與民眾扎根,提供民眾更優質的醫療照護。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2.10

  • 7成醫院智慧醫療待開發 醫策會HST平台提供醫產媒合助力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根據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以下簡稱醫策會)2022年5月於醫療品質雜誌發表的調查報告,其盤點臺灣醫院智慧化發展情形顯示,高達8成6的醫院首長、資訊長、科技廠商主管認同推動智慧醫療發展是醫院的首要任務,但接近半數高階主管對於智慧醫療的發展方向感到徬徨。另全臺灣近3成醫院可自行開發大部分智慧醫療專案,但仍有7成醫院是與廠商合作開發為主,顯示醫產合作具有極大合作商機。     在今(2022)年的一份調查亦發現,有高達7成的醫院在近3年的資訊科技人力及預算上有顯著增加,且有逾9成的醫學中心明年度預算將投入醫療AI發展,顯示醫院對於發展智慧醫療的重視。但同時也認為現有技術與產品的成熟度、穩定性尚無法完全解決臨床面臨的問題,再加上技術與產品資訊零散,難以有效率地取得完整資訊,跟一般消費性產品有很大的差異。   醫策會作為國家級的醫院評鑑及品質促進機構,推動醫療品質改善策略及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競賽經驗,於2019年成立「HST(Health Smart Taiwan)台灣智慧醫療創新整合平台」促進醫療與科技的跨界合作,解析政策方向,以醫院管理者及臨床照護者的角度提供智慧科技導入建議。HST平台協助釐清醫產雙方需求,精準對接,並提供專案資源,推動智慧科技的場域試煉,近2年已成功促成28項臺灣品牌的智慧科技導入醫療機構應用。   2021年醫策會於台灣醫療科技展解析「醫療智慧化需求」及「智能化政策方向」引起熱烈迴響,今年醫策會也提升全國調研的廣度與深度,並將於12月1日至4日在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南港展覽館1館4樓M3a攤位)展出,解析醫品、病安政策趨勢,並邀請多家醫院分享政策要求及臨床實務做法。現場將解析醫療服務的核心-病人安全目標與醫院的智慧化作為,包含運用「機械手臂輔助系統」及「智慧肺癌模擬手術」提升手術安全、結合「嬰兒遠端智慧監測」完善孕產兒安全、導入「智能疫苗計量分裝機研究」及「智能調劑系統」守護用藥安全等。更將發表首份全國性智慧醫院發展情形盤點結果,並率先提出「科技導入醫療場域的潛在病人安全風險」議題,值得各界關注。   王拔群執行長表示,醫策會具有「引領前瞻性健康照護價值」使命,臺灣的醫療與科技兩大產業皆具有傲視國際的實力,不過雙方有截然不同的思維與高度專業化的發展,整合並非一蹴可幾。醫策會積極推動智慧醫療的跨域合作,成立HST平台提供產業諮詢、人因工程輔導、場域試煉,協助科技產業與醫療對接,加速產品發展與落地應用,共同將臺灣醫療科技推向國際。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1.24

