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Ariel共有31筆結果

  • 仇富心理讓你無法滿足?「羨慕」和「嫉妒」到底差在哪?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摘要  羨慕擁有美貌、財富自由的人是人之常情,但有時這種「羨慕」往往卻在不經意間變成「嫉妒」,或是以較高的標準去審視,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人類內心真的這麼醜陋嗎?這樣的批判眼光對於富人來說又是否公平呢?難道有錢就該低調嗎?這次我們就來看看該如何擺脫仇富心理。     什麼是仇富心理?「羨慕」和「嫉妒」差在哪裡?   當我們看到一些財富自由、外貌姣好的族群時,容易產生較為負面的情緒,比如說感到焦慮、悲傷、氣憤,甚至因為他們的人生境遇而感到自卑、憤怒,並感到仇視、厭惡,這時仇富心理可能已經在你的心中開始作用。   為什麼我們已經不再是「羨慕」,而是延伸出「嫉妒」的仇富心理呢?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羨慕與嫉妒主要差別在於在「認知」上的差異,當人們起了嫉妒心時,看到別人擁有很好的條件,那一份嫉妒開始讓自己認為對方不應該擁有,甚至認為自己比對方更應該擁有一切。比如覺得人家很有錢,他最好破產;又比如說別人頭髮很多,最好全部掉光光變成禿頭。這就是一種嫉妒心的展現,恨不得別人好,憑什麼我沒有的,你卻能擁有。   反觀羨慕是覺得對方擁有好多,產生「要怎麼樣才能像他一樣」、「該如何努力才能實現理想」的積極想法,林佳瑾諮商心理師表示,羨慕的重點在於思考自己該如何達到目標,較關注於方法,將重心放在自己,而非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方身上。     為什麼網紅比藝人更常受到批評?   近年來隨著社群媒體興起,與網紅相關的爭議也逐年增長,但為什麼好像常看到網紅被酸被罵,大眾對藝人的標準,就好像沒這麼誇張呢?其實嫉妒心的生成,有時候也與距離有關。林佳瑾諮商心理師表示,網紅通常泛指在社交平台上特別有影響力的人,這些社交平台較無使用門檻,在不限制條件的情況下,每個人拿起手機都能拍攝影片、開啟直播互動,因此背後的努力與準備很容易被觀眾忽略。   而藝人通常是由經紀公司帶領,在準備作品的過程中受到許多專業的培訓,而這些過程並非普羅大眾能夠輕易接觸,因此背後的制度使觀眾覺得遙遙不及,不會輕易與藝人相對照。相比起藝人,更為親民的網紅也就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擺脫不健康的仇富心態,重拾人生自主權   仇富就是將生活重心都放在別人身上,反而忽略了自己,永遠都無法滿足。這時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善待、好好照顧自己,才會讓心緒容易受到這些資訊的牽動。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其實過度仇富只會造成人我們長期忽略自我照顧,試想若有錢人全部消失,我們也並不會變得比較快樂,更不會變得有錢,於是有錢與否已經是不需要討論的問題,而是在這樣的心態產生時,仔細想想是否很久不曾好好照顧自己,甚至想買下一個心儀的物品時,都要吝嗇於金錢價值的高低。   長期以來的心理貧瘠,容易使得仇富心理越漸加深,因此不妨試著適當的犒賞、善待自己,幫助自己逐步達到理想中的生活,才會明白當別人過上好生活的時候,自己也不會感到不舒服,因為我們也正一步步地走在這條道路上。     富有者就該低調?我有錢錯了嗎?   那麼作為「人生勝利組」,言行間到底要注意什麼呢?難道富有者一定要謙遜低調嗎?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當中的關鍵就在於「認知」,「為自己而做」與「證明給別人看」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當我們無法分辨其中差異,就會過度在意他人的眼光,但當我們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就不容易被外在的輿論影響,無論高調或是低調,只要自己過得舒服,那又有什麼大不了。   在社會變動極快、貧富差異越來越大的世界裡,保持正向情緒其實是很重要的一環。在往理想邁進的過程中,我們會接收到許多資訊,不管是網友聲討網紅又在「炫富」,或是媒體報導知名人士成功的際遇,這時都要記得正視自身需求,不要將重點放在他人身上為此止步,到最後我們才會發現自己所擁有的,都是一路以來努力的成果。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為什麼別人過得總是比我好?比較心理讓你陷入羨慕泥沼? 影片|人生在世,難免仇富?教你如何擺脫嫉妒心理!有錢難道就不能炫富嗎?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2.31

