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經閒置10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
搜尋新冠疫苗共有17筆結果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出國旅行有哪些防疫英文?疫苗證明、黃皮書怎麼說?疫情後旅遊你必做的功課! 大家已經都做好要出國玩的準備了嗎?但在出國旅遊前,你有確認過最新的相關政策嗎?今天我們就要來聊聊這個,準備好你的筆記,來跟著MEnglish學英文保健康吧! Are you ready to travel abroad?Hey! Before you go, wait a minute! Have you checked the latest COVID measures yet? Today we will talk about this. Listen carefully, and let’s get ready to have some fun! Follow MEnglish to learn English and keep healthy! 各節重點: 00:00 Preview 精彩片段 00:15 Opening 開場 00:46 Introduce 內容介紹 01:30 Conversation 會話 02:11 Topic 今日重點 04:06 Keywords 單字教學 05:01 Idiom 俗語教室 諮詢醫師:林哲弘醫師 學經歷: 馬偕紀念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外傷科主治醫師 中山大學醫學系 延伸閱讀 文章|防疫常備藥有哪些?後疫情時代必備的6大類藥品!新冠肺炎輕症吃這些 影片|準備解封啦~旅遊必備藥品看過來!不怕上吐下瀉,就怕沒準備!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1.14
圖、文/翁嘉妤 摘要 雖然目前國內對於戶外配戴口罩的禁令開始放寬,但施打疫苗的基本防護還是不能停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20)日公佈,根據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建議,自7月22日起擴大新冠肺炎疫苗第4劑接種對象,開放50歲以上民眾施打,需與第3劑間隔5個月。 7/22起,開放50歲以上民眾施打第4劑疫苗 最近國際Omicron亞型變種病毒BA.4、BA.5再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嚴加戒備,指揮官王必勝宣佈,自7月22日起開放50歲以上民眾施打第4劑疫苗。 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指揮中心在今年5月時,便已開放65 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 歲以上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接種第4劑疫苗,接種時間建議與前一劑間隔 5 個月,6月則追加開放機場港埠、居家檢疫、航空機組員及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接種。如今開放50歲以上成人施打第4劑,指揮中心也鼓勵符合資格者踴躍接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提醒,7月底前65歲以上民眾無論打第1劑或第4劑,都會發放500元衛生宣導費用,請民眾盡速施打疫苗。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目前累計接種疫苗人次已達5893萬8763人,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1劑為91.5%、第2劑85.6%、基礎加強劑接種率0.84%、追加劑接種率71%,若以符合追加劑接種間隔人數統計約93.78%。 可以打的第4劑疫苗有哪些?怎麼預約? 無論之前施打的是何種廠牌,第4劑皆可選擇接種: 莫德納(Moderna):半劑量0.25ml 輝瑞BNT:全劑量0.3ml 高端:全劑量0.5ml Novavax:全劑量0.5ml 若先前劑次接種有不良反應,建議以其他不同製程疫苗接種。指揮官王必勝也提醒,50歲以上成人需在完成施打第一次追加劑(意即第3劑)後間隔5個月以上,才可以施打第4劑疫苗;如果是確診者,則建議與確診時間間隔3個月再施打,以延長疫苗保護力。 想要預約施打第4劑疫苗,民眾可以到疾管署官網,查詢疫苗接種院所,除了可以依照縣市查詢外,也可以透過地圖直接瀏覽。此外各縣市衛生局也都有推出疫苗預約平台,方便民眾預約接種: ● 基隆市衛生局最新防疫消息 ● 台北市疫苗接種預約系統 ● 新北市疫苗接種院所查詢 ● 桃園市疫苗接種院所查詢 ● 新竹市疫苗施打預約系統 ● 台中市疫苗接種院所查詢 ● 彰化縣疫苗接種院所查詢 ● 雲林縣疫苗接種院所查詢 ● 嘉義市疫苗接種院所查詢 ● 台南市疫苗接種預約系統 ● 高雄市疫苗接種預約系統 ● 屏東縣院所疫苗施打排程 ● 南投縣衛生局最新防疫消息 ● 宜蘭縣疫苗接種院所查詢 ● 花蓮縣疫苗接種院所查詢 ● 台東縣疫苗登記預約查詢 ● 金門縣衛生局最新防疫消息 ● 澎湖縣疫苗預約方式 澎湖縣民眾可至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施打疫苗,接種方式採預約制,撥打(06)921-1116轉15960查詢。 ● 連江縣疫苗預約方式 連江縣立醫院的疫苗門診為每週三上午,可逕至醫院官網預約掛號,門診日當天上午9時30分開放現場候補。各衛生所預約方式採電話登記:西莒衛生所0836-8912,東莒衛生所0836-89038,東引衛生所0836-77206,北竿衛生所0836-55592,行動不便者可於上班時間(週一至週五08:00~12:00、13:30~17:30)撥打防疫專線0963-772-160,預約新冠疫苗到宅接種服務。 中央地方共同推動,「嬰幼兒疫苗」開打 除了第4劑疫苗外,指揮官王必勝也指出,7月21日起指揮中心將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動6個月~5歲的莫德納嬰幼兒疫苗接種,現已審視各縣市接種計劃,並提醒注意場地舒適度與方便性,包括動線、距離等,施打場地也應備有防曬、防雨功能,排隊等候時間不宜過長。 王必勝建議地方政府可考慮至幼兒園接種,並提醒接種作業應該考量家長上班時間,指揮中心已向地方政府提出希望夜間、假日也可以有嬰幼兒莫德納疫苗的接種時段,方便家長帶嬰幼兒前往施打,地方政府如需中央協助也可提出。 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延伸閱讀 文章|口罩限制再鬆綁!「散步也免戴罩」?網友熱議 影片|BNT接種開跑!吃普拿疼導致疫苗保護力下降?美女藥師教你「藥」怎麼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7.21
圖、文/翁嘉妤 摘要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息,又有MIS-C、MIS-A恐慌相繼來襲。感染新冠肺炎後,有少數人會併發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簡稱MIS,發生在兒童身上的稱為MIS-C,成人則稱為MIS-A。而昨(2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中公佈,目前國內2例疑似成人MIS-A個案,初步判定皆未完全符合美國CDC對MIS-A的定義,將由專家進行後續分析討論。 國內疑似出現MIS-A首例個案? 昨日國內新冠肺炎新增5萬6,339例本土案例、115例病故、209例中重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各區看來已經脫離,或正在脫離高原期,因此本週個案數較穩定,在排除假日效應後,預計從本週三(22日)起就很有機會單日降至5萬例以下。 而日前因為新冠肺炎確診兒童重症康復後,再度發高燒,引發諸多討論的「MIS-C」,如今國內又疑似出現2例「成人版」,這2例疑似MIS-A的個案,分別為6月初公佈過的50多歲男性確診死亡個案,以及新光醫院 20 多歲染疫康復後的男性。 其中50多歲男子,在染疫後11天出現了多器官發炎、衰竭的狀況,當時診斷有心肌炎、肺炎,後續死亡後經初步判斷,並沒有臨床標準提到的發燒 38 度症狀,所以初判並沒有符合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 MIS-A 病例定義。而另一位20多歲男性的案例,染疫復原後出現肝臟、腎臟器官系統發炎病變,也有休克情況,但目前沒有發現有嚴重心臟疾病的條件,因此仍不符合定義。後續會再經由專家討論後,再判定是否為台灣的MIS-A首例。 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 MIS-A、MIS-C 到底是什麼? 根據CDC報告指出,感染新冠肺炎後,有少數人會併發嚴重的「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身體各器官嚴重發炎,包括心臟、肺部、腎臟、消化道、大腦或皮膚等都有可能受到影響,其中分為成人(Adults)和兒童(Children),MIS-A便是「成人多系統炎性症候群」,而MIS-C則是「兒童多系統炎性症候群」。 台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臨床教授李建璋於臉書中指出 ,目前確診人數逐日下降是好消息,但確診後的2~12週可能引發MIS-A,預估國內將陸續出現相關案例,若發現確診後突然發高燒,但呼吸症狀不明顯,務必就醫檢查,以免耽誤到病情。 羅一鈞表示,MIS-A比MIS-C少見很多,國際上通用的病例定義也只有美國CDC有訂定,符合臨床和實驗室標準的患者,才會被列入是MIS-A。