  • 給飲酒者在疫情中的溫馨提醒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自5月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以來,公共場所關閉,公司企業啟動居家辦公模式,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到底疫情對於喝酒的人會有什麼影響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張祜銘說,可以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雖然喝酒地點從餐廳轉移到家中,許多國家都發現大多數喝酒的人喝的量會比原本還要多,在美國、英國、德國也發現酒品銷售量反而增加。   此外,可能是因為在家中時間變長的關係,歐盟國家的家暴通報案件大幅增加,這也反映出面對疫情的恐慌,或是家人之間的相處問題在此時浮上檯面。有些人選擇喝酒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安恐懼,在門診也觀察到有不少原本已經戒酒成功的病人,在疫情期間控制不住又開始喝酒了。   至於喝酒對於身體會有什麼影響呢?張祜銘表示,大量喝酒可能會抑制免疫系統對抗病毒的能力,研究也發現,大量喝酒會抑制打疫苗產生的免疫力。此外,喝酒可能會造成肝臟、腸胃及心血管等器官病變,造成在疫情期間不必要的外出就醫。OECD國際組織在2020年曾經提出呼籲,各國政府應該重視國民飲酒健康問題並制定政策,飲酒者也應該注意喝酒習慣在疫情期間的變化。   面對疫情可以怎麼做呢?張祜銘提供以下一些方法讓大家可以試著幫助自己度過疫情帶來的恐慌:   1.規律作息:固定的躺床及起床時間,避免睡眠紊亂而依賴酒精。   2.適量飲食:固定的吃飯時間,選擇健康飲食,避免空腹飲酒造成更大傷害。維持體能:定期安排在室內可以做的運動,例如瑜珈、快走、深蹲。   3.維持人際:主動關心久未見面的親友,也可以定期安排視訊聚會,避免因隔離的孤獨感而飲酒。   4.接納自己:接納疫情期間的壞情緒,不要藉酒澆愁反而愁更愁。   5.建立目標:多出來的時間空檔,很適合為自己訂下一個具體的目標並做出改變,回歸工作時同事也會驚訝於您這段期間的改變。   6.尋求協助:如果自己的情緒、睡眠或飲酒問題無法獨自處理,也可以電話聯繫專業人員尋求建議或主動就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具有完整的成癮醫療團隊,可在門診進行飲酒問題的評估與治療,此外也在衛福部協助下設置飲酒問題諮詢專線,民眾對於醫療資源相關疑問都可以撥打電話至(02)2728-5791諮詢酒癮個管師。希望在疫情尚未落幕之前,大家都可以調整好生活型態並維持健康,為回歸原本工作及生活做好準備。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8.05

  • 黑髮變金髮 脫色脫染的魔法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東方人的髮色屬於黑髮,想要變換髮色呈冷灰、粉紅、乾燥玫瑰等顏色,就必須要藉由脫色、脫染劑(俗稱漂髮)先淡化頭髮中的黑色素,再輔以染髮劑來顯現出色彩。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提醒您,頭皮是毛囊最多、最密集的部位,使用脫色、脫染劑要小心留意,不當使用則可能出現如紅斑、搔癢等症狀。     食藥署表示,脫色、脫染劑一般多有兩劑,第一劑為鹼劑,有些產品會添加過硫酸銨(Ammonium persulfate)、過硫酸鉀(Potassium persulfate)、過硫酸鈉(Sodium persulfate)等成份,利用氧化還原的反應熱強化效果;第二劑則為含過氧化氫的水溶液,使用時將兩劑混和,可淡化毛髮中的黑色素氧化分解使毛髮顏色變淡。而使用脫色、脫染劑時記得要戴手套。塗抹時要避免脫色脫染劑接觸臉部或頸部,若不慎接觸時,應立即沖洗;也要避免塗抹及沖洗時接觸眼睛,若不慎接觸時,應立即以大量清水沖洗,並迅速就醫。使用後若皮膚有任何異常現象,應迅速就醫。   脫色、脫染劑屬於特定用途化粧品管理,購買及使用前可以先上食藥署建置的西藥、醫療器材及化粧品許可證系統(網址:http://info.fda.gov.tw/MLMS/H0001.aspx)查詢是否經過衛生福利部核准,使用脫色、脫染劑前應請詳閱說明書,並依據使用方法正確使用;也不要將脫色、脫染劑使用於頭髮以外的毛髮,如眉毛、睫毛等;此外,剛修臉或剃臉後,也應避免使用,如屬於敏感性皮膚者,建議使用前諮詢皮膚科醫師;於脫色、脫染後一星期前後,不建議進行燙髮。   食藥署提醒您只要過去曾因為使用脫色、脫染劑,引發過敏反應或身體不適等症狀;或頭皮、頸、臉部有腫脹、受傷、過敏、發炎狀態、皮膚疾病或身體有特殊情況(如患病、病後恢復、生理期及懷孕期間等);腎臟疾患或血液疾病之患者,都應避免使用脫色、脫染劑。而脫色、脫染劑未使用時,要存放時應放置於孩童無法接觸的地方,也要避免存放於高溫及日光直射的場所。   最後,消費者若發現有不良品或使用時發生不良反應,可通報食藥署建置的「藥物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網址:http://qms.fda.gov.tw/tcbw/,通報專線:(02)2521-5027。為增加消費者對化粧品安全使用的認知,食藥署特別成立「TFDA化粧品安全使用」粉絲團,更多化粧品安全選用資訊請上http://www.facebook.com/tfdacos查詢。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8.04