  • 青少年過度在意外表,原來不一定是容貌焦慮?你做過身體臆形症測驗嗎?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青少年過度在意外表,原來不一定是容貌焦慮?你做過身體臆形症測驗嗎?   經歷聖誕節後,跨年活動也將隨之而來,社群媒體上充滿許多年輕族群參加各種活動,精心打扮的照片或影像,但是有些裝扮或修圖後的模樣,竟然已經讓家長認不出這原來是自家小孩了?為什麼青少年們會這麼追求想中的外貌呢?先等等,你聽過「絲芙蘭孩童」嗎?這個詞來自於國外的小學生,在下課後會到絲芙蘭購買所費不貲的化妝品、保養品,甚至拍攝影片分享自己的美妝保養秘訣。為什麼小孩會這麼小就開始在意外貌?還花費大量時間、金錢鑽研呢?這真的是「容貌焦慮」嗎?家長又該如何與孩子溝通呢?先別一味責怪、否定孩子的想法,不妨好好坐下來看看今天的《Ariel聊心室》吧!   身體臆形症測驗: https://bddfoundation.org/information/do-i-have-bdd-test/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41 什麼是「絲芙蘭孩童」? 01:01 絲芙蘭孩童是容貌焦慮的表現? 01:57 絲芙蘭孩童逐年變多的原因 02:55 容貌焦慮與身體臆形症 04:14 給絲芙蘭孩童及其家長建議 05:05 練習緩解自我容貌焦慮的方法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害怕變老?初老心理學帶你回顧個人的「人生任務」階級表! 影片|我就爛!不想努力是因為「習得性無助」心理?原來躺平很合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2.30

  • 害怕變老?初老心理學帶你回顧個人的「人生任務」階級表!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摘要  你真的清楚長輩究竟在想什麼嗎?有時候他們對你的建議似乎不以為然,卻很容易聽信別人的話,或是經常抱持負面想法,認為自己是家中的累贅負擔,明明沒有人這樣說,為什麼還會這麼想呢?到底年輕族群和長輩之間出了什麼問題?這次讓我們從生命不同階段的任務目標,檢視影響成功老化的關鍵因素,找到改善老年生活品質的方法,幫助長者邁入幸福老化的歷程,也帶領大家發現長輩行為背後的心聲,陪伴家中長輩一起渡過晚年生活,也讓自己未來在老化的過程中,不再感到焦慮無助。     你成功「老化」了嗎?認識人生成長理論   很多人「聞老色變」,發現自己白髮蒼蒼、皺紋變多、記憶力衰退、體力大不如前了,就會感到恐懼不安。變老是生命必經的過程,老化不僅帶來身體外觀的改變,伴隨而來的健康問題、體力衰弱及活動力降低,都會影響日常的行動和生活。在職場退休或社會角色的變化可能會造成適應不良,導致心理壓力及焦躁不安。   先讓我們先從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人生八階段成長理論」開始,了解人生每個階段不同的任務及目標,如果能順利達成,就能得到心理康輔感,你的人生任務解到哪個階段了呢?林佳瑾諮商心理師闡述每個階段的任務目標:           1.嬰兒期 嬰兒期是培養安全感的任務目標,如果發展不順利,容易焦慮不安。     2.幼兒期 幼兒期的關鍵是著重自信地學習,如果發展不順利,容易產生自我懷疑。     3.學前期 學前期是培養好奇心、進取心的重要養成期,如果發展不順利,可能會因為不能達到他人要求,而產生內疚退縮的心理。     4.少年期 少年期如果有展現勤奮,當獲得他人讚賞時,便會更加努力。但一旦發展不順,面對挫折就容易自卑,產生自我懷疑。     5.青年期 青年期是形塑自我認同及自信心養成的重要階段,也是影響成功老化的關鍵因素。在這個階段,我們會思考「我是誰?」、「我可以做好什麼事情?」、「如何發揮所長?」,如果在青年期的發展不健全,可能會造成自我迷失,盲目追隨意見領袖,或成為人云亦云的性格。     6.成年期 成年期是建立良好且安全的親密關係的養成期,進而懂得欣賞自我。如果階段任務發展失常,可能對人性的真誠度產生疑慮,造成人際關係的疏離。     7.中年期 中年期應發展成有明確的自我概念,傳承親密關係或職場領域的關愛與抱負,進而提升社會責任。如果此階段的任務發展不佳,容易表現出對一切漠不關心。     8.晚年期 晚年期是統合人生的職場、工作、家庭及人際關係的累積經歷,當整合成功時,會對晚年生活感到舒適及快樂,獲得滿意的人生成就感。然而,有些人在整合過往經驗後感到挫折,例如感嘆年輕時選擇了錯誤的工作,對婚姻感到不滿,或抱怨兒女不孝順…..等。自我整合失敗是缺乏自我認同感,認為人生幸福來自於家人、工作及婚姻等途徑,忽略了這些途徑在人生歷程變化中都可能會中斷,當晚年失去這些幸福來源,就會感到悲觀或絕望。     掌握三大關鍵,改善老年生活品質   亞洲傳統文化總認為年紀大了就要「頤養天年」、「子孫滿堂」,但在少子化、經濟壓力的影響下,這些觀念可能已經不再適用於現代社會。雖然錢很重要,但錢也不是全部,「心理需求」的滿足,才是無法衡量的。其實,老化也能過得獨立自主又快樂,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提出三大關鍵,幫助大家邁向幸福的老年生活:   1.生活獨立、行動獨立:擁有健康的身體、自在的空間以及經濟自由。   2.擁有控制感:在老化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生活上漸進式的失控問題,包含身體健康、心理及記憶力逐漸下降。因此不妨透過掌握日常微小的事物,拿回逐漸消失的控制感,例如自己決定要去哪裡、要穿什麼、要吃什麼等。   3.認識並且接受老化:林佳瑾諮商心理師將生命比喻成一顆水晶球,生命的歷程經過長年的滋養已孕育出許多美麗的結晶體,不能單看老化的外殼,應接受老化只是生命歷程的一部分,心理才會湧出力量繼續向前走。     多傾聽,運用資源,幫助長輩過得更好   現今社群媒體上不時有老少之間針對博愛座禮讓的衝突,其實與長輩之間的情感連結,是需要耐心和細心的,面對情緒捉摸不定的長輩,到底該怎麼相處呢?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提出以下4點建議:   1.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多聆聽,不要剝奪長輩的話語權,並且開新的話題幫助長輩表達想法,進一步明白他的心思。   2.協助長輩提升自主能力:提出多種選項供長輩選擇,幫助他取得控制感,做出自己想要的決定。   3.協助長輩建立交誼圈:製造長輩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增加人際互動,創造日常的關係網絡,產生交誼圈,幫助長輩提升生命活力,創造生命意義。   4.善用資源:運用可信賴的諮商資源,協助長輩改善心理憂鬱。如果有失智因擾,可以利用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的諮詢服務,關懷專線:0800-474-580。     圖片來源:公視、MyVideo     在《不夠善良的我們》中,女主角林依晨與嫂嫂蔡淑臻的一段對話引發許多網友共鳴。林依晨面對想將母親送進療養院的嫂嫂說「怎麼能把媽送進那種地方?」,而蔡淑臻只是簡短回了一句「還是把媽交給妳?」,就讓林依晨啞口無言。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提醒,「奉獻但不犠牲」是照護的宗旨,在協助長輩改善老年生活品質時,也需要時刻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態,不能失去自我,在照顧他人的同時,也要照顧自己,建立緊密但保有自我喘息的空間,才能讓照護及陪伴之路走得更長遠。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該怎麼照護失智的家人?這些照顧訣竅要記牢! 影片|你害怕變老嗎?心理師教你長輩行為背後涵義,什麼是老年憂鬱症?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2.03

