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經閒置10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
搜尋懶人共有25筆結果
文/翁嘉妤 圖/傅暄閔 摘要 擁有性感美麗的胸型,一直都是人類自古以來對美的渴求,隨著隆乳假體的演進,從傳統認為乳房「越大越好」的觀念,到現在精緻化的量身打造,隆乳也逐漸變成一門不斷追求卓越的藝術,但面對玲瑯滿目的隆乳假體,初次接觸的民眾難免會不知如何選擇,究竟每種款式各有什麼優缺點,又各自適合什麼樣的族群呢?就讓美醫誌隆乳初級說明書,帶你先從假體開始認識起吧! 很久很久以前… 隆乳其實是相當悠久的手術,歷史上第一場隆乳手術始於1962年,是由美國醫師Frank Gerow和Thomas Cronin執刀,當時假體內容物質地比較黏稠,外殼也很厚,背後還有設計合成纖維來防止假體滑動,由於各項技術都還是尚未成熟的階段,因此術後觸感不佳,安全性也不足,但經過不斷演進,如今矽膠填充的假體已被廣泛使用,隆乳手術在外觀和安全性上,也都有很大的突破。 鹽水袋假體 鹽水袋假體的內容物是生理食鹽水,所以即使滲漏也會被身體自然吸收,但鹽水袋畢竟還是「水袋」,不僅容易破裂,邊緣也常會有不規則的皺摺,所以外觀較不自然。如今果凍矽膠已逐漸取代了鹽水袋假體,成為隆乳手術的主流選擇。 光滑面圓盤型果凍矽膠假體 光滑面果凍矽膠的特色在於觸感柔軟,視覺效果逼真,可以塑造出深邃乳溝,但是因為外殼較薄,表面材質光滑,所以術後需要勤加按摩3~6個月以上來軟化莢膜,並維持假體的空間和柔軟度,是較需費心照顧的假體。適合身形偏瘦,追求術後柔軟觸感需求者。 絨毛面圓盤型果凍矽膠假體 絨毛面果凍矽膠的材質是絨毛面顆粒,這樣細緻的表面紋理,有助於跟身體組織親密貼合生長,因此術後不用做隆乳按摩,還可以避免產生莢膜攣縮,適合想節省術後照顧時間的族群。 水滴型果凍矽膠假體 水滴型果凍矽膠,顧名思義外觀就類似水滴,站立時會呈現上薄下厚的造型,是符合女性自然胸型的形狀,可以補足上胸不夠飽滿的身形,也能夠可避免術後有球形感的問題,但也因為假體須保持水滴型的外觀,所以外殼會比圓盤型厚,內容物也較為緻密,觸感偏Q彈。 水滴型果凍矽膠表面是絨毛面的材質,與組織密合度佳,除了適合術後不想按摩的族群以外,對於乳房鬆弛、下垂者,水滴型也可幫忙「喬」好胸型,使胸線自然柔順。 曼陀水滴型果凍矽膠假體 2019年,知名隆乳假體大廠曼陀(Mentor)的水滴型假體正式在台上市,俗稱「美人魚水滴」,除了具備水滴型果凍矽膠的外觀、材質等特色外,還備有多達169種的假體尺寸供隆乳醫師選擇,從假體的飽滿度、底面形狀、容量做客製化分類,讓醫師能夠根據消費者不同的身型和乳房條件,找到最適合的假體型號。曼陀水滴型假體適合用於二次隆乳或困難胸型的隆乳手術,例如大小奶、鐘型胸、筍狀奶、胸肌強壯、乳頭位置過低者,都有不錯的改善效果。 ➦ 曼陀是什麼?我只聽過曼陀珠!這個曼陀不可以吃,卻價值約3萬條曼陀珠 影片連結:光滑面、霧面、圓型、水滴型該選哪個好?曼陀水滴隆乳新選擇 魔滴果凍矽膠假體 常見的「魔滴(Motiva)」其實算是俗稱,根據衛福部的醫療器材許可證指出,魔滴本名為「波力媚」愛格爾乳房植入物,在2019年於台灣正式上市。魔滴可以說是介於上述兩者假體之間,外觀躺下時雖然是圓盤型,但站立時是自然垂墜的水滴型,兼具圓型假體的自然度和水滴型假體的美感。