目前確實有研究看來MIS-A致死率比MIS-C高,但因為成年人較容易有慢性疾病、年齡等干擾因子,要全部排除才能確認,比兒童MIS-C判斷更複雜,將請專家討論應如何定義做分類。 MIS-A會有哪些症狀? 羅一鈞說明,確診到MIS-A發病間距平均28天,範圍則是從20~36天,一般而言確診後3週以上才有可能會出現MIS-A症狀。 MIS-A主要常見症狀有5大項,分別是發燒(96%)、低血壓相關症狀(60%)、心臟功能低下(54%)、呼吸困難(52%)、腹瀉(52%)。 根據美國CDC指出,MIS-A病例定義為年齡大於等於21歲,並在住院或住院前3天內有主觀發燒或客觀發燒紀錄,大於38度,更要在住院前或住院前3天內至少符合臨床標準中3項。主要臨床標準包括心肌炎、心包炎、冠狀動脈擴張、冠狀動脈瘤、新發左右心室功能障礙,以及2或3度房室傳導阻滯、室性心動過速、皮疹合併非化膿性結膜炎,但心臟驟停不符合此標準。 國健署前署長邱淑媞也在個人臉書中提醒民眾,若有持續發燒情況,並有胃痛、腹瀉、頭暈、眼睛紅、皮膚有疹子、嘔吐等任2項症狀,就要懷疑是否為MIS-A。一旦出現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意識不清、無法保持清醒,或是皮膚、嘴唇或指甲蒼白泛藍……等任何嚴重不適,都應立即就醫。 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MIS-C會有哪些症狀? 國內陸續新增MIS-C個案,截至21日記者會公佈數據,目前累計12歲以下兒童重症共65例,包含21例腦炎、15例肺炎、3例敗血症、7例哮吼,2例共病(腦腫瘤、癲癇重積)、MIS-C 12例、5例家中死亡。 指揮中心於本月初邀請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進行MIS-C的衛教說明,黃瑽寧醫師指出,MIS-C的發生族群從0歲到19歲都有可能,其中以6~12歲佔最多。兒童及青少年確診新冠肺炎後6週內,若有出現持續發燒,並且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皮膚出疹、眼睛充血、頭暈,以上任一症狀,須立刻就醫評估。 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如何預防MIS-A和MIS-C? 美國CDC表示,目前仍在了解MIS-A及其對成年人的影響,對於部份成年人的感染原因尚未調查清楚,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預防感染新冠肺炎。 黃瑽寧醫師指出,根據國外研究發現,只要打過1劑新冠疫苗,便有助降低97%得到MIS-C的風險,因此「打疫苗」就是最好的防護方式,留心相關症狀,及早治療,就可以降低死亡率。指揮中心也提醒,家長發現孩童有出現相關症狀,應儘速帶孩童就醫,並跟醫師詳細說明情況。 延伸閱讀 文章|藥品保存問題多,開封後能放多久?藥水可以放冰箱?過期藥品怎麼辦?藥師教你這樣做! 影片|BNT接種開跑!吃普拿疼導致疫苗保護力下降?美女藥師教你「藥」怎麼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6.22
圖、文/翁嘉妤 摘要 因應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嚴峻,指揮中心宣佈21日上午8時起,開放民眾申請「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並規定民眾若要前往歌廳、舞廳、三溫暖等休閒娛樂場所,須出示小黃卡或數位證明,確認已接種2劑新冠肺炎疫苗才可進入。 21日開始上路!民眾須持「疫苗接種卡」才能進入12場所 今(21)日新課綱首屆大學學測今天開考,適逢本土疫情逐漸升溫,考場防疫也不敢輕忽。除了學測登場外,今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有新規定上路,民眾如果要前往12種指定休閒娛樂場所,應配合出示完整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紀錄才能進入,接種紀錄除了出示紙本疫苗接種卡,也就是俗稱的「小黃卡」以外,亦可使用「健保快易通」或「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等數位方式提供檢視。 民國111年1月21日起,進入以下12種休閒娛樂場所需出示疫苗接種證明: 歌廳 舞廳 夜總會 俱樂部 酒家 酒吧 酒店(廊) 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 特種咖啡茶室 夜店 舞場 三溫暖 除了上述休閒娛樂場所外,指揮中心也提醒,先前已有針對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情形進行規範之場域,包括醫院、住宿式長照機構等,民眾也要依規定配合出示疫苗接種紀錄,始得入內活動。不過這些場域需檢視的疫苗接種證明,同樣不僅限於紙本「小黃卡」,包括民眾熟悉的「健保快易通」APP,以及21日上午開放申請的「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皆可通用,讓民眾出示證明時更加便利,不必再擔心搞丟紙本記錄。 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俗稱「小黃卡」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忘記帶小黃卡怎麼辦?數位證明嘛欸通! ● 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 開啟健保快易通APP(IOS|Android),於首頁點選下方的「健康存摺」,即可找到「COVID-19 疫苗接種/病毒檢測結果」,會列出接種疫苗或PCR報告結果。 圖片來源:翻攝自健保快易通APP ● 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 自1月21日上午 8 點起,可於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網站申請,按照網站步驟指示入輸入資料,最後會得到一個有 QR Code的 PDF 檔案,外出時便可讓相關單位進行查驗。 圖片來源:翻攝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網站 第一步:確認身份 (一)國人:①身份證號+健保卡號+戶口名簿戶號、②FIDO、③自然人憑證,三種方式擇一。 (二)外來人口:①統一證號+健保卡號、②統一證號+入出境證號、③統一證號+護照號碼,三種方式擇一。 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第二步:選擇項目 選擇「疫苗接種數位證明」或「檢驗結果數位證明」。 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第三步:取得證明 在申請成功畫面點選「下載/列印數位證明」即可完成申請,會得到一個QR Code。由於下載後的檔案格式為PDF,因此除了可以將QR Code存放在手機中,也可以將 PDF 列印出來,轉換為紙本證明。如果家中沒有列印設備,但又有列印需求的民眾,可以在申請成功畫面下方「若需列印者也可使用」選項中,選擇「便利商店」並點選「取得超商列印碼」,系統將產生超商列印條碼或編號,便可自行攜碼至超商付費列印。 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延伸閱讀 文章|新冠病毒也會傳染給動物?家中寵物要當心?小心「這樣做」反而會傷害毛小孩 影片|防疫導致口罩痘和酒精手?! 對抗病毒應該這樣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1.21
圖、文/郭佳語 摘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表示,因應國內發生Omicron變異株本土確診病例,社區感染風險提升,將縮短原第三劑追加劑疫苗時間,自5個月縮短至3個月。也就是說,第二劑滿3個月(12週)的民眾,方可施打第3劑追加劑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自1/7起, 18歲以上民眾在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後,於12週後可施打第三劑疫苗(即疫苗追加劑)。 什麼是完整接種?追加劑疫苗又該何時打? 「完整接種」,即代表你已經完成COVID-19基礎劑疫苗的注射。已完整接種的民眾,就是已經打了兩劑疫苗(莫德納、高端、BNT、AZ),或是已經打完一劑嬌生疫苗。 完整接種疫苗者: .已打完兩劑COVID-19疫苗(無論品牌) .已打完一劑嬌生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建議,滿18歲以上民眾若已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建議須在間隔滿12週(84天)以上後,儘速接種1劑COVID-19疫苗追加劑,以提升免疫保護力。 ➦ 為什麼要打第三劑疫苗?第三劑疫苗副作用是什麼? 第三劑疫苗來了!打三劑疫苗可能有什麼副作用?「追加劑」該怎麼預約? 第三劑疫苗追加劑要怎麼打、怎麼選? (1)如果你是已經打過兩劑疫苗(如莫德納、高端、BNT)等民眾,可接種的追加劑廠牌為——莫德納(半劑量)、高端、BNT、AZ,可以依偏好選擇即可。 (2)若你前兩劑都打AZ疫苗了,追加劑可選擇莫德納(半劑量)、高端、BNT,但此種情況並不建議第三劑追加劑再打AZ,需特別注意。 簡單來說,基礎劑(前兩劑疫苗)打完打莫德納、BNT、高端,那麼追加劑(第三劑疫苗)每種疫苗都可以打;但若原來前兩劑打AZ疫苗的民眾,追加劑就建議避免打AZ疫苗,不要出現打三劑AZ的情形。 基礎劑(前兩劑疫苗)打完打莫德納、BNT、高端,那麼追加劑(第三劑疫苗)每種疫苗都可以打;但若原來前兩劑打AZ疫苗的民眾,追加劑就建議避免打AZ疫苗。 誰可以打第三劑疫苗? ㆍ已年滿18歲者 ㆍ已完成二劑COVID-19疫苗接種 ㆍ第二劑疫苗施打後已間隔12週 此外,指揮中心也提醒,滿18歲以上民眾均建議應接種追加劑,而其中以下對象建議優先接種: ㆍ65歲以上年長者 ㆍ長照機構住民與工作者 ㆍ醫護人員、防疫工作人員及高風險工作人員(第一類-第三類對象) ㆍ容易感染及疾病嚴重風險者(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第九類) 第三劑疫苗怎麼預約? 指揮中心也指出,目前國內疫苗庫存充足,符合接種條件的民眾,可以透過COVID-19疫苗防治一網通或地方政府衛生局公告,來查詢鄰近的醫療院所,可以提供施打的疫苗廠牌和接種時間。 ➦ 想更瞭解第三劑疫苗? 第三劑疫苗今開放混打!「追加劑」、「基礎加強劑」一次看清! 延伸閱讀 文章|接種新冠疫苗前,要先吃退燒藥?多吃普拿疼可以超前部署? 影片|疫情關在家焦慮值爆表!你我都可能是「怪胎」?心理治療強迫症原來是這樣!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1.07