  • 假心靈課程、真洗腦?揭秘4大心理操縱手法,原來這是動搖你的陷阱!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假心靈課程、真洗腦?揭秘4大心理操縱手法,原來這是動搖你的陷阱!   心靈課程、宗教信仰、直銷或理財等團體,有些或許可以幫助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但為什麼有些又會讓人徹底變了一個人,像是「洗腦」般的操縱成員呢?你身邊也有親友在參加團體後,對任務變得越來越熱衷,積極參加各種線下線上活動,還不惜投入可觀的金額?明明是希望自我提升、得到幸福,為什麼有人卻因此與周遭的人關係越來越疏遠,最後能說上話的只剩下團體裡的同儕呢?如果你擔心自己參與的團體好像也有類似的手法,或是親朋好友也身處這樣的情境,那就來看看這集的《Ariel聊心室》,讓我們深入了解洗腦課程的慣用方式,來看看有哪些應該要注意的警訊,分辨團體對自身是否有幫助吧!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58 團體中應留意的警訊 02:26 為何無法從團體中抽身? 03:15 如何分辨團體對自身是否有幫助? 04:19 如何幫助身陷其中的親友?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進行心理諮商前一定要注意這些事!免費諮商資源怎麼找?24小時專線看這裡 影片|比較心理讓你陷入EMO?打開社群大家都過很爽,為何只有我這麼慘?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1.18

  • 人生在世,難免仇富?教你如何擺脫嫉妒心理!有錢難道就不能炫富嗎?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人生在世,難免仇富?教你如何擺脫嫉妒心理!有錢難道就不能炫富嗎?   社會大眾普遍對於富有者有一定程度的仇視與憎恨,也就是俗稱的「仇富」。對於帥哥美女、財富自由的人生勝利組,我們通常會以較高的標準去審視,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有錢人全部消失了,生活就會過得更好更充實嗎?這集Ariel就要來教各位ME粉們如何擺脫仇富心理,不要再被他人影響你的情緒。欸等等!富有者也可以收看!難道帥哥美女一定要謙遜低調,不能張揚美貌?有錢人一定要肩負起回饋社會的責任,捐款做善事嗎?明明我花的也是努力賺來的辛苦錢啊……看完這集《Ariel聊心室》,短短4分鐘,讓心靈脫胎換骨吧!Ariel幫助你不再被這些心態束縛!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56 什麼是仇富心理? 01:47 網紅比藝人好像更常被批評? 02:30 怎麼擺脫不健康的仇富心理? 03:22 富有者就該低調?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為什麼別人過得總是比我好?比較心理讓你陷入羨慕泥沼? 影片|錯過限動就焦慮,可能有「FOMO」?看別人出去玩,為什麼會不安?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10.28

