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Ariel共有35筆結果

  • 心理測驗、MBTI哪個準?為什麼我們總喜歡看星座血型?先別管國師唐綺陽了,你聽過「巴南效應」嗎?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心理測驗、MBTI哪個準?為什麼我們總喜歡看星座血型?先別管國師唐綺陽了,你聽過「巴南效應」嗎?   年末網路上往往都會開始流行各種心理測驗,包括透過MBTI、星座、血型、生命靈數、塔羅等各種五花八門的方式,來歸納出今年你的表現或心境,甚至預測明年的運勢,但這些測驗結果真的準確嗎?還是只是反映你內心想要的結果呢?真正專業的心理測驗又是什麼?這集我們邀請了陳柏豪醫師一起跟我們解密,話不多說,先來做個心理測驗吧!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42 實測網路心理測驗:選擇結伴同行的動物 01:34 實測網路心理測驗:我、兔子、橋、鑰匙 02:47 大家為何喜歡做心理測驗? 03:31 心理、人格、性向測驗的不同? 05:09 MBTI準確嗎? 05:52 心理測驗多久做一次? 06:27 權威的心理測驗要去哪做? 07:01 覺得星座血型準是因為巴南效應? 07:50 關於心理測驗的小建議       諮詢醫師:陳柏豪醫師    學經歷: 中華民國精神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 高雄長庚精神科住院醫師 高雄長庚兒童心智科研究醫師 希望心靈診所兼任醫師 春暉診所專任醫師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年終獎金、過年紅包還剩多少?為什麼意外之財總是留不住?先來認識你的「心理帳戶」! 影片|逢看必輸,看球帶賽!是誰詛咒我總輸球?超衰的「失分」迷信心理學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2.26

  • 逢看必輸,看球帶賽!是誰詛咒我總輸球?超衰的「失分」迷信心理學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逢看必輸,看球帶賽!是誰詛咒我總輸球?超衰的「失分」迷信心理學 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開踢啦!在你看轉播的時候是不是常發生這種情況,比賽時你緊盯著支持的球隊,但總是一直失分,恰巧你沒盯著的時候,他們卻又贏回了一點優勢,不禁讓人覺得自己是不是「帶賽」,甚至賽到連視線都帶有詛咒嗎?   其實我們都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可能影響到比賽輸贏,但又會忍不住的質疑自己,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就讓Ariel從行為主義大師史金納(B. F. Skinner)的著名實驗「迷信的鴿子」,帶你認識什麼是控制錯覺理論,究竟我們跟迷信的鴿子有何相似之處,又該怎麼將這種錯覺運用得宜,讓自己的生活因為「錯覺」過得更好呢?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9 看支持的球隊比賽就會輸? 01:18 所謂鴿子實驗是什麼? 02:16 什麼是控制錯覺理論? 02:38 控制錯覺何時會發生? 03:28 如何利用控制錯覺讓生活更好?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常喝可樂會殺精?手機電磁波會影響「造精」?精液迷思大破解! 影片|塑化劑影響GG發育?老一輩都是驚人巨根?台灣男性陰莖平均長度大公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1.21

