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老化共有37筆結果

  • 小心甜蜜陷阱!皮膚老化、記憶力衰退、抑鬱上身,都是「糖」惹的禍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摘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下,許多人開始居家辦公,在家工作的你是不是容易嘴饞亂吃甜食呢?也有生物學家表示,人們在覺得有危機時,會特別想吃蛋糕、奶油等碳水化合物,大啖甜食的確會讓人產生幸福感,讓人心情愉悅,但其實含糖量過高的食物,吃多了除了導致肥胖、代謝異常,也跟皮膚老化息息相關,還有研究指出,攝取太多糖會間接損害腦部功能,像是認知功能缺損、記憶力衰退,甚至引發抑鬱,現在就讓我們深入了解「糖」的甜蜜與負荷吧!     過多糖份會加速皮膚老化以及痘痘產生   吃太多富含糖份的食物會讓大腦釋放腦內啡,腦內啡是一種快樂激素,會調控大腦的感受,讓我們內心充滿愉悅,這份幸福感會誘使你增加對於糖份的渴望,讓你不自覺吃更多甜食,造成惡性循環,引發「糖化作用」過度運作,「糖化作用」是體內過多的糖分子與蛋白質分子結合,導致肌膚的膠原蛋白、彈力纖維硬化脆裂,所以肌膚會變得泛黃暗沈、失去彈潤感,久而久之會產生討人厭的皺紋,甚至肌膚鬆弛下垂的老化現象。   高糖份食物在研究中被認為是和痘痘發生有關聯的,理論上是高糖飲食使得血糖升高,為了降低血糖會大量分泌胰島素,而高濃度的胰島素會使角質細胞過度增生,毛囊油脂分泌增加,張宜婷營養師指出,高糖飲食會刺激身體發生發炎反應,就會大大增加痘痘生成的機會,讓皮膚變差。     記憶力衰退、憂鬱風險連帶增加   食用大量甜食除了造成肌膚老化、變差之外,還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認知功能,認知功能除了記憶力之外,也包含理性思考的能力,而這兩大功能都和我們大腦的前額葉有關,當吃太多糖時,會讓前額葉的活性下降,漸漸地記憶力、工作處理能力就會逐漸下降。   除此之外,糖所帶來的快樂會讓你在短時間內大量攝食糖份,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急劇上升,為了平穩血糖,胰島會分泌大量的胰島素,血糖又再度快速下降,血糖大幅度變化就會讓情緒相對不穩定,容易產生焦慮、抑鬱,讓憂鬱感漸漸襲捲而來。     適量攝取好的糖份,找回無負擔輕生活   其實,糖對人類的身體與心靈還是有益處,但重要的是不過度的「嗜甜」,並且少食用有精緻糖的食品,張宜婷營養師解釋,「精緻糖」指的是非食物本身的天然糖份,而是加工食品內精製過的糖,例如冰糖、砂糖、高果糖糖漿、玉米糖漿等,像是手搖飲,糖果、餅乾等可能都有添加,所以建議用其他適量天然的食材來取代,例如:蜂蜜、楓糖、椰子糖或椰棗糖等,打造出健康無負擔的生活!     諮詢營養師:張宜婷    現職: Cofit線上營養師平台營養部副總監 學經歷: 台北醫學大學 保健營養學系 團膳營養師 校園營養師 線上、診所減重諮詢營養師 電視、網路影片專家營養師       延伸閱讀 文章|夜夜不成眠,失眠該怎麼辦?吃對食物讓你睡眠沒障礙 影片|年後減肥看過來!用錯168減肥法易增復胖危機!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5.21

  • 【除皺入門說明書】抵禦老化象徵,這樣做就算皺紋爬上身也不怕!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摘要  每個人的臉上、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皺紋,隨著年紀增長,皺紋的出現似乎就是件讓人開心不起來的事!臉上一出現紋路就是跟老化有了連接,但誰說皺紋只有上了年紀的人才會有呢?長期不防曬、肌膚缺水的狀態,再加上熬夜、晚睡,不論你再年輕,臉上皺紋也是會慢慢爬出來見人的。想要除去皺紋還你一個年輕肌膚嗎?那就先來看看難搞皺紋可以怎麼解決吧!     動態紋、靜態紋傻傻分不清!   常聽人說臉上的紋路有分成動態跟靜態,以下就教你如何分辨臉上細紋!首先將臉部呈現素顏狀態,對著鏡子觀察,臉部稍微擠眉弄眼時出現的紋路,就是動態紋,當臉部完全沒有表情時,臉上卻有數條紋路在上面,這就屬於靜態紋。常見皺紋像是抬頭紋、皺眉紋、魚尾紋、淚溝、法令紋、皺鼻紋、唇紋、木偶紋、頸紋。           【除皺療程自我介紹】   臉上有皺紋,用了再多的保養品也無法達到改善,醫美除皺療程除了最基本的改善皺紋問題之外,還能夠同時改善膚質,讓皺紋少了,肌膚狀況也變好了。無論針劑注射或是雷射治療,幾乎沒有傷口且不需恢復期,已是現今許多愛美人士的抗皺首選。     【除皺家族介紹】   ● 動態皺紋剋星-肉毒桿菌 臉部表情太生動容易產生紋路,可以藉由肉毒桿菌素去阻斷神經的傳導、放鬆肌肉,解決過於活潑的動態紋路。 解決的部位:抬頭紋、皺眉紋、皺鼻紋、唇紋。     ● 靜態皺紋剋星-玻尿酸、舒顏萃、洢蓮絲、聚雙旋乳酸 臉部靜止時就有皺紋出現,原因有二,一、紋路已從動態紋變成了靜態,就算臉上沒有表情也會存在,二、肌膚乾燥缺水所形成的。因此可以藉由玻尿酸等補水、填充特性去改善缺水、凹陷部位。 解決的部位:抬頭紋、皺眉紋、魚尾紋、淚溝、法令紋、皺鼻紋、唇紋、木偶紋、頸紋。 延伸閱讀:https://memedia.com.tw/topic-577.html     ● 熱能除皺剋星-電波拉提、音波拉提 若你害怕針劑注射,那你可以使用電、音波拉提,利用熱能深入肌膚組織刺激膠原蛋白增生,除了能夠改善皺紋之外,還能拉提、緊實及改善膚質。 解決的部位:抬頭紋、皺眉紋、魚尾紋、淚溝、法令紋、皺鼻紋、唇紋、木偶紋、頸紋、嘴邊肉下垂。 延伸閱讀:https://memedia.com.tw/topic-606.html     ● 嚴重老化皺紋剋星-拉皮手術 臉上皺紋太深使用針劑注射已經無法達到改善時,可以使用拉皮手術,從肌膚組織將中下臉下垂肌膚拉提,改善臉部下垂以及皺紋情形。 解決的部位:中下臉下垂、抬頭紋、皺眉紋、魚尾紋、法令紋、頸紋。     皺紋往往會和「老」畫上等號,相信不論男女對於臉上冒出深淺不一的紋路,都不會感到開心,日常做好防曬、保濕,日常作息正常,不僅能延緩皺紋出現,肌膚老化速度也會變慢,如同歌詞中寫著只想和你慢慢變老,出現皺紋這件事不急,就讓我們慢慢擁有它吧!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9.11