  • 你害怕變老嗎?心理師教你長輩行為背後涵義,什麼是老年憂鬱症?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你害怕變老嗎?心理師教你長輩行為背後涵義,什麼是老年憂鬱症?   你真的清楚長輩究竟在想什麼嗎?有時候他們對你的建議似乎不以為然,卻很容易聽信別人的話,或是經常抱持負面想法,認為自己是家中的累贅負擔,明明沒有人這樣說,為什麼還會這麼想呢?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中,飾演女主角的林依晨就在劇中因為照顧失能的婆婆而感到身心俱疲,到底年輕族群和長輩之間出了什麼問題?中秋佳節團圓之際,跟家中長輩間卻沒有話題聊,尷尬到不行?這集《Ariel聊心室》做為兩代之間溝通的橋樑,帶你一起弭平代溝,家庭和樂就靠這集啦!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50 對「老化」感到恐懼是正常的嗎? 03:39 如何改善老年生活品質? 04:37 晚輩與長輩溝通的建議 05:54 Ariel的貼心小建議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進行心理諮商前一定要注意這些事!免費諮商資源怎麼找?24小時專線看這裡 影片|我就爛!不想努力是因為「習得性無助」心理?原來躺平很合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9.16

  • 愛遲到的人常有「這特質」?什麼是時盲症?遲到心理學教你守時小訣竅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愛遲到的人常有「這特質」?什麼是時盲症?遲到心理學教你守時小訣竅   約好的時間到了,就是遲遲不見對方人影,這種情況相信大家都有可能遇過,一般我們對「不守時」的印象都是負面的,覺得經常不重視約定時間的人,一定都比較自私、懶散、沒禮貌,但是為什麼明知道遲到的影響這麼糟,卻還是會有無法遵守約定時間的情況發生呢?其實遲到可能沒有你想得那麼簡單,它不只與個人的時間觀念有關,還有可能是因為人格特質作祟!原來遲到並不只是睡過頭那麼單純,這集《Ariel聊心室》就帶你來認識「習慣性遲到」的心理,一起來找回你的時間管理能力吧!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50 什麼程度符合「習慣性遲到」? 01:27 什麼原因造成了「習慣性遲到」? 03:05 如何改善習慣性遲到?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逃避可恥但有用!解析拖延症心理,想解決拖延症該怎麼「治療」? 影片|不愛整理就是囤積症?情境測驗看你家亂到哪一級!斷捨離擺脫垃圾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8.05

  • 想躺平原來很合理?認識習得性無助心理,習慣挫折是什麼感覺?

