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經閒置10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
搜尋心理共有69筆結果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頭髮會有新陳代謝,平均每天會掉100~150根頭髮,這是「正常落髮」現象。倘若突然發生大量掉髮的狀況,就要小心了,你可能正在經歷「休止期落髮」!你知道壓力及營養不均衡都是不正常掉髮的天敵嗎?美醫誌邀請皮膚科專科醫師朱冠州,帶領你認識壓力型毛髮殺手,找到應對良方。 重大事件的刺激,是休止期落髮發生的原因之一 「休止期落髮」常發生在重大事件之後,例如發燒、ICU(加護病房)重症治療、內分泌問題、營養不均衡或懷孕生產引起的荷爾蒙劇烈變化,造成頭髮毛囊在正常生長軌道上受到外力刺激,瞬間來到休止期,致使毛髮漸漸脫落,這種突發的大量掉髮現象稱為「休止期落髮」。 休止期落髮在事件發生後的3到6個月會產生大量的掉髮,甚至用手輕輕撥頭髮都會有一把一把的頭髮掉落,休止期落髮又分為急性及慢性休止期落髮: (1)急性休止期落髮 短期的大量掉髮,落髮延續時間在6個月以內。 (2)慢性休止期落髮 反覆性及斷斷續續的掉髮,落髮延續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 休止期落髮的症狀,在排除病症治療後的3個月到6個月,就能完全恢復。 新冠肺炎會導致休止期落髮現象?原來是壓力造成的! 國際文獻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於民眾必須短時間內面對工作、家庭、學業及社交帶來的巨大變化,心理壓力及生存恐慌瞬間攀升,新冠肺炎確診者休止期落髮發生比例高達30%~50%, 即使是無症狀的感染者,也有10%的機會可能會產生休止期落髮。 新冠肺炎引發休止期落髮的原因: 1. 社會心理的壓力誘發因素,社會心理壓力包括隔離壓力、住院壓力以及生命威脅壓力,在這個壓力下神經傳導的神經酼胺、多胜肽等,都會影響毛囊的生長期,導致毛囊快速進入到休止期。 2. 當得到新冠肺炎時,人體體內會產生巨大的激素風暴,造成促炎細胞激素大量增加,是休止期落髮最主要的原因。 3. 新冠肺炎患者會大量消耗體內的抗凝血物質,造成血管裡產生微小的血栓,這些微小的血栓會阻塞末稍或毛囊周圍血管,造成不正常落髮。 4. 治療期間使用的藥物影響。 雄性禿是歲月累積、無法挽留的落髮現象 雄性禿的掉髮則屬於經年累月且緩慢的進行,而且雄性禿影響的毛囊會逐漸萎縮,所以掉落的頭髮會越來越細,細到某一種程度後,頭髮就不會再生長。男性及女性的每日正常掉髮情形並無分別,然而女性罹患雄性禿的機率約1/10,而男性隨著年紀越長,約有60%~70%的男性會有雄性禿的問題。 找到休止期落髮的病因,連根拔除做治療 皮膚科專科醫師朱冠州指出,休止期落髮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找到症狀引發的原因,連根拔除對症治療。如果患者因藥物或營養不均衡引起的落髮,只要改變用藥及飲食習慣,掉髮症狀就會慢慢緩解。倘若患者的落髮是因其他疾病引起,例如貧血或甲狀腺問題,如果無法找到疾病的治療方法,變成反反覆覆、斷斷續續的落髮現象,就會成為長期的慢性休止期落髮。 朱冠州醫師表示,仰賴藥物治療休止期落髮只能達到短期的改善,無法根除落髮現象。傳統治療落髮藥物包含柔沛、適尿通及新髮靈等口服藥,但這類藥物是針對雄性禿治療,藥物機轉和休止期落髮狀況不同。雄性禿是體內荷爾蒙轉換成DHT(雙氫睪酮,會導致毛囊分化進而落髮)攻擊毛囊,運用藥物阻斷DHT,可以延緩毛囊受攻擊後的萎縮現象,另外,2%~5%的患者在服用治療雄性禿藥物後,可能會發生性功能低下或男性女乳症的副作用,不過這些後遺症在臨床上發生機率極低且停藥後都能恢復,患者無需過度擔心。通常單純的休止期落髮,醫師不會以口服藥作為治療方法,如果患者需要快速恢復,建議搭配生髮水使用。 切勿把Google大神當醫師,有落髮問題請向專業醫師諮詢 掉髮原因具有多種可能性,當發現掉髮情況超過正常生理性掉髮的髮量,不能以網路資訊自我評斷,建議儘早向專業醫師諮詢。醫師診斷落髮的指標包含病史、掉髮數量、掉髮頻率及掉髮的粗細等多項細微檢查綜合評估,並運用數位放大鏡觀察頭皮現象加以診斷,找到落髮原因,才能對症治療。 想要遠離壓力型掉髮或休止期的落髮,朱冠州醫師建議,平日要適度放鬆心情、保持作息規律,避免處於長期緊繃壓力的狀態。缺血性貧血也是引起休止期落髮的原因之一,注重健康飲食,維持營養均衡,對於毛髮保健具有舉足輕重的助益。 諮詢醫師:朱冠州醫師 學經歷: DCDC生髮診所 醫師 DCDC生髮診所院長 台灣植髮學會理事長 台大醫學系畢 馬偕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 台北市立仁愛醫院皮膚科總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亞洲植髮醫學會會員(AAHRS) 延伸閱讀 文章|愛曬太陽讓雄性禿機率大增!不分男女,人人都有落髮危機?! 影片|一直掉頭髮也是新冠肺炎後遺症?放置不管當心「落髮禿頭」!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10.21
文/楊雅雲 圖/傅暄閔 摘要 社會大眾對「思覺失調症」缺乏認識,常造成誤解或恐慌,導致對待病友不友善或污名化的情形。引領話題的影視作品《我們與惡的距離》,結合隨機殺人的社會題材,探討思覺失調症的犯人、家人、被害人與司法、媒體及社會產生的連鎖效應,喚醒大眾對於精神疾病與社會問題的重視。媒體普遍將「思覺失調症」罪犯與逃過死刑劃上等號,你知道這樣錯誤的連結,可能會導致精神病友邊緣化,造成犯罪率提升嗎?美醫誌帶你認識背負污名的思覺失調症,將恐懼的心態轉化為關懷的動力。 什麼是「思覺失調症」呢?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慢性的精神疾病,透過精神醫學的診斷準則,症狀包含妄想、幻聽、體感異常、思考邏輯混亂或行為紊亂等,患者多伴隨負性症狀,常見有思考遲滯、缺乏自我照顧能力或行為動作退縮的情形。 別把「思覺失調症」當兒戲,裝瘋賣傻也絶非真實 社會上會認為思覺失調症的罪犯能輕易逃過死刑,多是存有精神病是能輕易偽裝的思想。精神科醫師陳柏豪表示,真正的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外在顯現條件是有嚴格要求的,需符合科學數據的項目準則:病症持續時間、符合好發年齡、非單一項目症狀表現等,當患者自稱有幻聽症狀時,精神科醫師會藉由觀察患者的相對應行為加以判斷。思覺失調症患者沒有能力做到避開自己不利的事情,只選擇自己有利的事情,在法庭上患者會由於思緒混亂,難以展現有條理的表達,所以,要偽裝成思覺失調症是困難的。諮商心理師林佳瑾以臨床經驗說明,真正的思覺失調症患者,醫師能從患者的反應,辨識出患者認為的失調感受,對於患者本身是真實不虛的。 只要有精神病就能免刑?「辨識力」及「控制力」才是影響司法的關鍵力 刑法第十九條的第一項規定:「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不罰。行為時因前項之原因,致其辨識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顯著減低者,得減輕其刑。」律師林清堯指出,法律上雖然有相關的減刑條文,但「非針對只要有精神疾病即能獲得減刑」,一般人認為有精神病即能減刑,這是錯誤的觀念。 法律判決會著重在「辨識力」及「控制力」,「辨識力」是指行為人不知道自己做的行為是違法的能力;「控制力」是指行為人是否有控制自己不去做某件事的能力。精神疾病的患者通常缺乏辨識力及控制力,但不代表精神疾病就能受到減刑或是免刑。司法判斷的關鍵是「事發當時」行為人是否同時具備辨識力及控制力二種能力,進行評估判斷。所以,即使曾經有就診紀錄的患者,在犯罪當下處於清醒的狀態,就無法獲得減刑或免刑的裁決。 精神鑑定是提供精神病患者司法判決的重要參考 精神醫學中的司法精神鑑定,通常由被鑑定人提出申請,由法官或檢察官判定是否需要執行精神鑑定,藉由專業的醫療院所及專家評估被鑑定人是否具有辨識能力受損,或控制能力受損等問題,提供司法裁決的參考。陳柏豪醫師表示,進行精神鑑定時,常見的手法為「三明治法」,精神科醫師會檢視犯罪者過往的病史,考量案發後的精神狀況綜合評估,回溯到犯罪者最接近案發當時的精神狀況。 進行精神鑑定評估時,精神科醫師除了與個案訪談,也會與家屬或親友訪談。精神疾病的患者通常會影響認知功能,藉由諮商心理師採取「心理衡鑑」方式,進行「認知」評估測驗,獲得客觀性的判斷。再者,也會透過社工師從各個不同資源收集資訊,努力描繪出犯案當時患者的完整樣貌,綜合提出專業且客觀的精神鑑定報告。 曾有精神病史的患者,一定能得獲得減刑嗎? 一般曾有精神就醫紀錄的罪犯,會讓法官感到可能具有精神障礙的疑慮,以請求專業醫師進行司法鑑定協助。但如果犯人未曾有就醫紀錄,是難以說服法官申請精神鑑定的。林清堯律師表示,司法鑑定程序並無規定需由幾位精神科醫師的精神鑑定報告,在重大案件或是具有爭議性的案件,也會發生二次以上精神鑑定的情況,以達到客觀及公正性。 所有的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狀況雖然會有起伏,但必定具有連續性,所以曾經罹患精神病的患者,即使一時表現平和,不一定就會獲得減刑或免刑,精神科醫師會考量目前患者的精神狀況綜合評估。 不真實的高犯罪率,別再污名化思覺失調症! 近年來國內外的犯罪事件統計分析顯示,思覺失調症患者犯下殺人罪的比例與一般殺人罪犯相同。需特別注意的是,未接受治療的思覺失調症患者,由於不被社會理解,或因憤怒或是旁人異樣的眼光,使用了毒品、違禁藥物或過度飲酒,又難以得到社會足夠的支持時,會產生較高的暴力性。這群不被社會接受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嚴重缺乏現實感,可能導致犯罪率提升。