  • 雙手過瘦、青筋外露彷如「雞爪手」?醫師教你如何守住年輕肌密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臉部要保養,那手部呢?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忽略手部保養,但其實手部活動比臉還要頻繁,老化速度、膠原蛋白流失都比臉還要快。因此若想要知道一個人的真實年齡,除了臉部,你還可以偷偷觀察那個人的手是呈現光滑嬰兒肌還是粗糙阿婆手,從中即可略知一二。本篇美醫誌就要來告訴你手部老化的秘密,怎麼預防方式才能讓手部永保年輕,看不出你的年齡秘密!   手部老化就會變成雞爪手?! 整形外科專科醫師許世人表示,手部肌膚老化最明顯的就是隨著年齡增長,膠原蛋白及脂肪也會跟著流失,導致手部看起來較單薄,另一方面,當本身體型偏瘦,手部皮膚層跟皮下脂肪層都很單薄時,肌腱跟靜脈血管較容易浮現,此時手的表面看起來就像是雞爪那樣,因此被稱作雞爪手。加上,若又疏於防曬及保養,膠原蛋白流失速度變快,皮膚表面質感跟著變差,肌膚就容易變得粗糙,繼而產生皺紋,光澤度也不好,整雙手看起來也會更顯老。 手部是活動很多的地方,舉凡運動、家務、彈琴等等,都容易因為過度的活動而加速老化進而形成雞爪手。若本身是雞爪手也不用太擔心會引起其它健康問題,許世人醫師說明除非本身患有自體免疫疾病較容易讓關節變形扭曲,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痛風才會使雞爪手症狀加重,衍生成為烏骨雞爪手、殭屍手以及巫婆手。   改善「雞爪手」 你可以用以下方法 外用藥物: 塗抹A酸、左旋維他命C去刺激皮膚產生膠原蛋白。 雷射方法: 使用飛梭雷射、光纖美白、淨膚雷射、皮秒雷射去改善手部表面的質感。 填充劑注射: 打入玻尿酸、膠原蛋白、聚左旋乳酸、自體脂肪填補,恢復肌膚厚度。(自體脂肪幹細胞可以增加皮膚組織的飽滿度及光澤度) 延緩肌膚老化不二法門 「防曬」很重要! 雞爪手往往是因為年紀漸長導致脂肪流失才形成,而有些人則是手部活動較多導致的。許世人醫師也建議在日常就要做好防曬,由於紫外線照射容易讓肌膚老化的速度變快,臉部都防曬了,手部當然也要,在台灣大多人都是以機車代步,容易接觸到太陽的範圍更是多,因此不論是用物理性防曬或是化學性防曬,從小就要開始做起,初步的預防就可以大大減緩老化速度。另外,洗手次數過多或是需要長期碰觸化學物品的人,也可以使用乳液或是護手產品來保護手部肌膚,減少手部乾燥,適時的滋潤肌膚,讓手部不會更快老化,雞爪手也不會出現。     諮詢醫師:許世人醫師    現職: 亞立山大時尚整形診所 院長 學經歷: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海峽兩岸分會委員 前台灣自體脂肪移植醫學會理事 前台北馬偕醫院整形美容外科主治醫師 整形達人雜誌資深專欄整形醫師 韓國BONG BOMG整形診所Motiva魔滴隆乳進修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7.15

  • 驚!女明星的雞爪手我竟然也有?!一次教你如何變貴婦奶油手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驚!女明星的雞爪手我竟然也有?!一次教你如何變貴婦奶油手 天后居然擁有一雙洩漏年齡的雞爪手!想知道雞爪手是怎麼來的嗎?手跟臉一樣會老化,膠原蛋白流失過多,手也會變得又乾又皺,就會變成雞爪手。OMG!想要雞爪手不上身,那你就必須點進這部影片看看醫師怎麼說!讓醫師教你如何擁有一雙人人稱羨的貴婦奶油手~若有任何問題歡迎在下方留言喔!         諮詢醫師:許世人醫師    現職: 亞立山大時尚整形診所 院長 學經歷: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海峽兩岸分會委員 前台灣自體脂肪移植醫學會理事 前台北馬偕醫院整形美容外科主治醫師 整形達人雜誌資深專欄整形醫師 韓國BONG BOMG整形診所Motiva魔滴隆乳進修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7.02

  • 懷孕生產後讓陰道鬆弛?!陰道痙攣過小讓嘿咻不舒服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懷孕生產後讓陰道鬆弛?!陰道痙攣過小讓嘿咻不舒服 你知道為什麼懷孕產後婦女最容易有陰道鬆弛問題嗎?不要以為妹妹鬆弛只有生過小孩才會有,流產也會是鬆弛的主因之一喔!想知道陰道失去彈力的原因有哪些嗎?可以用哪些方法改善呢?快來看看美女醫師的詳細說明,讓你輕鬆改善妹妹鬆弛問題,恢復彈力之餘,還能夠解決漏尿問題喔!     諮詢醫師:楊維真醫師    現職: 御美診所院長 學經歷: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台大醫院婦產科醫師 台北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婦產科專科醫師 國泰醫院住院醫師/總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6.04