  • 想當醫生到底有多難?醫學系考試壓力超大?急救現場只是個礙事的路障?揭密醫師養成的血汗淚!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想當醫生到底有多難?醫學系考試壓力超大?急救現場只是個礙事的路障?揭密醫師養成的血汗淚!   我們普遍都認為「醫師」擁有比一般行業還要高的社會地位,但要成為醫師可不是件易事,光是追求醫學院畢業,就是相當辛苦的過程,而實際上究竟要怎麼樣才能成為一位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中間要經歷多少辛苦的歷程呢?美醫誌邀請黃昱豪醫師來與大家分享,讓一般民眾或是正在考慮這個行業的考生們,更了解醫師這個行業的養成艱辛,也希望可以給醫學系的後輩們加油打氣,使其更能夠面對往後一路上可能會面臨的種種挑戰。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54 醫師養成路上的經驗 02:07 醫學生要考哪些考試? 04:26 住院醫師的主要工作? 05:31 什麼是總醫師? 06:42 見習醫師為什麼是路障? 07:40 醫師給醫界後輩的建議       諮詢醫師:黃昱豪醫師    學經歷: 頤森美學診所院長 義大大昌醫院國際美容醫學中心特約主治醫師 亞緻整形外科診所特約主治醫師 依心唯美整形外科診所特約主治醫師 義大大昌醫院國際美容醫學中心創科科主任 林才⺠整形外科診所副院長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護士、護理師傻傻分不清楚?尊重護理人員,是改善護病關係的第一步 影片|醫師袍推薦「這樣穿」才帥?原來醫師手術都不穿內褲?揭密白袍和刷手服的各種都市傳說!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9.26

  • 你真的懂拖延症嗎?拖延≠懶惰!善用數字「3」幫大腦戒掉拖延症,不再擺爛暑假作業和逃避工作!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你真的懂拖延症嗎?拖延≠懶惰!善用數字「3」幫大腦戒掉拖延症,不再擺爛暑假作業和逃避工作!   你也常常在暑假最後趕作業,或總是壓著死線趕報告嗎?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這些事遲早都要做,但還是不想面對?到底該怎麼改善這種死到臨頭才在臨時抱佛腳的狀況呢?如果身邊有親朋好友是「拖延症患者」,又要怎麼幫助他們擺脫這種無限的拖延輪迴?不管你是學生還是社會人士,都不能錯過這期的《Ariel聊心室》,因為我們要來帶你認識何謂拖延症,並提供你許多改善拖延症的小技巧!還不快收藏起來並分享出去,不要再拖啦!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9 從學生時期社會到職場都可見的拖延症 01:28 拖延症等於懶惰嗎? 01:44 為什麼我們會想要拖延? 02:46 要如何擺脫拖延症? 07:35 如何幫助拖延症患者? 08:29 如何調解自身情緒?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年終獎金、過年紅包還剩多少?為什麼意外之財總是留不住?先來認識你的「心理帳戶」! 影片|有好事不會來找我!諮商心理師該怎麼排解負面情緒?特殊技能像「廟公」能一眼看穿人心思?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8.29

  • 醫師袍推薦「這樣穿」才帥?原來醫師手術都不穿內褲?揭密白袍和刷手服的各種都市傳說!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醫師袍推薦「這樣穿」才帥?原來醫師手術都不穿內褲?揭密白袍和刷手服的各種都市傳說!   一般民眾對醫護人員的印象都是「白衣天使」,彷彿有一種神秘、神聖的形象,本期《Ariel聊心室》就要從色彩心理學的視角,帶領觀眾了解醫護服裝的設計秘密,認識醫護人員工作的艱辛,也讓醫護人員知道工作裝並非只有頻繁汰換、質感不親膚的拋棄式服裝,其實也有耐用、舒適、美觀兼具的品牌可以選擇。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53 醫師日常物品開箱 05:15 為什麼醫師袍都不是長袖? 06:53 醫師袍會需要經常清洗? 07:48 刷手服為什麼不是白的? 09:09 你可能不知道的刷手服小秘辛 10:35 刷手服都市傳說       諮詢醫師:黃昱豪醫師    學經歷: 頤森美學診所院長 義大大昌醫院國際美容醫學中心特約主治醫師 亞緻整形外科診所特約主治醫師 依心唯美整形外科診所特約主治醫師 義大大昌醫院國際美容醫學中心創科科主任 林才⺠整形外科診所副院長       諮詢醫師:賴雅薇醫師    學經歷: 頤森美學診所執行長 大同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總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術前準備知多少?手術要成功,病患的信任最重要! 影片|外科手術大直擊!詳細開刀房知識醫師講給你聽!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8.08