因此,罹患思覺失調症單一變項的患者,並不會增加殺人犯罪的機率。在司法實例上也體現了相同的成果,社會邊緣族群發生的犯罪率相對更高。 諮商心理師林佳瑾指出,人都可能會犯罪,然而社會上的犯人側寫多被冠上思覺失調症,這種錯誤的呈現方式,讓病友承受污名化的痛苦及壓迫,若又缺乏藥物治療或社會協助,更容易將病友逼向封閉角落。呼籲大眾認識思覺失調症,關心身旁患有精神疾病的親友,不要讓錯誤的觀念,造成隔閡與對立,多一份理解,就能多一份和諧。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諮詢醫師:陳柏豪醫師 現職: 耕心療癒診所 醫師 學經歷: 台灣精神專科醫師 高雄長庚精神科總醫師 高雄長庚精神科住院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延伸閱讀 文章|神奇的催眠治療?解開潛意識的黑暗陰霾 探見人生曙光 影片|疫情關在家焦慮值爆表!你我都可能是「怪胎」?心理治療強迫症原來是這樣!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9.09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我沒那麼好」不值得被稱讚?帶你揮別冒牌者症候群,找回自信心! 在職場,你是否也曾被稱讚後覺得自己沒別人說的那麼好,明明是自己辛辛苦苦獲得的成果,卻在得到老闆讚賞時,覺得自己不配獲得這份殊榮,這樣你就是落入了一種「冒牌者」的思考模式了!美醫誌今天帶你擺脫冒牌者心態,學習正視自己的優秀。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42 什麼是「冒牌者症候群」? 01:34 是哪種類型的人會有「冒牌者症候群」? 04:08 「冒牌者症候群」大多是女性? 04:48 檢視自己是否有「冒牌者症候群」 07:00 「冒牌者症候群」帶給我們的影響?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你也有洗手消毒強迫症嗎?強迫症測驗幫助你了解自己! 影片|整形真的能緩解容貌焦慮嗎?用修圖軟體竟是整形成癮前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8.30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一直掉頭髮也是新冠肺炎後遺症?放置不管當心「落髮禿頭」! 掉髮是許多現代人的困擾,研究顯示高達30%~50%的COVID-19患者,在確診後3至6個月內出現休止期落髮,即便是無症狀者也有高達10%的人歷經同樣的情況。究竟掉髮是後遺症,抑或是疫情之下過大壓力造成的?而新冠肺炎又是否會直接導致掉髮呢?本集邀請到朱冠州醫師來為我們一一解答!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1 新冠肺炎導致掉髮? 01:00 為什麼會休止期掉髮 02:01 掉髮該怎麼解決 03:08 雄性禿與休止期落髮 04:39 性別會影響掉髮嗎 05:10 掉髮會自行痊癒嗎 06:25 掉髮要吃藥治療嗎 07:36 掉髮何時該就醫 08:30 醫師給觀眾的建議 諮詢醫師:朱冠州醫師 現職: DCDC生髮診所 醫師 學經歷: DCDC生髮診所院長 台灣植髮學會理事長 台大醫學系畢 馬偕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 台北市立仁愛醫院皮膚科總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植髮手術存失敗風險?!生髮不成頭皮反長蟲! 影片|植皮術後不只色差還長陰毛!異體移植手術來源是OO?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8.09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精神疾病是罪犯的免死金牌?汙名化思覺失調症恐造成犯罪比例增加? 近年來每當有重大社會事件發生時,就會有罪犯聲稱有精神疾病及相關就診紀錄,並在判刑時,都被法官予以了減刑,因而引起社會輿論,今天美醫誌要帶你來了解,有精神疾病的罪犯,是不是就絕對可以減刑呢? 各節重點: 00:00 精采片段 01:04 曾看過精神科,就可以減刑? 02:30 如何判定犯罪者在犯罪當下發病? 05:45什麼是思覺失調症? 06:23精神狀況能偽裝嗎? 08:51思覺失調症的人犯罪是常態?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諮詢醫師:陳柏豪醫師 現職: 耕心療癒診所 醫師 學經歷: 台灣精神專科醫師 高雄長庚精神科總醫師 高雄長庚精神科住院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延伸閱讀 文章|我不是心理醫師!到底什麼是「臨床心理師」,一次搞懂差別,讓專業被好好看待 影片|電影中的催眠片段符合現實嗎?人的前世今生還可能會因它而改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19
文/林聖錡 圖/傅暄閔 摘要 在三級警戒下,許多營業場合都禁止人們進入,避免傳染原繼續擴散,此時人們就只能待在家裡很長的時間,心理的狀態不免浮動,若是能到戶外活動筋骨,或許不失為一個好選擇,但是戶外就是擴散疫情的根源之一,如何拿捏也是叫人為難。美國賓州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做了一項研究,疫情大流行期間人們如何使用公園,結果發現公園與其周邊的社區確診案例,並沒有關聯性;聽起來是相當特別,跟著美醫誌一起來看看為什麼。 疫情期間嚮往戶外活動嗎?想必每個人都會不由自主的點頭,但是隨著確診人數不斷攀升,戶外可能遇到人們群聚,出現防疫的破口,加上政府宣導盡量待在家中避免被感染,因此在戶外活動的人口也就不常容易見到,像是住家附近鄰近的小公園,人潮比疫情前就少了許多。不過在美國賓州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針對費城及紐約共22座公園進行調查研究,在疫情當前之際是否有更多人來到公園,這些人之後都確診新冠肺炎了嗎? 這項研究從2020的5月到7月總共為期3個月的時間,全部是針對中小型的公園,其中15座公園位於費城,7座位於紐約市。由於去年美國疫情嚴重,為了避免群聚,市政當局關閉了設有盪鞦韆等高接觸度的公共遊樂設施,除此之外在整個大流行過程中公園依然開放使用。調查發現人口密度高的區域,公園的確更被頻繁地使用,但是使用率增加不等於新冠肺炎的傳播率上升,肺炎反而是與社會的脆弱度有關聯。 在疫情期間外出的人通常被視為高風險的族群,原本一般人既有的觀念認為,這些人未保持社交距離的接觸性運動、不戴口罩、或者是咳嗽沒有摀住嘴巴,一定是他們造成疫情擴大的原因之一。但是經過研究調查後,其實大多數人還是有守紀律,調查指出費城約22.7%、紐約為1.2%的公園使用者未戴口罩。另外隨地吐痰或咳嗽未摀住嘴巴在費城只有0.7%、紐約只有0.9%的人。未保持社交距離的接觸性運動者在費城約1.6%、紐約為12.9%。 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博士Franco Montalto表示,在調查期間仍然不斷有人來到公園,雖然政府考量疫情關係關閉部分設施,整體研究顯示沒有足夠的證據足以證實,公園在大流行期間的使用率上升,會造成疫情的擴散,這反映了人們還是需要有適當的空間來舒緩短暫精神上的壓力。當然能夠盡量避免外出還是比較好,若是要外出採買記得戴好口罩,減少與人的接觸, 回家記得最好清潔和消毒,才有可能阻絕病毒的入侵。 資料來源: 1. Study: Parks Not Only Safe, but Essential During the Pandemic | Now | Drexel University 2. Urban Park Usage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 Journal of Extreme Events (worldscientific.com) 延伸閱讀 文章|AZ還是莫德納?新冠肺炎疫苗等於免死金牌?疫苗差異、副作用一圖秒懂 文章|台灣疫情升溫,咳嗽、發燒心驚驚!新冠肺炎、流感、感冒怎麼分?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5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電影中的催眠片段符合現實嗎?人的前世今生還可能會因它而改變!? 在近年來,催眠都是影視劇愛用的題材之一,也因此大眾對催眠的了解, 僅限於影視劇上所呈現的,但影視劇中所呈現的催眠就是全貌嗎?究竟影視劇有沒有誇大催眠的效果呢?今天美醫誌帶你來揭露催眠的神秘面紗! 各節重點: 00:00 精采預告 01:04 催眠原理是什麼? 04:57 什麼情況下會使用到催眠? 05:54 催眠是否可看見前世今生? 07:05 可以透過催眠讓一個人性情大變嗎? 08:42 可以透過催眠竄改他人的記憶嗎? 10:00 催眠的費用 10:52 催眠會有後遺症嗎?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諮詢醫師:孫柏鈞醫師 現職: 希望心靈診所 學經歷: 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前理事長 亞洲催眠治療與輔導協會(香港)榮譽顧問 薩提爾模式國際Satori特別小組 高雄港務警察總隊心理輔導顧問 延伸閱讀 文章|我不是心理醫師!到底什麼是「臨床心理師」,一次搞懂差別,讓專業被好好看待 影片|產後憂鬱讓媽媽們好崩潰 及早治療才能找回自我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4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疫情關在家焦慮值爆表!