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跟上流行、沒看完限動就焦慮爆棚?你可能有FOMO心理!
文/陳旻毓 圖/翁嘉妤
摘要
如果要為現代年輕族群貼上標籤,你會怎麼下註解呢?手機不離身,分分鐘想打卡上傳分享自己的生活?這種將自我價值寄託於社群互動的行為,其實並不少見,仔細想想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親友,或是你就有這種徵兆呢?社群媒體在不知不覺間左右著我們每天的心情,有些人甚至私訊、留言一來就忍不住秒讀,這種過度關心社群互動的行為,容易一不小心就陷入了社群焦慮的漩渦。美國美國風險投資家兼作家派屈克.麥金尼斯(Patrick J. McGinnis)便針對此現象提出了新的名詞「FOMO」,又稱為「錯失恐懼症」,到底什麼是FOMO?又該如何擺脫FOMO狀態呢?別再讓社群媒體過度影響你的情緒、作息,甚至人生觀了!
無形中被按讚數影響生活作息,你今天也FOMO了嗎?
當你看見手機有未讀訊息就手癢,右上角的小紅點好像在吸引著你去點開,不點就渾身不對勁?習慣在睡覺前將未讀訊息全部點開,不執行內心就會陷入重度焦慮?總是擔心自己無法參與朋友的話題?錯過聚會活動就會感到非常難受?經常覺得別人的生活比自己還要精彩? 如果你有以上情況,也許你已經陷入「FOMO」了。
「FOMO」又稱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也稱錯失恐懼症、社群恐慌症,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FOMO反映著個體因為害怕離開社群,擔心邊緣化、成為局外人,因此對於錯失機會或無法參與他人活動容易產生焦慮與恐懼。
FOMO潛藏人類對於歸屬感的強烈需求
FOMO主要是在描述人們很害怕錯失社會大眾熱議的話題或行動,彷彿錯失近期爆紅的時事,就會成為社群邊緣人。FOMO 雖然是新興名詞,但並非由社群媒體產生的心理現象,從神經生物學來說,人類天生就可能有FOMO。林佳瑾諮商心理師表示,從以前網路還不普及,沒有社群媒體的年代,人們就會透過口耳相傳來傳遞小道消息,難免會想「錯過某些事情可能很危險」或「這個我必須要知道」,因此大眾會普遍將目光鎖定在能激起眾人討論度的焦點。而在這當中,青少年是最可能有FOMO心態的群體,由於青少年的人際關係通常尚未成熟,非常追求認同感,這是青少年人格養成的一個關鍵,而近年來隨著社群媒體互動變得更普遍、更多元,短時間內獲取大量外界消息的網路生態,也成為了青少年容易陷入社群焦慮的主因。
如何判斷是否陷入FOMO陷阱?十個徵兆要注意
派屈克.麥金尼斯在其著作中設計了一份自評問卷,可初步檢視個人是否正處於FOMO 狀態。問卷總共十題,每題可評1~5分,1分代表完全不同意,5分表示非常同意,分數大於3的人,便可能有FOMO的傾向。
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提醒,這份測驗僅代表社群焦慮的指標和受到FOMO影響的程度,並非專業嚴謹的心理測驗,目的只是做為一個警訊提醒我們過份依賴社群媒體,可能對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
不再關注別人,學會關注自己,擺脫FOMO焦慮
綜上所述,造成FOMO的關鍵是因為我們缺乏判斷力、沒有自信,因此想擺脫FOMO,不一定要停止使用網路,網路只是讓我們在更新消息時變得非常快,但關鍵在於追蹤的帳號,林佳瑾諮商心理師建議,不妨從今天起只追蹤自己真正喜歡的帳號,讓我們在看完動態後能感覺到正向能量、感覺舒適,才會減輕FOMO帶來的影響。
再來是避免單向關注,當我們一直看到別人刻意經營出來的美好人設,我們會以為所有人都過得比自己好,對此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提醒,千萬要記得在社群當中避免單向關注,主動與他人交流,正向的互動有助於增加心理的豐沛度,從單向轉變為雙向,會改善非常多FOMO心態,心裡的焦慮就會得到安全感與穩定。
主動接納自身內心感受,成為自我需求的主人
冷靜下來審視自己的內心,會發現所有我們觀看出去的內在感受,都是我們內心的投射。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所有的焦慮感受,回到最根本的核心,有可能是因為自我內心有一些非常疲勞、無力、很深層的負面感受,當我們正視這些負向訊號的需求,才能夠避免FOMO的情形。
對於青少年來說,不去參與班級上、朋友圈正在討論的話題,好像會讓自己成為邊緣人,但林佳瑾諮商心理師直言,其實在成人的世界裡,人人都是邊緣人,邊緣人並不一定是負面的代名詞,而是表成人應該要成為掌握自己內心感受的主人,當我們回到自我照顧需求這條線上時,FOMO的症狀才會越來越輕微。
如果周遭親朋好友陷入FOMO焦慮,又該怎麼辦呢?一味的對他講道理,或強硬地斷網並非上策,與其排斥社群媒體和網路科技,或許學習與之共處是更實際的方法。林佳瑾諮商心理師建議,可以去關注看看他的需求是什麼,可能他很渴望你的一個問候,而你的一個互動就能讓你們從單向連結變成雙向互動,讓彼此的情緒、互動,變得越來越舒服自在。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