  • 不知道是眼皮鬆還是眼瞼垂?醫師教你簡單判斷什麼叫「眼瞼下垂」!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隨著年紀增長,老化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老化速度也是因人而異。由於時代進步,科技越來越發達的情況下,使用3C產品的頻率也是逐漸增加,眼睛過度疲勞就會加快眼周老化,伴隨著會有眼皮鬆弛或是假性眼瞼下垂的狀況。眼睛張不開就是眼瞼下垂嗎?醫師就來教你可以如何辨別眼皮鬆及眼瞼下垂的問題,及早發現問題就能讓眼睛永遠看起來炯炯有神!   眼瞼下垂≠眼皮鬆弛 你可以這樣辨別 眼瞼下垂:提眼瞼肌退化或因外傷、腫瘤造成眼瞼抬不起來,看起來像瞇瞇眼、眼睛張不大。從醫學角度來看,除去皮膚鬆弛的因素,當黑眼球被眼瞼蓋住超過1mm,就是所謂的「眼瞼下垂」情形。 假性眼瞼下垂:眼睛外層的皮膚鬆弛下垂把眼珠遮住,將眼皮掀起或提高,可以發現眼瞼並沒有蓋住眼珠,形成俗稱的「眼皮鬆弛」,醫學上稱做「假性眼瞼下垂」。     形成原因很多重,不能因單一條件就認定是眼瞼下垂! 從上段說明就可以得知其實眼瞼下垂跟眼皮下垂的情況是完全不相同的!整形外科專科醫師賴昕隄解釋,從醫學上來說,當大腦將睜開眼睛的訊息發送,會經由眼瞼肌到眼瞼板,在這條路徑中若因為其他疾病的關係,而讓眼瞼板沒辦法在正常的位置抬高,就會有眼瞼下垂的症狀出現,眼瞼下垂又分為以下兩種情形: ●先天性眼瞼下垂-天生大小眼或兩隻眼睛都呈現瞇瞇眼的樣子。 ●退化性眼瞼下垂-隨著年紀增長導致眼瞼肌變鬆無力形成下垂。 其他少見的因素包括腦部疾病、神經疾病、重症肌無力、外傷(肌肉受傷)、長腫瘤這類的病患就需要經過專業的醫師謹慎評估,再去處理眼瞼下垂的問題。 也有患者提到隱形眼鏡戴久,眼睛看起來似乎也有點下垂,賴昕隄醫師表示曾有國外報導指出長期配戴硬式隱形眼鏡時,會有過度用力將眼瞼撐開的動作,這是有可能發生眼瞼下垂的。眼瞼下垂除了影響外觀以外,也會造成睫毛倒插而引起眼睛不適,賴昕隄醫師進一步說明:「正常的情況下,睫毛是插在眼瞼板上的,如果眼瞼板太靠近眼球時,就會有內翻的情形,睫毛就會刺激到眼球,使眼球就會像被針刺那般地不舒服。」  針對病因選擇最適合的治療 才能真正改善下垂問題 首先須判斷是什麼原因導致眼瞼下垂?若是神經疾病引起,吃藥就可以解決眼瞼下垂問題;先天或後天所造成的眼瞼肌無力,就需要使用手術將多餘的眼瞼板切除,眼皮變輕就可以拉起來,情況較嚴重者,則需要透過前額肌的力量去把下垂的眼瞼肌拉起,藉此改善眼瞼下垂問題。 眼瞼手術需要注意... 1. 有乾眼症及做過雷射手術的患者,術後會有暫時性的結膜水腫及眼瞼閉合不全的問題,容易讓角膜乾澀不適。醫師建議做眼瞼手術時需隔一段時間後再進行其他的眼部手術。 2. 太乾燥的空氣、冷氣房、塵蟎、灰塵都有可能摩擦角膜,使其受損,導致眼部疼痛、紅眼,甚至會影響視力,因此在術後可以配戴墨鏡隔絕,2周內勿揉眼睛及配戴隱形眼鏡。 美醫誌小教室   如何自我檢視是否有眼瞼下垂問題 1. 拔除隱形眼鏡、放鬆眉毛,平視鏡子,檢查黑眼珠是否有被眼瞼遮住超過一毫米。 2. 當雙眼呈現一開一閉時,則可能是眼瞼下垂或是眼瞼痙攣。 3. 觀察眉毛高低情形,臉部在放鬆時眉毛有過度抬起情形。 賴昕隄醫師補充,當眼睛水腫或是用眼疲勞時可以按摩眼周促進血液及淋巴循環,但乾燥肌膚的患者頻繁摩擦眼周會讓眼皮受傷且變鬆,還有長期貼雙眼皮貼使得眼皮被過度拉扯下也會使眼皮肌肉變鬆,加速眼睛老化。 提醒民眾,想藉由割雙眼皮來放大眼睛是可行的,但診療後往往發現都是眼瞼下垂的問題,治療方法上也就有不同,建議術前可以先找專業的醫師做評估,才能夠幫患者得到最完美的解決方式。     諮詢醫師:賴昕隄醫師    現職: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 學經歷: 陽明大學醫學士 台北榮民總醫院實習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整形外科 總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整形外科 主治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4.29