你我都可能是「怪胎」?心理治療強迫症原來是這樣! 新冠肺炎疫情已持續超過一年,除了對日常社會產生許多影響外,也間接造成強迫症患者逐漸增加。「強迫症」可能早在不知不覺中,深入每個人的日常,美醫誌這次就要帶大家認識你我都可能有的強迫症,並了解該如何改善、矯正,別讓這些無形中的「束縛」嚴重影響了你的生活。 各節重點: 00:00 精選片段 00:56 強迫症是什麼? 01:36 強迫思考是什麼? 02:57 強迫行為是什麼? 04:11 為什麼會產生強迫症? 04:51 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強迫症? 05:54 強迫症是一種人格特質嗎? 06:38 沈迷某件事算是強迫症嗎? 07:17 成麽程度才需要就醫? 08:36 強迫症的治療方式是什麼呢? 09:39 強迫症有可能不藥而癒嗎? 10:44 強迫症容易復發? 11:18 如何與強迫症親友相處? 諮詢心理師:曾俊傑心理師 現職: 晴風心理治療所 院長 學經歷: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士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碩士 暘基醫院 臺安醫院 南光神經精神科醫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延伸閱讀 文章|天天失眠好難熬,喚醒你對睡眠品質的重視,一起Regular Sleep, Healthy Future! 影片|整形真的能緩解容貌焦慮嗎?用修圖軟體竟是整形成癮前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07
文/楊雅雲 圖/傅暄閔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爆發,近2年來國際確診人數及死亡人數居高不下,台灣目前正面臨全國3級警戒,為了防範疫情自我保護,每天戴口罩、洗手、消毒的次數頻繁,對於環境細菌及病毒的恐懼,不斷進行著重複清潔動作,有些人開始懷疑自己會不會患上了「強迫症」,開始變得神經質、每天都充滿恐慌感。 對於強迫症,我們普遍的印象都認為強迫症是有點龜毛、重複進行某種行為的人,在旁人眼裡怪誕且難以理解,但其實你也可能有強迫症?強迫症的症狀該如何分辨呢?強迫症帶來的痛苦及生活不便,又有哪些醫療協助呢?美醫誌邀請專業臨床心理師,帶你認識強迫症的各種面貌,解開禁錮的焦慮靈魂。 規律或儀式性的行為並非就是強迫症,察覺行為背後的焦慮模式 每個人可能都會出現重複性或是儀式性的行為,就像早上一定要喝咖啡、或過斑馬線時要走在黑格裡、或杯子一定要放在手的右側,或出門時要多次檢查門窗……等,這些像是儀式般的行為每天都在發生,是否就是強迫症呢?曾俊傑心理師表示,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儀式性或規律性行為,但大多無傷大雅,也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然而,對強迫症患者而言,這些行為則會造成強烈的壓力及焦慮。所以在評斷強迫症的標準時,會考量儀式化的行為背後是否含有特定的焦慮感,或是行為是否具有彈性,以及個案對於這些行為是否會有主觀上的痛苦卻無法抵抗。 強迫症患者的行為表現來自於症狀,非人格特質 有些人認為強迫症是一種人格特質,或是意志力薄弱的展現,這是常見的錯誤迷思。曾俊傑心理師指出,一般人會認為強迫症患者都有龜毛的特質,但強迫症患者表現出來的行為並非是個性問題,而是強迫症無法控制的症狀表現,他們也正受這些症狀所苦。如果能理解強迫症背後的焦慮想法,就能同理患者的痛苦與悲傷。初期強迫症患者對於強迫思考或行為並不感到困擾,但症狀嚴重到一定的程度後,可能會開始覺得自己行為怪異,因而在大庭廣眾下隱藏自己的行為,甚至自我感覺羞愧。 認識強迫症(OCD),剖析「強迫思考」及「強迫行為」 曾俊傑心理師表示,強迫症的症狀可分為「強迫思考」及「強迫行為」。 圖片來源:https://movies.yahoo.com.tw/movieinfo_photos.html/id=10733 強迫思考 突然出現的、持續、無法中斷及無法抵抗的念頭及想法,產生極度不舒服的焦慮思維,例如擔心瓦斯沒關或環境中充滿病菌等。強迫思考最常表現在對於環境污染或生活細菌的焦慮感,或是執著於某些事情需有某種秩序或條理,或是忍不住觸摸東西的衝動,或是道德相關的想法。 道德相關的想法民眾可能較難理解,曾俊傑心理師解釋,這些想法包含性、暴力、攻擊等,例如遇到某些人很想罵髒話,或是對某些人產生猥瑣想法或性衝動等,即使強迫症患者意識到這些思維不合理或不正確,卻無法克制念頭。當患者越想壓抑這些想法時,相同的想法反而會不斷跑出來,也無法藉由其他事物轉移注意力。 圖片來源:https://movies.yahoo.com.tw/movieinfo_photos.html/id=10733 強迫行為 儀式性或規則性的重複行為,大部份的強迫行為是為了減輕強迫思考帶來的焦慮感,例如強迫思考認為環境髒污,應該要洗手,就是一種常見的案例。 曾俊傑心理師指出,強迫行為的特點,除了外顯性的行為之外,也可能產生心理的心智活動。例如有些患者的強制行為,是帶著保護家人安全的目的才衍伸出來的,曾有患者看到數字7後,會產生「要數數字」的反應,必須從數字1一直數到數字24才停止,這些行為在一般人眼裡會感到怪異,但患者卻認為若未進行數數字的行為,就會發生危險的事情,對親朋好友或自己的安全造成威脅,儘管數數與家人安全之間並無關聯,他們仍無法克制。 強迫思考可能與遺傳、個性、原生家庭或大腦結構有關 強迫症患者擔心家人可能會有苦難或是憂慮自己生病,這類型「保護某人的安危」的強迫行為,臨床發現這些強迫思考不一定會有原因,有時是患者突然冒出的念頭,有一些強迫思考的產生可能來自於過去的事件或是不舒服的經驗影響。 曾俊傑心理師表示,目前研究發現強迫思考可能與遺傳、個性或原生家庭有關,又或者受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例如血清素濃度),或大腦結構基底核、前額葉缺損有關。家族裡若有較多強迫型人格時,罹患強迫症的機率較高;天生性格完美主義、容易焦慮者,也較與強迫思考產生連結。 從儀式行為中經驗到愉悅及快樂,不構成強迫症 強迫行為由於內在焦慮引起,需要透過重複的某種行為,達到降低焦慮。曾俊傑心理師解釋,強迫思考與強迫行為的目的在於降低患者的內在焦慮,並非患者喜歡做這些事,只是不做不安心,所以大多會有主觀意識的痛苦,因為他們也覺得這些是徒勞無功的,且每天花費很多時間重複強迫行為,使得他們在生活、學業、工作、人際關係等領域功能失常,嚴重擾亂他們的人生,所以強迫症患者並無法從強迫行為中獲得愉悅感,感受到地反而是無盡的痛苦。 一般我們容易將生活中為了紓解壓力或是犒賞自己的儀式性行為,認為是一種強迫症,例如追星族或是蒐集癖好者這種大量投入時間及金錢的沈迷表現,但因為這些行為能從中經驗到愉悅及快樂,其實並不構成強迫症狀,曾俊傑心理師表示,除非在進行儀式行為時未感受到愉悅,未進行儀式行為時卻又感到不自在或焦慮,才需擔心是否具有強迫症特質。 除此之外,宗教禱告的儀式行為,若不會對個案產生困擾或無法抵抗的焦慮感,也不是強迫症的表現,民眾不需過於擔心儀式行為對生活產生不良的影響,有些人透過儀式行為也可能獲得正面的協助,對於許多完美主義者,例如生活中常發生強迫檢查、強迫細心的行為,著重在規則層面的生活表現,也可能會利於升遷、學業成績優異,當這些行為帶來正向結果,本身又無主觀上的痛苦時,就不會稱為強迫症。 強迫症評估三標準:主觀痛苦、長時間重複行為、社會功能障礙 日常生活中小小的強迫症狀無傷大雅,強迫思考或強迫行為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功能時就需就醫。曾俊傑心理師指出,強迫症的評估,可以依照以下3個標準來判斷,評估是否需要向醫院精神科或身心科,或一般身心科診所或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 1.需造成主觀上的痛苦及排斥。 2.每天花費長時間在強迫行為上。 3.造成生活各個領域功能障礙,影響學業、工作、社交功能。 強迫症治療採取藥物結合認知行為心理治療,雙管齊下 台灣治療強迫症的方式,主要採取藥物治療結合心理治療。曾俊傑心理師指出,服用抗憂鬱劑可減緩強迫症狀,搭配認知行為治療法的心理治療,以「曝露與不反應法」為原則讓患者暴露在會使他感到焦慮的情境下,並限制他利用強迫行為來減緩這些焦慮,搭配放鬆練習,讓患者能與強迫思考共存。例如強迫洗手的患者,讓他接觸髒污而不洗手,讓患者察覺自我對焦慮的感覺,正常情況下,身體保護機制不會一直處在焦慮狀況,自律神經會自然而然的放鬆下來,個案也因此學到即使「不反應」焦慮感也能漸漸下降。 治療師也會教導患者自我放鬆的技巧,學習不需透過強迫行為達成降低焦慮的方法。曾俊傑心理師表示,國外曾研究只使用認知行為治療,以每天60分鐘,每週5天的頻率,持續進行一個月的療程,發現患者的強迫思考及強迫行為都有顯著降低,但台灣受到制度及難以投入大量治療人力的限制,多是採用藥物治療搭配一週一次的心理治療。 下定決心走完長期的治療療程,以免功虧一簣造成反彈 強迫症的治療期長,依患者個別狀況不同會有差異,約需半年至2年,甚至更久。曾俊傑心理師提醒,患者接受強迫症治療時,需下定決心與治療師走完治療療程。強迫行為是為了緩解焦慮感,在治療時焦慮感在不斷上升的過程中,一旦中斷治療,可能會造成焦慮感反彈,使得強迫症狀被增強,更難被消除。臨床統計約有7成的強迫症患者會有復發的風險,即便治癒後,還是可能因生活壓力變大,反倒焦慮增加。復發後症狀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有些患者已有復發自覺,能快速找到排除焦慮的方式,症狀程度輕微,但有些可能復發後症狀卻會更嚴重。 國片《怪胎》中男主要因一次偶然機會讓強迫症痊癒的劇情,這種狀況在現實發生的機率,其實是非常少見的。