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評估共有17筆結果

  • 肌少症症狀盤點!3招阻力訓練預防肌少症,寶特瓶、樓梯隨時練

    文/陳旻毓 圖/翁嘉妤      摘要  別說年輕人瘋重訓,在復健科,青少年肌少症也很火熱。肌肉的重要性可不只與生理機能有關,更重要的是與全身靈活性息息相關,而肌少症所帶來的問題更可能讓失能早早發生。為了保持肌肉量,我們來聽聽復健科醫師怎麼說。透過專業5招判斷是否有肌少症早發徵兆,3種居家簡易阻力訓練,樓梯、寶特瓶、椅子就可以在家操作,讓忙碌的上班族也能提前預防肌少症的發生!     肌肉流失看不見,肌少症並非老年專屬,小心失能提前找上門   人體的肌肉分為骨骼肌、平滑肌、心肌,它們各司其職,組成還有功能稍微有些不同,透過收縮產生動作來維持身體正常的生理機能。復健科醫師劉必涵表示,研究上發現,只要超過 40 歲以上,肌肉流失量每年將達到 8% 以上,到70歲了更會高達 15%,但肌肉流失並非中老年才會發生,年輕人也要注意肌少症的問題,因為肌肉其實與其他身體組織相同,都會有合成與分解的過程,所以當分解大於合成,肌肉流失現象也隨之產生。   劉必涵醫師進一步指出,常見的肌少症原因有以下4點:   (1)缺乏運動:長期臥床或是失能。 (2)長期處於慢性發炎及感染:肥胖問題造成的身體發炎、憋尿導致的泌尿道感染等。 (3)內分泌慢性疾病及癌症:慢性疾病、內分泌方面的疾病、癌症都會加速肌肉流失。 (4)營養不足:營養不足不等於熱量不足,攝取太多垃圾食物除了熱量爆表,相對的也會有蛋白質不足的問題,而蛋白質攝取不夠,肌肉流失的狀態便無從改善。   劉必涵醫師提醒,目前臨床上常出現為了快速減重,導致短時間內體重驟減的患者,然而這樣過激的減重方式常常減去的是身體的水份,伴隨著肌肉量大幅下降,除了容易復胖,還會使身體機能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減重最好還是循序漸進,不要對身體產生太大的負擔。     肌少症症狀這樣看,你走10公尺要花多久?   檢視是否罹患肌少症,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幾個簡單的徵兆判斷:   (1)正常行動變得吃力:5次連續起立坐下超過12秒。例如從椅子上起身需要扶把手,並且起身緩慢。 (2)走路越來越慢:走10公尺會需要超過8秒。 (3)走路不穩:連在平坦的地面也走不穩,容易軟腳、跌倒。 (4)握力下降:毛巾擰不乾、瓶蓋轉不開。 (5)體重驟減:在沒有刻意減重的情況下,半年內體重減少 5% 以上。     肌肉別走!如何改善肌少症?記得曬太陽!   要怎麼維持肌肉?不要讓它流失得這麼快呢?很多人以為每天出門散步,或是有流汗便代表有足夠的運動量了,但其實這樣的運動型態還遠遠不夠。劉必涵醫師建議,首先可從飲食上留意,確認是否有攝取足夠的熱量、蛋白質,因為當身體熱量不足時,身體會優先分解肌肉中的蛋白質,因此需要同時注意熱量及蛋白質攝取量。蛋白質建議攝取量:成人每日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1~1.5公克蛋白質,以一名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為例,一天所需的蛋白質量為60~90公克,有運動習慣者可再酌量調整。(參考國健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2022年修正)建議,成年後(19-70歲)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1.1g/kg)   除了飲食控制外,劉必涵醫師提醒,補充維他命D也可以幫助身體維持正常機能,常見的蛋黃、鮭魚、木耳,都富含維他命D。保持適度的日光照射也是補充維他命D的重要來源,但要留意曝曬時間和範圍,避免曬傷。若是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審慎治療慢性疾病,以病情為優先,再輔助運動鍛鍊來延緩肌少症。而若是體重過重者,建議適當減重以維持肌肉量,不要採用短時間內快速減重的刺激方式。     阻力訓練刺激肌肉合成,穩定維持勝過狂操猛練   肌肉出力、收縮,是刺激肌肉合成的主要動作,劉必涵醫師指出,每週應安排3~5次的阻力訓練,每次至少30分鐘,強度及時間可依照個人運動習慣與自身體能另行調整,包括大腿、屁股、上肢肌肉的鍛鍊,都可以在一週當中平均分配訓練時間,以減少肌肉痠痛的問題,也讓訓練習慣更容易維持。     預防肌少症!3項居家簡易阻力訓練       上肢阻力訓練 工具:裝滿兩個600cc的寶特瓶。(水量可依據自身肌耐力調整,從半瓶到一瓶逐漸增加) 動作:雙手各持水瓶,先做手肘彎曲,再做水平展臂。動作各做10下,每10下為1組,每次訓練3組。         腿部阻力訓練 工具:有椅背的穩固椅子。 動作:雙手搭住椅背,反覆踮腳、放下、往後蹲、起身,以此為一循環,注意蹲下時膝蓋不要往前頂。慢慢反覆做15下為1組,每次訓練3組。         登階訓練 環境:家裡的樓梯間,建議用兩階上下。(平衡感較差者或是老年人可從一階開始) 動作:從第二階開始反覆跨上跨下,右腳上左腳上,右腳下左腳下,此一循環。一循環做30下,每30下為1組,每次訓練3組。     年輕多動,好過年老不能動,現在就起身動一動   肌少症不只與我們的行動靈活度息息相關,也與未來老年失能的問題很有關係,年輕時不保留肌肉量,可能造成失能提前發生。劉必涵醫師表示,目前臨床沒有任何藥物可以幫助肌少症的改善,唯有從日常飲食及運動著手。如果有肌少症的問題,可以諮詢復健科、老年醫學科或營養師。早日重視肌肉流失問題,方能擺脫失能恐慌,幫助體能與身體機能都維持住青春活力。       諮詢醫師:劉必涵醫師 學經歷: 台灣復健科專科醫師 台灣運動醫學專科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高雄醫學大學運動醫學系碩專班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復健科總醫師 衛福部屏東醫院復健科主任 示康復健科診所院長 杉合復健科中醫聯合診所專任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不運動、常外食,年輕人也被三高纏身?學會「照順序吃飯」,遠離新陳代謝症! 影片|肌少症症狀這樣看!5次起立坐下有困難?3招居家運動存肌肉本錢!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7.16

  • 肌少症症狀這樣看!5次起立坐下有困難?3招居家運動存肌肉本錢!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肌少症症狀這樣看!5次起立坐下有困難?3招居家運動存肌肉本錢!   可別以為肌少症是老年人專利,年輕人也可能有肌少症問題!到底肌肉對身體有多重要,沒有肌肉又會有什麼影響呢?其實肌少症不只關係到我們身體的靈活性,也跟老年失能習習相關,年輕時如果沒有保持肌肉量,可能會有提前失能的風險喔!讓專業復健科醫師教你5招判斷肌少症,片尾還提供3種居家簡易阻力訓練方式,在家用寶特瓶就可以鍛鍊上肢,用椅子就可以鍛鍊腿部,用樓梯就能做登階訓練喔!母親節拉著媽媽一起來做運動,邊聊天邊做訓練,馬上就做完一組啦!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48 年輕人也可能有肌少症? 01:24 引發肌少症的原因? 02:35 肌少症簡易判斷方式 03:50 怎麼改善肌少症? 05:35 居家簡易阻力訓練       諮詢醫師:劉必涵醫師 學經歷: 台灣復健科專科醫師 台灣運動醫學專科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高雄醫學大學運動醫學系碩專班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復健科總醫師 衛福部屏東醫院復健科主任 示康復健科診所院長 杉合復健科中醫聯合診所專任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筋骨痠痛、每天都疲勞緊繃?運動按摩幫你「鬆」一下! 影片|肩頸痠痛狂按摩?「太認真」按完只有空虛!放下筋膜槍和滾筒,這樣擺脫脖子痠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5.13

  • 怎樣才算囤積症?收藏和儲物有什麼不同?囤積症能治療嗎?