其假體外觀是屬於絨毛面材質,術後不需按摩,也可減少產生莢膜攣縮的機率,不容易被觸摸到假體的邊緣或皺褶。 魔滴的另一個特色是內容物的延展性極高,經原廠測試,魔滴相較傳統果凍矽膠假體高出 450% 的延展性,這項特點讓魔滴的觸感可以和乳房組織均勻一致,也可以幫助醫師利用極小的手術切口,來進行假體植入的動作,讓術後疤痕更小,恢復期更短,減少對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也讓疤痕照護更加輕鬆。整體而言,魔滴適合各種身型與胸型條件,原廠也提供長達10年的安心保固和5年安心保險,但魔滴的手術費用相對較高,民眾可依自身需求和經濟條件做選擇。 ➦ 隆到了最TOP?深入了解隆乳假體的勞斯萊斯,到底為什麼被稱為頂級假體 影片連結:隆乳劃時代義乳:Motiva魔滴波力媚(2019台灣上市) 香榭柔滴果凍矽膠假體 香榭柔滴是由法國賽彬(SEBBIN)研發的新一代假體,2021年在台推出,最大的特色在於表面材質的設計,柔滴的外觀顆粒粗糙度非常低,因此被國際ISO標準列為「光滑」,但實際摸起來卻又是霧面的觸感,術後也不需按摩,根據相關文獻調查指出,香榭柔滴僅有約1%的莢膜攣縮發生率,其安全性可以說是柔滴最大的特色之一。 ➦ Bonjour!來自法國的隆乳假體,為你帶來少女的溫柔酥胸觸感! 影片連結:柔滴隆乳打造「少女酥胸」?隆乳材質怎麼選,價格、優缺點一次看清! 科技始終來自於方便,免按摩「懶人隆乳」成主流 觀察曼陀水滴、魔滴、柔滴這些假體的發展,我們可以發現為了縮短隆乳術後的恢復期、提升安全性,顆粒材質的表層可以說是近年來的主流, 各大廠牌也不斷追求精進,顆粒大小越來越細緻輕薄,成份也嚴格把關相容性,以降低術後過敏發炎的機率,減少造成淋巴癌的風險,實為消費者的福音。 隆乳假體在歷經時代演變後,已經有長足的進步,但除了「硬體設備」升級以外,現代女性在價值觀上也有更多眼界與理想,因此隆乳手術不再是一昧追求更大的罩杯,而是往精緻自然、客製化打造、安全無虞的方向邁進。不過成功的手術並非只有仰賴執刀者的努力,民眾也應在手術前先做好功課,了解隆乳手術的風險和優缺點,並與醫師親自溝通討論,才能得到滿意的隆乳效果。 ➦ 想看更詳細的介紹嗎?整形外科醫師詳細介紹給你聽!中肯老實不騙人,看過都說讚 影片連結:隆乳必看!多種植體要怎麼挑?各廠牌優勢大解析! 延伸閱讀 文章|男網紅「追蹤人數達標」就隆乳?男性隆乳手術真有這麼單純? 影片|隆乳必看!如何避免莢膜攣縮?想要擠乳溝植體該放哪?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9.03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隆鼻手術「沒那麼簡單」!朝天鼻、蓮霧鼻到底如何改善?鼻整形懶人包告訴你手術原理 東方人的山根多屬扁平,加上鼻頭朝天、鼻翼豐滿等特徵,容易使五官看起來較為呆板,也因此隆鼻長期以來一直名列國人最愛的整形手術之一。然而針對各種多樣化的鼻型,改善的方式也不盡相同。由於鼻整形是根據整體的臉部輪廓來評估,可以說是相當客製化的手術,醫師考量的因素也相當複雜,也因此我們更應該了解隆鼻的過程和風險,不僅可以在諮詢時幫助醫病雙方更快抓到重點,也可以加強自己對於鼻整形的認知,至少知道自己挨這幾刀的目的囉!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頭 00:10 鼻型種類 00:21 鼻唇角介紹 00:28 朝天鼻介紹:改善方式鼻中隔延長手術 00:54 鷹勾鼻介紹 01:16 蒜頭鼻、蓮霧鼻介紹:改善方式縮鼻翼手術 01:34 馬鞍鼻介紹 01:55 駝峰鼻介紹:改善方式磨骨、截骨手術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9.02