強迫症是屬於慢性的心理疾病,因某種強迫念頭造成強迫行為,日益加深的漫長疾病過程。強迫症患者長期被自己的思考及行為困住,陷入而無法自拔,需透過專業協助,逐漸改變心理的認知才可能痊癒。 親友真誠的支持與陪伴,協助患者安心治療 強迫症是一種症狀,非人格特質造成的心理疾病,患者需要被理解及關懷,並且同理強迫症造成的痛苦。親朋好友的支持,也能提供患者安心的治療環境,有助於減緩症狀,是治療過程中相當重要的協助。 親朋好友陪伴守則: 1.真誠支持非責備。 2.互動時以簡短的重點式話句,切勿長篇大論加重患者焦慮感。 3.鼓勵患者就醫或尋求專業協助,陪同患者遵循醫囑及治療計劃。 美醫小教室 若懷疑或擔心自己可能有強迫症的症狀時,可藉由「強迫症檢測評估表」先行進行自我初步評估,檢測這些思考或行為,是否有帶給自己生活上的影響。若發現4題分數合計,超過8分以上(含8分)者,有可能就有強迫症的狀況,建議尋求專業心理師評估及診斷。 諮詢心理師:曾俊傑心理師 現職: 晴風心理治療所 院長 學經歷: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士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碩士 暘基醫院 臺安醫院 南光神經精神科醫院 延伸閱讀 文章|我不是心理醫師!到底什麼是「臨床心理師」,一次搞懂差別,讓專業被好好看待 影片|整形真的能緩解容貌焦慮嗎?用修圖軟體竟是整形成癮前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04
文、圖/翁嘉妤 摘要 以消防員工作日常為主題的台劇《火神的眼淚》,自從開播以來的收視率屢屢創下驚人表現,大結局更是勇奪收視冠軍,劇中收視高峰達到4.39,收視人口數也高達139.63萬人,製作人湯昇榮在直播時更透露已有許多贊助想投資第2季的拍攝,觀眾也期盼這部「台劇之光」能夠得以延續。 由於《火神的眼淚》是以消防人員為中心的職人劇,因此劇中時常會出現一些專業術語。其中醫療救護的單詞,相較於消防專業用語,民眾可能較常接觸或曾經聽過,不妨深入了解這些代稱的用意,說不定往後在緊急時刻還能夠派上用場。 ※本報導並無劇透,可放心閱讀。 EMT緊急救護技術員(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s) EMT是每位消防人員都要考取的證照,依緊急醫療救護法第24條規定,緊急救護技術員分為初級、中級、高級3種等級,訓練的內容和時長也不相同。 圖片來源:《火神的眼淚》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 EMT-1初級救護技術員 受訓資格:相當國中以上畢業或同等學歷 訓練時數:40小時 可施行救護技術內容: 1.檢傷分類及傷病檢視 2.病患生命徵象評估、血氧濃度監測 3.基本心肺復甦術及清除呼吸道異物 4.使用口咽、鼻咽人工呼吸道 5.給予氧氣 6.止血、包紮 7.病患姿勢選定及體溫維持 8.骨折固定 9.現場傷患救出及搬運 10.送醫照護 11.急產接生 12.心理支持 13.使用自動心臟電擊器 (以救護技術員管理辦法第9條為準) EMT-2中級救護技術員 受訓資格:高中以上畢業或同等學歷,並具有初級救護技術員證書 訓練時數:280小時 可施行救護技術內容: 可施行救護技術內容: 1.初級救護員得施行之救護項目 2.血糖監測 3.灌洗眼睛 4.給予口服葡萄糖 5.周邊血管路徑之設置及維持 6.給予葡萄糖(水)、乳酸林格氏液或生理食鹽水 7.使用喉罩呼吸道 8.協助使用吸入支氣管擴張劑或硝化甘油舌下含片 (以救護技術員管理辦法第10條為準) EMT-P高級救護技術員 受訓資格:領有中級救護技術員證書4年以上,或專科以上畢業,領有中級救護技術員證書 訓練時數:1,280小時 可施行救護技術內容: 可施行救護技術內容: 1.中級救護員得施行之救護項目 2.依預立醫療流程執行注射或給藥、施行氣管插管、電擊術及使用體外心律器 ※高級救護技術員執行前項第二款救護技術後,應將救護紀錄表送至醫療指導醫師簽核。 (以救護技術員管理辦法第11條為準) EMT不限定學歷是否就讀醫學相關科系,民眾若有意願想考EMT執照,也可以上「緊急醫療管理系統救護技術員」專區網站查詢。EMT-1只需國中畢業就可報名,學會這些實用的課程內容,在遇到緊急事件時,便可以運用基本的急救常識做出妥善處理。 TP高級救護技術員(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s-Paramedic) TP是「EMT-P」的簡稱,可以說是EMT中的救護菁英,可以進行的救護處置種類是最多的,也只有TP可根據線上醫囑給藥、實行緊急處理,對於幫助急救病患有更多實質上的助益。例如在《火神的眼淚》中,徐子伶和張志遠皆擁有TP資格,但TP要進行部份風險較大的救護措施時,都還是要請求醫師指示才可以實施。 圖片來源:《火神的眼淚》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 目前台灣各縣市救護人員的編制也有所落差,例如幅員遼闊的花蓮地區,偏鄉醫療資源不足,所以花蓮縣消防局也一直努力提升轄內救護的人力資源。在病患遇到緊急情況時,每一位EMT都將是拯救生命的關鍵,因此這些技術人員的培訓也是各縣市消防局十分著重的項目。 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HCA是醫療術語,意指「到醫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的意思,因為簡稱的唸法近似中文「歐卡」,所以急救人員通常會直接以「歐卡」稱之。 其實OHCA原稱是叫做「DOA」(Dead on arrival),也就是病患在「到院前死亡」,但因為大部份的病患經由CPR、AED搶救後,便可恢復生命跡象,因此現在才都改稱為OHCA,單指心肺功能停止的狀況,急救人員還是可以透過救援來挽回病患生命。 ROSC恢復自發性循環(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如果急救發揮效果,病患的血液循環已經恢復,臨床上便可測得到脈搏和血壓,這種情況稱之為「ROSC」。多年來心肺復甦急救法逐漸受到社會重視,因此也改善了急救現場病患重新建立自發性循環的機率。 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指在經歷重大壓力後,心理狀態產生失調的問題,也可稱為「創傷後遺症」,主要有以下症狀: 1.無法停止思考致病的事件(如做惡夢、反覆回想、產生幻覺) 2.意圖迴避社交生活(疏離家人朋友、對以往喜好事物失去興趣) 3.情緒感受強烈(嚴重焦慮、煩躁、易怒、易受驚嚇、易感到沮喪失落等) 4.生理症狀(血壓和心率升高、呼吸變快、肌肉緊繃、噁心、腹瀉等) PTSD的盛行率,在一般人口中大約只有1.0~2.6%,但光是消防救難人員,就高達30%。《火神的眼淚》劇中要角「張志遠」便是患有PTSD的消防人員,每當有緊急災難發生時,所有人都往外逃,他們卻必須抓緊每一秒鐘往事故現場奔去。每次邁開腳步,他們內心承受的重量似乎也多增加了一些,該劇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也包含了真實呈現出救難人員的壓力和使命,引發不少共情。 圖片來源:《火神的眼淚》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 一般人在重大事件後,無形中身心多少都會有一些壓力反應,比方經歷地震後,對搖晃會特別敏感,經歷氣爆後,對聲音會格外警覺,或會下意識的避免觸景傷情,選擇放下過去,這些壓力反應有時候可以隨著時間逐漸改善,然而第一線現場救難人員的壓力,卻是我們難以想像的數倍之多。例如2021年4月台鐵太魯閣號翻覆的悲劇,便讓不少在現場搶救的救難人員身心壓力達到臨界點,也開始引發許多網友討論,應關注這些出勤人員的身心狀況及心理輔導。 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是幫助急救瀕臨猝死的病患的儀器,它能夠自動偵測病患的心律脈搏,判斷特定的心律不整,並且給予去顫電擊。值得注意的是,AED並不是直接用電擊恢復病患的心跳,而是利用電流刺激來幫助「導正」不正常跳動的心臟,通常需要搭配CPR來做搶救。 因為AED的使用方式相當容易,在開啟機器時,會有語音說明步驟,也可以配合儀器上的圖示來操作,就像使用「傻瓜相機」一樣簡單,所以AED又被稱之為「傻瓜電擊器」。 圖片來源:《火神的眼淚》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 由於心臟疾病所引發的死亡,經常都是突發性心跳停止,因此電擊正是幫助心臟恢復正常心跳的方式。根據衛福部文獻指出,因突發性心律不整而導致心跳停止的個案,如果可以在1分鐘內適當的給予其電擊,則急救成功率可高達90%,然而每延遲1分鐘,成功率將遞減7~10%,所以在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廣為設置AED,可以提供緊急狀況時搶救時使用,降低病患的到院前死亡率。 CPR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一種基本急救措施,施救人員可以透過壓胸按摩,來保持病患腦部維持正常功能,直到自然恢復呼吸和血液循環。 CPR對於搶救生命相當重要,也是政府提倡全民皆應學習的急救知識。特別是在病患心跳停止後的4分鐘內,是關鍵的施救時間,超過4分鐘腦細胞便開始死亡,所以及時施行CPR,可以幫助患者在專業醫護人員前來時,獲得適當的急救處置,避免憾事發生。 圖片來源:《火神的眼淚》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 CPR與AED是相輔相成的救命關鍵,在搶救突發性心跳停止的病患時,先盡快施行CPR,保持血液循環,來提供身體重要器官氧氣,並利用AED讓病患心臟恢復正常跳動,兩者妥善的搭配,可以使搶救效果更加事半功倍。