    文/陳旻毓 圖/翁嘉妤      摘要  隨著農曆新年過去,你是否有每年大掃除,東西都有一年比一年多的感覺呢?總是告訴自己要斷捨離,卻老是失敗,東西源源不絕地跑出來,到處都是怎麼都收不完,到底是方法有問題,還是心態出了錯?其實回憶不等於留雜物,丟東西也不代表不惜福,讓我們重新認識囤積症,找出捨不得丟東西的原因,改變囤積人生,用乾淨與舒適的生活迎接幸福。     愛惜東西錯了嗎?到底什麼是囤積症?   一年一年家裡東西越來越多,越堆越高,不小心碰到還掉滿地懶得收,可是卻還是不停地買買買,連包裝都會忘了拆,等到了大掃除的時候,卻又選擇困難捨不得丟,乾脆眼不見為淨,直接丟到櫃子裡鎖起來?如果有這樣的狀況讓你煩惱多年,也許「囤積症」這個名詞你已經不陌生。   囤積症又名儲物症,林佳瑾諮商心理師說明,通常囤積症有以下幾點症狀:   1.丟棄困難 不管那些東西的價值多少、多貴,或是像使用過的空瓶子、旅遊時的紀念幣這些物品,都很難丟掉,只能越留越多。   2.對物品有執念 覺得這些東西哪天就會用得上,偏執的認為它有用處,事實上根本沒有這一天。   3.居住空間混亂 住的地方非常混亂,連下腳的地都不知道在哪,穿過的衣服外出的包包隨手丟床上,睡覺時就跟著一起擠。   關於混亂程度,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可以參考「CIRS囤積症測試量表」測試看看,這個量表是提供心理諮商相關的臨床工作者來核對患者當下的凌亂程度為何。以1~9分的程度,來確認患者的客廳、廚房、臥室的凌亂程度,只要高達4分以上就會定義為符合囤積症的症狀。   4.第三者干預介入整理 好像擺得很乾淨,但其實是家人幫忙收的,甚至是因為所有人都看不下去,而被迫買了個抽屜把東西收納起來,卻不是把東西清掉。   5.身體無障礙 以上4種情況,都建立在造成囤積狀況的當事人並非身體有疾病所造成,只是不想整理。   林佳瑾諮商心理師也提醒,並非「看起來沒那麼亂」就代表不是囤積症,患者可能只是收得比較乾淨,但物品仍然很多,也是符合囤積症。囤積症的形成原因相當複雜,可能與心理因素、社會價值、環境與基因等有關,從心理學上來分析,囤積症的患者很有可能是對於物品有一種「完美主義依戀」。林佳瑾諮商心理師表示,「完美主義心態」就是指對方把別人送給他的東西通通留下,認為不可以丟掉,否則自己的人生就不完美,他的自我價值是建立在這些禮物上,如果讓他把禮物丟掉,他會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好像自己不復存在。   除此之外,我們可能還會遇到集體價值觀的潛意識影響,例如從小就被教育「節儉是個美德」,這使得人們在丟東西時,大腦會浮現警告,好像在說自己很浪費不珍惜物品,可是將物品囤積不用,並不是節儉,而是消耗物品的使用價值,更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完美主義的心態在形成囤積症有一個很大的關鍵,就是你很「害怕失去」,所以你讓自己不用選擇,所有的東西都留在家,因為不想選擇,所以也不想丟東西。   再來便是「依戀心態」,因為「依賴」而投射到物品上,去尋求安全感。林佳瑾諮商心理師表示,那樣物品可能是能緩解你的焦慮不安情緒,例如永遠丟不掉的那條破舊小棉被,可能就是你的心靈慰藉,但如果你有10條小棉被,那就很有問題了,我們可以依戀物品,但是不要過度。     囤積症跟收藏家差在哪?關鍵在這裡   有些人可能覺得,我這不叫「囤積」,而是一種「收藏」,的差異到底在哪?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囤積與收藏的差別,主要跟物品帶給人的舒適感、幸福感有關,如果勤奮打掃卻不能改變喜歡儲物的習慣,感覺有在整理,卻只是把物品從甲地搬到乙地,收藏物品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舒適度,休息都不能好好休息的話,此時你需要的已經不是整理的訣竅,而是要從心理學的角度,找出解決方法。   真正的收藏家在休息時,可以輕鬆地欣賞自己的收藏,不只會將藏品放在櫥櫃裡一一擺好,還會定期拿清潔用品一個個擦拭整理,這些東西跟囤積症患者家裡長滿灰塵、胡亂堆放的狀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臨床上遇過的患者,大多數都不是當事人主動來就醫,而是被他們重要的關係人拖來就醫,因為囤積症的患者容易沒有病識感。一開始患者會覺得自己節儉錯了嗎?甚至會感到憤怒,此時進行心理治療,除了搭配門診藥物,也會另外從心理諮商角度去分析這些物品對患者的意義,從中找出患者內心真正害怕失去的是什麼。     擺脫囤積症,幫助患者重拾信心   囤積症治療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林佳瑾諮商心理師表示,其中「協助患者有病識感」是首要之重,讓患者知道這樣的行為已經影響到他的生活功能,鼓勵他開始改變;第二步是要「建立與患者的信任」,去理解他對物品的依戀成因為何,但是不需要去評價他,因為那些物品一定對他有非常重要的關鍵原因,也要注意不應隨便丟掉囤積症患者的物品。如果囤積行為已經影響到他人,建議尋求專業人士協助,責罵是最無效的溝通,只會讓患者更加痛苦。林佳瑾諮商心理師建議,可以先從邀請他試著丟棄最不影響的物品開始,從那些他感覺「丟了還可以接受,似乎沒有也不會怎麼樣」的物品開始,一步一步慢慢地前進。   林佳瑾諮商心理師建議,像是很多跟「回憶」有關的物品,要丟棄一定都很不容易,但現在網路雲端空間相當發達,將這些物品拍照上傳,偶爾拿出來回味一下,效果其實是一樣的,因為大腦其實分不清現實與照片,每一次看到照片都好像重新回憶起那樣的記憶,於是在拍完照後,就可以將物品回收處理,讓生活空間變得越來越舒適。我們要相信自己可以用囤積以外的方式,去轉化對這些回憶的收錄方式,而非影響生活舒適度。   內心的舒適度與物理的舒適度是有正相關的,在斷捨離的過程中,會真正找到自己與自我的連結,那不是浪費東西,而是找回內心真實的自我。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聽到「這些聲音」就覺得煩躁!恐音症原自大腦功能喪失? 影片|不愛整理就是囤積症?情境測驗看你家亂到哪一級!斷捨離擺脫垃圾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2.27