  • 有好事不會來找我!諮商心理師該怎麼排解負面情緒?特殊技能像「廟公」能一眼看穿人心思?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有好事不會來找我!心理諮商師該怎麼排解負面情緒?特殊技能像「廟公」能一眼看穿人心思?   我們會和諮商心理師分享自己在職場、生活中不開心的人事物,但是你曾想過每天不斷接受各方面負面情緒的諮商師,會不會覺得很厭世,又該怎麼排解這些不好的心情呢?如果你有一個諮商心理師朋友,除了擔心他的身心狀況外,是不是也會暗自覺得,他會一眼看穿你真實的心理?這次Ariel聊心室就真的要和大家聊聊Ariel的「心事」,一起來了解諮商心理師的心路歷程吧!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8 諮商心理師是否有「讀心術」? 01:49 諮商心理師如何排解負面情緒? 04:06 諮商最怕遇到哪種狀況? 05:15 諮商有沒有成就及幸福感? 07:25 給對諮商師工作感興趣的觀眾的小建議       諮詢專家:林佳瑾心理諮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只准我愛你,不准你愛我!」性單戀者為什麼不想被愛? 影片|心理諮商開箱!瓶頸期超焦慮也可以去諮詢?原來這些都是免費諮商資源!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7.18

  • 心理諮商開箱!瓶頸期超焦慮也可以去諮詢?原來這些都是免費諮商資源!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心理諮商開箱!瓶頸期超焦慮也可以去諮詢?原來這些都是免費諮商資源!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有大大小小的煩惱,有時候我們會選擇向朋友訴苦,達到情緒宣洩的效果,但長期下來給予對方負面情緒,對於人際交往上,也是一大困境,抑或是有些經歷難以向身邊的親朋好友訴說,長期的壓抑反而會讓身心生病,因此很多人會選擇去諮商,讓諮商心理師梳理自己的想法及情緒,那我們要如何找到諮商資源?又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諮商師呢?今天美醫誌邀請了心理治療師來為我們解答。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53 所謂的諮商是什麼?什麼樣的人需要來諮商? 01:51 諮商心理師跟精神科醫師的差異是? 02:33 我們該如何找諮商資源? 04:18 要如何選擇諮商心理師? 05:27 心理價格是如何計價的? 05:53 諮商室的沙盤、沙遊作用 07:13 諮商室的設計與巧思 07:56 給想要諮商的觀眾一些建議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思覺失調症」不是罪犯的溫床!精神疾病不是罪,歧視與孤立才是社會變態的導火線 影片|整形真的能緩解容貌焦慮嗎?用修圖軟體竟是整形成癮前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5.02

  • 駝背原因找到了!原來「這種人」容易駝背?在家做伸展動作改善駝背、矯正烏龜頸和圓肩!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駝背原因找到了!原來「這種人」容易駝背?在家做伸展動作改善駝背、矯正烏龜頸和圓肩!   情人節ME粉們想好怎麼過了嗎?現代人因為長期使用手機、電腦等3C產品,導致習慣性駝背,看起來總是沒有精神,在另一半面前無論怎麼盛裝打扮,遇上駝背都是扣分!今天美醫誌就要帶大家來了解,要如何改掉生活中會導致我們駝背的那些壞習慣,在家跟著做,一起來改善駝背問題吧!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42 駝背先天後天的差別是? 01:19 胸部比較豐滿的女生,好像會比別人更容易駝背? 02:27 先天跟後天要如何矯正駝背? 03:31 重訓可以改善駝背? 04:17 駝背除了會影響體態,還會造成身體的什麼影響嗎?不治療會怎樣嗎? 04:42 改善駝背的伸展動作 06:28 改善駝背動作-背部訓練動作一 08:40 改善駝背動作-背部訓練動作二       諮詢醫師:劉必涵醫師    現職: 示康診所 醫師 學經歷: 台灣復健科專科醫師 台灣運動醫學專科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高雄醫學大學運動醫學系碩專班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復健科總醫師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短腿不是真的腿短,假胯寬是完美比例的隱形殺手 影片|滑3C也會「媽媽手」?!手腕痠痛竟引發變形!治療師親授復健訓練3大招!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2.12