  • 眼袋手術找回你的高「眼」值,向老態說再見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大陸男星郭京飛日前錄製綜藝節目時突然說要離場,令眾人相當錯愕,郭京飛表示自己最近去做了眼袋手術,不小心打了一個噴嚏導致傷口裂開必須去醫院縫一針,讓大家驚呼,眼袋手術真的這麼可怕嗎? 隨著年紀的增長,眼袋越來越重也不小心就透露出年齡,為了擺脫了厚重的眼袋,不少人會選擇用手術來擊退惱人的泡泡眼,因此眼袋手術也是近年來整形專科的熱門項目之一。究竟眼袋的成因為何?手術前後需要特別注意些什麼?就讓美醫誌的專業醫師為您說分明!   不論先天或後天 「這些人」特別容易有眼袋 整形外科專科醫師張峯瑞表示,眼袋的產生,除了先天性遺傳、工作疲勞、用眼過度,過敏體質常揉眼睛刺激到眼睛周圍的肌膚,最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老化,隨著年齡的增長,從皮膚、眼輪匝肌、到眼眶隔膜鬆弛,使得眼眶內的脂肪會向外突出形成眼袋。眼袋的主成分為脂肪,厚重的脂肪造成淚溝,除了呈現疲累感,還容易引起黑眼圈。     你適合哪一種眼袋手術?年齡是關鍵 治療眼袋的手術主要分為年輕化眼袋手術與年長型眼袋手術兩種,「眼袋內開手術」為年輕化眼袋手術的其中一種方式,又以40歲以前的患者為主,只需處理多餘脂肪,因傷口內開恢復期較短,過多的脂肪還能填補於淚溝,可說是一舉兩得,而年長型眼袋為外開手術除了處理脂肪之外還需修補過多皮膚與鬆弛的筋膜。 做好眼袋手術後注意事項 趕走初老 童顏再現 施作眼袋手術的患者前三天應冰敷促進消腫,多休息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酒精性飲料,刺激性食物易使臉部脹紅導致組織腫脹而造成眼睛周圍的不適感。除了注意飲食之外,現代人也越來越注重養生,不少人有上健身房的運動習慣,張峯瑞醫師建議手術後的前兩周不要做重量訓練,重量訓練同樣的也容易使臉部脹紅、皮膚張力增加,造成傷口裂開,應以一些緩和運動代替,如: 跑步機、散步等會較為合適。 眼瞼外翻免擔心 筋膜懸吊好放心 由於醫學美容的盛行,手術方式也相對來說越來越發達,施作手術前應先經過專業醫師評估自己適合做「內開眼袋手術」或是「外開眼袋手術」,或是採取「複合式手術」,「內開眼袋手術」傷口在裡面,幾乎不會發生,而施作「外開眼袋手術」之前也會做肌膚與筋膜的懸吊,能大幅降低眼瞼外翻的機率,若是真的發生眼瞼外翻的現象,恢復時間通常是三個月內,患者無須擔心。 你知道嗎?其實市售眼袋霜效果有限! 市面上的眼霜琳瑯滿目,但是其實眼霜對皮膚所造成的收縮感為暫時性,剛擦上時會覺得肌膚變得較為緊緻,但是對消除眼袋的效果有限, 而眼袋手術的成因為結構性,根本解決脂肪凸出的問題,較能一次性打擊泡泡眼重回炯炯有神的明亮雙眸。 張峯瑞醫師提醒,施作眼袋手術前應先與專業醫師溝通,告知其身體狀況、並了解療程可以改善的程度,以對療程有正確的認知與期待,在施作完眼袋手術後也須細心照顧傷口讓療程發揮到最大的功效。   諮詢醫師:張峯瑞醫師    現職: 極緻醫美診所 學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台灣整形外科專科醫師 長庚醫院顱顏中心臨床研究員 新光醫院整形美容中心主治醫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整形外科部醫師 韓國美知Image整形診所水滴型隆乳進修 韓國Shimmian Hospital心美眼整形診所隆鼻訓練結業 韓國JK Cosmetic Hospital 整形醫院臨床研究員 韓國Grand Hospital 高蘭德整形診所削骨研究 韓國E1 Cosmetic Clinic 整形診所研究員 韓國Bio眼整形診所進修 韓國江南BK Hospital 整形診所臨床研究員 韓國Mizain Hospital 美自人整形診所研究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3.13

  • 玻尿酸該怎麼選才適合我?醫師教你正確認知免煩惱!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玻尿酸該怎麼選才適合我?醫師教你正確認知免煩惱! 施打玻尿酸已成為當今抗老化的一種作法,當臉上出現皺紋,不少民眾想藉由施打相對的劑量來除皺,而施打玻尿酸前後,是否有些注意事項是需要提前認知的呢?整形外科何格彰醫師將介紹關於玻尿酸的大小事,無論是施打前或施打後,或者您是目前在考慮使用的民眾,所有有關玻尿酸的特性與狀況,您不可不知!   諮詢醫師:何格彰 現職: 格嘉整形外科院長 學經歷: 彰化基督教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燒燙傷中心主任 韓國心美眼診所鼻整形手術研習 韓國 Bio 診所眼整形手術研習 韓國 JK 整形醫院凍隆乳手術及拉皮手術研習 100年度整形外科專科醫師甄試全國榜首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臨床研究員 台南奇美醫院整形外科總醫師、臨床研究員 台南奇美醫院整形外科住院醫師 台南奇美醫院外科部住院醫師、總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實習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1.24