  • 不愛整理就是囤積症?情境測驗看你家亂到哪一級!斷捨離擺脫垃圾屋!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不愛整理就是囤積症?情境測驗看你家亂到哪一級!斷捨離擺脫垃圾屋!   年末整理大難題!在整理東西的時候,你是否會有「這個之後應該用得到吧」、「這是回憶耶,回憶怎麼能丟」等等各種原因不想動,或者是你的親朋好友也有這樣的狀況,讓你每次去他家都像闖進垃圾屋一樣?到底斷捨離怎麼會這麼難?怎麼樣的程度才叫囤積症呢?囤積和收藏的差別又在哪裡?讓Ariel帶你從心理層面認識囤積症,2024年的第一個新希望,就是要把家裡打掃乾淨啦!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51 儲物症是什麼? 01:19 儲物症測試量表 02:11 形成儲物症的原因? 03:33 儲物症跟收藏家差異 04:00 在臨床遇過的儲物症患者 04:46 儲物症治療及改善的方式 05:38 給儲物症患者及陪伴者建議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逃避可恥但有用!解析拖延症心理,想解決拖延症該怎麼「治療」? 影片|夏天也有季節性憂鬱?判斷關鍵「看這點」!藝術治療超紓壓,隨意創作也能治心傷?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1.01

  • 你家也有「厭世老男人」嗎?盤點男性更年期症狀

    文/陳旻毓 圖/翁嘉妤      摘要  更年期不是女性通病,其實男性也有更年期,尤其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加上飲食習慣不佳,甚至可能在20多歲就會面臨更年期的症狀,其原因是由於體內睪固酮低下不足,讓更年期提早來報到。當你發現老公最近「性」趣缺缺,脾氣暴躁,看什麼都不爽,或是爸爸越來越會碎唸,對家中大小事都囉哩囉嗦,或許要約他們來場健康檢查,盡早尋求醫師專業協助,讓討厭的更年期症狀能夠緩解。     性情突然大變?原來是男性更年期來報到   男性更年期乍聽之下是中老年疾病,但根據這些年來的醫學調查,發現男性更年期的年齡有日漸往下降,甚至有20多歲的患者出現男性更年期的例子發生。   造成男性更年期的主要原因,在於體內睪固酮低下不足。泌尿科醫師鄭斌睿指出,睪固酮是男性的荷爾蒙,它從我們青春期之後開始大量分泌,但男性發生更年期時,並不是全部的荷爾蒙全部消失,而是睪固酮一點一點地減少,所以通常男性會在將近40歲左右會慢慢進入所謂的男性更年期,所以它的症狀表現是隨著時間累積越來越明顯,不會那麼的立即而明確,但現代人長時間飲食不均衡,偏向高熱量、高油、高糖飲食,加上常接觸3C產品,導致運動量減少,種種因素讓更年期慢慢往年輕化的趨勢前進,可能在40歲以前就已經有更年期的情況。     男性更年期症狀有哪些?自我評估量表檢測   既然男性更年期的年齡層越來越低,那該如何留意自己是否有相關徵兆呢?鄭斌睿醫師表示,可以透過以下這份由美國聖路易大學所設計,有關老年男性睪固酮低下的自我問卷量表,來檢視自己是否已經有更年期的症狀,尋求專業醫師幫助。         鄭斌睿醫師提醒,若在作題時,發現第1或第7項關於性慾方面的題目已經打勾,就算只有1個勾,也代表已經潛在進入男性更年期;而其他的問題累積若有3個勾,也代表有可能進入男性更年期。除了這份問卷,世界衛生學會也指出,若是有肥胖問題,如腰圍超過90公分或身體質量指數大於24者,抑或是患有第二期糖尿病者,也建議檢查是否有低睪固酮、進入男性更年期的情況。   若已經有更年期情況,要怎麼緩解呢?第一個就是控制體重。鄭斌睿醫師指出,肥胖時體內的脂肪會消耗掉睪固酮,導致睪固酮消耗非常快,患者也會很快進入所謂的更年期,因此控制體重就變得非常重要,必須從低油、低鹽、低熱量開始,同時搭配規律運動,運動的強度達到中強度及其以上的為主,1週超過4天,每次超過30分鐘,而且在運動途中心跳要超過100的持續性運動。鄭斌睿醫師提醒,大概是在運動當下若與人說話,會有點微喘,這樣才是算是中強度運動,透過一個規律運動消耗掉脂肪後,會讓睪固酮比較不容易下降,甚至很有可能製造新的睪固酮。   除此之外,鄭斌睿醫師也提醒民眾不要熬夜,每天睡足7~8小時,最好晚上11、12點之前就要睡覺,因為腦下垂體會分泌所謂的黃體激素,黃體激素會在我們睡眠的時候大量分泌,當黃體激素分泌不足,就會導致睪固酮不足,其他像是戒菸、不要酗酒等生活習慣也要注意。   最後則是學會減壓,由於壓力荷爾蒙會造成肥胖,壓力荷爾蒙跟睪固酮其實是負相關的,所以當你的壓力荷爾蒙長期處於高產能的情況,也會造成睪固酮一直往下掉,上不來。     男性荷爾蒙的治療方式?簡單多樣,不要諱疾忌醫   ● 口服 (健保給付)   口服劑裡面含有甲激睪固酮,鄭斌睿醫師表示,這是目前健保唯一給付的,也是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一些成藥常常會帶有的成份,不過甲基睪固酮本身含有肝毒性,不建議使用,建議可用Restanol 的成份配方,它是經由淋巴系統進入體內,一天使用兩次,最好是搭配高油脂比較好吸收。     ● 塗抹凝膠 (目前普遍使用)   目前主流使用的還是以凝膠或是針劑為主, 鄭斌睿醫師指出,塗抹凝膠有鋁箔包,或者是含有1罐罐裝的;鋁箔包就是1天吃滿1包,而罐狀的則是次手壓2次,就可得到足夠的濃度,一天只要塗抹1次即可,建議最佳塗抹部位為肩膀兩側肌膚、兩隻手的手臂外側、下腹部以及大腿內側,塗抹的時間則盡量選在早晨的時間最佳,因為睪固酮的分泌在早上是8~12點是最強的。     ● 噴鼻凝膠 (目前普遍使用)   隨著技術的發展,後來也衍伸出鼻子噴的凝膠,但由於台灣空氣比較不好,鄭斌睿醫師提醒,噴之前要注意清潔一下鼻子,噴一下在鼻子,噴完再按壓1下到鼻子,可以幫助提高吸收效率,早晚各1次,間隔6小時;左右兩邊各噴1次,1天噴4回,這樣總共4次。     ● 注射睪固酮   睪固酮注射的方式也是很多人的選擇,鄭斌睿醫師表示,注射治療是3個月打一次的長效期針劑,使用的安全性與耐受程度也相當不錯,只是在施打第1針後的1.5~2個月,要再打1針加強,之後3個月打1針,此外也有台製的一些比較短效期的肌肉注射針劑,但這些針劑的濃度起伏會比較高,且短效期肌肉注射針劑,在體內比較不容易維持濃度,會有紅血球增生的副作用,這是必須特別注意的,治療前要先與醫師進行詳細溝通。     把握黃金治療期,不被男性更年期綁架   除了上面說的睪固酮製劑,鄭斌睿醫師提到,也有非睪固酮製劑,不過這些非睪固酮製劑其實都屬於非適用症使用,研究顯示它確實夠提高血液裡頭的睪固酮濃度,但它的使用時間一般都不到半年,而且使用人數少,樣本數少,建議還是使用睪固酮製劑為主,對治療與健康都比較有保障。   世界衛生學會指出,人們年輕時的睪固酮數越高,進入更年期後掉下來的幅度會較小,而且掉下來的數據也會比較慢,所以趁年輕把身體養好,遇到更年期症狀盡早就醫,其實男性更年期並不可怕。         諮詢醫師:鄭斌睿醫師 學經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 高雄榮總外科部住院醫師 高雄榮總外科部泌尿外科住院醫師 高雄榮總泌尿外科總醫師 高雄榮總屏東分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屏東東港安泰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劉光雄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七賢高美泌尿科診所院長     延伸閱讀 文章|雷射除鬍可以一勞永逸?醫師親授「刮鬍7步驟」防止毛囊炎!別再隨便對待你的刮鬍刀! 影片|老爸脾氣差、老公性慾低,突然「變了一個人」?盤點男性更年期症狀!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0.10

