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經閒置10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
搜尋聲音敏感共有3筆結果
文/陳旻毓 圖/翁嘉妤 摘要 一般人對於某些特定的雜音可能沒什麼感覺,像是聚餐時大家吃飯的咀嚼聲、指甲刮到黑板聲、鐵湯匙或鐵筷子刮到便當盒的聲音、機械鍵盤敲打聲、原子筆不間斷的按壓聲,這些特定的日常雜音雖然煩人,但好像也只比平常多些吵鬧,但同樣情況在恐音症的人聽來,卻是幾百倍的痛苦,不僅會噁心想吐,嚴重點甚至會引起負面情緒,想傷害別人,甚至於傷害自己。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有些苦於恐音症的人可能會把自己關在家裡,好去避免這些聲音,但也影響了日常工作與社交,同時也影響身心健康。恐音症到底是什麼,是心理障礙還是大腦問題?又有什麼樣的方式能夠調適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個議題,也幫助自己與家人朋友脫離聲音魔咒。 原來這些細小的「聲音」,會導致情緒失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吃飯的時候遇到嘴巴不會閉起來,旁若無人進食發出咀嚼吞嚥聲的人;又或是在開放式辦公室,眾人此起彼落各式型號不同鍵盤敲打而來的不規則聲響;還是隔壁同學解題卡關,原子筆按個不停的聲音。四周的雜音讓自己越來越難專心,情緒也慢慢失控感到焦躁憤怒,甚至想逃離現場,你也曾經有這種情況嗎? 被雜音煩到發怒,聽起來好像匪夷所思,但世界上真的有這一群「恐音症」的人,因為雜音的困擾而情緒失控,甚至為了避免雜音而足不出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雖然在台灣的精神醫學上 (DSM-5)恐音症還沒有被明確診斷,但確實有一群人為此所苦,重複的聲音其實都會引起神經大腦系統裡的「戰與逃」反應,而且會非常強烈,甚至會使人想逃離現場原地登出。 一般人聽到上述的聲音,可能只會覺得煩躁,但林佳瑾諮商心理師表示,恐音症的人會從這些煩躁情緒,昇華到憤怒,甚至可能會想要攻擊別人或是傷害自己;有一些人會噁心到想吐,更嚴重一點則是有自殺毀滅傾向、違反理智的行為反應。 造成恐音症的原因?原來是腦部「這構造」缺失 恐音症的成因到底是什麼?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在我們所有的情緒中,包含慾望、驕傲、自卑、內疚……等社會性情緒,都是由腦島發出,科學研究裡從 FMRI 腦造影中發現,恐音症的人腦島會特別容易發亮,前額葉會輸出理智、傳遞我是有理性的訊號,這個理性就會告訴我們這些聲音其實是無害的,所以當我們為瑣碎的小聲響而感到厭煩時,前額葉就會告訴我們這是那個人的特殊行為,並不會傷害到我們,我們離開就好,不需要發怒,甚至攻擊別人。 林佳瑾諮商心理師進一步解釋,但是恐音症的人因為前額葉與腦島間的傳輸路徑受到影響,前額葉功能喪失,所以腦島會一直發亮,受情緒影響而感到痛苦,產生負面行為,像是暴躁易怒、噁心想吐,或是產生自殺傾向。 很多時候恐音症的人會無法控制自己的憤怒,進而可能會演變成透過足不出戶來阻隔噪音成因,避免那些聲音影響情緒,但這真的是好方法嗎? 受聲音所苦的人,如何調適及治療? 認知治療普遍來說應用在心理諮商與治療方面,林佳瑾諮商心理師表示,可以利用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與過去傳統找出內在成因,這與需要經過多次面談與分析的心理治療不同,它主要針對當下實際的感知,藉由影響患者的想法,來緩解不適應狀態,並改變原先負面不適當的想法,由於應用範圍廣泛,成為近代心理治療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解讀事情的方式。林佳瑾諮商心理師舉例,在恐音症的人身上,我們可以創造新的連結,例如吃東西的時候,聽到別人的咀嚼聲就很不舒服,可以在患者身心都穩定且自在的狀態下,讓他聽到他可以接受聲音的秒數、頻率、音量等人為可控的數據,將這些全部統整起來後,並在各個變項上調整,讓患者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去測試能承受的最高閥值,再提供大腦新的連結,比方說食物的香味,患者在聽到聲音後聞到香味,可能就會覺得噪音沒有那麼的討厭。一次一次建立新的連結,當患者感到不舒服時就要馬上停下,並進行放鬆的舒緩、身體照顧練習,這部份也是考量到我們不可能每次都馬上逃離現場,治療當中學習放鬆也是一種幫助。 當然有些人他每天上班都會遇到比較日常性的困擾,在精神科也會由醫師開立輔助藥物,幫助患者渡過整個治療歷程。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雖然無法說逃就逃,但有些人會藉由戴耳機來轉移注意力,有些人則會透過冥想或是放鬆身體訓練,來讓自己的專注力回到身體的此時此刻。