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經閒置10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
搜尋診所共有35筆結果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牙齒疼痛令人困擾,嚴重者甚至會伴隨著頭痛、耳朵痛、肩頸痛或發燒等症狀,讓人痛不欲生!然而很多人膽怯看牙醫,如果被醫師告知需要「抽神經」,大部份的患者就會感到緊張、擔心、超級焦慮,覺得好像喪失了身體的重要部位一樣難受。到底牙齒在什麼情況下需要抽神經呢?抽完神經後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這次我們就來解析根管治療的大小疑問,幫助大家破除迷思,不再聞牙痛色變。 我可以不要做根管治療嗎?「這時候」才要做根管 許多原因會造成牙痛,這時候就需找到牙痛的根源,才能對症治療。牙齒構造由上至下分別為牙髓腔、牙根管(神經管),牙根周圍由齒槽骨環繞,當牙髓發炎造成神經壞死時,則必須盡快進行根管治療。林晏如醫師說明,常見牙髓壞死的原因包含深度蛀牙、嚴重牙周病及牙齒外傷或磨耗造成的牙受損,如果任由牙髓發炎壞死,將引發牙齒各種病症,當牙齒急性發炎時,會有自發性疼痛、敲痛、咬痛或一碰就痛的症狀,牙齒對冷或熱也會感到敏感,而當牙齒神經嚴重壞死時,將會造成牙齦腫脹或牙周圍膿包生成,甚至發生蜂窩性組織炎,導致臉腫脹的現象,所以必須盡早處理。 美醫小教室:根管治療過程 「根管治療」是俗稱的抽神經,當牙齒神經壞死,就需要將壞死的神經及血管組織移除。林晏如醫師進一步說明根管治療的流程: (1)在牙齒的冠部咬合面開一個小洞。 (2)再從這個洞往深層處找到牙齒裡的神經管,一一清潔乾淨。 (3)當清潔過程完成後,填充牙科藥物,打造無菌環境,避免細菌滋生感染。 「這些人」不適合根管治療!哪些牙齒不能做 根管治療是成熟的療程技術,但是並非每顆牙齒都適合進行根管治療,林晏如醫師提醒,如果牙齒有下列情形,切勿進行根管治療。 1.牙齒或牙根已經明顯裂開。 2.牙周病導致牙齒嚴重搖晃。 3.牙齒因蛀牙或外傷導致牙齒缺損過大。 4. 病患張口度太小,無法承受器械放入口內的時間及壓力。 精密工程需要精密技術!什麼是顯微根管治療? 牙齒神經管微小,早期醫師只能透過肉眼及牙科的座椅燈輔助,容易造成視角盲點,可能發生無法完善根管治療的清潔工作。林晏如醫師表示,現今牙科技術進步,牙醫師藉由顯微鏡、顯微設備及各種超音波的器械操作,擁有更廣大及精細的視野,幫助根管治療操作更細緻,達到最小的牙修磨量,最大程度保留牙齒的結構。 不是人人都能做!適合顯微根管治療的牙齒 當患者牙齒的型態複雜、牙齒內有多條神經管或牙齒神經鈣化時,醫師會診斷患者需要進行顯微根管治療。林晏如醫師指出,神經管鈣化的原因眾多,包含長期發炎、飲食習慣、藥物或老化等因素,醫師會藉由顯微設備逐一檢視牙神經狀況,小心且耐心地移除感染源,完成顯微根管治療。 馬上就能好?根管治療的療程次數 根管治療的療程次數會因應治療的難易程度不同而有差異,一般的根管治療療程為一次50~60分鐘,回診1~2次。然而,若發生神經管鈣化或重新再治療等難症,就需要進行多次回診治療。林晏如醫師提醒,根管治療後牙齒內部可能會因發炎或內部壓力,造成患者感到不舒服,建議患者在完成根管治療的2~4週後回診追蹤觀察。 根管治療後的口腔保健注意事項 在療程與療程之間,應避免食用硬性或黏性的食物,以免造成牙齒暫時性填充物脫落。 治療後仍會有些微的疼痛感,醫師會開立止痛藥緩解不適。 根管治療不是一次就能完成,根管治療的療程時間較長,建議患者在療程開始前先去洗手間,以免治療進行間發生尿急的窘況。 根管治療後的牙齒會變得脆弱,如有高咀嚼需求的牙齒,建議做牙套保護。 注重定期回診及牙齒清潔工作,維護口腔衛生。 諮詢醫師:林晏如醫師 學經歷: 中華民國部定牙髓病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牙髓病學會顯微操作認證 台大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牙髓病組碩士 台大癌醫牙髓病科主治醫師 前台大醫院牙髓病科醫師 前天主教耕莘醫院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牙醫系學士 中華民國牙髓病學會會員 美國牙髓病學會AAE會員 延伸閱讀 文章|拔牙後要補膠原蛋白嗎?牙科醫師提醒「這種人」千萬要注意! 影片|抽神經好可怕,不做會怎樣?該選顯微根管嗎?5分鐘了解根管治療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7.09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抽神經好可怕,不做會怎樣?該選顯微根管嗎?5分鐘了解根管治療 許多人一聽到牙齒要抽神經,就感覺天崩地裂難以接受,有些人甚至認為根管治療是年長者才需要考慮的療程,因此就算牙髓嚴重感染也堅持不肯醫治,根管治療真的這麼可怕嗎?不做的話會怎樣?這集《名醫問診室》就帶各位ME粉們來認識根管治療囉!不要覺得你現在牙齒好好的就不用看這集,牙齒畢竟是我們每天都會使用到的部位,因此有許多未來可能會導致它需要做根管治療的原因,例如深度蛀牙、嚴重牙周病、牙齒受損等等,所以現在看這集絕對不虧!就算你的牙齒非常健康,學起來也可以在往後親朋好友面對根管治療前的迷茫、不安時,給予他一些溫暖的幫助,助人利己這麼讚,就咬緊牙關看起來吧!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35 牙齒的構造 00:47 為什麼要做根管治療? 01:05 牙髓壞死會怎樣? 01:29 什麼是根管治療? 01:58 什麼是顯微根管治療? 02:25 誰適合做顯微根管治療? 02:55 根管治療的療程次數? 03:20 根管治療後牙齒會不舒服嗎? 03:32 誰不適合做根管治療? 03:58 根管治療要注意什麼? 諮詢醫師:林晏如醫師 學經歷: 中華民國部定牙髓病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牙髓病學會顯微操作認證 台大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牙髓病組碩士 台大癌醫牙髓病科主治醫師 前台大醫院牙髓病科醫師 前天主教耕莘醫院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牙醫系學士 中華民國牙髓病學會會員 美國牙髓病學會AAE會員 延伸閱讀 文章|牙齒美白貼片有效嗎?原來美白牙齒要「看人」?美白牙貼有副作用嗎? 影片|拔智齒補膠原蛋白有用嗎?跟骨粉差在哪?這5種人要注意!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5.06
圖、文/翁嘉妤 摘要 我們隨時都有可能需要醫師診治,日常生活中也脫離不了醫病,但在需要醫師的時候,你是否曾經想過,這些主治醫師的勞動權益,跟你的受醫權益也息息相關呢?台灣的醫療保健水準雖然受到世界肯定,但醫事人員的勞動環境卻相當苛刻,近年來隨著大大小小的陳情活動和抗爭宣導,醫事人員的勞權開始逐漸受到關注,但主治醫師至今卻仍然沒有勞動法規規範。透過本篇深入報導,一起來了解主治醫師目前面臨的困境,以及推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又該如何關心、支持這項議題,希望未來能夠盡早使主治醫師的勞動權完善地納入法規保障,讓我們的醫療環境更加健全、平衡。 主治醫師不受勞基法保障,任意資遣、鉅額違約金時有所聞? 在亞洲社會,醫師應該是人人稱羨的職業,但其實台灣的醫療勞動環境仍有許多需要改善之處,以往我們認為光鮮亮麗、收入高的主治醫師,其背後沒有勞權保障的辛酸,是一直以來難以解決的課題,卻也是必須處理的當務之急。 在台灣只要是受雇身份,就會受到勞基法的保障,在2019年9月後,住院醫師也已經納入勞基法規定,而臨床研究醫師也被衛福部保障,在醫院簽訂勞動契約約滿至少30天要通知是否續聘。然而負責各科門診及住院病患主治診療的主治醫師,卻仍然是勞權孤兒,在沒有勞基法的保護下,不僅沒有傷病給付,也有可能遭到資方任意資遣,被迫只能狼狽離職,缺乏基本的保障。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蔡豐州醫師指出:「當你離職的時候,要簽一份叫做永不錄用,一個在醫院工作那麼多年(的醫師),他因為一年一聘、因為某些因素,他不需要開勞資相關的委員會,一些相關的權利都沒有受到保障,人家就可以直接叫你走路。」 在這樣的勞動條件下,主動權皆在院方,主治醫師可能會遇到院所惡意不續聘的情況,甚至無法領到應有的資遣費。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醫師表示:「醫師跟醫院之間這樣子簽署的契約,其實都是定期契約,也就是期滿自動失效,要開除,或者是說要跟受僱的醫師之間解除雇傭的關係,是不需要任何的成本的。」 在沒有勞基法的保障下,主治醫師面對勞動契約幾乎沒有選擇的權利,契約的掌控權也都在院所身上,主治醫師為了謀生,只能遵院方提出的契約時限、違約條款和各方面的條件,當中便可能產生不合理的勞動情況。 陳亮甫醫師說明:「醫師跟醫院之間其實很常會簽立一些契約,而這個契約是要求醫師必須要服務滿一定的時間,可是在這一定時間之內醫院可能人事改組、可能勞動條件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一些變化,使得說他萌生想要離開,或是有更好的出路這樣的念頭,可是在這個時候卻面臨到醫院要求你必須要按照契約上面的時間走完,否則就要負擔相對高價的、甚至動輒數百萬的違約金的這樣子的狀況。」 勞基法內雇主與勞工所約定之勞動契約,可區分為「定期契約」及「不定期契約」兩種。 陳亮甫醫師表示,以主治醫師的工作型態而言,可能較適合「不定期契約」, 不定期契約意即沒有終止期限,除非被裁員或自動離職,否則可以持續工作, 被迫離職時,可以視工作年資長短領到額度不等的資遣費, 只要符合退休條件,也可領取退休金。 無法生存就出來開業?醫坦言「現在不容易逃出去」 很多人對醫師的待遇感到憧憬,傳統觀念普遍認為醫師薪資高、社會地位也高,更有網友直言「醫生做到退休比比皆是」、「有幾個行業可以做到老的,醫生是其中一個」,但其實沒有勞基法保障的主治醫師,自然也沒有完善的退休制度和退休金,醫師必須要有個人的財務規劃,才能維持退休後一定程度的生活品質,在這樣的環境下,主治醫師們又該如何從中求生存呢? 蔡豐州醫師直言:「資深醫師有兩套邏輯,第一個,事已至此,大家就算了吧,就是告訴年輕世代,你就不要再想了;第二個,你如果夠強,為什麼怕人家競爭?你如果夠強,為什麼要推勞動基準法?人家把你解雇,你就去開一個診所啊,跟人家嗆聲,這種行為不是法治的體系跟民主社會要做的事情。」 陳亮甫醫師指出:「我覺得現在大家的心態就是說,我趁年輕我還可以值班,我還可以這樣子衝來衝去的時候,我多做一點事情,然後趕快把我收入累積起來,等到我生涯後期的時候,我就要離開大醫院,離開醫學中心,離開這些要值班的地方,到那個時候我去一些比較小型的醫療機構,我自己去開診所,我自己去開業,可能我的工作生活品質就可以提升。就住院醫師的時候累得像狗一樣,但是我期待就是等到我之後累積了一定的名聲跟技術的時候,然後我就出去自立門戶。」 撐不下去,就出去另闢蹊徑?滿街的開業診所,反映了市場競爭的飽和問題,而且,時不時還有個疫情來攪局。據統計2021年5~7月,因為國內疫情大爆發,當時至少有208家診所倒閉。