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醫學共有61筆結果

  • 任容萱醫美初體驗,牢記美國音波認證4步驟

    文/郭佳語 圖/翁嘉妤      摘要  《山裡來了熊孩子》讓女神沒空保養?任容萱面子問題都靠它!今(6)「美國音波Ulthera®原廠防偽認證系統啟動記者會」邀請品牌大使任容萱出席,分享首次音波初體驗心得。美國音波Ulthera®回歸原廠,因坊間黑心山寨機猖獗,再度強調原廠儀器與認證醫師重要性,盼能讓消費者在求美的路上,擁有更安心、安全與有效的醫美療程。     美國音波Ulthera®原廠防偽認證記者會,呼籲避免山寨假貨罔顧權利   美國音波Ulthera®已於2023年由原廠Merz Aesthetics®莫氏醫學美容集團重掌代理權,有鑑於黑心山寨儀器流竄,大幅影響消費者安全保障,於本日(6)舉行「美國音波Ulthera®原廠防偽認證系統啟動記者會」,邀請品牌大使任容萱,以及雷射光電學會胡倩婷理事長、聖緹雅醫療集團創辦人薛博仁醫學博士、米蘭時尚診所桃園旗艦館曾繁聞院長,呼籲與分享原廠儀器以及療程安全的重要性。     美國音波Ulthera®與各大醫美診所醫師,呼籲消費者按照原廠的認證步驟保障自己的消費權益。     即時影像系統保安心,精準打擊減輕副作用   「坊間假冒的儀器,可能導致兩個問題,效果差或是副作用上升。」曾繁聞院長表示,美國音波Ulthera®原廠儀器不僅熱能跟深度穩定,即時影像系統也能幫助醫師更好評估與治療,若使用到山寨的儀器,施打時反而僅會感受到溫熱,實際上無法達到筋膜層的深度,再者由於沒有即時影像系統,有些假貨甚至是「預錄好的」影像畫面,導致音波無法打擊在正確的位置上,更遑論有些人左右臉的筋膜深度不同,缺乏顯影系統,醫師在施打時就無法準確判斷患者須施打的深度與位置,療程期間也難以避開血管或骨膜,可能導使血管受傷腫脹,或讓患者在施打過程中極度疼痛。   曾繁聞院長更指出,即時影像系統也能幫助醫師判斷探頭是否服貼肌膚表面,避免音波打在淺層皮膚導致的燒燙傷風險,更能好好地輔助醫師把關患者的療程安全,也呼籲患者尋找有原廠認證的診所與醫師。     午間的美容療程,非侵入式副作用輕微,重返日常不費力   「美國音波Ulthera®是最早進入台灣的音波療程。」莫氏醫學美容集團台灣區總經理Jorge Libanan說明,美國音波不僅安全,更重要的是快速與效果確實。一小時內的療程時間,就能維持六到十二個月,因非侵入式恢復期短暫,能允許消費者在療程後無時差地回到工作崗位,對生活模式的衝擊也相當小。   胡倩婷理事長也表示,「消費者現在最重視的就是醫美的安全與有效。」隨著消費者的安全意識抬頭,民眾可以透過不同的認證,確認所選的診所與醫師是否符合資格,例如透過醫策會針對醫院與診所做的「美容醫學品質認證」能簡單判斷選擇的醫療院所是否有完整的急救與安全保障配備,而美國音波Ulthera®的四步驟原廠認證,不僅能讓消費者避免使用到假貨,也會記載當日打的發數與能量,對安全也更有保障。     除了原廠探頭與儀器,醫師判斷不可少,美麗不盲打看得見   美國音波Ulthera®的即時顯像功能,雖能讓醫師更清楚評估施打的位置、深度與發數,然而曾繁聞院長也補充說明:「只要成年的患者就能在符合規定下施作美國音波療程,只不過不同年齡層的需要不太一樣。」例如20歲左右的消費者,可能會針對臉部嬰兒肥、下半臉的改善,30歲左右的消費者則會開始感受到輪廓線的差異。   曾繁聞院長亦分享,有些消費者反應打完美國音波Ulthera®後,臉好像脂肪減少,反而變得憔悴,但這並不代表臉部缺乏脂肪的人就完全不能做音波療程。   「無論是臉部有脂肪或沒有脂肪,都會有下垂的部位。」曾繁聞院長補充說明,像是一般雙下巴、嘴邊肉、眼袋等都會隨著老化增加體積突出。美國音波的治療,應是針對突出下垂的地方拉提改善,臉部會凹陷,通常是因為沒有將能量打在正確的位置上,因此除了使用原廠儀器與探頭外,選擇瞭解臉部結構的醫師,也是讓療程成功的關鍵。   此外,曾繁聞院長也提到,美國音波亦能與其他療程相互搭配,例如配合針劑療程,就能同時讓太陽穴、淚溝等凹陷部位填充,或是施打肉毒減少動態紋,都能透過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成果。     任容萱大方分享,日常保養輔助醫美療程,重拾零死角自信   提到皮膚保養秘訣,品牌大使任容萱表示,由於實境節目《山裡來了熊孩子》須長期在戶外拍攝,皮膚狀況容易不穩定,因此除了日常保養外,搭配沒什麼恢復期的醫美療程,可以讓整體保養效果更加倍。對於醫美療程態度謹慎的任容萱也認為,在施打療程時,醫師解釋的仔細,加上原廠認證,打完後也會收到證書以及LINE紀錄,會感覺更安心,更提到療程後的心得就像是:「你照著鏡子,看著自己從外改變到裡面,由內而外散發自信,我的美麗,我要自己掌握。」     任容萱出席「美國音波Ulthera®原廠防偽認證系統啟動記者會」擔任品牌大使,宣導原廠正貨認證流程。     美國音波Ulthera® 提供的4大步驟認明原廠認證,操作也相當簡單,透過(1)掃Line QR code開啟「Ulthera®原廠認證系統」、(2)掃描儀器QR Code檢測是否為原廠儀器、(3)掃描探頭卡片,確認探頭證書、(4)療程主動紀錄,民眾就能在完成認證後,獲得美國音波Ulthera®原廠保證卡。   美醫誌也呼籲民眾,進行療程前務必與專業醫師溝通,並認明通過原廠認證的醫師,才能避免操作不當導致的傷害,也盼能在美國音波Ulthera®層層嚴格把關下,民眾能安心地變美,並打造由內而外的自信唷!     延伸閱讀 文章|孕媽咪跟產後媽咪的醫美指南!療程與預算一次公開 影片|打眼周電音波原來不痛?眼周老化擦眼霜有效嗎?這樣保養「明亮有神」!這幾招讓眼睛細紋說掰掰!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2.06

  • 病人治不完!醫生永遠不能下班?沒有勞基法保障的主治醫師該怎麼辦?