圖、文/翁嘉妤 摘要 第三劑疫苗自12月24日起全面開放混打,針對12歲以上免疫力低下的人,可任選BNT、莫德納或高端疫苗,而18歲以上的民眾,追加劑除了莫德納、BNT、高端3款疫苗之外,經過醫師評估也可以選擇AZ疫苗施打,但民眾對於第三劑疫苗還是有許多疑問,有必要打到第三劑嗎?副作用會不會很嚴重?其實只要了解疫苗效果以及目前各國的防疫趨勢,就不用做無謂的擔心囉! 雖然國內疫情已逐漸趨緩,但民眾仍然不可放鬆警戒,以面對Omicron變異株帶來的威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於12月2日起開放接種第二劑滿5個月者,可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並自12月24日起,全面開放第二、三劑疫苗混打,幫助繼續維持疫苗保護力。 ➦ 延伸閱讀: 第三劑疫苗今開放混打!「追加劑」、「基礎加強劑」一次看清! 為什麼還要打「第三劑」?醫:疫苗保護力會隨時間下降 面對第三劑全面開放,有許多民眾會質疑第三劑疫苗的必要性,家醫科醫師何忠祐在個人臉書上表示,即使已接種完第二劑疫苗,疫苗的保護力仍會隨著時間逐漸下降,據美國研究指出,施打完疫苗過6個月後,BNT疫苗的保護力會從86.9%下降到43.3%,莫德納(Moderna)疫苗的保護力會從89.2%下降到58.0%,AZ疫苗的下降幅度最大,會從86.4%到13.1%,這個部份也有另一篇英國研究指出,AZ的疫苗保護力過了4個月會有顯著下降。同時,疫苗對Delta變異株的保護力同樣會逐漸下降,研究指出,經過4個月,BNT疫苗對Delta的保護力從93%下降到53%,可能會產生突破性感染及病毒傳播增加,因此施打第三劑疫苗,從國際研究來看是勢在必行。 何忠祐醫師更進一步指出,根據以色列、英國、美國施打第三劑BNT的研究結果顯示,接種第三劑BNT能夠提供較好的保護力,並且能夠有效預防重症(92%)、減少住院(95%)以及死亡率(81%),因此目前國際間正逐漸取得共識,建議年長者、高風險以及高接觸族群追加第三劑疫苗,讓免疫反應更持久,達到更好的保護效果。 「打完第三劑疫苗,會更不舒服?」疫苗副作用看這邊! 疫苗副作用也是民眾相當關心的議題,也有網友擔心打二劑疫苗副作用都這麼強烈了,第三劑的不是反應是否會更明顯。何忠祐醫師也整理出現有的第三劑疫苗安全性資料,並建議民眾在評估自己是否適合施打第三劑時,可以考量自身染疫風險、是否屬於重症高風險族群、對副作用耐受度、是否有不適合接種疫苗的情形、是否有疫苗禁忌症等因素,必要時可以諮詢信賴的醫師。 ● 施打三劑莫德納副作用 整體副作用發生率與第二劑雷同。將副作用細分成局部以及全身性時,發現第三劑的局部副作用較第二劑略高(84.7% vs. 83.5%),但全身性副作用較第二劑略低。(79.0% vs. 81.3%) ● 施打三劑BNT副作用 整體副作用發生率與第二劑雷同。將副作用細分成局部以及全身性時,發現第三劑的局部副作用較第二劑略高(74.1% vs. 71.7%),但全身性副作用較第二劑略低。(69.2% vs. 71.7%) 觀察國際現行政策可以發現,施打第三劑疫苗儼然已成為未來對抗新冠病毒的趨勢,為了因應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以及陸續爆出的本土確診個案,何忠祐醫師提醒尚未接種第二劑疫苗的民眾,盡早完成疫苗施打,才能有基礎的保護力。雖然疫苗預約接種平台自第18期結束後便暫停開放,但民眾仍可透過各大醫療院所進行預約、造冊外,也能以網路、電話或是現場掛號的方式預約接種。目前開放的醫療院所包含衛生福利部所屬醫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所屬醫院和國防部所屬醫院,民眾可利用週一至週五增設的夜間門診預約接種。 諮詢醫師:何忠祐醫師 學經歷: 台大家醫科醫師 美國運動醫學會個人教練(ACSM-CPT) 台灣運動營養學會副秘書長 延伸閱讀 文章|打完疫苗哪些事不能做?別讓你的免疫力降低!「這件事」營養師建議要持續保持 影片|BNT接種開跑!吃普拿疼導致疫苗保護力下降?美女藥師教你「藥」怎麼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12.28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時代,接種疫苗是增加身體防護力的重要關鍵,然而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可能會引起身體不適反應,例如注射部位疼痛、肌肉痠痛、發燒等症狀都是常見的疫苗副作用。國內在推廣疫苗接種初期,曾出現一波退燒藥搶購熱潮,藥局中的「普拿疼」竟因為疫苗造成搶購熱潮,直至今日,許多民眾還是有打疫苗前「要先吃退燒藥」的迷思,注射疫苗前執行預防性用藥(退燒、止痛藥)是正確的嗎?退燒止痛藥又該怎麼吃,才能夠緩解身體的不適症狀呢?接種疫苗不恐慌,關鍵「藥」素你不可不知! 注射疫苗前,請勿預防性服用退燒止痛藥 網路盛傳接種新冠疫苗後會有發燒反應,引起民眾恐慌,不只擔心發燒不止,也怕引起頭痛、肌肉痛或全身痛等不適症狀,所以許多民眾在接種疫苗前,都會購買退燒止痛藥備用,甚至有些人還會在注射前服用。對此陳怡安藥師表示,由於有些人會有疫苗過敏反應,因此不建議事前服用抗組織胺類(Anti-histamine)的藥物,且預防性服藥可能會掩蓋皮膚症狀,導致延誤診斷的情形,提醒民眾可別「超前部署」過頭,對身體反倒有不好的影響。 吃藥會影響疫苗效力嗎?副作用越強代表免疫力越佳嗎? 目前並沒有明確資料顯示服用退燒藥會影響疫苗效力,疫苗副作用與年齡、免疫力的強弱無直接關聯,也並非每個人在接種後都會發生。若是接種疫苗後感到輕微發燒不舒服,是疫苗的正常反應。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管署的臨床試驗數據資料指出,接種疫苗後發燒的比率介於8%~16%,發燒反應一般約 48 小時可緩解,但若連續發燒超過48小時,或發生生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請迅速就醫診斷及治療。 接種疫苗後,可適量服用解熱鎮痛藥物緩解不適症狀 若在接種疫苗後有發燒、頭痛或肌肉痠痛等症狀,可以請醫師評估後,開立處方服用止痛藥或退燒藥來緩解症狀。常見的止痛藥物包括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以及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如布洛芬(Ibuprofen)等都是常見的藥物。 成人每日服用消炎止痛藥的安全劑量 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4000毫克/天 布洛芬(Ibuprofen):3200毫克/天 藥盒標示看仔細,特別注意成份及劑量 因為每一種藥品的設計不同,內容成份也會有些許差異,陳怡安藥師表示,選購藥品前需注意藥盒標示的成份及劑量,並依照藥盒上註明的說明配合服用,包括多久吃一次、一天吃幾次等都需要留意,以免造成用藥過量的問題。如果是複方型的藥品,因為內容物通常含有主成份及副成份的藥物,而副成份藥物一般為輔助或調整身體機能作用,所以並非此類藥品的必須成份,可依個人情況請醫師或藥師評估調整後服用。 ➦ 更多藥盒藥袋標示的小知識,可以看陳怡安藥師更詳細的解說喔! 影片連結:忘記吃藥能補吃嗎?吃藥配果汁正確嗎?用藥觀念懶人包,讓你不再「吃錯藥」! 如何正確服用退燒藥?注意劑量避免過量 退燒藥的服用劑量,陳怡安藥師指出,以乙醯胺酚為例,如果是500毫克的劑量,每次可以吃1~2顆,視自己不舒服的情況去做增減,每4~6小時可以吃一次,建議一天不要吃超過8顆,否則可能發生藥物過量導致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若服用藥物後,有任何不舒服的身體反應,也要記得盡快就醫。 緩解不適症狀有妙方 若接種疫苗後有出現發燒症狀,陳怡安藥師表示,除了要多休息,以及上述提到的服用退燒止痛藥緩解以外,必要時也可使用退熱貼產品輔助退燒,並且補充適量的水份與營養,有助於改善不適症狀。若注射部位發生疼痛、腫脹的情形,可使用濕毛巾冷敷,舒緩腫脹現象。 接種疫苗是預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方式,同時保護自己及親友免於曝露感染或重症的風險中。陳怡安藥師最後也要提醒大家,接種疫苗後不代表就沒有染疫風險,仍應遵循防疫指引,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實聯制、保持社交距離及注意環境清潔等防疫基本功,才能降低感染新冠肺炎帶來的危害。 諮詢藥師:陳怡安藥師 學經歷: 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學士 台南市立醫院實習藥師 三軍總醫院執業藥師 衛教諮詢藥師 延伸閱讀 文章|打完疫苗哪些事不能做?別讓你的免疫力降低!「這件事」營養師建議要持續保持 影片|BNT接種開跑!吃普拿疼導致疫苗保護力下降?美女藥師教你「藥」怎麼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12.16
