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膽囊癌共有1筆結果
文/陳旻毓 圖/翁嘉妤 摘要 你是一個過敏人嗎?常常打噴嚏、流鼻水,天氣一變化就長了一對兔眼睛;或是這裡癢、那裡癢,冬天糙,夏天也抓?我們以為的過敏,也許是食物、空氣等原因所發生的免疫反應,但其實過敏可以分成「急性」和「慢性」。其實長期讓你困擾又找不到原因的身體不舒服,頭痛焦慮、體重變化,搞不好就是慢性過敏惹的禍。 慢性過敏從久病不癒的蕁麻疹,經常性的腸胃不適,嚴重到引發氣喘都有可能,其他常見症狀包括偏頭痛、失眠、疲勞、焦慮、注意力不集中、喉嚨發炎、腸胃發炎、腸燥症、關節疼痛、泌尿道感染等,甚至是體重過重都可能與慢性過敏有關。 然而慢性過敏的觀察時間久,病人與醫師都需要花相對長的時間去觀察病程發展,如果只是像過去忍一時風平浪靜,那當然就不容易找到其過敏原,也很容易被誤診,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對這個名詞不甚熟悉,常以為過敏只是一時的症狀。 反覆失眠、頭痛焦慮、天氣一變就拉肚子、皮膚癢?也許你是過敏啦! 台灣天氣潮濕悶熱,飽受過敏之苦的民眾相當多,尤其天氣一變化,鼻子就開始作怪,皮膚就開始搔癢難耐,真的是非常擾人。常見的過敏症狀有過敏性鼻炎導致的鼻塞、流鼻水、鼻子癢;皮膚過敏會引發紅疹及搔癢;過敏性氣喘可能有咳嗽、痰多、呼吸喘等症狀;若過敏發生在胃腸道,則可能以腹瀉、腹脹等症狀來表現。 過敏是什麼?過敏是其中一種免疫反應,當人體遇到外來物質入侵,免疫系統會奮起反抗,移除外來物質。正常狀況下免疫系統會誘發沒有症狀而且是局部性的發炎反應,在身體組織受到進一步傷害前移除外來物質;但是在某些狀況下,免疫系統在移除外來物質的過程中造成身體組織受到傷害,這種不適當的免疫反應就稱為過敏。 但「慢性過敏」又是什麼呢?職業醫學科醫師鄭涵芸指出,慢性過敏可以說是過敏反應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臨床上並不會直接下一個慢性過敏的診斷,通常會針對症狀下診斷,例如有鼻子過敏的症狀診斷是過敏性鼻炎;皮膚過敏的症狀診斷是蕁麻疹,不過關於慢性蕁麻疹就有很明確的診斷標準,如果蕁麻疹反覆發生達六周,就可以診斷為慢性蕁麻疹。 有些人經常睡不好失眠卻找不到原因,最後發現自己是鼻子過敏晚上鼻塞,影響到睡眠,還以為是身心症,搞得自己又焦慮又憂愁,可見慢性過敏雖不像急性過敏症狀來得那麼猛烈,卻足以影響日常生活。 你的身體在燃燒!慢性過敏讓你體內火燒山,疾病一直來 鄭涵芸醫師指出,過敏是慢性發炎的其中一個原因,當人體對某種物質會產生過敏反應,這個物質就是過敏原,身體反覆接觸過敏原的結果就會持續釋放過敏反應的物質,例如:組織胺、白三烯素、細胞激素、前列腺素等發炎物質,如此一來,身體就會持續處於發炎的狀態。 慢性發炎對健康會造成什麼危害呢?一些大型的研究告訴我們,慢性發炎會使血管內皮受到損傷,造成血管硬化斑塊,如果斑塊脫落就可能會導致心肌梗塞、腦中風等腦心血管疾病;慢性發炎的結果如果破壞負責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或是導致胰島素的阻抗增加,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甚至也有研究指出慢性發炎與大腦認知功能降低有相關。 不過慢性過敏只是其中一個慢性發炎的原因。很多慢性發炎導致的健康危害還是要回歸慢性發炎的原因,例如B型肝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感染導致慢性肝臟發炎,會增加罹患肝硬化、肝癌的機率;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導致胃部慢性發炎,會增加罹患胃潰瘍及胃癌的風險;細菌或膽結石導致膽囊慢性發炎會增加膽囊癌的風險。然而也不是所有慢性發炎都與癌症風險呈現正相關,例如過敏性的鼻炎,並不會增加癌症的風險;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也是一種慢性發炎,流行病學統計起來反而會降低某些特定癌症的風險。 過敏原檢測真的有用嗎?慢性過敏能預防嗎? 也許您每天的日常生活會暴露於很多未曾察覺的過敏原,具過敏體質的人可以依據症狀至皮膚科、風濕免疫科或是健檢中心進行過敏原的檢測,然而日常生活的觀察也很重要,如果吃了蝦、蟹皮膚會起疹子發癢或腹瀉,那就千萬別再貪吃;甚至有些人的過敏原是無法透過抽血檢驗得知的,例如對溫度特別敏感,溫度冷、熱、甚至曬太陽都可能會誘發過敏,這些都必須經由自己的觀察得知。 鄭涵芸醫師提醒大家,除了食物本身可能是過敏原,不新鮮的食物所釋放的毒素、細菌抑或是烹煮時額外加入的調味料皆可能是導致過敏的兇手,因此可能會出現您的檢測報告並沒有對某一項食物過敏,但你的生活經驗告訴你曾經對它產生過敏反應。目前我們無法說過敏原檢測結果是100%的準確,但再配合日常生活的觀察,過敏原的檢測可以成為一個參考的標的。 抵抗慢性過敏,吃健康的食物與良好的生活習慣最重要 抵抗慢性過敏很重要的其中一個環節是生活習慣的改變,讓自己有充足的睡眠,不熬夜,減輕生活壓力,培養規律運動習慣,吃原形且新鮮的食物,避免食入加工食品以及不新鮮食物所產生的毒素細菌。鄭涵芸醫師也提出了得舒飲食的概念,例如攝取好的油脂例如魚油、橄欖油取代不好的油,吃適量的堅果,多吃蔬菜,肉類攝取以白肉取代紅肉,這些都可降低過敏的發生。 在如此高壓、高效率的時代,人們常常犧牲很多時間在工作、社交或是學業上,但我們如果能在生活品質上回歸到簡單規律的標準,相信在健康上也會更有助益。 諮詢醫師:鄭涵芸醫師 學經歷: 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職業醫學科 住院醫師及總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職業環境醫學科 兼任主治醫師 衛生福利部立屏東醫院 職業醫學科 兼任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止痛藥種類有什麼差別?吃止痛藥有什麼副作用?止痛藥時間、用量一次告訴你 影片|過敏症狀不只有癢!「講不出原因」的慢性過敏?頭痛、焦慮、關節痛,全是過敏惹的禍?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