  • 尾牙抽獎、過年紅包總是留不住?一招破解害你亂花錢的「心理帳戶」,聰明消費!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尾牙抽獎、過年紅包總是留不住?一招破解害你亂花錢的「心理帳戶」,聰明消費!   年節已至,年終獎金、尾牙抽到的大獎,還有過年領的紅包壓歲錢,無不讓人期待萬分。但每每過完年沒多久,這些「意外之財」一不小心就花光了,到底為什麼總逃不開散財的魔咒呢?今天美醫誌邀請到諮商心理師林佳瑾,帶我們了解亂花錢的原因及破解方法。今年的紅包、年終,你們跑不掉啦,都給我乖乖留在帳戶裡面!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32 為何紅包、獎金總是留不住? 01:03 什麼是「心理帳戶」? 02:10 心理帳戶如何影響消費行為? 03:07 花費失控可能的原因為何? 04:25 如何破解心理帳戶?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其實我沒有那麼好!」成敗論英雄,恐會掉入冒牌者症候群的空虛人生! 影片|只要暗戀者回應愛意,就會對他失去興趣?一起來了解「性單戀者」內心的矛盾拉扯!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2.07

  • 只要暗戀者回應愛意,就會對他失去興趣?一起來了解「性單戀者」內心的矛盾拉扯!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只要暗戀者回應愛意,就會對他失去興趣?一起來了解「性單戀者」內心的矛盾拉扯!   我喜歡你!但你不可以喜歡我!世界上存在著這麼一群看似矛盾的人,會在知道暗戀的人也喜歡自己後,立刻覺得不喜歡對方,甚至會產生噁心的感覺,但這是為什麼呢?這種「性單戀」的狀況會持續一輩子嗎?難道他們只能光棍一輩子嗎?今天美醫誌邀請了林佳瑾心理治療師來為我們解答。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32 「性單戀者」會有的行為? 01:24 什麼是性單戀? 02:33 可能會性單戀形成的原因是? 04:32 Ariel給性單戀者&性單者的追求者們的一些建議 08:09 Ariel在臨床遇過的性單戀者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不要跟我開視訊,我好討厭自己的臉!淺談視訊畸形恐懼症 影片|「我沒那麼好」不值得被稱讚?帶你揮別冒牌者症候群,找回自信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11.22