  • 「視訊診療」,疫情期間就醫不中斷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因應疫情升溫,很多慢性病人不敢去醫療院所但有定期就醫服藥需求,健保署自110年5月15日起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全國三級警戒降級或解除之次月底為止,推動全國視訊診療指定院所開設「視訊診療門診」,同時開放複診病人經醫師評估病情穩定可採電話問診,不僅有效減輕患者疫情期間就醫的心理壓力,更可降低暴露風險。     王先生住在台南市東山區,長期固定在住家附近診所就醫,去(109)年9月因腹部不適,需要進一步檢查,診所醫師將其轉診至嘉義的醫院並診斷出肝癌早期,經治療後病情穩定定期追蹤。今年5月恰逢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肆虐,王先生即便身體稍有不適也不太敢就醫,預定回診日前晚還焦慮到失眠。醫師評估王先生病情尚屬穩定,告知疫情期間可透過「視訊診療」看病;但因不諳智慧型手機操作,於是請王先生可用「電話問診」,看診後由家屬攜帶健保卡至醫院過卡、繳費及領藥。   健保署南區林純美組長表示:目前雲嘉南地區已有55家醫院、1,389家基層診所受衛生局指定為視訊診療機構,民眾可透過「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即時查詢各縣市視訊診療的院所名單及掛號資訊,以電話或網路預約,亦歡迎加入健保署官方FB、Line帳號,進一步了解視訊診療就醫流程等最新消息。建議可先電話詢問院所,或撥打諮詢專線:0800-030-598,手機請改撥02-4128-6780。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30

  • 國人每年超過3千人死於口腔癌 早期檢查揪出病變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口腔癌為我國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ㄧ,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排名第4名。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死因統計和國民健康署10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超過3千國人死於口腔癌、8千多人診斷為口腔癌。預防口腔癌的發生,除避免接觸菸、檳榔及飲酒等危險因子外,有菸檳行為者,定期口腔黏膜檢查也不可少。     實證顯示,有菸檳行為者不做口腔黏膜檢查,死亡風險增加3成5,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接受癌症篩檢的情形也大受影響,根據1~6月最新統計,有菸檳行為者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有23.7萬人次,相較109年同期減少約1.5萬人次(6/%)。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於防疫期間做好全防護,抗疫也要防癌,呼籲有菸檳習慣的人拒絕使用檳榔、菸品外,符合口腔癌篩檢資格尚未接受口腔黏膜檢查者,記得於疫情緩和後,要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     自我檢查5症狀-「破斑硬突腫」   預防口腔癌的不二法門為「拒絕菸檳、定期檢查及早就醫」,有嚼食檳榔與吸菸行為的民眾需及早戒除菸檳等有害物質,也應養成定期至醫療院所做口腔檢查的習慣,早期發現口腔病灶是提升存活率與降低治療難度的關鍵,民眾若發現口內出現「破斑硬突腫」之一的情形,應盡速就醫:   1.破:口腔黏膜破皮超過兩週未癒合   2.斑:口腔黏膜出現不明的紅斑、白斑   3.硬:口腔黏膜逐漸變硬、緊,最終嘴巴張不開   4.突:口腔黏膜表面不規則突起(乳突狀或疣狀突起)   5.腫:臉或頸部出現腫塊或兩側不對稱。建議至牙科或耳鼻喉科就醫,必要時應接受切片檢查,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才能真正有效降低口腔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     口腔黏膜檢查,降低死亡風險   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篩檢率達約5成,就可降低21%晚期口腔癌發生率及26%死亡風險,為降低口腔癌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自民國99年起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民眾,每2年1次口腔癌篩檢,每年透過篩檢可以發現3,600名癌前病變個案與約1,300多名口腔癌。不過,防範口腔癌不能僅靠政府衛生局所與醫療院所等單方面推動篩檢,有菸檳習慣的民眾只需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之牙科、耳鼻喉科之醫療院所,就可接受檢查。依資料顯示,經檢查發現為早期(第0~1期)病灶與及時接受口腔癌治療,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如果延遲發現或治療,則晚期個案存活率不到4成!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29