    圖、文/翁嘉妤      摘要  我們隨時都有可能需要醫師診治,日常生活中也脫離不了醫病,但在需要醫師的時候,你是否曾經想過,這些主治醫師的勞動權益,跟你的受醫權益也息息相關呢?台灣的醫療保健水準雖然受到世界肯定,但醫事人員的勞動環境卻相當苛刻,近年來隨著大大小小的陳情活動和抗爭宣導,醫事人員的勞權開始逐漸受到關注,但主治醫師至今卻仍然沒有勞動法規規範。透過本篇深入報導,一起來了解主治醫師目前面臨的困境,以及推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又該如何關心、支持這項議題,希望未來能夠盡早使主治醫師的勞動權完善地納入法規保障,讓我們的醫療環境更加健全、平衡。     主治醫師不受勞基法保障,任意資遣、鉅額違約金時有所聞?   在亞洲社會,醫師應該是人人稱羨的職業,但其實台灣的醫療勞動環境仍有許多需要改善之處,以往我們認為光鮮亮麗、收入高的主治醫師,其背後沒有勞權保障的辛酸,是一直以來難以解決的課題,卻也是必須處理的當務之急。   在台灣只要是受雇身份,就會受到勞基法的保障,在2019年9月後,住院醫師也已經納入勞基法規定,而臨床研究醫師也被衛福部保障,在醫院簽訂勞動契約約滿至少30天要通知是否續聘。然而負責各科門診及住院病患主治診療的主治醫師,卻仍然是勞權孤兒,在沒有勞基法的保護下,不僅沒有傷病給付,也有可能遭到資方任意資遣,被迫只能狼狽離職,缺乏基本的保障。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蔡豐州醫師指出:「當你離職的時候,要簽一份叫做永不錄用,一個在醫院工作那麼多年(的醫師),他因為一年一聘、因為某些因素,他不需要開勞資相關的委員會,一些相關的權利都沒有受到保障,人家就可以直接叫你走路。」   在這樣的勞動條件下,主動權皆在院方,主治醫師可能會遇到院所惡意不續聘的情況,甚至無法領到應有的資遣費。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醫師表示:「醫師跟醫院之間這樣子簽署的契約,其實都是定期契約,也就是期滿自動失效,要開除,或者是說要跟受僱的醫師之間解除雇傭的關係,是不需要任何的成本的。」   在沒有勞基法的保障下,主治醫師面對勞動契約幾乎沒有選擇的權利,契約的掌控權也都在院所身上,主治醫師為了謀生,只能遵院方提出的契約時限、違約條款和各方面的條件,當中便可能產生不合理的勞動情況。   陳亮甫醫師說明:「醫師跟醫院之間其實很常會簽立一些契約,而這個契約是要求醫師必須要服務滿一定的時間,可是在這一定時間之內醫院可能人事改組、可能勞動條件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一些變化,使得說他萌生想要離開,或是有更好的出路這樣的念頭,可是在這個時候卻面臨到醫院要求你必須要按照契約上面的時間走完,否則就要負擔相對高價的、甚至動輒數百萬的違約金的這樣子的狀況。」     勞基法內雇主與勞工所約定之勞動契約,可區分為「定期契約」及「不定期契約」兩種。 陳亮甫醫師表示,以主治醫師的工作型態而言,可能較適合「不定期契約」, 不定期契約意即沒有終止期限,除非被裁員或自動離職,否則可以持續工作, 被迫離職時,可以視工作年資長短領到額度不等的資遣費, 只要符合退休條件,也可領取退休金。     無法生存就出來開業?醫坦言「現在不容易逃出去」   很多人對醫師的待遇感到憧憬,傳統觀念普遍認為醫師薪資高、社會地位也高,更有網友直言「醫生做到退休比比皆是」、「有幾個行業可以做到老的,醫生是其中一個」,但其實沒有勞基法保障的主治醫師,自然也沒有完善的退休制度和退休金,醫師必須要有個人的財務規劃,才能維持退休後一定程度的生活品質,在這樣的環境下,主治醫師們又該如何從中求生存呢?   蔡豐州醫師直言:「資深醫師有兩套邏輯,第一個,事已至此,大家就算了吧,就是告訴年輕世代,你就不要再想了;第二個,你如果夠強,為什麼怕人家競爭?你如果夠強,為什麼要推勞動基準法?人家把你解雇,你就去開一個診所啊,跟人家嗆聲,這種行為不是法治的體系跟民主社會要做的事情。」   陳亮甫醫師指出:「我覺得現在大家的心態就是說,我趁年輕我還可以值班,我還可以這樣子衝來衝去的時候,我多做一點事情,然後趕快把我收入累積起來,等到我生涯後期的時候,我就要離開大醫院,離開醫學中心,離開這些要值班的地方,到那個時候我去一些比較小型的醫療機構,我自己去開診所,我自己去開業,可能我的工作生活品質就可以提升。就住院醫師的時候累得像狗一樣,但是我期待就是等到我之後累積了一定的名聲跟技術的時候,然後我就出去自立門戶。」   撐不下去,就出去另闢蹊徑?滿街的開業診所,反映了市場競爭的飽和問題,而且,時不時還有個疫情來攪局。據統計2021年5~7月,因為國內疫情大爆發,當時至少有208家診所倒閉。2023年雖然已進入後疫情時代,但原先由公務預算支應的新冠確診者治療費用,轉由健保給付,病人又多至基層診所就醫,造成健保點數上升、點值下降,可能造成醫療院所陷入營運危機。   陳亮甫醫師進一步說明:「你現在怎麼跑,你跑不太出大型的醫療體系,就是小醫院也被大醫院併吞,也被它放進到它的大體系醫院,就算我去了診所,很多診所也都是聯合診所。那我自己想要去開一間小小的診所,那其實現在市場相對也飽和,這個就是一個為什麼法規的保障變比較重要的原因。」   蔡豐州醫師指出:「為什麼世界上會有勞基法這種東西,大家要去想這個源頭,基本上這些都是有原因的,整套邏輯,只有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訂。」     無法生存就出來開業?醫坦言「現在不容易逃出去」   很多人對醫師的待遇感到憧憬,傳統觀念普遍認為醫師薪資高、社會地位也高,更有網友直言「醫生做到退休比比皆是」、「有幾個行業可以做到老的,醫生是其中一個」,但其實沒有勞基法保障的主治醫師,自然也沒有完善的退休制度和退休金,醫師必須要有個人的財務規劃,才能維持退休後一定程度的生活品質,在這樣的環境下,主治醫師們又該如何從中求生存呢?   蔡豐州醫師直言:「資深醫師有兩套邏輯,第一個,事已至此,大家就算了吧,就是告訴年輕世代,你就不要再想了;第二個,你如果夠強,為什麼怕人家競爭?你如果夠強,為什麼要推勞動基準法?人家把你解雇,你就去開一個診所啊,跟人家嗆聲,這種行為不是法治的體系跟民主社會要做的事情。」   陳亮甫醫師指出:「我覺得現在大家的心態就是說,我趁年輕我還可以值班,我還可以這樣子衝來衝去的時候,我多做一點事情,然後趕快把我收入累積起來,等到我生涯後期的時候,我就要離開大醫院,離開醫學中心,離開這些要值班的地方,到那個時候我去一些比較小型的醫療機構,我自己去開診所,我自己去開業,可能我的工作生活品質就可以提升。就住院醫師的時候累得像狗一樣,但是我期待就是等到我之後累積了一定的名聲跟技術的時候,然後我就出去自立門戶。」   撐不下去,就出去另闢蹊徑?滿街的開業診所,反映了市場競爭的飽和問題,而且,時不時還有個疫情來攪局。據統計2021年5~7月,因為國內疫情大爆發,當時至少有208家診所倒閉。2023年雖然已進入後疫情時代,但原先由公務預算支應的新冠確診者治療費用,轉由健保給付,病人又多至基層診所就醫,造成健保點數上升、點值下降,可能造成醫療院所陷入營運危機。   陳亮甫醫師進一步說明:「你現在怎麼跑,你跑不太出大型的醫療體系,就是小醫院也被大醫院併吞,也被它放進到它的大體系醫院,就算我去了診所,很多診所也都是聯合診所。那我自己想要去開一間小小的診所,那其實現在市場相對也飽和,這個就是一個為什麼法規的保障變比較重要的原因。」   蔡豐州醫師指出:「為什麼世界上會有勞基法這種東西,大家要去想這個源頭,基本上這些都是有原因的,整套邏輯,只有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訂。」     主治醫師加入勞基法會遇到什麼困難?錢和時間怎麼算?   勞基法行之有年,已經擁有相當完善的體系和檢查機制,從住院醫師適用於勞基法的先例,主治醫師或許也可以研擬,該如何透過納入勞基法來改善勞動環境現況,但是雖然勞基法看似很完美,只要將主治醫師加入保障範圍,所有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嗎?納入制度後會遇到的問題,可能不如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蔡豐州醫師直指:「現在最主要的阻礙在勞基法,主要是資方(認為)所有的保障都是要由我來出錢,資方跟勞方有矛盾,資方一定會覺得說,如果納入了,醫師的工時怎麼計算?醫師為了救人,怎麼可以有什麼時間限制呢?但如果這樣講很多行業,照理說都不應該納入勞基法。」   陳亮甫醫師舉例:「如果說我這是一位外科醫師,他今天白天開了3台手術,有3個病人現在還在醫院裡面做休養跟照顧,他今天利用白天的上午4個小時的時間完成這3台手術,下午他看了1個門診,到下午5點的時候他離開醫院,下班之後如果說他前面的這些病人出了狀況,他可能還是得回到醫院裡面,可以說是只要他還有一個病人,他的下班時間就不存在,在這個狀況之下去限制工時,就會變得非常地困難。」     假設主治醫師若早上進行手術,下午看診後下班休息, 一旦早上開刀的患者有狀況,可能還是得回醫院待命, 導致醫師的工時沒有盡頭,只要還有醫療需求,就必須隨時回到密集的工作型態。     這就是現階段施行的困難點之一,要讓醫師適用勞基法規保障,由於主治醫師的職業屬性較為特殊,不同於下班後較不需要待命的住院醫師,主治醫師是經常需要隨時待命或候傳的,但目前勞基法中並沒有規定這樣的工作型態。因此該如何制定醫師的工時上限,就是一個相當困難的課題,特別是人力缺乏的醫院在交接的安排上也就更加不易,主治醫師隨時都有可能被叫回醫院,回到密集的工作型態,若要將這些時間歸類為加班,那加班成本就有可能變成一個巨大支出。   因此為了因應勞基法的適用,醫療體系也就需要補充更多的人力,但以目前現有的醫療資源而言,能夠增加的總額如果無法跟著擴大,也就會影響醫事人員的報酬。這種情況對於人員較少的偏鄉醫院而言,衝擊更是巨大,院所因為無法符合法規,可能就會影響經營的意願,不只讓醫師失去工作機會,也讓偏鄉的民眾失去就醫的權益。   除了工作時數以外,醫師的薪資也是一個困難點,陳亮甫醫師繼續說:「大家可能會預期一個醫師,他至少應該要月入個10萬、20萬,可是實際上在一個醫院裡面,可能是只有十分之一的比例是屬於固定的,另外十分之九的比例都是業績。」當醫師工時受到限制,報酬也就理所當然的減少了, 這也是讓部份醫師擔心的問題,一部份的醫師對納入勞基法保障也就有所疑慮,擔心改變帶來的影響。     陳亮甫醫師表示「目前許多院所和醫師的做法,是採低底薪高獎金, 或高抽成比例的工作條件約定,鼓勵醫師多增加業務量, 對醫師而言,多做事才能幫助醫院與增加薪資, 因此醫師反而擔心若有工時限制,就不能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上。」     此外,因為主治醫師的薪資沒有固定比例,浮動較大,因此像是退休金,若用平均值來做計算,就會多了許多成本考量,可能會造成醫療院所的財務負擔,而當院所的經營受到影響,自然也就衝擊到醫師的生計問題。   顯然,勞基法是無法直接套用於主治醫師身上的,但主治醫師的職業類型雖然特殊,不代表就必須在過勞的環境下超時工作,醫師也是勞動者,理應有法律保障醫師的勞權。現階段政府的當務之急,應該要與相關單位溝通,研議出符合現況、讓勞資雙方都能接受的規則。     在加與不加之間,還有第三條路?先取得基本保障   主治醫師的勞動條件,其實是環環相扣的,從醫療資源到制度、體系,甚至到健保規範等,都會影響到醫師的勞動環境,要改善現有勞動條件,並非將主治醫師全部納入勞基法保障這麼簡單,若強硬實行,可能還會造成醫療資源分配上的衝擊,那麼還有沒有其他做法,可以讓主治醫師先擁有基本的勞動權益呢?   陳亮甫醫師指出:「有沒有可能我們今天先把我剛剛所提到的其他點,不管說是職災,或是最低服務年限、違約金、定期契約等等的,這一些相對地跟工時和勞動業務量比較沒有那麼直接相關的議題,可以把它拉出來,然後專門地放到一部法規裡面去做一個保障,先不要去談工時,或者說先避免去碰觸到敏感的醫療業務量的問題,但是我們先讓醫師跟醫療機構所簽出來的這一紙契約,先不要出現一些非常奇怪的條文,這其實我覺得是這一兩年我們在思考的一個第三條路。第一條就是維持現況,第二條就是我們直接納入勞基法,第三條路也許就是把勞基法裡面一些概念抽出來,專門放到另外一部法規裡面,試圖地去先保障一部份的權益。」     陳亮甫醫師坦言「由於勞基法在主治醫師的工時劃分上仍有很多疑義, 因此是否能夠不先談工時及業務量的問題,先追求讓勞動契約合理、有保障, 這是工會目前思考的第三條路。」     然而特別建立一個專章或特別條例,可能在挑選適合納入的條例時,使其他權益喪失,或是陷入不知道該由衛福部或勞動部管轄的處境,這也是該如何制定法規時,所需面臨的難題。   蔡豐州醫師表示:「主要精神是在傷病跟死亡,以及它任意資遣這件事情,因為我們有這個工作權,我們的工作權在沒有法案的保障之下,今天就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不管你今天採訪了勞基法或相關的法,上層結構永遠都是醫界最忽略的,所以我們在這裡呼籲大家,大家都應該更對自己的同行抱有更多的寬容跟照顧。」     蔡豐州醫師說道「沒有說勞基法是完美的,或是醫師法要推動的就是不完美, 而是說盡早通過一個大家可以認可 接受的條例,是來保障勞動權益的, 這就是我們今天最重要的,我們想要呼籲的精神。」     勇於捍衛自身勞權,在健全的環境下,進行守護健康的工作   創造一個讓主治醫師安心工作的環境,是需要更多人的關注與支持的,推動法律保障醫師勞權的路並不容易,但這條道路上最大的困難,是事不關己的冷漠和消極。   陳亮甫醫師說道:「我覺得我們真正要面對的最大的對手,是我們的冷漠,是我們的不討論,是我們抱著一種心態,就是這個問題應該我不會這麼倒楣碰上吧,或者是說,以後真的不幸的遇到了,我再來想辦法這樣子的心態,那我們的進度就會非常非常地緩慢,不管今天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希望醫師回歸勞基法保障,或者說今天我們是希望另外訂定一部法律,例如說用醫療法或其他的這些法令來保障醫師的權益,我覺得冷漠都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主治醫師若要納入勞基法,確實有許多因素需要考量,需要嚴肅審視,但若只有少數人去努力爭取權益,那改革便會難以推行,因此以實際行動表達訴求,或是給予相關團體支持,對改變醫療勞動環境才是正向、健康的發展。     參考資料: 1. 9成醫師不受勞基法保障 民團籲立院速修《醫療法》(Yahoo新聞) 2. 讓醫師變醫奴的定期聘僱契約(Dr.131醫生醫) 3. 工時超過20小時、扛生死協商...勞基法能解救住院醫師的過勞嗎?(今周刊) 4. 熱議題/診所難敵疫情倒閉潮 下波還有少子化(聯合新聞網) 5. 獨/醫療院所門診暴量健保點值低 衛福部補助方式出爐(聯合新聞網) 6. 臨床研究員(Fellow)與醫療機構訂定聘用契約注意事項條文說明(衛生福利部) 7. 醫師納入勞基法──給醫病的啟示(獨立評論) 8. 定期契約?不定期契約? 兩者差異及適用範圍?(中華民國勞資關係服務協會) 9. 住院醫師納勞基法只是開窄門 工會盼主治醫師獲保障(聯合新聞網)       諮詢醫師:陳亮甫醫師    學經歷: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 現職台北市醫學中心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 台大醫學系畢       諮詢醫師:蔡豐州醫師    現職: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醫學博士教育部部定副教授 台北市生物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名譽理事長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秘書長 消基會/醫策會醫療委員 前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         延伸閱讀 影片|只要還有病人,我就無法下班!主治醫師沒有勞基法保障?逃不走的醫生怎麼辦? 影片|不錄了不錄了!醫生喝著喝著就哭了?對醫學系後輩喊話「活下去!」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1.15

  • 不錄了不錄了!醫生喝著喝著就哭了?對醫學系後輩喊話「活下去!」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不錄了不錄了!醫生喝著喝著就哭了?對醫學系後輩喊話「活下去!」   在傳統觀念中,「醫師」普遍被認為是社會地位和薪資待遇都極高的工作,是不少人眼中的夢幻職業,但其實,醫師可能不如你想像中的光鮮亮麗!到底身為醫師要承受怎麼樣的壓力呢?   來聽聽鍾雲霓醫師分享自己是如何帶著小孩在深夜直奔醫院開刀,又是如何從暖心病患中找到從醫的意義,如果可以選擇,還會想要當醫師嗎?對於婦產科的沈思宏醫師而言,任何一個小小的問題都是攸關寶寶生命的重要抉擇,背負著這些沉重的責任,醫師的心理壓力又有誰能體諒呢?跟著我們一起來看看沈醫師是如何抒發情緒的吧!   本集可能顛覆你以往對醫師「爽賺」的印象,了解原來醫師背後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壓力,看完後對於醫師應該會有更多尊重與包容吧!如果你是正就讀於醫學系的學生,或是初出茅廬的年輕醫生,本集也有兩位醫師對各位學弟妹的留言,到底是叫你快逃呢,還是傳授什麼撐下去的撇步呢?看完你就知道!醫師節當然就要看這個啊!     各節重點: 00:08 醫師背後承受的壓力 01:38 為了工作哭過嗎? 03:35 平時怎麼抒發壓力? 04:07 工作上遇到的暖心事 05:58 給過去自己的一段話 06:35 給年輕醫生的一段話 08:32 如果不當醫生? 08:45 跟十年後的自己說一段話       諮詢醫師:沈思宏醫師    學經歷: 禾馨婦產科診所 主治醫師 禾馨民權婦幼診所 兼任醫師 幸福婦產科主治醫師 萬芳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萬芳醫院婦產科研修醫師 萬芳醫院婦產科住院醫師/總醫師 中華民國婦產科專科醫師 醫用超音波醫學會會員       諮詢醫師:鍾雲霓醫師 學經歷: 鍾雲霓外科診所院長 如一聯合診所微創痔瘡手術專任主治醫師 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大腸直腸外科/微創痔瘡手術專任主治醫師 日本大腸肛門醫學會會員(JSCP會員番號K123) 東京辻仲病院婦女肛腸外科部進修醫師 第七屆東京大腸直腸外科會議會員 渾然天成聯合診所微創痔瘡專任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術前準備知多少?手術要成功,病患的信任最重要! 影片|只要還有病人,我就無法下班!主治醫師沒有勞基法保障?逃不走的醫生怎麼辦?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1.13