林佳瑾諮商心理師建議,可以找些喜歡的影音、圖文,這些可以馬上感到愉悅情緒的東西,就能幫助自己在惱人聲音出現時分散注意力,這樣的轉換是很有機會讓失控、憤怒的情緒下降到可以控制的範圍內。 訓練你的大腦,重新發展適當的對應方式 人類的大腦神經有相當的可塑性,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神經具有學習性,可以透過練習、心理治療、心態上的轉換來幫助我們去面對不可控的憤怒情緒,也可以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服用輔助性藥物幫忙,多方管道下都可以得到很大的調適。一般人可能會覺得這些聲音沒什麼,只是比平常多一兩倍的吵鬧,但對恐音症的人來說卻是幾百倍的痛苦,所以在了解恐音症後,也希望社會大眾對於這項病症,能夠有更多的包容和體諒。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隋棠與鄰居的噪音糾紛!真的有對特定聲音敏感的「恐音症」?聽覺過敏原來要看醫生? 影片|恐音症=聽覺敏感?聽到小雜音就抓狂!原來是腦部「這部位」功能喪失?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2.06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恐音症=聽覺敏感?聽到小雜音就抓狂!原來是腦部「這部位」功能喪失? 平日公司同事敲鍵盤的聲音,聽著聽著就情緒大爆炸,放假聽到樓上小孩蹦蹦跳的聲音,就突然覺得滿肚子火,這些旁人可能覺得無所謂的聲響,對於恐音症的患者來說卻分分鐘都是折磨。症狀嚴重者,甚至光看到特定畫面都會覺得相當痛苦,到底該如何幫恐音症患者來緩解症狀,恐音症又能不能治得好呢?跟著Ariel聊心室一起來認識恐音症吧!(本影片有做貼心處理,也適合恐音症的患者觀賞喔)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50 什麼是恐音症? 01:23 恐音症患者會出現的日常表現? 01:44 造成恐音症的原因是什麼? 02:39 恐音症該怎麼調適及治療?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進行心理諮商前一定要注意這些事!免費諮商資源怎麼找?24小時專線看這裡 影片|夏天也有季節性憂鬱?判斷關鍵「看這點」!藝術治療超紓壓,隨意創作也能治心傷?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0.02
圖、文/翁嘉妤 摘要 因《犀利人妻》爆紅的藝人隋棠,近期竟遭指控是惡鄰,放任三個孩子在深夜、清晨時奔跑嬉鬧,讓鄰居不堪其擾。對此隋棠昨(7)日晚間在個人社群寫下長文,反批鄰居歇斯底里、早有前科還長期騷擾。今(8)日隋棠鄰居也再發聲明和證據駁斥,怒轟隋棠夫婦仗著身為公眾人物一派胡言,惡鄰風波持續延燒。 樓上的聲音讓我快抓狂!真的有對聲音特別敏感的人嗎? 台灣居住密度高,噪音爭議不只發生隋棠的大直豪宅,相信也存在於許多人的生活周遭。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其實根據研究真的有所謂的「恐音症」(Misophonia),又稱為「選擇性聲音敏感綜合症」(Selective sound sensitivity syndrome),顧名思義就是這類人對於不容易注意到的聲音特別敏感,例如咀嚼聲、口哨聲、按壓筆的聲音、敲鍵的聲音、呼吸聲等,這些聲音通常都擁有高重複性的特徵,並且會造成恐音症患者心理極度不適,更甚者還會影響患者的情緒管理,做出傷人的舉動。 這些聲音讓我崩潰!恐音症患者面臨的焦慮和恐慌 早期對於恐音症的研究甚少,大多都是將無法忍受「聽到他人製造的重複性噪音」判斷為強迫症,恐音症的症狀及治療也較不受重視。後來荷蘭的三位學者Nienke Vulink、Damiaan Denys 和 Arnoud van Loon編制了一個專門適用於恐音症的量表(Amsterdam Misophonia Scale, A-MISO-S),透過這個量表的評估及後續進一步的研究,團隊終於定義出了幾個明顯的恐音症特徵: 恐音症者反感的聲音,都是人類所製造出來的特定聲音。(例如吃東西、呼吸的聲音) 恐音症患者在發作時,會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和生理現象,例如憤怒、厭惡、噁心、焦慮、心跳加速、汗水直流等,嚴重時甚至可能失控攻擊發出聲音的人。 恐音症患者有自覺認為這種負面情緒是不合常理的。 恐音症患者會主動避免可能發作的社交環境,或者如果患者無法迴避的話,則會以強烈的不適、憤怒或厭惡來忍受造成恐音的情境。 恐音症患者會因為害怕聽到這些特定聲音,而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對日常生活有可能造成重大的影響。例如恐音產生的憤怒或厭惡,可能會讓人難以在工作中執行重要任務、結識新朋友、上課或與他人互動。 