文/翁嘉妤 圖/傅暄閔 摘要 根據美國2021年1月《心理學觀點》期刊研究指出,營養不良可能會造成疫苗保護力下降,因此均衡飲食可說是「後疫情時代」的全民課題。在居家防疫期間,我們可能已經養成一些挑食、重口味的不當飲食習慣,不妨透過接種疫苗這個契機,來幫助調理體質,讓身體獲得必須的營養素,不僅幫助緩解副作用的不適感,也有助於強化體內的免疫系統。 國內疫苗接種對象開放範圍擴大,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21日公佈統計數據,目前已有567萬4千多人次接種新冠疫苗,疫苗覆蓋率達到23.5%,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三輪的預約,也有約121萬2千人完成手續。不過隨著接種人數增加,打完後應如何緩解副作用帶來的不適感、維持疫苗保護力,也是許多民眾好奇的議題。 打完新冠疫苗要注意這些!營養師飲食重點提醒 疫苗雖然可以幫助加強對病毒的防禦力,但是若生活習慣不佳、飲食不均衡,也是會拖累身體的保護機制,尤其防疫期間許多人都會選擇美食外送,卻往往忽略了營養均衡的概念,為此王若昱營養師提出以下5個飲食要點,並提醒民眾盡量選擇原型天然食物,不要常吃高油、高糖、高鹽份和加工食品(如火腿、培根、零食等),才能幫助身體恢復元氣,與體內的疫苗一同提升抗疫保護力。 一、適當喝水來補足缺失水份 接種疫苗後一到兩日內,可能會有一些發燒、反覆畏寒又大流汗等副作用,因此需要注意補充水份。由於人體在退燒的過程中,會透過排汗來散熱,所以排汗越多,缺失的水份就越多,必須靠飲水量來補足。王若昱營養師指出,每日應補充的水份可以用「體重 × 30~40㏄」來換算,例如體重50公斤者,50 × 30 = 1,500,因此每日水份攝取標準就是1,500㏄ 。(腎衰竭或心衰竭不適用此標準,請諮詢醫療人員) 此外,接種後若有大流汗或水瀉等情況,都會造成電解質流失,王若昱營養師表示,這時可以適量補充一些含有電解質的運動飲料,來保持體內水份、電解質與酸鹼平衡。 二、補充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是製造免疫細胞的原料,優質蛋白質食物包含豆魚蛋肉奶類,可以幫助免疫細胞保持良好運作,其中「豆」指的是黃豆製品,如豆腐、豆乾、豆漿、毛豆、黃豆、黑豆等。王若昱營養師建議,剛打完疫苗若發生食慾不振,可補充雞蛋、魚類、豆腐等較易入口、好消化的蛋白質。 三、選擇好油脂 施打疫苗後要避免吃太多容易促發炎的食物,如炸物、精緻甜點、含糖飲料、洋芋片、零食、烘焙製品等。王若昱營養師指出,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發炎效果,Omega-6脂肪酸有促發炎的效果,留意均衡攝取人體必需脂肪酸Omega-6和Omega-3的比例,建議比例3~5:1,可以讓身體調控發炎處在平衡狀態,一般外食族群Omega-6和Omega-3的攝取比例為20:1,容易導致身體長期處在慢性發炎狀態,進而對免疫力有不良影響。 Omega-6 脂肪酸富含於大豆沙拉油、葵花油、玉米油等,Omega-3脂肪酸的來源則主要是深海魚類,如鯖魚、鮪魚、鮭魚、秋刀魚等,還有堅果類、海藻、亞麻仁油等,烹調用油選用不影響發炎平衡的Omega-9油脂來源,如橄欖油、芥花油、苦茶油、酪梨油。所以接種後不僅要留意補充抗發炎的Omega-3食物,選用Omega-9的烹調用油,也要盡量少吃富含Omega-6的炸物。 四、若食慾不振可選擇好消化澱粉 近期通訊軟體上曾誤傳澱粉會影響疫苗效力,接種後3天應避免攝取所有的澱粉類食物,但其實傳言實屬錯誤。澱粉是人體一日所需,好的澱粉幫助身體補充能量,應避免的是容易造成發炎的精製糖、蛋糕甜食、洋芋片和炸物。王若昱營養師建議,接種疫苗後若發生食慾不振的副作用,可選好消化的粥類或清湯麵類,幫助在身體不舒服的狀態下補充基本能量。 五、補充支持免疫的營養素 由於人體在接種新冠疫苗後,會開始產生相關免疫作用,所以會有一些注射部位或全身的發炎反應,這時會快速消耗體內與免疫功能相關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王若昱營養師指出,這段期間可以補充富含以下營養素的天然食物來源,幫助調節與支持免疫力。 1. 維生素C 適量補充維生素C對人體好處多多,在免疫方面是保持免疫細胞活性的關鍵營養素,能協助巨噬細胞和T 細胞更有效地發揮作戰能力,增加人體對抗外來病菌的能力。 蔬菜水果是維生素C的最佳來源,例如奇異果、柑橘類、芭樂、釋迦、蕃茄、草莓、鳳梨,還有甜椒、青椒、球芽甘藍、苦瓜、青花椰菜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容易受熱破壞,所以每天攝取適量2~3拳頭份量的水果還是很重要的。除了食物來源外,不少人也會選擇服用保健食品來補充維生素C,建議與了解自身身體狀況的營養師或醫療人員討論建議攝取劑量。 2. 維生素D 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可以減少人體的發炎反應,也可以調節免疫功能,人體可以透過接觸陽光來自行合成,也可以藉由食物或營養品來攝取。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包括富含油脂的魚類、魚肝油、肝臟、蛋黃、強化維生素D的乳製品、曬過太陽的香菇、木耳等蕈菇類等。 王若昱營養師建議民眾,防疫期間可以走到陽台、打開窗戶曬曬太陽,補充一下維生素D,也讓心情可以放鬆一下,享受陽光帶來的療癒。 3. 鋅 鋅是一種微量礦物質,能夠幫助免疫系統功能完善,也是活化人體中抗氧化酵素的重要元素之一。天然食物中的蛤蜊、蚵仔、瘦肉、堅果類、全穀類都是富含鋅來源的食物。 防疫的前提,在於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疫苗只是輔助增加對病毒防禦力的角色而已,因此若只是在短時間內攝取單一營養素,是無法完全發揮身體的保護機制的,長期保持營養均衡的飲食習慣,才是健康之道。王若昱營養師提醒,除了要留意飲食均衡外,也要記得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少熬夜、不抽菸,飲酒不過量,放鬆心情,這樣才能支持免疫系統順利運作,全力對抗新冠病毒。 諮詢營養師:王若昱營養師 學經歷: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碩士 曾任亞東醫學中心 營養師 曾任營養品研發 顧問營養師 現職健康體重管理 營養師 現職居家長照與社區演講 營養師 現職台灣健康體重管理促進會 合作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餐餐吃外送、沒冷氣會死、久坐懶得動?戒掉你的居家防疫壞習慣! 文章|夏天吃芒果會誘發皮膚過敏?真實原因就在這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8.20
文/翁嘉妤 圖/傅暄閔 摘要 台灣疫情終於開始漸趨穩定,政府也陸續開放民眾接種疫苗,面對棘手的新冠肺炎,除了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防疫意識外,提升保護力也是相當重要的關鍵,究竟接種完疫苗後,有哪些事情「不能做」呢?既然要提升保護力對抗病毒,那是不是免疫系統越強越好?一起來看看專業營養師的建議! 免疫力不是越強越好,長期不平衡甚至會造成腦霧? 人體在受到病毒攻擊時,免疫系統是首當其衝的第一線,所以強化免疫力,是對抗病毒的重要關鍵。而免疫系統中的首要重地,就是人體的消化道,範圍可以從口腔、食道、胃部、小腸大腸直腸,一路延伸到肛門,這片「戰場」非常廣大,尤其消化道黏膜的表面積,約有260~300平方公尺,所以身體中有70%的免疫細胞都是集中在消化道。在這裡免疫細胞必須抵禦想要入侵人體的許多病毒、細菌與有害物質,在前線戰場中奮勇作戰,不讓它們進入循環系統,擴散到各處細胞,所以如果我們有將基礎打好,保持腸內菌叢的健康穩定,就可以幫助防止病原體入侵,不讓這層重要的防線輕易被擊潰。 人體消化道的免疫系統,影響層面相當廣泛,也與大腦息息相關。王若昱營養師指出,由於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和腸道神經系統之間是可以透過腸腦軸(gut-brain axis)來進行雙向溝通,所以日常生活中做好腸道保健,也同時照顧好大腦健康。另外,雖然提升人體免疫力很重要,但免疫力並非是「越強越好」,否則腸道健康和免疫力長期不平衡,可能會產生腦霧(brain fog),也就是會讓我們的大腦某些功能突然「當機」,可能影響記憶力、專注力或邏輯思考的能力。 理想中的免疫力應該是平衡的狀態,若免疫力過低,身體就會容易受到感染、反覆感冒、生病等,開始產生各種不良的病症,但免疫力太強,也會因為反應過度,出現過敏、自體免疫疾病等異常反應,所以維持良好平衡的免疫力不應利用偏方,按部就班的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穩固人體免疫系統的禦敵能力,才是踏實、穩定的健康之道。 接種日期越近越緊張?營養師建議要注意這3點 許多人在施打疫苗前後,都會相當擔心自己的行為會影響疫苗效力,甚至引發不良反應,其實不必過度恐慌,施打前應請醫師評估自身的疫苗過敏、慢性病史,並以輕鬆、日常的狀態接種,避免因緊張造成暈針,施打後也要保持充足休息,勿抽菸酗酒,並持續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除此之外,王若昱營養師也提供了以下3點建議,幫助建立民眾施打疫苗前後的正確認知。 一、睡眠充足 施打疫苗前不要讓自己過於勞累、好好休息,充足的睡眠對提升免疫力相當重要,王若昱營養師建議,接種前一週可開始調整自身的睡眠時鐘,每天睡足7~8小時,接種後也可以持續保持這樣的生活習慣,讓身體提升防禦能力,維持良好的機能,幫助抗體在體內生成順利。 二、避免酗酒 雖然目前沒有研究顯示飲酒會影響疫苗效果,因此也沒有明文禁止,但從醫學角度來看,施打疫苗前後都要盡量避免酗酒,因為長期大量飲酒可能影響免疫系統並干擾疫苗反應,一次攝取過多酒精則可能會導致身體脫水,進而造成頭痛、肌肉或關節疼痛等症狀,容易干擾疫苗副作用的判斷,且接種疫苗後身體可能較虛弱,會影響肝臟代謝酒精的速度,建議還是先避免為佳。 