  • 反對教育部增設藥學系,藥師上街陳情籲重視總量管制

    文、圖/翁嘉妤      摘要  慈濟大學明年增設藥學系,預計招收30名學生,引發藥界反彈。反藥學生增額聯盟發起陳情活動,聯合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聯會、本土小牙醫聯盟(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維護中醫總量管制聯盟、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目標於9月28日向行政院長遞交陳情函,表達希望政府停止所有大學設立新的藥學系,並將藥學系學生總額入法的訴求。     教育部同意慈濟大學增設藥學系,藥師反彈站上街頭   慈濟大學於今年8月11日行文教育部,擬在113學年增設藥學系學士班,開放30個名額,教育部於9月6日函覆慈濟大學同意增設,此舉引發議論。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於9月26日接受媒體採訪直言,開設專業科系前,應當徵詢相關團體意見,藥師公會有近4萬名藥師,是台灣最具代表性藥師團體之一,但教育部卻未徵詢公會意見就做決定。黃金舜呼籲政府落實改革,重新檢討藥學生名額,改善藥師的養成教育。   反藥學生增額聯盟召集人沈采穎藥師表示,政府去年7月允諾維持現行藥學生總額之前提下,請教育部進行各校藥學系評比,重新檢討各校藥學系員額,如有空出之員額,可供他校新設藥學系,或供既有藥學系增加員額,此後續再由專家會議予以審查決定,現今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通過慈濟藥學生增額案,使得眾人只能在928站上街頭,親自向院長表達在校學生及基層藥師的心聲。   雖然藥師公會全聯會9月26日發佈聲明表示,此928陳情活動非由公會發起,公會未涉及該活動的規劃、宣傳或經費支助等一切事宜,但對於活動表示尊重,該活動也在國內批踢踢實業坊(PTT)、Dcard等討論區引發眾多網友響應。沈采穎藥師指出,此行來到行政院,主要是表達對現今醫療政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不滿,更要捍衛藥師對民眾用藥安全的使命。         藥師市場已供過於求?各界籲政府研議總額管制制度   教育部26日表示,根據大學法規定,增設系所(含藥學系)屬大學自主權責,學校可衡酌自身辦學條件提出申請,並由教育部依程序進行專業審查,過程均會邀請衛福部參與,綜合衛福部及領域專家意見,衡酌慈濟大學113學年申設藥學系學士班,相關教學資源且對培育的畢業生提出人才留任機制,符合衛福部強化東部地區藥師人力需求的政策,因此同意慈濟大學設立藥學系。   設立藥學系一舉引發熱議,藥界擔憂破壞當前藥事人力市場平衡。黃金舜表示,台灣藥學系一年的總額就是1,142名,醫學系則是1,300名左右,依照國外每3位醫師須有1名藥師配合的比例,台灣明顯已經超出很多,在先進國家,每1萬個民眾,會有8.6個藥師提供服務,而台灣則已到達13人,不宜再過度培養藥師。黃金舜進一步舉例,日本曾一度廣設藥學系,已產生資源的浪費,政府不應招生困難就放任熱門科系招生。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表示,護理環境缺的不是護理學生名額,每年護理畢業生約有1萬4千多名,但卻不願投入職場,因此真正該改善的是護理勞動環境。維護中醫總量管制聯盟也指出,每年有365名中醫師充滿熱情地取得執照,卻只有265名中醫師能夠實際執業,這並非中醫師人才不足,而是執業環境的困難和不利情況所致。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聯會理事長蔡豐州提到,「總量管制」是世界趨勢,藉由避免「過量」導致的市場供需競爭和品質劣化,進而維持長遠專業水平,保障民眾醫療安全。本土小牙醫聯盟暨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代表林元敏表示,總量管制不僅關係到醫事人員的訓練品質,也關係到將來對病人的服務品質,108年成功大學新設立牙醫系時,招生名額是從各校牙醫系縮減名額而來,因此不影響整體總額,可為總量管制之範例,期望政府能重視教育的公平正義。   藥師公會全聯會指出,藥學教育制度與藥師執業品質、藥師人力市場,以及國民用藥健康有重大關係,不應貿然增額,相關主管機關應盤點目前藥師人力市場情況,分析其中問題,並深入了解各藥學系員額、課程、師資等情況,訂定制度推動藥學教育全面改革,精進教學品質。   教育部26日回應,對於藥師人才培育,教育部表示,除了須有完善師資、課程及教學設備等條件外,也應符合國家發展人力需求,後續衛福部將評估藥師總量管制名額,並依評估結果會同教育部,邀集相關公協會、各藥學系共同建立平台,商定檢視指標並調配招生名額,共同強化健全藥師的培育及均衡。       資料來源: 1. 【新聞稿】教育部與衛福部同意設立各校系員額協商平台 研議藥學生總額管制制度(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2. 慈大將增設藥學系引議 教部:強化東部藥師人力(中央通訊社) 3. 反對慈濟超額增設藥學系 藥師公會:莫忘流浪教師前車之鑑(聯合新聞網) 4. 慈濟大學設藥學系引藥界反彈 藥師公會:已協商研議總額制度(自由時報) 5. 慈濟大學新設藥學系!公會怒批「霸王硬上弓」恐釀流浪藥師潮(ETtoday新聞雲) 6. 加設藥學系恐增流浪藥師 藥師公會直言被教育部「霸王硬上弓」(工商時報) 7. 【新聞稿】保障民眾醫療安全,捍衛總量管制維護(反藥學生增額聯盟)     延伸閱讀 文章|美醫誌上課囉!醫護人員名稱別亂叫!護士、護理師傻傻分不清? 影片|想當醫生到底有多難?醫學系考試壓力超大?急救現場只是個礙事的路障?揭密醫師養成的血汗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9.28

  • 麻醉手術前禁食8小時,胃部還有食物?麻醉醫師提醒這件事要注意!

    文/郭佳語 圖/翁嘉妤      摘要  目前廣泛運用在減重以及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藥劑,主要成份為GLP-1腸道荷爾蒙的類似物,會讓使用者的食慾下降、食物攝取量減少、血糖降低,連帶也使體重減輕。然而近期美國與加拿大的麻醉醫師發現,若在做鎮靜麻醉手術前,如有使用這類藥劑,務必要小心謹慎。     什麼是GLP-1類似物?   GLP-1是種本來就存在於腸道內的荷爾蒙,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延緩胃部排空,並降低血糖,但由於半衰期很短暫,藥廠開始開發類似GLP-1的藥物,以延長此效果的作用時間,而現在常見的成份,分別為Liraglutide(音譯:利拉魯肽)以及Semaglutide(音譯:索馬魯肽),並且作為減重筆以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藥劑被普遍地使用。     鎮靜麻醉前,這些胃部食物還沒消化   美國和加拿大的麻醉醫師發現,有越來越多使用Wegovy或Ozempic藥劑的患者,因其含有Semaglutide(索馬魯肽)成份,會影響腸胃和大腦間的訊號,藉此控制食慾與飽足感,並減緩消化速度,使得即使空腹6~8小時後,胃裡的食物仍舊還未完全消化,導致吸入性肺炎的風險增加。   在今(2023)年6月,美國的麻醉醫師協會也發佈了用藥指南,建議有需要麻醉手術的患者,除了在手術當天不要使用這類的藥物之外,在手術前一週也須暫停每週固定的注射療程。波士頓麻塞諸塞州總醫院的麻醉醫師Ion Hobai(音譯:伊昂霍拜)甚至在加拿大麻醉學雜誌(Canadian Journal of Anesthesia)撰文寫道,基於索馬魯肽的成份在身體裡存留的時間,麻醉手術前的停藥時間應至少約三週左右,也就是比現在規定的時間拉得更長。     到底要停藥多久才安全?   加拿大麻醉學雜誌的副主編Philip Jones(音譯:菲力浦-鐘斯)提及,「三週後,90%的藥物都會從體內消失,希望到時一切都能恢復正常。」儘管如此,目前並沒辦法確定在服用含有索馬魯肽的藥物後,得花多久時間才能保證麻醉手術的安全,有許多患者也可能不會提前看醫生,並能順利在三週前停藥。   目前幾份特別嚴重的報告,包含麻醉醫師霍拜的病人,在禁食18小時後還是吸入胃裡殘留的食物;北卡羅來納州的教堂山,一位31歲的女性在使用含有低劑量索馬魯肽的藥劑後,即使禁食10個小時,在做術前的內視鏡檢查後,發現胃中仍有食物。霍拜也正在進行一項約200名患者的回顧性研究,並在目前的階段中,發現與巴西的另一項小型研究相符——在該研究中,約有1/4的患者,在服用過索馬魯肽的成份後,即使停藥10天,胃中仍殘留食物。   美國的麻醉醫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因此建議醫師們,對於沒有暫停使用藥物的患者使用不同類型的麻醉方式,或是推遲手術執行的時間。     停藥然後呢?   儘管如此,若非得進行麻醉手術,停藥三週也可能引發別的問題。例如用此成份藥劑作為減肥方式的人,可能會因為停藥而重新增加體重。若是糖尿病的患者,在停藥期間就必須找尋別的方式來控制血糖。不管如何,麻醉醫師霍拜建議,正在使用Wegovy或類似藥物的人應盡早告知醫師,以避免手術期間的風險。   「這是一種嚴重的潛在併發症,每個服用此種成份藥物的人應該都要知道這一點。」霍拜說。   不管如何,麻醉在手術中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除了要縝密掌握患者的生命徵候,過程稍有不慎,都可能導致手術風險並影響性命安全,因此在進行麻醉手術前,患者務必要與醫師好好告知自身狀況,例如過去病史、用藥情況、是否有過藥物過敏等,並如實轉達,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命健康。     資料來源: 1. https://apnews.com/article/wegovy-ozempic-weight-loss-drugs-surgery-anesthesia-6e2556948334d0c6aa2ee0c7cbacb77d     延伸閱讀 文章|手術麻醉風險高 到底是「誰」幫你做的麻醉? 影片|手術室中的守護神!麻醉醫師的工作你知道嗎?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8.22

  • 只要還有病人,我就無法下班!主治醫師沒有勞基法保障?逃不走的醫生怎麼辦?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只要還有病人,我就無法下班!主治醫師沒有勞基法保障?逃不走的醫生怎麼辦?   以往我們可能會很羨慕「醫師」這個行業,但是你知道嗎?其實主治醫師是沒有納入勞基法保障的,醫師們的工時、聘僱、退休以及離職違約金等問題層出不窮,在沒有保障的環境下工作,會衍生什麼問題?有什麼辦法能夠改善呢?等等,這干我的事嗎?這件事或許現階段與你無關,但意外狀況每天都在發生,像是行車擦撞、工傷意外、事故傷害、疾病等等,你隨時都有可能需要醫師診治,我們的生活也脫離不了醫病。在這樣高需求量的情況下,主治醫師的權益卻沒有獲得保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主治醫師面臨的現況吧。     各節重點: 00:27 醫師不受勞基法保障? 01:24 沒有傷病給付、一年一聘任一資遣 02:28 不合理的離職違約金 03:14 退休制度缺乏保障 03:34 對法規保障心態消極? 05:21 納入勞基法可以改善?——①簽訂契約時的保障 06:06 納入勞基法可以改善?——②避免不合理的違約金 06:51 勞基法的優點? 07:54 推動勞基法的爭議:資方成本增加 07:54 推動勞基法的爭議:難定工時上限、加班標準 10:26 推動勞基法的爭議:醫師收入會受影響? 11:58 到底該怎麼保障主治醫師權益?       諮詢醫師:陳亮甫醫師    學經歷: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 現職台北市醫學中心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 台大醫學系畢       諮詢醫師:蔡豐州醫師    現職: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醫學博士教育部部定副教授 台北市生物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名譽理事長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秘書長 消基會/醫策會醫療委員 前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         延伸閱讀 文章|看醫生時偷錄音做記錄?就醫偷錄影求自保?你可能已經違法了! 影片|想當醫生到底有多難?醫學系考試壓力超大?急救現場只是個礙事的路障?揭密醫師養成的血汗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7.24