  • 「思覺失調症」不是罪犯的溫床!精神疾病不是罪,歧視與孤立才是社會變態的導火線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摘要  社會大眾對「思覺失調症」缺乏認識,常造成誤解或恐慌,導致對待病友不友善或污名化的情形。引領話題的影視作品《我們與惡的距離》,結合隨機殺人的社會題材,探討思覺失調症的犯人、家人、被害人與司法、媒體及社會產生的連鎖效應,喚醒大眾對於精神疾病與社會問題的重視。媒體普遍將「思覺失調症」罪犯與逃過死刑劃上等號,你知道這樣錯誤的連結,可能會導致精神病友邊緣化,造成犯罪率提升嗎?美醫誌帶你認識背負污名的思覺失調症,將恐懼的心態轉化為關懷的動力。     什麼是「思覺失調症」呢?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慢性的精神疾病,透過精神醫學的診斷準則,症狀包含妄想、幻聽、體感異常、思考邏輯混亂或行為紊亂等,患者多伴隨負性症狀,常見有思考遲滯、缺乏自我照顧能力或行為動作退縮的情形。     別把「思覺失調症」當兒戲,裝瘋賣傻也絶非真實   社會上會認為思覺失調症的罪犯能輕易逃過死刑,多是存有精神病是能輕易偽裝的思想。精神科醫師陳柏豪表示,真正的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外在顯現條件是有嚴格要求的,需符合科學數據的項目準則:病症持續時間、符合好發年齡、非單一項目症狀表現等,當患者自稱有幻聽症狀時,精神科醫師會藉由觀察患者的相對應行為加以判斷。思覺失調症患者沒有能力做到避開自己不利的事情,只選擇自己有利的事情,在法庭上患者會由於思緒混亂,難以展現有條理的表達,所以,要偽裝成思覺失調症是困難的。諮商心理師林佳瑾以臨床經驗說明,真正的思覺失調症患者,醫師能從患者的反應,辨識出患者認為的失調感受,對於患者本身是真實不虛的。     只要有精神病就能免刑?「辨識力」及「控制力」才是影響司法的關鍵力   刑法第十九條的第一項規定:「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不罰。行為時因前項之原因,致其辨識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顯著減低者,得減輕其刑。」律師林清堯指出,法律上雖然有相關的減刑條文,但「非針對只要有精神疾病即能獲得減刑」,一般人認為有精神病即能減刑,這是錯誤的觀念。   法律判決會著重在「辨識力」及「控制力」,「辨識力」是指行為人不知道自己做的行為是違法的能力;「控制力」是指行為人是否有控制自己不去做某件事的能力。精神疾病的患者通常缺乏辨識力及控制力,但不代表精神疾病就能受到減刑或是免刑。司法判斷的關鍵是「事發當時」行為人是否同時具備辨識力及控制力二種能力,進行評估判斷。所以,即使曾經有就診紀錄的患者,在犯罪當下處於清醒的狀態,就無法獲得減刑或免刑的裁決。     精神鑑定是提供精神病患者司法判決的重要參考   精神醫學中的司法精神鑑定,通常由被鑑定人提出申請,由法官或檢察官判定是否需要執行精神鑑定,藉由專業的醫療院所及專家評估被鑑定人是否具有辨識能力受損,或控制能力受損等問題,提供司法裁決的參考。陳柏豪醫師表示,進行精神鑑定時,常見的手法為「三明治法」,精神科醫師會檢視犯罪者過往的病史,考量案發後的精神狀況綜合評估,回溯到犯罪者最接近案發當時的精神狀況。           進行精神鑑定評估時,精神科醫師除了與個案訪談,也會與家屬或親友訪談。精神疾病的患者通常會影響認知功能,藉由諮商心理師採取「心理衡鑑」方式,進行「認知」評估測驗,獲得客觀性的判斷。再者,也會透過社工師從各個不同資源收集資訊,努力描繪出犯案當時患者的完整樣貌,綜合提出專業且客觀的精神鑑定報告。     曾有精神病史的患者,一定能得獲得減刑嗎?   一般曾有精神就醫紀錄的罪犯,會讓法官感到可能具有精神障礙的疑慮,以請求專業醫師進行司法鑑定協助。但如果犯人未曾有就醫紀錄,是難以說服法官申請精神鑑定的。林清堯律師表示,司法鑑定程序並無規定需由幾位精神科醫師的精神鑑定報告,在重大案件或是具有爭議性的案件,也會發生二次以上精神鑑定的情況,以達到客觀及公正性。   所有的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狀況雖然會有起伏,但必定具有連續性,所以曾經罹患精神病的患者,即使一時表現平和,不一定就會獲得減刑或免刑,精神科醫師會考量目前患者的精神狀況綜合評估。     不真實的高犯罪率,別再污名化思覺失調症!   近年來國內外的犯罪事件統計分析顯示,思覺失調症患者犯下殺人罪的比例與一般殺人罪犯相同。需特別注意的是,未接受治療的思覺失調症患者,由於不被社會理解,或因憤怒或是旁人異樣的眼光,使用了毒品、違禁藥物或過度飲酒,又難以得到社會足夠的支持時,會產生較高的暴力性。這群不被社會接受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嚴重缺乏現實感,可能導致犯罪率提升。因此,罹患思覺失調症單一變項的患者,並不會增加殺人犯罪的機率。在司法實例上也體現了相同的成果,社會邊緣族群發生的犯罪率相對更高。   諮商心理師林佳瑾指出,人都可能會犯罪,然而社會上的犯人側寫多被冠上思覺失調症,這種錯誤的呈現方式,讓病友承受污名化的痛苦及壓迫,若又缺乏藥物治療或社會協助,更容易將病友逼向封閉角落。呼籲大眾認識思覺失調症,關心身旁患有精神疾病的親友,不要讓錯誤的觀念,造成隔閡與對立,多一份理解,就能多一份和諧。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諮詢醫師:陳柏豪醫師    現職: 耕心療癒診所 醫師 學經歷: 台灣精神專科醫師 高雄長庚精神科總醫師 高雄長庚精神科住院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延伸閱讀 文章|神奇的催眠治療?解開潛意識的黑暗陰霾 探見人生曙光 影片|疫情關在家焦慮值爆表!你我都可能是「怪胎」?心理治療強迫症原來是這樣!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9.09

