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監測共有4筆結果

  • 麻醉死亡風險高?專訪資深麻醫,醫美麻醉安全4大關鍵!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摘要  舒眠麻醉(靜脈全身麻醉)竟導致喪命?常常聽麻醉就是「睡一覺」的事,但其實麻醉手術比你想得還複雜,在失去意識的期間,麻醉專科醫師也並非閒著無事,要守護患者的安全,還有好幾點不可馬虎!麻醉手術有大有小,而在有專業醫師監測的情況下,麻醉可以很安全,甚至讓預後更好……不過,你真的理解「麻醉」嗎?跟著美醫誌看看麻醉究竟有什麼大學問吧。     舒眠麻醉?全身麻醉?只差在劑量的不同嗎?   在提到麻醉的差異之前,我們要先知道其實並沒有所謂的「舒眠麻醉」,真正的專業名詞是「靜脈麻醉」,也是全身麻醉的一種。而我們廣泛熟知的全身麻醉,與靜脈麻醉的差異,主要在於傳統全身麻醉時,患者會無法自主呼吸,必須透過呼吸管與機器幫助,而靜脈麻醉則是在術中維持患者原本的自主呼吸。   坊間時常將靜脈麻醉描述為「睡一覺」,不過也不可忽視麻醉藥對呼吸與心臟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麻醉專科醫師歐陽瑨霓表示,靜脈麻醉時不會有呼吸器與氣管內管輔助,如果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肥胖、舌頭後倒、下巴較短、平常有抽菸呼吸道分泌比較多的人,這些類型的族群反而在靜脈麻醉下較難維持呼吸道的穩定,睡著後較容易有缺氧的風險。     麻醉過程會無法呼吸?這些監測守護患者安全,麻醉專科醫師其實很忙!   由於較深沉的麻醉會影響呼吸,此時就需要專業且有經驗的醫師即時監控,以減少血氧降低的情況發生,歐陽瑨霓醫師說明,麻醉專科醫師需要擔任「麻醉前評估」、「術中全程監控」、「調整麻醉藥物」、「處理突發狀況」的角色。   1.麻醉前評估   麻醉專科醫師會在術前藉由抽血、了解患者病史及藥物過敏史等等,評估每個人是否適合麻醉與判斷潛在麻醉風險,並提早排除不適合的情況,例如血壓太高的病人,可以等到血壓控制較穩定後,再來接受優先度較低的治療。如果患者有使用糖尿病的藥物,也可以及早判斷是否需先停用,或是提早調整藥物再接受麻醉。     2.術中全程監控   手術過程中,麻醉專科醫師需要時刻監察著患者的生命體徵,包括心率、血壓、氧氣飽和度等,確保狀態穩定。     3.調整麻醉藥物   根據患者的反應跟當下的療程情況,麻醉專科醫師需要適時地調整麻醉藥物的劑量,讓麻醉維持在適當的程度,避免麻醉太深或是不足。     4.處理突發狀況   由於麻醉會影響呼吸道、心血管等功能,在治療過程中,即使是同一個人,對麻醉的反應也會隨時浮動,麻醉專科醫師的職責便要及早發現,適時處理麻醉過程中出現任何異常反應。     麻醉不只是「打一針」,連「這些」也是考量要點   很多人可能覺得麻醉只是將一管麻醉藥打進身體裡,就能讓患者進入進入睡眠狀態,但執行麻醉其實並不是「給予固定劑量的藥劑」就好,歐陽瑨霓醫師指出,劑量除了會根據不同人相異外,在療程過程中也會依據生理徵象,如血壓、心跳,因此麻醉專科醫師需要根據患者對應不同藥物產生的反應,調整劑量與給藥的方式。   劑量的考量,除了最基本的身高、體重、年齡、性別外,歐陽瑨霓醫師補充,還需要考量手術的時間、手術種類、療程部位、手術過程中刺激的大小、患者原本的身體狀況、甚至配合執刀醫師的需求……等等,由各種綜合因素來決定。也因此一個安全的麻醉手術到底該放多少劑量、施打什麼藥劑,除了與術前詳盡的評估與考量有關外,也必須仰賴麻醉科醫師的專業經驗,透過術中監測的數據起伏,進行靈活精細地調整。   ➦ 延伸閱讀: 手術麻醉風險高 到底是「誰」幫你做的麻醉?     保障醫療安全,麻醉科醫師這樣說   麻醉雖然有其風險,但在專業的評估下,適度的麻醉仍是必要的,能使患者免於恐懼或疼痛,也能提升療程的舒適度,例如避免做胃鏡檢查時的嘔吐反射,或是減輕醫美療程時難耐的疼痛感。對此歐陽瑨霓醫師提醒民眾,選擇安全合規的場所,確保療程中有專業麻醉科醫師陪同。而在術前,也需詳盡告知自己的身體狀況,例如病史、開刀經驗、過敏史,以及最近的作息、特殊情況,並配合檢查與藥物調整,遵照手術建議(例如應保持空腹的時間、卸除指甲油等),才能最大程度保障自己每一次的麻醉安全喔!       諮詢醫師:歐陽瑨霓醫師    學經歷: 禾馨新生婦幼診所 麻醉科 主治醫師 台大麻醉科 兼任主治醫師 臺大醫院麻醉科住院醫師 臺大醫院麻醉科總醫師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 麻醉科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麻醉醫學會 專科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術前準備知多少?手術要成功,病患的信任最重要! 影片|醫美前絕不能用「這個」?當心雷射過程冒火花!術前必知眉角全在這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2.10