  • 記住這3個圖案,醫美前一定要知道!擔心整形手術後遺症?必做認證功課!外國朋友也適用!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記住這3個圖案,醫美前一定要知道!擔心整形手術後遺症?必做認證功課!外國朋友也適用!   在做醫療療程前,你知道該如何選擇安全且可靠的診所嗎?今天這集的美醫學英文,我們邀請到醫策會執行長王拔群醫師,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找診所的小訣竅,來看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標章到底有什麼功能~準備好我們就開始上課囉!   Do you know how to find out a safe and reliable clinic? Well don't worry! In this episode, Dr. Wang, th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Joint Commission of Taiwan, can give us some easy tips to find safe and reliable clinics! Stay tuned and let's find out more!     各節重點: 00:00 Preview 精彩片段 00:10 Opening 開場 00:34 Introduce 內容介紹 02:19 Conversation 會話 03:19 Topic 今日重點 05:23 Keywords 單字教學 05:51 Idiom 俗語教室       諮詢醫師:王拔群醫師    學經歷: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執行長 國泰綜合醫院品質管理部主任 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級主治醫師 輔仁大學醫學系、中央大學生醫理工學院教授 台灣醫療品質協會常務理事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常務理事     延伸閱讀 文章|又見醫美無照行醫、枉顧病人安全!幫你做療程的是「真」醫師嗎? 影片|雷射、隆鼻、玻尿酸!微整形百百款,最高CP值攻略指南一網打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2.05

  • 醫策會品質認證授證,逾百組團隊獲專家肯定,守護民眾健康

    文/郭佳語 圖/翁嘉妤      摘要  今(29)日,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以下簡稱醫策會)舉辦品質認證授證典禮暨記者會,近百餘團隊授證,將提供民眾更佳醫療環境與選擇。     為鼓勵提供民眾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且提升跨領域、跨團隊之間的溝通並整合資源,醫策會推出各項醫療品質認證,自診所到醫學中心,盼能提供民眾更安心健康的就醫環境。於2009年推出多項品質認證至今,醫策會已認證約900個醫療團隊,即使過去一年受疫情影響,本次仍有109個團隊通過認證標準,盼能提供民眾更佳的照護服務。     圖說:醫策會致力為國人健康把關,透過品質認證提供優質的醫療機構予民眾參考,授證典禮也邀集到許多醫界專家共襄盛舉 (左四為衛福部劉越萍司長、右四為醫策會林啓禎董事長及醫策會董監事與各類別品質認證召集人合影) 圖片提供:醫策會     6大認證,109組團隊,攜手打造良好醫療品質   本次有授證的項目分別為:   ● 疾病照護品質認證   針對冠狀動脈疾病、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心衰竭、腎臟病、創傷性腦損傷、疼痛照護、關節置換、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疾病項目,評鑑醫療機構所提供的跨領域團隊合作、整合資源,且是否展現團隊照護特色及價值。     ● 健康檢查品質認證   針對健康檢查服務評鑑,鼓勵醫療機構重視受檢者的健康管理觀念與機構內團隊整合運作,檢核項目包括機構合法性、驗證人員資格與教育訓練、安全與風險管控、服務、品質等五大面向,以接受健康檢查的患者角度出發,評估機構服務特色與品質。     ● 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   針對提供提供美容醫學服務的醫院、診所,評估療程施作的安全、儀器設備的管理,減少醫病資訊不對等,提供民眾安全且魅力的醫美品質服務,強調「專業提升、顧客關係管理、智能化管理、創新服務展現及顧客經驗」等項目。     ● 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   此認證項目將評估醫療機構「專業人員資格、資訊透明、環境安全、專業及安全的醫療行為、突發事件緊急應變措施、客訴處理追蹤服務等基本品質面向」等面相,以保障民眾的就醫安全。     ● 診所細胞治療品質認證   針對醫院執行的細胞治療技術為主,推出細胞治療執行品質認證,確保病人在接受相關療程時,機構運作管理與醫療作業方面皆能獲得良好保障,例如環境與設備的維護,採檢與注射照護安全等,確保施行品質並保障就醫者的權益。     ● 品質認證優秀論文發表獎勵   為今年首推的品質認證,用以鼓勵「通過認證的機構」將其照護成果發表,以擴大優良的醫療照護模式效益。     圖說:分別為疾病照護品質認證82組,健康檢查品質認證6組,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4組 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7組,診所細胞治療品質認證6組,品質認證優秀論文發表獎勵4組 圖片提供:醫策會     醫策會品質認證項目、標章及授證團隊數     認證項目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 疾病照護品質認證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82 健康檢查品質認證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6 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4 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7 診所細胞治療品質認證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6 品質認證優秀論文發表獎勵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4         與時間賽跑,強調跨院際整合,掌握腦中風關鍵治療時刻   自2017年,醫策會推動「疾病照護品質認證」的腦中風照護認證項目後,亞東醫院腦中風團隊已於本次二次獲得認證,整合責任區域內的8家醫院,建立區域聯盟雙向轉診。而員林基督教醫院與彰化基督教醫院合作遠距照護,能為短時間需即刻醫療診治的病人,遠距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   根據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長期為我國十大死因的前四名,相信藉由提升腦中風照護品質,提供更即時或更有利於病人的救護方式。     醫策會:持續引領國內醫療機構,將民眾照護效益最大化   本次受證活動亦邀請台北榮總傅中玲教授、昕新智慧診所朱光恩院長,進行失智症照護、腸胃鏡健康檢查等照護特色的標竿分享。醫策會指出,將會持續引領國內醫療機構,提供專業建議,讓民眾接受更卓越的醫療照護服務,使更多病患受惠。       延伸閱讀 文章|優質醫療機構在這裡!醫策會推品質認證,118團隊通過評定 文章|又見醫美無照行醫、枉顧病人安全!幫你做療程的是「真」醫師嗎?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1.29

  • 出國旅行有哪些防疫英文?疫苗證明、黃皮書怎麼說?疫情後旅遊你必做的功課!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出國旅行有哪些防疫英文?疫苗證明、黃皮書怎麼說?疫情後旅遊你必做的功課!   大家已經都做好要出國玩的準備了嗎?但在出國旅遊前,你有確認過最新的相關政策嗎?今天我們就要來聊聊這個,準備好你的筆記,來跟著MEnglish學英文保健康吧!   Are you ready to travel abroad?Hey! Before you go, wait a minute! Have you checked the latest COVID measures yet? Today we will talk about this. Listen carefully, and let’s get ready to have some fun! Follow MEnglish to learn English and keep healthy!     各節重點: 00:00 Preview 精彩片段 00:15 Opening 開場 00:46 Introduce 內容介紹 01:30 Conversation 會話 02:11 Topic 今日重點 04:06 Keywords 單字教學 05:01 Idiom 俗語教室       諮詢醫師:林哲弘醫師    學經歷: 馬偕紀念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外傷科主治醫師 中山大學醫學系     延伸閱讀 文章|防疫常備藥有哪些?後疫情時代必備的6大類藥品!新冠肺炎輕症吃這些 影片|準備解封啦~旅遊必備藥品看過來!不怕上吐下瀉,就怕沒準備!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1.14

  • 想當醫生到底有多難?醫學系考試壓力超大?急救現場只是個礙事的路障?揭密醫師養成的血汗淚!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想當醫生到底有多難?醫學系考試壓力超大?急救現場只是個礙事的路障?揭密醫師養成的血汗淚!   我們普遍都認為「醫師」擁有比一般行業還要高的社會地位,但要成為醫師可不是件易事,光是追求醫學院畢業,就是相當辛苦的過程,而實際上究竟要怎麼樣才能成為一位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中間要經歷多少辛苦的歷程呢?美醫誌邀請黃昱豪醫師來與大家分享,讓一般民眾或是正在考慮這個行業的考生們,更了解醫師這個行業的養成艱辛,也希望可以給醫學系的後輩們加油打氣,使其更能夠面對往後一路上可能會面臨的種種挑戰。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54 醫師養成路上的經驗 02:07 醫學生要考哪些考試? 04:26 住院醫師的主要工作? 05:31 什麼是總醫師? 06:42 見習醫師為什麼是路障? 07:40 醫師給醫界後輩的建議       諮詢醫師:黃昱豪醫師    學經歷: 頤森美學診所院長 義大大昌醫院國際美容醫學中心特約主治醫師 亞緻整形外科診所特約主治醫師 依心唯美整形外科診所特約主治醫師 義大大昌醫院國際美容醫學中心創科科主任 林才⺠整形外科診所副院長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護士、護理師傻傻分不清楚?尊重護理人員,是改善護病關係的第一步 影片|醫師袍推薦「這樣穿」才帥?原來醫師手術都不穿內褲?揭密白袍和刷手服的各種都市傳說!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9.26

  • 強震後經常有「地震幻覺」?看到災情報導就難掩焦慮?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心理調適

    圖、文/翁嘉妤    摘要  台灣本月地震不斷,除了18日台東縣池上的6.8強震,19日花蓮縣卓溪鄉也發生5.9的有感地震,許多餘震和災情也讓民眾感到惶恐不安,甚至產生「晃動幻覺」,感覺隨時都有地震在發生,提心吊膽下一次強震的來臨,這種災難後常見的情緒反應究竟該如何緩解?如果你身旁有親友的心理健康出現狀況,我們又該怎麼幫助他們呢?     地震後常有「天搖地動」的幻覺?認識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根據衛福部公佈的資料指出,在面臨天災人禍等重大事件後,可能會產生急性壓力症候群(Acute Stress Disorder,簡稱ASD),若超過一個月則可能演變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包括易怒、過度警覺、失憶、易受驚嚇、惡夢、失眠、性格大變、情感解離、麻木感等情緒,或者是想逃避引發創傷回憶的事物。患者會不受控制地持續回想過去的創傷畫面,讓創傷事件時的想法與情緒不斷出現,因而陷入不斷的循環中。   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IV TR),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標準如下:   此人曾目擊、經驗、或被迫面對一或多種事件,牽涉實際發生或未發生,但構成威脅至死亡或身體傷害等。 此人之反應包括:強烈之害怕、無助感、或恐怖感受。兒童可能以混亂或激動之行為表達。 此創傷事件,可以下列方式,被再度體驗:反覆之痛苦回憶或夢境,類似情境引發之強烈心理痛苦或生理反應。 持續逃避與此創傷有關之刺激,並有麻木的反應。如避開話題、創傷地點,無法記起事件重要部份,減少重要活動與興趣,對前途悲觀,無法再愛,不期待再能有事業、婚姻、小孩、或正常壽命。 持續過度警醒。例如難以入睡或難以維持睡眠,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易受驚嚇等。 此障礙總期間超過1個月。 造成重大痛苦,或功能損害。若壓力事件後6個月才出現上述症狀,則屬於延遲發作型。 發病的原因:一般是遭逢極度的創傷事件,加上個人本身體質的雙重影響所致。可能與先天遺傳基因、個性特質、後天環境、過去創傷的經驗都有關係。   一般人在遭受具有威脅性的事件後,就可能會有悲傷、失眠、長期處於生氣狀態的徵兆。衛福部表示,通常人們對創傷事件的反應會在數月後自然改善,不至於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影響到工作和生活,但如果持續過長、已經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便應尋求醫師或心理專業人員幫助,並做進一步檢查,確認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總是擔心地震再臨?如何排解自己的不安情緒?   歷經地震災害或深受恐怖景象影響的民眾,往往會因為擔心地震再次來臨,所以對晃動和聲響特別敏感,也容易過度焦慮、緊張,無法集中注意力。根據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公佈的「災難心理重建Q&A」建議,可參考下列的因應方式,幫助自己渡過災難造成的影響:   與信任的他人交談或花時間相處以獲得支持。 從事正面的活動(如運動、嗜好、閱讀)轉移注意力。 足夠且適當的休息、攝取健康的飲食。 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 追憶已去世的所愛者。 專注於你現在實際上可以做且有助於改善狀況的事。 使用放鬆技巧。(呼吸練習、冥想、安定自我的話語、放鬆肌肉) 參與支持團體。 持續數次長時間(至少20分鐘)書寫災難相關的想法與感受。 寫日記。 尋求諮商。   除了上述方法外,衛福部也有免付費的專業心理諮商服務「1925安心專線」,接線人員提供心理諮詢、自殺危機處理等24小時全年無休的服務工作,取其「依舊愛我」的諧音,可使用市話或手機直接撥打。想要了解更多心理諮商資源,也可以透過「心快活心理健康學習平台」查詢各地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的聯絡方式。     用尊重、同理的態度面對PTSD,讓這個世界更加溫柔   近來全台地震、餘震不斷,中研院地球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表示,照觀察台灣確實可能進入強烈地震的高風險期,呼籲民眾做好防震的準備。在心理方面,民眾內心的不安與焦慮,恐怕也將持續一段時間,在未能排除壓力來源的情況下,我們又該如何幫助他人度過災難造成的影響呢?   對此衛福部建議,可以與當事人討論,並鼓勵他主動從事上述列舉的因應方式,這些活動都有助於改善適應與身心狀態,也可以提醒他不要逃避社交、過度投入工作、長期接觸過量的菸酒等這些可能妨礙適應的方式。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主動陪伴與傾聽當事人的內心想法,若對方想述說災難創傷時,記得要保持尊重、同理的態度聆聽,不要強加自己的價值觀在他人身上。當然,鼓勵當事人持續述說與災難相關的情緒感受雖然也有幫助,但述說過程中可能增加情緒不適,首要條件仍應尊重對方的意願與身心狀態。如果發現對方有就醫的需求,也可以鼓勵、陪伴他就醫。     熟記心理安定五字訣,擺脫焦慮的內心陰影   自今年9月中旬以來,全台有感強震不斷,民眾心裡難免產生恐懼不安的情緒,這時不妨參考美國心理學家史蒂芬霍布福爾(Steven Hobfoll)的心理安定五字訣「安、靜、能、繫、望」來舒緩情緒,做好自我心理調適。   1. 安:促進安全感(safety) 面對突發且未知的事件,我們往往會有不安、失控的感覺,這是很正常的。這時候應著重提升身體與心理的安全感及舒適感,留意並確保所在環境的安全性,避免過度接觸會引發不適的資訊,例如新聞報導或相關社群等,降低因災害帶來的創傷壓力反應。   2. 靜:促進穩定與平靜(calming) 為了平衡我們的身心狀態,應該盡量從事一些能讓自己感到平靜或安定的活動,降低強烈的身體反應與情緒波動,例如靜坐、聽音樂、做瑜珈、泡熱水澡等,減少創傷對睡眠、飲食等日常生活的影響。   3. 能:提升自我與集體效能感(personal-& collective efficacy) 從事讓自己感覺有價值和能力的事情,產生「我有能力做到」的自我效能感,增進抗壓的能力,並改善災後的無助感及挫敗感。例如設定一個可以實際達成的目標,將大目標切成小目標,在逐步達成的過程中累積成就感和重建控制感。   4. 繫:促進聯繫(connectedness) 透過網路、電話等方式與親友保持聯繫,尋求他人的陪伴及支持,分享內心感受與想法,使自己的情緒能夠被他人理解、接納,從中了解自己的經驗可能並不罕見。此外,也可以參加需要貢獻心力的社福活動,例如重建鄰里社區、學校與任何促進他人安適或福祉的行動。   5. 望:灌注希望(instilling hope) 保持樂觀、希望,避免不必要的自責,專注在可以達成目標的資源與力量,有助於災後的正向適應。     資料來源: 1.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pfbid02NUzeUNqE6BUJ9BQJBr2puDrUKQahidWSmRSnTTVjtLTgajAAYiJEEHf5RZTJFDBFl 2. https://dep.mohw.gov.tw/domhaoh/cp-334-618-107.html?fbclid=IwAR3Uk1Wgvcj4lz85A9E6WRUjT6Hxau04z1JD5SA3giQ4NhagqR-uzRabycg 3. https://www.typc.mohw.gov.tw/?aid=512&pid=0&page_name=detail&type=0&iid=137 4. https://tw.news.yahoo.com/%E9%80%A3%E7%BA%8C%E6%9C%89%E6%84%9F%E5%9C%B0%E9%9C%87-%E5%B0%88%E5%AE%B6-%E5%B7%B2%E9%80%B2%E5%85%A5%E5%BC%B7%E7%83%88%E5%9C%B0%E9%9C%87%E9%AB%98%E9%A2%A8%E9%9A%AA%E6%9C%9F-003740783.html 5.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731/post/201802080005/ 6. https://www.facebook.com/1645481325674458/photos/a.1649506165271974/1649506265271964/?type=3 6. https://tw.news.yahoo.com/%E5%8F%B0%E6%9D%B1%E9%A4%98%E9%9C%87%E9%80%BE-50-%E8%B5%B7%E5%85%A8%E5%8F%B0%E6%9C%89%E6%84%9F-%E5%BC%B7%E9%9C%87%E9%87%80%E7%81%BD%E5%AE%B3%E9%A0%BB%E5%82%B3-5%E5%AD%97%E8%A8%A3-075316383.html     延伸閱讀 文章|《火神的眼淚》醫護專業用語特輯!張志遠有PTSD?徐子伶是EMT-P?別再只聽得懂CPR和AED! 影片|心理諮商開箱!瓶頸期超焦慮也可以去諮詢?原來這些都是免費諮商資源!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9.20