2023年雖然已進入後疫情時代,但原先由公務預算支應的新冠確診者治療費用,轉由健保給付,病人又多至基層診所就醫,造成健保點數上升、點值下降,可能造成醫療院所陷入營運危機。 陳亮甫醫師進一步說明:「你現在怎麼跑,你跑不太出大型的醫療體系,就是小醫院也被大醫院併吞,也被它放進到它的大體系醫院,就算我去了診所,很多診所也都是聯合診所。那我自己想要去開一間小小的診所,那其實現在市場相對也飽和,這個就是一個為什麼法規的保障變比較重要的原因。」 蔡豐州醫師指出:「為什麼世界上會有勞基法這種東西,大家要去想這個源頭,基本上這些都是有原因的,整套邏輯,只有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訂。」 無法生存就出來開業?醫坦言「現在不容易逃出去」 很多人對醫師的待遇感到憧憬,傳統觀念普遍認為醫師薪資高、社會地位也高,更有網友直言「醫生做到退休比比皆是」、「有幾個行業可以做到老的,醫生是其中一個」,但其實沒有勞基法保障的主治醫師,自然也沒有完善的退休制度和退休金,醫師必須要有個人的財務規劃,才能維持退休後一定程度的生活品質,在這樣的環境下,主治醫師們又該如何從中求生存呢? 蔡豐州醫師直言:「資深醫師有兩套邏輯,第一個,事已至此,大家就算了吧,就是告訴年輕世代,你就不要再想了;第二個,你如果夠強,為什麼怕人家競爭?你如果夠強,為什麼要推勞動基準法?人家把你解雇,你就去開一個診所啊,跟人家嗆聲,這種行為不是法治的體系跟民主社會要做的事情。」 陳亮甫醫師指出:「我覺得現在大家的心態就是說,我趁年輕我還可以值班,我還可以這樣子衝來衝去的時候,我多做一點事情,然後趕快把我收入累積起來,等到我生涯後期的時候,我就要離開大醫院,離開醫學中心,離開這些要值班的地方,到那個時候我去一些比較小型的醫療機構,我自己去開診所,我自己去開業,可能我的工作生活品質就可以提升。就住院醫師的時候累得像狗一樣,但是我期待就是等到我之後累積了一定的名聲跟技術的時候,然後我就出去自立門戶。」 撐不下去,就出去另闢蹊徑?滿街的開業診所,反映了市場競爭的飽和問題,而且,時不時還有個疫情來攪局。據統計2021年5~7月,因為國內疫情大爆發,當時至少有208家診所倒閉。2023年雖然已進入後疫情時代,但原先由公務預算支應的新冠確診者治療費用,轉由健保給付,病人又多至基層診所就醫,造成健保點數上升、點值下降,可能造成醫療院所陷入營運危機。 陳亮甫醫師進一步說明:「你現在怎麼跑,你跑不太出大型的醫療體系,就是小醫院也被大醫院併吞,也被它放進到它的大體系醫院,就算我去了診所,很多診所也都是聯合診所。那我自己想要去開一間小小的診所,那其實現在市場相對也飽和,這個就是一個為什麼法規的保障變比較重要的原因。」 蔡豐州醫師指出:「為什麼世界上會有勞基法這種東西,大家要去想這個源頭,基本上這些都是有原因的,整套邏輯,只有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訂。」 主治醫師加入勞基法會遇到什麼困難?錢和時間怎麼算? 勞基法行之有年,已經擁有相當完善的體系和檢查機制,從住院醫師適用於勞基法的先例,主治醫師或許也可以研擬,該如何透過納入勞基法來改善勞動環境現況,但是雖然勞基法看似很完美,只要將主治醫師加入保障範圍,所有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嗎?納入制度後會遇到的問題,可能不如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蔡豐州醫師直指:「現在最主要的阻礙在勞基法,主要是資方(認為)所有的保障都是要由我來出錢,資方跟勞方有矛盾,資方一定會覺得說,如果納入了,醫師的工時怎麼計算?醫師為了救人,怎麼可以有什麼時間限制呢?但如果這樣講很多行業,照理說都不應該納入勞基法。」 陳亮甫醫師舉例:「如果說我這是一位外科醫師,他今天白天開了3台手術,有3個病人現在還在醫院裡面做休養跟照顧,他今天利用白天的上午4個小時的時間完成這3台手術,下午他看了1個門診,到下午5點的時候他離開醫院,下班之後如果說他前面的這些病人出了狀況,他可能還是得回到醫院裡面,可以說是只要他還有一個病人,他的下班時間就不存在,在這個狀況之下去限制工時,就會變得非常地困難。」 假設主治醫師若早上進行手術,下午看診後下班休息, 一旦早上開刀的患者有狀況,可能還是得回醫院待命, 導致醫師的工時沒有盡頭,只要還有醫療需求,就必須隨時回到密集的工作型態。 這就是現階段施行的困難點之一,要讓醫師適用勞基法規保障,由於主治醫師的職業屬性較為特殊,不同於下班後較不需要待命的住院醫師,主治醫師是經常需要隨時待命或候傳的,但目前勞基法中並沒有規定這樣的工作型態。因此該如何制定醫師的工時上限,就是一個相當困難的課題,特別是人力缺乏的醫院在交接的安排上也就更加不易,主治醫師隨時都有可能被叫回醫院,回到密集的工作型態,若要將這些時間歸類為加班,那加班成本就有可能變成一個巨大支出。 因此為了因應勞基法的適用,醫療體系也就需要補充更多的人力,但以目前現有的醫療資源而言,能夠增加的總額如果無法跟著擴大,也就會影響醫事人員的報酬。這種情況對於人員較少的偏鄉醫院而言,衝擊更是巨大,院所因為無法符合法規,可能就會影響經營的意願,不只讓醫師失去工作機會,也讓偏鄉的民眾失去就醫的權益。 除了工作時數以外,醫師的薪資也是一個困難點,陳亮甫醫師繼續說:「大家可能會預期一個醫師,他至少應該要月入個10萬、20萬,可是實際上在一個醫院裡面,可能是只有十分之一的比例是屬於固定的,另外十分之九的比例都是業績。」當醫師工時受到限制,報酬也就理所當然的減少了, 這也是讓部份醫師擔心的問題,一部份的醫師對納入勞基法保障也就有所疑慮,擔心改變帶來的影響。 陳亮甫醫師表示「目前許多院所和醫師的做法,是採低底薪高獎金, 或高抽成比例的工作條件約定,鼓勵醫師多增加業務量, 對醫師而言,多做事才能幫助醫院與增加薪資, 因此醫師反而擔心若有工時限制,就不能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上。」 此外,因為主治醫師的薪資沒有固定比例,浮動較大,因此像是退休金,若用平均值來做計算,就會多了許多成本考量,可能會造成醫療院所的財務負擔,而當院所的經營受到影響,自然也就衝擊到醫師的生計問題。 顯然,勞基法是無法直接套用於主治醫師身上的,但主治醫師的職業類型雖然特殊,不代表就必須在過勞的環境下超時工作,醫師也是勞動者,理應有法律保障醫師的勞權。現階段政府的當務之急,應該要與相關單位溝通,研議出符合現況、讓勞資雙方都能接受的規則。 在加與不加之間,還有第三條路?先取得基本保障 主治醫師的勞動條件,其實是環環相扣的,從醫療資源到制度、體系,甚至到健保規範等,都會影響到醫師的勞動環境,要改善現有勞動條件,並非將主治醫師全部納入勞基法保障這麼簡單,若強硬實行,可能還會造成醫療資源分配上的衝擊,那麼還有沒有其他做法,可以讓主治醫師先擁有基本的勞動權益呢? 陳亮甫醫師指出:「有沒有可能我們今天先把我剛剛所提到的其他點,不管說是職災,或是最低服務年限、違約金、定期契約等等的,這一些相對地跟工時和勞動業務量比較沒有那麼直接相關的議題,可以把它拉出來,然後專門地放到一部法規裡面去做一個保障,先不要去談工時,或者說先避免去碰觸到敏感的醫療業務量的問題,但是我們先讓醫師跟醫療機構所簽出來的這一紙契約,先不要出現一些非常奇怪的條文,這其實我覺得是這一兩年我們在思考的一個第三條路。第一條就是維持現況,第二條就是我們直接納入勞基法,第三條路也許就是把勞基法裡面一些概念抽出來,專門放到另外一部法規裡面,試圖地去先保障一部份的權益。」 陳亮甫醫師坦言「由於勞基法在主治醫師的工時劃分上仍有很多疑義, 因此是否能夠不先談工時及業務量的問題,先追求讓勞動契約合理、有保障, 這是工會目前思考的第三條路。」 然而特別建立一個專章或特別條例,可能在挑選適合納入的條例時,使其他權益喪失,或是陷入不知道該由衛福部或勞動部管轄的處境,這也是該如何制定法規時,所需面臨的難題。 蔡豐州醫師表示:「主要精神是在傷病跟死亡,以及它任意資遣這件事情,因為我們有這個工作權,我們的工作權在沒有法案的保障之下,今天就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不管你今天採訪了勞基法或相關的法,上層結構永遠都是醫界最忽略的,所以我們在這裡呼籲大家,大家都應該更對自己的同行抱有更多的寬容跟照顧。」 蔡豐州醫師說道「沒有說勞基法是完美的,或是醫師法要推動的就是不完美, 而是說盡早通過一個大家可以認可 接受的條例,是來保障勞動權益的, 這就是我們今天最重要的,我們想要呼籲的精神。」 勇於捍衛自身勞權,在健全的環境下,進行守護健康的工作 創造一個讓主治醫師安心工作的環境,是需要更多人的關注與支持的,推動法律保障醫師勞權的路並不容易,但這條道路上最大的困難,是事不關己的冷漠和消極。 陳亮甫醫師說道:「我覺得我們真正要面對的最大的對手,是我們的冷漠,是我們的不討論,是我們抱著一種心態,就是這個問題應該我不會這麼倒楣碰上吧,或者是說,以後真的不幸的遇到了,我再來想辦法這樣子的心態,那我們的進度就會非常非常地緩慢,不管今天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希望醫師回歸勞基法保障,或者說今天我們是希望另外訂定一部法律,例如說用醫療法或其他的這些法令來保障醫師的權益,我覺得冷漠都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主治醫師若要納入勞基法,確實有許多因素需要考量,需要嚴肅審視,但若只有少數人去努力爭取權益,那改革便會難以推行,因此以實際行動表達訴求,或是給予相關團體支持,對改變醫療勞動環境才是正向、健康的發展。 參考資料: 1. 9成醫師不受勞基法保障 民團籲立院速修《醫療法》(Yahoo新聞) 2. 讓醫師變醫奴的定期聘僱契約(Dr.131醫生醫) 3. 工時超過20小時、扛生死協商...勞基法能解救住院醫師的過勞嗎?(今周刊) 4. 熱議題/診所難敵疫情倒閉潮 下波還有少子化(聯合新聞網) 5. 獨/醫療院所門診暴量健保點值低 衛福部補助方式出爐(聯合新聞網) 6. 臨床研究員(Fellow)與醫療機構訂定聘用契約注意事項條文說明(衛生福利部) 7. 醫師納入勞基法──給醫病的啟示(獨立評論) 8. 定期契約?不定期契約? 兩者差異及適用範圍?(中華民國勞資關係服務協會) 9. 住院醫師納勞基法只是開窄門 工會盼主治醫師獲保障(聯合新聞網) 諮詢醫師:陳亮甫醫師 學經歷: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 現職台北市醫學中心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 台大醫學系畢 諮詢醫師:蔡豐州醫師 現職: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醫學博士教育部部定副教授 台北市生物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名譽理事長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秘書長 消基會/醫策會醫療委員 前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 延伸閱讀 影片|只要還有病人,我就無法下班!主治醫師沒有勞基法保障?逃不走的醫生怎麼辦? 影片|不錄了不錄了!醫生喝著喝著就哭了?對醫學系後輩喊話「活下去!」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1.15