  • 「我沒那麼好」不值得被稱讚?帶你揮別冒牌者症候群,找回自信心!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我沒那麼好」不值得被稱讚?帶你揮別冒牌者症候群,找回自信心!   在職場,你是否也曾被稱讚後覺得自己沒別人說的那麼好,明明是自己辛辛苦苦獲得的成果,卻在得到老闆讚賞時,覺得自己不配獲得這份殊榮,這樣你就是落入了一種「冒牌者」的思考模式了!美醫誌今天帶你擺脫冒牌者心態,學習正視自己的優秀。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42 什麼是「冒牌者症候群」? 01:34 是哪種類型的人會有「冒牌者症候群」? 04:08 「冒牌者症候群」大多是女性? 04:48 檢視自己是否有「冒牌者症候群」 07:00 「冒牌者症候群」帶給我們的影響?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你也有洗手消毒強迫症嗎?強迫症測驗幫助你了解自己! 影片|整形真的能緩解容貌焦慮嗎?用修圖軟體竟是整形成癮前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8.30

  • 精神疾病是罪犯的免死金牌?汙名化思覺失調症恐造成犯罪比例增加?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精神疾病是罪犯的免死金牌?汙名化思覺失調症恐造成犯罪比例增加?   近年來每當有重大社會事件發生時,就會有罪犯聲稱有精神疾病及相關就診紀錄,並在判刑時,都被法官予以了減刑,因而引起社會輿論,今天美醫誌要帶你來了解,有精神疾病的罪犯,是不是就絕對可以減刑呢?     各節重點: 00:00 精采片段 01:04 曾看過精神科,就可以減刑? 02:30 如何判定犯罪者在犯罪當下發病? 05:45什麼是思覺失調症? 06:23精神狀況能偽裝嗎? 08:51思覺失調症的人犯罪是常態?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諮詢醫師:陳柏豪醫師    現職: 耕心療癒診所 醫師 學經歷: 台灣精神專科醫師 高雄長庚精神科總醫師 高雄長庚精神科住院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延伸閱讀 文章|我不是心理醫師!到底什麼是「臨床心理師」,一次搞懂差別,讓專業被好好看待 影片|電影中的催眠片段符合現實嗎?人的前世今生還可能會因它而改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19