其實無論是否有安排施打疫苗,平日也該留意自身的酒精攝取量,不建議過量攝取。根據國健署《國民飲食指標手冊》建議,男性每日不超過2罐330c.c.的啤酒(相當於兩個酒精當量),女性不超過1罐330c.c.的啤酒。(相當於一個酒精當量) 三、避免抽菸 菸癮和酒精一樣都會削弱免疫系統,因此施打疫苗前後都不建議抽菸。國健署也一再呼籲民眾趁著疫情期間戒菸,根據國際研究表示,抽菸是新冠肺炎重症危險因子,吸菸者罹患新冠肺炎出現嚴重症狀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 1.4 倍,引發重症風險高達2倍,因此抽菸會讓提高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遠離肺炎威脅,就是最好的戒菸理由。 王若昱營養師提醒,接種疫苗後必須充份休息,減少抽菸、酗酒、熬夜,面對防疫多一份謹慎,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風險。以上原則其實不僅適用於接種疫苗後的不適期,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繼續維持睡眠充足的好習慣、控制飲酒量並戒菸,保持身體健康,才可以徹底發揮疫苗的保護力。 參考資料: 1. 國健署《國民飲食指標手冊》 2.Vardavas CI, Nikitara K. COVID-19 and smoki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 Tob Induc Dis. 2020;18:20. Published 2020 Mar 20. doi:10.18332/tid/119324. 諮詢營養師:王若昱營養師 學經歷: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碩士 曾任亞東醫學中心 營養師 曾任營養品研發 顧問營養師 現職健康體重管理 營養師 現職居家長照與社區演講 營養師 現職台灣健康體重管理促進會 合作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線上就能看醫生!迎接視訊看診的遠距醫療時代 文章|疫苗引發「新冠手臂」副作用?接種處又紅又腫還痛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8.06
文/林聖錡 圖/翁嘉妤 摘要 隨著接種的疫苗到來,國人開始依政府規定的類別接受施打,近日也開始實施殘劑預約劑,讓非規定類別的人員也可以盡早打到疫苗,不過注射疫苗並不是沒有副作用,除了有全身痠痛、發燒、頭痛等全身性反應,皮膚是最常表現症狀的部位,注射後出現紅腫及癢感也是有可能,甚至有人出現所謂的「新冠手臂」,如何緩解這些可能出現的副作用,讓醫師來告訴你。 你或你的家人去接種疫苗了嗎?相信部份長者都已經接種過了,不過根據國外研究,在注射疫苗後有人卻出現了副作用,部分是全身性的反應,像是身體痠痛、發燒等症狀,有些像是局部性的,例如打的部位痠痛、皮膚產生紅疹、蕁麻疹、玫瑰糠疹及各種濕疹型的變化,會因疫苗種類和個人體質出現不同的反應。 皮膚科醫師蔡長祐表示,英國《刺胳針》報告顯示,出現比較多副作用的族群落在女性及小於55歲佔大多數,以現行AZ疫苗來說,一般來說打完疫苗隔一兩天這些紅疹和痛感就會出現,但是約一周它自動就會消腫並痊癒;若是以mRNA疫苗來看,症狀其實也是差不多,但是要注意有人在打完後一周手臂出現局部大型紅腫的遲發性反應,令民眾感到又腫又痛,它被稱做「新冠手臂」,會有人誤以為這個是蜂窩性組織炎,但其實不是,而新冠手臂大部分的人會在4天左右消退。至於腳、嘴部及臉部皮膚會不會有影響,蔡長祐醫師說,擴散至其他部位就是全身性的皮膚反應,比較常見就是蕁麻疹、少見的如玫瑰糠疹、麻疹、肢端紅腫的皮膚反應。 至於年長者會不會有這些皮膚表現,皮膚科醫師何信君表示,一般來說年長者的皮膚對疫苗反應比較溫和,多半是發燒或痠痛,反而年長者要多注意慢性病等其他疾病引起的風險。若是皮膚本身有過敏的人,也會懷疑是否在注射疫苗後引起其他的反應,何信君醫師說,這要看體質和疫苗內容物是否有相關,本身對疫苗內容物有過敏現象,當然接種後就會有。 部份民眾會因為打了第一劑疫苗產生副作用後而對第二劑接種產生卻步,認為自己是不是對疫苗過敏,蔡長祐醫師說,其實副作用都會有,就算是注射第二劑也會有可能再度出現,但症狀就會比較輕微許多,他呼籲民眾還是要去接種第二劑來抵抗病毒的入侵。 至於在臨床上來看,民眾若覺得注射後有不適,可到就近的醫療單位去確認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治療,就兩位醫師的角度來說,注射完後發生症狀前來求診的並不多,反而是沒有打疫苗的人,皮膚出現類似蕁麻疹或小水泡症狀,懷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而前來就診,不過醫師沒辦法證實,還是要透過篩檢才能知道。蔡長祐醫師表示,處理這些症狀與一般皮膚問題大同小異,給病人使用口服抗組織胺加外用的類固醇藥膏,有時可以加止痛藥,都能得到不錯的一個治療效果。 諮詢醫師:蔡長祐醫師 現職: 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 主任醫師 學經歷: 前蔡仁雨皮膚科診所副院長 前王仁暉皮膚科診所主治醫師 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日本東京虎之門醫院皮膚外科進修 日本東京大塚形成外科研究員 諮詢醫師:何信君醫師 現職: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 皮膚科主治醫師 學經歷: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皮膚外科研究員 長庚大學部定講師 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前基隆長庚醫院皮膚科主任 延伸閱讀 文章|新冠疫苗面臨緩打潮?打疫苗後真的易猝死?你也「縮」了嗎? 影片|防疫導致口罩痘和酒精手?! 對抗病毒應該這樣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25
文、圖/翁嘉妤 摘要 新冠肺炎影響遍及全球,台灣的疫情發展也在5月15日來到第三級防疫警戒,並不斷延期,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2日公佈國內的本土案例數據來看,已經連續2天確診數低於100例,因此也引發網友議論三級警戒是否能夠解除。對於民眾迫不及待出遊「解封」的心情,行政院長蘇貞昌21日在Facebook粉絲專頁提醒:「我們沒有鬆懈的本錢,還是要請大家配合防疫,出遊、群聚,都請再等等」。 合歡山松雪樓預定爆滿!報復性出遊潮再臨? 三級警戒至今長達1個多月,不少民眾已經迫不及待規劃出遊,時值夏天炎熱季節,過去相當熱門的避暑勝地合歡山由於位居高海拔地區,氣候涼爽,不僅能賞日出、雲海,夜晚還能觀星,因此22日便傳出當地人氣民宿「松雪樓」7月份的暑期訂房狀況爆滿,宜蘭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太平山莊」房間也所剩不多,讓不少民眾也擔心如此「報復性出遊」會成為防疫破口,使得好不容易降下來的本土案例再次捲土重來。 想要趁暑假出遊踏青的民眾,的確要再等等了,指揮官陳時中於今(23)日記者會中正式宣佈,全國三級警戒將延長至7月12日。陳時中指出,雖然整體疫情趨勢已經有所改善,但並沒有達到防疫的要求,因此三級警戒需要再維持2週,請民眾再多忍耐,一起努力讓疫情可以在7月12日達到平穩。 指揮中心今日發佈之新聞稿中,也總結三級警戒應落實事項: 1. 針對確診個案精準疫調 儘速匡列相關接觸者並加強追蹤管理,及早阻斷病毒傳播鏈。 2. 完成居家檢疫、隔離期滿採檢作業 針對居家檢疫及居家隔離者,無論有無症狀,均須於期滿前1日進行公費PCR檢測,以阻絕病毒進入社區。 3. 高風險族群接種疫苗 加速高風險族群疫苗接種作業,以減少其感染、或感染後產生嚴重併發症及死亡的機率。 4. 社區廣篩 推動社區廣篩,鼓勵各地方政府設置社區篩檢站並加速檢驗時效,同時推廣企業快篩與居家快篩,以擴大篩檢量能並強化主動監測機制,儘速發掘社區內可能潛藏病例,有效斷絕所有感染鏈。 5. 強化重症照顧 建立新冠肺炎重症個案處置諮詢平台,由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余忠仁院長擔任召集人,邀集多位專家諮詢委員,自6月21日起,定期於星期一~星期五18:00~20:00,召開新冠肺炎線上重症病例諮詢會議,線上提供醫院臨床重症個案處置意見,以降低個案死亡率、緩解重症醫療量能。 6. 民生供需產業健康監測專案 針對果菜、家畜(肉品)、家禽、水產、綜合及其他類市場、超市、賣場及夜市等相關職業對象,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或地方政府進行人員健康監測,以及時進行各項防治措施,避免災害擴大,降低家戶傳播風險。 三級警戒限制民眾什麼?網傳「微解封」有可能嗎?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疫情警戒標準及因應事項」所示,三級警戒的2項條件是「單週出現3件以上社區群聚事件」或「1天確診10名以上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雖然國內連續2天確診案例少於100人,死亡率高峰也過了,卻尚未達到解除三級疫情警戒的標準,目前正處於關鍵期,仍需繼續努力。 資料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面對三級警戒延長,防疫作業仍不可掉以輕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月15日公佈規定,因應三級警戒民眾須配合以下事項: 1. 外出時全程佩戴口罩。 2. 避免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 3. 停止室內5人、室外10人以上家庭聚會(同住者不計)和社交聚會。 