  • 乳頭激凸有原因?黑乳頭有可能變粉嫩嗎?「自己就能測」評估乳頭大小!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乳頭激凸有原因?黑乳頭有可能變粉嫩嗎?「自己就能測」評估乳頭大小!   炎炎夏日來臨,許多人都換上輕薄的衣物排汗散熱,或期待穿上泳裝去海邊曬太陽,但激凸的乳頭卻來搶鏡,不只影響自信,也會造成穿著上的困擾。你可能不知道,原來「整形手術」還可以幫助乳頭修形,打造乳頭外觀!究竟乳頭整形手術改善的幅度有多大,是否會影響敏感度,疤痕又該怎麼處理呢?美醫誌這次就邀請吳名倫醫師來為大家解惑,讓有乳頭困擾的人了解該如何尋求醫師的幫助。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3 乳頭乳暈的黃金比例 00:59 自行測量乳頭長度高度 01:29 乳頭縮小會影響敏感度? 01:47 乳頭縮小手術疤痕 02:27 乳頭乳暈顏色較深原因 03:37 乳暈上突起的小顆粒是什麼? 04:18 男性乳頭也能縮小嗎? 04:50 醫師貼心小建議       諮詢醫師:吳名倫醫師 學經歷: 現任安瑟美膚整形外科診所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整形外科總醫師 亞東醫學中心整型暨美容外科主治醫師 亞東醫學中心美容中心主治醫師 臺灣整型外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會員 德國水刀原廠認證抽脂專業訓練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隆乳後遺症爭議多?莢膜攣縮、乳癌風險高?帶你一次破除隆乳手術的風險迷思! 影片|除疤治療跟疤痕類型息息相關!人工皮該怎麼貼?皮膚科醫師曝「淡化傷疤」的重要關鍵!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6.12

  • 你我的友善日常!同志線上大遊行,美醫誌過往主題集合啦!

    圖、文/郭佳語      摘要  2019年5月,婚姻平權法案通過,台灣成為了第一個亞洲同婚合法的國家。在那之後,已經渡過2年的歲月囉!今年的驕傲月,美醫誌將過往相關專訪整理起來,讓我們對彼此更加瞭解,落實友善日常吧!     性別認同(心理性別)   指的是個人對於「自己性別」的自我認知,我們相信自己是「男生」還是「女生」,即是你的性別認同。舉例說明:當出生性別是男生,但自己定義為女生,那你的性別認同就是女生。     ➦ 延伸閱讀: 【跨性別特別企劃】打破性別框架,教你了解什麼是性別認同?共同尊重多元性別文化     跨性別者   跨性別者(T,Transgender),指的是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不同的情況,即稱作跨性別。性別認同是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例如生理性別女性,對自己的性別認同為男性,即是跨性別者。     ➦ 延伸閱讀: 【跨性別特別企劃】是他還是她?靈魂不自由的心情誰能懂?看跨性別者如何擁抱全新的人生!     美醫誌跨性別專訪   我的性別我決定 理解讓跨性別者勇於追尋自我         延伸閱讀|美醫誌人物專訪   女跨男者親自分享變性手術心得!人造「老二」超威猛長度大公開!     大叔曾經是女人?!女跨男變性真實案例 做最真實的自己!     變性手術有多恐怖?生活還能照常嗎?     勇敢跨越性別的族群!何謂跨性別?     性別不安   對於天生的性別特徵能夠清楚的了解,但卻不能接受和認同,便是所謂的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   普遍來說無法用心理學的方式或精神的方式來治療,患有性別不安的通常是跨性別者,最終必須靠手術來達到內外一致的情況。根據國外的統計,有性別不安的人有著40%極高的自殺率。     什麼是變性手術   變性手術(Sexual reassignment surgery),亦即透過手術的方式改變生理性別。由男性變成女性,必須摘除原有的陰莖與睪丸,重建女性所需要的器官如陰道、陰核和陰唇等;而女性變成男性則須去除胸部、卵巢及子宮等細節,重建陰莖和男性所需要的部分。   根據精神科統計,在台灣約2,000人之間會有1個人想要變性。   (一)變性手術前的評估   根據中華民國法律規定,變性手術者須年滿20歲才可進行手術。   變性手術前,須由精神科醫師做評估與診斷,期間至少長達兩年,以確定患者適合以另外一個性別來生活,初期精神科醫師也會使用荷爾蒙治療,幫助患者先適應另一種性別的生活,確認後醫師才會開立診斷書,後續則由整形外科醫師進行進一步評估的動作。   在台灣需要兩張精神科醫師診斷的證照方可執行。部份整形外科醫師也會需要家長同意書,才能開始規劃手術。     ➦ 延伸閱讀: (1)變性手術不是說變就變?原來術前需要經過這麼多道手續!   (2)跨性別者的選擇 不如先從變性手術認識起     變性手術前   變性手術(Sexual reassignment surgery),亦即透過手術的方式改變生理性別。由男性變成女性,必須摘除原有的陰莖與睪丸,重建女性所需要的器官如陰道、陰核和陰唇等;而女性變成男性則須去除胸部、卵巢及子宮等細節,重建陰莖和男性所需要的部分。     變性手術前的心理建設!醫師會有什麼建議?     做變性手術前為什麼要簽同意書?!醫師出來講清楚!     (二)變性手術的執行與術後照顧   a.男變女   通常一次就可以完成,手術時間約5個多小時,必須摘除原有的陰莖與睪丸,重建女性所需要的器官如陰道、陰核和陰唇等。   術後需依指示清洗傷口、擴張陰道、定時回診。     b.女變男   則需要3~4次階段性,除了要埋尿管外,須去除胸部、摘除子宮及卵巢,待尿管長好之後還須做陰莖重建的顯微手術,以及最後龜頭的雕刻手術,整個時程大約需要花半年的時間。     美醫誌變性手術專訪   變性手術實際操作會是怎麼做?男變女篇解析!     變性手術實際操作會是怎麼做?女變男篇解析!     變性手術大揭密!做變性手術會因為性別而有很大的差別嗎?     變性壽命會減短嗎?想達到期望術後應該這麼做     腿骨竟能變OO!?變性手術顛覆你的想像!     性傾向   與性別認同不同,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也稱作性取向,是指一個人被異性、同性吸引所產生的情感,當你喜歡的性別是什麼,你的性傾向就是什麼。   性傾向無關乎生理性別,而是與性別認同息息相關。   舉例說明:當我性別認同是男性,喜歡的是男性,那我的性傾向就是同性戀;當我性別認同是男性,喜歡的是女性,那性傾向就會是異性戀。   因此性傾向又有分為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等等的表現。       ➦ 延伸閱讀: 【同志驕傲月特別企劃】教你了解何謂性傾向!別再為同性戀貼標籤,認同、理解才是最公平的對待       表示天生的解剖構造在生物學上屬於男性或女性。   個體主觀上認為自己是男性或女性的心理認知。   指喜歡什麼樣(心理)性別的對象。     美醫誌同性戀專訪   別再標籤化同志 溫柔推翻世界的異樣眼光     我們常常聽見女生需要有什麼樣的特質,或男生又應該要展現什麼樣的模樣,並因此更加鞏固性別框架。然而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特質,不該被性別所限制,當我們認識更多特質與模樣,就對彼此「應該」要是如何有更多包容。   讓我們一起建立一個更友善溫柔的世界吧。     延伸閱讀 文章|石牆起義週年紀念日:同志、跨性別者齊聚,為平權發聲 文章|跨性別選手參加東京奧運?川普:女性運動員們注意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10.29