  • 神奇的催眠治療?解開潛意識的黑暗陰霾 探見人生曙光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摘要  「催眠」自古以來在人們心中蒙上一層神秘色彩,常被認為是打開前世記憶的一扇門,讓人想一探究竟,但其實在台灣被神化的「催眠」可能與你的想像大不同!?你知道什麼是催眠治療嗎?催眠適用於哪些病症?催眠後是否就能一勞永逸呢?美醫誌要帶領你發現催眠真相,解開生命之謎。     藉由催眠與患者產生內在連結,進入潛意識裡協助患者   「催眠」是一種協助人類改變內在狀態的治療方法,催眠師藉由催眠治療進入患者的潛意識裡進行引導與溝通,達到潛意識合作的方法,不以控制患者思想為目的,而是讓患者能藉由信任,更深入地看見,理解自己。精神科專科醫師孫柏鈞指出,廣義的催眠無所不在,像是小時候被父母教導要勇敢、堅毅、高成就,經年不倦的提醒,在潛意識裡便形成一種既定的價值觀,其實我們早已在不知不覺中被催眠,所以也會笑稱父母就是最大的催眠師。     催眠是雙面刃,就像人類用火一樣   催眠的應用非常廣泛,所有的治療或互動都可以看成是一種催眠,正當的催眠治療,是由催眠治療師與患者訂立適切的治療方向,或是促進患者認知上的轉變,目的是將患者導向到更好的身心靈狀態。而患者通常會對催眠治療產生疑慮,擔心會不會失去自我控制能力或被強迫做不想做的事情,孫柏鈞醫師解釋,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是有可能的,若被催眠者處在極端的現象,例如被刑求導致精神緊繃、或是某些運用威嚇或利誘,是有可能造成不良的影響的。孫柏鈞醫師表示,因此選擇催眠治療師,選人是第一優先,技術只排第二,尊重自身意願是相當重要的,不妨問問自己的內在,是否與治療師的相處之間感到真正的舒適與自在,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催眠三模式,依患者不同需求因人施用   催眠是一種引導,教導患者如何尊重自己及重視自己的方法。每一位患者的治療需求不同,治療師會依照患者的狀況提供不同模式的催眠治療。   1.直接催眠:   患者需求是被命令式,治療師直接讓患者進到催眠情境。直接催眠是最符合大眾對催眠想像的治療形態,治療師運用道具例如懷錶,或者請患者盯著光點晃動,引導患者進入催眠情境,治療師在催眠情境中提供暗示。例如針對想戒菸者,提供香菸臭味的暗示,改變患者意識,讓患者清醒後繼續討厭香菸氣味,達到戒菸目的。   2.間接催眠:   採取間接催眠前,治療師與患者之間需達到彼此互相信任。治療師不主動告知正在進行催眠,隱藏催眠意圖,讓患者在放鬆狀態下進行催眠,在清醒後不會察覺已受過催眠治療。   3.放下催眠意圖的催眠:   不刻意進行催眠,治療師運用身教,協助患者有能力選擇改變或擴展曾經認定的主流價值觀,例如患者對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無法達成時,會覺得自己不夠好,導致缺乏自信心,這時治療師會引導患者放下自我懷疑的信念,發展患者的自信。     催眠真的能解開前世今生嗎?   大眾常常會把催眠與解密前世今生劃上等號,但是催眠不一定能看到前世今生。孫柏鈞醫師提出,在韓劇剛開始盛行的時期,有好幾個患者在前世今生為主要訴求的催眠中,同時看到自己前世是韓國人的記憶,這是否真的是患者的前世記憶?或是想像力?孫柏鈞醫師表示並無法確定是何者,也並未再深入探究下去。   前世今生的靈性層面在科學領域上的研究仍在進行中,真實性有待確認,比起知道前世今生,治療師更重視患者在知道前世後,會對這輩子帶來多大的影響,因為今生才是人生進行式。       圖片來源:戲劇《藍色生死戀》劇照     天然的自我催眠,如分裂的多重人格   電視中常有主角經過催眠後人格發生改變。在催眠治療後確實能協助患者調整對事物或自我的看 法。孫柏鈞醫師指出,有一些是天然的自我催眠狀態,例如多重人格,患者擁有多種人格,每個人格的特質跟個性能力都不同,像是電影中的綠巨人浩克,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最後結局中,靦腆的博士與浩克整合了,成為一個勇敢又有禮貌的人,不再失去理智。催眠治療便是如此,是一種能協助人們找到更好的掌握自己內在狀態與整合的方法。       圖片來源:電影《催魂頻率》劇照     催眠協助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患者回到當下、感知現況   面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當患者發生急性反應,處在驚恐狀態時,治療師可以用催眠的方式協助患者回到安穩的現況,減緩焦躁與不安。催眠師會用指導語:「你可以閉上你的眼睛,感覺你在這裡,作幾個舒服的深呼吸,呼吸著這裡的新鮮空氣,感受此刻的溫度,讓椅子支撐你的身體,讓地板支撐你的腳,在這裡你是安全的。」,引領患者進入平靜和諧的放鬆狀態,減輕滿腦的凌亂思緒。孫柏鈞醫師舉例,例如曾飽受戰爭侵襲的燒燙傷患者,在想起這段痛苦記憶時,身上會有灼傷的熱感反應,就可以藉由催眠的方式,協助患者認知到自身已遠離危險,達到身體自我重建。     因生理引起的身體不適,催眠也能助益   催眠治療也會運用在身體治療上,心理會影響身理功能,雖然患者自認為身體不舒服,但實際上身體功能正常,這是心理因素所導致的生理患疾,就可以透過催眠治療改善身心狀況,在臨床上也曾應用催眠治療,處理和避免癌症的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後可能產生的副作用與不適。     慎選專業良善的催眠師,獲得安心的催眠體驗   催眠治療的效果在於治療師與患者彼此的信任感,通常信任感越強,治療效果也會越好。而治療師的經歷與涵養也很重要,孫柏鈞醫師表示,治療師要能協助患者恢復到可以承受生命痛苦的狀態,而不是在患者尚未做好準備時就硬生生揭開痛苦瘡疤,造成患者反彈或難以面對,導致病情加重,所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師,才能讓治療過程更舒服,獲得更好的治療成效。     美醫小教室:催眠治療費用 催眠治療費用屬於心理諮商範疇,不同的醫師及診所提供的服務均有差異,催眠治療鐘點費約在新台幣2,000~10,000元。           諮詢專家:心理諮商師林佳瑾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諮詢醫師:孫柏鈞醫師    現職: 希望心靈診所 主治醫師 學經歷: 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前理事長 亞洲催眠治療與輔導協會(香港)榮譽顧問 薩提爾模式國際Satori特別小組 高雄港務警察總隊心理輔導顧問     延伸閱讀 文章|我不是心理醫師!到底什麼是「臨床心理師」,一次搞懂差別,讓專業被好好看待 影片|整形真的能緩解容貌焦慮嗎?用修圖軟體竟是整形成癮前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8