4. 民眾自我健康監測,有症狀應就醫。 5. 營業場所及洽公機關(構)落實人流管制、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6. 職場及工作處所遵守企業持續營運指引之防疫規定,落實個人及工作場所衛生管理,啟動企業持續營運因應措施。(如異地或遠距辦公、彈性時間上班) 7. 餐飲場所遵守實聯制、社交距離、設置隔板等措施,無法落實則採外帶。 8. 婚、喪禮落實實聯制、社交距離並加強清消。 9. 公共場域、大眾運輸加強清消。 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網站 先前網傳三級警戒可進行「微解封」,開放部份場域來減緩警戒強度,指揮官陳時中22日於記者會中表示,若需放寬警戒內容,需考量3大重點: 1. 放寬對社會的價值 2. 國人是否能維持戴口罩與社交距離 3. 放寬後人流及交通量是否會影響疫情 陳時中指出,疫情監測有分為低中高等不同層級,例如雙北便是高風險,基隆、桃園、新竹、苗栗屬於中高風險,台中為中風險地區,「目前方向都是全國一制,不會分別降級」。請全體國民大家一起共同忍耐、渡過這段期間。 雖然有部份網友認為自身「足不出戶」已經算是封城,但其實許多國家實施的封城,屬於四級警戒,條件是「本土病例快速增加(14天內平均確診病例100例以上),且一半以上找不到傳染鏈」,倘若疫情已達到上述狀況,警戒程度才會升到第四級的封城。指揮中心表示,台灣正處於疫情關鍵時刻,呼籲民眾持續落實、配合三級警戒管制措施,嚴守社區防線。 延伸閱讀 文章|北農爆群聚!民眾憂蔬果染疫?「這樣做」降低病毒存活率 文章|變種新冠病毒有多強?AZ、莫德納、BNT疫苗「混打」擋得住嗎?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23
文、圖/翁嘉妤 摘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2日公佈,7月1日起開放到第八類65歲以上年長者施打疫苗,民眾可自選疫苗廠牌接種,但目前傳出許多年長者接種疫苗後疑似猝死的案例,讓不少民眾對疫苗還是抱持觀望態度。蔡英文總統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對此表示,指揮中心跟專家正在調查死因,「每一個國人都是我們的家人,任何人離去,我們都會感到非常不捨」,相較於感染對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蔡總統指出,接種疫苗還是利大於弊,呼籲民眾不要因為這樣而不去打疫苗,並提醒接種前要向醫護人員確認身體狀況,了解自己是否適合施打。 打疫苗會猝死?疫苗接種「緩打潮」!慢性病患者要注意 台灣雖然目前已逐步開放各類人員施打疫苗,但卻不斷傳出疑似接種後猝死的案例,造成疫苗緩打潮,對此陳時中20日於記者會中強調,尚無證據證明死亡個案與疫苗直接相關,因此雖然能夠理解民眾擔憂,但國內疫苗施打率還是不足,大方向仍希望讓施打率提高。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經查證後發現,接種後死亡的年長者多有慢性疾病,目前也有9例透過司法相驗解剖,死亡原因釐清是與心血管、慢性病相關,與疫苗無關,並有1例解剖後確診新冠肺炎,莊人祥提醒,高齡長者接種前,需要特別注意身體健康,若自身慢性病狀況不穩定,應等症狀穩定後再安排接種。 根據2020年度台灣人口統計資料,即使在未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情況下,預期平均每日都會有200多名75歲以上長者死亡,因此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兒科醫師謝宗學也在個人Facebook粉絲專頁以2009年H1N1新流感疫情舉例,當年許多民眾在施打新流感疫苗後,雖然快速控制了疫情,但卻也出現許多時間序列相關事件,包括猝死、流產、癌症、感染等,所有「不好的事件」都容易被懷疑與疫苗相關,使得新流感疫苗也迎來了緩打潮,間接造成隔年再次爆發新流感疫情,但最後經證實,大部份時間序列相關事件,都與疫苗無關。 圖片來源:翻攝自翻攝自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 到底要不要打疫苗?仔細了解疫苗優缺點,為自己的判斷負責 新冠肺炎疫苗副作用讓民眾人心惶惶,但其實安排年長者優先施打疫苗的立意,是為了提供對抗病毒的保護能力,幫助年長者免於新冠肺炎重症的威脅。不過雖然數據顯示如此,但情感上難免會無法接受,在防疫情況下,還是端看個人是否能面對做出這項「決定」的後果。 謝宗學醫師強調「沒有完全無風險的決定,只有利大於弊的考量」,如果極度擔心疫苗可能帶來的風險,謝醫師表示可以不要勉強接種,只是要承擔染病重症死亡的風險,「每一個決定都有風險,選擇相信的方向,並承擔風險,這樣就可以了」。 是否施打疫苗,最後還是要視個人意願而定,謝宗學醫師建議,在提供家中長輩客觀資料後,最重要的還是尊重長輩個人的想法,若長輩失能無法決定,子女可以詢問長輩慢性病醫師的意見,再決定該如何處理。 諮詢醫師:謝宗學醫師 現職: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 主任 學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急診科 主任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急診科 主治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AZ疫苗猝死頻傳,郭台銘爭取BNT!AZ+BNT效果佳?一圖了解各疫苗差異 文章|AZ還是莫德納?新冠肺炎疫苗等於免死金牌?疫苗差異、副作用一圖秒懂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23
文、圖/翁嘉妤 摘要 美國政府贈送的250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已於20日抵台,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已陸續安排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種順序,盼能早日提升施打率,但面對國外變種病毒肆虐,也讓不少民眾擔心疫苗的效力是否能應對瞬息萬變的疫情,是否打完疫苗後就能恢復往常的生活,還是要看專業醫師怎麼說。 英國近期遭到變種病毒重創國內疫情,雖然英國已有81%的18歲以上民眾打過第1劑疫苗,59%的民眾已接種完2劑,但近日仍受到Delta(δ)變種病毒株(前稱印度變種病毒株)重創,根據英國公共衛生署(Public Health England ,PHE)發佈的數據顯示,至6月20日,英國已經連續3天單日確診數破萬,尤其在新增的確診數中,有90%都是新型的變種病毒,讓各國都對接下來的疫情變化嚴陣以待。 病毒也會不斷進化?變種病毒又更難纏了?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仍在全球延燒,各國也開始陸續有變種病毒傳出,外界多以「英國變種病毒」、「印度變種病毒」稱之,為了避免污名化這些首先發現變種病毒的國家,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5月31日宣佈,將使用希臘字母指稱這些變異病毒株,並鼓勵各國與媒體跟進。目前變種病毒可分為2大株群,包括「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s of Concern,VOC)和「需留意變異株」(Variants of Interest,VOI)。WHO更在6月19日宣布,新冠肺炎的Delta變種病毒株已成為全球流行主要病毒株,英國衛生大臣Matt Hancock 表示,變種病毒的傳播力更比原本的新冠病病毒高出50%,而Delta變種病毒的傳播力又比Alpha病毒更高出60%,引發各國關注。 資料來源:WHO,SARS-CoV-2 Variants of Concern and Variants of Interest(updated 15 June 2021) 變種病毒持續肆虐,讓國內也不免人心惶惶,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其實病毒本來就會不斷變化,因為病毒也在求存活,目前在英國流行的變種病毒,就是因為其傳播力大幅提升,讓它變得更加難纏。黃軒醫師解釋,仔細觀察Alpha、Delta等變種病毒,都是一旦進入社區傳播後,便難以消失的類型,這是因為病毒也是會不斷成長、學習的,病毒了解不用讓宿主致死,並以宿主做為載體,擴散病毒的傳播範圍,且讓發病症狀也變得難以辨別。 疫苗對變種病毒完全沒效?面對疫情勿過度恐慌 面對變種病毒,許多民眾都會擔心疫苗是否還具有效力,根據英國《Daily Mail》(每日郵報)報導,英國確診者中有高達90%都是感染Delta變種病毒株,且在所有感染Delta病毒的死亡案例中,有29%的人是已完成疫苗接種的,這個數據表面上看似很恐怖,但細究PHE 11日公佈的報告可以發現,雖然因為感染Delta病毒株而死亡的人數為42人,可是這段期間總個案數為33,207人,死亡率其實僅有0.1%左右,其實不用過度恐慌。 話雖如此,但一般民眾難免會擔心疫苗不夠力,無法預防變種病毒。黃軒醫師指出,根據研究顯示,變種病毒具有更高的傳播力和重症率,的確會讓疫苗效力稍微降低,但並不表示病毒會讓疫苗的防範效果完全歸零,例如疫苗的保護力原本為70%,遇到沾粘性高、傳播力高的變種病毒降低了30%,保護力還是會有40%。而英國在受到Delta變種病毒株的打擊下,死亡率能夠控制在約0.1%,也是因為疫苗覆蓋率高,才能夠為抵抗力較弱的族群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力,降低致死率與傳播率,因此對抗變種病毒,疫苗還是能夠降低感染與重症的風險。 打2劑疫苗不夠,那就打3劑?你聽過「追加針」嗎? 如何因應變種病毒,其實最實在的解方還是施打疫苗,而且是「完整施打完畢」。