文/楊雅雲 圖/傅暄閔 摘要 台灣人愛吃藥不是新聞,中央健康保險署108年藥費申報統計,所有藥品申報金額高達2千億元。林林總總各式各樣的藥品、保健食品,你吃對了嗎?藥太苦,以茶或果汁配著服藥,是可行的嗎?保健食品又該怎麼吃,才能發揮功效呢?藥袋標示重點公開,生活中的各種服藥習慣,用藥迷思,一次告訴你! 看清楚藥袋資訊,不多吃、不少吃、不亂吃 生病就吃藥,是台灣人習以為常的保健觀念,當我們去醫療院所就診後,醫生開立處方箋,民眾到藥局領藥,當藥品領回家後,你知道該如何吃藥嗎?原來藥袋上就有用藥指引,陳怡安藥師表示,其實只要了解重點標示,就能夠避免「吃錯藥」的情況了。 診所、藥局藥袋注意事項: 1.姓名:藥袋上的姓名標示,需確定是患者本人的名字,不要誤拿他人的藥品。 2.服用時間:內容包含一天要服用幾次、服用的時間(早、中、晚)、飯前或飯後等。 飯前:空腹使用,飯前1個小時服用,或待食物消化飯後2個小時服用。 飯後:飯後1個小時內服用。 睡前:睡前30分鐘服用。 特殊使用:有症狀才使用的藥品,依藥品適應症因應需求使用。例如退燒藥,僅用在有發燒症狀時服用。 3.用法:內服或外用藥品,外用藥膏會註明塗抺的部位及次數、眼藥水註明一天點藥的次數等。 4.藥品資訊:藥品名、藥品成份。 5.藥局資訊:藥局名稱、用藥諮詢聯絡方式。 醫院藥袋注意事項: 1.姓名:藥袋上的姓名標示,需確定是患者本人的名字,不要誤拿他人的藥品。 2.年齡、體重:年齡體重會影響藥品劑量。 3.用法用量:一天用藥的次數及時間,例如每日3次。 4.藥品資訊:藥品名、藥品成份。 5.副作用:可能會發生的副作用,若發生身體不適的狀況,請立即停藥,向醫師或藥師諮詢。 6.配藥資訊:院所名稱、用藥諮詢聯絡方式。 忘記吃藥可以補吃嗎?專業藥師告訴你 在服用藥品的期間,有時因為忙碌一時忘了用藥,是否就要馬上補服藥品呢?陳怡安藥師指出,可從用藥時間是否超過1/2進行判斷,例如:服藥規定為一天2次,早晚服用,服藥時間為12小時。如果超過6小時(12小時服藥時間的1/2=6小時),就不用補吃藥品;若在6小時內發現尚未服用藥品,在時間內即可補藥。此外,像小朋友容易吐藥,如果有吐藥的情形,建議以30分鐘為判斷標準,在服藥後30分鐘內吐出大量的藥品,可採取小量多次的補藥方式,避免再次吐藥;若超過30分鐘,則不需補藥。 如果經常容易忘記吃藥,或者家中長輩用藥情形複雜的話,陳怡安藥師建議,藥盒是很好用的小幫手,透過藥盒的標示設計,能夠清楚檢視是否有按時用藥,遇到容易變質或潮解的藥品,則可以保留藥品的原始外包膜剪裁分裝,減少藥品變質的問題。 用藥迷思一一破解,白開水服藥最適當 有些人由於生活習慣,喜歡用茶或果汁服用藥品,陳怡安藥師指出,因藥品容易受到酸鹼質或咖啡因的影響,應避免使用。針對網傳葡萄柚汁千萬不能配藥的迷思,陳怡安藥師解釋,這是因為葡萄柚的成份會干擾體內的CYP3A4酵素,影響藥品的代謝功能,可能會導致副作用或增加用藥風險,因此如果無法明確分辨藥品的成份,建議還是以白開水配藥最安全。 害怕吃藥、不喜歡藥品苦味的民眾,在服用藥品後可食用少量的糖果中和口中的藥味。如果在用藥後想喝飲料,建議與服藥時間間隔1小時再飲用。 