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肌凹陷沒那麼簡單?填補蘋果肌要看年齡?別和眼袋搞混了!
文章/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摘要
蘋果肌常被認為是臉部年輕、柔和、甜美的象徵,但你知道它實際的位置在哪裡嗎?原來蘋果肌的處理方式不是單純的填充就好,連注射位置、材質都有講究?你的蘋果肌凹陷又是屬於哪一種類型,到底它是蘋果肌還是眼袋?這次我們就來了解蘋果肌的結構、凹陷的成因,以及常見的填補方法。
蘋果肌在哪裡?從彩妝概念找到正確位置
蘋果肌是一個視覺與結構共存的部位,它位於臉部中央,從鼻翼到耳垂、眼尾到嘴角的交叉區塊,是由顴骨、顴大肌、顴小肌等肌肉組成的軟組織。胡哲維醫師表示,可以以彩妝概念上的「腮紅位置」來形容蘋果肌,約在鼻翼到耳垂前、眼外眥到嘴外角的交叉點位置。雖然每個人的腮紅喜好不同,有些人偏好內側,有些人偏好外側,但蘋果肌通常位於臉部微笑時最凸起的地方。
由於蘋果肌的脂肪及肌肉量集中,使微笑時顯得飽滿、立體,形成視覺上的高點,當這個區域出現凹陷或下垂,就會給人疲憊或老化的印象。
為何蘋果肌會凹陷?從先天骨骼到老化脂肪層都有可能
年輕族群的蘋果肌凹陷,可分為「骨骼型」與「脂肪型」兩種類型。胡哲維醫師指出,骨骼型凹陷常見於中面部骨骼發育不全的人,從側面觀察可以發現眼球有明顯的凸出,而顴骨凹陷,這類型的人通常會合併較深邃的淚溝,醫師通常會藉由填充去還原原本應有的骨架,達到視覺上的改善。
而脂肪型凹陷即所謂的「SOOF眶下脂肪」發育不足,導致眼袋下方出現凹陷,這類型的凹陷通常不需要處理骨架,只需針對脂肪區域填補即可。胡哲維醫師也分享,不少患者誤以為自己有嚴重眼袋,但實際評估後發現,凹陷點其實是蘋果肌上方的SOOF脂肪區流失,因此建議還是要請醫師實際門診確認凹陷的程度、位置,找出適合的改善方式。
熟齡族群因為隨著年齡增長,所以蘋果肌的老化現象也變得影響較多層次,包括骨骼吸收、脂肪流失、筋膜與皮膚下垂等都可能是凹陷原因。胡哲維醫師解釋,由於骨骼退化會使得顴骨內縮、面骨凹陷;而脂肪流失會使得SOOF區域脂肪隨年齡減少,原本的「三角形飽滿感」消失;若是筋膜下垂的話則可能是因為重力與老化,使筋膜往下移動,連帶造成蘋果肌位移,以上這些現象常合併發生,使蘋果肌不僅凹陷,還可能整體下垂,因此改善方式也需根據老化層次,進行全面性的評估。
改善蘋果肌凹陷的療程選擇?依年齡來評估!
對於結構不完整或脂肪不足的年輕患者,胡哲維醫師建議,可以選擇玻尿酸或洢蓮絲等支撐力較強的硬分子產品,這類產品能模擬骨架結構,提供穩定的支撐,而除了填充之外,也可以考慮在30歲左右規劃電波或音波療程,定期拉提以延緩組織下垂,避免未來出現明顯落差。
對於熟齡族群而言,胡哲維醫師建議仍以SOOF區域填補為優先,但使用填充物需特別謹慎,年紀越長,膠原蛋白的密度與彈性下降,若使用太多玻尿酸,可能產生表面亮光或青藍色透光感,也就是所謂的「廷德爾效應」。胡哲維醫師指出,通常會根據情況搭配埋線拉提或電音波維持輪廓,若情況更嚴重,可能需要進一步考慮手術拉皮。
術後照護要注意,避免壓迫與刺激飲食
關於蘋果肌填補後的術後恢復,胡哲維醫師提醒,短期內應避免刺激飲食,例如辛辣、油炸食物及飲酒,以免延長腫脹時間;另外需留意避免擠壓填充部位,尤其是有側睡、趴睡習慣者,可能因為壓迫導致填充物位移,同理也應避免揉搓、按摩注射區,以免破壞填充物的穩定性。
選擇專業醫師與合格診所,打造自然蘋果肌
蘋果肌的飽滿與否,不只是視覺印象,更牽涉到骨骼結構與脂肪分佈,而蘋果肌凹陷的成因也相當多元,從先天骨架到後天老化皆有可能,因此在選擇療程時,仍須由合格專業醫師操作,並依照個人體質、膚況進行客製化評估,才能確保臉頰上的蘋果看起來自然、圓潤,散發光采。
學經歷:
杏衍醫美診所醫師
台大醫院醫師
亞太美容外科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外科醫師
台灣微整型美容醫學會醫師
微創美容專任醫師
Thermage鳳凰電波拉提原廠認證醫師
Ellanse 洢蓮絲原廠認證醫師
Euromi原廠抽脂海外認證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