  • 進行心理諮商前一定要注意這些事!免費諮商資源怎麼找?24小時專線看這裡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困難,也許會感到悲傷、心情低落或情緒不穩,嚴重者可能會有憂鬱症、躁鬱症、恐慌症等情緒疾病,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有些人透過與親朋好友的傾訴溝通,心情即能獲得緩解,然而有些人卻無法得到內在壓力的釋放,負面的信念在身體裡日積月累的沉積壯大。如果你有相關的情緒困擾,不妨可以試試尋求諮商心理師的協助,或許能夠找到一個適當的陪伴,與你一起走到安定心靈的出口。     「諮商心理師」是什麼?誰需要諮商?   即使是在現今資訊發達的年代,到院所看精神科或身心醫學科門診,仍會讓有些人難以啟齒或覺得羞愧,但是在充滿壓力、步調快速的社會模式下,你是否也感覺很難找到一個喘息的機會?隨著近來社會大眾對於身心健康的重視提升,「諮商心理」也越來越普及化了,但究竟什麼才算是「諮商心理」呢?   如果認為諮商心理師只是與個案聊聊天,和親友聊天一樣,那就錯囉!諮商心理師林佳瑾表示,聊天較屬於雙向互相傾訴、傾聽的過程,雖然可以緩解鬱悶的心情,但不一定會得到有建設性的幫助及自我覺察,而諮商心理師會以個案為主角,洞察個案行為背後可能的因素,提供專業性的建議及方向,協助個案找到方法,與聊天單純的宣洩情緒是不同的。   心理諮商條件: 依據科學理論 建立方向及目標 實施具體改變   不少人可能也會認為沒有心理疾病就不能進行心理諮商,因而放棄尋求專業幫助,但其實如果你有感受到任何不自在,即使沒有心理疾病,也可以嘗試獲得諮商心理師的協助。     精神科醫師與諮商心理師的差異   當有情緒困擾時,應該找精神科醫師或諮商心理師呢?這兩者的確是不同的,諮商心理師林佳瑾指出,精神科醫師的專業為開藥及診斷,而諮商心理師的專業為心理衡建及心理晤談。如果個案採用二種專業協助,也能達到相輔相成、並進前行的效果,並不一定要擇一進行。例如有些人可以在服用精神科醫師開立的藥物後,在諮商期間便能平穩情緒,更自在地談論問題,處理渾沌的狀態。     我們可以從哪裡找到心理諮商的資源?   心理諮商的費用會因為場所、類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從政府醫療單位、社區機構、諮商所或診所等,諮商費用也會有所落差,從每小時1,000至5、6,000元皆有,建議評估個人的經濟能力,選擇讓自己感到自在的諮商師。   諮商心理師林佳瑾表示,除了付費的諮商管道外,也有一些免費諮商資源可以尋求幫助,例如一般大學都會設有諮商心理師,提供學生免費諮詢,社區也會有諮商心理服務,可上網查詢預約,此外也可以向各縣市政府的地方衛生局或衛生所洽詢。若是在非上班時段感到情緒相當低落,想要尋求幫助時,也有24小時免費專線可以選擇,包括生命線1955或張老師專線1980,但記得在接受專線協助,暫時緩解情緒後,還是要去做詳細的心理諮商,去徹底改善問題的核心關鍵,避免再次陷入難以掙脫的泥沼喔。   隨著科技進步,心理諮商的溝通方式也變得相當多元,包括常見的面對面諮商、電話諮商及網路諮商,只是雖然諮商的談話門檻降低了,卻仍要留意諮商單位的合法性,以及該單位是否擁有合格的心理師,才能受到專業的保障。諮商心理師林佳瑾提醒,心理諮商屬於保密行為,除非個案違反保密條款的例外約定,包含強烈且明確想要結束自己生命的意念,或想要結束他人生命的意念,個案是都會受到保密條款保護的。     如何選擇諮商心理師呢?「感覺對了」最重要   找到適合的心理師是決定諮商過程是否順利的關鍵,諮商心理師林佳瑾建議,可由心理師的價值觀著手,透過網路搜尋心理師的文章或部落格,了解雙方價值觀是否有共鳴的經驗。此外提醒民眾不要輕易相信網路評價,因為諮商是一種主觀的認定,其實並無好壞之分,重點是要個案感覺自在即可,網路評價僅作為參考。諮商關係屬於緊密、隱私且保密的狀態,心理師需陪伴個案一段時間,個案認為雙方價值觀合適時可先預約初談,如果初談後仍覺得陌生、距離感或不自在,可再進行評估並重新做選擇。     心理諮商大揭密!諮商室的設計巧思   ● 空間設計   諮商室的空間設計會採用溫暖並具有安全隱私的內在色彩呈現,例如下圖中的諮商室是採用淺灰色及霧感的設計,代表內在的隱私。當個案走進諮商室,將感受到一定程度的留白感,屏除過多的干擾物影響思緒,幫助個案安靜思考及自我覺察。這樣的空間也適合進行催眠治療,協助個案調整及改變內在自我價值觀深層的信念。       照片來源: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提供     ● 沙遊治療   沙遊治療(Sandplay Therapy)是以榮格理論為基礎的治療方法,心理治療包含會談的語言互動,非語言治療包含夢的解析或沙遊物件,目的是讓當事者進到諮商室後,透過三度空間的方式,在自由安全的狀況下,從上百或上千的沙遊物件中選取自己內心世界想像的東西,並將物件放進沙箱裡,創作成內在感知的世界。   諮商心理師林佳瑾指出,沙遊治療是具有創造力、介於語言及非語言之間的溝通橋樑,幫助我們在認知情緒行為上進行推演及改變。透過治療中使用沙遊物件呈現的過程,可以協助內在及外在達到一致的目的。當治療推進且有進展時,沙箱裡的沙遊就會產生不同的互動方式。當沙箱中的物件隨著治療過程改變,同時也會反應在個案行為上的調整及變化。       照片來源: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提供     勇敢面對心理困擾,探索不安的內在心靈   人們為了促進身體健康,會服用保健食品或進行休閒運動,可是心理健康因為看不見、摸不到,所以容易受到忽視,但這並不代表心理問題不重要。諮商心理師林佳瑾表示,心理健康會反應日常的情緒狀態,而心理師猶如一個建立心房的角色。   在華人社會,通常對於心理諮商的印象,都是和「生病就醫」的心態有點類似,因此在無法控制情緒、心理狀態不穩定的時候,往往會先想要「自行解決」,不管是靠分散注意力,或是單憑自己的意志力撐過去,都不會想要尋求外界的援助。然而當這些心理狀況已經影響到自身的日常生活時,其實就可以尋求心理師的幫助,即使沒有生活上的困擾,想要進行自我探索,或是對某些議題感到焦慮、敏感,甚至恐慌時,都可以找心理師談談。   諮商心理師林佳瑾最後引用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的話,「不經反省人生是沒有意義的」,這也反映了我們惟有不斷地覺察及反思,調整自己喜歡的樣子,才能成就有意義的人生。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年終獎金、過年紅包還剩多少?為什麼意外之財總是留不住?先來認識你的「心理帳戶」! 影片|有好事不會來找我!諮商心理師該怎麼排解負面情緒?特殊技能像「廟公」能一眼看穿人心思?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8.30

  • 又見醫美無照行醫、枉顧病人安全!幫你做療程的是「真」醫師嗎?