按照食用規範使用保健品,有益健康維持 除了一般藥品,民眾也常自行購買保健食品調節生理功能,陳怡安藥師表示,保健食品屬於食品級,並非藥品,如果忘記食用或是減少食用,對身體不會造成明顯危害,僅會降低保健食品的效果,但提醒民眾,服用保健食品時,還是要遵照商品包裝上的食用規範,定時、定量使用。如果同時有服用保健食品及藥品時,建議二者間隔2小時分別食用。除此之外,喝式的液態成藥經常被民眾忽略,並不會認為是「藥品」,但其實液態成藥也是具有療效的,仍需在服用保健食品後間隔2小時服用,不能同時與藥品服用。 現今藥品的選擇、形態都很多元,民眾對於藥品的界定也變得較為模糊,陳怡安藥師指出,市面上的提神藥酒像是保力達B、維士比,其實都是屬於具有療效的「指示用藥」,不能因個人喜好或方便隨意飲用,千萬不能搭配藥品或食物一起食用。 建立正確的用藥觀念,遵循用藥指示,安全又健康 許多民眾有「久病成良醫」的心態,在服用部份藥品後感覺身體復原了,就自行停藥。陳怡安藥師提醒,藥品有療程的用藥考量,尤其像抗生素藥品,如果不確定自己服用的藥品是否能提前停藥,需向原就診的醫療院所或藥局確認後,再行停藥,以免留下病根。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球患者的用藥依從率只有50%,顯示民眾確實遵循用藥指示的觀念仍然相當淡薄,不過陳怡安藥師指出,其實對於「吃藥」這件事,民眾不用給予自己太大壓力,偶爾忘記服藥不需過於擔心,但要培養正確的用藥觀念,畢竟錯用良藥也可能變毒藥,安全用藥才能吃得心安、吃得健康。 諮詢藥師:陳怡安藥師 學經歷: 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學士 台南市立醫院實習藥師 三軍總醫院執業藥師 衛教諮詢藥師 延伸閱讀 文章|短期服用類固醇,易增心血管風險?!皮膚科、耳鼻喉科最愛用! 影片|眼藥水滴在眼球上很傷眼睛!?小心眼睛越點越紅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16
文/高芷瑩 圖/傅暄閔 摘要 原訂於今(2020)年8月上路的八大類、352項醫材新政策,在6月公布政策之後引發醫界反彈導致政策喊停,衛福部長陳時中也宣布「政策無限期暫緩」。然而,就在8月底健保署正式發出公告,宣布醫材價格上限新制度將於9月1日起實施,公告發出僅僅一天即上路,令醫界措手不及,紛表不滿。究竟不被醫界所認同的這項醫材收費上限政策,會為台灣醫療帶來什麼影響?是能夠改善醫療品質,抑或是讓品質下降呢?就和美醫誌一起來了解「自費差額醫材新制」吧! 醫界抱怨連連 到底何謂「醫材收費極端值」? 衛福部健保署在 6月8日初步公告8大類醫材的「自費差額醫材價格上限」,因引發反彈而暫緩。經過近2個月的討論後,原本的8大類醫材,除了「冠狀動脈塗藥支架」外,包括人工水晶體、特殊功能人工心律調節器、複雜性心臟部整脈消融導管、特殊材質生物組織心臟瓣膜、淺股動脈狹窄塗藥裝置、特殊材質人工髖關節、調控式腦室腹腔引流系統等7大類醫材,都將改以「功能分類之醫院收費價格極端值」進行管理,並於9月1日起開始實施。也就是說,健保署原先喊卡的「自費差額醫材價格上限」舊制,改為先處理收費超過「極端值」的醫療院所。消息一出,再度引發醫界反彈,很多基層醫師抱怨不知道極端值到底訂在哪裡?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自費差額醫材價格上限」一開始用採購價的上限去設定天花板,引起醫療院所的反彈,是因為太多品項的價格被壓下來。