因此也衍生出許多口訣,例如常見的「叫叫壓電」、「叫叫CABD」等。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網站表示,「叫叫CABD」是方便專業人士記憶的完整版口訣,而「叫叫壓電」則是讓未受過訓練的民眾參考的口訣。建議深入了解步驟指示,才能夠在緊急時做出適當應對處理。 叫:呼叫、拍肩,確認患者意識 叫:大聲呼救求援、撥打119,設法取得 AED設備 壓:壓胸按摩(須先確認病患呼吸狀況,若無呼吸、心跳,才開始進行胸外按壓) 電:聽從機器指示使用AED ※在醫護人員尚未到達現場之前,應持續進行 CPR, 不可中斷,直到病患恢復呼吸心跳為止。 救人不分職業、不分你我,每個人都能成為救助他人的英雄 《火神的眼淚》全劇斥資9,400萬台幣拍攝,除了不惜成本的大手筆外,該劇吸引觀眾感動的,莫過於角色間超越同事,更像是家人般的情誼,還有消防人員面對工作時不懈的態度,反映出這群第一線人員們盡忠職守的精神。 圖片來源:《火神的眼淚》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 《火神的眼淚》不僅揭露了消防人員工作上的各種辛酸,也血淋淋的揪出許多被網友指稱是「出一張嘴」、「指導救災」的台灣刁民,不過相信在好劇的渲染力下,會有更多民眾以尊重和同理心相待救災救護的消防人員,讓他們對工作能夠有更多堅持下去的動力。民眾不妨也以此劇作為契機,學習更多急救知識,在緊急情況下,人人都能成為對他人伸出援手的一份關鍵戰力。 資料來源: 1.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20141 2.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3940 3. https://news.ltn.com.tw/news/Hualien/paper/1421585 4.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318002125-260402?chdtv 5.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924339 6. https://www.tsoc.org.tw/upload/journal/2/20090315/1.pdf 7.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404000977-260405?chdtv 8. https://www1.cgmh.org.tw/intr/intr2/c3360/PTSD-PTSD.htm 9.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987?template=fashion 10. https://helloyishi.com.tw/mental-health/other-mental-health-issues/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 11. https://tw-aed.mohw.gov.tw/ShowNews.jsp?NewsID=35 12. https://www.ihealth.com.tw/article/cpr%E8%88%87aed/ 13. https://www.nfa.gov.tw/pro/index.php?code=list&flag=detail&ids=21&article_id=905 14.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VGrRzJ 延伸閱讀 文章|《孤味》徐若瑄完美詮釋整外醫師 盤點那年女神們演過的醫師角色! 影片|外科手術大直擊!詳細開刀房知識醫師講給你聽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02
文/羅立珊 圖/傅暄閔 摘要 你知道5月15日是臨床心理師節嗎?你是否對「臨床心理師」一詞感到陌生?在1953年,台灣出現了第一位臨床心理師,而1986年5月15日在考試院的會議紀錄上,第一次將臨床心理科專業人員登載於官方文件上,即正式確立「臨床心理師」職業稱呼。但臨床心理師總被冠上許多不同的稱呼,像是「諮商心理師」、「精神科醫師」,但其實這三者都是不同的職位,提供的服務項目也有所差異,但相同的是,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下,協助患者一步一步重整生活,走出困境,創造人生新的意義。 心理師等於醫師嗎? 心理師和醫師是不一樣的!心理師(包含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和醫師的不同之處在於,心理師雖具備精神科相關藥物的知識,但沒有開藥或下診斷的權限,只有精神科醫師才有資格開立藥物與診斷書,而心理師的專長是為患者做心理評估、諮商與治療,但精神科醫師則是以藥物為主要的治療方式,幫助患者穩定基本生活,談話為輔。另外,其實在台灣沒有所謂的「心理醫師」,只有「心理師」或是「精神科/身心科醫師」喔! 臨床/諮商心理師有各自的專業 「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又是不同的職位,雖然都是從事心理諮商的工作,但「臨床心理師」在培訓養成的過程中,比「諮商心理師」多一些精神醫學的學習和臨床經驗,「臨床心理師」在面對精神病或心智功能障礙的患者時,能協助醫療評估並安排深層的治療計畫,例如為腦部受傷患者的神經心理功能進行治療,通常面對的患者都是有持續性問題,而且偏離生活常態的人。 諮商心理師則是提供暫時適應不良的患者尋求支持、宣洩情緒、傾聽心裡話的一個管道,患者還保有一定的生活水平,主要是運用不同的理論和諮商的對談模式,協助當事人了解自己、調適情緒,提升他們對生活的適應力,找出生命的方向與意義。 尊重專業,別再傻傻叫錯了! 不論是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或是精神科醫師,都是具備專業證照,並在各自的領域中為患者提供最好的協助,共同的目標都是希望在患者患病的過程中能出現轉捩點,為患者的人生帶來一絲微光,在他們心裡肯定也承受著許多我們看不見的的負擔與壓力,所以更需要尊重他們的專業,好好的稱呼他們,談到這邊,ME粉們是否對「臨床心理師」有更多瞭解了呢?在今天臨床心理師節,讓我們好好對臨床心理師們說:「謝謝您們,因為您們的存在,讓世界多了更多溫暖與期待!」。 資料來源: 1. http://www.tch.org.tw/tchweb/ArticleContent.aspx?UniqueID=1915&Category_D_ID=39 2. https://www.lijen.net/post/10qa-about-counseling 3. http://www.tncp.org/p/tncpa01.html 4.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7430 延伸閱讀 文章|護士、護理師傻傻分不清楚?尊重護理人員,是改善護病關係的第一步 影片|醫師心理大解密!分享醫師執刀前的身心調適!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5.15
文/高芷瑩 圖/傅暄閔 摘要 韓國男團SHINee成員Key近日在韓綜《我獨自生活中》洗澡的順序引發網友討論,對於他先洗臉再洗頭的行為感到驚訝,不少人認為:「洗完臉再洗頭,臉上會沾到洗髮精或泡沫,應該是先洗頭再洗臉才對。」針對這個清潔順序,也有皮膚科醫師出面建議:「考慮到皮膚健康,最好先用洗髮精和護髮乳洗完頭髮後,再洗臉和沐浴。」你覺得那樣才是對的?你的順序又是如何呢? 圖片來源:IG_@bumkeyk、韓綜《我獨自生活中》影片截圖 在我們討論洗澡順序和皮膚的關係之前,先來做一項小測驗,國外做出了一項研究,洗澡時先洗的身體部位將會顯示出您的性格,你在洗澡時都是先從哪個部位下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先洗臉 意味著非常重視他人對你的看法,容易因為他人的關注感到不安、沮喪,很難用大方的態度去接受他人對你的批評。 先洗腋下 意味著你是一個容易心軟的人,且人際關係很好、很受朋友喜愛,個性沒有灰色地帶,是個愛恨分明的人。 先洗肩膀/脖子 這類人只要設立了目標就會盡力完成,是個有衝勁和進取心的人,擁有極強的競爭力,想要領先所有人。 先洗胸部 這類人個性非常大膽,有自信,善於表現自己,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麼,不是個拐彎抹腳的人。 先洗私密處 不要以為先洗私密處就是個非常開放的人喔!實際上此類型的人,非常內向、害羞且沒安全感,容易因為他人而影響自己原先的想法,很難堅持自己的立場。 先洗手臂/腿 先洗四肢的人,代表你的個性非常謙虛且令人安心,對於自己的立場堅定,不害怕發表意見。給他人的印象就是個彬彬有禮的人。 先洗背 此類型的人警戒心非常重,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不會盲目地信任別人。性格較內向的,比起和他人交往,更喜歡獨處。 先洗手 代表你的內心非常強大,認為正確的事情,就會不考慮後果,勇往直前,不會害怕未知的事物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先洗頭髮 從頭開始往下洗的人,有一點點強迫症,非常喜歡生活中帶有秩序感,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對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看法,且勇於發言,善於時間管理。 做完了上述的測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自己比較了解呢?