根據PHE 14日的新聞稿指出,研究結果顯示,施打2劑輝瑞(Pfizer-BioNTech,BNT)疫苗,對住院的防護力達96%,施打2劑AZ(Astra Zeneca)疫苗則有92%;若單打1劑的話,輝瑞對住院的防護力是94%,AZ疫苗則是71%。PHE首席執行官Jenny Harries表示:「疫苗是我們最好的防護」,鼓勵民眾仍應踴躍接種疫苗,並盡早完成2劑注射。 新冠肺炎帶來的影響甚鉅,也加速了疫苗的開發速度,一般來說,研發一支疫苗至少需要4~10年的時間,但對抗新冠肺炎的輝瑞BNT和莫德納疫苗,卻僅花費 8 個月就完成最終臨床試驗。黃軒醫師解釋,疫苗的機制類似於監視系統的影像辨識,如今新型的變種病毒改變了模樣,可能現階段難以偵測,但系統也是會不斷的研發升級,我們可以對現今的醫療科技保持信心,未來可能有新型的疫苗可以更有效的抑制變種病毒,或是也可以利用目前的疫苗來施打「追加針(booster shot)」,意指在完成第1波的2劑疫苗接種後,再施打第3針來加強抵抗力,總而言之,民眾對於疫情發展不必過度悲觀,但也不可鬆懈。 疫苗混打是未來趨勢?「不夠打」真的可以混著打嗎? 新冠肺炎疫苗需求量大,這也導致全球疫苗的供貨延遲,因此有部份國家開始研擬「混打策略」,也就是每人皆施打2劑不同廠牌的疫苗,以提升接種速度和覆蓋率。 目前已經有部份國家已經開始在推行混打疫苗,例如加拿大國家免疫諮詢委員會(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NACI)已經在6月1日更新了疫苗接種指南,提到疫苗混打的可行性,加拿大政府也在17日正式宣佈,已經接種第1劑AZ疫苗的民眾,第2劑可以施打輝瑞、莫德納疫苗,盡快完成接種。南韓政府則是因為一批原定在6月底透過COVAX取得的AZ疫苗,因為COVAX疫苗共享計劃延宕,因此17日時宣佈,7月起第1劑施打AZ疫苗的部份民眾,第2劑將改打輝瑞疫苗。 混打是否真的可行,其實部份國家還在觀望,黃軒醫師表示,英、美、西班牙等國目前還在做疫苗混打的臨床試驗,因為血液中的抗體很高,不等於保護力就高,例如日本腦炎疫苗的疫苗,最初實驗室中的數據高達90%,但實際保護力只有60%,因此「疫苗混打」的做法是可以考慮,但仍需要更多的臨床實驗結果佐證和嚴謹評估,才能夠有望實行。 針對台灣國內是否有必要開放疫苗混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於21日表示,因為新冠病毒和疫苗都很新,所以混打的不確定性較多,而且各國的施打策略皆有不同,有的著重覆蓋率,有的則是看免疫力的強度,應視需求再安排是否混打。 疫苗保護力也有期限?不是打了就能一勞永逸! 疫苗本身有一定保存期限,施打進人體後,其實也有一定時間的「效期」。黃軒醫師指出,疫苗的保護力並非永久維持,例如流感疫苗通常會在氣溫較低的秋冬時節施打,效期大約是4~6個月,隔年秋冬仍需再次施打,讓疫苗再次發揮保護效果,至於新冠疫苗具體的效期是多久,其實目前還未有定論,美國雖有研究表示為6個月,但因為各國疫苗目前還在接種階段,尚待觀察何時需要再補打,將來新冠肺炎疫苗也可能像流感疫苗一樣,必須定期接種一次,才能維持保護力。 黃軒醫師也擔心,未來若民眾出國後發現疫苗效期已過,是否可能會像護照過期一樣被遣送回國,或是在疫苗保護力消失後,不再積極補打,造成防疫破口,這是往後可能會需要面臨的問題。 打完疫苗後就可以恢復往日生活?當心再創疫情破口 新冠肺炎徹底改變全世界的日常生活,目前雖然各國都在大力推廣疫苗接種,但短期內恐怕還是難以恢復以往的生活習慣。英國雖然疫苗覆蓋率高,但變種病毒加上民眾「報復性群聚」,讓第四階段解封又再度延期。以色列全國第2劑疫苗接種率也已經來到56.9%,15日政府甚至取消了室內戴口罩的規定,近來卻也接連爆發校園群聚感染Delta變種病毒。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也在18日表示,預估1~2個月內,Delta將成為美國感染主流。各國種種抗疫經驗表示,面對狡猾的新冠病毒,民眾仍應隨時保持警惕。 台灣國內疫情其實也還處於觀察階段,民眾勿因施打完疫苗後就放鬆警戒,「報復性出遊」恐讓疫情再次捲土重來。黃軒醫師提醒,即使未來台灣已經達到群體免疫,民眾還是要習慣防疫新生活,保持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勿觸摸眼鼻口,外出口罩也是必備,對抗疫情不要鬆懈。就算是宅在家,對防疫也是一種幫助,讓我們用各自的方式為台灣的抗疫之路盡一份力,一起讓明天變得更好。 諮詢醫師:黃軒醫師 學經歷: 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12屆(2012)大學傑出校友 台灣台中慈濟醫院前預防醫學部副主任 台灣台中慈濟醫院前胸腔腫瘤醫學團隊召集人 台灣台中慈濟醫院前重症醫學主任 台灣台中慈濟醫院前胸腔主任 台灣台中慈濟醫院前加護病房主任 延伸閱讀 文章|AZ疫苗猝死頻傳,郭台銘爭取BNT!AZ+BNT效果佳?一圖了解各疫苗差異 文章|AZ還是莫德納?新冠肺炎疫苗等於免死金牌?疫苗差異、副作用一圖秒懂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23
文/林聖錡 圖/翁嘉妤 摘要 新冠肺炎疫苗陸續在一到七類人員上施打,近期傳出洗腎診所疫苗接種後剩餘的部分遭到丟棄,令民眾覺得不可思議,加上日前傳出多起負面偷打事件,使得疫苗接種似乎出現了困境,疫苗是否真的被浪費了?而尚未接種的民眾何時才能打到疫苗呢? 新冠肺炎導致的疫情在各地仍不停歇,台灣的三級警戒也尚未看到曙光,雖然確診案例似乎有下降的趨勢,不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還是呼籲民眾不得不謹慎以對。隨著疫苗逐漸開打,施打狀況從第一類的醫事人員現在已逐漸開放至75歲以上的長者,不過近期的負面消息和洗腎中心的疫苗剩餘事件,讓一線的醫事人員大嘆實在是難為。 究竟疫苗為何會剩下導致必須丟棄,這就得一步步來探討,以洗腎中心為例,與各地衛生局有簽合約的機構才能為患者施打,但是後來衛福部開放不限接種疫苗合約院所也能施打,希望加速接種的速度和人數;以現行的AZ疫苗來說,開封後必須在6小時內打完,若碰到不願意施打的患者,那麼剩餘量就多出,在有效時間內就必須找到相關類別人員來施打,不然疫苗就得丟棄作廢。 日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組長羅一鈞說,剩餘劑量可找一到七類對象來接種,盡量以一到三類為主,可在不浪費前提下往下開。但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容易,杏豐醫院洗腎中心鍾民道醫師說,剩餘疫苗要找到符合類別的人其實沒有那麼容易,雖然他所服務的單位施打率有90%左右,但是也是有洗腎患者不願意施打,要在院內找到符合75歲以上的人,族群其實不多,大部分家屬都落在65歲以下,但目前還無法接種。另外如果洗腎診所非合約院所,就沒有系統可以審核對象符不符合資格,所以只能打自己診所內符合對象的人。 其實不只有洗腎診所,一般醫院也面臨龐大壓力,家庭醫學科醫師洪暐傑說,若是原本一瓶疫苗可打10人,但每次打完後都會有一點剩餘0.1或0.2cc的量,若用針頭抽出與其他瓶的剩餘結合,醫事人員就可以精準施打到11人次或12人次。如果今天預約10人只來了1人,而且剛好是新開的一瓶,這樣醫療機構就得想辦法趕緊找到名單內的人,找不到就得作廢,這的確是很可惜。最近因為國外疫苗陸續到貨,很多原本預約的人紛紛都未到現場,或是因為猝死案例觀望轉而想打其他疫苗,這些都造成醫事人員的負擔。 尤其是在負面偷打事件爆發後,醫護人員不可能私下找人將剩餘疫苗消耗,一定要按照政府的規定進行,其實醫護人員都覺得相當心痛,政府應該制定規則,開放給更多類的人來接受剩餘疫苗接種,而不是眼睜睜看著疫苗開封過期然後就白白被浪費,當然民眾本身應該多體諒醫事人員辛勞,不要因為疫苗種類變多樣化或是原本預約而爽約,畢竟疫情當前多照顧自己,就是給醫事人員最大的幫助。 諮詢醫師:洪暐傑醫師 現職: 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 學經歷: 義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義守大學醫學院學士後醫學系外國學生專班講師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 延伸閱讀 文章|AZ疫苗猝死頻傳,郭台銘爭取BNT!AZ+BNT效果佳?一圖了解各疫苗差異 文章|賈永婕速捐數百台HFNC 帶你一次看懂「救命神器」優缺點!新冠肺炎疫情見真情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22
文/林聖錡 圖/翁嘉妤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6日宣布新增170例確定病例,其中167例為本土個案,另有3例境外移入個案,死亡18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個案數篩檢量4萬到5萬,陽性率往下降,千萬不要以為這是趨緩的現象,稍微不注意疫情可能就復燃。 檢察官、書記官、法醫等人員,指揮中心列優先接種類別 對於在外勘驗遺體的檢察官、書記官及法醫等司法人員,在疫情籠罩下仍是有極高的染疫風險,法務部因此向指揮中心爭取能夠列入疫苗優先接種的類別,經過多日的討論,1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同意,將相關司法單位人員列入第二類疫苗優先接種類別中,其中也包含檢驗員、辦理相驗事務的檢察事務官、外勤公務車司機等人,全都列入施打名單,以降低相關人員染疫的可能性。 汙水監測竟有新冠病毒,指揮中心已確認2處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5日指出,下水道汙水監測證實有新冠病毒的存在,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下水道出口的監測原僅針對小兒麻痺,從去年初開始加驗新冠病毒,每個月會採檢2次,今年疫情爆發後6月初在11處汙水廠有2處的汙水監測中測到有病毒量,印證了國內疫情熱區的相關現象。不過汙水監測主要只做為輔助判定疫情之用,疫情監測還是以社區篩檢為主,民眾不用太過擔心。 