    圖、文/翁嘉妤      摘要  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影響個人在人際、工作及學業上的表現。根據賓州大學的研究,這種無助感可以深刻地影響個人的心態和行為,使人們進入負面循環,逐漸認為所有努力都是徒勞,容易變得妥協、消極,但難道我們就這樣任由過去的挫折影響未來,甚至動搖每一個決策嗎?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其實只要通過自我覺察和重建內外部資源的方式,就可以幫助我們克服習得性無助,重新找回生活的控制感和希望。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可能會面臨習得性無助的挑戰,這種心理狀態不僅影響個人的情緒健康,還可能阻礙他們在人際關係、工作和學業上的成就。林佳瑾諮商心理師表示,習得性無助源於對自己能力的負面評價,通常根植於過去的無助和絕望感經驗。   電擊小狗,電到牠失去希望?放棄求生其實很容易   賓州大學1975年的研究為理解習得性無助提供了關鍵性見解。在一系列實驗中,研究人員對所有實驗目標的小狗進行了電擊測試,其中一群小狗可以透過撞擊來關閉電擊,另一批則是無論如何嘗試都無法關閉電擊。結果發現,當小狗無法透過自我控制來中斷電擊時,牠們會進入一種消極狀態,這反映了習得性無助的核心特徵「放棄努力」,覺得無論如何都無法改變現狀。   研究團隊再進一步將小狗們分成兩組,一組是曾經成功終止過電擊,懷抱希望的小狗,另一組則是無論做任何嘗試都無法關閉電擊,已經沒有希望的小狗。將這兩組小狗放在一個矮小的柵欄內,並持續電擊測試,只要跳出柵欄就可以避免電擊。實驗結果顯示,即使柵欄肉眼可見的矮小,沒有希望的小狗還是不會試著反抗,選擇一動也不動的遭受電擊。   這項知名的心理學研究顯示,無法控制外部刺激,會使個體陷入無力感和無望感,進而影響其後續的行為反應和情緒狀態。     習得性無助的心態,「都我害的」、「反正我做什麼都會失敗」   當我們不斷受到挫折的打擊或他人的否定後,便會變得消極,失去前進的動力與希望,認為自己無論如何都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絕望的想法會逐漸影響行為,因而變得容易沮喪、氣餒,甚至抑鬱,這就是「習得性無助」。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習得性無助的心態通常可以分為以下三大特徵,這些心理狀態會影響人們的自我價值感和情緒穩定。     (1)全面性的否定 在發生不開心、不如意的事情時,容易全面性的否定一切,例如可能只是單一份企劃方向需要調整,或是某一次考試結果需要改進,但習得性無助者會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做什麼都會失敗,而非就事論事的冷靜分析。     (2)容易自責 容易將自己投射到問題上,認為什麼都是自己的錯。其實很多時候造成結果的成因,背後有很多很多因子來決定這件事情的結果,但習得性無助者的心態經常會覺得自己就是問題的原因,從而陷入自責的沮喪感中。     (3)沒有期待的無助感 習得性無助者無法想像成功的畫面,所有的假設都覺得結果一定會失敗,抱持消極的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習得性無助並不僅限於個人情感和心理狀態,還會在人際關係、求學過程和工作職場中表現出來。這種無助感可能源於早期教育或社會環境中的否定性評價,對於個體的成長和自我實現構成長期的負面影響,例如從小被父母灌輸「不可能的」、「別白費功夫」、「不要想那些有的沒的」這種否定的想法,使得無助感跟無望感變成生活的常態,成年後自然容易否定自身價值。   林佳瑾諮商心理師特別提醒父母,其實提供給孩子希望感是很重要的,我們對於這個事件的結果,只要風險可以承擔,建議就盡量嘗試,給予孩子積極的鼓勵和支持,父母需要考量的是「是否可以承擔失敗的風險」,並非「這件事情會不會成功」。這個依附關係影響相當深遠,如果沒有覺察,可能還會影響孩子到往後待人處事的態度,例如習得性無助者在製作提案、進行創造力的工作時,也容易壓抑自身想要表達的想法,認為不可能有人會理解自己,使無助、消極成為生活的常態。     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重拾生活的控制權和希望   面對習得性無助,我們可以藉由自我覺察和外部資源的重建來重拾控制感。林佳瑾諮商心理師建議,當面對挫折或情緒低落時,不要一味否定自我,而是試著問自己:「現在我可以做些什麼來改變局勢?」,透過這樣轉變思維的方式,可以幫助個人找回控制感和積極面對生活的能力,因為即使過去失敗的記憶還在,但現在的我們已經有所不同,擁有更多資源和經驗,當我們覺察到這一點的時候,也就意識到了「我有能力去改變我不喜歡的樣子」,培養對於未來可能性的積極期待。   習得性無助雖然常見,但並非無法改變。林佳瑾諮商心理師表示,當我們正在經歷痛苦的時候,不要果斷的否定自我,試著換個角度思考,如果現在事情已經卡住了,我們還能做哪些努力,試圖找回控制感。例如心情不好時,我們可以為自己決定要吃什麼早餐、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出門,或是為自己準備一個心儀的造型,這些常生活中累積起來的控制感,能夠幫助我們找回自我的決定權,只要保有一點點的樂觀和動力,這些點點滴滴就能夠使我們繼續往前,對生活抱持希望,努力達成理想中的模樣。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為什麼別人過得總是比我好?比較心理讓你陷入羨慕泥沼? 影片|我就爛!不想努力是因為「習得性無助」心理?原來躺平很合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7.23

  • 我就爛!不想努力是因為「習得性無助」心理?原來躺平很合理?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我就爛!不想努力是因為「習得性無助」心理?原來躺平很合理?   你也有這樣的情況嗎?明明現在的狀況已經與以前不同,卻仍舊認為自己還是與以往一樣,什麼都做不好嗎?例如已經換環境出社會工作,卻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會失敗,像個廢柴?或是明明已經升上新年級,但還是覺得自己在班上是個小透明,說什麼都沒人聽?這可能就是「習得性無助」的情況喔!習得性無助是指當一個人反覆遭受挫折,或是感到無依無靠時,開始陷入「無論如何努力都會以失敗做結」的心態。其實習得性無助經常發生在你我周遭,特別是小時候的家庭教育,會影響我們很深遠喔!所以無論你是深受習得性無助困擾,已經陷入絕望中的人,或是你已經為人父母,擔心會讓自己孩子養成習得性無助心態的人,又或是你身邊有這樣,需要幫助的親朋好友,都非常適合觀看這支影片,讓Ariel教你找回控制感,重拾自信,一起克服躺平困境吧!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46 習得性無助實驗 01:45 習得性無助心態是什麼? 02:51 習得性無助會反映在哪? 03:42 如何找回控制感?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為什麼別人過得總是比我好?比較心理讓你陷入羨慕泥沼? 影片|錯過限動就焦慮,可能有「FOMO」?看別人出去玩,為什麼會不安?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6.03

  • 錯過限動就焦慮,可能有「FOMO」?看別人出去玩,為什麼會不安?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錯過限動就焦慮,可能有「FOMO」?看別人出去玩,為什麼會不安?   茱莉亞羅勃茲主演的《斷訊》,帶領觀眾進入一個沒有網路的末日世界,身處現代社會,三不五時就在滑動態、查看Line,甚至撥空學跳「科目三」、「滑步舞」的我們,是否曾經想過,如果失去了便捷的網路,又該是過著怎麼樣的生活呢?隨著網路的普及,社群媒體對我們的生活型態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許多人手機不離身,訊息亮起就想秒讀、相當在意自己的動態按讚數、隨時追蹤最新的流行趨勢……這些過度在意社群互動的狀況,可能已經陷入所謂的「FOMO」中,特別是人際關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時期特別嚴重,到底什麼是FOMO?又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FOMO狀態呢?來看看Ariel怎麼說!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55 什麼是FOMO? 01:22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FOMO? 03:27 如何擺脫FOMO焦慮?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想到慣老闆就想吐? 你的心理健康可能出問題了!8項指標檢視工作壓力 影片|比較心理讓你陷入EMO?打開社群大家都過很爽,為何只有我這麼慘?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4.08