  • 微整填充劑比一比,找出通往美麗的最佳捷徑!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醫美微整已經出現在市面上好幾十年,是不少民眾追求整形時愛用的方式之一,但是市面上用來整形的材質琳瑯滿目,究竟這些材質和內容物有什麼不同,專業醫師來為您剖析。   細探微整材質的用途 就從根本問題「老化」說起 在了解其功用之前,要先了解為什麼我們想要使用它的原因。當人開始面臨老化的時候,最明顯的外顯狀態就是皮膚鬆弛以及皺紋增加,再來,則是臉頰的凹陷,這些改變很容易在我們照鏡子或是自我碰觸的時候被發現,但是內部的骨骼和肌肉流失由於不容易被看出來,因此常常被忽略。這些微整形的材質,除了希望達到填平凹陷、撫平皺紋的功效外,也期待能夠穩固臉部的基礎結構。施作醫美微整形或是手術時,就有如建造一棟房子,不同的整形材料作用在不同的目標功能上,以達到想要的效果。   玻尿酸補足人體的流失組織 維持的時間較短 玻尿酸是本來就有存在於人體內的膠狀物(又稱透明質酸),屬於高分子多醣體,位在結締組織與真皮層組織裡,主要有潤滑、支撐和保水的功用。玻尿酸作用在醫美上,主要是想補足身體內部的缺失的玻尿酸,避免皮膚塌陷。 皮膚科邱軍棠醫師表示,由於玻尿酸本來就存在於體內的特性,故其最大的優點,就是不會引起身體很大的過敏或排斥反應,使用上相對安全,大多數運用在較細微的溝紋處理。不過,也因為玻尿酸與人體的排斥性低,故容易被人體吸收,術後維持的時間就會比較短。邱軍棠醫師也補充到,目前市面上玻尿酸的品牌不只一種,該品牌玻尿酸的聚合方是為何?適不適合自己的臉型?能不能夠支撐?想要維持時間的長短等因素都要考慮進去,因此,不是一種玻尿酸就是適合所有人。   生物刺激膠原蛋白增生 維持時間較長 有些材質是除能填充外,還可以刺激膠原蛋白增生,一般稱作生物刺激劑,包括微晶瓷、舒顏萃、洢蓮絲等都屬於此類材料,施打的方式、劑量和玻尿酸都不盡相同。前面提到的玻尿酸,由於沒有刺激膠原蛋白增生的功效,故施打進去多少劑量,呈現的結果就是多少劑量;而生物刺激劑因為能夠刺激膠原蛋白增生,因此甫施打完的效果,與作用一段時間後看到的結果,是會產生變化的,也因此,施打這類的材質更考驗醫師的經驗及技術。 臉部動態紋路複雜 肉毒桿菌素為抗老選擇 人之所以會顯現「老態」也跟肌肉有關。肌肉影響了動態紋路的變化,其與靜態紋路不一樣的地方是,靜態紋出現在沒有表情的狀態下,透過施打填充物即可得到改善,而動態紋路出現在臉部出現在不同表情的狀態下,這種情況,則需要用到肉毒桿菌素進行治療。 邱軍棠醫師說,肉毒桿菌素最常用於上半臉治療,包括皺眉紋、抬頭紋、魚尾紋及皺鼻紋這些紋路,透過施打肉毒桿菌素來放鬆肌肉,達到減少紋路的效果。若是下半臉治療,通常是針對咀嚼肌和脖子肌肉作治療,達到塑型的效果。 當然就會有人擔心打肉毒桿菌素後,臉部表情看起來不自然,邱軍棠醫師指出,其實這跟醫師技術有相當關係,肉毒桿菌素要放鬆到特定肌肉,施打的劑量要精準評估,才不會造成臉部過度緊實而有不自然的感覺。     複合性治療也是抗老的方式 自然呈現才是重要 臉部的維持保養就如同健身,想要維持一定的肌肉量,就要定時至健身房報到,且各個部位都要平均訓練;臉部保養也是如此,治療必須協同合作方式,好處就是看起來自然,不需要短期內將所有的填充物或是肉毒桿菌素往臉部注射。適量的注射加上定期保養的觀念,就可以長期維持美好的臉部型態。 微整術前術後大小事 建立正確的治療觀念 想要透過填充物來微整,術前術後該怎麼做呢?微整形並不是到便利商店買東西那麼簡單,客戶選擇療程後醫師就直接執行,邱軍棠醫師建議,術前須要針對該位客戶作完成的評估,找出造成「老化」根本的原因,針對原因再去對應適合的療程,目的不同選擇材料也會不相同,達到的時間和成果也會不一樣。再者,客戶需要花時間了解自己的臉型、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且要跟醫師進行良好且密切的溝通,才能達到做這些醫美療程最主要的目的─讓自己更喜歡自己! 不同治療將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或是副作用,客戶在術前如有跟醫師充分溝通、了解療程後的休養重點,那麼只要注意傷口是否有變化,有無發紅、疼痛甚至感染的跡象即可。邱軍棠醫師提醒,由於液體填充物會流動,剛注射完兩小時內不要刻意去擠壓施作的部位,填充物移位或是產生其他副作用。目前美容醫學的技術及填充物的材質都不斷提升,填充物在體內達到50~60度的高溫都不會受到影響,以前會建議術後不能泡溫泉,現在都可以放心去啦。 雖然醫療技術不斷提升,但邱軍棠醫師也提到,若施作療程的部位遇到不正常的腫脹情況,一定要即時跟主治醫師反應,或許是對特定品牌的填充劑產生敏感,在下一次治療的時候就可以避免。邱軍棠醫師補充,不管是做手術還是微整,一定要先想清楚是否了解自己臉型、什麼樣的改變適合自己,並充分跟醫師溝通,找到自己最喜歡和適合的方式,最後才能滿意自己改善後的模樣。     諮詢醫師:邱軍棠 現職: 美無極美學診所執行長 學經歷: AAAMS 美國醫學美容外科協會 國際講師 C.P.D global環球醫事交流集團首席美容醫學技術總監 Allergan® 愛力根(艾爾健)微整形進階注射 國際講師 國際美容外科皮膚醫學雜誌 論文評審委員 大陸華美美萊醫療集團特聘國際醫學顧問 台灣美容皮膚科醫學會 理事長暨首席醫美培訓講師 台灣長庚科技大學 化妝品應用系助理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1.16

  • 日常生活要怎麼保養頭皮?頭皮竟然還需要防曬?!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日常生活要怎麼保養頭皮?頭皮竟然還需要防曬?! 空氣汙染越來越嚴重,民眾若是頭皮接觸到灰塵,皮膚極有可能會出現發炎的症狀;而紫外線也是容易傷害到頭皮的因素之一,接受過多的紫外線可能會使頭皮老化。頭皮防曬最主要就是撐傘或戴帽子隔絕陽光,也可以使用噴霧式的防曬劑,去保護時常被忽略的頭皮!     諮詢醫師:蔡宗樺 現職: 髮拉儷美學植髮診所 學經歷: 陽明大學醫學系 醫學士(Doctor of Medicine, MD)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碩士(Master of Science, MSc) 加拿大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皮膚部 研究員 馬偕醫院皮膚科 住院醫師/總醫師 馬偕醫院皮膚科 主治醫師 清華大學特約門診 皮膚科 主治醫師 國泰綜合醫院 台北總院 皮膚科 主治醫師 亞東醫學中心 醫學美容中心 主任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2.30