文/陳旻毓 圖/翁嘉妤 摘要 藝人最常見的外觀保養莫過於牙齒美白了,為了維持一口白皙整潔的牙齒,經常性的露齒微笑必定得好好注意,但若是平常民眾要美白牙齒,一定要到診所進行嗎?其實現在有很多的居家美白產品可供選擇。診所常見的冷光美白、噴砂美白除外,居家牙齒美白的方便性與性價比也漸漸搶攻市場,多元的牙齒美白產品各有利弊,先別說是有沒有效,到底自行操作安不安全,會不會省了荷包卻傷了牙齒,居家美白的秘密你一定先要知道。 想要自信開懷露齦笑,先找出適合你的美白方式 我們刷牙是為了去除牙齒上的牙菌斑,避免造成牙齦發炎與牙齒蛀牙,齒顎矯正科醫師林漢宇指出,其實「刷牙」本身並不會讓牙齒變白變漂亮,如果想要牙齒變白變好看,還是需要牙齒美白的治療與日常保養。 牙齒美白除了診所常見的冷光美白、噴砂美白外,民眾比較常接觸的反而是居家牙齒美白產品,除了方便不談,價位上也更經濟實惠。使用居家美白牙齒產品要注意的地方可不少,其中優缺點,來看看以下重點整理。 ● 美白牙膏 最基本的美白產品莫過於美白牙膏,輕鬆取得並且價位低廉,美白牙膏又分為物理性的美白牙膏與化學性的美白牙膏,物理性的美白牙膏含有一些小顆粒,可用來去除牙齒表面的色素汙垢;化學性的美白牙膏則是利用化學物質來溶解牙齒表面的色素汙垢。 美白牙膏基本上所有民眾都可以使用,但林漢宇醫師提醒,需要避免使用過度造成琺瑯質的磨損,產生敏感性牙齒的情形,當然,若是本身已經是敏感性牙齒,則不建議繼續使用美白牙膏。 ● 美白牙粉 美白牙粉也是使用物理性的顆粒來混合牙膏使用,利用物理性顆粒磨除牙齒表面的色素汙垢,適合長時間抽菸、吃檳榔、喝茶喝咖啡……等菸垢茶垢較嚴重的民眾使用。林漢宇醫師表示,美白牙粉對於牙齒表面的磨損是更快速的,想改善這樣的問題建議先諮詢牙醫,評估是否能進行噴砂美白,對牙齒的傷害會比較小。 ● 美白牙托、牙齒美白筆、美白貼片 美白牙托、牙齒美白筆和美白貼片這三種美白工具,是使用濃度10% 以下的過氧化氫接觸牙齒表面,利用其化學效果讓牙齒顏色慢慢變白,譬如牙托是將藥劑塗抹在牙托上,再套上牙齒,而美白貼片則是將已經含有過氧化氫的貼片直接貼在牙齒上,來去除牙齒上的色素污垢。 林漢宇醫師指出,由於人體本身可以分解過氧化氫,所以使用過氧化氫不會有太大的毒性,但在使用時還是盡量不要讓藥劑接觸牙齦,避免造成刺激性的傷害。另外,如果有磨牙習慣的民眾,仍然可以使用美白牙托,但在療程結束後,建議於睡覺時建議配戴硬式的咬合板,來減少對關節所造成的磨損跟疼痛。 居家美白小建議,醫師告訴你怎麼挑才安全 過度使用美白產品可能會造成牙齒敏感及牙齒痠痛,甚至會有牙髓發炎壞死的情形。此外須注意,除了化學性濃度較低的美白牙膏以外,如果使用其他化學藥劑的方式來進行居家美白治療,一定要配合牙醫師的指示,在醫師的追蹤下進行。 林漢宇醫師最後也建議,在使用牙齒美白產品前,還是要先諮詢專業牙醫師,進行整體牙齒美白的評估,才可以讓牙齒整體變得更白更均勻,擁有一口理想中白皙明亮的潔白牙齒。 諮詢醫師:林漢宇醫師 學經歷: 衛福部定齒顎矯正專科醫師 高雄長庚齒顎矯正專科醫師 隱適美認證醫師 高雄市牙醫師公會理事 陽明大學牙醫學士 高雄長庚總醫師 台中榮總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牙齒美白貼片有效嗎?原來美白牙齒要「看人」?美白牙貼有副作用嗎? 影片|居家牙齒美白會傷牙?3分鐘懶人包,美白牙膏、牙粉、牙托、牙貼和美白筆一次網羅!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7.04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居家牙齒美白會傷牙?3分鐘懶人包,美白牙膏、牙粉、牙托、牙貼和美白筆一次網羅! 許多人會選擇用牙齒美白讓笑容看起來更清新迷人,除了牙醫診所常見的冷光美白、噴砂美白外,近年來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居家牙齒美白的需求也隨之提升,從美白牙托、美白牙貼、美白筆,到美白牙膏、牙粉等選擇多元,究竟哪種才最適合你?一起來聽聽看醫師怎麼說!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16 白牙觀念導正 00:34 美白牙膏介紹 01:05 美白牙粉介紹 01:31 美白牙托介紹 02:16 美白筆、美白貼片介紹 諮詢醫師:林漢宇醫師 學經歷: 衛福部定齒顎矯正專科醫師 高雄長庚齒顎矯正專科醫師 隱適美認證醫師 高雄市牙醫師公會理事 陽明大學牙醫學士 高雄長庚總醫師 台中榮總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嚇!香蕉當牙齒美白貼片?!專業牙醫師教你3重點擺脫黃牙 影片|牙齒美白老實說!居家美白牙貼VS診所美白療程哪種好?「這種牙」做美白也沒效?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5.08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記住這3個圖案,醫美前一定要知道!擔心整形手術後遺症?必做認證功課!外國朋友也適用! 在做醫療療程前,你知道該如何選擇安全且可靠的診所嗎?今天這集的美醫學英文,我們邀請到醫策會執行長王拔群醫師,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找診所的小訣竅,來看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標章到底有什麼功能~準備好我們就開始上課囉! Do you know how to find out a safe and reliable clinic? Well don't worry! In this episode, Dr. Wang, th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Joint Commission of Taiwan, can give us some easy tips to find safe and reliable clinics! Stay tuned and let's find out more! 各節重點: 00:00 Preview 精彩片段 00:10 Opening 開場 00:34 Introduce 內容介紹 02:19 Conversation 會話 03:19 Topic 今日重點 05:23 Keywords 單字教學 05:51 Idiom 俗語教室 諮詢醫師:王拔群醫師 學經歷: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執行長 國泰綜合醫院品質管理部主任 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級主治醫師 輔仁大學醫學系、中央大學生醫理工學院教授 台灣醫療品質協會常務理事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常務理事 延伸閱讀 文章|又見醫美無照行醫、枉顧病人安全!幫你做療程的是「真」醫師嗎? 影片|雷射、隆鼻、玻尿酸!微整形百百款,最高CP值攻略指南一網打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2.05
文/郭佳語 圖/翁嘉妤 摘要 今(29)日,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以下簡稱醫策會)舉辦品質認證授證典禮暨記者會,近百餘團隊授證,將提供民眾更佳醫療環境與選擇。 為鼓勵提供民眾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且提升跨領域、跨團隊之間的溝通並整合資源,醫策會推出各項醫療品質認證,自診所到醫學中心,盼能提供民眾更安心健康的就醫環境。於2009年推出多項品質認證至今,醫策會已認證約900個醫療團隊,即使過去一年受疫情影響,本次仍有109個團隊通過認證標準,盼能提供民眾更佳的照護服務。 圖說:醫策會致力為國人健康把關,透過品質認證提供優質的醫療機構予民眾參考,授證典禮也邀集到許多醫界專家共襄盛舉 (左四為衛福部劉越萍司長、右四為醫策會林啓禎董事長及醫策會董監事與各類別品質認證召集人合影) 圖片提供:醫策會 6大認證,109組團隊,攜手打造良好醫療品質 本次有授證的項目分別為: ● 疾病照護品質認證 針對冠狀動脈疾病、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心衰竭、腎臟病、創傷性腦損傷、疼痛照護、關節置換、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疾病項目,評鑑醫療機構所提供的跨領域團隊合作、整合資源,且是否展現團隊照護特色及價值。 ● 健康檢查品質認證 針對健康檢查服務評鑑,鼓勵醫療機構重視受檢者的健康管理觀念與機構內團隊整合運作,檢核項目包括機構合法性、驗證人員資格與教育訓練、安全與風險管控、服務、品質等五大面向,以接受健康檢查的患者角度出發,評估機構服務特色與品質。 ● 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 針對提供提供美容醫學服務的醫院、診所,評估療程施作的安全、儀器設備的管理,減少醫病資訊不對等,提供民眾安全且魅力的醫美品質服務,強調「專業提升、顧客關係管理、智能化管理、創新服務展現及顧客經驗」等項目。 ● 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 此認證項目將評估醫療機構「專業人員資格、資訊透明、環境安全、專業及安全的醫療行為、突發事件緊急應變措施、客訴處理追蹤服務等基本品質面向」等面相,以保障民眾的就醫安全。 ● 診所細胞治療品質認證 針對醫院執行的細胞治療技術為主,推出細胞治療執行品質認證,確保病人在接受相關療程時,機構運作管理與醫療作業方面皆能獲得良好保障,例如環境與設備的維護,採檢與注射照護安全等,確保施行品質並保障就醫者的權益。 ● 品質認證優秀論文發表獎勵 為今年首推的品質認證,用以鼓勵「通過認證的機構」將其照護成果發表,以擴大優良的醫療照護模式效益。 圖說:分別為疾病照護品質認證82組,健康檢查品質認證6組,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4組 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7組,診所細胞治療品質認證6組,品質認證優秀論文發表獎勵4組 圖片提供:醫策會 醫策會品質認證項目、標章及授證團隊數 認證項目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 疾病照護品質認證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82 健康檢查品質認證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6 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4 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7 診所細胞治療品質認證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6 品質認證優秀論文發表獎勵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4 與時間賽跑,強調跨院際整合,掌握腦中風關鍵治療時刻 自2017年,醫策會推動「疾病照護品質認證」的腦中風照護認證項目後,亞東醫院腦中風團隊已於本次二次獲得認證,整合責任區域內的8家醫院,建立區域聯盟雙向轉診。