    文/郭佳語 圖/翁嘉妤      摘要  你有想過,替你做療程的醫師,真的有符合醫師資格嗎?先前桃園移民署才查緝到一位越南籍女性,藉由過往美容的經驗,於桃園開設醫美工作室,在沒有合格醫師資格的情況下,替患者進行醫美類的醫療行為。然而據言因提供較為便宜的價錢,仍吸引不少新住民或外籍人士……而這類的工作室仍有很多,卻因身在住商混合大樓中,查緝不易,民眾於療程前務必多一份注意!     一名越南籍女性,以移工身分申請入台後,於桃園開設違法醫美工作室,並於未取得醫師資格情況下,提供豐唇、雙眼皮、隆鼻等侵入式手術服務,甚至在臉書、抖音等社群平台直播手術過程宣傳,後遭查緝待補,移送桃園地檢署偵辦。   該位越南籍女性在沒有我國的醫師執照情況下,為預約前來的患者執行醫美療程,據稱由於療程費用相對低廉,許多移工即使知情,也會為了省錢整形而不特別檢舉,甚至會於臉書幫忙分享宣傳,若是手術失敗了,通常也會因本身是外籍人士,或不願惹麻煩而自認倒楣。     療程費用低於市場行情過多,要當心!   「為了省錢而選擇不合法或來路不明的診所」聽起來很荒唐,卻不是那麼罕見的情況。畢竟診所的營運,除了人事、租金、電費等支出外,許多療程也因為耗材的需求,或是否使用原廠提供的耗材與儀器,而使療程價格出現各種落差。   但所謂一分錢一分貨,若療程費用太過低廉,或許就該多一份警覺,想想這些成本是在哪裡被「省掉」了呢?例如本該一次性使用的耗材,卻被刻意地重複使用嗎?或是本該跟原廠購入的材料,卻被水貨替代了呢?   當然並非是所有低價療程背後都有「不安好心」這樣的意圖,也不是所有低價的療程,效果就會不如預期,然而在施作醫美療程前,對於提供太過低廉服務費用的診所或醫師,務必要特別確認其合法性,避免自身權益受損。     無照醫師做手術,有什麼刑責?   如果沒有政府核可的醫師資格,就替患者做療程可是會吃上官司的!根據我國醫師法第28條規定:「未取得合法醫師資格,執行醫療業務者,處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但合於下列情形之一者,不罰:一、在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醫療機構,於醫師指導下實習之醫學院、校學生或畢業生。二、在醫療機構於醫師指示下之護理人員、助產人員或其他醫事人員。三、合於第十一條第一項但書規定。四、臨時施行急救。)   而目前要在台灣取得醫師資格,得先經過醫師考試及格,方能請領醫師證書,並經中央主管機關核發後,才算是確實合法的醫師,得以使用「醫師」名稱。   像這次新聞風波所述,未有我國醫師資格便實施醫療行為,便是違反醫師法,將移送地檢署持續偵辦。     我們要怎麼確認自己找的是合格醫師呢?   如前面所說,通過我國醫師資格考,取得醫師證書與合法醫師資格,方能執行醫療業務,因此看是否有醫師證書似乎是個好方法。當民眾前往診所或醫院,可以看看是否掛有醫師證書。不過也有不肖人士會將醫師執照租借他人使用,因此民眾就醫前,務必要多加注意。   另外一種方式是使用醫事查詢系統查找醫師姓名或診所名稱。   於醫事查詢系統中,透過「醫事人員查詢」可以確認該醫師是否有合格醫師資格、專科資格、證書類別等,亦可以藉由於「醫事機構查詢」中鍵入診所名稱,查詢開業狀態,是否合法設立等。           醫策會推「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為醫療安全再做把關   除了確認醫師資格外,民眾也可以透過醫策會推的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查看哪些診所申請並通過安全方面的檢核。   獲得此認證的診所,被認為是有能力提供患者安全且良好的就醫環境,如是否訂有火災或停電等緊急應變措施、病歷記載完整性、麻醉安全作業、藥品使用保存管理機制、突發危急病人的急救作業流程等查核項目……等。   ➦ 優質醫療機構在這裡!醫策會推品質認證,118團隊通過評定 https://memedia.com.tw/topic-984.html       術前停看聽,杜絕醫美亂象,為自己的安全把關   現在網路發達,許多資訊只要透過社群平台小小推播一下,就能觸及比以往還要多的人,也因此假消息與宣傳也傳遞得比以往還要快,即使看見有許多心得分享、看起來光鮮亮麗的診所,也務必要多一份心加以確認,例如診所是否合法設立,看診醫師是否有取得我國的醫師資格。   一次成功的療程需由許多專業人士共同參與,不僅需要仰賴醫師的專業經驗與診斷,若是需要全身麻醉的手術,更需仰賴麻醉醫師的判斷與監測,以守護術中患者的安全,而手術合約、手術同意書亦是讓患者更加了解自己將接受的手術與風險的方式。   美醫誌提醒大家,療程前要好好確認諸如這類的內容,千萬別貪便宜、貪快貪方便,就讓自己暴露於危險之下哦!       延伸閱讀 文章|手術室中的守護神!麻醉醫師的工作你知道嗎? 影片|醫美廣告滿天飛 如何選擇適合你的整形診所?4大要點看這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3.22

  • 優質醫療機構在這裡!醫策會推品質認證,118團隊通過評定

    文/郭佳語 圖/翁嘉妤      摘要  昨(16)日,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以下簡稱醫策會),為通過認證評定的機構與團隊舉辦品質認證授證典禮暨記者會,認證項目共有5項,分別為:「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健康檢查品質認證」、「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及「診所細胞治療品質認證」。本次共有118團隊通過認證,打破歷年授證團隊數量紀錄。     醫策會頒發品質認證,提供優質醫療機構供民眾參考   為了提升國人的醫療品質、把關民眾就醫安全,並勉勵優質醫療機構,醫策會針對個別不同醫療面向,提出了五大品質認證:卓越機構美容醫學、診所美容醫學、診所細胞治療、疾病照護、健康檢查。本次認證中,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共有80個團隊通過,健康檢查品質認證13個、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5個、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12個、診所細胞治療品質認證8個,近300人參與本次盛會,衛福部石崇良次長、劉越萍司長也到場勉勵授證團隊。   通過認證的機構名單看這裡:   ㆍ疾病照護品質認證通過機構名單 ㆍ健康檢查品質認證通過機構名單 ㆍ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通過機構名單 ㆍ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通過機構名單 ㆍ診所細胞治療品質認證通過機構名單     醫策會品質認證項目、標章及授證團隊數     認證項目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 疾病照護品質認證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80 健康檢查品質認證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13 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5 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12 診所細胞治療品質認證 認證標章- 本次授證團隊數8       前排左起醫策會王拔群執行長、醫策會劉秀雯監察人、醫策會翁惠瑛監察人、衛福部石崇良次長、醫策會林啓禎董事長、醫策會高靖秋副董事長、醫策會林水龍董事。後排左起醫策會許惠淑副執行長、疾病照護品質認證黃瑞仁召集人、醫策會賴文德董事、醫策會李飛鵬董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陳建宗召集人、健康檢查品質認證洪子仁召集人。     5大品質認證,到底在認證什麼品質?   品質認證大多環繞於「重視並確保患者安全」、「提供患者優質服務與照護」、「人員專業訓練核可」等幾大面向,例如疾病照顧品質認證,其認證基準及包括團隊設置與運作、專業臨床照護與團隊合作、品質提升與成果等評定項目;健康檢查品質認證基準,則囊括組織運作、專業能力、環境與儀器設備管理、專業服務及安全的檢查流程、品質提升與成果等。   各項認證項目內容,可見醫策會提供之各項品質認證簡介。   ㆍ疾病照護品質認證簡介 ㆍ健康檢查品質認證簡介 ㆍ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簡介 ㆍ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簡介 ㆍ診所細胞治療品質認證簡介     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通過機構合影,後排依左至右分別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鍾寬智醫師、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吳益嘉醫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廖文進副院長、三軍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歐冠伶醫師、雅丰麗緻診所張松源院長。   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通過機構合影,授證代表人分別為:前排左傑尼斯時尚醫美整形外科診所潘俊豪院長;後排左起煥顏牙醫診所張明智院長、維格皮膚科診所林詠喬執行長、巨蛋時尚假期整形醫美診所吳登翔董事長、敦南諾貝爾眼科診所單盈軒經理、漂亮愛爾麗整形外科診所劉怡萱執行長、美馥兒婦產科診所劉孟哲院長、大鈞診所王祝任院長、悠美診所朱芃年總院長。     美容醫學品質認證看仔細!診所認證、卓越機構認證差在哪?   有鑑於台灣醫美風氣逐漸開放,為替民眾安全把關,並減少醫病資訊不對等,醫策會針對美容醫學推動兩項品質認證,並鼓勵國內提供美容醫學服務之醫院及診所參與,其查核項目分別為:   (一)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 認證內容聚焦醫療照護、民眾權益,著重於「機構運作與管理」、「專業及安全的醫療作業」,重點說明如下:   ● 機構運作管理方面: 人員資格、服務收費公告在明顯處與網頁、提供安全且具隱私保護的動線、訂有火災或停電等緊急應變措施、設有客服專線與進行顧客滿意度調查等查核項目。   ● 醫療作業方面: 提供專業及安全的醫療行為、須使用衛福部公告的美容醫學處置同意書範本、病歷記載完整性、麻醉安全作業、藥品使用保存管理機制、突發危急病人的急救作業流程等查核項目。     (二)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 強調「魅力品質」的展現,提供顧客超乎期待的超高品質,強調專業提升、顧客關係管理、智能化管理、創新服務展現及顧客經驗等重點:   ● 由美容醫學相關專科醫師及專業醫療團隊提供高水準的美容醫學服務。 ● 提供優質隱私且安全的美容醫學環境。 ● 展現卓越的治療成果。 ● 提供的服務超越顧客的期待。 ● 運用尖端先進的儀器設備。   看來複雜,不過兩項認證的精神簡單來說,「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除安全外亦強調「魅力品質」的展現,而「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則以「安全」為基礎,通過兩項認證之機構診所,皆被認證為有能力提供患者安全且良好的就醫環境。     品質認證共創醫療價值   醫策會推動多項品質認證,願攜手醫療機構共同展現卓越醫療品質,並隨著參與團隊數亦逐年增多,認為其顯示機構對於醫策會認證之認同,未來也會持續引領國內醫療機構,維護民眾就醫安全。   相信透過各項品質認證,能讓民眾在選擇醫療機構與院所時能多一份安心與保障,美醫誌也呼籲大家,在就醫前務必做好功課,檢視配合院所是否有合格資格,在求醫與求美的路上,才能少走點冤枉路,為自己的醫療安全做好把關。     延伸閱讀 文章|醫美亂象多!認明「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降低醫療風險,安全再提升 文章|通過醫美認證就安全嗎?醫:抹煞醫師資格恐讓醫美環境更惡劣!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12.16

  • 「容貌焦慮」是醫美廣告的鍋?中國有意擴大監控,以後這些詞通通不能說!

    文/郭佳語 圖/翁嘉妤      摘要  俗話說「一白遮三醜」、「世界上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但……這些是真的,還是也是被光鮮亮麗廣告所日漸推崇的大眾審美觀念呢?在探討這之前,中國官方已準備伸手限制廣告內容範圍。     有鑑於中國消費者協會收到的官網投訴數據逐年增加,醫美的不實宣傳被認為是最大,也最嚴重的問題。繼娛樂產業、遊戲產業等祭出規範整治後,中國大陸官方現打算針對醫美產業進行擴大規範與監控,於2021年8月27日,中國市場監管總局起草了《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尋求反饋意見,並於2021年9月26日截止。   其中內容將針對所認為的十項醫療美容廣告問題將給予重點關注:   中國大陸針對以下醫美廣告內容將給予重點打擊   (一)違背社會良好風尚,製造「容貌焦慮」,將容貌不佳與「低能」「懶惰」「貧窮」等負面評價因素做不當關聯或者將容貌出眾與「高素質」「勤奮」「成功」等積極評價因素做不當關聯。   (二)違反藥品、醫療器械、廣告等法律法規規定,對未經藥品管理部門審批或者備案的藥品、醫療器械作廣告。   (三)宣傳或者含有未經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審批、備案的診療科目和服務專案等內容。   (四)宣傳診療效果或者對診療的安全性、功效做保證性承諾。   (五)使用患者名義或者形象進行診療前後效果對比或者作證明。   (六)利用廣告代言人為醫療美容做推薦、證明。醫療美容廣告中出現的所謂「推薦官」「體驗官」等,以自己名義或者形象為醫療美容做推薦證明的,應當被認定為廣告代言人。   (七)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人物專訪、新聞報導等形式變相發佈醫療美容廣告。   (八)生活美容機構等非醫療機構開展醫療美容廣告宣傳。   (九)對食品、保健食品、消毒產品、化妝品宣傳疾病治療功能或者對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聲稱具有保健功能。   (十)其他違反廣告法律法規規定,嚴重侵害群眾權益的行為。     醫美廣告已融入日常,被認為對審美標準與消費觀念造成影響   根據中國人民日報於2021年9月14日發布的消息,內容提及醫美廣告在各個公車站台或各個社交網站或內容平台上曝光,認為廣告只強調「無痛」、「微創」、「立刻看到效果」,卻並未說明其可能有的風險與後遺症,或是將好看的樣貌與「勤奮」或「成功」做聯想,容易誤導消費者。   除此之外,中國人民日報亦提及,近年民眾過於追求體態纖瘦、白皙皮膚也可能與廣告脫離不了關係,為此中國市場監管總局便會再針對醫美廣告內容提出細項要求。     不能放術前術後照,須避開「保證性承諾」   除了須避免容貌與個人特質的不當,使用患者的名義或形象發布術前術後的效果對比照片也被視作NG。此外診所也需避免宣傳診療效果,像是做出安全性或功效這類的保證性承諾。   ➦ 加拿大竟然有黑心整形醫師,擅自將患者照片公開到社群媒體上宣傳?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影片連結:再有黑心整形醫Po病患隱私照!個人權益如何保障?     容貌焦慮與大眾審美   容貌焦慮與大眾審美,真的會受醫美廣告影響嗎?   想變得好看是許多人會有的想法,人本來就會對於美醜有自己的喜好,世界上也沒有容貌100分的人。但畢竟現在是資訊爆炸時代,民眾取得資訊的管道增多,過程也變得容易,人們可以很輕易窺探他人「塑造」出來的生活與個人形象。而資訊繁多的內容,便會讓人覺得一切都如此容易,並有錯誤的認知,認為「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   然而就如同我們對外,以及與自己獨處時有多種面向,只透過片面的內容就獨斷判定是很危險的,且醫美廣告畢竟還是商業宣傳,對於療程的暴露也並非全面,人們可能會因一時的潮流而使某種療程變的熱門,也可能會因某種療程反覆出現在面前而產生想要整形的想法。   在先前的報導中我們也有提到,若透過外在行為去緩解焦慮,往往只會讓症狀擴大且變嚴重,外貌的美也並非永久,唯有建立起心裡的安全堡壘,給予自己適時的肯定,讓身體與心理維持在健康狀態,自然就是美得獨一無二。       延伸閱讀 文章|停不下來的整形癮!淺談整形成癮與心理健康的關係 影片|整形真的能緩解容貌焦慮嗎?用修圖軟體竟是整形成癮前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10.08

  • 手術室加裝監視攝影機,是安全還是隱憂?