後來讓醫界自行研議功能分類、並根據不同類別的價格去討論,讓醫界自己決定該收多少錢,取得大家認為可行的百份位為極端值。 那麼,「極端值」是如何討論訂定?健保署表示價格範圍合理性屬醫學專業領域,新的「極端值價格」係由醫界達成共識後提出,健保署也尊重其專業。「極端值」一線拉出後,粗估約有20%醫材收費超標。健保署也發函要求收費超標的醫療院所於9月底前降價或說明收費較高的理由,若發現院所刻意買低賣高,再評估是否以相關法條處置。 人工水晶體價格超極端 眼科醫師這樣說 李文浩醫師表示以「健保部分給付、民眾負擔差額」的人工水晶體為例,依據不同功能有8種等級的極端值(如下表),各醫療院所向民眾收取健保給付以外的自費差額,不得超過該功能所屬等級的極端值。目前醫療院所向民眾收費範圍在1萬多元至12萬元不等。在舊制當中,健保署將人工水晶體分6類,向民眾收費的上限在2萬多元至7萬多元不等;而在新制中,學會將人工水晶體分為8類,各自的「極端值」在3萬多元至11萬元不等,舉例而言,三焦點、非球面、散光(含黃片)的品項,學會認為向民眾收費超過11萬元就不合理。 人工水晶體細項分類差額極端值 品項 新制上限 舊制上限 單焦點、非球面(含黃片)水晶體 新制上限30,856元 舊制上限24,525元 單焦點、非球面、散光(含黃片)水晶體 新制上限45,000元 舊制上限38,160元 多焦點、二焦點、非球面(含黃片)水晶體 新制上限60,000元 舊制上限54,067元 多焦點、二焦點、非球面、散光(含黃片)水晶體 新制上限60,000元 舊制上限54,067元 多焦點、延伸焦距、非球面(含黃片) 新制上限75,000元 舊制上限 多焦點、延伸焦距、非球面、散光(含黃片) 新制上限98,000元 舊制上限 多焦點、三焦點、非球面(含黃片)水晶體 新制上限85,000元 舊制上限68,838元 多焦點、三焦點、非球面、散光(含黃片)水晶體 新制上限110,000元 舊制上限75,883元 相較於其他6大類差額醫材分類(7大類醫材項目請見文章上方配圖),人工水晶體相對單純,功能分類較少,現行分類可能還是不夠細緻,會把成本不同的人工水晶體劃到同一類,比如一體成型的與組合成型的人工水晶體,前者比較不容易感染,成本也比較高,自費差額極端值就應有所區別。 李文浩醫師表示醫材上限新制若像藥價調查一樣每天調整,年年重訂極端值,恐怕價格較高的新式醫材會退出,廠商研發新式醫材動力會受阻,有朝一日真的會有劣幣逐良幣的後果。健保署應尊重醫學會的意見,秉持專業管理及醫學倫理,以追求醫療執業環境與病人權益的平衡為目標。民眾生病的時候沒有很充裕的時間和資訊去做選擇,制度上應該要確實保障民眾的權益。 美容醫學是否會有影響?皮膚科有另外的看法 台北醫學大學皮膚科副教授蔡仁雨表示衛福部實施這項新制本意是希望可以藉由設立醫材上限去減輕民眾負擔,但政策一出,醫界反而擔心醫材上限制度的設立,會讓預算夠的民眾無法使用到品質較好的醫材,轉而使用價格較低的醫材,醫材選擇受限、品質下降,台灣醫療水平也會跟著倒退。就美容醫學市場而言,美容醫學手術目前都是全自費的,不使用健保給付,衛生局為避免哄抬價格的問題,都有制定美容手術治療項目的價格供民眾參考,美容醫學相關認證也都有設立價格透明化的規定,藉由醫療費用透明化,也能避免醫材出現價格高低不一的情形。 目前,民眾做醫美基本上還是會選擇信任的醫生去進行療程,療程費用反而是其次考慮的問題。