  • 居家防疫 持續哺乳增強寶寶免疫力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母乳具有多種抗體及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物質,可以增強嬰兒免疫力,保護嬰兒避免感染。世界衛生組織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建議各國政府單位應持續鼓勵那些懷疑或確診的母親開始或繼續母乳哺育,並勸告母乳哺育的好處遠大於傳染病傳播的潛在風險。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於西元2021年4月8日指出,迄今為止,尚未檢測到透過母乳和母乳哺育而傳播的活性COVID-19病毒(可引起感染的病毒),並建議所有母親繼續哺餵母乳。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遵循該基金會提供之「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保持寶寶健康與安全的哺乳技巧」,以確保母嬰的安全:   一、保持衛生良好下繼續母乳哺育   餵養寶寶須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把握3W的重要技巧(Wear餵養寶寶時戴口罩、Wash觸摸寶寶前後用肥皂洗手、Wipe定期清潔和消毒接觸過的表面)。     二、如果染病,要採取特別衛生措施並繼續母乳哺育   如果在分娩前或母乳哺育時感染新冠狀病毒的母親,其乳汁中會有抗體,可以保護嬰兒並增強嬰兒自身的免疫反應。如果母親有發燒、咳嗽或呼吸困難,要立即尋求醫療照護,並遵照醫護人員的指示,若身體狀況還可以哺餵母乳,都要遵守上述3W技巧,才可以繼續哺乳。     三、當染病嚴重而無法哺餵母乳時,可以擠出母乳餵養嬰兒   當母親病情嚴重而無法哺餵母乳時,應立即就醫,並可以將母奶擠出來,請家庭中未受感染的成員遵守上述3W技巧,協助餵養嬰兒。     四、如餵食配方奶時要格外注意   母乳哺育是提供嬰兒健康成長和發育最佳食物。但在某些情況下,母親無法或決定不進行母乳哺育,而以配方奶餵養嬰兒,應按照包裝說明,並特別注意徹底清洗奶瓶、奶嘴和其他使用的設備,同時也要遵守上述3W技巧。     參考資料: 1.WHO (2020). Breastfeeding and COVID-19. Scientific Brief. 2. Breastfeeding safely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How to nourish your child following the current expert guidance. 3. Breastfeeding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Tips on keeping your baby healthy and safe.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22

  • 衛福部核准高端MVC-COV1901新冠肺炎疫苗專案製造

    文/美醫誌綜合報導      摘要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為積極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疾病(以下簡稱COVID-19)疫情防疫需求,於110年7月18日邀請國內化學製造管制、藥學、毒理學、臨床醫學、公衛、法律及醫學倫理專家召開會議,討論高端MVC-COV1901新冠肺炎疫苗(以下簡稱高端疫苗)專案製造申請案。     經過一天充份的審查與討論,鑑於高端疫苗的中和抗體數據已證明不劣於國人接種AZ疫苗的中和抗體結果,達成食藥署公告之「新冠疫苗專案製造或輸入技術性資料審查基準」要求,且安全性數據顯示無重大安全疑慮:   1. 高端疫苗組與AZ疫苗組之原型株活病毒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比值(geometric mean titer ratio, GMTR)的95%信賴區間下限為3.4倍,遠大於標準要求0.67倍。   2. 高端疫苗組的血清反應比率(sero-response rate)的95%信賴區間下限為95.5%,遠大於標準要求50%。   基於疾病管制署認定國內確有疫情及疫苗緊急公共衛生需求之前提,評估整體醫療利益與風險平衡,與會專家出席21人,主席不參與投票,18人同意,1人補件再議,1人不同意。   食藥署依「藥事法第48條之2規定」,核准高端疫苗專案製造,適用於20歲以上成人之主動免疫接種,接種兩劑,間隔28天,以預防COVID-19。另針對專家會議建議,該疫苗於專案核准製造期間,藥商須每月提供安全性監測報告,並於核准後一年內檢送國內外執行疫苗保護效益(effectiveness)報告,以保障國人用藥安全。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19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