  • 比較心理讓你陷入EMO?打開社群大家都過很爽,為何只有我這麼慘?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比較心理讓你陷入EMO?打開社群大家都過很爽,為何只有我這麼慘?   生活在現代社會,即使你再怎麼不情願,也難免會需要接觸他人,在我們成長的路上,「比較」心態也就油然而生。從小時候和同學比較成績,到長大後和同事比較業績,或是和朋友比較薪資待遇,會在意他人雖然是人之常情,但當你陷入過度競爭,做什麼事都是為了贏過他人,開始「人比人氣死人」的死循環中時,又該怎麼辦呢?更慘的是,其實永遠有人做得比你好,如果一味的追求「最好」,只會不斷地感到憂鬱、沮喪而無法自拔。跟著這集Ariel聊心室帶你離開泥沼,讓「比較」成為你進步的動力。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53 為什麼我們會想要比較? 02:45 如何改善比較心理? 03:44 從小就開始陷入比較深淵? 05:37 讓比較成為進步的動力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想到慣老闆就想吐? 你的心理健康可能出問題了!8項指標檢視工作壓力 影片|不愛整理就是囤積症?情境測驗看你家亂到哪一級!斷捨離擺脫垃圾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3.04

  • 長輩聊天=逼問折磨?親戚講話超冒犯怎麼辦?心理學教你這樣免尷尬!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長輩聊天=逼問折磨?親戚講話超冒犯怎麼辦?心理學教你這樣免尷尬!   農曆春節雖然放長假很開心,但是每到過年要和許久沒有聯絡的親戚見面,感覺就是漫長的折磨,聊天的內容總是不免提到薪水、成績、結婚、生子的話題,長輩還老是愛拿自己的價值觀評價他人。糟糕!表哥被問到怎麼還沒結婚,不爽到出門抽菸了;姪子考試成績不理想,被拿來和讀名校的姪女比較,已經在滑手機不理人了,有時候一些親戚總能有「開口即尷尬」,好像嫌場面不夠冷的特殊技能,到底該怎麼應對呢?這集Ariel聊心室讓我們從心理層面開始分析,一步步教你如何和長輩相處,讓你成為聊天達人,成為全場最受歡迎、紅包收穫也滿滿的晚輩!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48 過年親戚總問薪水婚姻? 01:23 過年如何和長輩相處? 02:49 戶外活動有助於培養感情? 03:19 不小心聊到冒犯的話題該怎麼補救? 04:23 給大家的貼心小建議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陰莖還是老的大?塑化劑是造成陰莖「世代差異」的原兇嗎? 影片|【全台語】長輩愛聽地下電台廣播亂買藥?「這樣做」當心犯法!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2.05

  • 不愛整理就是囤積症?情境測驗看你家亂到哪一級!斷捨離擺脫垃圾屋!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不愛整理就是囤積症?情境測驗看你家亂到哪一級!斷捨離擺脫垃圾屋!   年末整理大難題!在整理東西的時候,你是否會有「這個之後應該用得到吧」、「這是回憶耶,回憶怎麼能丟」等等各種原因不想動,或者是你的親朋好友也有這樣的狀況,讓你每次去他家都像闖進垃圾屋一樣?到底斷捨離怎麼會這麼難?怎麼樣的程度才叫囤積症呢?囤積和收藏的差別又在哪裡?讓Ariel帶你從心理層面認識囤積症,2024年的第一個新希望,就是要把家裡打掃乾淨啦!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51 儲物症是什麼? 01:19 儲物症測試量表 02:11 形成儲物症的原因? 03:33 儲物症跟收藏家差異 04:00 在臨床遇過的儲物症患者 04:46 儲物症治療及改善的方式 05:38 給儲物症患者及陪伴者建議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逃避可恥但有用!解析拖延症心理,想解決拖延症該怎麼「治療」? 影片|夏天也有季節性憂鬱?判斷關鍵「看這點」!藝術治療超紓壓,隨意創作也能治心傷?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4.01.01

  • 恐音症=聽覺敏感?聽到小雜音就抓狂!原來是腦部「這部位」功能喪失?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恐音症=聽覺敏感?聽到小雜音就抓狂!原來是腦部「這部位」功能喪失?   平日公司同事敲鍵盤的聲音,聽著聽著就情緒大爆炸,放假聽到樓上小孩蹦蹦跳的聲音,就突然覺得滿肚子火,這些旁人可能覺得無所謂的聲響,對於恐音症的患者來說卻分分鐘都是折磨。症狀嚴重者,甚至光看到特定畫面都會覺得相當痛苦,到底該如何幫恐音症患者來緩解症狀,恐音症又能不能治得好呢?跟著Ariel聊心室一起來認識恐音症吧!(本影片有做貼心處理,也適合恐音症的患者觀賞喔)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50 什麼是恐音症? 01:23 恐音症患者會出現的日常表現? 01:44 造成恐音症的原因是什麼? 02:39 恐音症該怎麼調適及治療?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進行心理諮商前一定要注意這些事!免費諮商資源怎麼找?24小時專線看這裡 影片|夏天也有季節性憂鬱?判斷關鍵「看這點」!藝術治療超紓壓,隨意創作也能治心傷?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10.02