  • 八成婦女難逃產後憂鬱症 產後胯下痛、漏尿恐是憂鬱原因

    文/楊雅雲 圖/傅暄閔      摘要  懷孕是令人感到幸福的事,隨著寶寶健康出生,有些產後媽媽卻開始出現情緒低落的憂鬱情況,甚至嚴重者還會罹患產後憂鬱症,造成情緒及生活上的不適。若是不幸得到產後憂鬱症,產後媽媽及其家人又該如何因應呢?讓身心科醫師帶你認識產後憂鬱症,陪伴你走過情緒療癒,展開健康的生活。     暫時性的產後憂鬱情緒,產後一至二週大多能緩解   新生兒誕生之後,約有七成至八成的產後媽媽,在生產後三至五天會出現短暫的憂鬱情緒、焦躁不安、難以專心、莫名流淚、睡眠品質不佳或自我懷疑的情形,類似的精神及心理狀況持續一週至二週後,就會慢慢緩解、復原。但有些產後媽媽,憂鬱低落的情緒會繼續漫延,甚至演變成「產後憂鬱症」。     「產後憂鬱症」無法自行痊癒,需及時醫療協助   根據臨床統計,產後憂鬱症約有10%的盛行率,產後憂鬱症在產後三個月至六個月的時間,產後媽媽會出現連續二週以上的整天情緒低落,對原本喜歡的事物興趣缺缺、沉浸悲傷情緒、思考變慢、猶豫不決、懷疑自我能力、食慾不振胃口不佳,或難以入眠、容易夜醒無法入睡的睡眠障礙等情形,嚴重者甚至會有自殘或是自殺的想法。若是發現產後媽媽有上述症狀需提早就醫,以防病情惡化衍生悲劇。若是未能即時治療,相關的憂鬱症狀可能會持續數個月或一年以上。           產後憂鬱症難以自行痊癒,若沒有即時治療,可能會衍生其他的精神疾病,例如:憂鬱會變成重度憂鬱症,焦慮症狀衍生為焦慮症,容易煩心大小事、煩躁不安,或引發強迫症,過度擔心小孩的健康,造成重複清潔、洗手等狀況。更嚴重者會出現產後精神病,產生幻想、幻覺,甚至引發高自殺率或殺嬰率。     生、心理及社會都可能影響產後憂鬱   ●生理層面:產後雌激素及黃體素急遽下降,神經傳導物質(例如色胺酸、正腎上腺素等)下降都會影響情緒起伏,產後胯下痛、漏尿、痔瘡等生理不適,也會增加產後媽媽的壓力負擔。   ●心理層面:產後媽媽的角色轉換,從原本的被照顧者,需轉換成照顧者,有些媽媽對自我缺乏信心或自我懷疑,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另外,產後的身形變化,也會讓媽媽難以適應。   ●社會層面:家庭組織從原本夫妻二人,加入寶寶變成三角關係,組織的改變,需要經營建構穩定的關係,爸爸也要學習適應如何當個好爸爸的角色,爸爸角色轉換也需和媽媽一起努力,都可能造成產後媽媽的壓力。再者,家人長輩對小孩教養意見的分歧,也是新手媽媽壓力來源之一,例如餵母乳、是否吃保養品等,都可能引起家庭紛爭或是情感不悅。     體貼細微的觀察,提早察覺產後憂鬱症狀   產後憂鬱症會影響患者情緒及生活作習,產後媽媽及家人也能經由生活中細微的觀察,察覺自己或家人是否有產後憂鬱的症狀。產後憂鬱症的婦女,常會感到無由的身體疲累,做事效率降低、難以作決定,自我感覺不同於過往。家人的感覺通常更加明顯,會發現產後憂鬱症的媽媽容易心不在焉,沒有精神、變得自閉,減少社交活動等。     身心科就醫,專業療程擺脫產後憂鬱焦躁困擾   若懷疑或發現自己或家人有產後憂鬱狀況,可盡早尋求身心科醫師協助。身心科醫師李旻珊表示,醫師首先會與產後媽媽進行深度會談,了解媽媽的家庭背景及壓力來源,判斷是否罹患產後憂鬱症。   治療產後憂鬱症分為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因產後媽媽大部分都有哺乳需求,建議從非藥物治療著手,透過心理諮商紓解壓力源,提供精神營養品的補充,或最新的微電流刺激,有益媽媽緩解憂鬱情緒,另外,藉由芳香療法也能幫助媽媽舒緩焦躁情緒。   藥物治療會針對產後媽媽的身體狀況調整藥物劑量,有些人會擔心藥物對哺乳寶寶造成影響,其實不用太擔心,抗焦慮及抗憂鬱的藥物不會分泌到乳汁中,所以不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但若是鎮靜型的藥物,會導致寶寶出現嗜睡的情形,建議媽媽暫時停止服用。   李旻珊醫師呼籲產後憂鬱的媽媽,家人的陪伴及傾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產後媽媽或是朋友有出現類似症狀,千萬不要遲疑,也不要聽信網路偏方,請尋找專業的身心科醫師進行評估,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機,重拾幸福健康的家庭生活!     諮詢醫師:李旻珊醫師    現職: 捷思身心醫學診所 院長 學經歷: 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班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研究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精神科身心醫學及認知     延伸閱讀 文章|飲酒助眠不成反上癮!?失眠者必看的睡眠教學,教你睡好覺!  影片|半夜睡不著覺?當心安眠藥讓你夢遊大吃!醫師告訴你這樣才叫失眠!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3.02