醫材上限制度雖與醫美較無關係,但在將來細胞治療開放,費用較高的情況下,或許對於醫美市場才會有所影響,民眾暫且不需過於擔心。 新制上路真能減輕民眾負擔?還是會讓台灣醫療品質倒退呢? 健保署這次所公布的制度顯然與醫界溝通不足,程序正義有瑕疵,許多品質、功能不同的醫材硬被劃分在同一類別。李文浩醫師建議應將不同屬性的醫材做更細緻的分類,再去設定價格上限的目標是否應排除收取極端高價的醫院和廠商,其餘部分則讓市場自由競爭,但原定價格上限卻排擠超過8成以上的差額醫材,顯然不符常理,在劣幣驅逐良幣之下,高品質醫材反而被迫退出市場。 自費差額醫材新制拍板定案,醫界卻抱怨連連,政府的好意希望藉由醫療費用透明化,無形中卻大幅限制了醫材的使用,對於民眾來說負擔減輕了,醫材的選擇是否會受限,台灣的醫療品質是否可以維持在一定的品質,都將會是醫界及民眾關注的焦點。 美醫小教室 醫療院所「收費百分位」的概念為,將同樣醫材在各醫療院所的收費從低至高排到100,若設定好這百分位的門檻,超過就是極端值。若設定第80家為百分位,超過就是極端值。但每個學會討論出來的百分位各有不同。極端值的計算是以6月15日前登錄在醫材比價網的費用和各公會的共識的極端值收費百分位,計算出極端值的價格。 圖說:若一項醫材有10家醫療院所提供,將同樣醫材在各醫療院所的收費從低至高排到100,若設定BA診所為百分位的門檻,其他家的收費若有超過BA診所的數值就是出現收費極端的現象。每個醫學會所討論出來的百分位各有不同,圖示僅供參考,民眾若有醫材收費需求都可上中央健保署-醫材比價網查詢:https://www.nhi.gov.tw/SpecialMaterial/SpecialMaterialDiff.aspx 諮詢醫師:李文浩醫師 現職: 聖光眼科診所院長 學經歷: 美國國家衛生院國家眼科中心臨床研究 美國Duke University Eye Center臨床進修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長庚大學醫學系&康寧大學視光系教職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9.15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醫美雷射全攻略!除毛、除斑、美白雷射懶人包完整解析 市面上各式各樣的雷射五花八門,到底該用雷射的適應症是哪種,想必多數人並不清楚,許醫師特別介紹各式雷射的功用與效能,包括紅寶石雷射、亞歷山大雷射、銣雅鉻雷射以及淨膚雷射等做出說明,並且舉出差異性和適用於皮膚甚麼狀態,可以讓民眾更了解雷射療程。 諮詢醫師:許哲豪 現職: 許哲豪皮膚科診所院長 學經歷: 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 國泰醫院總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國泰醫院總院美容中心主治醫師 美國紐約Sloan-Kettering醫學中心研究醫師 日本東京虎之門美容皮膚科臨床研究醫師 美國皮膚美容外科學會會員 台大皮膚部臨床研究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臨床講師 中華民國醫用雷射級美容醫學學會會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