    文/郭佳語 圖/翁嘉妤      摘要  你收集無數資料,終於找到信任的診所與醫師,訂好手術時間,依約前往診所,躺上手術台並因麻醉陷入深沉的睡眠,而此時理應幫你執刀的醫師,卻在神不知鬼不覺間悄悄換了人……     ME粉還記得之前我們針對南韓幽靈醫師的報導嗎?   隨著不合格醫護人員代外科醫師執刀,以及其他不當的醫療處置事故頻傳,南韓已於2021年8月31日於國會投票通過,要求醫院手術室中需安裝監視錄影機,以保障患者於手術的安全,此項法案將於2023年8月30日正式生效。   這個修改法案的通過,也讓南韓成為第一個要求在手術室中安裝監視器的已開發國家。   然而,加裝監視攝影機,看起來讓患者的保障更上一層樓,也可以明確知道手術過程的狀況、保障雙方權益,應該是很好的事情,但這也讓韓國部分的醫師團體心生不滿、抗議連連,甚至提出聲明,將會在兩年的寬限期間內盡一切所能來撤除這項修改法案。   到底這項法案為什麼在南韓會如此被重視,又是什麼原因引起醫師們的反彈?ME粉們且待我們娓娓道來。     法案通過的過程漫長   2016年,南韓發生一起診所非法雇用幽靈醫師,使患者權大熙(Kwon Dae-hee,音譯)在下頷骨削骨手術中異常出血,導致患者在術後死亡的案例。而後權大熙的母親李娜琴(Lee Na-geum,音譯)便一直站在首爾的國會大廈前舉牌抗議,要求當局提出在手術室中需安裝監視攝影機的法案——這也就是我們所知的「權大熙法案」。   在那之後,在手術室安裝監視攝影機的呼聲便日漸高漲。   此一法案的通過耗時約三年之久,從2016開始就在19和20屆的國會上被多次提出,然而遲遲沒有被通過,一直到2021年8月31日,才正式在國會通過,並預計將於2023年8月30日正式生效,屆時醫院手術室必須安裝監視攝影機,並依患者或監護人的要求錄製成無聲音的手術過程影片,在醫護人員和患者皆同意的情況下,才可以錄製音檔。     為什麼要求在手術室中安裝監視攝影機?   其實在2014年開始,南韓人們就已意識到「幽靈手術(ghost surgery)」的存在,並在2018年修改法律加重對指導幽靈手術醫師的懲罰,但這種現象層出不窮。(延伸閱讀:韓國整形手術暗藏風險?幫你開刀的其實是「幽靈醫師」?)   幽靈手術會如此猖獗的原因,說起來也很簡單:為了賺更多錢。   韓國的美容產業規模龐大,純熟的技術以及較低廉的價格,讓韓國成為全球均整容率最高的國家,然而某些診所會為了利潤吸收大量患者,且無法同時處理新患者的諮詢與執刀,便選擇透過幽靈醫師——向外宣稱手術都是由診所的醫師操刀,卻雇用年輕且缺乏經驗的醫師來替患者手術,藉此降低成本,提升診所的手術數量,並接收更多病人。   儘管並非所有幽靈醫師施做的手術都會導致意外,但實際上患者可能並不知道自己就是幽靈醫師動刀,即使因此發生事故,患者通常也不願意提起訴訟,畢竟幽靈醫師並不會在病歷上註明姓名,手術室中也沒有監視錄影,患者要取得證據相當困難。   權大熙的母親李娜琴(Lee Na-geum,音譯)便說,「醫師知道要證明醫療事故與幽靈醫師有關其實很困難,所以他們都會叫患者直接起訴他們,我聽過很多受害者這樣說。」   除了幽靈手術頻傳外,在患者麻醉期間進行犯罪行為、虐待或性侵等,亦是民眾在意且提出此訴求的原因。     安裝手術室監視器有什麼好處?   (1)提供物證   在今年6月(2021),國民權益委員會(Anti - Corruption and Civil Rights Commission)舉辦了民意調查,詢問13,959名南韓人民對於此一法案的看法,最終得到97.9%的支持。大部份支持此論點的民眾,也都抱持和李娜琴相同的看法,擔心在手術室發生的事故卻因為缺乏物證而無法釐清真相,也被認為能避免因醫療疏失死亡,卻被診所竄改病歷變成麻醉藥過敏致死的情形。     (2)改善醫病關係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醫師持相同看法。   金善雄(Kim Seon-woong,音譯)是一名整形外科醫師,他認為這項措施能夠改善醫病關係,由於許許多多腦死或醫療事故的發生,再加上例如醫美類別的手術,並非國民健康保險的範疇,因此不受厚生省監督。   他相信許多受害者多是高中生、大學生和求職者。而安裝監視攝影機,能避免那些犯罪的不當行為,保護在手術期間昏迷、無法得知手術室情況的患者的安全。     反對安裝手術室監視器   (1)侵犯患者隱私   部份醫師團體則對此持反方意見。他們認為此項法案是將絕大多數守法的醫師視為潛在的犯罪者,此外若相關影片流出,在手術期間患者是相對無防備且脆弱的,將會侵犯患者和醫療人員的隱私。     (2)醫師態度將變得消極   韓國醫學協會(Korean Medical Association)發言人朴洙賢(Park Soo-hyun,音譯)表示監視攝影機將會降低醫師為了挽救生命而冒險的意願。除了已得知有許多住院醫師將會因安裝攝影機而不願申請外科外,也會讓醫師轉而進行消極治療。   安裝監視攝影機可能會導致醫師避開高風險的手術,並讓醫師認為在可能發生醫療糾紛的情況下,選擇在拍攝期間只執行相對較為被動與保守的方式,使患者無法得到最佳的治療。     距離生效還有兩年時間——   ME粉對於這個法案有什麼好建議嗎?   是你的話,會希望手術開刀房安裝監視攝影機嗎?   在手術室安裝監視攝影機,站在患者的安全考量確實是正面的,畢竟實際拍下畫面便能利於分析或檢討,並在有醫療爭議時能提出作為證據。然而卻也同時可能導致醫師在治療時,因心生顧忌而錯失相對適合的治療方式,或是因掛心而擾亂注意力,其中該如何權衡便是一大課題。   距離法案實施還有兩年期間,相信法案的通過又會再激發不同討論,或許在各方商討與溝通下,便能找到更好的做法,讓醫病信賴關係能更順利地變得緊密哦!     資料來源: 1. https://www.reuters.com/world/asia-pacific/south-korean-lawmakers-vote-cameras-operating-rooms-after-surgery-deaths-2021-08-30/ 2. https://www.koreatimes.co.kr/www/nation/2021/09/119_314915.html     延伸閱讀 文章|韓國整形手術暗藏風險?幫你開刀的其實是「幽靈醫師」? 影片|醫師心理大解密!分享醫師執刀前的身心調適!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10.07

  • 醫美初體驗年齡下滑!安全意識大不足?女神楊謹華呼籲找回醫美安心感

    圖、文/翁嘉妤 影/邱奕祥、郭佳語、鄧涵文、紀璇        摘要  美麗,不用冒險,也不應冒險,醫美消費考量不應以價錢為主要導向,而忽視療程背後的專業把關。本次醫美品牌愛力根與五大學會攜手,推廣「安心醫美」概念,邀請楊謹華擔任品牌代言人,共同提倡醫美療程前應注重的安全保障。     國人醫美初體驗年齡逐漸降低,醫美意識卻大不足,根據最新一份針對台灣25歲至55歲女性進行的《醫美行為大調查》結果發現,有近半數民眾於25~30歲時就已經首次接觸醫美療程,更有超過五成民眾已將醫美療程視為日常保養。但調查結果也指出,有高達九成民眾會擔心醫美風險,其中卻僅有不到兩成了解自行選擇的醫美產品,顯示台灣民眾的醫美安全意識仍明顯不足。     楊謹華任安心醫美代言人,呼籲民眾醫美療程前停看聽   為了幫助消費者遠離醫美風險,今(29)日醫美大廠愛力根與五大學會共同舉辦《美麗,不用冒險—醫美行為大調查》記者會,現場不僅有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戴浩志、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廖怡華、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常務理事曾漢棋、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吳英俊、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長彭賢禮、長庚醫院皮膚科部定副教授胡倩婷等專家出席,更邀請女神楊謹華擔任品牌代言人,一同傳達安心醫美概念,倡導「安心醫美宣言」四大指標,期望減少消費者資訊不對等的情形。     五大學會與愛力根安心醫美共同發聲,以安心儀式,呼籲消費者掌握美麗主導權     安心醫美四大宣言   (1)全球醫美領導品牌   選擇採用最高標準研發、製造產品,且運送過程嚴謹,包括控制溫度、濕度等要求,確保產品原料來源安全無虞。   (2)科研成就美麗昇華   產品具備美國FDA或歐盟CE認證,並且不斷進行臨床驗證、有大量文獻佐證,保障使用的安全和效果。   (3)醫師培訓共創美學   選擇定期參與培訓課程、了解產品最新知識、跟進市場趨勢,並精進專業技術的醫師和諮詢師,以獲得良好的醫療效果。   (4)量身打造專屬療程   每個人對於「美」的詮釋和要求不同,謹記透過詳細的術前諮詢與評估,藉此達到符合預期的醫療效果。     美麗,不用冒險,掌握主導權,找回療程安心感   近期國內疫情逐漸回穩,醫美消費力也開始回升,但透過本次調查也發現,多數民眾雖然能明確指出他們對療程最重視的四個要素:「詳細諮詢」、「受過完善訓練的醫師」、「產品原料來源」、「全臉評估」,對醫美品牌和產品的掌握度卻都不高,缺乏消費者主導權。其實民眾進行療程前,對於醫美資訊及知識要應有更多的掌握度,才能降低醫美風險。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廖怡華理事指出,除了專注醫師訓練,也應致力提升醫病溝通,讓消費者在療程前有正確的認知。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彭賢禮理事長也提醒,應慎重選擇原廠認證的診所與儀器,重視執行醫師的專業經驗,對自身安全也多一份保障。     六大醫美專家進行精彩對談,提出安心醫美理念,為消費者提供選擇方向     針對今日記者會提出的「安心醫美宣言」,愛力根醫學美容台灣香港總經理林尚威表示:「我們希望可以為醫美產業樹立一個指標,提升大家對『安心』的要求,讓『美麗,不用冒險』不再是一個附加價值,而是必要條件」,而這份強調「安心感」的品牌訴求,也讓楊謹華深感認同。身為安心醫美代言人的楊謹華,在記者會中也一再強調找回「主導權」的重要性,呼籲想做醫美的民眾,在療程前要為自身安全多加把關。       安心醫美代言人楊謹華、醫師大使胡倩婷、愛力根醫學美容台灣香港總經理林尚威 一同現身記者會,齊心呼籲:「美麗,不用冒險」     楊謹華表示,每個人都應該勇於追求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不論是對事業或是對美麗的追求,都應由自己來掌握主導權,而不是交由他人決定,比起受網路推薦影響就隨意決定,應該要仔細去選擇高品質、有科學實證、有效安全的品牌與產品,才是對自己的美麗、安全負責。她也期望可以透過本次活動,帶領各位想嘗試醫美的女性們,走一條不用冒險的路。   美麗,不用冒險,也不應冒險。民眾進行醫美療程前,務必事先做好功課,了解療程優缺點,慎選專業醫師,查明原廠正貨,並與醫師先進行詳細溝通,才能打造最適合自己的醫美療程,美得安心又放心。     延伸閱讀 文章|88家診所通過醫美認證 求美選A安心有保障 影片|徐若瑄辣秀川字腹肌!「川姊」腹肌訓練有秘招~減脂增肌同時不費力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9.29