  • 上班有害健康?離職真的治百病?8項身心指標,遇到這樣的慣老闆,快逃!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上班有害健康?離職真的治百病?8項身心指標,遇到這樣的慣老闆,快逃!   工作壓力大是許多上班族的都有的困擾,覺察到這些負面情緒的存在,是維持職場身心健康的必要關鍵,但問題在於很多人都會忽略職場壓力是否達到臨界值,特別是在「奴性文化」盛行的亞洲地區,這些負面情緒極有可能在缺乏情緒管理的情況下日積月累,進而影響到身心的健康,這次就跟著Ariel一起來認識美國《Huffpost》報導中提出的8項指標,看看你是不是該遠離有毒職場,最後還有4點建議告訴你該怎麼改善職場壓力,只要是有接觸職場的你都必看的一集!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45 第1點:想到慣老闆就會胃痛、胸悶、呼吸困難 01:11 第2點:與同事越來越疏遠,在工作中越來越孤立 02:01 第3點:經常會容易緊張、暴怒 02:41 第4點:每天醒來都害怕工作,晚上也睡不著覺 03:08 第5點:逃避面對上司和他交代的任務 03:34 第6點:變得更容易分心和健忘 04:13 第7點:對曾經的興趣失去了熱情 04:52 第8點:對工作感到精疲力竭 05:27 改善方式①:了解自我價值來源 05:51 改善方式②:找到可以傾訴的對象 06:23 改善方式③: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 07:08 改善方式④:離開有毒職場的終極方法——辭職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進行心理諮商前一定要注意這些事!免費諮商資源怎麼找?24小時專線看這裡 影片|夏天也有季節性憂鬱?判斷關鍵「看這點」!藝術治療超紓壓,隨意創作也能治心傷?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7.17

  • 我就是天選之人!抽卡扭蛋一番賞,全都是「賭博」?台灣人賭性堅強?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我就是天選之人!抽卡扭蛋一番賞,全都是「賭博」?台灣人賭性堅強?   從日常中常見的實體扭蛋、一番賞,到虛擬的手遊抽卡轉蛋機制,無不考驗我們的賭性。瘋狂的賭徒總是會相信自己是那個萬里挑一,這也是許多人因為沉迷而導致傾家蕩產的原因。難道面對誘惑,我們只能掏出魔法小卡乖乖就範嗎?到底該怎麼抑制這種「下一把就會中」的心態,戒掉這無止盡的惡習呢?讓產後回歸的Ariel來告訴你,除了剁手以外更安全的方式吧!     各節重點: 00:00 美醫小劇場:錢錢是怎麼不見的? 00:50 什麼是「賭徒心理」? 01:54 有「賭徒心理」是壞事嗎? 02:57 該怎麼戒除賭癮?–怎麼樣才算「有問題」? 03:40 該怎麼戒除賭癮?–周遭親友可以怎麼做? 04:28 該怎麼戒除賭癮?–自身可以怎麼改善? 04:45 為什麼得到後反而會覺得空虛? 05:04 給觀眾的一些建議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年終獎金、過年紅包還剩多少?為什麼意外之財總是留不住?先來認識你的「心理帳戶」! 影片|心理諮商開箱!瓶頸期超焦慮也可以去諮詢?原來這些都是免費諮商資源!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6.05

  • 心理測驗、MBTI哪個準?為什麼我們總喜歡看星座血型?先別管國師唐綺陽了,你聽過「巴南效應」嗎?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心理測驗、MBTI哪個準?為什麼我們總喜歡看星座血型?先別管國師唐綺陽了,你聽過「巴南效應」嗎?   年末網路上往往都會開始流行各種心理測驗,包括透過MBTI、星座、血型、生命靈數、塔羅等各種五花八門的方式,來歸納出今年你的表現或心境,甚至預測明年的運勢,但這些測驗結果真的準確嗎?還是只是反映你內心想要的結果呢?真正專業的心理測驗又是什麼?這集我們邀請了陳柏豪醫師一起跟我們解密,話不多說,先來做個心理測驗吧!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42 實測網路心理測驗:選擇結伴同行的動物 01:34 實測網路心理測驗:我、兔子、橋、鑰匙 02:47 大家為何喜歡做心理測驗? 03:31 心理、人格、性向測驗的不同? 05:09 MBTI準確嗎? 05:52 心理測驗多久做一次? 06:27 權威的心理測驗要去哪做? 07:01 覺得星座血型準是因為巴南效應? 07:50 關於心理測驗的小建議       諮詢醫師:陳柏豪醫師    學經歷: 中華民國精神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 高雄長庚精神科住院醫師 高雄長庚兒童心智科研究醫師 希望心靈診所兼任醫師 春暉診所專任醫師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年終獎金、過年紅包還剩多少?為什麼意外之財總是留不住?先來認識你的「心理帳戶」! 影片|逢看必輸,看球帶賽!是誰詛咒我總輸球?超衰的「失分」迷信心理學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2.26