而員林基督教醫院與彰化基督教醫院合作遠距照護,能為短時間需即刻醫療診治的病人,遠距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 根據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長期為我國十大死因的前四名,相信藉由提升腦中風照護品質,提供更即時或更有利於病人的救護方式。 醫策會:持續引領國內醫療機構,將民眾照護效益最大化 本次受證活動亦邀請台北榮總傅中玲教授、昕新智慧診所朱光恩院長,進行失智症照護、腸胃鏡健康檢查等照護特色的標竿分享。醫策會指出,將會持續引領國內醫療機構,提供專業建議,讓民眾接受更卓越的醫療照護服務,使更多病患受惠。 延伸閱讀 文章|優質醫療機構在這裡!醫策會推品質認證,118團隊通過評定 文章|又見醫美無照行醫、枉顧病人安全!幫你做療程的是「真」醫師嗎?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1.29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牙齒美白老實說!居家美白牙貼VS診所美白療程哪種好?「這種牙」做美白也沒效? 藥妝店裡的美白牙貼百百款,幾百塊一盒就可以用一個月,許多產品標榜自己在家裡就可以DIY美白牙齒,達到像診所美白療程一樣的效果,究竟美白牙貼是不是真有這麼神奇?「敏感性牙齒適用」就真的是溫和安全又不傷牙齒嗎?牙醫診所的噴砂美白、冷光美白,真的要閃邊涼快去了嗎?這集美醫誌就要來帶大家認識各種牙齒美白方式的優缺點!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15 隨意用美白牙貼很危險? 00:48 什麼狀況需要看醫生? 01:23 美白牙貼的副作用? 02:08 牙貼會造成牙齒敏感? 03:19 用美白牙貼會有體質差異? 04:58 想美白牙齒該怎麼辦? 05:59 醫師總結美白牙貼特點 諮詢醫師:張智洋醫師 學經歷: 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牙醫系畢業 紐西蘭牙醫師執照 澳洲牙醫師執照 澳洲雪梨執業牙醫師 澳洲雪梨大學牙醫系臨床導師 澳洲植體協會ASID認證植牙專科醫師 美國LVI神經肌肉咬合調整訓練 美容牙科協會AACD認證醫師 中華民國植牙醫學會專科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一笑就露牙齦,讓你不敢大笑?來看牙齦外露手術怎麼改善「露齦笑」! 影片|還我漂漂齒!牙上黑斑竟不是蛀牙!噴砂美白給你美麗笑容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1.28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困難,也許會感到悲傷、心情低落或情緒不穩,嚴重者可能會有憂鬱症、躁鬱症、恐慌症等情緒疾病,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有些人透過與親朋好友的傾訴溝通,心情即能獲得緩解,然而有些人卻無法得到內在壓力的釋放,負面的信念在身體裡日積月累的沉積壯大。如果你有相關的情緒困擾,不妨可以試試尋求諮商心理師的協助,或許能夠找到一個適當的陪伴,與你一起走到安定心靈的出口。 「諮商心理師」是什麼?誰需要諮商? 即使是在現今資訊發達的年代,到院所看精神科或身心醫學科門診,仍會讓有些人難以啟齒或覺得羞愧,但是在充滿壓力、步調快速的社會模式下,你是否也感覺很難找到一個喘息的機會?隨著近來社會大眾對於身心健康的重視提升,「諮商心理」也越來越普及化了,但究竟什麼才算是「諮商心理」呢? 如果認為諮商心理師只是與個案聊聊天,和親友聊天一樣,那就錯囉!諮商心理師林佳瑾表示,聊天較屬於雙向互相傾訴、傾聽的過程,雖然可以緩解鬱悶的心情,但不一定會得到有建設性的幫助及自我覺察,而諮商心理師會以個案為主角,洞察個案行為背後可能的因素,提供專業性的建議及方向,協助個案找到方法,與聊天單純的宣洩情緒是不同的。 心理諮商條件: 依據科學理論 建立方向及目標 實施具體改變 不少人可能也會認為沒有心理疾病就不能進行心理諮商,因而放棄尋求專業幫助,但其實如果你有感受到任何不自在,即使沒有心理疾病,也可以嘗試獲得諮商心理師的協助。 精神科醫師與諮商心理師的差異 當有情緒困擾時,應該找精神科醫師或諮商心理師呢?這兩者的確是不同的,諮商心理師林佳瑾指出,精神科醫師的專業為開藥及診斷,而諮商心理師的專業為心理衡建及心理晤談。如果個案採用二種專業協助,也能達到相輔相成、並進前行的效果,並不一定要擇一進行。例如有些人可以在服用精神科醫師開立的藥物後,在諮商期間便能平穩情緒,更自在地談論問題,處理渾沌的狀態。 我們可以從哪裡找到心理諮商的資源? 心理諮商的費用會因為場所、類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從政府醫療單位、社區機構、諮商所或診所等,諮商費用也會有所落差,從每小時1,000至5、6,000元皆有,建議評估個人的經濟能力,選擇讓自己感到自在的諮商師。 諮商心理師林佳瑾表示,除了付費的諮商管道外,也有一些免費諮商資源可以尋求幫助,例如一般大學都會設有諮商心理師,提供學生免費諮詢,社區也會有諮商心理服務,可上網查詢預約,此外也可以向各縣市政府的地方衛生局或衛生所洽詢。若是在非上班時段感到情緒相當低落,想要尋求幫助時,也有24小時免費專線可以選擇,包括生命線1955或張老師專線1980,但記得在接受專線協助,暫時緩解情緒後,還是要去做詳細的心理諮商,去徹底改善問題的核心關鍵,避免再次陷入難以掙脫的泥沼喔。 隨著科技進步,心理諮商的溝通方式也變得相當多元,包括常見的面對面諮商、電話諮商及網路諮商,只是雖然諮商的談話門檻降低了,卻仍要留意諮商單位的合法性,以及該單位是否擁有合格的心理師,才能受到專業的保障。諮商心理師林佳瑾提醒,心理諮商屬於保密行為,除非個案違反保密條款的例外約定,包含強烈且明確想要結束自己生命的意念,或想要結束他人生命的意念,個案是都會受到保密條款保護的。 如何選擇諮商心理師呢?「感覺對了」最重要 找到適合的心理師是決定諮商過程是否順利的關鍵,諮商心理師林佳瑾建議,可由心理師的價值觀著手,透過網路搜尋心理師的文章或部落格,了解雙方價值觀是否有共鳴的經驗。此外提醒民眾不要輕易相信網路評價,因為諮商是一種主觀的認定,其實並無好壞之分,重點是要個案感覺自在即可,網路評價僅作為參考。諮商關係屬於緊密、隱私且保密的狀態,心理師需陪伴個案一段時間,個案認為雙方價值觀合適時可先預約初談,如果初談後仍覺得陌生、距離感或不自在,可再進行評估並重新做選擇。 心理諮商大揭密!諮商室的設計巧思 ● 空間設計 諮商室的空間設計會採用溫暖並具有安全隱私的內在色彩呈現,例如下圖中的諮商室是採用淺灰色及霧感的設計,代表內在的隱私。當個案走進諮商室,將感受到一定程度的留白感,屏除過多的干擾物影響思緒,幫助個案安靜思考及自我覺察。這樣的空間也適合進行催眠治療,協助個案調整及改變內在自我價值觀深層的信念。 照片來源: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提供 ● 沙遊治療 沙遊治療(Sandplay Therapy)是以榮格理論為基礎的治療方法,心理治療包含會談的語言互動,非語言治療包含夢的解析或沙遊物件,目的是讓當事者進到諮商室後,透過三度空間的方式,在自由安全的狀況下,從上百或上千的沙遊物件中選取自己內心世界想像的東西,並將物件放進沙箱裡,創作成內在感知的世界。 諮商心理師林佳瑾指出,沙遊治療是具有創造力、介於語言及非語言之間的溝通橋樑,幫助我們在認知情緒行為上進行推演及改變。透過治療中使用沙遊物件呈現的過程,可以協助內在及外在達到一致的目的。當治療推進且有進展時,沙箱裡的沙遊就會產生不同的互動方式。當沙箱中的物件隨著治療過程改變,同時也會反應在個案行為上的調整及變化。 照片來源: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提供 勇敢面對心理困擾,探索不安的內在心靈 人們為了促進身體健康,會服用保健食品或進行休閒運動,可是心理健康因為看不見、摸不到,所以容易受到忽視,但這並不代表心理問題不重要。諮商心理師林佳瑾表示,心理健康會反應日常的情緒狀態,而心理師猶如一個建立心房的角色。 在華人社會,通常對於心理諮商的印象,都是和「生病就醫」的心態有點類似,因此在無法控制情緒、心理狀態不穩定的時候,往往會先想要「自行解決」,不管是靠分散注意力,或是單憑自己的意志力撐過去,都不會想要尋求外界的援助。然而當這些心理狀況已經影響到自身的日常生活時,其實就可以尋求心理師的幫助,即使沒有生活上的困擾,想要進行自我探索,或是對某些議題感到焦慮、敏感,甚至恐慌時,都可以找心理師談談。 諮商心理師林佳瑾最後引用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的話,「不經反省人生是沒有意義的」,這也反映了我們惟有不斷地覺察及反思,調整自己喜歡的樣子,才能成就有意義的人生。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年終獎金、過年紅包還剩多少?為什麼意外之財總是留不住?先來認識你的「心理帳戶」! 影片|有好事不會來找我!諮商心理師該怎麼排解負面情緒?特殊技能像「廟公」能一眼看穿人心思?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8.30
文/郭佳語 圖/翁嘉妤 摘要 你有想過,替你做療程的醫師,真的有符合醫師資格嗎?先前桃園移民署才查緝到一位越南籍女性,藉由過往美容的經驗,於桃園開設醫美工作室,在沒有合格醫師資格的情況下,替患者進行醫美類的醫療行為。然而據言因提供較為便宜的價錢,仍吸引不少新住民或外籍人士……而這類的工作室仍有很多,卻因身在住商混合大樓中,查緝不易,民眾於療程前務必多一份注意! 一名越南籍女性,以移工身分申請入台後,於桃園開設違法醫美工作室,並於未取得醫師資格情況下,提供豐唇、雙眼皮、隆鼻等侵入式手術服務,甚至在臉書、抖音等社群平台直播手術過程宣傳,後遭查緝待補,移送桃園地檢署偵辦。 該位越南籍女性在沒有我國的醫師執照情況下,為預約前來的患者執行醫美療程,據稱由於療程費用相對低廉,許多移工即使知情,也會為了省錢整形而不特別檢舉,甚至會於臉書幫忙分享宣傳,若是手術失敗了,通常也會因本身是外籍人士,或不願惹麻煩而自認倒楣。 療程費用低於市場行情過多,要當心! 「為了省錢而選擇不合法或來路不明的診所」聽起來很荒唐,卻不是那麼罕見的情況。畢竟診所的營運,除了人事、租金、電費等支出外,許多療程也因為耗材的需求,或是否使用原廠提供的耗材與儀器,而使療程價格出現各種落差。 但所謂一分錢一分貨,若療程費用太過低廉,或許就該多一份警覺,想想這些成本是在哪裡被「省掉」了呢?例如本該一次性使用的耗材,卻被刻意地重複使用嗎?或是本該跟原廠購入的材料,卻被水貨替代了呢? 當然並非是所有低價療程背後都有「不安好心」這樣的意圖,也不是所有低價的療程,效果就會不如預期,然而在施作醫美療程前,對於提供太過低廉服務費用的診所或醫師,務必要特別確認其合法性,避免自身權益受損。 無照醫師做手術,有什麼刑責? 如果沒有政府核可的醫師資格,就替患者做療程可是會吃上官司的!根據我國醫師法第28條規定:「未取得合法醫師資格,執行醫療業務者,處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但合於下列情形之一者,不罰:一、在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醫療機構,於醫師指導下實習之醫學院、校學生或畢業生。