如果覺得測驗不準沒關係,讓我們回歸正題,其實不論你的洗澡順序為何,其實都屬個人的習慣,那就皮膚科醫師的專業而言,有沒有比較建議的洗法呢?皮膚科醫師王芳穎表示,一般來說都會建議從頭部開始做清潔「先洗頭、洗澡、再洗臉」,主要是因為現在洗髮產品為了不要洗起來太乾澀,常常本身含有潤護髮成分,或者許多女生除了洗髮之外還有另外使用潤護髮產品的習慣。由於潤護髮成分大多含有油性成分或質地比較滋潤,如果先洗澡、洗臉最後才洗頭,會使油性的潤護髮成分殘留於肌膚上,就可能會讓背部或臉部增加長痘痘的機會喔!醫師進一步表示,洗臉、洗澡時,先將清潔用品搓揉成泡沫後,再塗抹於肌膚上,可以減少清潔品在肌膚上搓揉增加對皮膚的刺激性,另外過熱的水也會造成皮脂保護膜的破壞,因此建議用溫水洗淨就可以。原來洗澡還有這麼多增進皮膚健康的小技巧,大家一起來試看看,一起擁有健康清爽的肌膚吧! 諮詢醫師:王芳穎醫師 現職: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醫院皮膚科 主治醫師 學經歷: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桃園長庚醫院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 長庚診所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總醫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 長庚大學醫學系第一名畢業 資料來源: 1.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life-style/health-fitness/photo-stories/the-body-part-you-wash-first-while-bathing-reveals-a-lot-about-your-personality/photostory/67105781.cms?picid=67105827 延伸閱讀 影片|濕洗手V.S 乾洗手V.S 次氯酸水V.S次氯酸鈉 一次教你如何正確使用 影片|居家照護頭皮的方式?應該要有的頭皮養護正確觀念!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4.13
文/楊雅雲 圖/傅暄閔 摘要 愛美是人的天性,不分男女透過微整或整形手術改善外觀美貌,已是一件普遍的事。然而,有人願意砸大錢,一整再整,國際上就曾發生過度整形或重複整形,導致毀容或死亡的案例。中國年僅十六歲的網紅自十三歲起經歷整形手術上百次,即使整形手術會有風險,卻欲罷不能、停不下來!成癮與心理因素息息相關,美醫誌帶你認識難以抗拒的癮,別讓成癮整形誤了美麗,也傷害了身心健康。 「美」該由誰來定義? 由大陸女星趙薇所監製的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首集《魔鏡》內容即講述現代女性患有「容貌焦慮症」的故事,在這個看重顏值的年代,容貌美醜已然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標準,當被他人認定你長得美,你的自信心就會上升,反之,若被判定你長得醜,他人的言語會讓你變得痛苦、自卑,因而對容貌產生焦慮感。但並非人人都有著能夠與美麗自信劃上等號的姣好容貌,因此為了讓容貌看起來更符合時代的審美觀,就會採用化妝手法或是選擇醫美整形手術去做調整。 圖片來源:微博@騰訊視頻聽見她說 但使用化妝或是醫美整形就可以減輕容貌為你帶來的焦慮症嗎?在韓劇《我的ID是江南美人》中女主角就是因年幼肥胖遭到霸凌,做了整形手術,成為人人稱羨的校園女神,卻也因為整形讓她擁有人工美女、整形怪物的稱號,變美的同時,其內心更需要去承受外界的言語霸凌,究竟愛美有沒有錯呢? 整形成癮多與「身體臆形症」有關,屬強迫症,合併憂鬱症或焦慮症 愛美不是錯,適度的愛美都能達到心滿意足的效果。因為沒有完美無暇外貌,所以美顏相機、濾鏡功能大放異彩,基本上已成為大家手機裡的標配。透過微整或整形手術,也能有效改善自己身體不滿意的地方,有些多次整形者,一次又一次的歷經整形手術,還是無法達到自我滿意,只能無限循環的進行整形。精神科醫師陳柏豪表示,期待自己變得完美,而採用整形手術的人,有些人是為了解決現實事物,但透過多次整形仍無法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也可能是受到心理層面的影響,例如焦慮症、社交恐懼…等。 整形成癮多與「身體臆形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簡稱BDD)有關,患者過於放大或執著於自我察覺身體某些特定缺陷,出現強迫性的重複行為,而造成日常功能障礙。「身體臆形症」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DSM)》是屬於強迫症的類別,通常會合併憂鬱症或焦慮症,高達九成的人患有憂鬱症,七成的人患有焦慮症,也會造成強迫的行為。現在精神醫學並未將它劃分成先天或是後天原因,需從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共同評估。有些患者可能是先天基因造成容易焦慮的狀況,而影響社會適應能力,加上後天抗壓力較低,先天生物脆弱性強烈,就容易導致類似症狀出現。 心理壓力及心理受創,易造成情緒焦慮,誘發成癮行為 在心理影響層面,有各種不同的狀況,有些事物容易成為上癮的原由,例如酒精成癮、購物成癮、性成癮或整形成癮…等,大多是心理壓力或是心理受傷而產生的情緒事件,投射在某種物品或行為上,以減緩心理上的痛苦,減少情緒焦慮。成癮的患者會透過某種行為來緩解當下焦慮,利用重複的行為降低內在的焦慮感受。甚至有些人會在重複某種行為後而忘卻原始原因,而成為儀式化的行為。 從心理學上,一個人喜歡整形的上癮程度並沒有程度之分,雖然網路上有分成單純想美容變漂亮類型、外貌缺陷型、敏感多疑型、或是要求過高型…等,但精神醫學手冊(DSM)未對上癮行為的程度進行分類。一般可透過自我檢示方式察覺是否有上癮狀況—檢測接受整形行為後生活或情緒上是否有受到主觀性的改善,例如,在整形之後,主觀上是否覺得生活變得美滿又幸福?若整形手術後,自我愉悅感在短期內即消失,且焦慮感愈來愈高,急切的需要再進行整形手術,還會伴隨胸悶等生理反應,就可能是整形成癮了。 並非人人都有強迫症,緊張時也易產生類似的重複動作 每個人在緊張狀況下,可能會出現特定的反覆動作或行為,但並不構成強迫症。強迫症定義需包含持續足夠的時間,及造成重大功能的損失。嚴重者會影響生活作習,例如無法正常就學、正常上班。日本就曾出現案例,患者認為自己身上有某種難聞的味道,導致患者離群索居,閉不出戶。 強迫症主要由「意念」及「行為」構成,有某種意念時就會產生相對應的行為來緩解焦慮。臨床上強迫症表現出來的類型眾多,例如:勤洗手、反覆確認門鎖是否關好、瓦斯是否關好…等,性行為後的不潔感,需重複洗好幾次澡,而造成皮膚受傷,都是強迫症的行為表現。 雙管齊下—心理及藥物治療強迫症 強迫症患者可透過心理治療進行探索,但若症狀嚴重影響個人角色或是生活功能,也能搭配藥物進行緩解。成癮者或是符合身體臆形症診斷的患者,常合併憂鬱症及焦慮症,使用抗憂鬱症藥,能有效減緩症狀。若患者造成人際關係困難或社會功能受損時,需提早就醫治療。 繁忙的生活步調,容易讓現代人產生情緒壓力,心理學家林佳瑾建議深層探尋內在的需求及議題,若僅用外在行為緩解焦慮只會擴大症狀。學習覺察自我情緒,提供自己一個安全的時間及空間與情緒共處,調整自己的生活模式,能夠有效緩解外在的壓力。成癮行為是為緩解自我焦慮的一部分,出現成癮行為的患者較難察覺自我狀態,身為家人及朋友請保持溫柔的態度,並陪伴患者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協助,遠離成癮糾纏。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諮詢醫師:陳柏豪醫師 現職: 耕心療癒診所 醫師 學經歷: 台灣精神專科醫師 高雄長庚精神科總醫師 高雄長庚精神科住院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延伸閱讀 影片|整形真的能緩解容貌焦慮嗎?用修圖軟體竟是整形成癮前兆!? 影片|半夜睡不著覺?當心安眠藥讓你夢遊大吃!醫師告訴你這樣才叫失眠!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3.09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產後憂鬱讓媽媽們好崩潰 及早治療才能找回自我 擁有一個新生命是一件美好的事,媽媽的偉大更是不可言喻,從懷孕生生產以及開始照顧小孩,一連串的過程是相當辛苦,因此不少媽媽得到了產後憂鬱症,從飲食到睡眠,甚至在精神想法上都有負面的想像,對於新手媽媽們來說更是一大負擔,究竟什麼是產後憂鬱症?它會帶來什麼影響,各位辛苦的媽媽們一定要看下去。 各節重點: 00:00 精采預告 00:17 生產後的情緒症狀有哪些? 00:45 產後憂鬱症發生的因素? 02:11 產後憂鬱症的實際狀況 02:56 自己能察覺產後憂鬱症嗎? 03:33 產後憂鬱症衍伸出的疾病 04:20 醫師如何協助產後憂鬱症的媽媽? 05:20 藥物治療對寶寶的影響 05:45 醫師給予產後憂鬱者的建議 諮詢醫師:李旻珊醫師 現職: 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 學經歷: 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班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研究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精神科身心醫學及認知 延伸閱讀 文章|八成婦女難逃產後憂鬱症 產後胯下痛、漏尿恐是憂鬱原因 影片|半夜睡不著覺?