  • 逢看必輸,看球帶賽!是誰詛咒我總輸球?超衰的「失分」迷信心理學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逢看必輸,看球帶賽!是誰詛咒我總輸球?超衰的「失分」迷信心理學 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開踢啦!在你看轉播的時候是不是常發生這種情況,比賽時你緊盯著支持的球隊,但總是一直失分,恰巧你沒盯著的時候,他們卻又贏回了一點優勢,不禁讓人覺得自己是不是「帶賽」,甚至賽到連視線都帶有詛咒嗎?   其實我們都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可能影響到比賽輸贏,但又會忍不住的質疑自己,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就讓Ariel從行為主義大師史金納(B. F. Skinner)的著名實驗「迷信的鴿子」,帶你認識什麼是控制錯覺理論,究竟我們跟迷信的鴿子有何相似之處,又該怎麼將這種錯覺運用得宜,讓自己的生活因為「錯覺」過得更好呢?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9 看支持的球隊比賽就會輸? 01:18 所謂鴿子實驗是什麼? 02:16 什麼是控制錯覺理論? 02:38 控制錯覺何時會發生? 03:28 如何利用控制錯覺讓生活更好?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心理輔導諮詢委員 耕心療癒診所心理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師 國防部海軍艦隊及陸戰隊指揮部講師 國防部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講師 高雄市勞工局職涯發展講師 高雄市社會局培訓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常喝可樂會殺精?手機電磁波會影響「造精」?精液迷思大破解! 影片|塑化劑影響GG發育?老一輩都是驚人巨根?台灣男性陰莖平均長度大公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11.21

  • 想當醫生到底有多難?醫學系考試壓力超大?急救現場只是個礙事的路障?揭密醫師養成的血汗淚!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想當醫生到底有多難?醫學系考試壓力超大?急救現場只是個礙事的路障?揭密醫師養成的血汗淚!   我們普遍都認為「醫師」擁有比一般行業還要高的社會地位,但要成為醫師可不是件易事,光是追求醫學院畢業,就是相當辛苦的過程,而實際上究竟要怎麼樣才能成為一位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中間要經歷多少辛苦的歷程呢?美醫誌邀請黃昱豪醫師來與大家分享,讓一般民眾或是正在考慮這個行業的考生們,更了解醫師這個行業的養成艱辛,也希望可以給醫學系的後輩們加油打氣,使其更能夠面對往後一路上可能會面臨的種種挑戰。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54 醫師養成路上的經驗 02:07 醫學生要考哪些考試? 04:26 住院醫師的主要工作? 05:31 什麼是總醫師? 06:42 見習醫師為什麼是路障? 07:40 醫師給醫界後輩的建議       諮詢醫師:黃昱豪醫師    學經歷: 頤森美學診所院長 義大大昌醫院國際美容醫學中心特約主治醫師 亞緻整形外科診所特約主治醫師 依心唯美整形外科診所特約主治醫師 義大大昌醫院國際美容醫學中心創科科主任 林才⺠整形外科診所副院長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護士、護理師傻傻分不清楚?尊重護理人員,是改善護病關係的第一步 影片|醫師袍推薦「這樣穿」才帥?原來醫師手術都不穿內褲?揭密白袍和刷手服的各種都市傳說!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9.26

  • 你真的懂拖延症嗎?拖延≠懶惰!善用數字「3」幫大腦戒掉拖延症,不再擺爛暑假作業和逃避工作!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你真的懂拖延症嗎?拖延≠懶惰!善用數字「3」幫大腦戒掉拖延症,不再擺爛暑假作業和逃避工作!   你也常常在暑假最後趕作業,或總是壓著死線趕報告嗎?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這些事遲早都要做,但還是不想面對?到底該怎麼改善這種死到臨頭才在臨時抱佛腳的狀況呢?如果身邊有親朋好友是「拖延症患者」,又要怎麼幫助他們擺脫這種無限的拖延輪迴?不管你是學生還是社會人士,都不能錯過這期的《Ariel聊心室》,因為我們要來帶你認識何謂拖延症,並提供你許多改善拖延症的小技巧!還不快收藏起來並分享出去,不要再拖啦!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9 從學生時期社會到職場都可見的拖延症 01:28 拖延症等於懶惰嗎? 01:44 為什麼我們會想要拖延? 02:46 要如何擺脫拖延症? 07:35 如何幫助拖延症患者? 08:29 如何調解自身情緒?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年終獎金、過年紅包還剩多少?為什麼意外之財總是留不住?先來認識你的「心理帳戶」! 影片|有好事不會來找我!諮商心理師該怎麼排解負面情緒?特殊技能像「廟公」能一眼看穿人心思?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8.29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