二、在醫療機構於醫師指示下之護理人員、助產人員或其他醫事人員。三、合於第十一條第一項但書規定。四、臨時施行急救。) 而目前要在台灣取得醫師資格,得先經過醫師考試及格,方能請領醫師證書,並經中央主管機關核發後,才算是確實合法的醫師,得以使用「醫師」名稱。 像這次新聞風波所述,未有我國醫師資格便實施醫療行為,便是違反醫師法,將移送地檢署持續偵辦。 我們要怎麼確認自己找的是合格醫師呢? 如前面所說,通過我國醫師資格考,取得醫師證書與合法醫師資格,方能執行醫療業務,因此看是否有醫師證書似乎是個好方法。當民眾前往診所或醫院,可以看看是否掛有醫師證書。不過也有不肖人士會將醫師執照租借他人使用,因此民眾就醫前,務必要多加注意。 另外一種方式是使用醫事查詢系統查找醫師姓名或診所名稱。 於醫事查詢系統中,透過「醫事人員查詢」可以確認該醫師是否有合格醫師資格、專科資格、證書類別等,亦可以藉由於「醫事機構查詢」中鍵入診所名稱,查詢開業狀態,是否合法設立等。 醫策會推「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為醫療安全再做把關 除了確認醫師資格外,民眾也可以透過醫策會推的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查看哪些診所申請並通過安全方面的檢核。 獲得此認證的診所,被認為是有能力提供患者安全且良好的就醫環境,如是否訂有火災或停電等緊急應變措施、病歷記載完整性、麻醉安全作業、藥品使用保存管理機制、突發危急病人的急救作業流程等查核項目……等。 ➦ 優質醫療機構在這裡!醫策會推品質認證,118團隊通過評定 https://memedia.com.tw/topic-984.html 術前停看聽,杜絕醫美亂象,為自己的安全把關 現在網路發達,許多資訊只要透過社群平台小小推播一下,就能觸及比以往還要多的人,也因此假消息與宣傳也傳遞得比以往還要快,即使看見有許多心得分享、看起來光鮮亮麗的診所,也務必要多一份心加以確認,例如診所是否合法設立,看診醫師是否有取得我國的醫師資格。 一次成功的療程需由許多專業人士共同參與,不僅需要仰賴醫師的專業經驗與診斷,若是需要全身麻醉的手術,更需仰賴麻醉醫師的判斷與監測,以守護術中患者的安全,而手術合約、手術同意書亦是讓患者更加了解自己將接受的手術與風險的方式。 美醫誌提醒大家,療程前要好好確認諸如這類的內容,千萬別貪便宜、貪快貪方便,就讓自己暴露於危險之下哦! 延伸閱讀 文章|手術室中的守護神!麻醉醫師的工作你知道嗎? 影片|醫美廣告滿天飛 如何選擇適合你的整形診所?4大要點看這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3.22
圖、文/翁嘉妤 圖片僅供示意,非當事診所 摘要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升溫,在2022年春節連假即將到來之際,許多民眾也開始關心疫情發展,台北市衛生局今(20)日下午召開疫情記者會,公佈中壢西堤餐廳群聚感染的確診個案確診案18051與案18116的北市足跡。 案18051曾赴大安區某微整形診所、至大同區耳鼻喉科就醫 桃園西堤餐廳傳播鏈持續,包括1月9日至該餐廳用餐的一家三口中,就有爸爸及2名兒子確診(案18051、案18052、案18053),台北市衛生局今公佈案18051北市公共場域足跡,1月10日15:30~16:10曾前往大安區微整形外科診所,1月15日11:35~12:45曾前往大同區耳鼻喉科診所看診。 台北市衛生局於1月20日公佈案18051在台北公共場域足跡 圖片來源: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衛生局專委歐佳齡指出,目前已匡列同時段的醫護人員和相關民眾,31人居家隔離,其中3人PCR採檢陰性,28人檢驗中,另擴大採檢6人,目前還在等待結果出爐。 案18116曾在東吳大學參與課程,搭乘北捷板南線往來 另外一名確診案18116則是昨(19)日晚間傳出東吳大學城中校區的確診案例,歐佳齡表示,確診者案18116的職場在新北市,曾於1月15日搭乘高鐵、轉乘捷運抵達信義區,並於1月16日至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參加民間團體的課程,待在東吳大學的時間從早上9點至下午6點。歐佳齡指出,目前已匡列65人居家隔離,其中6人採檢陰性,59人檢驗中,並還在調查擴大採檢名單。 台北市衛生局於1月20日公佈案18116的公共場域活動史 圖片來源: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據傳東吳大學校方在19日下午要求曾使用確診者教室「作楠廳」的百餘名師生,需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對此東吳大學表示,該場地在16日當天就已經完成例行性清消,確診者沒有與東吳師生有任何接觸。由於19日有師生利用作楠廳場地進行期末成果發表會,人數約一百餘人,校方基於保險起見,才建議在場師生進行自主健康管理,落實體溫量測、消毒、戴口罩等防疫動作,此提議純粹是建議,落實防疫觀念本來就是目前該做的事,請外界不要過度臆測。 延伸閱讀 文章|Omicron+Delta新變種病毒,賽普勒斯傳已有25例確診? 影片|BNT接種開跑!吃普拿疼導致疫苗保護力下降?美女藥師教你「藥」怎麼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1.20
文/郭佳語 圖/翁嘉妤 摘要 昨(16)日,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以下簡稱醫策會),為通過認證評定的機構與團隊舉辦品質認證授證典禮暨記者會,認證項目共有5項,分別為:「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健康檢查品質認證」、「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及「診所細胞治療品質認證」。本次共有118團隊通過認證,打破歷年授證團隊數量紀錄。 醫策會頒發品質認證,提供優質醫療機構供民眾參考 為了提升國人的醫療品質、把關民眾就醫安全,並勉勵優質醫療機構,醫策會針對個別不同醫療面向,提出了五大品質認證:卓越機構美容醫學、診所美容醫學、診所細胞治療、疾病照護、健康檢查。本次認證中,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共有80個團隊通過,健康檢查品質認證13個、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5個、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12個、診所細胞治療品質認證8個,近300人參與本次盛會,衛福部石崇良次長、劉越萍司長也到場勉勵授證團隊。 通過認證的機構名單看這裡: ㆍ疾病照護品質認證通過機構名單 ㆍ健康檢查品質認證通過機構名單 ㆍ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通過機構名單 ㆍ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通過機構名單 ㆍ診所細胞治療品質認證通過機構名單 醫策會品質認證項目、標章及授證團隊數 認證項目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 疾病照護品質認證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80 健康檢查品質認證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13 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5 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12 診所細胞治療品質認證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8 前排左起醫策會王拔群執行長、醫策會劉秀雯監察人、醫策會翁惠瑛監察人、衛福部石崇良次長、醫策會林啓禎董事長、醫策會高靖秋副董事長、醫策會林水龍董事。後排左起醫策會許惠淑副執行長、疾病照護品質認證黃瑞仁召集人、醫策會賴文德董事、醫策會李飛鵬董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陳建宗召集人、健康檢查品質認證洪子仁召集人。 5大品質認證,到底在認證什麼品質? 品質認證大多環繞於「重視並確保患者安全」、「提供患者優質服務與照護」、「人員專業訓練核可」等幾大面向,例如疾病照顧品質認證,其認證基準及包括團隊設置與運作、專業臨床照護與團隊合作、品質提升與成果等評定項目;健康檢查品質認證基準,則囊括組織運作、專業能力、環境與儀器設備管理、專業服務及安全的檢查流程、品質提升與成果等。 各項認證項目內容,可見醫策會提供之各項品質認證簡介。 ㆍ疾病照護品質認證簡介 ㆍ健康檢查品質認證簡介 ㆍ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簡介 ㆍ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簡介 ㆍ診所細胞治療品質認證簡介 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通過機構合影,後排依左至右分別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鍾寬智醫師、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吳益嘉醫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廖文進副院長、三軍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歐冠伶醫師、雅丰麗緻診所張松源院長。 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通過機構合影,授證代表人分別為:前排左傑尼斯時尚醫美整形外科診所潘俊豪院長;後排左起煥顏牙醫診所張明智院長、維格皮膚科診所林詠喬執行長、巨蛋時尚假期整形醫美診所吳登翔董事長、敦南諾貝爾眼科診所單盈軒經理、漂亮愛爾麗整形外科診所劉怡萱執行長、美馥兒婦產科診所劉孟哲院長、大鈞診所王祝任院長、悠美診所朱芃年總院長。 美容醫學品質認證看仔細!診所認證、卓越機構認證差在哪? 有鑑於台灣醫美風氣逐漸開放,為替民眾安全把關,並減少醫病資訊不對等,醫策會針對美容醫學推動兩項品質認證,並鼓勵國內提供美容醫學服務之醫院及診所參與,其查核項目分別為: (一)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 認證內容聚焦醫療照護、民眾權益,著重於「機構運作與管理」、「專業及安全的醫療作業」,重點說明如下: ● 機構運作管理方面: 人員資格、服務收費公告在明顯處與網頁、提供安全且具隱私保護的動線、訂有火災或停電等緊急應變措施、設有客服專線與進行顧客滿意度調查等查核項目。 ● 醫療作業方面: 提供專業及安全的醫療行為、須使用衛福部公告的美容醫學處置同意書範本、病歷記載完整性、麻醉安全作業、藥品使用保存管理機制、突發危急病人的急救作業流程等查核項目。 (二)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 強調「魅力品質」的展現,提供顧客超乎期待的超高品質,強調專業提升、顧客關係管理、智能化管理、創新服務展現及顧客經驗等重點: ● 由美容醫學相關專科醫師及專業醫療團隊提供高水準的美容醫學服務。 ● 提供優質隱私且安全的美容醫學環境。 ● 展現卓越的治療成果。 ● 提供的服務超越顧客的期待。 ● 運用尖端先進的儀器設備。 看來複雜,不過兩項認證的精神簡單來說,「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除安全外亦強調「魅力品質」的展現,而「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則以「安全」為基礎,通過兩項認證之機構診所,皆被認證為有能力提供患者安全且良好的就醫環境。 品質認證共創醫療價值 醫策會推動多項品質認證,願攜手醫療機構共同展現卓越醫療品質,並隨著參與團隊數亦逐年增多,認為其顯示機構對於醫策會認證之認同,未來也會持續引領國內醫療機構,維護民眾就醫安全。 相信透過各項品質認證,能讓民眾在選擇醫療機構與院所時能多一份安心與保障,美醫誌也呼籲大家,在就醫前務必做好功課,檢視配合院所是否有合格資格,在求醫與求美的路上,才能少走點冤枉路,為自己的醫療安全做好把關。 延伸閱讀 文章|醫美亂象多!認明「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降低醫療風險,安全再提升 文章|通過醫美認證就安全嗎?醫:抹煞醫師資格恐讓醫美環境更惡劣!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12.16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醫美廣告滿天飛 如何選擇適合你的整形診所?4大要點看這裡! 新聞時不時就出現醫美糾紛,當你想隆鼻、抽脂,上網爬爬文就被醫療意外的新聞勸退,醫美手術風險真的這麼大?今天美醫誌動知識要教你如何挑選「適合」的診所,你有想過萬一停電,手術中的醫療設備是如何運行的嗎?診所牆上掛這麼多證書,哪些才是能證明醫師合格的執照?手術同意書這麼多頁,愛美也要「命」的你一定要仔細閱讀,意外和明天,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個先來,做好基礎保護措施,才能降低手術風險喔!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頭 00:12 如何選擇適合你的整形診所? 00:23 注意診所環境及設備 00:41 醫師與診所是否擁有合格證照? 01:02 了解手術風險 01:36 簽訂手術同意書及麻醉同意書要注意這3點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9.30
文/翁嘉妤 圖/傅暄閔 摘要 疫情期間民眾除了待在家中防疫,身材也難免在缺少運動走跳的情況下開始走樣,既然不能出國玩,那就把錢省下來投資在自己身上囉!抽脂體雕自然成為了雕塑身材線條的救星,但是抽脂可不單單只是把脂肪抽出體外這麼簡單,還可以分為侵入式的手術和非侵入式的療程,針對不同的部位和需求,也都有適合的抽脂方式。你還認為抽脂等於減肥嗎?跟著進階版的雕塑療程說明書一起,了解怎麼瘦得漂亮吧! 不想讓皮下脂肪在不受歡迎的地方群聚!抽脂手術成救星 人體的脂肪可以分為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內臟脂肪顧名思義就是指位於內臟周圍的脂肪,而皮下脂肪則是位於皮膚下方、肌肉上方的位置,抽脂手術適用的就是皮下脂肪。皮下脂肪比起內臟脂肪更容易囤積,一般來說可以簡單的用「手感」來測試,也就是捏膚測試(Pinch Test),例如腹部脂肪外觀像游泳圈一樣疊了很多圈,可以輕易的捏起來,厚度達到2公分以上,那麼就是適合做抽脂手術的部位了。 很多人會誤以為抽脂就是減肥的捷徑,其實更貼切的來說,抽脂應屬於「雕塑體態」的一種方式,抽脂雖然是抽出脂肪細胞,但目的是在於讓脂肪變得更加緊實,雕塑光靠飲食控制、運動健身難以瘦下來部位,所以對於體重過重者而言,抽脂的效果反而不大,甚至需要先減輕體重後,再做抽脂較為妥當,建議BMI小於30者,抽脂手術的效果才較為理想。此外,抽脂手術後不代表能夠暴飲暴食,不再忌口,仍須保持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才能夠保持完美身形,避免復胖。 抽脂手術到底差在哪?進階說明書一次教給你 抽脂可以從施作方式概分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若民眾想一次消除較多脂肪,或想利用抽脂進行自體脂肪填補,可以選擇侵入式的抽脂手術;若民眾想消除局部脂肪,或本身有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則選擇非侵入式手術較為安全,但無論抽脂方式為何,術前都還是需要與醫師詳細溝通、評估後才能施行。 侵入式抽脂手術大致可分為傳統抽脂、水刀抽脂、超音波抽脂,不過侵入式手術和非侵入式療程也可以搭配結合,來達到更好的效果。 ● 傳統抽脂 將抽脂管深入皮下脂肪層,儀器會提供負壓將脂肪抽吸出來,達到消除脂肪的效果,但缺點是在抽取淺層脂肪時,容易破壞腹壁血管、神經和結締組織,所以較適合抽取深層脂肪。市面上也有結合傳統抽脂和其他抽脂方式的複合式抽脂,也就是利用傳統抽脂的優點,在抽取深層脂肪後,搭配超音波抽脂或雷射溶脂,把剩餘的脂肪和細微的部位再抽乾淨,雕塑出更精緻的線條。 ● 水刀抽脂 水刀抽脂是利用水的作用力來清除脂肪,透過打水內管前端的扇形霧狀水柱,可以切換多段水力變化,溫和的沖刷、剝離脂肪,並用負壓將脂肪抽吸出來。因為是利用水力去擊碎脂肪組織,所以比起傳統抽脂的刮除方式和強力負壓,水刀抽脂可以降低對組織、血管和神經的傷害,術後的疼痛感較低、瘀青較少,消腫也較快。 ● 超音波抽脂 提到抽脂會常聽到的「威塑」,便是運用超音波方式抽脂的技術。超音波抽脂是利用超音波的高頻共振,徹底破壞固態的脂肪組織,乳化成液態脂肪後再抽吸出來,手術過程可以降低對身體的傷害,相比起傳統抽脂,適合用來處理結締纖維組織較多的淺層脂肪,達到雕塑線條的效果。除此之外,超音波抽脂抽取出來的脂肪,因為脂肪細胞本身受到的破壞不多,所以也很適合用來做自體脂肪填補,移植後存活率較高。 ➦ 想看更詳細的介紹嗎?侵入式減脂影片,還有包含抽脂手術過程全都錄!看完秒變抽脂達人! 影片連結:剖析抽脂原理 醫師帶你了解抽脂手術過程 脂肪細胞怕冷又怕熱?非侵入式療程抓準弱點來減脂 非侵入式療程的類型多元,技術也日新月異,大略可分為冷凍減脂、雷射溶脂、電波減脂、消脂針注射: ● 冷凍減脂 因為人體脂肪組織中的三酸甘油酯,容易被低溫破壞,所以這項原理被應用在消除脂肪上,就能夠進行局部減脂療程。冷凍減脂適合負壓能夠吸起的脂肪層,也就是較厚實、面積大的脂肪,例如大腿、腹部等處。過程儀器會透過探頭,將腹部施作處的熱量吸出來降溫,脂肪降溫後便會形成微結晶,自然的凋亡後就會隨著新陳代謝排出體外,也就完成讓細胞自然死亡的排除方式了。 ● 雷射溶脂 雷射溶脂是利用雷射的熱能去破壞脂肪,由於脂肪細胞沒有辦法忍受高溫,在細胞壞死凋亡後,同冷凍減脂一樣會隨新陳代謝排出體外,使其自然死亡。但雷射溶脂與冷凍減脂最大的差異在於,冷凍減脂要改善的部位,需要能夠用負壓抽吸才有辦法作用,所以較適合大面積的範圍,而雷射溶脂則適合修飾一些如手臂、後腰、下腹部等細節處。除此之外,雷射溶脂的另一特點在於,雷射能量可以刺激皮膚的膠原蛋白增生,改善抽脂後皮膚鬆弛的情況,使施作部位更加緊緻。 ● 電波減脂 電波減脂又稱為隔空減脂,是運用高頻電磁場的方式,針對缺乏水份的脂肪組織來提高溫度,隔空加熱深層組織,用高溫來破壞脂肪細胞,讓細胞壞死凋亡,並透過新陳代謝排出體外。電波減脂因為是採用電磁場加熱,所以也可以運用在較大的治療範圍上,例如腹部、大腿、後臀、後腰等部位。 ● 消脂針注射 目前台灣通過消脂針合法的適應症,是其他非侵入式療程難以改善的下巴部位。消脂針的內容物主要是細胞溶解藥物「去氧膽酸」(Deoxycholic acid),去氧膽酸可以破壞細胞膜,使脂肪細胞溶解後再代謝掉。注射完消脂針會有幾天的腫脹感,大約需要1~2週的代謝時間。 非侵入式抽脂大多都無法一次改善,需要多次漸進式的療程,才能有顯著效果,民眾需要先對療程有基本認知,才能避免期望落差。此外需要留意的是,因為非侵入式療程都是透過新陳代謝,將凋亡的脂肪細胞排出體外,所以不適合糖尿病、血脂異常等代謝困難者,以免壞死的脂肪長期堆積在體內,術前需要與醫師詳細溝通,並主動向醫師告知自身病史,以利醫師評估。 ➦ 想看更詳細的介紹嗎?非侵入減脂專題影片,3位醫師詳細介紹給你聽! 影片連結:免侵入減脂全攻略!想脫魯就先來減脂瘦一波 現今抽脂方式多元,抽脂的安全性已大幅提升,但醫師的專業技術仍然是成功的關鍵,民眾術前須慎選專業醫師,衛福部醫策會也有公佈通過「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的院所名單,可以先上網查詢,才能保障自身權益。 延伸閱讀 影片|抽脂是否等於變瘦?身材雕塑與減肥大有不同! 影片|非侵入式抽脂VS侵入式抽脂 到底哪種方式好?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8.12
文/楊雅雲 圖/傅暄閔 摘要 台灣人愛吃藥不是新聞,中央健康保險署108年藥費申報統計,所有藥品申報金額高達2千億元。林林總總各式各樣的藥品、保健食品,你吃對了嗎?藥太苦,以茶或果汁配著服藥,是可行的嗎?保健食品又該怎麼吃,才能發揮功效呢?藥袋標示重點公開,生活中的各種服藥習慣,用藥迷思,一次告訴你! 看清楚藥袋資訊,不多吃、不少吃、不亂吃 生病就吃藥,是台灣人習以為常的保健觀念,當我們去醫療院所就診後,醫生開立處方箋,民眾到藥局領藥,當藥品領回家後,你知道該如何吃藥嗎?原來藥袋上就有用藥指引,陳怡安藥師表示,其實只要了解重點標示,就能夠避免「吃錯藥」的情況了。 診所、藥局藥袋注意事項: 1.姓名:藥袋上的姓名標示,需確定是患者本人的名字,不要誤拿他人的藥品。 2.服用時間:內容包含一天要服用幾次、服用的時間(早、中、晚)、飯前或飯後等。 飯前:空腹使用,飯前1個小時服用,或待食物消化飯後2個小時服用。 飯後:飯後1個小時內服用。 睡前:睡前30分鐘服用。 特殊使用:有症狀才使用的藥品,依藥品適應症因應需求使用。例如退燒藥,僅用在有發燒症狀時服用。 3.用法:內服或外用藥品,外用藥膏會註明塗抺的部位及次數、眼藥水註明一天點藥的次數等。 4.藥品資訊:藥品名、藥品成份。 5.藥局資訊:藥局名稱、用藥諮詢聯絡方式。 醫院藥袋注意事項: 1.姓名:藥袋上的姓名標示,需確定是患者本人的名字,不要誤拿他人的藥品。 2.年齡、體重:年齡體重會影響藥品劑量。 3.用法用量:一天用藥的次數及時間,例如每日3次。 4.藥品資訊:藥品名、藥品成份。 5.副作用:可能會發生的副作用,若發生身體不適的狀況,請立即停藥,向醫師或藥師諮詢。 6.配藥資訊:院所名稱、用藥諮詢聯絡方式。 忘記吃藥可以補吃嗎?專業藥師告訴你 在服用藥品的期間,有時因為忙碌一時忘了用藥,是否就要馬上補服藥品呢?陳怡安藥師指出,可從用藥時間是否超過1/2進行判斷,例如:服藥規定為一天2次,早晚服用,服藥時間為12小時。如果超過6小時(12小時服藥時間的1/2=6小時),就不用補吃藥品;若在6小時內發現尚未服用藥品,在時間內即可補藥。