當心安眠藥讓你夢遊大吃!醫師告訴你這樣才叫失眠!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3.08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整形真的能緩解容貌焦慮嗎?用修圖軟體竟是整形成癮前兆!? 近年來總能在新聞媒體上看見關於整形上癮的案例,像是全身要整成和芭比娃娃一樣,或者是整了一次還不夠,又再整二、三次,只為追求成為最美。然而從旁人眼中看來這似乎是一種病態的症狀。今天美醫誌不聊關於醫療手術的內容,要帶你來一探究竟關於「整形成癮」這件事,一整再整求美真的無上限嗎? 各節重點: 00:00 精采預告 00:21 「整形成癮」是什麼? 01:51 是否和先天、後天有關係? 02:37 出現上癮的原因有哪些? 03:32 強迫症的症狀有哪些? 05:58 嚴重上癮情形是否可以藉用藥物來減緩呢? 06:44 出現成癮的行為時,可以如何去控制?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諮詢醫師:陳柏豪醫師 現職: 耕心療癒診所 醫師 學經歷: 台灣精神專科醫師 高雄長庚精神科總醫師 高雄長庚精神科住院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延伸閱讀 文章|變性手術不是說變就變?原來術前需要經過這麼多道手續! 影片|醫師心理大解密!分享醫師執刀前的身心調適!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3.04
文/楊雅雲 圖/傅暄閔 摘要 懷孕是令人感到幸福的事,隨著寶寶健康出生,有些產後媽媽卻開始出現情緒低落的憂鬱情況,甚至嚴重者還會罹患產後憂鬱症,造成情緒及生活上的不適。若是不幸得到產後憂鬱症,產後媽媽及其家人又該如何因應呢?讓身心科醫師帶你認識產後憂鬱症,陪伴你走過情緒療癒,展開健康的生活。 暫時性的產後憂鬱情緒,產後一至二週大多能緩解 新生兒誕生之後,約有七成至八成的產後媽媽,在生產後三至五天會出現短暫的憂鬱情緒、焦躁不安、難以專心、莫名流淚、睡眠品質不佳或自我懷疑的情形,類似的精神及心理狀況持續一週至二週後,就會慢慢緩解、復原。但有些產後媽媽,憂鬱低落的情緒會繼續漫延,甚至演變成「產後憂鬱症」。 「產後憂鬱症」無法自行痊癒,需及時醫療協助 根據臨床統計,產後憂鬱症約有10%的盛行率,產後憂鬱症在產後三個月至六個月的時間,產後媽媽會出現連續二週以上的整天情緒低落,對原本喜歡的事物興趣缺缺、沉浸悲傷情緒、思考變慢、猶豫不決、懷疑自我能力、食慾不振胃口不佳,或難以入眠、容易夜醒無法入睡的睡眠障礙等情形,嚴重者甚至會有自殘或是自殺的想法。若是發現產後媽媽有上述症狀需提早就醫,以防病情惡化衍生悲劇。若是未能即時治療,相關的憂鬱症狀可能會持續數個月或一年以上。 產後憂鬱症難以自行痊癒,若沒有即時治療,可能會衍生其他的精神疾病,例如:憂鬱會變成重度憂鬱症,焦慮症狀衍生為焦慮症,容易煩心大小事、煩躁不安,或引發強迫症,過度擔心小孩的健康,造成重複清潔、洗手等狀況。更嚴重者會出現產後精神病,產生幻想、幻覺,甚至引發高自殺率或殺嬰率。 生、心理及社會都可能影響產後憂鬱 ●生理層面:產後雌激素及黃體素急遽下降,神經傳導物質(例如色胺酸、正腎上腺素等)下降都會影響情緒起伏,產後胯下痛、漏尿、痔瘡等生理不適,也會增加產後媽媽的壓力負擔。 ●心理層面:產後媽媽的角色轉換,從原本的被照顧者,需轉換成照顧者,有些媽媽對自我缺乏信心或自我懷疑,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另外,產後的身形變化,也會讓媽媽難以適應。 ●社會層面:家庭組織從原本夫妻二人,加入寶寶變成三角關係,組織的改變,需要經營建構穩定的關係,爸爸也要學習適應如何當個好爸爸的角色,爸爸角色轉換也需和媽媽一起努力,都可能造成產後媽媽的壓力。再者,家人長輩對小孩教養意見的分歧,也是新手媽媽壓力來源之一,例如餵母乳、是否吃保養品等,都可能引起家庭紛爭或是情感不悅。 體貼細微的觀察,提早察覺產後憂鬱症狀 產後憂鬱症會影響患者情緒及生活作習,產後媽媽及家人也能經由生活中細微的觀察,察覺自己或家人是否有產後憂鬱的症狀。產後憂鬱症的婦女,常會感到無由的身體疲累,做事效率降低、難以作決定,自我感覺不同於過往。家人的感覺通常更加明顯,會發現產後憂鬱症的媽媽容易心不在焉,沒有精神、變得自閉,減少社交活動等。 身心科就醫,專業療程擺脫產後憂鬱焦躁困擾 若懷疑或發現自己或家人有產後憂鬱狀況,可盡早尋求身心科醫師協助。身心科醫師李旻珊表示,醫師首先會與產後媽媽進行深度會談,了解媽媽的家庭背景及壓力來源,判斷是否罹患產後憂鬱症。 治療產後憂鬱症分為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因產後媽媽大部分都有哺乳需求,建議從非藥物治療著手,透過心理諮商紓解壓力源,提供精神營養品的補充,或最新的微電流刺激,有益媽媽緩解憂鬱情緒,另外,藉由芳香療法也能幫助媽媽舒緩焦躁情緒。 藥物治療會針對產後媽媽的身體狀況調整藥物劑量,有些人會擔心藥物對哺乳寶寶造成影響,其實不用太擔心,抗焦慮及抗憂鬱的藥物不會分泌到乳汁中,所以不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但若是鎮靜型的藥物,會導致寶寶出現嗜睡的情形,建議媽媽暫時停止服用。 李旻珊醫師呼籲產後憂鬱的媽媽,家人的陪伴及傾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產後媽媽或是朋友有出現類似症狀,千萬不要遲疑,也不要聽信網路偏方,請尋找專業的身心科醫師進行評估,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機,重拾幸福健康的家庭生活! 諮詢醫師:李旻珊醫師 現職: 捷思身心醫學診所 院長 學經歷: 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班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研究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精神科身心醫學及認知 延伸閱讀 文章|飲酒助眠不成反上癮!?失眠者必看的睡眠教學,教你睡好覺! 影片|半夜睡不著覺?當心安眠藥讓你夢遊大吃!醫師告訴你這樣才叫失眠!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3.02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跨性別特別企劃】變性壽命會減短嗎?想達到期望術後應該這麼做 變性術前應該怎麼評估?家人真的都能接受嗎?其實對於變性者來說,在變性之前真的有很多項目及心理關卡需要克服,另外像是術後照護不為人知的部分、以及變性是不是常常會被人誤解壽命減短,顯示了一般人對於變性者的資訊缺乏。醫師在這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關鍵,如何跟變性者溝通,以及給予適當正確的建議,這些都是想要變性的人在術前必須注意到的。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0 變性手術前的準備 01:23 父母及家人對於變性手術的接受度 02:33 親子關係比手術成功更重要 04:46 術後是否要停用荷爾蒙以及對人體的影響 05:41 變性術後應避免做哪些事情及生活上的復健 06:51 變性術後的其它照護事項 08:06 何謂泡盆? 09:31 變性術後如何清潔、導尿及放置尿管 11:39 女變男手術最痛的部位 12:09 變性手術能否完全達到自己的期望 13:22 變性後壽命會縮短?是否是無稽之談 15:36 醫師執行手術的經驗分享 16:37 變性術後後悔是否能夠補救? 17:33 做變性手術的人是否有增加的趨勢? 19:24 變性者對外觀的要求是否較高? 20:25 醫師為何踏入變性這個行業? 22:06 台灣做變性手術的醫師較少是什麼因素? 22:43 醫師給想做變性手術的人建議 諮詢醫師:沈秉輝醫師 現職: 昕彤診所院長 學經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 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住院醫師 桃園榮民醫院外科系總住院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整形外科美容中心主任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外科系臨床講師 延伸閱讀 影片|變性手術多久後才可以有性行為?醫師跟你講悄悄話! 影片|什麼是性別認同障礙?跟性別不安有關嗎?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12.07