  • 電影中的催眠片段符合現實嗎?人的前世今生還可能會因它而改變!?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電影中的催眠片段符合現實嗎?人的前世今生還可能會因它而改變!?   在近年來,催眠都是影視劇愛用的題材之一,也因此大眾對催眠的了解, 僅限於影視劇上所呈現的,但影視劇中所呈現的催眠就是全貌嗎?究竟影視劇有沒有誇大催眠的效果呢?今天美醫誌帶你來揭露催眠的神秘面紗!       各節重點: 00:00 精采預告 01:04 催眠原理是什麼? 04:57 什麼情況下會使用到催眠? 05:54 催眠是否可看見前世今生? 07:05 可以透過催眠讓一個人性情大變嗎? 08:42 可以透過催眠竄改他人的記憶嗎? 10:00 催眠的費用 10:52 催眠會有後遺症嗎?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諮詢醫師:孫柏鈞醫師    現職: 希望心靈診所 學經歷: 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前理事長 亞洲催眠治療與輔導協會(香港)榮譽顧問 薩提爾模式國際Satori特別小組 高雄港務警察總隊心理輔導顧問     延伸閱讀 文章|我不是心理醫師!到底什麼是「臨床心理師」,一次搞懂差別,讓專業被好好看待 影片|產後憂鬱讓媽媽們好崩潰 及早治療才能找回自我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4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