此外,像小朋友容易吐藥,如果有吐藥的情形,建議以30分鐘為判斷標準,在服藥後30分鐘內吐出大量的藥品,可採取小量多次的補藥方式,避免再次吐藥;若超過30分鐘,則不需補藥。 如果經常容易忘記吃藥,或者家中長輩用藥情形複雜的話,陳怡安藥師建議,藥盒是很好用的小幫手,透過藥盒的標示設計,能夠清楚檢視是否有按時用藥,遇到容易變質或潮解的藥品,則可以保留藥品的原始外包膜剪裁分裝,減少藥品變質的問題。 用藥迷思一一破解,白開水服藥最適當 有些人由於生活習慣,喜歡用茶或果汁服用藥品,陳怡安藥師指出,因藥品容易受到酸鹼質或咖啡因的影響,應避免使用。針對網傳葡萄柚汁千萬不能配藥的迷思,陳怡安藥師解釋,這是因為葡萄柚的成份會干擾體內的CYP3A4酵素,影響藥品的代謝功能,可能會導致副作用或增加用藥風險,因此如果無法明確分辨藥品的成份,建議還是以白開水配藥最安全。 害怕吃藥、不喜歡藥品苦味的民眾,在服用藥品後可食用少量的糖果中和口中的藥味。如果在用藥後想喝飲料,建議與服藥時間間隔1小時再飲用。 按照食用規範使用保健品,有益健康維持 除了一般藥品,民眾也常自行購買保健食品調節生理功能,陳怡安藥師表示,保健食品屬於食品級,並非藥品,如果忘記食用或是減少食用,對身體不會造成明顯危害,僅會降低保健食品的效果,但提醒民眾,服用保健食品時,還是要遵照商品包裝上的食用規範,定時、定量使用。如果同時有服用保健食品及藥品時,建議二者間隔2小時分別食用。除此之外,喝式的液態成藥經常被民眾忽略,並不會認為是「藥品」,但其實液態成藥也是具有療效的,仍需在服用保健食品後間隔2小時服用,不能同時與藥品服用。 現今藥品的選擇、形態都很多元,民眾對於藥品的界定也變得較為模糊,陳怡安藥師指出,市面上的提神藥酒像是保力達B、維士比,其實都是屬於具有療效的「指示用藥」,不能因個人喜好或方便隨意飲用,千萬不能搭配藥品或食物一起食用。 建立正確的用藥觀念,遵循用藥指示,安全又健康 許多民眾有「久病成良醫」的心態,在服用部份藥品後感覺身體復原了,就自行停藥。陳怡安藥師提醒,藥品有療程的用藥考量,尤其像抗生素藥品,如果不確定自己服用的藥品是否能提前停藥,需向原就診的醫療院所或藥局確認後,再行停藥,以免留下病根。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球患者的用藥依從率只有50%,顯示民眾確實遵循用藥指示的觀念仍然相當淡薄,不過陳怡安藥師指出,其實對於「吃藥」這件事,民眾不用給予自己太大壓力,偶爾忘記服藥不需過於擔心,但要培養正確的用藥觀念,畢竟錯用良藥也可能變毒藥,安全用藥才能吃得心安、吃得健康。 諮詢藥師:陳怡安藥師 學經歷: 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學士 台南市立醫院實習藥師 三軍總醫院執業藥師 衛教諮詢藥師 延伸閱讀 文章|短期服用類固醇,易增心血管風險?!皮膚科、耳鼻喉科最愛用! 影片|眼藥水滴在眼球上很傷眼睛!?小心眼睛越點越紅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7.16
文/林聖錡 圖/翁嘉妤 摘要 COVID-19新冠肺炎在全世界疫情仍然嚴峻,台灣也不例外,醫護人員也疲於奔命照顧各式各樣的病患,醫療系統似乎像塞車般難以找到順暢的道路,許多的流程及檢驗、繁瑣的管理系統導致醫護出現過勞的狀況,不只是在疫情發生的當下,這已是長久以來累積的問題。面對病患暴增、醫護人員短缺的情形,如果沒有新的變革,醫療系統就會崩盤。因此運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和資通訊科技來達成智慧醫療、精準醫療等醫學技術的發展就變得非常重要,遠距醫療(Telemedicine)就是其中之一,如何落實遠距醫療並實際應用,對於疫情當下和疫情後,仍有許多挑戰。 談到遠距醫療, 就先得回溯到100多年前心電圖的發明,這是由 William Einthoven運用當時的電話及電報線達到遠端傳輸的效果,藉此正確判讀病人心臟跳動所產生的電位微小波動,這就是遠距醫療的前身。以美國為例,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在1960年代,藉由科技監控在外太空的人體健康狀況,於必要時提供醫療建議;這也證實在遠距的情況下, 醫療服務可以於雙向溝通並進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遠距醫療是藉由資訊通訊科技,增加汲取照護和醫療資源的方式,進而提升病人病情結果。 遠距醫療仍需基礎軟硬體配合 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遠距從電話問診、電郵,或到近期如LINE等通訊軟體傳達病情,傳遞影像和檢查報告等,這已是許多醫界、醫病甚至親友之間,很普遍的諮詢或討論病情的方式。視訊的方式也是其中之一,這方面需求都一直存在,尤其這兩年遇到新冠肺炎疫情,使用遠距醫療看診比例逐漸增多,即便如此實務上仍有困難存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主任楊智傑醫師表示,長者手機若是陽春機,或是使用智慧型手機但不一定會操作視訊APP,在軟體方便性上本身就是挑戰。另外一個問題是身分辨識和健保卡刷卡的問題,醫院端如何在無法實體刷健保卡的情況下仍能夠完成看診和健保申報,這些基礎建設的部分都需要軟硬體配合。 另外一個遠距醫療的應用就是穿戴式裝置做遠端生理量測,在疫情期間檢疫所及居家隔離都會配發血氧計,拍照血氧計數字然後上傳,醫院端就可以知道隔離者的狀況,但比較理想符合加密安全作法是用雲端監測方式,血氧計透過藍芽傳至手機再傳至雲端。現在一般家用的血壓血糖測量則是已符合數位化遠距醫療使用,搭配遠距門診就可以讓醫師看到過往監測記錄。楊智傑醫師說,穿戴式裝置已行之有年,但是在醫療上仍不普及,自然使用的人數無法提升,相關知識就不會被傳遞出去,例如現在開發中的心電式穿戴裝置,可針對睡眠障礙或心律不整監測,只要病人戴這項裝置回家就可以記錄,上傳至醫療端後,AI就會分析心電訊號並做成報告,有利於醫師運用報告來解釋病患狀況。這些軟硬體的建置是相當必要,尤其對於後疫情時代的醫療變化,不僅可降低醫護人力負擔,亦可提升醫療服務的效率與品質。 遠距醫療重要性與病患需求 遠距醫療為何重要,楊智傑醫師表示這與病患需求有關,第一點是解決病患運輸交通問題,不僅僅是在偏鄉,都市也會有這種問題,病患有人從很遠地方舟車勞頓,為了要看到心目中信任的醫師門診,過程對病患很辛苦,尤其是高齡或行動不便者,住在沒有電梯大樓的地方更可以浮現這種問題。第二點是解決慢性病處方箋者與醫師的時間,在現行的門診上,很多人只是來拿藥,不是實際看診,這類民眾其實可以在家透過遠距醫療讓醫師確認狀況就可以拿處方箋,這樣也不用排擠到真正有看診需要的人。 法規窒礙遠距醫療難以持續 不過在法規上要推動遠距醫療必須要有依據,尤其是突破通訊診察治療辦法的限制,它的母法是醫事法第11條,也就是醫師必須要親自看診,除了部分族群如偏鄉、離島、山地居民、出院後需要追蹤的患者,還有國際病患。楊智傑醫師表示,因應疫情升溫至第三級警戒,這項法條已稍微鬆綁,因為很多有定期回診需求的慢性病人不敢去醫院;因此衛福部推動全國視訊診療指定院所開設「視訊診療門診」,同時開放複診病人經醫師評估病情穩定可採電話問診,還有居家隔離者及初診者都可適用,對於民眾及醫師來說都是個安心的保障。但是若在解除三級警戒以及後疫情時代,這條法規可能就會回復至原本的狀況,其實很多急性病人出院三個月內的追蹤、長照機構,以及家庭整合照護慢性病管理、居家照護、慢性病管理等都有遠距醫療的需求,通訊診察治療辦法的修改及鬆綁的確有其必要。 疫情之下8,000家醫療機構投入視訊診療門診 談到疫情下衛福部推動的「視訊診療門診」,全國已有8,000多家醫院及診所投入,但不是每個科別都有開放視訊門診,以台北榮總為例,心臟內科、神經內科、精神科都投入遠距門診的行列,不過遠距醫療只有開放給有慢性病處方箋且在榮總看過診的患者,看診地區則不限於台北市。雖然只開放部分的科別,但民眾踴躍的程度讓院方也嚇了一跳,透過遠距民眾看診時間也拉長,相對於面對面看診,遠距門診民眾也多花了更多時間詢問健康相關的問題,顯見遠距門診的影響力是逐漸擴大。 遠距醫療如何落實健保、藥品、配送、隱私及安全 整體而言,遠距醫療的推動仍然有諸多障礙,除了軟硬體的建置,人員的配置訓練,還有以下幾點尚待克服 障礙一:如何透過雲端查詢病患用藥紀錄 現行做法是透過病人健保卡查詢雲端藥例,因為許多病患都會有重複看診的情況,特別是管制藥品都會有重複拿的情形,而醫師現場看診透過健保卡才看的到紀錄;但遠距醫療不可能刷健保卡,目前健保署已經適度開放可以用遠端查詢病患用藥的紀錄。 障礙二:藥品如何領取 遠距醫療醫師開的藥方要如何讓病患拿到,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以台北榮總為例,做法是將處方箋寄送到病患家中,病患可以去醫院或是附近藥局領藥,不考慮藥物配送的方式是因為藥物配送成本很高,至於是否由藥師親送藥品至病患住所,在肺炎疫情的風險下也不太適合。 障礙三:健保給付 在遠距醫療的方式下進行醫療行為,如何計價和給付目前還沒有真正的辦法出來,繳費仍要家屬或代理人去醫療機構繳費。不過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減少民眾進入醫院,不少醫院外面都設立領藥窗口,只要刷健保卡、領藥,就可以離開,儘量減少在醫院停留的時間。健保署有協助在積極解決這方面的問題,目前為止尚未有完整的方案。 障礙四:隱私及安全 這次因應疫情許多政策是匆忙上路,像是遠距門診,多半是使用市面上的視訊軟體,例如LINE、ZOOM等等,這些影音檔並沒有妥善管理,而是各自儲存在醫院的儲存裝置,所有病歷資料、影像傳輸、用藥處方等資料的隱私權,以及相關的網路安全都必須要訂定 準則及法規來依循,避免衍生出日後的糾紛。 針對後疫情時代遠距醫療該如何發展,楊智傑醫師表示,除法規能儘速鬆綁外,當務之急就是以簡單方便的方式來解決需求,目前不論是醫院端或民眾端,遠距醫療和網路環境尚無法跟上科技的進展,再來就是醫療分配,如果開放遠距醫療,民眾都可以自由選擇醫師,醫療生態會改變,在規劃上必須要小心。所有的疾病若能提前預防,治療成效會較好、成本也會比較低,政府應加緊部署遠距醫療,透過業界與醫界的整合,用更安全的數位環境,面對未來的醫療挑戰。 諮詢醫師:楊智傑醫師 現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主任 學經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副主任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腦科學研究所專任教授 臺北榮總精神部教授特約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AZ疫苗猝死頻傳,郭台銘爭取BNT!AZ+BNT效果佳?一圖了解各疫苗差異 文章|賈永婕速捐數百台HFNC 帶你一次看懂「救命神器」優缺點!新冠肺炎疫情見真情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30