  • 細節看出脂肪槍優勢 老化靠自體脂肪填充+音波拉提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細節看出脂肪槍優勢 老化靠自體脂肪填充+音波拉提 對於一些有考慮脂肪填充的客群,醫師是否有相關建議呢?周杰醫師叮囑,若是皮膚較薄的客戶,脂肪槍在施打時便能凸顯出優勢,優點就是能夠施打很低的劑量,但是老化問題無法單就脂肪填充解決,這時便可以做複合式的治療,提高術後的完整性,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去與醫師諮詢,對於手術越了解,也能越清楚術後的實際狀況!       諮詢醫師:周杰醫師    現職: 台南凡登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學經歷: 聖緹雅心美學診所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 高雄醫學院整形外科住院醫師 高雄醫學院整形外科總醫師 高雄醫學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ISPRES受邀講師 美國整形外科年會受邀講師 整形外科&美容外科暨TST國際會議講師 Asia Pacific Burn Congress 受邀講師 韓國Eight整形外科研修 韓國MBW乳房整形外科研修 韓國BIO眼整形外科研修 韓國HANABI鼻整形診所研修 韓國心美眼鼻整形診所研修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2.29

  • 皮膚年會專業探討 醫美產業加速推展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第45屆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年會-皮膚科年會技術交流 對抗環境威脅護肌膚 由台灣皮膚科醫學會主辦的第45屆皮膚科年會,於12/13至12/15為期三天在高雄展覽館舉行,大會以海峽皮膚免疫論壇作為開場,並著重在空氣和環境中的多重化學物質汙染,是否加速導致人體器官和皮膚免疫系統過度損害。三天年會內容相當豐富, 也有新技術的應用,例如運用血小板Platelet- Lyophilized Treatment (PLT)凍晶技術於再生醫學上。熱力點陣Thermal Mechanical Action(TMA)技術對抗皺紋和各式疤痕,不讓皮膚受到過多的損害。皮膚填充利器的玻尿酸也不斷推陳出新,加強支撐力以及便於醫師注射等優點,也讓患者部位的飽水性和支撐度也有所提升。藉由皮膚科醫師們於年會互相交流,可以了解到其他國家常見的病症與台灣的不同之處,加上技術和產品的進步,相信可以造福更多需要的患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2.17

  • 皮膚科年會技術交流,對抗環境威脅護肌膚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由台灣皮膚科醫學會主辦的第45屆皮膚科年會,於12/13至12/15為期三天在高雄展覽館舉行,本次研討會囊括超過50場專題的演講、多家廠商的展出,以及專業的國內外皮膚科醫師和專家共襄盛舉,包括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英國、德國、香港、白俄羅斯、克羅埃西亞、泰國、馬來西亞、埃及以及東道主台灣,共同為皮膚與自體免疫、遠距醫療、人工智慧療程以及皮膚病和儀器的發展運用來討論,總共近千名醫師專家的與會,再為皮膚科年會突破新的門檻。 大會以海峽皮膚免疫論壇作為開場,從遺傳學到生物標記發現與皮膚的關聯作為探討;此外地球上最為注重的環境議題,那就是空氣和環境中的多重化學物質汙染,是否加速導致人體器官和皮膚免疫系統過度損害,這些都是與人類習習相關。隨著科技的進步,AI人工智慧以漸進式的方式在各行各業中發展,醫療也不例外,本次年會台灣和新加坡專家聯手,探討AI大數據應用以及遠距皮膚科的治療案例討論,讓與會醫師們以更多思維和角度思考實際應用層面的可行性。     三天年會內容相當豐富, 與會的莊德揚醫師表示,目前國外對於皮膚治療的應用是相當廣泛,尤其是運用血小板Platelet- Lyophilized Treatment (PLT)凍晶技術於再生醫學上,可以延長血小板保存期限,對於皮膚的修復有相當大的幫助,目前國內尚缺乏這方面的應用,希望未來可以追上國際的腳步。     另外打擊老化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議題之一,對抗皺紋和各式疤痕過去較常使用雷射來達到效果,不過對於患者皮膚傷害較大,也會有部分出現不適的情形,來自馬來西亞的林挺松醫師表示,利用熱力點陣Thermal Mechanical Action(TMA)技術,採恆溫鈦金屬探頭,非常精確地將熱能傳遞至皮膚,不會對治療部位及其周圍肌膚產生過大的傷害,除一般皮膚外,也適用於眼周等皮膚較薄嫩的地方。     這次年會各家廠商也卯足全力展示新的產品和儀器,除此之外,向來被視為皮膚填充利器的玻尿酸也不斷推陳出新,呂佩璇醫師表示,加強支撐力以及便於醫師注射等優點,使醫師不會有板機指和疼痛感;而患者部位的飽水性和支撐度也有所提升。     隨著全球化人來人往和環境的影響,得到皮膚相關疾病的可能性也相對提升不少,伴隨老化和各種症狀下,拯救肌膚狀況是刻不容緩,而藉由皮膚科醫師們於年會互相交流,可以了解到其他國家常見的病症與台灣的不同之處,加上技術和產品的進步,相信可以造福更多需要的患者,這也是年會所舉辦的意義所在。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2.17