  • 雷射、隆鼻、玻尿酸!微整形百百款,最高CP值攻略指南一網打盡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雷射、隆鼻、玻尿酸!微整形百百款,最高CP值攻略指南一網打盡   隨著醫學及科技的進步,微整形療程愈趨多元且精細,人們的選擇也越來越多。不過面對五花八門的微整形項目,難免感到迷茫無助,不知該從何選起。不慌張,本期美醫誌就帶您了解微整形常見的類型和問題,提供初次接觸微整形者入門懶人包,學習知識之餘,還能學英文喔!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medicine and technology, cosmetic surgeries have become more diversified. However, faced with so many kinds of aesthetic treatments, it is hard to decide which to choose and where to start. This episode of MEnglish will let you understand the common types and problems of cosmetic surgery. Apart from learning medical knowledge, you can also learn English!     各節重點: 00:00 Preview 精彩片段 00:18 Opening 開場 00:50 Introduce 內容介紹 03:08 Conversation 會話 04:23 Topic 今日重點 07:19 Keywords 單字教學 07:57 Idiom 俗語教室       諮詢醫師:唐豪悅醫師    現職: 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主任 學經歷: 現任聖宜診所皮膚醫美顧問 唐豪悦皮膚科診所院長 台大醫院皮膚部總醫師 台大醫院皮膚部住院醫師 台大醫院皮膚部兼任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戴口罩悶出酒糟皮膚炎?臉紅乾癢竟蟎蟲爬滿臉?!醫師這樣說 影片|趁春節偷偷變美吧!十個你必須知道的假期微整形!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9.06

  • 【雕塑療程進階說明書】抽脂手術前必看!體雕塑身要慎選

    文/翁嘉妤 圖/傅暄閔      摘要  疫情期間民眾除了待在家中防疫,身材也難免在缺少運動走跳的情況下開始走樣,既然不能出國玩,那就把錢省下來投資在自己身上囉!抽脂體雕自然成為了雕塑身材線條的救星,但是抽脂可不單單只是把脂肪抽出體外這麼簡單,還可以分為侵入式的手術和非侵入式的療程,針對不同的部位和需求,也都有適合的抽脂方式。你還認為抽脂等於減肥嗎?跟著進階版的雕塑療程說明書一起,了解怎麼瘦得漂亮吧!     不想讓皮下脂肪在不受歡迎的地方群聚!抽脂手術成救星   人體的脂肪可以分為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內臟脂肪顧名思義就是指位於內臟周圍的脂肪,而皮下脂肪則是位於皮膚下方、肌肉上方的位置,抽脂手術適用的就是皮下脂肪。皮下脂肪比起內臟脂肪更容易囤積,一般來說可以簡單的用「手感」來測試,也就是捏膚測試(Pinch Test),例如腹部脂肪外觀像游泳圈一樣疊了很多圈,可以輕易的捏起來,厚度達到2公分以上,那麼就是適合做抽脂手術的部位了。           很多人會誤以為抽脂就是減肥的捷徑,其實更貼切的來說,抽脂應屬於「雕塑體態」的一種方式,抽脂雖然是抽出脂肪細胞,但目的是在於讓脂肪變得更加緊實,雕塑光靠飲食控制、運動健身難以瘦下來部位,所以對於體重過重者而言,抽脂的效果反而不大,甚至需要先減輕體重後,再做抽脂較為妥當,建議BMI小於30者,抽脂手術的效果才較為理想。此外,抽脂手術後不代表能夠暴飲暴食,不再忌口,仍須保持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才能夠保持完美身形,避免復胖。     抽脂手術到底差在哪?進階說明書一次教給你   抽脂可以從施作方式概分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若民眾想一次消除較多脂肪,或想利用抽脂進行自體脂肪填補,可以選擇侵入式的抽脂手術;若民眾想消除局部脂肪,或本身有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則選擇非侵入式手術較為安全,但無論抽脂方式為何,術前都還是需要與醫師詳細溝通、評估後才能施行。   侵入式抽脂手術大致可分為傳統抽脂、水刀抽脂、超音波抽脂,不過侵入式手術和非侵入式療程也可以搭配結合,來達到更好的效果。     ● 傳統抽脂   將抽脂管深入皮下脂肪層,儀器會提供負壓將脂肪抽吸出來,達到消除脂肪的效果,但缺點是在抽取淺層脂肪時,容易破壞腹壁血管、神經和結締組織,所以較適合抽取深層脂肪。市面上也有結合傳統抽脂和其他抽脂方式的複合式抽脂,也就是利用傳統抽脂的優點,在抽取深層脂肪後,搭配超音波抽脂或雷射溶脂,把剩餘的脂肪和細微的部位再抽乾淨,雕塑出更精緻的線條。     ● 水刀抽脂   水刀抽脂是利用水的作用力來清除脂肪,透過打水內管前端的扇形霧狀水柱,可以切換多段水力變化,溫和的沖刷、剝離脂肪,並用負壓將脂肪抽吸出來。因為是利用水力去擊碎脂肪組織,所以比起傳統抽脂的刮除方式和強力負壓,水刀抽脂可以降低對組織、血管和神經的傷害,術後的疼痛感較低、瘀青較少,消腫也較快。     ● 超音波抽脂   提到抽脂會常聽到的「威塑」,便是運用超音波方式抽脂的技術。超音波抽脂是利用超音波的高頻共振,徹底破壞固態的脂肪組織,乳化成液態脂肪後再抽吸出來,手術過程可以降低對身體的傷害,相比起傳統抽脂,適合用來處理結締纖維組織較多的淺層脂肪,達到雕塑線條的效果。除此之外,超音波抽脂抽取出來的脂肪,因為脂肪細胞本身受到的破壞不多,所以也很適合用來做自體脂肪填補,移植後存活率較高。     ➦ 想看更詳細的介紹嗎?侵入式減脂影片,還有包含抽脂手術過程全都錄!看完秒變抽脂達人! 影片連結:剖析抽脂原理 醫師帶你了解抽脂手術過程     脂肪細胞怕冷又怕熱?非侵入式療程抓準弱點來減脂   非侵入式療程的類型多元,技術也日新月異,大略可分為冷凍減脂、雷射溶脂、電波減脂、消脂針注射:     ● 冷凍減脂   因為人體脂肪組織中的三酸甘油酯,容易被低溫破壞,所以這項原理被應用在消除脂肪上,就能夠進行局部減脂療程。冷凍減脂適合負壓能夠吸起的脂肪層,也就是較厚實、面積大的脂肪,例如大腿、腹部等處。過程儀器會透過探頭,將腹部施作處的熱量吸出來降溫,脂肪降溫後便會形成微結晶,自然的凋亡後就會隨著新陳代謝排出體外,也就完成讓細胞自然死亡的排除方式了。     ● 雷射溶脂   雷射溶脂是利用雷射的熱能去破壞脂肪,由於脂肪細胞沒有辦法忍受高溫,在細胞壞死凋亡後,同冷凍減脂一樣會隨新陳代謝排出體外,使其自然死亡。但雷射溶脂與冷凍減脂最大的差異在於,冷凍減脂要改善的部位,需要能夠用負壓抽吸才有辦法作用,所以較適合大面積的範圍,而雷射溶脂則適合修飾一些如手臂、後腰、下腹部等細節處。除此之外,雷射溶脂的另一特點在於,雷射能量可以刺激皮膚的膠原蛋白增生,改善抽脂後皮膚鬆弛的情況,使施作部位更加緊緻。     ● 電波減脂   電波減脂又稱為隔空減脂,是運用高頻電磁場的方式,針對缺乏水份的脂肪組織來提高溫度,隔空加熱深層組織,用高溫來破壞脂肪細胞,讓細胞壞死凋亡,並透過新陳代謝排出體外。電波減脂因為是採用電磁場加熱,所以也可以運用在較大的治療範圍上,例如腹部、大腿、後臀、後腰等部位。     ● 消脂針注射   目前台灣通過消脂針合法的適應症,是其他非侵入式療程難以改善的下巴部位。消脂針的內容物主要是細胞溶解藥物「去氧膽酸」(Deoxycholic acid),去氧膽酸可以破壞細胞膜,使脂肪細胞溶解後再代謝掉。注射完消脂針會有幾天的腫脹感,大約需要1~2週的代謝時間。     非侵入式抽脂大多都無法一次改善,需要多次漸進式的療程,才能有顯著效果,民眾需要先對療程有基本認知,才能避免期望落差。此外需要留意的是,因為非侵入式療程都是透過新陳代謝,將凋亡的脂肪細胞排出體外,所以不適合糖尿病、血脂異常等代謝困難者,以免壞死的脂肪長期堆積在體內,術前需要與醫師詳細溝通,並主動向醫師告知自身病史,以利醫師評估。     ➦ 想看更詳細的介紹嗎?非侵入減脂專題影片,3位醫師詳細介紹給你聽! 影片連結:免侵入減脂全攻略!想脫魯就先來減脂瘦一波     現今抽脂方式多元,抽脂的安全性已大幅提升,但醫師的專業技術仍然是成功的關鍵,民眾術前須慎選專業醫師,衛福部醫策會也有公佈通過「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的院所名單,可以先上網查詢,才能保障自身權益。     延伸閱讀 影片|抽脂是否等於變瘦?身材雕塑與減肥大有不同! 影片|非侵入式抽脂VS侵入式抽脂 到底哪種方式好?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8.12

  • 再有黑心整形醫Po病患隱私照!個人權益如何保障?

    文/林聖錡 圖/傅暄閔      摘要  你有想過在看醫生的時候或是動手術時被記錄的相片被拿到公眾場合公開嗎?正常情況來說並不會發生這件事,但是人心總是難預測的,在加拿大多倫多的一間整形外科醫師,運用手術期間為病患拍下的術前術後照片,放到社群上面推廣並招攬生意,經過調查後發現這位醫師利用社群宣傳方式已經五年,他也受到當地醫學管理學院停權半年禁止做任何的手術,可說是得不償失。     網路社群上每天都有數不清的照片和影片不斷在播放,不論何種類型或主題,都會有其擁護者和支持者,但是部分的內容卻是遊走在法律的邊緣、甚至已經違法,即便你是社會上的中堅人士或是名望家族,都應該為錯誤付出代價。在加拿大的多倫多一間整形外科的醫師,多年來藉著職務之便拍攝患者隱私的照片和影片,然後將這些內容放到網路上供人觀看並藉此讓診所營利,近日這位醫師的作為被當地醫學管理學院停權半年不得執業。   這位醫師叫做Dr. Martin Jugenburg,在網路上有很高的人氣,他最常使用的名字就是「Dr.6ix」或是「Sixsurgery」,像是Youtube和Instagram都可以看到他的蹤跡,這位醫師會將拍攝過患者術前或是術後照片放上社群宣傳,而國外最常做的就是隆乳手術,因此社群上會常常看到不同類型的女生照片就這樣被擺上了平台,這位醫師多年來已經把手術前後的例行事項當作是宣傳的一部分,他也沒有詢問過患者的意願,就這樣把這些內容公開在網路世界。   而他開始這樣做是從2016年的一場新聞節目拍攝開始,醫師讓拍攝團隊進入手術室拍攝他在隆乳的過程,但拍攝前並未詢問過患者的意願,自從之後他就藉著職務之便,像是拍攝術前術後照片時,或是諮詢時的錄影片段,挑選內容並放到網路上,經過調查後發現該醫師的診間有24個鏡頭,其中也包括了閉路電視,錄製了上千位病患的影像,而且診間沒有任何提醒病患有關錄影或錄音告示,多數女性是事後在新聞發佈後才得知有這項消息。   當地醫學管理學院(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 of Ontario)的紀律委員會接到投訴後進行調查,發現該醫師早在過去就被裁定過違反專業操守,還有多起被病患投訴的事件,因此勒令該診所移除可能會侵害病人隱私的鏡頭,醫師本人則是停權半年,但他還有可能會面臨更嚴重的訴訟。雖然這起事件算是個案,其實病患在進到任何一間診所內或是進行各項療程手術前後,都應該確認本身的權益和隱私權,哪個部分是可以公開哪個部位又是不行,並立好雙方的法律切結書,避免權益受到損害。       資料來源: 1. Plastic surgeon, 'Dr. 6ix', has practice suspended for six months over online posts | CTV News 2. Toronto plastic surgeon ‘Dr. 6ix’ tells regulator he realizes he acted against patient’s interest - Toronto | Globalnews.ca 3. Toronto cosmetic surgeon known as 'Dr.6ix' suspended over social media posts of intimate cosmetic surgeries (msn.com) 3. CPSO - Discipline Hearings       延伸閱讀 文章|抖音大秀病患術後脂肪及血液 巴西醫誇張行徑遭停權 文章|好萊塢整形名醫開豐唇手術卻染疫身亡!疫情期間還能做醫美嗎?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29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