文/高芷瑩 圖/傅暄閔 摘要 先前美醫誌有報導過台劇帥醫師,這次當然也不免俗的要來介紹台劇最美女醫師囉!女生就只能當花瓶嗎?本篇所介紹的角色,可是各個有來頭,金鐘、金馬都少不了她們喔。誰說看診一定要找男醫師,女醫師才能找出你的痛處,只有女人最懂女人了! 1.胡小禎(實習醫師鬥格-骨科醫師) 在劇中是人人眼中的武林高手,也是醫院裡的霸氣大姊大,深受實習醫師的喜愛。而在戲外的她,個性也是一樣的親和又霸氣喔!第一次演出骨科醫師角色的她,還在開拍前向前夫李進良討教醫學技術呢! 圖片來源:Facebook粉絲專頁-胡小禎 小編OS:小編雖沒看過這部劇,但看著小禎越變越美,就讓人好奇她是否演了醫師後,學到更多保養身體的撇步呢? 2.許瑋甯(麻醉風暴-精神科醫師) 飾演精神科醫師的許瑋甯,總是需要聆聽患者的心事,本身也承受著極大的心理壓力,除了需要聆聽他人的故事之外,她也需要被傾聽。在劇中扮演的角色染著一頭金色長髮、身穿緊身皮衣並駕駛重型機車,有別於一般精神科醫師給人溫和的形象,這個角色更讓人印象深刻。 Facebook粉絲專頁-公視-麻醉風暴 小編OS:麻醉風暴這部劇可以說是台灣經典好劇啊!除了有俊男美女的演出之外,精彩的劇情也讓人敲碗希望可以再有第三季阿~ 3.郭書瑤(未來媽媽-不孕症諮詢師) 11月底即將撥出的全新華劇,講述三個女人面對懷孕、不孕等人生課題,郭書瑤(瑤瑤)這次在劇中首度挑戰醫師及新婚妻子的角色,面對她的患者需要給於怎樣的支持,另一方面,身為新婚妻子的她面臨生育壓力,她又該如何去解決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鎖定,看看瑤瑤如何演繹喔。 圖片來源:Facebook粉絲專頁-未來媽媽mother to be 小編OS:看著瑤瑤從殺很大的廣告到現在,她的演技是越來越好,接演的角色也不設限,小編也很期待這部劇喔~ 4.簡嫚書(黑喵知情-獸醫) 台灣首部以寵物溝通為題材的內容,簡嫚書在劇中飾演一位外冷內熱的動物醫院院長,這也是她首次接演的獸醫角色,以往在戲中都是和人對戲,這部劇卻有很多都是和毛小孩的鏡頭,但她表示和毛孩對戲不難,困難之處在於如何扮演一位外表冷漠的獸醫。 Facebook粉絲專頁-黑喵知情 小編OS:小編看了這部劇後,忽然間也很想了解家中毛孩的想法,這部劇除了演出人心那一面之外,同時也讓人知道毛孩最需要的沒有其他,就是人的陪伴。 5. 徐若瑄(孤味-整形外科醫師) 國片孤味是今(2020)年台灣賣座電影之一,劇中是在講述一位女性將三個小孩拉拔長大的故事,其中徐若瑄所飾演的角色就是其中一個女兒,同時也是一位整形外科醫師,劇中雖無著重在她的職業上,但也可以從她的部分了解,在過去的女人所需要背負的期待及壓力。 圖片來源:上:Facebook粉絲專頁-孤味、下:yahoo電影-孤味 小編OS:這是一部有笑有淚的電影,在看的當下心中也會很有體會的,很推薦Me粉帶著媽媽們一起進戲院體會喔~日前的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座,也是由在劇中飾演媽媽角色的女主角陳淑芳抱走的喔! 文章看到這裡,你有沒有發現這次介紹的醫師角色都是有著女神封號的女星演出呢?當然不管是哪一個角色,只要演繹的好都能成為人們心中的經典角色。在你的心中是否也有那個不可取代的角色?若本次沒有介紹到你心中的最佳女醫,就快和我們分享還有哪些經典的女醫師吧! 延伸閱讀 文章|台灣醫療也有天菜帥醫師?從台劇找出你的專屬男神醫師! 文章|韓國「整容液」讓你變女神!為了美麗你願意付出多少?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11.27
文/高芷瑩 圖/傅暄閔 摘要 還記得數年前看過的一部知名動畫片《你的名字》,劇中描述兩位男女一覺醒來彼此靈魂互換的故事,雖然已是老生常談的男女靈魂交換的故事,但當真正發生在你的身上,又會是何種感受?在我們的社會中也有少部分人深受生理及心理性別不一致的困擾,對她們來說就宛如被枷鎖綁住,無法得到應該擁有的自由。 在過去,我們對於跨性別者的認知,還是來自報章媒體上的所謂「變裝」、「偽娘」等稱謂,也因此我們對於跨性別者存有一種「擁有特殊癖好的一群人」的刻板印象。然而在近期製作LGBT的系列報導中,採訪了即將做手術的跨性別朋友以及已做過手術的跨性別朋友之後,讓我對於跨性別這塊領域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原來並非要經過變性手術才是跨性別,當生理性別和心理性別不同時會出現多大的困擾及痛苦並非一般人能體會。 厭惡「那個東西」,下定決心變成女生 軒姐是一位剛從大學畢業的跨性別者,有別於一般新鮮人急於投入職場,此時的她有一件非常想做的事-「接受變性手術改變性別」。從小就知道自己與他人有些許不同,對於身上擁有的男性器官充滿著厭惡感,明明是個男孩子卻嚮往穿上漂亮的洋裝,希望可以用女生的樣子見人,因此在國中了解自己的生心理性別不一致後即向媽媽表態,並於高中半工半讀賺取日後去做女性化手術的費用,在升上大學後,少了髮禁制度,開始留起長髮、穿女裝,訂下她的7年計畫,藉由漸進式的改變,讓旁人可以慢慢接受她的全新身分。今(2020)年本要去泰國做性別重置手術,卻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計畫延期,聽著她用帶著遺憾的語氣這樣訴說,但下一秒卻又帶著充滿期待的眼神說:「雖然無法把厭惡的東西拿掉,但下個月就要去做隆乳手術,外觀上就會更像女生了。」也為她能夠漸漸朝著成為女生的夢想更進一步感到開心。 在與軒姐的訪談中,可以發現她的言行舉止就和女孩一樣秀氣,說話時還會帶著些許的嬌羞感。也令人好奇當時和家人提出她想要變女生時,家人難道都沒有大吵大鬧嗎?軒姐說:「我算是幸運的。」回憶起當時跟家人說出她想要去做性別重置手術時,軒母一開始雖有嚇到,但可能是從小的行為舉止就較女性化,再加上7年計畫去慢慢改變,軒母並沒有出現無法接受的反應,反倒是對於要去做性別重置手術這件事,不免擔心手術會影響孩子的健康。軒姐也表示世俗刻板印象都認為做了變性手術會傷身,但事實上跨性別者的內心已長期深受性別不一致的困擾,手術對她們來說反而會是種釋放,常見新聞媒體提及的變性手術傷身大多是未依照醫囑用藥,出現內分泌失調造成情緒不穩等,經由一番的解釋之後,軒母也漸漸了解跨性別者的痛苦,對性別重置手術的疑慮也減少了許多。而軒姐也說到其實大多的家庭得知孩子性別認同不一致、要去做性別重置手術,多半還是抱持不贊同的態度。 軒姐也表示其實大多數跨性別者都是非常沒有自信的,當性別認同不一致時,行為及穿著改變或多或少都會讓外界投以異樣眼光,再加上家人的不諒解等等,因此建議跨性別者們放膽去做,對自己有自信一點。倘若家人無法諒解,也可以和她一樣訂立短中長期的目標,給旁人一點點心理準備去接受妳的變化,想要真正做自己就不會那麼難了。 經歷荊棘道路,才能擁有勝利人生 而另一位跨性別者張可芙,在尚未見到她之前,彼此可以說是以網友身分認識的,單單從文字訊息中就可以感覺到她是一位很隨和的人,因此當提出採訪的要求,她也很大方的接受了。實際見面後,她的個性就如同屏幕裡那般親切,但沒想到的是本人非常高挑,容貌、曲線簡直比女人還要女人,令人自嘆不如。張可芙目前是一位美甲師,同時也是醫美診所的諮詢師,另外還有一個身分就是泰國保養品的品牌大使,身分非常多重且看似人生勝利組的她,在成為真正的女人之前,也是有經歷一段煎熬的日子。 就和多數跨性別者一樣,可芙自小就有發現自己的行為、喜好都和一般的男生不一樣,了解自我的性向認同後,下定決心去做性別重置手術改變生理性別。她也提到:「在認知自己的性向不同時,向家人表態後,家人也並未出現任何打罵、不理解的現象,反而像是多了一位女兒一樣,對她的愛並未因此減少。」更加體會到家人的理解真的是很重要,若是自己的家人都不能了解,少了家人的支持,在跨性別的道路上就像是佈滿荊棘一樣難走。然而,看似一切都很順遂的她,在尚未完完全全變身之前,也曾經歷旁人的歧視眼光及誤解,像是就醫被醫護人員確認身分證時,當時雖已身穿女裝,但身分證上性別仍然是「男性」,因此被大聲呼喊先生,讓她尷尬萬分。經過了這些之後,當她去泰國做完性別重置手術,改了身分證上的性別,她才真正的感受到:「我是真的女生了!」成為女生後,她也真實感受到身為女生的麻煩之處,像是上廁所時要蹲著上,以及需要注意私密處的衛生清潔等等,這些都已不再像男生如廁時的輕鬆及方便,聽起來雖然像是在抱怨,不過從她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她很喜歡且享受身為女生的人生!」 在那之後她也當起了美甲師、成為醫美診所的活招牌,更是泰國品牌的品牌大使,這次的採訪僅僅兩個小時,從中卻可以感受到她好相處的個性以及正面的心態,也難怪她可以成為跨性別者的學習對象,都想像她一樣活出樂觀、做自己的人生。 找到自己,擁有精彩人生 在我的生活中很少有機會可以和跨性別者進行這樣的談論,以往大多只能從電影、電視劇中去了解到跨性別者,但這次的議題卻讓我能夠和她們有所接觸,訪談中也更加理解到她們的內心其實有著千瘡百孔,變裝、偽娘甚至是性別重置手術都是釋放自己的一個出口。一般人都會有自卑、不自信的時候,然而從軒姐及張可芙的身上卻讓我看到了「一個人應該勇敢做自己,不需去理會旁人眼光」,我們應該要去學習她們正面的心境,如同一本書名《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不論是誰都要帶著正能量走向未來,想做什麼就去做吧~勇敢跨出那一步!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的身分都需要被尊重與包容*
2020.11.11
文/美醫誌編輯部 【跨性別特別企劃】我的性別我決定 理解讓跨性別者勇於追尋自我 白天不懂夜的黑,就像男人難懂女人心,對於跨性別者來說,內心中的煎熬也不是外人能夠想像的;有別於同性戀,他們受到的困難與不平等的歧視或許更多,尤其是家人的不諒解。而跨性別者如何掙脫心中的枷鎖,透過哪些管道可以尋求資訊和協助呢?其實社會漸趨多元化發展,越來越多人對於跨性別者不再抱持著刻板印象,相信跨性別者只要傾聽內心的聲音,就可以勇敢地成為心目中的自己。 各節重點: 00:00 引言 00:25 跨性別者遇到的困難 02:18 心理師給予跨性別者的輔導 03:14 同志諮詢熱線提供跨性別者的服務 05:38 跨性別者的生活經驗談 06:01 如何輔導跨性別者的家人 07:40 跨性別者自我探索之路 08:26 跨性別者家人對手術的擔憂 09:34 跨性別者的心路歷程 諮詢心理師:曾俊傑心理師 現職: 晴風心理治療所 院長 學經歷: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士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碩士 暘基醫院 臺安醫院 南光神經精神科醫院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的身分都需要被尊重與包容*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