  • 深耕顏面年輕化技術,醫事交流齊聚整外年會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由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主辦的第19屆整形外科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於11/29至12/1為期三天在三軍總醫院及國防醫學院舉行,本次研討會囊括了15個專題的演講、超過40間儀器及廠商的展出、數十篇的論文現場發表,當然還有優秀的國內外講師針對新知和趨勢進行座談,總共近千名醫師專家的與會,為整形外科年會創下新的里程碑。       今年的整形外科年會很不一樣,以「顏面年輕化」為主軸,整形外科醫學會陳錫根理事長說,現代人對於外觀越來越注重,老化問題是人們關注的一個焦點;而美容醫學產業的技術逐年不斷進步,新的觀念也不斷地被提出,因此藉由論壇內容讓更多與會的醫師會員們汲取最新的觀點。本論壇除國內醫學專家,更是邀請到國際知名臉部解剖大師王志軍醫師,針對臉部結構和拉皮手術進行探討。     本次年會也開闢拉皮手術示範專場,由吳榮醫師及馮中和醫師來進行,以前額的內視鏡拉皮、筋膜拉提和頸部為主,盼給醫師們在手術中有更深層的認識和回饋。今年邀請到的國外嘉賓中,除了美、日、韓專家外,更有中國、新加坡及遠從義大利而來的專業講者,提升了本屆整形外科年會的深度。其中Scott Levin 教授獲邀為今年的Noordhoff Lecture。 老化向來都是重要的課題,皮下脂肪與臉部肌肉是其中的關鍵, 多位講者以SMAS(Superficial Muscular Aponeurotic System「表淺肌腱膜系統」)為主題,王志軍醫師說明SMAS在人種間的差異、韓國醫師Jooheon Lee與Jennifer Kim Song以拉皮手術延長SMAS的作用期來說明,如何達到外觀年輕化的效果。       除此之外,顱顏重建技術也是不容忽視,如何以最小的傷口來做顏面重建或是美化臉型,都是本次年會探討的重點。此外在施做手術期間,可能會有傷口感染或是其它併發症的風險,如何有效降低感染,做好管控都是醫師們必須注意的課題。     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今年還特別舉辦「向良醫致敬」活動,其中魏福全醫師榮獲2018~2019年總統科技獎,陳明庭醫師、陳宏基醫師也分別獲得第28屆、第29屆中華民國醫療奉獻獎,他們的貢獻除了造福病患外,更是後輩醫師的榜樣。本次年會另外一項活動是由林靜芸醫師領軍的「理事長盃整形外科辯論賽」,三個醫學中心包括台大、馬偕、北榮的醫師齊聚一堂,針對眼皮整形進行辯論賽,透過彼此的腦力激盪能產生更多的火花。 藉由每年的年會舉辦,不僅傳遞整形醫學美容的新知,更可以了解國際趨勢與國內的差異之處;透過專家們經驗傳授和交流,加強彼此間競爭力和專業度, 對於消費者來說也是一大福音。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2.03

  • 顏面拉提塑造年輕感 整外年會交流抗老化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顏面拉提塑造年輕感 整外年會交流抗老化 由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主辦的第19屆整形外科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本次年會以「顏面年輕化」為主軸,邀請到國內外一流的專業醫師來分享他們在臨床上的經驗及研究的發現。議題從顏面結構解剖、臉部及額頭的肌膚拉提到SMAS在整形上的運用,可說是將臉部的內容一網打盡。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致力打造最高規格醫學年會為宗旨,透過醫師們的觀點,相信也能帶給患者更正確且實用的治療及照護。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2.03

  • 告別老化無神教主稱號,消除眼袋重拾活力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眼睛是透露年紀,也是容易呈現老態的地方之一,隨著年紀增長,眼周周圍的組織和肌肉鬆弛等現象,逐漸形成了令人困擾的眼袋。如何消除眼袋就成為了現代人重要的課題,而眼袋的成因有哪些呢?使用手術的方式以及術後可能會產生的狀況又是如何?如何照護眼睛周圍的肌膚?不妨跟著醫師的腳步一同來認識眼袋吧!   深入眼睛結構 找出發生眼袋的元兇 簡單的眼袋分辨方法,就是下眼皮部分看起來有泡泡感覺的時候,那就是有眼袋了,而眼袋的位置和臥蠶十分的接近,有些民眾就以為臥蠶就是眼袋,但其實並不是;臥蠶形成是在下睫毛下方的小肌肉,它看起來有鼓鼓的感覺,而眼袋的位置是比臥蠶在更下面的位置,如果眼袋泡泡的感覺比較強勢,就有可能與臥蠶合併,這時候就完全看不到臥蠶。眼袋下方如果情況嚴重,就會產生淚溝,通常整個人從外觀上看起來就會呈現很累的感覺。整形外科杜隆成醫師指出,眼袋成因與生活習慣有關,通常熬夜、睡眠較少以及鼻子容易過敏的民眾較容易產生眼袋,這類人的眼袋內會有脂肪過多和筋膜鬆弛,間接就讓人看起來沒有精神了。       檢視自己的狀態 你是不是也中了「眼袋」?! 眼袋究竟好發於哪個族群呢?杜隆成醫師表示,並沒有特定在哪個族群比例就比較高,但是生活習慣較差,例如熬夜就會讓眼睛周遭變泡,就會形成眼袋;至於在哪個年紀會有,根據現代人的作息狀況,在工作或是課業壓力下,很多20幾歲30歲的年輕人早早就有了眼袋,所以眼袋已不會像過去一樣,是老年族群的專利。杜醫師補充,如果家中長輩眼袋若是很明顯,通常他們小孩出現眼袋的機率也會比平常人高出許多。   消除眼袋有妙方? 還是眼袋手術才是正解? 至於眼袋要怎麼去除,相信這也是大多數民眾關心的重點,眼袋症狀若是比較輕微,可以透過微整的方式,以玻尿酸或是自體脂肪來填補,讓它看起來比較不那麼明顯。但是症狀稍微嚴重的話,手術還是比較適合的方法,而手術關乎到病患的復原時間;杜隆成醫師說,通常要快速恢復是使用內開的方式,內開手術也就是一般大家所稱呼的「隱痕手術」,將脂肪取出後移到需要的地方,通常是填補淚溝,術後看起來眼袋就會比較平整。   做過近視雷射手術是否還可做眼袋手術?哪類人士也不太適合? 有些民眾因為想消除近視惱人問題,選擇雷射來矯正視力,不過若是剛好又有眼袋的症狀時,這樣還能做眼袋手術嗎?杜醫師說明近視雷射是角膜的處理,眼袋手術則是從下結膜做切口,彼此間並不會受到影響,因此民眾並不用太過擔心。而有些人並不太適合眼袋手術,例如有高血壓、凝血功能異常,這類人可能在開刀時候會有血腫、瘀血甚至瘀青的現象。另外如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有甲狀腺問題的患者在做眼袋手術前也需告知醫師詳細病情,讓醫師評估後再進行手術。   眼袋術後如何保養眼睛周圍皮膚?想做眼袋手術者必看 如何在術後好好照顧眼睛周遭也是相當重要,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維持好的生活作息,讓組織恢復維持長久。杜醫師說道,無論是選擇哪種手術法,能夠減少眼袋手術後遺症才是最重要的,常見後遺症如止血不完全產生的血腫塊,患者本身高血壓沒控制好也會產生血腫或瘀血,還有眼袋合併鬆弛皮膚、切除眼皮的時候,切的太多可能產生眼瞼外翻的現象。要避免併發症,除了在治療前控制自身的疾病,在手術前也要選擇專精眼袋手術的醫師來處理,想擁有活力氣色,不再受老態眼袋拖累,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諮詢醫師:杜隆成醫師    現職: 極緻醫美診所主治醫師 學經歷: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附屬醫院整形外科進修 美國德州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進修 德國和保兒童醫院手外科進修 國立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博士 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學術委員 振興醫院美容特別門診 主任醫師 振興醫院整形外科 主治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整形外科 資深主治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外科 總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外科 住院醫師 中華民國燒燙傷及傷口照護醫學會監事 中華民國手外科醫學會監事 馬偕護專 兼任講師 馬偕紀念醫院吉里巴斯醫療團 團長 馬偕紀念醫院外科 病房主任 中華民國燒燙傷及傷口照護醫學會 理事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 理事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 監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1.05