印度變種病毒株全球延燒,指揮中心關注中 印度變種病毒對全球各地帶來新一波的疫情,英國傳出感染印度變種病毒死亡者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已打過兩劑疫苗,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國內有3例是境外移入的印度病毒株,但尚未發現本土案例,國內目前仍主要盛行為英國變異病毒株。根據國外報告現行疫苗至少對於英國株都是有效的,施打兩劑保護力更好,至於印度病毒株還需要有更多資料和研究來證明,台灣也會根據疫苗進貨量以及流行病毒株來做調整。 第二批莫德納6月18日配送,開放第一至第三類對象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6日表示,將於18日起,配送第二批莫德納疫苗7萬3,200劑,同時開放第一類至第三類對象接種,合約醫療院所可開啟預約掛號服務。指揮官陳時中說,本次疫苗配送是從第一類至第三類人員中,尚未接種人數接種率4成核估,高風險縣市(台北市、新北市)分配數量以尚未接種人數接種率達5成以上計算,總計配送63,200劑。另外國籍航空機組員5,000劑、民航航空第一線人員5,000劑。 延伸閱讀 文章|新冠肺炎疫情見真情!賈永婕速捐數百台HFNC 帶你一次看懂「救命神器」優缺點 文章|拉肚子代表得新冠肺炎?急性腸胃炎、新冠肺炎不再分不清,腹瀉就別瞎操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7
文/林聖錡 圖/翁嘉妤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1日宣布新增287例確定病例,其中286例為本土個案,另有1例境外移入個案,死亡24例。12日新增251例確定病例,其中250例為本土個案,另有1例境外移入,死亡26例。13日新增175例確定病例,其中174例為本土個案,另有1例境外移入,死亡26例。14日新增185例確定病例,全數為本土病例,其中死亡15 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波疫情從5月11日到6月12日,共累計公布了1萬1547位確診個案,其中已有5802人解除隔離,解隔離的人數已破5成,整體醫療量能壓力下降。此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採購引入單株抗體藥物1000人份,用於感染新冠病毒輕度至中度的患者,降低個案轉為重症的風險,藥物於將於6月中旬到貨,優先分配集中檢疫場所主責之醫院,經醫師評估後條件符合者始得注射。 6月15日起AZ疫苗公費開始施打,一到六類對象為優先 由日本贈送的124萬劑AZ疫苗,15日起即將提供民眾公費接種,接種對象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頒布的最新一到六類的對象,一到六類的總人數達267萬人,目前現有的疫苗數是無法滿足全部,副指揮官陳宗彥提醒地方一定要審慎做規劃處理,施打會依據健保資料將列名冊提供給各縣市,會依照居住場所、避免人員移動就近來施打。 一到六類施打對象如下: 一、醫事人員 1.具有執業登記之醫事人員 2.醫療院所之非醫事人員(含集中檢疫所之非醫事人員) 二、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含機場CIQS人員) 1.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官員 2.衛生單位第一線防疫人員 3.港埠執行邊境管制之海關檢查、證照查驗、人員檢疫及動植物檢疫、安全檢查及航空保安等第一線工作人員 4.執行居家檢疫與居家隔離者關懷服務工作可能接觸前開對象之第一線人員(含警察、提送餐等服務之村里長或村里幹事、垃圾清運之環保人員、心理諮商及特殊狀況親訪等人員) 5.實際執行救災、救護人員(指消防隊及民間救護車執行緊急救護技術之第一線人員) 6.第一線海巡、岸巡人員 7.實施空中救護勤務人員 三、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 1.國籍航空機組員、國際商船船員(含國籍船舶船員及權宜國籍船員) 2.防疫車隊駕駛 3.港埠CIQS以外之第一線作業人員: (1)於港埠入境旅客活動區域需接觸旅客之第一線工作人員 (2)執行港口各類船舶之碼頭裝卸倉儲、港埠設施及職安、環保管理巡查,引水等各項作業,須與 外籍船員接觸等第一線工作人員 4.防疫旅宿實際執行居家檢疫工作之第一線人員 5.因應疫情防治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認定有接種亟需之對象 四、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 1.因外交或公務奉派出國人員、以互惠原則提供我國外交人員接種之該國駐臺員眷等 2.代表國家出國之運動員或選手 五、機構及社福照顧系統之人員及其受照顧者與洗腎患者 1.住宿型長照機構住民及其照顧者 2.居家式和社區式長照機構及身障照顧服務員及服務對象 3.矯正機關工作人員(戒護人員等) 4.洗腎患者 六、75歲以上長者 社區四大廣篩策略,盼有效阻擋新冠肺炎病毒擴散 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社區廣篩四大策略,希望能盡快找出社區中的潛藏病例。其四大策略如下: 第一、廣設社區篩檢站 之前國內一開始多採被動篩檢方式,因此無法有效的主動找出無症狀的病患,透過廣設篩檢站,希望能進一步切斷病毒傳播鏈,截至目前已經有111站,有需要的民眾可盡速前往。 第二、協助企業自主快篩 另外近日多個企業已爆發員工確診的消息,為避免公司群聚感染,指揮中心呼籲企業盡快幫員工篩檢,避免疫情擴大。 第三、導入診所自費快篩 至於診所自費快篩部分,惟動線規劃與相關通風設備尚未齊全,目前正在討論中。 第四、鼓勵廠商引進在家快篩 現在已有兩家廠商提出申請,中央目前正盡速審核中。 18家民間救護車業者加入後送,消化救災量能 國內疫情然然嚴峻,醫護人員已經忙得焦頭爛額,當然對於運送確診患者及一般病人的救護車來說,似乎量能不足,而相關人員勤務壓力非常繁重。副指揮官陳宗彥說明最新防疫方針,有18家民間單位至少108部民間救護車上路,相關人員已經完成教育訓練,可以減輕原本119救災救護的龐大量能,舒緩相關人員的壓力。 172家旅宿推優惠,體諒醫事人員辛勞 醫護人員工作後,返家有可能把病毒帶回家,造成同住家人感染,但是想住外面的旅館又怕被拒絕,交通部長王國材11日宣布13縣市、172家旅宿業者共同推出醫護優惠方案,以分層分流的方式讓醫護人員入住,確保特定區域只有醫護人員住宿,在台灣旅宿網防疫專區可以查詢訂房,未來將持續擴增配合業者,體諒醫護人員的辛勞。 台灣旅宿網防疫醫護人員專區連結如下: :: 醫護人員入住優惠方案 :: (taiwanstay.net.tw) 延伸閱讀 文章|AZ還是莫德納?新冠肺炎疫苗等於免死金牌?疫苗差異、副作用一圖秒懂 影片|疫情關在家焦慮值爆表!你我都可能是「怪胎」?心理治療強迫症原來是這樣!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5
文/高芷瑩 圖/傅暄閔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至今,各國專家都在為全民健康安全努力,積極研發可以抵禦病毒的疫苗。如今隨著疫苗研發核准上市,許多人也紛紛接種疫苗防疫,但在日前,美國卻傳出首起施打Moderna Covid-19疫苗(莫德納疫苗)的過敏案例,曾在臉部注射過填充物的患者,施打疫苗後出現了臉部腫脹、過敏的情形。 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讓全世界淪陷,在這一年中,各國皆致力研發可以抵禦病毒的疫苗,美國在12月18日核准了莫德納(Moderna)和輝瑞(Pfizer)疫苗的施打。然而,日前一名波士頓醫師在施打莫德納疫苗後,卻傳出過敏反應。根據美國食藥局(FDA)的說法,莫德納疫苗可能導致使用臉部填充劑的人出現腫脹反應,有患者在接種疫苗前六個月進行了臉頰填充劑的治療,另一名患者則是在接種疫苗後兩天做了唇部填充,都出現了相同的過敏反應。 那名出現過敏反應的美國波士頓醫生Hossein Sadrzadeh指出,自己對貝殼類過敏,屬敏感體質,在施打疫苗後短短幾分鐘內就出現頭暈、心跳加速、舌頭麻木、冒冷汗等嚴重過敏反應,緊急使用速效注射型腎上腺素(EpiPen)才得以緩解。而美國疾控中心(CDC)也建議有嚴重過敏史的人不適合接種莫德納(Moderna)和輝瑞(Pfizer)疫苗。 另一方面,加州皮膚科Shirley Chi博士表示:「當注射疫苗後,造成發炎反應的免疫系統會加速運轉,此時某些體內非自然存在的物質就會產生免疫反應,這是很正常的運作原理,只要使用類固醇或抗組織胺藥物就能治療這些副作用。」FDA生物學評估與研究中心負責人Peter Marks指出,新冠疫苗中含有「聚乙二醇(PEG)」,是可能導致過敏反應的一種成分。目前疫苗製造廠與美國衛生研究院正在考慮是否要將產生嚴重過敏反應的接種者進行臨床試驗,以釐清引發過敏的原因。 疫情遲遲不退,進入秋冬時節,更是讓民眾人心惶惶,深怕成為下一個確診者,在有效且安全的疫苗上市前,建議還是要依照各個國家規範執行防疫措施,保持安全距離,戴上口罩,才能保護自己及他人。 資料來源: 1. https://www.thesun.ie/news/6333625/doctor-allergic-shellfish-suffers-severe-reaction-moderna-vaccine-epipen/ 2. https://meaww.com/is-moderna-covid-19-vaccine-allergic-reactions-side-effects-cosmetic-facial-fillers?fbclid=IwAR2m67woYEFd0iZ98gKZRZtvPprwu4ntXLesnSdKWVKdDnLuex6LfgczAO4 延伸閱讀 文章|公費流感疫苗你打了嗎?一次搞懂流感疫苗接種事項,現在打還來得及! 文章|女打抗皺填充物致失明!醫療糾紛頻出如何預防?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