  • 陸網紅曝13歲起動刀上百次,下場現形「記憶衰退、視力下降」

    文/高芷瑩 圖/傅暄閔      摘要  整形這件事往往都會等到一個人成年之後才去做,在韓國,父母更是將整形當作是禮物送給成年的子女,讓他們可以擁有更美好的外表去享受之後的人生。在大陸卻有一名女子年僅13歲就做了整形手術,至今已動過無數次手術的她,也並未因此得到滿足,就算出現了後遺症還是希望自己能夠越變越美,而她也在微博上發文表示「整容是為了取悅自己不是取悅別人,活在當下開心就好,花再多的錢也是我自己的事,失不失敗也不是你說了算。」   16歲網美「小z娜娜(周楚娜)」從小的外貌就不出眾,求學時期總是會被同學歧視嘲笑,甚至還會遭受路人的白眼與冷嘲熱諷,而她也因為這樣變得不自信,這些原因也讓她興起想整形的念頭,在人人青春無知的年紀,年僅13歲的她就去進行了整形,整形至今已17歲的她,全身上下各個部位都動過刀,前前後後花了將近400多萬,但她卻不後悔,也沒想過要停止整形這件事,對於她來說,醜才是最可怕的,與其長長久久地平凡普通的活著,不如短暫又美麗的綻放一次!   她從13歲做了第一個手術「埋線雙眼皮」後,陸續做了耳軟骨隆鼻、割雙眼皮、開眼頭、自體脂肪隆乳、大腿抽脂等醫美手術,這些整形手術也都記錄在她的微博上和她的粉絲分享。然而,從她的PO文中也可以發現,當她進行的整形手術變多,她的身體也漸漸出現不適,像是麻藥注射過多,導致記憶衰退,割雙眼皮、開眼頭太多次,眼角膜變得脆弱,視力下降等等後遺症,更大幅的影響了她的生活。     圖片來源:IG_@simoniplastic 圖說:小z娜娜做了埋線雙眼皮及耳軟骨隆鼻後的樣子   整形次數過多或許在一般人眼中會認為是病態的,但對於因為外貌美醜影響讓內心感到痛苦的人們來說,整形的次數已不是重點,能夠變美才是得到快樂且活出自我的一件事,不過還是要提醒想要整形的人,在整形前先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再去進行,才能美得漂亮又長久。       延伸閱讀 文章|驚!反骨男孩孫生隆鼻抽搐如喪屍 鼻飄屍味臉腫險毀容!  影片|隆乳必看!如何避免莢膜攣縮?想要擠乳溝植體該放哪?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1.18

  • 變性壽命會減短嗎?想達到期望術後應該這麼做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跨性別特別企劃】變性壽命會減短嗎?想達到期望術後應該這麼做   變性術前應該怎麼評估?家人真的都能接受嗎?其實對於變性者來說,在變性之前真的有很多項目及心理關卡需要克服,另外像是術後照護不為人知的部分、以及變性是不是常常會被人誤解壽命減短,顯示了一般人對於變性者的資訊缺乏。醫師在這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關鍵,如何跟變性者溝通,以及給予適當正確的建議,這些都是想要變性的人在術前必須注意到的。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0 變性手術前的準備 01:23 父母及家人對於變性手術的接受度 02:33 親子關係比手術成功更重要 04:46 術後是否要停用荷爾蒙以及對人體的影響 05:41 變性術後應避免做哪些事情及生活上的復健 06:51 變性術後的其它照護事項 08:06 何謂泡盆? 09:31 變性術後如何清潔、導尿及放置尿管 11:39 女變男手術最痛的部位 12:09 變性手術能否完全達到自己的期望 13:22 變性後壽命會縮短?是否是無稽之談 15:36 醫師執行手術的經驗分享 16:37 變性術後後悔是否能夠補救? 17:33 做變性手術的人是否有增加的趨勢? 19:24 變性者對外觀的要求是否較高? 20:25 醫師為何踏入變性這個行業? 22:06   台灣做變性手術的醫師較少是什麼因素? 22:43   醫師給想做變性手術的人建議       諮詢醫師:沈秉輝醫師    現職: 昕彤診所院長 學經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 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住院醫師 桃園榮民醫院外科系總住院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整形外科美容中心主任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外科系臨床講師   延伸閱讀 影片|變性手術多久後才可以有性行為?醫師跟你講悄悄話! 影片|什麼是性別認同障礙?跟性別不安有關嗎?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12.07

  • 「婦克漏雷射」無痛尿道探頭技術,改善女性漏尿超有感!