恐音症患者的憤怒、厭惡和迴避沒辦法用另一種疾病更好的解釋,例如強迫症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參考資料來源: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misophonia 雖然直至今日仍未發現恐音症的致病機轉,但根據過往研究結果指出,造成恐音症的原因可能是神經科學的影響,林佳瑾諮商心理師解釋,也就是患者大腦中的自主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和大腦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會因為過度運作,而讓患者無法控制情緒,還會產生心跳加速、汗水直流的反應,所以當患者聽到特定的觸發聲音時,就會不由自主的有強烈的焦慮、討厭和憤怒的感受。 對咀嚼聲敏感的人,就連「看」到動作都會恐懼? 恐音症不一定是「聽」到聲音才會發作,林佳瑾諮商心理師表示,恐音症並不只是單純累積噪音感到的厭惡,有的患者可能會因為「視覺」感受而觸發恐音症。例如該患者對於按壓的筆聲特別敏感,因此當看到他人準備要寫東西,拿起筆來的情景時,這時患者的恐音症就有可能會發作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恐音症並不是對所有聲音感到恐懼,而是聽到「特定的聲音」才會發作,這個特定的聲音會視每個患者的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 恐音症都是順風耳?別與聽覺過敏搞錯了! 恐音症通常在青春期時出現,患者會逐漸意識到自己對某些聲音的反應較為極端,而且難以自制。一般來說恐音症患者對聲音都會比較敏感,但正如前述提到的,這種「敏感」並不是指能夠聽到很細微的聲音,恐音症患者有接受正常頻率和聲量的聽力,他們所敏感的是「特定的聲音」,這些聲音不會受到音量的影響。 如果你的症狀是對所有聲音感到恐懼,那可能是另一種經常與恐音症搞混的病症「聽覺過敏」。(Hyperacusis)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聽覺過敏是指對聲音的音頻、音量等特別敏感的人。舉凡一些生活中經常聽到的空調聲、腳步聲等,這些一般人不以為意的細微聲響,在聽覺過敏症的患者耳裡,卻是讓耳朵感到不適的巨響,更別提如果有人突然尖叫,或是車輛狂按喇叭時,他們會有多抓狂了。 聽覺過敏除了對聲音的感受會比較大以外,也會引發其他問題,例如無法集中精神、經常感到頭痛、睡不好等等,也會因為想盡量避免社交情境、減少與他人交流的機會,進而變得自我孤立。如果對聲音的敏感更加惡化,聽覺過敏的患者也有可能會患上恐音症。 聽覺過敏可能與身體其他病症有關,例如顳頜關節疾病、頭部損傷、耳朵感染、壓力或抑鬱症等,因此若發現不對勁,應盡早治療,尋求專業醫師意見。 「噪音」讓人不堪其擾!正視聽覺病症帶來的困擾 如果家中有恐音症或聽覺敏感的患者,家人和照護者要多予以耐心和同理心,在發出聲音前可以先提醒患者留意,預先做好心理準備或迴避。林佳瑾諮商心理師也提醒,最好在早期發現不適症狀時就尋求治療,而不是放任這些憤怒、焦慮的感受持續累積、膨脹。我們的神經系統如果反覆經歷這些過程,聲音與負面情緒的連結就會越顯強烈,所以在發現問題時盡早處理。 雖然恐音症現階段無法治癒,但林佳瑾諮商心理師進一步說明,還是可以透過「認知行為療法」或「放鬆訓練」來改善,認知行為療法是針對聽到不舒服的聲響以及接連誘發的不適情緒,慢慢解除兩者之間的制約,讓患者不再將「不舒服的聲響」跟「負面情緒」做連結。而放鬆訓練則是讓患者重新回到身體感受,增強生理的控制感,慢慢能自主放鬆生理及心理,來減少焦慮和煩躁感,在專業治療的輔助下學習轉移注意力,像是聽音樂、把注意力放在其他感官上等,讓大腦漸漸淡化對特定聲音的反應,不要再讓聲音影響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 1. https://youtu.be/8Y5M_MD7i0Y 2. https://www.hearingaction.com/hearing-trivia/misophonia 3. https://kb.commonhealth.com.tw/library/678.html?from=search#data-7-collapse 4. https://hkincus.com/zh-tw/blogs/blogs/hyperacusis 5.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47257 6. https://www.facebook.com/GuangMingDR/posts/2952543931428438/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進行心理諮商前一定要注意這些事!免費諮商資源怎麼找?24小時專線看這裡 影片|心理諮商開箱!瓶頸期超焦慮也可以去諮詢?原來這些都是免費諮商資源!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