  • 吃火鍋又喝酒,又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嗎?了解原因後再治療,才能快快好!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吃太飽的時候,你會感到食道、咽喉逆酸(溢赤酸)或胸口灼熱(火燒心)嗎?這些都可能是因為「不良飲食習慣」引發的胃食道逆流!你是不是經常吃飯配汽水、愛吃炸雞甜點、宵夜派對、吃飽後就躺著睡呢?美醫誌教你正確吃、改變作息,從此改善胃食道逆流!     什麼是胃食道逆流?原來胃食道逆流還有分類?   胃食道逆流簡單來說胃裡的食物、胃酸或水「逆流而上」,進入食道甚至衝上咽喉時產生不適症狀,就可以稱為胃食道逆流。內科醫師吳文傑指出,胃食道逆流可以分為「生理性胃食道逆流」及「病態性胃食道逆流」,生理性胃食道逆流通常症狀輕微,但如果逆流次數每天超過80次、胃酸停留在食道的時間每天大於4%,顯示具有嚴重症狀,則屬於病態性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的症狀特性,可以分為典型及非典型症狀,其中非典型症狀因為與感冒相似,初期容易會延誤就醫,若忽視症狀不及時治療,也有可能會引發慢性咽喉炎。   ● 典型症狀 包含火燒心(胸口感到熱熱、悶悶的)、逆流(食物反芻到食道或喉嚨)。   ● 非典型症狀 喉嚨卡卡的,感覺緊繃不舒服、慢性咳嗽、胸口微微刺痛或全身緊繃,少數患者可能會有耳鳴情形。     胃食道逆流形成的原因 :門太鬆、壓力大、太敏感   胃食道逆流的治療,跟造成胃食道逆流的「原因」有相當密切的因果關係,若只是緩解當下的不適,而沒有改變生活習慣的話,很有可能讓胃食道逆流再次復發,甚至使得症狀越來越嚴重。   關於胃食道逆流的成因,除了以往常見的賁門口鬆弛以外,其實與現代人不當的飲食習慣、食道神經敏感也有關聯,吳文傑醫師提出3種臨床較多的胃食道逆流原因:   ● 門太鬆 顧名思義就是食道與胃之間的「賁門口」鬆弛,因為人體的橫隔膜的外括約肌及內側的下食道括約肌,都具有夾緊的功能,所以如果二者之一呈現軟弱、無力或變形,就會造成賁門口太鬆,導致胃裡的食物往上逆流。   ● 壓力大 雖然賁門口處於正常的狀態,但胃裡的壓力過度膨脹,胃酸會因壓力的擠壓,反而向上衝到食道,造成胃食道逆流。年輕人常見的胃食逆流原因就是吃太多、暴飲暴食,或是經常穿著緊身的衣服,壓迫到胃部,也是導致胃食道逆流的因素之一。   ● 太敏感 常發生在生理性胃食道逆流的患者身上,發病時通常症狀輕微,然而食道的神經非常敏感,讓患者感到十分不舒服。這類型的患者頗多,即使透過胃鏡檢查也可能無法檢驗出原因,但是患者仍會有疼痛感,常會被誤認為是裝病。經醫學證實,臨床上有許多食道神經過於敏感的胃食道逆流患者的案例。     真假逆流分不清?就讓「胃食道逆流檢測」來查出真相!   很多人會誤以為只有照胃鏡才能檢測出是否有胃食道逆流,但絕大部份的胃食道逆流患者,是無法透過胃鏡檢查來檢測出胃食道逆流的,為了更進一步正確的了解胃食道逆流症狀產生的原因,對症下藥的去做治療,吳文傑醫師表示,常見的檢測方式可分為「24小時酸鹼道管檢測」及「無線酸鹼膠囊檢測」兩種:   ● 24小時酸鹼監測器 將一條直徑約0.2公分的細長管子放進鼻子裡、穿過食道,連接管接著檢測機器,需隨身配戴以監測24小時。檢測時可居家檢測,不影響日常生活,受測者能正常吃飯、睡覺。此檢測法享有健保給付,但全天候需背著帶管機器不僅影響美觀,工作及外出行動也會不方便。如果檢驗當日受測者的身體狀況並無異常,也有可能會影響檢查結果。   ● 無線酸鹼膠囊檢測 透過胃鏡將含有酸鹼監測儀的膠囊放進食道裡,背著像手機大小的機器隨身攜帶4天,檢測期間若有發生胃食道逆流的情形,將會被膠囊紀錄。本檢測法需自費,但檢測儀器設計有助於便利行動,並且採用連續監控的方式,測試結果更能反應實際病情。     調整飲食、運動、睡眠習慣,改善胃食道逆流!   近年來由於飲食精緻化、生活型態改變,讓胃食道逆流幾乎成了國民病,根據國健署統計,每4人就有1人有胃食道逆流,換句話說就是台灣胃食道逆流人口約佔總人口數1/4,但有些患者長年仰賴吃成藥來抑制症狀,卻反而讓胃食道逆流的狀況遲遲沒有改善,吳文傑醫師表示,其實還是要從根本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才能降低胃食道逆流的發生率,以下提供幾點提醒,讓長期飽受胃食道逆流困擾的人避開地雷,改善不良的壞習慣。           