    文/高芷瑩 圖/傅暄閔      摘要  近年女性意識抬頭,私密處保養已不再是難以啟齒的事。女性普遍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許的婦科問題,如私密處搔癢、感染、漏尿、鬆弛等等,不但會造成自我的身心不適,甚至還會影響到與伴侶間的感情。「婦克漏雷射」改善輕中度漏尿狀況的成效已受到病患肯定,除了大家熟知的陰道探頭治療,新式的「尿道探頭技術」,更直接改善尿道括約肌閉鎖不全所導致的漏尿問題。本期的美醫新視界,將帶您了解這項新的技術,如何不動刀改善應力性尿失禁所帶來的困擾。     漏尿好困擾?想要改善,你需要先了解漏尿原因! 隨著年齡的增長,膠原蛋白的逐漸流失造成陰道黏膜老化,女性生產前後賀爾蒙變化、私密處的彈性、濕潤度、酸鹼值也受到影響。調查顯示,在台灣約有60%的成年女性受到程度不一的漏尿問題所困擾,原因包括年紀增長、生產造成的骨盆底受損以及長期負重工作,導致骨盆底肌肉及韌帶支持力降低,進而引起應力性尿失禁。傳統上,可藉由補充賀爾蒙、行為治療(如凱格爾運動)、骨盆底肌肉電刺激、電磁椅治療、手術治療(如陰道懸吊術)達到改善。而陰道雷射尿失禁治療,無恢復期無痛的特性,則為近年來頗受歡迎的治療選項。   婦產科專科醫師蔡旭坤表示,上面提到的各種方法雖然有不錯的效果,但對於起因於『尿道內括約肌閉鎖不全』所引起的第三型應力性尿失禁,效果卻會打折扣。針對這類的患者,使用尿道中段懸吊術有效卻會有傷口復原及疤痕問題。目前,婦克漏雷射針對尿道內括約肌閉鎖不全引發的漏尿狀況,推出尿道探頭技術,提供因為害怕手術而遲遲不敢接受治療的女性朋友另一項選擇。       新一代尿道探頭技術 療程時間僅需10分鐘 「婦克漏雷射」推出新一代的尿道內探頭,主要在治療尿道內括約肌閉鎖不全所造成的尿失禁,不同於過去的陰道內治療,改由從尿道進入,並使用雷射光熱能刺激尿道括約肌組織、刺激膠原蛋白的增生與重組,增強尿道括約肌的彈性,改善括約肌閉鎖不全的問題。   婦克漏尿道探頭治療流程   ● 療程前: 在尿道做局部麻醉,測量尿道長度同時導尿。   ● 療程中: 探頭進入尿道底部,再慢慢後退施打回到尿道口,分成3~4點的階段去施打,療程大約5~10分鐘。   ● 療程後: 給予口服止痛藥,可以正常如廁、正常生活,唯術後10~14天避免進行性行為。     一般民眾大多對於尿道治療較有恐懼感,婦克漏雷射的尿道內探頭技術在療程前後都會給予止痛藥劑,大幅降低療程前後不適與疼痛感,且由於治療時是由自然孔洞(尿道口)進入,不會增加手術切口,因此無需恢復期,也不影響日常作息。 蔡旭坤醫師解釋,該療程需進行三次治療,每次療程間隔時間為一個月,每年可定期回診保養。臨床上搭配陰道與尿道探頭雷射治療的患者,約有九成以上在療程後有明顯的改善。蔡旭坤醫師提到,多數的私密處療程會在冷冰冰的手術室進行,致使患者的心情更加緊張、不安,為紓緩病患的心理壓力,特別在診所內設立專屬的女性私密處診療室,有別於一般給人冷冰冰的感受,溫馨、舒適的診間,更能讓患者放下尷尬、緊張的心情去接受治療。     產後媽媽多有漏尿困擾 尋求專業醫師治療才是解決漏尿的根本 產後婦女約七成有漏尿情形,其中約有一到兩成有漏尿狀況而不自知,更未尋求治療,陰道長期處在潮濕的環境內,甚至引起私密處反覆發炎感染,因此尋求正確治療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尿道治療的操作手法或診斷都較陰道內治療來得複雜,為保障病患求診時的安全,目前僅有具婦產科及泌尿科專科醫師資格才可施作婦克漏雷射尿道治療,建議民眾在求診前務必確認醫師的專科資格。 為避免加速尿失禁的發生,蔡旭坤醫師也建議女性朋友避免久站、久蹲,儘量避免提重物及長時間抱小孩,若漏尿情況較為嚴重,除了使用健保給付的療程之外,也可以透過新式的尿道探頭技術,改善令人困擾的漏尿問題。不過,醫師也提醒,造成女性漏尿的因素眾多,私密處雷射療程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建議民眾在接受治療前可以自我檢測漏尿的原因,並尋求專業醫師問診,才能針對個人的狀況找到最適切、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諮詢醫師:蔡旭坤醫師    現職: 耀媄時尚診所 執行長 學經歷: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學中心婦產部主治醫師 埔里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任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8.09

  • 手術麻醉風險高 到底是「誰」幫你做的麻醉?

    文/翁嘉妤 圖/傅暄閔   Bossini創辦人、已故「針織大王」羅定邦孫女羅貝兒(Law Bonnie Evita)今年1月在首爾整容診所接受抽脂手術後死亡,根據死者丈夫Danny Chi在起訴書中指出,羅貝兒進行抽脂手術的現場,並沒有麻醉科專科出身的專業麻醉師,這可能也是導致她喪命的原因。 麻醉在手術過程中,可能只是一個你不會注意到的項目,但其實麻醉不僅攸關整個手術的成敗,甚至可能會影響你的性命。   專業的麻醉專科醫師 是手術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確保患者術後可以安全、舒適的甦醒。因此術前除了確認執刀醫師的專業背景外,也要了解手術過程中是否有麻醉醫師的參與,才能將麻醉風險降到最低。 麻醉專科醫師的養成相當不容易,麻醉專科醫師陳法章指出,麻醉醫師必須經過醫學院畢業,經過醫師考試、取得證書之後,再到專門訓練麻醉醫師的醫院(例如台北榮總、三軍總醫院、台大醫院、林口長庚醫院等各醫學中心)完成4年的受訓,最後通過專科醫師的考試後,才能取得麻醉專科醫師的資格。   麻醉不是醫師一人的事 團隊努力才能完美執行 對於手術中負責麻醉的人員,坊間經常使用「麻醉師」來稱呼,但在台灣專門醫事人員職業考試項目中,其實沒有所謂的「麻醉師」。麻醉除了要注意負責醫師資歷是否為麻醉專科外,還需要留意是否有麻醉協同團隊來輔助執刀醫師進行手術。 陳法章醫師表示,手術中並不是只有一人擔當麻醉的任務,而是有一整個麻醉醫師和麻醉護理師組成的專業團隊在運作,從術前麻醉醫師為患者做評估開始(包括考量患者的年紀、過去病史、過去的手術麻醉史、過敏史等),一直到手術麻醉的執行,其中麻醉過程又可細分為誘導、維持、甦醒、恢復四個階段,這些都需要麻醉團隊來為患者的安全做嚴格把關。 麻醉團隊需要各司其職,在手術過程中隨時待命,一刻都不能鬆懈。陳法章醫師解釋,團隊中是由麻醉醫師發號施令,而護理師的工作則是在一旁協助麻醉醫師,以確保手術中任何可能發生的風險,都在團隊的掌握之中。  麻醉的目的是讓人失憶?認識麻醉的主要目標 你能想像每場重大手術中,如果沒有麻醉會怎麼樣嗎?麻醉不僅可以降低手術風險,也減少我們對疼痛的恐懼,還能讓執刀醫師放心的進行手術,但麻醉執行的每一個細節,都是不容許任何模糊空間的。陳法章醫師指出,麻醉的主要目標有4點,為了安全的完成每一場手術,麻醉團隊必須齊心為此全力以赴。 【麻醉的主要目標】 1.失憶:讓患者免於手術恐懼,讓手術順利進行。 2.止痛:讓患者不會因為痛覺反應,造成心跳變快、血壓變高的情形。 3.幫助肌肉鬆弛:由於現在手術皆以微創的方式為主流,因此在麻醉後肌肉鬆弛的情形下,醫師能夠透過極小的傷口便能完成手術操作,在放鬆的肌肉下獲得較廣闊的視野。 4.維持良好的生命徵候:手術中患者施打了很多麻醉藥、肌肉鬆弛劑、止痛劑等藥劑,雖然可以幫助手術順利進行,但也會影響患者的血壓、心跳,因此掌握適當的劑量,維持患者的生命徵候,便是麻醉醫師的重要工作。     麻得太多、麻得太少都不好 麻醉講求剛剛好 手術範圍廣泛的整形外科,自然也少不了麻醉環節。整形外科手術中常見的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靜脈全身麻醉、硬脊膜麻醉。陳法章醫師指出,硬脊膜麻醉類似無痛分娩,只是施打的部位在胸椎而不是腰椎,通常是為了讓隆乳手術的患者親自確認乳房尺寸,在手術中途甦醒的麻醉方式。然而無論麻醉的程度大小,其實任何麻醉都有一定的風險,手術前一定要確認是否有專業的麻醉專科醫師全程陪同。 掌控適當的麻醉劑量,是麻醉專科醫師的職責,這項使命在整個麻醉過程中是很重要的。陳法章醫師表示,麻醉劑量會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徵候,包括心跳、血壓、呼吸等,例如過深的麻醉可能會讓患者的血壓降太低,引發休克,或可能因為呼吸抑制,造成缺氧的危險,所以需要相當精準的控制,才能確保手術的麻醉品質。   麻醉並非人人能麻 整形手術前別忘停看聽 麻醉並非只要是「醫師」就能執行,各司其職才是手術成功的關鍵。陳法章醫師建議,因為麻醉會牽扯到患者呼吸道及生命徵候的問題,基於患者的安全考量,建議整形外科醫師專心執行手術的部份,而麻醉團隊則做好執刀醫師的後盾,才能讓手術成果完美又安全。 近年來有不少因麻醉事故而引發的整形手術糾紛,針對麻醉安全,陳法章醫師提醒,患者求診前可以注意診所是否有展示專任麻醉專科醫師的執照,若沒有的話,也可以詢問診所是否有約聘麻醉專科醫師。畢竟麻醉事關重大,建議術前先做好確認工作,對自身的手術麻醉也相對較有保障。     諮詢醫師:陳法章醫師    現職: 知美整形外科診所專任麻醉醫師 學經歷: 台灣麻醉醫學會專科醫師 台灣麻醉醫學會重症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專科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3.20