文/林聖錡 圖/翁嘉妤 摘要 新冠肺炎疫苗陸續在一到七類人員上施打,近期傳出洗腎診所疫苗接種後剩餘的部分遭到丟棄,令民眾覺得不可思議,加上日前傳出多起負面偷打事件,使得疫苗接種似乎出現了困境,疫苗是否真的被浪費了?而尚未接種的民眾何時才能打到疫苗呢? 新冠肺炎導致的疫情在各地仍不停歇,台灣的三級警戒也尚未看到曙光,雖然確診案例似乎有下降的趨勢,不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還是呼籲民眾不得不謹慎以對。隨著疫苗逐漸開打,施打狀況從第一類的醫事人員現在已逐漸開放至75歲以上的長者,不過近期的負面消息和洗腎中心的疫苗剩餘事件,讓一線的醫事人員大嘆實在是難為。 究竟疫苗為何會剩下導致必須丟棄,這就得一步步來探討,以洗腎中心為例,與各地衛生局有簽合約的機構才能為患者施打,但是後來衛福部開放不限接種疫苗合約院所也能施打,希望加速接種的速度和人數;以現行的AZ疫苗來說,開封後必須在6小時內打完,若碰到不願意施打的患者,那麼剩餘量就多出,在有效時間內就必須找到相關類別人員來施打,不然疫苗就得丟棄作廢。 日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組長羅一鈞說,剩餘劑量可找一到七類對象來接種,盡量以一到三類為主,可在不浪費前提下往下開。但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容易,杏豐醫院洗腎中心鍾民道醫師說,剩餘疫苗要找到符合類別的人其實沒有那麼容易,雖然他所服務的單位施打率有90%左右,但是也是有洗腎患者不願意施打,要在院內找到符合75歲以上的人,族群其實不多,大部分家屬都落在65歲以下,但目前還無法接種。另外如果洗腎診所非合約院所,就沒有系統可以審核對象符不符合資格,所以只能打自己診所內符合對象的人。 其實不只有洗腎診所,一般醫院也面臨龐大壓力,家庭醫學科醫師洪暐傑說,若是原本一瓶疫苗可打10人,但每次打完後都會有一點剩餘0.1或0.2cc的量,若用針頭抽出與其他瓶的剩餘結合,醫事人員就可以精準施打到11人次或12人次。如果今天預約10人只來了1人,而且剛好是新開的一瓶,這樣醫療機構就得想辦法趕緊找到名單內的人,找不到就得作廢,這的確是很可惜。最近因為國外疫苗陸續到貨,很多原本預約的人紛紛都未到現場,或是因為猝死案例觀望轉而想打其他疫苗,這些都造成醫事人員的負擔。 尤其是在負面偷打事件爆發後,醫護人員不可能私下找人將剩餘疫苗消耗,一定要按照政府的規定進行,其實醫護人員都覺得相當心痛,政府應該制定規則,開放給更多類的人來接受剩餘疫苗接種,而不是眼睜睜看著疫苗開封過期然後就白白被浪費,當然民眾本身應該多體諒醫事人員辛勞,不要因為疫苗種類變多樣化或是原本預約而爽約,畢竟疫情當前多照顧自己,就是給醫事人員最大的幫助。 諮詢醫師:洪暐傑醫師 現職: 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 學經歷: 義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義守大學醫學院學士後醫學系外國學生專班講師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 延伸閱讀 文章|AZ疫苗猝死頻傳,郭台銘爭取BNT!AZ+BNT效果佳?一圖了解各疫苗差異 文章|賈永婕速捐數百台HFNC 帶你一次看懂「救命神器」優缺點!新冠肺炎疫情見真情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22
文/林聖錡 圖/翁嘉妤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7日宣布新增例確定病例,175例全數為本土個案,死亡19例。近期由於確診數減緩,坊間有聲音傳出6月28日是否解封三級警戒或是降級,對此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表示,未來10幾天是研判基礎,必須看疫情的變化才能做決定。因為疫情瞬息萬變,國內現在仍存在著社區傳播風險,且已出現人流及交通回升的跡象,所以宜繼續維持三級警戒的狀態。 打AZ疫苗後死亡頻傳?衛福部解釋勿恐慌 15日開始施打AZ疫苗已來台,陸續出現多名死亡案例,造成各界人心惶惶,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從國際上大規模接種已來,不管英國日本或是韓國,若是年紀大的長者通常都有潛在的疾病,注射疫苗會引發不良反應,死亡數量就會增加。死因通常會看病歷資料及解剖來釐清是否與疫苗相關,民眾不應多做揣測或過多聯想。 另外死因也可以用持續性監測自然死亡率來看,透過我國109年人口統計資料,75歲以上有143萬3,286人,死亡9萬5,367人,得知沒有接種疫苗狀況下,每日會有200多位75歲以上長者死亡。 目前已有113萬3,515名民眾接種AZ疫苗,其中有17萬4,098名75歲以上長者,自施打疫苗以來接收到11例死亡通報,11例中有8例是75歲以上,這些長者大多數有慢性病;此外11例有2例經解剖發現有心血管及動脈阻塞疾病,死亡其實還是與潛在病史相關,指揮中心強調,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有死亡個案被判定為與疫苗相關。 洗腎診所丟棄剩餘AZ疫苗?指揮中心:可往下開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目前開放非疫苗接種合約院所的洗腎診所可以自行接種,但是卻有傳出洗腎診所臨時打不完,又卡在非疫苗接種合約院所身分,只能將剩餘疫苗丟棄。對此副指揮官陳宗彥說,洗腎診所醫事人員及病患都是固定的,可以估算出來,也可事先準備,若有剩餘劑量可找一到七類對象來接種,盡量以一到三類為主,可在不浪費前提下往下開放。 9萬失智者並未納入優先施打名單?指揮中心:評估中 隨著疫苗已經開打,但是部分的族群及團體也不斷爭取能夠進入優先施打名單中,台灣失智症協會舉國外數據指出,國外疫情死亡人數中失智者的占比高達2至4成,顯示失智者應優先受到保護,扣除75歲以上失智者外,仍有約9萬名失智者沒有機會施打疫苗,並呼籲政府應將失智症患者及其照顧者納入第五類施打名單中,對此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國內75歲以上失智症患者佔71%,若往下推算至65歲就會來到90%,指揮中心會納入討論與評估,再做最後的決策。 延伸閱讀 文章|新冠肺炎疫情見真情!賈永婕速捐數百台HFNC 帶你一次看懂「救命神器」優缺點 文章|保肺大作戰!綠茶能杜絕新冠病毒入侵你的肺?營養師教你吃出免疫力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8
文/林聖錡 圖/傅暄閔 摘要 在科技時代的浪潮下,網路已成為各產業和人們不可或缺的工具,關乎民生的醫療也不例外,多數醫療院所利用網路及雲端來檢視病患過去的病例,醫師可藉此給予治療上的建議;不過就如同金融產業一樣,醫療院所的防火牆及資訊安全也必須相對的重視,不然有心人士會利用病患的個人隱私來得到獲利或是從事不法之行為,日前在英國就發生駭客闖入整形醫療診所的網站,並威脅公布病患們的照片,聽起來是相當可怕,究竟這是怎麼一回事?跟隨國際新知來追蹤看看! 網際網路的普及,人們的數位足跡已遍布各行各業,資訊安全的注重更需要嚴格的把關,英國一家大型連鎖整形醫療機構The Hospital Group日前遭受到駭客的攻擊,聲稱取得了約900G的病患資料及照片並威脅診所會洩漏這些資料;對於診所來說是相當頭痛,駭客侵入可能已經取得了一些資料,個資內容就包含了姓名、身分證字號、出生日和一些敏感資訊,更不用說有保險證號以及在診所執行過的手術照片和影片,在發生此一事件後,診所已請網路安全專家和警方介入調查中。 The Hospital Group是甚麼來歷呢?它是英國減肥和美容整形的領航者,又稱作Transform Hospital Group,旗下共有11間診所,除了減重和美容外,隆乳、鼻子相關整形以及乳頭矯正也是他們的專業,不少明星藝人都會選擇這個集團的診所來達到變美的目的,不過此事件發生後,病患們都相當擔心自己的資料都被駭客拿走了,例如像是術前的照片,不過The Hospital Group聲明目前沒有任何客戶的信用卡被盜刷或被竊取,不過的確有些資料已經外洩,診所目前正積極了解當中。 駭客攻擊的事件也成為屢見不顯的犯罪案件之一,除了英國外,在美國就有兩間醫療機構同樣也受到駭客的襲擊,這兩間診所分別是邁阿密的Leon Medical Centers,以及位於德州的Nocona General Hospital,根據報導至少有上萬的民眾資料已經流出,包括診斷證明、書信往來,甚至還有醫院員工的背景調查資料等,駭客組織已經將部分資料放到網路上兜售並要求贖金或是最近火紅的比特幣;根據統計在2020年至少就有560家醫療機構被駭客攻擊,這顯示了一般診所對資訊安全的防禦力是相當不足,駭客容易入侵醫師、護士以及診所的電腦進行資料竊取,如果被害者不依約交付贖金,他們就會散布更多的病患個人資料到網路上,或是將個案隱私賣給人頭犯罪集團,對於醫療機構來說是相當棘手。 不管是在政府部門、學校、醫療或金融機構,處處都可以見到每個人的個資檔案被建立,但是沒有人希望自己的資料被外洩,除了譴責犯罪集團外,企業與個人也應該做好對於資訊安全的觀念,例如慎防不明郵件、不點擊不明郵件及下載附件、開啟防火牆並裝防毒軟體,備份以及修補漏洞,才能避免類似案件一再產生。 資料來源: 1. https://blog.emsisoft.com/en/37314/the-state-of-ransomware-in-the-us-report-and-statistics-2020/ 2. https://www.nbcnews.com/tech/security/hackers-post-detailed-patient-medical-records-two-hospitals-dark-web-n1256887 3. https://www.nbcnews.com/tech/tech-news/more-hospitals-hit-ransomware-feds-warn-about-cyberattacks-n1245292 4. https://www.bbc.com/news/technology-55439190 5. https://www.hayesconnor.co.uk/news-and-resources/news/hackers-steal-data-from-cosmetic-surgery-chain-the-hospital-group/ 6. https://7news.com.au/technology/security/ransomware-group-revil-threatens-to-leak-hacked-celebrity-plastic-surgery-pictures-c-1849144 延伸閱讀 文章|世界首例!臉部及雙手同時移植 男子從鬼門關重回人生 文章|聞「痣」色變?5大要點自我察覺皮膚癌徵兆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4.09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醫美糾紛保險賠不賠? 靠「OO險」挑診所不讓保單變廢紙! 人人都知道當不幸出了意外、受傷都有理賠,但若醫美出事似乎就跟保險理賠無關了,究竟醫美是否也有相對的醫療賠償呢?求美者的權益又該如何維護呢?醫美療程出意外是否有專門的保險理賠?看美醫誌讓你的保單不再是張廢紙! 各節重點: 00:00 精采預告 01:12 醫美手術意外部分可獲理賠? 04:07 何謂醫責險? 04:58 醫責險對消費者有保障嗎? 07:59 醫患責任歸屬不明 09:14 醫師承認手術失誤,但保險不予理賠情況 09:31 該如何申辦保險 延伸閱讀 文章|顏值經濟大行其道 「專業責任險」顛覆醫美理賠的想像 文章|女打抗皺填充物致失明!醫療糾紛頻出如何預防?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