1.少吃甜食、油炸類等高油脂食物   高油脂的食物會減少下食道括約肌壓力,延緩胃的排空速度,讓食物消化變慢,增加胃食道逆流的風險。     2.飯、水分離   吃飯同時避免食用湯湯水水的食物或汽水,吃火鍋時少油、少湯水,以吃料為主,盡量不搭配甜食、汽水。     3.少量慢食,不求快、不求多   放慢速度飲食,大腦會自然反應飽食,當有飽足感時人就會自動停下飲食。     4.不吃宵夜,在用餐後3~4小時後再就寢   因為食物在胃裡尚未被充分消化,若剛吃飽就躺平,會讓胃內的壓力變大,如果又吃的很油膩,賁門更顯無力鬆弛,更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     5.不抽菸   長期抽菸對胃食道神經肌肉蠕動,甚至胃酸分泌都會有影響,因為香菸中的尼古丁會影響腸胃蠕動,降低胃食道交界處括約肌的鬆緊度,括約肌太鬆弛,就容易造成胃酸逆流。     6.改變睡姿   左側躺時,因為胃在下方,所以食物或胃酸較不易往上逆流,但如果向右側躺,胃在相對較高的位置,食物容易逆流至食道或咽喉。輕微逆流的患者,建議睡覺時以左側躺方式入睡,避免右側躺。嚴重逆流的患者,睡覺時可將枕頭墊高約2個枕頭高,可避免胃酸逆流。     7.維持良好體態,注意體重控制   肥胖會導致腹壓過大,造成胃食道逆流,須減肥才能改善症狀。     8.養成良好的運動及睡眠習慣   維持自律神經正常,就可以幫助腸道蠕動,減少食物在胃裡囤積,較不會成為太敏感的胃食道逆流患者,心情就會愉快!   如果是因生理結構改變造成的胃食道逆流,例如賁門鬆弛、胃變形或胃從腹腔上移至胸腔,這類型的患者無法單從調整飲食及生活習慣改善症狀,需藉由外科手術治療,或採用內視鏡微創手術修補才能改善。   當胃食道逆流發作時,可先小口喝水、讓身體充份休息以舒緩症狀,並盡快至醫療院所尋求醫師的協助。吳文傑醫師提醒,如果沒有控制好胃食道逆流,放任不管的話,可能會演變成逆流性食道炎、巴瑞特氏食道病變,甚至造成食道癌,因此胃食道逆流有時候並不是單純的吃成藥就能治癒,還是需要給專業醫師診斷、檢測,從生活習慣中找出病因,才能徹底根治這個惱人的病症喔!     諮詢醫師:吳文傑醫師    學經歷: 員榮醫院員生院區 胃食道逆流中心 主任 台北中山醫院 膠囊內視鏡中心 主任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前台北榮民總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 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專任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瘦身減肥沒找對方法?飲食、運動、醫美精華不藏私,推薦給你知! 影片|這樣吃火鍋,又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嗎?從用餐順序舒緩胃食道逆流,聚餐不再「火燒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5.10

  • 水源被汙染?汙水監測場竟有新冠病毒?指揮中心回應了

    文/林聖錡 圖/翁嘉妤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6日宣布新增170例確定病例,其中167例為本土個案,另有3例境外移入個案,死亡18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個案數篩檢量4萬到5萬,陽性率往下降,千萬不要以為這是趨緩的現象,稍微不注意疫情可能就復燃。     檢察官、書記官、法醫等人員,指揮中心列優先接種類別   對於在外勘驗遺體的檢察官、書記官及法醫等司法人員,在疫情籠罩下仍是有極高的染疫風險,法務部因此向指揮中心爭取能夠列入疫苗優先接種的類別,經過多日的討論,1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同意,將相關司法單位人員列入第二類疫苗優先接種類別中,其中也包含檢驗員、辦理相驗事務的檢察事務官、外勤公務車司機等人,全都列入施打名單,以降低相關人員染疫的可能性。     