  • 頭皮性質大評估!如何評估自己是乾性頭皮還是油性頭皮?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頭皮性質大評估!如何評估自己是乾性頭皮還是油性頭皮? 頭皮有分成油性頭皮或乾性頭皮,該如何去分辨呢?蔡宗樺醫師解釋,若是頭皮常冒出痘痘,有類似毛囊炎之類的狀況,則為油性頭皮;若是有頭皮屑,則是乾性頭皮。油性頭皮需要常洗頭,而不論是油性或是乾性頭皮,洗髮精都需要選擇,挑選時以不會引起上述症狀為佳!     諮詢醫師:蔡宗樺 現職: 髮拉儷美學植髮診所 學經歷: 陽明大學醫學系 醫學士(Doctor of Medicine, MD)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碩士(Master of Science, MSc) 加拿大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皮膚部 研究員 馬偕醫院皮膚科 住院醫師/總醫師 馬偕醫院皮膚科 主治醫師 清華大學特約門診 皮膚科 主治醫師 國泰綜合醫院 台北總院 皮膚科 主治醫師 亞東醫學中心 醫學美容中心 主任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2.26

  • 如何為「變性慾者」做診斷?評估方式有哪些?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如何為「變性慾者」做診斷?評估方式有哪些? 該如何去診斷「變性慾者」呢?沈秉輝醫師表示目前這方面是由精神科醫師做診斷,而條件也很嚴苛,需追蹤兩年以上由醫師確診為變性慾者,外科醫師才會幫患者執行手術,也是因為性別重製手術是較嚴重的手術,會對原本的身體造成極大的破壞,手術也存在較高的不可逆性,因此術前會需要得到兩位精神科醫師的確診才比較適合。     諮詢醫師:沈秉輝 現職: 昕彤診所院長 學經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 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住院醫師 桃園榮民醫院外科系總住院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整形外科美容中心主任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外科系臨床講師 國立國防醫學院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中華民國外科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整形外科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燒傷學會會員 亞太整形美容醫學會會員(Oriental Society of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 國際整形美容醫學會會員(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2.21

  • 究竟我該選平胸還是縮胸?手術評估要注意什麼?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究竟我該選平胸還是縮胸?手術評估要注意什麼? 平胸手術與縮胸手術皆屬較專業的手術,因此術前的評估及醫師的經驗都是需要去留意的,術後兩者的後遺症與併發症都是患者在接受手術前必須先去認知的狀況,對於手術整體的了解越深入,對術後可能衍生的問題才能去應對,是每位患者在接受任何手術前都無法忽視的!     諮詢醫師:洪敏翔 現職: 台中格嘉整形外科診所 台南凡登整形外科診所 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 學經歷: 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整形外科特約主治醫師 韓國Hanabi診所鼻整形研習 韓國Bio診所眼整形、拉皮手術研習 韓國心美眼鼻整形專門醫院研習 林口長庚整形外科研習 林口長庚顱顏中心研習 奇美醫院整形外科資深研究員 奇美醫院整形外科總醫師 奇美醫院外科住院醫師 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 韓國Bio診所研習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2.14

  • 不再害怕手術及副作用 醫師告訴你如何評估療程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不再害怕手術及副作用 醫師告訴你如何評估療程 手術前一定要先全面性手術療程評估、手術風險評估以及身體狀況評估,確認治療部位近期沒有受到任何感染,排除可能產生手術副作用的問題,例如病患有可能有出血問題,或是手術前吃通血路的藥物,醫師都會希望能夠盡早停藥,另外像針對年齡的部分,18歲以下必須要監護人才可進行手術治療。     諮詢醫師:賴釗毅 現職: 台北亞緻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學經歷: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台北長庚醫院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燒燙傷中心主治醫師 長庚醫院慢性傷口糖尿病照護團隊主治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0.12

  • 你需要更神準的數據評估!皮膚狀況「美容掃描儀一手掌握」

    文/郭佳語 圖/游捷安   2019年2月,Cherry Imaging於美國皮膚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簡稱AAD)年會上公佈他們的最新技術——掃描儀以及數據紀錄平台。 Cherry Imaging是間開發商,專注於開發臉部美容及身體美容的高分辨率掃描儀。此項公布的最新技術可將科學檢測數據更準確、客觀地送到醫師手中。該平台結合了易於使用的掃描儀以及數據追蹤軟體,可以檢測皮膚的客觀變化,例如疤痕、填充物、肉毒桿菌、身材塑型、橘皮治療、皮膚再生以及色素沉澱。 手持式美容掃描儀可以幹麼? Cherry輕薄型手持式掃描儀僅需透過單次掃描,便能從多個角度與視角取得數千張3D圖像,醫師能在患者任何部位取得圖像,不需要特殊照明或是角度調整,軟體會分析數據並提供醫師準確的比較分析,每次掃描皆能捕捉到細小的改變,像是皺紋、皮膚紋理、妊娠紋、橘皮組織、疤痕變化等等。 掃描儀未來的應用範圍? 該公司計畫將其技術的應用範圍擴大到其他皮膚病的領域,包含皮膚病的臨床治療上。Cherry Imaging也表示,現階段使用的Trace技術能使醫師與患者在治療和評估上的溝通更加有效,而在不久的將來,該公司將會發布新版本的Trace,能允許從任何位置或平台上訪問,例如像是iPad或是智慧型手機。相信未來隨著掃描儀的技術進步,搭配醫美療程的使用,人們在皮膚改善的領域能達到更完善的醫美效果。 資料來源: 1. http://www.plasticsurgerypractice.com/2019/02/cherry-imaging-launch-handheld-aesthetic-scanner-aad-2019/ 2. https://www.prnewswire.com/il/news-releases/cherry-imaging-to-launch-its-novel-aesthetic-imaging-technology-at-the-aad-300801120.html 3. https://www.yooying.com/cherryimaging 4. https://www.medicaldesignandoutsourcing.com/cherry-imaging-to-debut-aesthetic-scanner-at-dermatology-conference/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3.05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