  • 防止皺紋產生新妙方,楓葉可以成為延緩老化的新療法?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防止皺紋產生新妙方,楓葉可以成為延緩老化的新療法? 談到皺紋,不免讓人心中長嘆一聲,感覺自己好像又老了許多,無論是在眼睛周遭顯而易見的魚尾紋,或是臉頰和脖子上生成的各種紋路,總是讓人心情開心不起來,尤其是與同年紀左右的朋友相比,發現對方身上並沒有這些症狀時,恨不得自己能夠消除這些惱人的皺紋。不過有皺紋的民眾也不用太過憂心,現今醫學美容發達,多數人都可以透過療程來改善不滿意的部位,隨著科技進步,科學家及研究學者從大自然中不斷找尋可讓人延緩老化的配方,本期國際新知帶大家來了解楓葉,或許會發現楓葉與延緩老化之間的關聯性呢! 談到楓葉,大家或聯想到加拿大是個楓葉的國度,以及楓樹萃取的糖漿,但沒有人會想到楓葉竟然可拿來防止皺紋,這的確是一項新的發現!這項研究是從楓葉中萃取出來,由美國羅德島大學在第256屆美國國家科學會議上發布,研究團隊指出,一開始他們只是研究從楓葉萃取的樹液去了解樹體本身的健康程度;研究之中根據過去的歷史資料,發現楓樹其他部分也是有用處,尤其是美國原住民身上,原住民們將紅色的楓葉磨碎當作傳統的藥物來食用。這項過去的文獻顯示楓葉確實是可以用在醫療研究上。於是研究團隊將想法轉移到到楓葉上,期望能激發出不同的實驗成效。 主要負責這項研究的Navindra P. Seeram博士說,他們研究出紅色楓葉中有抑制身體發炎反應的成分,例如肝炎和新陳代謝不良的發炎,可以讓腸道活化,因此聯想到或許可以運用在身體的其他地方,達到相同的功效。研究團隊以人體組織為例,人體由許多組織組合而成,其中重要的一項為蛋白質,而皮膚組織中就含有蛋白質,特別是膠原蛋白,是讓皮膚保持滑順、有彈性和看起來年輕化的關鍵;當人們漸漸老去,膠原蛋白不斷流失,導致彈性蛋白酶的生成,越多的彈性蛋白酶就會讓皮膚不再緊緻滑順,導致皺紋的生成,所以研究團隊以這個方向為目標去找出可以抑制彈性蛋白酶生成的作法。 因此研究團隊將目標放在紅楓葉中,調查出楓葉中的一種叫做glucitol-core-containing gallotannins的酚類化合物,並將它放在試管中與彈性蛋白酶結合,經實驗結果顯示,此酚類化合物可以抑制彈性蛋白酶的活躍程度,這對研究團隊來說是個極大的鼓舞,並持續投入研究其酚類化合物中的分子,發現多分子的狀態下可以保護皮膚不會發炎和淡化黑斑,當然也包括了減少皺紋和老人斑的生成。 Navindra P. Seeram博士表示,這項發現代表對於人類皮膚保養上又一項突破性的進展,他稱之為「植物性的肉毒桿菌」,現今的肉毒桿菌是經由化學成分調配出來的,而楓葉中的萃取物則是天然的,對於人體會更加安全。對於民眾來說更多了一項替代的選擇,他們將這項研究予以專利保護以及持續投入發展,或許將來有一天真能看到楓葉版本的肉毒桿菌來投入市場。 科學的研究總是會令人嘆為觀止,各種領域的應用也不斷突破界限,在醫學美容的市場中也是如此,老化雖是人類必經的課題之一,但透過科學家的各式研究,以及人體尚有許多未被了解的奧秘,或許大自然給予人類的,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資料來源: 1. https://reurl.cc/xLVLz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1-AivvkWG0 3. http://info.vs-corp.com/maplifa-maple-leaves-and-potential-health-benefit 4. https://vaaju.com/maple-leaf-extract-can-pinch-the-skin-wrinkles-in-the-bud/ 5. https://reurl.cc/67ndM 6.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22820.php 7.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8/180820085217.htm 8. https://www.allure.com/story/maple-leaf-extract-wrinkle-skin-effects-study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5.20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