汙水監測竟有新冠病毒,指揮中心已確認2處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5日指出,下水道汙水監測證實有新冠病毒的存在,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下水道出口的監測原僅針對小兒麻痺,從去年初開始加驗新冠病毒,每個月會採檢2次,今年疫情爆發後6月初在11處汙水廠有2處的汙水監測中測到有病毒量,印證了國內疫情熱區的相關現象。不過汙水監測主要只做為輔助判定疫情之用,疫情監測還是以社區篩檢為主,民眾不用太過擔心。     印度變種病毒株全球延燒,指揮中心關注中   印度變種病毒對全球各地帶來新一波的疫情,英國傳出感染印度變種病毒死亡者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已打過兩劑疫苗,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國內有3例是境外移入的印度病毒株,但尚未發現本土案例,國內目前仍主要盛行為英國變異病毒株。根據國外報告現行疫苗至少對於英國株都是有效的,施打兩劑保護力更好,至於印度病毒株還需要有更多資料和研究來證明,台灣也會根據疫苗進貨量以及流行病毒株來做調整。     第二批莫德納6月18日配送,開放第一至第三類對象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6日表示,將於18日起,配送第二批莫德納疫苗7萬3,200劑,同時開放第一類至第三類對象接種,合約醫療院所可開啟預約掛號服務。指揮官陳時中說,本次疫苗配送是從第一類至第三類人員中,尚未接種人數接種率4成核估,高風險縣市(台北市、新北市)分配數量以尚未接種人數接種率達5成以上計算,總計配送63,200劑。另外國籍航空機組員5,000劑、民航航空第一線人員5,000劑。       延伸閱讀 文章|新冠肺炎疫情見真情!賈永婕速捐數百台HFNC 帶你一次看懂「救命神器」優缺點 文章|拉肚子代表得新冠肺炎?急性腸胃炎、新冠肺炎不再分不清,腹瀉就別瞎操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7

  • 單日新增24例肺炎確診!12/4起暫停印尼籍移工來台工作2週

    文/林子涓 圖/傅暄閔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長達十多月,全球染疫情形不見好轉,台灣確診人數也持續增加,三天內境外移入確診人數印尼籍佔最高比例,也因此指揮中心提出因應政策,今年12月4日起至12月17日將暫時停止引進印尼籍移工入境。此政策也對部分家庭、產業帶來影響。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日新增24例境外移入病例,創下今年以來單日確診數第三高。其中20例為印尼移工確診,分別為17女3男,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另有美國2例,英國、菲律賓各1例。國內累計病例數達675例。連續三天印尼籍移工確診人數暴增,其陰性報告也遭到外界質疑,指揮中心也坦承,確實難以辨識報告的真假,但也不排除因為潛伏期或是感染時間長,呈現陰陰陽陽的時候檢驗才會有這些狀況,目前能做的就是歸納分析這些證明,也特別指出若有造假最高可開罰15萬元。   為減少印尼籍移工境外移入病例及維護國內防疫安全,指揮中心也提出因應政策。自今年12月4日起至12月17日為期兩週,將暫時停止引進印尼籍移工入境。待確診人數趨緩後,12/18日起將視當地疫情狀況評估是否減半入境人數。受疫情影響印尼籍移工無法入境,不少仲介公司也表示,全台移工約70多萬人,以社福類人數來看,印尼籍佔最大宗,約有19.3萬人,佔了總人數的7成,若暫緩印尼籍來台可能對許多家庭造成影響,雇主如有需求需透過就業服務機構另外媒合本國、他國勞工。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仍會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除了減少群聚,民眾平時搭乘交通工具時也應配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如有類似症狀應依照指示盡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延伸閱讀 文章|「Carry mask口罩」成防疫破口?3大要點教你如何購買MIT口罩!  文章|疫情後,變美之路不能少!男孩女孩都適用的醫美大全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11.30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